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戒律]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会僧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廿七.受别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受别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信心檀越修福故,供养众僧,应普同供养,方为如法。一切的利益,一切的布施,本来是通于十方僧众,十方的僧众人人都有份。若自己一个人别受,则令彼十方一切众僧不得利养。不但施主不能获福,尚有夺取十方众僧之义,又八福田中,应得僧次利养。今别受请,辄自享用,无异剥夺他人应得之财利,自甘下流。再者,诸佛菩萨时常在众僧中示现,凡圣难分。故供养和合僧即与供养十方佛无异。
此是遮业,不但令施主失平等心,复使十方僧失去平常利益的受施,这对双方都有损失。有三缘成罪:(一)是别请。(二)别请想。有这别请之想。(三)请受竟。结罪。此戒有开缘:若病、若无力、若狂、若远处(供商人遥远)、若道路恐怖多难等,不犯。
第廿八.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菩萨散于九界,天、人、阿修罗,那里头都有菩萨,所以出家、在家里头都有菩萨。“及一切檀越”:檀越是梵语。檀,译为布施;越,即超越。以布施功德故,能超越苦海。简单来说,檀越就是三宝的护法。
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他求愿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僧坊,即是大众僧住的地方。应当入僧坊,先问知事人,说:“今欲请僧求愿”。那么,知事人就应当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要是次第请,就可以请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世人要是单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你看!别请,就是在罗汉中请出一个罗汉来,还赶不上一个凡夫僧,这是怎么回事?罗汉是圣人,为什么赶不上一凡夫僧呢?世人能次第如法请僧,即能得十方贤圣僧。因为凡圣难测,故不应妄生分别。又凡夫僧里,往往有佛菩萨罗汉等示现,非一般世俗人所能了悉,故请僧不应生分别心,否则顿失功德。
罗汉ARHAT,是梵语,译为(一)杀贼:杀除见思二惑诸烦恼贼。(二)应供:既除妄想,具大福德,应受人天供养。(三)无生:罗汉已断分段生死。凡夫舍命,前五阴已断,后五阴未生,此时有“中阴身”,俗称为灵魂、鬼魂。五阴,色、受、想、行、识也,凡夫未断烦恼,故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脱出轮回。但罗汉既断分段生死,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证入空理,超出三界,故曰“无生”。“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若挑选别请,就是一种外道法。
“七佛无别请法”:七佛皆无别请法。七佛者,(一)毗婆尸佛VIPASYIN:翻胜说、胜观。(二)尸弃佛SIKHIN:或云式弃,翻曰宝顶、大胜。(三)毗舍浮佛VISVABHU:翻遍一切自在。此三世尊是过去庄严劫出世。(四)拘留孙佛KRAKUCCHANDA:翻所应断,即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位佛。(五)拘那含牟尼KANAKAMUNI:翻金寂、金色,即贤劫中第二位佛。(六)迦叶KASYAPA:翻饮光,即贤劫中第三位佛。(七)释迦牟尼佛SHAKYAMUNI:释迦翻“能仁”,牟尼翻“寂默”,是贤劫出世之第四位佛。戒文兹引七佛证义,谓皆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若是别请僧,就犯轻垢罪。
次第请僧,请来的僧,就能使人悟道都不一定。兹述公案二则,用为引证:
佛住世时,比丘尼半月僧中求教授,到大众僧里请一位和尚来供养,之后,请他说法。周利槃陀伽,他是释迦牟尼佛最蠢的一个弟子。佛教他四句偈子,他就是记不起来。之后,教他念“笤帚”两个字,念了“笤”就忘了“帚”,念了“帚”就忘了“笤”,人人都知道他是佛的笨弟子。比丘尼请说法,次第请,就把他请来了。他说:“我生来就愚蠢,不会什么,我只在世尊那儿学了四句偈。”其中有一位年轻比丘尼,轻慢地说:“你那四句我知道,我给你背背。”她要背,就张不开嘴。你看!他就有神力了。之后,周利槃陀伽把这四句偈子一讲,比别的罗汉都来得利益大,很多比丘尼都悟道了。这四句偈是:
身语意业莫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之欲境空,如是行之得度世。
为什么他这么样愚蠢呢?因为宿世的时候,他是个三藏法师,却吝法不教人,人家问他问题,他不肯教,所以得这个愚痴报。幸亏这时候遇到佛,因权巧方便,证了阿罗汉果。
中国终南山有一位女居士,每半月都到寺里请一位和尚到家里应供,之后,请和尚给说法。可是,最后请的这一位,他出家日子不多,在家时又没读过书,一个字也不认得,次第请,就轮到他身上了,他说:“只吃饭,我会;我不会说法,叫我去,不会说法,怎么办呢?”有人告诉他,说:“不会说法,你说一句就行。”“一句我也不会说!”说:“一句,你不会说,我告诉你啊!你吃完饭了,要说法的时候,你说:‘谨慎莫放逸。’你只说这一句法就行,就把这事应酬过去了。”他说:“要那么的一句话,那我可以。”他就去了,到了那地方,吃完饭,搭上法座,要说法的时候,那一句法他忘了,也想不起来了。这时候,他坐在那儿,脑袋直冒汗,想了一阵,他说:“苦啊!”一说苦,女居士说:“今天师父说这话真好极了!你看世间这苦该有多苦啊!生苦、老苦、病苦,哪样不是苦呢?!”这女居士就证初果了。
你看!这一位和尚,他能说一个苦。其实,他说这苦的意思,不像我们平常说的苦,我们说的苦,没达那苦的环境上,就像我们没吃过黄连的人,就不知道黄连的苦,不知道那个味。他是真苦,他自己知道这个苦,所以说出来那苦,特别的有一种滋味的苦,他这个逼迫之苦,他正说在那苦境上了。
举个例子,就像越南难民,他在轮船里受怎么样的灾难,他说起来,必定比我们说得透彻,因为他尝那苦味了。所以这个时候,这位和尚说一声:“苦啊!”他就下座了。下座后,他想,女居士若要他再继续说,他没办法。因此,他没敢穿鞋,就偷偷溜回寺了。这位女居士闻法之后,想了一会,说:“哎呀!今天师父说这话,这么好!”之后,抬头一看,师父走了,鞋留下了,就把鞋包起来了,送到庙上去。她要谢法,她找这位师父,想请师父再说法。
这位师父不敢见她,他愈藏得紧,她就愈找得紧。她说:“我非得见着师父不可。”之后,找到了,她说:“师父!今天你说的法真好极了!你看这世间哪样不是苦呢!”这位和尚一听,说:“根本我不会说法。”他大生惭愧,之后,他也证初果。惭愧,《遗教经》云:“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人的一生,一大生惭愧,这就能进道;之所以退道,就是因为无惭愧才容易退道。你看!听法的,说法的,都证初果,这不就是因为次第请的关系吗?她若挑好的请,就不能有这样的法益。这么一个不会说法的人,倒反比会说法的人还说得好,还得利益了。
具缘:此是遮业,施主生出亲疏厚薄,论僧胜劣高下,不顺平等法门。若云:“这位出家人有德行,吾于彼广植福田。那位出家人非福田,吾不供养之。”妄生分别,心性狭窄,有乖平等。而诸佛普缘所有众生,一视同仁,故云:“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佛法才是大公无私,最平等的教义!此戒有开缘:(一)如亲师取友,则善须拣择:好比说,居士在别请僧的时候,或者是自己受皈依的师父,或者是自己特别亲厚的道友。(二)如欲说法授戒,化导众人,择其才德俱优者请之,非犯:或者想专请某法师来说法或授戒,如虚云老和尚、印光老法师,真正品学兼优之法师,若请之,不犯。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廿九.邪命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邪命,是不如法之职业。恶心者,非观机益物之心,乃是为利益故;为利养故,而邪命为生,戒中明七事:(一)贩色。(二)作食。(三)占相解梦。(四)咒术。(五)工巧。(六)调鹰。(七)毒药。此是性遮二业,但贩色及毒药,兼有性罪,余结遮罪。“贩卖男女色”:即是男妓女娼等。“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古时在印度,佛制比丘不得在寺里煮食,或耕垦植地,以其妨碍道业故。而比丘应循方乞食,以滋养色身。
出家人有四邪:(一)仰口食:谓仰观星宿,推步盈虚等。(二)下口食:谓种植田园等。(三)方口食:谓干谒四方,交结权贵等。(四)维口食:谓医卜杂伎,种种营生等。四种邪命,在此戒里兼制。现在南传的国家,如泰国、缅甸、锡兰都是这样,自己庙里头不作食,他到外边去乞食。有的人乞得多的,分给别人;有的人乞不来的,也有不够吃的。出家人本来不得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后佛法东流,因为中国民间风俗与印度不同,故大德们逐渐建立丛林制度,比丘也不复外出乞食,都是自己在庙上做。但比丘应少作俗务,以勤修佛法为正业,更不宜营媒、农作及其他生产事业。
此戒所制七事,出家五众全犯。在家除贩色、调鹰、毒药三种,其余若如法自活,当正当职业,均不犯。
“占相男女”:或是占卦,或是相面,给男女算卦相面。“解梦吉凶”:或是给人解梦,说这梦是吉梦,是凶梦。“是男是女”:帮人算肚里头怀的孕,是男、是女。“咒术”:这就是用咒力的法术。“工巧”:各样的技术他都会,这是巧人。但是,出家就该好好办道,如果是工巧,也是耽误道业。
“调鹰方法”:调鹰就是训练鹰,这鹰到水里能吃鱼,林中能吃鸟。他训练这种鹰,这是一种伤害生命的事。“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各样的毒药,都把它配合一起,用来害人的。“蛇毒、生金银毒”:中国在五月节的时候,都用蛇毒、生金银毒散开,用来避蛇,也有拿蛇毒来做害人的。所谓“蛊毒”者:通指邪咒邪术,能遣使鬼神,害人害物等。此种邪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泊尔、南洋、缅甸、泰国一带盛行,俗称“降头”。在我国虽不常见,但在云南省一带甚为普遍。今述有关下降头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商人,到云南省去经商。在当地娶妻。过了几年,商人思家心切,决定北行回故乡一趟。其妻深恐夫婿一去不返,乃把心一横,在其夫临别之际,在一碗面条里下了蛊毒。妇人端上请其夫食用。适逢商人不愿吃面,便把那碗面顺手放在衣橱里,始终没有吃下便上路了。数月后,在北方的事务办毕,方启程回到云南。一踏进家门,把其妻吓了一跳,认为见鬼!妇人遂问夫:“你临别那天,我拿面条给你吃,你不是吃下了吗?”商人想了一下,记得曾把该碗面放在衣橱里,把衣橱打开一看,发觉碗里的面条,已统统变成毒蛇,形状可怕!由此公案,足见蛊毒之厉害!
中国北方有蛊毒这种邪术,都是道教人做的。我们那边有一个人姓冯,叫冯万魁。有一天,他的太太遇到道士敲着引磬,念着道教的经来化缘,她就端出一碗米去供养。这碗米,大约有八分满。这老道就不高兴了,他把米接过来,倒下来了,就用手指着说:“你这个人哪!”。这么一指,她转身回来肚子就痛。幸亏当时有位刚得道的老仙(北方叫老仙,南方叫跳童),他给她吃符,吃下后,打下来了,大便里头就有一个像鸡蛋似的东西,把它剖开来,里头有蜈蚣,有长虫,有蝎子,有这些个东西。如果当时没有那样的道术,这老在肚子里头,这危险该有多么大呢!
但佛法里诸神咒,妙用难思,专门破天魔鬼怪,邪法邪术等咒语。如〈大悲咒〉、〈楞严咒〉,破邪息灾等事,不胜枚举。
余在马来西亚槟城,曾见某一女居士,就中了降头。她约有三十多岁,还是一个姑娘的身份。她父亲爱她,不爱他儿子。其弟妇是泰国人,因嫉妒而向她下降头。余初见她时,她的指甲已转黑色,证明蛊毒已深入体内。后来有人教她持〈大悲咒〉。她诚心受持,日夜不断,不久竟把蛊毒全部化解,不但没死,反而康复如初。此种奇妙之功能,多不胜数。
此戒正禁以上所提之七邪命。菩萨若习其他邪术,如安置舍宅吉凶,书写外道符咒,吮死尸,奸淫偷盗等,均属邪见邪行,为此戒兼制。
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此戒正禁为在家男女介绍婚姻事,和合事,撮合姻缘等。
“白衣”:指居士男女,因为古时印度之在家居士身穿白衣。出家人口但说空,但言行不顾,等于毁谤破坏三宝。
“六斋日”:每月六日,谓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若遇月小,则二十八、二十九日。于此六日,凡初八、二十三日,四天王使者,皆来人间巡行,简察善恶。凡十四、二十九日,四天王太子巡视世间。凡十五、三十日,四天王亲自躬行世间。若见修善者多,则诸天欢喜,卫护国界。若见行善者少,则诸天愁忧不乐,而国界多灾多难。故佛制在家男女,不论受三皈,五戒,或菩萨戒者,于此六日,悉应于一昼夜持八戒斋法。以不非时食,正名为斋。以不杀等八戒,共助成之,故名八关斋戒。谓以八戒及斋,关闭情欲,修出世之因。
“年三长斋月”:谓正月、五月、九月。此三斋月六斋日,是鬼神得力之日,比余日更宜修善,福过余日。若于六斋三斋好时,不但不能使其作福修善,反令其作杀生劫盗等事,岂非过上加过,以身谤三宝耶?
又通致男女等事,即是作媒人,是出家人所不应为。婚嫁乃世间法,为生死轮回之桎梏。出家人舍尘学道,志在出离三界,亦应劝助众生出离欲海。今反而导之行淫,增加恶缠,岂是衲子之行为?媒嫁撮合是俗人之事,亦为杀盗等业作远缘,故结遮罪。若实教其杀生劫盗,兼得性业,自属杀盗重戒所摄。
具缘:出家五众全犯。在家二众,已受菩萨戒者,若不敬六斋三斋,亦犯。此戒唯遮不开。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明。

发表于 2015-9-1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恶世”:即指佛灭度后的末法时代。是时天魔外道,炽盛于世,谄诳妄佞,潜行淫秽。诈称知识,无解为师者,异计纷然;使行者丧心病狂,失善知见不能自拔。“外道”者,凡是心外求法,皆称为外道。是辈为恶人,为贼,专贩卖佛、菩萨、父母形像,经律,比丘、比丘尼,乃至一切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此种手段,卑鄙狠毒,志在断三宝种,消灭佛法。若见以上种种情形,菩萨应竭尽心力,广兴方便救护,切不能袖手旁观,隐忍坐视。若不倾力救护,则非佛子,非菩萨行,非慈悲心,故犯轻垢罪。
具缘: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应赎境:谓佛菩萨尊像、经律、僧人等。(二)应赎想:心知应以方便救赎。(三)无救赎心:是人不欲救赎。但若非己力所及,不犯。(四)令彼亵辱,随事结过。假若能救而故意不救,漠不关心,乃至令彼受侮凌辱,随事结轻垢罪。此戒唯遮不开,但若如法流通经典,不犯。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贩卖刀杖弓箭。畜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刀杖弓箭”:是损害之具,能杀生夺命。“轻秤小斗”:是欺诳之具。譬如贩卖经营,以轻秤(不足十六两)、小斗、短尺卖出,或以重秤、大斗、长尺取入,均属此类奸诈。若光是畜,没往外卖,结轻罪。若移换诈取,令前人不觉,把人家骗了,自属盗摄。“因官形势”:即是硬性逼夺,恃强凌弱,以威力伤慈,结轻。若取非其有,把他人财物纳为己有,自属犯盗戒。
“系缚”:以绳索枷锁,镣烤脚键等系缚,乃至鞭挞前人,损其肢体。“破坏成功”:即是故意障碍,毁其道业。“长养猫狸猪狗”:猫狗能伤鼠类;畜猪者,终为食其肉而杀之,都无慈悲心。弘一律师在厦门住锡,曾作此项提倡:“以饲猫之饭,饲鼠,则可免鼠患。”当地居民尝采用该方法,拿喂猫的饭去喂鼠,每到下午吃晚饭的时候,一开梆,老鼠就都出来了,给它饭吃,果然老鼠就不咬人的东西了。不养猫而能除却鼠患,又不杀生,不是一举两得吗?
具缘:此具性遮二业,随事结罪。五缘成犯:(一)非法物:如刀杖、弓箭、轻秤、小斗、猫狸、猪狗等。(二)以恶心:存有伤害众生之心。(三)故畜之。(四)恃官势:或仗恃官势,有强权无公理,辄夺他人财物,系缚打骂,破坏其家业等。(五)损害众生:伤其肢体,诛其生命,或毁其事业。此戒唯遮不开。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妓乐之声。不得樗蒲。围碁。波罗塞戏。弹碁。六博。拍球。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邪业觉观戒。邪业,就是不正当的事业;觉观,就是一种恶心。戒云“恶心”者:即是非观机逗教,利益众生,而是以邪知邪觉来行事。戒文中共列出五事,皆属邪业,是菩萨所不应为。五事:(一)斗诤。(二)娱乐。(三)杂戏。(四)卜筮。(五)使命。今略释如下:
(一)斗诤:谓一切男女等斗,是世俗事,若往观看则失威仪,坏梵行。今人多爱好斗争,乃至残他命而自娱。诸如武术搏斗、摔角、拳赛等。又残及畜生,如斗牛、斗鸡、斗蟋蟀等,均无恻隐之心。
(二)娱乐:贝者,螺也。螺就像海里头的螺蛳。经典上说吹法螺,就是这个螺。一吹这螺,十几里路远都能听到。七弦为琴。二十五弦为瑟。筝者,竹身,十三弦。箜篌者,竹身,二十四弦。此是古时之乐器,但与今日八音之乐器(丝竹金石匏土革木),相去并不太远。此戒但禁世间之音乐,若为供养三宝之梵呗歌颂,能引人入胜,摄心向佛,不犯。
(三)杂戏:樗蒲,即是今之赌钱。波罗塞戏,即今象棋。弹碁,是汉朝宫人妆奁戏。六博,即今之双陆。拍球,即今踢球。掷石投壶者,古时用石,亦有人用矢。牵道八道行城者,是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是古时西域之游戏。赌博及棋类,引诱人谋不义之财,增长贪心,容易丧失道业。杂技游戏,出家人尤不应为。若自歌舞倡伎,言谈嬉笑,乐处惯闹之所,容易荒废正务,甚至恶声流布,有辱佛法。
(四)卜筮:爪镜,即圆光法。他们一边念诵,一边看着光,说:“天灵灵,地灵灵,请大仙显神灵。”念这个,那光里头就能现出什么来,也有灵,也有不灵的。蓍草,即是易卦。杨枝,即是樟柳神。或者樟树,或是柳树,祭祀那神,久了它就能发灵,能够报吉凶。钵盂,即搅水碗法。碗里头装上水,搅混了,水定了,看水里头现出什么像来,以这断吉凶。
髑髅,即是耳报法。用死人的脑盖骨,加持脑盖骨,将来它可作耳报神,能报告吉凶祸福。龟卜、蓍草等,这些都是报吉凶祸福的事情。佛法之外,邪神邪鬼甚多。或能遣使耳报者,或能起尸持咒扶乩等,不胜枚举。此辈喜说吉凶祸福,诡异之言,炫惑于世。或使人得宿命通,屡屡神验不爽。愚小无知,羡彼灵验,频仿效之;殊不知彼为妖邪精魅所摄,非真有神通力。一旦鬼神远去,其人之威风顿挫,乃至自招灾难,慧命殆尽,财物耗损,可不惧哉!
(五)使命:若为盗贼作使,斥候、守护,覆藏赃物等,皆属邪业。
或有人说:“那个人不得了,有神通,他什么都知道。”那可能就是髑髅的作用力。今说一则公案:中国杭州灵隐寺,有位法师是山西人,法号叫月钵。他看《大悲陀罗尼经》上说,人若要寻求謢法,把死人脑盖骨拿来,用《大悲陀罗尼经》里的一段咒加持,就能得其护法。他就这么办,真的找死人的脑盖骨回来用咒加持。结果,真的灵了,以后这个骨就做他的耳报神。譬如明天什么人来,有什么事,这事是怎么样,那么他前一天就听到了,第二天这人来了之后,就会说:“哎!这位法师很灵,很有道行。”或者人有病,耳报神会对他说,明天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他有什么病,这病怎么样治。
但是这位法师的贪心大,有点儿不知足,所有来的这些境界,不是远处的,都是杭州市内的。他想:“光是杭州市内,不能远大,若远处的上海、南京、宁波、绍兴,或是苏州、镇州各处都来,这不就更好了吗?”有一次,他在水陆佛事的内坛当香灯(水陆佛事有好几坛)。内坛里,一般人不能进去,他就用一件衣服包这死人的脑盖骨,把他的耳报神包起来,带进内坛里头,放在供桌底下。他是想让这耳报神听经,听几天经,那么他的神力不就大了?将来上海、南京各处的人,不就都来了?可是,内坛的五天佛事做完了,这耳报神来告假了,说:“师父!我要升天去了。”他说:“不能!你不能升天,你得给我做謢法。我叫你来听经,为的就是要增加你的神通。”耳报神说:“这事由不得我呀!我想不升天也做不到。”他说:“不行!无论如何你可不能去!”耳报神说:“唉呀!对不起。”耳报神一走之后,你问他什么事,他什么事也不知道了。
至于第二项娱乐者,中国儒家对礼乐甚为注意,以乐器能移情化物,感恶迁善,熏陶性灵,安乐民生故。孔子有弟子名子建,子建曰:“鸣琴而治也。”即是说以琴音来陶冶性情,令刚强众生也能调伏。《论语》上又记载,“孔子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此公案证明纯正之音乐,能助发灵机,启迪良知。故儒家特别重视礼乐。《论语》上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见其礼而知其正;闻其乐而知其德。”见人行礼节,就知道他做事怎样;听到他所作之乐,就知道他心里怎样。譬如人吹箫、吹笛,或者弹琴,此人之性情暴燥或平和,由他吹出来的调,就可以听出来。
在佛教里,梵呗初兴,始于佛教之东流。从前,在中国某些大丛林里,有这么一个风俗:凡是求挂单的行脚僧,先要到大殿打三声鼓。从钟鸣鼓响,便能体会彼人之品性。敲得轰如雷响声,其性必暴烈。敲得郁沉不鸣者,其性必懦弱。敲得不高不低,音韵适中者,其性情也必敦厚谆良。故行脚僧之脾性,可以用这个方法判别。
在《龙文鞭影》里,有这一则记载:宋朝时代,我国北方有一位刺史(相等于今之省长)。当时边疆叛乱,草莽流寇,侵城略地。刺史屡次出征讨伐,皆被战败,一筹莫展。叛兵日益猖獗,刺史束手无策,焦急之余,挖尽心思,突然灵机一动,想出降敌之妙诀。彼家中有一小婢,善于吹篪(笛)。其篪一鸣,人听人爱,刺使乃把ㄚ环打扮成叫化子,穿上破衣破鞋,戴上破帽子,脸上涂黑黑的,混入敌军中,到处吹起篪来。声调哀婉悒郁,凄切动人。果然,起了作用了。叛军流寇,闻音兴悲,人人不禁唏嗟自怜,泣不成声!各各谓:“唉!我们离乡别井,割爱辞亲,跑到边地来叛乱,有何价值?”于是斗志顿挫,纷纷抛下武器,迳自彻退。这次敌军是不攻自破,一时传为佳话,人皆赞曰:“精军快马,赶不上小婢吹篪!”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第二项娱乐者,中国儒家对礼乐甚为注意,以乐器能移情化物,感恶迁善,熏陶性灵,安乐民生故。孔子有弟子名子建,子建曰:“鸣琴而治也。”即是说以琴音来陶冶性情,令刚强众生也能调伏。《论语》上又记载,“孔子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此公案证明纯正之音乐,能助发灵机,启迪良知。故儒家特别重视礼乐。《论语》上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见其礼而知其正;闻其乐而知其德。”见人行礼节,就知道他做事怎样;听到他所作之乐,就知道他心里怎样。譬如人吹箫、吹笛,或者弹琴,此人之性情暴燥或平和,由他吹出来的调,就可以听出来。
在佛教里,梵呗初兴,始于佛教之东流。从前,在中国某些大丛林里,有这么一个风俗:凡是求挂单的行脚僧,先要到大殿打三声鼓。从钟鸣鼓响,便能体会彼人之品性。敲得轰如雷响声,其性必暴烈。敲得郁沉不鸣者,其性必懦弱。敲得不高不低,音韵适中者,其性情也必敦厚谆良。故行脚僧之脾性,可以用这个方法判别。
在《龙文鞭影》里,有这一则记载:宋朝时代,我国北方有一位刺史(相等于今之省长)。当时边疆叛乱,草莽流寇,侵城略地。刺史屡次出征讨伐,皆被战败,一筹莫展。叛兵日益猖獗,刺史束手无策,焦急之余,挖尽心思,突然灵机一动,想出降敌之妙诀。彼家中有一小婢,善于吹篪(笛)。其篪一鸣,人听人爱,刺使乃把ㄚ环打扮成叫化子,穿上破衣破鞋,戴上破帽子,脸上涂黑黑的,混入敌军中,到处吹起篪来。声调哀婉悒郁,凄切动人。果然,起了作用了。叛军流寇,闻音兴悲,人人不禁唏嗟自怜,泣不成声!各各谓:“唉!我们离乡别井,割爱辞亲,跑到边地来叛乱,有何价值?”于是斗志顿挫,纷纷抛下武器,迳自彻退。这次敌军是不攻自破,一时传为佳话,人皆赞曰:“精军快马,赶不上小婢吹篪!”
原始佛教(像南传国家,就是原始佛教,没有梵呗歌咏)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又受到礼教之影响和熏陶,故丛林中创立梵呗歌咏,别具一格,气氛庄严。既然音乐能引人入胜,为何禁制呢?乃因恐怕行人定力不足,戒力匪严,沉醉音尘,耽误道业,虚渡光阴。故一般之娱乐,也被列入此禁戒内。
以上所明五事:(一)斗诤,(二)娱乐,(三)杂戏,(四)卜筮,(五)使命,此五皆属邪命。盗贼使命,属性遮二业。余四事唯遮罪,随事结轻。出家五众全犯。在家供养三宝,得作妓乐。
中国佛教的制度跟南传佛教的制度有着不同。余在福建求学时,南京来了一位主任,当时全校的人都到山门外去迎接。事后,我们的老法师是讲戒律的人,他说:“将来你们若当住持,千万不可以这样!这不但失自己身分,而且减人的福。”他是依照戒律说的,而南传也都是这样。譬如,我们在马来西亚槟城时,有座暹逻庙,请泰国的国王来开光。国王的身分,依中国礼,这不得出山门外去接迎呀?但是没有那事,我们都在那儿坐着,谁也不动,国王来了也不动,南传就是这样礼。在我们中国,则是又接又送,这就是中国礼。
南传佛教制度,国王见到和尚都顶礼,不准还礼,你还礼,他就怒了。据说早些年时,泰国皇宫里头,和尚可以随便出入。有一位中国和尚穿南传的黄衣,他进皇宫里头,皇帝见了他就拜,他就依照中国制度还礼(中国制度,皇帝上拜,得答拜,得还礼)。这国王就怒了,这是哪儿的和尚?给我还什么礼!这个人不懂礼法。一打听是中国和尚,之后,中国和尚就不准进宫。
中国,康熙皇帝有一次到热河省,热河省佛教都是喇嘛教,这喇嘛很有身份,很有道德,康熙皇帝见了这喇嘛就顶礼,但是这喇嘛没还礼。结果,康熙皇帝的卫兵,一下就把喇嘛脑袋给砍下来:“你这个东西!见了皇帝都不给还礼!”之后,蒙古喇嘛暴动,说:“这还得了!我们这么道高德重的喇嘛,你给杀了。”以后没办法,那卫兵给偿命了。这是中国的礼。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暂离菩提心戒
若佛子。謢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佛子护持禁戒,必要朝于斯,夕于斯,无有间断,不可暂时把菩提心离开了。“行住坐卧”:即四大威仪。持戒之人,语默动静,总不离家。“日夜六时”:日有三时,谓初日、中日、后日;夜有三时,谓初夜、中夜、后夜。日夜六时,均要恒精进。
昔有师徒二人,师为罗汉,领一沙弥,携持衣钵,于路途中。走了不远,沙弥忽然发大乘无上菩提心,自忖道:“众生好苦,我应发心度众生!”罗汉心知,因为他有他心通,便自己背上衣钵,令沙弥行前。又走了不久,见到路上诸多虫蚁,沙弥心里想:“呃!众生犹多,难可化度,还是先度自己好了。”须臾便退大心。罗汉即令徒弟却持衣钵,复在后行。如是屡次反覆,徒弟一发心,师则取其衣钵,令其前行;徒弟一退心,师则令其在后行,经数次展转,沙弥终问其师理由云何?罗汉答曰:“汝发大心度众生,即是罗汉所归敬处,故推于前。汝生退转心,即是凡夫,不配居圣人之前。故矣。”
由此段公案看来,一念菩提大道心,则超二乘声闻之果位;但一念退转,则堕落凡夫愚昧之辈矣!
“犹如金刚”:戒好比为金刚。金刚者,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诸佛教戒,是金刚光明宝戒,能摧一切天魔外道,究竟坚固也。“如带持浮囊”:就像带持浮囊。浮囊者,渡海之具。喻出大涅槃经。乘着浮囊,可以不沉入海;谓我们若能乘着这戒,就可以离开生死轮回的大海。“如草系比丘”:草系比丘者,出于《大庄严经论》第三:佛在世时,有诸比丘,行于旷野,为贼剥掠,衣服罄尽。群贼共议,恐报王知,兼欲害命。内有一贼,知比丘法,谓余贼言:“不必杀之。但以生草系其手足,彼戒不伤草木,自弗动耳。”贼如言系之,比丘们既无衣服,风吹日晒,既被蚊蛭虻蝇之所嗟食,夜复闻野兽恶鸟之声。但长老比丘,劝诸少年,作是言:“人命无常,要必当死,今莫毁戒。”至于明旦,国王出猎,见之初疑禽兽,复谓尼乾(印度之裸形外道)。及至比丘前,王以偈问言:“看汝似无病,肥壮有多力,如何为草系,日夜不转侧?”比丘亦以偈颂答曰:“此草甚微脆,断之岂有难。但为佛世尊,金刚戒所制。”王听后欢喜,解缚称赞,予以新衣,并接入宫里供养。此公案谓比丘守戒,宁死不移。今大士护此菩提心戒,亦应如声闻之护律仪,宁死莫犯。
起“二乘心”者,念念非染污犯,故唯遮业。若起“外道心”者,则念念是染污犯,故结性遮二业。
具缘:有三缘成犯:(一)厌自大乘:讨厌自己受的大乘法,寻思大乘很辛苦,不容易修。(二)缘别宗:心里攀缘其他不修大乘的宗别。(三)舍此求彼:舍大乘而求小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5-12-1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5-12-18 22: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佛法戒功德无量!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5-12-3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愿”者,缘心善境,希求胜事。“常应发”者,表示不是发一回愿就得了,而要数数发,令菩提心相续不断。“一切愿”者,总指十愿:(一)愿孝顺父母师僧。(二)愿得好师。(三)愿得同学胜友。(四)愿教我大乘经律。(五)愿解发趣(十住)。(六)愿解长养(十行)。(七)愿解金刚(十回向)。(八)愿解十地。(九)愿如法修行。(十)愿坚持佛戒。
今略释十愿:
(一)愿孝顺父母师僧:师,即是师父;僧,是三宝之中的僧宝。唐道宣律师云:“父母七生,师僧累劫。”道宣律师说,报父母的恩,得七世才能报尽;报师僧的恩,得累劫才能报尽。因为父母养我色身,师僧资我法身慧命,故第一愿要报恩。
(二)愿得好师:愿自己得一个好师父领导修行,指导我们用功。修道第一要素,是亲近善知识,蒙善知识接引,趣向菩提。
(三)愿得同学胜友:愿得好同学、好道友。因为好同学有很大关系。沩山和尚曾说:“亲近善友同行,如履露水。虽不沾衣,但常润泽。”即此意是。(编按:原文“亲近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亲近好同学、好道友,就像在雾露中行,虽然衣裳没湿,但是时时有一种滋润性。好同学、好善友,虽然没给我们说什么道理,但是他们的榜样,可以给我们做个模范,所以无形之中,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利益。
(四)愿教我大乘经律:背外道二乘邪见,扩大心量,正向大乘知见。
(五)愿解发趣:十住位。十住,即是生佛家而成佛子。
(六)愿解长养:十行位。十行,即是广六度而行佛事。
(七)愿解金刚:十回向位。十回向,即是回佛事而向佛心。
(八)愿解十地:十地位,是住佛地而悟佛理。上三十心十地(三贤十圣)这四十个位次,位位皆破无明,显法性。若证初住,则于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在一百个世界成佛,一百个世界八相成道)。八相成道:(一)从兜率天宫下降。(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降魔。(八)说法度众生。菩萨若证二住,则于千界作佛,八相成道。次下循序渐进,每升一阶圣位,便证一分法身;乃至等觉妙觉,功圆果满,毕竟成佛。
(九)愿如法修行:愿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法,顺着这法去修行。
(十)愿坚持佛戒:盖心地法门,皆以戒为根本。若不持戒,云何进趣?故必要发愿持戒。
具缘:此是遮业,限于受戒的人所应当做的。若无大愿,难克大果。若应发而不发,随时结过。有三缘成犯:(一)无心发愿:他懒惰,没有心发这个大愿。(二)不愿所愿:他反对这个愿,不愿意发这个愿。(三)置愿速忘:设或有这个愿,但发了愿,马上就忘了。纵发了愿,还要朝夕受持,莫使须臾忘失,使臻菩提觉果。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若佛子。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誓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种床座。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医药。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礼拜。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着好触。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上条是不发愿戒,这是不发誓戒。“誓”者,是必固之心,特别坚固的心。勇猛自矢,期于不退;勇猛就像箭似地,只能往前走,期于不退。愿,以导其前,在前边领导;誓,以驱其后,在后面推动。比喻一列火车,愿是火车头,在前边能把车厢拉动;誓,是推动机,它在后边推动,必要推动机发动力量,才促使车头前进。这两个作用,就比方我们的修行,有誓有愿,才能达到究竟的目的。又愿是以进德修善为力用,誓则以防非灭恶为功能。
“十大愿”:指前戒中十愿。前戒已明十大愿。行菩萨道者,务必先发此十大愿,复而作大誓。此戒作誓有十三节,共为五科:
(一)欲染之誓。(二)供养之誓(五节)。(三)恭敬之誓。(四)六根之誓(五节)。(五)度生之誓。共五科十三节。
(一)欲染之誓:诸障道因缘中,莫重于色欲。律云:“猛火刀山,但伤一期生命。女人淫染,堕地狱中,受无量苦,兼伤法身慧命。”故菩萨宁上刀山,投火坑,也不与女人作非梵行也。
(二)供养之誓(次五节):信心檀越,本为供养修道人,助其成就道业。今若破戒受供,则苦报必剧,难可免哉。故菩萨发誓不破戒,藉此自动鞭策,毋令放逸,?诸利养,而并非发誓不受供养。所谓“三心不了水难消”,又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后不修道,披毛戴角还。”吾人岂不思之慎之!但亦有人谓信施难消,欲自营生业,自己做点买卖,自己赚点钱,自己维持生活,以免虚受檀越之惠施。然不知此行,非但无补于破戒,更犯邪命,是小知小见之谬解矣!
(三)恭敬之誓:此节是誓不破戒,并非誓不受人礼拜。又有人谓戒德多亏,故低身答拜,你给我磕头,我就给你还礼。甚至礼天神,敬白衣(在家人)。此种行为,与阿谀谄媚,曲意奉承,岂有异哉?当知出家人,语默动静,谈笑戏说,尚有分寸,丝毫不逾矩。若礼鬼神,敬白衣,卑躬下首,既无救于破戒,更败坏沙门威仪。弄巧反拙,亦愚痴也!
(四)六根之誓(次五节):五根(眼、耳、鼻、舌、身)相对五尘(色,声,香,味,触),皆以破戒之心为主。故第六意根,为前五根之主宰。文云“食人百味净食”者,前面是以破戒受人供养而言,此处是指邪心贪着滋味而言。当知贪着滋味,即是破戒心,所以不可贪着滋味。故知一切诸根犯戒者,皆以心为主。
(五)度生之誓:修菩萨道,必要誓度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方堪称佛弟子。若不发上来诸愿,犯轻垢罪。
具缘:此是遮业。为防退心,触境不发,随事结过。出家五众全犯,在家既不受人供养礼拜,但亦应发六根度生之愿誓。第五度生誓,唯遮不开,因为这是菩萨道之根本。此戒三缘成犯。(一)无心发誓:意谓根本不欲发此大誓。(二)不愿所誓:虽发誓,但其心不随喜。(三)虽立速忘:发誓后,转眼即忘。

发表于 2016-1-1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此戒正禁冒难游行。若有菩萨比丘,年耆德重,有一种感化力,虽入险难处,但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纯为利生,不犯。但新学菩萨,戒力不足,则不可冒险游行。
“常应二时头陀”:二时,指春秋两季,气候调适,不太冷,也不太热,故游行化物(化物就是教化人),无有妨碍。“头陀”,梵文 DHUTA,此翻“抖擞”,即是打起精神,用功匪懈的意思。头陀行有十二法:
(一)在阿兰若处:阿兰若ARANYA,即寂静处。这地方安静,远离喧闹,没有喧哗、打闲叉,都是很安静的,宜于进修。
(二)常行乞食:佛制比丘不自烹饪,不自己作食,而常行托钵乞食(乞食就是化饭)
(三)次第乞食:莫辨施主贵贱高低,次第行乞,作良福田。为什么佛制次第乞食?因为迦叶尊者,和须菩提尊者,他们两人乞食的时候,不次第乞。须菩提尊者,专乞富人,不乞贫人,他想:“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前生好布施,若不继续布施,把前生的福享尽了,来生他就不富了。”所以,他看那家房子高大、富有,就上那家去乞食,为的是给他继续种富贵之因。迦叶尊者,专乞穷人,不乞富人,他想:“贫人之所以贫,是因为前生没布施,若今生不化他,来生更贫。”为了要让他种富因,不再继续贫穷,所以专乞穷人。二位尊者的态度,令人生疑谤,故佛制要次第乞食。平等一缘,杜绝疑谤。
(四)受一食法:这一食法,就是一天吃一餐。佛制比丘日中一食,中午之前吃饭。天人是早上受食,饿鬼和畜生是晚间受食。但佛天人师是午前受食。《四十二章经》云:“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佛在世时,印度的比丘皆奉此制。后来佛法东流,在中国始创丛林制度,出家人不再托钵乞食,而在庙上用斋。后来有些丛林,宽容此制,由日食一餐,开为两餐。而今美国万佛圣城的出家人,皆行持日中一食,夜不倒单,这就是正依佛制。习头陀行,目的在割爱去贪,少私寡欲,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在衣、食、住三方面,若能节制私欲,损之又损,乃至于无,则能证得大安乐,大自在!
佛教初入中国的时候就是两餐。为什么一食又开出第二餐呢?佛在世时,有一个人想供养大众僧。佛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他想一个不缺的全体供养,可是他等这个日子,多久也等不到,总是那地方请几百人,这地方请几百人。之后,他就想把饮食做好了,放在大道上,请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从这儿过一下,就算全体供养了。佛说这是暴损天物。佛特意为他种福,所以就开出早晨这一餐;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有两餐。
佛法到中国南方,慢慢就增加起来了。因为跑香、坐香很容易消化。在天童,有个密云悟禅师,是一个了不起的修行人,他住锡时,有十八罗汉在那儿住。当时有个破禅禅师。破禅禅师有神通,他看大众师这么坐,饿得这么难受,就到厨房去偷锅粑,在每位前边放一块锅粑。厨房的锅粑天天不见,不知道什么人拿去了,找不着就报告方丈。
方丈有神通,知道破禅禅师在那儿坐,但他的灵魂,却到厨房去偷锅粑。密云悟禅师就说:“把破禅禅师抬放在广单底下。”破禅禅师偷锅粑回来,找不到他身子,不知身子那儿去了。这时候,密云悟禅师说:“不知惭愧!你的身子在广单底下呢!”破禅禅师这才找到他房子,从广单底下爬出来。这时人赃具获,密云悟禅师说:“你盗三宝物,盗常住物,要迁你的单。”
破禅禅师说:“我虽然是盗常住物,但我不是为我自己,我是为大众,大众饿得这么样难过,我是为他们。”密云悟禅师说:“不管为谁,你犯常住规矩,一定要迁你的单。”破禅禅师说:“你要迁我单,可以,希望你以后给他们加一顿饭。”密云悟禅师说:“你不用管我,你走,我吃四餐。”所以长江以南,一天吃四餐。
破禅禅师,从浙江宁波出来,中午要到汉口吃饭。路过南京,想看完了戏再去吃饭。湖北归元寺方丈,白光禅师也是高僧。白光禅师说:“今天吃饭,先吃饭,后开梆。”大伙把饭都吃了,吃完了饭才开梆。这梆声一响,破禅禅师来了。白光禅师说:“我们这儿已经过了斋堂,都吃完饭了。”破禅禅师说:“唉呀!我们行脚僧都是苦恼呀!没有钱到饭馆买饭吃,请您慈悲给我吃点剩饭。”白光禅师说:“你苦恼?苦恼,还有心看戏?”破禅禅师这一听,他知道了,就惭愧忏悔。之后,在那儿也吃点剩饭,当天就到四川。到四川,就建一座大庙,叫昭觉寺,有万佛城这么大。后来政府征去一部份做飞机场。

发表于 2016-1-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节量食:节制自己的食量,防起贪心。人如果一食法,或持午,若不知节量食,就容易生病。佛在世时,有一医师,名耆婆,善能为比丘治病,因常为比丘治病,就升天了。比丘再有病,别人都治不好,目犍连尊者就上忉利天找他。他坐天车(就像汽车似地)内,看见目犍连尊者,他这一合掌,嘶,就跑过去了。目连犍尊者用手一指,这车就不转轴了。目犍连尊者对他说:“你见了师父,怎么不下车?”耆婆说:“唉呀!我不是不恭敬师父,天上的节目太多,没办法啊!我们是由不得己呀!”目犍连尊者说:“现在比丘有病,怎么办法啊?”“比丘有病就节食。”节食,就是不吃饭,三两天不吃饭,这一断食,病就好了。因为吃得过多,不能节量食,一见了好吃的,就多吃,这才容易发生病患啊!
山东青岛有个湛山寺,倓老法师在那地方立学校。弘一律师跟慈舟老法师都在那地方讲过律。因为讲律以后都是持午,人不知道持午的方法,就把人吃坏了。一到早晨的时候,就多多吃,因为昨天没吃着。到中午又多多吃,因为下午吃不着了。一天两个过饱,就把胃都撑坏了。胃撑坏了,这胃是一身之主,慢慢地,病就成功了,就要了命了。无形之中,因为饮食不会调和,就死了好几个。所以,节量食不至于有病,一定就吃这些,不多吃,若能这样,绝不能有病。
(六)中后不饮果蜜等浆:过中以后,不饮果汁、浆乳等。譬如,橙汁、苹果汁、蜂蜜浆等,都不饮了。
(七)粪扫衣:穿的衣服并不要穿华美的,而是从垃圾堆中捡烂布,洗干净了,晒乾,把它拼在一块后,缝制成衣服。不贪好色故。
(八)但三衣:只存三衣随身。三衣是五衣、七衣、大衣,余衣不畜。
(九)冢间住:在坟墓间过夜。
(十)树下止:在树下睡。
(十一)露地坐:户外止宿。
(十二)但坐不卧:胁不着地。即是坐单,不躺着而坐着睡觉。
总而言之,头陀行就是“抖擞尘劳”之卓绝苦行,所以是圣人所称叹的。佛诸大弟子中,迦叶尊者是头陀第一。他的家财不逊皇帝。譬如,皇帝的地,要耕的时候,须要一千头牛;他家就用九百九十九头牛耕地,他不敢跟皇帝相齐,由此可知其富。但尊者勤俭节守,苦行最胜。一百二十之高龄,仍孜孜不倦,所以佛就赞叹,说:“有头陀者,即有正法住世。”
“冬夏坐禅”: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大寒大热,常应静坐,不再去游行化物。“结夏安居”:夏天游行最为妨道,尤其在热带地区,夏季时虫蚁滋生,若于此时行道,势必伤虫。世尊为慈悯众生故,听比丘九旬(三个月)结夏安居。出家人行道时必要十八物随身:
(一)杨枝:即是齿木,嚼杨枝有多种利益,如去暑,除痰,除口气等。但今人多改用牙刷牙膏以净口。
(二)澡豆:即是肥皂,用以洁身。
(三)三衣:
1)僧伽黎 SAMGHATI,此云上衣,或杂碎衣,以其条数最多故。此衣由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不等。又云祖衣。
2)郁多罗僧 UTTARASANGA,此云中衣,礼拜诵经斋会时用,即是七衣,亦名入众衣。
3)安陀会 ANTARVASA,此云下衣,即五衣,亦名作务衣。南传比丘,时刻服戴,披袒右肩者,即是此安陀会。出家人要时刻衣不离体,如鸟二翼,恒与身俱,堪称佛子。
(四)瓶:瓶有三种,1)净瓶,贮水供饮;2)随用瓶,贮水洗手;3)触瓶,贮水洗大小便处。
(五)钵:具云钵多罗,此翻“应量器”,谓体、色、量,三皆应法。“体”,宜用瓦铁二物,不得用金银铜木或七宝。“色”,以油麻熏成。“量”,则随人之腹量,分上中下三种。最大不过三升,最小不过升半。
(六)坐具:梵云尼师坛,此翻随坐衣,用以护身、护衣、护卧具。
(七)锡杖:竖圣贤之标,如地藏王菩萨就常持锡杖。
(八)香炉:修清净之供。
(九)漉水囊:贮水之器,为救物之具。
(十)手巾:为除垢所需。
(十一)刀子:长不过三指(一寸半),阔不过一指(半寸)。
(十二)火燧:导火器也。为备热食,兼为除冥。
(十三)镊子:为拔鼻毛。
(十四)绳床:随处栖息。
(十五)经:能契一心。

发表于 2016-1-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律:以规三业。
(十七)佛像:标心极果。
(十八)菩萨形像:托志真因。
此十八物,虽然是外物,既皆切于日用,亦可即事表法,那么既然都是切于日用,都是很重要的东西,都日用的东西,但是还可以即事表法,事理无碍,物物具有无量功德,故以如鸟二翼喻之,学人切不可生大我慢,而轻忽焉!
“布萨”:梵文 UPOSATHA,诵戒仪式也。有“长养”善根,“净除”恶业之义。新学菩萨,尤要遵守此戒。
“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者,是指比丘、比丘尼而言。若式叉摩那(学法女)、沙弥、沙弥尼,只许用缦条衣,名为无缝袈裟。在家二众,于诵戒及入坛时,亦可用无缝衣,但余时不得,不可以搭衣在大街上走,或上商店去买东西等。“一一如法”:是指如法具十八物,及如法诵戒等。
此是遮业。正制冒难游行,兼制备十八物、如法诵戒。比丘不得冒难游行,入诸危难处,如水火风灾,刀兵贼难,交战之国界,若某国有暴君,流寇叛乱;或入森林郊野,豺狼虎豹,毒蛇猛兽,一切皆不得独行无伴,入诸难处,恐罹伤身害命故。虽云:大士宜为法忘躯,但也不应粗心罹致杀身之患。譬如儒教也教人杀身成仁,但亦有云:“知命者,不立岩墙之下”,与此意同。
具缘:三缘成犯。(一)难处:谓恶国界等。儒教亦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二)难处想:心里明知是险难处。(三)正游行:发足后,步步结轻垢罪。
开缘:先非难处,正游行时,难事忽起。余十八种物,应备不备,随事结过。半月不诵戒,或不如法诵,亦随事结过。此戒尤制初学。盖因初出家菩萨,戒律不严,道行不精,势有“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之嫌。然大德高僧,屡屡能化险为夷,遇难呈祥,乃至身入烽火军阵,而能调息斗争。如近代大德虚云老和尚,曾多次感应此类奇迹发生。此种冒难游行,自然又另当别论。以下叙述几个公案,以供作例证。
虚云老和尚在云南时,在这地方修庙,庙修好了,就把庙交人了,又上别处去。因为云南不安静,在此处要上彼处去的时候,他的皈依弟子唐继尧(云南的督军),要派军队护送他,说:“师父!派兵护送吧?”虚云老和尚说:“不必!我什么也没有,身上一分钱也不带,我的衣服扔到道上都也没有人捡,没有什么令人喜爱的东西。”背个背架子就走了。
一走,走到中途,可真遇到贼难了,三十多个土匪把虚云老和尚打一顿,带他去见土匪头。土匪头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虚云老和尚说:“我什么什么地方来(那地方就是唐继尧的地方)。”因为军队跟土匪向来都是仇敌。土匪头说:“唐继尧是个坏东西。”虚云老和尚:“嘿!这事儿真难说,假如他说你坏,你说他坏,你们俩互相的对立,老百姓就得吃苦了;如果他说你好,你说他好,你俩互相合作,都为国家效力,那么百姓就得到安定了。”土匪头说:“哎!你说这话很合道理呀!”之后,他就投降了。虚云老和尚从那地方出来的时候,刚一出门口,打虚云老和尚那三十多个人,都跪地下忏悔了。这是因为道德的感动,所以能化险为夷,遇难呈祥。
隋朝智者大师,是湖北省人,他要在家乡修庙,在那地方打坐。打坐时,突然来了飓风,瓦砾沙矶之后,出现一条大蟒蛇。这大蟒蛇能作人语,说:“什么人在我这地方坐着?”智者大师说:
虚空未作四海家,皆因人我界限差;
四大分离谁是我,也无界限也无他。
这么一说,蟒就现原形了,原来是关山帝君,故意恐吓智者大师。关山帝君听了这四句偈,现了关山帝君本像,说:“大师!您在这地方想要做什么呢?”
智者大师说:“我想在这个地方修个庙,以报家乡之恩。”关山帝君:“您要修庙!我与我子(关平)共同出力,七日完成。”七天就把大殿修成了。关山帝君不但给修大殿,而且做三宝的护法。或有不知者,说:“庙里头怎么还供奉关山帝君?应该修佛菩萨像才对。”因为,智者大师把他化了,从那时起,关山帝君就作为佛教的护法伽蓝。
虚云老和尚上湖北时,从那儿路过,作了个偈子(偈之原文,参见《虚云和尚年谱》二一二页),说:
“业风吹送到武昌,老病驰驱累众忙”:因为业风吹送,而到武昌(就是到汉口那地方)。年老(一百多岁)又病,我这么样驰驱奔跑,累着大家都来给帮忙。
“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场灾难一惭惶”:淹留,就是闭关。因为有病,在三佛寺闭关三个月。受过一场灾难,有一次的恐慌。
“无心欲跨楼头鹤,有愿同登选佛场”:道教讲三千功、八百行,修成功的时候,能够跨鹤升天。好比说,人在楼上,仙鹤来了,就能骑着仙鹤升天,这是道教的办法。佛教没有这个,所以‘无心欲跨楼头鹤’,我没有欲跨楼头鹤升天的心,有愿和发心护持佛教的大众,都到选佛场这地方来。
“尚想玉泉关壮缪,能于言下悟真常”:玉泉,那庙叫玉泉寺;关壮缪就是关山帝君的名字。我尚且想玉泉寺的关壮缪,他能够在“虚空未作四海家”这一言之下,悟了真常理了。

发表于 2016-1-1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第戒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如法”有二种,(一)通论七众,(二)别论戒次。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坐”有二时:(一)诵戒时,(二)平时。这一切皆不能紊乱,要顺序有次。“不问老少”,亦有二义,(一)即通论七众义,(二)即别论戒次义。
(一)通论者:谓百腊比丘尼(戒腊有百年者),不得于初夏比丘(刚刚受具足戒者)。设比丘尼受菩萨戒亦经百腊,仍然不得于初夏小乘比丘前坐,何况是菩萨比丘。此乃因比丘是上众故。式叉摩那(学法女,已受六学法,未受比丘尼戒者),虽生年百岁,或菩萨戒已经百腊,也不得于大小乘比丘、比丘尼前坐,盖因式叉摩那未属僧数故。沙弥(受沙弥十戒,未受具足比丘戒者),虽生年百岁,或菩萨戒已经百腊,也不得于小乘式叉摩那前坐。沙弥尼虽生年百岁,或菩萨戒亦经百腊,也不得于小乘沙弥前坐,以上单指出家五众戒次而言。
至于优婆塞(男居士,近事男),虽生年百岁,受菩萨戒亦经百腊,但不得于小乘驱乌沙弥尼前而坐。何况沙弥及比丘等。“驱乌沙弥”,指其年少,满七岁,方能驱乌。故《善生经》云:“优婆塞若在比丘、沙弥前行,得失意罪。”若行若坐,皆结有罪。
(二)别论者:如比丘、比丘尼众,皆须兼论大乘小乘二种戒次。在大则大,在小则小,但不得以大夺小。故某次文殊菩萨应阿阇世王之请,仍须故逊迦叶尊者,才暂居其前。按理,文殊师利是法王子,大菩萨,又何需行于声闻比丘僧之后?足见其谨慎威仪,尊重僧宝之志,故平时决不会紊乱戒次。
“贵人”,通指国王、王子、大官等。乃是针对“贱人”而言,贱人即是黄门、奴婢等。此等虽通名为二众,然又须各自类别。譬如,王子虽受菩萨大戒,既未出家,仍不得居于君父之前。及至其出家已,则能居于君王之前,故“贵人”等,别为一类。
“长者宰官婆罗门居士等”,别为一类。此辈若于世法中,或就其爵位,或就其年龄,或就其德行,无有定局。故今惟当以戒法为标准,而判辨前后次第。
“黄门奴婢”,又自为一类。“黄门”,是不男(没有男根),如太监等,佛制不许出家。因其六根不具,于出家法,属于重难,故绝对不得入比丘、沙弥之列。“奴婢”,属轻遮所摄,而非重难。若其主人允彼出家,则得受比丘、沙弥等戒。若入比丘沙弥位中,便在国王前坐。今则虽受菩萨大戒,但仍未脱奴婢之身,故别为一类,不得淆乱主仆贵贱之名分也。
盖因菩萨大戒,属于无相;而比丘、比丘尼戒,属于有相。故不得以大夺小,而须如法次第,尊重小乘戒法。
“一一”者,是指通论、别论二种,皆须如法。及二种时(即诵戒及平时),也不得混乱,皆须次第坐。
具缘:此属遮业。三缘成犯。(一)非次第:谓通、别二种,不如法次第。(二)非次第想:明知非如法次第。(三)正坐:若自坐,或教人坐,同犯。随一一坐结罪。
开缘:如文殊菩萨、迦叶尊者应阿阇世王之请,以此特别因缘故,可走在声闻比丘前。但余时,则大菩萨亦尊重比丘僧之次第。若下座比丘,或沙弥等说法,则登法座,无犯。

发表于 2016-1-18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湖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建立僧坊”等,是教人修福。“讲说大乘经律”等,是教人修慧。僧坊是统称,总包冬夏安居,或禅堂、道场、僧伽蓝、精舍等。若讲说大乘经律,能消灾弭祸,诸如风火水灾,罗刹怨鬼,及刀兵贼难,悉尽蠲除。若广设斋会,求愿求福,行来治生(经营产业为治生,因为此经律能生一切法财),或诸法师讲解经律,则一切罪报诸如饥馑疾疫,杻械枷锁,牢狱苦刑,及贪瞋痴病,也能早日净尽无疑。
“三恶”: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长寿天,(五)北俱卢州(或云边地),(六)六根不具,(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七逆”:(一)出佛身血,(二)弑父,(三)弑母,(四)弑和尚,(五)弑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弑圣人(阿罗汉)。“杻械枷锁”:杻,是手上的刑具,手扣即是。械,是脚上的刑具,即是脚镣。枷,是脖子上的刑具。锁,是腰上的刑具。
具缘:此是遮业。随力应修。凡因缘会合时,当修福修慧。若应修而不修,一一结罪。除力不及者或钱财物资有限,或遭遇其他障缘,而无能为力者,无犯。但余一切时,若见旁人造功德,应倾力随喜赞叹,是为佛教。开遮者,若修行人,专习禅观或讲诵等一切殊胜行门,而无暇营办旁务,均无犯。此乃因为他本身已用功修持,已力修福修慧,纵使不建僧坊等,亦不犯。
如是九戒应当学。尽心奉持。梵坛品当广明。
此乃总结第四段之九戒。

发表于 2016-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所谓不得拣择,是指不应拣于品类。法师不应心存分别,或云:“此人性恶,而彼人性善”,或“此人种族尊贵,而彼人出身贫贱”。授菩萨戒时,不得拣择。菩萨戒与比丘戒不同,比丘戒有固定之限制,譬如六根不具者,不能受比丘戒。但菩萨戒者,若来人心地端正,性情纯良,皆堪受戒。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是故姑勿论国王乃至鬼神,皆有佛性,皆可随类行菩萨道,皆堪受菩萨戒,而将来必臻佛果。
然亦有二事应该拣择:(一)形仪。(二)业障。第一是形式。形式就是外表。第二是业障。“应教身所著袈裟”等,是教拣其行仪。出家人要身披袈裟,示现比丘或比丘尼相,与俗人异。
袈裟(KASHAYA)是梵语,此云染衣,坏色衣;亦云解脱服、离尘服、杂碎衣(因其以割截而重合)、莲华服等。袈裟(三衣)是僧服之统称,起源自印度时,所有僧人衣不离体。迄至于今,南传僧侣(在锡兰、缅甸、泰国等)仍依佛制服五衣、七衣或大衣,偏袒右肩。但佛教传至中国,因为本土气候较寒冷,故另设袍裰(即海青,是唐代在家人之便服)以御寒。而长袍外应披上袈裟,方为如法。中国的出家人慢慢习惯只穿海青,不复搭衣,习焉不察,后来居然没有人时刻搭衣。此又如何符合“如鸟二翼,衣不离体”之制耶?现佛法西传,在万佛城的出家人,时时搭衣,也是恢复佛制之一部分。
“青黄赤黑紫色”,是律制之坏色。在中国,僧人多服青黑色袍裰,外披深褐色袈裟。在西藏却禁制穿黑色。
“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正明比丘及比丘尼,体是僧宝。比丘既代表三宝住世,应与俗服不同,故律制三种“福田衣”,显其与世俗人之别。“余五众”,即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唯听穿坏色衣,但衣服不用割截(割截表示一种福田相),以免滥同比丘、比丘尼。
“应问现身不作七逆罪”等,就是教令拣其业障。犯七逆罪,必堕无间地狱,不可救治,此乃障戒因缘,故不得受戒。七逆:(一)出佛身血。(二)弑父。(三)弑母。(四)弑和尚。(五)弑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弑阿罗汉。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出家人堪为人天师表,鬼神荫庇,故不应反礼父母、眷属,幽冥鬼神等。否则与法相违,并使对方不但不能种福,反而折福。故在南传国家,比丘不礼国王,但国王当礼比丘。
“但解法师语”:由此可知,待法师者何重,这是尊重法师的意思。若有众生自百里千里来,其求法心切,但法师不与他受戒,则辜负当机,未免太甚。“恶心瞋心”者,是指法师无慈悲心,不能观机逗教,利益众生。菩萨戒是“一切众生戒”,三世诸佛之本源,是所有众生同俦。故一切众生,但能解法师语,善根充足,发菩提心者,皆得受戒,于前文已详明。此大戒不同比丘戒,有多种拣择,譬如六根不全,或身有恶疾,则不堪受比丘戒。但若菩萨戒,凡发善心,现身未犯七逆罪者,就可以受菩萨戒。
具缘: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受戒器:来人非犯七逆,又行仪如法。(二)堪受想:法师亦知来者有资格受菩萨戒。(三)有拣择心:或恶其下贱,或瞋其贫穷,并不平等相待,不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令不得受:正式拒绝来人,不与授戒。随所拒绝,即结罪。但若明知其不堪受者,无犯。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为利作师,或诈现能解,乔装知识,皆为名闻利养故,而非为教化众生。“教诫法师”,即是教授阿阇梨,亦云轨范师。菩萨戒与比丘戒授法不同。比丘戒法,当于僧中受。故和尚、羯磨、阇梨三师,须现在比丘担任。但菩萨戒,乃是十方诸佛菩萨前受,故现在法师,只充当教授阇梨。
“应教请二师”者,谓请本师释迦牟尼佛为和尚;请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为阿阇梨,此为二师。授菩萨戒时,十方诸佛为同坛尊证。十方菩萨为同学善友。但未正式授戒前,教诫师(现身比丘)应问来者是否犯七遮(七逆)罪。若无七逆,方可请二师来授戒。
“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十戒,或谓曾受此菩萨戒而毁犯之;或已受比丘、沙弥及五戒等。而破根本戒者,必要郑重忏悔。在十方诸佛菩萨前,稽首敬投,苦心乞求,披露罪恶,誓不作犯。忏悔时,必要得好相,如诸佛摩顶,或见光、见华等,种种灵异吉祥之相,方证明重得受戒。
若犯七遮者,不得今生受大戒。“而得增益受戒”,虽然今生不能受戒,但经忏悔后,可作来生受戒之胜因。“对首忏悔”,是对清净大小乘众,陈述己罪,誓不复犯。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过修来。总结是改过修来之意。
“若轻若重”,是犯相之是非轻重。若轻则易忏,若重则难忏。是犯须忏,非犯则不须忏。此中一一细节,法师应当善解其义,并教诫来人。若轻罪说重,重罪说轻;犯谓非犯,非犯谓犯,则是淆乱法化,颠倒是非,令来者不能决疑出罪。“第一义谛”,即是戒之体性,亦即心地之正因,常住之极果。“习种性,长养性”者,谓研习空观,渐次增长,即是十发趣心(十住)。“性种性,不可坏性”者,谓分别假性,俗谛建立,故不可坏,即是十长养心(十行)。“道种性”者,谓中道能通,即是十金刚心(十回向)。“正法性”者,谓证入圣位,即是十地,及等觉、妙觉(佛)位。以上是三贤、十圣、等妙果位。法师必须一一了解其旨趣亥微,方堪作授戒法师。
“多少观行出入”者,谓发趣则从假入空,长养则出空入假,金刚则回二边向中道(以上是以空假中三观,融而贯之)。十地,则从凡入圣。
“十禅支”:第一至第八支,是八解脱。八解脱:
(一)内有色想外观色解脱。
(二)内无色想外观色解脱。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解脱。(四至七为四空处)
(八)灭受想定,空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第九支是八胜处。第十支是十遍一切处,前文已明。
如是者,各各修持位次、种种观行,法师必须明晰了解。若不解戒相之轻重是非,则昧于“戒相”。若不解第一义谛,则昧于“戒理”。若不解习种性等,则昧于“道共”、“定共”、种种差别。此种法师,昧戒相,则不能使人决疑出罪;昧戒理,则不能启迪真信真解;昧道定差别,则不能令人修证趣入菩提果位。难免师徒同惑,以盲引盲,以讹传讹。有云:“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即此意是。此处指专为贪图名闻利养,多畜徒众,故不解谓解,不知谓知。以是因缘,败坏佛法。又诡言惑众,真假不明,是非莫辨,使人正见日晦,邪见日增。如此破坏法化,良可痛哉!
具缘:此是遮业,二缘成罪。(一)是利养心。(二)摄受徒众。若为奉事利养、好名美誉,而多收徒众,是障道深因。故世尊呵此辈自欺欺人,外形虽似比丘,内不如盗贼也!此戒惟遮不开。

发表于 2016-1-2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之处。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恶人”,是指来意不善之人。“说戒”者,不是指讲解戒经,而是指半月半月诵戒仪式,即布萨。说戒时,七众弟子,其中有犯戒者,向众披露,陈述己过,乞求忏悔。故诵戒时不宜外人,未受菩萨戒者,或外道恶人等参加,恐其生讥嫌,盗戒,或破坏法化。“除国王”者,因为佛在世时,已把佛法付嘱国王。若恶人辈,虚生浪死,沉沦颠倒,不可救治,故名为“畜生”。又顽然罔觉,食古不化,不堪造就,故如“木石”。又背觉合尘,心外求法,故名“外道”。
具缘:此是遮业。“预向人说,则后受不能殷重”,因为未受戒的人不必听戒,如果听戒以后再去受戒,那就不能起殷重心、慎重心了。故半月说戒时,必先遣未受大戒者出外。
此戒四缘成罪。(一)未受戒人:未受此菩萨戒者。(二)未受人想。(三)有为说心:或为贪图名闻利养等,而故意为彼人说戒。(四)前人得闻:没受戒的人,他已经听着了,就从此时结罪。七众同犯。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出家菩萨,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人天供养,鬼神恭敬。历代大德高僧,以其高蹈懿行,感天神求送供者,感应繁多。兹述以下公案作为参考。
唐朝有一位洞山禅师,是明眼善知识。某日有人来问法,洞山禅师认为来者是载法之器,堪可造就。来人请法后,遂即离去。洞山禅师往山后去寻觅此人来迹,发觉他住在一所小茅棚,天天有天人来送供。洞山禅师乃呵之曰:“我以为你是个人才,原来不过如此!”
这个人一听禅师呵斥,豁然觉醒,生大惭愧。为什么呢?因为他过分执着于相。彼人遂深自策励,精益求精,其功夫亦进深一步。不久,天人来送供,再找不着这位行者了。为何呢?因为他的道力已更上一层楼,破了我执,证得人空。《心经》上说:“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中,第一是色蕴。若破了色蕴,则不为色法所限制。这位行者破了色蕴,证得色空,所以天人也找不到他了。
戒文上说出家菩萨,本以信心受戒,堪受人天供养。若受戒后而故毁犯,不应受一切供养,反为诸鬼及世人所卑贱。
若有心故犯戒,则不堪受国土之一啄一饮,而有五千大鬼常遮其前,处处咨骂,言:“大贼!佛教中败类!”而世人亦不欲见身披如来衣,食如来饭,但公然破戒之出家人,故此辈亦受世人所唾弃。可见戒之不可毁犯如此。明知而故犯者,是害群之马,故戒文呵之,谓彼与“畜生、木头”无异。菩萨心地宝戒,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今生有幸,能得受戒,本应踊跃欣庆,身心受持,时刻警惕,丝毫不犯。若故起犯戒之心,与魔同俦,赖佛吃饭,依佛穿衣,破坏佛法,百死莫赎!
具缘:若起心欲毁戒,虽未正式毁之,但先已从心结罪。此是性遮二业,因轻视戒律故。三缘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起心犯戒,念念结轻垢罪。此戒唯遮不开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剌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香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凡经典者,是法宝常住于世。故云:“经之所在,即为有佛。”经典,有用木皮谷纸,绢素竹帛所造。凡有经典所在,应当殷勤供养。用妙花香灯,尽己所能,庄饰严好,致诚恭敬,堪称如法供养。又供养有五事:(一)受持,(二)读,对着本子阅读。(三)诵,能诵念出来。(四)书写,抄写经文。(五)香华杂宝供养。戒文云,菩萨宁以“剥皮为纸,剌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等,是举重况轻之词。若能牺牲生命,头目脑髓,供养法宝,尚且在所不惜,何况普通如法供养呢?更应勤谨不误。
此是遮业。因为无敬法心,故得罪。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菩萨要发“大悲心”,知一切众生,及三世诸佛,与我身心,无二无别。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是故当愿所有众生超出三界、六道,同证涅槃性德之乐。“心念口言”,是了达同体法性之力,以心思及言辞设种种方便,以激发道心,冀今感通开悟。
所谓“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动物也有灵性。更有些动物,能解人语。这要看此畜生的业力如何,其因缘非一。自古畜生,因睹佛闻法,而开悟往生净土者,其数不鲜。今述以下公案,作为引证:在北京西山上有一所檀觉寺。寺里养一只猫,那只猫会念佛。某日小沙弥吃完饭,从外边走进来,看见那只猫伏在炕上,似是睡着了,于是骂一声:“懒猫!”但该寺老和尚是善知识,乃说:“这只猫不是在睡觉,它正在念佛。听它呼噜呼噜地念佛,它的修行比你还高哩!”
不久那只猫往生了,庙上的人把它埋在土里,从其坟间居然长出一朵莲花!在旱地而能生莲花,甚为稀有,足以证明猫也能超生净土。由此观之,六道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具缘:此是遮业。不化众生,是乖违菩萨弘愿。四弘誓愿中,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见一切畜生,而不发心度化之,非菩萨本怀,非大悲心。四缘成罪。(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无教化心。(四)不行教化。若遇可化者,而偏不化,随事结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