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6|回复: 0

[法师开示] 明贤法师:打牛还是打车?——大拙为巧,愚诚见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明贤法师:打牛还是打车?——大拙为巧,愚诚见奇2016-02-27 禅修营文书组整理 [url=]北海禅院[/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4年8月12日晚 明贤法师开示

宗门下用功,盘腿打坐是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行,坐都坐不住,恐怕宗门有很多方便你都得放弃了。虽然从禅的本质来说,重点不在坐、站、卧,但从现代人的生理和心理环境以及所受到的影响看,盘腿打坐是对我们特别有利的一种助道因缘。

假如平时都能提起精神,如高鹤年居士所说“抖擞精神学坐禅”,盘腿打坐,那么有很多潜在的障碍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化解了。

过去有一则公案。马祖大师到南岳怀让禅师处参学,在那里天天打坐。而他的师父则在做另外一件事,在离他坐处不远的地方拿着一块砖头反复磨。

后来马祖大师产生了分别念,问:“师父,您到底在做什么?”

师父说:“我要磨砖成镜。”

马祖大师说:“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

师父反过来问一句:“那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一问一答之下,马祖大师大彻大悟。

马祖大师的彻悟,是因为师父所说的话破除了他对打坐修行的执着吗?是因为否定了打坐的修行方向,所以才会有成就吗?现在来看,并不见得。也许正因为马祖大师当时在禅坐中全力以赴,经过师父的点拨,他心头对打坐的最后一点点执着(或者说喜好)才终于彻底放下,最后豁然大悟。

当然,这只是后人的猜测,并不能以此把握祖师那样圆满的理解。关键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祖师说“打坐岂能成佛”就放弃打坐。马祖大师后来讲:“如果牛拉着一辆车,这车不动,打牛还是打车?”大师说:“得打牛啊!”

言下之意,也可以有这样一层浅显的理解。如果在修行中身心配合没有进展,那我们不能仅仅只在身体的行、住、坐、卧中努力,更要在心地上用功夫。

随着时光的推移,到了宋代,禅宗“一花五叶”中曹洞宗具体的修行和手眼十分特殊。日僧道元禅师到中国求法,在天童寺经如净禅师点化,认识了曹洞宗的宗风,接受了两方面至关重要的用功原则。

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只管打坐”。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久坐必有禅”。道元禅师认为牛拉不动车,那就只管打车,不用打牛。不管牛难以调驭到什么程度,只管打车,车就一定会动。所以他学长庆祖师的说法:能够久坐,就必定有禅;坐破七个蒲团,把两根股骨坐烂,一定会有禅!

这“只管打坐”的宗风背后还有一条行为原则,就是“只管守规矩”。不管平时行为有多少自己的主张,“只管守规矩”就是行为方面的上乘修行,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而“只管打坐”就是禅堂里的重要修行。

这两点延续了曹洞宗十分质朴的修行道统。我们在修行用功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顿自身呢?如果在即将豁然领悟的当口,打不打坐的讨论意义可不是盘不盘腿这么简单。

我们现在需要打坐,甚至需要“久坐必有禅”。因为我们还难以领会复杂高妙的禅门圣境,在难度太大的时候就用简单的方式切入。简单质朴的求道之方有打坐、参禅、守规,做到这几条,身心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安顿。

法眼宗的宗风之一是宗门指病,解决宗门中一切不如法和错误理解的问题,使每个时代的禅门宗风都能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一切众生面前。曹洞宗的情况不同,和法眼宗比起来,法眼重外在,曹洞重内在。虽然法眼宗也重视“一切现成”,但对它而言,宗门指病的综合价值当然是重点。

曹洞宗从人自身的情况直接下手。当年有的祖师说打坐不能成佛,有的祖师主张还是要打坐。从下手的入处来讲,曹洞宗的主张跟这些说法都是相应的。

最终就用功来说,因为大家日间用心的机巧过多,因此修行只能用“拙”的办法。“拙”是把我们从“巧”的牢笼透脱出来的最佳办法。如果就社会来论,别人圆滑,你要质朴;别人精巧,你要笨拙;别人绕圈,你要在圆心上不动。不管怎么说,当机心用到边界时,归属就是质朴。

所以古人讲,求道要“抱道守朴,守一不移”,守住最质朴面的专一的“一”,守一不移,制心一处,则无事不办。

年轻人用功最大的毛病就是浮躁,在法门之间跳跃。今天用这个方法,明天用那个方法,每个方法都不甚熟练,也难以获得更大的受用。对这个有兴趣,热一段时间;换一个题目,再热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再热一段时间。

对于修行上的问题,广化老和尚有一个比方:你在一个执事岗位上生了烦恼,就想离开这个寺院。这时,广化老和尚说千万不要走,你的行囊里不能只装着烦恼离开。如果这样离开,到下一个地方,又遇到同样类型、同样程度的事件,也还是要背着烦恼的行囊再次离开。

假如一直这样,你一辈子的生活方式将都是刚来不久便又背着烦恼离开。那怎么办?要面对。一直要把现前的烦恼干干净净处理完,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这时你离开这个寺院,再去别处参学就都可以了。

我们平时用功也是这样。一个法门上的问题没有处理掉,马上改用其他法门。如果你用尽了八万四千法门,但你的八万四千个烦恼依然如故,那么八万四千个法门就都跟你没有关系。把所有法门都用一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法门可能都跟你无缘。诸多法门都用一遍,这充其量就是一次次寻找心理安慰的过程。这个法门自己用过,似乎熟悉、了解了,事实上都跟你无关。你只停留在自己世界的烦恼中,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与其背着疑惑,从一个法门跳跃到另一个法门,不如揣个明白,把一个法门修得透彻、学得透彻。这样,你的修行才不是天天找退路。从第一个法门跳跃到第二个法门,事实上是第一个法门用不下去,第二个法门成为第一个法门的退路,第三个又是第二个的退路,第四个又是第三个的退路。

如果修行上一辈子总在找退路,就没有进路了。所以讲修行,说简单也特别简单。你若能死下心来“抱道守朴”,功夫就能用得好。

回过头来,一个法门如果你用得不顺利,还不死心,又跳跃来跳跃去,最终我们的修行相当于把各种法门都进行归类、编辑和整理。你做这些替他人数法门的事如此乐此不疲,自己用功却用不进去,那就可惜了!

所以,我们用功的用心还是不能寄托在不同方法上,最重要的是在没有方法的地方去用力。

禅宗是一个“无门为法门”的宗派,方式、形式不能成为依靠,要依靠的是自己那股“拙”劲。在“拙”劲上能用力、能着力,你的功夫才能有真实的进展。

好,参禅的功夫要靠自己去用。各位打起精神,调整坐姿,安心用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