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德遵普贤

[心得体会] [慧律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所以如果能死还不要紧,怕死不了留在世间妆苟延残喘,多浪费米饭,年轻的又没人要照顾我们,生病请他照顾一个晚上,就唠唠叨叨的,你不知道老人很不得人缘,真的,问题是老人为什么不得人缘,因为他会整天唠叨,会整天唠叨,所以老了不晓得该怎么办。诸位,你要稍微思考一下,你老了要怎么办,你老了你按怎,所以你现在认真学佛,但是我看过学佛的愈老愈灵光,真的,学佛的人愈老愈灵光,你看李炳南老居士,脑筋不但不会退化,头脑好得吓死人,李炳南老居士。你说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岁,头脑没有坏掉,你看广钦老和尚快上百岁的人,对不对?不是说他有没有修行,连认真念佛的老人,你看他的两颗眼睛也炯炯有神,真的。我探讨这原因就是那一串念珠拿着,我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刺激穴道,真的,很有科学的,他刺激穴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搓一直搓……,搓得念珠亮晶晶的,认真念佛,这手就是穴道,你知道吗?有的左右开弓,你看过人家拿两串念珠的吗?好像拿双枪似的,好像拿两支枪,像西部快枪侠拿两支枪,念到最后不会得老人痴呆症,他有在运动手的穴道,我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很有道理,这个很有道理,所以回去以后,要认真拿念珠起来念,比较不会得老人吃蛋症,老人吃蛋症是最开始说的,老人有吃蛋的症状,老人有吃蛋的症状,她在讲国语……,我说是老人痴呆症,老人吃蛋症,老人家国语不懂都说个谐音的,说个谐音的。底下:) 二 诸善根本(诸善根本) 这次对诸位讲的《十善业道经》,在太虚大师所分的“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五乘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果三乘呢?声闻、缘觉跟菩萨。如果大乘不共法呢?就是纯粹大菩萨所修的,大乘不共法。)的三大类佛法中,(非二乘所共法,大乘不共法,三大类佛法中)是属“五乘共法”所摄,(就是十善业是大家都要修的,)所以大师所讲的本经讲记,亦即收在第二编五乘共学里面。由人而佛,所行正道,虽说很多,但最基本的是十善。不论做什么事,最要紧的,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一句很重要。“循序渐进”,我告诉你,这一句话你扣得进去你就成道。举个例子讲:譬如说我这些徒弟出家,他就是这样子,急、急,他想要赶快修行赶快开悟,发心是好的,我知道他发心是好的,我告诉你:让你急不得的,修行这种东西让你急不得的,你智慧不够你就被束缚在传统累积的意识观念、文字、思想、妄执、分别里面,突不破,你放下的心,慢慢、慢慢、慢慢训练,什么叫做修行?二六时中训练你的心让它平静,叫做修行。什么叫做修行?二六时中训练你的心,让它达到智慧的平静,用智慧来平静,不是随随便便地让你平静,我现在心很平静,你没有被揍当然心很平静,包括受尽一切委屈用智慧观照,用智慧的心平静,这样你就是真正的修行人,而且还要学,说:师父,学佛要学什么?你学着看什么?都很顺眼叫做学佛。佛眼就是什么都看得很顺,魔眼就是什么都看不顺。师父,学佛是学什么?学这个就是叫做学佛,学听什么都听得顺,人家怎么说我们批评、赞叹都会顺,看什么事情都会顺,不会被卡住,不会被黏住,这就叫做学佛,因为我们的心平静,很平静,是不是?世间人的心什么时候平静过,他不曾平静过,他斤斤计较到头来总是空,处心积虑计较,到头来原来是一场梦,梦醒就是空什么也没有,所以说十善业大家都要学,要怎么学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可言大而夸(不要讲话夸大,)的不顾实际,学佛当然亦不例外。中国佛法行者,向有一种通病,就是专门喜欢高唱(什么?)即心是佛,即身成佛,(当然对上根器的人,绝对是可以这样的,但是六祖毕竟没几个,所以现在师父才又再转回来,从十善业这个基础性来讲,为什么呢?一定要有基础,一定要有基础,所以我们不能瞧不起这本《十善业道经》,这样慢法是重罪,慢法是重罪,所以不论今天师父讲得好或不好,深或浅,你都要来听,这样就没有慢法,如果我们是一个老参,今天我们嫌这本经典太浅,觉得这个自己看就可以,这样对法不重视,慢法,慢法。法无深浅,实际为用,有听说过吧,法没有深跟浅,就因为实际这样才是实用,实际为用,要实实际际地受益,这样讲深讲浅才能得到利益,讲得很深不去做,你照样不得利益,所以我们中国人都有这种通病,即心即佛,即身成佛,)而对于如何学佛、如何成佛的行门,则不怎么讲究,(讲究就是探讨,不知道怎么再探讨下去,所以)不能不说是一大错误。为求实际,我们认为,从佛法的基本德行下手,是最稳当不过的。(不过,)本经说的十善业道,既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你要修声闻要修缘觉要修菩萨,都要修十善,)则不论你是做人抑或生天,甚至求出世三乘的圣果,都得以十善业为基础,然后一步一步地上进,就可到达最高的佛果。因此,在未讲经文之前,我想先扼要(扼要就是简单,)地提出“做人之本在十善”、“和乐之源在十善”、“五乘之基在十善”三点来讲:(所以十善要脚踏实地去做,你就会受益,我们就会受益。) (一)做人之本在十善: 释尊出现到这个世间来说法度生,虽则是为一切众生,而实是为我们人类,所以太虚大师说:“实则佛陀之说法,其动机是很广大的——普为一切众生,而说法的中心对象,则仍在人类众生,(世尊说法最重要的,就是针对我们人讲经,)故佛法实是人类众生的佛法,佛所说的一切学理和道德,都是不离开人间的。”(佛法如果离开我们人类,佛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大师这一明确的提示,我们从佛成道之初及后示寂(寂就是涅槃。这一段)所化度的(对象)都是人这点,(所以说法也是以人为主,以人为主。所以,)可以得到很大的证明。这是佛教的特色所在,亦是佛教不同其他宗教的根本所在。现在我们人,是以人的身份来学佛的,应更重视这个而予以把握!(失去人身这样没有意义,所以今天我们能够坐在这个地方听经也听得懂,如果是畜生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一些虎豹狮象来听经听不懂,听经听不懂,对不对?你看今天电视报导的流浪狗,很可怜,流浪狗,一个人他家收容了好几百只的流浪狗,他是退伍军人,一个月薪水三万多元都拿来饲养狗,他那三万多元就拿来饲养那几百只狗,狗有时候跑出去咬了人,他还要赔医药费,这个老荣民说起来也很感人,流浪狗看到他就摇尾巴摇尾巴,狗又很会繁殖,上百只的狗关在一起,狗在路上碰到说我们来结婚,牠就说好。我们来结婚好不对?牠就说好。就开始到里面生了,开始一直生一直生,数不清,到里面一看整间都是狗,整间都是狗,那种来听经听得了吗?你看如果我们这里楼上楼下两百个人,如果换成两百只狗要怎么讲经,吵都吵死了,他要怎么讲经?对不对?汪,看哪一只大型的来,如果是大型犬它在吠就,如果是小型犬在吠,声音就比较轻音的,狼犬就,可怜,所以说我们如果懂得把握,要珍惜!)以佛法说,是人而又得以听闻佛法,是极为难得的,纵不能就此解脱人生的苦迫,但最低限度要本于人生佛法的指示,(佛指示我们一条明路,要怎么走才不会活得那么痛苦,)积极改造现前的人生,努力净化生前的人生,无限升华未来的人生,进而完成究竟美满的人生,绝不可在佛法的修学中,浪掷人生,(浪掷就是虚度,虚度,什么叫做虚度人生呢?他就是不坐着听经闻法,哪里有法会就往哪里跑,哪里有法会就往哪里跑,我不很喜欢做法会,法会,这里跑到那里跑,法会里面没有开示,他没有见性的磨炼,他没有培养,没有一步一步培养,没有,去那里做完法会,就跟人家吵得大小声,再去那里法会,又跟人家吵得大小声,在这里法会,又跟人家吵得大小声,为什么?他没有办法降伏自己,他知道佛门好修福,一粒种子万粒收,佛门的福很好修认真地修,不过这颗心控制不住,控制不住,所以佛教徒不是秉着一般热诚说:拚,受拼才会赢。我告诉你:爱拼不一定会赢,要拼对,拼错了更糟糕,拼错了更糟糕,所以说爱拼才会赢,不一定,要有智慧才会赢,先有头脑方向看清楚,像我就很清楚地了解我自己了,我很了解我自己,所以说我们不要浪掷人生,真的。)失去人生向上向真理迈进的目的!(我们要了解自己。) 佛法真正的究竟的目的,当然不唯在人生改善,但必先改善了这人生,然后始可求其展转增胜,所以虚大师有句名言:“学佛先从做人起。”(学佛要先从人起,人都做不好了怎么做佛祖,)做人,在人世间来讲,的确是很要紧的,不论你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只要是人,应得做个像样的人。通常我们常听人说:“某人很像个人,某人真不像人。”(做一个人不简单,)可见人之为人,必有为人的条件,不是随随便便的。自然,一个理性未失的人,没有不想做个堂堂正正的人的,(大家都是这样子,)没有不想轰轰烈烈做番人的事业的。然而怎样做法,这自是个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要想做个像样的人,首要彻底明了做人的道理,且要随时随地地切己体察,(切己就切实为自己,切己就是切实从自身体察就是体悟观察。底下这一句很重要,)从“即知即行”、(知道就去做,)“自强不息”中,(就是要勉励自己不要停止,勉励自己,所以人家说,修行当中精进是不可免的,就是都让你知道道理,你一定要精进磨掉习气,)实现我们最有意义与最有价值的人生!关于做人的道理,往古圣哲虽为我人开出了很多不同的德目,但佛法所说的五戒十善,可说是最基本的德行,本此基本德行去行,你将成为一个最极完善的人,你将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你将成为一个品德高超的人,你将百分之百地取得人之所以为人的资格。(意思是说你才有资格为人,我们常常听说人面兽心。你这个不是人。你曾听过吧,要做个人不简单,要做到让人说:你确实是个人。这是很不简单的。你常常听到人家骂:你不是人!真的,电视上也常常这样演,左邻右舍都常常听到这一句话,你不是人,你看要做人做到一个标准,很不简单。人家如果说:你是人,你就要很高兴了,你就要很高兴了,虽然你是肮脏的人,但是也是人。我是肮脏的人这样子,我是人,对不对?所以说要做一个人很不简单,常常被骂:你不是人。就很不值得了。底下说:) 本于佛法戒善(戒就是五戒,善就是十善)的德行,取得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资格,我们就称他是一个像样的人,或者说他是个有品有德的人,像像样样的人,(很像样的人,)有品有德的人,所以获得人们的崇敬,就在他把那高尚的品德,永远留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散播在广大的社会之间,供给别人做榜样。让我举近代人作一例,如孙中山,他也处过贫贱,(听说孙中山是世界四大美男子之一,四大美男子,我们的国父,国父,国父就是很英俊的人,也是死了,也是死了。也处过贫贱,)也处过富贵,又处过患难,又处过夷狄,(夷狄就是中国以外的国家,譬如说欧洲、美洲等等,夷狄是指非中国处,非中国的地方叫做夷狄。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子,认为自己最伟大,炎黄子孙,)但孙中山毕竟了一个孙中山,他已完成了一个人样子。因他有品有德。今试问:孙中山毕生(毕生就是一生,)究竟获得了些什么呢?若说他留了名,则寂寞身后事,不算是有得。(什么也没有。)若论他功业,他手创中华民国,到今还是多灾多难,他自己临死也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这也不算有所得。然则究竟得了些什么呢?我们只能说,孙中山先生成了品,成了德,即成了他那一个人,他那一个人,已投进了人生大圈了,(大圆圈圈里面,)因此他有福了(钱穆先生著之《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第三讲德行)(底下括弧跳过去)。做人做到成了品成了德,像中山先生那样,确然成了一个人的样子,才真正算得是人! 做人做成一个有品有德而像样的人,是不论什么都可做得到的,这从过去许多已经做成人的可以得到证明,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本着做人的道理去做。(所以)孟子说:“彼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说他是人,我也是人,有为就是说我如果想要这么做,下决心,有为就是我如果下决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这么做我也能够像人,)古人又说:“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于此而退屈。”(我们不要退屈,)这岂不是明显地告诉我们:“他人既可成品成德,我亦当然可以做成一个人。”(我也可以成品成德,)是以(就是因此。因此,)人生在世,就人言人,彻始彻终(彻始彻终就是从头到尾,)的即在要做一个人,做个有品有德的人,以完成人性建立完满的人格。佛法告诉我们:人生是善业所感的。(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前世就是有做善,今世才会做人,来这个地方听经闻法,还很有善根,)造了人的善因,一定感受人的善果,因而在现实人生中,最重要的还在善行的扩充,善行扩充而增进了,不特能成完满善性的人生,就是成贤成圣也不成问题。佛法最极重视人生道德的充实,我们应依佛的教法,在人类生活中,将一切的思想行为,予以合理化、(就是要跟人家讲道理。予以)道德化、(要跟人家守道德,)佛法化,(就是五戒十善,)渐渐向上进步,以养成完善的人格,乃至一直把我们提高到超人(超人就是超越凡人,超凡入圣的)的巅峰为止!(巅峰为止。底下这一段几个字把它读完。) 人应做成像个人,这本不成问题的,可是事实大不为然:人不像人的,虽到处皆是,(但是)人像人个的,则确很难寻,无怪大哲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西元前四七○到西元前三九九,注意!西元前不是西元后,西元前就是西元前加上西元后,西元前四七○到西元前三九九,)在人群中找人,(苏格拉底说在人群中找人,)终于找不到一个人,(意思是说我们要做一个像样的人实在不简单,)我们古语说的“人面兽心”, (人的面禽兽的心,)亦正是这一写照。如有些人,面孔虽是人的面孔,但其内在的思想,是禽兽的思想,(禽兽的思想。今天电视上报导的就是这样子,现在台北出现一名色狼,色狼,你知道吗?说拿了一把美工刀,专找单身的女子,不是走在后面,是走在女子的前面,他都先打听你在哪里上班,寻找目标跟踪你,跟踪你家住在哪里,走在你前面,走在你前面等到没人的时候,你直到那个地方没人,他就突然转过来,转过来他就对你说:小姐,我控制不住,你让我摸一下,我给你两百元好不好?看起来像精神异常。他说:你让我摸一下,我给你两百元好不好?这样子。那个小姐不要,不要。他美工刀就拿起来了,美工刀就拿起来了,要割她的喉咙,要割那个小姐的喉咙,小姐用手去抢,他就用美工刀割下去,整只手血流如注。今天访问他,说这件事已经有三个人了,三个人了。瘦瘦高高的一百七十几公分,都拿一把美工刀,都跟人家说他欲望控制不住,摸一下两百元给她好不好,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今天台北市不晓得哪里,总动员,总动员,警察现在正积极在捉拿,积极在捉拿,我晓得会不会在高雄,我不知道,所以说现在的社会很可怕,亦正是这一写照,如有些人虽然是人,但内心所想的是禽兽的思想,)表现于外的行为,是禽兽的行为,根本看不出一点像个人的样子。现在有很多人大体就是如此。如我们一向重视的人伦道德:对于祖宗,对于父母,非常讲究孝敬的,可是现在有人,不仅不敬自己的祖宗,而且要出卖自己的祖宗,不仅不孝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杀害自己的父母;(打开报纸常常会看到,杀他的爸爸,杀他的妈妈,不肖子回来要不到钱就杀了,)对于国家,对于朋友,非常讲究忠信的,可是现在有人,不仅不忠于自己的国家,而且要出卖自己的国家;不仅对于自己的朋友不信,而且要嫁祸自己的朋友。如是不忠、不孝、不敬、不信的人,不顾礼义廉耻,不讲人伦道德,在在表现非人行为,那里还能算得是人?(那算是人吗?)假定人人变成非人,则此世界就不是人的世界而为禽兽世界了!(所以这个五戒十善很重要,这是做人的基本,做人的基本。) (二)和乐之源在十善: 人在世间做个低栏的人,不仅是个人修德的问题,还会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和乐,只有彼此和乐相处,社会才会成为相亲相善的和乐社会,世界才会成为互助合作的安乐世界。世界之所以战争频仍,(就是接续不断,)社会之所以扰攘不安,(扰攘不安,纷乱动荡不安,)根本原因就在人们未能本于十善去行。(十善去行。)每天我们打开报纸来看,触目所见的社会新闻,在身业方面,不是杀人放火,就是奸淫掳掠,(就是绑票的意思,掳掠就是绑票,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绑票很多,绑票很多,)不是彼此械斗,就是相互殴打;(想到殴打,械斗以前都是拿武士刀,我小时候常常听人家说拿武士刀,现在没有人拿武士刀了,现在的人都拿枪了,二十年前很少听人家说拿枪的,因为我曾经从楼上往下看,刚好在厮杀好像在演电影那样,亲眼看见这样厮杀,现在都是拿枪,我们政府说在扫黑,投入几十万警察的人次在扫黑,不希望步上西西里岛,当然这样做是对的,是对的,但是这个不能根本解决,因为外在的扫黑、扫黄,这个都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人的心,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他欠缺教育离家出走,家庭是单亲家庭照顾不到,孩子长大就开始有欲望,没钱,没钱他就抢,愈做愈大,抢然后劫,没钱就绑票,被坏孩子拉去,我拿一把枪给你就解决了,所以我们人的欲望、劣根性,惰性跟攻击性一直存在的,只是不晓得,哪一天要爆发出来而已,因此政府你怎么扫黑、扫黄,都只是一段时间而已,一段时间而已,所以,国家如果对社会的教育跟福利,基本上要做得很好才有办法,做得很好才有办法,你到国外,像纽西兰,他们的福利就做得很好,但是他们的税金很重,赚一百元税金四十九元,被政府抽走了,他老了也不必靠子孙,外国人老了不靠子孙的,他一到几十岁退休下来,国家就养你到死了,家就养你到死了,所以这两种力量如果不做好,社会一定会乱的,第一就是教育,第二就是整个国家的福利,这两样,你如果没做好一定会乱的,一定会乱的,没钱,他就抢,他哪会不敢做,对不对?不敢做,他一定敢做的,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他到达某一种年龄欲望就起来,抢、杀、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只要会出名就好了,所以扫黑、扫黄外表上可以,心,你没办法,你没办法,所以教育是百年的根本大计,百年的根本大计,所以这个械斗,国家一直扫黑一直扫黄,没有错暂时可以平静一阵子,但是不能根本解决,不能根本解决,所以这个相互殴打是时有所闻,时有所闻。)在语业方面,不是搬弄是非,就是挑拨离间,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泼口漫骂;(这个到处都是这样子,瞧不起人家、批评、搬弄是非,这个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我不随便就制造一些,使你很惊耸的事情,很惊耸的新闻,有的人讲话的口气都夸大其词,跟事实不同,跟事实不同,所以夸大其词,夸大其词,然后就偏离实质的东西,他为了让你很惊讶,甚至我要拍你的马屁,就说得让你觉得我跟你很相近,但是事实上里面所隐藏的,真实性没有几个百分比,他只是想制造一些新闻,变成一种习惯性,他没有这样讲不能起哄,不能争宠得到对方的欣赏,比如说他在讲话就夸大其词,膨胀自己然后把是非颠倒,颠倒,因此这个时有所闻,因此我如果碰到一件事,我一定不听片面之词,绝对不听片面之词,你如果让我发现,你这个人会说谎话,以后你在说话我会很注意,会很注意,都打折扣discount打折扣,到国外去你要学这一句discount打折扣,打三折,我们人如果没有人格,因为我们如果知道你爱搬弄是非,讲话被打折扣人格就破产了,我们的人格就破产了,因此我们这个佛法,它的好处就是从小教育他,他会知道因果,知道行十善,嘴巴就不敢乱讲,不敢乱讲,你看女众在骂人,吓死人了,真的,很吓人。底下说:)在意业方面,不是贪得无厌,就是嗔火炽然,不是愚痴无智,就是邪见横行。(尤其是现在,黑社会都是这样子,)社会是这样的一个丑恶局面,人类和乐从何谈起?(现在政府一直呼吁,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电视再三地广告,政府是再三地提醒,叫人们酒后不要开车,刚刚又报导了年轻人开车车速一百多,乡下的道路不是很宽,他开一百多,他喝醉了就拼命一直加速,撞上电线杆,翻过去再去撞到民宅的柱子,车里坐六个人,一辆轿车里面坐六个人,死了三个,三个重伤,你想想看一刹那之间,都是年轻人,报导出来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已,所以我劝告你们:如果哪一个人开车你都不要管,如果开快车,你不要叫他开慢一点,你跟他说:我快要吐了,你开慢一点,我快要吐了。人有一种老大的心态,你想吐,他会同情你这样他会开慢一点。你如果跟他说:你开慢一点好不好!才一百多而已也没多快,对不对?所以会不会讲话差很多。譬如说:坐在我们旁边的开一百多,你一直大声地对他说:你找死,开一百多!这样他会受不了他无法接受。我们话说回来,医生说我心脏病不能开快车,我现在很想吐了,就这样子,你就假装,他就会开慢一点。他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他就会听我们的话。讲话是一种艺术,偶尔加上表演,对方车就开慢下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他开慢一点而已,所以纠正一个人也要相当的智慧,朋友来,朋友来,朋友来的时候,跟我约好慢了半个多小时,你知道吗?我这个人这辈子最讨厌不守信用的人,你如果跟我约八点多,我八点一定到,我这个人一分一秒都不会欠你的,除非事前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要不然我这人人绝对很准时的,譬如约好了慢半个小时到,慢半个小时到,世间人会受不了气得直跺脚,我不会这样子,慢半个小时到,一看,我的手表坏掉了,你明天帮我拿去修理一下,我的手表快了半个小时。他说:不是啦是我慢了半个小时,我不会责备他,这样下次他自己就知道了,我说我的手表快了半个小时,我并没有说你,这样他能够接受,所以我们现在的人都是这样子,愚痴无智,邪见横行,我执我见,社会人你怎么观他,他就是这样子,他就是有这种事情发生,你防不胜防,像金光党怎样地骗人,里面放一些报纸来骗人,再怎么样都有人被骗,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会被骗,你再怎么呼吁就是有人会被骗,有人会被骗,这就没有办法,所以大家好自为之。底下:)佛法的十善业道,就是针对这个施设的。若本十善的德行,做成一个像样的人,再从人道的立场出发,爱护一切众生,尊重一切人的生命财产及其人格的尊严,自然而然就不残杀人的生命,不强夺人的财产,不蹂躏人的人格。(蹂躏就是摧残、破坏,践踏、轻贱。底下说:)还有,十善业的重视语业,(就是说话,)正说明了这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本德行。人类以语言而传达彼此的情意,如人与人间,尽是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试问人类的和乐——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何处说起?语言的传达,虽说“人口快如风”,(我们这张嘴巴快得像风一样,)到底还不易传播。自从有了文字,(自从有了文字,)就能传远传久。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电视等,这一世界的人类意识,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满了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黄色(黄色就是赞叹男女淫欲,)黑色等(黑色就是暴力,暴力、恐吓的叫做黑色。所以,)),我们现在正进入这样的世界。宣传建设人类的永久和平,而违反人类的正常德行,真是“缘木而求鱼了”!(缘木就是攀爬到树上,爬到树上找鱼,怎么找得到?缘木,沿着树木想要,缘就是攀爬,攀爬上树木要找鱼,要找鱼照理是要到水里去找,对不对?你怎么爬到树上去找,方向找错了,比喻徒劳无功,叫做缘木求鱼,徒劳无功,要找鱼要到水里去找才对,到水池里找鱼才对,怎么会到树上去找鱼,哪有可能找到,)可见一斑不妄语业,对人类的和乐共处,有其重要性。但身语的不法行为,是本意业三毒而来,要想真正促进人类的和乐共处,还得从根本上铲除三毒做起。如是十善业行,果能人人如此去行,则和平、自由、安乐的世界,不难立刻实现!(我认为很难,我认为我们很难,我很欣赏新加坡那种制度,新加坡的制度,李光耀他半专制半民主,真的,我很欣赏他们这样子,某一些方面他就是强制执行,不跟你讲,譬如说道路违建,譬如说摊贩,你在整个新加坡,看不到一个摊贩,哪像我们每天几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如果睡午觉,他就推个摊子,蚵仔面线。小孩被吓醒了没跟他买又不行,他如果要再喊蚵仔面线,她说:我跟你买,请你小声一点我儿子在睡觉。他装麦克风喊得很大声:蚵仔面线。在新加坡听不到这个,所有的摊贩统统集中,统统集中,统统集中,所有的摊贩统统集中,你晚上要吃就是统统集中,还管理得每个摊贩都很干净,所以他们的国家就是不管你同不同意他就开始实行,开始实行。台湾的交通混乱,新加坡很简单,早上八点以前进来要缴税,八点以前,八点以前进来要缴税,要缴税,为了防止你塞车,所以大家为了怕多花钱,把时间拖开来,时间分开、分开、分开,你几点进去要缴税,要缴税,要不然你就慢一点进来,所以国家不会乱,大家都很有规矩。到新加坡一上车安全带就系上,不管有没有上高速公路,安全带就要系上,那种守法实在没话讲,包括游览车上都写着“抽烟罚款”,罚款就对了,不知道几百元?我算一算大约台币四、五千元,跟踪有几千元,只要你抽烟就是要罚,你到新加坡去看,整个国家干干净净的,晚上都不必关门,贩毒、枪支就是唯一死刑,没有人敢拿枪,贩毒就是死刑没有商量的余地,拿枪就是死刑,整个新加坡可以说是夜不闭户,你想要在路上被打,也没有人会打你,没有人敢摸你,没有人敢摸你,你违法你就该死了,他们很严重的违法就是裤子脱下来用皮鞭鞭打得皮开肉绽,如果鞭打十下的话,不是一下子就打完,打两个屁股就皮开肉绽了,肉绽皮开,然后再回去药敷一敷,过一个月再来鞭打两下,又皮开肉绽再回去敷药,再来打到十下为止,哪一个敢去犯法,吓都吓死了,像我们的屁股这么小,鞭打下去就裂开了,哪还能打第二次的,他不是罚款罚一罚而已,裤子脱下来鞭打下去,这样虽然很野蛮没错,不过真的乖得像狗似的,没有人敢犯法,没有人敢犯法。你去新加坡看看,在新加坡晚上不必关门,没有小偷,绝对没有小偷的,没有人敢欺负你,稳当的,听说丢掉钱什么的,在新加坡你不可能丢掉东西,谁敢犯法?安全可靠,不过新加坡有一个坏处,我们买了两颗榴莲带到饭店吃,它是中央冷气系统,air condition它是中央冷气系统,过一会儿就有人来了,榴莲、榴莲,不能拿到饭店吃,全部拿到楼下饭店外面,整群人坐在那里吃榴莲,所以说我最欣赏那种国家,半专制半民主,太民主,众生的劣根性你没有办法的,你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讲堂就是实行这样子,半专制,早晚二课过堂,没有什么理由可跟我讲的,不要就出去,对不对?半民主,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时间,专制的,一定要这样做这是规矩,半月、半月诵戒,结夏安居,不可缺席的,一定要参加就对了,没有任何的理由,半专制,半民主,其余的没有关系慢慢再谈,其他的好谈,你什么都讲民主,我告诉你变成暴民政治,暴民政治,什么都讲民主,没有缺席没有规矩,你看现在我们台湾讲民主,劳资抗议,鸡蛋这样丢,连警察跟他无冤无仇,也被丢得浑身都是,对不对?台湾讲民主,讲民主,对不对?就可以抗议,现在我们台湾这种抗议讲实在话太过恶劣了,当然你有不满的地方,循合法的管道,太过恶劣了,有的甚至要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跟你有什么冤仇,你要上高速公路影响交通,你这种抗议真的是非理性的,人家美国那种抗议很理性,美国那种抗议就是这样子,你如果对这个老板不满,你写个“抗议工资太少”,美国的基本工资原则,抗议工作时数太长,站在外面,站在外面,你抗议写个牌子站在外面,绝对没有人会伤到你,到中午老板会说进来吃饭,老板还叫你进来吃饭,中午你再手持牌子去外面站,到了晚餐老板再请你进来吃饭,吃饭你再到外面站,你尽管抗议,他还是会请你进来吃饭,他们手持牌子就这样子,哪像我们这种抗议,吓死人了,全世界最可怕的抗议就是南韩,南韩那个国家都丢汽油弹,都丢汽油弹,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要行十善业,什么和平、自由、安乐的世界,根本不可能,历史学家这样分析:从有人类以来,在地球上的人类,从有人类的历史记载直到今天,算一算没有三百六十天以内的一天和平,算一算天数,这个地球里面没有一时一刻,在某一个角落就会有战争,在某一个角落就会有恐怖活动,在某一个角度就会有灾难,这个地球没有一时一刻,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没有一时一刻平安,什么和平、自由、安乐,No,No,没有,我认为还是往生比较重要。底下:)太虚大师《十善业道经讲要》中说:“庐山慧远大师,谓十善业,若能从一家一乡推行到一国,立可成为‘风和俗美,(风和俗美就是风俗纯朴善良,)刑措政清’(这个措就是除掉,刑法除掉表示就是不必用刑法,政就是政治,清就是清明,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风俗很纯朴忠厚很善良,不必用到刑罚政治就能清明,)的清净国家。”(但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实在是难,实在是难。所以说到新加坡去走一走不错,还有日本,全世界两个治安最好的国家跟你介绍一下,就是新加坡跟日本。底下:)原因在于:凡是本着十善去行的,其心地必然很光明,其性情必然很柔美,(温和、美好、善良,)其为人必然很和睦,其处世必然很公平,不会再与人相争相夺。这样的人多了,甚至人人如此,形成良好风气,充塞(就是充满,)于社会每一角落,没有人作奸犯科,国家用不着刑罚,所谓“一刑息于乡,百刑息于国”,(在乡里没有受到刑罚,没有设刑罚,渐渐和平、自由、安乐的乡里,国家就会平静,)社会自然安宁,人群自然和乐,而天下国家亦必太平了。现在世界所以这样相杀相斗,病在人们都向十恶方面发展,不肯如法奉行十善的结果。假设人人能行十善,今天的世界决不是这样的一个世界,今天的社会亦决不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十善业关系人群的和乐有如此,可以证知这不仅是个人做人的基本道德,亦得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今日社会龌龊(这个“龌龊”,龌龊就是污秽、卑鄙、下流,)到这个样子,今日人心堕落到这种境地,负有救济社会感化人心的佛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真的望着广大人群向人类末路竞进?(竞进就是竞相前进,愈走路愈窄,)我想谁也不忍心如此坐视的!(坐视就是不管,)然则挽救现代社会,净化现代人心,应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依于佛陀指示我们最基本最切要的十善业道去行就是。 (三)五乘之基在十善: 佛陀指示人修学佛法,最初要你做成像个人,完成完全的人格,然后再进一步地向上发展,达到超人以至超越人。当知做个好人,固然是很难得,但人生毕竟是不究竟的,仍有诸苦逼迫而不得自在的,所以要求生命向上而得后世的胜进,亦即是求生天国去,享受天上的快乐。生天亦有生天的条件,这就是修十善业及诸禅定。如专修十善行,则可生到六欲天;(就是欲界六天,)若加修四禅定,则可生到色界天,设更修四空定,自然就会得不到无色界天。不但世间人天正法,以十善业为本,就是出世的三乘正法,亦以十善业为基本。《海龙王经》(《海龙王经》总共有四卷,西晋竺法护所翻译的,西晋的竺法护所翻译的,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经集部。)说:“诸善法者,是诸人天众生圆满根本依处,声闻独觉菩提根本依处,无上正等菩提根本依处。何等名为根本依处?谓十善业。”(简单讲做一个佛弟子最基本上的不管你修哪一乘,最基本上你统统要修十善,没有例外的,)经中接着又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你来世要做人要行十善,我们来世要升天要行十善,我如果要修持三乘也要行十善,这是一切的基本,一切的基础,)得学无学(学就是三界内,无学就是三界外,)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所以,)据此可知,十善业道,在佛法中,是彻始彻终的德行,是任何佛法者,都不可不遵行的。成佛之道以颂摄此义说:“诸善之根本,佛说十善业,人天善所依,三乘圣法立。”(就是说诸善的根本就是十善业,大家都要做的,不论你是不是修行人,来世要做人要升天,都是这样子要修十善,)特别是菩萨行者,更是以十善业为本的。不但初发心的菩萨,要从十善学起,名为十善菩萨,就是登了地的菩萨,其所行的,亦不过是十善正行的深度实践。(意思是说菩萨是行深度的十善,我们一般是行浅的十善,行深的十善行到无所住无所著,)《十善业道经讲要》说:“菩萨位中第二离垢地,即由十善成业,由戒增上成定,即深修十善,将身语意恶之极细者,亦究竟断除,定心不散乱而得安,即成十善行深进一层功夫。至于由定成慧,则是最后将无明邪见打破,无漏智慧发生,此即十善业的究竟道。”成佛之道更明白说:“除身语的正行清净外,如不邪见而得甚深的正慧,(所以不能中了外道的毒,)不嗔恚而具广大的慈悲,不贪欲而成无量三昧。”(所以不邪见、不嗔恚、不贪欲,你就得到正慧、慈悲跟三昧,)这么一加分别,(就会了解来分别一下,)我们可以知道:一般所说的十善业行,看来是很简单,实则并不简单,说来是很容易,行来并不容易,为什么?因虽(这两个字打颠倒了。虽因)人人都可奉行十善,(或者这个因除掉,这样意思才显现得出来,这个“因”画掉也可以,“虽人人都可奉行十善。”虽然人人都可奉行十善,)但真正能修持十善行的,要到第二离垢地菩萨,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圆满。所以十善业为五乘之基,而为人人所当修学。 上面我们虽已一再说明十善业行的重要,但十善业行仅为人生基本德行者,或不以此为然。他们以为:“学习声闻乘的有声闻乘所当行的行门,(学习声闻乘的有声闻乘所当行的行门,意思是说声闻有声闻主要的修行法,所当行的行门就是四谛法,这个行门就是四谛法,声闻乘所当行的就是四谛,这是它主要的,就像中国人主要的就是吃饭、喝粥,美国人就吃面包,吃面包,意大利人就吃空心面,他的主食是什么是有一定的,去意大利都吃空心面,像塑胶水管那样,像塑胶水管那样,端出来就是这样厚厚的,塑胶水管加蕃茄酱酸溜溜的,我跟师妈都站在那里看,看了直摇头,摇头,)学习缘觉乘的有缘觉乘所当行的行门,(就是十二因缘,他主修十二因缘,)学习菩萨的自亦有菩萨乘所当行的六度万行,各各修自所当行的行门就好了,何必另外要修十善业行?更何必强调十善业行如此重要?”是的,出世三乘各有其所应行的行门,我们并不否认,但你亦不可忽视十善业行,为诸行根本,假定没有这一根本,那我敢说,任何行门,都将没有基础。行者修习十善业行,只可说有程度之差,不可说谁应修,谁不应修。以世间行人来说,通常都这样分别:“修下品十善的是阿修罗,修中品十善的是人,修上品十善的是天。”以出世圣者来说,他们所修的十善,都是属于上品的。如《华严经·十地离垢地》说:“又此上品十善业道……成声闻乘……(上品十善业道又)成独觉乘……(上品十善业道又)成菩萨大行……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吾人何人,岂可不学?(怎么可以说不修学十善。) 三 经题略释 本经叫做《佛说十善业道经》。 经的经题,是代表经的内容的,了解了经题,对经的内容,也就大体知道。每部佛经的经题,依照通常的解说,都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就是通题与(第二叫做)别题。通题是指最后一个“经”字,(譬如《法华经》、《般若经》、《金刚经》都是一个“经”字,这个“经”字就是每一部经的通题,通每一部,每一部最后都是一个“经”字,譬如说我们人就统统是人,但人有分黑人、白人、黄种人、棕色人种还有很多很多,人。经就是这样子,无论什么经它统统叫做经,统统叫做经。人无论黑人、白人都叫做人,通题就是人,通题就是经意思相同,通题是指最后一个“经”字,)因名之为经的,不独是这部经,凡佛所说的都叫做经。如《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等,所以经是通于一切的。经字的印度话,叫做“修多罗”,或叫“修妒路”,译成中文就名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有契理契机两义。(底下我们先讲契理:)世间上任何一件事情,在其背后,都有真理在支持的,虽说真理弥漫于世间,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弥漫就是遍布,遍布于世间,)但一般人所说的话,很少有与真理相契合的,(不相信你跟你的朋友出去泡茶三个小时,三个小时你做个笔记,看你说了些什么,他会跟你开示苦空、无常、无我吗?他不会跟你讲这些,泡三个小时就是阿匹婆怎样,素珠怎样,电视现在又怎样,电视演些什么,左右邻居怎样,一定是这样,你说三个小时作笔记回来:哇!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没有一句是有意义的话,不如自己泡茶咖啡在家里喝,喝杯热咖啡再放录音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活得比较充实一点,对不对?你学佛以后,跟你的老朋友相约出去,譬如说去日本餐厅,素食馆吃一吃这样子,讲不出所以然,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世间人他在说什么?所说的都是生灭法、是非,对不对?如果是好几年没见面的女众,好几年没见面的,所讲的就是:我的老公怎么样,我的儿子怎么样,如果生个聪明的儿子,我的儿子现在得到奖状。一说起她儿子就满面春风,说起她儿子就满面春风,是不然就是她老公的事业,要不然就说到我现在病苦怎么样的。都是讲这个东西,不相信你作笔记看看,不然不要说三两个相约去谈天,电话拿起来跟你家里的人说看他说什么话题,到最后你就两个字:无聊,无聊,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不对?无聊。众生迷茫、无聊不知怎么熬,不懂生命,生命对他来讲是一种惩罚,他惩罚自己,每天在那里惩罚自己,所以虽说真正弥漫于世间,但一般人所说的话不合真理,)但佛对众生说的,不论是说的(说的是,是说的,也不论说的是)怎样一句话,(这三个字是“说的是”那个“是”排在下面,那三个字的排列组合是也不论说的是怎样一句话,佛不论说哪一句话,)没有不与真理相应的,不与真理相应的话,佛陀根本就不会说。(所以他一辈子开口就是真理,我们现在不必说开口就是真理,我们现在开口就说好话,这样就不错了,开口就说好话这样就算不错了。)世间众生的根性,是各式各样的,如国人常说的“百人百性”,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个性,(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个性,)每一个人的个性,真是极不相同。(所以)普通人说话,要想适合每个人个性,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你再怎么做,做到每一个对你赞叹,有可能吗?有可能吗?不可能的。美国总统就最伟大了,姓克的,姓克的出一个能人就是克林顿,对不对?克林顿总统,对不对?你看美国的报纸,也是把他批得一无是处,是不是这样子?所以你绝对无法做到合每一个人的个性,)但佛所说的话,不论是说那句,使得人听了,都以为是对自己说的,所以佛所说的话,能契合众生的根机。具足这两个意义,所以名为契经。真正说来,经是线的意思。如一粒粒的佛珠,本来是散着的,用一根线把他贯串起来,不但可以作为念佛之用,而且不会再行散失。佛在世时说法,是没有经本的,只用金口讲出,到佛灭后,由佛弟子将佛所说的话,用文字组织起来,使佛所说的话不致散失,并且一直流通到未来,所以说经是线的意思。 经字通题解释过了,现在继续来讲别题。(别题只有这一部经有而已,)于别题中,我想先讲“十善业道”四字,十善业道是对十恶业道说的,众生的一切行为活动,要不外于在善恶两方面转来转去,不是行善就是作恶,我想这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到的。(不是善就是恶,)有人以为佛教忽视,甚至否定偷道德的,这对佛教真是最大的误解,影响佛教的弘传很大。其实,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各大宗教,最重视伦理道德的,敢说没有超过佛教的,(可以说没有超过佛教的,)这在佛教各经论中,可以找一最大的证明。特别像本经所说的十善业道,可说完全在人本位上,发挥伦理道德的,果真大家能本此十善业道去行,不特个人的道德完整无缺,而且社会道德的促进,亦将发生极大的效力,所以现在有些接触到佛教的西洋学者,亦肯定了佛教的这点。 十善的“善”,年纪稍大的人,对这个字是不会陌生的,如我们常听人说,你要做善事,或说“为善最乐”。出生在这世间上的人,大都是喜欢做善事的,认为做善事是最快乐的。我们中国人,对善事亦是很重视的,特别是在华侨社会中,一般侨胞们,更是踊跃的,做种种善事。但善字的定义究竟怎样,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不免有点模糊不清,只知做善事,不知善的定义,是就如中山先生说的“知难行易”了。(知难行易,知道,要真正彻底知是很困难,但是你只要肯去做,其实很容易的,)其实我们要做善事,最好能够了解善的定义,如对善的真义不明,有时出发点虽是善的,但结果却做出与善相反的事来,这实在是最不值得的。(我为你好,我为你好这样而已,要儿子好整天把他关着,叫他不可以出去参加party,要好好地准备联考为他好,也不偶尔让他透透气,到最后严重地失眠,严重地失眠,所以为他好还要方法对,适合他的个性,还要适合他的体力,他如果没有能力来挑这个担子,你为他好有时候反而害了他,反而害了他,对不对?所以说如果为他好,要了解他本身(的条件),要了解他本身(的条件)。以前有一个婆婆,也是为了她孙子好,怕她的孙子噎死,她就嚼一嚼、嚼一嚼,以前的人才有,现在的人可能没有了,嚼一嚼、嚼一嚼,怕她的孙子不会嚼去噎到,拿起来嚼一嚼喂他吃,现在乡下可能还看得到,比较少了。结果阿妈有肺病,孩子承受不了死了,死了检查起来觉得奇怪,这个孩子好好地怎么突然死了,这么严重的肺病,以前肺病是没救的,会死的,孩子承受不了,承受不了,所以说为孙子好,但是没想到你会传染给他,所以“我是好意的”,这一句话要讲得很有智慧,我是好意的,没有错你是好意的,问题是你的好意适不适合他,单单这一句“好意”,有时候会误到一切,我是好意的,但是我们有没有衡量,好意的轻重、次第、先后,我们如果没有衡量次第、先后,我们的好意有时候会害到对方,因为你不了解他的立场,不了解他的立场,譬如说她的儿子,带女朋友回来,他家里的人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这个女孩子的脸很大,脸圆嘟嘟的像猪头,又塌鼻没有福报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颧骨太高又克夫种种的,他家里的人只看外表,不过她的儿子很喜欢,她就阻止他们两个人交往,这个男孩子心都在女友身上,他的父母不准他交往,他的父母是好意,怕他娶到坏老婆,好意,问题是他们两个很好,就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问题就出来了,后来这个男孩子没有办法,无法相爱,以死明志而割腕自杀,割手腕自杀,割手腕自杀,对不对?后来死了他妈妈说就后悔,后悔来不及了,死了,死了,对不对?师父要徒弟好也是一样的,也是一样的,他不能接受的方法,没有办法,拿他没办法,所以就等待因缘,这是一定的,这个就是智慧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实在是很困难。底下:所以说,)佛教对于善字所下的定义,是很严格的,所以现在特别来分析给诸位听。 善,根据佛陀给予我们的指示,可从三方面来说明其定义: 一、(你说你行善想想看,)从内心的动念说:(从你内心的起心动念是善或是恶来诊断善恶,)每一个人都有其心理活动,而这心理活动的纯洁不纯洁,就有很大的分别。清净而纯洁的心理活动,没有烦恼夹杂在里面,而仅与无贪、无嗔、无痴、惭、愧等的善心所相应,(这个)就是善的;反过来说,杂染的而不纯洁的心理活动,经常与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我)慢、无惭、无愧等的烦恼纠缠在一起,就是恶的。(就是恶的。)善恶的分别,完全是看内心的清净不清净。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吾人的所有一切行为活动,都是由于内心的驱使而活动的,如果内心的不净因素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是不善的;如果内心的清净因素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是属善的。 二、从行为的影响说: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都是相关的,(息息相关,)因而任何一个行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别人,从影响是好或者不好,就可分别出是善或者是恶。如有一个患肺病的人,(肺病,)其痰内是含有肺病菌的,设若将一口痰吐在大街上,经过太阳的曝晒,由风飞扬到空中,使细菌传染到别人的身上去,影响到别人的,是属坏的方面,就可说是不善。一个真正重视道德的,患了肺病不可随地吐痰。(第二个角度)从好的影响说,如我来越南后,堤岸西贡,(这是地名,就是越南,)前后发生了三次火灾,尤其是这次西贡永会区的灾情特别惨重,我们从报章、从听闻或亲自看到凄惨的情状,发出救济火灾的呼声,影响广大社会人群,都来做这救灾工作,其影响是好的,就可说是善的。所以我人不论讲一句话或做一件事,先要考虑我这话与事情,是有利益于社会人群的?还是有害于社会人群的?(要先想想看是有益还是有害,)如果是有利的,我们便多去做,假使是有害的,我们便不要做。再说,一个人的行为活动,不但影响社会人群,亦复影响自己本身,是以行为所发生的影响,对个己身心,对社会人群,假如都是好的,这是最理想的善行;设若我人的行为活动,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甚而至于还要有所牺牲,如出钱出力,流血流汗,但对广大的社会人群,是有极大利益的,依佛法说,这还是关于善;(这还是属于善。)但如我们所做的事情,对自己虽有很大的好处,使自己的生活享受美满,但对社会人群,(有害,)不特没有利益,反而有所损害,这在佛法认为是属恶的。所以行为的善恶,主要是约影响社会人群的利害来分的。 三、从时间的前后说:世间上的一般人,大都是重视现实,要求把握现实,但在佛法讲,(在佛法讲,)不但有现在的时间,还有未来的时间,如再向前看,还有过去的时间,佛法是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我们现在做人,(眼光)不能短视,(太短视,)只顾现在,应该还要想想未来,如一想到未来,现在行为活动,就不敢随便了,(这样做下去会身败名裂,这样做下去会被抓去关,犯法的事情你也做,这样就不要,)即当表现一种行为时,先得考虑一下,我的这个行为活动,是否对于现在未来都是有利益的?假定对现在的生命有很大的利益,对未来的新生命亦有很大的利益,无疑这是属于善的行为。假定只对现在有好处,如以不正当的方法,求得现实生活上的满足,而对未来的新生命,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感受很大的苦痛,这在佛法中说是恶。(譬如说现在的绑票就是这样子,拿到钱,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到钱,拿到钱以后犯法以后被抓去关,甚至被抓去枪毙被世人唾弃,我们不必要拿这种肮脏钱。) 关于善恶分别,有上面的三种,如能把握这三点去做,便可算是一个标准的有道德的人,所以善就是道德行为,而为佛法最极重视的。佛在世时为人说一切善事,奖励人做一切善事,其原因在此。如何避免一切恶事?如何实践一切善事?这该是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学佛人,所应时刻注意的。当知我人任何一个行为表现,不是属于善的,就是属于恶的,恶的行为,有害于自他,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善的行为,有益于自他,是即道德的行为。太虚大师说:“从自他两利的道德的标准上,依于佛典说明道德的行为,则凡一切行为是害他的即是两害,一切行为是利他的即是两利。故佛教的道德行为,以不害他为消极的道德,以能利他为积极的道德。”做人应该这样去做! 善字的定义已简单地分别说明,现在继续来讲善业的业字。(英文叫karmaforce,业,karmaforce就是业力,这个karma培训本来是造作的意思,)业就是行为,是约身心的动作说,然每一身心行为的动作过后,不是过去就算了的,必还有个力量保留下来,当知这个保留下来的力量,佛法说为业力。所以业这个字,在佛法中,是约两方面讲的:一约正在活动说的;一约活动以后所留力用说的。动作时的业用,很快的成为过去;留下来的业力,经百千劫都不亡。举例来说:如我打你们一下,或骂你们一句;若打若骂,都是一种业用,将这打骂的力量保留下来,便是业力。业力等于一般人所说的种子,种子在未败坏以前,不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有了水土等助缘,自然就会发出芽来,我们的业力收藏在那里,(收藏在里面,所以)遇到了某种因缘,必然就会感受另一新的生命。(所以讲这一段就非常地重要,非常地重要,简单讲,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跟任何一个人相处,我们宁可吃亏,不要让对方恨我们,今天我们吃亏,不会引起对方的杀机,杀机,今天如果我们赢了对方不甘愿,不甘愿,这样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会没了,他什么时候要爆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爆发我们不知道,蕴藏在他的生命里面,他恨,今天我们赢了我们很高兴,我告诉你因果跟随在后,他记恨着,蕴藏在里面,等到因缘一到生命就没了,所以活在这个世间的处世之道,我就是这个样子吃亏没有关系,我很高兴吃亏,他要赢就让他赢,赔一点钱没有关系让他赢,我们没有输,我们没有输,这是我的生命处世的哲学,什么事情都尽量退让,因为还没到影响我们的生命,我相信我们还会忍耐得住,赔一点钱,让他批评一些,他高兴就好了,高兴就好了,所以尤其是我们女人这张嘴巴,女人这张嘴巴,譬如说你挖苦人、批评人或者揶揄人,你要注意,因为你让对方有恨你的心,恨你的心,有一天爆发出来就不可收拾,譬如说你结婚,你常跟你的先生泄气,你常跟你的先生泄气,没有用的男人,别人一个月赚几万,你没赚多少钱,还生了两、三个,一天到晚都跟你先生泄气,你不用好的手段,好好地跟他研究跟他勉励,你用伤害的语言,他蕴藏在八识田中,八识田中,有一天他有了成就,你就不得他的疼爱,他会说:当时我在困苦的时候,你瞧不起我,看我没用,我现在有钱了。他外面找女人,所以他在困难当中你要勉励他,他在成功的时候,我们就能跟他说:你困难的时候我勉励你,对不对?你成功的时候,就要照顾我们母子,这么讲行得通,因此我们讲这个话包括一切的语言、行动,都会隐藏在我们或者是对方的业识里面,一种很大的力量,因此我们的讲话,学佛,我们不敢一开口就与真理相应,但是我们要开口就说好话,损人的话不要讲,会伤害到我们自己,有一天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没有必要,没有必要,我们要趋吉避凶,闭口就可以得到好处,我们为什么要多说话,对不对?闭口可以避开凶恶,我们为什么不避开,对不对?这个世间人不懂,开口就讲,开口就讲,讲话又泌缴税金,总统又不会管我们,他就一直说一直说,冷嘲热讽,说到最后伤害到自己,好朋友都离开了,等他碰到了困难没有人肯帮他,为什么?他那张嘴巴,那张嘴巴,真的。底下:)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所有的一切行为,都要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以为做了就算了,若你自以为算了,业力可不肯饶你,到了相当时候,一定要跟你算账的,决不会轻易地放你过去。在这现实世间,我们常听人说:你要注意你的行为,你的行为不要浪漫,(就是放荡的意思,行为不要放荡,)亦即显示人们对于行为的重视。假定一个人的行为不好,我们就要批评说,某人的行为不正,反之,就说某人的行为正当。所以如此,产因人的一切行为,是要予以人生道德之所批判的。做人不能没有道德,而道德不道德的分判,就在行为的端正不端正。为此,我望在座的诸位,依于人生道德去行,多做有益于社会人群的事业,换句话说,把个人的力量贡献于大众的利益上,使得自己的善业,一天天地增进起来! 善业,就是善的行为,然而应从那几方面去推动呢?这就要讲到善业上面的十字了。十善业,是即显示吾人善的行为,可从十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即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言、(第五、)不绮语、(第六、)不两舌、(第七、)不恶口、(第八、)不贪、(第九、)不嗔、(第十、)不邪见。(不邪见就是不痴。)初三(杀生、偷盗、邪淫)是从身业所表现的行为,次四是从语业所表现的行为,(最容易犯的就是这四种,就是嘴巴,因为嘴巴太快了,嘴巴太快一下就出来了,)行为是从意业所表现的行为。这十善业,为一切首先的根柢。(柢就是树根,基础的意思,)如违反这十善业,而向恶的方面发展,就是十恶业(,十恶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这十恶业,为一切不道德的根本。经中说的:“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就是不作十恶,努力奉行十善。关于十善的意义以及奉行十善的利益,这到经文中,会有详细的说明,现在暂且不讲。 其次所要讲的,就是十善业道的道字。道是能通的道路,可以从这里到那里。如由妙法精舍到龙华寺,有一条大道可以到达,名之为道。世间众生所走的道路,佛法说是只有两条,就是三善道与三恶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三类众生所走的三条不同的道路;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三类众生所走的不同道路。每一个众生,都在这三善道或三恶道中走来走去,不是走在三恶道上,就是走走在三善道上,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怎样才能走上三善道?那就是要本着十善业去行,你修了十善业,不愿走这条路,是亦不得由你。(每天都在做善事,你怎么可能不走善的路,对不对?哪可能走入三恶道呢?不可能的,)怎样就会走上三恶道?那就是要本着十恶业去行,你造了十恶业,不愿走上恶趣,亦非逼你去走不可,一点还价的余地都没有。(意思是说业力在牵引你,叫做不得不,不得不,业力很简单,对不对?譬如说我们对面在赌博,譬如说,我们对面是拉斯维加斯赌城,拉斯维加赌城,我们这边是文殊讲堂有听经,对面在赌博,这里在听经,一个佛教徒走到这个地方来,他就走向这边来听经,对不对?如果是喜欢赌博的,他就走向赌城那边去赌博,为什么?业,他赌惯了不赌很难过,不赌很难过,对不对?所以说有的赌是无心的,无心的那倒没有关系,譬如说你出国去观光,有空多少赌个小小的,吃角子老虎不是赌很大的那种,那个只是玩乐,那不算是恶业的赌博,他想说赌个好玩的,那个另当别论,你是出国去观光的,三、五元的输赢那不算,那不算,那不算是什么赌博,那只是出国在那个地方玩一玩,那个不算,我们指的是真正的倾家荡产的,真的有心用财产,用生命在赌的那一种,所以业就是这样子,走向文殊讲堂来他就是善业,业在牵引没有办法选择,一个人赌博惯了他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喝酒,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戒酒的人就是这样子,他太太说:你有没有戒酒?有戒酒,真的戒酒了,全戒掉了。他太太再也不曾看过他喝酒了,不曾看过他喝酒了,不过,奇怪,只要是从厕所出来脸就红红的,结果他一瓶XO放在那里,你知道吗?放在马桶水箱里面,你看他聪不聪明,坐下去后面马桶水箱打开,拿起来(法师做喝酒的样子)。老公,你有改酒吗?你有戒酒吗?他就说:有啦,戒了。她没看到,没看到又偷喝。业确实不简单,确实不简单。你看电影就知道,这个女的如果喜欢上这个男的,她父亲是富有的员外,他怎么关她,用栅栏如何地关她,打封条,那个女的就绞尽脑汁像狗似的挖个洞爬出去,跟那个男的见面,两个人就高高兴兴的,对不对?你怎么锁她都锁不住的,业力所牵是很可怕的,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人就是这样子,临命终也是这样子,你兴趣哪一样,你执著哪一样,临命终你走得开吗?走不开,走不开。我们人修行如果没有从心地这个执著彻底的除掉,大家都很会做表面的,所以你晚上作做么梦,你临命终就走什么路,真的。晚上作个梦,某某人不让我跟,又开始伤心了,这样她就执著,我晚上梦到四周围有很多钱,像我那一天梦到地上一笔钱,我就合掌念佛,这不是我的。不该我的我不应该拿,醒来自己称赞自己,在梦中钱那么多我都不会贪了,更何况是清醒者,对不对?清醒者,不过不晓得有没有那种功夫,所以在梦中知道这不是我们的,没有去动它,没有去动它,所以说你晚上作什么梦,临命终你就走什么路,晚上你常常梦见佛,你常常梦见出家众这是好梦,梦到三宝这个太好了,你心中都是三宝一片的光明,梦到在道场跟人家共修,梦见在念佛,太好了,太好了。最近台北板桥有一个男的往生了,临命终的时候,这个男的平常就很精进,认真念佛,听说他在世的时候,就见到过佛三次,临命终自知时至再用力大声念,在大声念佛当中断气,实在不简单。见到佛三次,在家众不是出家众,他念佛是用拼命的,到最后他也是死,他赢了,这一场仗他打胜了,对不对?他知道他唯有这条路而已,你偷懒也是死,你执著这个世间也是死,他今天能够用生命来打赌,万缘放下,什么财、色、酒、气,他知道在临命终,拼!我就说这一局他财赢了,临命终,他见过佛三次又自知时至,临命终又大声念佛,他一直念到无法出场声为止,你看他那一种虔诚,为什么?他知道没别的路可走,要不然我们临命终要走什么路,你说给我听听看,除非你大彻大悟,自性就是弥陀,自性就是净土,你证到空性的法身,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我们是凡夫俗子,一品惑、见惑、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都没有断,你哪有办法跳出三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念佛,所以你看过这个老伯,他也不什么了不起的学者,也不是做什么总统,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跟在座诸位一样,所以要了生死,是你要不要而已。今天你穿得西装笔挺的或者是女孩子戴上大颗的钻石戒指,要做什么?色身烂坏只剩下骨头,五脏六腑臭秽不堪,对不对?聪明的人,每一个都拼命地求生净土,对不对?非去不行,不然哪有路可走?对不对?你想想看你临命终,你难道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说我要打坐求生极乐世界,不求生极乐世界,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可能吗?我告诉你那非常地难,非常地难。你如果说极乐世界是骗人的,千千万万的人念佛,大家都念得这么有感应,临命终见到佛、观世音菩萨,对不对?这怎么骗得了人,那一本《净土圣贤录》,对不对?千千万万的圣贤往生,那就是见证,所以说我们既然要走,这一条听经闻法的路。诸位,你要走得彻底一点,不要半途而废,半途而废,你又被五欲六尘所转,你也是要死,死不过是一堆臭肉这样而已,要记住!我们人死了就是一堆臭肉,不是臭豆腐,臭豆腐还可以吃,这一堆臭肉拿到市场去,没人会买的,你看这皮肤白白净净的,割下来摆在市场上没人要买,皮肤再怎么漂亮,割起来也是没人要买,所以我们人死后,值不了一颗猪头的价钱,猪头人家还会买去燉猪头汤,煮猪头,对不对?人死后要干什么?连一颗猪头的价值都没有,因此我们业力所牵,平常我们就以念佛为业,念佛的业,时时刻刻意识里面都坚持到底,我一定要了生死,一定要了生死求生极乐世界,绝对不后悔也不退转,保证往生的,保证往生的,一个在家人都能够做到这样,还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整天闲来无事,对不对?人家说出家人整天在那里浪费时间,生命实在很悲哀,你想想看今生没了生死,来世再来你还不完,你吃这些施主的就还不完,吃都是吃施主的,修行不够抵偿,你稳死的,所以说了生死一定要下定决心,无路可走了。底下说:) 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是谁逼迫谁的,现在善恶两条道路,明白横在每人面前,由你自己选择去走好了。是的,道路只有善恶两条,但是我们要问的:“同是一条善道,为什么有着三个不同方向?”这就看你所行善行的程度如何来决定的。如你所行的十善是上品的程度,那就走向天堂的一条路;如你所行的十善是中品的程度,那就走向人间的一条路;如你所行的十善是下品的程度,(比较差的,)那就走向阿修罗的一条路。善业道如此,当知恶业道亦然。如你所造的十恶是上品的程度,(上品的就是甲级的,流氓有分为:甲级、乙级、丙级的,叫做甲级流氓,甲级的,上品的,)那就走向地狱的一条路;如你所造的十恶是中品的程度,那就走向饿鬼的一条路;如你所造的十恶是下品的程度,那就走向畜生的一条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善恶业道,为什么各有三种方向不同了。 十善业道经五字,已分别地解释了。但每一部经,都有一说者,本经是谁说的?题中明白告诉我们是“佛说”的。佛是通名,十方世界有无量佛,而我们所讲所听的佛经,都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的。大圣释迦(牟尼佛),约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出在在这个世界的印度。(印度人,)在未成佛前,(释迦牟尼佛)本是个王太子,(底下说,)由于感到众生的苦痛,激发内在的悲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解救人类以及一切众生的苦痛,毅然(就是下定决心,)决然地走出王宫,去寻找解脱之道。经过六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而成为人间的佛陀。(世尊)体悟真理以后,为了启迪(就是启发)有情,(就是众生)乃席不睱暖地(他的草席不曾暖和过表示很忙,比喻事情很忙碌,也就是迫不及待无法久坐,椅子都还没坐暖,表示世尊救度众生的心很热诚、很恳切,)到处奔走说法,不知感化了多少人群,走上真理之途!本经是佛所说很多经中的一经。能说的人是佛,所说的法是十善业道,综合能说所说,名《佛说十善业道经》。 四 译者简介 (就是翻译者简单的介绍。翻译的人的简略介绍。) 本经的经题已简单地解释过了,今天继续来介绍翻译人的历史。中国流行的每一部经,都是从印度传译过来的,所以每一部经都记载着译者是谁,假定对于某一部经对于某一部经,不能确实的指出一个翻译人,那是不是从印度翻译过来,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要把翻译人的历史先加以说明。从印度文翻译成中国人的佛经,佛教史上记载的译人是很多的,如姚秦时代的鸠摩罗什三藏,盛唐时代的玄奘三藏,都是最负盛名的佛典翻译家,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亦很大。现在我们所讲的这部经,既不是罗什法师译的,亦不是玄奘三藏译的,而是实叉难陀法师(实叉难陀,西元六五二到西元七一○,跟武则天同一个时代的人,西元六五二到西元七一○,世寿五十九岁,他是唐代的译经僧,八十卷的《华严》主要的翻译人,实叉难陀)译过来的,有根有据,不是什么人伪造的经典。 玄奘法师是中国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鸠摩罗什是龟兹国人,(这个念qiūcí,龟兹是今天的新疆省的天山南麓的重要都城,就是今天的库车,所以新疆那个时候先有佛法,再传到中原来,)实叉难陀三藏是于阗国人,(就是新疆的西部,就是今天的和阗之地,于阗国,)龟兹与于阗,在过去都属西域地方,现在则是位于中国的新疆。这两个国家,在中国还没有佛法时,就已有了佛法的流行,而且(那个时候新疆省流行的是)大小乘佛法同时弘传的,所以中国有很多的大乘佛法,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实叉难陀法师,从于阗到中国来时,是在唐朝时代。(唐朝是西元六一八到西元九○七,我们如果稍微记一下,唐朝总共历时两百九十年,唐朝历时两百九十年,西元六一八建立,到西元九○七年灭亡,唐朝历时两百九十年,像我们中华民国今年八十六年,一个国家要建立两百九十年,这个很久了,不简单,)唐朝是中国最兴盛的时代,现在很多研究历史,或希望国家织成的人,都时常相信唐朝盛世。此一唐朝是紧随隋朝以后而建立的帝朝,所以通常都和隋朝连起来称为隋唐,或者叫做李唐,因为开国帝王姓李名渊的关系。(所以)唐朝时代的中国版图已经相当大了。(非常地大,)在这以前,有很多领土原不属于我国的,到了唐朝时候,就陆续地归入中国版图,使中国的领土扩大了很多,所以称为大唐。 大唐高宗时代,中国出了一位有名的女皇,就是众所周知的武则天。(武则天,西元六二四到西元七○五,武则天世寿八十二岁,世寿八十二岁,西元六二四到西元七○五,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还有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垂帘听政,垂帘听政,她本身来讲还是母后的角度,位在后面,掌有实权但是还不是说皇帝,武则天她确实是个皇帝,)原因唐高宗的为人,非常仁厚,但又极为懦弱。(嫁了这个丈夫很懦弱,他又是皇帝,)在初即位的时候,确还能继承父王太宗的遗志。后来因为宠爱武则天,先封她为“昭仪”,进而废王后改立则天为后,(就是说先封她为昭仪,然后把大老婆废掉改成小老婆,所以武则天算是小老婆,然后又封后,封后。唐)高宗患风眩病(风眩病就是会头晕,会头晕,会晕,会晕,会晕,站不住,他)不能亲理朝政,(亲理朝政,老婆是最好的,武则天又有能力,)常令武后代为处理国事。(处理久了,请神容易,送神难,)武后天赋聪敏,学识亦佳,处事得当,因而很能得高宗的信任,于是渐将朝中的大权,移归武后掌握。(女众掌权,)那里一般人视高宗与武后,有同样尊崇的地位,号称“二圣”, (二圣,所以我们这里有二圣二路,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两个,二圣二路,不知道是不是唐高宗跟武后,)武氏则加“天后”称号。(做了皇帝要号称什么都可以,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中,(西元六五○到六八三,但是实质)由武后执政者,则有二十五年之久。(这个相当久,执政二十五年。) 武则天女皇,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有很多人把她看成是个很坏的女人,但也有很多人说她为女中丈夫,可说毁誉参半,这是历史上的事情,现在暂且不去谈它。但这位女皇,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于佛教倒有相当的贡献,因为她信佛,不如一般女的迷信,而是出于理智的了解,所以自信佛后,竭力地护持佛教。如本经的译来中国,就是由她派人到于阗国,请实叉难陀法师来翻译的。她之所以请来实叉难陀法师,原因是这样的:约在我们东晋时代,(东晋是西元三一七到西元四二○。东晋时代,是一百零三年左右的朝代,东晋)已有六十卷的《华严经》本,传到中国来,武则天曾经读过这部《华严》,觉得这部经译得不怎么完备,(就是不齐全,)同时听说在于阗国有此经的完本,于是便派使节团到于阗国去求经,顺便请一位能够翻译的法师来中国负责翻译。() 使节团到了于阗,果然求得《华严经》,并且请得实叉难陀法师来到中国。三藏(法师)来到中国后,武则天女皇对他很恭敬尊重,(所以武则天也算是很有福报的人,懂得恭敬三宝,)同时请他先把《华严经》翻译过来。于是三藏就在东都大内(大内叫做帝王所居的皇宫,)大遍空寺翻译,(这个读作biàn,大遍空寺,取这个名字怪怪的,大遍空寺,算整间都是大便,大遍这个读作biàn,不是读作piàn,你如果读作大piàn空寺就错了,这个读作大biàn空寺,真的,把它取为华严不是很好的听吗?)由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宣梵本,后来交由沙门复礼(复礼大师)、法藏(法师)等,于佛授记寺整理而成八十卷《华严》。当译这部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实叉难陀传说:“天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焕发序文,焕发就是增添序文的光采,焕就是光采的意思,亲笔作序增添《华严经》的光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自运就是亲自运笔。仙毫就是毛笔的意思,皇帝的毛笔叫做仙毫,自运仙毫就是亲自运笔,就是运笔,为经名、品名题字,经名和品名题字,所以就自运仙毫首题名品,)可以说是极为隆重其事。(隆重就是郑重、盛大、庄严,所以我们常常念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这偈就是武则天所做的,可见她的学问有多好,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读诵武则天的偈颂,对不对?开经偈,大家都“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一句就是武则天所做的,你看她的学问好到什么程度,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所以你不要瞧不起女人,如果剃度,剃到武则天这么厉害的,她差不多变成我的师父了,比我还凶,太过分就抓去砍头,对不对?)六十华严因为是在晋时译的,所以后人称为晋译。八十《华严》因为是在唐时译的,所以后人称为唐译。实叉难陀译成《华严经》后,又继续地译《大乘入楞伽经》、(我觉得《楞伽经》,这一本经非常地棒,只是很可惜太深了,如果你想要空间开悟的人,这一本书不得不看,我们印了一本《楞伽经(的)义贯》,这一本写得不错,诸位,你们如果有因缘,你们如果要,讲堂有印,老参的人才看得懂,初学的人没有办法,老参也很难讲,实在是不知所云,我看过的经典之作,这本《楞伽经》是可以说是最深的,最艰涩,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看过四遍了,看过四遍了,如果看得懂保证你开悟,但是依我看你保证看不懂,拍胸脯保证一定看不懂。)《文殊授记经》等,前后总共译了十九部经,本经(《十善业道经》,)就是十九部中的一部,亦是在武则天女皇的护持下译成中文的。 实叉难陀是他自己本国的名称,译成中文是学喜。(学喜,学习、欢喜,)传记上说:(说实叉难陀)“智度恢旷,(智度恢旷就是说智慧高超,气度宏广,恢旷就是恢宏旷达,智慧跟气度都恢宏旷达,)风格不群;(就是说他的品格,风就是风范,不群就是脱俗超群,品格风范脱俗超群,)善大小乘,(他不但精通大乘,而且又精通小乘,)旁通异学。(旁通异学,就是说还包括其他的四书五经,统统都懂,《易经》也懂,)”不但精通大小乘的佛法,对世间的哲学以及种种学问,亦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认识,不是一位普通的法师。因为他的学问高深,(深厚地通达,)所以对于佛法方面,不但了解经藏,对律藏、论藏,亦有深湛的通达,因此称为三藏法师。(我们一般称三藏法师,都把他当做玄奘法师,其实不是,如果通达三藏的,都称为三藏法师,)后来实叉难陀,感于慈母衰老,很想回去看看,以慰慈母之情,所以特上书请求归里,皇上由于他的孝思,不特准他回去,并且派人送到于阗。没有经过好久,再度来到中国,寂后火化,其舌犹存,(跟鸠摩罗什一样,)真是难得。诸位还要知道的,本经除了实叉难陀的翻译,更有施护三藏所译的,(施护三藏是宋代的译经师,宋代,北印度人,世称显教大师,出生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出卒年不详,他平常都致力于翻译经典,)名为《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这部经就是《十善业道经》,共一卷,宋代施护所翻译的,施护所翻译的,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与实叉难陀所翻译之《十善业道经》们本异译,)是可取来作为研究参考的。 正释经文 甲一 证信(证信就是序分,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看到佛讲经的对象在龙宫对海龙王,这个列入畜生道,与大比丘众这样就是声闻,还针对菩萨又是摩诃萨,又是大菩萨,所以当机众有畜生就是凡夫,有比丘众就是声闻还有菩萨众,这样就知道他所讲的这部经典,是五乘所共有的,懂得看经典的人看第一句他就知道了,他就知道后面要讲什么了,表示这一部经典所讲的是五乘所共修的,我们打开《华严经》,就不是这样子,《华严经》一打开,就什么菩萨什么菩萨,全部统统都是在讲菩萨,当机众全部都是菩萨,所以会看经典的一看前面就知道后面了,看他对什么根机来讲的,譬如说《金刚经》他是对解空第一的讲的,《金刚经》须菩提就是当机者,一看《金刚经》就是在讲空、讲般若,讲般若。所以看经典看前面就知道后面了。底下说:) 佛教讲经,对于经文,首先是要分科的,其最有名的,就是序(底下加一个“分”,序分,序分)、(就像一个人的头,就像一个人的头,)正(宗分,就像我们人的五脏六腑,)、流通(分,就像我们人的双脚和双手,会流通,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分法,而这在中国佛教史上,为晋代高僧道安法师所分的,(道安这个很重要,东晋的一个高僧,跟慧远大师都是东晋,道安大师影响我们佛教非常地大,非常地大,西元三一二到西元三八五年,西元三一二到西元三八五年,东晋的一个高僧,他十八岁就出家,他的师父叫做佛图澄,佛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图是图画的画,画图的图,澄是澄清湖的澄,佛图澄,佛图澄神通非常广大,外道都胜不过他,过去、未来的事情都知道,在《高僧传》里面佛图澄他降伏很多的外道,他用神通降服很多的外道。道安大师他对佛经的翻译跟经典的记录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是东晋当代的高僧,对佛教有很深远的影响。道安法师所分的,)后代佛教大德讲经,大都是依这个分科来讲的,所以有“弥天高判,(弥天高判就是说像天那么高,意思没有人比他更行了,他把一部经典判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就像天那么高了,这个判是指最圆满最高,)今古同遵”之说。(大家都遵守,所以每一部经典都有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 (所以)一般经典的序分,本有证信序(证信序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与……众”多少人这样,叫做证信。证信就是说证明这部经确确实实是我阿难所听来的,不是捏造的,)与发起序之别,(发起序就是看哪一个当机者,像《金刚经》就是须菩提,就对他合掌偏袒右肩,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就发起序。起是谁发起的叫做发起序,)现在此经只有证信序而无发起序。(证明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没有。) 所谓证信,就是为了使人信仰,必须找出事实证明。世间有许多事情,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样就是这样,那样就是那样,(这样就是这样,那样就是那样,)当下可以相信,不必另找证明。但也有很多事情,不是亲自见闻得来,如要他人相信,就得事实证明。现在讲的这段经文,目的就在证明本经的确是佛所说的,所以称为证信。 关于证信这段经文的叙述,太虚大师老早举出一个例说:“如现代人的举行仁义,在会议簿的记录上,一定写明会议的地点、(会议的)时间、(会议)主席(是谁)、出席人数(有多少)、会议事项(是什么?)。后来如有人对讨论事项发生怀疑,就可取出当时会议记录来作证明,使你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所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这个就是证明确实有这件事。) 【如是】:二字,通俗地说,就是这个,为指定下面的全部经文。若以信受不信受解释如是,就是白话所说“是的”。如我们平时对人讲一件什么事情,假定对方信任得过,文雅的便说“如是,如是”; (这样、这样对。)通俗的便说“是的,是的”。设或对方信任不过,文雅的便说“不如是,不如是”;(不是这样子,不是这样子。)通俗的便说“不是的,不是的”。可见如是两字,含有信的意思。(信或者是不信。) 【我闻】:的我,是代名词,亦即阿难自称。闻即听闻,如诸位在听《十善业道经》这样,我一句一句地讲,你们一句一句地听,名之为闻。我闻,是表示亲自听闻。如诸位今晚听完经回家,告诉家里没有来听的人说:“这次听讲的十善业道经,是由实叉难陀译成中文的。”家人如果问你:“你怎么知道的?”你可肯定地回答说:“是我自己从法师那里亲听得来的。”(所以)每一个人自己所听到的,都可称为我闻。本经是阿难尊者所结集的,为了表示这不是自己所说或杜撰的,(杜撰就是没有事实的依据,而凭空捏造的,)而是由我从佛那里亲自听闻得来,所以称为我闻。 【一时】:时指说法的时间,等于现在开会的时间。世间一般开会的时间,都写明某年某月某日,把日期交待得清清楚楚的。佛说法自有其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为什么不把它指明而笼统(笼统就是说不明确、含糊,统括或者不明确,笼统。为什么不把它指明而用这种不太明确)地说为一时?(他为什么不说某月某日某时?当然)这是有道理的。现我告诉诸位: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各国的历法不同,(像我们中国就使用农历和国历,国历是全世界的,国历是全世界的,农历就是中国人使用的,所以)因而各地的时间,也就显然的有着差别,(我们现在晚上就是美国的白天,所以)特别是在古代,中国有中国的历法,印度有印度的历法,如中国一年分为春夏秋冬的四季,印度一年则分为热际(你稍微作个笔记,热际就是:正月十六日到五月十五日,这是印度的分法,正月十六日到五月十五日,总共四个月)、雨际(就是五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五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如果是印度的)寒际(呢?就是九月十六日到正月十五日,所以是每四个月一季,我们中国春夏秋冬是每三个月为一季,印度是每四个月为一季,所以这个一定要分清楚。热际就是正月十六日到五月十五日,雨际就是五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寒际就是九月十六日到正月十五日,)的三际。(三际,就是三个时期,)如再把区域扩大来说,世界很多国家的历法,都不能完全一致的。佛法要流传到各国去,就不能明确地指定其时间,所以就简单地说为一时。(像这样也有好处,也有好处,譬如说今天我们东边,譬如说十一月五日是我的生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生日,生日做一做,坐飞机到美国十二个小时,到美国又做一次生日,又收一次红包,又收一次红包,因为飞到美国,刚好是九月二十二日,所以时间上就相差一天,因此没有办法肯定,喜欢做生日的人这样就最好了,喜欢做生日的人。但是我坐飞机到那边做生日会来不及。)虽没有明白地指出什么时候,但中国古来大德,往往用(什么呢?)“机教相扣之时”这句话,(机就是根机,教就是教法,根机和教法相扣就是相应的时间,根机和教法如果相应的时候,该讲经的时候,)解说一时。(一时就是相应的时候,简单讲就是因缘具足的时候,这样讲比较直接,如果因缘具足的时候就讲经,)机指众生的机宜,教指如来的言教,机教相扣为时。如佛要说法,众生不愿听,或众生要听,佛无暇说法,(就是没有空闲,)其法都是说不成的,必须一方面众生要求听,而另一方面佛陀慈悲为人宣说,如是机教相扣,说为一时。 【佛】:现代人的开会,一定有个主持会议的主席,说法当然有个说法主,这里的佛,便是指的说法主。十方虽有很多的佛,但说本经的佛,是专指在这人类世界出现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人类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圣者,(可以说是圣中之圣,比丘戒里面讲:一切圣人当中,佛陀是圣人当中至高无上的圣人,佛陀,佛是所有的圣人里面最高超的圣人,)亦即是人间的佛陀,千万不是把佛看成是个虚无飘渺(虚无就是虚幻渺茫捉摸不到的,就是把他神话了的意思,缥缈就是若有若无,若现若隐的样子,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神怪之物,(大乘佛法就是这样子,把释迦牟尼佛诠释得已经有一点太离谱了,那个神通广大,太离谱了,就像电影上所演的,其实世尊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比丘,和我们人一样,为父母所生有一个肉身,不过他是一个大觉者,大觉者,心二十四个钟头都如如不动,没有妄想、没有颠倒,没有执著连微细的烦恼都没有,清清净净,他就是发现到我们的觉性,每一个人的觉性,欧美发现新大陆他们就很高兴,释迦牟尼佛发现众生每一个都有佛性,这是比发现新大陆还要伟大,麦哲伦发现什么新大陆,释迦牟尼佛发现人人都有本性,还是离我们最近的,却是我们每一个都感觉不出来。底下:)否则的话,那就根本没有了解到佛之所以为佛。这点,希望诸位先要了解清楚。佛是印度话的佛陀简称,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Buddha,Buddha。)中国译为觉者。者是人的代名词,觉是觉悟的意思,合言之,就是一个觉悟的人。世界上的人,本来是很多的,如在座的诸位,每一个都是人,虽然如此,但觉悟与不觉悟,显然有着很大差别。(觉悟的人他心所散发出来的,就是真善美的解脱,不觉悟的人他处处束缚,处处执著、处处分别,他不曾过一天快活的日子,二十四小时都绑得死死的,斤斤计较总是空,但是知道不过挡不住习气,烦恼的习气挡不住。)觉悟了的人,就称为觉者,未觉悟的人,只称为迷者。迷而不觉的人,当然就流转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出离;觉而不迷的人,从宇宙人生的觉悟中,不再为世间的一切所转,(所以我们如果在这世间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颠倒这样我们就是佛,当下就是佛,我们可以训练什么叫做修行?时时刻刻都训练这颗心,不要被相所缚,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就是你七个钟头都不要做什么工作,你提起观照这一念,不要被它所束缚,这样也是一种修行,)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真理生活。所以我们对于佛陀的认识,不要从过高和过深处去认识,只要知其是个真理的觉悟者就好了。但是现在有很多学佛的人,连这个最简单的认识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个最大的遗憾!做了个佛教徒,对于自己所崇奉的教主,不能有个正确地认识,(说起来好像天方夜谭,把佛陀神化到极点,他已经不是世间的人了,)实在是太辜负了大慈大悲的佛陀!因此,我望诸位对于这点,要牢牢地记住!(佛陀就是跟人一模一样,没有两样,是人格化不是神化,佛陀就是我们人,人就是佛。) 【在娑竭罗龙宫】:这是法主说法的地方,等于现代开会的地点。如我现在讲的《十善业道经》,(演培法师说现在)是在越南堤岸的妙法精舍,当知这就是我说法的地方。佛说法,不唯是在这个现实人间,龙宫天上无处不没有如来宣说法音的。像现在所讲的这部经,就是佛在龙宫说的。宫是宫殿,如过去的君主时代,一个国家有个国王,国王所住的地方,(不是)叫做王宫或(不然就叫做)皇宫,现在所讲的龙宫,表示是龙王所住的。人间的国王住在王宫,显示其有福德,海中的龙王住在龙宫,亦显示它是龙族中有大福德者。龙宫的所在之处,中国古籍及佛经所说,(都)是在大海的下面。(大海的下面,)不过实际说来,佛经所记载的龙,是有天龙、空龙、陆龙、海龙的四类,现说龙宫在海的底下,是约海龙说的。(针对海龙说的。以前的人龙宫有很大的争议,很大的争议,如此要到龙宫说法,就不是用我们这个色身了,因为我们人要呼吸,竟然跟八千比丘要到海底,这八千比丘要证到意生身才有办法,可见这个问题很大,问题很大,所以有的人说:龙宫这个地方不是在海底,它是一个皇帝住的地方,皇帝住的地方就像龙,叫做龙宫,所以从以前探讨佛教历史的人,认为龙宫不是在海底,《华严经》像龙树菩萨入龙宫,看到《华严经》,不能不是在海底下,是地名,龙宫,它是一个地方名字,不是真的在海底下,真的在海底下来说,用色身下去你没有办法,因为你要呼吸,你要呼吸,那个都是水你没有办法,要不然龙王他会变化,这样就要用意生身下去,比丘他没有办法,他顶多证到初果,有的是阿罗汉果有的是凡夫,他怎么会有意生身,他要怎么跟世尊下到海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所以有的人是这样讲,经典如此记载而世尊又不在了,到底龙宫真的是在海底,或者真的在人间只是一个地名,地名,譬如说世尊在鲤鱼潭说法,你会想鲤鱼潭可能在潭底,花莲有一个鲤鱼潭,可能在鲤鱼潭的潭底,但是不是这样,鲤鱼潭只是个地名,对不对?它是个地名,像我现在在鱼池乡买的叫做莲花池,有一天慧律法师去莲花池说法,说:慧律在莲花池内讲经,其实不是,那是地名,鱼池乡里面,我买的那块土地叫做莲花池,莲花池段,刚好在莲花池,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池这样子,所以我比较相信考据学家所说的,龙宫是个地名不是在海底下,我比较倾向相信这个角度,经典这样写这样注解,我们就跟它这样读,所以大乘佛法有很多都没有办法解释,因为讲到很多神通就不符合,不符合现在的解释,你说八千个比丘要怎么下海底,都不要呼吸吗?不然穿潜水衣跟氧气筒下去,要不然他们怎么下去,世尊当然没问题,世尊上山下海他什么都没问题,他神通自在穿墙走壁,意生身,他坐在那个地方不动,三千大千世界任他遨游,因为他有意生身,我们没有,我们没有,就是没办法,不然就戴氧气筒下去,如果戴氧气筒也没办法听,以前的科学有这么发达吗?有戴氧气筒,氧气筒的底下要怎么讲经?那也没有办法,所以我比较偏重相信龙宫是个地名,我才不相信在海底下。)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叫演培法师再活起来,他如果再活过来,我就问他:大海底在哪里?可能也无法回答。真的,换我问他,他就无法回答了,所以经典这样写,我们中国大乘佛法就是这样子,以前人讲的我们就这样读,读到矛盾的地方,它就多一句:不可思议。讲一句不可思议就带过去了,没有办法解释,以前释迦牟尼佛说右肋而生,我当时看到这一句,说:奇怪,佛陀的母亲,这个地方怎么生得出佛陀来,到底怎么回事,我打了一个大问号。我就去问老和尚:师父,为什么佛陀是从母亲的右肋而生呢?老和尚:傻孩子,不可思议嘛。我就止住了,他说不可思议,师父既然说不可思议,你就要默不作声了,这个地方会生小孩,真奇怪,这个地方会生小孩,我实在很不相信,后来我们到印度去探讨,再向考据学去研究,好好地去了解到底为什么佛陀会从右肋而生?原来印度的种族分得很清楚,阶级分得很清楚,大梵天王是从口生,他们的相传是这样,贵族是从胸口而生,贵族,刹帝利、首陀罗是肚子跟膝盖,是肚子跟膝盖,嘴巴生,大梵天嘴巴生婆罗门,贵族从胸口生,刹帝利由肚子生,首陀罗从脚生,世尊是贵族,他是贵族胸口生,右肋刚好跟胸口是平等位置,所以说佛陀是右肋而生,原来佛陀是贵族而生的,出生是贵族,在右肋而生表示他是贵族,不是从这里生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了好几十年,没有一个法师说的使我满意,每一个回答我都不满意,我非常不满意,打破沙锅问到底,可是问老和尚,老和尚没有一个有明确地回答。如果说龙宫,这样解释能清楚吗?也不可能,没办法,所以我相信龙宫它是个地名,绝对不是海底下。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为龙王的神力所化作。《海龙王经·请佛品》说:有次龙王上来人间,到灵鹫山去听佛说法,听了佛说法后,对于佛法有所领悟,便对佛陀垂直欢喜信敬之心,要请佛陀到大海去应供,佛陀慈悲地允许它,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用无量的珍珠宝贝,种种庄严其上,且自海边通至海底,(就像在画卡通影片一样,)造作三道宝阶,恰如佛于过去化七宝阶自忉利天下降到阎浮提来的那样,(他怎么写你就怎么想像,像在演卡通影片那样想像就好了,不必想太多,我们要的是他的法,)佛与诸比丘及诸菩萨,共同地踏着这个宝阶到龙宫里去,受诸龙众的供养,并为龙众说法。依据此说来看,不特佛及声闻并诸大菩萨有其神通,就是海中的龙王亦有其神通,(所以大乘佛法,如果用神通都讲得通,它都是用这样解释都叫做神通,)所以龙王能变化宝阶,佛等能循这个宝阶而行,在没有得神通的我人,当然是做不到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的这个龙宫,叫做娑竭罗龙宫。娑竭罗是印度话,中国译为咸海,因为其龙常住在咸海中,而其龙宫亦是在咸海的下面,所以称为娑竭罗龙宫。娑竭罗龙王,是很多龙王的一种,如《法华经》就说有八大龙王。(《法华经》里面的八大龙王,我读给你们听一下:一、难陀龙王;二、跋难陀龙王;三、娑伽罗龙王;四、和修吉龙王;五、德叉迦龙王;第六、阿那婆达多龙王;七、摩那斯龙王;八、优钵罗龙王。这个在《法华经》里面有,你不必作笔记,读一遍了解一下就可以了。)龙在印度叫做那伽,是一种身体很长的动物,而且是没有足的,其形态有点像蛇,不过比蛇长得多,还有相当的神力,可作种种的变化。佛法承认有龙,龙亦作为佛教的护法,列为天龙八部之一,所以说“天龙八部皆护法”。(龙在中国来说是吉祥物,譬如说十二生肖,你知道这些都有可能,十一个生肖有可能,唯独龙不曾见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你看有十二生肖,唯独龙你不曾见过,为什么龙不曾见过?而十一生肖都见过,唯独龙不曾见过,不过十二生肖里面其中又有龙,对不对?叫做龙,你要否认牠,对不对?中国人也都承认有龙,是不是?因此我看天龙八部这个天龙,可能也是一种业力,跟我们人间不太相同,在某一个时刻它会显现出来,会显现出来,好像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就像鬼道一样的会变化的一种,牠是列为畜生,所以我认为牠是一种,属于会变化的一种畜生,这个可能比较合理化,要不然我们那些鼠牛虎兔龙,中国人不曾见过龙,但是他就有这个龙。)不过龙虽有神力变化,但在佛法,仍把它归纳在畜生的一类中,如猪马牛羊一般。可是不要以为是畜生,就小看了它。老实告诉诸位,很多畜生的福报,比我们人类还要大,因为嗔心大的关系,始堕到畜生去,龙就是有大福德的。(畜生有的比我们人福报大,像狗这样的畜生如果长得漂亮,被有钱人饲养这只狗就好命了,真的,它也不必要看门,整天帮它梳毛还绑两个人蝴蝶结,主人回来这只狗就跟他舔两下,这样主人就高兴了,尾巴摇两下,对不对?狗就很好命了,你看像我们有的当乞丐,寒流来的时候没地方住,台北市就有很多睡地下道、铁道旁要不然就睡火车站,要不然就睡公路局的,没地方睡,你看人不如一只畜生,那只畜生他又弄最好的给它吃,还有“宝路”,看是一只狗而已却疼爱有加,一个人比不上一只狗,真的就是这样子,说真的就是这样子,所以狗的狗的福报,人有人的业力。) 【与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指出闻法的大众,亦即等于出席会议的人数。闻法的大众分为两类,就是大比丘众与大菩萨众。比丘众有八千这么多,而且都是已有相当果证的,即是已证圣果的大比丘,不是刚出家的新比丘。比丘是男人出家已受具足戒的通称,如果女众出家而受具足戒的,就称比丘尼。 比丘是印度话,中国译为乞士,乞是乞求的意思,士是人的代名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乞化之人。佛所定的出家僧团制度,在僧团中住的出家众,不可做政府的官吏,不可做士农工商的事业,(都不可以,)所有一切生活所需,都向信徒乞化而来,所以叫做乞士。(这个在佛在世时可以,泰国也可以,台湾行不通,在中国大陆就行不通了,中国大陆,冷到零下二、三十度,零下二、三十度,在零下二、三十度,比丘僧团如何出来外面托钵,我问你:什么人要煮给丛林三百个人吃饭,丛林甚至有五百个比丘,五百个比丘在零下二、三十度出来托钵,像黑龙江,我们教授说的:黑龙江,零下都四十几度,你怎么出来托钵?打到耳朵,耳朵掉下来,打手,手断掉,你没有办法托钵,所以这种生活在佛在世,今天的泰国也可以,比较热的地方可以,太冷的地方根本没有办法,所以中国大陆我们那些祖师大德都没有办法用乞食的,所以就自己煮,因此我们中国修行就比较好修,为什么?关起门来你不必去攀缘信徒,你也不必怕去犯众,也没有讥嫌罪,为什么?我只要跟众生保持距离,我就不可能犯众或者犯到讥嫌,这个根本不可能,没有在接触,对不对?所以说,我们中国的法师修行就很轻松,像法观师他们去泰国,他说泰国每一个都要托钵,去那里亲近每一个都要托钵,他说四、五点就要出门了,三个比丘走到一个地方要分叉路,他从东边走,他从南边走,他从西边走这样子,分开去托钵,你不能三个都在同一间托钵,他煮来不及给你们吃,没有那么多,一趟出去,回来都两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我说:你去如果尿急要怎么办?他说有时候尿急,急得回来袈裟一丢就跑厕所了,托钵一次要两个多小时,哪像我们文殊讲堂早课结束,一坐下去,引磬拿着,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放下,开始吃,就这么轻松,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世就是这么苦的日子,亲自去体会到那种艰苦,那一种冷眼甚至碰到恭敬的,也有碰到轻视你的,也都有,侮辱你的,所以在托钵当中动心忍性,磨练你的个性,我就是一个乞丐,降伏你的傲慢,你出家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跟乞丐一样跟人家托钵,低声下气,但是伟大的地方,外表很穷不过内心很富有,向佛陀乞法,向众生乞食,所以他走路托钵,也有很大的用意,很大的用意。底下:所以说除了乞以外还乞正法,所以说不可做政府的官吏,不可做士农工商的事业,所有一切生活所需二种我见信徒乞化而来,所以叫做乞士,)如更深一层地说,就是乞法。出家之人,最要紧的,还是乞法,即常常地向佛乞求正法,唯有乞求正法,才能听到正法,这样说来,比丘叫做乞士,是向两方面乞化的:外向社会的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内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唯有如此,出家的生活,方可算是正命,(所以正命就是佛弟子依从正法,远离咒术、占卜等等,五种邪恶的谋生之法,如法如律求此饮食、衣服等生活资具称做正命,正命就是用正当的方法养活自己的生命,不从事咒术、占卜、算命等等,)而不至于过着邪命不正当的生活。 比丘除了乞士一义以外,还有破恶与怖魔的二义,顺便再为一谈。恶在这里,主要指内心中的种种烦恼,出家以了生死得解脱为目的,若不解决生死根源的烦恼,无论如何不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当修戒定慧的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是为破恶义。魔在这里,主要是指六欲天的天魔,(这个天魔是他化自在天子魔,住在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人天魔,魔王跟他的眷属叫做天魔,)天魔最大的希望,就是一切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控制,如有欲跳出三界,不愿再为其掌握,那他就要来作种种破坏。(你要修行他就破坏,制造种种的逆境给你,)设若不为所动,那他就要害怕起来。(他就会害怕,你若为所动他就高兴,)出家的佛弟子,大都认真修行,而以解脱为期,(为期就是期望、目标,)天魔外道扰乱,不能发生作用,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所以称为怖魔。修行能使魔王恐怖,这就真的有了相当功夫。如果马马虎虎地修,(马马虎虎地修就是随随便便,)纵然出家,魔王亦不会怖畏的。(他也不会怕的。) 菩萨的听众,超过比丘三倍,共有三万二千那么多,所以说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中国译为觉有情。佛法将人以及畜生等,都名有情,虽然同样的叫做有情,但觉悟与不觉悟,就有很大的差别。觉有情,是指觉悟了的有情说的。怎样称为觉有情?我们知道,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多得很,而这众多的事物,依佛法看,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中,甚至刹那刹那的在生灭变化中,(所以阿姜查说一句话:一切万法唯有两个字,生跟灭而已。万法唯有这两个字而已,生跟灭而已,你如果体会到阿姜查这句话,你就开悟了,不是生就是灭,没什么好讨论的,世间没有什么叫做高兴,没什么好伤心的,该灭的灭,该生的生,就是这样子而已,)所以说:“一切诸法,生灭无常。”可是世间上的一般人,很难体认到这点。如以重建的妙法精舍来说,因为它是刚刚修好,大家觉得它是新的,今天来看到的是新的妙法精舍,明天来看到的还是新的妙法精舍,似乎一点变化都没有,殊不知这样看法错了!事实上,妙法精舍时刻都在变的,不特现在不可说它是新的,当建楼上时,楼下已开始变化而向旧的方面迈进了,(新的一盖好就向旧在变化,)昨天与今天的绝对不同,后一小时的绝对不是前一小时的,如有这样的领悟,是就叫做觉悟,世间难得有人体悟到这点,所以只叫做迷昧的有情。但菩萨已确切的领悟到无常的定律,深知诸法刹那刹那的在变化不息中,向毁灭的路上推进,决不再对演化的万有诸法,(演化就是迁流变化,)生起常住的妄执。(意思是说我们对于生灭演变的假相,我们都很清楚地去透视它,我们千万不要在这生生灭灭的无常的世间,生起一念虚妄的执著,明明知道这是假的东西,怎么如此死执不放,这样痛苦到自己,痛苦到自己,)由于有了这样正确的领悟,所以称为觉有情。(觉有情。) 菩萨在佛教中说来,是个很重要的修学佛法的人,亦是积极推动救人救世的行者。世间有很多不了解佛教是觉世救人的宗教,以为修学佛法的行人,对于人类社会的事情,不闻不问,(都没有在关心,)似乎有点近于消极,其实,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可以说是最积极的宗教,(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世音菩萨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做度人舟。我问你们:哪一个有办法像菩萨这么的积极,所以说佛教)亦是最关心人类剧苦的宗教,(世间的苦知道是苦,不过没有办法用正当的方法去解除,没钱苦,他不用抢的,更苦,被抓去枪毙,被抓去枪毙,对不对?今天女朋友离开了他很郁闷,他很郁闷拿钱到外面交易,暂时得到满足,结果得了AIDS回来,得病回来,本来想快乐一下,变成宣判死刑,我们人本来在烦闷当中想找一个来解决我们的烦闷,结果变得更糟糕,更糟糕,所以说彻底的认识佛教,就是要彻底认识自己,彻底地认识自己,就下定决心改过迁善,这样自然离苦得乐,)因为佛教是以救人救世为最终目的,是真正推动这个救人救世之工作的,就是菩萨。 诸位不要以为供在寺院殿堂上泥塑木雕纸画铜铸的是菩萨,寺院殿堂上所供的,不仅是菩萨像,还有比菩萨高一级的佛陀像,亦有比菩萨低一级的罗汉像,就是供的菩萨像,亦为我人所未见,(这个未画×,也是我们人所常常见到的像,所常见的不是所未见)而是作为我人崇拜的对象,以为恭敬供养和瞻礼的,(瞻礼就是瞻仰跟礼拜,)亦即以诸大菩萨来作我们的模范。 佛法以发了菩提心的就是菩萨,所以佛法所重的是做救人救世工作的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杀了发菩提心的众生得重罪,非常重的罪,这个人已经发菩提心,要来行菩萨道要来弘法利生,你把他杀了这个罪非常重的,你以后不能出家,你杀发菩提心的众生,你完蛋了,你没办法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够资格受佛陀的戒律,要好好地求忏悔,)而像这样实际工作的菩萨,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问题在你有没有发菩提心,如能现刻发了菩提心,那你当下就可称为菩萨,所以佛法中所说真正的菩萨,就是每个学佛发菩提心的人。我们对于菩萨,应该这样认识。至于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等诸大菩萨,是久修大行的圣者菩萨,比起初发心的,当然高超得多。 同时(我们)要知道:比丘一定是要出家的,没有在家者可以称为比丘。菩萨不一定要出家,所以有出家菩萨与在家菩萨的两类。出家比丘,如能发菩提心,称为出家菩萨,在家居士,如能发菩提心,即为在家菩萨,男居士称为老菩萨一,女居士称为女菩萨,发心几十年的是老菩萨,刚发心的是新菩萨,所以菩萨是人人可做的,不要以为菩萨于我无分。(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只要想做)有为者,(只要你想做,)亦若是。(也可以像他这样。)”所可惜的,就是现在这个世界上,发心做菩萨的,以救人救世为己任的,实在是太少了。(因为辛苦,因为辛苦,大家都想说我好就好了,对不对?服务众生是辛苦的,因此他就不想这么辛苦,说起来实在很悲哀,底下说:)假定人人本着菩萨的精神,去做利人救世的工作,我相信这个世界,就可得到太平。因此,我望有多点人发心来做菩萨。(师父也是希望这些出家的徒弟,师父如果叫你上来讲经,诸位就义不容辞上台来,你有这个能力就上台来讲讲看,所以我们下回如果讲经,二楼的电灯要全部关掉,因为这样很浪费,你知道吗?楼下的电跟二楼的电这样子,二楼的电关掉以后,都下来坐楼下比较省电,省电,你看楼下都没坐满,楼下可以坐上百个人,对不对?二楼开电灯,甚至开冷气二楼也要开,照说我们如果要为常住省钱,要把二楼的电灯关掉,我讲经如果人多,开二楼没有关系。) 菩萨虽然人人可做,但有高级与低级菩萨之别。这里的三万二千菩萨都是大菩萨,所以称为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印度话,译成中文就是大的意思。我愿现在发心学佛的人,一方面以诸大菩萨为自己模范,一方面自己也来做个初发心的菩萨,本于佛法的精神,做救度众生的事业,将这世界净化起来,成为人间净土,就将成为大菩萨了。(所以在座诸位,不管你有没有能力,你都是要这么做,要尽心尽力地发心,三宝的工作我们义不容辞,但是记住身体要好,身体要好。其一直跟出家的徒弟们讲:你有愿力、有慈悲力、有大智慧力没有用,为什么?你少一个体力,你就什么都不要谈,你有体力后面才有愿力,才有慈悲力,才有智慧力,你连体力都没有,你要跟人家谈什么愿力呢?对不对?愿力,免谈了,免谈了,你没有体力都免谈,一做起工作马上就打盹了,对不对?就累了腰痠背痛了,那里痛,这里痛,这里也痛,那里也痛,要做什么菩萨,先把身体顾好,先把身体顾好,对不对?所以我现在开大悟了,奇哉!奇哉!身体健康最重要,一切众生如果要发心于佛教,身体健康最重要,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都别谈。) 甲二 正说(正宗分) (这是说明世和出世间的业果,业就是业因,果就是果报,业就是业因,果就是果报。正宗分这个分做五段,这是每一段。) 乙一 明世出世业果 (所以正说总共分五段(见目录),乙一、乙二、乙三、乙四、乙五,这样跟你讲就会有一个观念,这样你就知道这一段在讲什么,五个大段。) 丙一 就因明果(就这个业因说明这个果报。)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因为我们众生的妄想的差别,执著深浅的差别,)造业亦异,(造业的深浅、善恶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因为造业千差万别,所以有六道轮回。) 证信已于前面讲过,以下继续讲解正说。正说,就是释迦牟尼佛正式地为诸大众宣说《十善业道经》,亦即说明经中最主要内容。每一本经有每一本经的主要内容,听经而不了解其主要内容所在,那就等于没有听一样,所以我们要听一本经,一定要听该经的内容或(它的重点,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把握了这点,那你就真地了解了这部经,所以正说是全经的宗要,(宗要就是纲要,)亦即一段最重要的经文。这段经文很长,必须分为几个段落来说,如不分段解说,那就很难了解经文前后的脉络。(这个念mò luò,以前都念mài luò,mò luò,脉络就是条理,条理。)在正说中,共分为五大段,(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第一段:明世出世业果;第二段:乙二正明十善业道;第三段:明十善业功德;第四段:明十善业胜行;第五段:明十善业殊胜。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现在先讲第一段明世出世业果。我们常说,佛教虽然说有很多道理,但最主要的是明我们造了什么业便感什么果,(有因一定有果,)业果实是佛法的根本所在。世间法有世间法的业果,出世法有出世法的业果,关于这个,正是第一段经文所要说明的,所以科为明世出世业果。世间上的业果,由于五趣或六道的差别,(少了一个阿修罗,天、人、地狱、饿鬼、畜生,如果六道就是加上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遍满在五趣里面,遍满在天、人、饿鬼、畜生,都有,所以阿修罗没有另外一道,如果说阿修罗另外称为一道,加起来叫做六道,)善有善的业果,恶有恶的业果,善恶业果,丝毫没有差错的。假定你不了解业果的道理,那你对于佛法就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假定你不相信业果,那你更加不能接触到佛法。业果,不但在本经中是个重要的课题,在全体佛法中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值得每个佛弟子所应注意的! 记得我国在对日抗战时,太虚大师在大后方(努力),曾组织佛教国际访问团,到亚洲各佛教国家作亲善访问。于出国的前几天,很多政府官员及学佛人士为大师饯行,(设宴会送行,)斋次(,就是用斋完毕之后),有位政府的要员,突然向大师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学佛这么多年,对于佛法又有这样深刻地认识,可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究竟是什么?能否请大师为我们指出?好让我们得到佛法的根本!”太虚大师很简单地举出“业果”两字,(业果,业就是因,就是讲因果两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覆那位要员的请问。(他就这样回答他,)意思是说:不论你是学佛的人或是不学佛的人,如对业果信任得过去,并切实地循着业果的定律去做,则你在做人方面,一定是个完善的人,在做佛法行者方面,一定是个标准的佛弟子,所以我们要把业果看成佛法最重要的一法,亦即是佛法的根本! 佛教,不管大乘小乘,不论那宗那派,没有不说业果及深信业果的,如有那个学者不讲业果,我们便不承认他是个佛教徒。(坏了因果,他哪有资格说他是佛教徒,他就跟外道一样了,)全部佛法,不外是说世间法及出世间法,而这都不能超出业果范围,否则,无世间法亦无出世法。如对世出世法的业果再加分别,还可作这样的说法:世间业果是杂染(有善、有恶、也有无记,无记,无记的因果,这个叫做杂染的)因果,出世业果是清净因果,(是不生不灭的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是为世间出世间业果最大的差别。(世间的因果就是杂染,有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无记业得无记果,出世间纯粹清净的因果,)在世间杂染业果方面来讲,又可分为善的业果与恶的业果两类。善的业果,是由修十善业而招感天、人、阿修罗的果报;恶的业果,是由造十恶业而招感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这是总的业果,如果细分起来,是有各式各样的不同,而且极为深细,不是一般人所能体察得到的,所以我们对于业果两字,必须正确地把握! 我们如要知道一个人是否为真正佛教徒,就看他是否深信业果,如对业果是深信的,那怕对佛法一无所知,亦承认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因果,)如对业果没有信念,那怕对佛法有深认识,亦不承认他是个真正佛教徒,如彼自认是个佛教徒,那也不过是冒充的佛教徒而已。(他不怕因果。) 【尔时】:就是那个时候的意思,亦即诸大比丘、诸大菩萨集合在龙宫中想要听法,而释迦牟尼佛亦正准备为诸大众说法的时候。这个时候,【世尊告】诉【龙王】说:【一切众生】(因为什么呢?)由于【心想异故】,(意思是说心意和相念,心意和想念,妄想和执著种种千差万别,)所以【造业亦】即有种种差【异】,因为造业各各不同的关系,【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就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中,将业果的意义已无保留地全盘托出。(全盘就是全部托出就是完全表露呈现出来,就是全部流露出来,世尊在说法简单扼要。) 【世尊】:是佛的十种通号之一。尊是尊重的意思。一个人生存在这世间,能不能受到人的尊重,就看你的道德、学问、价格各方面怎样。如你有高超的道德,高深的学问,高尚的人格,自然得到很多人的尊重。在世间上做个像样的人尚且如此,佛陀的各种功德都已圆满,佛陀的智慧殊胜不可思议,佛陀的圣格已经达到最高完成,无论从那方面讲,(世间没有一样可以超越佛陀的,所以没有一个会超过佛陀的人格。这句台语很难翻译,)没有不(意思是说一定,没有不)得到世人的尊重恭敬的,就是出世间的三乘圣者,亦要尊重恭敬于佛,所谓为世出世间之所尊重,(为就是被,被世出世间之所尊重,)所以称为世尊。龙王,就是前说娑竭罗龙宫中的龙王,因为佛在龙宫说法,是以龙王为主要对象,亦即以龙王为当机众的,至于比丘是常随众,诸大菩萨则是影响众,所以世尊特别告诉龙王。 【众生】:是指世间上具有情识活动的有情,因为众生很多,不是一种两种,如说三界众生,五趣众生,九地众生,(九地就是九有,九有。譬如说五趣杂居地就是欲界,色界有四地,色界有四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是不是?这个《十四讲表》都有研究过。无色界有四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个不必再解释了,)二十五有(这个《十四讲表》也都讲过了,它是把九有扩大到二十五有,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无色界四有,合计二十五有,十四、七和四,这个在《十四讲表》不能讲得很清楚,二十五有都是讲三界,三界、九有、二十五有,都是讲三界,)众生等。一类一类的分已经很多,若一个一个地分就更多。以类别说明众生有好多类,是还可以,若就一个个的众生说,那就不可能了。因为众生太多,不能一一说明,所以简单的用一切来概括,名为一切众生。) 众生二字,在佛法中,有很多地解释,现在简单地来说:生是生命的出生,一个生命出生,不是一样两样东西完成的,而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的,通常所谓众缘和合而生,谓之众生,就是指此。(指这个东西。)其次,一个生命的出现,不是现在突然而有的,而是从无始以来,一个生命接着一个生命,生而又死,死而又生地延续下来,而成为无限生命之流的,所以称为众生。(所以最近报纸上有报导,复制这个问题,复制这个问题,说能够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出来,它这个叫做无性生殖,什么叫做无性生殖呢?就是说把两个女性,甲卵子里面的DNA,乙卵子里面的DNA,组起来,加起来把它们综合,再注入第三个母体,注入第三个母体,就是说无须男女在一起,只要母亲就可以了,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创造出来的一模一样,好像copy一样的叫做复制人,所以现在科学家就反对,他就如果是这样,复制人出来他要叫谁爸爸,对不对?要叫谁妈妈,因为甲有份,乙也有份,丙也有份,三个女人一起做的,没有爸爸,这样五伦纲常都乱掉了,都乱掉了,所以这个如果落在坏心眼的人手中,他就制造每一个都相同的出来,制造相同的出来,但是事实上这个和业力,每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业识,就是不相同,像双胞胎都相同,但他们是有性生殖,男女,无性生殖是复制的,像copy的一样,就像影印的,但是问题是业识不同,你再怎么复制,譬如说世间的能人、科学家,他复制一个能人出来,但问题是以后他能不能做科学家、艺术学家,那不一定。因为他的业识改变不一样了,譬如说复制两个都不一样的出来,一个放在台湾,一个从小就送到美国去,经过二十年以后两个都不一样,为什么?那一边是喝牛奶吃面包的,长到一百八十五公分,台湾这个是吃米饭的,后天的关系,对不对?一百六十几公分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对?两个虽然同是一个母亲复制出来的,虽然一模一样的貌相,但是后天的营养也是很重要,这个叫做业力、因缘果报,你再怎样解释都无法超越佛陀的解释,都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所以说:师父,你的智商很高,要不然也复制一个出来。我说复制一个,五官会跟我一样没有错,搞不好复制出来的是白痴,对不对?说不定,要讲经派个相貌和一样的去,对不对?像我这个中秋月饼脸的,难道智慧会一样,后天我也吃了很多苦,对不对?难道能否认后天,所以复制出来的只是外表相同而已,内心的智慧差距就很大了,差距就很大了,如果这样说就不得了了,请世尊慈悲一点,佛陀复制出来又是佛陀,佛陀复制出来又是佛陀,孔子是圣人,圣人复制出来又是圣人,那就不得了了,所以科学家、医学家就说,他们非常反对这种复制人,因为这个已经丧失道德,五伦纲常都没有了,如果落在有心人士,恶劣的有心人士,这样国家就会乱,大乱,他生出来不晓得叫谁爸爸,叫谁妈妈,都不知道,无性生殖,这个复制人现在有很多人反对,非常的……,他说复制人,到最后就只剩下科学家在复制,大音乐家、大艺术家,平庸的人都没有了,对不对?平庸的人你不够资格复制,你这种角色三餐都吃不饱了,还复制什么呢?对不对?剩下的都是科学家在复制,复制出来看能不能像科学家、总统那种能人,对不对?脸长得奇丑无比的,那个怎么复制,如果这样说,漂亮的每一个都可以复制,美女每一个都可以复制,智商就不一定相同了,因此送聘金要结婚,也不晓得她的后遗症,你跟这种复制出来的人,她的DNA是连锁性的,是不是会造成将来的后遗症,你复制一只羊可以,复制一个人也可以,以后人家就说统统不结婚,我也不须要先生了,女人邀一邀就可以复制了,这样就不须要先生了,也不用组合什么家庭,整个五伦纲常全部破裂,人环环相扣的微密关系统统没有了,也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有什么感情,对不对?) 众生既然多得如恒河沙数那么地多,现在我们倒要问一句,众生与众生之间的心意想念究竟是同不同?经中告诉我们,每个众生的心想,是各各差别不同的。关于这个道理,不但佛法中是这样讲;我国社会上所流行的:“人心不同,各如共面”(说:我们人的心每一个不同,就像他的脸那样,真的,你看报纸,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子,报纸如果在刊登通缉犯,你一看就觉得他很像通缉犯,真的,杀气腾腾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报纸如果在说这些通缉犯,你注意看他的貌相,就是很像通缉犯,他杀气腾腾的,凶恶,很凶恶,电视上报导的那些杀人放火的,抓到以后……,不是说百分之百,有的很斯文的也有,如果警察抓到你看他的脸,整个脸都是杀气腾腾的,真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确实如此,)的说法,亦明白地显示这一意趣。我们平时稍为注意看一看就知道,每个人的面孔都是不同的,不但不同父母生的不同,就是同一父母生的亦不同,甚至双胞胎,如仔细一年,亦可发现多少分别。(现在所说的复制人类也是一样,他一定会有不同的,)人类众生,面貌不同,高矮不同,可知每个众生的内心活动,一定是各各不同的,所以佛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因为有差别。) 众生内心的各各差别,虽是吾人所不能发现,但若仔细地观察,亦可多少看出一点。如这么多的人来听经,从表面看,似乎各人都在专心听讲,其实各有各的心想不同,有的真是专为听讲而来的,有的只是为了应酬而来的,(说:菩萨,你怎么会来听经?他叫我来的。他叫你,你为什么要来?我不知道,是他硬拉我来的,硬拉来的。你听了觉得怎么样?不错。明天还要不要来?不要。明天为什么不来?看电视,要看电视。为什么要看电视?秀琴发生什么事情,就要继续看,一看就着迷了,什么家和、家兴,就开始看了,世间人他不知道这个就是假相,人生就像演一出戏给你看。学佛的人他不一样,电视迷不了他,无常的,对不对?任你怎么演也都如此,总会有那种人,迟早而已也都是无常,看了你也留不住什么,以前不是有播出包公,到现在留下什么?以前楚留香,吓死人了,只要一播出楚留香,整个街上都没人,真的,楚留香,整个街上都没人,尤其是黄俊雄那个,黄俊雄,学生都翘课,他都是在中午播出的,都是在中午播出的,所以说每一个人的执著不一样,执著不一样,但是执著不一样,学佛的人他就懂得回光返照,这些都是假相,他演得好看就是这样而已,笑一笑,演得好看就是这样而已,笑一笑,因为它是生灭法。底下,有的人是应付应付而来听经的,)有的在想家中的事务,(有的一面听经一面想家里,)有的记挂着别的事情,真是各有各的心理,由此证明众生的心想差异,《阿含经》中很多地方说到七识住,(七识住就是三界的有情心识所乐住,所乐住,三界的有情心识,所乐住的七种境界叫做七识住,七种境界,三界众生最快乐执著的东西,)于中第一识住,就是说的身异想异。(身就是身体,想就是心,我们的身体变化执著,心想也是执著,身种种差别,心种种差别,但是统统是执著,)身异,是说状貌的不同,想异,是说心想的差别。 佛说众生的心想差异,,不是随便说的,是由他心通见到的。虽说众生的心想有无量无边的那么多,但心主要的烦恼心想说来,(众生都是这个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烦恼,执著分别的速度太快了,想要回光返照来不及,来不及,)佛陀说有四种心想差别:一、贪行人,是心贪的心想为主的有情;(什么都要贪,这随处可见。和朋友出去从来不曾付钱,坐计程车从来不出钱,我姐夫教我:我们出去要出钱,但是我们把钱放在左手,把钱放在左手,右手伸到左手拿钱会比较慢,别人已经先付了,你拿出来别人已经先付了。哇!我付,我付。放在左手不要放在右手,右手一伸就拿到了,知道吧。这样知道吧。你等一下,右手伸到左手的口袋里,说:我付,我付。结果人家已经会完了,这样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改天由我来付。改天也是伸到左手边来,这种人直到哪里人家都不欢迎,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欢迎,一辈子都不曾付半毛钱。)二、嗔行人,是心嗔的心想为主的有情;(嗔恨心就是说会么都看不顺,你叫他找一天心情平静,不要生气是不可能的,斤斤计较,不顺他就生气,时时刻刻,你看到他都是气鼓鼓的脸,像水肿似的,水肿,水肿,没有笑容,没有笑容。嗔恨心重的人没有笑容,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得罪他,动不动就发脾气。)三、痴行人,是以痴的心想为主的有情;(这个普天下都是,这个一看就是老人吃蛋(痴呆)症,一看就知道是愚痴脸,众生单单内心的挣扎那种执著,在修行人看是这么单纯的事情,他困扰不已,跟他说没事,没事,他却困扰不已,跟他说他也不听,你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所以修行心境差很多,如果对于佛教不了解,他时时刻刻都表现愚痴,譬如说什么事情,他就统统是很大的事情,如果懂得佛法的人,两大的事情他都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事情,不相信,没学佛的和学佛的,这张嘴巴就好了,你去公司行号试试看,包括做老师的,包括做老师的,你去看,没有学佛的一坐下就开始:我先生怎么样;我儿子怎么样;邻居那个大肚子的怎么样;那个最近订婚了怎么样;我的病苦怎么样。她都讲这些说:婆婆怎么样;再来放假怎么样;哪一个老师教得不好怎么样的;包括校长都批评。她一坐下就是是非,一, 坐下就是烦恼,修行人一坐下就是没事,就算碰到什么事他也是没事。为什么?万法皆空,不可得的东西,平等、平等。)四、等分行人,就是贪嗔痴惑三者平等俱有的有情。(就是统统有,有的贪嗔痴都有。)换句话说:贪行人的贪心妄想特别多,嗔行人的嗔心妄想特别多,痴行人的痴心妄想特别多,等分行人的贪(嗔痴)等妄想同等地多,所以说为心想异故。如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那众生的心想也就有八万四千那么多。如说这个众生一向以来非常骄傲,是即显示他的骄傲妄想多,如说这个众生一向以来嫉妒心强,是即显示他他的嫉妒妄想多。由于众生有这种种不好的心想,所以随时随刻可将其弱点暴露出来,(大家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的弱点,)我们随时随刻去观察,亦将可以发现众生种种不同的心想。这是从不好的心想说的,如从好的心想方面观察,同样有种种的差别,如以无贪为主而有的无贪心想,以无嗔为主而有的无嗔心想等,是为心想差别。 由于众生心想的千差万别,所以所造行业亦有千差万别。(小事情他就把它搞得很大,造业就重,造业就重,大事情来到我们心中就没事,这样就没有造业,业就停了,聪明的人就懂得止业,懂得止业,所以阿姜查说了一句话:修行人过的日子,叫做宁静的革命,宁静的革命。什么叫做宁静的革命?你要修行你不必去破坏缘起,心保持宁静,彻底地改革以前妄想和执著,所以我们修行人就是打一场宁静的革命,心很宁静,你就可以改掉一切妄想、执著,叫做宁静的革命。)业是我们的行为活动,一个人在世间,不但身体、语言的活动,有着种种的不同,就是内心的活动,亦是各各差别的。(身、口、意)三业行为活动所造业,通常可分别为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就是非善非恶,非善非恶,)三类,亦有分为罪业(罪业就是恶业)、福业(就是善业)、不动业(不动,顾名思义就是心有禅定功夫的人所造的业,叫做不动业。大部分都是指色界天或者是指无色界天的天人叫做不动业)的三类。善、恶、无记的三业,诸位向来听到的,姑且不讲。罪业、就是罪恶之业,造了罪恶之业,将来会随到三恶道中去受苦的。福业,就是福德之业,将来就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享受世间上的福乐。不动业,是约所修的禅定说的,(心不动,这也是一种业,心不动的业,)如修四禅定,将来就会得不到色界天去,如修四无色定,将来会得不到无色界天去,在色无色界中,享受禅定之乐,不为外境所动,是名不动业。 众生所造的业是什么,就看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其实我们注意心中所想的,业就是找出因来,业就找出因来,找出因来我们就能断,)如心想在不好的方面,想要损人利己,所造的业自然是恶的,如心想好的方面,想要觉世济人,(觉悟世间人要帮助别人,)所造的业自然是善的,可见内心中的想念,对于造业有着很大关系。经中说的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真是一点也不错!因此,佛法要我人在起心动念时,(起心动念)务须特别注意,(叫做观照。所以你在观照什么?观照你的身心时时刻刻地变化,莫住、莫著、莫执、莫分别,时时刻刻观照我们身体的变化,时时刻刻观照我们心的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看看心想究竟是趋向于哪一方面。如动念是好的,不妨随着自己的心念去做,如动念是不好的,不特不可随着自己的心念去做,并且要遏止这个恶念,(譬如说欺人、骗人,遏止这个恶念,)不要让它继续地想下去,如让它继续地想下去,必然就要造出很多恶业。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在于起心动念,亦即世俗说的要存好心,(所以我常告诉诸位要发好心,好心多做一些,坏心不要做,)如你常常存好心,向善的方面去想,那就不致做出人所不应做的事来了。 心想异故,是明造业的动机:(你的心怎么想,所造的业就会有差别,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因此什么事情都要往好的方面想,你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你就能转业。“什么事情你都往好的方面去想”。就是人家侮辱你,你也要想:这是他在成就我,就是这样子,所以造业就不同,所以大智慧的人能够把一切的顺境、逆境当做是增上缘,如果不懂得观照的人,会把顺境迷惑颠倒执著不放,如果是逆境就嗔恨不息,都是这样子,所以境无好坏,唯心所造,也是这个想法,因此说)【造业亦异】,是明所造的业因;故有诸趣轮转,是明业感的果报。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众生造作了种种的业,随着这种种的业力,而感到来生的果报,要不外于在诸趣中受生,(没有办法离开于诸趣中,)至于究在那一趣中受生,那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你要转世到哪一道,没有人敢向你保证,)因为我们受生,是随业力之所牵引的,自己一点也做不得主,你造了什么业,就去受什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