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68|回复: 10

义理深浅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肆.义理深浅

第四门,是讲“义理深浅”:它的义理,究竟讲得是深、是浅?这一部经所讲的道理,是属于哪一教?
按照天台宗来判断,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就是小乘法,属于三藏教。这三藏教所说的是什么经典呢?就是“阿毗达磨”,又叫“阿含经”。阿含,是印度语,翻到中文就叫“无比法”;虽然是无比法,但是在天台教来判,还是属于小乘教,所以这部《阿含经》叫“三藏教”。
三藏教之后,又有“通教”:通,就是“通达”,它前边通到三藏教,向后边又通到别教去,通前、通后,所以叫“通教”。通教之后,又有“别教”──特别的这个教。怎么叫“别教”呢?它是“别前、别后”,和前边的通教也不同,和后边的圆教又不同,所以它是特别的。别教之后,就是“圆教”。藏、通、别、圆,天台讲这四教。
那么按照贤首宗来判断,这一部经的教理,是属于哪一教呢?贤首宗讲“五教”。什么叫“五教”?就是“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这五种。小教,就是天台所判断的“藏教”;始教,就是天台所说的“通教”和“别教”;终教、顿教、圆教,都在天台的“圆教”里头包括着。所以这五教和四教,名称是不相同,但是理论是一样的。那么,始教就是大乘教的一个开始,而小教只知道人空,不知道法空──知道人是空的,而法还没有空,对于法还有一种执着,没有空。终教,这就已经到大乘这个教里边了,所以他既知道人空,又知道法空;人也空了,法也空了,人空、法空,人法双亡,这是属于大乘的一种道理了。
讲到“人法双亡”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常常有人请斋──请佛去吃饭,供养佛。佛吃完了饭,就给斋主说法。那么斋主(就是请佛吃饭、供养斋饭的这个主人)要向佛叩头顶礼,然后请求佛说法。佛若不在,就请这一些个佛的弟子、罗汉去应供;应供完了,也要说法的。
有一天,佛和诸大比丘都出去应供了,庙里就剩一位小沙弥。这个小沙弥在庙里看门口,又来一个斋主请斋,要供养。供养,就是做一点好的菜、好的饭,请佛或者比丘、沙弥到家里来吃,这就叫“供养三宝”。那么佛和比丘都到外面去了,庙里就剩这位小沙弥,这个斋主说:“你是沙弥,也好!我就请你这位沙弥去应供啰!你同我去了!”这小沙弥战战兢兢地就去了。怎么战战兢兢呢?他没有自己去应过供,都是同比丘去的,现在人家请他吃饭,也不知道到那地方说个什么好?说法,不知道法怎么说?那么不知道也去啰!这个斋主就很诚心地请他到家里吃饭。
吃完了饭,斋主就很恭敬地向这位小沙弥叩头顶礼求法,等着他说法。这小沙弥在座上,一看这个人叩了头,然后在那个地方低着头,也不起身,就等着他说法呢!你说,这小沙弥怎么样啊?哈,他没有什么话讲,下了座就跑!跑回祇树给孤独园佛住的地方去了。吃完了饭,不说法就跑了!心里一定觉得很惭愧的、很不好意思。
供斋这位斋主在这地方跪了很久,低着头,也听不见讲什么。“啊,这个沙弥说什么法呢?”偷偷地抬起头:“我看他究竟说什么法?”一看,座上什么也没有,这位小沙弥没有了!他看这位小沙弥没有了,当下就开悟了。开什么悟了?悟到“人空、法空”──人也没有了,法也没有了。“啊!”他说:“原来这样!”就开悟了。这光开悟不行,得要去求证明;他就跑到祇树给孤独园,去追这位小沙弥了。
这小沙弥跑回祇树给孤独园自己房里,进去把门闩就插上了,在里边就lock(锁上)。为什么把门锁上了呢?他就怕这个斋主来找他要法的债,再找他说法;他无法可说,所以就把门锁上,就怕这个人来找他。殊不知,他刚锁上没有好久,这个人果然就来了!来到这儿,就敲他的门,他也不敢出声,在里边就战战兢兢的,恐惧得不得了:“啊,这怎么办呢?把人家饭也吃了,人家现在来逼着要法,这怎么办哪?”这一着急,怎么样啊?小沙弥也急得开悟了!两个一起开悟,他也悟到“人空、法空”这个道理了。
所以不知道有什么因缘,或者你一着急也会开悟,或者你一欢喜也会开悟,或者你觉得有什么境界来了,磕着、碰着,都会开悟的;所以这开悟,不是一样的开悟──有的人听见刮风的声音,就开悟了;有的人听见流水的声音,就开悟了;有的人或者听风铃一响,也开悟了;或者听钟一响,也开悟了。说:“那我听这么多,怎么没有开悟呢?”我怎么知道你怎么不开悟啊?(上人敲钟)现在听这个声音,有没有开悟啊?所以这开悟,要等着你时候到了,好像煮饭似的,你煮饭,饭熟了的时候才能吃。你这开悟,也要等机缘成熟了;机缘成熟了,磕着、碰着,或者怎么样,都会开悟的。
中国在过去,历代祖师开悟的情形有很多很多种,不是一样开的悟。所以只要你能专心致志去修行,去研究佛法,总有一天你会开悟,会明白的。你现在如果开悟了更好,没有开悟呢?你先慢慢等着,不要着急!不要急得睡不着觉、吃不饱饭,不要这么样子!我知道 Loni(果逸)不着急,所以她睡得着觉,总想要睡觉;因为不着急,所以就要睡觉。
在“终教”,既悟人空,又悟法空,这是到大乘的教海里边。这一种的终教还不算究竟,还有顿教比终教又较高一步;这终教,是教菩萨法。又有圆教,是一切一切都圆融无碍,一切一切都“本来是佛”。《法华经》是属于圆教,所以《法华经》上说,一切众生将来皆当作佛。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是说人到塔里边和庙里边去拜佛,心本来要诚、要专一的,可是这个人他没有什么诚心,到这庙里边,就念“南无佛”;但就这么一念“南无佛”,将来就成佛的。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更大,更是圆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一班徒弟到了一个国家去化缘,没有人布施,任何人都不供养佛,也不供养佛的弟子。当时目犍连尊者没有跟着佛一起去,等到摩诃目犍连尊者最后来了,你说怎么样啊?这城里所有的人,国王、大臣、老百姓恭恭敬敬地向摩诃目犍连尊者来叩头欢迎,又问他:“您用什么,我都供养您;您所需要的什么东西,我都给您!”一般佛的弟子就不明白这件事,请问佛说:“以佛这么样大的德行,到这个城里边,没有人来供养;摩诃目犍连尊者是佛的弟子,反而这么多人恭敬他。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向弟子就说了:“为什么我来,这些个国王、大臣、老百姓不供养我呢?因为我和他们在过去生中没有种下善缘,和他们都是什么缘也没有的。那么,摩诃目犍连同他们有什么缘呢?
在往昔无量劫以前,摩诃目犍连尊者那时候做一个砍柴的樵夫,到山上去砍木头(firewood)回来烧火。有一次,在砍柴的时候,他碰到一窝蜂子要来螫他,他当时就念佛,又发愿说:‘南无佛啊!你们这一班蜂子不要螫我,等我将来得道的时候,我先度你们成佛去!你们不要有这种恶心来害人!’他发了这种愿,所以这一班蜂子也就不螫他了。后来这只蜂王就做这一个国家的国王,这一班蜂子就做国王的大臣或者老百姓,繁殖很多人民在这个地方。现在目犍连尊者出家做了比丘,到这个城里来,就因为宿世他发愿度这一班的众生成佛,所以今天他来了,这一窝蜂子都向他叩头顶礼,这样地欢迎他。”
由这一件事情看来,我们每一个人修道,都应该结缘,应该要对任何人都好,发愿令每一个人都成佛;不但令每一个人成佛,所有的众生都度他们成佛。你发这个愿,无形中你看不见,但是人与众生心里边,都有一个无线电通着的──你看不见,但是你对他好,他默默中一定会知道的。
你应该对一切众生都存一种度脱他成佛的心,我们每一个人若存这种心,到任何地方都有缘。说:“我到某一个地方去,没有人招呼我,也没有人理我。”为什么?就因为宿世同这个地方的人没有缘。所以这个“缘”是最要紧的,我们每一个人修道,必须要与一切众生结缘。所谓“未结菩提果,先结众生缘”,没有到成佛以前,必须要先和众生结缘。
与众生结缘,怎么样结法呢?就是要对所有的众生都好,以好心对待一切众生,以好事来待一切众生;力量能做到的事情,就应该尽量去做好事。这都是大乘菩萨的发心,不要做小乘那个罗汉、自了汉,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结菩提果,广结众生缘”,就是对众生要结缘。为什么?众生就是佛,你对众生好,就是对佛好;你若对众生不好,那也就是对佛不好。所以你若能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这众生见到你也是佛;你若见众生都是魔王,众生看见你也是魔王。这就像什么呢?你戴着绿眼镜,看见人都是绿的;那人来反看你呢?也是绿的。你戴红眼镜呢?看人都是红色的。你眼睛看人家是什么样子,人家也就看你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方才说,一切众生的心里,都有无线电互相通着的。你不要以为我这儿动一个恶念,他不知道。不错,他不知道,但是他那个自性上有一种感觉,会知道的!所以人对人,你若对人好,这就属阳;对人不好,这就属阴的。
那么第四门“义理深浅”,义,就是经上所有的意义;理,就是道理。这一部《楞严经》的义理,究竟是深、是浅呢?它这个理是深的,就好像大海那么深。你知道大海有多深?有的人测量说是多深;但你测量这个地方是这样深,那个地方或者又浅一点、或者又深一点,所以测量不出来究竟有多深。《楞严经》这个道理,亦复如是,也就是你不容易穷尽这个道理。你们每个人,这个人在《楞严经》上得到这个好处,那一个人又得到他的好处,各人所得的不同;但是这种的智慧,都是在这一部《楞严经》里边所得的。因为经典深,我们得的智慧也就会大,得的定力也就坚固,所以叫“一切事究竟坚固”,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个深而又坚固的定力,我们每一个人研究这部经典都会各有所得。但是对这部经的义理,你也得到了,他也得到了,是不是这个经上就少了一点?不是的。这个理也就像大海的海水,你取去了一些,这大海里的水还是这么多;他取去这海里的水,又有他的用途,海里的水还是这么多,它无穷无尽的。这经上的道理也是不能穷尽的,你开悟了嘛,这个经上的道理还是这么多;你没有开悟嘛,它也是这么多。你就取出去多少的智慧,这个经里头还是包藏这么多智慧,也没有增、也没有减,所以这个经的义理,就比如大海那样地深,无穷无尽的。
发表于 2017-1-16 07: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6-9 13: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9: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1-11 19: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2-12 11: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4-22 11: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17: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1-14 14: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1-14 14: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