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般若] 金刚经讲录---道源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选择字号
  道源法师讲述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
  戊一、校量持福(分二)
  己一、能校量(分一)
  庚一、极显恒河沙多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恒河是印度一条大河,最宽的地方有四十里,恒河翻到中国话叫‘天堂来’,因为他的水源很高,从雪山流下来的,就像从天上下来一样,这与我们中国赞誉形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思是一样的。释迦佛时常在恒河两岸说法,每逢讲到数目字大的地方,就用恒河沙来做譬喻,而且印度的恒河沙很细,细得像面粉一样。
  佛说:‘须菩提!如果用恒河中所有的沙数来作比喻,以一粒沙比喻一条恒河,你意下以为怎样呢?那么所有恒河内的沙数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以一沙各为一恒河,恒河尚且就有无数,何况是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数呢!’这段经文是极显恒河沙数目之多。
  庚二、极显宝施福多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我现在真实的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一粒沙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这个善男子善女人,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世尊。’
  己二、所校量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告诉须菩提,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这本金刚经,甚至于只受持一小段经文,就是四句偈等一小段的经文,或为他人解说,‘为他人说’是利他,叫法布施。那么这个法布施的人,自己受持金刚经,还为他人讲说金刚经,他所得的福德,远胜过前面以充满恒河沙数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那个人所得的福德。现在已把经文消完了,但是大家还要注意,‘我今实言告汝’这句经文,就是佛要老实的告诉你,持金刚经的功德,这是因为怕你信心不够,所以在此先告诉你,这是佛金口所说,佛绝对是不会有虚妄之言的。受持般若经的福德,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福德,确确实实有这么多的福德,确实远超过前面那个以七宝布施的福德。何以故?因为你以七宝布施所得福德,终于会有享尽的一天,这是属于有漏的福德相。你受持金刚经,或为他人解说金刚经,自己可以明心见性,可以成佛;又可以引导别人修行佛道,让一切众生断烦恼,了生死,转凡成圣,破迷启悟,这种无漏的功德法性,就不能用数目字来计算了,这是无尽的实相智慧功德,这种福德就如虚空,不可限量的,所以‘此福德胜前福德’也。前面佛也亲口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由这一段经文就可以更进一步的去证明,法施的法性功德,是远比宝施有漏的福德相,胜过太多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十足的信心,会脚踏实地的去受持金刚经,为别人讲解金刚经。到此将戊一‘校量持福’一科讲完。



  有关“无为福胜分第十一”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 返回文章目录
地藏孝亲网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选择字号
  道源法师讲述
  戊二、取劣况胜(分二)
  己一、随说尚胜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佛再进一步的说:须菩提呀!如果你能随缘随处读诵、解说金刚经,甚至于解说金刚经里头的一小段经文,就算是四句偈等,不管你是僧、俗、凡、圣,随著你解说读诵金刚经的地方,一切的天龙八部,人天鬼神,都应该恭敬礼拜,就像对著佛塔佛庙那样的虔诚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你讲经说法就是代佛宣扬佛法。经是记载佛法的,法是佛亲口所宣的,因此见法即是见佛,所以说:‘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对‘随说是经’的人或处所,‘皆应供养’,就像供养佛塔佛庙一样。‘当知此处’的‘此处’是指著受持金刚经之处,以及为他人解说金刚经之处。心印疏上对‘随说是经’以四种义理来解释:第一、随说之人,第二、随说之义,第三、随说之经,第四、随说之处。第一、随说之人,讲经说法一定要有发心的人,不管是僧俗凡圣都可以发心讲经说法。僧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凡是凡夫,圣是圣人。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凡夫也好,成道的圣人也好,只要你能发心去读诵、受持为他人解说金刚经,这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第二、随说之义,只要你能依著金刚经的正确法义来解说,不管你所显的是事相或理性,经义的广狭深浅,或解说修行次第的义理,只要你不违背金刚经的正确佛法去为他人解说,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第三、随说之经,不定章句的前后,你说一章也好,说一句也好,或者你解说前面的一段也好,你解说后面的一段也好,只要是金刚经,不规定是那一章一句,你能解说,功德将是无量无边。第四、随说之处,讲经说法得有个处所才能成就,这个处所,不拘限在山林,就是在城市都可以,你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前面第十一分是赞叹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这个人所得的福德。第十二分是赞叹说经之处。‘当知此处’是指受持金刚经的处所。‘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其实,‘一切世间’是包括了三界六道的众生,这里为什么只说了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为什么三恶道的众生不来供养呢?因为三恶道的众生,他要不是不懂得供养,就是因为没有时间来供养。这又怎么说呢?因畜生道的众生,他束缚在愚痴之苦里面,你这个地方在讲经说法,他根本不知道你在作什么,他又怎会来供养呢?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他正受著炽然的无间痛苦,而没有停息,根本空不出时间来供养,所以这里没有举出三恶道的众生来供养。
  佛教所说的供养是以什么来供养呢?有十种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物等供养。供养可以随力随分,随你所能做得到的范围内,拿来供养,但是这供养要发出虔诚的恭敬心,这样福报就会很大,才有殊胜无上的意义。为什么供养佛塔佛庙要发出那样的虔诚恭敬心呢?因为塔是供佛舍利子的地方,庙是供养佛像的地方。这里有一点常识大家应该要知道,就是在印度有庙就有塔,塔庙是不分的,塔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名词。佛教传到了中国,塔是塔,庙是庙就分开了。
  中国汉明帝请印度的两位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尊者到中国来,佛教的经典也跟著这两位尊者由印度传入中国。这两位尊者初到中国时,就请他们住在‘鸿卢寺’。当时的‘鸿卢寺’就等于我们现在的外交部,那时中国还没有寺庙,因为聘请两位高僧住在那里,于是外交部就搬迁,让给这两位高僧住。这两位尊者就在鸿卢寺,开始翻译佛经,如四十二章经就是在这里翻译出来,佛法也就从这时起,才开始深入普遍于中国。佛门经典,最初传到中国,是由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尊者,用白马驮经,并将佛的舍利和佛的画像,带到当时的中国首都洛阳。为了纪念这两位尊者与白马驮经这殊胜的因缘,就把鸿卢寺改名为‘白马寺’用以纪念佛经是用白马驮运来的。现在我们中国的塔庙都叫寺,但是在印度国内,他并不叫寺,他叫做塔庙。庙本来就是佛门的名字,看金刚经上所记载‘如佛塔庙’就能证明这一点,因此作为一个佛弟子,见到了佛塔佛庙,都应生起恭敬心,虔诚礼拜。这一段经文,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有讲说金刚经的地方,或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地方,我们也要去恭敬供养,就好像供养佛塔佛庙一样。
  己二、何况尽持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况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全部的金刚经。‘受’是受其文,‘持’是持其义。领纳于心叫‘受’,忆念不忘叫‘持’。‘受’与‘持’都是受持其义。对著本子念叫‘读诵’,不看本子,把经文背诵到心里面去,朗诵于口,叫‘诵经’。我们早上起来作早课叫‘课诵’,不叫课读,因为这都是背在心里,而诵出口的。‘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再叫一声当机者,‘当知其人’,你应当知道这个尽能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成就’二字就是圆满具足,无欠无缺,这叫‘成就’。成就‘最上’之法,也就是已亲证了如来的法身,成就了法身之法。那么法身之法又是什么法呢?他就是无漏无为法,此法离名绝相,再无一法能加之其上,所以叫‘最上’。法身是无漏无为法,无法替他取名,也不能指出他是什么相,他本身是离名绝相的,但是为了要让众生知道,给他取个‘法身’这个名字,实际上,这个名字也是勉强安上的。法身是绝相离名的无相之身,一切世出世法,无法高于其上,故叫做‘最上之法’。‘第一’二字是讲报身之法,心印疏解释他叫做‘万德庄严’,有无量的相好,为众圣中尊,可堪称为第一。这个报身佛的身,是由万种功德所庄严出来的,有无量数的相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登了初地的菩萨就是圣人,二地三地乃至八地九地,乃至等觉都叫圣人。这些地上菩萨都叫众圣,佛在众圣之中称为独尊,没有人能超过佛,所以才称为‘第一之法’。‘希有’是指化身之法,又叫随类现身,希奇少有,所以叫做‘希有之法’。这个应化身,他在天上说法就现天人之身,在人间说法,就现人身。佛在人间应化身所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相,是转轮圣王的相。转轮圣王是人间第一有福德相的人,但是还是个人相。释迦佛到天上说法,如地藏经是在忉利天说的,这时佛所现的相好,绝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已,这是他按天上的人而现的佛相。如果应化身要去度六道的众生,他就示现六道众生的相去度他们,他可以神通自在的,随类现身去度化一切众生,所以说他为‘希有之法’。合足来说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之法,通通圆满具足成就了,就称为‘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谁能成就呢?就是尽能受持、读诵全部金刚经的人,这有包括为他人如法解说金刚经的人,是这个人所成就的。
  再看经文,‘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倘若这个地方有金刚经在,这个‘所在之处’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在讲堂、佛殿,凡是有放著金刚经的地方,就应该恭敬供养。为什么呢?因为‘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之处。要知道经典就是法宝,‘即为有佛’。这怎说呢?因经典能传达佛法,法是佛之慧命法身,为佛金口所宣;研读经典就等于佛在当面为你说法,因此经典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一样,所以说‘即为有佛’,就如同佛宝一样。‘若尊重弟子’,‘若’字,作‘及’字解。‘尊重弟子’,即如来之可尊可重之弟子,指一切贤圣僧,也就是僧宝。因此有金刚经所在之处,具有三宝备足,就可知道此处之殊胜,到此将戊二、‘取劣况胜’一科讲完。



  有关“尊重正教分第十二”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 返回文章目录
地藏孝亲网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选择字号
  道源法师讲述
  戊三、请示经名(分二)
  己一、当机请名奉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这段经文须菩提共提出了二个问题,一是经题,二是怎样奉行、受持此经。金刚经共分三十二分,现在才讲到第十二分而已,怎么会在这时候就提出为经题名的事呢?其实大科的略示周足,讲到第十分,都已把经的道理讲完了。经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当机者所请问的降心之法,及住心之法。前面第一大科所讲的是略示降心及住心之法,而这第二大科就是推广前面所讲的道理,更进一步详细说明降心及住心之法。讲到第十分这里都已讲完了,就不必继续再讲下去了。但是下面所讲的道理还是推广前面所讲的道理,所以这还是叫略示周足,意思是经义都已周备具足了,只是再次的推广而已。既然周备具足了条件,因此也就可以给经题个名字了。明白了经名之后,我们还得依经的义理去奉行受持。但是要怎样去奉行受持呢?对这个修行法门到底要怎样下手呢?须菩提就针对这二个问题向世尊请示,世尊也就依著他所提出的问题,一一的给予开示。
  己二、如来如请为示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须菩提问佛二个问题,而佛归纳后只答他一个问题。佛先给经题个名字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名的意义就是有了如同金刚一般坚固猛利的般若智慧,这样才能够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为什么呢?因金刚宝其用最利,其体最坚,能坏一切物;般若智慧也是如此,能断除一切烦恼,能破一切无明。烦恼与无明一断除,当下就能登上菩提的彼岸。‘波罗密’叫‘到彼岸’。因此你想要断烦恼、证菩提、到彼岸,那你就要受持、读诵金刚经,从而吸取金刚经内的般若智慧。释迦佛亲自为此经题名叫‘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意思就是说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在经文里面,你忆持经的名字,这就是一个修行妙法。由忆持经名,心中就会连锁的生起经文中的般若妙慧。何以故?因为全部金刚经就是‘文字般若’,你的心只要依著这文字所现的般若妙慧,而去起智慧观照,这就是‘观照般若’,你所观照的理境,就是‘实相般若’。‘三般若’当下在一念中,同时现起,如如不二,这就是‘金刚般若波罗密’。同时因为经题就含摄了全部经文的意义在里面。全部经文解释什么呢?就是解释这个到彼岸的智慧,犹如金刚一样。因此只要你能由‘文字般若’而去起‘观照般若’,再由‘观照般若’去证入‘实相般若’,一证入‘实相般若’,就是究竟到达彼岸了。这个彼岸就如同金刚坚利的般若智慧,你的心一入了这个般若智慧里面,就能够很自在的断除一切烦恼。所以顾名思义,你只要依著‘金刚般若波罗密’这个名字,去信受、去奉行,就能断除一切的烦恼。就能到达菩提彼岸。
  前面经文,释迦佛不是叫我们要离一切相吗?这里又怎么要我们受持、奉行这个经名呢?这不是著了名相吗?‘所以者何?’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你要知道,佛所说的般若法门,是要你当下离相、降伏妄心,安住真心。成就离一切相的无住妙慧,无住妙行,这才是佛所要命名为‘金刚般若’的真实所在。
  为了使大家对这段经文更进一步的了解,先依二谛道理解释‘佛说般若波罗密’,这是按世俗谛说,不能没有一个假名的安立。‘即非般若波罗密’这是按真谛上说的,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当体即是空。这不是叫你去依名著相,是叫你去依名修观想,修般若,用智慧去观照。这是按真俗二谛上说,不过是假有其名而已。若依三谛道理解,‘佛说般若波罗密’只是立个假名是为假谛。‘即非般若波罗密’,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是为‘空谛’。即假即空为‘是名般若波罗密’,是为中道第一义谛。
  丁三、尽断余疑(分三)
  戊一、断是名何必强说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前面讲过‘佛说般若波罗密’,如来说法按世俗谛即有所说。按真谛上说‘即非般若波罗密’,一切说法无非是应机而起,是随顺因缘而说。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当体即空,这是真谛上说的。因为当体即空,才叫‘是名般若波罗密’所以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这科是怕众生对佛说法的真实之意,未能彻底的明白,恐怕会产生如下的疑问:第一、既然是假名而已,又何必要说他?第二、假如释迦佛‘无所说’法,怎么能摄化世间的众生呢?第三、假如没有世界,释迦佛要在那里现相成佛度众生呢?这里先解开第一个疑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佛恐怕众生以为如来说法不立名相,又既然只是名相而已,何必勉强说呢?故问须菩提:你的心意以为怎样?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佛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固执取著佛说的文字名相,这样一来就好像有法可说;假使你得义忘言,入了说法所指的‘实相般若’的奥妙处,那时你已得到自在、解脱了,那你又何必固执文字相的方便施设呢?所谓:归家罢问程,到岸不须舟。如来说法只不过让你们借般若法船,渡过烦恼大海,然后得登解脱、自在的彼岸,这正是如来说法用意的微妙处。前面第七分,也曾经遇到这个问题‘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他不敢说如来没有说法,因为如来天天在说法。所以须菩提只回答说:‘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你是什么样的根机,跟你说什么样的法来度你。那有一个固定的法可说呢?但是到了第十三分这里,须菩提有更加甚深解悟,所以他很肯定的回答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说法只是一个语言之相,这只是暂时所起的假相而已。说法之假相,当下生,当下灭,当体无住;缘生相生,缘灭相灭,那里有个如来说法之相?你所要摄取学习的是:如来说法中,法所含的妙理,而不是要你执著这个说法的相。因此在真实处上看,说法只是一个假名而已。虽然说法之相,是缘起、暂有的假相,但并不会妨碍如来方便说法,随机教化众生的施设。假使你明白了前面所解释的道理,这样‘佛说般若波罗密’这个假名言说,也就不会妨碍,如来施设名言说法度化众生的方便了。当知如来说法,说即无说,无说而说,是名中谛说法。这样就把第一个疑问——既然是‘假名而已,又何必要说法’的疑问解开了。下面再解开第二个疑问。
  戊二、断无说云何摄界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前面须菩提回答世尊说:‘如来无所说’虽答:‘无所说’,并不是说佛一向不说法。所谓说法之目的,在于断除众生心中一切烦恼之病。病好后,就不需要法药了,但是恐怕众生又执药成病,所以须菩提才回答世尊说:‘如来无所说’以此解开执药成病的过失。这样一来,又产生了第二个疑问,就是假使如来一向‘无所说’法,又怎样来摄受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呢?为了解开这个疑问,佛又问当机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数目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依佛法说,凡是‘有法’的存在,都离不开缘聚缘散的因缘法则。微尘是在因缘的条件上,由更微小的微细单位,再缘合成微尘的假相,如果要再更微细的分割和分析,他还是离不开因缘相的集聚。这个世界本来是由无量微尘积聚成相,而成为一个世界。微尘是小,世界是大,但总是离不开因缘和合,暂时现起的幻有假相。‘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大家要注意这段经文要紧接著念下去,读下去,‘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尘辗转分析,最后还是因缘假相,本无自体。知微尘无体,就知微尘只不过是假名而已,虽是假名,但并不妨碍由因缘假相,暂时现起的幻有。‘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道理,也是与前面解释的道理一样。因如来深知器界之因缘生灭,去来之相。缘生如幻,故不住著器界之相,如镜无心,缘来现相,缘去不留影。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的道理也是如是。如来了知一切法皆因缘所生。缘生缘灭,所以能当体随缘,不生留碍,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摄化众生,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没有住著世界之相,随缘聚会,随缘散。虽因缘如幻,但佛也不舍广度众生,所谓佛随缘度化有缘人,也正是这个意思。明白了这个道理,第二个疑问又迎刃而解了。
  戊三、断名界云何现相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这段经文都是推广前面的经文,前面经文第五分上有:‘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在这个地方只改换一个名相来问,即‘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前面说过,‘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按世俗谛讲,如来确实是有个摄化三千大千世界之相。按真谛的无住,离相,缘起性空来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真谛上的当体是空无所住的,世界也只是个假名假相而已。佛怕众生起疑,既然说世界是个假名的世界,是个当体即空的世界,那么如来依著世界的依报所现的三十二相的正报,当然也是无所依著了?为防此疑,故佛又问须菩提:‘你意下以为怎样?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佛的意思是说,界既非界,相亦非相,二者俱是从缘而起,那又怎么会互相的障碍呢?庆幸须菩提已解佛意,直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须菩提的意思是说,要离相,才可以得见如来法身。这是因为须菩提已深悟离相见佛的要旨。由前面的非微尘,非世界的道理,启悟了须菩提自己说出,如来的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的解悟道理。按世俗谛说,如来有三十二相度化众生。但是如来的三十二相,也是因缘生法。所谓缘生相生,缘灭相灭,终归假相出没而已。在真谛的离相,无住,无相法身的般若空慧上来说,但有其名相之影而已。所谓‘真智无为不住诸相’,非微尘,非世界都说明诸相是假,不可取以为实。佛的三十二相,也是为了引度众生而出现的因缘假相。佛的真智法身,不是取相所能见到的。如经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这样才能见到佛智身的真相。这正是须菩提所解悟的道理。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
  丁一、校量经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段经文是较量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前面较量过七宝布施的功德,这里是较量身命布施的功德。身命布施比七宝的布施更难。为什么呢?因为七宝是身外之财,这个身命是身内之财。身外之财,我只要发个舍心,就可以把他舍掉了。但是这个身内之财,就不容易布施,因为生命只有一条而已,只能布施一次。众生对生命都是执著不放的,叫他去利益众生,施舍身命那是很难的。假使有个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心,要拿这个唯一无二的身命作布施,利益众生,还不止一个身命,而是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这表示很多的生生世世中,他都发心要以身命布施,利益众生。这个人的福德简直是不能计算,太多太多了!‘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这里‘甚多’的意思,就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超过了前面那个以恒河沙身命布施的功德。
  在这个地方,须菩提悟到甚深的道理,也是开悟之处。能悟到般若甚深之理的人,才肯把生命布施出来,而持金刚经的功德,远超过恒河沙身命布施的功德,可知金刚经功德是不可思议!



  有关“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 返回文章目录
地藏孝亲网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选择字号
  道源法师讲述
  丁二、信解感叹(分三)
  戊一、当机闻解悲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当机者须菩提,听释迦佛说到这里,对这含有很深奥佛理的金刚经,心中已经深深的解悟到金刚经所含摄的般若智慧,太深奥、太高深了;庆幸自己又能够深深的解悟到佛经的义理和归趣,因此深为感动而流泪悲泣。金刚经的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一生信分,第二是开解分,第三是起修分,第四是成证分,这都有经文证明。前面所讲的,从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第一科。讲到第六分时就生起了清净信心,生起净信之心的功德,等于供养过百千万亿诸佛所种诸善根的功德,这是为了要开导我们,叫我们也能生起清净信心。现在讲到第二科,‘深解义趣’,须菩提已深深的解悟到金刚经的道理与归趣,这在经上有明文证明的。这科虽然是一直延伸到第十六分,但是说到第十三分,本意已说完,经文上就用了结归之词,下面第十五、十六分是推广前面的道理,所以这一科讲到第十三分,就来个总结。当机者闻到这里,已经‘深解义趣’了。在教下来说,称为‘大开圆解’,所谓‘教下’,就是指研究教理的人,如果在禅宗,这就叫做‘大彻大悟’。再解释经文,‘尔时’,就是指释迦世尊说法说到,‘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取了经名之后,再说‘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再去除疑惑,说微尘非微尘,说世界非世界,乃至三十二相,亦是非相。再较量此经的功德,恒河沙数身命布施,不及受持金刚经的一小段经文,以及为他人说一小段的经文,功德就无量无边。‘尔时’就是讲到这里的时候,须菩提就深深的解悟到金刚经所说的义理与归趣。归趣到什么地方去呢?须菩提已经了解到,此经是要人归趣到‘实相般若’上去的。你讲金刚经,依文解义,这还是‘文字般若’,因此你得去‘观照’,不去‘观照’,你怎么会开悟呢?‘闻说是经’,所闻的是‘文字般若’,‘深解义趣’就是能够深深的解悟此经的义理与归趣。‘深解’二个字,就是他起了‘观照般若’,才能有这么深入的解悟。解悟到什么呢?解悟到此经义理的归趣,就是‘实相般若’。须菩提因深解到‘实相般若’的义理了,于是大受感动,‘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因为他深深地感激佛陀教化的法恩,感叹这部经典,含有很深奥的实相义理,而且自己又在今天,能够大开解悟。才从心里感激出来,眼中充满热泪,以抒发内在纯洁的悲仰。因为这是发自真情的流露,所以只有无声之泣。要是大嚎大哭,就不能说出话来了。他这时就开口赞叹一声,‘希有!世尊’。在第二分也赞叹过,‘希有!世尊’,名字虽是相同,但意义上却不同。在第二分是赞叹世尊,能把般若的妙用,表现在日用寻常的穿衣吃饭,出入往返里面。真是希有微妙!这第十四分所赞叹的‘希有!世尊’这句,却是须菩提赞叹他自己的。赞叹他自已,已得了很深很深入的解悟,佛说金刚经的义理与归趣,这是他以前没有解悟过的,今天解悟了。所以他很感叹的说‘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小乘经叫浅的经典,权教所说的经典叫做深的经典,而不叫做‘甚深经典’。这个地方说:‘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就是由权教大乘的义理,而解悟到实教大乘的归趣,所以才说‘甚深’。怎么知道呢?因为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了。上面有个‘深’字,所以这底下再加个‘甚深’,这是表示他‘甚深’的解悟,是悟到实教大乘。他怎样赞叹自己‘希有!’呢?‘我从昔来所得慧眼’,自从我证得阿罗汉果以来;阿罗汉是得到了‘我空’的道理,得到了‘我空’的智慧眼,得了智慧眼,应该是了解一切法了,可是还没有得闻,像这部经典所说的法,那么深奥。我今天既然得闻这个深奥‘希有’之法,闻到了我还能够深深的解悟到他的义理与归趣,所以这是甚为‘希有’的,这个‘希有’是须菩提感叹他自已的。
  戊二、赞叹信解功德(分二)
  己一、现前信解功德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是先赞叹,现前同一法会里的大众。‘若复有人’除了我须菩提外,假使另外有人,‘得闻是经’,也能闻到这部金刚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前面第六分的经文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这段经文是强调说,对金刚经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的净信,这个功德就超过了承事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功德。为什么那个一念净信之心,有那么多的功德呢?因为由这一念的净信,‘能生实相’。‘实相’就是‘实相般若’。这个‘实相般若’是怎样生起来的呢?是由你的清净信心生出来的。所以第一大科要你生信,就是生这个清净信心。第二大科才开解,而悟入了‘实相’之理。怎么会解悟出这个‘实相’之理呢?就是由你信心清净,才生出来的。
  ‘实相’本来无生无灭,本来具有的,因为被无明烦恼所盖覆住了。今天你的信心清净了,由这一念清净信心,对般若妙法就有了相应作用,所以把‘实相’显发出来了。我们学金刚经,释迦如来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意思就是要我们依著‘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起‘观照般若’就是要求我们的信心清净。这个信心一清净,‘实相般若’就会显出来。所谓信圆果满,就是这个意思。须菩提尊者,他感叹自己‘希有’,能够在今天,‘大开圆解’,解悟到此经甚深的义理与归趣。同时又赞叹别人,闻到这个经典的功德‘希有’。能够‘得闻是经’这是他前生前世种了善根,今生今世,才会碰到,得闻般若法门的殊胜因缘。他闻了经就是闻慧,他能信心清净就是思慧。‘即生实相’这就入于修慧。他修行什么呢?就是修行‘实相般若’的这个法身。‘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前面讲的七宝布施,乃至身命布施,都是得福多,这叫福德,是培养福报。这里的‘功德’与前面的福德有何不同呢?功德就是用功修行,完全是般若智慧的成就,他闻了经,信心清净,就依文解义,随义入了观想,这种用功修行的功德,才叫功德,这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是‘第一希有’的功德,因为这种用功,能生‘实相’。‘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顾名思义,称为‘实相’者,它就是‘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就一定不是虚妄之相。我们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实相般若’是离一切相的真如妙性,是个真空理体之相,他不是虚妄之相,才说‘即是非相’不是虚妄之相。能知非相则不住于相、不取著于相、不执著于相。以此因缘而得入‘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如来为了要拣别不是那个虚妄之相,才给他取个名,叫‘真实之相’。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二、当来信解功德(分二)
  庚一、正以赞叹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现在是讲到第二小科上,这是赞叹未来的众生所得的功德。须菩提拿自己做譬喻说:‘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为什么呢?第一、我善根深厚,能与佛同时出世,第二、我能依著我的善根修行,大家证了阿罗汉果,我也证了阿罗汉果;而且我是解空第一的阿罗汉,在小乘法上,我是解空第一,因为有这个基础,对于大乘法的解空,就很容易领悟,这是我宿世的善根所致。在我自己用功修行来说,不算很难,为什么呢?因我是亲自听佛金口说法,佛的身口意三业殊胜,会加被我须菩提。我因能闻佛说法,当时就得到利益。所以我须菩提‘信解受持’也还‘不足为难’。可是到最后‘后五百岁’的时候,也就是法运到了末法时代最后的五百年,‘其有众生得闻是经’这时候有善根的众生,还是能得闻金刚经。‘信解受持’他不但对此经深信不疑,而且信心清净;对此深奥的经典也能有甚深的解悟,他又能受持这个金刚经的义理。‘是人即为第一希有’这样的人,在末法时代,在凡夫中,他不但能被称为‘第一希有’,就是在一般的佛弟子中,也算是‘第一希有’。何以故?因为他,生到末法时代的‘后五百岁’,离佛出世已经很远了,但是他居然还能闻到金刚经,而且又能‘信解受持’,这不是非常的‘第一希有’吗?因此他也能得到‘第一希有功德。’
  庚二、展转征释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是什么原因这个人能得到‘第一希有的功德’呢?‘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为这个人,他信心清净了,对金刚经有了甚深解悟,因此他四相都空了,他已经没有我等四相的执著。是因为他依著般若空慧,舍离我等四相的执著,所以才说他也能得到这个‘第一希有的功德’。‘所以者何?’这是为什么呢?我怎会说‘后五百岁’这个人,他没有我等四相呢?因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因为我等四相在真谛法上说,当体都是空的。何以故呢?‘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能‘离一切诸相’,是那一切诸相呢?包括了前文所说的,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这三种四相,也就包括了,一切虚妄之相,通通远离了,‘即是诸佛’这个人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他所悟的理,跟佛无二无别。
  戊三、如来印许证释(分二)
  己一、正与印证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是如是’这是佛给须菩提印证的话。须菩提说得对,佛才给他印证‘如是如是’;印证佛说的法与须菩提说的法一样,佛说什么法,须菩提就解悟到什么地方,上一个‘如是’,是佛说自己也‘如是’。下一个‘如是’就是赞叹须菩提你也‘如是’。
  这一段经文,是从第六分上过来的,须菩提听到第五分结词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尊说这话时,他还恍恍惚惚的勉强相信这句话,因为这是出自佛的金口所说,可是他还没有开悟,没有‘深解义趣’;又担心别人听了这个道理,不容易相信。所以他下面就开口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个‘颇有’二个字,就是他的疑心,表示他没有真正的信入,才会用‘颇有’二个字问。所以那时候如来就告诉他,你说得不对。如来呵斥他说:‘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不随便赞叹人家的,你说得对,他才赞叹你‘如是如是’;你说得不对,就叫你‘莫作是说’。如来纠正须菩提的错误说:你不要疑惑,现在有人闻是章句,能生信心,就是到了法运的‘最后五百岁’,还是有‘持戒修福’的人,‘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就从这个地方起,须菩提受了一顿开示后,就小心谨慎的听法,听到了现在,是‘深解义趣’了,一点疑惑也没有了。现在他敢肯定地说:不但他自己‘深解义趣’‘不足为难’,就是现在法会里面,也还有人能得到这个‘第一希有功德’,就是到了末法时代,也还有人对金刚经会得到‘深解义趣’,能得到‘第一希有功德。’现在他不说‘颇有众生’了,这就表示他这个时候,已没有一点的疑惑了。现在须菩提自己‘深解义趣’,解悟到跟佛说的法一样无差别。
  须菩提在第十四分的结词上,肯定的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因为‘若见诸相非相’不也就是‘离一切诸相’吗?‘即见如来’,不也就是‘即名诸佛’吗?因此须菩提这一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对的,佛就赞叹他,为他印证说:‘如是如是’。佛前面说:‘即见如来’,他这里说:‘即名诸佛’,文字虽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这就是佛也‘如是’,须菩提也‘如是’。这句‘如是如是’在禅宗下叫做‘以心印心’。前面的‘即见如来’,那是佛心;这地方‘即名诸佛’是须菩提的心。以佛心印证须菩提的心,所以下句佛就说:‘如是如是’。
  我们研究金刚经,一定要文熟义熟,不然看到后头忘失前头,这样一来,义理就很难贯串了。要怎样才能文熟义熟呢?这就要不断的去受持读诵。受持其义,才能义理熟;读诵其文,才能经文熟。学佛法没有讨便宜的事,不用功,你怎么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呢?这是劝诸位,要多去研究,这样才能把道理研究清楚,同时你还须要去多多的受持读诵,才能学到那里,悟到那里。如释迦世尊所开示:‘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就是告诉我们,受持读诵者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受持其义,读诵其文都熟悉了以后,这样你看到后头,你才会连想到前头,才会知道这经文是打从那儿来的。释迦如来说法,不是说到后头就忘了前头,他说法说到这个地方,一定有一个来源的。由此我们知道,佛经上的经文都是有脉络的;这脉络就像我们身上的血管一样,血管在那里,血液就流通循环到那里。你讲经讲到后头,忘了前头,这就好像那血管的脉络被阻塞不通一样。再说我们读诵受持金刚经,主要是求般若智慧。可是有些人诵经,却只求诵经的福报;当然,诵经有诵经的福报。如果你能更进一步的去通达经文的义理脉络,懂得道理后,你再去读诵经文,这样你就可以任运自在的去随文作观,那就是‘观照般若’;你能用这种方法去读诵修持金刚经,这样所得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功德。释迦如来赞叹须菩提‘如是如是’,意思就是说:我讲的道理与你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下面是释迦如来再把他推广开来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假使有后来的众生,听闻了金刚经的道理,他对金刚经上所说的‘我空’、‘法空’、‘空空’的道理,不起惊骇、不恐怖、不畏惧,对经上的道理,完全相信,完全接受,那么这个人真正是‘甚为希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二、征起转释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先说什么是‘六度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为‘六度波罗密’。
  ‘第一波罗密’就是修行六度,由‘般若度’来引导前五度的修行,这样的波罗密,叫做‘第一波罗密’。在六度波罗密中,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导;前五度的修行,就像瞎子走路一样,要有个明眼的导师来引导他,他才能走到正路上。在修行的道路上,假如你只修前五度,不修‘般若度’,那你所修的福德,都会落在人天福报中,那你就到不了究竟的‘波罗密’彼岸上。何以故?因为你所修行的一切,没有‘般若度’为前导,所修的福报,都变成有漏的福报。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般若度’给你做引导,这样才能修成,无漏的成佛果实,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所以在六度万行中,‘般若度’被称为‘第一波罗密’。
  外道的法门,也有类似佛门六度中的前五度,但是外道,他没有‘般若度’。外道也讲布施,也行法施;讲他的外道经论,行外道法;他也很精进,只用一只脚站在地上不摇动,站了老半天,借此来精进苦行。外道也有外道戒,如持牛戒,持忌讳戒,受持一些不是趣向于正觉与解脱的戒。外道他也行忍辱,整天泡在冷水里,或是卧在荆棘刺上,忍受身体被折磨的痛苦。外道也修禅定,也打坐,甚至到达了非想非非想的外道定。可是外道的五度里头,因为没有‘般若度’为引导,所以才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修错了,修到偏差的路上去了。佛门中的五度,因为有‘般若度’做为引导,就不会落到像外道那样的愚痴、盲目的修行;就不会像外道盲修、瞎炼一场。外道修到最后,还是落在‘束缚’里面,这是因为在因地中,就把方向搞错了。所以‘般若度’对修行人是很重要的;失去了‘般若度’,在修行的道路上,就好像失去了明亮眼睛一样,究竟走不上解脱的行程。外道他也求智慧,但是所求的都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的‘般若智慧’。为什么外道的修行,不能趣向正路呢?原因就是他缺乏了像我们佛门中的‘般若智慧’做为引导。
  佛在这里又告诉须菩提:‘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为什么佛会说这句话呢?前面经文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为什么‘得闻是经’的人,会不惊、不怖、不畏呢?就是他对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这个究竟的‘义趣’,已完全的通达、明白,而且信受不疑,所以他才会不惊、不怖、不畏。‘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如来的意思是,要由‘般若度’来引导前五度的修证,使之成为无漏的成佛之因,这样的‘波罗密’就叫做‘第一波罗密’。什么叫做‘波罗密’呢?‘波罗密’就是究竟圆满成就的意思。修行要怎样才能究竟圆满成就呢?由‘般若度’来引导前五度的修行,修证这无漏成佛之因,这就是最圆满的修证,所以才称为‘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诸法因缘所生,缘生相生,缘灭相灭,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无有一法可得,‘第一波罗密’也是名假施设,法假施设,引导前五度,趣入‘实相般若’的修证;‘实相般若’是无生境界;无生境界,非取相证得,所以‘第一波罗密’也不应取相住著,故说‘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这样一来,就名副其实,诚如世尊所印证‘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离相妙行来降伏其心,安住真心,这就是‘第一波罗密’的究竟义趣。下面要讲的,就是再推广到余度上的忍度。
  丁三、类明余度(分二)
  戊一、类明忍度(分二)
  己一、正以类明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这科是修‘忍辱度’的引证,与修‘般若度’是一样的修法。‘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之境。人家骂我、打我、嫉妒障碍我,这都是污辱我的境,我能忍辱下来。按世俗谛说‘忍辱波罗密’,是有个忍辱的相。按真谛上说:‘即非忍辱波罗密’,忍辱之法,是因缘所生,缘生相生,缘灭相灭,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故说‘即非忍辱波罗密’,不应执著这个‘忍辱度’。我们修六度都要‘三轮体空’,修‘忍辱度’时,要内没有能忍之心,外没有所忍之境,中间也不住著打我、骂我、辱我的这些相,这样就是‘三轮体空’,这样才合中道第一义谛上,所谓即空,即假,即中的‘忍辱度’,‘是名忍辱波罗密’,这就是‘忍辱度’的圆满成就。下面释迦世尊再引证,他修‘忍辱度’的事实来证明,先引证他最近的事。
  己二、引事证释(分二)
  庚一、详引近事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前面说过‘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要我们修行‘般若空慧’时,能远离一切相,而不去执著,因为一切相的执著,都是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面建立起来的;远离一切相,就是要我们远离这个四相的建立。要是我们,心不远离四相,这个‘忍辱度’就修不来;在修行‘般若度’上,更不能得到‘实相般若’的真实妙用。这里释迦世尊,拿自己来作个证明:‘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极恶的王’。释迦世尊过去世,在因地修行时,遇见了这位极恶的国王。有一天,正是天气晴朗,百花开放的日子,这位国王带了很多宫女,出城到山上游玩,游玩了一段时间,这个国王玩累了,竟坐在地上睡著了。宫女们看见国王睡著了,大家可以自由了,就不去惊醒他,各自散开,各人各找自己玩耍的地方。有一个宫女发现在一个山洞里,住著一个修行人,就手一招呼,大家都围过去看。一看之下,里面是一个年轻的修行者。这些宫女就好奇的问修行者许多问题。修行人发现这些宫女,善根很深,于是就很仔细的开示了修行的道理给她们听,说:这个世间是无常苦空的,世间充满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迷惑的人,天天都在烦恼的煎熬逼迫中打滚,不知出离;假使你能明白世间的苦恼,你就会发心修行,去追求解脱之道。有智慧的人,绝不会迷失在只为追求虚幻不实的荣华富贵,而去造就无边的罪业,牵引未来受到无量的苦报。不管你们在宫中是怎样的享福快乐,但是总有一天,这一切不实的快乐,也会随著无常的运转,而改变迁移的,最后都会消失在无情的岁月里。你们不要放逸,只追求五欲的快乐,应该知道,外在的苦乐,无非是虚幻,不能长久的。所以你们应该去找内心本来就属于自己真正解脱的心,这才是真实、永恒的自在。宫女们很诚恳的听,听得非常的入神。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国王也醒了。噫!他发现宫女都不在,就气冲冲的到处找,终于发现宫女们,围绕著一个修行人在听法,就跑过去,正要破口大骂,刚好看见这位修行者,在给宫女们说法。国王一看,这位修行者年纪很轻,心里更气,大声说:‘你是什么人?你怎么把我的宫女引诱到这里来?你心中可有什么企图?你是否起了贪欲心想要拐骗我的宫女?你一定心存不轨。’年轻的修行者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国王:‘我是一位修行人,我已经淡薄了世间的五欲,富贵荣华对我来说,我只把他当成是一个虚幻的影子而已,我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不再去贪恋世间的一切,我又怎么会去引诱你的宫女到这里来呢?我没有骗你,我所讲的话都是真的。’国王听了就哈哈的冷笑一声,说:‘你说你没有贪欲心,现在我问你,你是否已证得阿罗汉果?’‘我没有证得阿罗汉果。’‘那么你是否已得阿那含果?’‘我还没有证得阿那含果。’国王听了很生气说:‘你既未证得四果、三果,显然是一个没有离欲的人,你敢说你没有贪欲心,你不要骗我,我看过很多修行的仙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天天在那里炼气吐纳,但是遇到了贪欲的境界,见色尚且还是照常动了贪欲的心。你又年轻,又没有证果,又没有离欲,你怎敢说你没有贪欲的心呢?见色不起贪念呢?’修行者又很平静的告诉国王:‘要断贪女色这个欲心,并不只靠著炼气吐纳,不吃人间烟火,吃吃水果,就能够把贪欲心降伏下来的。要降伏贪欲心,完全在于修无常观,修不净观。’国王本来是带著怒气来的,所以修行者的开示,他完全听不进去。国王心中原本就存著报复的心理,又见自己理亏,脸红耳赤,嗔惭交加,恶心中更增加了嗔恚,于是把心一横,说出非理的话:‘你怎敢批评仙人的修行方法?你一定是嫉妒他们,你一定是起了嗔恚心,才会说出诽谤别人的话。’修行者又说:‘我是一个持戒的人,绝对不会打妄语,别人诽谤我,我尚且能忍辱,何况忍辱是我的戒,我又怎会去毁谤人家呢?’国王这时就抓到了下手的把柄,说:‘好一个“忍辱就是你的戒”好!我现在割下你的耳朵来试验你,看你是否能忍还是不能忍,如果你能忍,那才证明你是个持戒的人。’说完就抽出身上所带的宝剑,‘涮’的一声,把修行者的二个耳朵割下来,一看,他还是面不改色。于是大家就劝著说:‘唉呀!不得了!伤害到圣人啦!这是位大士!是大菩萨呀!是不应加以伤害的呀!’这时国王的理智已经失掉了,变成了一个人面兽心的人,更起了凶恶的心,他狂怒的说:‘我可看不出他像个大士,我倒还要试试他,不但要割他的鼻子,还要支解他的手足及整个身体。’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就动手,把修行者的鼻子也割掉,再更加狠心的把修行者的手脚四支都砍掉了,节节的支解,一节一节的给他斩断。这时修行者,起慈悲智观,心中不住一切相,心中没有动一念的嗔恚心,他原谅了这位恶王这种愚痴的举动。这位修行者,他是因地的菩萨,四大天王为他的护法护持他修行,看见恶王这种残忍的行为,发脾气了。于是就飞沙走石,天地变色。国王这时可害怕起来了,他以为修行者起了嗔恨,不知用什么法术,天地才会为之变色。世间的恶人,是最怕比他还要横恶的人,于是国王就跪下来求忏悔说:‘唉呀!我做错事了,我太愚痴,我太残忍无道,请你饶了我这条命吧!’修行者就告诉国王:‘你对我的耳鼻、手足节节支解,一切我都原谅你,我并没有动过一念的嗔恨心,我也没有引诱你的宫女。我现在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并没有打妄语。’可是恶王仍是不相信说:‘你说你内心不起嗔恚,不起嗔恨,能不能证明给我看呢?’修行者因此发誓愿说:‘如果我的一切都是清白,我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被你所斩断的这些手足、耳鼻,马上都复原。’更发愿说:‘我于来世成佛时,首先度你;我绝不对你起嗔恨心,绝不会跟你结冤仇,我还是很愿意的跟你结善缘,我会原谅你的,你安心吧!’发了愿以后,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修行者已被斩断的手足、耳鼻都马上复原了。在佛法上来说,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愿力所感所致。这位恶王就是后来佛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中的憍陈如,他就是这位极恶残暴的歌利王来转生的。这是释迦佛引证他过去生中,修‘忍辱度’的境界,遇见了歌利王,遭到他割截身体的公案。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的时候,我没有我等四相。因为无我才没有受害的我。无人相才没有害我的人。无众生相才没这些差别之相。无寿者相,才没有执著不舍之相。所以在被节节支解时,才能离嗔念。下面再证明说:‘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假使那时,我有我等四相在,一定会动嗔恨心的。我尚且要度他,所以我才能以怨亲平等的心,来对待他;那我又怎么会起嗔恨心呢?由此当知道,那时我是没有起我等四相的。
  庚二、略引远事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修忍辱,不只修一世而已,回忆过去劫中,我的前生前世中,曾经作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那时修‘忍辱度’的时候,也同样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里补充说明,这经文中的‘忍辱仙人’,这‘仙人’不指外道讲,还是指修佛的道,那时佛没有出世,故世人尊称为‘忍辱仙人’。
  戊二、总结一切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这里释迦世尊,引证他前面说过的离相修行,以种种事迹来证明,‘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种心非常难发,也非常宝贵;一发出来,你就走在正觉的道路上;但是你发了以后,要离去一切相的执著,去行正觉的六度万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科总结文很重要,你们要特别注意。前面讲到‘第一波罗密要离相’,恐怕我们又会偏到空理的一方面去,而忽略事相的修持,因此再类明其余的五度中,先说‘忍辱度’的修行境界。何以故?因为‘忍辱度’要靠脚踏实地的功夫,光谈空理是不行的。这也空,那也空,一切都空了,遇见歌利王割截身体,看你空不空呢?所以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的用功夫。你研究金刚经,一偏到空理上,这就会变成口但说‘空’,行在‘有’中。金刚经不是教你只在道理上讲空理,而是要你在事实的事相上也能空掉执著;空无所住,不被诸相绑住。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他怎么能做到不生心,不动念的功夫呢?因为他没有我等四相;他已经离了这个我等四相,如果没有离,他就会动嗔恨。但是他并没有动过嗔恨心,就证明他没有我等四相。再推广到过去劫中,曾经五百世做过忍辱仙人,也离了这个我等四相,可见这个离相的功夫,他很早就成就了。所以才告诉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离一切相’,就是离这个我等四相,如前面讲过的‘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通通要远离开。‘离一切相’,不是教你落到偏空那一方面,而是教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不住相。发出正等正觉这个成佛的心,要上求佛道,法门无量誓愿学;下化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心后,要怎样来上求下化众生呢?你必须要去修行六度万行,来自度度他,同成正觉。下面再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凡夫的心,对境都会生起‘贪爱’的心,一攀住六尘,无住真心就会走动,就会不得自在。古来大德说:‘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六度,要以‘般若度’为体,前五度为用,这样子修,才不会执著,如镜子体无所住,用却纷然自在。那么,我们发心去度众生,要怎样去行持呢?‘应生无所住心’这里与第十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经心,这个经眼,只换了文字,没有换义理。发菩提心,很难发,发起来后,为什么不可住呢?为什么度众生也不可住著呢?我们发了布施心,这个心也很难发,要去行布施为什么不可以住著呢?因为‘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若有所住,这个真心已经走动了,不再是安住真心的本位上;一有所住,你的心就会落入分别取舍的对待,就不能回归如如不动,不受相的无住本位,这样真心就不能安住在无碍自在的无住本位。修行大乘佛法,是站在‘智悲双运’,六度相摄的立场去行持的。因为有大智慧,才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生执著。有同体大慈悲,才会发心去广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这样才是真正的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若有所住,就是妄想心,妄想心他取相作缘,忆想分别,取舍不停,与离相无住的般若空慧不能起相应。这样真心就不能坦然自在、无挂无碍,随缘任运的修持下去;这样就不能安住真心了。所以说‘若心有住’就是妄想心;‘即为非住’就不能使真心安住下来。前面你须菩提也问过:‘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真心?’要怎样才能安住真心呢?你去布施,不要住相,不去执著布施之相;虽行布施,而心中无所住,无住而生心,这样子你就修对了。这个‘应生无所住心’他的义理归趣,就是要我们能‘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就是发起,‘离一切相’就是‘无住’。这是总结前文‘住心无住’。我们学大乘佛法,尤其学金刚经的般若法门,应该依这个经上所说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去行持。布施不住相,度众生也不住相,这样子的修下去,妄心也降伏了,真心也能够安住了。不这样的去行持呢?你的真心就不能安住,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不能降伏,菩萨道就不能修圆满。是故,下面佛才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四、会合前语(分二)
  戊一、正与会合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凡夫心都是住相布施的。你是个菩萨,菩萨心就应超越了凡夫的住相布施,‘不应住色布施’。行布施时,心不要‘住’,也就是不去‘执著’这个布施相。这是总结前文第四分上,‘不应住色布施’。这里的‘不应住色布施’连那个‘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包括进去了。
  戊二、兼释伏疑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我们行布施,为什么要不住相呢?这里先解释‘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去利益一切众生,但是要怎样去利益众生呢?你就得行布施,以财施、法施、无畏施,‘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应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行布施,就不能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应发广大心和长远心;你要是住相布施,你这个心就不会广大起来,而且你发的菩提心也不会长远,所以必须要无住行施。为什么说住相布施,就不会起广大心呢?因为你住相布施,你对众生一定会起分别,认为这个众生很有善根,布施他多一点,那个众生善根差,就不愿意布施给他,这就是住相而起的分别心。在度众生时,一起分别心,就会有的度,有的不度,这就不是广大心了。于是你自己就起了憎爱的烦恼,这个众生好就喜欢他。那个众生不好就讨厌他,这样反而为自己增加困恼,这不但不能度众生了生死,反过来与众生结了爱憎的生死之缘。你情想不舍,来生来世转为父母子女,夫妻眷属,落入生死的爱缠里面。要是你对众生起了讨厌的嗔恚心,就跟众生结上了怨结之缘?你讨厌这个人,心中就会动嗔恨心,来生来世就跟众生结冤仇。这些道理并不太高深,举个眼前的例子就可晓得,就可证明。例如我们碰到一个以前并没有见过面的人,一见到心里就很喜欢,就好像以前‘曾相识’,根熟悉一样。为什么你一见到他,就生欢喜呢?以佛法来说,这就是你前生前世与他结过好缘的缘故。可是有的人,看见不认识的人,一见面就觉得很讨厌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是因为你前生前世就没有跟他结过好缘,你前生前世就嗔恶过他,所以这才会跟众生结些生死之恶缘。这段经文,佛才教我们‘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要我们布施时,不能著布施的相,这样才不会起分别心。我行财布施时,怨亲平等,普同供养,我把他们都当成未来诸佛供养。我行法布施时,你要听佛法,不管你是谁,我一定很乐意的讲给你听,我不会对你少讲二句,对他多说二句,要是我这样做,那就是对法布施不平等,就是有分别心了。我行无畏布施时,为救众生的苦难也是一样,不能起分别心。站在菩萨道的立场,人家遭到了苦难,你不能说他跟我没有缘,我就不去救他,不去帮助他脱离苦难;他有了病,不能因为你对他的印象不好,就不去看他,慰问他,照顾他,你有这样的心。这就是凡夫心,不是菩萨心了;你一有这样的心,就是你救苦救难,无畏布施的心不平等,对众生著了相,起了分别心。这样子你还能普度众生吗?所以菩萨行财施、法施、无畏施,一定不可以住相,‘不住相’你才能以平等心去利益一切众生。
  再看经文:‘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为什么利益一切众生,又要不住相呢?因为一切相,缘生相生,缘灭相灭,当体即空,‘即是非相’这只是因缘和合,暂起的幻相而已,这个相不是常住不变不异的相。‘众生相’,他是‘一切相’的一种,度众生也是从因缘而起,‘即非众生’,你所度的众生,也只是个假相的众生而已。这段经文是要我们不去执著这个假相的众生。既然是假相的众生,我们又何必去度呢?因为众生自己并不知道这是假相,我们行法布施,就是要说给众生知道,他这个‘众生相’是因缘生法,是假而不实,要他不要起‘我执’,不要起‘法执’,这样他才能够得到解脱,脱离执著的苦恼。这个道理你不去讲,众生又怎么会知道呢?但是你是个菩萨,你应该先知道这个道理呀!这样你去度众生,才不会著众生相,要是你一著相,自己反而先起执著了,那你又怎能去度人呢?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
  戊一、以语遮疑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这段经文是以如来五种殊胜清净语业,来作保证,遮止你这个疑心。疑心是什么呢?如来您要我们度众生,又说没有众生可度;要我们行布施,又要不住相。为什么一时说‘有’,一时说‘空’呢?这里就是要告诉你,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如法所说,是真实不虚的。如来说到那里,你可以安心的相信到那里。‘如来是真语者’如来所说出的言语是真而不妄。‘如来是实语者’如来的言语是实而不虚。如来所说的法都是真语实语,绝不是妄言,绝不是虚语。‘如来是如语者’如来是如所证而说,如来是一位大澈大悟的觉者,一切法都是他亲证过,才说出来的。我们凡夫依文解义,有时候会错解,如来是不会的。如来所说的道理,都是他亲证过后,才来跟你讲的,他是如所证而说。‘不诳语者’如来把人天乘、二乘、权教大乘的方便施设,最后导归于般若大乘的究竟法,这些话都是真实的,绝对没有欺骗众生的。如来说金刚经,完全是真语、实语、如语而说,绝不是诳骗众生的。如来永远不会从金口中,说出一句欺诳众生的话。‘不异语者’‘异’是差别,前后变动。如来按真实的道理而说,如来虽然一时说‘有’,一时说‘空’,这是如来大智慧所应用出来的权巧方便,为度不同根机的众生而说的,但是绝不会自相矛盾的。你要相信如来有这五种殊胜清净的语业。这五种语是源自前面经文第十一分有一句:‘我今实言告汝’如来说这句话,是恐怕你对如来赞叹金刚经,有无量无边功德,还不相信,而生怀疑,所以要告诉你,如来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从‘实言’这里就分开五种语,这五种语也都是真实之语。
  我们现在还没有‘深解义趣’,还没有到开悟的阶段,就要如前文佛所说的‘但应如所教住’,依如来的言教来安住你的真心。如经文所说:要修成佛果,必须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因地。你就这样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任运的修下去,因缘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功果圆满。佛教你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不要住相,你就不要住相,这就修对了。在你没有开悟之前,你一定要完全依著佛所说的经典教理来起信。如果你不相信,就会因疑生障,障碍你修行的信心,这里就是教我们不要生疑。‘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怎么一时说‘有’一时又说‘空’呢?因为如来所得的这个法,既没有实,也没有虚。‘无实’所以要‘远离一切相’,无所执著,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也‘无虚’因为一切都有因缘果报的,因此你还得发心行六度万行,还得去度众生,庄严你菩萨道的因地,这样修最后才能得成佛果。如来所得的法,就是这个样子。‘得’——就是‘所证得’的这个法。如来以如所证而说,以‘无实’故‘不住有’;以‘无虚’故‘不住空’。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如来所得的这个法,是真空含妙有,妙有即真空;真空则离相无住,妙有则广修善法。这样互摄互含,无所障碍,般若无住的妙用,于此可谓彰显无余矣!这下面再说个譬喻,帮助我们解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戊二、以喻助解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要住一切法而行布施。因为‘心住于法’就是心住于布施法上,就著了布施相;若心住于六尘之法,则著了六尘之相,这样真心又会安不下来。因此,一切法,都不要住著。所以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要知道,心若有所住,则被物所转,就不能三轮体空,在布施上,会牵引出爱憎之缘,就不能安住于‘无实’‘无虚’的平等大慧中,就不能得到般若为导的无住妙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必生我等四相,这样只成为有漏的福报而已。故说:‘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这就譬如有人,进入黑暗‘住相’的屋子,想取种种‘无漏’的珍宝,但不能看见。你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去行布施,就不能广积功德,庄严成佛的因地,所以你一定要去行布施。那么,要怎样修才能得到无漏无量的福德呢?在第四分上告诉我们,为什么布施的福德,会相等于十方虚空,不可称量的大福德呢?就是他‘不住相,而行布施’,才能得到那么多的福德。如果你一住相呀?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或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到最后也还是有个数目字,那都不能算多。不住相的布施,却不一样当下就尽虚空、遍法界,就像尽虚空、遍法界那样,不可称、不可量,那种的福德才真正可称为‘多’。下面就告诉我们,应该要顺著不住相布施,才是真实的修成功德。‘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就是指不住一切法而去行布施的,无住修行者。他这种无住修行的功德,能灭住相之执,又能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妙不可言。‘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譬如山河大地,在‘日光明照’之下,种种的万物万象,种种的色相,凡是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是比喻无住修行者,因内有智慧光明,明照心地,故能无住行施,因此一切无漏功德,都了然在般若心中。
  丙三、显示经功(分四)
  丁一、分门略显(分三)
  戊一、显示自持功德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当来之世’就是指未来世,尤其是指到末法时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假使有善根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金刚经的义理,读诵其经文,这就是自利的功德,‘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如来是得到大智慧的人,如来的眼能够见到您,如来的心能够知道您,其中‘即为如来’之‘为’字,心印疏上解释为‘得’,就是得到。‘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部金刚经,您能够受持其义,读诵其文,一定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
  我们受持金刚经的义理,就是要把经中的道理了解清楚,这样你才可以随文作观,来引导修行;这样的修行,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般若妙理,就会湛然现前,如此的修行,功德将是无量无边的;这种修持就比那个单诵金刚经,而不了解经中道理的人,所得的功德,是多得不可同日而语的。



  有关“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 返回文章目录
地藏孝亲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19:47
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看样子好像您证得空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0:14
俺都大光明了

补充内容 (2015-10-6 20:15):

此言可信。但是你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定型声闻。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0:34
俺这不是在教你了嘛!

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

补充内容 (2015-10-6 20:37):
你用了几年时间。怎么个修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0:39
俺告诉你,,,你如一法明,万法自破,,,俺很少看经书,,,很多话都是自己随口而说,,,话说无量法门 ...

五十阴魔师兄清楚吧。在三摩钵底修证过程中,稍有念头,魔就回来加持你,口说经法,神通变化都是小事一桩。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0:50
念头本缘起性空,,,念念本清净,,,慧能无技量,不断百思想

本人是钝根。不学顿教。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1:00
你又不是牛,,,年年留级生

连饭都吃不上。还总是开心。脑壳是不是出了问题了呢?乞丐做皇帝梦?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看水浒传里的好汉,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很爽快。后果就不爽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1:21
俺不是在看你解释金刚经嘛,,,你一定很有钱钱

我算不上有钱。但是不能吃上顿,没下顿了。还开心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1:48
你只是不知道自己本就很有钱钱,,,于是到处找钱钱

你那黄金铺地也是幻化的。转轮圣王黄金梦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2:08
你只是知道冰山一角,,,静气可打通奇经八脉,打通你的心脉,,,其实高深莫测

1992年我就打通了小周天了。其他经脉也打通了。说说你如何修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洪 发表于 2015-10-6 22:19
有为法只是气功

气功连小周天也通不了。以楞严经为指导,二十五圣述圆通,法法圆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