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我本微微

想学习文殊菩萨的智慧,读什么佛经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8-18 00:33
那得看这个“通”是怎么定义的“通”?
如果只是《楞严》的文句哲理弄明白的“通”,再去学唯识,一样叫 ...

师兄说详细点:

那要怎么通,学唯识的时候才能神清目明?
发表于 2016-8-18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微微 发表于 2016-8-18 01:18
师兄说详细点:

那要怎么通,学唯识的时候才能神清目明?

按着步骤来:
先学小乘──至少有部、经部的先有些概念;
再学中观──以圣龙树父子的为主,后来吵翻的应成、自续之诤可以搁着不理;
然后唯识,最后再深造《楞严》,那么义学上的“通《楞严》”才算有个巴鼻。
《楞严》是综合空有且略为偏空的如来藏学,即使和西方传统的他空如来藏也稍有不同,更别提纯粹的中观、唯识了。如果没有足够的闻思基础,纵然透过章疏明白大义了,心里也老会觉得虚虚的不踏实;因为站得不够高,眼界自然开阔不得的缘故。
不过如果所谓的“通”,只是把《楞严》当成明心见性的敲门砖,自然不用那么上心去入海算沙了。

以上是就《楞严》说的,如果微微想“通”唯识,不是瞧不起你,先掂掂自己有没有作为一部佛学行动辞典的能力。唯识学对大小空有名相的闻持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只适合趁着年轻时候读。
一般人学唯识,根本没必要看原典,拿本当代人编写的概论或唯识思想史,就绰绰有余了,在论坛上足以唬得住九成五的人了。把时间钻研在细节或法诤里,絶对是对生命的浪费──除非你市场买菜没留神,把王母娘娘的蟠桃买了一个回来,那就有得是时间徜徉法海了。

点评

谢谢师兄详细回复,那我就当楞严是明心见性的敲门砖好了。 不过,既然师兄觉得求明心见性不需要通过学习中观唯识,那么请问师兄,中观唯识是做什么用的? 佛法不就是证悟空性、明心见性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04:2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8-18 02:24
按着步骤来:
先学小乘──至少有部、经部的先有些概念;
再学中观──以圣龙树父子的为主,后来吵翻的 ...

谢谢师兄详细回复,那我就当楞严是明心见性的敲门砖好了。

不过,既然师兄觉得求明心见性不需要通过学习中观唯识,那么请问师兄,中观唯识是做什么用的?

佛法不就是证悟空性、明心见性吗?

点评

研究唯识的都是专家水平的。不是本科水平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2:53
不懂唯识中观是读不懂楞严的。如只想直接拿楞严当敲门砖,去明心见性,十有八九要错路,入外道神我见。即使一二有得,还难免脚跟,不稳回头还得拿唯识中观一一印证堪磨。 唯识中观是因地空有两大支柱,想学佛无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4:30
发表于 2016-8-18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微微 发表于 2016-8-18 04:28
谢谢师兄详细回复,那我就当楞严是明心见性的敲门砖好了。

不过,既然师兄觉得求明心见性不需 ...
中观唯识是做什么用的?

读书考试为了啥?不就为张文凭?
要不怎么常常有人考完试,毕了业,念的东西就全还老师了?
一般大学生毕业十年后,如果不是数学专科的,你猛不丁问他中学时代学的三角函数,十有八九连sin、cos这些定义都忘光光。
中观、唯识做什么的?不就像读书考试这些名堂一样,忽悠你进来明心见性的嘛!
真正能供你随文入观,用于毗钵舍的内容,少之又少,而且和小乘佛法的所缘其实差不多。

点评

般若经上的那些个从五蕴到佛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智一百零八法数,都是用来随文入观。不然真以为印度人脑有贵恙,动不动就从头到尾念一遍。还越增越多。 大乘的止观修行方法在解深密经中。修行方法和小乘差不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4:42
谢谢师兄回复和指点,比喻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07:5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8-18 09: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7 23:24
这样快是快,没有鉴别能力。容易兼收并蓄,把邪的东西接受了之后,成了成见,先入为主了就不容易纠正了。 ...

为什么要有鉴别能力?为何要用我们凡夫的识去分别?积累资粮,严持楞严神咒,随缘而行,随缘而择。

点评

欲界是魔的地盘,他舍不得让你出离欲界。宁可让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你,做你的新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0:09
发表于 2016-8-1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12345 发表于 2016-8-18 09:54
为什么要有鉴别能力?为何要用我们凡夫的识去分别?积累资粮,严持楞严神咒,随缘而行,随缘而择。

欲界是魔的地盘,他舍不得让你出离欲界。宁可让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你,做你的新娘。
发表于 2016-8-18 10: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7 23:24
这样快是快,没有鉴别能力。容易兼收并蓄,把邪的东西接受了之后,成了成见,先入为主了就不容易纠正了。 ...

因为本来就没有路,路在脚下,走到的地方就是路,无论是尽头也好,还是途中也罢,若执迷于路的对错,那才是走错了路。(某师兄的口头禅,借来用用)

点评

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人们指出了从初发心到成佛的光明大道,以及修行方法,注意事项。 说没有路的人是自己迷茫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1:02
发表于 2016-8-18 10: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8 10:09
欲界是魔的地盘,他舍不得让你出离欲界。宁可让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你,做你的新娘。

莫非师兄对楞严神咒木有信心?

点评

楞严咒是一方面。自己要具足正知正见,没有正知见,随时随地都会被魔摄了去。见五十阴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1:06
发表于 2016-8-18 10: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7 23:21
法师说法有一种方便,观机逗教。他不跟你交底,交了底,你破了迷了,就不会跟他学了。总让你丈二和尚摸不 ...

随喜,赞叹。
IMG_20150704_155008.jpg
发表于 2016-8-1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12345 发表于 2016-8-18 10:21
因为本来就没有路,路在脚下,走到的地方就是路,无论是尽头也好,还是途中也罢,若执迷于路的对错,那才 ...

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人们指出了从初发心到成佛的光明大道,以及修行方法,注意事项。
说没有路的人是自己迷茫而已。
发表于 2016-8-1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12345 发表于 2016-8-18 10:23
莫非师兄对楞严神咒木有信心?

楞严咒是一方面。自己要具足正知正见,没有正知见,随时随地都会被魔摄了去。见五十阴魔。
发表于 2016-8-18 12: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8 11:06
楞严咒是一方面。自己要具足正知正见,没有正知见,随时随地都会被魔摄了去。见五十阴魔。

在大乘说,正知正见的标准只有一条:诸法实相。
       这诸法实相的无相之实相,无不相之实相,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还是师兄你教我的。
       师兄的挑捡择别,恐怕算不得实相。

点评

不懂名相看不懂佛经,光知道几个名相,一知半解还达不到呢。有礼就是一知半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3:58
发表于 2016-8-18 13: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8 11:02
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人们指出了从初发心到成佛的光明大道,以及修行方法,注意事项。
说没有路的人是自己迷 ...

路在脚下,走到地头就是路,分别捡择才是迷。

点评

打不通你电话,你赶快回电话,有急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4:51
发表于 2016-8-18 13: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8-18 11:06
楞严咒是一方面。自己要具足正知正见,没有正知见,随时随地都会被魔摄了去。见五十阴魔。

末学慢心升起,末学道歉,请师兄原谅。师兄提醒的对,得随时随地自省自身,别被魔摄了去。

点评

三摩地修证动念即乖。对于修行的路线,方法,注意事项必须清楚。不然,佛说楞严经做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3:55
发表于 2016-8-18 13: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12345 发表于 2016-8-18 13:10
末学慢心升起,末学道歉,请师兄原谅。师兄提醒的对,得随时随地自省自身,别被魔摄了去。

三摩地修证动念即乖。对于修行的路线,方法,注意事项必须清楚。不然,佛说楞严经做什么。
发表于 2016-8-18 13: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12345 发表于 2016-8-18 12:59
在大乘说,正知正见的标准只有一条:诸法实相。
       这诸法实相的无相之实相,无不相之实相,无相无不 ...

不懂名相看不懂佛经,光知道几个名相,一知半解还达不到呢。有礼就是一知半解。

点评

如果有礼无貌是一知半解,你就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就是不做。谁谁不是一知半解?把这一知半解做好也就受用不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4:49
发表于 2016-8-1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微微 发表于 2016-8-18 04:28
谢谢师兄详细回复,那我就当楞严是明心见性的敲门砖好了。

不过,既然师兄觉得求明心见性不需 ...

不懂唯识中观是读不懂楞严的。如只想直接拿楞严当敲门砖,去明心见性,十有八九要错路,入外道神我见。即使一二有得,还难免脚跟,不稳回头还得拿唯识中观一一印证堪磨。

唯识中观是因地空有两大支柱,想学佛无论如何绕不过的。

点评

谢谢师兄指点,那么我就还是准备去啃这些硬骨头好了。本来我对唯识确实有点敬而远之。 昨天看慧律法师的《第一义谛》讲法,他也是说楞严、楞伽要多看,且是佛教界公认最难的两部。既然楞伽要看,就把解深密经也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8:53
上来就见到师兄高论,先揪着你的小尾巴踩一下。 释尊在《解深密经》中,对学理的演进分为三时,先说有,既小乘、后说空,既中观、最后说不有不空,既唯识,由此可见唯识学是佛法的极谈。中国化的佛性论,也就是净心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5:10
发表于 2016-8-1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6-8-18 05:29
读书考试为了啥?不就为张文凭?
要不怎么常常有人考完试,毕了业,念的东西就全还老师了?
一般大学 ...

般若经上的那些个从五蕴到佛十力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智一百零八法数,都是用来随文入观。不然真以为印度人脑有贵恙,动不动就从头到尾念一遍。还越增越多。

大乘的止观修行方法在解深密经中。修行方法和小乘差不多(都是37道品)。但是修行止观所缘差别极大。
发表于 2016-8-18 14: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8-18 13:58
不懂名相看不懂佛经,光知道几个名相,一知半解还达不到呢。有礼就是一知半解。

如果有礼无貌是一知半解,你就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就是不做。谁谁不是一知半解?把这一知半解做好也就受用不尽了。

点评

释迦牟尼佛成佛用了三大阿僧其劫,我三十大阿僧其劫也够呛,来日方长嘛。做佛急不得,急了出问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8 14: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3: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