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759|回复: 74

[戒律]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会僧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9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释迦牟尼佛告诉一切诸菩萨,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这十重戒,在戒相之中是最重要的,所以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
“十重”,就是杀、盗、淫、妄、酒、说、毁、悭、瞋、谤。杀盗淫妄;说,就是说四众过戒;毁,就是自赞毁他戒;悭,就是悭惜加毁戒;瞋,就是瞋心不受悔戒;谤,就是谤三宝戒。
“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就是这戒的名字,犯之,则永弃佛海之外。因为佛教法门就像什么似的呢?佛法广大,就像大海似的,大海无所不容,什么都能容,就是下像车轴那么粗的雨,它也能容,也不能把海充满了、装不下了,没有,海什么都能装,但是它不装死尸、不容死尸。死尸要是在海里头,它一定要涨潮,慢慢地鼓来鼓去,把它鼓到海边上来,不能容。佛门虽然广大,什么都能容,但就不能够容犯戒的人,犯戒的人就弃到佛法边海之外了,这叫永弃佛海。
十重波罗提木叉,若持之,则保取解脱;保证你能够舍凡入圣,由凡夫地到达圣人地,保证得到解脱。既然受了戒,就得要诵戒。诵,才知持知犯,或轻或重,轻是轻的忏法,重是重的忏法,善能知道护持。拿个比方说,人的脸上沾点儿黑,或是沾点儿脏,自己看不着在哪个地方,一照镜子,知道是在那个地方,马上就把它擦了。戒文有如镜子,要是永久不诵戒,就不知道戒是怎么回事;因为一诵戒,知道犯了,赶快忏悔,就还得清净。世上有两种健全的人:第一种,不造罪。第二种,造罪而知忏悔,因为法身清净,不存染污故。不诵,则日久遗忘;慢慢慢慢的,日久就遗忘了,不知道持,也不知道犯,今生失菩萨位,将来还不能成佛,失了成佛的种子。
菩萨戒和比丘戒、沙弥戒都不同。假设说,比丘戒、沙弥戒,持不了;持不了,可以舍戒,免得犯戒。但是菩萨戒受了就不可以退,不可以舍戒;能持、不能持,都不能退。为什么不能退呢?因为要是一退,就退了成佛之种子,就永久没有成佛的份了。我听人说过,受菩萨戒的人,他如果犯了戒,要是堕落的话,堕落地狱,在地狱也当地狱的鬼王;堕了龙,也当龙王;堕落人,也当人间的王;堕落什么地方,都比人高一等。菩萨戒,要是不堕落更好,不堕落,现在就是菩萨,将来就是佛。所以能持、不能持,都不准退。要是犯,现今失掉菩萨位,将来失成佛种子,这就表示一受了菩萨戒,就不能不诵。
“相貌”者,戒虽然是无形,由持犯而表示,持有持的形式,犯有犯的形式。广即十重四十八轻,略说即是孝顺,能孝顺就算持戒。若不敬心奉持,拿这戒不当回事儿,就不是孝顺了。好比说,忤逆的儿女,把父母不当回事儿,那他就是不孝顺了。要是孝顺的儿女,对待父母,如佛似的孝敬。所以,持戒的人对于戒律特别的恭敬,这就是一种孝顺的意思。要是不恭敬,马马虎虎,那就是不孝顺。
戒,要是没听过的,就不知道。从前我听戒的时候,我听我们老法师讲,普通人拿口水沾手完了,就那儿掀经,手不清净,这不可以。因为口水不是干净的,秽手触经,这都是有过的。再好比说,我们平常挠挠头,或是摸摸脸,或是揉揉眼睛,或是擤鼻涕,或是挠挠脚,之后都得要洗手,如果不洗手就去摸经,都有过。这个谁能知道呢?但是不知道,将来就有不知道的过。因为,有心就有有心之过,无心就有无心之过。
我听我们老法师讲一个无心之过的事。有一个住山的老修行,因为山上有一条路有个坑,他想把它修补平了。后来,他搬几块石头想要把这个坑补上。在搬这几块石头时,不慎,石头滚下山去了。山坡上有一条蛇,就被这滚下山的石头打死了。他这是无心之中打死的。为了修道,把蛇打死了,老修行觉得很难过,就给它念〈往生咒〉、〈毗卢灌顶真言〉等等加持。这一加持,蛇藉他的佛法力,舍了蛇身,来世就托生人了。托生人,以后还当了官了。
当了官,因为老修行给他的前身加持,与他有缘。这个官在山底下路过,一看山上有个房子,一定有修行人,他就到山上来了。到山上,老修行没在房间里头,他等一阵,老修行也没返来。这个官发心供养老修行两锭银子,等着老修行回来,好久,老修行也不回来。怎么办呢?就把银子放在门转上。左门转一个,右门转一个,老修行一推门,这银子掉下来,他就知道了;要是放在别处,恐怕他不知道。放上了,这个官就走了。可是老修行回来,一推门,“梆”的一声,银子掉在脑袋上,把脑袋砸破,死了。当初无意之中,石头把蛇打死;这回,这个官无意之中,把老修行也打死了。这是无心之过,就有无心之报。
还有,在我家乡那地方,有一个比丘尼很修行。她放下念珠就拿起经本,放下经本就拿起念珠来,不是念佛就是念经,一点也不空过光阴。她是怎样呢?因为旧时代的中国女人都没读书,没读书,她就只是习几个字,要是来个认识字的人,她就问人家怎么读,之后,把这经她就撂旁边,她的撂的方法怎样呢?就用一块黄纸,黄纸的背面抹上浆糊,就像现在邮票背后抹上胶似的。她抹上浆糊之后,晒乾了,把这纸都剪成四方块。以后,只要问了,就把这个字写上,再用点儿口水黏到经本上,就这么样的。
她拿口水就这么黏,因为口水不是干净的东西,但是她家人不知道她有这个过。所以这个比丘尼临死以前,有一年多的时间倒在炕上,呼呼呼天天睡觉,一点的疼痛苦恼也没有,就是从她身上往外爬蛆,也不是生疮,也不是怎么的,就是这么往外爬蛆。她的侄女也出家了,她说:“我师父一生一世这么样的修行,怎么这个样呢?”他们别人不知道这个过,我想她就是用口水黏经的关系,才有这样的过。所以我们要看经的时候,应当怎样呢?应当旁边放个碟子或是放个盘子,上面放个湿手巾,每逢挠挠头,挠挠脸,挠挠脚之后,赶快就用这湿手巾擦擦手。要不然的话,秽手触经,这都是过。因为戒律之中的正文没有这个。
戒文就像什么似的呢?就像一棵树。树上又出了叉,叉又出了枝,枝又出枝,这一棵树里头可以分出多少枝呢?在一条戒里头,还有旁制,所以这戒就像因陀罗网似的,像网孔似的,分出很多很多的细条。以下略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现在要讲到杀戒了,这一条戒,就有十种的分别,要是把它详细分别,单是这一条杀戒就够讲好几天了。你觉得这说得很广啊,可是你要是去看律藏啊,那就更多了,更复杂了!但是不看呢,你就不知道;要是不听戒律,就不知道这些个事情,因为听才知道。
十重戒
四十八轻戒
[/td]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3-29 16:44 编辑

第一.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佛子”:就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受了菩萨戒,能够绍佛的家业,住佛的律仪,不狂不乱(没有疯狂病,也没有狂乱的思想),不病坏心,不隔他阴(言说还是今生这个人,就是现身的事儿。隔阴,就是换一个身体了。我们人的身子叫五阴,是五蕴所成的),知道自己已经受菩萨戒了,这就是佛子。

“自杀”:或用内色,即手足等;或是用手打,或是用脚踢,这都属于内色。或用外色,就是刀杖木石等。或双用内外色,即手执刀杖等;或拿刀,或拿木棍等等的。凡令人断命,那就是杀。

“教人杀”:谓面教,即是当面劝人行杀;或遣使,派人到别处行杀;或作书,写信遣他人去杀。自己虽然不杀,但教人杀,这样和自己杀死,罪是一样的。

“方便杀”:即杀前方便,束缚捉系等;就是在没杀以前,或者把他抓住,或者把他束缚、绑上,这种种的方便。或指示道路,令人被补,这都属于方便杀。

“赞叹杀”:这个人本来没有杀心,因为你赞誉,这一赞成,说:“杀害怎么怎么的好,这样你是个英雄啊!”这么样一赞叹,令他生起杀心来了。此是以赞叹怂恿之手腕腕,引导对方犯杀。

“随喜杀”:前人先有杀心,现在更奖励他去成就杀业。

“咒杀”:运用种种咒术,如起尸咒,这种咒能使死尸起来去害人;或伏弩火坑等种种恶事。伏弩,就是在地下埋上弓箭,人经过这儿,一触,这个箭一下射出来,就把他杀了。火坑,就是在地下埋上火坑,上边是什么也没有,你在那儿走呢,走到那地方,一下子掉下去,中了陷阱了。佛在世时就曾受过这种暗算。这都是属于咒杀一类的。

“杀因”:心欲前人命断。怎么叫做杀因呢?杀因就是心。心一起这杀心,想把前人杀了,令他的命断了。“杀缘”:用种种方便助成其事。方,用权巧方便,把他的事成就。“杀法”:如刀剑、坑弩、毒药、咒术等,就是杀死人的方法;或者用刀剑,或者用火坑,或者埋伏弓箭,或者用毒药、咒术,种种这些个方法,把他杀了。“杀业”:就是前人命根已经断了,不得相续了,不出气儿,没有恢复的希望了,这人死了,这就是杀业成功了。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乃至,是超越之辞。但还有命者,就是他会出气儿这样的、有一种生命力这样的,即包括最微细的有情生物。如蜎飞蠕动,也不能故意杀害。蜎飞,就像飞蛾、蚊蚋等;蠕动,就是能够爬行的小虫等。这在比丘戒里不列为波罗夷罪,但是菩萨呢,这就算波罗夷罪了。因为菩萨是以慈悲为本的,那么你故意杀害微细的虫,这样也是伤害人的慈心,所以就乃至一切有命 者,不得故杀。这个故杀,拣别不是误伤,要是误伤的,那就不是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这个常住是什么呢?就是“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性常住。”能够了知我们这个心,和佛,和一切众生,这三样是没有差别的。不过现在众生是众生,佛是佛,心是心,现在是不同,但是结果的时候,是一样的,心佛众生在理体上是没有差别的,他这本性完全都是不生不灭的。慈悲心,怎么叫做慈悲心呢?就是“同体大悲,若保赤子,惟思拔苦与乐。”就像我们人,好比说,身上哪一部分受伤,你自己都得要好好疗治,你不能说,这头是我的,这脚有病,我就不治,不能那样。因为菩萨看待一切众生同体,就像他自己本身似的,哪一部分有病,哪一部分都得要去治。哪一个众生受苦,等于他自己受苦一样,这就是同体大悲,跟他是一体的,相同的。爱护众生,就像保护赤子似的。怎么叫做赤子呢?赤子,就是小孩儿不会说话的那时候,刚出生不久的时候,所以叫赤子。用这同体大悲,若保赤子,惟独想着拔除他的苦,和给他快乐,那么样的慈悲才行。至于这个孝顺心,孝顺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尊重佛性,视同父母,不敢轻于一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能够尊重佛性,就如同父母似的,这叫孝顺心。大凡一切有灵性的,就像前边所说的蜎飞蠕动等,都不敢轻慢它。《发菩提心文》云:“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菩萨看蚂蚁,都是过去生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以这样的尊重法,还能够伤害它吗?!所以不敢轻于一切。“方便救护”:是用善巧方便而救护,这是慈悲、孝顺之实事。“反”者,名其不应。应当方便救护,这才对;要是反过来,就不对。“恣心快意杀生”:恣心,就是放纵他的心,放纵这个贪心而起杀。如人好渔猎,宰鸡杀鸭、猪牛羊犬等,想吃它的肉,这都因为贪心,不知道制止。不知道要把贪心制止住,不叫它生起来。快意,这个快意就是因瞋起杀,以泄其怨恨;因为有瞋恨,而生起杀心,这样才把他这个怨恨给泄了,要不然的话,他的恨不能泄。

“是菩萨”:由本受戒,故有此名;由于受菩萨戒,所以有这个名。“波罗夷罪”:此云“弃罪”。这是印度话,中国话就叫弃罪,犯此戒者,永弃佛海边外,弃到佛法边海之外,永失妙因妙果。亦云“堕罪”,还有一个名词叫堕罪,犯此戒者,堕落三涂。

亦云“他胜处法”,还有一种意思叫做他胜处。怎么叫做他胜处呢?“受菩萨戒,本欲破坏烦恼,摧伏魔军,今犯此戒,反被烦恼所胜,又被魔军所胜。”大凡受菩萨戒的人,本来是想要破除烦恼,降伏魔军,但是现在犯了这个戒,反被烦恼所胜,烦恼作主,自己不能作主了,又被魔军所胜,这魔王就欢喜了:“一犯了这个戒,你就成不了道了,将来还离不开我的范围。”亦云“是极恶法”,还有一个意思叫做极恶法。亦云“是断头法”,头要是断下来,就不能活了,再不能有活的希望了。亦云“如断多罗树心”,还有意思像什么呢?断多罗树心。印度有一种树,叫多罗树。若把多罗树心斫断,那树就不能活了,枝叶就完全都乾枯了。只要一毁犯这个戒,就等于断多罗树心一样。还像什么似的呢?“如针鼻缺”,就像我们使用的针,这针鼻儿坏了,再不能用了,也不能穿线,也不能缝东西,那就没有用了。还有一种意思,“如大石破二分”,就像石头破了两半,再不能黏上,不能合成一个了。“夫律中明一人受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转传告。”戒律上说,要是有一个人受了比丘戒了,地神空神展转传告,“顷刻声遍初禅”,顷刻之间这初禅天、大梵天都知道了,“魔则震恐”,魔就害了怕了。“若一人破比丘戒,护身神出大叹息之声”,假如有一个人破比丘戒,这护身神就大叹息:唉呀!这个人糟了,要堕落了,“亦复展转传告,遍于初禅,魔则欢喜”,魔说:这个人不是佛弟子了,将来还是出不了我的范围。受比丘戒都能那样,都能三界都知道,“今菩萨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那么现在这菩萨戒呢,在这一作羯磨的时候,这一个人受了菩萨戒了,“则十方佛菩萨前,法尔相现”,十方每个佛菩萨前,都现这种影子,说:某人某人受戒了,他现在是菩萨,是未来的佛。“繇是诸佛菩萨,忆念怜愍”,由是的关系,所以一切诸佛诸菩萨都怜愍这个人,都护持这个人。

“具缘”:此戒具四缘成重罪,杀戒有这四种缘才能够成犯。(一)是众生:他杀的这个是个众生。(二)众生想:他心里头有着众生想。(三)有杀心:有心杀。(四)前人命断:前人的命断了。诸戒条都有几缘成犯,必须具足众缘方成犯,这缘不足呢,就不算犯。此戒具二业成罪:(一)性业。(二)遮业。性业者,虽不受佛戒,但世间法也判罪。杀人偿命,是世法之常情。遮业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杀业,不受戒人,只得性罪。已受戒者,兼得性遮二罪。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3-29 17:08 编辑

第二.盗戒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戒以杀戒居第一,因为菩萨是以慈悲为本,而杀对于慈是一个大的反面。比丘戒是以淫戒居第一,因为比丘他是以出三界为目的,而这淫欲是轮回的根本。这是菩萨戒和比丘戒两个不同的地方。那么现在开始讲第二条盗戒。

什么叫做盗?不与而取他物,名之为盗;未经他人许可而擅自取用,乃至把物移到别处,这都叫做盗。

自盗有八种:

(一)灼然劫取:明目张胆,公然劫夺。人在眼前,他不管人给不给,他就硬强取,公然劫取,如土匪、强盗等打劫者是。

(二)潜行窃取:潜行,或是夜间,或是人不在的时候,在暗中来窃取,也就是偷窃而取。

(三)诈术骗取:他用诡谲、计谋、诈术,或打妄语,用种种欺骗的手法把这骗去,这也是盗取。

(四)势力强取:仗着势力压迫,强迫非给不可。

(五)词讼取:就是打官司。双方争取财产物质,由官家裁判,他想方法必定要得到胜诉。诉讼胜了,那么这钱就到了他手了。

(六)抵谩取:这个抵谩取也就和那个强取差不多,就是硬性手段而订取。

(七)受寄托而不还:人家把东西寄放在你这儿了,但是日子久了,寄放那个人他忘了。他忘了,但是你没忘,他存在这儿的,你应当还他呀!但是你不还,他忘了,你也假装忘了,那么这样也算盗,这叫寄取。

(八)应输税而不纳:应当纳税而不纳税,或故意报少分量,这都是盗税。这个盗戒要是详细分析起来很复杂的,除此八种盗之外,还有移盗:把物搬移到别处,譬如,先见一样东西,本来想拿,后又改变初衷而不取,放下了,但不放回原位;没拿,但是你给挪地方了,这叫移盗。

教人盗:教人为我劫取,乃至为我偷税。若只教人作以上八种盗,但利不入己,并不为利己,不结重罪,是此戒兼制。

方便盗:彼物自来,而方便藏举,也不璧还物主,如攘羊之类;这个物自己来,方便把它藏起来了,如顺手牵羊之类,这叫方便盗。

咒盗:以种种咒术取他物,或差遣鬼神强取,这些个都是一种不正当的取法。在中国东北曾听说这个故事:在北方,最大的生意就是当铺,它的资本大。有一个当铺,某日来了一个人,他先向这当铺里头要一杯水,他看着这杯水,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对水里持咒,他就把它盗了。当晚,掌柜一收钱的时候,各柜里头都没有钱了,全都空了。这就是以咒术盗取的例证。

盗因:兴心故取他物,或以谄心,或以曲心,或瞋恚心,或恐怖心,是名盗因。心里头刚一起心,故意地要取他人之物,或以谄媚心,歪曲心、瞋恚心、恐怖心,这都是叫盗因。总言之,不是光明磊落,而是纡曲偏颇之心。

盗缘:穿窬窥阚等缘。即是从窗外或门缝窥看,知道东西在那地方了,然后可以去取。

盗法:发钥拣取等事。以钥匙开启物主之房门、抽屉、橱柜、夹万、储物室等皆是。

盗业:举他物离本处。把他人的东西,取离本处,搬到另外地方。

戒文中云“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等者,是举轻况重的意思。乃至一针一草,这针、草,是很轻微的东西,举这轻微的,来比方这贵重的,若不是人与,也不擅自取之。古德云:“一芥不以与人,一芥不以取诸人”,一芥子之价值纵微薄,尚不随便与人或取于人,何况夺劫或偷窃他人珍惜之财产?岂能如法?华严经十地品第二离垢地云:“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害。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故守戒律若要精严,则丝毫不能毁犯。

戒文中云“佛性”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性亘古不易,是没有改变的,永久是这样的,与前戒中常住之意相同。戒文中云“盗人财物”者,意显从人边结重罪,偷这个人的财物,从这个人的那方面得罪。

此戒亦具性遮二业。(一)性业:盗人财物,国法亦不允许。此是天理人情,故云性业。(二)遮业:此戒亦为佛所遮止;遮,又有遮蔽自性清净戒体之意。就像酒戒,酒戒是遮戒而没有性业,因为喝酒是不犯国法的,卖酒也不犯国法的。云何盗乃性遮二业具足?因为盗是侵损他人之依报。依报,谓众生所依之而生存。如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饮食卧具,余一切资用之具及日常必需品等,皆属依报。人之身体为正报。盗他人的东西就是侵略他人的依报,他以这个为生命,如果没有这个他就不能生活了;因为夺他人的外命,令人忧悲苦恼,这在国法方面上也不容许的。

具缘:此戒是五缘成犯。

(一)是有主物:这个物是有主的。

(二)有主想:盗的时候,你也知道这是有主的,有这个思想。

(三)盗心取:你发盗心去取。

(四)值五钱:按照印度古时之王法,凡盗物过五钱者,均属死罪。西国一大钱,值中国古时十六小铜钱。

(五)举离本处:若将他物挪至别处,即结罪。具足此五缘,则成重犯。

又第一缘“有主物”者,分为三品。

(一)上品:包括佛物、法物、现前僧物、四方僧物、父母师长物。此戒与世法不同。世人眼里,儿女盗父母的财物,官家要是把他抓去,也都是罪轻,因为父母的财物终属儿女,所以不结重犯。但在佛法里,盗父母师长物,比盗他人物其过犹重。何以故?因为父母生我们色身,育我成人;师长生我法身,助我悟道。三宝、师长、父母于我们有恩,其恩泽比海还深。这恩最大的,我们应当报答,应当孝顺哪!如今反变不孝顺,还偷盗他的东西,这心里头该有多么残忍呢!所以这个罪就重。约清净来说,比盗普通人的罪重。又盗三宝物,一般人认为此犯不重,想:“这三宝物,反正都是别人送他们的,他们都是平白得来的,也不是挣来的,所以滥用或偷窃应该无所谓吧!”一作此想,在因果上已大错而特错!按照因果来说,盗三宝物、四方僧物及父母师长物,这个罪过比盗他人物的罪过大,即招三涂苦报。又三宝、父母师长,予恩既深且厚,吾人若不鞠躬尽瘁,以报宏恩,反擅盗其财物,则违所有善法,断所有善根矣!以上谓上品有主物。

(二)中品:人天物;或是普通人的物,或是天神的物。

(三)下品:鬼神畜生物。盗上品,及中品中人物,结重罪。盗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结轻罪。

盗取有八种,弥勒菩萨有一次化缘,我看那个似乎有点儿像抵谩取似的,就是硬性的化缘。在杭州有个员外,这个员外是片善不为,分文不舍,家财大户,就是丝毫不舍。那么弥勒菩萨大概是宿世与他有点儿缘,说:“这个人,依他的行为,这样的举动,舍这个身,恐怕来生就要堕落饿鬼了,得要叫他做点儿善,别叫他做了饿鬼。”弥勒菩萨是为了救他,不叫他堕落饿鬼的关系,所以上他家去化缘,决定非得化成功不可。

拿着缘簿就到那员外家了,说:“我来化缘来了。”“化缘哪。”这个员外怀里头抱个小孩子,这小孩子的帽子上绣了红色的龙,他想刁难,说:“你化缘啦!能够叫我们小孩的这个龙,红色能变成金龙,我就可以舍。”弥勒菩萨说:“你看!这不是金龙吗?”因为弥勒菩萨有神通,说变,一点也不费难,马上就变成金龙了。

他这样想:第一次刁难没成功,第二个怎样呢?门外头有个石头是圆形的,就像鼓似的,他说:“你能令石头能够敲得像皮鼓似的,那我才能舍。”弥勒菩萨说:“你去敲。”一敲,就像皮鼓一样的咚咚响,这又没难住。之后,他说:“要是能叫石鼓像一个花盆似的,能够开出红花来,那我才能舍。”弥勒菩萨说:“你看!这红花不是就出来了吗?”说完,马上就出了红花。

因为弥勒菩萨有神通,说了就能做到,以后这几样刁难都没成功,这员外他就得舍了,把簿子拿起来就写了,好比写成一百或是二百,写的时候,他说:“每一页都得有我的名字、我的钱数,那才能行。”写完了,一看,每一页每一页都有他的名字,把这都写完了,这不舍是不行了,但是这个人他因为悭贪过度,他说:“不行!我还是不舍,你这和尚太怪。”弥勒菩萨说:“你不舍,你就说不舍,你为什么刁难我?又变金龙啦!又石鼓开花啦!又咚咚响了!要这么刁难我,干什么了。你知道我费多大劲了!”他说:“我看你一点劲也没费。”“没费,那你变一个!”这时候,金龙也就变成红龙了,那石鼓就变成石头了,什么都成了原样了。结果都恢复原样了,他就变不来了,他说:“管你费劲不费劲,就是叫我舍钱,我是不干的!”

他就不舍。弥勒菩萨说:“你真不舍?你不舍,我就跟你拼命!”他说:“拼命?你能把我怎么的呢?”“怎么的?我死在你家里头。”“你死就死,活该!也不是我杀的,也不是我害的,你死就死呗。”说着说着,崩登就倒地下了,倒了就死了。弥勒菩萨现在是装死,那能真死呢!倒了一个钟头,这个员外摸摸鼻子也不出气了,摸摸手也凉了,摸摸脚也凉了,摸摸头也凉了,摸摸胸脯也凉了,唉呀!这回员外心里可真怦怦就跳起来了。因为员外是个大户,家里头闹人命,那还得了,中国古代有句话“人命关天”,而且又是一个和尚,这事儿可不是小事,他心里头怦怦地跳。

这时候,外头又来个和尚,说:“你看到我师兄了没有啊?”他说:“我们这儿可有个和尚,是不是你的师兄?”一看,说:“哎哟!这是我师兄啊,他怎么倒了呢?”他说:“上我们这儿化缘来了,我们说不舍,他就说要死在我们这儿。”“那哪能?你不舍就不舍,不舍哪能就死呢?哎呀!我师兄的气性很大,大概你们说什么讨厌话了,把我师兄给气死了,这回我得去报官。”

这时候,旁边就有人做鲁仲连,这个说情的人就出来了,他说:“得了,不必了!你们出家人都是四大皆空嘛!死了死了嘛!那么你们来化缘,叫这个员外多出点儿功德就好了嘛!”说:“要照你这么说,我们四大皆空就是四大皆空,我们就不去告发了。他出功德,出多少功德啊?”一看哪,好比说,舍一百,“这不行!这么一条人命,几个钱怎么行?得加二十倍,少了不行!”那么这时候这员外怎么着都行,说:“好!二十倍就二十倍吧。”好比说,一百元,二十倍就是两千元,这么哪。把钱拿出来之后,旁边的人说:“员外拿二百圆钱叫他买棺材,赶快装起来吧!”说:“那不行!连这工作钱带这棺材钱得一齐拿,这才行。”“好了!要一齐拿就一齐拿吧。”就拿了。拿了,这个人拿去买棺材去了,等了两个多钟头,也没有回来。

唉呀!这个员外又开始心里又紧张起来了,心里又怦怦跳起来了,说:“这事儿,钱还骗走了,而这人命的事儿还不完,这事儿可怎么办呢?”正在紧张着急的时候,这个死的和尚乓就起来了。那时中国都是土地,没有地毯,起来了,就拍拍身上的土,之后说了两句话:“善化不足,恶化有余!善化不足,恶化有余!”说了这么两句话就走了。所以,他这个就是抵谩取。这是什么意思呢?非得要达到成功不可,如果不化成功,这个人他一定要堕落的,因为这个人悭贪过度,舍这个人身,就要堕落饿鬼了。弥勒菩萨为的是恐防他堕落饿鬼,所以来这儿间接地化他。

说堕落饿鬼啊!有一个人,他这个人是个很有地位的,作大生意,当一个董事,还没出殡的时候,他已经堕了饿鬼了,就是很细的腿,很大的肚子,很细的脖子,很大的脑袋,就堕落这么一个饿鬼身。饿鬼身,来就鞭尸,鞭他这个前生的尸,打他这个尸首。打尸首,它有这一套歌,“因这臭皮囊,劫劫波波忙。只知贪快乐,勿肯暂回光。白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直须通棒打,此恨终难忘。”

他鞭这个尸,说鞭这尸的意思,就是“因这臭皮囊”,就因为这个他前生的身体,因为他前生这个臭皮囊。“劫劫波波忙”,劫劫波波,这个劫波就是一种时分的意思。时分,时分最长者叫做劫波,时分最者叫做刹那。言说他生生世世的这么样忙,就因为这臭皮囊。“只知贪快乐,勿肯暂回光”,只知道贪快乐,遇着好吃的吃,好喝的喝,尽是贪这世间的快乐,没有一时之间,好好地回光返照、思想思想,没有这个!“白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业,造的恶业叫黑业,造的善业叫白业。因为他做的善事,就锱铢那么一点儿都没有,都很少。死后叫做埋在黄泉,可是死了,倒在地下啊,黄泉岁月长,那么那个岁月就很长了,不是一天、两天,一埋就多少年。“直须通棒打,此恨终难忘”,直须,因为他一边这么念着,之后他就拿着棒子打他这前生的尸首,他就恨他前生这个身体,没做好事,现在堕落这样一个饿鬼身了。所以弥勒菩萨去化这个员外,就是怕他堕落饿鬼身。堕落饿鬼身,那就不是一劫、二劫、三四五劫,那是很长的期限,就不是短时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3-29 18:03 编辑

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比丘戒以淫戒为第一条波罗夷,是因为比丘以出三界为目的,而淫欲是轮回的根本。《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是斯意也。菩萨戒既以慈悲为本,故以杀戒为第一重戒。淫欲虽不及杀、盗业重,但是以出世修道来说,淫业的障道因缘,比前杀盗二业尤甚。淫者,污秽交媾,是一个鄙陋堪耻的事情,名非梵行,不是一个清净、洁白之行,亦名为不净行,也叫做不净行,就是不清净之行,不清净的行为,正是一种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生性命。”要是淫欲一断,就可以了生脱死了,所以这是生死不绝的根本。

“自淫”:自作污行。“教人淫”:劝他人作染污行,例如媒嫁等事,益使对方为爱网所缠缚,不得出离。自无迷染,但结轻垢,非重罪,是此戒兼制,不同杀盗之一概结重。或有一种别异烦恼,教人于自身行淫,此则结重。“淫因”,就是染污之心。“淫缘”,就是瞻视、随逐等事。“淫法”,就是以身、手足诸根等摩触、称叹等事。“淫业”,凡二根交接,入如胡麻许即成淫罪,不论精之出与未出,乃至与畜生女等行淫,皆举劣结过。

“非道”者,善生经云:“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以上所举出六种非仪,皆不顺世间道理,故名非道。“非时”者,或在日中,或每月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或每年三斋月(正月、五月、九月);或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或自妻娠妊产后等,均谓非时。“非处”者,除小便道,或于大便道,及口中。“非女”者,或是男子(同性恋),或黄门(男根生殖器割去,古之宫人或太监);或二根(一身具男女二根者)。“处女”者,未曾嫁人,又非己所摄受。“他妇”者,属他人所摄受,如他人妻或他所媒订女。“自身”者,令他人于自身或大便道,或口中,作不净行。以上均属“非道”之性行为。“净法与人”者,菩萨应以清净法教化施与他人,教人精持梵行,永离生死苦本;又以身作则,方是佛弟子慈悲本怀。

具缘:此戒具三缘成重。(一)是道:是淫道。(二)淫心。(三)事遂:就是事成。

讲经,经前一开始的时候,都有这“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佛的四遗嘱之一。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其中之一个问题是:“佛在世时,依佛为住;佛入涅槃,依何为住?”佛说:“依四念处为住”。这四念处应当讲,但是讲经的时候,谁也不讲,都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把这名词一念过去就得了,都不讲。其实呢,这个应当讲!这是一种修持的方法。众生必须用这四念来脱离生死轮回的这种业境。因为我们心里的举心动念得有个处所,把这种念想放在这四个处所上,这就能够容易悟道。观身不净,知道身体不净;观受是苦,领受、感受,这是苦;观心无常,知道我们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观法无我,这一切法、种种法上没有我。常用这四种观法,就容易证得阿罗汉。

在佛灭度二百多年的时候,印度有个阿育王,他把印度全统一了。他的势力、威势最大,当时非常的凶。他治犯人的刑具就和那地狱是一样的,有刀山箭树、铜床铁柱,尽是这些个。他治犯人的地方就像一个城似的,周围墙很高。但是他那个地方,但凡来者皆无去路,但凡来到这个地方就不能回去,就是死刑。不管你是什么罪,来到这个地方就不能回去。所以,就有一个比丘,看到高高的大墙,看着必是一个很富的地方。那么他乞食,无意之中就去了。

到了那个地方,那儿的人说:“这个地方有来路没回路,你不能走了。”就把他留下了。留下就要治死,这是皇上的命令,这儿都是死刑。这个比丘就哀求,说:“我出家的日子很浅,也没用功,也没修道,那么不是白出家一回?请你们能够宽容我一年,给我一年用用功,然后我就死也不屈。”“哼!谁能容你那么长?一年呢!不行。”他就要求,说:“一年不行,容我半年?”“半年也不行!”最后要求,只要容许他半个月,十五天。那儿人说:“好了,过十五天以后才治他死罪。”

他就天天忧愁。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成,所有人的业障都是由这乱想纷飞的妄想而成的。但是他在这时候,天天就是一个死了,想:“哎呀!这不久就要死了!”他没有别的妄想了,就是怕死,天天就愁,心里就这一个心了。但是住了一天,这半月就少一天,剩十四天了,又少一天,剩十三天了,天天的一天少这一天,眼看就要死刑了。在最后剩三两天的时候,来一个女人,也是走错路,走到这地方来了。这个地方来了就没有回路了,就要把这女人治死。那么治死这个女人,用什么刑法呢?就用那个碓捣,就像那个米,把稻米外面那层壳弄去了之后,不是用那碓就那儿捣吗?捣外头那层糠?对这个女人就用这个刑法,就捣这个女人。

那这个比丘还看着,一捣啊,把这女人这一捣,五脏六腑、大小便溺,这脏劲儿,简直的比厕所还脏!他说:“哎呀!我从前修行不净观,五种、九种不净观,那是一种假想观。现在一看,还真是这样,脏得这个样!”从这以后,他怎样呢?因为他这半个月的期间天天在发愁,心里只有一个愁,心里就专一了,再加上看见这种境界,马上这不净观成功了。不净观成功了,立即证得阿罗汉果,治死刑他也就不怕了。

到半月的时候,这个比丘就要受死刑了。受死刑,用什么方法呢?就用一个大锅,里面装上水,叫他坐在水上头,上边放一个带尖顶的锅盖,北方叫做蒸笼,就把他扣上了,底下就烧起火来了。烧得热汽腾腾就像蒸馒头似的。烧了一阵子,怎样啦?把这锅盖揭开来,看他在里头合掌,端身正坐,底下还出了铁莲华。

这时候,狱官就报告皇帝了,说:“奇怪!现在有这么样一个人。”阿育王就亲身就来了,一看,说:“这是什么人呢?”说:“二百多年前,迦毗罗卫国有个太子,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他传教就度些个弟子,这就是他的后人,他的弟子。”说:“迦毗罗卫国太子成无上正等正觉,那么现在有没有人看见过他呢?”说:“现在还有一个人。在舍卫国,有位毗舍佉母,她是个比丘尼,已经证阿罗汉果了,她看见过佛,现在还在世。”所以,阿育王就亲身去见毗舍佉母。

见着毗舍佉母,他说:“你看见过迦毗罗卫国太子成佛,你看见过成无上正等正觉的那个人吗?”她说:“我看见过。”“他长得什么样呢?”她说:“跟佛经说的一样,只有比佛经所说的还好,没有比佛经所说的差,因为他有那好的地方,有人还说不出来。我十岁的时候,我哥哥波斯匿王请佛入宫的时候,我就顶礼。我这一顶礼,就把我的簪环掉在地下了,这簪环是黄金色的,佛的光也是黄金色,我这簪环就怎么找也找不着了。当佛走了以后,这光退了,我才把我的簪环找着。”

阿育王就说:“哎呀!还有这样人哪!”因为比丘有神通了,这么样蒸也没蒸死他,从此以后,他就听这比丘的话了,这比丘怎么说怎么算,这阿育王就改恶向善了,说:“从前杀那么多的人,好人坏人都有,怎么样能够赎这个罪呢?”比丘说:“你要大兴佛法,以大兴佛法的功德可以忏悔你以前的罪过。”

所以阿育王就大兴佛法。佛住世时的弟子都各人有塔,他就拜佛弟子,他一看哪,礼拜这个弟子,说:“这个弟子是谁呀?”“这个弟子是阿难。”说:“他在生时候做什么哪?”说:“他翻译经典的。”那很有功德,于是阿育王就给他那地方供养多少多少钱。之后,又一个弟子的塔,说:“这个塔是谁呢?”说:“是目犍连。目犍连神通很广大,度了很多人。”最后,还有一个薄拘罗,他说:“这个人干什么呢?”“这个人以前老坐着不出声。”说完了,阿育王就给他一个钱。说:“你怎么就供养他一个钱呢?”说:“他不出声,对于别人有什么利益呢?他要弘法才可以。”之后怎样呢?阿育王回家,那一个钱就在他床铺上,就这么样,一个钱也不受他的。

从那以后,阿育王的儿子女儿全出家,而且都证阿罗汉果。他儿子叫马行达,就在锡兰,是由印度在空中飞行,之后,落到一座山上,现在那座山上还有一个塔。他女儿由印度带一棵菩提树,现在在锡兰,那棵菩提树现在还在。阿育王儿女都出家,他大兴佛法,往东南西北各处传教,各处修塔,是一个积极行佛法的一个人,他这功劳是最大,从前是一个极恶的人,最后变成一个极善的人了。

所以,像这四念处,这是修出世法中,一种不可少的法门。现在泰国有这么两个人,一个师父,一个徒弟,就讲这四念处,讲了好几年,天天讲,天天讲,就无穷无尽的,他就开了辩才了。所以这种道理也是很广的。

发表于 2012-3-30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妄语戒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妄语很是误人的。在五戒里有大妄语、小妄语的区分;大妄语就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小妄语就是普通的欺骗性,以说大妄语才算犯了根本戒。但是菩萨戒与五戒就不同了。何谓妄语?“虚而不实,欺凡罔圣,回惑人心,名为妄语。”说的话是一种虚言,没有实在的,欺骗凡夫,也欺罔圣人,迷惑人心,这叫做妄语。

妄语有四种分别:

(一)妄言:即撒谎。谓(1)见言不见,不见言见。(2)闻言不闻,不闻言闻。(3)觉言不觉,不觉言觉。(4)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为见闻觉知这四个字,每个字都有这么两句,共称八种妄语。眼根名见,耳根名闻,鼻舌身三根名觉,亦名为触,意根名知。又实有言无、实无言有,乃至法说非法、非法说法等,但令违心而语,皆名妄言。

(二)绮语:一切华靡浮辞,无义无利,及一切世间王论贼论饮食论等。或男女间淫猥不清净之文辞言语,使人生染心,想入非非,皆属绮语。

(三)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互相离间,令成乖诤。例如:向甲说乙非,向乙说甲非,来回挑拨,互相离间,令二人反目成仇。

(四)恶口:以粗言谩骂,忿怒咒诅,令他人难堪。

此戒正制大妄语罪,余一切妄言绮语,是此戒兼制。若两舌恶口,重者自属说四众过(第六重戒),及毁他(第七重戒)。轻者自属毁谤(第十三轻戒),及两舌(第十九轻戒)。

自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谓大妄语成。或自言我得十地(菩萨果位),或言得辟支佛位(缘觉果位),或言得四果(即罗汉四果:(一)初果见道位,预圣流;(二)二果修道位,一来天上,一生人间;(三)三果修道位,不来欲界受生死;(四)四果无学位,证无生果),或言得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或言证得四禅定:(一)初禅离生喜乐地;(二)二禅定生喜乐地;(三)三禅离喜妙乐地;(四)四禅舍念清净地。

或言证得四空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或言成就不净观,或言成就安般念(数息观),或言证得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或言得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定),或口自说天、龙、修罗鬼神,咸来恭敬供养我,或言已断结使,已经断了一切烦恼,即五钝使、五利使(五钝使为贪、瞋、痴、慢、疑;五利使为身、边、戒、见、斜),或言已永离三涂(地狱、饿鬼、畜生)。以上等语,都是虚而不实的话,纯粹为贪图名利而说,名大妄语。

教人妄语:教人为我传扬美德,以致名利,即卖广告。譬如说:“某某人是个大修行者,是大德、是个了不起的、是证果圣人!”诸如此类,属教人妄语,其目的在沽名钓誉。若教人自言证圣,名利自属彼人,但结轻垢,是此戒兼制。

方便妄语:故意标新立异,作种种显异方便,来彰其有德。或借鬼神仙乩,役使鬼神言:“某某人是大德,是高人,善根是了不起,他是佛再来!”借着乩坛给他宣扬。或用咒术,令人得梦境等,令人梦见他是个高人,是个古佛。如此蛊惑无知,使人大兴供养,而致名利兼收。

妄语因:起心欲诳他人,以取名利。

妄语缘:行来动止,语默威仪,种种方便,以显圣德。

妄语法:言自得十地四果等法。

妄语业:了了出口,前人领解。一旦出口,而前人已经明白了,领解了。前人若不领解,那个人还不懂,尚不成妄语业。

乃至等者:此段是举轻况重,兼制小妄言。但小妄言不属重犯。

身心妄语:身业表相,亦名妄语。如问其得果,点首示相;问清净否,默然不答等。由欺诳心,表示身相,令前人领解,口虽不言,亦名妄语。

正语:如实而语。

正见:为生死,为菩提,为众生,不为名利。邪语邪见,反此可知。

邪业:依于邪语邪见,必成邪命恶业。

具缘:此亦性遮二业,具五缘成重。(1)是众生:对前面说话的这个对象,这对象是个众生。(2)众生想。(3)欺诳心。(4)说重具:就是大妄语,十地、辟支佛等位,未得言得,未证言证。(5)前人领解。

现在讲一个持妄语戒特别清净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之前,屡世修菩萨道,集菩提胜因。某一生为普明王,行持妄语戒,最为精严,丝毫不犯。有一天,普明王从宫里出来,见到一个婆罗门,瘦饿贫乏。这个贫穷的婆罗门向王求乞,说:“请你慈悲周济我,我现在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很苦恼。”普明王说:“好,等我到花园走一趟,回来后,我一定布施给你!”

可是普明王到了宫后之花园,正欲散步,就被斑足王把他抓去了。这斑足王会飞,他是个人形,他的脚是兽形、就像狮子似的。他能飞行,所以就把这普明王抓走了。为什么他抓普明王呢?因为斑足王信外道,遵其师令,若以一千个国王的头祭祀山神,王必能成道。所以斑足王就用他的神力游遍印度,擒拿各国之王。当时印度,几里地就一个国,几里地就一个国,已经抓了九百九十九个,就剩最后这一个了,抓着普明王,把他抓去了。

被抓了,普明王不禁痛哭流涕。斑足王说:“男子汉大丈夫,生而无患,死而无畏,你为什么这么大哭呢?”

普明王答说:“唉!我不是怕死而哭!因为我生来没说过妄语,我说了就做,没有骗过人。今天我踏出宫门之时,有一个婆罗门向我求乞,叫我周济他,我答应他,等我散步回来,我一定帮助他,但是现在被你抓来,我就犯了妄语了。我也不能帮助那婆罗门了,我是哭我不能履践诺言。”

斑足王说:“好!既然这样,我把你放回去,你回家去周济他,限你七天。七天后,你要是不回来,我会去抓你,你是跑不了的,我一定能把你抓回来。”就把普明王放回去了。

普明王回国后,不惜金玉,广设施会,供养全国一百位法师,请其入宫内说法。又救济一切贫穷孤独,珠宝财富,无不尽给。救济完,一百位法师就为普明王说无常、苦、空、无我四法,四首偈颂申明其意。

(一)无常偈:

劫火终起,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飏。
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第一偈说一切无常:“劫火终起,乾坤洞然”,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中劫,劫终时大火起烧,就有火灾了,上至初禅天,乃至乾坤(天地)都变为一团火了。这时,“须弥巨海,都为灰飏”,海水也烧乾了,须弥也给烧化了。“天龙福尽,于中凋丧”,天龙的福,到这时候也就完了。你看!海水都没有了,这龙还能存在?“二仪尚殒,国有何常”,二仪就是天地,天地尚且都殒灭了,何况国土,又怎能常久呢?这国还有什么挂碍呢?这就是告诉普明王把国家放下,不要执着国土王位等身外物。

(二)苦偈:

生老病死,轮回无际,欲深祸重,疮疣无外。
一切烦恼,忧悲为害,三界皆苦,国有何赖?

第二偈说苦:“生老病死,轮回无际”,生老病死这四大苦恼,轮回无际,这个际在这个地方就藉这谐音念“在”,因为它是押韵的。生老病死这种轮回没有边际,到什么时候为止呢?没有尽头。说是人死了就没事了?那不然,还得生,生完了还得老,老完还得死,生老病死,就如旋火轮似的,没有停止的!“欲深祸重,疮疣无外”,我们人的贪欲心特别深,那么将来受的祸也重,以严重性来说,比恶疮、毒瘤、癌症,犹为厉害!“一切烦恼,忧悲为害”,一切烦恼,皆由忧悲所致。“三界皆苦,国有何赖”,找遍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找不到安乐土,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都是苦恼的地方,国有何赖,国还能有什么仗势呢?所以国也是不可依赖的!三界尚且将来都得有坏,何况一个国呢?这是告诉普明王把国家放下。

(三)空偈: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声响皆空,国土亦如。

第三偈说空:“有本自无,因缘成诸”,一切有为法,是从那儿来的呢?根本是从空里,从无有处来的。所谓有生于无,一切万物究竟归于空寂。你看!空中这云彩,本来虚空什么都没有,哎!它就生出一云彩。我们这个地球,也是从虚空而生。本来没有这个地球,慢慢慢慢的众业共感,就成了这么一个地球。一切法皆由诸缘成就。

“盛者必衰,实者必虚”,你看这怎么样盛,将来它也毕竟有衰的时候。周文王也是本着这个道理而发明八卦。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化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本着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周而复始的道理演变而发明。周文王算卦的时候,卦要是到极好的时候,这卦就要起变化了。因为人盛到极点的时候,衰慢慢就该现前了。这实者,你看他充实的,将来他就有虚的时候。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但是众生愚蠢无知,居住在一个幻化的场合里头,还以为真。“声响皆空,国土亦如”,声响本空者,譬如敲钟。你看那声啊,好比说,我们要是一敲钟,先有钟声,继有钟响,须臾之后,慢慢慢慢的,这声响都没有了,终归于无。万事万物亦复如是。包括国土也是这样,跟声响是一样的,也是不能够久长的。

(四)无我偈:

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
神无常主,心无常家,形神尚离,岂有国耶。

第四偈说:“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所谓识神,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识神虽然是无形无相,但是能够投胎领命。它借四蛇之乘(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成为身躯,但它是虚幻而无实体。人的生生死死,不外更换躯壳而已。“无明保养,以为乐车”,这个幻身乃是一念无明所滋生保养,而众生懵然不觉,染苦为乐,认为这是快乐的车乘。好比说吧,人家生一个小孩儿,就怎么样的庆祝,人们觉得很喜欢,就像坐那乐车似的。

“神无常主,心无常家”,我们这个神识没有恒常的主宰,心也没有恒常的家,就像把这个房子住旧了,之后就得换房子了。这个身体坏了,便搬到另一个身体去,就像换房子似的,死此生彼,流浪三界,如居旅舍。“形神尚离,岂有国耶”,精神和形体,尚且时常分离,何况国土,那还算个什么?更加不实际了,焉能恋栈不舍?

一百位法师如是为普明王说法,都是叫他放下。普明王大兴供养之后,把国家交给太子了,就预备启程回到约定的地点,履践诺言。大臣们就劝他,说:“大王不要去,你去了,这岂不是白白送死吗?”王说:“不去,他也会来抓,我也是逃不了的。”“我们在空中布上铁丝网,他就进不来了。”王说:“不必!那么样呢,也是犯妄语。”大臣们留也没留下,他就去了。

普明王到那儿,斑足王一看,想:“哎!这个人的信用真了不起,连死他都不怕!他竟然来了。”这样一来,斑足王大受感动,就不杀他了。不杀他,怎么办呢?就用一千个馒头,在每个馒头上画上耳目口鼻眉,画上五官,就像人头一样似的,以这一千个馒头祭祀山神。这么样的,结果这一千个国王都没被杀。事后,这九百九十九个国王都感普明王之恩,说:“因为普明王他很注重实语,把斑足王感动了,我们的命都是他救的。”所以就不肯舍普明王而去,就不走了。既是他们这九百九十九个都不走了,不舍普明王,所以他们这一千个国王就在这地方住下来了,这个地方就叫王舍城,即今印度灵鹫山之中央是也。

斑足王问普明王,说:“你这么样注重信用,一点也不破失,你真了不起呀!”普明王答说:“实语第一道,实语升天梯。实语小人大,妄语堕地狱。”意思说:实语是第一之道,比什么都重要,能够注重实语就可以升天。人要是尽说实话,而不说妄语,就是小人也成为正人君子了,要是妄语就要堕落的。这是说普明王他持妄语戒有这么样的严谨。

在中国,有一位住山的老修行,他在山上很用功的。好比说,晚上睡觉就以坐代卧,坐在那儿睡睡就算了。有一天晚间来个贼,贼等着他睡觉,好偷他。但是这老师父总没有睡觉,稍微坐着休息,醒了,就去用功地拜佛、看经、念佛。这贼连着来了三日,想等他睡觉,好偷他,但都没成功。之后,这贼想:“反正你是不睡觉了,我也找你闲空的时间也找不着,就明拿了!”就明抢,到了他那屋里,拿了东西,捆绑捆绑,拿了就跑了。这位老修行眼睁睁地看他拿,也没挡他,说:“你怎么拿我的东西啊?”也没说这话,拿就拿去。

这贼拿走了,回家,一想:“唉呀!这我可不对了!我要是偷拿别人的东西,轻者得挨一顿打,重者就要打官司。这人明明看着我拿,这样的好人,我偷他的东西,这罪过该有多大呢?不好!不好!!不好!!!”他就把东西完全送回,也请问这位老修行,说:“师父!你修什么法?你这心里头一点儿也不动?我拿你的东西时,你眼睁睁地看着,你都不出声,你用什么的功,有这么样的定力呢?”老修行说:“这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一点一点地来的。”

“由浅入深,那么开始的功夫是什么呢?”

“刚开始,要先受三皈依。”

“什么叫做三皈依呢?”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可不可以皈依呢?”

“可以。那么再其次呢,就是受五戒。”

“什么叫五戒呢?”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这贼一想:“杀生呢,到年节的时候,人家都托杀羊杀猪的。偷盗呢,是做这个职业的,这不偷盗是办不到的。要不邪淫也是靠不住。要不饮酒也是不行,而且还很好饮酒。”之后,他说:“师父!我受一条戒,行不行呢?”老修行说:“受一条戒也行。”说:“我受持不妄语戒,我不说谎话,我就受这一条戒,好不好呢?”说:“好。”之后,老修行给他受三皈依,然后给他受这妄语戒。这个贼对妄语戒持得很严,一点也不犯。但是,什么人有什么人的朋友,他这个贼就有贼朋友。

有一天,朋友来了,说:“某处某处有一份好事,咱们到那儿能够取多少钱,一个人能分多少多少,你去不去呢?咱们都是朋友,我们不能不告诉你。”他心想:“我说我去吧!到时候不去,这不是犯了妄语了?要是说不去,到时候一心血来潮,又想去了,这不也是犯妄语了?好!我说灵活一点的话,别把妄语戒犯了。”他说:“到那钟点的时候,我要是能够到场,咱们就一齐去;要是没到场,你们就走,不必等我。”可是怎样呢?到时候了,他正想迈步出门,就来了五个陌生人。这五个陌生人,就像很熟的样子似的,就谈起来了,你一句,他一句,一说怎样呢?把这个钟点就过了。

时间过了,他那一帮朋友就走了,身上都有武器,带着刀去偷去了。到那儿,正巧那一家人夜晚驻兵,把这一帮人一网打尽,完全都抓住了。抓住,第二天就从他门口经过,往县里头送。当时中国的法律,送去都是砍头啊。他亲眼看着他那几个朋友都送死去了。他说:“唉呀!昨天我刚要走的时候,就来那五个陌生人,大概是护法善神吧?受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法善神,受这一条戒就能免掉一死,把五条戒都受了,持全戒的功德,这不就更大更好了吗?”之后,他就亲身到他师父那儿去,要全受五戒,以后也不当贼,就做好人了。
发表于 2012-3-3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彌陀佛
受五戒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五戒中,只禁饮酒,没有禁酤酒。酤酒就是卖酒。菩萨戒以慈悲为怀,害人罪重,害己罪轻,而喝酒是害己的,卖酒是害人的,所以酤酒的罪就重,被列为波罗夷罪。

酤者,贩卖经营为求利。酒者,饮之醉人,是无明药。喝醉酒顿失良知廉耻,行事颠倒,有害身心慧命,故为大患。“自酤”:身行货卖。自身行这卖酒的职业。“教人酤”:令他为我卖酒。令他人为我卖酒,同是重罪;卖酒的人是重罪,教人的这个人也是重罪。若教他人自酤酒,利不属己,钱是他得的,结轻罪,乃此戒兼制。

“酤酒因”:就是求利之心。

“酤酒缘”:就是种种的器具。或装瓶子,或装罐子,或装坛子,这种种之载酒器皿。“酤酒法”:就是斤两价值,出纳取与等事。讲斤论两,酌量酒之价钱,如半斤八两,要多少多少钱;这又包括出纳取与,出就是把它卖出,纳就是收进,取与等事,这都是一种酤酒法。“酤酒业”:运手卖酒,授与前人,即成酤酒业。运手卖酒,就是转手卖酒,以我们的手拿酒卖给前人。

“一切酒”:酒有多种。西域多以花、果造酒;中国多用大米、高粱造酒;欧美都用葡萄等造酒。但令饮之醉人皆不得酤,凡饮之能醉人,都不可以卖。

“起罪因缘”:酒是起罪的因缘。《四分律》明饮酒有十种过失:

(一)颜色恶:面呈赤红色,神色凶悍。一喝了酒,脸红红的,这很凶的样子。

(二)少力:喝醉酒的人,多数东摇西幌,失却体力。

(三)眼视不明:目视模糊,混淆不清;眼睛也红了,看什么东西也不清楚了,就像有网似的。

(四)现瞋恚相:有些人平常脾气不坏,喝醉后即勃然色变,暴躁凶狠,甚至殴打辱骂他人,毫无忌惮。

(五)坏田业资生法:田园所种之五谷,本有益于民,若把这粮食做成酒了,乃有害于良民;把有用之粮食作于无用之用,所以说是坏了田业的资生法。

(六)增致疾病:喝酒能够增致疾病。

(七)益斗讼:容易增加人家好斗好讼,如酒后容易惹事生非,是斗争的导火线。

(八)无名称,恶名流布:没有好名誉,为人所鄙视而骂作“酒鬼!醉鬼!”。

(九)智慧减少:平常还有点智慧,一喝酒了,就昏迷了,把智慧给隐蔽了,变成颠倒愚痴。

(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此过为甚。饮酒非唯独现身集诸多过患,死后还招三涂苦报;卖酒也是如是,要堕三恶道。所以说,酒是起无量罪恶之因缘,吾人应当慎戒。

此惟遮业。凡戒有性遮二业,如前边那几戒都是性遮二业。性业违背天然,在王法上也是有所违犯。酤酒及饮酒则非王法所禁,惟独受戒的人,受了戒了,就遮止住不可以喝,不可以卖,所以这只是一个遮业。王法虽不禁止,然是恶律仪所摄。酤酒能引至恶名流布,虽不受戒人作此业者,亦招苦报。我佛慈悲,所以特为大士(菩萨)制此厉禁,严厉的禁治。倘若喝酒、卖酒没有罪报,又何须结戒,令大士掣肘,令菩萨们受牵制呢?掣肘,就是受人牵制的意思。

具缘:此戒具五缘成犯。(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希利货卖:希望得利而卖。(四)是真酒:卖的是真酒。(五)授与前人:卖给人了。

※    ※    ※    ※

前边说的盗戒、妄语戒还有点意思,再给它补充补充。平常有这么一句话说:“不义之财,布施无益。”因为这财来得不合乎义,或是行蒙拐骗,或是抢夺,或是偷盗而来的,拿这钱去做布施,这个也没有功德。可是得看他居心是怎么样,假设你这钱是抢来的,或是夺来的,你为的是名,你到那儿布施了,有个头号的名,给你登报挂匾的这么宣传,你为的这个名而布施,那么这个是没有功德的,但要是出于慈悲心也有功德。

在中国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土匪,他去抢去了。抢完之后,他们到门外分钱,一人分七锭银子(这都是黑钱,土匪抢的东西都是黑钱。)分这七锭银子后,就各回各的家,人就散了。有这么一个人,他拿着七锭银子,正那儿走着呢,看到墙里有一个寡妇在哭,这个寡妇她丈夫去世了,有四个孩子,她一边哭着一边说:“活不下去了,不能再活了!只好抱着四个孩子投井淹死就算完事了,不能再活下去了,没法活了!”她这一边哭着一边说,一边哭着一边说。这个土匪他在外边听着,他起了慈心,把七锭银子完全都扔到墙里头去了,他说:“财神爷来了!”他就说这么一句话。他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利,完全是为的一种慈悲心,他能够叫那寡妇不投井,还有四个孩子,就是五个人命,他这七锭银子能救五个人的命。所以以后,这土匪的儿子中状元了,别人都怀疑,说:“怎么回事儿呢?他一生尽做土匪,他也没什么德行,他儿子怎么中状元呢?这真的奇怪!”但是人不知道,他这个德是一种阴德。什么叫做阴德呢?这种德,别人不知道,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救人的命,人人不知,有这阴德,所以以后他儿子就中状元,这也是天神格外赏赐他的关系。

妄语,有的时候说妄语也没有过的,说妄语而不是假话。在明末清初时,有一位见月大师,见月大师的伯父对他有很大的恩,他想:“等我将来长大,自己能够有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报答伯父的恩。”可是在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伯父就死了。他没能报恩,以后就以出家的功德报答他伯父的恩。他出家,有人对他说:“你怎么能出家!你每一餐,离了酒肉就不能吃饭,你怎么能出家呢?”但是,见月大师出家以后,戒律非常精严,特别能用功修行。

有一次,地方组织一个无遮大会,无论什么人来,都可以得到一餐的供养。地方上的人,请见月大师主持无遮大会,见月大师说:“既然叫做无遮大会,如果不斋僧布道,这叫什么无遮大会呢?应当要斋僧布道才对!”居士们说:“好!师父说得对!你怎么指挥,我们怎么听。”那么就想找一个人做点心。正在想着呢,第二天就来一位会做点心的和尚,他就给做点心。这个法会做得非常圆满,每一天有不少人吃饭。做得圆满,已经要圆满了,居士们大家就商量,说:“这回我们的法会能这么圆满,完全是见月大师的力量,要不然不能这么圆满,我们得多给他酬劳。”在这么商量着呢,见月大师一听说这些人第二天要发酬劳,前一天,他就跑了,他不要这份酬劳。这么一来,居士们对他就更加恭敬了,因为他没有贪心,所以道德的名誉就更大起来了。

有一次,他在庙里头,吃完饭,正在外边散步,有一位居士见着他了,说:“你认识不认识见月大师?”他说:“我认识。”“听说道德很高。”“嘿!什么道德?完全是假名,是假牌子,我看一点儿真道德也没有。”这个人说:“你不应当这么说,有德当赞,有过当隐。”他就这么样给见月大师辩论。这时候,从外边又来一个人,一见面就顶礼,说:“这就是见月大师。”他说:“唉呀!好危险,没当面错过啊!”

你看!见月大师说自己是假牌子,那么这个不是妄语吗?见月大师他根本是一个有道的和尚,但是他说自己是假牌子,不是真道德,这个可不是妄语,这正是一种谦德。他说自己不是说他人,如果说他人是假牌子,没有道德,那么这是毁谤人,也是说四众过。人做一些善事,要是有一定的谦恭,这也是一种德。为什么阿修罗有天福而无天德呢?就是缺乏谦德,没有谦恭,什么事都想居第一,好胜心特别大,所以虽然有天福而无天德。在十善之中,他还算下品十善(中品十善是人道),就是因为他缺乏谦德的关系。

再有,中国儒教与佛教有相同的地方。怎么有相同的地方呢?譬如:孔子在世的时候,有个弟子叫做子贡,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说:“国家要强盛起来,需要有什么条件呢?”孔子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就是食粮得要足;足兵,兵得要足;人民上下都有信用,这个国家就能强。子贡接着问,说:“假如国家情势恶劣的时候,这三个条件不能够保全,要去一件,应当先去什么呢?”孔子说:“去兵。”先去兵,暂时维持生活就行了。子贡接着又问,说:“假如国家情势更恶劣的时候,这两个条件也维持不住了,那么应当先去什么?”孔子说:“去食。”“去食,食粮没有了,人不就饿死了吗?”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死,是自古以来就有死的,但是人民没有信是不行的,站不住的。所以你看看!孔子认为保持信比较命还重要;佛教里头不是说“宁舍命而不舍戒”?要是持戒坚固的人,宁舍命而不能舍戒,就是这种道理。

还有,跟孔子同时候,有个人叫柳下惠。现在是山东省,一个齐国,一个鲁国。齐国比鲁国大,就欺负鲁国,向鲁国开仗,一打,把鲁国打败了,他就要鲁国的鼎。这个古鼎是好几世传家宝,鲁君舍不得,就照这模型,一样的尺寸,也是铁的,跟这一样的,做出一个来。但它是新的,做了就送去给齐国了。齐国皇帝一看,这不是那个古鼎啊!就说:“必定柳下惠来言将吾信矣!”如果你们柳下惠来说句话,说这个是真的,那么我就收下,我啥话也不说。

之后,鲁君就把柳下惠叫来了,说:“你去说句话,你说句话,他们就收起来。”柳下惠就说:“何不以真者与之?”为何不把真的给人家呢?鲁君说:“吾所爱也。”我舍不得。柳下惠说:“我也爱我的信!我舍不得我的信!”你看!那时候是专制时代,皇帝说句话,你要是不去,被杀头都不一定啊!所以他就豁出来,宁可杀头,也不失信。他说,你爱那个宝鼎,我爱我的信,我不能舍我的信。由此一看,信比命还重要了。所以在佛教里头说:“宁舍命而不舍戒。”这个信,在佛教里头,就是一种不妄语。所以你看!中国的圣人与佛所说的话,有的地方就是相同的。

因为“信”,一句真信的话也能转机。在清朝,清兵一到长江以南,就非常的凶。见月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他驻锡在宝华山。宝华山上也有土匪,也什么人都来,所以这时候,清兵先来一个暗探,到这儿探,看初一这天,他们怎么样上供,有什么人,吃的冬瓜饭怎么样的;这里头也有土匪,来来往往的,什么人都有。这暗探回去了,随着就来了大兵,把土匪就都跑了。但是,清兵抓住三十多个山上的人,当时把他们都给杀了,只要是山上的工人就杀了。之后,把和尚都绑起来,都带到山下去过堂审判。

过堂审判,因为见月大师他是方丈,就第一个先过他的堂,过完了堂,就把他送到门外,在他身上插上黑旗;插黑旗,那就是死罪。先把见月大师放在门外,然后就问知客、监院,问别的和尚,说:“初一那天,你是不是吃的冬瓜饭呢?”说:“不是。”问哪一个,哪一个也不承认,怎么问也问不出来。之后,把见月大师又叫回来了,问:“你们初一那天,是不是吃的冬瓜饭呢?”见月大师说:“分明是吃的冬瓜饭,为什么你们不承认呢!”他这么一说,那个大官就笑了,说:“这个人是好人,你看他尽说真话。”

因为这一句真话,就把这官司转变了。原本插的是黑旗,都是死罪,这官一欢喜,说:“你们回去好好过日子吧!从今以后,我们官府不会再上山去麻烦你们了!”见月大师说:“我不打算住山了,因为住在山上啊,这官家来了,也得应酬,那坏人来了,也得应酬,不应酬又不行。”说:“不要紧!我们官府现在做你们的护法,谁也不敢去扰乱你们。”你看!就因为见月大师这一句实话,把这官司转变了,原本插的黑旗,是个死罪,以后把旗换了,而且这官府还做护法。这是见月大师平常修行、行持的感动力,再加上这一句的忠良实话,所以有这种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说四众过戒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说”:向未受菩萨戒的人,说大乘七众的罪过(七众就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向未受具足戒人,说比丘比丘尼二众罪过。“出家在家菩萨”:通指大乘七众。“比丘、比丘尼”:别指小乘二众。以住持僧宝,关系法门,故亦同重。“罪过因等”,应云说因、说缘、说法、说业。“因”:是指说罪过之心。“缘”:欲说时以种种庄严方便,即是找种种藉口,其目的在说四众过。“法”:说四众的轻重罪相。好比说,这个人犯了佛教里的戒,但这个戒不必给没受戒的人知道;把戒相告诉没受戒的人,说这个人犯什么什么样的戒,这就是说四众过,这是不可以的。“业”:了了出口,前人领解;了了明明地说出口了,前边那个人已经领解,明白了,这就成说过之业。

“二乘恶人”:二乘,指声闻缘觉。二乘怎么也叫做恶人呢?因为二乘人,执一定之规绳,疑大人之作略,他执着心特别重,执着一定的规绳,得少为足,就认为自己对,且怀疑大乘之作略度量,说大乘法不对,不知大乘之妙用,故斥之为恶人。

“佛法中罪过者”:拣非外道罪过,亦拣非犯边罪已失戒人罪过。拣别他所说的不是外道的罪过,完全是说佛法中的罪过;也拣不是犯边罪的人与失戒的人之罪过。

具缘:此亦性遮二业。说四众过戒,也是性遮二业都犯了。以国法来说,无故谤毁人,那不行,之后还得登报给人道歉,在国法上也犯,所以是性戒;在佛法,佛也制止,是叫遮戒。此戒具六缘成犯。(一)众生:就是对众生说。(二)众生想。(三)说罪心:有说四众过的心。(四)所说过:所说的是四众的过。(五)所向人:对没受菩萨戒的人。(六)前人领解:说了,前人如果是糊涂的人,他什么都不懂,那还不算犯。因为前人领解,明白了,所以这六缘成犯。

此罪实与两舌、恶口有关。若谣言惑众,所说不实,亦兼制妄语。其果报下明,华严经十地品第二离垢地云:“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自赞毁他戒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叫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条戒是自己赞自己,而且毁谤其他人。“自赞”:称己功德。称赞自己有道德,有功德。“毁他”:讥人过恶。彼此互形,以显己德而彰人之短处,使名利归于自身,故犯重也。若但以贪心自赞,但以瞋心毁他,各各结染污犯。

“教人”:或教人赞我毁他,叫别人赞叹我,之后毁他人,这结重罪。或教彼自赞毁人,叫他自己赞叹他自己,之后毁谤别人,这结轻罪。“毁他因”:贪利之心。因贪名闻利养之心所使,故败坏他人名誉,以扬己德。“缘”:作诸方便。想要种种的毁谤他的短处,就需要找材料,所以这就是一种缘。“法”:陈其善恶。说他有什么什么样不好,什么样种种的恶处。“业”:前人领解。前人领解了,这种业就成功了。

此亦性遮二业。谓毁谤他人好名,乃是王法所禁,在国法上也不容许这么样做;为己利而谤他,亦是佛法所遮止。具缘:此戒五缘成重。(一)众生:前边这个人是众生。(二)众生想。(三)赞毁心:有赞叹自己毁谤他人的心。(四)说赞毁具。(五)前人领解:前边的这个人完全明白了。第三缘“赞毁心”者,是欲彰彼人短处,使名利悉归于己,非为折伏,非为利益彼人。

第四缘“说赞毁具”者:(一)论其种姓,或尊或卑。印度在种姓方面,有几种分级。有刹帝利种,有婆罗门种,有吠舍种,有首陀种,有贱种姓,有贵种姓。刹帝利和婆罗门,这都是贵种姓。(二)其行业,或贵或贱。(三)伎术工巧,或上或下。他这伎术工巧,或者上等的伎术,或者中等、下等的伎术。(四)过犯,或有或无。他这个人的过犯,或者是有,或者是无。(五)结使,或轻或重。结使就是业习,就是烦恼,人的烦恼或轻或重。(六)形相,或好或丑。说这个人相貌是长得什么样,或好或丑。(七)善法,或具或不具。这个人或者具足善法,或者不具足善法。

第五缘“前人领解”者,口业事遂,随语语结重。口业,从口里头说出去的话;事遂,遂他心,已经说出去了;随语语结重,一句一句结一个重罪,一句结一个波罗夷罪。若讨论以上若干问题,而前人领纳明解,这业就成就了。

永明寿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的圣诞日是十一月十七日,据说就是永明寿禅师的生日。要不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他的生日怎么能够知道呢?这是化身阿弥陀佛的生日。怎么知道永明寿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呢?永明寿禅师在世的时候,杭州有个钱(俶)忠懿王。钱(俶)忠懿王他问永明寿禅师说:“怎样才能够见着真佛呢?”永明寿禅师说:“你想见真佛呀?!你能够供养一万个人,供万僧斋,就能见佛;要是能千僧斋,就能见菩萨;要是能百僧斋,就能见罗汉。”他说:“那我们为什么不供万僧斋呢?!”于是就搭起大棚来了。杭州地方,佛法兴盛,要是供万僧,那也不难,真就能有上万的和尚。在解放以前,还常有千僧斋的,各寺庙门口都贴条子,某月某日某庙有千僧斋,人都上那儿用斋去。所以这个钱忠懿王就供养万僧斋。

供养万僧斋,人都到齐了,就要念供,该要吃饭了。这时候,最后就来一个很邋遢的、很不庄严的、不修边幅的这么一个人,钱忠懿王就说:“师父!您等一等。”就寻思,他要到这儿,看他这么邋遢,别人都看的都吃不下饭去。永明寿禅师说:“这个,你也平等待遇,也一体同观,你叫他入席。”也就入席了。入席了,这就念供,吃斋,吃完斋,结斋了,人都走了,散了。钱忠懿王就问永明寿禅师:“您说这万僧里头就有佛,哪位是佛?”“就最后来那个,你叫他不入席那个,他就是定光佛。”这个定光佛,他是福建人,俗家姓陈,在杭州出家,他的庙也都在杭州。所以钱忠懿王知道他的庙,这就撒腿就跑,就追他,没等定光佛回到本庙上,走到半路,他就把他追住了。他说:“师父!您是定光佛,您要慈悲我,您要救救我,您要开导我呀!”他说:“谁说我是定光佛呢?”说:“永明寿禅师说的啊!”他说:“永明饶舌!永明饶舌!”就说他太多话了。问他说:“永明寿禅师是阿弥陀佛,你怎么不找他去呢?”这就转回来,往回跑,就找永明寿禅师来了。

这时候,永明寿禅师坐在他的禅座上就圆寂了。圆寂了,在世间话来说,就是死了。永明寿禅师不在世了,于是转回来又去找定光佛去。定光佛回到本庙上,坐在禅座上也死了。两个人,你看!在《楞严经》里就说,大凡人在世的时候,要是说出这个人是某佛某佛的,他就要不在世了。因此,要是自己承认我是某佛在世,那都是骗局。这每逢一露的时候就不在世了,所以从这以后,就知道永明寿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了。

佛教的戒律,也讲威仪,这威仪也属于戒。好比说,走路时,前边遇着一道河,这一道河的水很窄,一蹦就可以蹦过去。可是呢,离这地方不远,约一里多路的地方,有一道桥,那么就得绕点路走那座桥。走桥就不用蹦,你这一蹦,就把威仪失了。说这威仪属于戒,因为威仪能够感动人,能够使令人生敬仰。

舍利弗尊者没入佛教以前,他是一个梵志,虽然是个外道,但是他师父的道行也很高,他师父临死以前,嘱咐舍利弗和目犍连,说:“我死后,你们要另找高人。我的这个道,不是究竟的。”舍利弗、目犍连说:“唉呀!咱们师父临死的时候,必是说的颠倒话,怎么说这个话呢?”他们就不怎么样深信。之后,他师父正在弥留之间,就掉泪了。他问:“师父!怎么了呢?您是身上疼痛吗?为什么哭呢?”他师父说:“唉!不是我痛。那某某邻国只有一个太子,这个独生子死了,也没人接王位,你看这多么可悲!”之后,他们就把这记录下来了。待一会儿,他师父又叹息说:“唉!真愚痴!”又问,说:“怎么了?师父!您说怎么愚痴呢?”他师父说:“那邻国太子死了,太子的太太殉节自杀,跳火坑了。你看这多么愚痴!”他们把这两件事记录下来了。

等到以后,他们邻国来了人,就问:“你们太子是某月某日死的,太子的太太也跳火坑自杀了,有这事吗?”答说:“是有,确实有这事。”他们说:“唉呀!原来师父告诉咱们,叫咱们另找高人,这不是颠倒话,这话应当接受,应当信。咱们两个原来是一个师父,如果遇着高人的时候,咱们还是同沾甘露,还是认一个师父。”有一次,舍利弗去街上,看到马胜比丘的威仪举动,那真是了不起!舍利弗就说:“哎呀!我看世间人,没看着这样的威仪,没有这么样的人!这一定是有道的人。”

舍利弗就请求马胜比丘说:“请您给说个指示,给我说个开示。”马胜比丘说:“我太年轻,我不会说什么。”舍利弗屡次的请求,马胜比丘就说四句偈:“我年尚幼稚,学道又粗浅,岂能宣至尊,广说如来意?”我年轻又幼稚,学道的日子又不多,那能宣这至尊无上的法,广说如来的道理?我是做不到的呀!舍利弗还是请求,马胜比丘迫不得已,就说:

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马胜比丘说这四句偈,舍利弗顿证初果。

证初果,他就往回跑,跑到家里头就敲门,目犍连在家,说:“什么事呀!”说:“今天得了无价之宝了!”说:“什么无价之宝?”舍利弗说:“今天我遇着一个高人,我请他说话,他不肯说,我再三的请求后他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目犍连一听,也证初果。这是根器利,一听这话,就证道了。这是说威仪能化导人,也能够感动人,能够使令人生敬仰,能够使令人佩服。反之,威仪不好,能够令人谤毁,能够使令人失去信仰,所以佛把威仪都定于戒里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悭惜加毁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何谓悭惜?悭就是悭吝,就是吝惜,舍不得,吝惜其所有物,或吝财或吝法。对于人来求法或是求物品,对人家还要骂辱,还要毁谤人家。这条戒就是过于吝惜,而且对人家还有一番不好的恶言,因为这种关系,所以摄于重戒里头。吝财,即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就是悭贪到极点的表现。本应以法施于人,使人离苦得乐;他想要求法,你若不布施法,这就是吝法,也是犯戒。

“教人”者,或使人为我拒毁。譬如人有所需,来求于你,你使人去拒绝或詈骂来求者,此是结重,摄于重戒里头。或教人自行悭毁,则结轻。“因”者,鄙吝之心;就是卑鄙悭吝的心。“缘”者,庄严方便。譬如人有所求,自己假装出一副贫穷相,以拒绝对方所求。“法”者,示秘惜打骂等相。除了示现悭相,尚加打骂前人,或者给人一个难堪,把他骂一顿,或者不但没给人说法,而且还要打人家。“业”者,前人领纳。当前人领纳了,便结业。

戒文云“贫穷人”,怎么叫做贫穷人呢?或贫于财,或穷于法。这贫穷的意思,或者于财上,简直就自己营生不继,这就是贫财。或者贫于法,自己不知道修行方法,什么都不懂;要是贫法这样的人来求法,你就应当给他说法。再者,空乏名贫,空乏则手足无措名穷。贫穷这两个字有个分析:空乏,什么都没有,这叫贫;空乏到手足无措,连放手足的地方都没有,这叫穷。所以“穷”比“贫”更甚。

财法皆有贫穷二苦,财、法都有贫穷这两种苦恼。贫于财的人,他要是来乞求了,你应当给,不给,那么这就是悭惜了。贫于法的人,他要是来请法,你应当要给他说,不说,这叫悭惜,就犯了这条戒。

“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随前人所须,财则若多若少,或是多,或是少,你总不能叫他空手回去,要布施他一部份;法则若大若小,他要法,那么或者说大乘法,或者说小乘法,你要是不给他说,这就叫吝了。财法皆应与之。

“恶心”者,悭吝鄙惜。不但悭吝,而且又卑鄙又吝惜。“瞋心”者,不喜其人。对这来求乞法或是求财的人,不喜欢他。这恶心、瞋心,也表明此受菩萨戒者不是见机折伏。若是见机折伏的人,不给他,是折伏他,能够把他的习气等毛病去除。孟子有一句话,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说教诲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不喜欢教诲他,这也是教诲他。这段文就是一种折伏的意思。这就不算悭惜加毁罪,这是为折伏他。

《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忍菩萨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目、皮骨。”在家菩萨,应观察机宜,施与财法,作为接引前人入佛法之方便。出家菩萨既自无金钱,则以法布施,例如书写经典(纸笔墨),翻译经典,或讲经说法等。证得忍力的菩萨,外应舍国城妻子,内应舍头目脑髓,所谓舍身为法,为法忘躯,在所不惜。但此唯具足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所能成就,非一般凡夫菩萨所能为。当知凡夫菩萨,随宜惠施,都杜绝,故犯也。凡夫菩萨,应当随宜惠施,随其所应当的,他乞求财、乞求法,要恩惠他,布施他,应机顺缘,不可丝毫不舍;假如完全杜绝人之所求,一概丝毫不舍,就犯这条悭惜加毁戒。

舍利弗尊者在往昔之中,已经证到别教的七住位,就是断了见思惑了。断了见思惑,这就出三界了。出三界了,得要发大心,回小向大,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人来乞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得忍位的菩萨,已经断了见思惑了。可是就有人来考验他来了,看他这菩萨道真能做到做不到。这个人说:“我母亲有病,要修行人的眼睛。”舍利弗是得忍菩萨,就把左眼剜下来。这个人拿起来,说:“哎呀!不对,我母亲是女人,男左女右,得要你右边眼睛才对,左眼睛不对。”舍利弗说:“你真是!怎么不早说呢?把左眼睛剜了,这不就没用了?”说完之后,就把右眼睛也给剜下来了。剜下来给他,他闻闻,说:“这不是修行人的眼睛,闻着有腥味。修行人眼睛没有腥味。”他一下就扔在地下,一踩,就把这个眼珠踩坏了。

舍利弗一想:“唉呀!菩萨道真难行!两个眼睛都给他了,他还说没用,还给踩坏了,说不是修行人的眼睛。”这么就退心了。所以,若不是忍位的菩萨,最容易退;要是得忍位,他就不容易退了。舍利弗刚断见思惑,可能还没有那么样深的道,能够剜眼睛,不至于痛苦,可是忍位还是不成功,以后就又退回声闻位了。所以得忍位的菩萨,才能够这样行。

具缘:此戒是性遮二业。性业,就国法方面,大户人家,一点丝毫不舍,在国法上也是不赞成这样的人。遮业,在佛教上也是遮止。此戒是五缘成重:(一)众生:眼前来乞求的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悭毁心:有悭吝心。(四)示悭毁相:表现出一种悭吝相。例如,我现在穷得很,不能给你。(五)前人领纳:前人领解,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瞋心”:即瞋恶忿怒之心,也就是瞋恨心。“不受悔”:不受忏悔,不受人好言忏谢。“瞋因”:忿恨隔绝之心。忿恨,也就是瞋恚的意思。隔绝,就是不能和解;你怎么说,他总是不能接受,所以这是瞋恨心成就。“瞋缘”:瞋隔方便。就是一种瞋恚、不和解的,怎么样说也不能和解的一种方便。例如,故意拒绝他人前来求悔,不欲和解。“瞋法”:示相发口。示出瞋恨相,或辱骂,乃至殴打。“瞋业”:前人领解。对方这个人已经明白了。

戒文中云“非众生”者,是指变化幻人等。彼非众生者,虽属无情,但若对其作有情想,而行瞋辱,也犯轻罪。一切众生,应当和平共处,化干戈为玉帛。

具缘:此亦是性遮二业。就国法来说,若瞋心不受人忏悔,亦属非法。而佛教以慈悲为本,必当戒瞋恨毁骂心。此戒五缘成重:(一)众生。(二)众生想。(三)瞋隔心:就是不能和解的心。(四)示不受相:不受和解的相。(五)前人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此戒亦名谤菩萨藏,说相似法。又名邪见邪说戒。“谤”:乖背之称。即是乖违,背谬之意,举凡解释不符合真理,言词不详审实,异解异说,皆名为谤。“谤因”:是指邪见之心。“谤缘”:就是邪说之方便。“谤法”:言说著述等事。凡口言说或书著述等,皆可作谤三宝之方法。“谤业”:前人领解。他这种谤,说出去了,或书著述了,前人若听后、阅后而领解了,这就成业。

具缘:此戒也是性遮二业。以邪见为本,复加口业,毁谤诽议,使人对三宝起邪见,生退转心,不生敬信心,乃犯。就王法也不准毁谤他人,何况毁谤三宝?此戒五缘成重:(一)众生。在谤毁的时候,前面这个对象是个众生。(二)众生想。(三)欲说心:怀毁谤之意。他欲说三宝之过错的这种心。(四)正吐说:正式诬谤,正式说出口了。(五)前人领解。

邪见种类虽多,不外四种:(一)上邪见:拨无因果,如阐提等。即是公然说无因无果,那么,大凡杀人放火抢劫,也没有问题了,因为无因果嘛!佛教里称此类众生为阐提,即是断佛性,断一切善根者。(二)中邪见:谓三宝不及外道。若心中计成,失戒。若心知三宝胜,口说不如。既未翻归,不失戒体,语语结重。或自说,或鼓励他人,不信三宝,而改信邪教外道。(三)下邪见:弃大取小。计成,失菩萨戒。计若未成,犯轻,属下文心背大乘戒摄。即是背弃大乘,而趣向小乘。若舍菩萨法,反习声闻和外道法,得小为足,亦属邪见。(四)杂邪见:或偏执,或杂信,或系念小乘,或思义僻谬,专注偏谬邪僻之理论。

戒律有开、遮、持、犯,四种情况。持,对于戒所说的道理不犯。遮,只在佛教里头,佛制的规矩。开,有时,这条戒应当开缘,如果不开缘的话,于戒就有妨碍。犯,就是不能持。以第一条杀戒来说,依小乘比丘戒,此戒不能够有开缘,那是不行的。在大乘菩萨戒,还有开缘。这杀戒怎么能开缘呢?因为大乘菩萨的心力大。

释迦牟尼佛在往劫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一次坐船。因为船上有些商人都是有钱的人,而那船上有一个贼,这贼想把这些商人都杀了,他想得这笔钱。可是这个菩萨他有他心通,他知道这贼要做这件事。如果这么多的人被他杀了,这被杀的苦,该有多么苦恼呢?再者,这贼他杀了这帮人,将来他死后,一定要堕地狱。这菩萨因为怜悯双方面的关系,不叫商人受被杀之苦,也免得这贼堕落地狱之苦,所以他把这贼杀了。他想:“我下地狱去。我要是杀了人,我得下地狱去!”他自己宁可替这贼下地狱。但是他居这种心,这就是杀戒的开缘。他心里有堕地狱的心,他绝定不能堕地狱。因为他是救双方面的人,他不叫那贼堕地狱,又让这一条船的人免去杀生之苦,因为这种关系,所以这是杀戒的开缘。可是你没有神通,没有这种程度,没有这种心,也不行。

至于盗戒,譬如,他盗去佛物、法物、僧物、窣堵波物(塔物),盗了佛殿里头这些三宝物,罪最大。如果有神通知道了,能够把这些东西夺取回来,那么这不算盗。但是夺取回来之后,得要各归各地,佛物归佛,塔物归塔,僧物归僧。不能夺取回来归自己,那就不行了,那还是犯盗戒。

至于妄语戒,譬如,前面有一头鹿跑过来,打猎的人,拿个弓箭在后边追这头鹿。这持菩萨戒的人要是看着了,譬如,那个打猎的人问:“这头鹿往哪儿跑,你看着了没有?”他看着了,看到鹿往西跑了,但是他不可以说往西跑,说:“往北跑出去了。”那么,这是一个妄语,这不是真实话;这虽然不是真实话,这是为了救这头鹿,所以这个妄语是一种开缘,就不算妄语,亦即所谓慈悲利济者,不犯。

诸过恶中,以邪知邪见为大咎。有邪知见,就容易起这谤毁之心,容易堕落,所以知见很重要。所以佛制弟子勤习八正道。八正道之第一道,就是正见。知见要是正,做一切事,都是正的;知见如果一邪,那就危险了。其余七道为: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正知正见之法乐,才是真快乐,能使诸根自在,心无挂碍,无颠倒梦想故。又生生世世,与不退菩萨为伴侣,同修共证。

(二)“深信因果,宁殒生命,终不作恶。”深信因果,宁可丧身失命,也终究不去作恶。

(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唯皈依佛法僧三宝,不皈外道天魔,旁门异计。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其人心正,光明磊落,则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怀正见者,智慧日增,胜念现前。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永远离开邪道,行于八圣道(八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无碍见,就是一种没有滞碍的一种正见。

(十)“不堕诸难。”诸难,是指八难;永久不堕八难。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当知为道之基本,要立身正心,方有成就之希望!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以上阐明,杀、盗、淫、妄、酒、说、毁、悭、瞋、谤,这十波罗提木叉竟。波罗提木叉,此云“解脱”、“保证解脱”、“别解脱”,是善学戒的这些仁者应当学,但不能毁犯丝毫,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微尘许尚不应犯,何况具足犯十戒耶?若有犯者,现生之中不能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道的心),不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上乘佛道的心都没有了。以位份来说,“亦失国王位”:国王要是犯了戒,这国王位不久也快丢了。“转轮王位”也是这样,转轮王如果犯了戒,转轮王位不久也就快失了。“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心,在别教说,叫三贤。“十地”:就是十圣位。三贤十圣。

“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佛性的常住妙果,完全都不存在了。那么“皆失”,上哪儿去了呢?死后就要堕落三恶道之中。堕落三恶道多久呢?有“二劫三劫”之久。“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一堕落三恶道里头,你看那畜生它知道什么?哪个是它父母?它不懂这个!一堕三恶道,就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了,父母的名字也听不着,三宝名字也不知道,完全都不知道了。“以是不应一一犯”:因为这种关系,不应当一一的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汝等一切菩萨,现在、当来,要学;过去的,已经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若有犯者,即失国王位。佛在世时有这段公案:宾头卢尊者未出家前,为优填王的大臣。出家后证罗汉果位,心地的贪瞋痴去了,但外表与往昔还是一样,外表看不出来阿罗汉是什么样。按照当时王廷之礼法,身为大臣者,见国王来访,必当起立亲迎礼拜,以示慇勤恭谨。但宾头卢尊者既已出家,乃是依佛制而行比丘法,不再行王法。而比丘是君臣不礼,鬼神不拜的。优填王每次去见佛,宾头卢尊者也坐那儿,一动也不动。

优填王座下群臣,见到尊者对国王不如往昔迎来送去之恭谨,认为是傲慢之举,遂生出不满,共作诽议,怂恿优填王杀之,说:“这个人太无理了,一点君臣礼节都没有,国王去了,他连动都不动!这个东西,还不把他杀了,还留他干什么呢!”一个人说,两个人说,优填王底下的大臣,这个说,那个说,说来说去,就把优填王说动了,说:“我再去,他如果再这样无礼,我就把他杀了。”以后,优填王又去了。王始萌此念,而宾头卢尊者是有神通的人,在定中以其神通力观察知国王之来意,见国王尚未走进佛殿,尊者乃起立,亲自上前走七步以表欢迎,并对王说:“今臣来迎接陛下七步矣!”王听后大惊,心知尊者非凡人。但尊者不禁叹息,说:“本来依出家人礼法,臣不应上来迎接陛下。可是陛下不明臣之苦心而萌杀臣之念,故今日臣于迫不得已情形下,上前亲迎七步。但此七步有乖道之嫌,乃为王折福之因,将引致失国之患矣!”

果然,不久优填王被邻国侵伐战败,提前失去王位七年。由此观之,三宝中之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菩萨戒讲解----慧僧法师--四十八轻戒
发表于 2014-10-6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轻易地在此发布菩萨戒的内容给未受菩萨戒的人听啊?!!这极不如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度 发表于 2014-10-6 01:03
怎么能轻易地在此发布菩萨戒的内容给未受菩萨戒的人听啊?!!这极不如法!

师兄有所不知。声闻戒不允许在家人看。菩萨戒可以看的,可以学习菩萨行。是好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梵网经讲录

◎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
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

第一.不敬师友戒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瞋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是四十八轻戒之第一戒。不敬师友戒,师就是师父,友就是同参,同参道友,对于师友要是不恭敬,这就犯了四十八轻第一条了。一切受佛戒人,皆应敬重师友。“以有爵位者易生憍慢,故偏举王及百官为诫。”因有高官厚禄者,易生贡高我慢,所以偏举王位及百官为诫。“受戒则福庇幽明,所以鬼神救护。”受戒后,则福庇幽(鬼)明(神),所以鬼神都做他的护法。“又能弘护法化,故诸佛欢喜。”大凡受戒的人,他能够护法,也能够弘扬佛法,宣化佛教的道理,所以诸佛欢喜。
“上座”者,有三种。(一)生年上座:戒腊在先。以其戒腊多少为准,譬如,受戒十年为下座,受戒二十年为中座,受戒三十年就为上座。(二)福德上座:众所推敬。这就不讲戒腊了。这个人德行高,福德大,大众推敬他为上座。(三)法性上座:证入圣位。法性上座,就是他道行高,已经悟了道,断了惑这样的人,证入圣位了,而尊称为上座。譬如,须菩提尊者,他还是个沙弥,七岁就证阿罗汉果,虽然他岁数小,但道行高,是证入圣位的人,被尊称为法性上座。
“和尚”,梵文邬波驮耶UPADHYAYA。此翻“亲教师”,又翻“力生”。即亲皈依师父,由此人力,生我无漏妙戒身故。“阿阇梨”,或云阿遮梨耶,梵文ACHARYA,翻此方话,就叫“轨范师”。怎么叫做轨范师呢?谓教授威仪,示我轨式。能够教导怎么样的具足威仪,告诉我们怎么样的行动,亦即教诫法师。“大德”,总叹具大功德之僧侣。言说这个人的德行大,具大功德,所以叫做大德。“同学”:宗同一师脉,同一个师父的意思。就像同参,一块用功的人。“同见”:心同一解,两个人的见解都是相同的。“同行”:身同一业,或修持同一法门。
若对师友,怀“憍”心:亢己。即骄傲心,自己贡高。“慢”心:忽人。即轻忽他人。“痴”心:不知贤圣。他不认识贤圣,就是愚痴。“瞋”心:心怀忿恚。他自己心里头瞋恚人家。此种种心,皆是破戒行为。“以自卖身等者,举重况轻”:谓尚应如此供养,况迎拜之仪而不为耶。菩萨应当自卖其身及国城男女等,以为供养,何况承迎礼拜师友耶?更不能忽略矣。
具缘:此亦性遮二业。四缘成罪。(一)师友:谓上座及同行等。(二)师友想。(三)不敬心:对于师友不起敬心,或憍慢、或瞋恨、或嫉妒障碍、或懒惰懈怠等。(四)应迎不迎,应供不供等:应当去欢迎而不去欢迎,应当供养而不供养等。四缘具足,乃随事结罪。
“师友知识,是得道大因缘,是全梵行。不敬则永失法利,魔所摄持。敬则常遇善缘,成就佛法。”因为师友和善知识,是我们修行人得道的一种大因缘,他是具足梵行(清净行)的人。如果不去恭敬,不去承迎礼拜,就永久失掉佛法之利益,是魔王所摄持。要是恭敬供养,就可以常遇着善缘,成就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饮酒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饮酒,在菩萨戒里,犯轻垢罪。在五戒里头,是根本戒、重罪。菩萨戒,以卖酒结重罪。卖酒是害人,饮酒是害己,所以此戒是四十八轻的第二条。
故饮者,是明知故犯,而非误饮。一切众生,是包括异类。其余在第五重戒----酤酒戒中已经说明。
具缘:此唯遮业,王法不制故。四缘成罪。(一)是酒:谓饮之醉人,喝了能够醉人。(二)酒想。(三)有饮心。(四)入口,咽咽结罪。好比说,拿着一盅酒,你喝的时候,咽一次,咽二次,咽三次,一杯酒咽三次。这一咽就是一个轻罪,一咽就是一个轻罪,咽咽得罪。若教他人饮,咽咽二俱结罪;喝的那人有罪,你也有罪。
开缘:(一)若有病,而非酒不疗。例如伤寒等病,需服用虎骨酒等,不犯。(二)如末利夫人事。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有一个太太,叫做末利夫人。末利夫人受八关斋戒。有一次,波斯匿王要把厨房的厨子杀了。末利夫人知道这事不好,就打扮得很漂亮,擦上香粉,头上戴花朵,预备了很好吃的菜和很好喝的酒,带着几个宫女,就去见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一欢喜,就陪着她喝酒,吃菜。这时,末利夫人就假传圣旨,下个命令,叫人不要杀厨子,这就没杀厨子,算是救了厨子了。第二天,末利夫人就去佛那儿忏悔了。因为她受八关斋戒,身上擦香粉,这是犯涂香油的罪;头上戴花朵,犯了戴花鬘的罪;喝酒又犯了酒戒,所以就上佛那儿去求忏悔。但是她完全是为救厨师的关系,所以佛说,不但不犯,而且还有功德。
自饮或教人饮,死后招极恶果报,有五五百果;不是一个五百世,有五个五百世。第一,五百世在咸糟地狱。第二,五百世在沸屎地狱。第三,五百世在曲蛆虫地狱。第四,五百世在蝇蚋地狱。第五,五百世在痴热无知虫地狱。戒文中云五百世无手者,单举出最后五百世之果报。饮酒其果报严厉,乃因为酒能乱性,遮障智慧,妨碍道业,乃至一切善根尽失,不成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故食”者,不是误食也。“一切众生肉”者,不论水陆空行;但是有情身分,悉遮止也。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空中飞的,这一切众生肉都不可以吃,一概地遮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一切有情,与我同体。今恣情啖食其肉,于心何忍?这是非常残忍的。故戒文云:“断大慈悲佛性种子。”而今世间战争不停,刀兵四起,导致生灵涂炭,其原因乃是广造杀生之业所感。今生我吃你的肉,来生你吃我的肉。《楞严经》云:“人复为羊,羊复为人”,杀杀不已,辗转相报,此乃战争诛杀之祸端。因为动物被杀时,它死的时候,心怀怨恨,将来机缘到了的时候,它就要报复;若食其肉者,则吸收此怨毒,食后可引致种种之奇病绝症。所谓:“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细听屠门夜半声。”吾人若发心持不杀戒,不吃众生肉,则世上战争,必能平息矣。
往严格来说,持菩萨戒的人,则蚕口兽毛,亦所不忍;凡有众生身分之物,也禁使用。譬如,鞋上不能补牛皮什么的,蚕丝的衣服都不可以穿。《鸯掘经》云:“若丝绵绢帛,展转传来。离杀者手,施于比丘。亦不应受。受者非悲也。”
具缘: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肉:所吃的是肉,是有情众生之身分。(二)肉想:你心里想,吃的是肉。(三)有食心:正是业主。(四)入口,咽咽结罪。
开遮:“或鹿角虎骨等,制入药中,此应非犯。若为药故伤生命,同得杀罪。”药店里现成的药,含鹿茸、虎骨等,为治风寒病,那么这是一种开缘。但是,不可以为自己的病,而杀这一头虎或杀这一条鹿,这就不可以。
讲起吃肉,有以下的一件公案:在中国南北朝时,梁武帝时有一位云光法师,其辩才无碍。讲《法华经》时,天人散花供养(现在南京还有这雨花台,就是当时天人来散华的纪念。)但他生平极好吃牛肉。志公禅师屡劝他说:“法师!你讲经讲得这么好,怎么这点就放不下呢?”他屡劝不改,且巧辩:“我这是吃而不吃!”舍身之后,虽然讲经讲那么好,也是得随业受生,托生牛了。托生为牛,四、五年的时间,这牛就长大了。牛拉车劳作,还受人鞭打,饱受煎熬,其苦难言。
有一次,它拉的车陷在烂泥里头,它拉不动了。这时候,适逢志公禅师路过,以天眼观之,知它是云光法师转生的,就问:“云光!当初劝你不要吃,你说你是吃而不吃。那么,你现身为牛,云何拉而不拉?”它听了之后,生大惭愧心,把头往回一回,天灵盖撞到车辕子头,就把天灵盖撞漏了,流血,不久也就死了。它就这么样的自杀了。所以这是吃众生肉,就有这种业报债,就得去还债。
至于“吃而不吃”,志公禅师才有这个本领。有一次,志公禅师的皈依弟子送了鸽子肉供养师父,让小沙弥送去志公禅师的寮房。途中,小沙弥闻这鸽子肉特别香喷喷,馋涎欲滴忍不住,就偷吃了一只翅膀,心里忖量:“盘子里既有几只鸽子,我偷吃一只翅膀,师父大概不会知道!”到那儿,把鸽子肉送至和尚前,转身就要走。志公禅师说:“等一等,不要走!”他就不敢走了。志公禅师当着他的面,把所有鸽子吃了,就说:“今天你送来的鸽子不够数啊!”小沙弥匆忙否认:“够数,一个不缺。”志公禅师说:“一个不缺?缺一只翅膀。”小沙弥急忙说:“不缺,翅膀也不缺!”同时,心想:“鸽子已被你吃进肚里了,有什么证明呢?你要说缺,没吃以前,你要说还可以;吃完了,那就没有证明了?”
这时候,志公禅师给他拿出证明来了。用手往口里一探,呼!就飞出一只来,又探,呼!又飞出一只来。一只只飞着飞着,最后这只就飞到地上,飞不起来。你看!这只是不是一个膀子?这时,小沙弥没办法,他不能不承认了。像志公禅师这样的,可以说是“吃而不吃”。能吃死而吐活;此时,吃它就是度它。没达到这种程度,还是要持此戒。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五辛,在中国,亦云第五荤。茖葱,就是韭菜。慈葱,就是葱。兰葱,就是小蒜,亦名薤。兴渠,就是洋葱。薤跟蒜一样,但是它小,就像杏核那么大似的。兴渠,中国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利,所以没有这个东西,也就不知道它长得什么样子。在近代,由日本来的,它叫洋葱。洋葱也像蒜那样,比蒜大,小萝卜似的那么大。一切食中杂有此五辛,纵是少许,也不得食。譬如北方人每吃菜时,菜里头都有葱花,把葱切碎碎的,放到菜里头提味;食物里头参杂有五辛,都不可以吃;单吃五辛,更不可以了!
具缘:此是遮业。因为五辛臭秽,妨于净法,故制。四缘成罪。(一)是辛:这是五辛。(二)有辛想:你吃的时候,有五辛想。(三)有食心:吃的时候,有食这的心。(四)入口,咽咽结罪:咽一口结一个罪,咽一口结一个轻罪。
开缘:“病,非蒜等不愈。须处僻静别室食之。不得入佛塔僧堂。不得入僧浴室。不得上都圊内。俟断食更七日后,臭气都尽。沐浴浣衣,香熏入众。具如律明。”人若有病,非蒜等不愈,则可服用。但须处僻静处,别室食之,不可以和大众僧一块住,因为它的味道不好。吃过之后,不可以入佛塔、僧堂(大众僧住的地方),大众僧的浴室也不可以去,大众僧的厕所也不得入,他自己得单单另立出一个厕所。等他不吃五辛了,得过一星期以后,都排泄没有了,臭气都除尽了,然后还得沐浴浣衣,衣服都要洗净,身体得要沐浴,再用香熏,然后才可以入众,具如律明。
为何要如此严禁?《楞严经》云:“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福德日消,长无利益。修三摩地,善神不护。魔王得便。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五辛,把它煮熟了吃,能够长人欲念的心;而生吃,能够生瞋恚心。诵经,持咒,更不可以吃这五辛。吃五辛的人,护法善神都远离;饿鬼喜欢这种味道,就接近了,舐吃五辛这人的嘴唇。与鬼相近,这也是一种不好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