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15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10-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金刚经讲录——第十四品 | | 作者:道源法师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66 更新时间:2005-3-8 | |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丁二、信解感叹(分三)
戊一、当机闻解悲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当机者须菩提,听释迦佛说到这里,对这含有很深奥佛理的金刚经,心中已经深深的解悟到金刚经所含摄的般若智慧,太深奥、太高深了;庆幸自己又能够深深的解悟到佛经的义理和归趣,因此深为感动而流泪悲泣。金刚经的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一生信分,第二是开解分,第三是起修分,第四是成证分,这都有经文证明。前面所讲的,从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第一科。讲到第六分时就生起了清净信心,生起净信之心的功德,等于供养过百千万亿诸佛所种诸善根的功德,这是为了要开导我们,叫我们也能生起清净信心。现在讲到第二科,‘深解义趣’,须菩提已深深的解悟到金刚经的道理与归趣,这在经上有明文证明的。这科虽然是一直延伸到第十六分,但是说到第十三分,本意已说完,经文上就用了结归之词,下面第十五、十六分是推广前面的道理,所以这一科讲到第十三分,就来个总结。当机者闻到这里,已经‘深解义趣’了。在教下来说,称为‘大开圆解’,所谓‘教下’,就是指研究教理的人,如果在禅宗,这就叫做‘大彻大悟’。再解释经文,‘尔时’,就是指释迦世尊说法说到,‘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取了经名之后,再说‘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再去除疑惑,说微尘非微尘,说世界非世界,乃至三十二相,亦是非相。再较量此经的功德,恒河沙数身命布施,不及受持金刚经的一小段经文,以及为他人说一小段的经文,功德就无量无边。‘尔时’就是讲到这里的时候,须菩提就深深的解悟到金刚经所说的义理与归趣。归趣到什么地方去呢?须菩提已经了解到,此经是要人归趣到‘实相般若’上去的。你讲金刚经,依文解义,这还是‘文字般若’,因此你得去‘观照’,不去‘观照’,你怎么会开悟呢?‘闻说是经’,所闻的是‘文字般若’,‘深解义趣’就是能够深深的解悟此经的义理与归趣。‘深解’二个字,就是他起了‘观照般若’,才能有这么深入的解悟。解悟到什么呢?解悟到此经义理的归趣,就是‘实相般若’。须菩提因深解到‘实相般若’的义理了,于是大受感动,‘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因为他深深地感激佛陀教化的法恩,感叹这部经典,含有很深奥的实相义理,而且自己又在今天,能够大开解悟。才从心里感激出来,眼中充满热泪,以抒发内在纯洁的悲仰。因为这是发自真情的流露,所以只有无声之泣。要是大嚎大哭,就不能说出话来了。他这时就开口赞叹一声,‘希有!世尊’。在第二分也赞叹过,‘希有!世尊’,名字虽是相同,但意义上却不同。在第二分是赞叹世尊,能把般若的妙用,表现在日用寻常的穿衣吃饭,出入往返里面。真是希有微妙!这第十四分所赞叹的‘希有!世尊’这句,却是须菩提赞叹他自己的。赞叹他自已,已得了很深很深入的解悟,佛说金刚经的义理与归趣,这是他以前没有解悟过的,今天解悟了。所以他很感叹的说‘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小乘经叫浅的经典,权教所说的经典叫做深的经典,而不叫做‘甚深经典’。这个地方说:‘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就是由权教大乘的义理,而解悟到实教大乘的归趣,所以才说‘甚深’。怎么知道呢?因为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了。上面有个‘深’字,所以这底下再加个‘甚深’,这是表示他‘甚深’的解悟,是悟到实教大乘。他怎样赞叹自己‘希有!’呢?‘我从昔来所得慧眼’,自从我证得阿罗汉果以来;阿罗汉是得到了‘我空’的道理,得到了‘我空’的智慧眼,得了智慧眼,应该是了解一切法了,可是还没有得闻,像这部经典所说的法,那么深奥。我今天既然得闻这个深奥‘希有’之法,闻到了我还能够深深的解悟到他的义理与归趣,所以这是甚为‘希有’的,这个‘希有’是须菩提感叹他自已的。
戊二、赞叹信解功德(分二)
己一、现前信解功德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是先赞叹,现前同一法会里的大众。‘若复有人’除了我须菩提外,假使另外有人,‘得闻是经’,也能闻到这部金刚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前面第六分的经文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这段经文是强调说,对金刚经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的净信,这个功德就超过了承事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功德。为什么那个一念净信之心,有那么多的功德呢?因为由这一念的净信,‘能生实相’。‘实相’就是‘实相般若’。这个‘实相般若’是怎样生起来的呢?是由你的清净信心生出来的。所以第一大科要你生信,就是生这个清净信心。第二大科才开解,而悟入了‘实相’之理。怎么会解悟出这个‘实相’之理呢?就是由你信心清净,才生出来的。
‘实相’本来无生无灭,本来具有的,因为被无明烦恼所盖覆住了。今天你的信心清净了,由这一念清净信心,对般若妙法就有了相应作用,所以把‘实相’显发出来了。我们学金刚经,释迦如来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意思就是要我们依著「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起‘观照般若’就是要求我们的信心清净。这个信心一清净,‘实相般若’就会显出来。所谓信圆果满,就是这个意思。须菩提尊者,他感叹自己‘希有’,能够在今天,‘大开圆解’,解悟到此经甚深的义理与归趣。同时又赞叹别人,闻到这个经典的功德‘希有’。能够‘得闻是经’这是他前生前世种了善根,今生今世,才会碰到,得闻般若法门的殊胜因缘。他闻了经就是闻慧,他能信心清净就是思慧。‘即生实相’这就入于修慧。他修行什么呢?就是修行‘实相般若’的这个法身。‘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前面讲的七宝布施,乃至身命布施,都是得福多,这叫福德,是培养福报。这里的‘功德’与前面的福德有何不同呢?功德就是用功修行,完全是般若智慧的成就,他闻了经,信心清净,就依文解义,随义入了观想,这种用功修行的功德,才叫功德,这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是‘第一希有’的功德,因为这种用功,能生‘实相’。‘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顾名思义,称为‘实相’者,它就是‘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就一定不是虚妄之相。我们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实相般若’是离一切相的真如妙性,是个真空理体之相,他不是虚妄之相,才说‘即是非相’不是虚妄之相。能知非相则不住于相、不取著于相、不执著于相。以此因缘而得入‘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如来为了要拣别不是那个虚妄之相,才给他取个名,叫‘真实之相’。
己二、当来信解功德(分二)
庚一、正以赞叹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现在是讲到第二小科上,这是赞叹未来的众生所得的功德。须菩提拿自己做譬喻说:‘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为什么呢?第一、我善根深厚,能与佛同时出世,第二、我能依著我的善根修行,大家证了阿罗汉果,我也证了阿罗汉果;而且我是解空第一的阿罗汉,在小乘法上,我是解空第一,因为有这个基础,对于大乘法的解空,就很容易领悟,这是我宿世的善根所致。在我自己用功修行来说,不算很难,为什么呢?因我是亲自听佛金口说法,佛的身口意三业殊胜,会加被我须菩提。我因能闻佛说法,当时就得到利益。所以我须菩提‘信解受持’也还‘不足为难’。可是到最后‘后五百岁’的时候,也就是法运到了末法时代最后的五百年,‘其有众生得闻是经’这时候有善根的众生,还是能得闻金刚经。‘信解受持’他不但对此经深信不疑,而且信心清净;对此深奥的经典也能有甚深的解悟,他又能受持这个金刚经的义理。‘是人即为第一希有’这样的人,在末法时代,在凡夫中,他不但能被称为‘第一希有’,就是在一般的佛弟子中,也算是‘第一希有’。何以故?因为他,生到末法时代的‘后五百岁’,离佛出世已经很远了,但是他居然还能闻到金刚经,而且又能‘信解受持’,这不是非常的‘第一希有’吗?因此他也能得到‘第一希有功德。’
庚二、展转征释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什么原因这个人能得到‘第一希有的功德’呢?‘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为这个人,他信心清净了,对金刚经有了甚深解悟,因此他四相都空了,他已经没有我等四相的执著。是因为他依著般若空慧,舍离我等四相的执著,所以才说他也能得到这个‘第一希有的功德’。‘所以者何?’这是为什么呢?我怎会说‘后五百岁’这个人,他没有我等四相呢?因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因为我等四相在真谛法上说,当体都是空的。何以故呢?‘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能‘离一切诸相’,是那一切诸相呢?包括了前文所说的,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这三种四相,也就包括了,一切虚妄之相,通通远离了,‘即是诸佛’这个人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他所悟的理,跟佛无二无别。
戊三、如来印许证释(分二)
己一、正与印证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是如是’这是佛给须菩提印证的话。须菩提说得对,佛才给他印证‘如是如是’;印证佛说的法与须菩提说的法一样,佛说什么法,须菩提就解悟到什么地方,上一个‘如是’,是佛说自己也‘如是’。下一个‘如是’就是赞叹须菩提你也‘如是’。
这一段经文,是从第六分上过来的,须菩提听到第五分结词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尊说这话时,他还恍恍惚惚的勉强相信这句话,因为这是出自佛的金口所说,可是他还没有开悟,没有‘深解义趣’;又担心别人听了这个道理,不容易相信。所以他下面就开口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个‘颇有’二个字,就是他的疑心,表示他没有真正的信入,才会用‘颇有’二个字问。所以那时候如来就告诉他,你说得不对。如来呵斥他说:‘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不随便赞叹人家的,你说得对,他才赞叹你‘如是如是’;你说得不对,就叫你‘莫作是说’。如来纠正须菩提的错误说:你不要疑惑,现在有人闻是章句,能生信心,就是到了法运的‘最后五百岁’,还是有‘持戒修福’的人,‘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就从这个地方起,须菩提受了一顿开示后,就小心谨慎的听法,听到了现在,是‘深解义趣’了,一点疑惑也没有了。现在他敢肯定地说:不但他自己‘深解义趣’‘不足为难’,就是现在法会里面,也还有人能得到这个‘第一希有功德’,就是到了末法时代,也还有人对金刚经会得到‘深解义趣’,能得到‘第一希有功德。’现在他不说‘颇有众生’了,这就表示他这个时候,已没有一点的疑惑了。现在须菩提自己‘深解义趣’,解悟到跟佛说的法一样无差别。
须菩提在第十四分的结词上,肯定的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因为‘若见诸相非相’不也就是‘离一切诸相’吗?‘即见如来’,不也就是‘即名诸佛’吗?因此须菩提这一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对的,佛就赞叹他,为他印证说:‘如是如是’。佛前面说:‘即见如来’,他这里说:‘即名诸佛’,文字虽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这就是佛也‘如是’,须菩提也‘如是’。这句‘如是如是’在禅宗下叫做‘以心印心’。前面的‘即见如来’,那是佛心;这地方‘即名诸佛’是须菩提的心。以佛心印证须菩提的心,所以下句佛就说:‘如是如是’。
我们研究金刚经,一定要文熟义熟,不然看到后头忘失前头,这样一来,义理就很难贯串了。要怎样才能文熟义熟呢?这就要不断的去受持读诵。受持其义,才能义理熟;读诵其文,才能经文熟。学佛法没有讨便宜的事,不用功,你怎么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呢?这是劝诸位,要多去研究,这样才能把道理研究清楚,同时你还须要去多多的受持读诵,才能学到那里,悟到那里。如释迦世尊所开示:‘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就是告诉我们,受持读诵者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受持其义,读诵其文都熟悉了以后,这样你看到后头,你才会连想到前头,才会知道这经文是打从那儿来的。释迦如来说法,不是说到后头就忘了前头,他说法说到这个地方,一定有一个来源的。由此我们知道,佛经上的经文都是有脉络的;这脉络就像我们身上的血管一样,血管在那里,血液就流通循环到那里。你讲经讲到后头,忘了前头,这就好像那血管的脉络被阻塞不通一样。再说我们读诵受持金刚经,主要是求般若智慧。可是有些人诵经,却只求诵经的福报;当然,诵经有诵经的福报。如果你能更进一步的去通达经文的义理脉络,懂得道理后,你再去读诵经文,这样你就可以任运自在的去随文作观,那就是‘观照般若’;你能用这种方法去读诵修持金刚经,这样所得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功德。释迦如来赞叹须菩提‘如是如是’,意思就是说:我讲的道理与你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下面是释迦如来再把他推广开来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假使有后来的众生,听闻了金刚经的道理,他对金刚经上所说的‘我空’、‘法空’、‘空空’的道理,不起惊骇、不恐怖、不畏惧,对经上的道理,完全相信,完全接受,那么这个人真正是‘甚为希有’了。
己二、征起转释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先说什么是‘六度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为‘六度波罗密’。
‘第一波罗密’就是修行六度,由‘般若度’来引导前五度的修行,这样的波罗密,叫做‘第一波罗密’。在六度波罗密中,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导;前五度的修行,就像瞎子走路一样,要有个明眼的导师来引导他,他才能走到正路上。在修行的道路上,假如你只修前五度,不修‘般若度’,那你所修的福德,都会落在人天福报中,那你就到不了究竟的‘波罗密’彼岸上。何以故?因为你所修行的一切,没有‘般若度’为前导,所修的福报,都变成有漏的福报。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般若度’给你做引导,这样才能修成,无漏的成佛果实,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所以在六度万行中,‘般若度’被称为‘第一波罗密’。
外道的法门,也有类似佛门六度中的前五度,但是外道,他没有‘般若度’。外道也讲布施,也行法施;讲他的外道经论,行外道法;他也很精进,只用一只脚站在地上不摇动,站了老半天,借此来精进苦行。外道也有外道戒,如持牛戒,持忌讳戒,受持一些不是趣向于正觉与解脱的戒。外道他也行忍辱,整天泡在冷水里,或是卧在荆棘刺上,忍受身体被折磨的痛苦。外道也修禅定,也打坐,甚至到达了非想非非想的外道定。可是外道的五度里头,因为没有‘般若度’为引导,所以才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修错了,修到偏差的路上去了。佛门中的五度,因为有‘般若度’做为引导,就不会落到像外道那样的愚痴、盲目的修行;就不会像外道盲修、瞎炼一场。外道修到最后,还是落在‘束缚’里面,这是因为在因地中,就把方向搞错了。所以‘般若度’对修行人是很重要的;失去了‘般若度’,在修行的道路上,就好像失去了明亮眼睛一样,究竟走不上解脱的行程。外道他也求智慧,但是所求的都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的‘般若智慧’。为什么外道的修行,不能趣向正路呢?原因就是他缺乏了像我们佛门中的‘般若智慧’做为引导。
佛在这里又告诉须菩提:‘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为什么佛会说这句话呢?前面经文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为什么‘得闻是经’的人,会不惊、不怖、不畏呢?就是他对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这个究竟的‘义趣’,已完全的通达、明白,而且信受不疑,所以他才会不惊、不怖、不畏。‘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如来的意思是,要由‘般若度’来引导前五度的修证,使之成为无漏的成佛之因,这样的‘波罗密’就叫做‘第一波罗密’。什么叫做‘波罗密’呢?‘波罗密’就是究竟圆满成就的意思。修行要怎样才能究竟圆满成就呢?由‘般若度’来引导前五度的修行,修证这无漏成佛之因,这就是最圆满的修证,所以才称为‘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诸法因缘所生,缘生相生,缘灭相灭,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无有一法可得,‘第一波罗密’也是名假施设,法假施设,引导前五度,趣入‘实相般若’的修证;‘实相般若’是无生境界;无生境界,非取相证得,所以‘第一波罗密’也不应取相住著,故说‘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这样一来,就名副其实,诚如世尊所印证‘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离相妙行来降伏其心,安住真心,这就是‘第一波罗密’的究竟义趣。下面要讲的,就是再推广到余度上的忍度。
丁三、类明余度(分二)
戊一、类明忍度(分二)
己一、正以类明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这科是修‘忍辱度’的引证,与修‘般若度’是一样的修法。‘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之境。人家骂我、打我、嫉妒障碍我,这都是污辱我的境,我能忍辱下来。按世俗谛说‘忍辱波罗密’,是有个忍辱的相。按真谛上说:‘即非忍辱波罗密’,忍辱之法,是因缘所生,缘生相生,缘灭相灭,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故说‘即非忍辱波罗密’,不应执著这个‘忍辱度’。我们修六度都要‘三轮体空’,修‘忍辱度’时,要内没有能忍之心,外没有所忍之境,中间也不住著打我、骂我、辱我的这些相,这样就是‘三轮体空’,这样才合中道第一义谛上,所谓即空,即假,即中的‘忍辱度’,‘是名忍辱波罗密’,这就是‘忍辱度’的圆满成就。下面释迦世尊再引证,他修‘忍辱度’的事实来证明,先引证他最近的事。
己二、引事证释(分二)
庚一、详引近事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前面说过‘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要我们修行‘般若空慧’时,能远离一切相,而不去执著,因为一切相的执著,都是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面建立起来的;远离一切相,就是要我们远离这个四相的建立。要是我们,心不远离四相,这个‘忍辱度’就修不来;在修行‘般若度’上,更不能得到‘实相般若’的真实妙用。这里释迦世尊,拿自己来作个证明:‘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极恶的王’。释迦世尊过去世,在因地修行时,遇见了这位极恶的国王。有一天,正是天气晴朗,百花开放的日子,这位国王带了很多宫女,出城到山上游玩,游玩了一段时间,这个国王玩累了,竟坐在地上睡著了。宫女们看见国王睡著了,大家可以自由了,就不去惊醒他,各自散开,各人各找自己玩耍的地方。有一个宫女发现在一个山洞里,住著一个修行人,就手一招呼,大家都围过去看。一看之下,里面是一个年轻的修行者。这些宫女就好奇的问修行者许多问题。修行人发现这些宫女,善根很深,于是就很仔细的开示了修行的道理给她们听,说:这个世间是无常苦空的,世间充满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迷惑的人,天天都在烦恼的煎熬逼迫中打滚,不知出离;假使你能明白世间的苦恼,你就会发心修行,去追求解脱之道。有智慧的人,绝不会迷失在只为追求虚幻不实的荣华富贵,而去造就无边的罪业,牵引未来受到无量的苦报。不管你们在宫中是怎样的享福快乐,但是总有一天,这一切不实的快乐,也会随著无常的运转,而改变迁移的,最后都会消失在无情的岁月里。你们不要放逸,只追求五欲的快乐,应该知道,外在的苦乐,无非是虚幻,不能长久的。所以你们应该去找内心本来就属于自己真正解脱的心,这才是真实、永恒的自在。宫女们很诚恳的听,听得非常的入神。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国王也醒了。噫!他发现宫女都不在,就气冲冲的到处找,终于发现宫女们,围绕著一个修行人在听法,就跑过去,正要破口大骂,刚好看见这位修行者,在给宫女们说法。国王一看,这位修行者年纪很轻,心里更气,大声说:‘你是什么人?你怎么把我的宫女引诱到这里来?你心中可有什么企图?你是否起了贪欲心想要拐骗我的宫女?你一定心存不轨。’年轻的修行者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国王:‘我是一位修行人,我已经淡薄了世间的五欲,富贵荣华对我来说,我只把他当成是一个虚幻的影子而已,我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不再去贪恋世间的一切,我又怎么会去引诱你的宫女到这里来呢?我没有骗你,我所讲的话都是真的。’国王听了就哈哈的冷笑一声,说:‘你说你没有贪欲心,现在我问你,你是否已证得阿罗汉果?’‘我没有证得阿罗汉果。’‘那么你是否已得阿那含果?’‘我还没有证得阿那含果。’国王听了很生气说:‘你既未证得四果、三果,显然是一个没有离欲的人,你敢说你没有贪欲心,你不要骗我,我看过很多修行的仙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天天在那里炼气吐纳,但是遇到了贪欲的境界,见色尚且还是照常动了贪欲的心。你又年轻,又没有证果,又没有离欲,你怎敢说你没有贪欲的心呢?见色不起贪念呢?’修行者又很平静的告诉国王:‘要断贪女色这个欲心,并不只靠著炼气吐纳,不吃人间烟火,吃吃水果,就能够把贪欲心降伏下来的。要降伏贪欲心,完全在于修无常观,修不净观。’国王本来是带著怒气来的,所以修行者的开示,他完全听不进去。国王心中原本就存著报复的心理,又见自己理亏,脸红耳赤,嗔惭交加,恶心中更增加了嗔恚,于是把心一横,说出非理的话:‘你怎敢批评仙人的修行方法?你一定是嫉妒他们,你一定是起了嗔恚心,才会说出诽谤别人的话。’修行者又说:‘我是一个持戒的人,绝对不会打妄语,别人诽谤我,我尚且能忍辱,何况忍辱是我的戒,我又怎会去毁谤人家呢?’国王这时就抓到了下手的把柄,说:‘好一个“忍辱就是你的戒”好!我现在割下你的耳朵来试验你,看你是否能忍还是不能忍,如果你能忍,那才证明你是个持戒的人。’说完就抽出身上所带的宝剑,‘涮’的一声,把修行者的二个耳朵割下来,一看,他还是面不改色。于是大家就劝著说:‘唉呀!不得了!伤害到圣人啦!这是位大士!是大菩萨呀!是不应加以伤害的呀!’这时国王的理智已经失掉了,变成了一个人面兽心的人,更起了凶恶的心,他狂怒的说:‘我可看不出他像个大士,我倒还要试试他,不但要割他的鼻子,还要支解他的手足及整个身体。’说了就动手,把修行者的鼻子也割掉,再更加狠心的把修行者的手脚四支都砍掉了,节节的支解,一节一节的给他斩断。这时修行者,起慈悲智观,心中不住一切相,心中没有动一念的嗔恚心,他原谅了这位恶王这种愚痴的举动。这位修行者,他是因地的菩萨,四大天王为他的护法护持他修行,看见恶王这种残忍的行为,发脾气了。于是就飞沙走石,天地变色。国王这时可害怕起来了,他以为修行者起了嗔恨,不知用什么法术,天地才会为之变色。世间的恶人,是最怕比他还要横恶的人,于是国王就跪下来求忏悔说:‘唉呀!我做错事了,我太愚痴,我太残忍无道,请你饶了我这条命吧!’修行者就告诉国王:‘你对我的耳鼻、手足节节支解,一切我都原谅你,我并没有动过一念的嗔恨心,我也没有引诱你的宫女。我现在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并没有打妄语。’可是恶王仍是不相信说:‘你说你内心不起嗔恚,不起嗔恨,能不能证明给我看呢?’修行者因此发誓愿说:‘如果我的一切都是清白,我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被你所斩断的这些手足、耳鼻,马上都复原。’更发愿说:‘我于来世成佛时,首先度你;我绝不对你起嗔恨心,绝不会跟你结冤仇,我还是很愿意的跟你结善缘,我会原谅你的,你安心吧!’发了愿以后,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修行者已被斩断的手足、耳鼻都马上复原了。在佛法上来说,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愿力所感所致。这位恶王就是后来佛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中的憍陈如,他就是这位极恶残暴的歌利王来转生的。这是释迦佛引证他过去生中,修‘忍辱度’的境界,遇见了歌利王,遭到他割截身体的公案。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的时候,我没有我等四相。因为无我才没有受害的我。无人相才没有害我的人。无众生相才没这些差别之相。无寿者相,才没有执著不舍之相。所以在被节节支解时,才能离嗔念。下面再证明说:‘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假使那时,我有我等四相在,一定会动嗔恨心的。我尚且要度他,所以我才能以怨亲平等的心,来对待他;那我又怎么会起嗔恨心呢?由此当知道,那时我是没有起我等四相的。
庚二、略引远事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修忍辱,不只修一世而已,回忆过去劫中,我的前生前世中,曾经作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那时修‘忍辱度’的时候,也同样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里补充说明,这经文中的‘忍辱仙人’,这‘仙人’不指外道讲,还是指修佛的道,那时佛没有出世,故世人尊称为‘忍辱仙人’。
戊二、总结一切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这里释迦世尊,引证他前面说过的离相修行,以种种事迹来证明,‘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种心非常难发,也非常宝贵;一发出来,你就走在正觉的道路上;但是你发了以后,要离去一切相的执著,去行正觉的六度万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科总结文很重要,你们要特别注意。前面讲到‘第一波罗密要离相’,恐怕我们又会偏到空理的一方面去,而忽略事相的修持,因此再类明其余的五度中,先说‘忍辱度’的修行境界。何以故?因为‘忍辱度’要靠脚踏实地的功夫,光谈空理是不行的。这也空,那也空,一切都空了,遇见歌利王割截身体,看你空不空呢?所以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的用功夫。你研究金刚经,一偏到空理上,这就会变成口但说‘空’,行在‘有’中。金刚经不是教你只在道理上讲空理,而是要你在事实的事相上也能空掉执著;空无所住,不被诸相绑住。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他怎么能做到不生心,不动念的功夫呢?因为他没有我等四相;他已经离了这个我等四相,如果没有离,他就会动嗔恨。但是他并没有动过嗔恨心,就证明他没有我等四相。再推广到过去劫中,曾经五百世做过忍辱仙人,也离了这个我等四相,可见这个离相的功夫,他很早就成就了。所以才告诉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离一切相’,就是离这个我等四相,如前面讲过的‘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通通要远离开。‘离一切相’,不是教你落到偏空那一方面,而是教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不住相。发出正等正觉这个成佛的心,要上求佛道,法门无量誓愿学;下化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心后,要怎样来上求下化众生呢?你必须要去修行六度万行,来自度度他,同成正觉。下面再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凡夫的心,对境都会生起‘贪爱’的心,一攀住六尘,无住真心就会走动,就会不得自在。古来大德说:‘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六度,要以‘般若度’为体,前五度为用,这样子修,才不会执著,如镜子体无所住,用却纷然自在。那么,我们发心去度众生,要怎样去行持呢?‘应生无所住心’这里与第十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经心,这个经眼,只换了文字,没有换义理。发菩提心,很难发,发起来后,为什么不可住呢?为什么度众生也不可住著呢?我们发了布施心,这个心也很难发,要去行布施为什么不可以住著呢?因为‘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若有所住,这个真心已经走动了,不再是安住真心的本位上;一有所住,你的心就会落入分别取舍的对待,就不能回归如如不动,不受相的无住本位,这样真心就不能安住在无碍自在的无住本位。修行大乘佛法,是站在‘智悲双运’,六度相摄的立场去行持的。因为有大智慧,才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生执著。有同体大慈悲,才会发心去广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这样才是真正的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若有所住,就是妄想心,妄想心他取相作缘,忆想分别,取舍不停,与离相无住的般若空慧不能起相应。这样真心就不能坦然自在、无挂无碍,随缘任运的修持下去;这样就不能安住真心了。所以说‘若心有住’就是妄想心;‘即为非住’就不能使真心安住下来。前面你须菩提也问过:‘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真心?’要怎样才能安住真心呢?你去布施,不要住相,不去执著布施之相;虽行布施,而心中无所住,无住而生心,这样子你就修对了。这个‘应生无所住心’他的义理归趣,就是要我们能‘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就是发起,‘离一切相’就是‘无住’。这是总结前文‘住心无住’。我们学大乘佛法,尤其学金刚经的般若法门,应该依这个经上所说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去行持。布施不住相,度众生也不住相,这样子的修下去,妄心也降伏了,真心也能够安住了。不这样的去行持呢?你的真心就不能安住,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不能降伏,菩萨道就不能修圆满。是故,下面佛才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丁四、会合前语(分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