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静然

[整部佛经] 读诵大乘—《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净空法师主讲)—希望大家都来学习这本开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执著者。诽谤正法。护正法者。而惜身命。
  这些都不是佛说的。

  所行下劣。为无胜慢。
  这一句要略略解释一下。“所行下劣”,这个“下”是指六道,在十法界里面六道是下。下而“劣”,“劣”是指三恶道。换句话说,这一句所说的,就是他在行为、思想当中所表现的是贪、嗔、痴、慢,而所标榜的,他没有傲慢。这个慢为什么叫“胜慢”呢?佛在经上把我慢归纳为三大类,第一个叫“胜慢”。“胜慢”就是我总比别人强啊!别人总不如我啊!总觉得自己超过别人。“无胜慢”就是没有这个傲慢的余业。另外一种叫‘等慢’。等慢就是虽然好像不是我超过你,我也跟你差不多嘛,你也不比我高多少嘛!这种慢叫等慢,可以跟他一样平等的,前面是讲超过他的。第三种叫‘卑慢’。卑慢就是自己感觉得不如他,不如他但也不服气,这个叫卑慢。这是把所有慢归纳为这三大类,这个地方是讲胜慢,实际上三种慢都包括在里面。

  世尊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实实在在讲,这个事相说之不尽,我们从这许多例子当中,就应该明了真妄、邪正、是非。如果举这么多例子,我们读了、听了之后还不能辨别邪正、是非,我们就相当愚痴了。愚痴怎么办呢?多读、多听,只要多读、多听,慢慢也会聪明啦!

  如是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当有菩萨。钝根。小智。谄曲。虚诳。住于贼行。汝应护之。
  实在讲,这都是说我们,我们不是利根,就是不聪明——听了都不懂啊!听了也记不住啊!“小智”,没有真智慧,小聪明啊!“谄曲、虚诳”,虚诳是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啊!处世、待人、接物,用心不正直,弯弯曲曲的,我们确实就是这一类菩萨啊!“住于贼行”,这世尊为我们说出来了,我们今天修的是什么行呢?贼行啊!

  贼行是什么意思呢?
  自己的功德法财统统损耗掉了。

  “贼行”就是烦恼行,烦恼把我们的智慧、功德法财障碍住了,所以把烦恼比做贼。我们自己本性的般若智慧、功德法财被它偷跑了,我们自己得不到受用了。因此,贼行就是烦恼行,起心动念,一切修持都在烦恼之中。虽然如是,佛菩萨还是大慈大悲,没有把我们舍弃啊!你看“汝应护之”,世尊嘱咐弥勒菩萨:‘你要护持这些人啊!’

  为什么?

  虽然我们的毛病很多,我们对佛还有几分恭敬心,还想学嘛,有这么一、二分恭敬心,还有想学的这个念头,就非常可贵。你看这个世间芸芸众生,有几个人想学佛。我们在这个地方讲经,我们这个大楼上上下下多少人,隔壁他都不来听,你才晓得住于贼行也很可贵啊!不容易啦!所以佛菩萨很珍惜,并不放弃我们,嘱咐弥勒菩萨要保护我们、要护念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唯此六十诸菩萨等。业障所缠。为复更有。余菩萨耶。
  弥勒菩萨这个问得好。他问的意思是这么讲:在末法时期像这样愚痴的菩萨,到底是仅仅有这六十个人;少数呢?还是有多数?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多为业障。之所缠覆。是诸业障。或有消灭。或复增长。

  佛的意思是:这个业障菩萨在末法时期多,太多了!都是被业障缠覆。有些愚痴菩萨缘殊胜,他遇到真善知识,他能够听懂了,明白了,依教奉行,他的业障就渐渐消灭了。

  能不能消灭?
  能!确确实实能。
  从那里看呢?

  没有学佛之前贪、嗔、痴、慢很重,修行几年,贪、嗔、痴、慢没有了,这就是业障消灭了。如果还有贪、嗔、痴、慢,那业障没消灭。或复增长,增长什么?就是前面所说错会了佛的意思,在佛法里修持,或者是持戒清净、戒律精严,业障却增长了。

  怎么戒律精严的人业障增长?
  看看别人不持戒——你们都不如我,我超过你们太多了!你们不配跟我往来、不配跟我讲话。烦恼增长啊!

  这个就是世间人所讲的,他值得骄傲啊!有人仗著修持比别人好,起傲慢心;有人就是讲经说法讲得好,起了傲慢心;有人福报大,起傲慢心...增长业障啊!那个不叫消业障。
  业障消除的相,是愈来愈谦虚、愈来愈卑下、愈来愈不如别人,这是业障消灭的现象。

  弥勒。于此五百诸菩萨中。有二十菩萨。业障微少。后五百岁。还来生此。城邑。聚落。市闬。山野。
  这一段我们要细心体会。佛告诉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就是后五百岁,往年世尊在世的这些菩萨当中,还有再来的,这真是慈悲到极处了。有多少人呢?二十位,不多啊!这二十位菩萨业障少,业障轻微,后五百岁他还到这个世间来度化众生。

  他在那些地方呢?

  “城邑”就是都市。“聚落”就是乡村、乡镇。“市闬(音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市区,“山野”就是市区以外的地方。

  种姓尊豪。有大威德。
  这是说他示现的出身。

  聪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调柔。常怀慈愍。多所饶益。颜貌端严。辩才清妙。
  这是说他的德行。

  数术。工巧。皆能善知。
  这两句是说他的才艺。可以说他聪明智慧,真诚慈悲,多才多艺。这些菩萨有些示现在家,有些示现出家。他表现的,底下这个三句很重要。

  自隐其德。安住头陀。功德之行。
  他并不标榜自己,绝对不会作自我宣传,他知道“自隐其德”。“安住头陀”,用现在的话就是他的生活是很平凡的,也可能他的生活是相当清苦,并不表现著很富有,他修学的是真实的功德。

  在在所生。舍家为道。已于无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此可知,善根非常深厚啊!这其中有一句“在在所生”,就是生生世世,他所示现的是舍家为道,“舍家”就是出家的意思。

  大家把‘出家’要搞清楚,‘出家’不一定说是你舍离家庭,到寺院这边来作和尚了,那你把这个意思就搞错了。这个‘舍家’是心里面绝不把家事挂在心上,所谓是‘心出家,身没有出家’,这叫真出家啊!身出家了,心里面所想的跟世间人没有两样,这‘身出,心没出’,那不是出家,那是骗人的。所以佛法著重的,是你心出家,不注重身出家。因此,在家这些菩萨,都是心出,身不出,他们示现的是这个;但他确实心在道,心不在家业,这个意思要很清楚、很明了。

  护持正法。不惜身命。
  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一定与法相应,绝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住阿兰若。空闲林中。常勤精进。不求利养。
  也就是他居住修学的环境很清净。“阿兰若”、“空闲林中”,就是他的环境很幽静。即使在城市里面、在闹区里面,像我们这种算公寓房子里面,外面很闹热,他里面居住的小环境里头依旧是清净、依旧一尘不染啊!所谓是闹中取静。他能够静下来,能够闲得住。

  善入一切。众生心行。
  这个就是教化众生,一定要契机。对于一切众生的思想、见解、爱好,他很清楚、很明白,所说之法能够得到大众的信仰,能给大众真实的利益,这也就是讲得契机。

  咒术言论。悉能了知。于诸义理。少闻多解。
  这是讲智慧开了。咒术、言论悉能了解,这是讲常识丰富。是指世间人所知道的,他都能够知道,他并不是不知道。义理、世法、出世法一接触,他就能了解,叫智慧开了。

  辩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诸菩萨。于是法中。精勤修习。得陀罗尼。无碍辩才。
  他要不具备上面所说的这些条件,他怎么可能在佛法当中得大成就。“陀罗尼”就是抓住佛法的总纲领啊!加上他的智慧辩才,所以这才能说法。

  于四众中。宣说正法。
  这是说他本身所具备的条件。本身有这些条件还不够,一定要得佛力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本身这个条件不敌众生的烦恼、不敌众生的邪见,这才知道弘扬正法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所以下面讲:

  以佛威德。加被力故。
  这就是得佛的佛力加持。
  我们要问:‘他凭什么得佛力加持?’
  凭上面他所具备的条件。这个条件,无量劫的善根是因,这一生的德行是缘,有善因又有善缘,才能得佛菩萨加持;得佛力加持,道场之中佛光注照啊!

  大家入这个道场为什么会生欢喜心呢?
  因为你沐浴在佛光之中。

  这个不是我讲的。人有什么能力?没有啊!你们在这里生欢喜心,是佛光注照啊!得诸佛的加持啊!讲的人得佛加持,听的人也得佛加持。没有佛的加持,我们说不出来;没有佛的加持,你也听不懂意思。讲者、听者都是得佛的加持。

  于佛所说修多罗。
  就是契经。

  祇夜。
  就是重颂。

  受记。伽陀。
  是讽颂,我们也叫做孤起颂。

  优陀那。
  是无问自说。像《阿弥陀经》,就是属于优陀那。
  因为此地这十二句都是梵语音译,我们把意思说出来。

  尼陀那。
  就是因缘。

  阿波陀那。
  是譬喻。

  伊帝越多伽。
  是本事。

  阇多伽。
  是本生。

  毗佛略。
  是方广。

  阿浮陀达摩。
  是未曾有。

  优波提舍。
  是论议。
  这个十二句就是通常我们讲的十二分教,也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宣说一切佛法,把它归纳起来,总不出这十二类,这十二种的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皆得辩才。无碍自在。
  因为佛力加持,对于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他没有障碍,他得自在了,一接触他就能通达。这是自己善根是因,得佛力加持为缘,才有这个成就。凡是发心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这一段经文就非常重要,如果不具足此地所说的条件,你从事弘法的工作必定障碍重重,所以一定要认真去学习。也许你说:看到这个地方所讲的,他们是‘已于无量阿僧祇劫’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那恐怕我没有啊!你不必忧虑,你若是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说实在话,你在这一生当中闻不到这个法门,你在这一生当中读不到这部经典,你有缘分接触到这个法门,读到这部经典,换句话说,你过去的善根就很深厚啊!这个我们在《无量寿经》、《金刚经》上看到,所以大家都有非常深厚的善根,问题就在现前有没有善缘,如果能遇到善缘,也许你就是世尊所说的,这二十个菩萨里头的一个啊!这个与出家不出家没有关系,在家菩萨一样肩负起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再看下面这段,

  弥勒。彼诸二十善巧菩萨。从于和尚。阿阇梨所。得闻无量百千契经。皆能受持。当说是言。我此法门。从某和尚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
  这个两行经文,就是古时候所说的师承。很重要啊!你的法是从那里得来的?谁传给你的?这个很重要。无师自通,没有这个道理。这是讲求师承,这一点在现在这个时代非常困难了!现在这个时代师道没有了,师承,不要说是你见不到,听也没听说过。可是如果不得师承,纵然有天分,你得不到诸佛如来的加持。这个话是真的。如果你也能说法,也说得天花乱坠,也能够吸引大众,说实在话是有人加持,不是佛,是魔加持你。魔的能力也很大,所以魔的徒众那么多啊!道场建得那么大,可见得他的势力也不小。他有邪智慧,他也有邪善巧、方便,也能够摄受广大的众生,但是,他不是正法。这就是说我们学佛,一定要有老师,你是跟那一个老师学的。“和尚”、“阿阇梨”这两个名称都是老师。“和尚”叫亲教师,跟自己关系最密切,也就是传承的老师。“阿阇梨”是值得我们模仿、效法的老师,他的言行可以做大家的榜样。闻经、受持是说他的能力,这个能力也要求感应、也要求佛加持。

  “当说是言”,这他常常宣说的。“我此法门,从某和尚、某阿阇梨所,亲自听受,无有疑惑。”说明他的师承。

  弥勒。于彼时中。当有在家出家。诸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
  这是说有很多在家、出家的菩萨,看到前面少数菩萨,有师承依教修行的,不免生起嫉妒、障碍。所以当有出家、在家菩萨等,无有智慧、善巧、方便。

  于此受持正法菩萨所说之法。却生讥笑。轻毁。
  轻是轻视;毁谤。

  谤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词。随意制造。实非如来之所宣说。我等于中。不能信乐。发希有心。
  这个事情在现在有没有出现呢?
  有,我们在国内外,也常常听说,还有人写信告诉我,说某某人(都是很有地位、很有声望的)否定了佛经,认为佛经都是古人假造的,都不是真的。什么经是真的呢?《阿含经》是真的。连《大方广佛华严经》,他们都认为那是龙树菩萨假造的,用来骗人的。这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他们自以为有智慧,认为我们是迷惑颠倒,没有智慧。这些事情将来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显著,使一切修学大乘的人信心动摇。这是魔难啊!

  弥勒。当尔之时。无量众生。于是法师。皆生诽谤。
  听了人这么说,都起疑心了。

  舍之而去。
  都不来修学了。

  互相谓言。是诸比丘。无有轨范。多诸邪说。不依契经。不依戒律。犹如倡妓。戏弄之法。汝等于中。莫生信乐。发希有心。非正法也。
  这是末世的魔难。魔来障道啊!愈是真修行的,就愈会遇到这些灾难。所以佛在前面讲,真正修行人要“自隐其德”、“住头陀行”。尽可能避免这些麻烦。
  下面佛就说得很清楚,

  弥勒。彼诸愚人。为魔所持。
  魔所摄持,也就是说被魔控制住了;魔迷了他的心,他自己作不了主。
  为什么会被魔所控制呢?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前面所说的,给魔的把柄啊!你有贪、嗔、痴、慢、怀疑,魔就抓到了把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当中被他控制。有少数的人在这个里面觉悟了、回头了,那个脱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也要经过很痛苦的挣扎,这才摆脱魔掌啊!有些人胆小、没有智慧,明知道被控制,还是无可奈何,一生都脱离不了魔掌,这种人非常可怜。所以“彼诸愚人为魔所持”,这个“持”就是控制。

  于是法中。不能解了。谓非如来之所演说。
  特别是指大乘法。

  于是持法诸比丘所。生于诽谤。作坏法业。
  专门做破坏正法这些事。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是因缘。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诸智慧。善巧菩萨。欲护正法。当隐其德。
  你看,佛在此地做第二次的嘱咐,可见得这一桩事情非常重要啊!

  于多分别。诸众生所。应须护念。莫令于汝。生不善心。
  自己要护持自己,也要护持对方啊!不要让人家怀疑、不要让人家嫉妒、不要让人家造恶业。所以自己要尽量把姿势放低,免得遭这些魔难啊!愈是高姿势,愈容易惹是非,这个是必须要明了的。佛在三千年前就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要知道怎样去做。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菩萨。甚为无智。于大众中。诽谤正法。及持法者。
  “持法”就是依法修行的人。真的叫谤佛、谤法、谤僧,愚痴无智的菩萨,他们干这些事情。

  复于其中。当于辩才。及陀罗尼。而于是法。不能信受。
  这个“当”念破音字,念挡音,就是阻挡的意思。想方法障碍别人得辩才、障碍别人得陀罗尼。“陀罗尼”就是佛法的纲领、修行的原则。用种种方法来障碍、来破坏、来阻挡。“而于是法,不能信受。”对于大乘深妙的法门不能够接受。

  这下面弥勒菩萨举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我们把它念一念。

  世尊。譬如有人。渴乏须水。
  一个人口渴了,想喝水。

  往诣泉池。而欲饮之。
  他遇到一个泉水、池塘,他想在这里饮水解渴。

  是人先来。投诸粪秽。于此水中。后不觉知。欲饮其水。便取嗅之。既闻臭已。不饮其水。
  这个比喻诸位仔细去看二。这一池的清水,他在还没有口渴的时候,还不想喝水的时候,把这个池子污染了;污染之后,自己口渴了,想喝水了,再一看水——太脏了,不能喝。
  谁破坏的呢?
  自己破坏的。
  这个就是比喻他先破坏佛法,到以后他想学佛法,但佛法已经被他破坏了。

  彼之自污。更说其过。乃至叹言。奇哉此水。甚大臭秽。是人过失。都不觉知。
  他自己所犯的过失,自己诽谤三宝,他不晓得。

  而于是水。反生怨咎。
  他想学佛法,还责怪于三宝。

  世尊。如泉池者。当知即是。持法比丘。由佛神力。于此法眼。善能解说。
  这是比喻。“池水”比喻依教奉行的这些人,他们身心清净。

  又复如彼。愚痴之人。若于泉池。自投粪秽。后不觉知。欲饮水者。
  这是讲这些愚痴的菩萨,比喻他们想学佛法,反而有障碍。

  世尊。最后末世。五百岁中。有诸无智诸菩萨等。亦复如是。
  就跟这个比喻里头所说的,自己糟蹋泉水,到最后自己口渴不能饮用的比喻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看下面经文,这就回过头来,再说这一桩事情,说这些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彼正法。及持法者。生诽谤已。复于是人。听受法味。
  他诽谤。
  诽谤怎么样?
  他还偷偷的来学习,还要想办法去找这些经法来听。
  他是不是真听得懂呢?
  听不懂。
  为什么听不懂呢?
  他心谄曲、他心里头有烦恼,心不清净。换句话,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他得不到佛菩萨加持。得不到佛菩萨加持,不要说偷听听不懂,会把意思听错了,现场听也听不懂。所以我们闻法能够理解、能够生欢喜心,都得佛力加持啊!非常稀有难得啊!因缘自己要知道珍惜。

  彼人自失。都不觉知。
  “自失”就是把意思曲解了、听错了。

  以疑惑过。污染意根。
  这是说明他为什么读经、闻法会把意思错解了,就是因为他有疑惑;对佛法他有成见,因为过去听别人说,这个法不是佛说的。这个成见由来很早,所谓大乘非佛说。特别是在中国,像《楞严经》,很多人不相信《楞严》,认为《楞严》是伪造的,《大乘起信论》是伪造的。这两部经争论最多。不但在言语上有争论,多少人写成书,说这两部是假的,不是真的。像这些事,我们读这一部经的时候,佛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这是末法时期的怪现象。因为他有疑,他过去有这个成见,污染了意根,因此读经、闻法产生许多错误的知见。不解如来真实义啊!

  彼持法者。当被戏弄。或受讥笑。
  如法修行的人,反而被这些人讥笑、戏弄、侮辱。

  乃至叹言。奇哉此法。为诸过失。之所染污。彼无智人。于此正法。及是法师。不能听受。伺求其短。谤言。污辱。生厌离心。舍之而去。
  这是我们在现前社幷会常常遇到的,听到的就更多了。那么这部经传来也很远,总不是现在人伪造的嘛!是在大藏经上抄下来的。《大宝积经》第二十五会,翻译的人清清楚楚,唐朝菩提流志翻译的;这怎么会有错呢?菩提流志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是将近一千四百年了。佛讲经的年代更久远,那么早之前,佛对于我们现在社幷会里会发生这些现象,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想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对于世尊所说不能不佩服啊!

       尔时世尊。赞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善能演说。如是譬喻。无能伺求。说其短者。
  这几句话是总结前面的一段经文。世尊赞叹弥勒菩萨说得非常之好。接著世尊再告诉弥勒菩萨:

  弥勒。以是因缘。汝应当知。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
  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使我们能够清楚,并且易于辨别是佛法,还是非佛法。“辩才”,佛有辩才,魔也有辩才。没有辩才,他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崇奉,魔他也有无碍辩才。所以佛在此地说了,有四种辩才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这是佛法。另外有四种辩才也是无碍辩才,是诸佛如来所禁止的,决定不许的。如果佛的弟子——比丘或是菩萨——说法与佛所说的不相应,那我们就很清楚他不如法。

  云何名为。有四辩才。一切诸佛。之所宣说。
  这是佛赞叹的,诸佛如来所宣说的。第一、

  所谓利益相应。非不利益相应。
  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说法,目的是要令一切众生得真实的“利益”。如果说现前佛给我们得利益,来世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这不是佛说的。佛所说的真实的利益决定能教我们来世、后世、生生世世都得利益,这个才是佛法。所以“非不利益相应”——不是与那个没有利益的相应。

  佛的话意思很深很广,世间人往往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而没有仔细去省察,他得这一点小利要付出多少代价?如果冷静的观察就知道,这一种小利的确是得不偿失。如果心地不清净,来生因此而堕三途,那这个损害就太大太大了!这个决定不是佛所说的。

  就眼前得利益,我们讲一个最简单的——佛法是令人常生欢喜心,佛法决定不会给人有压力。如果生活上有压力、精神上有压力、物质上有压力,这决定不是佛法,佛不予人压力。这话说出来,恐怕诸位同修有少数还听不懂的。

  什么叫‘压力’呢?
  我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们到佛堂来要不要布施、供养啊?
  多少要布施一点、供养一点。有些人碍于面子,在自己财力不足的时候,背高利贷来供养,要付很重的利息啊!这是不是压力?这是佛决定不许可的。

  你进佛门来需不需要供养呢?
  说实在的话,佛不需要你财供养。
  佛要的是什么呢?

  依教奉行供养。你看《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讲到广修供养,一切财供养都不如法供养,法供养里面第一条就是‘如说修行’。佛在经上怎么讲的,我们就怎样照做,这是真供养啊!我们这部经刚刚念过,佛教给我们在这个时代,修学怎样才能够免除一切障碍,而得到成就。佛教给我们四法,四法里面第一“不求他过”,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不是处处找人家的麻烦、看人的缺点!)你能做到这一条就是真供养啊!如此,那里会给你压力呢!这就叫相应,“利益相应”。第二、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法相应。非不与法相应。
  这是决定不会说是与法不相应,决定与法相应。
  “法”是指什么呢?
  诸佛如来所说的经典,一定跟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都相应。若有违背,这个辩才就不是佛菩萨所赞叹的。第三、

  烦恼灭尽相应。非与烦恼增长相应。
  这一点诸位学佛总要记住,特别与第一句讲的利益相应。
  你学佛如果工夫得力,也就是说你学得很好、修得很好,从那个地方看出来呢?
  你的烦恼少了。大的阶段来看,烦恼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少。烦恼少了,智慧就增长,身心就清净,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工夫更好的,那月月都不一样。如果你能够觉察到,月月有进步;这个有进步就是烦恼轻,一个月比一个月轻,贪、嗔、痴、慢逐渐逐渐没有了,身心健康,智慧增长,你念佛就决定得生,真有把握了。所以佛法一定是教你断烦恼、开智慧。假如你学佛,学得烦恼一年比一年多,那就坏了,你不是学佛,你是学魔。魔跟佛恰好相反,魔是教你烦恼要增长,一年比一年多;佛是教你烦恼少,一年比一年少。这是佛跟魔很明显的对照。我们从成果上来检点、来观察,我们到底是学的佛,还是学的魔呢?第四、

  涅槃功德相应。非与生死过漏相应。
  “涅槃”是梵语,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能求得到吗?
  求得到。

  这是佛法修学的最后目标——入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没有生灭的这个境界。
  佛告诉我们,六道有生死轮回,十法界里面有变易生死,像声闻、缘觉、菩萨有变易生死。在如来果地上,两种生死都没有了——分段生死灭了,变易生死也灭了,这个就叫做大涅槃。佛所讲的一切法,一定是循著这一个方向,一定是向著这一个目标。假如魔说法,那就不一样了。魔是教你生生世世不要离开生死轮回,永远在六道里面打转,在魔掌控制之下啦!特别是大乘佛法,经上常说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虽然很多很多,目标、方向是一个——大涅槃。因此《金刚经》上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有法门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帮助你证得大涅槃的境界。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这么多法门里面,还要选择呢?
  法门是平等,我们的根性不平等。如果这个法门不适合我自己的根性,我修学起来就困难。人生时间很短,这样短暂的时间,我们要是修不成功,这一生就空过了。因此选择法门就非常重要了。

  这么多的法门,我们到底选那一个法门好?
  实在说我们烦恼很重,习气很深,也没有善根、福德,更没有智慧,这么多法门摆在那里,怎么个选法?

  这一桩事情,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已经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他老人家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在《大集经》上就有一段开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选择法门,你就遵循佛这个开示。佛说:‘在正法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一千年),戒律成就。’你能够严持戒律,就能证果。这个证果不要说是很深,在一般讲是阿罗汉果,就是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即使不能证阿罗汉果,如果证得须陀洹果,那也就很可观了。须陀洹入流,入圣人之流。证得须陀洹之后,在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就超越轮回了,这算是成就了。佛说:‘像法时期,禅定成就。’就是佛灭度第二个一千年。这个时候正是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来,所以中国的禅宗特别兴盛,因为这是在第二个阶段成就的法门。第三个阶段,就是末法时期,佛灭度二千年以后,人的根性是一代不如一代,烦恼习气特重,持戒不能成就,参禅连得定都得不到。佛告诉我们,这一个时期,‘净土成就’。你能够老实念佛,带业往生,这个成就超越前面两种之上啊!前面两种只能脱离六道轮回,还不能脱离十法界;净土成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十法界了,所以这个法门是无比的殊胜。我们自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选择,听佛的话,佛替我们选择净土法门,我们就依教奉行,这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与大涅槃相应,绝对不是与生死轮回相应。

  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宣说四种辩才。
  这以上这四种辩才,是诸佛菩萨所宣说的正法。

  弥勒。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这把出家、在家两种菩萨都说了。

  欲说法者。
  你们要发愿弘法利生,为别人讲经说法,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的群众,佛在此地特别嘱咐,说:

  应当安住如是辩才。
  你要牢牢记住佛讲的这四个原则,一定要遵守啊!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有信顺心。当于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
  这是说听众。
  听众应当什么样态度呢?
  讲经说法的人,要依据前面四个原则;而作听众的,佛在此地也说了,应当相信、应当要顺从,对于说法的人要尊敬,要把他当作佛来看待,因为升座说法,就是代佛讲经啊!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啦!所以恭敬,实在讲并不是恭敬讲经的这个人,而是因这一个人把自己的恭敬心引发出来了。‘恭敬’是性德,是真如本性里面的良知良能,用这个来引发起来啊!“作教师想”把他看作老师。“亦于是人听受其法”,向他学习。

  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一切诸佛。诚实之语。
  这个人依照经教来宣讲,没讲错嘛!句句话都没有离开经义,经文的意义是如来真诚之语,他没有讲错。这是教给我们,在这一个时代说法、听法的态度,连心态都说出来了。我们能够如法修学,就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弥勒。若有诽谤。此四辩才。
  这是从反面上来说。的确,在这个时代,常常会发生这些事情——有人诽谤这四种说法:与利益相应、与法相应、与烦恼灭尽相应、与涅槃功德相应。
  那些人诽谤呢?
  当然是魔嘛!说这四种原则非佛说。

  言非佛说。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是人以怨憎故。
  “怨”是埋怨,“憎”是憎恨。

  于彼一切诸佛如来。所说辩才。皆生诽谤。诽谤法已。作坏法业。
  坏法业,破坏佛法。

  作坏法已。当堕恶道。
  这是经上讲得很清楚的,必定堕阿鼻地狱。这些事情,就跟这部经一开端,佛讲的公案没有两样。

  是故弥勒。若有净信。诸善男子。为欲解脱。诽谤正法业因缘者。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以人过失故。而于法生过。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
  这一段开示太好了。这是说已往我们没有闻到正法,造了诽谤三宝的罪业;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呢?如果有,今天读到这部经,听到这个佛法了,自己省悟过来了,要忏侮自己的业障,有没有方法呢?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就是教这个。如果我们有意、无意诽谤了佛法(谤法罪业很重很重啊!),能够觉悟过来、能够回头,还是善男子、还是善女人啊!毕竟你还有很深厚的善根。所以说“为欲解脱诽谤正法业因缘者”,过去曾经诽谤正法,现在想把这个罪业解脱、解除,免堕地狱;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但佛这样教我们,在中国古老的时候,古圣先贤也是这样教我们,所谓‘不迁怒’啊!佛在此地教我们不迁怒啊!不贰过啊!我们讨厌这个人,但是这个人说的法是正法,不是邪法,不能因为讨厌这个人,我也讨厌这个法了;不因这一个人有过失,我们认为他的法也有过失,那这样做就错了。所以‘人’,我们讨厌他,他有过失、有缺点,我们还要仔细听听他说的法有没有过失;他的法如果是正法,我们可以跟他学,不必学他的做人,我们听他说法,我们跟他学法啦!所以“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这是因怨憎这个人,而诽谤法,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佛教给我们,如果过去曾经有意、无意诽谤三宝,我们把这个观念改过来,这就是忏悔的第一步啊!

       弥勒。云何名为。四种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
  这是佛所不许可的,佛决定不赞成的这四种辩才,这四种辩才不是诸佛菩萨所用的,他这四种跟前面四种恰恰相反。

  所谓非利益相应。不与利益相应。
  第一、他所讲的绝对没有利益。
  没有利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他学?
  这就是我刚才讲,他这个利益是很浅、很短(时间上讲是很短暂);是很小的利益,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生决定不得利益,那后生就更不必说了。这个就是不与利益相应,而与非利益相应。第二、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法相应。不与法相应。
  他跟佛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一定是相违背的,这就是跟佛说的不一样了。第三、

  烦恼相应。不与烦恼灭尽相应。
  如果你对佛法没有深刻的研究,你不知道他讲的如法不如法,但是这个地方你很容易检查得出来。你跟他修学多烦恼,这个是“烦恼相应”。他们提倡的是增长贪、嗔、痴、慢,而不是断贪、嗔、痴、慢。也许他话说得很好听:我们是在烦恼中断烦恼。你能断得了吗?这个话下面弥勒菩萨有问。所以佛教这些法身大士大菩萨的那一些言语,都被他们学去了。学去之后仿冒佛法,欺骗众生,你跟他学决定是烦恼天天增长,你心不会得清净啊!所以他“不与烦恼灭尽相应”。第四、

  生死相应。不与涅槃功德相应。
  他跟你生死相应,来生还要继续不断搞轮回。这些不是佛说的。这个要记住啊!
  不但有法师这样教信徒,法师自己也发这个愿——他不求了生死、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求的是什么?
  我要生生世世当法师。
  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啊!这世间众生太苦了,他来生转世还要来当法师。

  话是蛮好听的,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呢?
  如果不得人身;那好了,就算你当法师吧!畜生道当法师、饿鬼道当法师;地狱道里头没有法师,你究竟到那一道去?
  这个决定不是佛说。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决定不是佛弟子,与佛教诲完全相违背。

  弥勒。是为一切诸佛。之所遮止。四种辩才。
  上面讲的四种,是佛完全禁止的,绝不是佛说的,也绝不是佛弟子所说的。
  下面弥勒菩萨代我们提出一个疑问,我们要仔细的来听。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若有辩才增长生死。非诸如来之所宣说。
  你看佛讲了四句,他只取这一句来,因为这一句最明显、最容易检查。

  云何世尊。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又复称赞摄取生死。而能圆满菩提分法。如是等辩。岂非如来之所说耶。
  这话问得很好,好像跟佛前面所讲的话完全有矛盾啊!这个话的意思是我们平日常常听到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所以不要断烦恼,烦恼就是菩提啊!生死就是涅槃,也不必了生死啊!

  这个话是不是佛说的呢?
  的确,佛说过。
  可是诸位要晓得,这个不是佛对初学人说的。
  佛这个话是对谁说的呢?

  对法身大士说的。
  那么试问你是不是法身大士?
  法身大士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那样的人,佛才跟他讲‘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你们也许听说过‘入不二法门’。
  这不是初学人的境界。
  什么人的境界呢?

  起码也要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人,佛才给他说这个法,这叫‘不二法’。如果我们拿《坛经》六祖惠能大师对印宗的答覆,用那个模式来套,你就很清楚了。他们两个第一次见面,就是在现在的广州光孝寺,拈出风动、幡动,印宗知道他是五祖大师的传人,对他非常恭敬、礼遇,向他请教:

  你在黄梅常常听五祖开示,五祖有没有讲禅定、解脱啊?他怎么讲的啊?

  惠能大师没有直接答覆他,他只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那么你要什么?

  生死跟涅槃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烦恼跟菩提也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不二法。这是对法身大士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我们是烦恼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能学那些人呢!佛说的没有错,我们不懂佛的意思、不解佛的意思。弥勒菩萨在此地提出这个问题来,非常重要啊!免得我们在末法时期,被这些邪师所迷惑。

  我在当年学佛的时候,出家两年才受戒。受戒之后我住在大溪香云寺,那个时候的香云寺是破破烂烂的,不像现在,现在修得很漂亮啊!没有人管理的一个破庙,我们住在那里,生活非常艰苦。我在大溪关帝庙讲经,一个星期讲两次,收一点供养维持生活,那时候庙里住了五个人。大溪有个斋明寺,阙上师在那里传密法,派人来通知我们,希望我们五个人去拜他作老师,跟他学密,他提出条件:每一个人津贴我们三百块钱伙食费。我们那个住持老和尚(他不在了、走了。)听到这个话很高兴——我们一个月有一千五百块钱的收入。那个时候一千五,值钱哪!差不多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就召集我们几个人来开会,说是上师有这个好意,想收留我们。我听了这话之后,原本对上师很尊敬的,上师这一个举动,我对他那个尊敬心没有了。所以我就给我们庙里几个人说:假如我们去拜他作老师,想跟他学法,他一脚把我们踢出来,我佩服他,他真的是上师。现在我们没找他,他还来利诱、诱惑我们去,我们这个人就只值三百块吗?三百块就卖身投靠了!以后这些人都不敢讲话。要知道密是最上乘的佛法,我们有没有资格学密呢?我们自己问自己——没有资格。

  我学佛第一个指导我的老师——章嘉大师,他是密宗的大德,所以密里面的情形,我知道的很多。佛法好像是我们学校一样,密是研究所、是博士班。

  我们什么程度呢?

  小学程度都没有;他居然叫我们念博士班,博士学位给我们。这假的不是真的嘛!你欺骗别人可以,欺骗我,骗不了啊!

  这一段就是说这些事情。今天这个社幷会,许许多多迷惑人的事情,有即身成佛;你能成得了佛吗?

  说实在话,即身堕地狱啊!不是即身成佛。

  要知道,密是什么?

  密是《金刚经》上那个标准他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有资格学啊!这个可以不要断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断烦恼?
  烦恼没有嘛?
  为什么不要呢?
  菩提也没有嘛?

  烦恼、菩提俱不可得,入这个境界。这那里是我们凡夫境界!

  所以,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确实统统断掉了,你才有资格学密。如果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显教里头的利益都得不到,那密就更不必说了。

  密宗里常讲,不学密不能成佛。这一句话对不对?

  对,一点没错。每一个人都要学密,你才能成佛。

  什么时候学密呢?

  八地菩萨。你将来证到八地了,佛就教给你这个法门了。那你现在是那一地的菩萨呢?八地菩萨叫不动地,所以千万不要被人骗了。

  我的老师好啊!章嘉大师啊!我跟他三年,他没有传我密,我不够资格啊!我才开始学。

  他教我学什么呢?

  教我在戒律上打基础。密法是建立在显教的基础上啊!显教是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所以这是真正好老师,他教给我基础。现在无智之人,被蒙骗、迷惑的不晓得有多少?所以这段经文在此地,太好太好了。

  弥勒菩萨这一提出来,你看下面世尊怎样教导我们。

  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我今问汝。随汝意答。
  佛反过来问弥勒菩萨,告诉他:‘随你的意思答覆。’

  若有说言。菩萨为欲圆满成就菩提分故。摄取生死。又复说言。以诸烦恼为利益事。
  这个佛法里确实有这个讲法,但是底下的话重要了。

  如是说者。为与利益相应。非利益相应。为与法相应。非法相应。
  佛这两句话问得很好!这两句话:
  与利益相不相应?
  与法相不相应?
  相应的是佛说的,不相应的非佛所说。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正说者。则与义利相应。
  就是与利相应。“义利”是正当的利益。
  与法相应。能令菩萨菩提分法得圆满故。
  这个没错,这是法身大士啊!对他们来讲这是正说。

  佛言弥勒。若说菩萨为欲圆满菩提分故摄取生死。
  像《地藏经》上地藏菩萨所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行!我们听了这个话也发起大慈悲心,跟地藏菩萨一起入地狱。好了,那就完全错了。所以那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事情,不是凡夫有这种能力。

  说诸烦恼能为菩萨利益之事。如是辩才。诸佛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弥勒。此诸菩萨得法自在。
  你看,佛说这种法,是对得法自在这种菩萨设的。如果于法还不自在的,佛决定不说这个法。
  得法自在的是什么菩萨呢?
  法身大士。也就是刚才讲了,入不二法门;这种人是最低限度,已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佛对他们所讲的,跟对我们初学人讲的不一样,不是一个讲法。你看看他们——

  所起烦恼。无有过失。
  他们表现的烦恼,烦恼还没有过失;为什么?
  他的心清净、心很自在啊!
  换句话说,这一些法身大士是烦恼即菩提,他烦恼是度众生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甘露火王用嗔恚度众生。嗔恚是大烦恼啊!他有嗔恚之相,他心地清凉自在,一片慈悲。这话我们很难很难理解!你想一想,父母教训他的儿女,有的时候有打、有骂,也是一副很难看的面孔;为什么?爱护他啦!成就他啦!不是真的恨他。他对自己儿女用这个手段,对别人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段呢?爱护。别人的儿女对自己不相干,所以笑脸常开啊!此地所说的,你跟《华严经》对照一下,很有趣味。所以他们“所起烦恼无有过失”。

  是为菩萨善巧方便。非诸声闻缘觉境界。
  声闻、阿罗汉、辟支佛不是他们的境界,他们做不到啊!他们尚且做不到,我们凡夫怎么能做到呢!这个一定要知道。高级的佛法,我们应该知道、明了,但是决定不能学习,我们没到那个境界。

  弥勒。若有烦恼。不能为他作利益事。亦不能满菩提分法。而发起者。不与义利相应。不与法相应。但为下劣善根因者。菩萨于中宁舍身命。亦不随彼烦恼而行。
  这一段开示非常要紧!
  我们今天如果听到有人来给我们说这些话,我们不能够随顺啊!你要是随顺的话,换一句话说,你是随顺做恶,你是随顺堕三途啊!如果是逼不得已,自己心里头要明白,要真正忏悔。善的我们要随顺,恶的决定不能随顺,你要随顺的时候,那就是“但为下劣善根因者”,“下劣”是三途恶道啊!一个真正佛弟子、真正修菩萨道的,宁舍身命也不能够随顺烦恼行。

  何以故。弥勒。有异菩萨得智力故。于诸烦恼现有攀缘。
  这是讲法身大士,他们是示现的。这个“异菩萨”就是已经得清净心的菩萨,像《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他真的得清净心、平等心,一切境缘当中觉而不迷,这个菩萨有智慧,他的般若智慧现前了。“于诸烦恼现有攀缘”,那是利益众生,他是用这个做手段,所以他没有过失啊!他能干啊,我们不能啊!

  诸位在历史上,也许在现在的电视剧,你们看济公传;济公喜欢喝酒,他有没有因酒误事?有没有喝醉过呢?没有啊!近代的,我们晓得有一位金山活佛,民国初年,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师,他的行为跟济公差不多,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邋里邋遢的。他的饮食、生活起居非常随便,没有一点拘束,这是我们学佛的人不能学的。你看他吃饭,吃二、三十碗没事,几天不吃饭也没事。在台湾有一位法师跟他很熟,跟他在一起住过——乐观法师,他写了一本金山活佛的传记。有一天他拉到乐观法师吃饭,一碗一碗给他装,乐观法师不知不觉的吃了十碗,那是他加持的。

  乐观法师曾经问他:‘吃这么多难道不胀吗?’

  他说:‘你没有听说佛法里面不增不减嘛!’

  人家有不增不减的本事啊!这是我们不能学的,我们像他那样一定会生病啊!他能够到不增不减——吃再多都不增,不吃他又不减;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我们普通人不能学的啊!下面一句说:

  有异菩萨。无智力故。
  没有智慧,没有这种神通道力,也就是说这一类的菩萨,他有妄想、分别、执著。

  于诸烦恼。增上执著。
  你要这样学的时候,那个烦恼更增加了。这一段开示太重要了,我们今天在这个社幷会上,无论在那个地方都见到这些现象,自己一定要明白、要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底下这一段,说明法身大士与初学的菩萨不一样啊!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若诸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
  这就是指我们现代这一些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的。

  乐欲离诸业障缠缚。
  底下讲了五桩事情,第一个就是‘希望’。这个“乐”是爱好,是希望。我们希望离开业障缠缚。第二、

  自无损害而得解脱。
  能够在这一生修学过程当中,没有损害而能够得解除烦恼,脱离生死轮回。

  是人当于菩萨行中深生信解。
  如果你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达到这两个目标,这两个目标是非常纯正的。第一个目标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消业障啊!我说消业障,大家都懂,这一句话就是“乐欲离诸业障缠缚”。第二句就是了脱生死轮回。如果你要是学佛了,以这个为目标,下面菩萨就说出,你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行。“是人当于菩萨行中深生信解”,这一部经所讲的就是菩萨行,你对于这一部经上所讲的,要深深的信解——要相信、要明了啊!而世尊在这一部经上第一句话教给我们的“不求他过,不举人罪”,摆在第一条啊!弥勒菩萨在这里也重复:

  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你说学佛从那里学起呢?
  从这里学起。不要找别人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过失,不要说别人的过失,从这个地方下手。我们想想这一句话,他的意思太深了。因为现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说人家过失,张家长,李家短,不碰头就罢了,一碰头总是说别人过失,都没有说自己过失。你说佛所以把这个列在第一条,这治你这个重病,你这一条病治不好,其他的病没救了。

  所以你们今天就明白了,我们今天学佛从那里学起啊?
  不要说人家过失,从这里学起。这个毛病习气太重了,天天注意看人家的过失,你是什么心啊?你的心怎么会清净?心不清净,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这一条是大病啊!我们都疏忽了,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今天读这部经,仔细想一想,这才有道理啊!再想六祖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看跟佛在此地讲的完全相应。

  志求如来真实功德。
  我们自己的目标在那里?
  就是求如来真实功德。
  如来是谁呢?
  真如本性。《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凡是讲‘如来’都是从自性上说的,讲‘诸佛’是从形相上说的,所以不说志求‘诸佛’真实功德。如果说‘诸佛’是从外表,相上讲的;讲‘如来’是从性上讲的,心性,自性的真实功德啊!这个开示就重要了。

  佛言如是如是。
  弥勒菩萨这个说法,世尊给他印证,印证就是佛说的。佛讲弥勒菩萨所讲的完全正确。

  弥勒。是故当于诸菩萨等方便行中。深生信解。
  佛给他做证,也特别强调一下,就是当于菩萨行中“深生信解”。前面弥勒说了,后面世尊又说,让我们断疑生信。

  何以故。慧行菩萨方便之行。难信解故。
  “慧行”就是法身大士。佛对他们讲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是对别人说的。他们方便之行是太深了,这个意思太深了,不是声闻、缘觉、凡夫所能够理解的。我们看起来,这经上常讲不可思议,他们的行径不可思议。

  弥勒。譬如须陀洹人示凡夫行。
  这是佛举个例子,举一个修行证果最低的位次(须陀洹),跟我们就不一样;须陀洹示现凡夫,假装凡夫,他不是真凡夫啊!

  如是凡夫。与须陀洹位各差别。
  那真的凡夫跟须陀洹比,差别就很大。

  凡夫愚人。以贪嗔痴之所缠故堕诸恶道。
  这个凡夫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贪、嗔、痴、慢;学佛也是贪、嗔、痴、慢,甚至于出家还搞贪、嗔、痴、慢,讲经说法也是贪、嗔、痴、慢。前面不是说了,供养、恭敬多了,讲的声音就大了;供养少了,就不想讲了,就赶快要走了。都是搞贪、嗔、痴、慢啊!将来到那里去呢?堕诸恶道啊!这是凡夫啊!

  而须陀洹于贪嗔痴善能了达。终不堕落三恶道耳。
  你怎么能比得上人家!小乘初果,他贪、嗔、痴没断,所以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小乘须陀洹已经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没有断,他贪、嗔、痴都有;虽然贪、嗔、痴都有,他了达啦,他明了、通达了,所以虽起贪、嗔、痴这个念头,他也不堕三恶道。人家的本事在此地。我们对于贪、嗔、痴、慢迷而不觉,他们对于贪、嗔、痴是觉而不迷,觉而不迷,他就有能力不堕三恶道,这是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凡夫比不上须陀洹,何况慧行菩萨呢!“慧行”是法身大士啊!

  弥勒。慧行菩萨亦复如是。于贪嗔痴习气未断。
  慧行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贪、嗔、痴断了,确实没有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断了;虽然断了,他还有点“习气”没断。这个不碍事。“习气”很不好懂,古人有个比喻,让我们从比喻当中体会,譬如酒瓶——酒倒得干干净净一滴都没有了,里面也擦得干干净净,确实没有了,闻一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实际上他真的断掉了,他确实没有了,但他还有点习气。

  彼亦别余初业菩萨。
  他也跟那些初业菩萨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故。其心不为烦恼所覆。不同初业诸菩萨等。钝行菩萨无有善巧。同诸凡夫不能出离。
  慧行菩萨,他们是习气不断,而烦恼真的断干净了,确实没有了。他跟初业菩萨不一样,这个“别”就是差别,不相同。为什么呢?“其心不为烦恼所覆”。“覆”就是障碍。烦恼再不会对他产生任何障碍了,所以他不同初业菩萨。

  “钝行菩萨”,这个钝行菩萨就是钝根的菩萨,就是这个经上讲的没有智慧的菩萨。初学的菩萨和没有智慧的菩萨跟凡夫一样。“无有善巧,同诸凡夫不能出离。”不能出离六道、不能脱离三界。

  弥勒。慧行菩萨一切重罪。
  这个“重罪”是习气里面所现的。像《华严经》上五十三参,我们看到的这些慧行菩萨——胜热婆罗门的愚痴、甘露火王的嗔恚、蜜苏筏多女的贪爱,这三个人是代表贪、嗔、痴三毒烦恼啊!这是一切重罪。

  以智慧力悉能摧灭。亦不因彼堕于恶道。
  这个智慧力是他们观行离相,所以表现是这些造作恶业的样子,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对一切众生真的是大慈大悲,只是用这个手段来教化众生而已,所以他们不堕恶道啊!他们常住一真法界,不但是不在六道里面,他也不在十法界里。这个我们要清楚、要明了,不要在这个地方产生误会,那就错了。晓得自己的身分、自己的能力,我们对这些人只有敬仰,绝不能够学习,学习就坏了。

  弥勒。譬如有人。于大火聚。投以薪木。数数添之。如是添已。其焰转炽。弥更增明。无有尽灭。
  这是佛举一个比喻。譬如有人烧著一盆火,不断的在加柴火,于是这个火愈烧愈猛、愈盛,那个火光愈来愈明亮了,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烦恼是薪、是柴火,投在火里面使这个光明更炽盛,是这个意思。

  弥勒。慧行菩萨亦复如是。以智慧火。烧烦恼薪。
  火光代表智慧。这个添的薪、柴木,那就是烦恼,烦恼投进去,他的智慧更大,所以烦恼即菩提。

  如是添已。智慧之火。转更增明。无有尽灭。弥勒。如是如是。慧行菩萨智慧之力。善巧方便难可了知。
  这是普通人不知道的啊!他们的境界太高了,他们所证的太深了,所以烦恼对他是增长智慧的。烦恼对我们是帮助我们堕三途,要感苦报的,完全不相同。
       我们继续看下面经文,底下这一段,佛特别教诲我们,初学的菩萨要明了名闻、利养的过失。因为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出家、在家发心行菩萨道,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名闻、利养可以说很快的就现前。你要不知道这个利害,往往就被它拖下去了,那真正可惜啊!所以佛在此地特别提出警告。请看经文: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当舍何法。当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
  他问的正是我们心里面所希求的。“初业菩萨”就是初学的菩萨,既然出家了;这个出家的意思是广义的,并不是剃了头,穿上宽袍大袖这就是出家人了,这未必是出家。此地这个出家,是心里面确确实实把烦恼、贪爱舍掉了,这叫出家——出烦恼家、出生死家。

  六道轮回是家,超越六道轮回那就出家了。
  没有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你还是在家啊!
  六道轮回怎么造成的呢?
  烦恼造成的。

  所以心里面有是非人我,有贪、嗔、痴、慢,你就没有出家。如果心里面舍掉了是非人我,不再有贪、嗔、痴、慢,你就出家了。这初出家的人,智慧没开,希望开智慧。那就是“当舍何法,当修何法”,我们应当舍那些?应当修那些?使我们能够得到“未生慧力能令出生”。没有生的智慧能够生起来,已经生的智慧会增长,不会退掉。弥勒菩萨问的这个,正是我们所希求的。

  那么底下佛的开示,我们就要注意了。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增长。当于利养知其过失。应须舍离。
  这是菩萨问的当舍何法,佛在此地明白告诉我们,要舍名闻、利养。舍名闻、利养,先要晓得名闻、利养的过失。你知道它的过失,你自自然然就会舍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好愦闹。世俗言话。耽著睡眠。广营众务。乐诸戏论。如是过失。皆应远离。
  后头特别加一句

  是故应舍利养。
  你看,佛在这一句话里头,把利养重复两次,这就知道这个过失的根本在利养。如果不贪利养,其他的过失很容易舍掉。贪著利养,其他的这些过失也不容易舍掉。此地所讲的这些过失,这一卷(卷下)专门说这问题。“愦闹”就是热闹,毫无利益的热闹场所。“世俗言话”,言语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言论,这一些言论都不能帮人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世俗言论的范围非常之广,可以说除了佛法之外,都是世俗言论。因为你没有离开三界,没有离开六道啊!“耽著睡眠”,贪睡啊!“广营众务”,“营”是经营,“务”是事务,“广”是多啊!一天到晚去经营。“众”也是多啊!经营许许多多都是与道业不相干的这些事业。“乐诸戏论”,喜欢戏论。这些都是过失,重大的过失!佛在此地教我们,“皆应远离”,不能够贪著啊!要远远的避开。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利养,“是故应舍利养”,这是讲你当舍何法,这些东西要舍离。
  下面是当修的;该修什么呢?所修的给诸位说,跟这个相反的,就是你所要修的。

  修于少欲。
  真正修行人,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一个条件:少欲。
  “欲”是欲望;欲望要减少啊!“少”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一天三餐饭吃得饱,有一件衣服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够了!你的心就安了。心安了才能办道啊!也就是说你才能够得清净心。不要去看别人,人家住大房子,出门开什么高级轿车,不要去看这些,不要跟人家比赛这个。那些是什么呢?你不要看那个车很漂亮啊!往那里开啊?往地狱、饿鬼、畜生道在开啊!你这看清楚的时候,不对劲啊!别看我们没有车,走路啊!我们往西方极乐世界走,不一样啊!方向目标不相同,一定要看清楚。他们天天在搞贪、嗔、痴,烦恼增长;我们是智慧增长,心一天比一天清净。要懂得少欲、要知道知足,少欲知足是我们修行的根本。

  舍诸愦闹。
  这是热闹的场所要离开。

  乐于寂静。
  他心是定的,他能够在很安静的环境里面住得很自在。现在人的话就是‘甘于寂寞’,这是工夫啊!有多少人受不了寂寞,他要热闹,他不热闹的日子过不下去,他要烦恼啊!

  舍诸世话。观于实义。
  “实义”是什么?
  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用智慧去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啊!
  真相是什么?
  《金刚经》上说的,三心不可得。诸法缘生,当体皆空,那是实义啊!那是诸法的真相啊!

  初夜后夜。远离睡眠。
  这是佛劝我们,最好每天睡眠四小时,就是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这是中夜。不要把大好的光阴浪费掉了,应当把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念佛啊!

  观察思惟。随行修习。
  “观察”、“思惟”都是正智慧,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正智慧。“随行修习”,“行”是在日常生活处世、待人、接物当中去修、去学习。

  舍于众务。及诸戏论。
  事愈少愈好;‘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这个不是消极,人人无事,天下太平啊!每个人都安居乐业。
  世界为什么这么乱哪?
  好人太多了。
  什么是好人呢?
  好人好(四声)事啊!好(四声)事的好人太多了。无事的人得自在,那得真的享受。

  修出世道。慈念众生。
  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而且能够慈悲一切众生;就是尽心尽力劝导一切众生修持念佛法门,这就是慈念众生了。唯独这个法门,能帮助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

 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是法应舍。是法应修。何以故。弥勒。彼诸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不舍利养。不修少欲。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无有是处。

  这一段佛给我们说出十一种是严重的障道法。前面说过在末法时代,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如果有这十一种法里面的一、二种,你的修学就不能成就,何况是具足这十一种,那当然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我们要特别留意,一定要把这些毛病习气统统改正过来,我们所求才能够满愿。此地举的例子是求开智慧。“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这一句就是求开智慧。我们智慧没有开,希望自己能开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一点一定要清楚、要明白。定功可以伏烦恼,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智慧开了之后,就能够转烦恼为菩提。所以把烦恼化做菩提,这是智慧的力量。想开智慧,弥勒菩萨替我们启请,那些法应舍、那些法应修;“舍”就是放下。看看佛教我们放下的这些法,我们有没有放下。佛教我们修学的那些法,我们有没有修学。

  这十一法里面第一个就是利养,“不舍利养”。第二个是“不修少欲”。名闻、利养,佛在此地屡次的宣示,由此可知这是病根,决定不能够沾染的。可是在现代的社幷会,特别是在台湾与东南亚一带,利养之丰富可以说是世界之冠。我们常常听说,其他国家地区都到台湾来了。
  到台湾来目的何在?
  台湾的利养丰富;而不知道利养的害处。

  为什么呢?
  增长贪心,增长悭吝。烦恼里面,佛给我们说,根本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这是六个根本烦恼。六个根本烦恼再归纳就是贪、嗔、痴三毒;三毒再要归纳就是一个贪,所以‘贪’是所有一切烦恼最原始的根本。利养就是增长贪心的,所以佛把它看得这么重。只要这一条不断,无论修学那个法门,都不会成就。不但不成就,学的是佛法,到最后都变成妖魔鬼怪了。怎么会变成的?因为贪、悭贪而变成的。学佛到最后变成魔了。所以佛在这个经上第一句话,就教我们要舍利养。舍利养一定要修苦行,要修少欲啊!

  黄念老在大陆上,他说,我是没听到,他的学生告诉我,他没到台湾来过,他说:‘台湾没有出家人,台湾没有佛法,台湾的佛法是假的。’

  他为什么这样说?

  实在讲我们读了这一部经,对他的说法多少可以明白一点——台湾出家人谁把利养舍掉呢?谁肯修苦行呢?所以他说今天的佛法在中国大陆。大陆上这些修行人,我也没有去访问过,但是听说了。我在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率领一个很大的团体,有七、八十人到大陆去参访,专门访问佛教,大概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内地看到真正修行人,他们对于佛法的恭敬,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深受感动。经书都是顶在头顶上的,这样恭敬!他们的经书很不容易得到,不像我们这边太多了,得到太容易。他们生活之清苦,穿的衣服补了再补,吃的东西自己种的,非常辛苦。他们的团去的时候,想送他们钱,人家不收;想送他们衣服,也不收,他们说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好,而外面人看来是苦不堪言。

  问他们要什么呢?

  要经书、要录音带。录影带他们不要,因为他们没有电视,不能看。这些东西送给他们,他们当宝贝看待啊!所以新加坡他们这个团体回去之后,非常惭愧,本来认为自己修得很不错了,跟他们一比,天壤之别!这恭敬心才真正生起来。他们所做到的,就是能够舍利养,能够修苦行,对于物质生活绝没有贪求的意念,他们的道场也不希望别人去参观,对外也不开放,真正清修。

  如果“不舍利养,不修少欲”,佛在此地说“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无有是处”。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啊!你想开智慧,没有这个道理啊!有一点智慧,想能够不退转,也没这个道理。

  不舍愦闹。不住寂静。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亦无是处。
  也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你居住修学的环境要安静,我们是凡夫,凡夫一定会受外面境界影响,因此道场的所在、居住的所在不能不选择。可是在现前这个社幷会,我们想选择太难了,人口太多了,到处都是闹区,到那里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不到了。台湾这个岛这么小,人口这么多,所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实在是相当不容易。可是这一点很重要,总要懂得闹中取静,离开愦闹的场所。对自己清净心有妨碍的那些热闹场所,要知道离开。第五、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舍世话。不观实义。
  你要想开智慧,也没有这个道理。“世话”,世间的言论;我们不能没有,因为一天到晚要与大众相处,要与大众接触,总不能不说话啊!这一些言论,要知道愈少愈好,非必要说的,统统都不要说。为什么呢?妨害清净心,这个要舍,尽可能的去舍。世话前面说过,含义很广。除舍这个,还要修什么呢?要“观实义”。“实义”就是我们常讲的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不会观,你就念《金刚经》,《金刚经》念不懂,你就听讲解,我们有很详细的《金刚经》讲解的录音带,你仔细去听,听懂了,你就会观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自自然然你就能放下,对于你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初夜后夜。耽著睡眠。曾不觉悟。
  这一个烦恼习气,我们总得要把它改过来。要克服自己的困难,那就是少睡眠。佛在此地的标准,教我们睡眠是四小时——中夜睡眠。初夜不能睡眠,初夜是晚上六点到十点钟,大概不会睡了。后夜呢?后夜是清晨二点到六点,正好睡的时候,佛说这个不可以。所以睡眠在中夜。如何能够做到?中夜睡眠就是晚上十点钟睡觉,二点钟就要起床了。实在不行;不行就是烦恼太重啊!睡眠不够就没有精神啊!尽可能把睡眠的时间缩短,这个一般世间人也提倡早睡早起身体好啊!所以晚上十点钟睡,如果二点钟不能起来,四点钟起来,也算不错了。这已经是打了折扣了,所以要认真去学习,克服我们的烦恼习气。睡眠是昏沉、是不觉悟。第八、

  系念思惟。不舍众务。
  “系念思惟”,心里面牵挂、忧虑的事情太多了。
  你牵挂什么事情呢?
  忧虑什么事情呢?
  众务啊!这个世间事情太多太多了,这一些事情都不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换句话说,不能帮助你断烦恼,不能帮助你开智慧的这一些事情,都叫“众务”。“众”是众多的事业,要舍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不要去找事啊!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生事、找事就是攀缘,这个对于我们修学决定有妨碍。第九、

  好诸戏论。
  “戏论”的范围也非常之广。第十、

  于出世道。不能修行。
  “出世”就是超越六道轮回,你不能够修习。末后一句:

  于诸众生。不生慈念。
  你对待众生没有慈悲心。也许你听了很不解:我们对众生很有慈悲心,我又吃长素、又放生,遇到人家有苦难,我都去救济,怎么不慈悲呢?
  佛的眼光,你不慈悲,你没有慈悲心。
  什么叫慈悲呢?
  帮助那个众生脱离三界、脱离六道轮回,那才叫慈悲。搞来搞去,他还在搞六道轮回,你慈悲在那里啊?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不能了脱生死、不能出离轮回就不慈悲。佛法修学目标在此地。那么你犯了有这么多的过失,是:

  未生慧力当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亦无是处。
  这十一条,犯一条,你的烦恼不会断,你的智慧不会开,你想出离三界不可能啊!何况这十一条统统都有,这怎么得了!我们自己要认真
  反省,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业障、习气,一定要把它改过来。

  弥勒。是故菩萨。未得慧力而欲得者。
  没开智慧,想开智慧。

  应舍诸法。当须舍离。
  佛在前面讲,你应该舍的那些,你应当必须要舍离。

  应修诸法。当须修习。
  佛教你那些要修的——少欲要修、寂静要修、观实义要修...,教我们要修的,认真去学习啊!

  何以故。菩萨智慧从因缘生。若无因缘终不能生。因缘和合尔乃得生。
  智慧虽然是本性与本来具足的,可是现在烦恼、业障盖覆著,如果不修学,没有这个缘,自性的智慧、德能不会现前的,这就是经论里头常讲的‘佛法因缘生’,离不开因缘。‘因’,没有问题,我们都有,现在重要的就是‘缘’,‘缘’就是断恶修善。佛教给我们那些要断的,我们认真去断;那些要修的,认真要修,这是缘。这一段把这个重要的纲领总提出来了,下面经文给我们一桩一桩分析它的过失,这才晓得佛为什么教我们要舍、要离。请看经文: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利养中过。
  弥勒菩萨代我们启请。
  佛教我们要舍利养;利养过失到底有那些?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啊!
  不知道,佛教我们舍,有时候我们不甘心,一定要求佛把这个利害得失为我们说清楚、说明白,我们明了之后了,想一想这是应该要舍了,才舍得心甘情愿。

  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乐于少欲。不生热恼。
  “观察”就是明白了,对于利养的过失真的明了了,那菩萨就能舍,才喜欢“少欲”,喜欢过一个清苦的生活。
  世间人以为清苦,在他并不以为清苦,他的日子的确过得很自在;为什么呢?
  他里头没有烦恼。
  什么是烦恼呢?
  贪、嗔、痴是烦恼,他生活里头不生贪、嗔、痴。
  不生贪、嗔、痴,那生什么呢?
  生智慧啊!
  什么时候你在生活当中不生烦恼了,决定生智慧,这智慧就开了。所以他这个不生热恼的反面就是生智慧,这是弥勒菩萨代我们启请的。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当观利养。生贪欲故。
  第一条,利养生贪欲,利养增长贪心。只要贪烦恼增长,那个痴、慢、疑什么烦恼都起来了。这是根啊!
  像一棵树,这个利养是什么呢?
  是灌溉。在树根上天天灌溉,那棵树就会长得很茂盛啊!
  这是什么树?
  烦恼树、生死树。如此麻烦可大了。你怎么可以用这个东西去灌溉它!第二、

  当观利养。坏失正念。生嗔恚故。
  贪著利养的人,得失心很重,看到别人得的比他多,他就嫉妒、嗔恨,这个大烦恼就生起来了,当然正念没有了。
  什么是正念?
  我们也举例说明,我们大家都是修净土的,修净土的人正念就是佛号,忆佛、念佛这是我们的正念。贪心重的人,早把佛号丢得干干净净了——生嗔恚故。第三、

  当观利养。念其得失。生愚痴故。
  就刚才说的得失心很重,一天到晚在这个地方计较,愚痴啊!你看这前面三句,贪、嗔、痴啊!你要不舍利养,你的贪、嗔、痴三毒烦恼会天天增长。第四、

  当观利养。能生高下。嫉妒心故。
  这贪、嗔、痴底下就是慢,傲慢啊!第五、

  当观利养。于亲友家。悭吝耽著。生诳惑故。
  为了贪图利养,于亲友、斋主家,你所熟悉的,你那个心常常牵挂著他们。
  为什么呢?
  贪图他的恭敬、供养。你把清净心忘掉了,你心里充满了贪、嗔、痴,你把这个正念忘掉了,佛也不念了;
  念谁呢?
  念那些有钱、有势力的信徒,常常想著他、念著他,希望把他身上的钱念到我这儿来。他念这个了。
  怎么个念法呢?
  到最后就不择手段,用种种方法欺骗他、迷惑他,这就造了重的罪业了。果报就是三途。第六、

  当观利养。成就爱味。生谄曲故。
  这个“爱”是贪爱、贪恋,没有办法放下了,就好比是中了毒,有毒瘾啊!麻烦大了。心是“谄曲”的,歪歪曲曲,这心不正直。第七、

  当观利养。舍四圣种。无惭愧故。
  什么叫四圣种?
  佛当年在世教导出家弟子,要知足常乐、要修少欲,这是说在物质生活,我们尽量的简单。物质生活里面,那最重要的饮食、卧具、衣服,这个不能缺少的。
  佛教弟子们这三样东西,用什么样心态来求呢?
  随所得。也就是随缘而不攀缘;所以托钵,只能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今天就不要吃了。你托到第八家、第九家,贪心啊!‘衣服’是所谓的粪扫衣,‘卧具’是我们今天讲的铺盖,非常简单。这三衣一钵,要随所得。
  目的在那里?
  治贪,对治贪念。这是三个。第四条,喜欢修、喜欢断,就是此地讲的,那些应该修的、那些应该断的,他们对佛的教诲非常欢喜,依教奉行。这是对治放逸、对治懈怠,这个四法叫四圣种。贪著利养的人,这四样都忘得干干净净的,没有惭愧心。第八、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观利养。一切诸佛。所不许可。数习憍逸。生高慢故。
  这利养之害。利养是一切诸佛都不许可的,一切诸佛都不会赞成的。换句话说,贪著利养就是违背一切诸佛的教诲。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啊!这里面的毛病是,“数习憍逸,生高慢故”。第九、

  当观利养。于胜福田。起于轻慢。为魔党故。
  这是利养的大害。“胜”是殊胜;最殊胜的福田,他轻慢了、轻视了。
  什么是最殊胜的福田呢?
  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无比殊胜的福田。一生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啊!一生当中可以做到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贪著利养的人不求往生,他没有这个念头。贪图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贪图世间的富贵,这就是成了魔,跟魔一党了。第十、

  当观利养。众恶根本。诸善坏故。
  那当然了,三善根没有了嘛。三善根是无贪、无嗔、无痴。他是贪、嗔、痴天天增长,所以善根断掉了。善根断了之后,所生出来的是众恶,无量无边的恶行,造作恶业。第十一、

  当观利养。多所贪著。犹霜雹故。
  “霜雹”是比喻。不舍利养,一定是多所贪著。第十二、

  当观利养。于亲友家。瞻候颜色。生忧恼故。
  这是贪图利养的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讲察颜观色,看人家脸色,怎么样巴结人、讨好人。第十三、

  当观利养。爱物损坏。忧心乱故。
  贪著利养的人,他喜欢的那些东西损坏了,他心里面就忧虑,就生烦恼了,得失心太重了。第十四、

  当观利养。于四念处。多所忘失。白法羸故。
  “四念处”是佛教人修学智慧,所依的基本法。“四念处”是讲正确的、智慧的观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所以四念处是修慧。贪著利养的人,把佛这些教训忘得干干挣净。“白法”就是善法,善法一天一天的退失了。“羸”就是退失。第十五、

  当观利养。于四正勤。多有退失。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大小乘佛法共同修学的科目,他都退转了。

  能令一切。他论胜故。
  “他论”是外道啊!与外道相处,你抵不过别人。第十六、

  当观利养。自言已得。神通智慧。违背生故。
  这在现前我们也常常遇到,为了贪图利养,诈现异相,炫耀自己有神通、炫耀自己开悟了。这个“智慧”就是一般讲开悟了。他开悟了、他有神通了。这一些言行,完全是违背佛陀的教诲,“违背生故”。用这种方法来骗取众生的恭敬、供养,这个造作罪业就重了,这是犯大妄语。没有得而说得到。第十七、

  当观利养。先后得失。怨憎生故。
  这是争名夺利。为了争名夺利,当然就产生许多的怨憎。这些怨憎要不舍,祸害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啊!第十八、

  当观利养。互相嗔嫌。说其过恶。多觉观故。
  这是彼此的斗争,斗争最初从言语上互相说过失。“多觉观”,“觉观”就是杂念、妄想;粗念叫“觉”,细念叫“观”。此地的意思,觉就是杂念,观就是妄想。第十九、

  当观利养。为于活命。营诸世业。计度思惟。安乐减故。
  “安乐”是学佛人正常的享受啊!轻安、自在,身心没有忧恼啊!这是正常的享受。这种享受他没有了,他为了生活,“营诸世业”,“营”是经营;跟世间人没有两样啊!所造的都是世间营利的事业。诸位要细细的去观察,你就会明白了。“计度思惟”,“计”是天天在计画、衡量——怎样才能得多的利益,天天想这些,所以他的心不清净。轻安、自在、安乐他没有了,这种享受他得不到啊!第二十、

  当观利养。乃至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心如淫女。能退失故。
  这是讲修学的工夫不能成就。第一个他不能得禅定、他不能得解脱。“禅定、解脱”在此地是广义的,并不专门指参禅的。我们念佛人,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所以这个意思是广义,通一切大小乘佛法。也就是说你不能得定。“解脱”是对烦恼说的,你不能断烦恼、不能了生死。“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里面没有烦恼。贪著利养的人充满了贪、嗔、痴、慢,所以这个享受跟凡夫没有两样。“三摩钵底”也是梵语,意思也是定,叫做等持,实际上我们《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就是三摩钵底的意思。你清净心、平等心不能现前。下面佛说了个比喻——淫女,就是比喻不定,你所修学的功德很容易退失,保不住啊!第二十一、

  当观利养。舍离智断。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阎摩罗界。诸恶道故。
  这一条是从果报上说的。果报太可怕了,因为你造作这一些业障,将来必定堕三恶道。换一句话说,因为不舍利养,你眼前所贪得的非常有限,纵然你贪得,得到了,你能享受几年呢?就算你可以活二百岁,可以享一百年的福,那地狱罪报的时间多长,我们在前面看过啊!前面看过造作这个恶业,佛说堕地狱,以人间的年数来算要一千八百万年啊!真正是得不偿失。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怎么肯干这一些恶事?至此,你才晓得利养之害,如果不是佛这样给我们分析,我们怎么会晓得。贪图不得啊!太可怕了!第二十二、

  当观利养。与提婆达多。乌陀洛迦。同于法住。堕恶道故。
  “与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一个人。世尊当年在世上,这个人是专门跟释迦牟尼佛作对,他嫉妒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不舍利养,最后是堕阿鼻地狱。“乌陀洛迦”是恶鬼名,他所作恶所受的果报,跟提婆达多是同类的。如果我们不舍利养,世尊的意思是你跟提婆达多、乌陀洛迦是同于法住,你们同一类的,将来也是堕阿鼻地狱的。
下面佛从反面为我们说明,如果把利养舍掉,你得多少种利益呢?我们也要明了。

  弥勒。初业菩萨。如是观察利养过失。乐于少欲。不生热恼。
  这一句是总说。“如是观察”,像佛前面所讲的,一桩一桩的过失,你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自自然然就能够舍利养。自然就能够喜欢少欲,不生烦恼啊!

  何以故。弥勒。少欲菩萨。于一切过。皆悉不生。
  这以下是别说。佛给我们说了十四句,十四种利益,这是第一种。“少欲菩萨”,我们现在一般人说,生活简单清苦的这一些修行人。生活是愈简单愈好啊!现在看生活很清苦,他一切过失悉皆不生,他没有过失啊!这就不是凡夫。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过失。才知道所有一切过失从那里生的?从贪欲生的。他把贪、嗔、痴断掉了。第二个利益是:

  堪为诸佛。清净法器。
  这个意思是说,他是一切诸佛教诲的对象,他能够接受佛法,诸佛菩萨都喜欢教他。为什么呢?他能接受。他心清净,清净心能够接受大法。第三、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不系属。在家出家。
  于在家、出家他的心都清净,都不染著啊!
  所以今天有许多同修来问:学佛要不要出家?
  不必要出家。在家修行一样成佛作祖啊!
  那为什么你要出家呢?
  我在世间这许许多多行业当中,我喜欢这个行业嘛!这是正确的理由。
  所以出家是一个行业;是什么行业呢?
  牺牲、奉献的行业。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统统舍弃了,弘法利生是没有条件的,是不能跟人家讲代价的。我讲一座经,你们对我要恭敬供养多少,那就变成生意买卖了,那就有条件的了。无条件的牺牲、奉献,这个很快乐啊!我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就一个人,吃饱、穿暖了就够了,什么都不要了。
  我现在跟诸位同修说,我修到什么程度呢?
  钱对我没有用了。
  我这一次在外国住了一年多,一块钱都没有花过,没有用钱的地方。银行给我四、五张金卡,没用过,从来没有开过张,所以钱对我已经没用了。这个很自在、很快乐啊!你们是为没有钱烦恼,我现在人家送给我钱,我生烦恼。送来干什么呢?是做什么用呢?所以这是确确实实不系于心。不牵挂在家、出家,你才真正得自在。第四、

  住于真实。最胜意乐。
  你的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法喜充满,这真自在、快乐。第五、

  不为卑下。亦不惊怖。
  你的心神永远是安稳的,没有恐怖;任何巨大的灾变,你遇到也不惊不怖。为什么呢?能够不为外境所转。这是《金刚经》上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就能做到这一条了。第六、

  离诸恶道。堕落畏故。
  一般人怕堕恶道,少欲知足的人决定不堕恶道。即使不学佛,不求往生,在六道轮回,他也不堕三恶道。凡是堕三恶道的人,欲望太多了,贪、嗔、痴、慢太重了。没有贪、嗔、痴的人怎么会堕三恶道啊!第七、

  无能映蔽。舍耽味故。
  他的智慧、德能,没有人能够障碍他;“映蔽”是障碍他的意思。
  为什么不能障碍呢?
  因为他没有任何嗜好,没有任何的贪著。世间人能够操纵一个人,能够控制一个人,必定有把柄在人手上。
  把柄是那些呢?
  总不外乎名闻、利养啊!
  你有贪著,他抓到了,他就可以用这个控制你;你怕死,他用死来威胁你;你都不怕死,他对你无可奈何了。你贪财,他用财来控制你;我不要财了,那他也不能控制你。只要你有所贪爱,有所耽著,你就会被妖魔鬼怪控制,他就能障碍你。你能够舍弃一切利养,妖魔鬼怪对你也无可奈何了,也不能障碍你。

  众魔境界。得解脱故。
  在魔境里头他不能障碍你,你在魔境里面自在了。“解脱”就是自在的意思。

  一切诸佛之所称赞。
  你的心行与诸佛菩萨相应,所以得佛护念。这个“称赞”就是护念的意思。

  诸天及人。亦当爱羡。
  诸天善人对你爱护羡慕。

  于诸禅定。而不染著。住边际故。
  虽然得禅定,但不染著禅定、不贪爱禅味,这才能生智慧。
  如果对禅定生染著,纵然得禅定不能开智慧。
  为什么呢?
  他住在禅定里面,有所住了。而佛在《般若经》上告诉我们‘应无所住’。‘无所住’是空、有两边都不住。凡夫住有,贪著利养,就住在利养里头;贪著禅定,就住在禅定里。所以空有两边都不能住,这叫住边际。“边际”就是两边不住啊!

  其心质直。无有谄曲。于五欲中。亦不放逸。见其过故。
  这一条很重要。他的心真诚;“质直”就是真诚,没有谄曲。与大众相处,在五欲、六尘当中,他也能够恭敬、谨慎而不放逸。“放逸”就是很随便。
  他并不随便,他很恭敬、很谨慎。
  为什么呢?
  知道五欲、六尘的过失,所以他不贪著啊!

  如说修行。能住圣种。
  他能够依著佛的教诲去做,能住圣种。前面讲的四圣种——衣、食、卧具,能够随缘而不攀缘;佛教他断的,他很喜欢去断,佛教他修的,他也很乐意去修,这就是住圣种。

  同梵行者。亦当爱乐。
  这是跟他同伴的,与他在一起修梵行的人,也非常喜欢他、非常赞叹他。佛在这里总共说了十四种远离利养的利益。

  弥勒。若有菩萨。智慧聪敏。于此功德。能如是知。以胜意乐当舍利养。以胜意乐住于少欲。为断贪爱而发起故。
  佛把利养的过失,为我们说了二十二种。远离利养过失的利益,佛又给我们说了十四种。这才告诉弥勒菩萨说;实在讲告诉弥勒,就是告诉我们大家。“若有菩萨,智慧聪敏,于此功德,能如是知。”对于利养的过失和舍离利养的利益,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一定是以最殊胜的意乐、意愿——喜欢啊!

  喜欢干什么呢?
  舍利养。
  舍利养,就是我们讲的放下,你真的放得下。
  为什么能放下?
  看破啊!
  怎么看破呢?

  知道利养的害处,知道舍利养的好处。你知道,是看破;你真的肯把它放下、舍掉,是你放下了。放下之后,你才“以胜意乐住于少欲”,你才会喜欢简单的这种生活方式。简单的生活方式,没有累赘啊!真正得自在啊!不但个人修行要明了,我们大众在一块儿修学,也要懂得啊!

  我们讲经说法三十多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很多同修知道,我讲经说法二十年,才有这个图书馆,二十五年才有杭州南路的基金会;都是自然成就的,我们没有说我要去建一个道场。外国的道场也是如此,都是自然成就的。成就之后,同修们一天比一天多了。

  有许多人来给我讲:我们要找个地,建个庙,盖大一点啦!
  我统统不赞成。为什么呢?
  贪著利养。这个庙盖大了,财产多了,出家人也多了。
  他为什么出家?

  看到这个财产可以继承,那个味道不一样啊!
  我今天这个道场这么一点点大,什么都没有,他来出家,大概是个好心,没有恶意啊!
  所以这个道场大,他要来出家,我就会想到:你为什么到这儿来出家?是不是想到这儿来争夺财产?

  为什么呢?
  利欲会增长人的贪心、会贪增长人的烦恼。那么那个道场建起来,叫许多人来斗争,岂不是造阿鼻地狱的罪业吗?因此,任何人到我面前来说要建道场,我一概拒绝,我绝对不干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不是一个好事情。

  今天如果讲:法师,你要慈悲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在现代这个时代,不需要道场。
  现在需要什么呢?

  国际网路啊!我们这个东西在此地讲了,一上网路,全世界每一家电脑一打开,他都看到、都听到。这多自在啊!所以要道场干什么?我们现在图书馆已经嫌太大了。这个国际网路做得非常之好,我们的录音带、录影带、经书已经流通到全世界了。科技进步,要利用科技的传播,将佛法带到每一个人的家庭。我相信十年之后,每一个人随身都有电脑啊!无论在那个地方,一按钮,我们的画面就出来了,你还要建道场干什么!即使做这些科技的工作,我也不操心,谁愿意做,谁拿去做,我这东西没有版权,谁喜欢做都可以。

  还有人做的时候要来问问我同不同意?

  我同意个什么?尽来找麻烦的。你们喜欢做就做,不要再来问我。给你讲了,没有版权,你还来找我干什么?还要征求我同意干什么?这不叫故意找麻烦嘛!若不是故意找麻烦,就是文字看不懂啊!

  对于贪著利养,远离利养的过失和利益,你明白了,你必定喜欢少欲,喜欢简单的生活;因为愈简单愈自在,愈简单愈少烦恼啊!“为断贪爱而发起故”,这个“发起”是菩萨殊胜志乐,他一定发起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长行
  底下这一段是弥勒菩萨为我们启请,观察愦闹的过失,有二十类。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愦闹中过。若观察时。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
  此地的“观察”就是彻底的明了,知道愦闹当中的过失。“愦”是昏愦;我们一般人讲糊里糊涂啊!热闹的环境里面糊里糊涂,这叫愦闹。对于修行产生很大的障碍,他让你迷惑颠倒,不能帮助你觉悟。前面的利养是增长贪、嗔、痴的烦恼,这个愦闹是增长无明,都是麻烦事情。菩萨明白之后,他就能够独处闲静。许多同修到外国去住了几天就发现了;

  发现什么呢?

  太寂寞了、太无聊了;就住不住了,赶紧要回台湾来。台湾热闹啊!台湾的亲戚朋友多,今天在一起张家长,明天在一起李家短,天天讲废话,他以这个为乐啊!以此为人生乐趣。到外国去了,没人跟他讲话了,邻居外国人言语不通,又不会开车,自己儿女工作也很忙,一天到晚叫你一个人坐在家里,你就觉得很无聊了,这就是这一条所说的,你不能够安于闲静。如果你明白这一条,喜欢过一个很安静的修学生活,实在讲国外的环境比我们国内好。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愦闹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独处闲静。不生热恼。

  不生热恼就是不生烦恼啊!诸位要知道这个话的意思,不生烦恼就生智慧,这一定的道理。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愦闹二十种过。一者。不护身业。二者。不护语业。三者。不护意业。
  你看这一开端,身、语、意三业犯过失了。而《无量寿经》上,佛教我们念佛人,修行最重要的三个总纲领也是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护语业,那就是天天讲人家的是非长短;‘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不护身弃,律仪全废了;‘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不能护意业,换句话说,你的烦恼污染天天增长啊!这是愦闹对我们的伤害,对道业上的障碍啊!这三条摆在前面。

  四者。多饶贪欲。
  他能够助长贪欲。

  五者。增长愚痴。六者。耽著世话。
  与大众接触,一切言谈都是六道轮回的业障啊!世俗的言论,范围很广,凡是不能够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的思想、言论都是属于“世话”。所以世话里头有正论、有邪论。邪论是堕三恶道,正论是三善道啊!儒家的教学是正论,但是他不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所以它是世话,它不是佛话。

  七者。离出世语。
  “出世语”是佛教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的。今天我们所修学的,是佛教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他把这些话,这些佛的教训舍离了。“离”的意思也很深,我们大家天天都念佛、诵经、想求生净土,其实我们是“耽著世话,离出世语”。因为我们没有真干,虽然念佛,你自己想一想,你一天念几点钟的佛,说几点钟的废话,这两个一比较,一天念两个钟点佛,说二十个钟点的废话,你想一想你的果报在那里,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嘛!所以这个离的意思就很深长啊!

  八者。于非法中。尊重修习。
  你天天在修、也在学,你学的是些什么东西呢?
  学的是非法。
  这非法指的是什么呢?

  增长三毒,增长世务,你天天干的是这个啊!增长贪、嗔、痴啊!贪、嗔、痴的念头没有减少,身增长杀、盗、淫,口增长的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你对这些法很尊重啊!很认真的在学习啊!你有这个意思,外面环境也如此。你看看那个地方没有这些诱惑呢?电影、电视不必说了,连报章、杂志上,所有一切广告上都是这些诱惑——贪、嗔、痴,十恶业的诱惑。里面有烦恼,外头有诱惑,你还得了啊!你就尊重修习了。

  修这个是什么?
  这叫修三恶道啊!这不是修西方净土。

  九者。舍离正法。
  正法是三宝。三学、六度这是正法,把这些东西忘掉,不认真的学习;对于三毒、十恶,他很认真的在学,这就错了。这都是愦闹中过。

  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
  因为你有这些把柄在魔王手里,魔就控制你。你只要被魔控制了,你的善心很不容易生起来,你想做善事也很不容易成就,魔来障碍啊!

  十一者。于不放逸。未曾修习。
  “不放逸”就是恭敬、谨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你的恭敬心、慎重的意愿很难生起来。

  十二者。于放逸行。常怀染著。
  轻慢、随便、马虎啊!这是不应该的,不应该的常常有、常常犯。

  十三者。多诸觉观。
  “觉观”在此叫杂念、妄想,都是妨害清净心。佛门里面常常用“觉观”多少,来判断定功的浅深。定功深的人,觉观就少,定功浅的人,觉观就多。觉观就是他里面有杂念,杂念过多那定功当然就浅,杂念愈少,那定功就愈深。所以讲四禅八定,是用觉观分浅深的。

  十四者。损减多闻。
  “多闻”是要勤学啊!喜欢愦闹的人必定耽误学业。

  十五者。不得禅定。
  喜欢热闹,于定于清净心决定有妨碍。

  十六者。无有智慧。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诸梵行。
  这个是什么?
  他贪;现在人所讲的求新、求变、求快,这是现代人所谓科学的精神。在佛法里面“速疾而得”这不是梵行、不是清净行。纵然你得到时,你心不能清净。

  十八者。不爱于佛。十九者。不爱于法。二十者。不爱于僧。
  这就是违背了三宝。你看我们一入佛门,先受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把佛、法、僧都丢得干干净净,去搞热闹去了。

  弥勒。是为菩萨观于愦闹二十种过。
  这是世尊把染著愦闹二十种过失,为我们说出来了。
  下面是重颂,佛再将这个意思重复,以偈颂再说一遍。这个偈颂里面不但说愦闹,而且也说到前面所讲的利养。重颂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牢牢的记住,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提起自己的正念,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2)重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向下总共有二十四首偈颂,多半都是属于重颂,也就是前面在长行里面佛说过的,再用偈颂的方式重说一遍。重颂的目的有两种,一个是佛门里面讲经说法,跟学校学生上课不一样,学校学生上课人数是固定的,讲经的场合则有先来后到,佛非常慈悲,对于后来的人,前面没有听到的,用偈颂再简略的重复说一遍,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便利于记忆。佛讲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训,如果不能常记在心上,就没有办法受持了,受持就是依教修行,所以一定要把佛的教诲记住。偈颂便于记忆,所以会学的人,一定要把偈颂念熟,熟记在心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提起观照工夫,这个修持就得力了。

  舍离诸贪嗔。不住于愦闹。
  偈颂因为受到文字的限制,没有长行说法那么样的痛快淋漓,因此这里面的含义,我们要能体会。“舍离诸贪嗔”,这个烦恼只说了两种,下面还有痴、慢、疑,那是因为这个句子只有五个字,所以后面就省略了,大家不要认为省略就没有了,不是这个意思,意思还是圆满的,我们要能够体会。

  若有专住彼。是过不应作。
  这就是你心里头不能贪著愦闹。如果常常想著这一些热闹的场合、境界,对它产生喜欢,那你心就有住了,佛说这是过失,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呢?下面这一首就把它的原因说出来了。

  憍慢及觉观。
  你看他为什么不用贪、嗔、痴呢?
  前面说了贪、嗔,这里是憍慢及觉观,可见得这个贪、嗔里面是有慢在里头的,贪、嗔、痴、慢都包括在里面了。“觉观”就是心里面妄想不止,妄念很多啊!这一些都是由愦闹生的。愦闹是增上缘。

  坏行无戒人。称叹于愦闹。
  那些人喜欢这些呢?
  不持戒的人、不认真修行的人。“坏行”就是破坏正当修行,以及不持戒的这些人,他才喜欢热闹、才赞叹热闹啊!这两首说一桩事情。

  愚人乐世论。退失第一义。
  “第一义”就是前面长行文里面讲的“观实义”,观察诸法的实相。一个人喜欢世间的这些论议,必定把出世间的这一些道理、教诲忘失掉了,这“退失”啊!

  放逸多觉观。是过不应作。
  这也是修行人的过失。不应该去作的,不应该去染著世论。

  比丘舍多闻。言论不如理。损减诸禅定。常思惟世间。
  佛在此地举一个例子——出家比丘舍多闻。这一句话是个双关语。如果是说世尊的讲经说法你也不听了、你也舍弃掉了,那就错了。这个地方正面的意思是说,出家人要求多闻,多闻佛法啦!可是虽说多闻佛法,也有先后次第,四弘誓愿里面跟我们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就是广学多闻。但是你一定要先断烦恼,如果烦恼无尽你没有断,你就不能多闻,那就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帮助你得定、帮助你舍觉观,智慧开了以后,这才广学多闻,所以它有次第的,它不是指初学的。因此,这个地方的意思,我们要通达、要明了。如果“舍多闻”,就是不常闻佛法,言论当然就有过失。“不如理”,不如佛所说的真理。佛给我们讲的一切法,都是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现在人讲真理啊!你要不能广学多闻,那么你的言论一定不是事实真相。“损减诸禅定”,这里我们特别注意的“诸”,这个意思就是无量三昧,三昧就是禅定。禅定怎么会有那么多呢?是修禅定的方式太多了。无论你用什么工夫、用什么方法修禅定,要是喜欢世论都是枉然,包括我们念佛也妨碍。所以古今的大德,常常教我们初学的人,舍弃世论,连报纸、杂志,甚至于电视、广播都要放下,你的心才会清净,才能定啊!

  我们在讲席当中,有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可是几个人照做呢?

  你不能照做,换句话说,必定受环境的影响。早年,说这个话总是二、三十年前了,政-府刚刚提倡文化复兴运动,我有一天在方东美先生家里,那一天正好教育部有两位官员也来看方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来向方老师请教说:‘文化复兴运动,我们要从那里做起?’方先生沉默了好几分钟,然后说:‘台湾的报纸、杂志一律停刊;电视、广播统统关闭。’

  那教育部官员听了摇头:‘老师,这个做不到啊!’
  ‘这个做不到,谈什么复兴中国文化?中华文化都被这些东西破坏干净了。’
  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啊!连复兴固有文化都受这个世论的障碍,何况修道。

  修道,道是什么?

  道是清净心、道是正知正见、道是真正的觉悟啊!所以这个东西不离开,当然退失第一义,第一义就是道。“损减诸禅定”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修行工夫不得力,没有成就。“常思惟世间”,你每一天的念头还都是念著这个世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耽著思惟者。何得于寂静。
  “耽著思惟”就是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他的心怎么定得下来呢?怎么能静得下来呢?

  其心常散逸。
  他的心是散乱的、是放逸的。

  永离于正观。
  诸佛如来的正观,“正观”就是正知正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他永远得不到啊!我们修行天天希望能够证得,为什么不能证得呢?现在知道了,不能证得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差错出在那里?佛在这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

  速得非梵行。
  “速”是快速。现代人没有耐心,没有耐心就不能修定。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要求新、求快、求变,这种心理对于修道是很大的妨碍,这不是“梵行”;“梵”是清净的意思。所以学道首先要修耐心,菩萨六度里面‘忍辱波罗密’,‘忍辱’就是修耐心。

  諠杂无仪检。
  “仪”是威仪,“检”是谨慎、检点。这些德行都失掉了。

  亦不曾爱佛。及爱于圣众。弃舍离欲法。耽著非法言。
  到这里是一段。“不爱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不爱正觉啊!不爱正觉就是天天迷惑颠倒。“不爱圣众”,圣众就是指的清净。三宝里面僧宝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他不爱清净。圣众也代表六和啊!他也不爱六和。“弃舍离欲法”,“法”是正。所以这三句——觉、净、正——是三宝。我们学佛,一入佛门就归依三宝,今天所作所为违背了三宝。
  为什么会违背了三宝呢?
  贪著世间的言论,喜欢世话。可见得这个过失实在是很严重。

  我常舍千身。支分及头目。为求无上道。闻法无厌足。
  这四句是说一桩事情。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作个榜样,舍身求法,人家对法这样重视。《涅槃经》上说,佛在因地作菩萨的时候,为求半偈而舍全身。我想这个小故事,有不少同修都能够道得。因为他求法的心切,天神看到了,帝释天看到了,就故意变成一个罗刹来告诉他两句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后头他就不说了。这个求法的人听到这两句话,欢喜得不得了,就问他:‘下面呢?’

  他说:‘下面我没力气,我说不出来了。’
  ‘为什么呢?’
  ‘我肚子饿了,没东西吃。’
  他说:‘你要吃什么?’
  ‘我要吃人啊!’

  菩萨就发心:‘那我舍身,我这个身给你吃,请你把底下两句说出来可不可以呢?’为法舍身。

  这个罗刹看到他这么样的诚心,后面两句说出来之后,他真的舍命来供养他。后面两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是他示现帝释天身,对他恭敬、礼拜、供养。

  这个事情佛在因地里面为求佛法,不惜身命;为求无上道,闻法无厌足。

  那想一想我们闻法,有没有他这样的热诚呢?稍稍有一点障碍都不想了,这闻法的意愿就打掉了。想想佛给我们作的是什么榜样?

  是诸非法人。少闻便厌舍。

  得少为足。听一点点佛法,他就满足了,不求多闻。
  我们听了经上这样说,有很多年岁大的人,记忆力也不好,听到就很难过啊!没有能力多闻啊!

  要不要多闻呢?
  不须要了。

  这事情是年轻人的事情。年轻人要多闻,发愿弘法利生的人,当然要多闻,你不多闻,你怎么能教化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年岁大的人,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广学多闻,那就行了,这非常正确。所以现在不必浪费时间,一门深入,一句弥陀念到底。

  我昔作国王。为求四句偈。妻子及财宝。悉皆能施与。
  这一首偈也是世尊叙说因地一段公案。
  在《贤愚经》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佛在因地作国王的时候,也是为闻一首偈——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无因空无相,无有我我所。为闻这一首偈,舍妻子财宝。这一些都是说明佛法之可贵啊!佛法一句半偈,你真听懂了,真的体会到了,契入境界了,不是世间任何财宝可以能够比较的。这个事情我们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较量功德,财布施跟法布施——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四句偈。这四句就是一首偈。一首偈能令你开悟、能令你了脱生死、能令你契入如来的境界,这是世间再多的财宝都没有办法达到的。所以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佛法宝贵啊!他能够为法舍身。

  何有于智者。而不勤听法。
  那有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肯勤于听法啊!不能勤于听法,喜欢到处去游玩的人,愚痴啊!没有智慧啊!真正有智慧,对于闻法修持,那真是分秒必争,不敢让宝贵的光阴空过了。

  我尝舍一切。非法之戏论。为于百千劫。难得解脱故。
  佛这四句是劝我们,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曾经,“尝”是曾经,“舍一切”,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舍啊!
  “非法之戏论”也舍了。
  目的在那里呢?
  他真的明白了、真清楚了。“为于百千劫,难得解脱故。”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不只百千劫了,都在六道里头轮回,前途一片黑暗,非常渺茫。什么时候能脱离呢!我们从来未曾觉悟。佛在行菩萨道修行的时候,他之所以能成佛,道理也在此地——他觉悟了。觉悟了,他就能舍,他肯舍这才能成就啊!

  汝等应欣乐。志求微妙法。
  我们要学佛啊!应该欢喜、爱好,志求微妙无上的佛法。这个微妙法在本经里面末后指归净土啊!所以这个微妙法,不但是指大乘,实际上是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只有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够保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脱离三界轮回。

  若乐于解脱。
  “乐”这个字念破音字,念耀音,就是爱好的意思。你要是爱好解脱。

  最胜功德者。
  “胜”是殊胜;最殊胜的功德。这两句通指大乘佛法,别指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无比殊胜,你要是真的喜欢、真的明了。

  世间诸事业。皆所不应问。
  你要能放下,你才是真的想求得解脱了。这个“解”就是解除,解除一切的烦恼系缚。“脱”,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真正觉悟的人,应当世间这些事业要放下了。所谓“世间事业”,是搞六道轮回的事业。

  衣食无胜利。亦不证涅槃。
  这是举个例子。
  世间人忙什么?
  忙衣食。衣食并不是殊胜的利益(胜利),所以衣食这个事情,足就够了。

  特别是在台湾,真正觉悟,那在台湾是真有大福报。
  为什么呢?
  衣食容易,不难求啊!不要跟人家竞争啊!每一天吃得饱、穿得暖,这个条件在台湾太容易了。

  我有一年也是去讲经,坐一部计程车,那司机给我诉苦:‘赚钱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
  我就问他:‘你何必要赚那么多钱呢?难道你没饭吃吗?难道你没衣服穿吗?一件衣服穿个十年、八年都穿不坏啊!’
  他听听:‘也有道理。’

  如果安于自己的生活,每个月工作五天就够吃一个月了,那你就可以念二十五天的佛啊!你说这个多自在呢!
  为什么天天辛苦呢?

  跟人家比赛啊!人家今天穿著时髦衣服,明天不买一件觉得赶不上时代了,这个心理作祟害苦了自己。

  所以你真正明白道理,在台湾可以工作一年休息一年,这是实实在在的话。在外国很多其他地区不行,那个真是辛苦啊!一个月不做工,一个月就没饭吃了,在台湾不会的,做一个月的工,要省吃俭用的话,也许可以吃一年啊!以上说衣食不是殊胜的利益。“亦不证涅槃”。这两句话就是《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证涅槃”是法,证涅槃这个念头我们也舍弃、也不求,何况这些衣食呢!那“衣食无胜利”,就是何况非法。

  当称叹最胜。
  应当称叹最为殊胜的。
  最殊胜的是什么?
  是大乘佛法。

  金刚般若告诉我们‘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看佛说‘三心不可得’,能执著的是空;万法缘生,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所执著的也是空;能、所俱空啊!这就是说明万法皆空啊!菩萨不说断灭相,不说断灭相就是因果不空。这是我们把全经简简单单做了一个总结论,这就是最胜。如果回归到念佛法门,那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最胜,是诸佛如来之所称赞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所以不要去念世间法,世间要舍掉啊!要舍得干干净净。

  善来诸比丘。应敷座令坐。互说诸法要。
  “善来诸比丘”,引申的意思是四众同学。我们常常有缘聚会在一起,在一起不要讲世话,应当互说诸法要,交换修学的心得。讨论佛在经论里面重要的开示,对我们修学有关系的——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帮助我们断恶、修善,讨论这些就对了。“法要”是法里头最精要的,像《金刚经》上两句一偈,这是最重要的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重要啊!在净宗法门里面,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重要啊!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这一句名号果然老实念,就能出三界,就能够成功。星期天,我们这儿念佛会,大家在一起念佛,就是互说诸法要啊!你们每个人没有杂心,没有杂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互说诸法要,这真干啊!

  人身甚难得。随分行白法。读诵及禅定。汝应如是问。
  寻师、访友、问道,问一些什么呢?
  一定要晓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白法”就是善法,‘如佛所说者’就是白法。这一句意思是教导我们‘如说修行’,常常读诵大乘经典。“禅定”就是受持,真修啊!读了以后要真干啊!“禅定”是表真干。“汝应如是问”,这个问是正确的,是佛所赞叹的。

  如来入涅槃。遗法当灭坏。比丘多放逸。乐众弃闲静。为饮食利养。昼夜谈世话。
  这六句是说末法时期,学佛的现象。现在离佛灭度已经三千年了,我们现前这个状况,佛说的一点没错啊!第一句是讲佛灭度之后,佛法逐渐逐渐的变质了,佛法也会灭坏。在末法这个时代,“比丘多放逸”,这些出家的佛弟子,放逸不遵守教诫了,喜欢大众在一起聚会。“乐众”就是喜欢大众在一块聚会,不喜欢闲静。悠闲清净他不喜欢,为了饮食利养,“昼夜谈世话”。这一首偈,的的确确把我门现在学佛的状况都说出来了。

  愚人于梦中。惊怖而漂溺。自知多毁犯。当堕三恶道。
  “愚”是愚痴,没有智慧,迷惑颠倒。“梦中”就是形容现在的生活,这人生如梦。“梦”的意思,你在生活里面没有觉悟,不清醒,迷惑颠倒;时时刻刻有恐怖,不能离开恐怖,漂溺在三途六道。偶而短暂的觉悟了,就发现自己多毁犯,世尊的教诲、教诫,我们没有遵从,不但犯戒而且毁戒,这还得了吗!下面这一句是说果报,当堕三恶道。佛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没有一句是妄言啊!愈是反省,愈觉得恐怖,那么怎么办?后面佛教给我们:

  应生欢喜心。独处于闲寂。若在阿兰若。志求无上道。
  这是佛教我们回头是岸,对于过去迷惑造作种种恶业,不要常常去想。
  许多同修常常来告诉我,心神不能安定——想到从前造的恶业,惊心动魄,连佛号都念不下去,问我怎么办?

  怎么办呢?
  佛在此地讲,不要想了,过去的就过去了;从今天起欢欢喜喜的想佛、念佛,你这个境界就转过来了,你的业障才能消除啊!

  诸位必须要知道,你每想一次就又造一遍,你还怕恶业造的不够多啊!
  造业是心、口、意,你虽然身、口没有造,你那个念头想一遍等于又造一次,太可怕了!
  所以,怎么样消业障呢?

  不想了,我到此地终止了,止住了,从今而后想佛,想佛在经上种种的教诲,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这样才能够消业障。这样你念佛的工夫才能得力,自然远离一切忧怖、妄想,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教导我们的。我们闻到大乘佛法,真是稀有啊!所以要生欢喜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处于闲寂”,要把心静下来、定下来。“若在阿兰若”,“阿兰若”是居住环境非常幽静。环境清净对于自己修行有帮助。“志求无上道”,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就是无上道。这是首先自己知道怎样消业障,怎样把自己的妄念消除,确定自己修学的方向目标,下手之处还是佛教导我们的。

  不应见人过。
  佛在前面教给我们,第一个方法,是最重耍的方法——不求他过。不应见人过啊!
  自谓最尊胜。
  看到别人都有过失,自己自尊自大,认为自己没有过失;殊不知见人过失就是自己过失,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你自己没有过失,你决定见不到别人过失。这一句是自尊自大。

  憍恣放逸本。
  憍慢、恣意这是放逸之本,我们要戒除的。

  莫轻下劣人。彼于遗法中。渐次而解脱。
  对于下劣的人不要轻慢他,乃至于畜生,都不可以轻慢它。你看它这一生是畜生,说不定它畜生的业报报满了,来生得人身,念佛往生,他很快就作佛了,我们还在六道打滚。这个事情常有,所以不可以瞧不起人,也许那个人一转生,他的成就超过我们。“彼于遗法中”,“遗法”就是佛的遗教;很可能他渐次而解脱,他修行证果了。

  比丘虽破戒。深信于三宝。是则解脱因。不应见其过。
  这是又给我们说明,为什么不应见人过?
  这有道理的。
  《戒经》里常说,破戒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佛就没法子救了。

  这个人虽破戒,但他没破见。
  为什么呢?
  深信于三宝,他就有救啊!

  最明显的例子,《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的,宋朝的莹珂法师,那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莹珂在世破戒,造作许多的恶业,他之所以得救,他相信三宝,他还相信因果,自己想想将来必定堕阿鼻地彻,想到这个事情,他害怕了,求教于同参道友,有没有方法救他?

  这同参道友也很难得,给他一本往生传,叫他自己去看。
  他看到人家念佛往生,这个心动了,真的他就发愿念佛求生净土。他那个心真诚、恳切,念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你。’
  莹珂也不容易,他跟阿弥陀佛说:‘我的业障太重,禁不起诱惑,人家一引诱,我又犯罪了、又犯过了,那十年我还不晓得造多少的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你走了。’
  佛也很慈悲就答应了:‘三天以后来接引你。’
  他三天就往生了。

  《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念佛念了这么久为什么没往生呢?

  我们口里头想快一点往生,心里面对这个世界贪恋,舍不得走啊!
  佛很清楚、很明白,看到你所讲的话都是假话,不是真话,他也不来;你是真的,佛就来了。

  你讲的不是真话,口是心非,所以念了一辈子,佛也没念来,人家念三天佛就念来了,什么原因?
真干!
  我们这个地方如果标榜打佛七,七天念佛就往生,不会有一个人来啊!

  这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这谁敢来啊!

  这是说出他的戒破了,他见没有破,正知正见,他不是邪知邪见。这个正见就是解脱因,他能够得救、他能够往生,不但能够往生,往往往生的品位甚高。我们在经上看到阿阇世王,就是《观无量寿经》那个杀父亲、害母亲的,这是跟提婆达多合起来破坏僧团的,造五逆十恶之罪,提婆达多堕地狱,他在临终的时候他才忏悔,念佛求生净土,佛说他是上品中生,这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因此,我们才晓得往生净土有两种人,一种是平常念佛积功累德,一种是临终忏悔,品位高下,看他忏悔的力量。阿阇世王那是真心忏悔,所以品位提得那么高。这就是我们不可以轻慢这一些造作恶业的人,“不应见其过”。

  摧伏贪嗔难。勿惊于放逸。余习法应尔。是故不须说。
  佛在这一首偈上,非常通达于人情。从人情上说,我们也不应该轻慢;为什么呢?
  这个贪、嗔、痴的烦恼,要想断太难太难了。懈怠、懒惰、放逸也是无始劫来的习气烦恼。“余习法应尔”,看到这个现象,知道当然应该是这个现象嘛!

  所以看到这些过失。
  唉!不必要说了,无始的烦恼啊!他又不是圣人,又不是佛菩萨再来的,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呢?

  所以见到有这过失,也不须要说;回过头来看自己——我自己有没有。
  看自己很难啊!看别人很容易啊!正如同眼睛看外面,不能看自己啊!
  可是一个觉悟的人,那就了不起,他看别人就是看自己,自他不二啊!看到别人的过失,他就知道自己有这个过失,希望别人怎样改过,他就自己认真去改过,这个人有智慧,这个人善修啊!会修行啊!

  若清净比丘。伺他人过失。是最非真实。不名修正法。
  假如是一个真正清净的比丘,还会去找别人的麻烦,去求别人的过失,佛说了,他不是真的清净比丘,他也不是真的在修行;那都是假的,装模作样的。

  如理修行者。当须自观察。
  真正是一个修行的人,常常观察自己,不要去看别人。

  求道诸比丘。舍离恶言论。常以欢喜心。独处于闲静。
  这是修行人的一个样子。真是一个修行人,一定是言语少,而且言语柔和清净,喜欢安静。这常说的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啊!这是真正修道人啊!这个地方总共有二十四首偈,重颂前面长行所说的大意。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这是这一段落的总结。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耽著愦闹。乃有如是。无量过恶。
  弥勒菩萨听佛宣说,很感慨的说:贪爱喜欢愦闹有这么多的过失。

       退失功德。无有利益。增长烦恼。堕诸恶趣。远离白法。
  “白法”就是善法。他所造的都是恶法,不是善法。

  何有菩萨。求善法者。闻是过失。而不乐于。独处闲静。
  这话是勉励我们的。他说那有菩萨求善法的,听佛讲喜爱愦闹有这么多过失,他还不舍弃啊!他还不去找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来修学呢?

下面是世话,过失也有二十种。请看经文,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世话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住。决定之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弥勒菩萨请法的言词里面不难懂。“决定之义”恐怕同修们有疑惑。“菩萨应住决定之义”,这个“决定之义”就是真实的事理;《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我们现在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要住,他应当住宇宙人生真相之中。能够这样修学,他就不会生烦恼了。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这是佛总答弥勒菩萨之问。这确确实实可以做得到的,问题是你要会作观,也就是你对于世话的过失,离世话的功德利益,你能够观察透彻、明了,你就能“住决定义”,这个心安住在诸法实相,就不会生烦恼。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乐”是喜欢、爱好。爱好于世话二十种过,佛在此地为我们说出来了。

  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
  “多闻”是指多闻佛法的人;对于广学多闻的人,他不会尊敬。
  为什么呢?
  简单的说,就是世间法他知道得太多了,因此他就生骄慢之心——骄傲、贡高、我慢,这个出家的比丘菩萨虽然读的经书很多,他也瞧不起,也没有看在眼里——不敬多闻。

  二者。于诸诤论。多起执著。
  这是自古以来在所不免,这个争执太多了。
  为什么有争执呢?
  成见很深。

  三者。失于正念。如理作意。
  他起心动念不如理,也不如法;“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与这个不相应,叫“失于正念”。不知道如理作意,他的起心动念都是生烦恼。

  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
  “为”是说他的作为、他的造作;他所造作是不应该造作的。
  那些是不应该造作呢?
  三途业不应该造作啊!
  简单的说就是佛家里头常讲的十恶业是不应该作的;‘身多躁动’,他偏偏去造。

  五者。速疾高下。坏于法忍。
  这个高下是讲他的心生分别;分别心太大了,就产生高下了。法忍他没有了,他不能忍耐啊!

  六者。心常刚强。
  这个刚强的心障碍禅定、障碍智慧,所以

  禅定智慧。曾不薰修。

  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
  “非时”,言语有时节因缘,在某一个时候,不应该说的话,他偏偏说,往往说出这些话来,会遭受到许许多多的障难,我们今天讲遭受别人的批评、攻击啊!不应该说这个话。说话是大学问,一定要懂得时节因缘——什么场所、什么时节,那些话不能说的...。他是愚痴,没有智慧,不应该说的,他常说啊!所以被言论所缠。这就会受其他的人言语攻击他、批评他。

  八者。不能坚固。证于圣智。
  这一句是讲证果,当然这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不但深的果位他证不到,浅的果位,如须陀洹他也不能得到;不但圣果得不到,我们再仔细的观察,他念佛这工夫成片也得不到。念佛人果然得工夫成片,就有把握往生,所以经上常讲这叫易行道啊!“易”,容易。比较其他的法门,这个法门容易;其实也不容易啊!说容易是比较上说的。

  其他的法门,一定要断八十八品见惑,证得须陀洹果才算成就。我们念佛人,往生比这个是容易太多了。

  念佛求往生,这个带业往生,八十八品惑一品都可以不要断啊!

  不断怎么办呢?
  你要有能力控制住,这个控制住了就叫工夫成片。控制住容易,断难啊!古人有个比喻,这个‘控制’像石头压草,‘断’那是连根拔除,那个难。我们用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习气压住,这个念头才一起来,阿弥陀佛压住了,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不让他有杂念起来,你能够做到这个工夫就有把握往生了。

  我们能不能压得住?
  佛号在口里念,妄念照样起来,这个不管用,这压不住啊!这个搞法往生就靠不住了,没有把握啊!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
  “天龙”是指护法神,护法神不保佑你啊!

  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
  实在讲也不是真的人家轻贱你,但是人家远离你,对你敬而远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辩才”就是修行工夫得力的人。

  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
  “身证”就是真正证果的人。他有时候会责备你。

  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
  他这个“正信”生不起来,信心犹豫,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所以他常生后悔、悔恨。

  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
  这些原因都是贪著世缘。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
  “倡妓”是比喻他心随境转。这个倡妓,现在的话就是舞台上的演员。演员随著剧本在说话,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没有主见;唱歌、跳舞随著拍节在动作啊!听人家指挥,自己作不了主宰,就是这个意思。

  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
  贪著五欲、六尘,必定是心为境转了。

  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
  习惯于邪法里面,遇到正法他还不习惯、不能接受了。把正法当作邪法,把邪法当作正法,这个事情在现代社幷会里面,我们也常常见到。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
  佛门当中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求不到啊!他心有求不能够如愿。

  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
  因为他的心烦恼多、知见多——就是意见多,跟大众很难相处。不能相处,当然你就会被这个团体摈弃出去了。

  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
  对于十法界理论、事实都不知道,这叫迷惑颠倒啊!所以他没有出离的心,他也不知道出离的方法。“随顺恶友”,跟他往来的都是愚痴人、懈怠人,都是作恶之友。

  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
  “诸根”通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条根都是系属于烦恼的,没有办法摆脱烦恼,这个日子就过得非常辛苦,果报当然就不堪设想了。

  弥勒。是为菩萨。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实在讲,喜欢这些世间法的过失无量无边啊!世尊把无量无边的过失,归纳为二十大类,为我们略说。

  (2)重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这下面总共有二十一首偈,也是属于重颂。

  憍傲于多闻。执著诸诤论。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话过。
  第一句是重颂心生骄慢,不敬多闻。第二句是重颂于诤论多起执著。第三句是前面二十种过失的第三种——失念不正知。“失念”是随烦恼里面的一种。大乘《百法明门》里面跟我们说烦恼有二十六种,其中有六种是根本烦恼,有二十随烦恼。随烦恼里面分大随、中随、小随,这个失念是大随烦恼之一。

  什么叫失念呢?

  对于正法常常忘失,也就是我们讲的记性不好,常常忘记。佛在经里面讲的道理,修行的方法,契入的境界,他常常忘失了,失去了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与贪著、喜欢世话有关系。无明、烦恼、习气,这是所有一切过失之因。佛在这部经上所说的种种过,可以说都是缘,有因再加上‘缘’,果报就现前了。如同经上所说的。第二首,

  远离正思惟。
  “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也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正知正见。
  正知正见的标准是什么?
  一定是与事实真相相应。《般若经》上常讲的诸法实相,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与诸法实相相应的,这个才算是正知正见。由此可知,佛法里面讲的正知见是非常合理的,决定不是盲从。

  身心不寂静。
  “心”,妄念很多。“身”,躁动。身心都静不下来。

  退失于法忍。
  简单的说,他没有耐心。不但学佛没有耐心,在日常生活工作里面,他也没有耐心,这也是世话的过失。

  其心不调顺。远离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是名世话过。
  这第三首是讲用功。“世话”对于我们用功,也有很大的妨碍。“心不调顺”,也就是心里妄想、烦恼、知见很多,修行工夫就不得力了。奢摩他跟毗钵舍那,这是梵语。“奢摩他”翻作止,“毗钵舍那”翻作观。教下常常讲的止观就是禅定。禅也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做静虑。‘静’就是止的意思,‘虑’就是观的意思。可见得翻译的文字不一样,里面的意思、境界完全相同。所以这两句就包括了佛门所有一切的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两大类。这个止我们讲放下;你能够把身心世界,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从这个地方入门,就叫做“奢摩他”。或者你从看破,“毗钵舍那”是看破;看破是这一些事实的真相完全明了、通达了,这个心清净了,从这个入门就叫做毗钵舍那。所以入不二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两种方法,一个是看破,一个是放下。喜欢世话的人,对于用工夫就有妨碍了。“远离奢摩他”,这个止、观你都不能成就。我们念佛,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会念的人,这一句佛号就是止、观,里面有止也有观。念佛的时候放下万缘,什么都不想了,这就是止啊!一切妄念都止住、都放下了,这一句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观。世尊在《大集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是无上深妙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老实念佛,不必再去参禅了,念佛是无上深妙禅,这一句佛号里面具足奢摩他、毗钵舍那。
  第四,这以下是讲在生活当中,也产生许多过失。

  不尊敬师长。爱乐于世论。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此地所说的师长,是教导我们学佛的老师,不是世间的这些师长。世法里面的师长,没有教你了生死、出三界,这个地方是指教给你了脱生死、超越轮回的老师。因为你爱好世话、世论,当然把你修道的事业忘失了。或者是至少你也疏忽了,你没有认真去做,这是不敬师长。所以师长并不是要我们常常奉养他、恭敬他,不是这个意思。

  怎么样对师长尊敬呢?

  依教奉行,这才是真正的尊敬。“智慧不坚固”,这是一定的道理。真实的智慧是从清净心生起来的,你心不清净,那有真智慧呢!第五首,

  诸天不恭敬。龙神亦复然。退失于辩才。是名世话过。
  这是你得不到护法善神的保佑。纵然有辩才,你的辩才也会有退转。第六首,

  圣者常呵责。如是耽著人。唐捐于寿命。是名世话过。
  “圣者”是修行证果的人;他看到你,感到你非常惋惜。必须要晓得,无量劫中得人身、闻佛法,非常不容易。
  在佛法当中,尤其是闻到净土法门,那真是无比的稀有。
  为什么呢?
  这个法门如果你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一生保证你解脱啊!
  你修学其他法门,则未必啊!
  为什么?
  其他法门要断见思烦恼。断见思烦恼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个法门不须要断烦恼,叫带业往生。只要你能信、能愿、肯念佛,你就成功了;所以这个法门叫易行道。在一切大乘法里面,最容易修学、最容易成就。所以它是稀有难逢的法门,遇到这个法门还懈怠,还不能把世间法舍掉,这个叫真可惜啊!“圣者”呵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唐捐于寿命”,“唐捐”是浪费。你这一生宝贵的光阴空过了,没有用在道业上,非常可惜!

  诸行皆缺减。远离大菩提。命终生忧苦。是名世话过。
  “诸行”是讲你的修行。修行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把自己修学的工夫,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平常的应酬上,那才叫真得力了,真正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这也是过去方东美先生常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啊!你真享受到了。“诸行皆缺减”是说你纵然用功,你没有能够落实在生活上,你每天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还是烦恼、妄想、分别、执著,换一句话说,你所用的工夫跟生活脱节了,这一句话意思在此地。“远离大菩提”,生活都不能够得利了,那要是证菩提涅槃,当然更渺茫了、更没有指望了。“命终生忧苦”,“忧苦”是指三恶道。这也是世话把我们的功行耽误掉了。

  疑惑心动摇。犹如风吹草。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世话”多的人,耽著世论的人,对于佛经典里面所说的,理论也好、境界也好,常生疑惑,所以他的心不定,或信或不信,他的信心是动摇的,信心不清净。“风吹草”是比喻,就是不定的意思;智慧当然不坚固。下面是比喻,

  譬如倡妓人。赞说他勇健。彼人亦复然。是名世话过。
  “倡妓人”是表演的,不是真的,也是我们常讲作戏的。作戏不是真的。他在戏台上赞叹这个人“勇猛”,那是台词上这么说的;那个表演的人真的那么勇猛吗?不见得,他是演这个角色而已。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这个修行人也就跟演戏一样,不是在真干啊!他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这个里头的意思很深、很长。
  我们细细想一想,我们学佛是真学佛,还是在演戏呢?
  演给自己看,还是演给别人看呢?
  到最后都落空了,这个很可惜。

  随逐世语言。染著诸欲境。常行于邪道。是名世话过。
  这也是“世话过”,这一首的意思好懂,‘行于邪道”就是非佛所说,与佛相背就是邪道。

  希求心不遂。
  这就是有求而求不得,这是八苦里头求不得苦啊!

  谄曲多诤论。
  心不正直,喜欢诤论。

  远离于圣行。是名世话过。
  “圣行”是菩萨行,菩萨行是六波罗密、十大愿王;他与六度十愿完全相背了,远离了,这也是世话的过失。

  愚人得少利。其心常摇动。如猿猴躁扰。是名世话过。
  “愚”是愚痴,没有智慧。得少为足,眼前一点小的利益,他以此为足了。对于圣教,乃至于净宗讲的西方极乐世界,他有时候相信,有时候怀疑——西方真有极乐世界吗?
  我念佛,阿弥陀佛真的会来接引我吗?
  生这种疑惑。这个疑惑很麻烦,诸位读《无量寿经》就知道啊!‘疑’为菩萨最大的障碍,所以根本烦恼里头贪、嗔、痴、慢、疑,那个疑不是对普通的怀疑,是对圣教的怀疑,这是大烦恼啊!使你道业不能成就,所以他心是浮动的。“猿猴躁扰”是比喻,所谓是心猿意马。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多退失。无有觉悟心。愚者所摄持。是名世话过。
  自己没有智慧,不觉悟,常常被这些愚者所玩弄、掌握、控制。

  迷惑于眼耳。乃至意亦然。常与烦恼俱。是名世话过。
  这是讲六根迷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起用都与烦恼相应,这也是世话之过。

  愚人乐世话。尽寿常空过。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
  这是第十五首,世尊教导我们,也是劝告我们。
  那些人喜欢这些世话?
  “世话”诸位要记住,前面说过了,它的范围非常之广,凡是不能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的一切言论都叫世话。由此可知,喜欢世话的人多啦!在历史上著名的这些文学家,都是喜欢世话的代表人物。我们想一想过去慧远大师在庐山建莲社,邀集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念佛、共修。当时的大文学家谢灵连想参加莲社,被慧远大师拒绝了。
  慧远大师为什么拒绝呢?
  他喜欢作文章、作诗,这是世话啦。你有这一些嗜好,你影响别人的清净心,别人天天念经、念佛,你在这边吟诗、作文,那怎么行呢?这是愚痴,不是聪明啊!
  愚痴是什么呢?
  不知道六道轮回的恐怖啊!
  有智慧的人,想尽方法超越六道轮回。
  “尽寿常空过”,这一生都空过了。“不如思一义”,“思一义”最简单的,这些人不如一个不认识字的老太婆念一句阿弥陀佛,她一句阿弥陀佛,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她也不放在心上,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个三年五载,她成功了,她能够预知时至站著往生,这叫有智慧,这个叫聪明,这个人不是愚人啊!“获利无有边”,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就作菩萨,那个利益佛都说不清楚、都说不尽。

  譬如甘蔗味。虽不离皮节。亦不从皮节。而得于胜味。
  佛在这里再举一个比喻,譬如吃甘蔗。甘蔗,在三千年前印度那个地方就有,现在我们也有,这是一般人常常喜欢吃的。甘蔗的味很甜,那个甜味不能离开甘蔗的皮跟甘蔗的节,但是那个味也不是从皮、节而生的,这个你仔细去观察。你要懂得,得它的味。下面或者法上说了,

  皮节如世话。义理犹胜味。是故舍虚言。思惟于实义。
  这个道理就很深了,所以佛是先用比喻来说——世话就像甘蔗的皮跟节一样。
  世话我们要不要呢?
  要,不能离开。
  人与人的沟通,须要言语。上一代跟下一代沟通,我们现在跟底下一代的人沟通,这就讲历史了,那要靠文字啊!我们今天读佛经,佛经是文字,三千年前佛说的话,我们今天读到也能懂佛的意思,这都是属于世话。所以世话有用,不能执著,不能够贪爱;贪爱、执著就错了。我们要明了它的义理,义理就好比甘蔗的味一样。世话,这个言语文字就好比甘蔗的皮跟节一样,我们吃了之后会把它吐掉,舍掉它,得到它的味啊!“是故舍虚言”,“舍虚言”,你懂得有,不是不要它,用它而不执著它就对了。所以你要懂得“思惟于实义”,从经典的言语、文字里面去体会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佛教给我们的。

  智慧诸菩萨。能知世话过。
  有智慧的这一些菩萨们,他们知道贪著世话之过。自古以来佛门里面祖师大德,他们留传给我们的这一些著述里面,不但有一切经的讲解、疏论,这是佛法。除此之外,他们也有很好的文章、诗词留下来。
  那我们要问他有没有贪著呢?
  他没有。
  没有,他为什么要作这些东西呢?
  他有这个能力,并不是刻意去学的。刻意去学就错了。我们要刻意去学道啊!怎么能学这些东西呢?他有这个天赋,我们说他有天才啊!他一接触就会了,不但会了,他还好高明啊!他就可以以此做佛事,来接引众生,与大众结缘。像近代的弘一大师,这一些世话、世语是没有学佛之前学的。他的确是个天才,书法好,绘画也好,他能画、能写;诗词、金石、雕刻也好,这都是世间艺术,他样样都精通,他拿这个来做佛事,来做接引众生的一种手段。我们没有这个天才,不要去刻意学它,学它你就犯了过失了。你有这个能力,行。没有这个能力,不必去学。那印光大师就很老实;印光大师写的东西很多,你仔细看,他并不是书法家,他的字写得那是真的是有工夫,但是在艺术上讲,他谈不上。你仔细观,他有精神在里头。所以他老人家教人,字只要一笔一笔规规矩矩的写就行了,不必求好啊!你不是作书法家,你要求好干什么?写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的就好,印光大师表现这个样子,我们就能看出来了。这是修道人的好榜样。

  常爱乐思惟。第一义功德。

  “第一义”就是诸法实相、真如本性、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诸位再不明了,我就老老实实告诉你,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第一义。你只要老实念,把整个精神集中在名号上,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念这个佛号没有一个杂念夹杂在其中,你就是思惟第一义。所以读了这个经文,不要再去找什么叫第一义,那就麻烦了。

  法味及义味。解脱第一味。谁有智慧者。心不生欣乐。
  佛、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你听了能有悟处,这是法味啊!
  同样一部经,你每天去读诵,天天有悟处。
  怎样才会悟呢?为什么我们天天念都没悟处呢?
  我们用心不对;要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就有味道了,你就有悟处了。你没有悟处,是你的心不真诚、不恭敬、不清净——读佛经跟看报纸没有两样,那怎么行呢?那怎么会有悟处呢!
  真诚、恭敬、清净心,你每念一遍都有悟处。悟的浅深、广狭与你用心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心愈清净,你悟入的愈深,意思也愈广,这法味啊!“义味”,义是悟入境界、义理。“解脱第一味”,“解脱”是契入境界。这三个意思,后面比前面深,所谓后后胜于前前,义味比法味深,第一味比义味又更深了。在我们一般讲,一个认真学佛的人,法味是常常可以得到的。心地清净,真诚到极处,这个义味就得到了。开经偈上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个是义味,是你明白佛所讲的道理、义趣。“第一味”是你证入境界,叫证果了。第一个听说,第二个明了,第三个是入境界了,这是第一味,你亲自尝到了。“谁有智慧者,心不生欣乐。”有智慧的人,对于这些事情他那有不欢喜的!这个绝不是世话之味能够跟它相比的。世间世话之味也很浓,也有好的世话百读不厌,它有这样的摄受力量。好的文学作品,叫人读了爱不释手,那是世话,它也有法味,但是它义味跟第一味没有。法味它也有,当然没有佛法这么浓。

  是故应弃舍。无利诸言话。
  对于我们没有真实利益。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出三界,这是真实利益。凡是没有这些利益的,我们应当要远离。

  常乐勤思惟。殊胜第一义。
  第一义在大乘佛法里面常讲,就是菩提涅槃,也叫一真法界。这是真实的第一义,殊胜的第一义。

  如是第一法。诸佛所赞叹。是故明智人。常乐勤修习。
  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是大菩提、大涅槃。诸佛如来已经证得啊!希望一切菩萨努力精进,快速也能够证得,这是佛教导众生的愿望。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世话过失。思惟胜义。利益功德。
  这一句是弥勒菩萨对世尊的赞叹。

  世尊。何有菩萨。求于如来。真实智慧。而复乐于。虚诳世话。
  “何有菩萨”是那有菩萨,菩萨如果真正求自性的真实智慧,他怎么会再爱好这些世间的言论、世间的学术呢?他当然会舍弃掉。因为爱著世间的言论、学术都不能超越三界。世尊这些教诲,都是真实教诲啊!不是世间圣贤所能说得出的。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睡眠中过。
  睡眠有什么过失?

  若观察时。菩萨应当。发起精进。不生热恼。
  由此可知,此地所讲的这些过失,都是教众生生烦恼、起愚痴的,所以佛菩萨在这里一问一答,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旁边听了之后,能够觉悟、觉醒过来,远离这一些过失。下面经文,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
  我们看佛末后这两句——精进、意乐无倦;这实在是我们学佛人所向往的、所希望得到的。
  怎样才能得到呢?
  离开睡眠就可以得到了。
  我们看底下睡眠那二十种过。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
  喜欢睡觉的人,二十种过失。

  一者。懈怠懒惰。
  这是当然的。这个贪睡就是懈怠、懒惰。

  二者。身体沉重。
  这也是事实,但是往往我们疏忽了。多睡眠的人,身体显得很笨重,换一句话说,他的动作不敏捷、不灵活。
  我们曾经遇到过;过去有一个同修,现在她改了不少。
  她曾经告诉我:过去没有学佛之前喜欢睡觉,每一天差不多要睡十几二十个小时。那大概这二十种过,她条条都具足了,一条都不缺了。确确实实许多疾病都从这里生的。

  三者。颜色憔悴。
  带的是病容啊!

  四者。增诸疾病。
  有疾病的时候,这个病必定会加重,会睡出许许多多的毛病出来。

  五者。火界羸弱。
  “火界”是说我们的体温。体温不正常,比一般人的体温要差,显示他的身体很弱。

  六者。食不消化。
  在睡眠的时候,因为你身体没有动作,肠胃蠕动得很缓慢,你吃的东西消化就不良了。如果吃的东西多,再要贪吃,那麻烦可就大了。

  七者。体生疮疱。
  这现代话就是容易得皮肤病。如果是不常常洗澡,你这个铺盖不常常换洗,你睡眠多的时候,的确很容易生皮肤病。

  八者。不勤修习。
  佛教给你修学种种法门,你若是贪睡,把时间都睡掉了,那有时间去修学呢!

  九者。增长愚痴。
  睡眠是昏沉,昏沉的人就是愚痴,没有智慧。

  十者。智慧羸劣。
  他的智慧很差,智慧很弱。

  十一者。皮肤闇浊。
  这是我们常说的,他的肤色不好,一看就晓得他不健康、不正常。

  十二者。非人不敬。
  “非人”是指鬼神、护法神;对于多睡的人不生恭敬心,祂不会护持你。

  十三者。为行愚钝。
  “行”可以解释为行动。他的一举一动很迟钝,纵然在清醒的时候,也像在昏沉时候一样,我们现在讲叫他精神委靡不振。

  十四者。烦恼缠缚。
  多烦恼。

  十五者。随眠覆心。
  “随眠”是佛学里面的术语,意思就是说烦恼的种子。阿赖耶识里面烦恼的种子、习气它能够障碍你的清净心、能够障碍你生智慧,所以叫它做随眠,随眠就是习气种子。

  十六者。不乐善法。
  对于一切善法不生欢喜心,也就是说他没有精神,不想去做。

  十七者。白法减损。
  “白法”就是善法。他的善一天比一天少,恶作是一天比一天多。

  十八者。行下劣行。
  “下劣行”是他所做的恶天天在累积,善天天在减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