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87|回复: 5

[心得体会] 佛莲居士:论念佛的“功夫成片”及“一心不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文/佛莲居士

我与许多念佛莲友一样,并不是此生直入净土佛法门的,甚至不是此生直入佛门的。起初我在修行中往往夹带着他宗甚至外道的观念,以他宗他派的理论和标准来衡量佛门净土宗的念佛修持法门,未能深入净宗的经典,未能体悟阿弥陀佛的无量德能,未能感受阿弥陀佛的无碍慈光,未能领会十方诸佛同声赞叹、共同护念的深心悲怀,所以在修行中不能纯粹按照净宗的方法去做、去思维,所以在净宗的修行中甚难如法。

在走了许多弯路之后,我深感修行道难,深忧人生苦短,深恐六道难逃。所以当我遇到净土法门时,实在是大喜过望,此生有望横出六道,往生极乐,入善缘聚,入正定聚,不退成佛。

因闻说:若欲执持名号,求生西方净土,可带业往生,但念佛功夫要达到“一心不乱”,至少也要达到“功夫成片”。所以我于念佛之间,总是想着如何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结果数年苦修,难见成效,越修越苦恼,越修越没有信心,越修越感觉往生无望。

到此田地,我心中生起了一个疑念:诸经论、诸大德均说净土宗最契末法众生之机,众生只要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愿生极乐,万修万人去;可另一方面有些大德又说要达到一心不乱的定境,至少达到压伏烦恼的功夫成片境界。若以此种标准修净土,只怕我们这类凡夫是今生无望了,又如何说是万修万人去?

直到我有幸得遇以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根本大愿)为依据的净土宗善导流信愿念佛法门后,我真心反观,痛加忏悔,放下我执我慢,认清自己实在是一介罪恶凡夫,过去依自力杂修杂行,因为没有真正的清静心,实在是无一丝一毫的功德。这才心服口服,全心靠倒。承佛力加持、蒙佛光摄取,终于获得往生决定之信心。从此,我的念佛境界一日千里,往日的那些疑惑苦恼一扫而空,在一句句欣喜的、感恩的念佛声中,自觉自然地心开意解、智慧增长了。

现在再回头看诸经论、诸大德所说“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方才恍然了悟。原来:是我们的“机”不对,是我们自己的理解错误。

“一心不乱”本是他宗修行的标准,而今将这个词借用到净宗修行上,自然应将它按净土诸经的内容去理解:于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信心具足,切愿往生净土,执持名号专复专,不再杂行杂修,往生极乐之愿永不中回,是名“一心不乱!”

净宗的“功夫成片”是指:以佛号伏住烦恼,在某段时间内,心口间名号不断,但细微的杂念并未断除。譬如在一片丰收的庄稼地里,难免有杂草丛生,但杂草并不损成片庄稼的丰收。故于一心念佛名号不断之际,难免心有杂念,因为我们毕竟尚是凡夫(若能时时心无杂念,则已不是凡夫了),但杂念不能遮“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万能名号的光明。

( 阿弥陀佛难道会因为我们凡夫无力清除杂念、无能压服烦恼,而拒绝救度我们吗?当然不会!越是无能无力自救的众生,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越是要先救度!)

*.持名念佛达“功夫成片”的境相:
无论行住坐卧之时,心中不忘失:南无阿弥陀佛......
无论昼醒夜梦之间,心中不忘失:南无阿弥陀佛......
无论喜怒哀乐之际:心中不忘失:南无阿弥陀佛......

*.持名念佛达“功夫成片”的途径:
信佛:信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经)机契凡圣;信十方诸佛如来同声所证不虚;信阿弥陀佛弘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信阿弥陀佛名号德能圆满,信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信我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迎,无有障碍。
愿生:真心厌离娑婆,切愿往生极乐;
持名:尽此一生,年年月月日日,上尽一形下至十念,口称(或心念)佛号不断(不忘失),精专不杂,永不中悔。

功夫成片、一心不乱的念佛境界并非求索所能得之,此乃信愿念佛自然所达的无为之境,是信愿念佛自然所达的深妙禅境;不可误解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为往生极乐的条件而孜孜求索,因果颠倒,使弥陀蒙冤。

是故,持名念佛者欲达功夫成片、一心不乱的境界,首先要放下求索之心,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弘愿具足信心,对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修行圆满的无量功德具足信心,对阿弥陀佛赋予我们德能圆满的名号具足信心。徜若对弥陀信心具足,则我们这颗心就会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海中,念佛不断,愿生彼国,即可获得往生决定的信心;徜若已得往生决定之信心,则身心已入极乐光明境中,心悦神安,自然发起感恩报恩之心,自然以感恩报恩之心念佛。在信心具足以感恩报恩之心念佛之际,你还会有多少烦恼伏不住、多少杂念放不下呢?

到得此处,念佛的心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增益循环,实际已经自然地达到了功夫成片、一心不乱的境界。念佛是深妙禅法,此深妙禅境不求而得,不亦乐乎!

由我自己的念佛体悟来说,这句佛号极难念,也极易念。

未得往生决定信心之前,感觉这句佛号极难念,常有空口滑过的现象,也有“喊破喉咙也枉然”的力不从心之感;

获得往生决定信心之后,感觉这句佛号极易念,句句名号从心底自然升起。是我在念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在念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在念我?总之在一片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大光明境中,云天一色,佛我一体,妙不可言!

故此赞曰:“弥陀加持念弥陀,无力抗拒念弥陀,只得顺从念弥陀,自然一心念弥陀。”

其实对净土宗的念佛人来说,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并非我们的此生目标。

我们此生的目标是:决定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是故,“往生是否已决定、是否能决定”才是我们念佛人要日夜检讨的问题。

而往生是否决定,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信、切愿,一向专念。

其实,阿弥陀佛开给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极其简单: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临终)十念。

一般,净土行者最怕的是临终颠倒。

真信切愿往生者到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率清静大海众菩萨前来加持,使行者心不颠倒,随佛接引,往生极乐。并不是要求我们这些无能无力的凡夫做到心不颠倒,才来接引;如果要求凡夫必须做到在不可知的临终时刻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吗?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当然不会如此苛刻!许多人读经时在此处误解了!

遍觅净土三经,只见诸类往生者均藉功德回向或信愿持名而得往生(依自力或佛自二力修行者以功德回向而得往生,全凭佛力者以信愿持名而得往生),并未有“必须修至功夫成片方可得生极乐”之语。故此,我们念佛人在修行时要依经不依人,依净土诸经说不依他宗诸经说。

因为此法是易修难信之法,惟有佛佛了知。若能于此法信心坚定,专修专行,一心念佛,就能扫除今生即得往生极乐的障碍。
《无量寿经》言:“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知阿弥陀佛的慈悲心怀是如何的广大!

普请念佛同修们放下我执,顺从佛教,切勿自设障碍;于“信愿持名”之殊胜正法、难信正法发起信心欢喜;勿生诽谤,枉损德慧!普请念佛同修们信愿持名,全心信赖、全心靠倒在弥陀慈怀,今生即得决定往生极乐报土,不负弥陀慈父的十劫垂手期待!
          

发表于 2011-10-1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1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5-30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地藏王菩萨
发表于 2013-5-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5-3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