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佛教经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三---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有解脱门。名严净一切佛国土,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
这十个解脱门,是普贤大菩萨他自己所证得的,他却不保留的说出来。我们知道这种解脱门,也要照这种解脱门来修行。
所说有这个解脱门,名叫严净一切佛国土,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这解脱门能令一切诸佛国土特别庄严和清净,能调伏刚强的众生,令他们究竟出离生死大海。
世间的庄严和出世的庄严不同。世间庄严一件事,因为离不开染汚法,所以有尘俗的气味在内。出世间的庄严,是清净而无染汚法的存在。什么是染汚?有贪心就是染汚,有瞋心也是染汚,有痴心更是染汚。甚至有淫慾心、嫉妬心,这都是染汚。如有这些染汚,绝对不能出离三界六道之苦。
现在庄严清净尽虚空徧法界一切诸佛国土。为什么要庄严诸佛国土?是不是诸佛欢喜漂亮?不是的。因为要教化不容易教化的众生,令他们见到如此庄严清净的国土,而自然除去一切的贪瞋痴三毒,而令身心清凉。
什么是调伏?调是调顺,伏是降伏。把刚强的众生调顺和降伏,也就是令有习气毛病的众生把一切染汚的东西清理得乾乾净净,就可以返本还原,究竟出离生死苦海。
我们人在这世界上,也就是在苦海中,有时觉得这样是好,那样是不好;有时欢喜这件事,不满意那件事,这些都是苦。也就是一直都在妄想里旋转,在轮廻中浮沉。这个轮廻不是死后的轮廻,而是活着的轮廻。你能生一个善念,这有如生天。所谓「为善最乐」,如做一件善事,心中非常的愉快,飘飘然如神仙。如生出一个恶念,便有如堕地狱,要受良心的谴责,等于受罪。总之,你打什么妄想?就在六道中打转,因为在第八识中有了这种妄念,然后就造成外边的妄业。如果没有妄念,妄业也就不生。所以一切业都是由迷惑所造成的。造了业要受果报,而永远不能出离生死六道的轮廻。那么,怎能出离三界?要不受轮廻唯一办法,就是修行,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把这三毒灭尽,就能够究竟出离三界和轮廻。
有解脱门。名普诣一切如来所修具足功德境界。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普诣一切如来所修具足功德境界。即是普徧到一切佛所住的地方去,因佛所修的功德都圆满,福也具足,慧也具足,所以用福慧来庄严功德境界。
有解脱门。名安立一切菩萨地诸大愿海。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安立一切菩萨地诸大愿海。能修种种菩萨行,才能成就菩萨的功德,才有诸大愿海。菩萨的功德有六种①地位,②愿力,③十胜行,④十方便,⑤十如是,⑥证法界。
有解脱门。名普现法界微尘数无量身。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普现法界微尘数无量身。他能普徧现出来好像法界中的微尘数那样多的无量无边的化身,或现佛身,或现菩萨身,或现缘觉身,或现声闻身。总之,应机普现,演所证法。
有解脱门。名演说徧一切国土不可思议数差别名。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演说徧一切国土不可思议数差别名。天天演说不可思议佛和菩萨种种分别的名字妙法,普徧于一切国土。
有解脱门。名一切微尘中悉现无边诸菩萨神通境界。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一切微尘中悉现无边诸菩萨神通境界。有微尘数世界的微尘,每一粒微尘作为一个世界。在每一个世界中,有无边诸菩萨,悉现各有各的神通境界。微尘虽然是一样,可是诸菩萨所现的神通境界是不一样,所以有无量的微尘,又现出无量菩萨。无量菩萨又现无量神通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解脱门。
有解脱门。名一念中现三世劫成坏事。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一念中现三世劫成坏事。他能在最短的时间中,现出来过去世劫、现在世劫、未来世劫,这三世中的成住坏空四中劫的事。
劫是梵语,译为时分,也就是时间的分别。譬如无量劫,就是无量的时间。三世劫,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间。关于劫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以十三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劫。一千个十三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②以人寿为单位,从八万四千岁开始减。每一百年减去一岁,身量高度减去一寸。减到人寿十岁时止;然后每一百年,增加一岁,身量也增高一寸,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为止。这样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八十个小劫为一大劫。
世界成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的时间,住也有二十个小劫,坏也有二十个小劫,空也有二十个小劫,所以一个大劫中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过去世有过去的成住坏空,现在世有现在的成住坏空,未来世有未来的成住坏空。
我们人的身体,也有成住坏空,但是不叫成住坏空,而叫生住异灭。出生二十年为成,以后二十年为住,住后二十年为异,异后二十年为灭。异是变坏,灭是空无。这是按人寿八十岁的计算法。总之,在物质上有成住坏空,在人体上有生住异灭。或者在物质有成住坏空,在身体有生老病死,在思想上有生住异灭,这是无常的现象。在一念中,就现出这种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解脱门,名示现一切菩萨诸根海,各入自境界。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示现一切菩萨诸根海,各入自境界。菩萨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是互相使用。菩萨的眼睛,不但能见,而且又能闻嗅尝觉知,具足五种功能。耳朵也是这样,除了能闻之外,也能见嗅尝觉知。甚至其他四根,亦复如是,皆能六根互用,一根就具足五根,所以菩萨的境界,是各入自的境界。每一根入每一根的境界各有所不同。
有解脱门。名能以神通力,化现种种身徧,无边法界。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能以神通力,化现种种身,徧无边法界。菩萨能以神通的力量,来变化示现种种的身。有时现菩萨身,有时现天龙八部身,总之,应以什么身得度者,就现什么身而度之,这种化身普徧于十方无边法界。
有解脱门。名显示一切菩萨修行法次第门,入一切智广大方便。
又有一个解脱门,名叫显示一切菩萨修行法次第门,入一切智广大方便。很明显的指示出来,一切菩萨修行六度万行之法,是依次第法门而修,即是先修布施,然后修持戒,修忍辱、精进、禅定,最后修般若,修行圆满之后,就得到一切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最广最大无量的方便门。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以自功德,复承如来威神之力。普观一切众会海已,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普贤大菩萨,以自己在过去生生世世一切劫海中所修行而得的功德,又承仗着如来大威神力,普徧观察在法会中犹如大海那样多的大众。观看完后,即刻用偈颂来把前边长行中的意思,再重复详细说明白。
佛所庄严广大刹 等于一切微尘数
清净佛子悉满中 雨不思议最妙法
【佛所庄严广大刹】: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他庄严广大诸佛刹土。
【等于一切微尘数】:他所庄严的刹土,等于尽虚空徧法界那样多的微尘数量。
【清净佛子悉满中】:在每一个国土中,都有修清净行的佛子,身清净,就是没有杀盗淫的染汚。口清净,就是没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的染汚。意清净,就是没有贪瞋痴的染汚。这种大菩萨充满于一切佛土。
什么是佛子?就是佛的弟子。佛子分为三种:①外子,②庶子,③眞子。
①外子:就是凡夫,在佛法之外的弟子。虽然没有明白佛法,但是有佛性。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要是众生,不管信佛不信佛,将来都有成佛的机会。所以,所有的众生,都是佛子。
②庶子:就是二乘人,声闻缘觉,不是从佛眞正大法所生。庶子从世俗的意思来讲,是妾所生之子,不是正统,所以没有继承权。
③眞子:就是菩萨。是名眞佛子,是从佛口所生,从佛法化生,是眞正大法所生。现在所讲的清净佛子,就是眞子,眞正的佛子。
【雨不思议最妙法】:佛和清净佛子,在清净国土说不可思议最妙的法,好像下雨似的,令一切众生得到不可思议最微妙的法益,而增长善根。
如于此会见佛坐 一切尘中悉如是
佛身无去亦无来 所有国土皆明现
【如于此会见佛坐】:假如你在这个法会中,见到佛坐在师子座上,为众生现身说法。
【一切尘中悉如是】:所有一切微尘国土中,也是这样情形,佛皆为众生演说妙法。
【佛身无去亦无来】:佛身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不来不去,不去不来。
【所有国土皆明现】:虽然佛身是无去亦无来,可是所有的国土,都有佛身明显的现出来。
显示菩萨所修行 无量趣地诸方便
及说难思眞实理 令诸佛子入法界
【显示菩萨所修行】:很明显的指示出来一切菩萨所修行的法门。
【无量趣地诸方便】:菩萨的地位,菩萨的愿力,所修十种波罗蜜殊胜的行门,以及所起十种的方便,都是无量无边的。
十种方便就是①布施方便②持戒方便③忍辱方便④精进方便⑤禅定方便⑥智慧方便⑦大慈方便⑧大悲方便⑨觉悟方便⑩转不退*轮方便。
【及说难思眞实理】:又说十种如是,证得微妙不可思议的眞实道理。
所谓十种如是就是①相如是②性如是③体如是④力如是⑤作如是⑥因如是⑦缘如是⑧果如是⑨报如是⑩本末究竟等如是。
【令诸佛子入法界】:能令一切佛子,都入法界。他的心量充满法界,他的神通充满法界,他的说法充满法界,一切一切都充满法界。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化佛如尘数 普应群生心所欲
入深法界方便门 广大无边悉开演
【出生化佛如尘数】:这位菩萨,他能化佛如尘数之多。
【普应群生心所欲】:他能普徧的感应一切众生心中所欢喜的法,而对机说法。
【入深法界方便门】:他能入最深法界的方便法门,也就是权巧方便的法门。
【广大无边悉开演】:这种法门是广大无边,都能开演一切妙法。
如来名号等世间 十方国土悉充徧
一切方便无空过 调伏众生皆离垢
【如来名号等世间】:佛的名号,等于世间所有微尘数那样之多,无法计数。
【十方国土悉充徧】:所有十方国土,完全充满着佛的名号。
【一切方便无空过】:佛用一切方便法门来教化一切众生,没有令一个众生空过。
【调伏众生皆离垢】:调伏一切刚强的众生,令他们远离一切染汚法,而生清净心。
染汚法就是世间人所行所作的一切事情。清净法就是出世间人所行所作的一切事情。这一点,你们要认识清楚,明白了解,什么是染汚法?什么是清净法?
佛于一切微尘中 示现无边大神力
悉坐道场能演说 如佛往昔菩提行
【佛于一切微尘中】:佛在一切微尘国土中。
【示现无边大神力】:显明示现出来无边无际的大威神通力。
【悉坐道场能演说】:佛在每一个尘刹中坐道场,演说无上微妙法。
【如佛往昔菩提行】:好像佛在往昔所修的菩提行门,指示众生,令其发菩提心。
三世所有广大劫 佛念念中皆示现
彼诸成坏一切事 不思议智无不了
【三世所有广大劫】:在三世所有的广大劫那样长的时间。三世已经是很长的时间,广大劫更是长。
【佛念念中皆示现】:佛在每一念之中,都把这种境界示现出来。
【彼诸成坏一切事】:在三世中,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成劫是如何成的?住劫是如何住的?坏劫是如何坏的?空劫是如何空的?佛都清清楚楚的把它说明白。
【不思议智无不了】:佛有不可思议的妙智慧,对这种境界没有不明了的。
佛子众会广无限 欲共测量诸佛地
诸佛法门无有边 能悉了知甚为难
【佛子众会广无限】:诸大菩萨和二乘圣人,以及凡夫等,这一切佛子,在大众法会,非常之多,不知有多少?无法计算。
【欲共测量诸佛地】:他们都想明白诸佛的境界,究竟是怎样?
【诸佛法门无有边】:可是诸佛的境界和诸佛的法门,是无量无边,无法可以测量。
【能悉了知甚为难】:想要测量佛的境界,想要明白佛的法门,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佛如虚空无分别 等眞法界无所依
化现周行靡不至 悉坐道场成正觉
【佛如虚空无分别】:佛的法身是徧满一切处,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好像虚空一样。说他有吗?却视而不见。说他没有吗?又徧满虚空。譬如虚空,说它没有,它还存在;说它有,它又是空的。佛的法身也是这样,和虚空没有分别。
【等眞法界无所依】:平等一眞法界,它本身是无所依,而为一切万物所依。
【化现周行靡不至】:佛的法身,化现于每个国土中,周徧于法界,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佛的化身。
【悉坐道场成正觉】:佛的法身周徧于所有的国土,皆坐在菩提树下成正觉。
佛以妙音广宣畅 一切诸地皆明了
普现一一众生前 尽与如来平等法
【佛以妙音广宣畅】:佛以微妙的法音,到处广大宣扬佛法,将佛法畅流到各处,令一切众生都明白佛法的眞实义。
【一切诸地皆明了】:从初地到等觉地位的法身大士,他们对于所修的眞实法和一切诸地都明白了解。
【普现一一众生前】:普徧出现在所有众生的面前,而为说法。
【尽与如来平等法】:为众生说平等的妙法,也就是没有分别的法。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令众生知道自性就是佛性,只要修行,照样可以成佛。
复次,净德妙光菩萨摩诃萨。得徧往十方菩萨众会庄严道场解脱门。
把前边经文的义理再说一次。这位净德妙光大菩萨,他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就是法身大士。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到十方法界菩萨大众法会的庄严道场去,他入这种解脱门。
这位大菩萨,在前边没有列出其名,因为在普字菩萨中将普贤菩萨别说,所以加上为十,以表示圆满具足。
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得一念中现无尽成正觉门,教化成熟不思议众生界解脱门。
1 ...  111213141516171819...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普德最胜灯光照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在一念之中,就现出无尽佛成正觉的法门。又教化成熟的众生,皆得成熟的佛果。这是不可思议众生界中的一个境界。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得修习菩萨福德庄严出生一切佛国土解脱门
这位普光师子幢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修行学习菩萨的福德。就是修六度万行种种善事,来庄严现出一切诸佛国土,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寳燄妙光菩萨摩诃萨,得观察佛神通境界无迷惑解脱门。
这位普寳燄妙光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观察诸佛神通妙用的境界,而自己又不迷惑。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得于一切众会道场中示现一切佛土庄严解脱门。
这位普音功德海幢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令一切大众法会中,现出一切庄严诸佛国土,一切庄严的道场,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得随逐如来观察甚深广大法界藏解脱门。
这位普智光照如来境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他的光明能照耀佛的境界,跟着佛来观察无上甚深广大法界藏,而能明白法界的道理,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得亲近承事一切诸佛供养藏解脱门。
这位普觉悦意声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令一切众生觉悟,而亲近诸佛,承事诸佛,供养诸佛。也就是常常服侍诸佛,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清净无尽福威光菩萨摩诃萨,得出生一切神变广大加持解脱门。
这位普清净无尽福威光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以神通变化来广大加持一切众生,令发菩提心,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寳髻华幢菩萨摩诃萨,得普入一切世间行,出生菩萨无边行门解脱门。
这位寳髻华幢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入于一切世间所行的行门,而生出菩萨所修行的无边行门。他入这种解脱门。
普相最胜光菩萨摩诃萨,得能于无相法界中,出现一切诸佛境界解脱门。
这位普相最胜光大菩萨,他得到的境界是能在无相法界中,又现出一切诸佛的境界。无相本来没有形相可见的,但是能从无相中现出有相来,这就是神通妙用,他入这种解脱门。
尔时,净德妙光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解脱门海已。即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当普相最胜光大菩萨说完他所得的解脱门之后。这位净德妙光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德神力,普徧观察一切菩萨的解脱海之后,即刻用偈颂说出这种道理。
十方所有诸国土 一刹那中悉严净
以妙音声转*轮 普徧世间无与等
【十方所有诸国土】:十方即是上、下、四方、四隅此十方。在十方所有的诸佛国土里,每一个佛国土中都有佛在那儿演说妙法。
【一刹那中悉严净】:在很短很短的时间内,能把十方诸佛国土都在庄严清净,一尘不染,万念不生。
【以妙音声转*轮】:佛以微妙不可思议的音声,来转大*轮,为众生说法。
【普徧世间无与等】:普徧十方诸佛国土一切世界里,没有可以比佛的音声再微妙,也没有比佛所说的道理更圆满的。
如来境界无边际 一念法界悉充满
一一尘中建道场 悉证菩提起神变
【如来境界无边际】:佛的境界是无有边际,无法能知道。
【一念法界悉充满】:就在一念之间,就能充满十方法界一切微尘中。
【一一尘中建道场】:佛的境界是能在每一粒微尘中,建立大道场,转大*轮,教化众生。
【悉证菩提起神变】:令一切众生,都证得菩提觉道,而且都有神通变化的妙用。
世尊往昔修诸行 经于百千无量劫
一切佛刹皆庄严 出现无碍如虚空
【世尊往昔修诸行】:佛在往昔便修行一切的行门。也就是所有的行门都修行而不空过。
【经于百千无量劫】:佛经过百千无量大劫而圆满修行六度万行。
【一切佛刹皆庄严】:因为有无量的功德,所以令一切诸佛国土都庄严清净。
【出现无碍如虚空】:佛的法身是无碍的,好像虚空一般。欢喜到那个国土去,就在那个国土现身。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神通力无限量 充满无边一切劫
假使经于无量劫 念念观察无疲厌
【佛神通力无限量】:佛的法身是周徧法界,佛的神通力也是无限量,无人能知,无人能晓。
【充满无边一切劫】:佛的神通力,能充满无边无际那样多的大劫。
【假使经于无量劫】:假设经过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大劫,那样长的时间。
【念念观察无疲厌】:在每一念中都观察佛的神通变化力,没有疲倦或厌烦的时候。
汝应观佛神通境 十方国土皆严净
一切于此悉现前 念念不同无量种
【汝应观佛神通境】:你们应该观看佛的神通妙用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
【十方国土皆严净】:佛的神通能把十方诸佛国土,都庄严清净。
【一切于此悉现前】:佛能现在一切国土中,在每一个众生面前说妙法。
【念念不同无量种】:在念念中现出不同的样子,有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种类。
观佛百千无量劫 不得一毛之分限
如来无碍方便门 此光普照难思刹
【观佛百千无量劫】:观看诸佛,在百千无量劫那样长的时间,都不休息。
【不得一毛之分限】:连一毛的时间和一毛的距离都不分开,所以不得一毛之分限。
【如来无碍方便门】:佛有互相无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
【此光普照难思刹】:佛这种般若光,在百千无量劫,都能普照不可思议的诸佛刹土。
如来往劫在世间 承事无边诸佛海
是故一切如川骛 咸来供养世所尊
【如来往劫在世间】:佛以前在世间的时候,便修持一切的佛法和一切的法门。
【承事无边诸佛海】:佛所修行的法门,是供养无量无边一切诸佛。礼敬一切诸佛,以至诚恳切的心,来承奉诸佛。所供养的诸佛,犹如大海那么多,所以叫诸佛海。
【是故一切如川骛】:因为这样,所以一切菩萨、阿罗汉、众生,好像百川的水流,皆流到大海里。
【咸来供养世所尊】:世所尊就是佛,大家一齐来供养于佛,承事于佛,礼敬于佛。
如来出现徧十方 一一尘中无量土
其中境界皆无量 悉住无边无尽劫
【如来出现徧十方】:佛常常出现普徧于十方,到诸佛国土去说法。
【一一尘中无量土】:佛出现在每一粒微尘的国土,在那里转大*轮。
【其中境界皆无量】:在其中的境界各各差别都是无量无边。
【悉住无边无尽劫】:佛一切一切的神通变化,都是无边无尽,在无边无尽劫中,已经修成了。
佛于曩劫为众生 修习无边大悲海
随诸众生入生死 普化众会令清净
【佛于曩劫为众生】:佛在往昔作众生的时候,就有悲天悯人的思想。
【修习无边大悲海】:在那个时候,佛就修习大悲心的法门,见着受苦的众生,就生出大悲心,怜愍众生,愿拔众生苦,令众生得到快乐。因为日积月累修行这种法门,久而久之成为大海,所以叫大悲海。
【随诸众生入生死】:为了要教化众生,佛愿意捨了自己而为众生,所以常随众生入生死大海。
【普化众会令清净】:佛普徧教化一切有情的众生,令他们会得到清净本体。
佛住眞如法界藏 无相无形离诸垢
众生观见种种身 一切苦难皆消灭
【佛住眞如法界藏】:佛住眞如法界藏中。眞如是眞实离虚妄,常住不变。法界是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
【无相无形离诸垢】:佛在眞如法界藏中住,是无相无形的。为什么是无相无形呢?因为离开一切相和一切形,也离开一切不清净的染汚法,所以得到涅槃的快乐,也就是眞如自在平等的快乐。
【众生观见种种身】:众生观见佛种种的身。有清净的法身,有圆满的报身,有千百亿的化身,乃至十身等。
【一切苦难皆消灭】:众生见到佛的种种身,就把一切苦难都消灭无余。
复次,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得出生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教化众生,及严净一切佛国土方便解脱门。
把前面经文的义理再说一次。这位海月光大明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现出菩萨从初地到等觉的诸地,又能生出从布施到般若的诸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译为到彼岸。用这些方法来教化众生,和庄严清净一切诸佛国土的方便法门,他入这种解脱门。
云音海光离垢藏菩萨摩诃萨,得念念中普入法界种种差别处解脱门。
这位云音海光离垢藏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在每一念中,普徧入一切法界中,种种不同的处所和种种不同的道场。他入这种解脱门。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生寳髻菩萨摩诃萨,得不可思议劫,于一切众生前,现清净大功德解脱门。
这位智生寳髻大菩萨,他所得的境界是在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这样长的时间里,在一切众生的面前,现出一种清净而无贪瞋痴的大功德藏。他入这种解脱门。
功德自在王净光菩萨摩诃萨,得普见十方一切菩萨初诣道场时种种庄严解脱门。
这位功德自在王净光菩萨摩诃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见到十方三世一切的菩萨,最初来到佛的道场时,见到种种庄严,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他入这种解脱门。
善勇猛莲华髻菩萨摩诃萨,得随诸众生根解海,普为显示一切佛法解脱门。
这位善勇猛莲华髻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随顺一切众生的根性,所明白的道理,所了解的义理,犹如大海,所以叫根解海。若是显示少法,众生不能满足,因之,才普为显示一切佛法。他入这种解脱门。
诸众生的「诸」字,可以当多字讲,又可以当一字讲。当多字讲的意思是所有一切的众生,他的根性和他所了解的,犹如大海那样的宽广。当一字讲的意思是这个众生,他的根性是利而不是钝,他所明白的道理是广大。有这两个意思,所以在这方面要注意。
为什么把「诸」字当作一字来讲呢?因为它既然是多,所以当多讲,也可以当一讲。在经上说:「多就是一,一就是多,一多不二」。因为多是从一字那里来的,一是多中的一部分。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华严经的境界,就是这样,是要破人的执着。所以讲经,只要圆融无碍,都可以讲的。因之,把「诸」当一字讲。
普智云日幢菩萨摩诃萨,得成就如来智,永住无量劫解脱门。
这位普智云日幢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成就佛的智慧,永久居住在无量劫这样长的时间,来行菩萨道。他入这种解脱门。
大精进金刚脐菩萨摩诃萨,得普入一切无边法印力解脱门。
这位大精进金刚脐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普徧入一切法印力的解脱门。也就是普了诸法实相。法法圆融,心心相印,法和心是圆融而相印。他入这种解脱门。
香燄光幢菩萨摩诃萨,得显示现在一切佛始修菩萨行,乃至成就智慧聚解脱门。
这位香燄光幢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显明示现出现在一切佛,一开始修行菩萨行,行菩萨道的时候,乃至成就佛的智慧,佛的果位。这中间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所谓「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他入这种解脱门。
大明德深美音菩萨摩诃萨,得安住毗卢遮那一切大愿海解脱门。
这位大明德深美音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安稳住在毗卢遮那佛的大愿海中来生活。也就是实行毗卢遮那佛所发一切的大愿力。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他入这种解脱门。
大福光智生菩萨摩诃萨,得显示如来徧法界甚深境界解脱门。
这位大福光智生大菩萨,他所得到的境界是能显示佛身徧满法界,这种甚深不容易明白的境界,就是佛的大光明藏。他得到这种解脱门。
尔时,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众庄严海已。即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这位海月光大明大菩萨,仰承佛大威神力,普徧观察一切菩萨大众,庄严法会道场,犹如大海一般的多,所以叫庄严海。他观察这种因缘完了之后,即刻用偈颂把前边长行的意思重复再说一遍。
诸波罗蜜及诸地 广大难思悉圆满
无量众生尽调伏 一切佛土皆严净
【诸波罗蜜及诸地】:修行六度之法才能到彼岸,才能证十地果位。十地是菩萨的地位,消灭一分无明惑,便证一分法身,更进一位。
【广大难思悉圆满】:虽然诸波罗蜜和诸地,都是广大难思的境界,可是现在都圆满。
【无量众生尽调伏】: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得到调伏。刚强的众生都柔和了,有贪心的众生不贪了,瞋心的众生不瞋了,有痴心的众生也不痴了。
【一切佛土皆严净】:一切诸佛国土,都庄严清净。
如佛教化众生界 十方国土皆充满
一念心中转*轮 普应群情无不徧
【如佛教化众生界】:好像佛为教化众生,而入一切众生界。
【十方国土皆充满】:所以十方的国土,都充满佛所教化的法。
【一念心中转*轮】:在一念心中,就转大*轮,说大妙法。
【普应群情无不徧】:普徧感应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众生不周徧而闻不到正法。
佛于无量广大劫 普现一切众生前
如其往昔广修治 示彼所行清净处
【佛于无量广大劫】:佛在无量无边广大劫以前,作什么事情呢?
【普现一切众生前】:普徧示现在一切众生的面前,教化众生如何学习佛法。
【如其往昔广修治】:好像佛在以前广修六度万行一切法,去除治理习气毛病。
【示彼所行清净处】:指示一切众生,佛所修行的清净处。
我睹十方无有余 亦见诸佛现神通
悉坐道场成正觉 众会闻法共围绕
【我睹十方无有余】:我看见十方所有的诸佛,没有看不见的,所以说无有余。
【亦见诸佛现神通】:也看见诸佛大现神通,千变万化,不可思议。
【悉坐道场成正觉】:一切诸佛正坐于道场而成正觉。
【众会闻法共围绕】:一切众会中的菩萨,缘觉、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闻法之后,大家共同来围绕诸佛,供养诸佛。
广大光明佛法身 能以方便现世间
普随众生心所乐 悉称其根而雨法
【广大光明佛法身】:佛有般若智慧,能现出广大的光明,这是由佛法身所成就的境界。
【能以方便现世间】:佛的光明是广大无边,佛的法身是无影无形。可是,佛用方便法门,出现于世间,由无形现有形。
【普随众生心所乐】:普徧随顺一切众生的根性,和心中所欢喜的。
【悉称其根而雨法】:佛所雨的法雨,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众生好像花草树木一样,大根大智的众生,就多得法雨的滋润;小根小智的众生,就少得法雨的滋润。众生的根分为两种,一为利根,就是聪明人。二为钝根,就是愚痴人。有智慧如大树,多得法益;无智慧如小草,少得法益。各得其所应得的法雨。
眞如平等无相身 离垢光明净法身
智慧寂静身无量 普应十方而演法
【眞如平等无相身】:佛是最平等,所以说眞如平等。眞如又叫实相,又叫一眞法界,这是佛法身的体,也是无形无相的体。这种妙眞如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不因堕落在三恶道,或者成佛,而有所差别。这就是眞如平等无相身。
【离垢光明净法身】:离垢就是离开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如果能把一切烦恼无明离开,光明智慧的清净法身就现前。
【智慧寂静身无量】:智慧是具足般若智和一切种智,寂静是寂然不动,可是能感而随通。寂静不动是佛的圆满报身,感而随通是佛的千百亿化身,所以说身无量。
不但佛有化身,我们人也有化身,臂如,教授,他把自己所明白的道理教授于学生,学生明白他的道理之后,依照他的志愿去实行,这就是等于教授的化身。学生的学生,这样去传授,也教出很多,这是化化不已。岂不就是有千百亿化身吗?
讲经说法,要使佛法灵活起来,不要死板板的照一个道理来讲,那就没有多大意思。所以讲经不要太深,令人不懂;也不要太浅,令人生厌。要平易适度深入浅出,才能令人欢喜听,而得到利益。
【普应十方而演法】:为什么要现出亿化身?就因为要普徧去感应十方一切众生的机缘,而演说妙法。
法王诸力皆清净 智慧如空无有边
悉为开示无遗隐 普使众生同悟入
【法王诸力皆清净】:法王就是圣人已修到了极位,也就是佛。佛所修的十力,都清净而圆满。十力在下边座内众流有详细的解释。
【智慧如空无有边】:佛的智慧好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虚空虽然无有边际,但是还知道有虚空的存在。
【悉为开示无遗隐】:佛所说的法,完全是为开示一切众生而说,全盘托出,没有遗漏,也没有隐藏。
【普使众生同悟入】:普徧使令一切众生都开悟,而能入无上觉道,共同得到佛果。
1 ...121314151617181920...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王诸力皆清净 智慧如空无有边
悉为开示无遗隐 普使众生同悟入
【法王诸力皆清净】:法王就是圣人已修到了极位,也就是佛。佛所修的十力,都清净而圆满。十力在下边座内众流有详细的解释。
【智慧如空无有边】:佛的智慧好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虚空虽然无有边际,但是还知道有虚空的存在。
【悉为开示无遗隐】:佛所说的法,完全是为开示一切众生而说,全盘托出,没有遗漏,也没有隐藏。
【普使众生同悟入】:普徧使令一切众生都开悟,而能入无上觉道,共同得到佛果。
如佛往昔所修治 乃至成于一切智
今放光明徧法界 于中显现悉明了
【如佛往昔所修治】:好像佛以前所修行的六度万行,在多生多劫中,才把无明习气烦恼治理清除没有了。即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乃至成于一切智】:佛修行这样长的时间,才能成佛。
【今放光明徧法界】:现在佛放大光明,徧满十方法界。
【于中显现悉明了】:在法界中放大光明,把一切都显现出来,清清楚楚没有看不见的。
佛以本愿现神通 一切十方无不照
如佛往昔修治行 光明网中皆演说
【佛以本愿现神通】:佛为什么要现神通?因为佛本来有这种愿力,要现神通来教化众生。
【一切十方无不照】:所有一切十方法界,没有不被佛的般若光明所徧照的。
【如佛往昔修治行】:好像佛在以前所修行所治理的行门。
【光明网中皆演说】:在佛的大光明网中,把以前所修治的行门,都对众生演说出来,令众生依法修行。
十方境界无有尽 无等无边各差别
佛无碍力发大光 一切国土皆明显
【十方境界无有尽】:十方国土的境界,是没有穷尽的。佛的神通变化也是没有穷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等无边各差别】:没有其他可以与佛的神通妙用同等,这种神通妙用是没有边际,而十方境界就有种种的分别。
【佛无碍力发大光】:佛有无碍的力量,能发出一种大光明。
【一切国土皆明显】:所有十方的国土,都在佛的大光明藏里显现出来。
现在已把二十一位大菩萨所得的解脱门和偈颂浅释完毕。在下边继续说明座内众流。
尔时,如来师子之座,众寳妙华,轮台基陛,及诸户牖,如是一切庄严具中。一一各出佛刹微尘数菩萨摩诃萨。
在二十一位大菩萨说完他们的解脱门的时候。佛坐在师子座上,来为一切众生说法。在师子座的旁边,有很多的摩尼众寳,又有很美丽的妙莲华,又有*轮、台阶、地基、高陛、以及一切门和窗等来庄严道场。还有很多的微细庄严具,好像道场中香炉、灯烛、花瓶等。在这些庄严具中,又现出来其他佛的刹土中有微尘数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就是法身大士。现在用十位大菩萨来代表,作为大菩萨中的上首。
佛所坐的座,称为师子座。佛所说的法,称为师子吼。为什么叫师子呢?因为它是百兽之王,师子一吼,百兽皆惧。在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这意思是说师子吼是无所畏怖。所有的兽类,闻到这声都被摄服,甚至吓得头破脑裂。就是大笨象闻到此声,也失却牠的威风。天龙八部听到佛说法的音声,便生出欢喜心。所以佛说法好像师子吼一样,能将旁门左道降伏,放弃邪法而来学正法。
好像舍利弗和目犍连等,他们都是先学习外道,后闻佛说法,才弃暗投明,跟佛学正法,证得阿罗汉果位。舍利弗为智慧第一,目犍连为神通第一。智慧和神通这两种法门,是学佛者都应该证得的,也是所应求的。希望大家都证得这两种法。
其名曰。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萨摩诃萨。雷音普震菩萨摩诃萨。众寳光明髻菩萨摩诃萨。大智日勇猛慧菩萨摩诃萨。不思议功德寳智印菩萨摩诃萨。百目莲华髻菩萨摩诃萨。金燄圆满光菩萨摩诃萨。法界普音菩萨摩诃萨。云音净月菩萨摩诃萨。善勇猛光明幢菩萨摩诃萨。
在每一种的庄严具中,现出微尘数中的微尘数菩萨。这些菩萨都有自己的名称,现在简略擧出十位大菩萨的名字作为代表。
第一位大菩萨,名叫海慧自在神通王。他的智慧特别广大而无边,犹如大海。他也很自在,又有大神通,能不动本座而化现于十方法界。故得此名。
第二位大菩萨,名叫雷音普震。他说法的音声,如同雷音普徧震动于十方法界,能把正在睡觉的众生,从迷梦中惊醒,而知道反迷归觉。故得此名。
第三位大菩萨,名叫众寳光明髻。他用众寳製成光明寳髻,非常美丽庄严。因这寳髻所放的光明,能代替说法,而令众生离苦得乐,故得此名。
第四位大菩萨,名叫大智日勇猛慧。他的智慧,犹如太阳那样的光明,能照徧十方法界。他有勇猛精进的智慧,不会去修行无益的苦行。故得此名。
第五位大菩萨,名叫不思议功德寳智印。他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又有特别的智慧,犹如寳智印一样,故得此名。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位大菩萨,名叫百目莲华髻。他有百目的庄严相(观世音菩萨有千目,药王菩萨有万目),又有莲华来庄严髮髻,故得此名。
第七位大菩萨,名叫金燄圆满光。他所放的光燄是金色的,其光圆满。凡是诸佛和菩萨以及阿罗汉的头顶都有光轮。换言之,证道之人,皆有此种现象。故得此名。
第八位大菩萨,名叫法界普音。他说法的妙音,能普徧法界,即是「尽虚空,徧法界」,到处都有他的法音,故得此名。
第九位大菩萨,名叫云音净月。他现出光明云,云中有妙音。又现出清净月,月是圆满而光辉。故得此名。
第十位大菩萨,名叫善勇猛光明幢。他无论修什么法门,善于勇猛精进,绝对不退转。因之,得到智慧光明,这种光明犹如寳幢。故得此名。
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众多佛刹微尘数,同时出现。此诸菩萨,各兴种种供养云。
前边所擧出来十位大菩萨,是代表微尘数菩萨中的领袖。现在又有众多佛刹微尘数的大菩萨同时出现,这些大菩萨用种种法云来供养佛。
佛刹微尘数究竟是多少?有微尘数那样多的佛刹,在此种佛刹中的第一粒微尘里,又变成微尘数的佛刹,也就是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佛刹。
所谓一切摩尼寳华云,一切莲华妙香云,一切寳圆满光云,无边境界香燄云,日藏摩尼轮光明云,一切悦意乐音云,无边色相一切寳灯光燄云,众寳树枝华果云,无尽寳清净光明摩尼王云,一切庄严具摩尼王云。如是等诸供养云,有佛世界微尘数。
华严经的境界是重重无尽,道理也是圆融无碍的。无论是讲鬼也好,讲神也好,讲菩萨也好,讲事也好,讲理也好,都说为十。以十为成数。这个「十」是表示重重无尽的意思。现在说出种种供养云,也是表示华严境界的重重无尽,犹如云一样。云在虚空中也是无尽重重。所以华严经的妙法,处处都是重重无尽。
这些大菩萨的供养云,以其中有十种云来作代表。第一种云,是一切摩尼寳华的云。第二种云,是一切莲华微妙香的云。第三种云,是一切寳发出圆满光的云。第四种云,是种种无边境界香燄的云。第五种云,是日藏摩尼轮光明的云。第六种云,是一切悦意音乐的云。第七种云,是种种无边色相和一切寳灯光燄的云。第八种云,是众寳树的枝华果的云。第九种云,是无尽寳清净光明摩尼王的云。第十种云,是一切庄严具摩尼王云。前边所说的种种供养云,有佛世界微尘数那样的多。
彼诸菩萨,一一皆兴如是供养云,雨于一切道场众海,相续不绝。
那些大菩萨,每位都兴起像雨一般的供养云。种种的寳、种种的云,来庄严道场中大众海会。这种供养云是接二连三不断绝。也就是说,此云过去,彼云又来了,总是显现不已。
现是云已,右绕世尊,经无量百千帀。随其方面,去佛不远,化作无量种种寳莲华师子之座。各于其上,结跏跌坐。
那些微尘数诸菩萨,现出种种供养云以后,又向右边绕佛,经过无量数的百千帀之后,然后随各菩萨所坐的方面而去,或在佛的左右,或在佛的前后,各在各的方面,都离佛不太远。各以自己的神通妙用,而变现出种种无量妙寳莲华,在莲华上,又有师子之座。每位菩萨结跏趺坐在自己所现之座上。结跏趺坐,也就是结双盘端坐的姿势。在显教中把双跏趺坐称为吉祥坐,又称为降魔坐。单跏趺坐称为菩萨坐。在密教中把双跏趺坐称为莲华坐,单跏趺坐称为金刚坐,其实功用是一样,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是诸菩萨,所行清净,广大如海。
这一切诸菩萨,他们所修行的清净广大法门,犹如大海那样多。
得智慧光照普门法。随顺诸佛所行无碍。能入一切辩才法海。
这些菩萨,得到眞正的智慧光明,普徧的来救度一切众生,又得到平等示现普门的法。他们在过去生中,都随顺诸佛所修无碍的法门。他们都有无量三昧的辩才。这种辩才如海一般的深,不可测量。所以叫辩才法海。
得不思议解脱法门。住于如来普门之地。已得一切陀罗尼门,悉能容受一切法海。
他们又得到不可思议微妙难测的解脱法门,住在佛的平等法门里,也就是普光明地。已经得到所有的总持法门(陀罗尼译为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也就是总身口意三业清净,持戒定慧三学圆明)。他们都能容纳接受一切诸佛的法海。
善住三世平等智地。已得深信广大喜乐。
这些诸菩萨,善于住在三世一切诸佛平等的智慧之地,也就是智慧的果位。已经得深信广大的喜乐,也就是法喜充满的快乐。
无边福聚,极善清净。虚空法界,靡不观察。十方世界,一切国土,所有佛兴,咸勤供养。
一切菩萨,皆用无边的福来庄严,到极完善而清净。能在虚空法界中普徧的观察,而无障碍。在十方一切世界所有诸佛国土中,如有新佛出兴于世的时候,他们都来到佛处,慇懃的供养新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佛为大众说法的时候,也是大众在听法的时候。这位海慧自在神通王大菩萨,也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仰承佛大威神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大众海会,即刻用偈颂讲出前边的道理。下边的十首偈颂,是海慧自在神通王大菩萨一人所说。和前边的偈颂不同,前边是每位菩萨或神各说一首偈颂。
诸佛所悟悉已知 如空无碍皆明照
光徧十方无量土 处于众会普严洁
【诸佛所悟悉已知】:诸佛所应该悟的已经悟了,所应觉的也觉了。所有一切法,统统都知晓了。
【如空无碍皆明照】:佛得到如虚空的智慧,如虚空的法身,无所障碍,皆能明照于尽虚空徧法界。
【光徧十方无量土】:佛的光是普徧于十方诸佛世界无量的国土。也就是普徧照明一切处。
【处于众会普严洁】:所有的道场,所有的法会,都普徧庄严而清洁。
如来功德不可量 十方法界悉充满
普坐一切树王下 诸大自在共云集
【如来功德不可量】:佛的功德究竟有多少?是无人可知的,所谓「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繫,无能说尽佛功德」。所以佛的功德不可测量。
【十方法界悉充满】:所有十方法界,都是佛功德的所在处。所以说十方法界悉充满。
【普坐一切树王下】:佛以每个国土中的菩提树下作为道场,普徧坐在那里开悟成佛,宣讲此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妙法。
【诸大自在共云集】:那些大菩萨,都是法身大士,已得到大自在,而无烦恼。他们好像云一样,共同聚集于菩提道场中,聆听妙法。
佛有如是神通力 一念现于无尽相
如来境界无有边 各随解脱能观见
【佛有如是神通力】:佛有这样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力量。
【一念现于无尽相】:在一念之间,能现出无穷无尽的相。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无量境界,都在一念中现出。所谓「一念现出无量劫,无量劫收归一念」,这种境界是诸佛神通力之所变化。
【如来境界无有边】:想要知道佛的境界?就要观虚空。因为虚空是无有边际的,佛的境界也如同虚空一样无有边际。
【各随解脱能观见】:随顺众生的根性,而说解脱门,令众生能观见佛所示现神通妙用的殊胜境界。
如来往昔经劫海 在于诸有勤修行
种种方便化众生 令彼受行诸佛法
【如来往昔经劫海】:佛在往昔的时候,所经过的无量劫,犹如大海那样的多,所以叫劫海。
【在于诸有勤修行】:佛在未成佛之前,和你我他是一样,也是住在三界二十五有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可是佛在二十五有中,时时修行刻刻精进,在每一念中,都是勇猛向前,精进而不懈怠,所以叫勤修行。
【种种方便化众生】:佛不但自己勤修行,而且又用种种善巧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将自己所悟得的眞理,来教化众生,令众生也明白这种了生脱死,而入湼槃的道理。
【令彼受行诸佛法】:使令一切众生,都能接受佛所说的诸佛法,要依法修行,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毗卢遮那具严好 坐莲华藏师子座
一切众会皆清净 寂然而住同瞻仰
【毗卢遮那具严好】:佛有三身:①法身:即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②报身:即圆满报身卢舍那佛。③应化身:即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应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来庄严其身。所谓「相好庄严无等伦」。
【坐莲华藏师子座】:佛坐在大妙莲华藏的师子座,为一切众生说法,调伏刚强的众生,令其反迷归觉,走向菩提觉道。
【一切众会皆清净】:十方诸佛国土中,所有法会中的大众,一心听佛演说妙法,同时都能清净其心。
【寂然而住同瞻仰】:大家都寂静无譁的住在法会中,一同来瞻仰佛,目不暂捨,聆听佛法。
摩尼寳藏放光明 普发无边香燄云
无量华璎共垂布 如是座上如来坐
【摩尼寳藏放光明】:在摩尼寳珠藏放大光明,万道霞光,璨烂夺目,既庄严又清净。
【普发无边香燄云】:在大光明中又普徧发出无边际的香燄云,徧满于十方法界。
【无量华璎共垂布】:又有无量美丽的妙华和豪华的璎珞,共同垂布而来庄严。
【如是座上如来坐】:像这样的庄严云和摩尼寳座,佛坐其上而来说妙法。
种种严饰吉祥门 恒放灯光寳燄云
广大炽然无不照 牟尼处上增严好
【种种严饰吉祥门】:又有用种种众寳来庄严修饰吉祥的门。
【恒放灯光寳燄云】:常放出灯光的寳燄云。这灯光是五光十色,如寳燄云一样的美观。
【广大炽然无不照】:这种灯光是广大无边,所炽放的光,无怕不照,无所不徧。
【牟尼处上增严好】:在牟尼处上,更增加一种庄严相好的威仪。
种种摩尼绮丽窗 妙寳莲华所垂饰
恒出妙音闻者悦 佛坐其上特明显
【种种摩尼绮丽窗】:用种种摩尼寳珠来庄严美丽的窗户。
【妙寳莲华所垂饰】:这种窗和门,都用微妙珠寳和莲华来垂饰,挂在其上而向下垂布,非常庄严且美观。
【恒出妙音闻者悦】:在户牖上的严饰品,常常发出不可思议的妙法音,令闻者都生出喜悦的心。
【佛坐其上特明显】:佛坐在师子座上,特别光明而显耀。因为佛身所放的光明,胜于一切的光明,所以特明显。
寳轮承座半月形 金刚为台色燄明
持髻菩萨常围绕 佛在其中最光耀
【寳轮承座半月形】:佛所坐的座是寳轮,好像半月的形状。
【金刚为台色燄明】:佛说法的台,是用金刚石所建的,这个台的颜色,好像火燄一般,向四方散射出光明。
【持髻菩萨常围绕】:持髻的菩萨,(髻是自然而成)常常围绕佛的法座,来亲近佛。
【佛在其中最光耀】:佛在所有持髻菩萨之中,是最光明而显耀。
种种变化满十方 演说如来广大愿
一切影像于中现 如是座上佛安坐
【种种变化满十方】:又有种种的变化云,徧满于十方法界。
【演说如来广大愿】:在这种变化云中,有一种音声,来演说佛所发的广大愿。什么大愿?就是愿救度一切众生得到解脱。
【一切影像于中现】:佛在过去生中所发的大愿,其一切影像都在变化云中现出来。
【如是座上佛安坐】:像这样的种种云,四周围绕,佛安稳坐在师子座上,而为大众说法。
尔时,雷音普震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雷音普震大菩萨,仰承佛大威神通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来参加法会的大众。即刻用偈颂来说佛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雷音普震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雷音普震大菩萨,仰承佛大威神通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来参加法会的大众。即刻用偈颂来说佛功德。
世尊往集菩提行 供养十方无量佛
善逝威力所加持 如来座中无不覩
【世尊往集菩提行】:佛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所修行所聚集的功德,而成就菩提的行门。
【供养十方无量佛】:佛在未成佛之前,专修供养十方三世一切无量佛的行门。
【善逝威力所加持】:善逝就是佛。过去佛威力所持,现在佛威力所加持。
什么是加持?本来没有神通,现在有了神通。本来没有智慧,现在有了智慧。这就是诸佛菩萨加持于你,令你得到神通和智慧。
【如来座中无不覩】:佛坐在师子座上,一切菩萨没有看不见佛的。
香燄摩尼如意王 填饰妙华师子座
种种庄严皆影现 一切众会悉明瞩
【香燄摩尼如意王】:用这种又香又明的摩尼如意王珠。
【填饰妙华师子座】:把这种寳珠填镶在师子座上,来装饰妙莲华的寳座。
【种种庄严皆影现】:在佛的师子座上,又有种种的装饰品,皆在光影中现出来。
【一切众会悉明瞩】:所有一切海会大众,都能清楚的看见这种境界。
佛座普现庄严相 念念色类各差别
随诸众生解不同 各见佛坐于其上
【佛座普现庄严相】:佛坐在师子座,普徧现出庄严法相。
【念念色类各差别】:在每一念之间,就现出无量的光和无量的色。在无量色中又现出无量的相,各有差别而不相同。
【随诸众生解不同】:佛所现出的境界,是随着一切众生的根性而所现。众生各有不同的见解,所明白的道理也不同,所得到的智慧也不同。
【各见佛坐于其上】:虽然有种种不同的境界,但是,每个众生都见佛坐在自己的上边,面对着自己。譬如太阳,每个人都觉得太阳是在自己的头上。
寳枝垂布莲华网 华开涌现诸菩萨
各出微妙悦意声 称讚如来坐于座
【寳枝垂布莲华网】:有寳树的枝向下垂布着,犹如莲华网一般的庄严。
【华开涌现诸菩萨】:在莲华网上的莲华,有的开放,而从其中涌现出无量诸菩萨。
【各出微妙悦意声】:每位菩萨,各演出微妙悦耳的声音,如同奏乐一般,令闻者心旷神悦,精神愉快。
【称讚如来坐于座】:这种微妙的音声,都是称讚佛法僧。也讚叹佛坐在师子座为众生说法的功德。
佛功德量如虚空 一切庄严从此生
一一地中严饰事 一切众生不能了
【佛功德量如虚空】:佛的功德有多少?有无数量,是无法计算。勉强用虚空来代表。
【一切庄严从此生】: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种庄严相,都是因为于无量劫前所作的功德而成就的。
【一一地中严饰事】:佛从初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所作的功德,是庄严修饰事。
【一切众生不能了】:这种事,所有的众生是不能知道的。因为佛的功德无量无边,不是众生的知见所能了解。
金刚为地无能坏 广博清净极夷坦
摩尼为网垂布空 菩提树下皆周徧
【金刚为地无能坏】:菩提道场是用金刚石铺地,永远不会被破坏。
【广博清净极夷坦】:这种金刚地,又广博又清净,又很平坦。
【摩尼为网垂布空】:又用摩尼寳珠製成的网,在空中垂布,发出璨烂的霞光。
【菩提树下皆周徧】:佛坐在菩提树下,皆周徧于法界。
1 ...  131415161718192021...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地无边色相殊 眞金为末布其中
普散名华及众寳 悉以光莹如来座
【其地无边色相殊】:菩提道场的地,又有无边特别不同的色相。
【眞金为末布其中】:这地又用眞金粉末敷在上边,金光闪耀,非常庄严。
我以前遇见一个人,他生病的时候,在病中到极乐世界去,但只走到边缘而没有到里边去,看见极乐世界里边都是黄金为地,寳树成行。他看到这种境界,对念佛法门特别增加信心。病癒以后,便虔诚的修念佛法门,行住坐卧都不离念珠,口念佛,手捻珠,没有停止的时候。几年后,自己知道往生的时间,沐浴后,念佛无疾而往生到极乐世界。当时有种种不可思议境界出现,覩者皆称为未曾有。
【普散名华及众寳】:在地面上,又普徧散布名贵的香华和一切的众寳。
【悉以光莹如来座】:为什么要这样来庄严呢?因为佛要说第一部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大众都以光莹来庄饰佛的法座。
地神欢喜而踊跃 刹那示现无有尽
普兴一切庄严云 恒在佛前瞻仰住
【地神欢喜而踊跃】:每一个地方都有地神,地神也欢喜见到佛,他们见到佛,便手舞足蹈,表示欢喜到极点。
【刹那示现无有尽】:在很短的时间,佛所示现的光明,是没有穷尽的时候。
【普兴一切庄严云】:又普徧兴起一切庄严祥瑞之云。
【恒在佛前瞻仰住】:地神常常住在佛前,瞻仰佛,目不暂捨的观望佛。
寳灯广大极炽然 香燄流光无断绝
随时示现各差别 地神以此为供养
【寳灯广大极炽然】:有摩尼寳灯,非常广大,这寳灯的火燄最旺盛。
【香燄流光无断绝】:这寳灯所放的光燄,不但明亮,而且芬香,而且没有断绝不明的时候。
【随时示现各差别】:随着时间所示现出来的境界,各有不同,各有差别。
【地神以此为供养】:地神以这种庄严境界,来供养于佛。
十方一切刹土中 彼地所有诸庄严
今此道场无不现 以佛威神故能尔
【十方一切刹土中】:所有十方一切诸佛国土中。
【彼地所有诸庄严】:在佛那个地方,所有一切诸庄严。
【今此道场无不现】:现在这个道场所有的庄严都现出来。
【以佛威神故能尔】:怎会有这种境界呢?这是因为佛的大威德神通的力量,所以才能这样。
尔时,众寳光明髻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众寳光明髻大菩萨,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大众海会,即刻说出这十首的偈颂。
世尊往昔修行时 见诸佛土皆圆满
如是所见地无尽 此道场中皆显现
【世尊往昔修行时】:佛在以前因地修行的时候。
【见诸佛土皆圆满】:见一切诸佛国土,都是圆满的庄严。
【如是所见地无尽】:佛经过无量劫的修行,所见圆满庄严地,也是没有穷尽。
【此道场中皆显现】:在现在佛成佛的道场中,把过去一切地的境界都显现出来。
世尊广大神通力 舒光普雨摩尼寳
如是寳藏散道场 其地周廻悉严丽
【世尊广大神通力】:佛有广大无边的神通变化力。
【舒光普雨摩尼寳】:佛放光普徧雨降摩尼寳珠。
【如是寳藏散道场】:像这样的摩尼寳珠非常之多,散在道场地上。
【其地周廻悉严丽】:这个道场地的周围,都是庄严而美丽。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福德神通力 摩尼妙寳普庄严
其地及以菩提树 递发光音而演说
【如来福德神通力】:佛的福德和神通力,是不可思议的。
【摩尼妙寳普庄严】:用摩尼寳来普徧庄严所有的地。
【其地及以菩提树】:这个地以及菩提树王,它们都有作用。
【递发光音而演说】:互相传递发出光和音,在光中演说妙法,这是无情说法。
寳灯无量从空雨 寳王间错为严饰
悉吐微妙演法音 如是地神之所现
【寳灯无量从空雨】:有无量无数的摩尼寳灯,从空中如雨一般的降下来。
【寳王间错为严饰】:寳灯和摩尼寳王,互相间错而严饰道场。
【悉吐微妙演法音】:不但其地及菩提树能演说法,就是寳灯和摩尼寳王也都吐出微妙的法音。
【如是地神之所现】:像这样的境界,是地神护持道场所现庄严的境界。
寳地普现妙光云 寳炬燄明如电发
寳网遐张覆其上 寳枝杂布为严好
【寳地普现妙光云】:在寳地上又普徧现出一种妙光的云。
【寳炬燄明如电发】:寳炬的燄光非常明亮,放出一种好像电发光一样的光明。
【寳网遐张覆其上】:寳网伸展到很广濶的地方,覆盖在寳炬光的上边。
【寳枝杂布为严好】:菩提树的寳枝,杂布于道场,庄严美好。
汝等普观于此地 种种妙寳所庄严
显示众生诸业海 令彼了知眞法性
【汝等普观于此地】:你们各位!普徧来观察这个地。
【种种妙寳所庄严】:都是用种种妙寳所庄严、所成就的。
【显示众生诸业海】:在这地上,显示出来一切众生所有的诸业因,犹如大海。
【令彼了知眞法性】:为什么要现这种境界?因为要使令一切众生明白眞法性,也就是自性。
普徧十方一切佛 所有圆满菩提树
莫不皆现道场中 演说如来清净法
【普徧十方一切佛】:普徧十方所有的一切佛。
【所有圆满菩提树】:十方所有圆满的菩提树。
【莫不皆现道场中】:所有一切佛及一切菩提树,都现于道场之中。
【演说如来清净法】:都演说佛的清净妙法。
随诸众生心所乐 其地普出妙音声
如佛座上所应演 一一法门咸具说
【随诸众生心所乐】:随顺众生心里所喜乐的事情。
【其地普出妙音声】:就在地上普徧放出微妙的音声,能令众生心欢喜。
【如佛座上所应演】:好像佛在师子座上所应演说的一样。
【一一法门咸具说】:所有八万四千法门,都现出说法的妙音。令一切众生闻法开悟而早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地恒出妙香光 光中普演清净音
若有众生堪受法 悉使得闻烦恼灭
【其地恆出妙香光】:佛说法的道场上,常放出香的光,令一切众生闻之或见之,都发菩提心。
【光中普演清净音】:在妙香光中,普徧演出清净的妙音,说清净的妙法。
【若有众生堪受法】:假设有机缘成熟的众生,和佛法有缘,才能接受。
【悉使得闻烦恼灭】:完全使令这一类的众生,都能得到闻法的利益,能将烦恼消灭。
佛说法的时候,众生虽然都在法会中,但是有缘的才可以闻到佛法,无缘的听不见佛法。能听见的众生,都能心生清凉而无烦恼。
一一庄严悉圆满 假使亿劫无能说
如来神力靡不周 是故其地皆严净
【一一庄严悉圆满】:所有地上的庄严,都是圆满而清净。
【假使亿劫无能说】:这种庄严圆满的境界,就是说亿劫那样长的时间,也说不尽。
【如来神力靡不周】:可是佛的神通妙有,没有一个地方不周徧,不显现的。
【是故其地皆严净】:因为这样,所以一切地都变成庄严而清净。
尔时,大智日勇猛慧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大智日勇猛慧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德神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的大众海会,即刻用偈颂说出佛的功德。
世尊凝睟处法堂 炳然照耀宫殿中
随诸众生心所乐 其身普现十方土
【世尊凝睟处法堂】:佛的眼睛,清明而光润,凝然不动的处于说法堂上。
【炳然照耀宫殿中】:很显明的照耀诸佛的宫殿中。
【随诸众生心所乐】:随顺一切众生的心中所欢喜乐悦的事。
【其身普现十方土】:佛能满足众生的愿,将其身普徧显现于十方法界去,令一切众生都能见到佛,听到法。
如来宫殿不思议 摩尼寳藏为严饰
诸庄严具咸光耀 佛坐其中特明显
【如来宫殿不思议】:佛的宫殿是不可思议,又庄严又堂皇。
【摩尼寳藏为严饰】:佛所住的宫殿,都是用摩尼珠来庄严修饰。
【诸庄严具咸光耀】:所有一切庄严的器具,都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辉而闪耀。
【佛坐其中特明显】:佛坐在宫殿中,特别明显,照耀于十方法界。
摩尼为柱种种色 眞金铃铎如云布
寳阶四面列成行 门闼随方咸洞启
【摩尼为柱种种色】:宫殿中的柱子,都是用种种颜色的摩尼寳做的。
【眞金铃铎如云布】:用眞金所铸的铃和铎,挂在宫殿檐下的四周,好像云一样的布列。
【寳阶四面列成行】:在宫殿的四面台阶,每一级都是用众寳所建筑,非常整齐,排列成行。
【门闼随方咸洞启】:无论是大门或是小门,都是随着方向而敞开着。
妙华缯绮庄严帐 寳树枝条共严饰
摩尼璎珞四面垂 智海于中湛然坐
【妙华缯绮庄严帐】:用妙莲华和绸丝之类的布来做庄严的寳帐。
【寳树枝条共严饰】:寳树的枝条,生长得非常美丽庄严,来作严饰。
【摩尼璎珞四面垂】:在宫殿中,又有用摩尼寳珠所编织的璎珞,在四面垂布。
【智海于中湛然坐】:佛端坐在宫殿中的师子座上,清静且庄严。
摩尼为网妙香幢 光燄灯明若云布
覆以种种庄严具 超世正知于此坐
【摩尼为网妙香幢】:用摩尼製成的网,和妙香的寳幢,都悬挂在宫殿的里边。
【光燄灯明若云布】:这种摩尼网所放的光燄,好像灯光一般明亮,又好像重重无尽的白云散布于空中。
【覆以种种庄严具】:这种寳网覆于种种庄严具之上,令其反光四射。
【超世正知于此坐】:超出世间的正徧知,也就是佛,在宫殿中法座上结跏趺坐。
十方普现变化云 其云演说徧世间
一切众生悉调伏 如是皆从佛宫现
【十方普现变化云】:在十方所有的地方,普徧现出变化的云。
【其云演说徧世间】:在变化云中,又出现种种法音,演说一切诸法实相的眞理,其音普徧一切世间。
【一切众生悉调伏】:演说妙法的目的,就是调伏一切顽固刚强的众生。
【如是皆从佛宫现】:像这样的妙法音,都是从佛宫殿变化而现出来。
摩尼为树发妙华 十方所有无能匹
三世国土庄严事 莫不于中现其影
【摩尼为树发妙华】:用摩尼寳所庄严的树,能生出一种微妙的香华。
【十方所有无能匹】:十方法界所有的树,都不能和菩提树王比较。
【三世国土庄严事】: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国土,所以一切庄严的事。
【莫不于中现其影】:三世国土如何庄严的情形,统统都在妙光莲华中显现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皆有摩尼聚 光燄炽然无量种
门牖随方相间开 栋宇庄严极殊丽
【处处皆有摩尼聚】:佛的宫殿,处处都是用摩尼寳来庄严。
【光燄炽然无量种】:摩尼寳所放的火燄,用种种光和色,各有不同,十分灿烂。
【门牖随方相间开】:所有的门窗,是随着方向而开着,相隔的距离非常相配。
【栋宇庄严极殊丽】:宫殿中的栋樑和明柱,以及墙壁,都是用摩尼寳来庄严,非常的殊胜美丽。
如来宫殿不思议 清净光明具众相
一切宫殿于中现 一一皆有如来坐
【如来宫殿不思议】:佛所住的宫殿,其境界是不可思议。
【清净光明具众相】:这宫殿中又清净又光明,具备种种的相。
【一切宫殿于中现】:十方诸佛的宫殿,皆在这个宫殿中现出来。这个宫殿,又能现于十方诸佛宫殿中。这是光相和色相,互相交映,现现不已。
【一一皆有如来坐】:每个宫殿中,皆有佛坐在那里,转大*轮,宣扬佛法。
如来宫殿无有边 自然觉者处其中
十方一切诸众会 莫不向佛而来集
【如来宫殿无有边】:佛宫殿的数量,是没有边际的,何况其他一切,更是无量无边。
【自然觉者处其中】:所有的宫殿,佛很自然的住于其中。
【十方一切诸众会】:在十方法界,所有一切诸佛的众会。
【莫不向佛而来集】:众会中的大众,没有不向佛的宫殿来云集而聚会。
尔时,不思议功德寳智印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不思议功德寳智印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德神通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的大众海会。即刻说出这十首偈颂。
佛昔修治众福海 一切刹土微尘数
神通愿力所出生 道场严净无诸垢
【佛昔修治众福海】:佛在以前因地修道的时候,又修福又修慧。所谓「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修治一切的福慧,犹如大海,故称为众福海。
【一切刹土微尘数】:修了多少的福慧呢?好像所有一切刹土中的微尘数那样之多。
【神通愿力所出生】:这都是佛的神通妙用所变化。以及过去在因地所发的愿力所出生。
【道场严净无诸垢】:所有的道场,非常庄严而清净,没有一切的尘垢。
如意珠王作树根 金刚摩尼以为身
寳网遐施覆其上 妙香氛氲共旋绕
【如意珠王作树根】:用如意珠王来作菩提树的根。
【金刚摩尼以为身】:用金刚摩尼寳来作菩提树的身体。
【寳网遐施覆其上】:用摩尼寳珠所织的网,伸展开来覆盖在菩提树的上边。
【妙香氛氲共旋绕】:又有妙香和异香,所放出芬芳的气味,盈盛共同旋绕着菩提树。
树枝严饰备众寳 摩尼为干争耸擢
枝条密布如重云 佛于其下坐道场
【树枝严饰备众寳】:菩提树的枝,非常的庄严,是用众寳所严饰。
【摩尼为干争耸擢】:用摩尼寳来作树的干,其树干争先恐后的向上拔擢生长。
【枝条密布如重云】:树的枝条,互相密布,好像重重无尽的云。
【佛于其下坐道场】:菩提树是这样的庄严,佛于树下坐道场,转*轮而为众生说法。
道场广大不思议 其树周廻尽弥覆
密叶繁华相庇映 华中悉结摩尼果
【道场广大不思议】:菩提道场的广大,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
【其树周廻尽弥覆】:菩提树王,其枝叶异常之茂盛,周围的面积极广大,能覆盖很宽濶的地方。
【密叶繁华相庇映】:有浓密的枝叶,有繁复的华朵,互相庇护而照映。
【华中悉结摩尼果】:在每朵华里,又结成摩尼寳果。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枝间发妙光 其光徧照道场中
清净炽然无有尽 以佛愿力如斯现
【一切枝间发妙光】:在所有的树枝之间,又发出一种微妙的光。
【其光徧照道场中】:这种光,普徧照耀道场之中。
【清净炽然无有尽】:这种清净和炽然的光,没有穷尽的时候。
【以佛愿力如斯现】:为什么现出这种光?这是佛在因地所发的愿力,所以菩提树王才会现出这种境界。
摩尼寳藏以为华 布影腾辉若绮云
帀树垂芳无不徧 于道场中普严饰
【摩尼寳藏以为华】:用摩尼寳来作菩提树的华,不但美丽,而且庄严。
【布影腾辉若绮云】:所排列的树影,和所腾起的光辉,好像空中的五色祥云一样的美丽。
【帀树垂芳无不徧】:这种绮云,周帀围绕菩提树,垂下很芳香的气氛,普徧布满所有的地方。
【于道场中普严饰】:在菩提道场之中,普徧布置非常美丽而庄严。
汝观善逝道场中 莲华寳网俱清净
光燄成轮从此现 铃音铎响云间发
【汝观善逝道场中】:你观察佛所住的这个道场里。
这个汝观,在佛说法的时候,指当时在法会中的一切大众。现在的汝观,就是叫你我他一切众生来观。如果不观?这经文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佛说法是为度众生,你我皆包括在内。不要以为这句经文和你没有关係,你要用自己身心来想,这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他人的事。你能这样去想,对经文的义理才算没有空过。
观什么?观善逝。善逝有二义:①按字议来讲,去眞善美的地方。②按经文来讲,去不生不灭的湼槃,不再还复生死海。善逝也就是佛。
【莲华寳网俱清净】:菩提道场中的莲华寳网都是清净而无尘垢。
【光燄成轮从此现】:在莲华寳网中,又现出种种的光,光中现出种种色和种种燄。这种火燄自然而成一种轮。
【铃音铎响云间发】:这光不但现出光轮,而且又有铃的音声和铎的响声,都在云中发出来。
铃是小型的钟,内有铁丸,手摇可以发音。铎是铃的一种,比铃大,木柄金身。铎有两种,一为金铎,二为木铎。古时,孔子的弟子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以孔子作为天的木铎,也就是其响的声音,远近皆闻。
十方一切国土中 所有妙色庄严树
菩提树中无不现 佛于其下离众垢
【十方一切国土中】:上、下、四方、四维为十方。所有十方一切诸佛国土中。
【所有妙色庄严树】:所有一切的菩提树,有种种的形相,有种种的颜色,非常庄严,非常美丽。众生一见到这种菩提树,就发菩提心,就结菩提果,就证得佛位。
【菩提树中无不现】:在菩提树中,包罗万象,无所不现。八万四千法门都在菩提树中现出来。因为要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病,众生有这样多的病,所以现出这么多的法。如果众生的烦恼病没有了,这一切法也用不着了。因此,在菩提树下现出种种的光、种种的色、种种的音、种种的法。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都是从菩提树中现出。
小乘的道理是讲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大乘的道理是讲六度万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将来达到福慧双足,证得三觉圆万德备的境界,圆满成佛果。
1 ...  141516171819202122 / 22 页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9-2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于其下离众垢】:这句经文,按我的意思,应该将「佛」字改为「众生」。什么?因为佛在菩提树下已经离开众垢,如果有垢,怎能成佛呢?众生到了菩提树下,都能离开众垢,一尘不染的到清凉的境界。虽然是这样讲,但是经文是佛说的,不可以擅自更改。不过,这句经文要明白,佛是没有垢的圣人。垢就是不清净,我们众生才是不清净。佛本来是清净,不是说到了菩提树下才清净,才离众垢。佛不在菩提树下时,已经离众垢。我们众生到菩提树下,发菩提心,行菩提道,证菩提果,就离众垢。要想离众垢,就要修行,修行能断烦恼,无烦恼即是离垢。
道场广大福所成 树枝雨寳恒无尽
寳中出现诸菩萨 悉往十方供事佛
【道场广大福所成】:佛说法的道场非常广大,是修无边广大的福慧而成就的,所以才有这样广大的道场。
【树枝雨寳恆无尽】:在菩提树上,每一枝和每一叶,都雨降无穷尽的寳,缤纷而下。
【寳中出现诸菩萨】:在每一种寳中,又有诸菩萨化现。
【悉往十方供事佛】:这些菩萨,都前往十方佛国土中去供养承事诸佛。
诸佛境界不思议 普令其树出乐音
如昔所集菩提道 众会闻音咸得见
【诸佛境界不思议】:诸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的言语可以形容,可以心思的,所以说不思议。
【普令其树出乐音】:普徧令菩提树发出一种乐音,令一切众生闻之,皆发菩提心。
【如昔所集菩提道】:好像佛在以前所修行的菩提道,都集聚在一起。
【众会闻音咸得见】:在华严海会的大众,闻到这种乐音都能得见这种境界。
尔时,百目莲华髻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就在那个时候,这位百目莲华髻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大众海会,而说出这十首的偈颂。
这位大菩萨很谦虚。他说:「我不会说偈颂,这十首偈颂,是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所加持,才能说出来」。不像我们凡夫有知见,常常认为这是我做的,那是我做的,如果一切一切没有我,是不会成功的,任何事必须要有我来做,然后,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这位大菩萨用偈颂把前边没有说完的道理再说一遍。因为要使令一般愚痴的众生,容易明白多点道理。由此观之,佛菩萨对我们众生是如何的慈悲!如何的怜愍!对我们这样爱护,这样了解,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没有一样不替我们愚痴众生设想周到,我们凡夫太幸运了,如果再不专一去修行,眞是辜负诸佛菩萨一番的苦心。
一切摩尼出妙音 称扬三世诸佛名
彼佛无量神通事 此道场中皆现覩
【一切摩尼出妙音】:在一切摩尼寳珠中,皆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妙音。为什么说是妙音?因为这种妙音,如果愚痴的众生听到之后,即刻生出智慧,你说这妙不妙?其妙不可言。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种妙音就是经藏,众生闻到此妙音,智慧生出犹如大海。
若有瞋心的众生,当听到这种妙音,不知不觉便把瞋心消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心平气和的来处理,决不会发无明火。对任何人,都是和颜悦色的谦让,绝对不发脾气,这是妙音的功效。
有贪心的众生,听到这种妙音,也不贪了。本来是贪而无厌,越多越好。闻妙音之后,不但不贪,反而布施。所谓「知足常乐」,「为善最乐」,改变过去悭贪的作风,你说这音声妙不妙?
这种妙音,能把人的贪瞋痴转变为戒定慧,你说妙不妙?就有这样大的力量,甚至有病不病,该死不死,有这样不思议的功效。有人说:「法师!你讲的法,太不合乎道理,那有该病的人不病,该死的人不死?」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奇蹟,怎能说是妙音?妙音就是你想也想不到的境界,它就是那样子。不可能的事就可能,和不通的事就行通,这才是妙。譬如烦恼不容断,听到妙音之后,烦恼就断了。
【称扬三世诸佛名】:为什么说贪而不贪?瞋而不瞋?痴而不痴?病而不病?死而不死?因为都在妙中,所以要称扬讚叹三世诸佛的名号,如果能虔诚的念圣号,一切烦恼定能转为菩提,一切贪转成布施,一切瞋转成慈悲,一切痴转成智慧。因为这妙音是不可思议的。虽然称扬讚叹三世诸佛名号,可是它的力量也是妙不可言。
【彼佛无量神通事】: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有这样大的力量呢?那是佛的无量神通妙用所致,这就是证据的说明。
【此道场中皆现覩】:在这个菩提道场中,统统都现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既然能完全现出神通妙用,可是方才我所说的法,只不过是大海中之一滴,刹尘中之一粒而已,并不是全部。这是「知一反无量」,也就是「一通万事通」,知道一件事,其他事也都知道。
这种神通妙用,有不可思议感应道交的力量,不仅是愚痴得智慧。生死不了的众生,听到这种妙法,立即了生死而证湼槃。
众华竞发如缨布 光云流演徧十方
菩提树神持向佛 一心瞻仰为供养
【众华竞发如缨布】:在菩提树上开着无量的华,这些菩提华,争妍鬪丽花朵如璎珞一般在垂布,璎珞的繐在空中飘着,这一枝的华很美丽,那一枝的华更美丽,令人见之,因为庄严而发菩提心。
【光云流演徧十方】:这种光,好像白云,流动演畅而徧于十方法界。
【菩提树神持向佛】:菩提树神,用这种华和光来供养十方一切诸佛。
【一心瞻仰为供养】:专一其心来瞻仰于佛,也就是目不暂捨的瞻仰佛,这是为供养于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9-2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尼光燄悉成幢 幢中炽然发妙香
其香普熏一切众 是故其处皆严洁
【摩尼光燄悉成幢】:在菩提树上的摩尼寳珠,都放出美丽的光燄,其光燄又结成一个大法幢。
【幢中炽然发妙香】:在这个大法幢中,又放出一种非常旺盛的燄。在火燄中又放出妙香,其香徧于一切处。
【其香普熏一切众】:这种微妙的香气,能普徧熏习一切众生,令发菩提心,行菩提道。
【是故其处皆严洁】:因为这种香气,熏习众生的心,令其清凉,所以道场非常庄严妙好,清洁无染,众生皆发无上道心。
莲华垂布金色光 其光演佛妙声云
普荫十方诸刹土 永息众生烦恼热
【莲华垂布金色光】:在道场中有妙莲华,这华又放出金色的光,垂布于周围。
【其光演佛妙声云】:在莲华上所放的光,其光演说佛的法音,这种妙音声如云一般的普徧,令众生听的清清楚楚。
【普荫十方诸刹土】:这种妙声云,是普徧向十方法界去,为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又普徧荫护十方诸佛国土中的众生。
【永息众生烦恼热】:这种光,能把一切众生的烦恼热和无明火都息灭了。去除贪瞋痴三毒的病,恢复身心健康。
菩提树王自在力 常放光明极清净
十方众会无有边 莫不影现道场中
【菩提树王自在力】:菩提树是树中之王,这树王本身就有自在的神力。
【常放光明极清净】:菩提树王常放光明,其光清净到极点。
【十方众会无有边】:在十方法界中的众会,是有无数量之多,没法可计其数。
【莫不影现道场中】:虽然有无边的众会,但是都影现于菩提树王的道场中。此道场也影现于彼道场中,互相辉映。
寳枝光燄若明灯 其光演音宣大愿
如佛往昔于诸有 本所修行皆具说
【寳枝光燄若明灯】:菩提树王的摩尼寳枝都放出光明,好像明灯一样。
【其光演音宣大愿】:在这光中,演说微妙的法音,宣扬诸佛过去的大愿。
【如佛往昔于诸有】:好像佛在过去因地修行的时候,也是在三界二十五有里修行。
【本所修行皆具说】:佛本来修行什么行门?都把它具足的宣说出来,好像看电视一样,一幕一幕的影现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下诸神刹尘数 悉共依于此道场
各各如来道树前 念念宣扬解脱门
【树下诸神刹尘数】:在菩提树下有无边的树神,好像刹尘数那样的多。
【悉共依于此道场】:这些树神,也是共同来护持菩提道场。
【各各如来道树前】:所有一切诸佛,在成佛时,一定要在菩提树下证道。
【念念宣扬解脱门】:树神不但护持道场,而且又助佛宣扬教化,令佛法发扬光大。在念念之中,都是宣扬华严经诸解脱门的眞理。
世尊往昔修诸行 供养一切诸如来
本所修行及名闻 摩尼寳中皆悉现
【世尊往昔修诸行】:佛在往昔因地中,所修的六度万行一切法门。
【供养一切诸如来】:主要的行门,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讚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本所修行及名闻】:佛在以前所修行的境界中,大大有名闻,谁都知道他是怎样修行。
【摩尼寳中皆悉现】:在菩提树摩尼寳珠中,都现出过去所有一切的境界,令众生见之,受其影响,而发菩提心,修无上佛果。
道场一切出妙音 其音广大徧十方
若有众生堪受法 莫不调伏令清净
【道场一切出妙音】:在菩提道场中,无论是菩提树,或是师子座,以及光和华等,都放出一种妙音,宣扬一切妙法。
【其音广大徧十方】:这种妙音的传播非常广大,而能徧满十方法界。
【若有众生堪受法】:假设有众生可以接受这种法,和这法有缘的话。
【莫不调伏令清净】:没有不受法的调伏,而得清净,也就是没有贪瞋痴不清净的烦恼,而生出清净的快乐。
如来往昔普修治 一切无量庄严事
十方一切菩提树 一一庄严无量种
【如来往昔普修治】:佛在往昔因地修行一切法门的时候,普徧修行和治理,令一切法门都清净无染。
【一切无量庄严事】:佛修行无量的法门,所以才有无量庄严事。
【十方一切菩提树】:在十方诸佛的国土中,所有一切菩提树。
【一一庄严无量种】:在每一株菩提树上的装饰都不同,每个道场所庄严的也不同。在无量的道场中,有无量种的庄严。
尔时,金燄圆满光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在那个时候,这位金燄圆满光大菩萨,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观察一切道场中大众海会,即刻说出这十首偈颂。这是讚叹佛的十力有不可思议的境界。兹将十力名记之如下:①处非处智力②过未现在业报智力③根胜劣智力④种种解智力⑤种种界智力⑥一切至处道智力⑦禅定解脱三昧智力⑧宿住念智力⑨天眼智力⑩漏尽智力。
佛昔修习菩提行 于诸境界解明了
处与非处净无疑 此是如来初智力
【佛昔修习菩提行】:佛在往昔修行菩提的时候。
【于诸境界解明了】:佛对于一切所有的境界,都了解而明白。
【处与非处净无疑】:无论什么法都明白,无论什么道理也都了解,无论什么境界都晓得。一切诸法,佛都知道;一切众生心,佛也知道。所有一切处和非处境界都没有疑惑,为什么没有疑惑?因为完全明白了。
什么是处非处?譬如种善因结善果,这是合乎理的处。假设说种善因而结苦果,这是不合乎理的处,也就是非处。
这个「处」是建立的意思,把一切是的法和不是的法,都建立起来,佛有这种智慧的力量。
【此是如来初智力】:这是佛的第一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处非处智力。

 楼主| 发表于 2017-9-2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昔等观诸法性 一切业海皆明彻
如是今于光网中 普徧十方能具演
【如昔等观诸法性】:好像佛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普徧观察一切诸法性,也就是这个人在过去,是怎样起惑造业受报?现在怎样起惑造业受报?未来怎样起惑造业受报?
【一切业海皆明彻】: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的业障,犹如大海,可是佛的智力,都能彻底的明了。
【如是今于光网中】:像这样业海的境界,现在于菩提树所放光网之中,都影现出来。
【普徧十方能具演】:这种境界,不是只在一方菩提树下显现,而是在十方菩提树下显现。也就是尽虚空徧法界,所有的菩提树下,亦复如是。换言之,互相显现,此方菩提树现到十方,十方菩提树现到此方,有重重无尽的境界。这是佛第二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过未现在业报智力。
往劫修治大方便 随众生根而化诱
普使众会心清净 故佛能成根智力
【往劫修治大方便】:佛在往劫修行菩萨道时,得到权巧大方便的法门。
【随众生根而化诱】:佛知道众生的根性是胜还是劣?胜是善根,劣是恶根。佛随顺众生的根性,来教化众生,诱导众生,令他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要想教化这个众生,救度这个众生,必须观察他所欢喜的是什么?先给他一点所喜欢的。然后,再为他说法,循循善诱,而达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诱导的方法。譬如佛空拳度子的公案,就是用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
要想救度这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根性,是胜是劣?欢喜什么?讨厌什么?所谓「因人说法」,才有成就。所以修道人,要眞正明白心理学,知道众生的根性,说方便法,以收功效。
【普使众会心清净】:佛因为知道众生的根性,所以能普徧使令十方世界一切众法会中的大众,心都清净而无杂染。
【故佛能成根智力】:因为佛修的大方便,所以能成就根的智慧力。这是佛的第三种智慧力量,也就是根胜劣智力。
如诸众生解不同 欲乐诸行各差别
随其所应为说法 佛以智力能如是
【如诸众生解不同】:明白一切众生的根性之后,又能了解一切众生。各有各的秉性,人具有人性,狗具有狗性,猫具有猫性,鼠具有鼠性。各有各的能力、智慧。好像青蛙会跳、兎子会跑、鱼在水中会游、鸟在空中会飞,这是他们的能力和智慧。
【欲乐诸行各差别】:第一种众生,都有牠们的喜好,好像狗见到生人就吠、猫见到老鼠就咬。鸡司晨、犬守门,各有所用,不能勉强教牠们相同。所以要明白众生的根性,才能教化众生。
【随其所应为说法】:佛能随顺众生所应该接受什么法?就为众生说什么法?对胜根的众生说深法,对劣根的众生说浅法。
【佛以智力能如是】:佛能观机逗教,观看众生的机缘,应该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这是佛第四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种种解智力。
普尽十方诸刹海 所有一切众生界
佛智平等如虚空 悉能显现毛孔中
【普尽十方诸刹海】:普徧的尽于十方诸佛的刹海。
【所有一切众生界】:十方所有的国土界,众生界。
【佛智平等如虚空】:佛的智慧是平等的,犹如虚空。
【悉能显现毛孔中】:一切诸佛刹海,一切众生界,虽然是广大无边,可是都能显现于佛的毛孔中。这是什么道理?乃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大小无碍的道理。三千大千世界是大,佛的毛孔是小。佛的智力能穷尽这种种界。佛知道种种的界,所以用种种的法,来划分种种界。这是佛第五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种种界智力。
一切处行佛尽知 一念三世毕无余
十方刹劫众生时 悉能开示令现了
【一切处行佛尽知】:所修的道要清净,才能得到觉悟,如果修染汚法,就不能离苦得乐,也不能得到觉悟。这种道理,佛都知道。所以一切至处道,又叫徧趣行。徧就是一切,趣就是至处,行就是道。要想离苦得乐,就得修清净法。不想离苦得乐,那么,就跟着染汚法去跑。佛尽知一切至处道这种的智慧。
【一念三世毕无余】:佛在一念之间,能将三世完全显现出来,没有不现的情形,所以说毕无余。
【十方刹劫众生时】:不但是这个,乃至十方刹土一切劫,所有的众生,所有的时间。
【悉能开示令现了】:佛能完全的开示众生,令众生见到这种境界,并且明了这种境界。这是佛第六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一切至处道智力。
禅定解脱力无边 三昧方便亦复然
佛为示现令欢喜 普使涤除烦恼暗
【禅定解脱力无边】:佛有禅定和解脱的力,这种力量是无量无边。何谓禅定?就是妄想不生,坐见本性。何谓解脱?解惑业之繫缚,脱三界之苦果。
【三昧方便亦复然】:佛有无量无边的定力和方便力,何谓三昧?就是正定,不偏不邪为正,不思不想为定。何谓方便?就是善巧的方法,便利的使用。
【佛为示现令欢喜】:佛为一切众生示现以上种种力量,令他们得到欢喜。
【普使涤除烦恼暗】:普徧使令一切众生,使用三昧智慧水,把贪瞋痴的烦恼暗,涤除清净,能返本还原。这是佛第七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禅定解脱三昧智力。
佛智无碍包三世 刹那悉现毛孔中
佛法国土及众生 所现皆由随念力
【佛智无碍包三世】:佛的智慧,是无所障碍,无所不知,无所不明。包括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皆明了。
【刹那悉现毛孔中】:在很短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三世一切因缘,都在毛孔中现出来。
【佛法国土及众生】:在毛孔中现出什么境界?现出转*轮说妙法,诸佛国土及一切众生。
【所现皆由随念力】:所现这种境界,都是由宿住随念的智力而现出。这是佛第八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宿住随念智力。
佛眼广大如虚空 普见法界尽无余
无碍地中无等用 彼眼无量佛能演
【佛眼广大如虚空】:佛的眼睛,是广大而无边际,犹如虚空,这是表示智慧眼的广大。
【普见法界尽无余】:普徧能看见十方法界众生的心在想什么?佛都看见,没有看不见的。
【无碍地中无等用】:佛在往昔因地中,修无碍的法门,所以得无可比的用,没有人和他相等的。
【彼眼无量佛能演】:佛的眼睛有无量无边的用处,也只有佛才能演说证得这种境界,这是佛第九种智慧的力量,也就是天眼智力。
一切众生具诸结 所有随眠与习气
如来出现徧世间 悉以方便令除灭
1 ...1415161718192021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