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4|回复: 8

[学佛交流] 听佛的话,放弃小乘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电子版《乾隆大藏经》:第0273部~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73部  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 至相寺. 沙门. 释智严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法界藏殿诸佛所会无边道场。与大比丘众菩萨摩诃萨俱。时此道场有一夫人,名曰‘功德庄严开敷花’,合掌向佛退坐一面。  
  尔时,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萨,何等之人.非善知识.不应共住? 佛告夫人:若三界中,梵释四王、沙门、婆罗门,皆与修行菩萨为善知识。惟除声闻非善知识。恐声闻退修行菩萨大乘道行。何以故?声闻.缘觉.为己利故,劝引初修行菩萨回入小乘。是以声闻乘人.非善知识.夫人当知。初修行菩萨.不应与声闻比丘.同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若初修行菩萨智慧弥广.无二分别.悟大乘法.而为方便.劝引声闻令入大乘.方许同住。若声闻比丘福智狭劣.则修行菩萨.不应为说.甚深大乘.恐其诽谤。复次修行菩萨.不应数览.小乘经论。何以故?为障佛道故。夫人当知,修行菩萨,宁舍身命,不弃菩提.而入声闻求罗汉道。菩萨劝请一切众生已。尔时若舍菩提之心。别起异道入于声闻罗汉道果。因恼乱故,菩萨而退菩提,二人俱堕无间地狱。佛告夫人:修行菩萨宁犯‘杀’等五种大罪。不学须陀洹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萨宁于一劫,百劫乃至千劫受地狱苦,不学斯陀含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萨宁堕畜生,不学阿那含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萨宁杀害众生堕于地狱,不修阿罗汉果,不退菩提。罗汉独证私入涅槃,譬如小贼密入他舍。修行菩萨菩提心故,摄诸众生。宁同火坑,不住声闻寂灭涅槃,不退菩提。以是义故为摄众生令入佛道故。如是修行菩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之所尊重。堪任供养,超越声闻。则邪魔眷属无能娆恼。  
  尔时夫人白佛言:何者邪魔眷属?佛告夫人:敷演大乘经典之处,若有众生,闻说大乘,心不乐闻,调弄诽谤。当知则是邪魔眷属,诽谤大乘经典心故,死堕阿鼻受苦无量,复生饿鬼,食火屎尿。无量劫中受苦毕已,后生人中盲聋喑哑病癞不具。此等众生命终之后经无量生,方得值遇如来亲承供养,于诸佛所还复得闻大乘经典,纯一无杂。尔时如来于诸毛孔普出言音,一一毛孔出无量亿百千法光,复生无量法音偈赞。时此会中,若有声闻,则闻声闻乘法,若有缘觉乘人,则闻缘觉乘法,若有大乘行人,则闻大乘妙法。鸟狩之类,各随其音而闻佛法。于此会中所有众生,过去未曾耳闻佛法,皆见如来默然不语。其余众生过去曾谤大乘经故,虽于多劫堕在地狱、饿鬼受苦,由谤法时大乘入耳,是故佛所亲闻大乘,心生欢喜。而发无上菩提之心,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夫人白佛言:所说‘大乘’,何故名为‘大乘’,何故说为大乘?
佛言:夫人,善哉、善哉,夫人深乐大乘,以是义故,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乘名号,所谓一者.令人深乐,是名大乘。二者.不动,是名大乘。三者.无过,是名大乘。四者.无量,是名大乘。五者.如四大海,是名大乘。六者.金翅及紧那罗、摩睺罗伽,杂类所敬,是名大乘。七者.乾闼婆所赞,是名大乘。八者.诸天恭敬,是名大乘。九者.梵天归依,是名大乘。十者.天帝所敬,是名大乘。十一者.四王所摄,是名大乘。十二者.龙王供养,是名大乘。十三者.菩萨奉持,是名大乘。十四者.成就佛性,是名大乘。十五者.贤圣归依,是名大乘。十六者.一切普堪所受,是名大乘。十七者.如药树王,是名大乘。十八者.断诸烦恼,是名大乘。十九者.能转法轮,是名大乘。二十者.无言、无说,是名大乘。二十一者.如虚空相,是名大乘。二十二者.三宝种性无断,是名大乘。二十三者.钝根众生不信,是名大乘。二十四者.超过一切,是名大乘。  
  尔时佛说大乘威力名号之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百千乐器不鼓自鸣,则于空中诸天雨花,无量百千天子,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无量百千声闻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初戒菩萨未悟法者,皆已悟解。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法何名?如何奉持?佛言:是经名为大乘巨拏胜,斯受持。又名‘说妙法决定业障’,受持。如来说此经已,阿难及功德庄严开敷花夫人,及诸天龙八部,皆大欢喜持受奉行。  
l 【至相寺】: 位于陕西长安终南山。系隋初靓渊创建。嗣后有智正仰慕靓渊之风,来住此寺二十八年。隋代大业七年(611)四月靓渊入寂,弟子法琳于其散骸之地,建立舍利塔一座。其后有智俨住于本寺,从法琳、智正学华严,为我国华严宗第二祖,世号至相大师。至相之名遂因智俨而著名。本寺与三阶教信行之百塔寺相邻,北岩之前有信行之碑及信行弟子裴玄证之碑。[续高僧传卷十四、卷十六、卷二十七、金石续编卷三、华严经传记卷三、三阶教之研究]
l 【智严】:于阗国人。俗姓郁特。初名乐。幼随于阗国王之质子来华,夙受荣禄,隶属鸿胪寺。资性淳质贞信,因受唐皇室厚恩,欲出家以酬之,故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五月,奏请舍宅为寺,十一月出家。翌年,入终南山至相寺,虚心静虑,宴坐经行,常在石鳖谷修头陀行。开元四年(716),善无畏来唐,师与‘一行’共就善无畏受法,并学梵语。开元九年,奉敕.于石鳖谷.阿练若.及奉恩寺翻译经论,译有《说妙法决定业障经》、《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等,计四部,六卷。另译有‘尊胜陀罗尼咒’、‘法华经药王菩萨咒’等七首。寂年、世寿均不详。[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卷九、大日经义释序、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高僧传卷二]

发表于 2015-5-2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小乘,何来大乘?没有基础,哪有上层建筑?小心脚跟不稳,一头栽下来。


补充内容 (2015-5-23 09:22):
三乘的任何一乘都不能诽谤,都要修行。
发表于 2015-5-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请师兄慎言,诽谤正法会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路
这种断章取义,纯粹是在为自己造罪,建议师兄尽快忏悔
此经是为新学菩萨讲述菩提心的重要性,和修行小乘佛法无关,请不要以此来断绝佛法

点评

佛言:回小向大。见《楞严经》 又言:心向小乘是为魔业。见《大集经》13卷虚空藏问品 六之二。‘四十二魔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11:11
发表于 2015-5-2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弟子 发表于 2015-5-23 09:21
没有小乘,何来大乘?没有基础,哪有上层建筑?小心脚跟不稳,一头栽下来。

人家贴的可是佛经哟!

另外,您是换了头像了敢情?
原来的樱桃确实不搭您的风格,嫌娘了点儿!
发表于 2015-5-2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5-23 20:29
人家贴的可是佛经哟!

另外,您是换了头像了敢情?

          本来想换成金刚的像,又怕吓着别人,算了吧,温柔点。
发表于 2015-5-24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弟子 发表于 2015-5-23 20:37
本来想换成金刚的像,又怕吓着别人,算了吧,温柔点。

批判双修的帖子老给顶上来,
你挑这时节换上根儿挺得笔直的金刚杵,
看了让人难为情呀!
发表于 2015-5-2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5-24 04:47
批判双修的帖子老给顶上来,
你挑这时节换上根儿挺得笔直的金刚杵,
看了让人难为情呀!

       你又想入非非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5-23 19:54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 ...

佛言:回小向大。见《楞严经》
又言:心向小乘是为魔业。见《大集经》13卷虚空藏问品 六之二。‘四十二魔业’

点评

请师兄分清,乐小乘与修小乘的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12:19
发表于 2015-5-2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親尘 发表于 2015-5-26 11:11
佛言:回小向大。见《楞严经》
又言:心向小乘是为魔业。见《大集经》13卷虚空藏问品 六之二。‘四十二 ...

请师兄分清,乐小乘与修小乘的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