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19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3-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安安妈妈 于 2011-10-23 15:35 编辑
师子吼言。世尊。无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
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
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
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善男子。夫著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师子吼言。世尊。何等比丘能断十相。
佛言。善男子。若有比丘数数修习三种相者则断十相。数数修习三昧定相。数数修习智慧之相。数数修习舍相。是名三相。 (注:数数就是不断地随时地)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名为定慧舍相。定是三昧者。一切众生皆有三昧。云何方言修习三昧。若心在一境则名三昧。若更余缘则不名三昧。如其不定非一切智。非一切智云何名定。若以一行得三昧者。其余诸行亦非三昧。若非三昧则非一切智。若非一切智云何名三昧。慧舍二相亦复如是。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缘于一境得名三昧其余诸缘不名三昧。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余缘亦一境故行亦如是。又言众生先有三昧不须修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言三昧者名善三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云何而言不须修习。以住如是善三昧中观一切法名善慧相。不见三昧智慧异相。是名舍相。
复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
善男子。如善御驾驷迟疾得所。迟疾得所故名舍相。菩萨亦尔。
若三昧多者则修习慧。若慧多者则修习三昧。三昧慧等则名为舍。
(注:看到这边大家应该明白该怎么修行了首先就是要学习善三昧善就是正知正见
然后在定慧上增上并且学习定慧等持平衡也就是舍以达成最后圆满等持)
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见佛性者名为舍相。
(注:这边的十住应是指十地菩萨而非一般的十住另外请注意菩萨是不得明见也就是虽见但不完全明白声闻圆觉则是完全不见这些差异如果能阅读全经就能明白)
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贪欲瞋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
(注:一般来说奢摩他就是止观的止就是定或称止静因重点在于寂静但这是在于学习阶段的情况如果到了甚深的阶段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就是舍就是佛关于止静不可误认是表面上的静就如同禅不是静坐)
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
(注:毗婆舍那就是止观的观就是慧这个观不应该被认为是用眼睛所见而是觉就是觉照
正见指不堕邪见妄想故可真正解脱了见因究竟明白故可真正解脱
能见指能觉众生所不觉遍见指能见众生所不见次第见指能知修行次第深浅
别相见指能分别一切诸相和法相所以佛经上常说不分别并不是变成呆子或孤僻的人
而是指能做到上面所说正见了见能见遍见次第见别相见而无所执清净自在
关于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可相互参阅楞严经圆觉经解深密经楞伽经)
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
(注:这是定慧等持的阶段所以叫做平等不诤不观不行舍
在这种阶段观或者不观只是随顺因缘而起用或不用而起现行与否
所以叫做不观或不行故平等无诤)
善男子。奢摩他者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
复有二种。一者成就。二不成就。成就者。所谓诸佛菩萨。不成就者。所谓声闻辟支佛等。
复有三种。谓下中上。下者谓诸凡夫。中者声闻缘觉。上者诸佛菩萨。
复有四种。一者退。二者住。三者进。四者能大利益。
复有五种。所谓五智三昧。何等为五。一者无食三昧。二者无过三昧。三者身意清净一心三昧。四者因果俱乐三昧。五者常念三昧。
复有六种。一者观骨三昧。二者。慈三昧。三者观十二因缘三昧。四者阿那婆那三昧。五者正念觉观三昧。六者观生灭住异三昧。
(注:即白骨观慈心三昧十二因缘观等等)
复有七种。所谓七觉分。一者念处觉分。二者择法觉分。三者精进觉分。四者喜觉分。五者除觉分。六者定觉分。七者舍觉分。
(注:即37道品中的七觉支)
复有七种。一者须陀洹三昧二者斯陀含三昧。三者阿那含三昧。四者阿罗汉三昧。五者辟支佛三昧。六者菩萨三昧。七者如来觉知三昧。
复有八种。谓八解脱三昧。一者内有色相外观色解脱三昧。二者内无色相外观色解脱三昧。三者净解脱身证三昧。四者空处解脱三昧。五者识处解脱三昧。六者无所有处解脱三昧。七者非有想非无想处解脱三昧。八者灭尽定处解脱三昧。
复有九种所谓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三昧。
复有十种。所谓十一切处三昧。何等为十。一者地一切处三昧。二者水一切处三昧。三者风一切处三昧。四者青一切处三昧。五者黄一切处三昧。六者赤一切处三昧。七者白一切处三昧。八者空一切处三昧。九者识一切处三昧。十者无所有一切处三昧。
复有无数种。所谓诸佛菩萨。 (注:指诸佛菩萨的定数都数不清)
善男子。是名三昧相。
善男子。慧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
复有三种一者般若。二者毗婆舍那。三者闍那。
般若者名一切众生。毗婆舍那者一切圣人。闍那者诸佛菩萨。
又般若者名为别相。毗婆舍那者名为总相。闍那者名为破相。
复有四种。所谓观四真谛。
善男子。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庄严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复次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何等为三。一者为观生死恶果报故。二者为欲增长诸善根故。三者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
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
善男子。譬如明时无暗暗时无明。若有说言明能破暗。无有是处。
善男子。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烦恼。如其无者则无所破。
善男子。若言智慧能破烦恼。为到故破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众生则应能破。若到故破者。初念应破。若初念不破后亦不破。若初到便破是则不到。云何说言智慧能破。若言到与不到而能破者。是义不然。复次毗婆舍那破烦恼者。为独能破。为伴故破。若独能破菩萨何故修八正道。若伴故破。当知独则不能破也。若独不能伴亦不能。如一盲人不能见色。虽伴众盲亦不能见。毗婆舍那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地坚性火热性水湿性风动性。而地坚性乃至风动性。非因缘作。其性自尔。如四
大性烦恼亦尔。性自是断。若是断者。云何而言智慧能断。以是义故。毗婆舍那决定不能破诸烦恼。
善男子。如盐性醎令异物醎。蜜本性甘令异物甘。水本性湿令异物湿。智慧性灭令法灭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法无灭。云何智慧强能令灭。若言盐醎令异物醎。慧灭亦尔。能令异法灭者。是亦不然。何以故。智慧之性念念灭故。若念念灭。云何而言能灭他法。以是义故。智慧之性不破烦恼。
善男子。一切诸法有二种灭。一者性灭。二者毕竟灭。
若性灭者。云何而言智慧能灭。
若言智慧能烧烦恼如火烧物。是义不然。何以故。如火烧物则有遗烬。智慧若尔应有余烬。如斧伐树斫处可见。智慧若尔有何可见。慧若能令烦恼离者。如是烦恼应余处现。如诸外道离六大城拘尸那现。若是烦恼不余处现。则知智慧不能令离。
善男子。一切诸法性若自空谁能令生。谁能令灭。异生异灭无造作者。
善男子。若修习定则得如是正知正见以是义故。
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
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径。
(注:这就是一般凡夫或外道行者的情况没有善三昧定力一切都会入邪)
若有修习三昧定者。则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