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498|回复: 127

觉缘遍十方界咱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诸外道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五卷

**

**圆瑛大师著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宏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

**卯九  显见超情  分四    辰初  正遣自然    二  正遣因缘    三  迭拂妄情    四  责其滞情  辰初分二    巳初  阿难约遍常义疑自然    二  如来约随缘义以破之  巳初分三  午初  领性遍常    二  疑滥外计    三  疑违自宗    今初

**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

**此一大科,显见超情。以见性不变随缘故非自然,随缘不变故非因缘;自然、因缘,皆是妄情计执,见性两皆不属,故曰超情。  诚如法王所说:诚者实也;法王所说,指如来上文诸科,所说遍常之义。觉缘指见性,谓亲依觉性具有能缘之功能,故称觉缘。遍十方界者:乃称性周遍,不分科中,见性遍见一切,同体不分;不杂科中,见性周遍,非汝而谁?此二科俱成遍义。  湛然者:如寒潭止水,湛然不动,领不动科中,身境动摇,见无所动;无碍科中,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之义。  常住者:领无还科中,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不失科中,虽称颠倒,无始不遗之义。  性非生灭者:领不灭科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之义。如上诸科,俱成常义。阿难蹑之起疑,疑滥外宗,遂计自然。既破自然,复计因缘,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妄情用事耳!初领性遍常竟。

**

**午二  疑滥外计

**

**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

**先梵志是古来梵志也。其人自谓,梵天苗裔,志生梵天,即婆罗门种。娑毗迦罗,解见序分中。冥谛,为冥初自谛,是外道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也。彼数论师,计冥性是常,能生大等二十三法,与现今所说,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义似有滥。  及投灰等,诸外道种:投灰,亦云涂灰,有时以身投灰,有时以灰涂身,而修无益之苦行。等者等余拔发、熏鼻、卧刺、自饿、与持鸡戒、牛戒诸外道种。此等皆心游道外;种者类也。说有真我,遍满十方:真我,或即二十五谛,末谛之神我。外道计我相有三:一、大我;二、小我;三、不定我。此所说觉缘遍十方界,义似有滥大我,如来所说遍常,与外道有何差别?二疑滥外计竟。

**

**午三  疑违自宗

**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

**

**此举昔日自宗。楞伽山名,此云不可往,非有神通者,不能到故。佛依此而说《楞伽经》,表法殊胜,非二乘所能及。  大慧菩萨,是楞伽会上当机,等者等余众故。佛曾在楞伽山,为大慧等,广辩内教,与外道不同之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者,清凉云:‘无因论师,计一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如彼偈云:‘谁开河海堆山岳?谁削荆棘画兽禽?一切无有能生者,是故我说为自然。’此则拨无因果,不立修证,佛说因缘以破之,故曰:‘我说因缘,非彼境界。’如楞伽经颂云:‘我说唯钩锁钩锁,即是因缘,取相连不断义,十二因缘,名十二钩锁。,离诸外道过,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法者,是则无因论,彼坏钩锁义。’  又因谓种子亲因,缘谓资发助缘,内而三乘等性,须假宿生善根,种子为因;复假如来教法,以为外助之缘,方生诸乘所证之果;外而百谷等物,亦须种子为因,水土为缘,方生芽等,大异于彼外道所说,故曰非彼境界。

**

**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离远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同也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

**首句判同外计。谓我今观此,觉缘见性,亦成自然。非生非灭三句,谬取如来所显见性之义,以证成之。非生者,由来本有;非灭者,究竟不坏,即不失不灭科义。若有动、有还、有杂、有碍、有分、俱属虚妄颠倒,前显不动、无还、不杂、无碍、不分,故云远离。此实大乘正理,迥超凡情外计,阿难不达,反取之以证自然,故曰似非因缘即自然,盖外道自然,佛昔所破,今佛所说同彼自然,此疑违昔宗。

**

**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者:意谓佛之所说,与外道自然,或同或异,固所未谙,云何开示分明,令知拣择,不入群邪,顿获无戏论之真实心,而证妙觉明性之全体大用耶?初阿难约遍常义疑自然竟。

**


发表于 2015-5-1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说的真心之体遍法界十方,世间万物都是真心所造,是不是与外道的想法一样?我常说的无形相的真心遍十方,众生各个依赖此心自造,是不是也与外道的想法一样?

补充内容 (2015-5-18 14:57):
这是不是也是执取“寿者相”?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6: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佛问文殊,是文殊,非文殊?文殊答我真文殊。无是文殊,非文殊。只有一真,无是无非。这是一真法界,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实相无相。
发表于 2015-5-18 17: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存在一个像微尘之类的心遍布法界的。

点评

没有心就是一具死尸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18:36
发表于 2015-5-1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弟子 发表于 2015-5-18 17:01
其实不存在一个像微尘之类的心遍布法界的。

没有心就是一具死尸啦。
发表于 2015-5-1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5-5-18 18:36
没有心就是一具死尸啦。

      你没看仔细,是没有像微尘那样遍布法界的心,而不是没有心。

点评

真心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边际。过去无始,未来无尽。 没有像微尘的心。 真心无相。空如来藏。 真心无不相,随缘不变。不空如来藏。 真心无相无不相,空不空如来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19:28
发表于 2015-5-1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弟子 发表于 2015-5-18 19:20
你没看仔细,是没有像微尘那样遍布法界的心,而不是没有心。

真心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边际。过去无始,未来无尽。
没有像微尘的心。
真心无相。空如来藏。
真心无不相,随缘不变。不空如来藏。
真心无相无不相,空不空如来藏。
发表于 2015-5-1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5-5-18 19:28
真心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边际。过去无始,未来无尽。
没有像微尘的心。
真心无相。空如来藏。

这个尽虚空、遍法界、无相的心,是不是一种分别相呢?

补充内容 (2015-5-18 19:40):
觉得有些见解难以自圆其说。
发表于 2015-5-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讲的话与佛经,法师讲法不同。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关于真心,圆瑛大师,海仁法师,宣化上人,文珠法师,道源法师所讲都是一致的。包括净空法师。
发表于 2015-5-1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如果不明白真心是怎么回事,是没法子讲经的。因为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乘经典都没有离开心。可以说心是一切佛法的核心。
尤其讲楞严经的法师最低的标准是明心。不明真心,他肯定陷入混乱。
真心,妄心,识心,分别心,攀缘心,八万四千种心,,,,,无量之心。

点评

讲的真好~~不愧当大师兄称号。赞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5 07:17
发表于 2015-5-18 21: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5-5-18 20:27
你所讲的话与佛经,法师讲法不同。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关于真心,圆瑛大师,海仁法师,宣化上人,文珠法师 ...

你理解的是,有个无相的东西遍布法界,这个东西也是一种微细相啊,是寿者相。这不就是有了我相和寿者相了吗?

点评

对于真心从三个方面理解。 空间---尽虚空,遍法界。 时间---从无始来,尽未来际。无生无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21:39
发表于 2015-5-1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弟子 发表于 2015-5-18 21:34
你理解的是,有个无相的东西遍布法界,这个东西也是一种微细相啊,是寿者相。这不就是有了我相和寿者相了 ...

对于真心从三个方面理解。
空间---尽虚空,遍法界。
时间---从无始来,尽未来际。无生无灭。
发表于 2015-5-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相的角度来讲
1真心无相,但不是顽空。空如来藏。
2真心随缘,虚空法界色,空无不是真心所现。不空如来藏。
3空不空如来藏。无相无不相。
发表于 2015-5-1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真心的空间范畴
发表于 2015-5-1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

**前匿王答佛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故佛按其言云:汝今自己伤感,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但汝今时观此恒河之见,与昔童年所观恒河之见。是否亦有童耄之分?王言:不也,世尊。意谓观河之见,并无童耄之别。佛言以下,正显见性不灭,因面有皱,始知其变,因其有变,知有生灭。故佛以皱及不皱,以定其变与非变。进而以变及非变,以定其生灭与不生灭。面属色法,有形相可见,故知其时刻在变。见属心法,既无形相,何来有皱。见精指第八识之识精,性指元明之性。此识精元明之见性,既未曾皱,当然未变。有变化之色法,固受生灭;而此不变之见性,元本不生不灭,云何于汝身中,同受生死。而犹引彼以下是责迷,末伽黎,译云不见道,外道六师之一,以断灭为宗,故曰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见性元无生灭


发表于 2015-5-1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家,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

**子三领悟

**

**匿王闻佛开示,见性不灭,因而信解,悟知此身,死后不致断灭。舍此生后,再趣他生,顿除心中所疑。故欢喜踊跃,得未曾有。海公认为,经文应在舍生趣生之后,加‘见性不灭’四字,如是悟知此身,死后舍生趣生,是俗谛理;自此知因识果,努力向善,不堕恶道;悟知见性不灭,是悟真谛理。从今精进修行,菩提可期,不沦外道邪见,始不自负负人。否则,既负自己所请,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亦负佛所许,我今示汝,不生灭性;更负佛所开示,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海仁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发表于 2015-5-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

**寅三备明倒因分二。卯初示无倒性

**

**佛因阿难等不知颠倒所在,而瞻仰待教。故兴慈悲,拔其不知之苦,与其正知之乐。海潮普遍而不失时,如佛音圆满,正应阿难等待发之时而发。诸善男子,实概括四众弟子。我常说言以下是佛自引昔日言教,以显万法唯心之理。色以质碍为义,共有十一:谓内之五根及外之六尘,为八识之相分;心指八种识心,属于见分。诸缘,即能生色心二法之缘,亦即能生色法之亲因缘,增上缘;以及能生心法之亲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等四种。心所使,又名五十一心所法。为八种心王之所使,共分六位:一、遍行五,即作意、触、受、想、思遍于八种心王。二、别境五:谓欲、胜解、念、定、慧。三、善法十一:谓信、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四、根本烦恼六:谓贪、嗔、痴、慢、疑、邪见。五、随烦恼二十: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散乱、不正知。此二十种烦恼,是随根本烦恼而起,谓之随烦恼。六不定法四:即寻、伺、掉举、睡眠等。

**

**诸所缘法:即二十四不相应行。谓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依、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此二十四法,不与心法相应,因非能缘之心故;亦不与色法相应,以无质碍,非所缘境故;更不与真如相应,因是生灭法故。古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六无为指: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受想灭,真如等无为法。此百法括尽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

**唯心所现,此心是指真心而非妄心。此真心为一切诸法之所依,一切诸法无不依此真心而幻现。如狂华依空,波浪依海,华与波浪俱无实体。正遍知,性颠倒,皆依心现,亦无实体。若达万法唯心所现,于身心世界,不执我执法,不住不著,即名正遍知。若于唯心所现之法,妄生取著,横起遍计,名性颠倒。佛常说此理,目的欲令众生,了知万法唯心,不起我法二执,受用等佛。故曰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以下,正结唯心所现。既一切法唯心所现,则汝阿难,及此大众之身及心,亦无非真心中所现之物。以真心清净本然,不可思议曰妙,朗照法界曰妙明,本无生灭曰真;性纯无杂曰精;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谓之妙心。妙明即般若德;真是法身德,精是解脱德。一心圆具三德,故曰妙心。此妙心为能现,诸法为所现,故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佛达此理,名正遍知;汝等迷此理,号性颠倒。


发表于 2015-5-18 22: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5-5-18 21:56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 ...

既然身体和诸法都是真心所现的假象,并无实事,那就没有真实的双修邪法、莲花生之类事情了,都像梦中所见的一样是假象了。缘生则见,缘灭则无。

点评

宝莲香比丘尼受菩萨戒,行淫说无因果,活堕地狱。善星比丘,邪知邪见死后堕入地狱。 百丈禅师度野狐,一句不落因果,500世堕为狐狸。 莫拨无因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8 22:59
发表于 2015-5-1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弟子 发表于 2015-5-18 22:12
既然身体和诸法都是真心所现的假象,并无实事,那就没有真实的双修邪法、莲花生之类事情了,都像梦中所见 ...

宝莲香比丘尼受菩萨戒,行淫说无因果,活堕地狱。善星比丘,邪知邪见死后堕入地狱。
百丈禅师度野狐,一句不落因果,500世堕为狐狸。
莫拨无因果。
发表于 2015-5-1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师大德] 为何淫欲堕地狱,戒淫能升天的原理----请看大佛顶首楞严经世尊开示 [color=#444444 !important][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复制链接]
礼敬诸佛



37
主题
652
帖子
809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积分809听众5收听0
电梯直达[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2-7-26 08:27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本清源——往生净土条件与辨析,没有什么事情比往生更简单!更重要!
大佛顶首楞严经开示地狱的由来-------宝莲香比丘尼活堕入地狱
2011-05-04 9:46

大佛顶首楞严经开示地狱的由来及宝莲香比丘尼活堕入地狱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若是这微妙灵明之真心,本来是清净,周遍十方,圆融无碍。那么器世界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和情世间的一切众生,甚至最微细的蠕动含灵,都是具足真如自性,也就是十方如来,成佛的真体。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既然是佛的真体,为什么又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道和天道等等的差别呢?这些六道众生,是本来就有,还是从虚妄的习气,而致有生死轮回呢?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世尊,即如宝莲香比丘尼,本来已受菩萨戒,但偷偷与人行淫,还妄说行淫不过是彼此交欢,既不是杀生,又不是偷盗,是没有业报的。说这些话后,即从她的阴部,生起大猛火,再延烧至全身的骨节,终于堕落无间地狱。

无间狱是经无量劫,万死万生,日以继夜没有间断。好淫的人,死后堕地狱,男的见铜柱是美女,女的见铜柱是美男,即趋往抱柱。柱即变成猛火,燃烧其身。淫属火故叫淫火。好淫的人堕无间狱,到处都被火烧,岂不可怕!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又如琉璃大王杀戮释迦种族。善星比丘,妄毁因果,说一切法空。这二个人不必等死后而生身即堕阿鼻地狱,受大苦报。

琉璃大王杀戮释迦种族有远近二因。近因是琉璃王为太子时,一日回外婆家,登坐佛未坐过之庄严法座,故释迦族人骂他为婢生,哪有福德坐此宝座,太子怀恨在心,对侍臣“好苦”说:“等我继王位时,定报此辱。”以后太子废父自立为王,“好苦”便鼓励他不要忘记释迦族人之辱,因此起兵灭释种。目犍连尊者即请佛救度,佛只默然无语。目犍连尊者不得已就持钵盛五百释种往天上。及至诛戮完毕,大兵既退,目犍连尊者持钵往见佛。佛说:“定业难逃,非你定力所能救度。我亦头痛三日呢!”目犍连尊者即启开钵盖,发现五百释种皆化为血水。

佛说:“远因是在往昔逻阀城中,有池多鱼,居民多捕鱼为生。后因天旱水干,池内有二鱼王,一名为麸,一名为多舌,亦为居民所捕。当时有一小儿用竹竿戏敲鱼头三下。昔日的捕鱼人即现在释种,麸鱼即琉璃王,多舌鱼即好苦,而小儿是我(即释迦牟尼前身),因果报应照彰,是很难避免的。”

善星比丘是佛堂弟之子,亲近恶友,拨无因果,专和佛作对,妄说一切法空,业无本体也是空,故造什么业都无罪,不会有果报。

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属淫,琉璃王报复属怒,善星诳妄说法属痴,故淫怒痴三者都是堕地狱之因,修行人不可不慎,应该戒除。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究竟这些地狱,是不是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还是各人有各人的业感,各人有各人的报应?惟望世尊大慈悲,开导我们童蒙无知,亦令一切持戒的人,听到这个决定义理,大家都乐意持戒,谨洁奉行,不敢丝毫有犯!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嘉许阿难说:你问得最对机,最合我意,我正想进一步为大众说明,因果是丝毫不爽,所以大家都要严持禁戒,才不堕入邪知邪见而受苦报。你们小心听著,我应当详详细细为你们解释。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性,本来是真如佛性,清净无染,只因一念妄动,迷失本真,致有无明而成妄见。由妄见而生妄习,以业感为因,将原本的一真,分为内分妄和外分妄。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什么是内分呢?内分即身分之内,生出爱染。爱染即情:喜、怒、哀、乐、爱、恶和欲七情,在身内积聚不休就能生出爱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1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