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28|回复: 10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K2偈颂(分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世尊知道阿难对于这个答覆还没有明白,所以就用偈颂重复说一次这个义理。偈颂是有一定的句子的,或者五个字、或者七个字、或者六个字。

L2正颂(分二)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真性有为空:真性没有一切的虚妄,所以就是真性。可是这个虚妄是依靠着真性生出来的。这有为法,是由真空里头生出来的,所以才叫“有为”;可是这个有为法,也是空的。缘生故如幻:因为这个有为法须有一种缘,它才能生出来;由这个缘生出来,还由这个缘灭;当体即空,本来就是空的,所以说“如幻”,是虚幻的。
无为无起灭:说有为法是空的,无为法是不是空的呢?无为法也是空的。无为,它无起灭,也没有一个生起、也没有一个灭。既然没有生起、没有灭,岂不也是空的呢?就是空的。不实如空华:它的体性没有实在的,就好像虚空华一样的。
言妄显诸真:为什么要说妄呢?就是为显著一切的真,才说妄。真、妄是对立的,是对待法;既然是对待法,这不是究竟的法。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真不立”,真也没有了;“妄本空”,妄本来就是空的。虽然妄本来是空,但是真也不是有的,真也是没有一个,什么叫“真”呢?没有一个真的存在!“有无俱遣不空空”,也没有有、也没有无,不空也要空。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所以说“妄”,是为的想要显出来这个“真”的。妄真同二妄:可是你一说出来这个真的和妄的,这两个都变成妄的了,都不是真的了。若真的,根本怎么会有个妄呢?没有,什么都没有的;那是一个真空法界,一真法界。那个真如的法界是什么也没有,一法不立。这个妄和真,一有了妄,你说真,由真也变成妄了,真也不是真,本来那个真的就变成妄了;所以就“同二妄”,这两个都是妄了。为什么都是妄呢?是对待法了。佛法到极点是绝对的,没有对待的。这个真和妄,还是有对立的;所以一有对着,这两个都变成妄了。
犹非真非真:所以才说,也就好像是真,但不是“真”的本体了。一说出来有一个名称,那已经就落了第二,不是第一。云何见所见:那么“犹非真非真”,你怎么可以说你有一个“能见”和“所见”呢?这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那个六尘的“相分”(尘相),这都不可以说的,没有了。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真和妄,和六根、六尘、六识这中间,都没有一个实在的性质。因为这个,所以说它就好像交芦一个样的。
结解同所因:你不明白的时候,就好像结成了一个扣子,不能自由,不能得到解脱。你若明白了,就得到解脱了。这个“解”和“结”都是一样的,你不明白,就是结;你明白,就是解脱了,就得到解了。圣凡无二路:怎么叫“圣人”呢?就是他明白道理了,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一切都明照了、明了了;所以他有这种圣智,有大智慧了。怎么叫“凡夫”呢?就因为在不明白的时候,背觉合尘,这就是凡夫。那怎么成圣人呢?就是背尘合觉──和尘相违背,就合这个“觉悟”了。你若是和觉悟不相合,那就合尘了,与尘相有为法合而为一,就不是无为法了。这“圣凡无二路”,本来圣、凡没有两条路的。怎么说没有两条路呢?一个“迷”、一个“悟”,迷、悟的根本都是一个的。这是说,法究竟到极处,“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一切法都没有了,把相就都离开了。
汝观交中性:阿难!你仔细看一看这交芦中间的性。交芦中间有什么性呢?什么也没有,也没有一个“空”,也没有“有”。空有二俱非:你说它是“空”,它又有个东西存在;你若说它是“有”,它又不实在,就不是实实在在能立得住的。交芦,就表示有为法、无为法都不存在了!所以你应该要明白迷、悟都是在你六根上。
迷晦即无明:你迷了,不明白的时候,没有觉悟,在这真空里头你晦昧为空了。也就是变成在这“空”里边,生出一种的迷性来,生出一种晦暗来,所以这个“无明”,也就是在这个地方生出来的。无明依着你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上,就因为有个“迷”、有个“晦”,所以就生出“无明”来了。发明便解脱:你若是“发明”──没有无明了,就发挥出来你本有的觉性了;你发现你本有的觉性,这就是解脱了。
以前有一个参禅的和尚,他听说有一个很有道德的高僧是开悟的,就向这位高僧去请开示。在佛教请开示,一定要郑重其事的,不是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我问你一个问题,怎么样子讲啊?”不是这样子。这为的求了生死,所以要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的。于是就要穿起袍,搭上衣,拿起具;去到那儿,先要展大具,把具打开铺到地上,跪下,要叩三个头;叩三个头之后,再长跪合掌。那么合起掌来跪到那个地方,然后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才可以请问的。
这个老修行请问什么呢?他请问这个上座师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上座,就是老资格了,受戒的年也多,一切的资格也很老了。他长跪合掌,就问:“请问上座,我得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呢?”这位上座老资格的老和尚,就问他说:“谁绑着你呢?”就这么说一句话,这个请开示的因此就开悟了。
他是不是因为老和尚说这一句“谁绑着你呢”,就开悟的呢?也可以说是由这一句话开悟,也可以说不是。怎么说“也可以说是,又可以说不是”呢?凡是理论,你可以把它讲成两面;这个“两面”,并不是说是:“喔,这个太滑稽了,没有一定的宗旨!”不是的!因为这是讲个理,你只要把理路讲通了,就可以了。怎么说“也是这个老和尚说这一句话就开悟”呢?因为这个上座看他的因缘。他来求解脱,那么老和尚说“谁绑着你呢”;老和尚知道说这一句话,他即刻就会开悟明白了,所以就这么样答覆他。有的时候,就是虽然想要他开悟,他也不开悟。所以,这可以说是这位上座老和尚说这一句话,令这一个参禅的学者开悟了,这是因为老和尚说话的关系。
怎么又说“不是这个老和尚说这一句话就开悟了”呢?因为这个老修行平时也用功的,他用功用得时间久了,理路想不通;虽然想不通,但是他每一天用功,就一天比一天地智慧会增加。他没有正式开悟,但是也接近开悟的时候了。因为上座和尚讲这么一句话,他遇有这种因缘,就豁然开悟了!所以,这也可以说他自己开的悟;不过碰见这个因缘,因缘和合,这么一点,他就开悟了。
所以在中国有这么一句话,说是:“闷坐十年山,不如名师点一竿。”说住十年山,不如遇着明眼善知识,就是开了佛眼的善知识。这种善知识,他会看因缘的;你因缘到什么时候,他就跟你说什么法。所以你就算住十年山,也不如遇着明眼人指你一条明路;点一竿,就表示指你一条道路。所以在佛教里头,亲近善知识最要紧的。在和尚里边,真正明眼的善知识很少的;说是“善知识”,但是不一定是明眼的。什么叫“明眼”?方才我没讲嘛,就是开佛眼的。你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开佛眼并不是证果,但是这宿世都有善根的。为什么能开佛眼?一定要专修〈大悲法〉;这四十二手大悲的手眼,你若诚心去修,都可以开佛眼的!这就是开佛眼的一个门径。
好像我们这个果某,他就是在生生世世对〈大悲手眼〉这〈四十二手〉,是特别的专心去修去,所以他才可以开佛眼的;如果他出家,那么度的人会很多的。可惜啊,这看将来的因缘怎么样!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开佛眼,就要专心致志修这〈大悲法〉,要特别用功,一天也不要间断。最要紧的,不要抽香烟。抽烟,就不能修这种法;你一修这种法,那个护法善神就会责怪你的,所以不要太马虎了!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对这〈大悲四十二手〉特别注意,一天也不要间断!一天不要间断,都要修几年的功夫,才能有成就。但是如果你在前生修过的,那就会比较快了,很快也会开智慧眼。

M2伽陀开后(分二)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解结因次第:解开结,需要按照次第来解。次第怎么样解法呢?它原来又怎么样结到一起的呢?最初就是如来藏本来是不生灭的,可是因为迷晦,晦昧为空,在这时候就生出来一种无明。如来藏性是不生灭的,因为依真起妄,生出来生灭的心了,就生出来这个“识”。不生灭的如来藏和生灭的无明,变成第六意识、第七识、第八识。这第八识,它原来就是谁呢?就是那个如来藏性,也就是那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因为依真起妄了,在第八识这个如来藏上边,就变成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就是这第八识,又叫“含藏识”。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个含藏识(第八识)了,又生出来五阴。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一开始,是从第八识上开始;识阴再往上增加,就是行阴了。行阴就是第七识,第七识是“末那识”,又叫“传送识”;它是传达报告的,它将第六识这个意识,传到第八识里边去,这就是行阴。行阴上边就是想阴,想阴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识,都属于受阴。色阴,就是五根六尘。受、想、行、识那四阴,每一阴算一个结。第五阴──这个色阴算两个结,因为它比较粗。所以“六结”就由第八识那儿开始,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然后到第五识这个受阴,乃至色阴。
因为有这“五阴”,所以就生出“五浊”。这五浊和六根混合到一起,所以就生出来种种的障碍了。现在要想解,先要不跟着色阴跑,把色阴这两个结解开了;然后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样六结都解开了,这叫“解结因次第”。因次第,因为色阴是属于一种粗的结,其余受、想、行、识,就都很微细的。
为什么先从里边往外边来,从第八识上开始呢?因为我们一受生,就先有识,所以先有第八识。从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因为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和八识结成生死的结,一开始是从第八识开始;要解,就要从色阴上先解。好像什么呢?就好像脱衣服。在外边脱去一件,里边又露出一件,再脱一件;一气脱到里边,把衣服都脱光了,这个人把结也就解开了。讲是这样讲,实际上你一根解了,那五根之结也就都会没有的。所以说六解一亦亡:六解──这六种的尘(六种的结)都解开了,“一”也没有了。这在后边还会有详细的解释。
根选择圆通:在修行入手的法门,由什么地方修呢?也在六根门头来修。六根门头,就是眼不随色转、耳不随声转、鼻不随香转、舌不随味转、身不随触转、意不随法转,把六根门头的境界都变回来。要回光返照、不向外去照去,收摄身心、反求诸己。这六根,修行要选择一个圆通的根,前边不讲六根各有一千二百功德吗?你看看哪一个根是圆满的?好像耳根就是圆满的、舌根也是圆满的、意根也是圆满的,眼根、鼻根、身根这三根就都不圆满。所以你现在修行,要选择一个圆满的根而用功修行。这个地方,也就释迦牟尼佛暗中表示:就是耳根圆通。不过佛没有明讲,就是叫阿难自己去选择,自己去认识。所以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入圣人的流了,然后可以成正觉。正觉就是佛,就是成佛了。“入流”,是入圣人的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

发表于 2017-5-2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06: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1: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2-14 10: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5 10: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5-6 17: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0: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8 18: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8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