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62|回复: 5

[般若] 般若心经讲义【一】----圆瑛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18 18:18 编辑

般若心经讲义 圆瑛大师著   


自序


  夫实相般若,即自心之理体;观照般若,乃自心之妙用。体用不离于一心,迷悟自隔乎千里。迷者,非失似失;悟之,无得为得。但能回光返照,何难即相成空。法藏大师云:‘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不空之空,空而非断;不有之有,有而非常。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谓欤!’研味其言,巧深悟实相般若,无相无不相之理;故能将空有双融,真俗无碍,和盘托出。此经、文虽简约,义则幽深。揭六百卷之精华,为十二分之骨髓。余乙丑至泉州,重兴大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次年莆田县梅峰寺,请讲此经。以斯寺系余□派祖庭,是以往结法缘。为时匆促,援笔略书讲义一卷,并不分科。此稿为佛学书局流通已久,此次重印,特为增修,以广法施。惟愿见闻随喜,共入般若玄门;信解修持,同登涅槃彼岸矣。


佛历二千九百六十一年十月望日序于悟心堂


般若心经讲义序


  慈恩云:般若波罗蜜多者,大经之通名。‘心经’者,此经之别称,摩诃般若之心也。释尊现相人中,先说生灭因缘,令悟四谛之理。既除我执,未达法空。欲尽病根,方谈般若。心境齐泯,即是真心。以十有六之会,演六百卷之文。而‘心经’一卷,即从此会所出;故始无如是,终阙奉行。我中华所见者凡七译,以玄奘法师之本,最为流行。文虽简略,旨趣深玄。虽‘华严’之微尘数品,法华之十万余言,广略固殊,意义无二。吾闽圆瑛大法师,伸广长舌,现丈六身,深究宗门,广稽教部,树法幢于处处,悟玄蕴于生生。其在莆田梅峰兰若,徇缁素之请,说‘般若心经’,编成讲义,以作慈航。林子悦禅,信心佛法。欲将镂版流通,请序于予。予一凡夫耳,何敢题辞,姑就所知上者,略述数语,以当供养云尔。


晚学性言李升扬谨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甲一 解题目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此经乃大乘经,如来为发大乘心者说。是摄取大部般若,六百卷中之要义,故前无如是我闻,后无信受奉行。计二百六十字。其文虽约,其义甚丰。不仅六百卷般若之奥旨,收摄无遗;即一大藏圣教之要义,包括殆尽。实为成佛之指南,利生之法宝也。无论僧俗,均宜研究。
  今则先解题目,后释经文。题为一经之总,经是一题之别。题中之总纲既明,经内之别义自易。此题须分通别:前七字是别题,别在此经,方是此名,与诸部不同故。后一字是通题,通于经藏,皆名为经,与诸经无异故。
  ‘般若’是梵语,即印度语。印度人自谓是梵天苗裔,故其语称梵语。此二字乃翻字不翻音,字是华文,音是梵音。又即古来五种不翻中,尊重不翻。一、名多含不翻,如婆伽梵含六义等。二、秘密不翻,如神咒等。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五、此方所无不翻,如阎浮提等。
  般若二字尊重,有翻作智慧即轻薄,以智慧尚不足以尽其义。世间科学,亦有智慧,制造无线电,飞行机等。但能令物质文明进步,不能令生死轮回解脱;故仍存梵语不翻。
  若欲翻之,当翻妙智、或翻净慧,以是出世无漏法故。此般若妙智,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何以知之?昔日世尊,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三叹:‘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如来智慧,即此般若妙智。众生迷此,而成烦恼。诸佛悟此,而得菩提。
  般若有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此卷经中,所有文字,能诠观照工夫,而契实相妙理,故亦得称般若。依此般若,能出生死。
  观照般若,观照真俗二谛。依真成俗,全俗即真。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如本文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诸法,是照俗谛;一一皆空,是照真谛。真俗圆融,空有无碍。依此般若,得入第一义谛。
  实相般若,即第一义谛。无相、无不相,是名实相。何谓无相?无一切虚妄之相,何谓无不相?具足恒沙种性功德之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也。即见如来,即实相法身理显也。
  一切众生,皆具实相般若,皆当作佛。若无观照般若之功,则佛性埋没在五蕴山中。此经以观照为宗,故我说是成佛之指南。我等当知:实相般若并非他物,乃是人人本具,元妙元明之真心耳!此心具虽众生同具,迷则大都皆迷。若不回光返照,何以得破我法二执,而出二种生死耶?
  实相真心,生佛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迷真认妄,执妄为真,种种颠倒,所以久处轮回,无由出离。何以说众生迷真认妄?可试问于人曰:汝有心否?必答曰:有。再问心在那里?必以手指胸曰:在这里。此即迷真心认妄心之明证也。
将本有广大圆满,实相妙明之真心弃之,惟认色身之内,肉团假心为心,此一迷也。更执此肉团为真心,不知此心无有功能力用,但为妄识所托之处。若闻说此心无用,必起诤辩之曰:现前能思想分别,皆此心之功用,何以而说无用?然此等说话,又复错认第六识妄想心之功能,当作肉团心之功能。执此妄想为真心,又一迷也。
楞严经’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诚可怜悯。’


摘自佛门网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xinjing/xjqs/9193.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经,指示众生,依真心实相般若之体,起观照般若之用。由观照般若之用,契实相般若之体。照用功深,彼岸自到。实相真心,如镜子;我法烦恼,如尘垢;观照工夫,如磨镜;般若妙智,如镜光。
众生心中,本具大智慧光明,虽迷不失。即如镜子本具光明,虽为尘垢障蔽,光明不失。若肯用功擦磨,自可垢尽明生。吾人若肯用功观照,则静极光通,自可契入真空实相妙理。般若,乃六度之先导。六度者,以布施等六法,度悭贪等六弊之心。若无般若:安知广修布施而度悭贪?安知发心持戒而度过恶?安知修行忍辱而度嗔恨?安知常勤精进而度懈怠?安知深入禅定而度散乱?安知常起慧照而度愚痴?是知菩萨修行六度,舍般若无由起行,则般若之为功大矣哉!
  ‘波罗密’译云彼岸到,此则顺彼方言;若照我方,则云到彼岸。彼岸者,对此岸说。此岸,是凡夫生死轮回之地;彼岸,是圣人涅槃安乐之场。一切众生,不是定居此岸,彼岸人人悉皆有分。此心迷时,则居此岸;此心一悟,即到彼岸。迷即愚痴,悟则般若智照现前,由凡夫生死此岸,度过烦恼中流,而到涅槃彼岸矣。
  ‘多’字定也。此解与诸家不同,古解只有一二家亦作定解。因菩萨修行,必须定慧均等,不偏不倚,中中流入。定心若生法爱,则必用慧照以策进之。慧心若生智爱,则必用定力以扶助之。定爱慧策,慧爱定扶;即古德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定慧双修工夫也。又由般若之智,而到彼岸,即成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也。
  ‘心’,即人人本有,实相般若之真心;为万法总持,乃众生佛性。经云:‘大地众生本来是佛’;即指此心与佛无二无别故也。此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昔日楞严会上,佛问阿难,心在何处?阿难七审计执:一、计心在内。二、计心在外。三、计心伏眼根,而不留碍。四、计见暗见明,心分内外。五、计心则随合随有。六、计心在根尘之中。七、计一切无著。那知七计咸非,始终被破。不但肉团不是真心,即缘尘分别之意识心,也不是真心。若认识为心,无异认贼为子。必须照空妄心,则真心自可出障圆明,灵光独耀矣。此心即是般若真心,亦即如来藏心,涅槃妙心。上七字是所诠解竟。
  ‘经’字一字是能诠。诠上三般若之功能力用。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乃佛所说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又具常法二义:常则三世不能易其说,法则十界所能应遵其轨;故谓之曰经。
  又有一解,心经二字合之,谓此经二百六十字乃六百卷般若中之心经也。心为一身之要,此经为般若之要,故名‘心经’;亦如‘楞严心咒’之类。
  此经单法立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熟酥为教相。于如来五时教法中,第四时所说。如来十九出家,五载参方,六年苦行,三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而分五时:初、华严时,转根本无上法轮。二、阿含时,隐大施小。三、方等时,引小入大。四、般若时,转偏成圆。五、法华涅槃时,开权显实。此经系第四般若时所说。般若历时最长,计二十二年,共说八部般若,此‘摩诃般若’所摄,为大部之精要。故译出单行,令人易于受持。传至中华,凡五译。今从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先解题目竟。
摘自佛门网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xinjing/xjqs/9193.html

发表于 2014-1-18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是佛菩萨慈悲方便众生学佛的一块敲门砖。心经功德无量。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19 11:01 编辑

甲二 释经文
  乙一 显了般若
  此经按施护译本,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菩萨之说,即是佛说。故结集家叙引菩萨自行甚深般若为发起序。又为修学甚深般若者之模范。此文若不引舍利子所问一段因缘,观之莫明说法之由序。
  丙一 经家叙引
  丁一 明能观人
  观自在菩萨,
  ‘观’字,应读去声;非眼观之观,乃心观之观。即是以自心本具般若妙智,观照身心世界之境,破除我法二执。‘自在’者,即智照无碍。观有不著有,观空不著空;心能转物,不随物转;空有无碍,得大自在。一切众生,不能起智观察,但用眼观。所以被境所迷,为物所转,心有挂碍,不得自在。‘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因地中修反闻工夫,而得耳根圆通;解六结而越三空,获二胜而发三用;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自修自在;又得无作妙方,自在成就:寻声就苦,普度众生,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得大自在,此度生自在;故名观自在。又名施无畏,能以无畏之力,施诸众生。
  ‘菩萨’二字,梵语菩提萨埵,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今称菩萨者,从略也。乃是发大心修大乘者之称,小乘罗汉辟支佛,不能当此之称。今世人称土地城隍亦称菩萨者,讹也。按觉有情三字,当据菩萨修行,作三种解释:
一、约自利释:虽已分证如来觉道,尚有识情未尽。
二、约利他释:普觉十方法界,一切在迷有情(有情,即众生之别称)。
三、约两利释:上求无上觉道,下化一切有情。具此三义,故称觉有情。亦称大士、开士、法王子。菩萨六度齐修,万行繁兴。三违本愿,普度众生。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宁可损己,专为利生;正是入世。有人说,佛教以出世为宗,是消极与社会国家无益。他不知佛教有大乘故也。大乘菩萨,不但入世,常在异类中行;驴胎马腹,是其行处。又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常在苦趣,救度众生;其积极为何如也。
  丁二 明所修行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菩萨因地所修清净法行,用耳根工夫,反闻闻自性。‘深’者,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一时清净。‘般若’乃三德之一,由自性法身德真理之中,本来具足般若德之真智。修行般若德,自可得解脱德之大用。行深般若,即以真智照真理,工夫深造之境。真理如摩尼珠,真智如珠之光;智不离理,如光不离珠。大用,如珠光照。

‘照见五蕴’二句,即真智所发之大用也。‘波罗密’,华言到彼岸。既行深般若,则真智契真理,智光不外泄。六根对六尘之境,如镜照像,不生爱著。既不爱著,自不作孽受苦,故可离生死此岸,而到涅槃彼岸。‘多’者,定也。梵语三昧,又云三摩;即观自在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之圆通大定也。‘时’即定慧均等,寂照不二,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三 明观行境
  照见五蕴皆空;
  ‘照’即般若智照。‘见’即圆明真见。非同众生黏妄发光之妄照,随尘流转之妄见。‘五蕴’古译五阴,玄奘法师译为五蕴,各有取义:阴者,盖覆义;蕴者,积聚义。若合二义解释,则更为明显。由积聚五者覆盖真性,致令真性埋没于五蕴身中。正所谓:五蕴身中有真佛,无奈人人不自识。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色,质碍义:即是众生世界,内外四大之色法。受,领纳义;即是受心所(心所即心使,心之所属)领纳前尘诸境界。想,想像义;即想心所取所缘境界之分剂故。行,迁流义;即思心所念念相续,迁流不住故。识,了别义;即八识心王了别一切所缘之境。因此五蕴盖覆真性,般若智光不得透露。妄执身心世界,悉皆实有。不知性本真空,所以妄生贪著,不能看破,常沉生死苦海。菩萨照见五蕴,一一皆空,不仅无相之受想行识是空,即有相四大和合之色亦空。四大者,地水火风也。四大为生人物之本,一切皆由四大和合而成。如现前桌上花瓶,先由地大之土,和以水大成泥,方可为瓶。加以火大烧之,烧时必加风力。人亦四大和合所成:皮肉筋骨属地大,精血痰泪属水大,周身暖触属火大,出入气息与运转属风大。四大和合,虚妄名生。四大别离,虚妄名灭,人若死时,风大先散;何以证知?鼻中无气息,手足不运转。次则火大而散,周身冷触。若不收敛,水大则必流溢于外。地大之皮肉先化,筋骨后销,到底成空。此但约灭色归空,浅近之空理。究竟现在世界众生,五蕴之法,犹如梦境,当体即空。众生之不悟是空者,因无般若智照,妄生执著,如梦中执梦境为实有;梦境岂不是当体即空乎?然此种譬喻,恐犹疑惑;谓现前所见之世界众生,非夜间梦中所见,乃是日间大众公共所见之境,何得比例?这等正是梦话。当知一夕之梦为小梦,一生之梦为大梦。不悟,都是在梦中度日。古人谓大梦谁先觉,即此义也。一觉则般若智照现前:无我相,则色蕴空矣;无我见,则受想行识四蕴空。身心世界一一皆空。
  丁四 明观实效
  度一切苦厄。
  ‘度’者,脱也。‘切’字,去声读之,非切物之切。‘一切’者,包括无余之义。界内有见思烦恼之苦,分段生死之厄。界外有无明烦恼之苦,变易生死之厄。若照见蕴空,超登彼岸,自可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二 正说般若
  丁一 断疑情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是佛上首弟子。舍利即鹙鹭,是其母名。其母眼目伶俐似之,故以名焉。连母而称,故云舍利子。‘弥陀经’云舍利弗,弗译意即是子,此华梵合称。于佛会下,智慧第一。初在母胎,即能寄辩母口。七岁登论台,论胜各国论师。后从沙然梵志学道。迨至沙然逝世,闻佛因缘之教,心得开解,从佛出家,证大阿罗汉果。此经会上,问观自在菩萨,修学甚深般若法门,为发起众,菩萨特呼其名而告之。一则答其所问:再则以般若真空妙理,非大智莫能领荷。
  色不异空四句,是断疑生信。正断小乘疑,兼断菩萨疑。断小乘疑有二:一、小乘人修我空观,照见蕴中无我,但得我空,而五蕴之法不空。是则蕴异于空,故告之曰:色蕴自信本空,不特我空,色蕴亦不异空,空亦不异色。二、小乘人灰身泯智,住在偏空涅槃。以即色非空,灭色方空。是则色空不即,故告之曰:色性本自真空,不待色灭乃空,色蕴亦即是空,空亦即是色。断菩萨疑有三:依‘宝性论’。空乱意菩萨,有三种疑:一、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今明色不异空,非空在色外,以断彼疑。二、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今明色即是空,非灭色归空,以断彼疑。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今明空即是色,不可以空取空,以断彼疑。
  此中意义,色空不异。以色是幻色,故不碍空。空是真空,故不碍色。互不相碍,故得俱存。此即双照二边也。
  色空相即。以色夺空,则空泯;以空夺色,则色泯。互夺两亡,自他俱泯。此即双遮二边也。合之则遮照同时,全归中道实相妙理。无奈此理,小乘之人,权教菩萨,未尽明了。故观自在菩萨特告舍利子,指示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色,即色蕴,外之世界,内之根身,皆色蕴摄;以有形段可见故。然虽有形段可见,究非实有,乃是幻色。如病目见空中华,空原无华,病目妄见,虽有种种华相,虚幻不实,当体是空。众生所见世界根身,内外诸色,亦复如是。因心眼被无明障翳,于本来无相真空之中,妄见种种身界诸相幻现。虽见诸相,皆是虚妄,举体全空,本非真实,故云不异空:如空华体与虚空毕竟何异!
  ‘空不异色’者,众生迷自性真空之理,幻成种种色相。空性虽然不变,而有随缘之用。如世间空中,日照则明,云屯则暗,气凝则浊,霁晴则清。随日云气霁之诸缘,而成明暗浊清之色相。虽成诸色,空在色中,故云不异色。又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即不异义也。儒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极空也,太极之后,皆从空所生之色。空含一切色,故云不异色。又不异,可作不离解。
  ‘色即是空’者,身界诸色,即是真空,不待灭色之后方空,当体本来即空。喻如镜中之色像,虽有色像可见,本非实有,故云即是空。又色空相即,圆融无碍。地大色也,不可说色不是空。如若有人,掘地一尺,则有一尺虚空,掘地一丈,即有一丈虚空。所有虚空,本在地大色中,并非掘土之后,另有虚空,从外而入;是知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空非顽空断空。空乃自性般若真空,色亦自性真如妙色。空中本具一切色法,‘楞严经’云:‘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色二法,譬如水之与波,空即是色,如水即是波。波水虽有二名,波水其实一体。空色亦复如是,故曰空即是色。能明此理,则终日观空非空,见色非色,自可色空无碍,得大自在矣。
  凡外小乘,都认色是色,空是空。不知色空不异,色空相即。苟能修般若观行,了知色不异空,自无声色货利之可贪,亦无五欲尘劳之可恋,此则顿度凡夫之苦。了知空不异色,则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不动于本际,而作诸佛事。居空而万行繁兴,涉有而一道清净,此则顿超外道小乘之执。了知色空相即,平等一如,则念念度生,实无众生可度,时时求佛,不见佛果可求。此则超越菩萨,顿登佛地,而到究竟彼岸也。色蕴一法,能作如是观,其余四蕴,应念圆明,势如破竹;第一节已破开,别节自易。故下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若空,五浊自超。只在吾人一念观心为主耳。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上明色法,此明心法。‘受想行识’,四皆属心。‘亦复如是’者,谓非独色空不异相即,而心之与空,亦可例推;彼此不异,递互相即矣。如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等。一断疑情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