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佛教经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三---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众生具诸结】:诸结就是一切业障。有这个结,就得不到解脱,也就是被绑住了。被什么所绑住呢?被所造的业障绑住。为什么会造业障?因为贪瞋痴三毒在作怪,专门造染汚的业,所以黑暗而不见光明,没有智慧。如何能消除业障?就要修行。修什么?修戒定慧,行菩萨道,功德圆满时,业障自然消除。
【所有随眠与习气】:现行业障的种子,是存在第八识因中,和所有生生世世所做随眠习气的事情。
什么叫习气?也就是余习。好像吸烟的人,虽然把烟戒了,但是有时候还想吸烟,这是余习。喝酒的人,也是这样,甚至在梦中,仍然作吸烟或喝酒的梦。凡是各种不良习惯毛病,都叫习气。贪、瞋、痴等也是习气。好像佛的弟子,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有贪的习气,贪旃檀木钵,便以神通力取之。舍利佛尊者,有瞋的习气,虽然智慧第一,但是还会发脾气。周利槃陀伽尊者,有痴的习气,虽然开悟,可是还有愚痴的样子。
【如来出现徧世间】:佛的出现能徧满一切世间,所谓「尽虚空,徧法界」。
【悉以方便令除灭】:佛完全以方便法门,使令一切众生的习气都除灭。令众生得到无漏,令众生成佛,有这种智力。因为佛自己已无漏而成佛,所以可以令众生成佛。这是佛第十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漏尽智力。
尔时,法界普音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会海已。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法界普音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观一切道场中的大众海会之后,又用十一首偈颂来解说前边没有说完的道理。
这十一首偈颂中的第一首偈颂是总,总起来说十种波罗蜜的大概意思;后十首是别,分别来说。这十种波罗蜜必须认眞去修行,才能到彼岸。十波罗蜜又为十度,也就是①布施度②持戒度③忍辱度④精进度⑤禅定度⑥般若度⑦方便度⑧愿度⑨力度⑩智度。度就是度你到究竟湼槃去。也就是船,度生死大海的船。这十只船,都可以到彼岸。
佛威神力徧十方 广大示现无分别
大菩提行波罗蜜 昔所满足皆令见
【佛威神力徧十方】:佛的大威德、大神通、大力量,是徧满十方,尽虚空、徧法界。
【广大示现无分别】:佛的威神力是广大而平等,示现到各地方去,没有高下的分别。
【大菩提行波罗蜜】:佛是修大菩提的行门,也发大的觉悟心,修大的波罗蜜。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一切到彼岸的法门,都勇猛精进去修行。
【昔所满足皆令见】:佛在往昔所修十度万行这种法门,都圆满具足,令在法会中的大众,都能亲自见到这种境界
昔于众生起大悲 修行布施波罗蜜
以是其身最殊妙 能令见者生欢喜
这四句偈颂是讲布施波罗蜜。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凡是事情作完了,或者成功了,都叫到彼岸,这是印度当时的辞语。
为什么要布施?因为众生有六种蔽,遮住自己的菩提路。
①悭吝蔽:就是捨不得。一分钱也不肯布施于人,所谓「捨钱如割肉」。无论什么事情都精打细算,对己有利益的事情,就去做;对己不利的事,绝对不做,算得清清楚楚,这是吝啬的思想。
从前有位悭贪吝啬的人,他的朋友过生日要送礼物,他想,无论送什么东西,都要花钱去买,既浪费金钱,又没有纪念的价值。不如在纸上画一个大寿糕,又省钱又有纪念性。于是他便画了一个生日祝寿糕,到朋友家去祝寿,见到朋友就鞠躬作揖的说:「恭喜!恭喜!祝你生日快乐,万寿无疆!我没有特别的礼物相赠,送个饼为寿礼」。他的朋友更悭吝,接过来一看,生日寿饼是画在纸上。便对悭吝人说:「等老兄生日时,我送这样大(用手在虚空中划一个大圆圈)的寿饼,现在就送给你,作为暖寿的礼物」。这个人连一张纸也不捨得,一文钱也不花,就作了人情,这是悭吝的笑话。
②犯戒蔽:信佛人受戒之后,不保守金刚寳戒,常常杀生、偸盗、邪淫、妄语、饮酒,犯这五种根本大戒。
③瞋恚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缘无故便发脾气,无明火三丈高,自己还不知道,以发脾气当作家常便饭。
④懈怠蔽: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不如睡觉舒服,这就是懒惰的表现。
⑤散乱蔽:一天到晚打妄想,精神不集中,无心修行。一旦懒惰就散乱,散乱就无智慧,无智慧便得不到解脱。
⑥恶慧蔽:智慧也有善恶之分别。用到正当地方是善智慧,用到不正当地方是恶智慧。好像不良少年,他们就有恶智慧,所行所作,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
有了这种的蔽,就不能行布施。他在这样想,我为什么要布施给你?你为何不布施给我?好像出家人,不想布施于人,专想人布施自己。一天到晚打居士的主意。这位居士有多少钱?那位居士有多少钱?算得非常清楚,尽打这种妄想。
【昔于众生起大悲】:佛在往昔因地修行的时候,对于众生生起一种大悲心,悲能拔苦,众生有苦,便布施予乐,令众生离苦得乐。
【修行布施波罗蜜】:佛所修行的法门,就是布施。愿意把众生的苦统统拔去,令众生得到眞正的快乐。
修行布施要相续不断,无论是大布施或是小布施,都要布施。要有三轮体空的思想。○A布施的人○B所施的物○C受施的人,这三种要空,就没有执着。如有执着的话,就没有功德,乃是求名利的布施,是有所企图的。布施有三种。
○A财施:财施又分为两种:内财和外财。内财是头目脑髓;外财是国城妻子。外财容易布施,可以把国家城市布施于人,又可以把太太和儿子都布施给人。但是内财就不容易布施了。可是行菩萨道的人,因为有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就捨得布施。
○B法施:就是讲经说法,这是以法供养,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以法施胜于财施。财施是有形布施,法施是无形布施。若无财无法可施者,可以布施其力,将身献于佛,为佛教而工作,只要虔诚而无所求,或扫地或清洁厕所,也是功德。庄严道场,美化环境,也是布施,布施劳力。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C无畏施:令人不生一种恐惧心,常常感觉很平安。好像有人发生意外的灾难,要用言语来安慰,要用行动来援助。令难者得到安全感,这是佛教慈悲大无畏的精神。
【以是其身最殊妙】:因为佛修行布施波罗蜜,所以佛身相好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这样殊胜的妙相身。
佛修行布施时,任何的东西都布施于众生,众生需要什么?佛就布施给众生什么,甚至自己的身心性命,都可以布施。这种慈悲喜捨的精神多么伟大!不像我们这些愚痴的人,以为布施是吃亏的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布施给他,这是划不来的事。不应这样想,要知道布施有无量的功德。所谓「吃亏就是佔便宜」。明是吃亏,暗是便宜。这种境界,只有布施者,才能体会其眞理。
【能令见者生欢喜】:能令所有看见佛的众生,都生出一种大欢喜心。因为佛在因地修行时,广结善缘,所以人人见佛都欢喜、恭敬、供养、爱恋不捨。
昔在无边大劫海 修治净戒波罗蜜
故获净身徧十方 普灭世间诸重苦
这四句偈颂,是讲持戒波罗蜜。什么是戒?就是止恶防非。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身不犯杀、盗、淫三恶。口不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恶。意不犯贪、瞋、痴三恶。这十恶不犯,三业才清净。众善奉行:就是作有利益众生的善事,也就是勤修戒、定、慧。
唐宣宗(曾经作过沙弥)问荐福辨禅师:「如何是戒定慧?」禅师答:「防非止恶,名戒。六根涉境不随缘,名定。心境俱空,照鉴为慧」。这是戒定慧的说明。
戒律是预防犯罪,佛教的戒律和世间的法律不同。世间的法律,是惩罚已经犯罪的人,而没有的防范功效。有所戒,就会诸恶莫作。有所持,就会众善奉行。所以佛法能辅助法律达不到的地方,令人晓得因果报应的道理,而不致作违背良心的恶业。简而言之,勤修戒定慧,就是众善奉行;息灭贪瞋痴,就是诸恶莫作。
唐朝白居易为杭州太守时,去访鸟窠禅师,问:「什么是佛法?」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儿都知道」!禅师说:「虽然三岁小儿都知道,可是八十岁老翁行不得」。的确是这样,所以佛教注重行解相应。知而不行,等于零。
【昔在无边大劫海】:佛在往昔,经过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大劫,犹如大海。所以叫大劫海。
【修治净戒波罗蜜】:修行治理清净的金刚光明寳戒。戒有五戒,就是戒杀、盗、淫、妄、酒。又有八戒,也就是八关斋戒。这两种是在家人所受持的。又有十戒,这是沙弥和沙弥尼所受持的。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这是出家人所受持的。还有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这是在家人和出家人,同时可以受的戒。种种戒相里边,都要身心受持这种净戒波罗蜜。能修持净戒,才能达到清净湼槃的彼岸。
兹将八关斋戒浅释:八是八种式,关是禁闭的意思,斋是清心之不净。戒是禁身之过非,就是禁闍杀盗淫等八罪不犯。①不杀②不盗③不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身不涂饰香鬘,舞歌观听(不欣赏歌舞)⑦不眠坐高广严床⑧不非时食。
【故获净身徧十方】:因为佛修行一切戒律,修行种种善法,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证得清净法身,才能徧满十方法界。
【普灭世间诸重苦】:佛普徧平等的来消灭世间所有的重苦,令世间一切众生都得到安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往昔修行忍清净 信解眞实无分别
是故色相皆圆满 普放光明照十方
这四句偈颂是讲忍辱波罗蜜,就是被人所扰乱或欺负,要忍受不发作。忍人所不能忍的事。不能忍也要忍,这是修行人最重要的行门。要明白佛法,就是不能忘记忍辱的法。有人骂你要忍,有人打你也要忍。甚至有人杀你更要忍受,不生恐惧心,这种忍是最大的忍力,没有深厚的功夫是办不到的。不但身要忍,心也要忍。有人骂你,不但不还口,就是心也不生瞋恚。有人打你,不但不还手,心里也不生报复的心。你能这样的忍,就有无量的功德。
我常对你们讲:「忍是无价寳,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事事都能好」。这个忍辱波罗蜜,就是无价的寳,人人都不会使用它。假设会用这个忍,无论作什么事情,一定能办得很好很圆满。
弥勒菩萨说:「老僧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我这个老僧只穿一件补上加补的破衲袄。我只吃粗茶淡饭,什么滋味也没有,可是肚子已吃饱。我补好我的破袄,穿上能遮寒。无论什么事?都要随缘分。过去就算了,不要执着。
又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只睡倒」。假设有人来骂我,我便说骂得好。若有人要打我,我自己便倒在地上,好像睡着了,没有知觉。
又说:「涕唾在面上,随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有人把口水,唾在我的脸上,我也不擦去,让它自己乾了,这样,我也省力气,他也没有烦恼。
又说:「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寳;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这种忍辱波罗蜜,就是妙中之寳贝,如果知道这个消息,何愁道业不成就呢!
各位!你们谁能修忍辱波罗蜜,谁的度量就会很大,你们看!弥勒菩萨的肚子为什么会那么大?因为他能忍天下不能忍的事。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能忍受一切的事,所以形容能行船。弥勒菩萨的肚子能容纳一切。不像我们的肚皮,不能容纳芝麻粒大的一点小事。人家说一句就受不了,或者见到什么境界便容不下。那个人对我如何如何?那个人对我又怎样怎样?一天到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肚子都装满了,不但船撑不开,就是一根火柴棒也容不下。
有一首讚叹弥勒菩萨的偈颂:「开口笑,少说话。布袋没有肚皮大,眼前严福常飞来,为他万物容得下」。弥勒菩萨笑口常开,很少讲话,他所揹的布袋(后人称为布袋和尚)还没有他的肚子大。常常有很大的福报,会飞到他的面前来。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福报呢?因为他有忍耐功夫,无论什么事情?都不和人诤论,证得无诤三昧。一切的一切都包容在肚里。有副对联:「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包容,容天下难忍之事」。所谓「心宽体胖」。凡是乐观的人,差不多都是肥胖型。弥勒菩萨是代表乐天派的象徵。他是未来的教祖,将来会来人间弘扬正法,现正在兜率天宫内院宣讲妙法。
【往昔修行忍清净】:佛在往昔因地的时候,是修行忍辱清净的法门。
【信解眞实无分别】:佛的信解眞实没有分别,对待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相待,看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既然是过去的父母,则不应该不孝顺父母。既然是未来的诸佛,就不应该不恭敬诸佛,所以要修忍辱行门。
【是故色相皆圆满】: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当佛成佛的时候,身体特别圆满,相貌特别庄严。
【普放光明照十方】:佛的忍辱光,普徧照耀十方。令一切修忍辱的众生,早成佛道。
往昔勤修多劫海 能转众生深重障
故能分身徧十方 悉现菩提树王下
这四句偈颂是讲精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意思。①被甲②摄善③利乐。兹浅释于下:
①被甲:好像古代作战的军人,都披甲戴盔,防范敌人的武器。现在所说的被甲,是被精进的甲,只能向前进,不能向后退,好像作战一样,一定要胜利,不能打败仗。
这种胜利的信念,是以什么来支持?就是发大誓、发大愿。以大誓愿来支持。好像出家人,一定要发大誓愿,只有向前进,不可向后转。不能天天打还俗的妄想,否则就是没有被精进甲。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能生退转心。要为佛教努力奋鬪,为佛教志愿牺牲。总之,一切一切都是为佛教,这是被精进甲,发大誓愿。
②摄善:就是用种种方便法门,来向菩提道前进。不但自己走菩提道路,也教人生走菩提道路。大家一齐向前进,大家一齐来修行。这就是摄持善根的众生,共成佛道。
③利乐:就是利益快乐一切众生,劝导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往昔勤修多劫海】:佛在往昔的时候,勤修精进的行门。一天比一天精进,一天比一天用功。经过多劫海那样长的时间,才修成功,证得佛果。
【能转众生深重障】:佛能把众生障碍菩提道的深重业障转过来。也就是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湼槃。
【故能分身徧十方】:所以佛的分身,能徧满十方法界。
【悉现菩提树王下】:所有的分身,完全现于菩提树王的道场。
佛久修行无量劫 禅定大海普清净
故令见者深欢喜 烦恼障垢悉除灭
这四句偈颂是讲禅定波罗蜜。禅定二字是中印合璧的名词。禅是印度语,应读禅那,译为静虑,是止息思虑的意思,将妄想停止。定是中国语,就是正定的意思。不偏不邪为正,不思不想为定。什么时候没有妄想,什么时候便证得开悟的境界。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宗,在东晋时,道生法师提出顿悟的理论,种下菩提种子,到唐朝六祖慧能大师时,才开花结果。这种情形可以说是佛教的革命,不重形式,专修其心。从此之后,立下四大目标:①教外别传,②不立文字,③直指人心,④见性成佛。
禅有多种,大部分只讲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是印度的始禅,也就是小乘禅,坐时谨愼、调心调息,手足姿势都有规定。祖师禅是经过诸祖师的改革,形式比较自由,就是在山林河畔,都是参禅处,不必一定在禅堂或静室;只要一心不乱,不尘不染,就能开悟。不注重仪式,而参其心。所以在唐武宗害佛灭法时,其他宗派的佛教皆一蹶不振。唯有禅宗,能一枝独秀,就因为不需要有形的寺庙,也不需要有形的经典,所以不受法难的影响。因此之故,能将中国佛法保存下来,而没有被毁灭,可以说是「续佛慧命」。否则的话,眞不堪设想。
【佛久修行无量劫】:佛时时刻刻都在修行,经过长久的无量大劫,从不懈怠而勤精进。
【禅定大海普清净】:佛修禅定法门,经过如劫海那样多的时间,普徧的清净。将妄想灭尽,智慧生出,也就是智慧解脱。
【故令见者深欢喜】:所以才能令见佛的众生,深深的生出欢喜恋慕之心。
【烦恼障垢悉除灭】:因为欢喜,所以把烦恼障垢都消除灭尽。智慧也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往修诸行海 具足般若波罗蜜
是故舒光普照明 克殄一切愚痴暗
这四句偈颂是讲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为智慧。因为这种智慧是出世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可以为善,又可以为恶。出世间的智慧,是为善不为恶;为尊重其意,所以称为般若。般若有三种,一为文字般若:就是用文字来说明眞理,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二为观照般若:就是要观察要照明一切经典,才能了解眞理。好像用烛光照东西一样的道理。三为实相般若:实相是无相,所谓「般若能破诸相」。无论什么东西,什么景象,都是没有形相的。无相是什么?就是自有的智慧,也就是自心。这个自心清净了,就是菩萨。这个自心迷惑了,就是众生。
【如来往修诸行海】:佛在往昔所修行一切行门如海之多,也就是修行般若的智慧门。
【具足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要修诸行海?因为要得般若波罗蜜。如果修行具足了,就能安全渡过愚痴的烦恼海,而到达智慧的彼岸。
【是故舒光普照明】:因为修般若的行门,所以能发出智慧的光明,普照十方法界。
【克殄一切愚痴暗】:佛把一切的愚痴和妄想,统统克服,把一切的愚痴黑暗破了,而只有智慧光明存在,令一切众生也现出本有的智慧。如何现出本有智慧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坐禅,这是直截了当修根本智的方法。坐到「何处惹尘埃」的时候,也就是开悟的时候。
种种方便化众生 令所修治悉成就
一切十方皆徧往 无边际劫不休息
1 ...  14151617181920212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四句偈颂是讲方便波罗蜜。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也就是善巧。方便有两种,就是廻向方便和拔济方便。由大智的缘故,廻前六度,向大菩提,这是廻向方便。由大悲的缘故,廻前六度,拔济有情,这是拔济方便。在本偈颂上说:「种种方便化众生」是拔济方便。「令所修治悉成就」是廻向方便。浅言之,这一度是调伏一切,拔济一切,行化的方法。
【种种方便化众生】:佛用种种善巧方便法门来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先由方便法而后得到眞实法。
【令所修治悉成就】:使令一切众生,对于所修治的行门,完全都会有成就。
【一切十方皆徧往】:佛到十方所有一切诸佛国土去,去演说妙法。也就是演说此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妙法。
【无边际劫不休息】:佛在无边无际那样多的大劫中,都去教化众生,永不休息。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一切众生,所以才来度一切众生,令众生离开诸苦,得到诸乐。我们应该学习佛这样修行,才能报佛恩。
佛昔修行大劫海 净治诸愿波罗蜜
是故出现徧世间 尽未来际救众生
这四句偈颂是讲愿波罗蜜,这个愿,好像船一样,不但度己,还能度人,是同生净土的大愿。愿有两种,一为菩提愿,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二为利乐他愿,也就是慈悲喜捨四无量心。把有利益、快乐的事,统统给他人。这就是菩萨的精神。华严经说法的对角是法身大士,处处以菩萨为目标,以六度万行为行门。所谓「修行不发愿,开花不结果」。
【佛昔修行大劫海】:佛在往昔修行的时候,经过很多大劫海那样长的时间。
【净治诸愿波罗蜜】:佛修行一切大愿,按照所发的愿而修行,每一愿都修治清净,没有一点尘垢。每一个修道人,都要发大愿,人人照愿去行。发什么愿?就要依什么愿去修行。不是说今天发的愿,等到明天就忘了。要时时刻刻依自己所发的愿去行,一点也不可懈怠。这样,就不会打那样多的妄想,也不会不守规矩,所以人人要发愿。佛为什么成佛?因为佛往昔发过愿,所以能成佛。我们也要发愿,将来也会成佛。
我们发愿,要时时刻刻教化人生,永不休息。譬如发坐单不卧的愿,就要时时刻刻坐单,(坐眠不卧);发日中一食的愿,就要天天吃一餐;发持银钱戒的愿,就要时时刻刻注意不要把钱看得那么重;发生生世世要出家学习佛法,弘扬佛法的愿,那么,就不要打妄想,儘想还俗;发护持佛法的愿,就要时时护持三寳、庄严三寳、供养三寳。必须要依照自己的愿力去修行,这才是净治。
【是故出现徧世间】:佛因修行愿的波罗蜜,所以出现在所有的世间。
【尽未来际救众生】:佛所发的大愿,是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要去救度一切众生。
佛无量劫广修治 一切法力波罗蜜
由是能成自然力 普现十方诸国土
这四句偈颂是讲力波罗蜜,力就是力量,不可屈服,能消灭一切烦恼。也就是法力,能思择诸法而修习,这种力可以直达彼岸。
【佛无量劫广修治】:佛在无量大劫的时间内,广修行而治理。在修行的时候,有时会生出一些麻烦,常常有魔障来考验你的定力。这时,「不动心」是为法寳,用它来治理魔障,自然平安无事。
擧个例子来说:好像自己想修布施波罗蜜,正在要实行布施的时候,忽然第二个念头生出来:「我不能布施。如果布施,我就没有吃饭的钱。或者没有乘车的钱等等」,于是就不修布施波罗蜜。这时候,就要用治来处理。比如生了病,一定要把病治好。如果能这样想:「啊!这个人很苦,我布施给他吧!我少吃一顿饭,没有什么关係。无钱坐车,走路也可以」。这样想就把悭贪不捨的病治好了。不但一件事是这样,所有的事都是这样。这就是广修治。
【一切法力波罗蜜】:佛所修行的一切法和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法的力量到达彼岸。
【由是能成自然力】:因为修行种种法,得到种种法力到彼岸,而能成就自然智慧力。
【普现十方诸国土】:佛的法身智慧光明,普徧现于十方诸佛国土去为众生现身说法。这是佛力。
佛昔修治普门智 一切智性如虚空
是故得成无碍力 舒光普照十方刹
这四句偈颂是讲智波罗蜜。这个智,是由前六波罗蜜所成就的,(布施乃至般若),为后得智。又由此智,成立前六波罗蜜,也就是成就一切智能。所谓「受用法乐,成熟有情」之智。
【佛昔修治普门智】:佛在往昔因地修行的时候,修治普门示现的智慧,也就是平等智。
【一切智性如虚空】:智的本体是什么样子?和虚空一样,是无形无相。
【是故得成无碍力】:因为它像虚空,所以成就无碍的智慧力。无所障碍,就是把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包括在内。
【舒光普照十方刹】:佛所放出的智慧光明,普徧照耀到十方一切黑暗的世界,教化一切六道中的众生,令他们早脱离轮廻,开大智慧,成就佛果。
有人问:「修治和净治有什么不同?修治的意思,就是当初想作这件事情,不太自然,以后用种种方便法来对治,把这个毛病治好了,这叫修治。净治的意思,是有很多的妄想,教它清净;有很多的染汚,教它清净。修治和净治的意思差不多。不过,修治是消极的治理,净治是积极的治理,不同之点在于此。
尔时,云音净月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已。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云音净月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的大众海会之后,即刻说出这十一首偈颂。
在这十一首偈颂中的第一首是总括十地大概的意思。其余十首是分别解释十地的道理。十地就是①欢喜地,②离垢地,③发光地,④燄慧地,⑤难胜地,⑥现前地,⑦远行地,⑧不动地,⑨善慧地,⑩法云地。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通境界等虚空 十方众生靡不见
如昔修行所成地 摩尼果中咸具说
【神通境界等虚空】:佛的神通境界,犹如虚空一样,是无边无际的。
【十方众生靡不见】:因为它像虚空一般的广大,所以十方的众生都能看得见。
【如昔修行所成地】:好像在以前修行所成就的果位,也就是十地的行果。
【摩尼果中咸具说】:佛在摩尼果中,完全具足的说出来一切神通妙用的境界,而令一切众生听闻,令众生知道这种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议。
清净勤修无量劫 入于初地极欢喜
出生法界广大智 普见十方无量佛
这四句偈颂,是讲初地的境界,名叫欢喜地。为什么欢喜呢?因为已破了见思二惑,证得人法二空之理,得到法喜充满的受用,了解诸佛的境界,所以欢喜,故为欢喜地。
【清净勤修无量劫】:清净是没有一切的染汚。染汚法有两种:①有形染汚法,就是外边的境界。②无形染汚法,就是自己的心意。在有形的时候,行不净的行门,造出无量无边的业,就不清净了。在无形的时候,打不净的思想,造出无量无边的业,就不清净了。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时时刻刻持戒,所以得到清净。清净之后,又加勤修。
勤修是不懒惰,不放逸。懒惰就是不精进,放逸就是不守规矩。勤修就是精进,精进不是只用功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更不是一生两生,而是一直不断的在无量劫海那么长的时间里用功,勤修戒、定、慧。
【入于初地极欢喜】:因为在无量劫中,勤修戒定慧;在无量劫中,熄灭贪瞋痴,这样才能入于初地,证得菩萨果位。这时,觉心和自性通达,法喜充满,禅悦为食,欢喜到了极点,所以叫欢喜地。
【出生法界广大智】:登到初地的菩萨,就有如法界那么广大的智慧。
【普见十方无量佛】:有了广大智慧之后,这时,才能普徧见到十方无量无数的诸佛,而恭敬、供养、亲近十方无量佛。
一切法中离垢地 等众生数持净戒
已于多劫广修行 供养无边诸佛海
这四句偈颂,是讲二地的境界,名叫离垢地。为什么叫离垢地?因为已经离开一切染汚地,使身心清净。如何能离垢?就要认眞的修行,才会有所感应,才会离垢。如果不认眞修行,就不会有所感应,更不能离开烦恼垢。所谓「初地不知二地的境界,十地不知等觉的境界」。在佛法里,差之毫釐,谬之千里。觉得差不多,结果越走离家越远,越远越不知囘头。
离垢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垢就是染汚法,离垢就是得到清净。这种染汚法,到处都是。各位!你们天天来听经,来研究佛法,觉得很平常。但不知有些人,想听经,想研究佛法而不能的痛苦。
我在以前讲经的时候,有这样事情发生。有的是夫妇一同来听经,有的是丈夫不准太太来听经,有的是太太不准丈夫来听经。有一位太太虔诚信佛,欢喜听经。可是她的丈夫百般的阻止,不准她到庙上焚香拜佛,更不准她到道场来听经闻法,常用离婚二字来威胁她太太。有一天,他对太太说:「如果你再去听经,我们就离婚」。可是太太不受离婚的威胁,仍然照去不误。他实在没有办法,已经七十多岁了!焉能离婚?乃将结婚的照片,用剪刀剪成两半,抛到卧室地板上。这就表示离婚了。等太太囘家时,见到这种情形,啼笑皆非。这就是魔障,阻碍这位太太增长善根。
人在世上,有很多类似这种情形,都是好中有垢,垢中有好。想要眞正离垢得到解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想眞正得到自由自在,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一切法中离垢地】:离垢地就是离开一切染汚法。能把染汚法放下,清净法就成就了。
【等众生数持净戒】:修到二地,等于用众生数那样多的劫,来修持清净的戒法。有的人,受过五戒之后,不但不去守戒,自己还不知改过自新,仍然我行我素,不听劝告。所以,一定要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已于多劫广修行】:登到二地的菩萨,必须在很多大劫以前,广大的修行,不懈怠、不懒惰、不放逸。只有向前勤精进,没有向后退转。
【供养无边诸佛海】:二地菩萨在因地修行时,要广修供养的行门。所以供养无边无尽的诸佛,犹如大海,才能证得此地位。
在四十二章经上说:「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受五戒的人。供养一个万个受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比丘。供养十万个比丘,不如供养一个证初果罗汉。供养一百万个初果罗汉,不如供养一个证二果罗汉。供养一千万个二果罗汉,不如供养一个证三果罗汉。供养一万万个三果罗汉,不如供养一个证四果罗汉。供养无数无量个四果罗汉,不如供养一位无修无证的佛」。所以菩萨在修行一切法之中,专修供养无边诸佛海的法门。
积集福德发光地 奢摩他藏坚固忍
法云广大悉已闻 摩尼果中如是说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三发光地的境界。为什么叫发光地?因为在二地时,积集无量的功德,这时,内心清净到极点,自性光明就发出来。
我们修行佛法,要积集福德。不要以为小的功德而不去做,要知道小的功德做多了,就能成为大功德。大功德是由小功德积集而成的。古时的人,省吃省穿,用省下来的财物来作功德。功德虽然少,可是仍要去做,才会有功德。不去做,当然是没有功德。我们为什么遭遇困难的环境?就是因为我们在往昔不去做功德,所以今生的生活艰难,环境困苦,一切一切都不顺利。如果功德做多了,就有光辉,这是福德的表现。
【积集福德发光地】:积集是由小而大,由少而多,聚在一起的意思。积集的福德越多,所发的光辉越大。这种光辉是福德的表现,所以叫发光地。
【奢摩他藏坚固忍】:奢摩他是寂静的意思,要寂静,必须要有坚固忍。怎样会有坚固忍?就要修寂静法、静虑法,也就是修止、修定。没有妄想,止于至善,要有坚固的忍力。
【法云广大悉已闻】:这种法云是广大无边,所以一切众生都已闻到。
【摩尼果中如是说】:在菩提树上的摩尼果中是这样的说法,好像前边所说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燄海慧明无等地 善了境界起慈悲
一切国土平等身 如佛所治皆演畅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四燄慧地的境界。因为这一地的智慧很高,能使慧性炽盛。这时,自性的光明,已达到极点,正觉已经圆满了。
【燄海慧明无等地】:第四地菩萨的智慧光明,犹如大海,所以是无等地。
【善了境界起慈悲】:善于明了一切世法的境界。一切清净境界也明白,一切染汚境界也认识,对于一切愚痴昏暗的众生,皆发慈悲心,而救护这一类的众生。遇到有善根的众生,令其善根增长。
【一切国土平等身】:在十方一切所有的国土中,都现出平等身,来教化一切众生。
【如佛所治皆演畅】:好像佛所修的法门,佛所说的妙法。他也来演说畅流,欢喜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想说什么道理?就说什么道理。没有拘束,没有限制,也就是随机说法,随缘说法。所谓「观机逗教」。见到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也就是因人说法,应病与药。
普藏等门难胜地 动寂相顺无违反
佛法境界悉平等 如佛所净皆能说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五地的境界,名叫难胜地。为什么叫难胜地?因为眞俗二智极相互违,使之会合,令其相顺。又可以说,一切诸法之同异,都不可得,是故为其名。
【普藏等门难胜地】:它是普徧平等的法界藏,其他都胜不过它,所以叫难胜地。
【动寂相顺无违反】:为什么说它是难胜呢?因为动不碍静,静不碍动。动也是静,静也是动。动静互相随顺,而不相违反。在凡夫来看,动就是动,静就是静,不知不相违反的道理。到了难胜地的时候,动静一如,动静不二,动中和静时一样;静中和动时一样,没有分别。
【佛法境界悉平等】:一切一切的佛法,一切一切的境界,都是平等。
【如佛所净皆能说】:好像佛所修行的法门,此地菩萨都能说出。都可以代表佛来说法,教化众生。
广大修行慧海地 一切法门咸徧了
普现国土如虚空 树中演畅此法音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六地的境界,名叫现前地。为什么叫现前地?因为发出最殊胜的智慧,现前没有净染的分别。又叫慧海地,此地菩萨的智慧,犹如大海。
【广大修行慧海地】:广大而精细修行一切所有的法门,得到如海的智慧,所以叫慧海地。
【一切法门咸徧了】:因为修行广大,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徧知,都修行成功了。
【普现国土如虚空】:普徧现出十方所有的诸佛国土,犹如虚空。
【树中演畅此法音】:在十方所有国土中的菩提树王,演畅一切法音,来教化一切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徧法界虚空身 普照众生智慧灯
一切方便皆清净 昔所远行今具演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七地的境界,名叫远行地。为什么叫远行地?因为穷尽眞如自性的边际。发大悲心,离二乘之自度的缘故。
【周徧法界虚空身】:到了远行地的时候,所现的法身,可以周徧法界,等于虚空身。
【普照众生智慧灯】:既然能普照法界,就能普照众生。远行地菩萨的智慧灯所放的光明,能普徧照耀于众生,令其转染为净。
【一切方便皆清净】:所有一切方便法门,令一切众生由染汚转为清净,得到清净妙法身。
【昔所远行今具演】:在以前所修行的远行地,现在又向一切众生宣说这种妙法。
一切愿行所庄严 无量刹海皆清净
所有分别无能动 此无等地咸宣说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八地的境界,名叫不动地。为什么叫不动地?因为是由一切愿力所成就,到了此地的菩萨,如如不动,了了常明,所以叫不动地。我们修行,要发坚固愿,和长久愿,要生生世世照着自己所发的愿力去修行,才能一步一步进到不动地。
【一切愿行所庄严】:过去诸佛和一切菩萨,都是由一切愿所庄严而成就。愿只能增加,不能退囘。退愿是懒惰的表现,是图方便的行为。本来应该快成佛,因为退愿而把功夫消退了,不能有所成就。
各位!要认清目标,发了愿就不能改愿。如果改愿,等于自动堕于地狱。凡是妄语,皆堕地狱。这是佛经上所说的。你们看!诸佛菩萨,都遵守自己的愿去行。地藏王菩萨所发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虽然代替释迦牟尼佛为教主(在弥勒菩萨出世以前的时期),但是仍然在地狱中度众生。这表示诺言。
【无量刹海皆清净】:佛所发愿力而庄严的福德,经过无量刹海都是清净无染的。
【所有分别无能动】:所有一切的分别心,也不能摇动,坚固如金刚,无法能破坏。
【此等地咸宣说】:这种不动地,没有可以比它再妙的,所以把它全部说出来。
无量境界神通力 善入教法光明力
此是清净善慧地 劫海所行皆备阐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九地的境界。名叫善慧地。为什么叫善慧地?因为有具足十力的智慧,求于一切处,知道可度不可度的众生,能为说法。所以为善慧地。
【无量境界神通力】:佛的境界犹如大海,所以说是无量,这种境界是由神通力所变化。
【善入教法光明力】:这种神通力,善演一切教和一切法。令一切众生明白这个教和这个法,得到智慧光明的力量。
【此是清净善慧地】:这地是清净的善慧地,得到自性的本体。
【劫海所行皆备阐】:要得到善慧地这种境界,须修行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成就。现在把它完全演说阐明出来,令一切众生知道诸佛过去是修这种的行门。
法云广大第十地 含藏一切徧虚空
诸佛境界声中演 此声是佛威神力
这四句偈颂,是讲第十地的境界,名叫法云地。为什么叫法云地?因为成就智波罗蜜,生出功德法水,好像大云一样出清净之众水,犹如甘露,令闻法者,身心清凉。
【法云广大第十地】:这种法云是广大徧于十方。这是最后一地——法云地。在修习菩萨行,功德已经圆满。
【含藏一切徧虚空】:法云普徧于虚空,在虚空中又含藏一切,一切也在虚空中包围着。
1 ...141516171819202122 / 22 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佛境界声中演】: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境界,都在法云地不可思议的法音中演说出来。
【此声是佛威神力】:这种法声,是十方三世诸佛的大威神力,所共同演说出来的妙音。
这十个地的境界,是由修十个波罗蜜所成就的。譬如修布施波罗蜜,而成就初地,乃至修智波罗蜜,而成就十地。现在将十地的道理略释,到第二十六卷时,再详细的解释十地的义理。
尔时,善勇猛光幢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观察十方,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善勇猛光幢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观察十方法界,即刻说出这十首偈颂。
无量众生处会中 种种信解心清净
悉能悟入如来智 了达一切庄严境
【无量众生处会中】:在佛说法的法会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听法。
【种种信解心清净】:每类的众生,所得的利益,虽然不同,可是信解的心,却是一样,都得到清净。
【悉能悟入如来智】:完全都能明白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是大圆镜智。
【了达一切庄严境】:一切庄严佛的境界,他都明了而通达。
各起净愿修诸行 悉曾供养无量佛
能见如来眞实体 及以一切诸神变
【各起净愿修诸行】:所有诸佛和诸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要发清净的愿,才能修种种的行门。每位佛和每位菩萨,都是由愿力所成就的。释迦牟尼佛发四大愿,药师佛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大菩萨,都发过大愿。若是没有愿力,便不会成就佛或菩萨。所以发愿是修行人必须有的。
【悉曾供养无量佛】:所有的佛,所有的菩萨,他们都曾经供养过无量无数那样多的佛,自己才能成佛成菩萨,才能受一切众生的供养。
【能见如来眞实体】:才能见到佛的眞实体。也就是佛的法身。
【及以一切诸神变】:和所有一切的神通变化。这种神变有无穷的妙用。
或有能见佛法身 无等无碍普周徧
所有无边诸法性 悉入其身无不尽
【或有能见佛法身】:或者有的众生,在佛的法身里边能见到佛法身。因为一切众生,都在佛的法身中,所以不能见到佛的法身。不过,有大善根的众生,便能看见佛的法身。
【无等无碍普周徧】:佛的法身是无在无不在,所谓「尽虚空,徧法界」。佛的法身是殊胜的,所以没有能和佛法身相等。佛的法身是特别清净,所以没有一切的障碍。因为殊胜清净,无等无碍,所以普通而周徧,广大无际,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所有无边诸法性】:所有一切无边众生的一切法性,无不在佛的法身中。
【悉入其身无不尽】:所以一切佛法,众生法、心法,都在佛的法身里边。虽然众生在佛的法身中,可是也不觉得在佛法身中。为什么?因为被无明障碍太深,所以见不到佛的法身。譬如一个小蚂蚁在大船上,这个蚂蚁始终见不到船的边际,就不知道这个船是什么?
佛的法身好像大船,我们众生好像小蚂蚁。蚂蚁看不到船的边际。我们虽然在佛法身中,不知有佛法身,看不见佛的法身。因为看不见,所以不知道。但是,其中有的众生会看得见佛的法身。因为有大善根,生生世世修行佛法,所以有这种机缘,也就是感应道交。擧一个例来说,如果虔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眞言,永不停止,到往生的时候,一定会见到西方三圣来接引。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卢山东林寺提倡念佛,成立莲社。不但他自己看见阿弥陀佛三次而往生,就是莲友刘遗民居士也是见到三圣两次而往生。历代以来,凡是诚心念佛,都有此种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有见佛妙色身 无边色相光炽然
随诸众生解不同 种种变现十方中
【或有见佛妙色身】:在前边说佛的法身,现在说佛的色身。法身是无形无相,色身是有形有相。色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身。或者有的众生能见到佛的妙色身。
【无边色相光炽然】:有无边的相好光明,炽然而发,所发的光色是无穷无尽的样子。
【随诸众生解不同】:随着众生的根性不同,而见解也不同,每一个众生所明白的道理都不一样,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种种变现十方中】:虽然各解不同,但是佛有种种神通变化,而现示于十方法界中,来教化一切众生。
或见无碍智慧身 三世平等如虚空
普随众生心乐转 种种差别皆令见
【或见无碍智慧身】:或者有一类众生,能见到佛的无碍智慧身。
【三世平等如虚空】:过去佛也有智慧身。现在佛也有智慧身,未来佛也有智慧身,所以说三世平等。
智慧身是什么样子?好像虚空。虚空又是什么样子?是无边无际的样子。能知道虚空的样子,就知道智慧身的样子。
【普随众生心乐转】:这种智慧身是随着众生的心所欢喜而转*轮,教化众生,令众生明白佛法。
【种种差别皆令见】:用种种不同的方便法,令众生领悟而见智慧身。这智慧身就是十身中之智身,佛身所具能证之实智。
或有能了佛音声 普徧十方诸国土
随诸众生所应解 为出言音无障碍
【或有能了佛音声】:有的众生,能明了佛所说法的音声,佛的音声虽然是一种,但是,天上的人听之是天语,人间的人听之是人语,畜生听之是畜生的言语,饿鬼听之是饿鬼的言语,不需要翻译,统统都能明白其意。可是,也有众生不能明白的。因为与佛没有深厚的缘,所以不能明白佛的音声。就是听见了也不懂其意。
【普徧十方诸国土】:佛的慈音普徧的传播到十方一切诸佛国土去。
【随诸众生所应解】:随顺一切众生所能了解的,而得到应得的法益。你能了解多少?便明白多少。好像下雨一样,大树就得多量的雨水来滋润其根。小草就得少量的雨水来滋润其根。各得其所得的法益。
【为出言音无障碍】:为每一类众生所说的言语和音声,都没有障碍。
或见如来种种光 种种照耀徧世间
或有于佛光明中 复见诸佛现神通
【或见如来种种光】:或者有一类众生,能见到佛多种的光。
【种种照耀徧世间】:这种种光,普徧照耀十方世界,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修菩提行,齐成佛道。
【或有于佛光明中】:或者又有一类众生,能在佛的光明中,见到现出诸佛菩萨在光中说法。
【复见诸佛现神通】:又见到在光中所现的诸佛菩萨,现出种种神通妙用,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切众生见到这种境界,都出欢喜信受的心。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有见佛海云光 从毛孔出色炽然
示现往昔修行道 令生深信入佛智
【或有见佛海云光】:或者有一类众生,他能见到佛的海云光。这表示佛光好像大海那样的广,又好像云那样的多。
【从毛孔出色炽然】:这种光明,是从佛的毛孔中现出来。在每一根毛孔中,都现出无量无边的海云光,光有种种的颜色,炽然非常的盛旺。
【示现往昔修行道】:从毛孔中所现出的种种光和种种色,又示现出佛在因地的时候,所修行的种种法门,种种的道。好像演电影一般,一幕一幕现于众生的面前,令众生如法修行。
【令生深信入佛智】:为什么要示现这种境界?因为要令在法会中的大众,深信此法而能开悟,得到佛的大智大慧。
或见佛相福庄严 及见此福所从生
往昔修行诸度海 皆佛相中明了见
【或见佛相福庄严】:或者有一类众生,又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妙色身。因为佛在往昔修行时,修福修慧,所以福慧二严。福也庄严,慧也庄严。所谓「两足尊」,也就是福也具足,慧也具足。
这两足尊,不是两条腿,也不是两只脚,而是福慧双足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有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戏论。有人将「南无」二字误解南方没有佛。他的理论是按五行来说,因为南方属于火,而佛像不是金铸,就是木雕,或是纸绘泥塑,这四种东西最怕火烧,所以南方没有佛。他又说西方才有佛,因为西方属于金,金能铸佛,所以佛都到西方去了。这就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及见此福所从生】:有见佛百福庄严的相,但不知道这个福是从何处来的?这福是从修行中得来的。所以要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好像一车二轮,一大一小,绝对不能前进。要平衡发展,才有效果。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怎样修福?就是利益众生,多作功德。怎样修慧?就是讲经说法,勤诵经典。利益众生,增长福报;诵持经典,就开智慧。
【往昔修行诸度海】:在往昔修十度的行门,修到彼岸时,再修万行,这叫诸度海。
【皆佛相中明了见】:都从佛的相中,明明了了,清清楚楚看到福的来处。
如来功德不可量 充满法界无边际
及以神通诸境界 以佛力故能宣说
【如来功德不可量】:佛的功德是广大无边,不可测量。
【充满法界无边际】:佛的功德能充满法界,没有边际。
【及以神通诸境界】:和境界是神通所现。这种神通妙用和神通诸境界,是不可思议。
【以佛力故能宣说】:以十方诸佛及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才能宣说这种道理,这种妙用,这种境界。
现在把座内众流浅释完了,在下边解释天地徵祥的境界。
尔时,华藏庄严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地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所谓动、徧动、普徧动。起、徧起、普徧起。踊、徧踊、普徧踊。震、徧震、普徧震。吼、徧吼、普徧吼。击、徧击、普徧击。
在讲完前边偈颂的时候,在华藏庄严世界海,以佛的大威神力,发生六种震动的情形,这是表示天地徵祥的境界。
华藏世界海是由种种世界的种而成的。我们的世界——娑婆世界——是在华藏世界海中第十三重莲华藏世界里边。这个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不是只有我们所住的世界,还有其他的世界。所谓「此世界,他世界,诸世界」。为什么地要动呢?因为佛的大威神通的力量,所以才能震动。这地有六种不同的震动,每一种又有三样的情形发生,所以为十八相震动。
是那六种的震动呢?就是震、吼、击、动、踊、起。震吼击是属于声,动踊起是属于形。地动和地震,这六种震动,是有种种的因缘而发生的。地震,就是震荡而摇摆不定,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地动,只是动动而已,而无灾害。
十种震动的因缘:①水大动的时候,地也会震动。②一切尊贵的神,想试一试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地也会震动。③佛将要成佛而入胎的时候,地也会震动。④佛出胎的时候,地也会震动。⑤佛修行成道证果的时候,地也会震动。⑥佛转*轮的时候,地也会震动。⑦佛不说法,不教化众生,地也会震动。⑧佛入湼槃的时候,地也会震动。⑨有神足通的大比丘,心得到自在的时候,观地无相,用神通令地震动。⑩有菩萨授记的时候,佛对他说:「你于某世界成佛」,此时,地神欢喜,地也会震动。
另外尚有七种震动的因缘:①令一切魔恐怖,也会有地动的情形。②说法的时候,令众生心不散乱,也会有地动的情形。③令放逸的众生,生出觉悟的心,也会有地动的情形。④令所有一切众生,能知道法相,也会有地动的情形。⑤令一切众生,能观察到说法处,也会有地动的情形。⑥令善根成熟的众生,得到解脱,也会有地动的情形。⑦令随顺众生,问正义的缘故,也会有地动的情形。
另外还有四种震动的因缘:①使令不善的众生,改恶向善,这时地会震动。②使令种种信天的众生,知道天是不究竟的,这时地会震动。③使令一切我慢的众生,生惭愧心,这时地会震动。
什么是十八相震动?①动:是有形相的,能看得见,一方动为动。②徧动:是四方次第动。③普徧动:是八方同时动。④起:是下向上起,速度比较慢,一方起为起。⑤徧起:是四方起。⑥普徧起:是八方起。⑦涌:是从下向上涌,速度比较快,一方涌为涌。⑧徧涌:是四方涌。⑨普徧涌:是八方涌。⑩震:是有声音的,彼此互相震动,一方震为震。⑪徧震:是四方震。⑫普徧震:是八方震。⑬吼:是很大叫吼的声音,一方吼为吼。⑭徧吼:是四方吼。⑮普徧吼:是八方吼。⑯击:是互相撞击,一方击为击。⑰徧击:是四方击。⑱普徧击:是八方击。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一说,是四方震为震,八方震为徧震,十方震为普徧震。这种说法,我认为不太恰当。为什么?因为上方的六种震动,我们不会知道。我们既然不会知道,只可以说是九方,不可以说是十方。一般说法,以一方、四方、八方为标準,这样比较合理。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方震为震,四方次第而震为徧震,八方次第而震为普徧震。次第和同时不一样。次第是依次序而动,在这方震完之后再在那方震,一方一方的震。同时是在同一个时候而震,或者一方,或者四方,或者八方。
这十八种震动,也就是代表十八界。什么是十八界?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像震动一样。
此诸世主,一一皆现不思议诸供养云,雨于如来道场众海。
这些诸世主之中,有佛、菩萨、诸神、转轮圣王(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都在法会道场的里边。每位世主都现出不可思议供养于佛的云,这种云好像下雨一般,雨在佛的菩提道场,一切大众海会的地方。
所谓一切香华庄严云。一切摩尼妙饰云。一切寳燄华网云。无边种类摩尼寳圆光云。一切众色寳眞珠藏云。一切寳栴檀香云。一切寳盖云。清净妙声摩尼王云。日光摩尼璎珞轮云。一切寳光明藏云。一切各别庄严具云。如是等诸供养云,其数无量,不可思议。
世主所供养于佛的云,都是什么样的云?有十一种不可思议的供养云。①有种种的香和种种的华来庄严的云。②有种种摩尼寳珠来妙饰的云。③有种种寳珠所放的光燄而织成华网的云。④有种种无边种类摩尼寳放圆光的云。⑤有种种众色寳和珍珠藏的云。⑥有种种寳贵栴檀香的云。⑦有种种寳珠结成伞盖的云。⑧有清净妙声珠王的云。⑨有日光摩尼寳製成璎珞轮的云。⑩有种种寳放光明藏的云。⑪有种种各别不同庄严器具的云。以上所提出十一种供养云,为代表云,还有无数无量的供养云,也有不可心思不可言议那样之多的供养云。
此诸世主,一一皆现如是供养云。雨于如来道场众海,靡不周徧。
这一切的世主,每位世主都现出来像前边所说的供养云。在佛成道的菩提树王下的道场众海,没有一个地方不周徧这种供养云。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欢喜,如是供养。
好像我们的世界里,每一国的世主,或每一地的神,他们心中生出大欢喜,都像这样来供养于佛。
其华藏庄严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为供养。
在华藏庄严世界海中,有无量世界种,每一世界种中,又有无量世界。在一切所有无量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世主,他们都用前边所说的供养云来供养于佛。也就是每个国土中所有的国王,他们都发心像这样来供养。在每个国土中,都见到佛在菩提树王下成佛,所以发心供养于佛,来兴供养云。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来坐于道场。
在华藏世界海里,所有一切世界的菩提树下,佛都坐在那里成正觉,作为道场,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妙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缘。各各三昧方便门。各各修习助道法。各各成就。各各欢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诸法门。各各入如来神通境界。各各入如来力境界。各各入如来解脱门
每个世界,各有世主,也就是国王,每位国王,都生出深信的心而了解佛法。闻法能有三种利益。①闻益:因为闻见能生信解心,听见佛所说的法,而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叫信解,也叫闻益。②思益:闻后而思,能谛观语言的眞实理。③修益:在修益中又有七种利益。(A)修门:修种种三昧的法门,而成就圣果。(B)修法:依法修行,得到法喜充满。法主要的是要有信心、愿心,然后要行。(C)修果:因修而明白道理,证得圣果。(D)修益:要去修行,才能得到种种的利益。(E)修转:能转凡成圣。(F)修同:我们所悟解的法门,和过去诸圣人所证的法门是相同的。(G)修极:修到极点。在修极中又分三类:○一大悲极:入佛神通境。为什么要入佛的神通境界呢?因为要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这是成就佛的恩德。○二大智极:入佛力境。入佛的智慧力,这时,悲智超绝,没有可比的。这是成就佛的智慧。○三自在极:入佛解脱门。除尽一切障碍,心境都自在。也就是心境如如,心境不二。这是成就佛的断德。也就是成就佛的一切的解脱门。每位世主,都得到闻、思、修三种的利益。
每位世主,深心信解之后,各各依照自己的因缘来修行,修自己所修的三昧方便门。又要修习自己所修的助道法,也就是做一切善事,用善功德来帮助修道。自己修自己所修的法门,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成就。所以各各生出大欢喜。他们更加深入所修的法门,而能都悟解所修诸法门,所修得佛的神通妙用,都入佛的境界,也入佛智慧力的境界。最后,都入佛的解脱门。这种解脱门,就是佛的断德,断一切烦恼,得到解脱。
如于此华藏世界海。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在这个华藏世界海里。十方所有的法界,所有的虚空界,十方一切世界海中,每个世界,统统都像这个样子。每个世界的世主,兴供养云,然后,所有世主,都入佛的解脱门。
现在把第一品世主妙严品浅释完了。今用讚颂来解释:「华严海会,寳藏灵文。大千经卷一微尘,剖出在当人。花雨缤纷,法界普薰闻」。这是讚叹这一品华严经的偈颂。
【华严海会】:华严经的海会是无穷无尽。
【寳藏灵文】:这部经是寳藏,又是灵文。无论谁念它,谁就有功德和利益。功不唐捐,一定会有好处。
【大千经卷一微尘】:这部经卷,好像大千世界那样的大,在一粒微尘中装着。
【剖出在当人】:用刀把一粒微尘用刀剖开,把大千经卷现出来。你自己,如有这种本事,就能将一粒微尘剖开,就能明白华严经的道理。
【花雨缤纷】:你能这个样子,天雨寳华,缤纷而下。
【法界普薰闻】:法界一切众生,普徧被华严经的法味功德所熏习,一切众生普徧熏闻。





此经书由尹国富(普觉)请,上海徐丽莉居士发心打字智诚法师校对,有错误之处敬请大家体谅,并指点。全套二十四册总共历时三年,让大家共同研究佛法,共同精进,共勉。愿把此经廻向给各人父母、师长,以及法界一切众生,愿生者消灾免, 难,增福延寿,阖家平安,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大家都能了生脱死,百年以后都能往生极乐,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历代宗亲、各人过去七世父母、冤亲债主齐超生!
1 ...14151617181920212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