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69|回复: 64

[祖师大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华严法界玄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5 册 No. 1883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  卷上


(唐)清凉山 大华严寺 沙门 澄观 述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余覃思大经薄修此观。罗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堕业于深经。少赞演兹玄要。精诚之者时一发扬。数子恳求叩余一阐。咸言注想访友寻源。或学或传遍求众释。积岁疑滞今方焕焉。

       夕惕勤勤愿释深旨。顾以西垂之岁。风烛难期。恐妙观之沦湑。使枝辞之乱辙。乃顺诚请略析幽微。名【法界玄镜】。冀将来道友。见古贤之深衷矣。


补充内容 (2016-4-14 15:00):
——【】 tán  深广、深入:~思。

补充内容 (2016-4-14 15:03):
——【】 xǔ

补充内容 (2016-4-14 15:04):
——【沦湑】lún xǔ 沦灭、沉没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三重。终南山释法顺俗姓杜氏。】


【观曰。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


【观曰。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作四句十门。】


观曰。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观曰。就初门中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观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

【观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是即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拣情讫。】

【观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故。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观曰。第二明空即色观。于中亦作四门。】

【观曰。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断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异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

【观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黄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异青黄故。不即青黄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观曰。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与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拣情讫。】

【观曰。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尔。一切法皆然思之。】

【观曰。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即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全是尽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也。是故菩萨观色无不见空。观空莫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思之可见。】

【观曰。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观曰。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门皆拣情显解。第三句一门解终趣行。此第四句一门正成行体。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

【观曰。理事无碍观第二。】

【观曰。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

【观曰。一理遍于事门。谓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

【观曰。二事遍于理门。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限之事。于无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无体还如理故。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观曰。此全遍门超情难见。非世喻能况。】

【观曰。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于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观曰。问理既全体遍一尘。何故非小。既不同尘而小。何得说为全体遍于一尘。又一尘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广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盾。义极相违。】

【观曰。答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得全收而不坏本位。】

【观曰。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事中。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理性恒无边际。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一尘理性无有分限。】























































补充内容 (2016-4-13 19:48):
****【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补充内容 (2016-4-13 19:52):
****色即真空,非断空,故曰【色不即空。以即空故】—盖前空指断空,后空为真空;色即真空故,当然非断空,色不即空也。

补充内容 (2016-4-13 20:00):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

补充内容 (2016-4-13 20:08):
****青黄之相不是空,青黄之体空;而青黄之体空非即青黄。故云【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补充内容 (2016-4-13 20:12):
——青黄无体,莫不皆空—青黄之相不即空,以青黄之体空故—青黄之体空,非即青黄。

补充内容 (2016-4-13 21:16):
——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

补充内容 (2016-4-13 21:17):
——空中必无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

补充内容 (2016-4-13 21:20):
——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5 册 No. 1883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  卷下

  (唐)清凉山 大华严寺 沙门 澄观 述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曰。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匝于理性。二事法与理非一故。不坏于一尘。三以非一即非异故。一小尘匝无边真理。四以非异即非一故。匝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


【观曰。问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若尘外有理。则非全体遍一尘。若尘外无理。则非全体遍一切事。义甚相违。】


【观曰。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是故各有四句。】


【观曰。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性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体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三以无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内亦在外。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前三句明与一切法非异。此之一句明与一切法非一。良为非一非异故。内外无碍。】


【观曰。次就事四句者。一一事全匝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事法各匝于理时。不碍一尘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内。三以诸事法同时各匝故。是故全在内亦全在外。无有障碍。四以诸事法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亦非外。思之。】


【观曰。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揽水以成动。水望于波能成立故。依如来藏得有诸法。当知亦尔。思之。】


【观曰。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如由波相虚令水体露现。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思之。】


【观曰。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揽理成。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此则水存已坏波令尽。】


【观曰。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显。理不显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也。】


【观曰。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即水是波。思之。】


【观曰。八事法即理门。谓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体即真。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如波动相举体即水。故无异相也。】


【观曰。九真理非事门。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动湿异故。】


【观曰。十事法非理门。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动义非湿故。】


【观曰。此上十义同一缘起。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是谓理事圆融无碍观。】


【观曰。周遍含容观第三。】


【观曰。事如理融遍摄无碍。交参自在。略辩十门。】


【观曰。一理如事门。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是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观曰。二事如理门。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亦尔。】


【观曰。三事含理事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是故俱在一尘中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此事理融通非一非异故。总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观曰。四通局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


【观曰。五广陕无碍门。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陕。即大即小。无障无碍。】


【观曰。六遍容无碍门。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是广容故。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彼一切法。全住自一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一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思之。】


【观曰。七摄入无碍门。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令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思之。】


【观曰。八交涉无碍门。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有本后二句入在头。】


【观曰。九相在无碍门。谓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摄。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障无碍。】


【观曰。十普融无碍门。谓一切及一普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准前思之。】


【观曰。令圆明显现。称行境界无障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也。】






华严法界玄镜卷下(终)
































发表于 2016-4-13 19: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有直解。

点评

另外有篇简单一点的 华严心要 清凉国师著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3 20:16
发表于 2016-4-13 20: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6-4-13 19:50
智谕法师有直解。

另外有篇简单一点的

华严心要 清凉国师著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沈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照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圆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言止则双忘智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不可示人.说理非证不了.悟寂无寂.真智无知.以真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然本寂不能自见.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终两体双绝.证入则妙觉圆明.悟本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证真无一尘而非佛国.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炳然齐致.迷则人随於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於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志怀虚朗.消息冲融.其犹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矣.
心要法门颂
欲达心净源 须知我相空 形容何处实 念虑本无从 豁尔灵明现
悠然世界通 真金开伏藏 赫日出瞑朦 试将心比佛 与佛始终同

点评

刚看了开头几句,感觉还可以。想把原文脉络大致了解一下,再看解说。看过几位祖师的直解后,现在看原文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畏难心理也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3 21: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6-4-13 20:16
另外有篇简单一点的

华严心要 清凉国师著

刚看了开头几句,感觉还可以。想把原文脉络大致了解一下,再看解说。看过几位祖师的直解后,现在看原文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畏难心理也轻了。

补充内容 (2016-4-13 21:13):
清凉国师说的真明白。

点评

清凉国师就是华严四祖澄观大师,住清凉山所以世人称清凉国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3 21:47
发表于 2016-4-13 21: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4-13 21:10
刚看了开头几句,感觉还可以。想把原文脉络大致了解一下,再看解说。看过几位祖师的直解后,现在看原文不 ...

清凉国师就是华严四祖澄观大师,住清凉山所以世人称清凉国师。

点评

原来是同一位祖师,末学以为另有其人,闹笑话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3 23:2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句:【观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三重。终南山释法顺俗姓氏。】
 
释曰。大等六字所依之经。略无经字。法界观下能依之观。今先略释经名

       【大方广】者。一切如来所证法也。

       【佛华严】者。契合法界能证人也。

       【】分【】。【】有【因果】。

       【】者体大也。则深法界。诸佛众生之心体也。旷包如空湛寂常住强称为【】。故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即【也。

       【方广】者。【周遍即【之相】。【之法无边即【相之】。业用广而无尽三无障碍举一全收。

       圣智所缘所证之【法界】也。

       【】者也。万德圆明

       【】喻也。众行荣曜。【】通能所。而有二重。能严佛果所严。以十度因十身果。无行不备。无德不圆。能严大方广者则所严也。

        严】成佛三德。【称体而严】显【真常德】。【如相而严】辩【修成德】。【依用修严】成【大用德】。遍严如德成德无边之华严也。

       故一总题有【体相用】。因果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一经三大大方广。五周因果并佛华严。

       一题七字各有十义。今当略释。

十义者。则七字皆大。

       一【】者体大法界常遍故。二【】者相大性德无际故。


       三【广】者用大称体用周故。四【】者果大十身皆悉遍法界故


       五【】者因大普贤行愿自体遍故六【】者智大佛智如空能为严故


       七【】者教大竭海墨不能书一句故。八者义大上六字所证皆称性故

       九者境大总斯七字普以众生为所缘故

       十者业大以斯教旨横遍竖穷无休息故。具十无尽故称也。

方广十义者。如体之相称体之用。即十方法十大用也。

佛十义】者。

       一【】者【法身】。佛为身。佛身充满于法界故

       二【】者。【智身智如法故

       三【广】者。具于二身。一者【化身一身普周为无量故。二者【意生身一多随意无不周故

       【者含五六身一【菩提身觉树道成故二者【威势身初成正觉映菩萨故
       【】者。含七八身。七【福德身三世所行众福。大海因不可尽故。八者【愿身】。毗卢愿因周法界故。

       【】者。第九【相好庄严身】。十莲华藏相好严故

       【】者。第十【力持身】。舍利圆音声教无尽故

       则经七字皆成佛也。

       华严十义者。以十度华严。于十身为严不同十严故。

略无经字。十义亦略。是摄是贯是常是法。并可知也。无尽教海不出七字故依此教以成观门

       修法界观门略有三重者。略标纲要。

       【】之一字总贯一题止观熏修习学造诣也。

       言【法界】者。一经之玄宗总以缘起法界不思议故。

       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

       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一一事相。皆可成观故略不明。总为三观所依体

       其略有十对。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感应。随一一事皆为【三观】所依之【正体】

       其制作人名德行因缘。具如传记。




补充内容 (2016-4-14 15:08):
——【观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三重。终南山释法顺俗姓杜氏。】
 

补充内容 (2016-4-14 15:10):
——【大方广】者。一切如来【所证法】也。


补充内容 (2016-4-14 15:10):
——【佛华严】者。契合法界能证人】也。

补充内容 (2016-4-14 15:17):
——【方广】者。【相、用】周遍即【体之相】。【相德】之法无边即【相之用】。业用广而无尽。三无障碍举一全收

补充内容 (2016-4-14 15:21):
——圣智所缘所证之【法界】也。


补充内容 (2016-4-14 15:47):
——言【法界】者。一经之玄宗。总以缘起法界不思议为【】故。


补充内容 (2016-4-14 15:48):
——然法界之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


补充内容 (2016-4-14 15:50):
——其事略有十对。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感应随一一事皆为【三观】所依之【正体】。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6-4-13 21:47
清凉国师就是华严四祖澄观大师,住清凉山所以世人称清凉国师。

原来是同一位祖师,末学以为另有其人,闹笑话了

补充内容 (2016-4-14 16:30):
——学了几位祖师的言教,知祖师实有其人,年代也不为过于久远,近者尚有有憨山、蕅益祖师,言教历历,直究底源。现今,仿佛有所依,不再如以往但觉惶惑虚旷无凭了。

补充内容 (2016-4-14 16:44):
一一事法皆具性,故一一事法不坏其相?
如性融通重重无尽。【重重无尽】是指”事法差别无尽“吗?

补充内容 (2016-4-14 16:58):
——文字真是奇妙。白话文虽显义无差,失之于韵味;经论及祖师言教虽较白话难解,却钻之弥坚、仰之弥高,举凡百思而不得一言。至若豁然于心,其时何幸如之!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句。
       【观曰。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
       释曰。此列三名。

       【真空】则理法界二如本名。三则事事无碍法界。言【真空】者。断灭空离色空即有。亦无空相。故名真空。如文具之。
       二【理事无碍】者。理无形相全在相中互夺存亡故云无碍。亦如文具。
       三【周遍含容者】。【相碍大小等殊。【包遍如空无碍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乃至尘毛皆具包遍。此二相望成于十门亦如下说。
       然事法义。无尽差别之分齐。故理法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无碍法界具性分义不坏事理而无碍。故第四法界亦具二义。性融于事一一事法不坏其相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


补充内容 (2016-4-14 16:13):
——【真空观】第一。【理事无碍观】第二。【周遍含容观】第三

补充内容 (2016-4-14 16:14):
——言【真空】者。非断灭空。非离色空。即有明空。亦无空相。故名真空。

补充内容 (2016-4-14 16:32):
——【理事无碍】者。理无形相 全在相中互夺存亡 故云无碍

补充内容 (2016-4-14 16:33):
——【周遍含容】者。【事】本相碍大小等殊。【理】本包遍 如空无碍以理融事 全事如理

补充内容 (2016-4-14 16:34):
——事法名界界则分义无尽差别之分齐

补充内容 (2016-4-14 16:36):
——理法名界。界即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无碍法界具性分义。不坏事理而无碍。

补充内容 (2016-4-14 16:38):
——性融于事。一一事法不坏其相。如性融通重重无尽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句

【观曰。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作四句十门。】

  释曰。此标章也。前二各四。加第三四故为十门。


第四句
  
【观曰。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释曰。此列名也。



补充内容 (2016-4-14 17:14):
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作四句——【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句
       【观曰。就初门中为。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不是空也。】

       释曰。四观皆有三段。谓标释结。然准下文前三以法拣情第四正显法理拣情三句标名则同释义则异。今先总明三句所拣

              所拣有三。一拣【即、离。二乱意。三形显
              初中就通相三句皆拣。【从多分说
                     初句明【不离以拣【离色
                     次句明【不即色。以拣太【】。
                     第三句双明【不即不离】。拣【具即、离】。由拣三情故。第四句显其正理
              第二拣乱意者。谓宝性论。明地前菩萨三种空乱意。以不了知真如来藏。生死涅槃二际平等执三种空
                     一谓断灭故空初句拣之
                     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拣之
                     三者谓空为有第二句拣之既拣三种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说真空也。
              第三拣形显者。
                     有云第一句形色体空非断空第二句显色无体自性空第三句空无形显一体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
              空
                     解曰。此第三义乍观有理以见第二有青黄言。谓为显色。第一第三无青黄言。便为形色故。为此释细详有违
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长短等第二何以遍言显色。何以形色断灭显色。不得断灭耶。第二显色何以得
                     言青黄之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第三。当但拣前二足显真空
                            而文第二遍言青黄非真空者。显色明相显著。又形色是假显色是实实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
                     句皆含显二皆即空
       次正释文。今初。第一句有三。初标。
       何以下。此离色空及断灭空离色者。空在色外。色外复二如墙处不空墙外是空
       此第三句拣二灭色明空。谓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须灭色。今正拣此。
              故中论云。先有后无。是即为断灭
              然外道二乘皆有断灭。外道断灭归于太虚。二乘断灭归于涅槃
              故肇公云。大幻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
              又云。智为杂毒。形为桎梏。故灰身灭智拨丧无余。若谓入灭同于太虚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体灭不异外道断见戏论。  
       今文云不即断空。次以色举体下。释上以即空。故良由下结成。于中先约。由真空非断灭。后是故下。结成标名。


补充内容 (2016-4-15 11:17):
——此【第三义】,盖指【第三拣形、显】。

补充内容 (2016-4-15 11:19):
——【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应为【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1:23):
——【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应为【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1:25):
——是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

点评

第五句 【观曰。就初门中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释曰。四观皆有三段。谓标释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5 10:31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4-15 09:50
【第五句】
       【观曰。就初门中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 ...

第五句
【观曰。就初门中为。一色不即空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不是空也。】

释曰。四观皆有三段。谓标释结。然准下文前三以法拣情第四正显法理拣情。三句标名则同义则异。今先总明三句所拣。
所拣有三。一拣【即、离】。二拣【乱意】。三拣【形显】。
中就通相三句皆拣

       【即、离】从多分说:
              初句明【空不离色】。以拣【离色】。
              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拣太【即】。
              第三句双明【不即不离】。拣【即、离】。

              由拣三情故。第四句显其正理
       第二拣乱意者。谓宝性论。明地前菩萨三种空乱意。以不了知真如来藏。生死涅槃二际平等执三种空
              一谓断灭故空初句拣之。
              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拣之。
              三者谓空为有第二句拣之。

              既拣三种不正之空故。第四句真空也。
       第三拣形显者。
              有云。第一句形色体空非断空第二句显色无体自性空第三句空无形显一体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
              解曰。此第三义乍观有理。以见第二有青黄言。谓为显色第一第三无青黄言。便为形色故。为此释细详有违
                     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长短等耶第二何以遍言显色耶。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
第二
              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
                     故第三释非为惬。当但拣前二足显真空
                     而文第二遍言青黄非真空者。显色明相。相显著故。又形色是假。显色是实。实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

              矣。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
次正释文。今初。第一句有三。初标。
何以下释。此拣离色明空及断灭空。言离色者。空在色外。色外复二。一对色明空。如墙处不空墙外是空
第三句拣二灭色明空。谓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须灭色。今正拣此。
       故中论云。先有而后无。是即为断灭
       然外道二乘皆有断灭。外道断灭归于太虚。二乘断灭归于涅槃
       故肇公云。大幻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
       又云。智为杂毒。形为桎梏。故灰身灭智拨丧无余。若谓入灭同于太虚全同外道。故楞伽云。若心体灭不异外
断见戏论故。  
今文云不即断空。次以色举体下。释上以即空。故三良由下结成。于中先约结。由即真空非断灭。后是故下。结成标名。



补充内容 (2016-4-15 10:50):
——【色不即空】—【色不即断空】。
——【即空故】—【色举体是真空】。
——【不是空】—【即是真空,故非断空】。


补充内容 (2016-4-15 10:52):
——【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补充内容 (2016-4-15 10:53):
——所拣有三。一即、离】。二乱意】。三形、显】。


补充内容 (2016-4-15 10:58):
——【即离】:初句明【空不离色】,以拣【离色】;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拣太【】;第三句双明【不即不离】,拣【具即离】;拣三情,第四句显正理

补充内容 (2016-4-15 11:16):
——此【第三义】,盖指【第三拣形、显】。

补充内容 (2016-4-15 11:18):
——【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应为【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1:23):
——【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应为【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1:25):
——是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拣乱意者。
       谓宝性论。明地前菩萨三种空乱意。以不了知真如来藏。生死涅槃二际平等执三种空
       一谓断灭故空。初句拣之。
       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拣之。
       三者谓空为有。第二句拣之。
       既拣三种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说真空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拣形显者。
       有云。第一句【形色体空】非断空。第二句【显色无体】自性空。第三句【空无形显一体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
       解曰。此【第三义】乍观有理。以见第二有青黄言。谓为显色。第一第三无青黄言。便为形色故。为此释细详有违
       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长短等耶
       第二何以遍言显色耶
       何以形色非断灭显色不得断灭耶
       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
       故第三释非为惬
       当但前二真空

       而文第二遍言青黄非真空者。显色明相。相显著故。又形色是假。显色是实。实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


补充内容 (2016-4-15 11:16):
——此【第三义】,盖指【第三拣形、显】。

补充内容 (2016-4-15 11:18):
——【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应为【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1:22):
——【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应为【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1:24):
——是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句
【观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

释曰。亦标释结。释中二妄情

一拣太即
       以闻色空不知性空。便执色相以为真空故须拣之
       故云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此唯拣凡也。
       不计色即空故。次然青黄下。明亦非离相有性。要即青黄无体真空耳。
       由此义故则似双拣亦拣小乘
       然是举法双拣情。后明不离是举法耳。
亦用上文以拣乱意
       三种空以空为有。彼谓别有一物是于空体。故今拣之。
       故十地经云。有不二不尽此一句经。三乱意空
              以断灭空
              以不二异色明空
              以不尽空为有不谓有体尽灭今当不尽
空若是物则有尽灭。若有尽灭则有生起。今法空相不生不灭。岂有有耶
       故般若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等。
       又青黄之相尚非真空要须无性岂得以空而为有耶
良以下结成。举其无体之空。结非色相。明空非有岂得色耶。


补充内容 (2016-4-15 14:49):
——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

补充内容 (2016-4-15 14:50):
——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

补充内容 (2016-4-15 14:54):
——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句观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是即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有色。是故由色空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拣情讫。】

释曰。此中文二。先释当句。后结前三。前中亦三。初标。次释。

释中先双拣即离
       以空中无色色不即空。以离色无?故空不离色不即不离方为真空
乱意异色明空
       彼色外有空与色为异。如前对色明空。今明空中尚无有色何得有空与色相对
       又会色无体故说即空岂于色外有空对色。
古人云。色去不留空空非有边住也。
良由下。结成上义。
       以下即空结上不即空也。特由会色为空安得空中有色。二上三下总结三门。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句【观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故。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释曰
。此中有二。先正显真空之义后结例诸法。前中亦三。
初标
次释以色从缘必无性故者。依他无性真空圆成
是故下结。既非灭色异色不即不离故即真空空非色相无遍计矣
       缘生无性依他无性无性真理即是圆成。故此真空该彻性相。二如色空既尔下。结例诸法
上之四门但明色空法相之首五蕴之初故。
       诸经论凡说一义。皆先约故。
       大般若等。从已上种智已还八十余科。皆将色例。今此亦尔例一切法
       若略收法不出上之十对所依体事无不即空
       皆须以法拣情。显即事归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9: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