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灿若春花

[其它] [大德开示]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感应道交」,从标题来看,就是一个双方面的事情:他力的能应跟自力的能感,「他力」指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自力就指众生的自性功德力跟名号功德力。我们先看「他力」。这个「他」,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其中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里面就特别重要,它说: 「设我得佛」,这个「我」就是法藏比丘,假设有一天我得佛的时候,「十方众生」,就是说这个众生我不抉择,乃至于五逆、十恶的这种临命终的众生,都在里面。这个十方众生,他在临命终的时候,要做三件事情:一个「至心信乐」,内心当中有一种对我的功德力、我的名号有真实的信心, 这第一点; 第二点 「欲生我国」 ,你内心当中有一种求生阿弥陀佛国的心,这是第二个「功德愿力」;第三个「乃至十念」,就是你要忆念我的名号,乃至十念,要完成这三种功德。这样子「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你不能够受生到我的阿弥陀佛国,我就不取正觉。「唯除正逆,诽谤正法」这个就是十念必生。

  这个地方,我们要对弥陀的大愿力,要有一个清楚的观念,佛的愿力,我们凡夫的心情,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就构成我们凡夫的法界,这十八界,我们的思想就不离开这个范围。要我们不看经论,不看大乘经论、特别你不看大乘经论,我们的思想就认为,世界上没有佛,佛陀灭度,佛陀也是这八相成道,也出生、出家、成道、转法、入涅盘,这个世界上没有佛陀存在。但是我们要看《普贤行愿品》:「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我们这「深信诸佛皆充满」怎么说呢?我们眼睛看不到佛存在,但这是经典上说「深信诸佛皆充满」。到了法华会上的时候,佛陀就把这个真实相开显出来,佛陀在法华会上很认真的说明,佛陀并没有灭度,佛陀所灭度的是佛陀的「应化身」,佛陀的那个无量的清净庄严的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的法身,是普遍存在这个法界,这个就是在《阿含经》、《阿毘达摩论》里面所没有提到的。

换句话说,佛陀所谓的应化只是「从本垂迹」,这一期的应化身结束,就是摄迹归本,就着佛陀的法身、报身,这个本门来说,祂恒常存在这个法界。我们要读《法华经》,会给我们很大的希望, 佛陀没有灭度, 佛陀那个清净的法身, 祂那个清净本然、灵灵觉觉的佛性,存在这个法界当中, 昼夜六时, 祂的大悲愿力,不断的在加持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要有的第一个观念,佛陀没有灭度。我们不要以为眼睛看不到的事情就不存在,你有这种思想,大乘佛法不能相应。我们的眼睛,讲的难听一点,一张纸就把这个眼睛给盖住了,我们眼睛是很有限的。 所以我们相信法华会上佛陀的圣言量,「深信诸佛皆充满」 !佛陀并没有灭度!所以第一点,我们相信弥陀的大悲愿力是昼夜六时存在这个法界,不断的加被我们,我们必须清楚,这是我们对佛的一个认识。佛陀的大悲愿力存在这个法界。

  那我们怎么跟祂接触呢?这个地方是个问题。 我们再看第二个、「自力能感」。就是我们自己要准备的,前面那个是已经准备好了,佛陀准备好了。这个「自力」就包括一个「能念」、一个「所念」,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能念的自性功德力,一个所念的名号功德力。

  「信我虽昏迷倒惑, 苟一念回心, 决定得生, 自心本具极乐,是名信自。」这个「信自」,相信我们的自性功德力。蕅益大师说:信我。这个「我」当然是凡夫、一个念佛人。「虽昏迷倒惑」,就是我过去没有接触到佛法净土法门之前, 我的内心的境界是昏迷倒惑,就是颠倒。「苟一念回心」,如果我能够回转这一念心意呢,「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是名信自。」这个地方就讲到我们内心的体性跟作用。「自心本具」就约体性来说,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当然是打很多妄想,但是你不要小看它,你这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质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是具足」的,它具足佛菩萨的一切功德,它只是被无明遮盖了,显现不出来,这显现不出来,不表示没有,所以第一个要记住,在性德上,我们要相信自心本具极乐。

  在修德上,就是要「苟一念回心」。这一点要注意,我所以昏迷倒惑,我们凡夫就是颠倒,什么叫颠倒呢?我们讲一个譬喻说:你现在有两个朋友,有一个朋友是真正的好人,他不断的摄受你、 关怀你,他能够引导你到安乐的处所。另外一个是一个贼,这个贼,他表面上也表现出对你很好的样子,但是事实上他把你所有的钱财都骗光了。但是我们凡夫内心这个思想有点错乱,我们总认为这个贼很好,我们喜欢跟贼在一起,不喜欢跟好人在一起。这个意思是说,这个就是所谓的颠倒,我们做了一些错误的判断,无始劫来我们内心欢喜随顺无明,不欢喜随顺三宝,这个就是颠倒。我们现在经过智慧的抉择「苟一念回心」,前面说过,开始抉择。我们众生无始劫来「系属于魔,有生死过」,这个烦恼有种种的过患,这烦恼一活动,就创造很多生死的业力,就是让我们苦恼了,这个是贼,我应该要离开他。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个大功德法聚,我能够依止弥陀名号,从弥陀名号这一念的活动当中,七宝池、八功德水,无量无边的依正庄严,就在这一念佛号的运作中,念念成就,这个佛号的确是我们的大归依处。这个时候你内心就转变,你内心当中,把前面归依无明的心情,转成了归依弥陀的心情,这就是「一念回心」,简单的说就是信愿具足,
这个就是修德。意思就是说「深信诸佛皆充满」,是的!佛陀的心情的确是很紧张,祂那个大悲心的光明,昼夜六时在照着我们,但是世间上的事情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内心要有一种随顺的心,你没有随顺的心,佛陀是不能单方面救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院长昨天也讲一个比喻,一个公案说:一个比丘。这比丘他贪念他的钵,结果他死了以后,其它的比丘分他的钵的时候,他起瞋恨心,你看,就在钵里面变一条毒蛇,乃至于佛陀要为他加持说法,他内心都不欢喜,跑到丛林里面去,因为瞋恨心,都把这个丛林都烧死。

  我们有时候想,一个大威德的佛陀,众生那个烦恼心相应的时候,他就不相应(佛法)了。所以《摄大乘论》上说,「有情界周徧,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是约佛来说,佛陀在一切法得大自在,佛陀到地狱去的时候,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刀子不能割祂,祂是一切法得大自在,祂有自在力,但是这个是约自受用。「具障而阙因」,你有业障的时候,佛陀不能救你,「阙因」,你跟弥陀没有因缘的时候,你不能念祂的名号,跟祂不结缘,佛陀也不能救你。还有「二种决定转」,就是你造业决定的时候;第二个受果报决定的时候,佛陀不能救你。

  你看这个琉璃王。 琉璃王要灭释迦族。 他过去在太子的时候,被释迦族羞辱。他就在太子的时候就发愿,跟他旁边的侍臣说:你给我记住,我登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释迦族给灭掉。他后来就是福报力,琉璃王把他父亲给退了,就把父亲给赶走。赶走以后自己做国王,那个侍臣就说:「太子,你过去做太子的时候, 说要灭释迦族, 你记得吗?」 他忆持着他过去被羞辱的事情,率领大军要去灭释迦族。佛陀再怎么说他是释迦族出身的,他在这个路当中阻挡了三次,琉璃王三次退避。但是他的内心造业力决定了,他要灭释迦族的心,就像石头一样,佛陀不能阻止,后来佛陀知道这件事情不能阻止, 结果琉璃王真的是把释迦族完全消灭了,这个种族就这样子消失掉了。

  消失掉以后,佛陀说这个琉璃王,他只有七天的寿命,他七天以后身体出火,现身堕地狱。佛陀讲一句话,这件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你看经典里面,有的事情,因缘还在变化的时候,佛陀不讲话,佛陀默然,只要这句话从佛陀的法话里面讲出来,这件事情就是要出现。佛陀为一个众生授记,说你那一劫要作佛,你的佛号是什么名号,你一定是怎么样?法身大士,佛陀才会为你授记,否则佛陀是默然。所以佛陀说琉璃王七天要死亡的时候,传出去,琉璃王很紧张,他知道佛陀不打妄语,他就坐着大船,他想这个水能够灭火的,「被火烧死,我倒不如到大船去」,就到大海去,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六天过去了,都没事。到第七天深夜的时候,明相快现的时候,整个船上出火,他从身体出火,然后把整个船烧掉,直堕无间地狱去。

  所以你要造业力决定, 你要得果报决定的时候, 诸佛不自在,佛陀在四个法当中不得自在。这样子讲就是说,站在弥陀的大悲心的角度, 祂是恨不得所有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受用那种功德。但是祂做不了主,就是你要是不能够一念回心,佛陀没办法,你要有一种随顺回转的心,你对弥陀的信愿不能生起,佛陀没办法的。诸佛不自在,你缺乏这个因缘,佛陀不自在的。所以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 因为在整个感应道交当中, 弥陀大愿力是现成的,这件事情不要我们准备,名号的功德力也是现成的,我们真正要准备的就是「苟一念回心」,这句话要注意!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其它都是现成的。这就是我们能念的这一念心,要注意,虽然是本具极乐世界, 但是你不能颠倒,你颠倒就不能显现, 一定要 「苟一念回心」,这是我们平常要去创造的。这是约着我们能念的这一念心来说的。

  我们再看「所念」。我们所念的是名号的功德力,就是万德洪名,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说:「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名号是召德,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这句话怎么说呢?「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我们前面说过,佛陀的法身是遍满在法界当中,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佛陀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我们凡夫的这个有所得的心怎么能够契入呢?佛陀的大悲心, 知道佛陀的法身我们没办法接触, 这个时候佛陀从法身当中创造一个名号,就是为实施权,为了达到这个真实的目的,安立一个方便。就是从这个清净的法身当中,祂创造一个名号,这个名号,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件事我们做得到,我们能够见闻觉知,所以佛陀就把这个万德,一切的功德放到这个名号上,就是这样子,为实施权。此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们散乱称名,都是成佛的种因,念念都是一个成佛的种子。所以念佛不是落入九法界,它直接契入佛法界,虽然念力薄弱是一回事,但是它的本质是宝,这个地方要注意。如果我们能够念到「执持」,能够念到调伏烦恼,正念分明,那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而不退转。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所持的名号功德也不可思议。

  古德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做一个开合。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庄严,有正报的庄严跟依报庄严,正报的身心:五种神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的身心的这种自在。依报庄严就很多:有国土的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色声香味触法。在这个广泛的依正庄严当中把它浓缩,就是四十八愿;再把四十八愿浓缩,就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再把十八愿浓缩,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 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这个佛号的确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为什么呢?你未来的极乐世界功德怎么会有呢?就在你在佛堂当中念佛的那个当下,念念成就。所以大乘佛法的确不可思议。 你说我念这句佛号, 这个佛号只是一个声音,是的!是个声音,但是他总持弥陀的功德,这句话你要小心,这个声音是不同的。所以佛陀的善巧,把祂的功德力放在佛号的声相里面,你听到个声相,你就能够生起弥陀的功德出来,这个就是万德洪名。这个是约着,我们讲这个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能念的心力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这个法力也不可思议,在念的当下,跟弥陀的第十八愿,念念的感应道交,佛力的加被力也不可思议,三力不可思议,感应道交,就是这样子,这个我们必须要清楚。不过这个地方,我们对于能念的心要注意,我们一定要对于娑婆世界的苦谛,要生起一个胜解,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净界法师专版】    【净界法师文集】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第五讲—2)
【18】

  我们再看二十一面,有关信愿的第二篇,请合掌。

  【二】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的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  复高邵麟书三  —

  我们分成三段。前面的已经说过了,我们这一念的信愿是能感, 弥陀的大悲愿力是能应。但是这个信愿到底要修到什么标准,才能够跟佛感应道交呢?这个地方讲出它的量,看第一段。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这种信愿一定要达到决定心, 什么叫决定心呢?印祖就解释 「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就是我今生的一切努力,只为达到一个目标,我为什么拜佛?为什么持戒?为什么弘扬佛法?为什么忏悔业障、 积集资粮?就是「临终定欲往生西方」,就是一个目标,临终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一点犹豫不决都没有。有些人的心情,认为往生也好、不往生也可以,这种心情就不是决定心,这样子就没办法感应道交。所以这个净土法门一定要决定心。

  这个决定心呢,印祖又讲出它的相貌,讲的更清楚,看第二段。

  「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所谓的决定心,就是不要说,这个碌碌庸庸,一个平凡的人身、就是生老病死这样过一生,我们不想受,就算是人王,你下辈子做大国王,做转轮圣王好了,统领四天下,七宝千子,或者让你做天王,忉利天天王,或者大梵天王。或者你说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我不欢喜,有种种过患。 给你出家为僧,这个出家为僧, 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喔,你看「一闻千悟,得大总持」,这个在自利功德当中,有这种境界,「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内心当中有禅定、有陀罗尼,有禅定有智能, 成就这么殊胜的自利功德, 这一念心能够得大总持;在利他方面呢,「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你弘扬佛法的时候,很多的眷属来听你弘法,你有很好的弘法因缘,你有这种自利利他的 「高僧身」 。 「亦视之若毒荼罪薮, 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也应该把这种「高僧身」当做是一种毒荼。这个荼就是一种毒的菜,就是一种毒的意思,把它当做一种毒药,把它当做一种罪业的根源。因为这个三界,我们凡夫还是有漏的心,在三界很难抗拒不造罪业,这个三界的果报很容易生起罪业,这种身心是罪业的根源,所以「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这个「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我听过很多在家居士,他的心情就是这样子。他跟我说:哎呀!师父,在家人实在是太苦恼了,下辈子一定要出家。我心里想:你下辈子发愿要出家,你为什么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更彻底一点,出家不见得就能够解脱,出家的因缘是好一点, 但是恶因缘还是很多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清楚,我们要观察这个三界,只要是三界的果报,都是苦恼的,都是有种种的退转的因缘,所以这个地方要决定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净土圣贤录》讲一个公案,它讲一个法师叫僧藏法师,僧是出家人的僧,藏是三藏法师的藏,这个法师他修苦行,平常就是为大众师做劳力。《净土圣贤录》提到说这个人很特别,他任劳任怨,这个是不简单。一般我们任劳是容易任怨难,你工作做很多,人家批评你,你就受不了。他不是,他任劳又任怨,他晚上的时候就读诵大乘经典、然后就念佛,他这样子修了一段时间。他在临命终的时候,他那种功德力,修福修慧,修慧修福,临命终的时候, 六欲天次第来迎,一开始是四天王天中阴身现前,最后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那个地地殊胜。结果他内心都不动摇, 「这个不是我要的」!这个六欲天,他都不动心以后,六欲天就次第的消失掉了,最后阿弥陀佛才现身,他就是一念的信愿,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故事后面古德有一个评注,它说:临命终的时候,心思是何等的散乱,六欲诸天是何等的殊胜,而能坚定如此。你看看!我们没有看到这个欲界天的境界,我们不知道的,在经论上说,六欲天的天人,他那个指甲,他剪下一块指甲,它的价值,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比起来,比不上他一块指甲,我们这个指甲是剪剪丢掉的,当垃圾丢掉。你看这个天人的果报是这种境界,他剪下一个指甲,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合起来, 比不上他一个指甲,那个宝的殊胜。但是他并没有说他是一个圣人,我相信他还是个凡夫的境界, 他面对这么殊胜的这种境界,他不动, 这个不容易。

   所以我们要注意,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有时候是阿弥陀佛马上现前,那当然是感谢三宝,那个最好。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持戒、也修福, 万一是诸天的中阴身现前,那怎么办呢?你想想看,这件事怎么办呢?你能不能经得起这种诱惑呢?你想想看, 而是在临命终的时候,古德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你只要一个念头差错就投胎,「我再来一次」,没有机会,你这一个念头一动,就也等于是感应道交,跟欲界感应道交,没有机会让你去考虑,也没有第二次的,失败就失败。所以这个「决定心」也是不容易。所以我们平常就必须要预防、抉择,你告诉自己:欲界是苦恼的,不但是三恶道的是苦,诸天也是苦。为什么呢?无常即苦,无常败坏,做一场美梦。结果呢?掉下来重新开始,辛苦了几十年,吃了一个糖果,很甜,吃完什么都没有了,对不对?就像印光大师说的,你念佛人得到一个天的果报,得到一个国王果报, 就是这个摩尼宝珠换糖果吃这种境界嘛。你得到摩尼宝珠,你要什么有什么嘛,对不对?你往生极乐世界,在那个地方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在那一期的生命,决定成佛。成佛以后,你有无上菩提,当然就是大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你那个功德力,自受用是常乐我净;他受用呢,到十方法界里面去现身, 千江有水千江月, 那一个众生跟你有缘, 你现什么身都好,应以何身得度,而现何身说法,令其解脱。这个无上菩提就像摩尼宝珠,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它是恒常相续的。所以我们内心当中,一定要事先准备的抉择,诸天它是无常的,这种快乐是无常的,不是我们的归依处,所以我们应该对于人王、天王、乃至于这种大法师的境界, 「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才是所谓的信愿具足,我们讲信愿具足就是这样子的,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所以这个地方信愿决定,我们一念决定的信愿行,才能够感佛,佛的大悲愿力,才能够摄受我们,「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到极乐世界往生九品,就永远的离开了三界业力的轮回。这个地方就说出了信愿具足的一个量,就是这个决定的量。

  这个地方印祖讲这个信愿,它是智慧相应的一种抉择,我们透过对于佛陀圣言量的思惟,把我们内心的颠倒给拔除,我们总认为五欲是快乐的,诸天的五欲是快乐的,我们要用无常观来破它。这个就是所谓的决定心, 要发起决定的往生的心。






【净界法师专版】    【净界法师文集】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第五讲—3)
【19】


  好, 我们再看:  
     
丁二、执持名号。分二:初、静中修。二、历缘对境修。
    戊一、静中修。分三:初、正示念佛方法。二、善识对治
                                    除障;三、回向。今    初。  


  先讲念佛的方法,再讲到念佛的时候,有障碍怎么对治,最后再讲回向的方法。看第一个,今初,正示念佛方法,好,请合掌。

      己一、正式念佛方法

  【一】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徧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法门,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
               — 复杨炜章书  —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念佛, 一个摄心的方法怎么栽培?怎么能够执持名号到一心不乱?就是栽培念力。先看第一段。

  「知汝不知净土之宗旨,当依『一函徧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汝」就是这个居士,这个居士他问印祖。 印祖说: 你不知道净土修行的方法,你应该依止 「一函徧复」。印祖因为后来慢慢出名,很多人写信问他问题,有关净土的问题,他就怎么办呢?就把整个净土的修行法要,写成一篇文章,只要有关问净土的, 他就把这篇文章寄给他。 一函徧复,以一函来普遍的回答一切的净土问题。这个一函徧复当中,所说的要「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就是信愿持名三种资粮。

  「勿用观心法门,当用摄心念法。」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观心法门,在现在的佛教界倒是比较少。但是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时候,明朝、清朝的时候,倒是蛮兴盛的。这怎么回事呢?就是禅宗也念佛,他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念完了以后,他就去回光返照、去思惟:念佛是谁?就是说:我怎么能够念佛呢?那个能念的那一念心是怎么回事呢?这本来面目是怎么回事呢?他就从念佛了以后,探本求源,去观察能念的那一念明了心,这个就是观心法门。当然他主要是找那个不生不灭的心,从那个地方去契入。这样子的话,因为他念佛当中,没有一种归依弥陀的心,也没有往生的愿力,所以这样子念佛,是不能够成净土,他的目的是要去思惟:念佛是谁。换句话说,他的所观境是能念的那一念心,这个地方不同。我们平常的摄心念法,所观境是佛号,是去观察所念的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所以这个地方又不同,我们要抉择出来。

  到底什么是摄心念法呢?印祖在第二段就说。「《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他先引用《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那一章里面讲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成就三摩地,这个是一个最殊胜的方法。这个地方的重点,能够得三摩地,就是「都摄六根」跟「净念相继」,一个是专注的力;一个是相续力。印祖解释什么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看什么是「都摄六根」?

  「念佛时,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这个「都摄六根」,就是以一句佛号来收摄我们的六根,我们凡夫的六根它就是心光外泄的,眼睛攀缘色尘,耳朵攀缘声尘, 乃至于意根攀缘法尘, 就是这个十八界,都是有漏的十八界。现在要用一句佛号把六根摄住,怎么摄呢?印祖说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念从心起,这个佛号从你这一念的信心跟愿力的心、归依弥陀的心,从你的心中生起来,从你这一念明了心当中,把它创造出来;然后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声音从口里面吐出来,最后音从耳入,从耳中听回去。这样子「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不过这个地方要注意,「清清楚楚」这四个字不要忽略。很多人读印祖《文钞》「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 「清清楚楚」这四个字就是忽略了,念佛的时候只求快、只求多,随口溜过,这就不对了。这三根呢,心口耳三根摄住了以后,其它的,眼睛就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都摄六根。这个地方就是讲到一句佛号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你这样子念呢,虽然说不能完全没有妄念,但是跟一般不摄心的人来说,妄想少很多了,心中清净多了,叫「净念」。

  「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这个是讲功德。如果我们能够「净念相继」呢,慢慢慢慢就可以把这个心收摄起来,「浅之得一心,深之得三昧」。这个一心跟三昧,其实在唯识学来说,一心就是三昧。因为三昧一定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一定是三昧。不过印祖以浅深来说,或者我们是说「一心」,就是就着「事一心不乱」,伏除见思,这个深一点,就是「理一心不乱」,破无明,这个量也可以这样子抉择出来,以事一心跟理一心来抉择。这个是讲到念佛的方法,就是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所谓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第五讲—4)
【20】


  我们再看下一篇,看二十五面,大家请合掌。

  【二】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  复高邵麟书四  —

  好,印祖讲完「一句弥陀念诵听」以后,他又提出了一个办法叫「十念记数法」。前面的一句弥陀念诵听,它主要的是约都摄六根。但是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怎么使令这个净念相继?印祖又提出了一个「十念记数法」来说明,如何使令净念相继,我们看先看第一段。

  「所谓十念计数者」,先标出它的标题,第二段就说明它的内容。 「当念佛时」这个是「时」,脉络这个地方少写一个「时」。「当念佛时」,就在念佛的时候。 「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这个十念计数法门,它是以十句为一片,就是你先把佛号十句取出来,当作一小片,由这十片来运作,这十片当中要念得分明,也应该记得分明。下面会说明怎么念、怎么记。到了十句以后呢,又从一句到十句,不可二十、三十,就是以十句为一个循环,当作一个十句的运作循环。「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印祖说你打坐的时候不要掐珠, 你经行的时候掐珠可以。 你打坐的时候, 心慢慢寂静,你手拨念珠,身劳神动,久则成病。身体在那边动,影响到你。身劳,你的神也会动,它在寂静当中,你七动、八动,久则成病,你会产生四大不调。 这种因修行产生的四大不调, 吃药没办法的,这个要注意,身劳神动,久则成病。

  不能掐珠怎么办呢?印祖就告诉一个办法。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前面的是一到十,就是你一口气把十句全念完,这是一个办法;这个有些人气比较长,可以做到。但是有些人的气不长,就分成两气,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一气;另外一个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是第二气。就是把佛号这十句分成两段,两口气来念,从一到五,从六到十,这个时候,吸气是不念的,只有吐气才念。  「若又费力,当从一到三,从四到六,从七到十,作三气念。 」这个就是三三四,一般我们比较喜欢用的三三四。就是你先吸一口气,吸气的时候不要念,吐气的时候念三声、再三声、再四声。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时候要注意,你念完三声, 可能你的这个肚子里面还有气,要吐掉,吐掉以后再吸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再最后一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煞板的时候是四声。这个十念的三三四,它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因为它配合呼吸的关系,能够帮我们调气。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祖是看过《小止观》的, 《小止观》它说,我们气调不好,心很难安定下来、很难寂静。所以这样子,它在每一气里面放三声佛号,放三声,再放四声,使令我们的气,能够很顺畅的排出来。其实我们的气会不顺畅,问题都不是在吸气,在吐气吐的不彻底。我看吐纳的书上说,我们一般都忽略了吐气,随便吐一吐就吸气,所以我们的气很浅,就是你气吐的不彻底。我们有这个三三四的方法,使令我们的气能够吐的非常的顺畅,这第一个。第二个,它能够构成一个韵调,三三四,三三四,你那个佛号念的没头没尾的,嘴里念你没有韵调很难摄心的,很难净念相继。所以这个地方它有韵调帮助我们摄心。

  「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一方面念,一方面我们知道念到第几声,然后听得清楚,这个时候,妄想就慢慢慢慢消灭掉了,一心不乱的功德, 慢慢就能够成就。这个是用十念记数来帮助我们净念相继。我们看附表第六、「止观体性」。


附表六  —  止观体性

止: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  —《解深密经》—
   
观: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毘婆舍那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   —《解深密经》—

  这个念佛的内容是有止、有观的,我们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内涵,把它加以说明。其实整个修行,你一定要对道次第有一个很清楚的分明,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怎么走,你才能够有成就的。我们先看止的体性。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 悉皆摄为 『奢摩他品』 。」这个「止」就是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以善缘心」,要以善法为因缘。就是说必须要跟无贪、无瞋、无痴相应,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你很专注的做一件事,但是这件事是跟烦恼相应,这样子不是三摩地,不是「奢摩他」,一定是要无贪、无瞋、无痴,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心一境性」,你要使令内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界上,不能使令它向外波动,就是心只能够安住在一个所缘境。 有这两个条件, 在因地有这两个条件: 一个是以善缘心;第二个心一境性。

  它的果地功德呢「诸三摩地」。这个「三摩地」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等持」,这个「等」就是平等。我们这一念心面对所缘境的时候,能够保持明了寂静、寂静明了,不昏沉、也不掉举,我们内心要昏沉,就太沉默了,要是掉举,就太浮动太浮了,太高太低都是不平等。现在我们把这一念心调到中道, 也不太高,也不太低,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明静而住,这是平等。这还不够,要持」,这个「持」就是摄持,使令它能够相续,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使令这种平等的境界,依这个念力的摄持,使令它能够相续安住叫做持。不是只有一剎那,要相续的安住,这个就是等持,这个就是三摩地的内涵,就是奢摩他。前面的以善缘心、心一境性是因,三摩地是果,这是《菩提道次第略论》的简单解释。

  我们再看《解深密经》,它解释的清楚,分成三段:先看「独处空闲」 。 修习禅定的条件,这个是讲到修行的环境要独处 「空」 ,就是这个地方,不要有太多杂音,这个「闲」,不能有太多的杂务,你这个地方经常办法会,一下子又噪音,一下子又事情,东跑、西跑的,你不能修禅定,因为初学者心思本来散乱,一定要有一个空闲的环境,这第一个。

  「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这个是讲方法,这个方法有两段:先看第一段「作意思惟」。这个「作意思惟」就是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就是我们这念佛的人,你一定要在心中,把佛号的相貌清楚分明的显现出来,这是修持的第一个。因为你要心一境性,这个境界所缘的境界,一定要清楚分明的显现,如果你是观想、观像,也是一样, 要把你这个所观的佛像, 在心中清楚分明的显现,这第一个、善取所缘境的相貌。

  第二个「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这个时候,要不断的重复,把前面所取的所缘境相貌,在心中重复的安住,一次又一次的安住,有妄想起来,再重新再拉回来,「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这样子要做多久呢?「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前面取得所缘境以后,重复、相续的作意思惟,这件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要多安住。这个多安住要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要专,你的所缘境不能经常变动。你今天念了佛,持名一段时间;第二天又去观想、观像;第三天改成观心,观察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你所缘境经常变动,你什么时候得三摩地呢?什么时候呢?这不可以的。 就是你一定不能够随便换题目,你在修止之前,经过你的抉择,你知道这是你的真实归依处,决定以后不要换题目,一定要专。第二个要能够勤。你定课要不间断,每天要做的,不是做三天,打七天佛七就算了,不是!每天要做,今天做、明天做,相续的做下去,「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这样子做呢,在心中就会有不同,就创造出一种功德出来。

  「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所以得到奢摩他的功德就是轻安乐,特别的调畅、特别的轻松、特别的寂静安乐,这个就是奢摩他的功德,身心的一种轻安三昧乐。这个是修止。  这个修止,以净土法门来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这个方法跟「止」是一致的。但是这个地方,我们净土的止,跟一般的止又有点不同,一般的难行道的止,主要的是「息」,出息、入息,以这个息为所观境。这个「息」怎么说呢,就是从鼻子把气吸进来到肚脐,这个就是叫做一个息,再把这个肚脐的气吐到鼻孔,这个叫做出息。一般的难行道就是以这个出息、入息,去观察这个息,当他的所观境。而这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一种归依的心,只是以息当作一种摄心方便,所以他得定以后,那个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他到最后「数、随」到「止」的时候呢,数息随息,到「止」就把这个息给舍掉了,他内心明静不动,这个息就舍掉了,他要弃舍所缘境的。

  而我们念佛人不同,我们是以万德洪名为所观境,乃至于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他不舍所观境,这个要记住,你把佛号这个所观境舍掉, 你拿什么跟弥陀感应道交呢?善导大师说为什么念佛呢?它是称合弥陀本愿故,随顺佛陀的圣教故。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第十八要我们十念必生,佛陀在《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要我们持名,这个是合乎娑婆世界的教主、合乎阿弥陀佛的一个圣教量,所以念佛人,有些人念佛念到最后,他有一点功夫,他觉得佛号干扰他,把佛号舍弃掉,你这个佛号舍弃掉,不是净土法门,不是净土法门,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因为它是一个万德洪名,它是一个清净法界,不像这个息,它是一个杂染五蕴,不同,所以这个地方要清楚。方法是一样,但是有一种信愿不同。

  再看观。「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毘婆舍那品。」这个抉择就是观,观什么呢?「如所有性」,诸法的总相,就是从假入空观,天台宗说的,「如所有性」就是空观,一切法的总相。「尽所有性」呢,诸法的差别相,就是十法界,佛法界的功德庄严、众生法界的惑业苦,这些诸法的差别相,就是从空出假观。不管是空观、假观的这种「诸善妙慧」,都是毘婆舍那。所以前面的止是心于所缘是无分别住,是没有分别的,就算有归依的心,那个抉择都是在之前就抉择,念佛的时候,那一切分别都要停止的。但是观不同,它要抉择、要分别的。我们看 《解深密经》 的解释。「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 。修观之前要依止,身心的明了寂静为依止。就是说你一定是先修止,把这个心调到明了寂静的状态才起观的,这个是讲修观的前方便,再看它的正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这个地方是正式讲到修观的方法。即于如,这个「如」者,随顺也,你是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怎么办呢?随顺于「所善思惟法内」。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在修观之前,不管是不净观,或者是苦谛观、无常观、无我观,你一定要先学习它的整个内容内涵,一定要通达它整个内涵。所以修观它要依止圣教量的。若伽仁波切也说:没有教量,是不能够生起证量的, 佛法的功德智慧,不是说你眼睛闭着自己想出一个方法来思惟,不是的。你要依止圣教量,佛陀告诉你怎么思惟,你就根据那个方法去思惟,不是你自己创造一个方法。所以没有研究经论,你不能修观,没有资格修观。「如所善思惟法内」,你一定是学习佛陀告诉我们怎么修不净观,「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就从那个角度契入。

  随顺圣教量是在什么境界随顺呢?「三摩地所行影像」。就在那个寂静的状态当中,这个「行」就是你内心活动的范围,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就是「造作」的意思。在什么境界造作呢?「影像」,这个影像是这样子的,譬如我们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在所行影像当中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就在这个佛陀的圣教量当中,深入的观察,然后产生坚定的理解:这个世间的确是寂灭相, 我过去是颠倒的,我过去看到一切法都真实,财富是真实的,眷属也是真实的,我的身体,我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管是能贪的这一个我,所贪的我所,都是真实的。这样子我们观察「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慢慢慢慢把我跟我所的执着给破坏,这是个胜解力。胜解以后,舍离心相,这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心又开始波动,又跟前面结合, 这个寂静的三摩地不相应。 这个时候把所观境舍掉,又恢复到无分别住。就是修止一段时间以后,修观;修观一段时间,再恢复到止,如是的重复。

  在这个《解深密经》讲一个譬喻,是观察、胜解、舍离心相。之前有一个人画画,他初学者画画。他画一个人,第一次画有一点像,但是不完全像,没关系这张不用,擦掉;再画第二次,画的更像,再擦掉;他不断的这样子重复画,总有一次画出的那个相跟本质相一模一样,一模一样。我们刚开始在修观的时候,依止圣教量: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时候,我们以空观的智慧来观察我们的身心,色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受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想行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我们这一念的心,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在剎那剎那生灭的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事情。这样我们随顺圣教观察的时候,就开始去动摇我们过去的颠倒,我们就开始动摇,这就是你一次一次的动摇,总有一次就把它给破坏掉,这是见道位,一念的相应见道位。所以这个修观就是观察、胜解、舍离心相,三个不断的重复。这以下讲到修观的转变。

  「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就在我们这个三摩地寂静当中,「能正思择」就是空观,「最极思择」是假观。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个寻跟伺就是一种观察,但是寻思是一种粗浅的观察,伺察是微细的,寻思是粗,伺察是细。换句话说我们修观有四种种类:或者空观、或者假观、或者粗观、或者细观,不断的去运用,这个是讲修观的方法。这以下讲了它所表现的功德。

  「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刚开始我们这样子观一段时间以后,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刚开始法义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我们内心动荡,很动荡的,因为它跟我们无始劫来的思想模式是相违背的, 这个时候我们很难随顺,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忍可随顺,虽然没有见道位,但是你内心能够随顺这个法义就是忍。若乐,这个乐就是法喜充满。所以佛法的这个宝,的确是一个功德的境界。我们看很多人在深山上修行,这个环境很差,衣服穿的很单薄,吃的也很差。但是内心当中法喜充满,内心真理的境界就不同。所以这个法的确是宝,就是它在心中运转的时候,这种功德的相状。若慧,这个慧就是对诸法实相的一种抉择, 智慧生起来。 这个慧它开出来就是两个:一个见;一个观。这个见是约着正见,就是闻思的智慧,深一点就是正观,就是毘婆舍那,禅定加持力,闻慧、思慧这是见;修慧就是观,是名毘钵舍那。观就是依止佛陀的圣教量,在我们的寂静心当中依止文字,观察、胜解、舍离心相,慢慢慢慢去消灭我们心中的颠倒,这个常乐我净四种颠倒。

  我们可以这样讲,就是说我们出家以后,这个三十七道品,就是戒定慧,以戒定慧为主。刚开始一定要先把戒法,戒波罗蜜持清净,这个身业、口业的过非先消灭掉,身的杀盗淫,口业的两舌、绮语、妄言、恶口。你这个戒波罗蜜,摄持身口清净以后呢,第二个动作就是修止、修观,尽形寿内心当中就是修止、修观。一方面持名念佛;一方面思惟观察这个三界的苦谛,一方面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思惟一段时间以后, 再恢复到佛号功德力,不断的重复。 一下子栽培念力,一下子培养信愿;培养信愿以后,就栽培念力,信愿持名、持名信愿,辗转增上,使令这个信愿持名三种功德,在内心当中不断的增长, 内心的光明, 不断的增长,取而代之的,我们无始劫的颠倒就慢慢慢慢的息灭掉。这是讲到持名跟修观的方法。

  答:出声念佛,如果是在大众当中打地钟,那当然随地钟韵调转, 因为地钟本来就是转韵调。那我们不一定要有自己的韵调,我们就随大众韵调。如果你自己一个人用功,不管是经行,不管止息都可以用,你自己可以尝试。那习惯以后,它就是一个很随顺的力量会推动你。那在大众当中,你自己有一个三三四,大众本来就有一个韵调,所以我们大众当中, 就随顺大众,止静以后,你的韵调就生起来,在心中三三四、三三四,不断的运转,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

  这个世间上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 你说他念佛念的很好为什么?他常念嘛,就这样子,那有人根性比较好,我就不相信谁的根性比较好,你经常栽培,这件事情就会出现,你不念,就是没有力量,世间上的事情,没有说自然会出现,没有这个事情,没有造作的因缘,那会出现,这个完全不合佛法的道理。不管是一个烦恼,或者一个正忆念,都是你创造出来的,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虽然是本性空,但是你不断的造作,它就是由生转熟,它就是一种强大的业力,这个业力就是有招感性。如果是贪瞋的烦恼,就招感三恶道;人间的善念,招感人间果报;如果这个念力是信愿持名,就是跟弥陀感应道交。所以我们内心的境界,你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因为是你自己创造的。

  这个意思就是说,佛法是很公平的一个道理,面对在前面的果报,是你自己创造的。三恶道是你自己创造的,你这一念心打妄想,你也不去管它、放纵它,它不断的一次一次的,力量一次一次来得更大,到临命终的时候,烦恼起现前,就到三恶道。你能够转念念佛,不能转,要他转,转过来以后,烦恼被你这样破坏,它势力就消失掉了,你就是跟弥陀感应道交了。所以你未来的生命,我要是讲,你不要去问谁,你说我下辈子要去哪里?你经常观察你的念头,你就知道你下辈子会去哪里,你知道,你应该要知道的,你知道你下辈子要去哪里,那你要不要去调整它,就看你自己,如果是恶法,已生恶,赶快消灭;善法赶快让它生起,这样子一定是离苦得乐。好!我们今天讲到这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