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阿难明心,开悟。---明心开悟人人有份---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6 21: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16 21:02
真正把明心,开悟说清楚唯有楞严经。
只有楞严经里有【见性】,明心,开悟等等名相。
金刚经里根本无有 ...

那句,与佛经相违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9-16 21: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9-16 21: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9-16 20:59
呵呵,借口都不实,老哥。

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此言不实否?

点评

经云,无我,无人,谁悟。?经云,我说,无我,本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经云,无六根,不知用什么悟。?阿难,是自认开悟,世尊可没给他印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1:4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趋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隐草莽中。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上个帖子是实修驿站的坛经。
这个是360图书馆的原文。
这里六祖的话加的标点有错误。但是惠明言下大悟。明明写在那里,有何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之正法 发表于 2015-9-16 21:27
诸位,同样都是说心遍法界、不生不灭,但是,明白的和不明白的,解释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依文解义, ...

你用楞严经驳斥楞严经更是错的离谱了。那段文字在十法界的仙法界。是你错解佛义,还说圆瑛大师错了?
发表于 2015-9-16 21: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16 21:33
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 ...

经云,无我,无人,谁悟。?经云,我说,无我,本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经云,无六根,不知用什么悟。?阿难,是自认开悟,世尊可没给他印证。

点评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九卷** **圆瑛大师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 **辛二 阿难明心生信 分三 壬初 承示开悟 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08
**辰二 开其未开 分二 巳初 蹑前悟与未悟 二 正破和合俱非 今初**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此蹑前文,当机述意:‘世尊!为我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1:59
你只知道金刚经,不知有楞严经。只懂空如来藏,不懂不空如来藏。 大德。这是探讨楞严经的明心,开悟。会的道来。不会,且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1:51
发表于 2015-9-16 21: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禅宗没有一人,敢认自己悟道人。

点评

悟道之人用行话,难道要到你那里认证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22
发表于 2015-9-1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知不是英雄,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句公道话,所以斗胆为演程师兄说句话。
我们探讨佛法是依法不依人。带着好恶感情成见怎么能有公道的探讨?放不下过去怎么能开创美好的现在呢?对演程师兄的围攻就是无理取闹。让人倒胃口。也为演程师兄的坚韧叫好。尤其有几个帖子发挥的很清晰有力,就是没有人敢跟他的贴。

点评

你知道,五祖为什么,不为六祖出来辩解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1:5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9-16 21:41
经云,无我,无人,谁悟。?经云,我说,无我,本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经云,无六根,不知用 ...

你只知道金刚经,不知有楞严经。只懂空如来藏,不懂不空如来藏。
大德。这是探讨楞严经的明心,开悟。会的道来。不会,且退。

点评

不知你从什么地放下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1:53
发表于 2015-9-16 21: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毛中 发表于 2015-9-16 21:48
我自知不是英雄,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句公道话,所以斗胆为演程师兄说句话。
我们探讨佛法是依法不依 ...

你知道,五祖为什么,不为六祖出来辩解吗?

点评

五祖为了成就六祖的道心。这是禅宗佳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01
发表于 2015-9-16 21: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16 21:51
你只知道金刚经,不知有楞严经。只懂空如来藏,不懂不空如来藏。
大德。这是探讨楞严经的明心,开悟。会 ...

不知你从什么地放下手,。?

点评

明的是心。你用脚思考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21
发表于 2015-9-16 21: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言,有我如来藏,岂不成外道。

点评

你没有心吗?如来藏即真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9-16 21:41
经云,无我,无人,谁悟。?经云,我说,无我,本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经云,无六根,不知用 ...

**辰二  开其未开  分二    巳初  蹑前悟与未悟    二  正破和合俱非    今初

**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

**此蹑前文,当机述意:‘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而佛先其所急,与释迷闷,今了知真见见于见精之时,真见已离自体中一分妄,非是带妄之见矣,则迷闷已释;此当开其未开,谓阿难言:汝虽先前已悟,本觉妙明真心,双超妄情,分别计度,而非因缘性,非自然性。而犹未明下属未悟。以因缘、自然,佛已开示,故得先悟。如是本觉妙心,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此理实犹未明,故不得不再为开示也。若说觉性,是和合生,则与离一切相相背;若说非和合有,则与即一切法相背,故下正明非和合,及非不和合之义。初蹑前悟与未悟竟。


点评

阿难悟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05
发表于 2015-9-1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9-16 21:52
你知道,五祖为什么,不为六祖出来辩解吗?

五祖为了成就六祖的道心。这是禅宗佳话。

点评

那是你的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05
发表于 2015-9-16 22: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16 21:59
**辰二  开其未开  分二    巳初  蹑前悟与未悟    二  正破和合俱非    今初**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 ...

阿难悟了。?

点评

阿难早就悟了。只是你未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18
发表于 2015-9-16 22: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毛中 发表于 2015-9-16 22:01
五祖为了成就六祖的道心。这是禅宗佳话。

那是你的意思。

点评

你的意思又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2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9-16 21:41
经云,无我,无人,谁悟。?经云,我说,无我,本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经云,无六根,不知用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九卷

**

**圆瑛大师著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

**辛二  阿难明心生信  分三    壬初  承示开悟    二  赞谢获益    三  发广大心  壬初分二    癸初  叙承示    二  叙开悟    今初

**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

**

**此结集经家,叙述阿难,悟明本有真心,发起大乘正信,先叙承示,

**

**

**以为开悟之大本也。尔时,乃如来破妄显真,已竟之时。微者隐微,

**

**

**昔日权宗,未曾显说,六识是生死根本,根性是涅槃正因。妙者奥妙,

**

**

**今日实教,广谈了义,直指生灭身中有佛性,一切诸法是真如:此即

**

**

**上三卷之微妙开示。《正脉》云:通承破妄显真科中,诸文为言,

**

**

**良以此大开解,功夫非近,今当总前,撮其大要,令知微妙之实。

**

**

**

**破妄心有三:一、七破以密示无处;二、重征以显呵非心;三、

**

**

**

**纵夺以决指无体。是所以破妄心者,极微细而尽精妙矣。显真心文

**

**

**

**中亦三:一示见等,而克就根性,直指其实体。二、示阴等,

**

**

**

**而广融诸相,以明其一体。三、示地等,而极显圆融,以彰其全体。

**

**

**

**是所以显真心者,亦可谓极微细而尽精妙矣。

**

**癸二 叙开悟 分二    子初  叙心荡然    二  叙身荡然    今初

**

**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

**阿难开悟,即是已开见道之眼。自第一卷阿难认识为心,三迷被破,遂即舍妄求真,求如来为发妙明心,为开道眼。如来即为指见是心,显见不动、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超情、离见、经历十番,可谓发妙明心,而至微细矣!更为会四科,全事即理,融七大全相皆性,普融万法,可谓发妙明心,而极奥妙矣!由是阿难明心生信,顿开道眼,故有此悟。

**

**身心荡然,得无挂碍者:当以二义释之:一、达妄本空:昔在迷时,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乃为六根所局,六识所锢,皆成挂碍。今者了达妄身、妄心,本自空寂,荡然如大水漂荡无存,故得无碍,解脱自在也。  二、知真本具:昔在迷时,将本有法性身,妙明心,埋没于尘劳烦恼之中,幻妄身心之内,今者知法身清净,遍一切处,则身荡然;妙心圆明,遍周法界,则心荡然;无形无相,荡然宽廓,得无挂碍,得大受用也。

**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者:以既蒙如来,微妙开示,不独当机阿难得悟,是诸同闻大众,亦多各各自知;自知即悟也。其中大众,位有浅、深不同,悟有解、证不等,所悟为何?乃悟真心,遍满十方,包含万法。较之昔日,认识为心,执心在身内;舍妄求真文云:‘不知寂常心性。’不失科中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不杂科中则曰:‘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不分科中又谓:‘茫然不知,是义终始!’四科总标文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此皆不自知也。

**

**今闻四科,全事即理,七大全相皆性,到此云散月明,瓜熟蒂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虚空,乃依报世界之最大者。在真心中,如观手中,所持叶物,此则观大同小也。叶即贝叶,物如庵摩罗果。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

**此悟万法唯心。妙明元心,即如来藏心。一切包括之词,世间即情、器二世间,身心世界是也。此皆领上显见科中,第四显见不失文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又领第八显见不分文云:‘此见及缘即身心世界,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领阴等四科,皆即如来藏性,而成此悟,至此则斥破妄心,显示真心之旨,方以极领,更不再认缘尘分别为心矣。

**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

**此悟心包万法。向者误认妄想为真心,惑在色身之内,身在界中,界在空中,重重含裹,遗真认妄,迷已为物,曾无超越;今者圆悟真心,惟精惟一,惟是一真法界,纯一无杂,周遍圆满,故曰:心精遍圆。含容万法,包裹十方,无往而非常住真心,无处不是性净明体,此则转小成大也。乃领上七大文中,性真圆融,皆如来藏,而成此悟。以上正叙心荡然,得无挂碍。

**

**子二  叙身荡然

**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

**

**此悟正报法身。向者妄认四大假合,以为遍身,亦复认物为己,六根各局,四支质碍,处在空界之中,不能超越;今则悟明本有法身,虚廓旷荡,犹若太虚,反观父母所生血肉之身,高不过七尺,寿不上百年,总属幻妄不实,犹彼十方虚空之中,风吹所起一点微尘,至渺小,极幻妄,似有似无。太虚喻法身广大,微尘喻生身渺小。此身在法性空中,如草露风灯,虽然暂存,终非永存,故曰若存;又如幻事梦境,虽未即亡,终归灭亡,故曰若亡。此则转粗为细也。

**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

**向者误执此身坚实,今悟法性身,如湛然澄清不动之巨大也海;生身如海中所流一浮沤,倏起倏灭,起无所从来,灭无所从去,常处出生,随处灭尽,乃属幻妄无常。此则转实为虚也。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者:此结身荡然也。前叙开悟之文,总标身心荡然,得无挂碍,身即法性身,心即妙明心,因悟法身妙心,故得荡然无碍。下则先叙心荡然。阿难与大众,自知妙心,遍满十方,万法唯心,心包万法,澈悟依报,法法全真。  后叙身荡然,因悟法身广大,常住不灭,故反观父母所生之身,如空中一尘,海中一沤,是以结曰:‘了然自知’。了然明白,纤毫不昧,亲证实到,自知自信,不由他悟也。获本妙心者:即得亲见,本觉妙心。本觉妙心,是本有法身,一向迷时,法身埋没在五蕴身中;今已开悟,亲见本来面目,虽然曰获,既属本有,实非新得。此身常无始终,住无去来,无始无终,无去无来,则永劫不灭,故曰‘常住不灭’。此亦领前,不灭、不失、无还三科,及释迷闷科末,清净本心,本觉常住,会四科一一非因缘,非自然,融七大一一皆如来藏,本无生灭,诸微妙开示,而成此悟也。

**

**《正脉》交光法师云:经家于佛说之后,偈赞之前,特详叙此者,正以示奢摩他,秘奥观体,令行人于此著眼;盖通前三卷工夫,全为揭露,此至妙至密之观体也。良以众生常流转,权乘不究竟者,皆缘未见此体,犹如生盲故也。行人若能于斯所叙,心境一如,不犯思惟,物物头头,了然在目,浑是妙心自体,亦不费纤毫功力,身心本来,廓周沙界;但不驰散,积之岁月,而不心开者,未之有也。当知本惟一体,若语正因本性,即空如来藏,以一味真如,更无余物故。若兼了因,即奢摩他秘密观照,以亲见自心,非作意思惟故。若更不避弥天过犯,则西来直指,正法眼藏,即此而已。但彼直入无分别,此由方便分别,至此无分别处,其归一也。  问:此似意尽无余,然奢摩他未竟,后二藏未谈,彼是何意?答:征密观照,此方了其密字,以体属秘奥故也。彼乃兼用,尽其精细,始属微字,宜酌分之。初承示开悟竟。


点评

就问你在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15
发表于 2015-9-16 22: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见非是见,何意。?

点评

妄见非真见,不离真见。依真起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6 22: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G2阿难明心生信(分三)
H1承示开悟 H2赞谢获益 H3发广大心 H1分二
I1叙承示 I2叙开悟
今I1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当尔之时,就是说完了七大的时候,阿难及在这个法会的大菩萨摩诃萨、大阿罗汉,这些个无漏圣众、大比丘僧等,承蒙如来把这种最微妙、最不可思议的境界,这种的道理、这种的法来开示给大众。
**I2叙开悟(分二)
J1叙心荡然 J2叙身荡然
今J1

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这一些个大众,得到世尊的微妙的开示,身心荡然:身和心都荡然。怎么叫“荡然”呢?本来,“荡然”,就什么也没有了、空了,就好像用水,把尘垢都洗去了,现在就剩这个光明的佛性。所以就荡然无存,什么也没有了,什么都空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内里边身心也没有了,外边世界也空了,证到这个境界上,这就是荡然了!我们为什么没有荡然呢?就因为我们内里头,还执着我们的身。喔,谁若说我一句,当场就生烦恼了!谁若对我颜色有一点不好看,这随时就放不下了!随时放不下了,也就没有荡然。得无挂碍:因为他荡然了,所以就不挂碍了。不挂,就不挂这个身心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所以也就不挂碍了。
为什么你挂碍?好像某某有个男朋友在越南,一天到晚挂着男朋友有没有信来?或者又忙里偷闲,也要写封信给男朋友。这都是挂碍嘛!为什么要这样子?就因为没有身心荡然,有所挂碍,所以就放不下。这就是有挂碍!其实,你挂着他有什么益处?你说,你天天记着他,把你弄头发都白了,眼睛都花了,很快就老了!哎,没有什么益处!
我现在什么也不挂,所以我以前修庙修得头发都白了,现在又都变成黑的,就因为什么也不挂。我现在给你们讲经,讲完经,看看书,这我也不用心,就这么看过去就算了,不怎么样用这一种执着心。有什么困难的问题,当时想法子把它办了;办过去,也就不管它了,都忘了。这不是故意忘,自然就不想它了!为什么?你若把一切看得重要,very important!这就放不下!
你看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关系,都很平常,不要紧的,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就是有什么大的灾难,甚至于房子倒了,哎,不管它!你能够不管它,它就是倒了,也对你不会有损伤的。为什么对你有损伤?就因为你放不下!你挂着、你害怕,所以就有损伤。你若不害怕,你那个灵性是完整的,在什么地方也不要紧的。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那时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我们现在这些个大众,不知道是知道或不知道呢?这个心,是周遍法界、遍满十方的。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见着十方,都是虚空。你看见没有?哈哈,怎么样呢?十方虚空并不大;有多大呢?就像在观看掌上拿着的叶物。这个“叶”,有的注解说是“贝叶”。其实这个“叶”,不一定是贝叶;或者树叶,或者花叶,或者什么叶都可以的。总而言之,你手上拿一片叶子就是了。这是个比喻,也并不是实在的。“物”,这个物是什么呢?有说是“庵摩罗果”。庵摩罗果,印度有,中国没有那个东西。
总而言之,在这个时候,这法会大众领悟到十方的世界虚空、这种的理、这种境界,都是在自己的心里,没出现前这一念心。所以这个心法就是妙嘛!喔,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它不是的。因为这个心是这样大,所以缩大为小;你看这十方虚空,也和看自己掌上的东西一样,那么清楚。
这是为什么呢?我再告诉你们,这时候,这个法会大众都得到天眼通了,都得到智慧眼了。所以,他们能领略到这种境界,领略到“万法唯心,心包万法”,这心包十虚啊!那个“含吐十虚”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个真心!我们这个真心,含吐十虚,无有方所,它是尽虚空、遍法界;你说它是在什么地方?它是无在、无不在的。所以心包万法,万法唯心;万法都是从心生出来的。“诸法从心生,诸法从心灭”,“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所以你的真心是不生灭的,这个法也是不生灭的。
啊,你说!这一个法会的大众都开悟了,我们讲经讲到这个地方,你说我们若不开悟,是不是应该生惭愧心?不是和你们讲笑话,现在要你们开悟的!谁再不开悟,看见我这个没有?要打的!这硬要逼着你们开悟!谁不开悟,我就不客气了!
我还有一句,你还没有给我翻译出来。我问问大家:当时法会,每一个都知道“心遍十方,见十方空”了。我们现在这个法会,有没有见着十方空的?
在当时,这一些个法会的大众,因为看见十方空,好像手中所拿着的叶物一样;又觉得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所有的一切的东西,都是这个菩提心里头的东西。心精遍圆,含裹十方:这个真心是周遍法界,圆满无缺,也是包含十方的。含裹十方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这种微妙的道理,没有一个地方不圆的,一点缺陷也没有,所以叫“遍圆”。无欠无余,也不会多一点,你若多了一点,也不算圆;也不会少一点,少了一点,也不算圆了;就应该有这么多,就是这么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就是“遍圆”!
“含裹十方”,“含”,就是包含;这个“裹”字,读“果”,就是包裹,就把它包起来。怎么叫“裹”呢?好像旅行袋,中国人叫“包裹”──中国有那个四方布,把东西包到这四方布里头,结几个疙瘩,这就叫“包裹”。好像寄来的东西,大的这也叫“包裹”。这个心含裹十方,这个“十方”,不过也是个名称,根本就不只十方,这是遍一切处!
**J2叙身荡然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反观”,以前阿难尊者是向外观的,向外观,看不着自己的眼睛;这回反观,大约是看见自己的眼睛了。为什么看见自己眼睛啊?佛说是“自己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面”,现在怎么又看见自己眼睛呢?因为他有天眼了。有天眼,你不单可以往外看,又可以往里看。你这个身体,一看,就像玻璃。好像这玻璃杯一样,玻璃杯里头,这水是有颜色的,看得见。你若得天眼通,或者智慧眼、佛眼,你身里头哪一部份有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得见的;有什么毛病,也可以看得见;有什么气血不流通,都可以看得见的。所以外边也可以看到,里边也可以看到。
当时这一些个大众,看十方如观掌上叶物;又看自己的肚皮,看自己里边这个身体,也和十方虚空那么一样的大。说:“那怎么又说父母给的身是像一粒微尘呢?”我现在所说这个身,是个法身;这个法身和十方虚空一样大的。这个肉身是个报身;这个报身,就好像在十方虚空里头一粒微尘那么多。你说,这是不是少到极点了呢?
所以说,“反观父母所生之身”,反观父母给的这个不干净的身体,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犹”,好像;“彼”,那个。好像在那十方的虚空之中,吹起来一粒的微尘,啊,忽然就好像存着,又好像要亡了!就好像这个灯,要灭,它又没灭;没灭,它又没有多少光。所以这个生灭的身,现在虽然存着,将来终究会亡的。这“若存若亡”,又是好像存在着,又好像不存在,这也是这个身体渺小得不得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要被你这个假的、父母给的很不洁净的身体迷惑了!你那么样执着它,那么样贪爱它,放不下这个身体。对这个身体,那看得不知几宝贵了!实际上,就像我有个弟子讲的:“傻瓜!真是傻瓜!这真是傻瓜了!”谁放不下自己这个身体,那就是最大的傻瓜。愿意做傻瓜,就放不下;不愿意做傻瓜,就把这个身体放下它!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又好像在那个很清净的大海里,漂流着的一个水泡,也不能起,也不能灭。你说它从什么地方起来的?又灭到什么地方去呢?也是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这时候,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地自知:得到这本来固有的妙明真心,它是不生不灭,永远常住而没有生灭的。
**H2赞谢获益(分二)
I1赞谢佛法 I2悟获法身
今I1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