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释“无量寿经”体用相(补充)
“常行于世”的“行”,我们用了九个词,上次说到常行、通行、普行和运行。下面五个词也很好懂。
易行,易行道,乘佛愿力。
进行,“不退之风航”,只进不退。
胜行,“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所以是最殊胜、最超越的。 平行,平等,“五乘齐入”。
速行,所谓“即入必定”,“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二、对比善导释
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
1、经纬匹丈喻
这段经文是个比喻。“经能持法”合上面的“经能持纬”,“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合“得成匹丈”,“能令修趣之者……”合前面的“有其丈用”。
这也有体、相、用的意思。“经能持法”是体,“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是相,“能令修趣之者……”是用。
2、经能持法
“经能持法”,是贯彻下面“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这三句话的。
(1)能持所有教义
“持”的作用,就使得所有的教义不会漏落,“义不零落”。
(2)所持是理事相应、定散随机的无量寿法
如果只有理法,没有事法,那就漏落了;如果只能摄定机,不能摄散机,那也漏落了。由于它是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之法,这样就“义不零落”。这是所持之法,就是“无量寿法”,也就是“三种庄严功德”。
(3)持无量寿佛名即是持整部《观经》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字分为两种:一是“持是语”,一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是语”其实是指持整部《观经》,能够“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持了整部《观经》的定善、散善,也是持了八万四千法门。所以,后人得出一个结论:“一大藏经,为六字名号的注脚。” 定散二善是教门,不是行门,真正的行门是“一向专念”。
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定散文中”,这是教法,指向“专念名号”之行。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定散两门”是教法,“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行持。
由于定散二善教门的引导,我们进入一向专称的行门。这样的意思,只有善导大师透彻地解释出来。 (5)总持阿弥陀佛名号
“经能持法”,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叫总诵、总持,所有的法门都在这句无量寿佛名号当中。因为“人法并彰”,“持法”即是“持人”,也就是“持无量寿佛”。
(6)永远活跃的经典
“无量寿经”是活跃的经典,是法灭特留的经典,是有活佛在当中的经典。无量寿佛是活跃着的,所以这部经才能够“常行于世,作大饶益”,它是活动、活跃、活泼泼地来利益我们的,它自己就能开口说法,所说法即“南无阿弥陀佛”。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三宝灭尽时,一念闻信弥陀名号,通通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这里讲的“百年”,并不限于一百年,而是永远的意思。
(7)善导大师释“佛名号为经体”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佛名,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经文原文是:
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
善导大师把“闻此经”改为“闻佛名”了,这显示整部经所讲的,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佛名号为经体”。
设满大千火,直过闻佛名,闻名欢喜赞,皆当得生彼。
经文原文是: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闻是经法”,善导大师直接把它写成“闻佛名”了。
(8)信乐受持,难中之难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这段话有九个“难”字。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这是讲佛出世很难值遇;接下来说“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这是普通的法门;第三重讲大乘菩萨胜法,更难;第四重,“遇善知识,闻法能行”,能够去做,那当然就更难了:所有的难不如“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遇闻稀有法,此复最为难。
这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是说“无量寿经”稀有、尊贵、难得。所以我们要尊重法,要思维怎么能够尊重法。
(9)闻名得利皆因“人法并彰”
何以“得闻彼佛名号”能“欢喜踊跃,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何以“闻是经法”能“欢喜信乐”?何以“闻其名号”能“信心欢喜”?何以“闻名欲往生”能“皆悉到彼国”?皆因“人法并彰”之故。
3、理事相应
(1)圣道门的理事相应
“理”,就是“性空”之理;“事”,就是“缘起”之事;“相应”,就是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这就是“理事相应”。
“理”,就是“无量寿”,也就是“大涅槃法”;“事”,就是“无量寿法”展现的三种功德庄严,也就是“观境;“相应”,就是“相好庄严即法身”,“相好庄严”当下就是“法身”,这就叫“理事相应”。
(3)净土门的理事相应
“理”,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特别是第十八愿,这是一个根本的原理。根本之理,要通过事相来说明,通过前面“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这些事相来显示,那就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这些就是“事”。“相应”,就是由事相引导归入理,由定散二善入一向专称。 (4)佛身的理事相应
阿弥陀佛,昙鸾大师说“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理”,就是实相,实相身;“事”,就是为物,为了众生而显现;“相应”,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既是实相身,又是为物身。
(5)名号的理事相应
“理”,“名即法”,也就是“人法并彰”,这就是理;“事”,就是我们称名这件事情;“相应”,称名即是“归命无量寿觉”。称名,就顺合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就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就必得往生。
(6)净土门与圣道门
虽然都说“理事相应”,净土门多从事相而入,圣道门必从理体而入。从理上来入,就很难。说净土法门高妙,就是因为是从事相来入,这个事里面已经包含了一切的微妙道理。
净土法门讲“理事相应”,就从六字名号入手,这六字名号的当体就是最高的理则,是成熟、完整的理事相应之法,以此授予众生。
圣道法门虽然讲“理事相应”,像《华严经》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讲得非常好,但对我们来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