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54|回复: 37

[戒律] 转载---戒律学纲要序---竺摩长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戒律学纲要》序 (2015-03-11 20:54:46)[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佛学 戒律 比丘 佛法 七众弟子分类: 教义论述类

**

 竺摩长老
      佛法在印度,早由空有两大思潮的激扬,而演成大乘性相的两大派系。传来中国,到了黄金时代的隋唐,大小乘十宗的旗帜,也已很鲜明地竖立起来。各宗派的创立者虽从修证佛法的境界各自发挥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建立其不同的宗派。可是回到修持上来,则不归于戒律,即归于禅观或净土;而修禅观或净土行者,仍不能离开戒律,以戒律为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那么,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徒,对于戒律都是一样的需要,因全部佛法都是建筑在戒律之上的。所谓:「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毘奈耶为首。」这是为佛徒的铁律,谁也不能否认的。《四十二章经》则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证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有志修学佛法而于戒行有亏的,读到佛陀这些教诫的经文,不能不毛骨悚然而思有以匡正了。
**佛律虽很谨严,条文也很繁琐,但在今日真能「严净毘尼,研究律藏」的人,又有几多呢?不特束置高阁无人过问,就是能谈戒律的人也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没有勇气就不敢谈了。这原因或在戒律的性质太严肃,末世业障深重,持之不易,索性不持了,谈也无益,索性不谈了。近世佛门的大心之士,有监乎此种衰颓而散漫无章的情形,有发心出来提倡振兴律学,也有认为律学有重新估价的需要。根据律部中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理由,主张适宜时地环境的需求,可行者行,不可行或行不通的,不妨舍弃。其实这种思想也不始于今日,远在二千五百年前,在阿难陀和大迦叶领导的教团中,早已发生争论了。阿难在第一次结集经典后曾说:「佛将入灭时曾告我,大众若欲弃小小戒,可随意弃。」当时迦叶板起面孔反对道:「佛所未制,今不别制,佛所已制,不可少改。」据律部记载,当时还有一愚痴比丘说:「那老头(佛)去世甚好!他在世时常拿戒律约束我们,这件不许做,那件不准行,如今我们可以极自由地为所欲为了!」迦叶听了觉得痛心,也因此而发起结集律藏。

**本来戒法为四众弟子的金科玉律,应守应行,理所当然,那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谓「毘尼久住,正法久住」;可是在事实上,又有不然,不但在佛灭后的初期,诸大罗汉之间为了戒律的可舍与不舍问题,发生歧见,弄到教团的不协调;就是在佛陀时代,不是已有「六群比丘」及比丘尼出现了吗?难道那时毘尼不住世吗?不是正法住世时代吗?这或者由于众生的慧根深浅与向道之心有无而所使然:其慧根深而向道心坚切的,即能严持戒律;其慧根浅而向道心薄弱的,自然难得清净了。或者以戒律太严肃,条文又繁琐,使人望之生畏,感到不易坚持,或坚持亦难到底,无形中便松弛了。

      佛历二五○五年春,我在星洲方便禁足期间,在《无尽灯》上读到圣严法师作的〈受戒学戒与持戒〉及〈戒律的传承与弘扬〉,觉其慧解敏颖,文笔犀利,所言切中时弊,深为感动。当时曾以《灯》刊读者的名义略致薄敬。在那文末谈到弘一律师尝自检验,认为自己非但不够比丘的资格,也不够沙弥的资格,甚至连一个五戒满分优婆塞的资格亦不够。一个闻名持戒的律师,还不敢以满分五戒净人自居,可知戒条是如何地谨严难守了。明朝的紫柏大师,胁不著席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戒和比丘戒,到不得已时也只为人授五戒。莲池大师尝自称为「菩萨弟子」或「沙门」,不敢以比丘自居。蕅益大师阅过律藏之后作「退戒缘起」,认为一向所受的戒不合法,没有做比丘资格,自称「菩萨沙弥」,太虚大师亦有「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从古今高贤的谨严处,知戒律是如何的严格,不易如法受持,但亦不能因持得不够圆满就不持,应量力求受,不逾绳墨,才不负弘扬戒律者的用心!
**自来在佛门中提倡戒律的人,以上座硕德为多,青年人来谈戒律的倒不多见。今作者圣严法师,年轻志高,学富力强,从研究戒律而弘扬戒律,欲以戒律精神振兴佛教,这不能不使人敬佩!他曾说过,写作本书是受了蕅益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影响很多,但没有全部走他们的路线,甚至也没有全部站在南山宗的立场。可知他对戒律,是另有新的看法。看他的志趣,似走在弘一律师与太虚大师之间,而更接近后者的意趣。在生活上着重戒律的根本精神,不拘滞于条文的呆板死守,在思想上接通佛陀的根本教义,活用于时代的文化领域。这意趣正是时代的产物,把它尽量表达出来,培养佛教的时代精神,使每一个怀有整理僧制职志的新时代佛教青年,思想都能够走向这一路线,汇成一条佛教新时代的文化洪流,那么一切佛教的垃圾就不怕冲不开。他对晚近的教内同道,还曾慨然的说:「若标榜持戒,便成了孤独古怪;若标榜学教,便成了放浪形骸;若标榜学禅与密,便成了神鬼模样。」这也是一针见血之论,对于患了严重麻痹症的现代佛教内部,是不无晨钟暮鼓的作用。他对佛教现状既有如此深的了解与抱负,自然对振兴律学另有最应时的立场与看法,而写出来成为文字,自然也不同凡响了。

**作者再次来书问序于我,并提示本书的宗要是:「为了实际的要求,本书的内容既是通俗性的,也是研究性的,尤其是实用性的。所以除了具足戒及式叉戒之外,其余各戒均录有受戒仪轨,并且尽量介绍最切实、最简明、最能适应于普遍要求的受戒仪轨。至于介绍各戒的性质、意义、渊源、作用以及为何受戒、如何受戒、受戒之后又如何,那自是本书应负的责任了。所以读了本书之后,对于戒律当可得到一个具体的印象。」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本书的内容与价值。全书约有十九万字,把七众弟子个别的戒法描绘出来,虽然有他自己的见解,但每篇都是有所根据的。比如比丘、比丘尼戒,是本弘一律师之意而写的,菩萨戒是综合《璎珞经》、《梵网经》、《瑜伽论》、《持地经》等经,及《梵网经》、《瑜伽论》各名家注疏的重要内容而写的。我还认为本书的好处是引经据典,把七众弟子的戒法,做简明而有系统的叙述,使读者得到不少的便利和切合实用。时丁末世,人性疏懒,已很少有人能向《大藏经》中去翻阅长篇累牍的众多律部,因此身为七众弟子的很多,真能了解七众律仪皮毛的已很少,更谈不到去做深刻的研究分析与叙述。那么本书正适合现时的七众佛徒的需要,若能人手一编,时加玩味,便知道自己学佛所应做的是些什么事,同时也不负写作者的一番美意。在律制松弛,佛法衰颓的今日,律学已成了冷门的学问,少人问津;而作者既专志攻修,又勤于写作,所写的又是热情奔放,审理明晰,文笔通畅,适合一般口味的文章,求之于现代青年法师,真是异军突起,希有难得。

**作者又曾在来信中,慨叹自己不够资格来谈戒律,来写戒律;就是我,更不敢也不配为这部神圣的律书作序,所以延搁到一年多也不想动笔。但感于作者的智慧与热诚,屡屡来函说明他写本书一气呵成,不曾间断,完全因第一篇绪论发表在《灯》刊得到我的鼓励所致,因此使我对本书的完成,虽没有居功之心,却有欢喜之情,不能不写这一篇不象样的序文,来做随喜功德的赞歎了!

佛纪二五○八年十月三十日竺摩写于槟城正慧讲堂

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竺摩长老
      佛法在印度,早由空有两大思潮的激扬,而演成大乘性相的两大派系。传来中国,到了黄金时代的隋唐,大小乘十宗的旗帜,也已很鲜明地竖立起来。各宗派的创立者虽从修证佛法的境界各自发挥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建立其不同的宗派。可是回到修持上来,则不归于戒律,即归于禅观或净土;而修禅观或净土行者,仍不能离开戒律,以戒律为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那么,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徒,对于戒律都是一样的需要,因全部佛法都是建筑在戒律之上的。所谓:「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毘奈耶为首。」这是为佛徒的铁律,谁也不能否认的。《四十二章经》则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证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有志修学佛法而于戒行有亏的,读到佛陀这些教诫的经文,不能不毛骨悚然而思有以匡正了。
**佛律虽很谨严,条文也很繁琐,但在今日真能「严净毘尼,研究律藏」的人,又有几多呢?不特束置高阁无人过问,就是能谈戒律的人也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没有勇气就不敢谈了。这原因或在戒律的性质太严肃,末世业障深重,持之不易,索性不持了,谈也无益,索性不谈了。近世佛门的大心之士,有监乎此种衰颓而散漫无章的情形,有发心出来提倡振兴律学,也有认为律学有重新估价的需要。根据律部中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理由,主张适宜时地环境的需求,可行者行,不可行或行不通的,不妨舍弃。其实这种思想也不始于今日,远在二千五百年前,在阿难陀和大迦叶领导的教团中,早已发生争论了。阿难在第一次结集经典后曾说:「佛将入灭时曾告我,大众若欲弃小小戒,可随意弃。」当时迦叶板起面孔反对道:「佛所未制,今不别制,佛所已制,不可少改。」据律部记载,当时还有一愚痴比丘说:「那老头(佛)去世甚好!他在世时常拿戒律约束我们,这件不许做,那件不准行,如今我们可以极自由地为所欲为了!」迦叶听了觉得痛心,也因此而发起结集律藏。

**本来戒法为四众弟子的金科玉律,应守应行,理所当然,那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谓「毘尼久住,正法久住」;可是在事实上,又有不然,不但在佛灭后的初期,诸大罗汉之间为了戒律的可舍与不舍问题,发生歧见,弄到教团的不协调;就是在佛陀时代,不是已有「六群比丘」及比丘尼出现了吗?难道那时毘尼不住世吗?不是正法住世时代吗?这或者由于众生的慧根深浅与向道之心有无而所使然:其慧根深而向道心坚切的,即能严持戒律;其慧根浅而向道心薄弱的,自然难得清净了。或者以戒律太严肃,条文又繁琐,使人望之生畏,感到不易坚持,或坚持亦难到底,无形中便松弛了。

      佛历二五○五年春,我在星洲方便禁足期间,在《无尽灯》上读到圣严法师作的〈受戒学戒与持戒〉及〈戒律的传承与弘扬〉,觉其慧解敏颖,文笔犀利,所言切中时弊,深为感动。当时曾以《灯》刊读者的名义略致薄敬。在那文末谈到弘一律师尝自检验,认为自己非但不够比丘的资格,也不够沙弥的资格,甚至连一个五戒满分优婆塞的资格亦不够。一个闻名持戒的律师,还不敢以满分五戒净人自居,可知戒条是如何地谨严难守了。明朝的紫柏大师,胁不著席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戒和比丘戒,到不得已时也只为人授五戒。莲池大师尝自称为「菩萨弟子」或「沙门」,不敢以比丘自居。蕅益大师阅过律藏之后作「退戒缘起」,认为一向所受的戒不合法,没有做比丘资格,自称「菩萨沙弥」,太虚大师亦有「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从古今高贤的谨严处,知戒律是如何的严格,不易如法受持,但亦不能因持得不够圆满就不持,应量力求受,不逾绳墨,才不负弘扬戒律者的用心!
**自来在佛门中提倡戒律的人,以上座硕德为多,青年人来谈戒律的倒不多见。今作者圣严法师,年轻志高,学富力强,从研究戒律而弘扬戒律,欲以戒律精神振兴佛教,这不能不使人敬佩!他曾说过,写作本书是受了蕅益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影响很多,但没有全部走他们的路线,甚至也没有全部站在南山宗的立场。可知他对戒律,是另有新的看法。看他的志趣,似走在弘一律师与太虚大师之间,而更接近后者的意趣。在生活上着重戒律的根本精神,不拘滞于条文的呆板死守,在思想上接通佛陀的根本教义,活用于时代的文化领域。这意趣正是时代的产物,把它尽量表达出来,培养佛教的时代精神,使每一个怀有整理僧制职志的新时代佛教青年,思想都能够走向这一路线,汇成一条佛教新时代的文化洪流,那么一切佛教的垃圾就不怕冲不开。他对晚近的教内同道,还曾慨然的说:「若标榜持戒,便成了孤独古怪;若标榜学教,便成了放浪形骸;若标榜学禅与密,便成了神鬼模样。」这也是一针见血之论,对于患了严重麻痹症的现代佛教内部,是不无晨钟暮鼓的作用。他对佛教现状既有如此深的了解与抱负,自然对振兴律学另有最应时的立场与看法,而写出来成为文字,自然也不同凡响了。

**作者再次来书问序于我,并提示本书的宗要是:「为了实际的要求,本书的内容既是通俗性的,也是研究性的,尤其是实用性的。所以除了具足戒及式叉戒之外,其余各戒均录有受戒仪轨,并且尽量介绍最切实、最简明、最能适应于普遍要求的受戒仪轨。至于介绍各戒的性质、意义、渊源、作用以及为何受戒、如何受戒、受戒之后又如何,那自是本书应负的责任了。所以读了本书之后,对于戒律当可得到一个具体的印象。」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本书的内容与价值。全书约有十九万字,把七众弟子个别的戒法描绘出来,虽然有他自己的见解,但每篇都是有所根据的。比如比丘、比丘尼戒,是本弘一律师之意而写的,菩萨戒是综合《璎珞经》、《梵网经》、《瑜伽论》、《持地经》等经,及《梵网经》、《瑜伽论》各名家注疏的重要内容而写的。我还认为本书的好处是引经据典,把七众弟子的戒法,做简明而有系统的叙述,使读者得到不少的便利和切合实用。时丁末世,人性疏懒,已很少有人能向《大藏经》中去翻阅长篇累牍的众多律部,因此身为七众弟子的很多,真能了解七众律仪皮毛的已很少,更谈不到去做深刻的研究分析与叙述。那么本书正适合现时的七众佛徒的需要,若能人手一编,时加玩味,便知道自己学佛所应做的是些什么事,同时也不负写作者的一番美意。在律制松弛,佛法衰颓的今日,律学已成了冷门的学问,少人问津;而作者既专志攻修,又勤于写作,所写的又是热情奔放,审理明晰,文笔通畅,适合一般口味的文章,求之于现代青年法师,真是异军突起,希有难得。

**作者又曾在来信中,慨叹自己不够资格来谈戒律,来写戒律;就是我,更不敢也不配为这部神圣的律书作序,所以延搁到一年多也不想动笔。但感于作者的智慧与热诚,屡屡来函说明他写本书一气呵成,不曾间断,完全因第一篇绪论发表在《灯》刊得到我的鼓励所致,因此使我对本书的完成,虽没有居功之心,却有欢喜之情,不能不写这一篇不象样的序文,来做随喜功德的赞歎了!

佛纪二五○八年十月三十日竺摩写于槟城正慧讲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序
我能够再度出家,是在重重的困难之下达成的,这要感激我现在的剃度恩师东公老人,他全心全力地帮助了我,也成就了我;而我能在从军十年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出家身分的恢复,这要感激南亭长老,他自始至终地爱护著我,也鼓励著我。
正因为深深地感到,这一出家因缘的难能可贵,所以立志要做一个最低限度的清净佛子;至于清净的工夫,除了学戒持戒,就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剂。这是我学习戒律的动机。
本书的完成,我要感谢现居南洋的竺摩老人,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当我在南洋《无尽灯》发表了本书的绪论之后,便接到他老转来的十元美金,并说将为那篇文章单印流通;接著又得到更进一步的慨诺,他说当我写成戒律学的专著之时,若无出版的能力,他愿资助印费。
这是多么可贵的鼓励!于是,我就一直研究下来,也一直写了下来。
同时,这也是我的尝试。因为,戒律是一门枯燥而又繁琐的学问,以致近世以来,成了佛教的冷门,纵然有人研究,也多不脱古气,多是照著古调再弹,致令一般的人,不得其门而入,甚至妄加批评。因此,我要试用浅显的文字,将戒律的内容,配上若干时代的观念,以比较通俗的姿态,来跟大家见面。我是试著做复活戒律的工作,而不是食古不化的说教。
当然,我的目的,虽求通俗,但在尽可能不使读者厌烦的情形下,仍将戒律学上各种主要的问题,做了应做的介绍与疏导。所以,本书也征引了各部律典及古德注疏的重要资料,并且尽量注明出处,以便读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唯恐读者对于书中所引原文以及若干专有名词的隔阂不解,故也适度地采用夹注说明。
为了实际的要求,以及本书的篇幅所限,本书除了三皈、五戒、八戒、十戒等篇,写得堪称详细,至于具足戒及菩萨戒,只是做了纲要性的介绍,这也就是本书书名的缘由;虽然如此,具足戒及菩萨戒,已经占了本书篇幅的五分之二以上。所以,看了本书之后,对于戒律学的知识,当可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本书的性质,是通俗的,是研究的,更是实用的。除了式叉摩尼戒及具足戒之外,其余各戒,本书均录有受戒的仪轨,并且是介绍最切实、最简明、最能适应于普遍要求的受戒仪轨。至于各种戒律的渊源、性质、意义、作用,以及为何要受戒?如何来受戒?受戒之后又如何?那当更是本书应负的责任了。因此,本书的对象,既是已经受了各种戒法的佛子,也是那些准备要受各种戒法的读者。
从大体上说,本书受有蕅益及弘一两位大师的影响很多,但并没有全走他们的路线,乃至也没有完全站在南山宗的立场。因为从戒律学的本质上看,它是属于整个佛教的,它该是全体佛子共同遵守的轨范,而不仅是某一宗派的专利品。
虽然,本书有我个人的观点,但我所谈的问题,无不力求客观,无不力求这些观点是属于读者的要求,故也敢说,本书的内容,事事都有它的根据。
不过,由于我的学程还浅,本书的贡献,自也有限。本书的出版,如果尚有一些价值,那当归功于三宝的恩德,以及师友的鼓励;如有不良的后果,均该归咎于著者的粗疏。倘蒙指教,感激不已。
竺摩老人抱病为本书撰序,星云法师的佛教文化服务处斥资为本书印行初版,十三年后天华公司为之重排新版,在此一并致其无上的谢意。
圣严佛历二五九年元月二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受戒学戒与持戒(一) (2015-03-11 21:23:03)[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菩萨戒 比丘 五戒 戒律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一节 受戒
《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之所承认的。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门外汉。
佛教的戒律,因为佛子身分的不同以及等级的差别,所以也分有如下的各种名称:
1.       在家戒,共有四种:
1.           三皈戒。
2.           五戒。
3.           八关戒斋。
4.           菩萨戒。
2.  出家戒,共有五种:
1.           沙弥及沙弥尼戒。
2.           式叉摩尼戒。
3.           比丘尼戒。
4.           比丘戒。
5.           菩萨戒。
在这里,有三点要说明的。有人以为,三皈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其实,三皈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皈之后,也有三种禁止:
第一,皈依佛,尽形寿不皈依天魔外道。
第二,皈依法,尽形寿不皈依外道邪说。
第三,皈依僧,尽形寿不皈依外道徒众。
所以,皈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
      其次,在家人的八关戒斋,即是出家沙弥及沙弥尼所受十戒的上来九戒。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死生之门,所以称为八关。另加午后不食,称之为斋,合起来,便是八关戒斋。
再说,菩萨戒,在中国的近世,通行《梵网戒本》,此一戒本,可以通于四圣六凡(地狱道不能受戒,但也有人以为或可受戒)的一切众生,所以也不分在家的或出家的。近年,台湾传授菩萨戒,僧俗分开,出家人受梵网戒,在家人受《优婆塞戒经》的六重二十八轻戒。其实,这是尚有讨论余地的;因为《优婆塞戒经》中,明明告诉我们,六重二十八轻戒,乃是菩萨戒的根本,并非即是菩萨戒。
照理说,菩萨戒不论在家或出家,都是平等的。
      不过,佛法虽讲平等,乃是讲性体上的平等──立足点上的平等,不是讲事相上的平等──没有老少,没有尊卑,没有前后的平等;佛说人皆可以成佛,因为人皆本具佛性,众生不是诸佛,因其佛性未显。故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有等级和层次的,从三皈五戒,级级增加,层层上升,以三皈为基础,菩萨比丘为具足,受了三皈戒的人,自然不能等同菩萨比丘戒的戒行,却没有一个菩萨比丘是不受三皈戒的。以此可知,三皈仅是引导入门的方便,菩萨比丘才是进入佛门的最后身分。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也都现的比丘相,因此,凡是受了三皈戒的人,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受了五戒的人,应该再进一步,求受菩萨戒,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人,如果发心出家,自是功德无量,倘若无法摆脱世缘,无法披剃出家者,也该受持八关戒斋,为生死的牢狱打开一条出离的道路,切不要以为信了佛,皈依了三宝,就是佛子身分的「所作已办」了。

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受戒学戒与持戒(二) (2015-03-11 21:43:51)[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五戒 佛戒 四摄 法门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二节 学戒
      受戒,固然不能没有受戒的仪式,或在师僧之前,发殷重恳切之心而感发戒体,纳受戒体,或在佛菩萨形像前,礼拜忏悔,见到好相,如见光见华,见佛菩萨前来摩顶,而得受戒。但是,受戒者,只是一个佛子身分及其阶段层次的开始,绝对不是其身分阶段的完成,所以在受戒之后,必须学戒。四弘誓愿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什么法门呢?无非是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以期证佛所证。佛教的戒律,便是教人学佛所学,行佛所行,而至证佛所证的广大法门。也许有人不解,戒之为物,是在防非止恶,亦如社会的规约及国家的法律一样;戒是禁止,禁止佛子不得作恶,但是佛教的戒条有限,最少的只有三条,最多的比丘尼戒,也只三百四十八条,那里能够统摄一切法门呢?其实,佛教的戒律,禁止作恶,也禁止不作善。当作要作,称为作持,如果当作而不作,便是犯戒;不当作的不可作,称为止持,如果不当作而去作,便是犯戒。一般的人,对于佛戒的认识,只知有其消极一面的防非止恶,却未看到尚有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故《瑜伽菩萨戒本》中的四重四十三轻,一共四十七条,除了四条根本戒外,其余四十三条,竟可以三十二条摄入六度项下,十一条摄入四摄项下;也可以说,六度四摄,统摄了《瑜伽菩萨戒本》,前四重戒虽未分别摄入,但是轻戒皆由重戒的根本中开出;轻戒是重戒的分支,重戒是轻戒的根本。至于六度四摄,便是大乘菩萨的利他行善之门了;如再推广,六度涵盖万行,万行则可演化成为无量法门了。至于《瑜伽菩萨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中。
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项目,但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无论是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乃至菩萨戒,无有一种戒不是根据五戒引生的,也没有不将五戒列为重戒的。所以一切戒中,以五戒最重要,五戒学不好,一切戒都将无从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它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看起来,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是最普通最简单的事,但要仔细研究了五戒的内容之后,便知道并不如一般人所见到的那么简单和轻松的事了。弘一大师是近世的高僧,并以学律持律闻名,但他自验,他非但不够比丘的资格,也不够沙弥的资格,甚至还不够一个五戒满分的优婆塞的资格。我们试想,一位持律谨严的高僧,竟还不敢以满分的五戒净人自诩,降至一般而下的人们,谁还敢以五戒清净自居呢?在此,必须明白,弘一大师的自验,绝对不是因他破了根本大戒,而是说五戒的微细部分,无法顾得周全的意思。以此可见五戒的重要性及其严重性了,因为五戒是众戒的根本,众戒多由五戒开出,众戒稍有缺失,五戒即非绝对的清净了。这一点,希望受了戒的人,切实注意,不要心高意狂,以为自己已是清净佛子了。但是,受戒而不学戒,那就不会知道戒律的严正和神圣。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受戒学戒与持戒(三) (2015-03-12 10:52:51)[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法门 佛戒 佛学 四摄 五戒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三节 持戒

      不过,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在持戒,如果受而不学,那是懈怠愚痴;如果学而不持,那是说食数宝。佛陀制戒,是要佛子去遵行践履的,不是仅让佛弟子们增长见闻,充实话柄,而去批评这个和尚犯戒,那个尼众不规矩的。这也正是今日的佛门,最感痛心的事!佛门丑事,多半是由佛子传播出来,而且添油加醋,越传越不像话,你说我的丑事,我揭你的疮疤,唯恐说得不狠,唯恐揭得不深,到最后,使人听来,简直就没有一个是比较清净的佛弟子了。这不但毁了佛子自身的名誉,也破了许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的,乃是损坏了三宝的尊严。
      如果所有的佛弟子,人人都能学戒持戒,犯戒的人,固然少了,对于犯戒者的妄加批评,乱施攻击,也不会有了。因为一个真正持戒的人,他是不希望自己犯戒的,如果见他人犯戒,他只有向那个犯戒的人当面劝告,乃至殷勤三谏,经过三番劝谏,听者固善,假若不听,在此羯磨作法──僧团会议制度无法遵行的情形下,只好内心为他悲痛,否则的话,可在布萨诵戒之时,为之举罪,由大众秉公处断。绝不可以随见随说,见人便说,不分场合,不拘时间,也不管对方听者的身分。要不然,他说他人犯戒,如果说的是真话,他自己便犯了「说四众过」戒;如果所说不实,更加犯了「妄语戒」;如果被说者是出家人,他则犯了「毁谤三宝戒」;这三条戒,都是菩萨的重戒,无论在家出家,都是犯的波罗夷罪。波罗夷罪是现在失去戒体,死后当堕地狱的大罪,若犯一条,堕地狱的时间是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九十二万一千六百万年。所以一个持戒谨严的人,绝不会轻易说他人犯戒,如果常常说他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常常犯戒的人。
**在这里,尚有一点,必须注意:前面说过,佛门的戒律是有层次阶段的,所以在身分上说,也有严格的区别。在羯磨法中的规定,佛子犯戒,如不自行发露(以其犯戒类别的轻重,或在一位、二位、三位清净比丘前发露忏悔,或在大众僧前发露忏悔),见他犯戒的人,应该劝他发露忏悔,要是三谏不听,便在大众于羯磨之际,为之举罪,使得大众以会议方式来处罚他。但是举罪也有层次类别的限制:比丘可举七众过,比丘尼则除比丘外可举六众过;出家众可举在家众之过,在家众不得举出家众之过。绝对不可随便举他人之罪过,这不是佛制袒护比丘,而是因为比丘可以研究一切戒律,可以教诫一切人,余众则不能。比丘尼不得研究比丘戒,怎会知道比丘犯了什么戒?至于在家二众,不许听诵大戒,怎会明白大律的内容,而来指责出家人犯了什么戒?再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团规制,出家人犯戒,自有僧团的制裁,在家人岂得越阶犯上,而来冒渎举罪?同时,一个未通大律,未能对于大律的开、遮、持、犯,有其通体认识的在家人,即使举了出家人的罪,也是每举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众不唯不得举罪,即或劝谏的资格,也是成问题的。

**第四节 以戒为师

**如果人人持戒,佛教必然兴盛。但是,提倡律制的尊严,在中国的佛教社会中,殊为困难。前面说到僧团的羯磨法,本来是对佛门弟子自清自检的最好办法,奈何中国的佛教,一盘散沙;大陆时代的中国佛教,大丛林下有其清规的制裁,犯了重规,即予遣单;但因丛林各自为政,一般的小庙,更是不受任何上级教会的辖制,所以一处遣单,他处皆可挂单,一处犯了重规,也可到处再犯重规,故对犯戒的问题,也就不太重视了。同时丛林的遣单,往往出于少数执事僧的权力,也不是从大众僧的羯磨法中产生的效果,故也难免没有出于少数人的恩怨关系者。不像僧团制度的根本精神,僧团的决议,即代表十方大众的决议,如果犯了重戒,僧团制裁之后,即等于接受了十方大众僧的制裁,一处灭摈,即处处不许容身,因为处处僧房,皆在僧团之中,一个理想的僧团,等于一个无限大的共和政府,但此共和政府,不必定有固定的元首和行政的首都,凡是依照戒律,羯磨作法之后,即可得到十方大众僧的印可。佛灭度后,佛子以戒为师,戒为佛制,尊重戒律,即是尊重佛陀;凡为佛子,自皆尊重戒律。所以只要一犯根本大戒,势必舍戒还俗,这是佛制的根本精神,但愿我们能来恢复此一根本精神,否则的话,光是批评他人犯戒,犯戒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我们唯有以戒为师,才能自己持戒,并也能够协助他人持戒与保护他人持戒。否则,多数的人不持戒,持戒的人反将失去了应得的保障,那真是所谓「法弱魔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一) (2015-03-12 12:36:04)[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戒律 五戒 佛教 比丘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一节 为什么要有戒律
有关戒律的概念,我们已在上一章讲过了,有关戒律的脉络,便是本章的主题。因为,凡是一种学问及其所赋的使命,唯有从它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它的精神,可以确定它的未来的展望。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对于守法的公民,根本是不起作用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又不得不有法律的设置,因为社会之中及人类之间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的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一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
      佛教之有戒律,也是如此。佛陀成道以后的最初数年之中,根本没有戒律,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都以好心出家,他们的根器也特别深厚,往往听到佛陀的开示以后,即使仅是三言两语的点化,便会立即证入圣位圣果。小乘初果断邪淫,三果断一切淫;初果耕地,虫离四寸,至于偷盗和妄语,当然不会再有。所以佛时初期的僧团,用不著制定戒律来约束大家,大家也就本来清净的。直到佛陀成道以后的第五年,才有比丘由于俗家母亲的逼迫,与其原来的太太犯了淫戒。佛教的戒律,也就从此陆续制定起来。这是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也是为了保护比丘们的戒体不失。
虽然,佛教的戒律很多,但皆不离五戒的基本原则,一切戒都由五戒中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也都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德目,五戒的究竟处,却又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我们学佛的宗旨,是在了生脱死,五戒而能持得绝对清净,离佛国的净土,也就不远了;因为比丘戒是通向涅槃的桥梁,比丘戒却又是由五戒升华的境界。
戒的功能是在断绝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如说:「欲知过去世,今世受的是,欲知未来世,今世作的是。」要是我们不造生死之因,即使不想离开生死,生死之中也不会找到我们的踪迹了。
所以戒律的制度,不是佛陀对于佛弟子们的一种束缚,实是佛子的解脱道,也是僧团的防腐剂。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规范的依准,了生脱死是不容易的;僧团如无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不唯一盘散沙,也将乌烟瘴气!
因此,佛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正像一个国家,元首可以死,死了一个元首,再选第二、第三,乃至一百、一千个元首。只要国家的宪法存在,大家依法而行,这一国家的政制政体,也将不动不摇,并且达于永久。佛教只要戒律存在,佛教的弟子及其僧团的本质,也必能够与世长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5-03-12 12:56:17)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十诵律》 尊者 佛陀 迦叶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二节 戒律的传流
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凡是一种约束性的规定,虽然多能使人按步向上,但是这一向上而至最上的境界,即使人人向往,却也未必真的能使人人皆去拾级而上,因为向上走去,固有一个可爱的境界正在等待人间的每一个人,然在未曾到达之先,首先必须付出登高攀爬的代价,这一代价是非常辛苦艰难的。再看一个滑雪的人,从高处向下,直溜急滑,该是多么的轻松呀!所以登高向上,虽有美丽的远景,却要吃苦在先;下溜滑落,虽有陨命的危险,当下毕竟是轻松的。
因此,当佛灭度之后,佛弟子中,就有一个愚痴的比丘跋难陀,感到非常高兴。他说:「那个老头子去得正好,他在世时,规定我们这样必须做,那样不准做。如今他去了,我们可以自由了。」(《长阿含经·游行经》)这话传到迦叶尊者的耳中,感到非常悲痛。他想:如果真的如此,佛教的精神及其救世的工作,岂不因了佛陀的入灭而随著结束了吗?同时,佛在入灭之际的最后说法,一开头就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遗教经》)于是决心召集当时的大弟子们,编集律藏。
那是释迦世尊入灭以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也是在七叶窟举行的第一次经律的结集;参加的人数,据说是整整的五百位,都是大阿罗汉。当阿难尊者诵完经藏之后,即由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由大众印证通过之后,最初的律部便告完成。但在那时的结集,似乎尚没有做成文字的记录,只是统一由口诵心记而已。
      就这样传流下来,因为佛教散布的范围扩大了,印度的种族和语言又是非常的复杂,同时最遗憾的是,当佛灭度后,由于部分的长老比丘,并没有受到摩诃迦叶的邀请,所以也没参加七叶窟的第一次结集;从此以后的佛教,虽在长老比丘们的领导之下,过著与佛在世时相差不多的僧团生活,但已经失去了领导的中心,未能产生一个统一的,如共和政府式的机构,而仅能各化一方,各自为政。时间长了,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由于彼此之间的隔阂,大家对于佛陀的教义,也就产生了若干不同的见解。这种不同的见解,便造成了部派分张的结果,那是佛灭之后一百年至三、四百年间的事。佛灭百年后在吠舍离的第二次结集,就是部派分张显明的开始。所以,对于戒律的传流,也由于部派的分裂,而成了部派的戒律,各部有各部自己所传的戒律,至于初次结集的律藏,现在已无从见到它的本来面目,不过,现在所传的各部律藏,无论南传锡兰巴利文系的《善见律毘婆沙》(又称《善见律》)也好,北传译成藏文的有部律及汉文系的四部广律也好,虽然各有若干小节的取舍与详略的出入,但其根本精神及其根本原则,仍是大体一致的。所以律藏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并且也被近世学者,公认为最能保留原始佛教真面目的圣典之一。即使这些律部的分别出现,已是佛灭百年之后的事了。
据向来的传说,律藏初次结集之后,即由迦叶尊者传阿难尊者,再传末田地、舍那波提、优婆崛多等五传,在优婆崛多以下,有五位弟子,由于各自对于律藏内容的取舍不同,律藏便分成了五部:
1.       昙无德部 ──《四分律》。
2.       萨婆多部 ──《十诵律》。
3.       迦叶遗部 ──《解脱戒本经》。
4.    弥沙塞部 ──《五分律》。
5.    婆粗富罗部 ──(未传)。
五部分派说,是根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二二〈虚空目分·初声闻品〉而来,但在该经之中,虽标五部,却是说了六部的名目,第六部是摩诃僧只部。据传说,这是佛陀预记的事,佛陀早就料到律藏的传承会分派的,这在《舍利弗问经》中,也有类似预记的记载而分为八派。但据史实的考核,部派佛教的分张,在佛灭后百年至三百年期间,可谓盛极一时,由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派别之下,又各分出许多部派,一般的传说大约分有十八部,本末合起计算,则有二十部之多。现在综合南北传所传的资料,所谓十八部,未必真有那十八部的全部史实,也未必仅有十八部,因为部派之下又分部派,分了再分,到最后,有些部派的隶属系统,现在竟已无从查明;比如北道派,就是这样的例子。据《大智度论》卷六三说,当时教团分为五百部,这也未必是事实。然据近人的研究,部派佛教的名目,多到约有四十多种(见《海潮音》四五卷一、二月合刊)。照理说,每一个部派均有各自应诵的律本,但从事实上看,能有律本传诵的却很少。有律本译成汉文的,只有五个部派,现在且将之分系列表如下: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二)" title="《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二)" action-data="http%3A%2F%2Fs11.sinaimg.cn%2Fmw690%2F002YEwOxzy6QDzoKNrcca%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border-width: 0px; max-width: 100%; list-style: none;">

因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同样出于萨婆多部,所以有人说应是《十诵律》的别译(如太虚大师),也有人说是新萨婆多部,唯其与《十诵律》同部而所传时地不同,当无疑问;又因饮光部只译出戒本而未译出广律,所以,虽有六部,在中国通称为四律。四律与五论齐名:《毘尼母论》(即《毘尼母经》)、《摩得勒伽论》(即《萨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此二论是宗本新萨婆多部律而解释的,《善见论》(即《善见律毘婆沙》,这是解释《四分律》的)、《萨婆多论》(即《萨婆多毘尼毘婆沙》,这是解释《十诵律》的)、《明了论》(这是上座部系犊子部下正量部的佛陀多罗阿那含法师,依据正量部律所造,它的本律中国未传),合称为汉文律藏的四律五论。正因如此,在现行的世界佛教中,汉文系的律藏也是最丰富的一系。
从上表看出,上座部占了绝大多数,大众部仅仅一部律而已(《摩诃僧只律》又称《僧只律》,应属大众部),事实上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大众部的发展,虽然引出了大乘佛教,大众部的典集──律与论,所传的却是太少了。

分享:

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三) (2015-03-12 22:18:35)[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四分律》 《十诵律》 义净三藏 道宣律师 戒律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三节 律部传来中国的历史
中国之有戒律,始于三国时代,曹魏废帝嘉平二年(公元二五○年),由中天竺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只戒心》及《四分羯磨》。
其余律部译出的时间如下:
1.       《十诵律》── 姚秦弘始六年至八年(公元四○四─四○六年),由鸠摩罗什法师译出,共五十八卷,又由卑摩罗叉改为六十一卷。
2.       《四分律》── 姚秦弘始十二年至十五年(公元四一○─四一三年),由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出,共六十卷。
3.       《僧只律》── 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由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出,共四十卷。
4.       《五分律》── 刘宋景平元年(公元四二三年),由佛陀什共智胜译出,共三十卷。
5.    《解脱戒本经》── 元魏时,由般若流支译出,共一卷,其时约在公元五三八至五四四年之间。
6.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 唐朝武则天久视元年至睿宗景云二年(公元七○○─七一一年)之间,由义净三藏译出,共十八种,一百九十八卷。
     以其译出的地点及盛行的时间上说,《十诵律》虽是姚秦时在关中(陕西)译出,到六朝时则盛行于长江下游的地区;《四分律》的译出地点也在关中,它的译出时间比《十诵律》只迟了七年,但到隋朝才有人弘扬,到了唐初才由道宣律师的大力弘扬,而成为中国律宗的唯一法脉;《僧只律》的译出时间,比《四分律》晚了五年,它是在建康(南京)的道场寺译成,六朝时在北方稍有弘扬;《五分律》比《僧只律》又晚出了五年,它在建业(也是南京)龙光寺译出之后,则殊少有人弘扬;《解脱戒本经》比《五分律》晚出了一百多年,它的内容与《十诵律戒本》相同,故也无可为说;《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又称《有部律》)的译出,比《五分律》迟了将近三百年,正好是在南山道宣律师(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至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五九六─六六七年)以后的四、五十年之间,当时的律宗,正是《四分律》的鼎盛时期,所以义净三藏,虽然遍精《有部律》,奈何孤掌难鸣。依照律的内容而言,《有部律》为最多,也最丰富,可惜直到现在,还不曾有人继起为之弘扬过哩!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三) (2015-03-12 22:18:35)[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四分律》 《十诵律》 义净三藏 道宣律师 戒律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三节 律部传来中国的历史
中国之有戒律,始于三国时代,曹魏废帝嘉平二年(公元二五○年),由中天竺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只戒心》及《四分羯磨》。
其余律部译出的时间如下:
1.       《十诵律》── 姚秦弘始六年至八年(公元四○四─四○六年),由鸠摩罗什法师译出,共五十八卷,又由卑摩罗叉改为六十一卷。
2.       《四分律》── 姚秦弘始十二年至十五年(公元四一○─四一三年),由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出,共六十卷。
3.       《僧只律》── 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由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出,共四十卷。
4.       《五分律》── 刘宋景平元年(公元四二三年),由佛陀什共智胜译出,共三十卷。
5.    《解脱戒本经》── 元魏时,由般若流支译出,共一卷,其时约在公元五三八至五四四年之间。
6.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 唐朝武则天久视元年至睿宗景云二年(公元七○○─七一一年)之间,由义净三藏译出,共十八种,一百九十八卷。
     以其译出的地点及盛行的时间上说,《十诵律》虽是姚秦时在关中(陕西)译出,到六朝时则盛行于长江下游的地区;《四分律》的译出地点也在关中,它的译出时间比《十诵律》只迟了七年,但到隋朝才有人弘扬,到了唐初才由道宣律师的大力弘扬,而成为中国律宗的唯一法脉;《僧只律》的译出时间,比《四分律》晚了五年,它是在建康(南京)的道场寺译成,六朝时在北方稍有弘扬;《五分律》比《僧只律》又晚出了五年,它在建业(也是南京)龙光寺译出之后,则殊少有人弘扬;《解脱戒本经》比《五分律》晚出了一百多年,它的内容与《十诵律戒本》相同,故也无可为说;《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又称《有部律》)的译出,比《五分律》迟了将近三百年,正好是在南山道宣律师(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至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五九六─六六七年)以后的四、五十年之间,当时的律宗,正是《四分律》的鼎盛时期,所以义净三藏,虽然遍精《有部律》,奈何孤掌难鸣。依照律的内容而言,《有部律》为最多,也最丰富,可惜直到现在,还不曾有人继起为之弘扬过哩!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5-03-12 22:24:24)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四分律》 弟子 道宣律师 道宣 法砺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四节 戒律在中国的弘扬
佛陀的教法是平均发展的,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就是这一平均发展的基础,也是这一平均发展的中心工作,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但在佛陀的弟子,即使是佛陀当时的弟子,对这平均发展的工作,就不能胜任了;所以诸大弟子,各有所长,各成第一。但是,戒律又是三学的基础,不持戒,解脱道的向往,便成妄想;所以戒是任何一个弟子都要持的,不过研究的心得是有深浅的,故以优波离尊者为持戒第一。
正因这一趋势,到了中国,就有不学戒的比丘出现,并将学戒的比丘,特别立为「律宗」的名目,这是中国佛教的不幸!
上面说过,中国之有戒律,早在三国时代,中国之有中国的比丘,也在三国时代。当时由于《僧只戒心》及《四分羯磨》的译出,即请梵僧,立羯磨法,传授比丘戒。但因戒经大部分未到,故也无从弘扬,直到《十诵律》译出后约五十年后的刘宋时代,才有人弘扬;在宋齐之际,也有人弘扬《僧只律》;一到隋唐以后,由于《四分律》的势力抬头,而达于登峯造极之时,中国境内也就只有《四分律》一部,独树其帜了。
《四分律》在中国的弘扬,是起于元魏孝文帝时的北台法聪律师,以下有道覆、慧光;慧光的弟子有道云、道晖;道晖的弟子有洪理、昙隐;道云及道晖的弟子洪遵;与昙隐并称的有道乐;道乐的弟子法上;法上的弟子法愿。再有道云的弟子道洪;道洪之下有智首;智首之下道世、道宣、慧满。这些大德,人人皆著有律疏或律钞。到了道宣律师,《四分律》的弘扬,便到了登峯造极;道宣律师对于律书著述的成就,也已到了空前的阶段。他以化教与制教,别摄一代时教,又以三教判摄化教;以性空(摄一切小乘法)、相空(摄一切浅教大乘)、唯识圆教(摄一切深教大乘),三教摄尽大小乘法;又于制教分为三宗:实法宗(依萨婆多部明受──戒体为色法)、假名宗(昙无德部依《成实论》明受──戒体为非色非心)、圆教宗(道宣律师自明受──戒体为识藏熏种)。以道宣律师佛学大通家的资具,又以他唯识学的态度,精治《四分律》,融通大小乘,以为四分律义,通于大乘佛法。因为曾有这样一位思想卓越,行持谨严,著述丰富的伟大律师,弘扬了《四分律》的精义,从此也就奠定了中国律统的基础,那就是《四分律》的一脉相传。但据灵芝元照律师(公元一○四八─一一一六年)的意见,道宣律师已是第九祖了,他们的系表如下: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四)" title="《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四)" action-data="http%3A%2F%2Fs3.sinaimg.cn%2Fmw690%2F002YEwOxzy6QEczmzSib2%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border-width: 0px; list-style: none;">

      这一表系,是根据近人续明法师《戒学述要》的资料所列,但他们的系统,未必就是如此的呆板,比如《唐高僧传》卷二一「慧光传」中,将洪理与道云、道晖并称:「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著」;又于同卷「昙隐传」中称昙隐:「遂为(惠)光部之大弟子也」;又说到洪理著钞两卷:「后为沙门智首开散词义,雅张纲目,合成四卷。」这些都是他们在系统上错综复杂的关系。道乐的名字,见于「昙隐传」的附录,只说:「时有持律沙门道乐者,行解相兼,物望同美。」又说:「故邺中语曰:『律宗明略,唯有隐乐。』」至于道乐是出自何人门下,僧传未有明载。上面列表,仅是大概而已。
《四分律》,在道宣律师的同时,共有三派,那就是:
1.       南山道宣。
2.       相部法砺。
3.       东塔怀素。
法砺律师,出于洪渊的门下,道宣曾求学于法砺的门下,怀素则曾求学于法砺及道宣的门下,但因他们的见解不同,所以分为三派。他们主要不同处是根据问题:
道宣依于大乘的唯识。
法砺依于小乘的成实。
怀素依于小乘的俱舍。
他们三派,各有很多的弟子,也各有很多的著述,但以南山一宗最极殊胜,尤其南山律,通于大小乘,特别受到大乘根器的中国人所欢迎,所以历久不衰,降至南宋,才算告一段落。
道宣律师有名的弟子,有:大慈、文纲、名恪、周秀、灵崿、融济,及新罗的智仁等。弘景、道岸、怀素,也是道宣的受戒弟子。
文纲的弟子有道岸、准南等。
道岸的弟子有行超、玄俨等。
但在律统的系列上,是以周秀为南山的第二祖,他们的系统是这样的:
周秀以下有道恒─省躬─慧正─玄畅─元表─守言─元解─法荣─处恒─择悟─允堪─择其─元照─智交(或立道标)─准一─法政─法久─妙莲─行居等,共为二十一祖。再往以下,就入元朝,律宗衰废,传承不明了。
这是南山律宗的一脉相传,到元解之后,即入宋代;到元照之际,已是南宋时期了。自道宣以下,解南山律者,共有六十余家,撰述达数千卷之多,其中以钱塘灵芝寺的元照律师,最为大盛。但是南山一宗传到灵芝元照时,又分成两派了:
1.       钱塘昭庆寺的允堪。
2.       钱塘灵芝寺的元照。
这两派,以灵芝的影响最大。
到了元代蒙人入主中国以后,中国的佛教,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时期,律宗更是寂寞得可怜了;通《四分律》的,可记者仅是京城大普庆寺的法闻而已。同时由于南宋以后的禅宗,曾经一度盛行,故对唐宋之间的诸家律学撰述,既然无人问津,也就散失殆尽。
到了明朝末叶,弘律的大德,又相继而起,比如莲池、蕅益、弘赞、元贤等,均有律学的著述存世;约与莲池大师同时的,另有如馨古心律师,专弘戒法,如馨的门下有性相、永海、寂光、澄芳、性只等;在寂光(三昧)律师以下,著名的弟子有香雪及见月(读体)二人。
但自香雪及见月之后,清朝二百几十年,律宗的门庭,除了徒有其表的传戒烧疤、跪拜起立等形式之外,已经没有真正弘律的人了!晚近则有弘一、慈舟两位大师弘律而已!(烧疤是晚近中国佛教的陋习,与受戒根本没有关系,请注意!)
事实上,自南宋之后,由于律书的散失不见,明末诸大德虽想弘律,仍是续接不上古德的典型或气运,更加说不上媲美于唐宋的成就了。说来,我们是很幸运的,因为,以前散失的律书,日本多还保存著哩!今后,当有一番新的弘律的气象出现了,但愿真能出现这一弘律气象。

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五) (2015-03-13 10:41:29)[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戒律 律制 佛教 比丘 条文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五节 弘扬戒律的困难
弘扬戒律,我们虽希望它能够出现新的气象,然从历史上看,却是不太乐观的;因为,一部中国佛教史,关于弘扬戒律的记载,在比例上的分量是那样的轻。
      我们检讨一下,戒律既为佛法的根本,为什么在中国的佛教圈中,对它不感兴趣?本来,戒律之在佛教,亦如法律之在国家,一个国家,如果废弃法律的效用,这一国家的社会,将会发生不堪想象的恐怖与黑暗;佛教如无戒律的维系,佛子的堕落与僧团的腐败,也是意料中事。中国佛教虽不如律而行,仍能延续至今者,因为佛教的经论之中,处处都有戒律的强调,比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大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遗教经》等等。所以中国佛教虽不严于律制的遵守,但却没有违背戒律的重要原则,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但也正因中国佛教未能确切的如律而行,所以中国佛教的状态,也在每下愈况之中。本来,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依法不依人的,只要依照律制而行,佛法自可历久常新。然在中国的佛教,历代以来,往往是依人不依法的,如能出现几位大祖师,大家都向祖师看齐,以祖师作为佛教的中心,向祖师团结,佛教便兴;如果数十年乃至数百年间,没有一个祖师出现,佛教也就跟著衰微下去!佛教本以佛法为中心,中国的佛教,却以祖师为重心,所以佛教史上的局面,总是起落盛衰不定,无法求得永久的平稳。
我们如要挽救这一缺失,唯有从建立戒律制度上着手,但是中国佛教的环境及其背景,对于弘扬戒律,却有太多困难,过去如此,今后还是如此。现在分析如下:
1.       律本太多,综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其律论对于条文的解释,各彰本部的宗义,互异的就多了;有的要求很严,有的要求颇轻,如果逐部看了之后,即使自以为是,也无法肯定已经是到什么程度。因此,南山道宣律师,没有见过新译《有部律》的律文,他的好多观点是相左于新译《有部律》的。《有部律》虽后出,但以义净三藏留学印度二十多年,遍考当时的印度律制,并作《南海寄归内法传》以用说明,他的观点可能要比南山较为正确,唯其如今若以《有部律》而谤南山,又觉得尚有未可。再如明末清初的蕅益、见月诸师,因其未能遍获南山以下的唐宋律著,虽然宗依南山,仍然未能尽合南山的观点。今人如要治律弘律,首先必须冲破此一难关。
2.    戒相繁复,不易明记:大家知道,佛法之中,以唯识宗的名相最多,最难一一明记,殊不知律宗也有如此的困难存在。大家知道戒律最少的是五条──五戒,最多的是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但此仅是条文而已,正像一个仅仅熟背宪法条文的人,并不即能成为宪法学专家。因为差不多在每一条的戒相之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同时,开、遮、持、犯,各各亦皆有轻重等级;同样犯一条戒,由于动机、方法、结果等的不同,犯罪的轻重,及忏罪的方式,也随著不同。戒律的条文固然是戒,凡不在条文中而仍违反了佛法原则的,也都算是犯戒。犯的是什么戒?应当怎么办?这些都该了如指掌,始得称为通晓戒律。尤其是一个比丘,不以知晓比丘戒的犯相轻重及忏悔方式就算了事,还应通晓大小乘的一切戒律,才算是明白戒律。所以研究戒律,首先必须付出耐心和苦心,从枯燥的戒相名目之中,培养出持戒的精神与弘戒的悲愿来。
3.    学戒弘戒,必须持戒:一个学戒弘戒的人,虽然不必事事如律而行,最少该是个戒律的忠实信徒,他虽未必持律谨严,至少是个向往著如律而行的人。否则他的弘律事业,也就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了。
学禅的可以不拘小节,学律的事事都得谨慎。学教讲经的法师,可以大座说法,可以广收徒众,可以名利双收;持戒弘戒的律师,没有大规模的僧团,讲戒不必登大座,或有大丛林下,却又未必欢迎你去讲戒,学戒持戒的人,绝对不敢滥收徒众,否则即是犯戒。因此,若要立志弘戒,必须先要准备甘于寂寞。当然,如能弘戒成功,影响所及,风吹草偃之时,这些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身为一个弘戒的人,他的生活必定要比一般比丘更为刻苦,他的资身用物,不敢过好,也不敢过多,否则便是犯戒。是以,如想发心弘戒,首先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4.中国环境,不崇律制:因为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南宋以来,根本丧失了崇尚律制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在这不崇尚律制的环境下去弘扬戒律将会有很大的障碍,因为多数人不崇尚律制,也就讨厌崇尚律制的人,唯恐会以律制的理由去约束他们或抨击他们,使得他们无法安心。我曾听人说过,因为弘一大师弘律,所以很多地方就不太欢迎他,甚至有人把他看成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自知,反把非怪物者当成了怪物。试问出家的比丘,不过比丘的生活,不以为怪,反将一个过比丘生活的比丘,看成怪物,岂不怪得出奇!但是,无论如何说法,在此不崇尚律制的环境中,固有弘扬戒律的自由,也有反对弘扬戒律的自由!不便明谤,却不能取消他人不予合作的自由!是故明末的蕅益弘戒,数讲数停,最多的听众,也不出十余人;近代的弘一弘戒,起初数度不如愿,后来即以「不立名目,不收经费,不集多众,不定地址」为其弘律的方案。
5.律文刻板,时代变更:戒律的条文是死的,社会的演变是活的。要以死板板的条文,硬生生地加在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佛弟子头上,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也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但在佛陀入灭之后,迦叶尊者曾经提出这样的原则:「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有违。」因此,历代的许多大德,都不敢赋戒律予灵活适应的生命,而以印度人的观念来规范中国人,以隋唐时代的观念来规范现代人,宁可让戒律废弃一边,也不愿使其作时代潮流的适应。所以很多人以为持戒乃是迂腐落伍的行为。事实上,如果真的全部遵照条文而行,确也有一些问题。因为《五分律》卷二二中有如此的说明:「佛言……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可知佛的戒律,并不刻板,只要不违背律制的原则,即可随方应用,自也可以随著时代的潮流而应用,唯其如何随方随时应用者,必须熟习戒律之后,方可灵活圆融,方可不违律制的原则。时代有新旧,律制的精神则是历久而常新的,不能泥古不化,更不能因噎废食。但此却是弘扬戒律的一大暗礁!
    以上五点,都是戒律不弘的主要因素,可是我们不能因了困难、因了障碍,便将弘扬戒律的任务停顿下来。有了困难,便应找出困难的原因所在,既然找出了困难的原因所在,就该设法解决,当克服的克服,当疏导的疏导,以期群策群力,弘扬戒律。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六) (2015-03-13 10:46:36)[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戒律 律制 入门书籍 绪论 道宣律师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六节 培养学律的风气
要想今后的中国佛教,有稳定性,有组织体,有团结力,必须积极于律制的推行;要想中国的僧团,有统一性,有制裁权,有活动力,必须推行律制的教育;要想佛教徒们,层层相因,彼此节制,保持身心的清净,达于离欲之境,必须教育大家,使得人人受戒学戒并且持戒。
弘扬戒律的工作,立基于大家的受戒学戒与持戒之上。不先受戒,则不能学戒;若不学戒持戒,也就无戒可弘。所以佛制规定,新出家的比丘,最初五夏,必先依止学律;若不能够知解戒律的持犯轻重,便不得离师,便不许为人之师。
目前,要想学律,困难还是很多的,除了没有理想的道场供人学习,也没有充分的律书供人阅读,有许多的律疏律钞,多在《卍续藏经》之中,因为国内没有翻印《卍续藏经》,也未能使那些律书单印流通,要想借阅也是不太容易办到。
根据弘一大师的意见,认为能将他所编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及道宣律师的《四分律含注戒本》与《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共三部书研究完毕,便可了知一个律学的大纲。但那仅仅是《四分律》而已,其它各部,仍然无从了解。
因此,我总觉得,我们还缺少一部戒律学的入门书籍,所谓入门书籍,那该是一般性的,通俗性的,同时也应该是时代性的与实用性的;这是我写本书的动机。可惜,我的才浅力绌,尤其我也不是能将戒律精神从我的生活中全部表达出来的人,写来总是力不从心;何况我所读的律典,也是极其有限。所以,本书虽然名为《戒律学纲要》,实则,仅是我在两年多中学习戒律的一点心得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一)(2015-03-14 16:56:22)[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法 佛教 三宝 三皈依 佛门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一节 为何要皈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国民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拣择了。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宝,等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为他是中国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民的义务,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分上的印证。这不是多余的执著,乃是必须的手续。故在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不能灭除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灭除先世的恶业。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著,身体拜著,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三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如说,不受三皈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皈依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著观望的态度,他们把皈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然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造成终身的痛苦!其实,皈依三宝、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长,老师也是承受于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于皈依三宝,也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道,但如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皈依之后,是许可去信其它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著,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因此,我要奉劝一切的世人,都来皈依三宝,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来信佛教,或者站在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它宗教的信徒。不妨请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著来皈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不会失去你的自由。如真的皈依三宝之后,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是不会退出三宝之门。


分享:

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喜欢


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赠金笔





阅读(1094) 评论 (1)        [url=]收藏[/url](0) 转载(4)        [url=]喜欢[/url][url=][/url]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排行榜




前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一篇 绪论 第二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六)
后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二)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二)(2015-03-15 21:06:11)[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三皈依 三宝 佛门 佛教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二节 什么是皈依三宝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归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于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归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
准此而言,儿女信赖父母、学生信赖老师、企业家信赖预算、下属信赖长官、宿命论者信赖命运,乃至独夫信赖武力、政客信赖谋略、贪夫信赖财产等等,皆有著或多或少的皈依的成分。换句话说:凡是由信仰而能产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固可称为皈依,信仰其它的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祀,都可称为皈依了。
不过,讲到皈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着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比如有了大水灾,人可攀上树颠,爬上屋顶,走上小丘,但是水势大了,风浪急了,水位涨了,树会倒,屋会塌,小丘会淹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与环境下,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应该登上高山呢?相信除非他是白痴,否则绝不会放弃此一求生的机会。因为高山所能产生的安全效果,远非树木、屋顶与小丘所能相比呀!
那么,凡是能够认清世事无常的人,能够明白一切世相皆由对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够了解:父母、老师、预算、长官、命运,乃至武力、谋略、财产等等,虽可产生暂时的安全效果,但终不能绝对可靠与永久可靠;父母会死、老师的知识会落伍、预算会超额、长官会调动、命运靠不住,至于武力、谋略与财产,更是如幻如烟了。今日的南面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今日的百万富翁,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
      至于信仰其它的宗教,可以生天,但却未必由于信仰而决定生天。比如基督教,信者可能得救,但也未必得救,上帝不宠爱的,任你信的如何恳切,也不会成为天国的选民。再说,在佛教的层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最高级的宗教,他们的最高理想,总不会超出生天的范围。天在佛教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在生死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较人间为长,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尽,死后还堕,故其终非可靠的皈依之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渐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便是佛法僧三宝。
实际上,皈依的倾向,固应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只可供人暂时歇脚的处所,绝对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则便像骑著泥牛过河,刚下水时,或可有些安全的错觉,一经下水,泥牛自身难保,岂能供人作为渡河的工具呢?
      什么叫作三宝?佛法僧,何得称之为宝?这是很要紧的。一个人要想信佛,必须先来皈依三宝,但在皈依之前,又必须先要了解三宝的大意,否则,莫名其妙地皈依,便不得称为真正的皈依。正像我们投考大学而在大学之中求学,如果不知那所大学的名称是什么,那便成为笑话。但是,我们不用讳言,今日的三宝弟子之中,接受皈依之时,未必已经明白了三宝的大意,皈依师们也未必开示过三宝的大意。说起来,这是可耻的!
三宝就是佛法僧,因为在佛法僧中,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极无限,无边无际。世间以金银珠宝的价值高,功用大,所以称之为宝;佛法与僧的功德妙用,乃是通于世出世间的,所以更可称之为宝了。由于三宝的化导,可以使人平安地在人间生活,更可使人在人间离苦得乐。所以三宝是宝,并且是超出于众宝之上的众宝之宝。

分享:

2

已喜欢


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赠金笔





阅读(44) 评论 (0)        [url=]收藏[/url](0) 转载(4)        [url=]喜欢[/url][url=][/url]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排行榜




前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一)
后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三)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三)(2015-03-15 21:24:44)[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三宝 住持三宝 佛宝 佛教分类: 教义论述类

**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种的分别法,从大体上说,不外由于事相和理体的不同。现且分为两大类:

**1.       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2.       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未解释三宝的种类之先,首应知道三宝的涵义: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

**所谓住持三宝:1.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烧、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便是佛宝;2.凡是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便是法宝;3.凡是剃头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宝。因为佛陀入灭之后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所谓化相三宝:1.释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至入灭的阶段中,释迦便是佛宝;2.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3.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所谓一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1.佛有觉照之能,所以是佛宝;佛能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所以是法宝;佛无违诤之过,所以是僧宝。2.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所以是僧宝。3.僧有观照之智者,为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是法宝;僧为和合之体者,是僧宝。

**所谓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三宝,这有两类:1.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2.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其实,三宝虽分四类,只有两种性质:不出事理的两面。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所以也是比较易懂的。理体的三宝,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经开悟,已经证得了自性真如,否则总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却是我人的究竟皈依处。为使读者更易了解起见,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对此的解释如下,以供参考:

**「论究到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这在古来,又有好多分别,现在略说二类:1.佛的无漏功德是佛宝: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佛的五分法身);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正法或涅槃,是法宝。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是僧宝:依声闻说,即是四双八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称为四双八辈)的无漏功德;依大乘说,是菩萨,摄得声闻、辟支佛的无漏功德。2.大乘教所说:究竟圆满所显的最清净法界(摄得体相业用),是佛宝。少分显现清净法界的,是僧宝。遍十法界而不增不减,无二无别的法界(或名真如、实相等),是法宝。平常所说的一体三宝、理体三宝、常住三宝,都不过此一意义的不同解说。」(《成佛之道》二九页)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如果没有一点佛学的基础,还是不懂的;不过我们终究还是凡夫,能够理解理体三宝的,当然很好,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只信事相的三宝,信到某一阶段之后,理体三宝也就自然显现了,正像我们尚未到过太空旅行之前,对于太空的景象,任便太空人如何做详细的报告,我们所知,总是隔阂,乃至失真的,唯有亲至太空旅行一番,才能明明白白。所以,我们凡夫能信仰住持三宝,已经够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住持三宝,无以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也无以安立;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大用,理体三宝是住持三宝的全体。信仰佛教,应从信仰住持三宝开始,信仰住持三宝的目的,乃在追求理体三宝的显现(发明)。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己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堕的行为了!

**我们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的化相三宝,只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后,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所以今世而言信仰佛教,应以僧宝为皈依;恭敬三宝,也应以僧宝为着眼。僧人之中,固有龙蛇混杂,我人皈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至于皈依三宝,前面说过,乃是信佛学佛的根基,但在踏上根基,走进佛门之后,并不能抛弃了根基,而是由此根基之上,逐渐升高,逐渐扩大。级级升高,层层扩大,三皈依,便是此一道业建筑的磐石,所以,皈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等:

**1.       翻邪三皈──最初进入佛门。

**2.       五戒三皈──信佛之后加受五戒。

**3.       八戒三皈──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4.       十戒三皈──沙弥(尼)受十戒。

**5.       具足戒三皈──比丘(尼)禀受大戒。

**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皈。最初入佛,固须三皈;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尼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没有不行三皈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因此,虽说三皈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三皈之中含有戒义)。

**三皈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课诵,皆有三皈,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应以三皈为宗本。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区,他们把三皈看得特别重要,以唱三皈作为行持,也以唱三皈为人祝愿。


分享:

**1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喜欢


**0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赠金笔





阅读(43) 评论 (1)        [url=]收藏[/url](0) 转载(4)        [url=]喜欢[/url][url=][/url]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排行榜




前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二)
后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二章皈依三宝的方法与利益(一)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0: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戒为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二章皈依三宝的方法与利益(一)(2015-03-17 12:27:48)[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url]


标签: 佛学 三皈依 皈依僧 某甲 功德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一节 如何皈依三宝
**我们既已明白了皈依三宝的概念之后,就应该来皈依三宝了。

**至于皈依三宝的仪节,在佛陀的当世,因为受皈者的根器厚,所以也用不著什么仪节。比如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

**照实际而言,佛在未度五比丘之前,世上还没有比丘僧宝,佛为两个商人及龙王授皈依,即唱三宝,要他们皈依未来僧。可知三宝是一体,皈依佛、皈依法,而不皈依僧,便不成其为皈依。

皈依三宝的词句,实在是很简单的,但在皈依之前最好先能念熟,向来受皈依的人,都是在皈依之时,由皈依师念一句跟一句,有的人由于皈依师口齿不清或由于自己心情紧张,皈依之后竟还不知道皈依词的内容是什么,按理说,那样的皈依是不成其为皈依的。
**皈依词共为三皈三结,现在照抄如下: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说三遍之后)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也说三遍)

**前面三皈说三遍,便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为三皈的三结。皈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皈的正授之时,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于正授三皈之时,作一种观想:说第一遍三皈依文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之云,从十方地面冉冉上升;说第二遍三皈依文的时候,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于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说第三遍皈依文的时候,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于自己的顶门之内,遍满于全身,并由身内扩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随著功德云的扩展弥盖,而充塞于十方世界──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皈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试想,如此的皈依,该是何等的神圣和庄严啊!

      如果不能作如此的观想,最低限度,也得将皈依词听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这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所以弘一大师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恳切的话,现在抄录如下:
**「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注意皈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皈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绝不能得三皈;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皈;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皈。又正授之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以后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律学要略》)

**以此可见,三皈虽然简单,要想如实得到三皈的戒体,却也并不容易。我们相信,准此而论,如今有许多的三皈弟子,是没有得到三皈的,如果自知没有得到三皈,不妨请求各自的皈依本师或另请他人,重新增授一次。这在集体数十人或数百、数千人的大规模皈依仪式中,是最不可靠的,唯其种种善根而已。

从宗教情绪的养成和培植上说,受戒的仪式越隆重,越能激发虔诚之心,受戒的要求越严格,越能使人生起神圣庄严之感。求受三皈,本来只要请求一位皈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结便可。为了郑重其事起见,明末南京宝华山的见月律师,编了一部《三皈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的,这本书直到现今,仍在流通,并且仍为大多数的皈依师们作为蓝本。
**在三皈正范中,共有八个项目:

**1.       敷座请师──由受皈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皈依师陞座。

**2.       开导──开示三皈依的意义。

3.      
**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皈,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4.      
**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后,纳授无杂无染的三皈戒体。

5.      
**受皈──三皈三结,并发三誓。

6.      
**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

7.      
**显益劝嘱──说明三皈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行。

8.      
**回向──将此受皈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沈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

**说起来,受三皈依,唯有如此,才算郑重其事而圆满究竟。唯此三皈正范,以目前来说,也不切于实用,因为其中所用的文字,皆是文言,虽然行文典丽高雅,如果皈依师食古不化,陞座说皈依时,照本宣读,那对受皈依的人是无法吸收的,既然无法吸收,也就不得皈依了。所以弘一大师对此,也有批评:

「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皈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于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律学要略》)
若就实用而言,在三皈正范所列的八个项目之中,简直可说是缺一不可的。比丘不得站立著为白衣说法,所以要敷座;示知三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皈依师代表三宝为人授皈依,故应请圣;为求重新做人,故应忏除前愆;三皈三结与三誓,是受皈的重心,故为在所必行;三皈共分三品,发心自度度人者为上品,只顾自脱生死者为中品,只求不堕三涂而仍生在人天者为下品,所以劝导发心,也是必要的;为增精进之心与坚固之志,显益劝嘱,也是应该的;为了养成不自私的慈悲襟怀,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也是对的。
      在此我想指出一点:原始佛教,没有大小乘的区别,但却偏于小乘形态的。所以在律中的三皈,非常简单,除了三皈依词,没有其它。佛教到了中国,一切汇归大乘,一切戒,都比照大乘来受持,故又另外增加好多项目,但是这种增加,都是好的,并非坏的。今日如果不以最初的三皈,为大乘行门,自也可以不用发愿及回向等项目了。
**如果受了时间与环境的限制,也不妨将三皈的仪节简化。现在,我且试拟一个简式如下:

**皈依师礼佛坐定之后,受皈依者双膝长跪,两手合掌,皈依师略为开示皈依三宝的意义之后,即教受皈依者念悔过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著便是三皈依的正授与三结:
「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
「我某甲,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甲,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
我某甲,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徒众。」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之后,教发四弘誓愿:
「我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
我某甲,烦恼无尽誓愿断。
我某甲,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某甲,佛道无上誓愿成。」
念三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排行榜




前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一章三宝及皈依(三)
后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二章皈依三宝的方法与利益(二)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
我某甲,烦恼无尽誓愿断。
我某甲,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某甲,佛道无上誓愿成。」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皈依师略示皈依的功德,并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回向偈:
「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速往诸佛净乐土。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至此皈依功德圆满,皈依师下座礼佛之后,受皈依者,礼谢皈依师,普通三拜,实则礼佛礼僧,但有一拜即可。
以上所拟的简式皈依,不必唱,但能念得字字分明,使得受皈依者,能够领受即可。
**其中应该明白的,是三皈三结下面的三誓:「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说」,「不皈依外道徒众」。由此三誓的建立,三皈也就有了戒的性质和作用了。这不是佛教的排他性,而是因为外道──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学说,虽或有其部分的道理,但那皆是不究竟的,佛是福慧具足的大觉者,所以皈依了佛,不必再皈依天魔外道;法是一切智慧的宝藏,皈依奉行,必能离去(欲)苦而得安乐,所以不必再皈依外道的邪说;僧是最能传授清净之道的人天师表,所以不必再皈依外道的徒众。此三誓的目的,是防止已经进入正道的人,再去误入歧路而立的。至于受了三皈依之后,如果为了维护家宅、财物、国土、人民,及其生命的安全,而去祀神祭鬼与礼天拜神,只要不存皈依之心,仍可不失皈依,若存皈依之心,便失皈依。再说到戒的问题,皈依了三宝之后,的确有一些应该戒禁的事项。上品皈依者,三宝诸戒,自然具足;即使下品皈依者,也应只食五种净肉(不疑为我杀、不见杀、不闻杀、自死、鸟兽食残),并且不得做屠业、酒业、淫业、赌业等的作恶行业,每年的正、五、九月,每月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日),要持戒斋。若能如此,则在当来弥勒佛的初会之中,便可得到解脱。

**  皈依三宝,另有一个非常要紧的观念,必须明白: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即是皈依了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宝,所以在回向偈之下,有「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第一句是一切佛宝,第二句是一切僧宝,第三句是代表无上的法宝。在此三句之中,包括了理体与事相的三宝。我们现在是以事相为主,所以应该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不过我们的本师佛是释迦牟尼,我们的本师僧是皈依师,为了报恩,偏重于本师佛与本师僧,也是人之常情。如若只以本师佛为佛,其它诸佛就不是佛,那是违背佛教的;同样的,如果只敬皈依师而不敬其它的一切僧,也是不对的。正像否定了千万桩善举,而只肯定一桩善举;只种一块田,而荒芜了千万块田,这不啻为愚痴的作为!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二章皈依三宝的方法与利益(二)(2015-03-18 11:33:37)[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佛学 善神 佛陀 天主 功德分类: 教义论述类

第二节 皈依三宝的好处
皈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1.成为佛的弟子,2.是受戒的基础,3.减轻业障,4.能积广大的福德,5.不堕恶趣,6.人与非人均不能娆乱,7.一切好事都会成功,8.能成佛道。
如要分别举例,佛经之中,实在太多,现在选择五条,用语体文译述于下:
1.人若皈依三宝的话,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譬如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搬运七年,搬之不尽,三皈功德,比这还要大到千千万倍。(《优婆塞戒经》
2.过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在天福享完后,身体也变得衰败不堪,同时寿命也将在七天之终后了。他自己知道,命终之后,将在猪中投胎,所以恐慌极了,于是请教天主,但天主也没有办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三宝,死后不唯免堕猪胎,得生人间,并逢舍利弗,请佛说法,因此而证得圣果。(《折伏罗汉经》)
3.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衰弱,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著臭汗。他也看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知道了,指示他诚心皈依三宝,教他口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他便照著天主的指示,皈依了三宝。七天的本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为想知道,他死后究竟生到何处去了,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在,都无法看到那个天子的下落。只好去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于皈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嗟韈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4.如果东西南北的四大部洲之中,全数都是二乘果位的圣人,有人尽形寿供养,乃至为其一一造塔,那个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计量的,但远不如皈依三宝功德。《希有校量功德经》
5.过去有一位莎斗比丘,专诵三宝之名,经过十年的岁月,便证得了初果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做辟支佛。(《木子经》)
从上面所举的五例,便可知道皈依三宝是极为难得的事。同时,佛陀也曾说过,只要有人皈依三宝,便有四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并且希望受了三皈以后的弟子,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写下来,随身携带,便可辟除邪恶,出入无畏。现在不妨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照抄如下,以备行者应用:
1.       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2.       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
3.       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4.       弥栗头栴陀罗(善月),主腹满。
5.       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痈肿。
6.       弥栗头阿娄呵(善供),主癫狂。
7.       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8.       弥栗头悉坻哆(善寂),主瞋恚。
9.       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10.   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11.   弥栗头呵娑帝(善住),主伤亡。
12.   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塚墓。
13.   弥栗头苾阇伽(善术),主四方。
14.   弥栗头伽隶娑(善帝),主怨家。
15.   弥栗头罗阇遮(善主),主偷盗。
16.   弥栗头修乾陀(善香),主债主。
17.   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18.   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19.   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20.   弥栗头钵婆驮(善山),主蜚尸。
21.   弥栗头三摩陀(善调),主注连。
22.   弥栗头戾禘驮(善备),主注复。
23.   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24.   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25.   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26.   弥栗头毘梨驮(善结),主恐怖。
27.   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28.   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29.   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30.   弥栗头阇利驮(善固),主口舌。
31.   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32.   弥栗头阿诃婆(善生),主不安。
33.   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34.   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35.   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36.   弥栗头韦陀罗(善妙),主厌祷。
    上面所抄的三十六位善神,出于《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该经说,凡是受了三皈的人,就有四天王派遣他们来为之护持,同时,此三十六位神王,各个还有万亿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轮番护持受了三皈的人。如能书写神王名字,带在身上,那是最好。其中第二十四及第三十四的两个音译名字相同唯其意译不同,当无妨碍。
             不过,我们应当知道:皈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乃在回到三宝的怀抱,并使自己也成为三宝──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弃。

分享:

3

已喜欢


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赠金笔





阅读(31) 评论 (1)        [url=]收藏[/url](0) 转载(4)        [url=]喜欢[/url][url=][/url]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排行榜




前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二篇信佛学佛的开始-皈依三宝 第二章皈依三宝的方法与利益(一)
后一篇:《戒律学纲要》第三篇人间天上的护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五戒及其内容(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