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6|回复: 0

[财富福报] 昌臻法师:深入分析心地与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昌臻法师:心地与命运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正如种地一样,种什么得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结福果,种恶因结苦果。 什么叫命运?命运指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等现象,就是业因果报的体现。本来我们这个身体就是由业报所生,是来受善恶业报的,所以叫“报身”或:“业报身。”一个人的相貌气质、贵贱、穷富、寿夭等属于“正报”及正受的果报体;所处的社幷会和家庭环境、亲属子女及生活享受等属于“依报”,及依止的报土。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丰富圆满;正报无福,依报必定贫困恶劣。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业因”现世结的“果报”。正如《涅槃经·矫陈品》所说:“恶报之报,如影随行;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可知一个人的命运,并非由天神掌握,也不由别人操纵,完全是自种因自受果。

  
佛法从根本上揭示“命”和“相”的由来与原理,却不教人去算命、看相,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命”和“相” 算不算都是一样;但佛教又不同于宿命论,认为因果律是活泼泼的,不是什么“铁板数”。所以,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业因)。”我们在受果报的同时,又不断在种业因,只要改变“业因”就可以转变“果报”;而转变的关键又在于“心地”。所谓“业由心造”、“业由心转”;“相随心转”“命自己立”的道理,正是

  
“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固有一切果;(《心法念处经》)

  
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诸果报。”

  
古德偈语说:

  
“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儒家也认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和“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而教人“自求多福”。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得好:“人与器皿不同,如笔只能是笔,剑不能变琴。所以它们存在和毁灭时间的长短,是有一定的。人便不一样,因为有的人,昨天还是盗跖,今天可成为大舜;他的吉凶祸福,也便随着改变。很难说得定。”宋代隐士陈抟(希夷)的《心相篇》说: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结尾说: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知其恶而弗之,祸转为福。”

  
这些都说明;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归根到底说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古代流传的一首《心地与命运之歌》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对于此诗,深为赞赏,尝书写赠人,并说:“此诗于心命二义,发挥周到。果能依之行,则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造化之权不归于天地鬼神矣。”当代高僧星云大师,也高度评价此诗,劝人依此修心,忏悔罪障,不造恶业,广种善缘,培植福德;那么我们的命运必定是光明平坦的。此诗前八句,把心地与命运的关系,概括为四种不同的情况;后八句,揭示“命由心造”“境随心转”和“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道理;最后指出对待这个问题的两种态度,两种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