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9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6-5-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重磅观察】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献疑(二九):般若品变智慧品,释坛经必依密宗2016-09-30 作者:禅心三无 [url=]石观音寺[/url]
**昨天学完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第十四课的剩余部分。
**今天继续学习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第十五课的前半部分。
**1、索文:**下面我们讲《六祖坛经》,讲智慧品当中。前面已经讲了如果获得了这种智慧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刹那当中我们就有一种开悟的境界。这种开悟的境界可以从一地菩萨乃至佛地之间,让我们相续当中的所有的烦恼和痛苦和一些无明自然灭绝。所以这种境界、这修行有没有呢?自古以来确实也是有。现在不说我们完全成了佛地的,我们现在很多的修行人通过佛法的调整,自相续当中原来特别痛苦的人,非常苦恼的人,这种人后来遇到了佛法,修到了空性法门之后,心地很善良,极其快乐,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是耳闻目睹的。所以学习这样的大乘佛法极为重要。今天紧接着讲:
**【评】**讲《坛经》连经文《般若品》都改成了《智慧品》。这是讲经,还是毁经?这是弘法,还是灭法?讲几遍以后,听的人连《坛经》品名都搞不拎清了。
**【经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2、索文:**这里讲六祖也是要求善知识——众弟子你们用自己的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的时候,你会发现到外面的世界也好,里面的内心世界也好,一切的内外都是非常的光明。这种光明并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像灯泡、太阳,或者说是月亮那样闪闪发光的东西。而是什么样的光明、透明呢?实际上它并不是完全像虚空一样的,一无所有、一无所得的单空境界。当它用心来观察自己的心,用心来明察自己心的同时,从本性上一无所得,完全是跟石女的儿子那样,空无所得的;但是再从它的光明方面来讲,明澈的一种觉性,一种觉明,这种显而不灭的,这就是我们在密法当中经常所讲到的——所谓的光明。这种认识光明在大圆满当中也是经常讲,我们认识心的本来面目,认识心的光明。如果这个再延伸到密宗当中,讲如来藏的自相,也有通过两种方法来认识:有一种方法像大圆满的密法观自己的心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心的光明;还有一种观明点、圆满次第等等,通过其它的一些方式来认识自己心的明相。
**【评】**自己打自己嘴巴。“虚空”这个是比喻,佛经中用比喻主要看喻义,堪布却无知掉进坑,把喻义放到一边,不断在喻体上找毛病,执着为实有。堪布很喜欢用虚空喻,另一方面确实词穷。先喻为虚空,然后又显摆一下,不是单空啊!你自己说的虚空,自己又说不是单空,到底几个意思?
**堪布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密宗两种方法,然后说了不知道几种。读者们自己看看吧。
**星云大师译文浅显:“善知识!用智能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如果认识了自己本来的真心,即是得到本来无碍的自在解脱,若得解脱自在,即是入于般若正定。”
**3、索文:**当你认识到心的这样的本来面目或者是自相,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已经完全的当下解脱,这个时候,应该说是一种当下解脱。其实认识心并不是说是寻找。在外面的东南西北的一个地方,或者说是在外面的山河大地上寻找,并不是这样的。自古以来的这些传承大德们,无论是在藏地、汉地、印度,在任何一个地方的那些大德们,当它认识心的本性的时候,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心来观自己的心。观自己心的时候,其实在本体上是不会有观者和所观者的两种心。当它用自己观自己的时候,那就完全会认识它的本性。这就是说“不寻而得”,也就是说并不是完全去寻找,但是寻找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获得,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般若三摩地或者般若三昧,也是无念。我们经常说禅定无有念头,其实这个如果对照,按照大圆满的,尤其是上师如意宝的《直指心性》的教言结合起来,非常好的。因为我们讲密法的时候,自明自知的胜观和无有执著的无念的这种禅定、寂止,寂止和胜观相结合,这就是明空无二的觉性。其实我们讲《六祖坛经》时,如果稍微对密法的修行境界有所感悟的这些人,互相对照,互相参照,恐怕是能悟出很多新的境界来。如果你没有任何的密宗境界,光是一种禅宗或者说净土宗的一种宗派的观念,不一定能完全解释到《六祖坛经》的甚深密意。
**所以我以前也只是自己看过一两遍,好像一方面觉得很好,但另一方面并没有觉得是……《六祖坛经》里面的每一个比喻和每一个教言,跟我们密宗里面的最甚深的有些境界上的修法特别的贴切。而且互相可以说是相辅相成,通过它的道理也可以进一步解释密宗的修法;如果密宗的方面有一些境界,也可以进一步的对禅宗的道理有所提高、提升,会有这方面的修行的呼应。
**【评】**堪布说“这就是说‘不寻而得’”,并说“也就是说并不是完全去寻找,但是寻找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获得”。多烂的汉语水平,多烂的佛学基础。
**然后是广告,“如果你没有任何的密宗境界,光是一种禅宗或者说净土宗的一种宗派的观念,不一定能完全解释到《六祖坛经》的甚深密意。”没有密法,《坛经》简直混不下去了!堪布真敢说。堪布说过,六祖以下依《坛经》开悟的成就者很多。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那么多开悟者,都依《坛经》没密法呢。堪布学了大半辈子密法,讲《坛经》,得到什么了?有个寓言故事:一头呆驴不满人们夸奖千里马,说,我每天拉磨一圈圈地走,距离不会少于一千里。人笑说,确实,你虽日行千里,终生只认得一副磨子呢。
**堪布认为禅宗处处沾密宗的光,不觉把自己和密法当成了禅宗的“大救星”,其实禅宗遇见索达吉堪布,真是遇见了“麻星”!
**4、索文:**所以我想我们在修的过程当中也好,或者说是大家认识的过程当中,观自己心的本性的时候会认识。这种认识一般来讲,通过禅定可以专注。以前米拉日巴尊者也是说:“散乱难解大乘义,故应专注修禅定。”如果通过散乱的心修大乘,很难很难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专注修禅定。后面还紧接着说:“佛性非由寻觅得,故应深观自性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去寻找,用分别念来寻找佛的境界非常难得。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通过用心来观照自己的心,用心来开始观修自己心的本来面目、本来本体,在这个时候,一定能修出真实的禅定来。所以我们平时修禅定也很重要的,压制这种自相续当中的烦恼。同时我们要认识它,现在很多人光是一种无念的姿态,但这并不是很好的。现在我看有些修禅宗的人,心里什么都不想,这样安住,那这是麦彭仁波切讲的无念和尚宗。这个是应该值得舍弃的。当你无有任何念头的时候,认识它的本体,也就是说跟虚空跟光明结合起来。我们一般具有分别念的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可以的,心的本来面目的光明和本来一无所得的空性,其实就叫做是明空无二。佛陀在《大集经》当中也是讲了:“若能知见如是心,犹如虚空及幻相,”心像虚空和幻相一样,“是人即得心自在,”这个人能获得心的真正的自在。意思是什么呢?前面讲心是以次第性的,以缘起性而产生的,但这种心如果你完全知道心的本来面目,从空方面讲像虚空一样;从明方面讲,显而无自性的,幻相一样的,幻觉一样的。幻觉和虚空在我们具有分别念的人面前,不可能双运的。但实际上这两者也是不得不双运的,因为空和相这两者是互相对应的。如果谁人得到这样的境界,它肯定获得自在,获得解脱。所以我们密宗当中的很多大德也是说是“烦恼自解脱”。什么叫烦恼自解脱?当我们生起贪心,当我们生起嗔恨心的时候,如果你能观它的本性的时候,它会自然解开、自然解脱的。并不是说烦恼是一个实有的东西,我们用另外一个空性的心来进行摧毁它,最终好像无自性的这种心已经得胜利了,烦恼的心已经失败了,这两者碰撞,碰撞之后,一个失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烦恼就是它,当它用心来观它的时候,最后自然解脱了,原来解脱的这种烦恼也是这颗心。解脱的这个心也是它,原来束缚的这颗心也是它,只不过是你认识或者是不认识,这就是我们密宗当中应该最深的一个窍诀。所以在禅宗当中,既然也有这样的说法,也没有要求灌顶和什么,所以我再稍微讲一点也不会有很大的传密法或者是泄露密法的过失吧!如果有的话,那么护法神也看看怎么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