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M7势至根大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法王子: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做转轮圣王的时候,他们两位都是阿弥陀佛的儿子;而阿弥陀佛成佛了,他们两位就给阿弥陀佛做侍者。就是这两位菩萨,总陪着阿弥陀佛,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等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退了极乐世界教主的位子时,前半夜法灭了,后半夜观音菩萨就在极乐世界成佛;等观音菩萨退居的时候,就是大势至菩萨在极乐世界成佛。“大势至”,又叫“得大势”,就是有大势力;他一举手、一投足,大地都会震动的,走到什么地方都地震,他这个势力最大,所以叫“大势至”。“法王子”,就是菩萨。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大势至菩萨和他的同伴,有五十二位菩萨。这“五十二菩萨”,就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的,这五十个再加上“等觉、妙觉”,就是五十二个位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他和他的同伦,有五十二位菩萨就从座起来,给佛叩头顶礼,对佛就说了。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我想起过去,在恒河沙这么多劫,有佛出世,他名字叫“无量光”。在这个时候,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在这一劫里头,接连生出十二位佛,最后这位佛的名字叫“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这位佛教我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念佛三昧。梵语“阿弥陀”,此云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那么这十二位佛,是不是阿弥陀佛呢?大约不是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是十劫,而这是过去恒河沙劫;所以这位佛不是阿弥陀佛,但是名字相同。佛的名字相同的很多,也就好像我们人同名同姓的也很多。 譬如有人:“譬如”,就是比方。比方有亲戚或朋友这么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一个人,就专专地来忆念这一个人;这一个人就专门忘,不忆念那个人。这两个人又比方谁呢?就比方一个是佛,一个是众生。佛就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众生,忆念我们众生;可是我们众生时时刻刻都不记得佛,都把佛忘了。偶尔想学学佛法,也就不太清楚,不知道这到底是说的什么?只有说:“喔,这佛法真妙啊!”究竟妙到什么程度上?又不知道了!所以不知道了,就更妙了! 佛为什么要念众生?因为佛看众生都是一体的。佛观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没有一个众生不可以成佛的!佛教伟大的地方,教义最高也就在这个地方:无论任何的众生,都可以成佛的。因此佛才提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都是爱护一切众生的一种表现。佛因为看一切众生和他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所以要教化众生,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是佛要度众生的道理。我们众生跑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就舍本逐末,把这根本的事情就忘了,尽“背觉合尘”──离开“觉悟”,而合“尘劳”了;所以也就忘了佛,总也不记得了! 关于念佛的法门,有好多种念法:(一)持名念佛、(二)观想念佛、(三)观像念佛、(四)实相念佛,有这四种的念佛。 (一)持名念佛:持,就是执持、受持。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名号。这个念佛法门,你欢喜哪一位佛,就念那一位佛。你欢喜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你欢喜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你欢喜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就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这十方的佛,你欢喜念哪一方的佛都可以。这念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念佛,就是教你把你的念头,只有“念佛”的一念,没有其他的妄念;没有其他的妄念,你就不生恶心了;不生恶心,你就是往好的道路上走。 (二)观想念佛:观想,这么想着阿弥陀佛的白毫相。阿弥陀佛在眉中心这儿,有个白毫相。偈颂上不是说“白毫宛转五须弥”?阿弥陀佛那个白毫相,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陀佛的眼睛,有四个大海那么大。你说,这真是有这么大的眼睛!呵呵,四个大海那么大的眼睛!你的境界小,你观想的佛像就小一点;你若境界大,就观得很大的,这是叫“观想念佛”。 (三)观像念佛:观像,就是观阿弥陀佛的像,看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一边念佛,一边想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可是我告诉你们,念佛,也有的时候会着魔的;总而言之,要有道德,若没有道德,有的时候你就念佛,也会有魔考的。 我在香港大屿山慈兴寺,有一个比丘叫恒越,他打般舟七。怎么叫“般舟七”呢?这般舟七,是在一间房子里常行,这叫“常行三昧”,又叫“佛立三昧”。在一间房里,这么走九十天,不坐、不卧──就是不睡觉,也不坐在那个地方,走九十天。你看,在佛教有这样的修行法,这样勇猛精进修行的!你在其他的宗教,能有这样子勇猛精进的法门?没有的。 这个恒越就修这佛立三昧,他修念佛;念佛念啊念的,你说怎么样啊?喔,他就越念越大声、越念越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听到他这样念,知道他是有境界了,就去看他。一看,他在那一个房里,跑得很快,一边跑,一边念佛。你说,原来是怎么回事啊?这个比丘前生是头牛,因为给庙上做工、耕田,今生就托生做人,又做和尚了;做和尚,但是牛性还不改,总是脾气很大的。 那么他为什么这么跑呢?就因为他看见阿弥陀佛来了,就追这阿弥陀佛。其实怎么样啊?他就因为着了魔境界,并不是阿弥陀佛来了,是海里头一条水牛,这个水怪来了!来到这儿,就变化像阿弥陀佛一个样。因为他念阿弥陀佛,它就这么诱惑他,所以就认为它是阿弥陀佛了,就追它。等我到那儿之后,就用一种法,把他这个魔的境界给破了,他算把这个境界逃过去了;所以,念佛一样有的时候也会着魔的。 (四)实相念佛。我们现在参禅,坐这儿,参这个“念佛是谁”,这就叫“实相念佛”。 现在这“一专为忆”,就是佛常常想念着我们。“一人专忘”,就是我们众生不想念着佛。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假设就遇着一起了,也等于没有遇着一样的。或者在任何地方见着了,见着一面,彼此的光不合,一个人就想,一个人就不想,这两个人的精神就不合一;所以或者就见面了,也等于不见面一样的。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果彼此两个人,都互相忆念;这两种的忆念,一天比一天就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像这样子,从今生到来生,就好像形、影不相舍离。这个形、影不相舍离,也不会错乱的。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诸佛怜念众生,也就好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要是这个做儿子不忆念父母,逃逝他方,即使母亲总想念他,也没有什么益处。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这个做儿子忆念母亲,好像母亲忆念儿子那样的情形,这母子两个人生生世世都不会离开的。所谓佛念我们众生,我们众生也要念佛,这生生世世都不会离开,都在一起的。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假若众生的心记着佛,又念佛,或者今生、或者是来生,一定会见着佛的。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因为你忆佛、念佛,去佛也就不远了,不用假藉其他的方便法门,你就会开悟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你念佛,也就譬如染香的人身上就有香气,这就叫“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因地”,就是在初发心修道做比丘的时候。大势至菩萨说,我在因地的时候,以念佛的心得到无生法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现在我在这个娑婆世界,就摄受这一般的念佛人;我好像吸铁石吸铁一样摄受念佛人,生到极乐世界去。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现在佛问圆通法门,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这个念佛的法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我以这个念佛的法门,就收摄六根门头的妄想。我就单单念佛,把六根就都制住了,六根就都不打妄想了,这叫“都摄六根”。我就以这个清净念佛的念,相继不断地总这么念,得到这一种定力。斯为第一:这念佛法门,是最第一的法门了! ──原卷五终 **【编按】一九七五年一月,宣公上人应台湾信众邀请,讲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今特别附录于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