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子孙满堂

[心得体会] 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那是不行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到头总有报,不是不报,只因时候未到。既然知道有报,就要行善止恶。果报各有不同,或在今生报,或在来生报,乃至多生报。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麦得麦,种稻得稻,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讲的佛教,包括一切,所谓“尽虚空,遍法界”。谁能跑出法界外,谁就不用信佛;谁能跑出虚空外,我就不把他算作佛教徒,如果不能跑出虚空法界之外,那就是佛教徒,这是我讲佛教的宗旨。。【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所有的宗教,合并为一家,所以我把佛教叫做“众生教”。因为谁也跑不出虚空法界外,谁都是众生,所以佛教乃是众生所学之教。我又把佛教改为“人教”,因为所有的人,都有作佛的资格。只要专一来修行,最后会成佛。。【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本来是没有的,因为宗教只为对治人的病。人的病,就是贪瞋痴,宗教就是戒定慧。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是绝症,戒定慧是特效药,有药到病除的奇效。。【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信的教,不是一定好的,可是我愿意信它。因为佛教是开智慧的教。【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所有的人,并不是都是好人。我把不好的人包括在佛教里,所以佛教也有不好的。佛教像是虚空,能包括所有无量世界,哪个世界没有厕所?如果没有厕所,怎能成世界?所谓“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极。”。【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是从坏处形容出来的;坏是从好处比较出来的。好的极处便该坏了,坏到极处便该好了,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是必然的变化。。【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德的人,不说亏德的话;无道德的人,不说有德的话。为什么?关键在智和愚的分别。。【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戒”主要是说遵守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最常见的是佛教的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学按内容又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戒”的原意来看,佛教中的“戒”,它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也就是在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杜绝坏的行为习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如果培养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就不会去干坏事。如果是一个将戒行思想根植于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坚守这些戒律,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集中精力于修行,这便是无欲无求和功德无量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中,通常将培育到高级的定力成为是“禅定”。禅定是指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如果可以达到禅定的境界,那么他就可以强化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持续得维持极度的喜悦、快乐、平静等各种心情状态。减少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多处于平静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这就是“定”的最高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学的慧学指的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上述二学所提倡的,守戒律,习禅定,其根本追求就是更好的悟彻“慧”。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提倡培养智慧,是因为他能够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把他们连根拔除。但是这里佛教中所提及的智慧,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不同,它不是简单得指智商高,记忆力强或者是某一项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也被称作是“般若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8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