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4|回复: 7

如何持戒---圣空法师开示【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如何持戒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这是持戒,持戒是为了约束我们身体的习气。人家说了,对凡夫是有戒律的,对圣人是没有戒律的,为什么?因为圣人没有欲望,心不动,那戒律就没有用了。对凡夫,你有欲望、有习气,所以要用戒律来约束。那用戒律约束我们这个身体,我们的这个身体最后会不会坏掉?它代表一切吗?所以元非遍一切,你约束自己并不代表别人不犯。所以,《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上说的好:【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对于我们一个初学的人看到人家很多毛病,对于人家一个圣人无非根基、因缘、果报不同,你说人家干嘛?六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很多人问我:师父,他有毛病我管不管?他有毛病,你咋知道的?你不去分别你咋知道?当你知道的同时,你已经比他还有病了,人家没给你钱,你去拿人家的错误来折磨自己,你说你不有问题吗?人家有毛病的人,还没有你问题大,你问题比他大了。首先人家没烦恼,你烦恼了,所以首先要解决你个人的问题。我们在修行当中,往往烦恼都是来自于我们看到别人的错误,导致了自己的烦恼,没事找事。
所以这个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最好最快的,《楞严经》讲持戒,讲的是摄心为戒,讲的是密戒。当一个人摄伏自己心的时候,没有欲望,不会犯戒。当一个人没有摄伏住自己心的时候,就算是外表做得再好,他没有持戒,他只是形象上的造作持戒,还不是真正的持戒。所以《楞严经》是从根本去上下手了,那别的是从外形上一点一点地去下手,不是错,是慢。所以这个方法太慢了,如果我们今生想成就,这个方法不行。
你看《楞严经》要持戒,没说你这个不做那个不做,但是告诉你摄心持戒,有很多人问我:师父我没持戒。没持戒不要紧,来了就让你持戒,你看来这参加法会的,凡是七天参加下来的,心慢慢慢慢地就收回来了。那来来去去参加一两天的,我就管不了了,你没付出那么多你没持戒,没持戒很正常,你就是那个水平,那造业你自己受,与我们无关。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因果,绝对公平的。舍得舍得,人家在这里坐了七天,舍去的是时间,得到的是智慧,这个智慧永恒的受益,你七天在家得


















到的是有限的利益,会失去,不是无限的利益。所以有的时候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这七天来了之后,你真的改变自己了,那回去就自在。你七天在家里就算是一天赚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七天能赚多少?如果你学了七天回去完全改变了,福德上来了,赚钱照样不耽误,而且很容易,不一样嘛!所以有的时候人家会干的动脑筋,不会干的用蛮力,就在这儿。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施】
布施是六度里的第一个,佛为什么要我们布施?就是对治我们的贪心,贪来自于哪里?爱。我们的爱首先就是个错误,众生错爱,不是真爱。因为错爱而贪取,为了利益自己。错了,那我们要改正过来。那这样的话,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改正过来之后,真正得到利益。得到利益之后干什么?给予别人利益,别人就会给予我们利益。那你方法不正确怎么能行?我们以前贪,现在明白了之后,不贪,把利益舍给别人,那别人就给予我们利益了。所以舍得舍得,以前的方法不正确。现在大家只要现前的利益,没有正确的方法,所以舍了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要舍?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舍出去之后又后悔了。于是开始谤佛、谤法、谤僧,最后造下无间之罪的大有人在!舍的时候,是看到利益了:哦!我要干什么、干什么,得到什么利益。但是你舍出去了,你的思维不对,方法不正确。那你舍出去有没有利益?有!因为你心态不对,这个因果要延续到什么时候?你的因缘到了才能受益。当我们的愿力大过业力的时候,你马上受益,所以愿很重要。现在我们的业力是大过了愿力,那你业障就现前。你天天贪,人家能给你利益吗?如果你愿意说:我舍去,我从来没想要,这样的心态才对了。
******************************************************************************************************************
【修行就是做到】
不管你是出家、在家,不管你是老的、少的,我们今天从事这项工作,为的就是能使国家和平、风调雨顺、没有战争、没有灾难、人民生活得安逸自在。现在很多人都恐惧,你恐惧什么?如果你不去做,你天天在房间里喊,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我们去努力,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现在想一想,我们做的这个工作,还真的有价值。现在每个人都在担心,身体健康状况、灾难,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你不用操这个心,放下,需要的是去努力。如果每个人心都清净了、每个人都不自私了、每个人都觉悟了,世界就和谐了、世界就和平了、世界就平等了、宇宙也将平等和谐。佛为了什么?佛就为了这一点;历代的祖师大德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这一点;我们现在所有的人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这一点。你说你为了你自己,你一个人能和谐得了吗?和谐不了!要所有的人都和谐才和谐得了。你想和谐,你回家你家里的人看你不顺眼,跟你吵架,就和谐不了,一个家庭都和谐不了,怎么行?首先你的心态要正确,要个人和谐,才能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我们来到这里参加法会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动机,修行修什么?不像大家想的,很玄乎、摸不着、看不到,修行是实实在在的,佛法是现实的,佛陀也是现实的,佛是人修出来的,佛是确确实实改变了自己做到了!佛是一个国家的王子,拥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所有的人民。他为什么都不要了呢?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最终都会失去,生老病死,谁也替不了。那他寻找这个解


















脱方法,受益了,而且确实改变了自己。所以他把这个方法传播到了今天!那佛陀到底是一个什么思想?就是教育,一定要我们认识到这一切,就和平了。那我们今天一定要好好去看佛讲的话。在哪里?经典。现在不是看不懂,是人人都做不到。可见,修行就是要做到才行啊!
********************************************************************************************************************
【我们修行为什么出了问题?】
大家回顾一下,师父跟你讲,好好念佛,一心念佛,你回去偏得按照你自己思想想,师父让你这样你偏得那样,那这样的话就已经不是师父说的了,已经是你自己的思想了,所以你出了问题,你不会受益了,这样中间就出了委屈相,就什么呢?走了岔路了。师父说念佛,好!念佛。有的徒弟,告诉他你这样错了,“师父我错在哪里?”他就会争嘴,你为什么要争嘴?回光返照一下,考虑一下,你动了念头,分别了。要不动念头,师父讲啥,哦!师父说对,哦!师父说错,哦!那这样的话,你师父就是被你制住了,什么都是一个字,哦!你看我这两天也观察了,我在我们寺院也是这样,当讲别人的时候,别人会有话来顶你,他为什么顶你?当我们讲出去的时候,他首先不是接受,不是直心的来往,而去接受回答你的这个问。首先他听了你这个之后,我们这会儿又讲反闻闻自性了,耳朵听了这个声音,本来就没有了,【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不是这样?可是你听到师父喊你的名字声音,你应该答应就对了,可是师父又再说你这件事为什么没干好呢?你就说怎么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听了反应出来就对,可是他没有听了之后,下一个念头开始反驳,这个时候就错了。也不一定说那我不反驳了,反不反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用上功夫很重要。大家说是不是啊?要念念去观照啊!别人给你讲话,你就应该应念去答,没有应念去答的时候,这个念头出来,问题在哪里?就已经是分别了,第六识已经产生了,第六识一产生,八识具备,一定要受业了,一定要受因果的,有因必有果,所以好了,你顶师父一句。师父呢!你这徒弟啊!要长本事了!又来一句,坏了!因果是不是出来了?当下因果就展现。
这样的现象大家有没有仔细去观察过,所以这个反闻闻自性很重要,你可以去检查你自己的心,可以观照你的心,所以古大德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你分别执着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回光返照检查,如果你不能检查的话,你这一生懵懵懂懂的修,很难修出去的!出家多如牛毛,成道少如犀角。为什么很多人他都不住寺院去搭茅棚了?因为检查自己回光返照自己,为什么要去修苦行?心静下来才能检查自己,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才能检查自己,要不你妄想横飞,前面讲了“用诸妄想,此想不真”。你怎么检查自己啊?人家说一句,你有十句在那等着。所以中间永无诸委屈相,那我们现在,如果人家问你这个问题,你本来是清清楚楚,大家都问我:“师父如果不用思想,那我们还知道世间的事情吗?”不仅知道,而且更清楚的知道,而且处理每一件事情绝对不会出现偏差,绝对正确,这个这就叫功德,这就叫功夫了。如果你用了第二念你绝对处理的事情逃不出因果,我虽然给你们讲我也做不到,我呢人家说一句好的我也笑,人家说一句坏的我嘴就闭上了,那反应就这么快

发表于 2015-9-2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感恩三宝,顶礼圣空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9-2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心为戒",好像有体会哦,在素菜馆看到假鱼,假鸡,虽说是全素可以吃,却心里难受,看都不想看,倒胃口。这大概也是一种摄心为戒吧?

点评

声闻戒律以身不犯即可。 菩萨戒心不净,贪欲,嗔恚,即为犯戒。所以,保持正念,摄心不放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5 21:0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无扰 发表于 2015-9-25 20:20
"摄心为戒",好像有体会哦,在素菜馆看到假鱼,假鸡,虽说是全素可以吃,却心里 ...

声闻戒律以身不犯即可。
菩萨戒心不净,贪欲,嗔恚,即为犯戒。所以,保持正念,摄心不放逸。

点评

咳!起嗔心那是常有的事!还好没持菩萨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5 21:10
发表于 2015-9-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25 21:03
声闻戒律以身不犯即可。
菩萨戒心不净,贪欲,嗔恚,即为犯戒。所以,保持正念,摄心不放逸。

咳!起嗔心那是常有的事!还好没持菩萨戒。。。








点评

看来做菩萨没有做轮回的众生爽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4 16:50
发表于 2015-10-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无扰 发表于 2015-9-25 21:10
咳!起嗔心那是常有的事!还好没持菩萨戒。。。

看来做菩萨没有做轮回的众生爽呀?

点评

众生到终点要被打回原形,重入娘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玩命高考,苦求工作,挣钱供楼。。。那是一点都不爽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4 18:04
发表于 2015-10-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5-10-4 16:50
看来做菩萨没有做轮回的众生爽呀?

众生到终点要被打回原形,重入娘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玩命高考,苦求工作,挣钱供楼。。。那是一点都不爽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1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