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403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3-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下载: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净宗法师).rar
第28讲:不问罪福,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1日讲于长春般若寺【第十四讲: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本讲将向大家说明“不问罪福,称名必生”,就是说不管是罪业众生,还是福业众生,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愿生西方净土,则必得往生。标题意义也很明显。
“罪”就是指造罪,种种罪:毁犯戒律、造作十恶罪,种种罪业,最深的罪业所谓“五逆谤法”,这个是罪中之极罪,称为“逆罪”,这是最重的罪了。
“福”就是指三福业,世间的福业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等;有出世的福业,持戒,戒律修持;还有大乘行福,发菩提心等等。
“福”福德、福业,有有相的和无相的。就凡夫来讲,都是有相。有相福业都属于一种没有契悟真实本体,这样,都属有漏、有为的造作,因为凡夫就落在相上。
我们学几段善导大师的法语,是告诉我们不论罪和福。
第一段,出在〈散善义〉,《观经疏》的二百五十页。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论是罪业还是福业,或者是罪多福少、福多罪少──我们多数人都是罪福交掺,你说全罪,他也修一些福;说全福,也不可能。
在《法事赞》里讲: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是说:你不要管、不要问,不要问“我是罪业多、福业多?我这样能往生、不能往生啊?”这个不用问;也不要问“我念佛时间久、时间短?”这叫“无问罪福时多少”。
我们往往都会去问:“像我这样罪业深重……”;我们所修的,顶多只能修一些有相的福业,不是在性地上用功,或者说:“我修有福善,这样能往生吧!”往往会把弥陀的誓愿放在旁边,来论我们凡夫的罪和福。
善导和尚告诉我们说:不论这些,也不问这些。
【三界皆为恶趣】
▲ 罪福都是相对来说。比如说:五戒十善是我们佛教人天乘的基础,相对于毁犯五戒来说,守持五戒就称为善;相对于十恶来说,十善就称为善。印光大师也讲:这个五戒十善,是相对于三恶道来讲的(因为这个是比较而言),相对于三恶道的恶业,五戒十善称为善业;如果相对于往生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清净大愿业力,我们五戒十善还称为恶,不称为善,称为恶业、染业。
在《无量寿经》里边有这一首偈语,说:
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横截五恶趣”:“五恶趣”就是说六道,又称“五趣”,把阿修罗或者升为天道,或者算为鬼道,这样只有五道。这五道当中,人道和天道在《无量寿经》里边称为是恶道──“恶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仍然不能够了生死,不能够出三界,所以,人天都算是恶道。
这样,以出离三界为目标的话,人天道算是恶道。
以菩萨清净业力为解脱增上之缘,那我们凡夫所修,仍然是染业、恶业。
所以,这个要有正确的认识。
【六字名号超越善恶】
▲ 如果论我们的真心、本性,它其实是超越善和恶的,它其实是不在我们所讲的善恶之内,本性超越善、超越恶。所以,六祖大师也讲:“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我们的心往往就在善恶之间,有善、有恶,这个就是有分别,有分别执著,就会有颠倒轮回。
不思善、不思恶我们又做不到。我们不思善、不思恶就成了“无记”。
六字名号本身是超越善恶,超越我们世间所说的善法、恶法。
【善恶皆生,不问罪福】
▲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一开始也说了: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这一句也是“不问罪福”的意思。既然“一切善恶凡夫”都可以往生,“善”就是福了(“福善众生”),在弥陀的誓愿当中,就不拈择、不挑选,都是因为乘托了阿弥陀佛的愿力。
在《法事赞》里,善导和尚又来说明,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这也是不论善恶,只要念佛,必然往生净土。
在《观念法门》里边:
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时,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分明说一切造罪凡夫回心念佛都必得往生。这也是指“不问罪福”。
同样,在《法事赞》里边,还有这两句,说: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因为阿弥陀佛大誓愿力,即使是造作五逆重罪的人、造作十恶罪的人,这样的人也是可以罪灭得以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谤法阐提(诽谤佛法、一阐提众生──断诸善根的人),他只要愿意回心念佛,也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总之,以善导大师的思想解释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论凡夫这一边是罪还是福,通通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