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48|回复: 23

[戒律] 戒学为佛法的根本---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原文地址:戒学为佛法的根本作者:青青河边草

**   

**一  戒学为佛法的根本

**佛教的戒律学,在南北传的佛教中,有着显著的不同;南传佛教,

**只有声闻的戒学,没有菩萨的戒学;北传的佛教,既有声闻的戒学,又有菩萨的戒学。声闻解脱戒,是七众各别而受的,菩萨三聚戒,是七众共受的通戒。南北传佛教对戒律学,虽有这样的不同,但认戒学是佛法的根本,彼此并没有二致。所以,不论做个南传佛教徒,不论做个北传佛教徒,对于自己所受的戒学,是都不容有所忽视的,因为学佛是以戒为始基,一个志求佛法的行者,如不能保持佛戒的完整性,那就处于门外而不得升堂入室。

**在小乘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在大乘说:“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当然,真正得解脱和证菩提的,尚有赖于无漏智慧,但最初的基础,不能不说是戒学,由于戒学的种种限制,使你心念不得向外奔驰,而逐渐的获得内心安定,于是便从安定的心境中,获得无漏智慧的开发,然后再运用般若慧剑,割断无始来的无明绳索,始得坐上解脱床,始得安坐菩提座。所谓“由戒生定,从定发慧”,确是不易的次第,谁也不能躐等的,可见高层的慧固然重要,基层的戒尢为重要,如果基层的戒,没有打得巩固,中层的定,高层的慧,都不可能在行者身上出现的。

**现在我要请问一下:诸位学佛是不是要得解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对于戒学就得严格守持,然后容你得以你所求的解脱;诸位学佛是不是要证菩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对于戒学就得严格守持,然后容你得以你所求的菩提。假定不是如此,戒学有所亏损,不特出世胜利,你不可能得到,就是人天功德,亦复与你无分,所以三世诸佛出现世间,无不慎重的推尊戒法,西天东土历代祖师,无不以戒法长发殷重教诫。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是向上、向善、向解脱的起点,不容有一点忽视!

**在此不免或有人问:戒为什么具有这样的重要性?且引大涅磐经说:“戒是一切善法阶梯,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戒是诸善根之最导者,如彼商主导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摧结恶贼铠杖;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经文是很明白的,不必多加解说。由这可以肯定知道的,就是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不论断惑证真,戒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这一切都谈不上,怎么能说戒不重要?又怎么能忽视于戒?

**大涅磐经还这样说:“欲见佛性,证大涅磐,必须深心修持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对大乘经典的受持读诵,是有大功德的,且所得的功德,胜过七宝财施,是诸大乘经典所一致强调的,所以一般佛的弟子,大都受持读诵经典。可是照涅磐经说,受持经典固是好的,但要以清净心来受持,亦即要以修持净戒来读诵,如果只是受持经典而不重视净戒,甚至毁犯净戒,佛陀认为这个受持经典的人,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是属于魔王的眷属,不特不因他受持是经而欢喜,且根本的不让他受持是经。我们试想想,受持净戒是多么的重要?怎么可以不严格的遵守?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灯三昧经中这样显示戒的重要说:“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一个人在世间,其地位的高下,不在他的种族尊贵,不在他的色相端严,不在他的博学多闻,而全在他有无崇高的德行,一般所说的德行,就是佛法所说的净戒。做人,不论是做个普通人,不论是做个学佛的人,戒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假定没有戒生及智慧,纵然有着高贵的种族,端严的色相,广博的学问,左右佛看来,真真假假是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反之,假定能够修持净戒,做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尽管他的地位处在极为卑下,尽管他的见闻极为孤寡缺少,但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的恭敬尊重,所以戒行为做人之本。

修学佛法的行者,特别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出家行者,要能使令三宝不断于世,正法得以久住世间。如佛最初制律,以法摄僧,就是希望和乐清净的僧团,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但这重责大任,能不能够负起,关键不在别的,而在佛法行者能否修持净戒,如每个佛弟子,持戒清净,行六和敬,就可使三宝不断,正法久住。华严经说:“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

大乘行者以求佛果为最高的目的,而成佛一定会得大人相报的,所谓大人相报,就是佛所具足的三十二相,而三十二相的所以获得,不是由于其他什么差别因缘,乃是由于修持净戒所得,假定不能如法修持净戒,不特不能得三十二相的大人相报,就是下贱人身亦不能得。智度论中亦曾这样说道:“若求大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戒是一切善法住处”。论中所说的大利,当然是无上菩提。所以戒法,不唯是声闻行者所应严格遵守,亦是大乘菩萨所当严格遵守!

戒是出生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亦是完成涅磐菩提的根本,所以这是五乘行人之所共遵的。吾人不走上佛法的道路便罢,如走上佛法的道路,就得如法的严格的守持净戒,所以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不容任何学佛行人有所违犯的。戒学述要说:“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于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仰三宝起,一直到完成无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所以具足净戒,实在是佛教诸乘学人必须具有的行道项目,否则即不能达到诸乘所预期的目的。可见戒学虽有种种差别,而实彻上彻下的。

但大乘菩萨戒,实以发菩提心为本,亦即以菩提心为其戒体,如不能发菩提心,纵能严持净戒,亦不过是俗戒。弘一律师说:“五戒、八戒,当分属于小乘,然欲禀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这是弘一律师希望每个佛子都做大乘菩萨的勉励语,实是值得每个学佛者的重视!大乘志在利他,如不发菩提心,怎能利众生?所以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萨,果能不舍菩提愿,就可说具足净戒。

二、声闻戒与菩萨戒异同

佛法行者,经中向来分为两类,就是发厌离心的声闻与发菩提心的菩萨,不论他们的发心有着怎样的不同,但同有他们各自所修的戒行,可是他们的戒行差别何在?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论题。一般以为七众别解脱戒为声闻所修的戒行,三聚净戒为菩萨所修的戒行。大体说来,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异同,还得从多方面加以论说。

一、通戒与别戒:声闻戒是别戒,就是七众弟子各别而受的,如在家者受五戒,出家者的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佛弟子的所以分为七众,可说是约所受戒法不同而来。照这各别所受的戒法看来,不但有它们的浅深层次,且是男女别别而受的,亦是佛陀最初制戒如此的。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环境,为了适应当时人群的心理,佛陀制戒不得不如此。菩萨戒是通戒,任何一个信佛的的弟子都可以受,不过其中有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不论在家出家,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发了菩提心的,就可受菩萨戒。如先受五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优婆塞,或名菩萨优婆夷;如先受十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沙弥,或菩萨沙弥尼;如先受具足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比丘,或菩萨比丘尼。由于每个发菩提心的佛法行者,都可受菩萨戒,所以说为通戒。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摄律仪戒与三聚净戒:优婆塞等七众各别所受的声闻戒,就是一般所说的摄律仪戒,它的唯一功用,在于防非止恶,所以总是告诉我们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行者果能如法遵守,那就可得别别的解脱,所以这又称为别解脱戒。除此而外,声闻行者还有定共戒与道共戒,前者又名静虑律仪,后者又名无漏律仪。别解脱戒,定是要从受的;定共与道共戒,则不是由受得,是为它们的差别,别解脱戒,虽有这样的差别,但同属三界的有漏业;道共戒,是无漏尸罗,非三界业所属。定共戒与道共戒,虽各有其特点,但还著重于离恶的。因这二者,总名随心转戒,即心在定中与定相应时,或心与无漏圣道相应时,其时行者的身语二业,任运而自然的发生防非止恶的作用。在定中及无漏道生起时,虽有这样的功效,设若一旦出定,或者心缘别境,则那防非止恶的作用,也就立即失去。所以定共戒及道共戒,与从受所得到别解脱律仪的戒体毕生所转,还是有着相当不同的。大乘菩萨戒,除摄律仪外,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显示菩萨行者,不唯消极的不作一切恶,且要积极的修一切善。印顺论师说;“学菩萨而成佛,不是离染不作就算了,如园地中,不但是拔掉莠草,还要种植有用的植物。所以,菩萨应广学一切佛法,圆成一切功德,非常的积极”。虽说受律仪戒的声闻行者,不是完全没有所应修的各种善法,但决不像菩萨行者的广学一切佛法。饶益有情戒,显示菩萨行者,以度众生为主;因为菩萨发心,就是为度众生。如不实行度生,怎可称为菩萨?菩萨既以摄化众生为本,当然就要做众生的模范,设若本身的戒行不修,怎可获得众生的信任?所以以摄化众生为愿行,就得严格的持戒不犯。一般以为声闻戒法严谨,动辄就会违犯,不大容易守持;而菩萨戒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于是,大家都愿修学大乘,都以菩萨行者自居,或有指为律仪不整,则以我是菩萨答之,殊不知这是绝对错误的!真正说来,菩萨为了要做人天师表,首应受持的就是摄律仪戒,因这不但是摄善法戒的根本,亦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石。菩萨如不善护摄律仪戒,不特摄善法戒不可能生起,饶益有情戒亦不可能做到。所以菩萨行者,对于三聚净戒,应平等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显出大乘菩萨戒的特色。

**三、从师受戒与不从师受戒:受戒而得戒,是有一定法式的,但声闻戒与菩萨戒,同样有着不同。声闻七众受戒,在体说来,是要从师受的。如在家众受五戒,必须从一出家大德而受。这在很多论典及俱舍中,都是这样说的。但若一定没有师尊可受,亦可特别的许以自誓受,这在四分律及智度论中,都曾这样说的。不过这是不得已的额外方便,如是有师可受的,那就绝对不容开许!至在家众受八戒,亦同样的要在出家五众边受,而且要寻求一位毕生不非时食者为师。设若这样的师尊无法求到,亦可于佛菩萨的像前自誓受戒。而出家者受沙弥、沙弥尼戒,要从二师受;特别是受具足戒,是约佛法盛行僧众众多地方说的;若边国僧少无法集合十僧传授戒法,亦可减为五人,即以四人为僧众,一人为羯磨师,作法授戒。这是婆沙、正理论等的正说,道宣律师也据此说。总之,声闻戒法,决定要从师受,而且有一定的仪式。菩萨戒法,对于仪式,不怎么重视,如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有三品受戒:上品从佛受,这是顶难得的。经说:“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中品从佛弟子受。经说:“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下品,如佛不出世,或佛过去了,千里内无佛弟子可师,即在佛像前受。经说:“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印顺论师说:“甚而没有佛像,依普贤观经说,可观想释迦佛为和尚,文殊为阿奢黎,弥勒为教授,即可受戒的”。在本经中,则说有二种受法:一、自誓受,这亦是约千里内没有授戒师说的。如四十八轻戒中第二十三条戒内,明白的有这样宣说:“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二、从师受,这是约可请得授戒师说的。如前戒条中继续说:“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印顺论师对这郑重交代说:“无佛无佛弟子时,虽可在佛像前或观想佛受戒,但如有佛弟子时,仍应从佛弟子受戒为宜”。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闻戒是新得与菩萨戒是熏发:声闻的七众戒,不论在家出家,定要经过受戒仪式,然后始能得其戒体,所以这是原来没有而是现在新得的。正因戒体是新得的,在两种不同情况下,所得的还可能再失去:一是犯了根本重戒的,不论外表怎样还像个佛弟子,但因其戒体的失去,已失去为佛子的特质。二是一期生命结束时,因为声音闻戒是尽形寿戒,当受戒者生命存在时,其戒体固然随着生命而转,一旦生命发生崩溃,戒体自然也就随之消逝。有得也就有失,这是必然之理。印顺论师说:“声闻学者,或以戒体为无表色,或以为不相应行。接近大乘的经部师,以为是心相续中的思功能,也还是新熏的”。可是大乘菩萨戒,是自心本具的,亦即是本有的,不是受戒后才得。如菩萨本业璎赂经说:“一切菩萨同凡圣戒,尽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本经开头的长行亦说:“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菩萨戒既是众生心地之所本具,不但不须待缘而制,而且“本有了防非止恶的功能,有慈悲益物的功能,有定慧等无边净功德法的功能”。所以现在还要受戒,不过是使本具戒德,予以熏发加以长养。佛性常住戒,以心为戒体,发心受戒以后,不特于现生中,不致再会失去,就是是结束,戒体亦还存在。因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戒,若不失戒,直到菩提,是都相随军的。即使转生再来人间,不复记忆过去曾所受戒,现在发心更受,那亦只可说是增上,绝对不得说为新得。至于在现生中犯了重戒,虽也可说失戒,但能如法忏悔,是还可以重受。所以说:“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印顺论师说:“菩萨初发心以来,自心的戒德,日渐熏长。现在再受戒,也不过以外缘熏发,使他熏长成熟面已”。所以菩萨戒,诚如本经所说:“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不论是怎样形态的众生,只要能了解法师所说的话,都可受戒。
五、声闻戒不可闻读与菩萨戒可以闻读:声闻戒中的比丘戒法,依是佛制,有关五篇七聚的条文,未受具足戒的白衣,是绝对不许阅读和听闻的。律中有偷听说戒而为护法神逐走的教诫。可是大乘菩萨戒,未受菩萨戒前,参预布萨说戒虽不许可,但听闻讲戒,阅读戒本,研究戒的意义,是许可而不加以禁止的。所以在我宣布讲梵网经后,有人问我未受菩萨戒可不可听?我答当然可以。如讲比丘、比丘尼戒,诸位要听亦不得让诸位听;但讲大乘梵网菩萨戒,则望诸位多多来听,不但不会违犯戒律,且可从戒法的听闻中,激发诸位的菩提心,熏发本具的佛性戒。
六、声闻的戒条与菩萨的戒条:声闻七众各别有其不同的戒条,如在家男女的五戒,出家沙弥等的十戒,而戒条最为严谨周密的,当然是属比丘、比丘尼戒。比丘戒,通常说有二百五十戒,但僧祗律则只有二百十八戒,旧传有部律复说为二百六十戒,条文的数目,虽略有出入,可说大体相近。还有这样说的:比丘戒,略则二百五十戒,中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比丘尼戒,略则三百四十八戒,中则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如广来说,比丘、比丘尼戒,都是无量的。因比丘、比丘尼于受戒时,是都得到无量无边的戒法,量等虚空,境遍法界,没有不圆足的,所以名具足戒。至于菩萨戒,梵网经说为十重、四十八轻戒;优婆塞戒经说为六重、二十八轻戒;瑜伽菩萨戒本说为四重、五十一轻戒;还有菩萨善戒经,受。菩萨地持以等的说法:彼此出入是很大的。但是根本重戒,仍不差不多的。印顺论师说:“一般受戒,以为一条条的受。其实,受戒而引发内心中的防非止恶等的功能,决不限于条文。决非戒律中没有说到的,就一定可做。如酒戒,佛弟子从居士到比丘,都是要受持的;可是没有说到烟,也没有禁止鸦片,海洛因等 在毒品。有人就以为:佛没有制烟戒,即不妨吸烟。不知佛在世时,还没有吸烟及鸦片等毒品的恶习,所以未制。如从佛制饮酒——麻醉剂,有害身心来说,这当然也应禁止,不可以吃。戒律的明文规定,不过应机而择要的举例而已,菩萨戒,经论所说多少不同,也应作如此理解”。所以我们对于如来所制戒律,应活泼的运用,不应刻板的执著:“佛所未制,今不必制;佛所已制,不可更改”。宜适应时地,认为不可做的即不应做,以免影响社会对于佛教的观感!社会人士所重视的,是佛教徒应有德行,所经佛弟子,特别是出家众,应严格的守持戒行!
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字太小,不利于与阅读。下面为重发。
**一  戒学为佛法的根本

**佛教的戒律学,在南北传的佛教中,有着显著的不同;南传佛教,

**只有声闻的戒学,没有菩萨的戒学;北传的佛教,既有声闻的戒学,又有菩萨的戒学。声闻解脱戒,是七众各别而受的,菩萨三聚戒,是七众共受的通戒。南北传佛教对戒律学,虽有这样的不同,但认戒学是佛法的根本,彼此并没有二致。所以,不论做个南传佛教徒,不论做个北传佛教徒,对于自己所受的戒学,是都不容有所忽视的,因为学佛是以戒为始基,一个志求佛法的行者,如不能保持佛戒的完整性,那就处于门外而不得升堂入室。

**在小乘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在大乘说:“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当然,真正得解脱和证菩提的,尚有赖于无漏智慧,但最初的基础,不能不说是戒学,由于戒学的种种限制,使你心念不得向外奔驰,而逐渐的获得内心安定,于是便从安定的心境中,获得无漏智慧的开发,然后再运用般若慧剑,割断无始来的无明绳索,始得坐上解脱床,始得安坐菩提座。所谓“由戒生定,从定发慧”,确是不易的次第,谁也不能躐等的,可见高层的慧固然重要,基层的戒尢为重要,如果基层的戒,没有打得巩固,中层的定,高层的慧,都不可能在行者身上出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要请问一下:诸位学佛是不是要得解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对于戒学就得严格守持,然后容你得以你所求的解脱;诸位学佛是不是要证菩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对于戒学就得严格守持,然后容你得以你所求的菩提。假定不是如此,戒学有所亏损,不特出世胜利,你不可能得到,就是人天功德,亦复与你无分,所以三世诸佛出现世间,无不慎重的推尊戒法,西天东土历代祖师,无不以戒法长发殷重教诫。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是向上、向善、向解脱的起点,不容有一点忽视!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不免或有人问:戒为什么具有这样的重要性?且引大涅磐经说:“戒是一切善法阶梯,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戒是诸善根之最导者,如彼商主导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摧结恶贼铠杖;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经文是很明白的,不必多加解说。由这可以肯定知道的,就是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不论断惑证真,戒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这一切都谈不上,怎么能说戒不重要?又怎么能忽视于戒?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涅磐经还这样说:“欲见佛性,证大涅磐,必须深心修持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对大乘经典的受持读诵,是有大功德的,且所得的功德,胜过七宝财施,是诸大乘经典所一致强调的,所以一般佛的弟子,大都受持读诵经典。可是照涅磐经说,受持经典固是好的,但要以清净心来受持,亦即要以修持净戒来读诵,如果只是受持经典而不重视净戒,甚至毁犯净戒,佛陀认为这个受持经典的人,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是属于魔王的眷属,不特不因他受持是经而欢喜,且根本的不让他受持是经。我们试想想,受持净戒是多么的重要?怎么可以不严格的遵守?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涅磐经还这样说:“欲见佛性,证大涅磐,必须深心修持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


你不持菩萨戒,佛根本不允许你受持大涅槃经。持此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佛弟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灯三昧经中这样显示戒的重要说:“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一个人在世间,其地位的高下,不在他的种族尊贵,不在他的色相端严,不在他的博学多闻,而全在他有无崇高的德行,一般所说的德行,就是佛法所说的净戒。做人,不论是做个普通人,不论是做个学佛的人,戒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假定没有戒生及智慧,纵然有着高贵的种族,端严的色相,广博的学问,左右佛看来,真真假假是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反之,假定能够修持净戒,做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尽管他的地位处在极为卑下,尽管他的见闻极为孤寡缺少,但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的恭敬尊重,所以戒行为做人之本。


补充内容 (2015-3-30 10:02):
左右佛看来---应为在佛看来为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学佛法的行者,特别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出家行者,要能使令三宝不断于世,正法得以久住世间。如佛最初制律,以法摄僧,就是希望和乐清净的僧团,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但这重责大任,能不能够负起,关键不在别的,而在佛法行者能否修持净戒,如每个佛弟子,持戒清净,行六和敬,就可使三宝不断,正法久住。华严经说:“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行者以求佛果为最高的目的,而成佛一定会得大人相报的,所谓大人相报,就是佛所具足的三十二相,而三十二相的所以获得,不是由于其他什么差别因缘,乃是由于修持净戒所得,假定不能如法修持净戒,不特不能得三十二相的大人相报,就是下贱人身亦不能得。智度论中亦曾这样说道:“若求大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戒是一切善法住处”。论中所说的大利,当然是无上菩提。所以戒法,不唯是声闻行者所应严格遵守,亦是大乘菩萨所当严格遵守!

戒是出生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亦是完成涅磐菩提的根本,所以这是五乘行人之所共遵的。吾人不走上佛法的道路便罢,如走上佛法的道路,就得如法的严格的守持净戒,所以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不容任何学佛行人有所违犯的。戒学述要说:“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于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行者以求佛果为最高的目的,而成佛一定会得大人相报的,所谓大人相报,就是佛所具足的三十二相,而三十二相的所以获得,不是由于其他什么差别因缘,乃是由于修持净戒所得,假定不能如法修持净戒,不特不能得三十二相的大人相报,就是下贱人身亦不能得。智度论中亦曾这样说道:“若求大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戒是一切善法住处”。论中所说的大利,当然是无上菩提。所以戒法,不唯是声闻行者所应严格遵守,亦是大乘菩萨所当严格遵守!

戒是出生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亦是完成涅磐菩提的根本,所以这是五乘行人之所共遵的。吾人不走上佛法的道路便罢,如走上佛法的道路,就得如法的严格的守持净戒,所以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不容任何学佛行人有所违犯的。戒学述要说:“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于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仰三宝起,一直到完成无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所以具足净戒,实在是佛教诸乘学人必须具有的行道项目,否则即不能达到诸乘所预期的目的。可见戒学虽有种种差别,而实彻上彻下的。

**但大乘菩萨戒,实以发菩提心为本,亦即以菩提心为其戒体,如不能发菩提心,纵能严持净戒,亦不过是俗戒。弘一律师说:“五戒、八戒,当分属于小乘,然欲禀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这是弘一律师希望每个佛子都做大乘菩萨的勉励语,实是值得每个学佛者的重视!大乘志在利他,如不发菩提心,怎能利众生?所以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萨,果能不舍菩提愿,就可说具足净戒。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声闻戒与菩萨戒异同

**佛法行者,经中向来分为两类,就是发厌离心的声闻与发菩提心的菩萨,不论他们的发心有着怎样的不同,但同有他们各自所修的戒行,可是他们的戒行差别何在?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论题。一般以为七众别解脱戒为声闻所修的戒行,三聚净戒为菩萨所修的戒行。大体说来,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异同,还得从多方面加以论说。

**一、通戒与别戒:声闻戒是别戒,就是七众弟子各别而受的,如在家者受五戒,出家者的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佛弟子的所以分为七众,可说是约所受戒法不同而来。照这各别所受的戒法看来,不但有它们的浅深层次,且是男女别别而受的,亦是佛陀最初制戒如此的。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环境,为了适应当时人群的心理,佛陀制戒不得不如此。菩萨戒是通戒,任何一个信佛的的弟子都可以受,不过其中有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不论在家出家,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发了菩提心的,就可受菩萨戒。如先受五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优婆塞,或名菩萨优婆夷;如先受十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沙弥,或菩萨沙弥尼;如先受具足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比丘,或菩萨比丘尼。由于每个发菩提心的佛法行者,都可受菩萨戒,所以说为通戒。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摄律仪戒与三聚净戒:优婆塞等七众各别所受的声闻戒,就是一般所说的摄律仪戒,它的唯一功用,在于防非止恶,所以总是告诉我们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行者果能如法遵守,那就可得别别的解脱,所以这又称为别解脱戒。除此而外,声闻行者还有定共戒与道共戒,前者又名静虑律仪,后者又名无漏律仪。别解脱戒,定是要从受的;定共与道共戒,则不是由受得,是为它们的差别,别解脱戒,虽有这样的差别,但同属三界的有漏业;道共戒,是无漏尸罗,非三界业所属。定共戒与道共戒,虽各有其特点,但还著重于离恶的。因这二者,总名随心转戒,即心在定中与定相应时,或心与无漏圣道相应时,其时行者的身语二业,任运而自然的发生防非止恶的作用。在定中及无漏道生起时,虽有这样的功效,设若一旦出定,或者心缘别境,则那防非止恶的作用,也就立即失去。所以定共戒及道共戒,与从受所得到别解脱律仪的戒体毕生所转,还是有着相当不同的。大乘菩萨戒,除摄律仪外,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显示菩萨行者,不唯消极的不作一切恶,且要积极的修一切善。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顺论师说;“学菩萨而成佛,不是离染不作就算了,如园地中,不但是拔掉莠草,还要种植有用的植物。所以,菩萨应广学一切佛法,圆成一切功德,非常的积极”。虽说受律仪戒的声闻行者,不是完全没有所应修的各种善法,但决不像菩萨行者的广学一切佛法。饶益有情戒,显示菩萨行者,以度众生为主;因为菩萨发心,就是为度众生。如不实行度生,怎可称为菩萨?菩萨既以摄化众生为本,当然就要做众生的模范,设若本身的戒行不修,怎可获得众生的信任?所以以摄化众生为愿行,就得严格的持戒不犯。一般以为声闻戒法严谨,动辄就会违犯,不大容易守持;而菩萨戒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于是,大家都愿修学大乘,都以菩萨行者自居,或有指为律仪不整,则以我是菩萨答之,殊不知这是绝对错误的!真正说来,菩萨为了要做人天师表,首应受持的就是摄律仪戒,因这不但是摄善法戒的根本,亦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石。菩萨如不善护摄律仪戒,不特摄善法戒不可能生起,饶益有情戒亦不可能做到。所以菩萨行者,对于三聚净戒,应平等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显出大乘菩萨戒的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从师受戒与不从师受戒:受戒而得戒,是有一定法式的,但声闻戒与菩萨戒,同样有着不同。声闻七众受戒,在体说来,是要从师受的。如在家众受五戒,必须从一出家大德而受。这在很多论典及俱舍中,都是这样说的。但若一定没有师尊可受,亦可特别的许以自誓受,这在四分律及智度论中,都曾这样说的。不过这是不得已的额外方便,如是有师可受的,那就绝对不容开许!至在家众受八戒,亦同样的要在出家五众边受,而且要寻求一位毕生不非时食者为师。设若这样的师尊无法求到,亦可于佛菩萨的像前自誓受戒。而出家者受沙弥、沙弥尼戒,要从二师受;特别是受具足戒,是约佛法盛行僧众众多地方说的;若边国僧少无法集合十僧传授戒法,亦可减为五人,即以四人为僧众,一人为羯磨师,作法授戒。这是婆沙、正理论等的正说,道宣律师也据此说。总之,声闻戒法,决定要从师受,而且有一定的仪式。菩萨戒法,对于仪式,不怎么重视,如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有三品受戒:上品从佛受,这是顶难得的。经说:“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中品从佛弟子受。经说:“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下品,如佛不出世,或佛过去了,千里内无佛弟子可师,即在佛像前受。经说:“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印顺论师说:“甚而没有佛像,依普贤观经说,可观想释迦佛为和尚,文殊为阿奢黎,弥勒为教授,即可受戒的”。在本经中,则说有二种受法:一、自誓受,这亦是约千里内没有授戒师说的。如四十八轻戒中第二十三条戒内,明白的有这样宣说:“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二、从师受,这是约可请得授戒师说的。如前戒条中继续说:“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印顺论师对这郑重交代说:“无佛无佛弟子时,虽可在佛像前或观想佛受戒,但如有佛弟子时,仍应从佛弟子受戒为宜”。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闻戒是新得与菩萨戒是熏发:声闻的七众戒,不论在家出家,定要经过受戒仪式,然后始能得其戒体,所以这是原来没有而是现在新得的。正因戒体是新得的,在两种不同情况下,所得的还可能再失去:一是犯了根本重戒的,不论外表怎样还像个佛弟子,但因其戒体的失去,已失去为佛子的特质。二是一期生命结束时,因为声音闻戒是尽形寿戒,当受戒者生命存在时,其戒体固然随着生命而转,一旦生命发生崩溃,戒体自然也就随之消逝。有得也就有失,这是必然之理。印顺论师说:“声闻学者,或以戒体为无表色,或以为不相应行。接近大乘的经部师,以为是心相续中的思功能,也还是新熏的”。可是大乘菩萨戒,是自心本具的,亦即是本有的,不是受戒后才得。如菩萨本业璎赂经说:“一切菩萨同凡圣戒,尽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本经开头的长行亦说:“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菩萨戒既是众生心地之所本具,不但不须待缘而制,而且“本有了防非止恶的功能,有慈悲益物的功能,有定慧等无边净功德法的功能”。所以现在还要受戒,不过是使本具戒德,予以熏发加以长养。佛性常住戒,以心为戒体,发心受戒以后,不特于现生中,不致再会失去,就是是结束,戒体亦还存在。因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戒,若不失戒,直到菩提,是都相随军的。即使转生再来人间,不复记忆过去曾所受戒,现在发心更受,那亦只可说是增上,绝对不得说为新得。至于在现生中犯了重戒,虽也可说失戒,但能如法忏悔,是还可以重受。所以说:“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印顺论师说:“菩萨初发心以来,自心的戒德,日渐熏长。现在再受戒,也不过以外缘熏发,使他熏长成熟面已”。所以菩萨戒,诚如本经所说:“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不论是怎样形态的众生,只要能了解法师所说的话,都可受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