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95|回复: 2

[慧净法师] 慧净法师:十九愿展开是观经的定善跟散善,观经是为了引导第十九愿的行者归入第十八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佛教常兴 于 2014-2-9 22:27 编辑

问:第十八愿往生和第十九愿、第二十愿的往生有何差异?依不同的愿往生之后又有什么差异?

慧净法师
    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这三愿又称为「摄生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称为「当机愿」,第二十愿称为「结缘愿」。

    第十八愿是直接乘弥陀的愿力,进入弥陀无为涅槃境界;众生的往生和阿弥陀佛的成佛是同时成就的;
    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如果能这样的话,也能够往生。所以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也称为「当机愿」,是今生往生的愿。

    第二十愿是「结缘愿」,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因为他求往生的心愿不恳切,系念我名也不专诚,到最后并没有往生,只是种下了因,所以叫「植诸德本」。这个「植」的意思,就是现在种下了种子,要等到未来时机成熟了才会开花结果。「植诸德本」的范围很广,六度万行都是德本,如果只将念佛当作是六度万行的内容之一,则念佛也是德本之一。

    个人今生虽然没有往生,但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本来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一旦跟阿弥陀佛结了缘,阿弥陀佛就永不放弃,生生世世跟随他,这一辈子没有往生,下一辈子就继续调摄他、接引他。所以第二十愿是植诸德本的愿,也称「三生果遂愿」,或「系念果遂愿」。这个愿显现出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结了缘就一定会往生,这一世不能往生,下一辈子乃至下下一辈子就能往生。

    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我们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今生能够依据第十八愿修持,肯定是宿世,有过第二十愿的修持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显示阿弥陀佛的成佛跟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是绑在一起发誓的──念佛众生不能往生祂就不成佛,祂成佛的同时必须圆满完成念佛众生往生的一切功德资粮。所以第十八愿叫做「根本愿」,是跟我们绑在一起的。

    第十九愿是阿弥陀佛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人往生极乐世界而发的愿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圣道门的行者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如果他以他修行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阿弥陀佛也保证会来迎接他;但是如果没有回向,就不能往生。

    第十九愿所接引的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因此,就法来讲是困难的,就对象来讲,不是全部的众生,而是十方众生当中,少部份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而且往生之后有可能落入花胎当中,为什么?因为他是依靠发菩提心和修诸功德来回向往生,不是专依靠弥陀,不专依靠势必对弥陀有所不了解,有所不了解就不能产生信,没有信就表示心态有怀疑。因为「疑惑佛智」,所以会落入胎宫。

    《无量寿经》言:「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五百岁是长时间的形容词,跟《观经》的九品是相呼应的,九品花开有一瞬间的,有一日一夜的,有七天的,有七七四十九天的,有六劫、十二大劫的,时间各不定。九品也是回向修诸功德而往生的,所以有雷同的地方。

    由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显示阿弥陀佛的悲心无尽,是要广度十方众生的第十九愿开展的,就是《观经》所讲的「定善」跟「散善」,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观经》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行者进入弘愿门,亦即引导第十九愿的行者归入第十八愿。如果了解第十八愿与第十九愿的差别,原来是修持第十九愿内容的,就会归入第十八愿的专称名号,就达到阿弥陀佛的目的了。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解释容易,但做起来很困难,以「四弘誓愿」来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若要靠自力修行,在因地修行时,一定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累积功德,而且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只要有发菩提心、行菩提行的机缘,就要把握机会去完成。譬如现在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人非常多,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就应该立刻去捐肾或捐肝或捐骨髓,如果舍不得这样的做,那发菩提心岂不是假的?所以,单单就发菩提心来讲,就不容易了,何况要「修诸功德」

    第十八愿不需要这样,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众生和阿弥陀佛是一对一的:你的往生就是我的成佛。我成佛了,你就百分之百能往生;你能够百分之百的往生,我才能够成佛。所以,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没有解释第十九愿,也没有解释第二十愿,他只解释第十八愿,显示「易行」的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真正净土法门的教理就是第十八愿。如果不是以第十八愿为内涵而阐释的,那就不是易行,也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解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而著作《往生论注》,在《论注》最后结论的地方,昙鸾大师提出了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他不提其它的愿,四十八大愿浓缩之后就是这三个愿,第十八愿是往生的「因」,第十一愿是往生的「果」,第二十二愿是往生的「功能力用」

    因为有第十八愿,众生专称佛名,乘佛愿力,必定往生。不怕不成佛,只怕不能往生,只要往生,就必定成佛;不怕不能说法度众生,一旦成佛,必定就具足大慈悲大愿力。

    昙鸾大师引用第十八愿之后,作了一个简要明了的结论: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意思是说我们念佛往生,全靠乘佛的愿力)

    如何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呢?就是「十念念佛」──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念、一念。所以,十念念佛的本身就已经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专称弥陀佛名(当中);专称弥陀佛名便得往生,而且永远脱离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

    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到第十一愿所讲的「果」,也就是「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证得涅槃。由《论注》的文,非常明显的,在第十八愿(因)之后就讲第十一愿(果),然后就能够「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第二十二愿),还来娑婆乃至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普贤之德」不是指普贤菩萨,是指到十方国土显化救度十方众生的普贤之德。普贤菩萨也是依据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而来的,因为是阿弥陀佛在兆载永劫之前(比普贤菩萨早),就发下了行普贤之德的第二十二愿,由此可知普贤菩萨也是依据第二十二愿而来的。

问:再请问上人,第十八愿是直入报土,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是入化土,三辈往生是否先入化土?是否归属到第十九愿?

慧净法师:

    第二十愿是果遂愿,是「顺后往生愿」,它无所谓在报土或化土,因为是在未来往生。未来他如果依第十八愿专称弥陀佛名,往生之后就是在报土;如果他依第十九愿修持,那就另当别论。极乐世界是报土,没有化土,都是报佛的境界,只是借用化土的名称来形容胎宫五百岁而已。如果就第十九愿和三辈来对照的话,第十九愿就是三辈的内容。其实三辈不是真的在讲三辈的修行,善导大师就有解释,之所以讲三辈,是为了引导任何根器的众生都能够专念弥陀佛名。有关这部份,我有将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法语编成一本《善导大师语录》,也有将净土宗的经论与传承,简要的编成一本《净土宗经论释要文》。

相关:

善导大师判净土法门为两类:诸善万行回向愿生之【要门】、专称名号乘愿往生之【弘愿】
善导大师:观经目的是为引导圣道门进入净土门,再由要门导归弥陀本愿之专念弥陀佛号

善导大师:观经由定散两善导入念佛(开权显实),最后废定散立念佛(废权立实)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
印光大师呵斥弟子:别觉得自己念佛功夫不好,有这种想法难往生!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不提【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以【称佛名号】解释【至心信乐】
善导大师五正行之正行、助行、杂行,专称名号为正定业必定往生,杂修百中难得几个往生
善导大师语录:本愿篇、法语篇、偈语篇
善导流净土法门资料专辑(依净土三经,龙树菩萨传承,善导大师弘传)
净宗法师:勿曲解乃至十念,十念指临终来不及念更多,乃至指平时一辈子念佛
净宗法师:银行取款比喻:一向称名,不问时节(别把“存款单”丢了)
净宗法师:持戒行善是佛子的分内之事,但仅凭此自力修持还不足以往生,净土往生靠佛力



发表于 2014-2-11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发现你喜欢一帖两发,敢问用意何在?
怕它沉下去,自己跟帖顶起来不就得了。

点评

确实有个别贴子会发两遍,只是因为标题侧重点不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1 09:30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哩嘎兜 发表于 2014-2-11 08:20
楼主!我发现你喜欢一帖两发,敢问用意何在?
怕它沉下去,自己跟帖顶起来不就得了。

确实有个别贴子会发两遍,只是因为标题侧重点不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