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咋了你

[弘法探讨] 有些居士正在破坏佛教-释本幻法师开示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5-28 21:49
嗯嗯,掀佛骂祖,新祖产生嘛。
旧狮子王总是被新狮子打败,然而新的狮王就产生了。这个可以理解的。

罗刹女,你拐弯抹角的诋毁本人,无非护持喇嘛教。就不要欲说还休了。

点评

您心直铁断,不要根据的?!我已经为您这样的做法哭泣多次了。我实在不解。我已经向论坛管理求教了。 请论坛管理指教 http://www.shixiu.org/thread-242925-1-1.html (出处: 佛教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22:44
演大啊,您说我拐弯抹角地诋毁您。依您们正法组合的说法。就是我不直率,如宇宙言在下虚伪第一。您也是说我虚伪不心直吗? 当如您所表现的心直,说我无非护持喇嘛教?!也就是不用依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是吧?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22:27
这顶铁帽子好使。 演大啊,您用三昧真火把它烧红了戴过来。那才过瘾呢!这样凭空乱抛,尚不如意。如何搅空而生烈火?应当找些言辞把柄呀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8 22:10
发表于 2017-5-2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5-28 21:53
空性是不灭的,假设空性可以灭。此菩提心坚固不动。与海枯石烂心不变是一个意思的。

觉性不灭吧?没有一个单独存在于色之外的空性。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发表于 2017-5-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5-28 21:52
对于一个深信因果的,这要多大勇气来承担?你敢嘛?小样。

真是英雄啊!我什么之辈?能敢吗?
深信因果?不怕地狱之意吗?敢于承担?承担啥?承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

《金刚经》说,受持读诵此经,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演大轻视《金刚经》。您觉得演大如佛所许承担如来大法乎?

佛法深妙。如果学习《妙法莲花经》。当知,佛法唯佛与佛乃知。如果演大能越过祖师。当然是自许入佛知见及明佛意了。可是,以着《楞严经》的要求。就是佛菩萨应世,也不可泄佛密因,泄露自己佛菩萨的身份!自言证圣。如果自言自泄,是什么?您也应该明白吧!!!您不明白吗?不会吧!

仔细体会这里面的逻辑关联!您的大师兄勇气可嘉!但佛法是凭勇气来承担守护的吗?几多是菩提愿力?几多是无明英雄我慢习气?

您要是明白,真是好啊。您要是不明白,多思思吧...

面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5-2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5-28 21:55
罗刹女,你拐弯抹角的诋毁本人,无非护持喇嘛教。就不要欲说还休了。

这顶铁帽子好使。

演大啊,您用三昧真火把它烧红了戴过来。那才过瘾呢!这样凭空乱抛,尚不如意。如何搅空而生烈火?应当找些言辞把柄呀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5-2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5-28 21:55
罗刹女,你拐弯抹角的诋毁本人,无非护持喇嘛教。就不要欲说还休了。

演大啊,您说我拐弯抹角地诋毁您。依您们正法组合的说法。就是我不直率,如宇宙言在下虚伪第一。您也是说我虚伪不心直吗?

当如您所表现的心直,说我无非护持喇嘛教?!也就是不用依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是吧?就是我想怎么诋毁您就怎么诋毁您。是这样吗?不用事实证据的?然乎?
发表于 2017-5-28 22: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问问论坛里的女同修什么是身供养?
发表于 2017-5-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5-28 21:55
罗刹女,你拐弯抹角的诋毁本人,无非护持喇嘛教。就不要欲说还休了。

您心直铁断,不要根据的?!我已经为您这样的做法哭泣多次了。我实在不解。我已经向论坛管理求教了。

请论坛管理指教
http://www.shixiu.org/thread-242925-1-1.html
(出处: 佛教网)

发表于 2017-11-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释本幻法师的文章中,我只看到了“我高”,并没有看到其他。

点评

他有没有提,他出丑的事情? 他也有QQ号。曾经在一个QQ群里,他让人引佛经,明说他胡说八道,给整得无话可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6 16:36
发表于 2017-11-16 16: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翠竹 发表于 2017-11-16 15:02
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释本幻法师的文章中,我只看到了“我高”,并没有看到其他。

他有没有提,他出丑的事情?
他也有QQ号。曾经在一个QQ群里,他让人引佛经,明说他胡说八道,给整得无话可说。
发表于 2018-3-2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黑齿女师兄的麻辣烫妙味连载。....

感恩谁谁顶出的师兄大恩!
这这味道真的好热乎,好解腻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3-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出家都是相,皈依了就是三宝弟子。
善财童子53参不知顶礼了没?
发表于 2018-3-24 14: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一下他的博客。他的观点有变,肯定了居士说法。这很了不起!值得赞叹。
发表于 2018-3-2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问居士可不可以拜在家的居士为师?又这个在家的居士,既然是弟子,可不可以供养在家的师父?

**答:居士可以拜居士为师,此实无妨也!诚如佛于《优婆塞戒经》(摄取品第十三)中言:“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在家菩萨有一弟子,所谓在家。”由此故知,在家居士可以收在家之弟子也。古时候,亦有居士依止居士修学佛法者。又在家弟子供养在家师父,此恐无妨。因为《优婆塞戒经》中(摄取品第十三)中亦言:“善男子。在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复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欲行之人及远至者,所有僮仆作使之人,先给饮食,然后自用。又复教令信向三宝,苦乐共俱终不偏独,随时赏赐不令饥寒,终不打骂鞭挞苦楚,应当软言敦谕教诏。设有病者应当瞻疗,随所乏少当为求索,世间之事悉以教之,婚姻求对无求卑下。教以如来五部经典,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一切出家内外诸道,随意供养终不选择。何以故?先以施摄后当调故,以六和敬而教诏之。若求财物商贾农作奉事王者,常当至心如法而作,既得财已如法守护乐为福德,见他作时心生欢喜,是则名为不放逸法。在家菩萨若能教诲在家菩萨如是事者。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经文既然言在家菩萨,当要教在家弟子供养父母师长,如此则在家居士弟子,供养在家师父,恐为无妨。此佛经内容,因我昔日不曾得见,以为居士弟子不得供养居士师长,又言居士不得收在家弟子,此亦我之失察也。且印光大师于《复常逢春居士书六》中亦言:“有信心者,不妨如儒者拜门生例,拜汝等为师,然不得名为皈依师也。以皈依佛法僧三宝,居士何可僭称。但汝处无真知佛法之僧,且作求学之例,以期人各沾惠。”然佛于经中亦言:“出家菩萨畜二弟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畜一弟子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故知,在家弟子更要用功修行,切不可为五欲因缘所染也!净业居念佛堂微信号:13958636942         

**然居士收在家弟子,切不可贪求利养,或求名声,以为我一在家人能有诸多弟子,必然佛法高明,如此则成过矣!正如佛于经中言:“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此一点亦不可不知也。然在家居士纵依止居士为师,亦不可轻慢僧人,当要恭敬三宝,不可成现今之二宝居士也。


发表于 2018-3-24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问师父,有人说蕅益大师讲到,在家弟子不能称在家居士为师父,如果称了那是非法。因为大师曾经说过:“倘称白衣为师,则大成非法,真衰相矣。”但弟子看前后文,发现这是指僧人不得称居士为师父。但有些人只取这一句,以致前后文义割裂,成了断章取义,还说是蕅益大师说的,真成了污辱大师。还请师父全部加以白话解释,以免他人误解蕅益大师的见解。

答:对于这个问题,本幻的博客已经多次发文,实没有必要多说 。大家想想,佛在因地为雪山大士时,向罗刹鬼请教佛法。雪山大士见到如此长相很是可怕,且只是知道一句偈子,却没有道德修持的罗刹鬼,尚且恭敬地说:“大士,若能为我说是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只要能得一句偈,便终身愿为罗刹的弟子。特别后面罗刹要吃他,还丝毫不退求法的心,并且还为这罗刹“敷置法座,白言:‘和尚,愿坐此座。’我即于前叉手长跪而作是言:‘唯愿和尚,善为我说其余半偈令得具足。’”为了求取佛法,雪山大士称罗刹为和尚,并且还敷置法座,叉手长跪白言,足见为法的恭敬心!又野干是畜生因为知道佛法,为帝释天主和诸天人讲法,帝释天主尚且尊称野干为师,对它恭敬顶礼。对畜生和鬼都尚且如此,又更何况是人呢?(本文作者微信号:123235007)

以上的公案全部出自于如来金口所说的佛经,具体的佛经内容大家可自行查看。那如果在家弟子不能够称在家居士为师父,只能称出家僧人为师,称了就是非法。那佛经所说的是不是也是非法邪见了?雪山大士和帝释天主的做法是不是也是邪见了?敬劝一些无知的人,话不可乱说,小心谤法重罪造了还自以为是。

另外,玄奘大师在印度学法时,曾亲近过胜军论师,胜军论师他是一位居士。居士被人尊称为论师,玄奘大师还去亲近他学佛法,并且好多出家沙门、婆罗门、外道各派学者、国王、大臣、商主和豪门大族,都争相前往求见,恭敬地向他请教,跟他学法的弟子,十户中有六户都是。这是不是也是非法了?胜军论师是不是也是邪见了?

另外,对于蕅益大师的原文,不可只取这一句,以致成了断章取义,还说是蕅益大师说的,真成了污辱大师的见地。要知道,蕅益大师在《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合注》中说:“问﹕平时展转从下众学时,还得称为师否?答﹕前戒比丘,得称后戒比丘为阿阇梨,亦得一切事以师礼,唯除礼足。从沙弥学,亦复如是。若从三女众学,更须消息,令勿生讥嫌。若从近住、近事学者,不得称师,如佛世给孤长者,恒为新学比丘授法,反礼比丘之足,即其例也。问﹕比丘不得礼白衣者,何故《维摩经》中,新学比丘礼居士足?答﹕此是古佛化现,为欲浚发大教,偶示弹斥,且入三昧,令识宿命,豁然还得本心。故不得不破格礼足,非可援为常例!又如萧梁之时,有傅大士,乃是弥勒现身,亦非余诸凡圣所得籍口,今但当以给孤为式。是故白衣说法,此诚无过,亦非佛法衰兆。倘称白衣为师,则大成非法,真衰相矣。”

这话的意思是说有人问﹕平时展转从下众那里学佛法时,还得称下众为师父吗?答﹕前受戒的比丘,可以称后受戒比丘为师父,也可以一切事情以师长的礼节对待,但前受戒的比丘不可以顶礼后受戒比丘。比丘向沙弥学法,也是这样的做法。比丘若向比丘尼、沙弥尼、式叉尼这三类女众学法,更须斟酌,不要生出讥嫌来。比丘若向居士学法,比丘不得称居士为师父,如佛在世时给孤独长者,一直为新学的比丘教授佛法,但反而会顶礼比丘足下,这就是其例。问﹕比丘不得顶礼在家白衣,为什么《维摩经》中,新学的比丘去顶礼居士足下?答﹕这是古佛化现,为想迅速开发大的教法,偶尔示现弹斥,且令进入三昧,使识得宿命,豁然还得开发本心。所以不得不破格的比丘去顶礼居士足下,这不可以引为常例!又如萧梁朝时期,有傅大士,那是弥勒菩萨化现的,也不是其余诸凡夫和圣人所得籍口的,现在应当以给孤独长者如何教授比丘的方式为准。所以白衣说法,这真的没有过失,也不是佛法的衰兆。倘若比丘称白衣为师父,那就大成非法了,真是衰相了。

如果说这段文字,人能前后连起来好好看,有点文言文的功底,又怎么会理解出错,以致祖师所说与佛经完全不一致,真是得罪蕅益大师多矣!

又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在家菩萨有一弟子,所谓在家。”有人可笑的说,佛经中说的那是菩萨不是居士,所以在家居士不能收弟子。这种人,却不知道《在家菩萨戒本》中说得很清楚:“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为不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要知道,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如果能多看点书,又何会犯这类低级的错误,可叹!

另外蕅益大师于《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合注》中言:“七众者,旧云,比丘、比丘尼犯,余五众无作师事,未制。今按《善生经》中,在家菩萨亦得蓄在家弟子,似亦同制。然在家虽蓄弟子,无授戒事,故云不犯耳。”这话的意思是说,七众,过去说,比丘、比丘尼犯,其余五众没有作师的事,所以没有制。现今按照《善生经》中的说法,在家的菩萨也能蓄收在家的弟子,似乎也同制。然而在家人虽然蓄收弟子,却没有授戒的事,所以说不犯。这一点看后,更是说的很清楚,在家师父可以收在家弟子。断断不致于误会蕅益大师!

另外,印光大师在《复常逢春居士书六》中也说:“有信心者,不妨如儒者拜门生例,拜汝等为师,然不得名为皈依师也。以皈依佛法僧三宝,居士何可僭称。但汝处无真知佛法之僧,且作求学之例,以期人各沾惠。”这话是印光大师对常逢春居士说,有信心的在家人,不妨如儒家拜门生的例子,拜你们为师父,然而不可称为皈依师。因为皈依佛法僧三宝,居士不能僭越称呼。但是你处没有真正知道佛法的僧人,且作求学的例子,让在家人拜你们为师父,以期待人们各各沾得佛法的恩惠。
近代江味农居士,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中也说:“若尚未正式三皈,只称信士、信女。不称佛弟子,及优婆塞、优婆夷也。优婆塞、优婆夷,皆可讲经说法,而为法师。惟不可为皈戒师。因自己未受具足戒之故。三皈依,即是戒也。今世有向在家善知识请求皈依者,此误也。当知请求皈依,乃是请求为传三皈依戒。此事只可向出家善知识请求也。若向在家善知识请求讲经说法,为其弟子,依以为师,则固无不可者。如其志愿真诚,堪以教化。善知识亦不宜一味峻拒也。”这一点说得很明确,如果向在家善知识请求讲经说法,做他的弟子,依止在家善知识为师父,那是固无不可的。如果这个在家人志愿真诚,能堪以教化,在家善知识也不宜一味严格拒绝,不做他的师父。
希望学佛的人,多看一些佛言祖语,多强化文言文的功底,也好融会贯通祖师的本义,切不可好为人师,水平不够但却妄说佛法,批评这个攻击那个,以致诽谤佛法犯下罪业。慎之!慎之!
发表于 2018-3-2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问师父,弟子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说,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只要是宣讲正法,都应该尊其如法师。但是有人又说,只有出家僧人讲经才能尊其为法师,在家居士怎么可以呢?弟子不解,请师父为我等解惑。
答:对于这个问题,本幻实在不愿意正面解释。特别在这个末法时期,正法衰弱,法弱魔强,大家多爱斗诤坚固。往往是人云亦云的便认为是对,倘所说与大众认识的不大一样,便指为非法。但是学佛法,决定要依法不依人。究竟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只要是宣讲正法,都应该尊其如法师,这个观点正不正确?我们绝对要依从圣言量,要看看佛在经中,究竟是怎么说的?佛怎么说,我们就要怎么听,如果佛经中说的很清楚,而我们却以种种理由加以违背,那是不是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呢?
佛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说到,在无数劫以前毘摩国的陡陀山中,一天有只野干(形似狐狸,但体形较小的动物)被饥饿的狮子追赶捕食,慌忙之中坠落到一口井中,无法出来。经过三天的时间,野干已无生望,于是说道:
  遇到这样的灾祸,我的生命就要在这井中结束。一切万物都是无常变幻的,可是我这个身体不仅没有做一点功德,临死还要沾污井水,还不如当初让狮子吃掉。我的心已清净,向十方诸佛皈依忏悔,愿身口意造作的罪业于今生全部筹偿,三业清净,心住真实,生生世世遇到明师,如法修行速证佛果。
  这时帝释天主听到野干称念十方诸佛的名字,霍然想起过去诸佛,思忖自己没有教导的明师,沉迷五欲享乐,不能脱离恩爱的牢狱,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带领八万天人来到野干所处的井边问讯法要。
  帝释天主看到野干在井底两手攀爬土壁无法出井,就想圣人应化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我现在看到的虽然是野干形象,但一定是菩萨化现。应当向其请教除我疑惑,也让诸位天人听闻佛法。
  天帝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殊胜的佛法,我们处在没有明师教导的黑暗之中,刚才您所说的绝非普通,希望能够为天人宣讲佛法教化。”
  野干抬头回答:“你身为天主却无礼仪规矩,不看时宜,愚痴傲慢。那里有法师在下,请法的却人在上。连恭敬都谈不上还请教佛法?佛法如清净之水,能够滋润利益于人,怎么想学习却又心怀贡高。”
  帝释天主听了十分惭愧。诸天随从不禁愕然失笑,这次天主下到人间不仅白费功夫,还被教训得惭愧起来,真是可怜。帝释天主告诉诸位天人:不要为此奇怪,的确是我的举止行为不妥,惭愧自己的错误才能让我们听闻佛法要旨。于是立即垂下自己的天衣,把野干接出井中。并礼敬道歉,叩头忏悔,恭请说法:我们的确如您所说,因为没有明师教导我们苦乐无常的道理,沉醉于五欲享乐之中。诸天为野干准备美妙的食物,野干吃后不再绝望,意外的灾祸却带来了这样的好事,心中充满激动和庆幸。(本文作者微信号:123235007)
  野干心中想到:在畜生中没有比野干更加丑陋粗鄙的,凭着智慧的力量才会是现在这样。又想:我本就不喜爱这残缺的身体和生命,之所以高兴是因为这些愚痴的天人承蒙帝释天主有一点般若智慧,带领众人前来听闻佛法,让我有了宣扬佛法的机会。于是感叹到:妙啊,再没有比这更另人欣慰的,我今应当宣扬佛法,成就功德。又念:今天的恩惠都是由于我的教授师传授智慧方便所致。皈依我师,皈依我师,皈依般若智慧,皈依般若智慧。虽然我因为过错堕落到恶道中,但却能了知宿命因缘。般若智慧的力量能够让众多天神下降人间,接济供养于我,而且还有宣扬佛法的机会,得偿心愿。
  这时,帝释天主叮嘱诸位天人:法师这样说那就是一定会宣讲佛法了,今天我们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应当人人礼拜,恭请请教。诸位天人都称是,恭敬礼拜,围绕野干,一起说道:
  “请和尚野干讲解佛法,教导我们这些沉迷于五欲的蒙昧天人,恐怕一旦无常到来,福报享尽,堕落到三恶道,再也难以脱离。数万亿年我们才遇到这样一次福田,希望您能开示佛法正见,不仅我们天人得到利益,一切众生都会因此得福。愿我们直至成佛和您永不相离,因为善知识难以遇到,所以要立下这个誓言。”
  野干看到诸位天人殷勤劝请,想听闻佛法,更加欣慰。告诉帝释天主说:我曾经见到世人想要听闻佛法,必先设置高大庄严的法座,然后才请法师登台说法。为什么呢?经典佛法十分尊贵,礼敬就会得到福报,不要因为轻慢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诸位天人听了都立即脱下宝衣,层迭堆积成高大宝座,转瞬之间宝座即成,庄严清净无比。
  野干落座,向帝释天主说:我今天因为两个缘故演说佛法。第一是教导天人福报无量;第二是为了报答大家布施饮食的恩情,怎能不说。 



发表于 2018-3-2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释天主说:我们把您从井中救出,保全了您的性命,这个功德应该是最大的,为什么您说报恩没有涉及于此呢?一切众生都希望能够生命安乐,没有愿意死的,所以保全生命的功德应该很大啊?
  野干答道:人们对于生死的喜好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贪恋生命,有人欢迎死亡。什么人贪生怕死呢?在世的时候愚痴邪见,不信来世,远离佛法,不遇明师,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样的人才贪生怕死。什么人欢迎死亡呢?能够遇到明师,奉侍三宝,改恶修善,孝养父母,礼敬师长,和睦妻子和眷属奴婢,对人谦和恭敬。这样的人厌恶身命,欢迎死亡。因为善人死后会因福报升天,享受五欲欢乐,恶人死后,会堕落地狱,受无量痛苦。善人欢迎死亡如同囚徒被释放出狱,恶人害怕死亡如同被抓入狱的囚徒。
  帝释天主问道:如您所说,保全生命并无功德,的确是这样。那么其余两条原因有什么功德呢?请您一并讲一下,开导我们这些尚不明了的人。
  野干回答:布施饮食能够救济人一天的性命,布施珍宝能够给予人一辈子福报,但是这会让对生死轮回、业因牵缠更加严重,说法教化称为法布施,能够让人脱离六道轮回。脱离轮回有三种人:一是罗汉,二是辟支佛,三是佛。这三种人都从听闻佛法,如法修行而证果。众生能够免除三恶道的苦报,享受人天福乐都是由于听闻佛法的缘放。因此以法布施功德无量。
  帝释天主说:那法师您现在的身体是神通化现的吗?
  野干说:是罪业报应所致,并非化现。众天人听了,很感惊讶和悲哀,不禁泪流,更加恭敬。对野干说:我原以为是菩萨圣者为了度化众生而变化的形象,现在才知道是罪业报应。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缘故,望您慈悲,说说其中的因缘。野干说:你们这个要求很好啊,我现在就讲给你们听。
  我前世曾经出生于波罗奈波头摩城一个贫困的家庭,叫阿逸多,是刹帝利种性的贵族,聪明好学,十二岁跟随师父在深山中勤奋学习,从不怠懈。师父亦不分日夜地教授我学问、智慧,恰当地给予指导。经过了五十年,九十六种经论、医方、咒术、占相吉凶祸福都十分精通。其智慧学识名扬四方。那时阿逸多想:我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由于师父教化的功劳,难以报答。但是家境贫困没有能够供养的,只有卖身报答。想到这他向师父顶礼,说道:弟子想卖身供养师父,以报答您的恩情。他的师父答道:我是山中的隐士,乞食就可以活命,没有什么缺乏的。你为什么要把自己高贵的身体出卖来供养我呢?以你的智慧才学应该可以教化天下人,做佛法明灯,教化的功德足以报答我对你的恩情。千万不要再动这样的念头了。阿逸多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违逆老师的教诲,仍然留在山中乞食生活。
  过了没有多久,国王就去世了。群臣商议,宣告国人,召集所有才学之士,一起演讲辩论,获胜者就拥立他为君主。阿逸多也应召前来,和诸位饱学之士有五百人,在七天中共同辩论,没有能胜过他的。群臣十分高兴,召集婆罗门等贵族,礼拜阿逸多,拥立为王。阿逸多看到这样的情况,喜忧兼并,想到:如果作了君主,恐怕会产生骄慢习气,贪求快乐,导致人民的痛苦,死后还会堕入地狱,受诸痛苦。如果不做这个君主,自己家境贫困,无力供养师父,报答他的恩情。思考再三,最后决定接受大家的拥立,为了能报答师父,供养自己的父母,决心称帝。接受王位后,阿逸多王就派遣忠诚的大臣带领座驾马车,幢幅宝盖,香花乐舞,种种饮食,到山中迎接师父,回到都城供养。另外建立庄严的七宝宫殿,雕花刻楼,绘画彩色来装饰。床卧被褥,饮食医药,园林花果,泉水浴池一切完备,供养师父。阿逸多王和举国臣民,天人宫女,每日都跟从师父受持十善法戒,这样过了一百年。
  那时边境上有两个小国,互有仇怨,各自召集兵马讨伐对方,战乱多年双方都没有获胜。两个国家,一个叫安陀罗,一个叫摩罗婆耶。安陀罗王召集大臣商议,让大家献计献策,用什么方法能够吞并占领对方。大臣们说:阿逸多王出身微贱,虽然身居王位,寒微之意尚有。身居帝位以来奉持十善,从不邪淫,虽然有宫女,一年当中也亲近不了几次。按我的想法,我们从国中挑选美貌可人,端正年少的女孩一百人,打扮漂亮,派遣忠诚使者,附带贵重宝物和秀女,前往贡奉。如果他接受了,请他派遣百万强兵,帮助我们攻打,一定可以攻克。
  于是按照这个计策,宝物美女很快备好,派遣使者前去奉献给阿逸多王。阿逸多王得到众多的美女宝物后十分高兴,便问:你们大王送给我这么好的礼物,想要有什么报答呢?使者禀告说:摩罗婆国是大王管辖统治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国王十分奸诈狡猾,不知化度国民,自己荒淫无道,不整顿国政,人民被他毒害,看到他犹如敌人一样。所以特地请大王派遣百万强兵,协助我们降伏他。我们奉献宝物秀女表示诚意,正是这个缘故。阿逸多王说:很好。遂即派遣精锐兵士百万众。安陀罗王也从自己国中派遣百万人马,一起合力前往讨伐。经过一百天的战斗,伤亡过半才获胜,摩罗婆王和其宗族都被杀死,数千万人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阿逸多王自从得到了众多美女,情意迷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初衷。奢侈荒淫,贪诸享乐,不理国政,百官群臣竟相作乱,抢掠百姓为奴,风雨不调,饥民遍野,他国乘机前来侵掠。阿逸多王从此亡国,自己也死了。
  阿逸多王死后堕入地狱,受到种种痛苦茶毒。由于前世学问智慧的力量得知宿命,忏悔自责所做罪业,立即从地狱命终,生到饿鬼道。在饿鬼道中仍能得知宿命,忏悔罪业,修十善业。便立即从饿鬼道脱离,投生道畜生道成为野干。由于智慧的力量,仍然知晓前世宿命,改过修行,奉持十善,也教化同类修行十善业道。这次遇到狮子捕食,一时恐惧坠落井中,安心待死,希望离苦得乐,往生天界。由于你们救我出井,让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经受的辛劳痛苦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所以说你拯救我的性命是没有什么功劳的。
  帝释天主说:您所说善人喜欢死亡怕是不对,为什么呢?法师您在井底,如果不投入我们垂下的天衣就无法出来,也就不能得救。您之所以得救是因为法师自己的主动。可见并非不愿继续您的生命,怎么说不贪恋生命呢?
  野干说:我之所以投衣得救是为了三个重要缘故。第一个缘故是为了不违背帝释天主您的愿望。违背他人的良好意愿,导致其不能实现,会受苦报。给他人带来苦恼,生生世世自己所希求的愿望都得不到实现,等于是给自己苦恼。并非为了贪恋生命。第二个缘故是见到诸位天人是想听闻佛法,为了给大家宣讲正法,做法布施的缘故。如果应当说而不说就是吝啬佛法智慧,这样的果报是生生世世盲隆黯哑,六根不灵,生活在偏僻的地方,没有智慧。虽然所处的地方是不错,但是心智不开,学什么都不能成就。这也等于是给自己带来苦恼。并非是为了贪恋生命。就如同世人由于前世布施修善,由于福报得生为人,各种愿望都得到满足,拥有众多财富。有贫困的人来乞求施舍却因为吝啬的心不肯布施,贪吝的果报会转世生于饿鬼道中,时常饥渴,冬日没有衣物御寒,夏天没有阴凉避日。这样痛苦的日子要数千万年才能结束,然后转生到畜生道,吃草饮水,愚痴无知。或在污秽的泥泞中进食。贪吝佛法智慧的罪过就是这样。第三个缘故是为了教化宣说佛法,利益一切天人大众,另大家智慧增长,这是法布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帝释天主说:请您说说宣讲佛法,教化众生的福报是什么。
  野干答道:宣讲正法,能够让人们知道有来生后世,作善会得福,作恶会受报,修行可以得道。由此功德后世会智慧明达,了知宿命。如果转生天界就能成为天人的导师。如果生在人间就是转轮圣王,用十善教化天下人民。如果是国君,会以正法治理国家,通达宿命。因为了知宿世因缘,心不会放逸。身居尊贵,享受五欲快乐就会有魔事扰乱毁坏,让人迷惑造作恶业。一时犯错受到恶报的时候,由于智慧力的缘故能够迅速兔除苦报,转生天界,智慧光明会逐渐增长,成就菩萨道,所以佛说教化的福报无量无边。
  帝释天主听后十分喜悦,说道:好啊,好啊。就像您说的,我们这些天人,今天才知道财布施和法布施的区别。财布施如同豆绿大的灯光在很小的房间中,法布施如同太阳的光芒照耀天下一切,所到之处黑暗消失,因为日光的本性就是光明的,所以能够照耀一切事物。法师您今天也是这样,由于从前修习正法,智慧通达,现在又以智慧光明解除众生愚痴的黑暗。
  帝释天主说完这番话后,八万天人都肃然起立,端正衣服,恭敬顶礼。
大家自己想一想,野干是畜生因为知道佛法,为帝释和诸天人讲法,尚要尊其为法师,对它恭敬顶礼供养,又更何况是人呢?有人指出,在家居士纵然宣讲正法,也不能尊其如同法师,我不知道他这种说法,是违背佛言,还是遵从佛言呢?学佛的人,不依佛经所说,只依个人情见,究竟是正见还是错见呢?要知道“经法贵重,敬之得福,不宜轻心,自亏福也。”凡是认为僧人说法可以尊他如法师,而居士讲法则不以为然,甚至轻慢诽谤,这正是佛经中所说的不宜轻心自亏福也!乃到僧人现僧人相讲法时则会恭敬,若僧人一退隐僧相再讲经,纵然讲法已比之前更加殊胜,则全然不屑一顾,还要攻击破坏。不想想帝释天王和众天人,在知道野干不是菩萨化身,是罪业报应所致时。众天人听了,不但没有轻慢,反而很感惊讶和悲哀,不禁泪流更加恭敬。这与那些轻慢在家人说法的所谓的学佛人相比,真是天地之别!真学法与假学法,由此也可见了。
另外,玄奘大师在印度学法时,曾亲近过胜军论师,胜军论师他是一位居士。居士被人尊称为论师,如果在今天恐怕要受到某些我慢人的批评了。又玄奘大师还去亲近他学佛法,并且好多出家沙门、婆罗门、外道各派学者、国王、大臣、商主和豪门大族,都争相前往求见,恭敬地向他请教,跟他学法的弟子,十户中有六户都是。如果在今天,恐怕又要受到某些我慢辈的攻击了。在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言:“杖林中近有邬波索迦阇耶犀那者,(唐言胜军)。西印度刹帝利种也,志尚夷简,情悦出林,迹居幻境,心游真际,内外典籍,穷究幽微,辞论清高,仪范闲雅。诸沙门、婆罗门、外道异学、国王、大臣、长者、豪右,相趣通谒,伏膺请益。受业门人,十室而六。年渐七十,耽读不倦,余艺捐废,惟习佛经,策励身心,不舍昼夜。”
近代江味农居士,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中说:“若尚未正式三皈,只称信士、信女。不称佛弟子,及优婆塞、优婆夷也。优婆塞、优婆夷,皆可讲经说法,而为法师。惟不可为皈戒师。因自己未受具足戒之故。三皈依,即是戒也。今世有向在家善知识请求皈依者,此误也。当知请求皈依,乃是请求为传三皈依戒。此事只可向出家善知识请求也。若向在家善知识请求讲经说法,为其弟子,依以为师,则固无不可者。如其志愿真诚,堪以教化。善知识亦不宜一味峻拒也。”
江味农居士说到,男居士女居士,都可以讲经说法,而为法师。或许有些自以为是的人,要轻慢江味农居士,认为他只是一个在家人,又不是出家的高僧大德,所说的话不足为道。你或许自大狂妄,敢轻慢江味农居士,但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众人所敬仰的印光大师却对他赞叹有加。印光大师在《江母郭太夫人西归事略发隐》中说:“味农江居士,端庄谦逊,有古人风。其修持诚恳严密,唯期实益。凡谈玄说妙,好高务胜之习气,概无有焉。光虽钦其天性淳笃,意其家庭钧陶,必有大过人处。及见太夫人西归事略,知居士之资于母者独厚。是知世有贤母,方有贤人。”又说到:“而味农居士,又特扩充母训,精研佛学。”印光大师从不妄加赞叹别人,但印祖说江味农居士,端庄谦逊,有古人的风范。他的修持诚恳严密,只求真实利益。凡是谈玄说妙,好高务胜的习气,一概没有,且又是精研佛学的人。试问这们的一位修行人所说的话,岂可以一句不足为道而全然否定?
不管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只要在宣讲正法,都应该尊其如法师。这话究竟是对还是错,本幻已经引过佛经,和昔日大德的著述。心谦虚明道理的人,自然可以分辨事实真相。倘若佛金口所宣的法,不以为然,那就不是我能再说得了。


发表于 2018-3-2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佛说未曾有因缘经》的经文,以便查证。
佛言。忆念过去无数劫时。毗摩大国。徙陀山中。有一野干。有师子王追逐欲食。野干惶怖奔走。堕一丘井。不能得出。经于三日。开心分死。而说偈言
 祸哉今日苦所逼  便当没命于丘井  一切万物皆无常  恨不以身喂师子  呜呼奈何罪厄身  贪惜躯命无功死  无功而死尚可恨  况复臭身污人水  南无忏悔十方佛  表知我心净无已  前世所造三业罪  愿于今身偿令毕  众罪毕了三业净  其心不动念真实  从是世世遭明师  如法修行速成佛  时天帝释闻佛名  肃然毛竖念古佛  自惟孤露无师导  耽著五欲自沉没  不能得出恩爱狱  思惟感切目下泪  即与诸天八万众  飞下诣井欲问讯  乃见野干在井底  两手攀土不能出  天帝复自思念言  圣人应现无方术  今我虽见野干形  斯必菩萨非凡器  今当请问除我疑  并令诸天得闻法 
天帝曰
 不闻圣教旷大久  常处幽冥无师导  仁者向说非凡语  愿为诸天宣法教  于时野干仰答曰  汝为天帝无教训  不知时宜甚痴傲  法师在下自处上  都不修敬问法要  法水清净能济人  云何欲得怀贡高  天帝闻是大惭愧  给侍诸天愕然笑  天王降止大无利  而被惭耻甚可悼  帝释即时告诸天  慎莫以此为惊怪  是我顽弊行不称  必当因是闻法要  即时垂下天宝衣  接取野干出于上  叉手辞谢说不是  叩头忏悔愿垂亮  诸天实尔如尊诲  缠绵五欲致迷荒  皆由不遇善师导  为说苦乐常无常  诸天为设甘露食  野干得食生活望  非意祸中致斯福  心怀踊跃庆无量 
于是野干。心自念言。畜生道中。丑弊困厄。无过野干。智慧力故。乃致如是。复作是念。刑残之命。本非所爱。所以称庆。大欢喜者。为通化耳。此诸痴天。皆蒙帝释先有波若一豪之分。共相随来。皆欲闻法。而自叹言。奇哉奇哉。何慰如之。今当通化。成我功德。复作是念。今日之恩。莫不由我。先师和上。慈哀教授。智慧方便。功德乎。南无力我师。南无我师。南无波若。南无波若。虽复失行生恶趣中。犹识宿命。知其业缘。波若之力。能感诸天。降神来下。接济供养。复得通化。展我微心。时天帝释。告诸天曰。如师言者。定欲说法。我等今来。快得善利。今当人人。叩头丹诚。请令说法。咸然唯诺。即各修敬。偏袒右肩。围绕野干。长跪合掌。异口同音。而说颂曰
 善哉善哉  和上野干  唯愿说法  开化天人  天人幽冥  五欲所缠  恒恐福尽  无常所迁  死堕恶道  求拔良难  从久远来  数万忆年  今始一遇  良祐福田  唯垂慈哀  宣示法言  天人得福  众生亦然  愿与和上  永劫相连  至成佛道  常作因缘  明人难值  故立誓言 
于是野干。见诸天人。殷勤劝请。乐欲闻法。益加欣踊。告天帝曰。忆念我昔。曾见世人。欲闻法者。先敷高座。庄严清净。方请法师。登座说法。所以者何。经法贵重。敬之得福。不宜轻心。自亏福也。诸天闻已。咸然唯诺。脱天宝衣积为高座。须臾之间。庄严校饰。清净第一。野干升座。告天帝曰。吾今说法。正当为二大因缘故。何等为二。一者说法。开化天人。福无量故。二者为报施食恩故。岂得不说。天帝白曰。免井厄难。得全身命。功德应大。尊者云何说法报恩。不及此耶。所以者何。一切天下。皆乐生求安。无欲死者。以是因缘。全命之功。岂得不大。野干答曰。死生之宜。各有其人。有人贪生。有人乐死。何人贪生。其人生世。愚痴幽冥。不知死已。后世更生。违佛远法。不遭明师。杀盗淫欺。唯恶是从。如是之人。贪生畏死。何人乐死。遭遇明师。奉事三宝。改恶修善。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和顺妻子。奴婢眷属。谦敬于人。如斯之人。恶生乐死。所以者何。善人死者。福应生天。受五欲乐。恶人死者。应入地狱受无量苦。善人乐死。如囚出狱恶人畏死。如囚入狱。天帝问曰。如尊所诲。全其躯命。无功夫者。诚如所言。其余二功。施食施法。有何功德。唯愿说之。开化盲冥。野干答曰。布施饮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物。济一世之福增益生死。系缚因缘。说法教化。名为法施。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出世间道者。凡有三种。一者罗汉。二者辟支佛。三者佛道。此三乘人。皆从闻法。如说修行。有诸众生。免三恶道。受人天福乐。皆由闻法。是故佛说。以法布施。功德无量。天帝白言。师今此身。为是业报应化身乎。野干答言。是罪业报非应化也。天人闻已。肃然惊怖。悲哀伤心。垂泪满目。更起修敬。白野干曰。我意谓是菩萨圣人应现济物。而今方闻罪业果报。未知其故惟垂哀愍。说其因缘。野干答曰。欲闻者善。吾今说之。忆念故世。生波罗捺波头摩城。为贫家子。名阿逸多。刹利种姓。幼怀聪朗。好学是欲。至年十二。追随明师。在于深山。辛苦奉事。研精习学。翘勤不懈。师亦晨夜。切磋教授。不失时节。经五十年。九十六种。经书记论。医方咒术。占相吉凶。灾异祸福。靡所不达。高才智德。名闻四远时阿逸多。伏自惟曰。今日之济。莫不由我尊师和上教化之恩。其功难报。家既贫乏。无为供养。唯当卖身以报师恩。作是念已。长跪白师。弟子今者。欲自卖身以报师恩。其师答曰。山居道士。乞食自存。五无所乏。子今何为。毁卖贵身。欲供我也。子今成就智慧辩才。当转教化天下人民。为法灯明教化之功。岂不足报我之恩也。幸可不须余举动也。时阿逸多。既是智人。不违师教。留住山中。乞食自存
如是不久。国王崩亡。群臣集议。宣令国界。诸名学士。普召使集。令共讲论。谁得胜者。当立为王。时阿逸多。应召来集。与诸学士五百余人。七日之中。共捔试议。无有胜者。群臣欢喜。召婆罗门。拜阿逸多。绍为国王。时阿逸多。见是事已。忧喜交集。而作是念。若作王者。恐有憍溢。贪求快意。为民致患。死入地狱。受苦因缘。若不为者。家贫无禄。无以供养报师重恩。思计反覆。听当受之。为报师恩并养父母。思惟是已。宁受王位。受正位已。即遣忠臣。严驾宝车。幢幡曲盖。香花伎乐。百种饮食。就山迎师。还国供养。别立宫舍。七宝厕填雕文刻镂众彩杂饰。床卧被褥。饮食医药。花果园林。流泉浴池庄校严好。以供养师。阿逸多王。与国臣民夫人采女。日日从师。受十善法。经一百年
尔时边境有二小国。其二小国王。共相怨疾。私立兵马。共相诛罚。经于多年。各不相得。其一国者。名安陀罗。一国名曰摩罗婆耶。安陀罗王。召诸群臣。集共议言。当作何方令得彼国。诸臣答言。阿逸多王。出生寒贱。虽居王位。寒意犹存。从昔已来。奉持十善。不犯外色。虽有宫女。其年并宿。如臣计者。检括国中。不问豪贱。选择名女。足一百人。年少端政。堪适意者。庄严香洁。遣忠良者。赍持重宝。并诸采女。往贡献之。若其纳者。当从王请。强兵百万。助往攻之。无往不伏。即随其计。名女宝物。一时悉办。遣忠良臣。往奉献之。阿逸多王。得诸美女及珍宝物。甚大欢喜。问使者言。彼王奉我。如斯好物。欲望何报。使者白王。摩罗婆国。是大王所统。彼王顽嚚。不知化度。淫乱无道。不理国政。民被其毒。视之若怨。特从大王。请兵百万。助往伏之。奉献之诚。其正在此。王曰甚善。即令拣锐强兵百万。以送与之。安陀罗王。自拣国中。得百万人。一时相助。鸣鼓往伐。百日之中。斗战伤杀。人死过半。方得胜彼。摩罗婆王。悉被刑斩。及其宗族。数千万人。一时倾没。阿逸多王。既得诸女。意迷情惑。忘失本志。奢淫著乐。不理国政。众官群僚。相与作乱。良民之子。略为奴婢。风雨不时。饥饿满道。异方怨敌。遂来侵掠。阿逸多王。从是失国。遂致亡没。从是死已。生地狱中。身被楚毒。缘前学问智慧力故。即识宿命。心自悔责。改恶修善。须臾之间。地狱命终。生饿鬼中。复识宿命。即悔复过。修念十善。须臾之间。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受野干身。智慧力故。复识宿命。改往修来。奉持十善。复教余众生。令行十善。近逢师子。当时怖惧。堕丘井中。开心分死。冀得生天。离苦受乐。由汝接我。违失本愿。方经辛苦。何时当免。是故我说。汝济我命。无功夫也。天帝难曰。如尊语者。善人求死。是事不然。何以故。师在井底。若不入衣则不得出若不得出。自不得生。今所缘得生。由师入衣。是故当知。非不欲生。云何说言不贪生耶。野干答曰。吾今所以入衣之意。正为三事。大因缘故。何谓为三。一者入衣。不违天帝本志愿故。夫人违志。不果所愿。则致大苦。施人苦恼。在在所生。所愿不果。所求不得。所向不得。自致苦恼。为是等故。非为生也。二者入衣。见诸天意。欲得闻法。欲为诸天。宣通正法。不吝法故。如当不说则为吝法。吝法之罪。世世所生。聋盲喑哑。诸根闭塞。生于边地。痴騃无智。虽生好处。情顽闇钝。所学不成。学不成故。自致苦恼。为是等故。非为生也。譬如世人。因其前世。布施修善。福德因缘。今生为人。所愿从心。富有财物。贫者求乞。悭心吝惜。不肯施与。悭贪果报。生饿鬼中。常患饥渴。裸形无衣。冬时寒冻。身体破裂。暑时大热。无依荫处。如是苦恼。数千万岁。饿鬼罪毕。生畜生中。食草饮水。痴无所知。或食泥上。污露不净。悭贪罪故。受报如是。吝法之愆。亦如此焉。三者入衣。正为宣传通法化耳。利益天人。令开悟故。名为法施。功德无量。为是等故。非求生也
天帝问曰。教化功德。其福云何。唯愿说之。野干答曰。宣传正化。能令众生知死有生。作善获福。为恶受殃。修道得道。缘是功德。转身所生智慧明了。常识宿命。若生天上。为诸天师。若生世间。为金轮王。常以十善。教化天下。若为人王。治以正法。常识宿命。识宿命故。心不放逸。人居尊宠。受五欲乐。多有魔事。来相沮坏。令人意惑。造起恶业。虽复失行。受恶报时。智慧力故。速得免苦。生天福乐。智慧光明。渐渐增长。成菩萨行。至无生忍。是故佛说。教化之功。其福无量。天帝喜曰。善哉善哉。诚如尊教。我等诸天。今日始知财施法施功德因缘差别之相。其财施者。譬如寸灯明小室中。其法施者。犹若日光照四天下。随所行处。能除闇冥。所以者何。日性自明。故能照物。和上今者。亦复如是。本修习故。智慧明了。复以慧明。除众生闇。
于时天帝。说是语已。八万诸天。咸然起立。正服修敬。长跪合掌。

发表于 2018-3-2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7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