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6|回复: 0

[佛教经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普贤行愿品浅释【二十七】----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K2.修行二利愿
勤修清净波罗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勤修清净波罗蜜”:勤修就是不懒惰、不怕辛苦、不怕疲倦,时时都精进。时时精进勤修清净没有染污的这种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此云到彼岸,就是由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恒不忘失菩提心”: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就是勤求佛道的这个心。勤求佛道的这个心,生生世世都不忘失。
“灭除障垢无有余”:灭除一切报障、业障、烦恼障的障垢。有烦恼就好像有尘垢似的,现在将这些尘垢都灭除了、没有了。“一切妙行皆成就”:方才我听果妙的母亲说,将来果妙结婚的时候要到佛堂来结婚。你若是说将来要修道的时候,要到佛堂来参禅打坐,了生死,这就是修妙行了。修什么行就成就什么行,这就叫成就不可思议的妙行。什么是不可思议呢?就是出人意料之外,你想像不到的。想像不到的他竟然得到了,这就叫妙。这个妙就是你没有办法想,不单不可以心思,也不可言议。什么是微妙不可思议的行呢?就是参禅开悟。你能开悟,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妙行成就了。
“于诸惑业及魔境”:什么叫“惑业”呢?这个惑就是迷惑,也就是疑惑。这惑有三种,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惑是粗惑,思惑又叫细惑。尘沙惑也叫无明惑。见惑是遇着境界生出一种贪爱的心,这个贪爱的心就是一种迷惑,迷惑多了就糊涂了、不明白了。思惑是对道理不明白了,生出一种不正确的分别心。尘沙惑就言其太多了,好像世间的微尘或恒河沙那么多。在我们这个心里边,有这种无明。这个无明本来是很少的,也很小的,但是它由少而多就变成很多了,所以就叫尘沙惑。好像你见着一种境界就生出一种贪爱的心,虽然说这是见惑,但根本上还是由无明那儿生出来的。为什么就生出这种贪爱的心呢?这个贪爱的心是从那个地方来的?你溯底穷源找它的根,就找到无明那儿去了。所以无明就是生死的根本哪!我们所以不能了生死,就因为有这个无明障碍着,所以生死不了。
见惑有多少呢?有八十八品那么多。思惑有多少呢?有八十一品。断了八十八品见惑就证初果。断了欲界的前六品思惑,就证到二果。断了欲界的后三品思惑,就证到三果。断尽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证到四果。到菩萨的境界上就断了尘沙惑。到等觉菩萨的境界上,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把这一点点的无明也破了,就成为妙觉了,妙觉就是佛。
业就是你所造的善恶业。所谓: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假使经过百千劫,你所作的业也不会没有的。你作善就得善业,作恶就有恶业,这个业一直是跟着你的。当因缘成熟再遇上的时候,你自己的果报还是要你自己去承受。你种善因,将来就结善果;你种恶因,将来就结恶果;做好事就得好的果报,做恶事就得到恶的果报。
以前有一个很有钱的人,是卖米和酒的。在中国卖米是论斤卖,要用秤或者斗来量。他就在米里头掺上水,这样米的份量就重了,颗粒也就大了,用斗量就多了,用秤称也重了。譬如一百磅的米,他就给加上十磅或者二十磅的水,这个米就又大又好看。但是乾了以后根本就没有多少。这么样子,他就赚了很多钱。他又卖烧酒,他说:“有钱的人才喝酒,没有钱就喝不起酒,我应该赚有钱人的钱。”于是乎他就在酒里头加水,一斤酒就对上二两水,一斤多了二两,十斤就很多了,这么他也就发财了。他一生挣的钱不知有多少,太多了。他有三个儿子,因为他一生就欢喜金子、银子,所以他大的儿子就叫金子,第二个儿子就叫银子,第三个儿子就叫业障。后来他年老就有病了,有病就快死了,请医生给治,医生也束手无策,把手一摆说:“我没有法子了!你有好东西吃多一点好了。”这就是等时候了。
他一想:“我有这么多钱就这样死了,没有什么意思!我来和儿子们商量商量,看看哪一个儿子愿意跟我去死。平时我最欢喜大儿子,叫他跟我去死去。”他就把大儿子金子叫来,告诉大儿子说:“你知不知道我这一生之中最爱惜的就是你啊。”他大儿子说:“我知道啊!你对我是不错,你是我的爸爸,你发这么多财,将来这些都是我的。我知道你对我不错啊。”他说:“我爱惜你呀,现在我就要死了,我舍不得离开你。你可不可以跟着我去死呀?”大儿子说:“你怎么病糊涂了,我怎么可以跟着你去死呢?你是不是和我开玩笑啊?得了,不可以开这种玩笑。”他说:“不是,我和你说真的,不是开玩笑啊!你倒是可不可同我去死呢?”大儿子说:“不可以的!你已经给我娶了老婆,我现在也有儿子了。我死了,那我儿子怎么办呢?”他说:“哎呀!我这一生爱惜你爱惜得这么厉害,我叫你跟着我去死你不肯,你不去就算了!你赶快走,把银子给我叫来。”
他又和银子商量,说:“以前我对你哥哥比对你好一点,现在我发觉他对我一点孝心都没有。我觉得你平时很有孝心的,很听我的话。现在我要死了,你可不可以跟着我去死去啊?”银子说:“金子都不愿意跟你死去,我怎么可以跟你去死呢?这不可以的!你要死就快点死了,你不能叫我跟着你死啊!”于是乎一甩袖子走了,边走边骂:“你这做父亲的真是老糊涂了,真是无知识,我这么年轻,什么还都没有享受够呢,你就叫我跟着你死,岂有此理!像你这种老人留在世间简直是废物!”他只有找小儿子了。
他把第三个儿子业障找过来说:“业障,现在我就要死了,你可不可以跟我去死啊?”业障说:“可以,可以,这我最高兴了!你走到什么地方,我就跟你到什么地方,我来侍候你。”他人一听,还算不错,这一生还有一个儿子陪葬很满足了。于是业障就跟着他去见阎罗王去了。
阎罗王见他来了,就问他说:“你一生卖米就对水,卖酒也对水,有没有这回事啊?”他说:“没有啊,我没有做过这么缺德的事情啊!”他这个儿子业障就说:“有啊!我看见你卖酒、卖米都对水的,他说的没有错啊,怎么你不承认呢?”这个儿子到那儿给他作见证,证明他是做了这些坏事来着,所以他也没有话讲了,于是乎就堕地狱去了。这时候他恍然大悟,说:“原来你跟着我来是来给我作见证,见证我造了罪业。早知道这样,你不要跟我来就好了。”所以说:
金银不肯去,唯有业随身;
阎君审问时,业云真又真。
你死的时候,金子、银子都不肯跟着去,只有业障跟着去了。阎君审问的时候,业障就说这个也是真的,那个也是真的。所以这个业障是很厉害的。什么叫业障呢?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你做好事就有善业,做恶事就有恶业。恶业就是业障。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那是我作沙弥时候的事情,当时正逢过新年。中国人过年,无论庙上或一般人家都要写对联,贴到门上,又叫挥春。庙上或者就写“如意吉祥”,或者写种种吉祥的话。
那时候我就写了“智慧如海”四个字,这四个字我写得很快,也写得好像有一点笔力似的。另外有一个师兄也是个沙弥,他看见这四个字很欢喜,就一直念:“智慧如海、智慧如海、智慧如海……”念来念去,总这么念。念了很多遍,我听了很讨厌,就对他说:
“我看你是‘业力如海’。”他听我这么一说,当场就大发无明,很生气地大声说:
“你怎么看我‘业力如海’?你怎么看我‘业力如海’?”就想要和我打架的样子。
“你先不要着急,听我说。我说你业力如海,你不单不应该发脾气,而且还应该谢谢我祝福你。”
“岂有此理,你说我业力如海,我还要谢谢你?没有这个道理!”我说。
“你听我下回分解啊。我给你解释解释,你就明白了。”
“你解释什么?”
“你知道什么叫业啊?”
“业就是人所造的嘛。”
“这个业有善业、恶业。如果我说你善的业力如海,那么你怎么样呢?”这回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闭不上了,也没有话讲了。我说:
“我没有说你是善业或者是恶业如海,你怎么就发起脾气来了?我的意思是说你善业如海。那你现在怎么样?”
“那没有问题了,那我要、我要……”就向我道歉认错了。我又说:
“冲着我这句话,你就应该请我吃斋的。”他连说:
“好!好!好!”答应请我吃斋了。
你看,就这么妙,就差一个字,加上一个善字,他那么大的脾气即刻就没有了。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也叫妙法。你懂吗?就一个字我没说清楚,他就发脾气了。我再添上一个字,善业如海,他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一个字就能令人发脾气,也能令人欢喜。人的这个心是特别奇怪的,一个字就能令人一喜一怒,业力就是这样子。
还有一次,我手上拿着这么一卷纸,也是我这个沙弥师兄看见了,他这个人很多事的,很喜欢管闲事,就问我:
“你拿的这个是什么?”
“这是卖你的契纸。”哈!他又发脾气了。就因为他欢喜发脾气,所以我有的时候就找一点工作,叫他发一发脾气。他又问一遍:
“什么?”
“卖你的契纸。”
“你怎么可以把我卖了,你怎么可以把我卖了!你有什么权力来卖我?”他发脾气了。
“我当然有权力卖你,我有这个特权。我卖你,你还要欢喜的。你不欢喜,我还不会卖你呢。”
“你什么特权?”他更火了,和我大发脾气了。
“我卖你,有人买你,你一定会欢喜的。”我说。
“岂有此理!你卖我,有人买我,我还会欢喜?你讲来听听。”
“我把你卖给释迦牟尼佛永远作和尚。”他又眼光光的,睁着眼睛这么看着我,也不闭眼了。我说:“可不可以?你高兴不高兴?”“可以,可以!”我小的时候很顽皮的。
你看,一样的事情,经过我这么一说,说要卖了他,他还很高兴。这也是妙法,你不要以为这个是讲笑话。
再来讲魔境。魔境就是魔的境界。你若不修道,这魔还不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没有修道的时候就等于是个穷人,这个魔就等于是土匪,土匪不会去抢穷人,因为他知道穷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抢。你一修道了,这就等于发了财一样。你有钱了,土匪不论白天晚间都会找机会来抢你的财宝,所以你修道就有魔。所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9 1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