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6|回复: 0

[佛教经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普贤行愿品浅释【十一】----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F4.忏悔业障(分三)
G1.标名 G2.释相 G3.总结无尽
今G1.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
“复次”:讲完广修供养之后就要忏悔业障,你若修供养而不忏悔业障,这也是无有是处的。“善男子”:所以普贤菩萨又称一声,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忏是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罪业要忏除;悔是悔其后过,不再重犯。佛教里有拜忏的修法,就是在佛前精进拜佛来悔过。我们拜忏必须要用至诚恳切的心来拜,这样才有功效,不可以马马虎虎的。
你看智者大师,那时候《楞严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来呢,他就对着西方拜《楞严经》的名字,拜了十八年。十八年过去了,他也没有见到《楞严经》。若是我们,不要说拜十八年,就是拜十八个月,若没有一点什么成效会停止了,说我这么拜没有什么用啊!就不拜了。
智者大师一生拜《法华经》,又一天到晚拜忏,抄写藏经一次又一次,所造的佛像、木像连画像,总共算起来有八万多尊。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五色祥光到他家里来,以后就生了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十几岁时,听一位法师诵念《普门品》,他听一遍就都记得了,就好像他前生已经念过似的。等到他去见南岳大师,大师一看见他,说:“你现在可来了,我们以前在灵山会上一起听《法华经》,你还记得吗?现在因缘成熟了,我们又到这个地方来了!”
南岳大师就教他《法华经》〈安乐行品〉,又教他读诵《法华经》、拜《法华经》。当他拜到〈药王菩萨本事品〉那一段,就开悟了。他就把这个境界告诉南岳大师,说:“我拜经拜到‘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的时候,怎么看见释迦牟尼佛还在灵山那儿说《法华经》呢?这是什么道理?”
南岳大师就给他印证,说:“若不是你呀,也得不着这种微妙的境界;若不是我呢,也不认识你这种境界。所以你这种境界必须你才可以证得,也必须要我才可以认识,给你证明。你现在得到的是法华三昧的前方便──一旋陀罗尼。”经过印证之后,智者大师就真的得到智慧辩才无碍。
南岳大师就对他说:“你这种智慧,就是普通千千万万的法师,也没有法子可以辩赢你的。”由此之后,智者就智慧大开,大开圆解。大开圆解之后,他更用功,更精进修行《法华经》。等他临圆寂的时候,还叫侍者给他读诵《法华经》,听完后,又叫侍者拿香汤给他漱口,又说了偈颂,坐着就圆寂了。
智者大师到天台山以前,那个地方本来有很多打渔的,以后他把那些地方都买了过来,从此三百多里路远都没有人打渔,也没有人杀生了,附近的人也都皈依了他。所以智者大师有很不可思议的境界,他修行的法门是拜忏。
G2.释相(分二)
H1.所忏境 H2.能忏相
今H1.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菩萨自念”:发忏悔心的多数都是菩萨,那些个没有善根的人,他根本就不会忏悔。好像你们一样的,一样皈依三宝、一样的信佛,有的就愿意叩头拜佛,有的就不拜佛也不念经,甚至于他自己原来发动叫大家念经,念着念着,到后来连他自己都不念了,这就是业障没有除。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我过去生中,在无始劫那时候,“由贪瞋痴,发身口意”:因为有贪心、瞋心、痴心,而发出身业、口业、意业这三业,“作诸恶业,无量无边”:造种种的恶业,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那么多。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假使我这个恶业有一个形体、相貌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就是整个虚空也容不了啦!这个业障如果有形相的话,把这虚空都会给装满、胀破了。你看这个业障有多少啊!
H2.能忏相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我现在完全以清净的三业,不造口业、身业、意业,身口意三业清净,“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遍于法界最细的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刹土,在一切诸佛和大菩萨的前边,“诚心忏悔,后不复造”:诚心诚意地来忏悔,以后再也不造这种罪业了,“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常常住于所有净戒的一切功德上,守持这个戒相。所有的戒相的功德,和所有修的功德,我在这个功德上住着。
G3.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像这样子,一直到虚空没有了,乃至于众生也没有,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也没有了,我这个忏悔的愿力才能没有。“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但是虚空不会没有,众生也不会没有,众生的业障、众生的烦恼也不会没有,所以我这个忏悔的愿力也不会没有的。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念念之间相续不断,总也不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的身口意三业总也不会厌烦。叩头、拜忏要拜得越多越好,不能拜一拜,就说:“我很辛苦啰,很疲倦了。”要越拜越有精神,越忏悔越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忏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