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若有人能攝護諸根。身四威儀不作諸惡。能堪眾苦不作邪命。當知是人則能具足屍波羅蜜。若於輕重戒中等生怖畏。雖遭惡時不犯小戒。不令煩惱穢汙其心。修集忍辱。當知是人則能具足屍波羅蜜。若離惡友令諸眾生遠惡邪見。知恩報恩。當知是人則能具足屍波羅蜜。 佛说,能摄护自己的诸根,四威仪中不犯戒、不作恶,能堪众苦,不做邪命之人;邪命就是用身口意做一切邪事,当知是人所得持戒。轻重戒中,要受五戒就是五重戒,要受八戒就是八重戒,剩下的为轻戒。不犯轻戒,不生烦恼。持戒的人还要做到以下这些;不污自心,修行忍辱;远离恶友,远离邪见,知恩报恩; 若為善事不惜身命。罷散自事營成他事。見罵詈者不生噁心。當知是人則能具足屍波羅蜜。若見如來所開之處如本持之。護眾生命不惜財命。乃至命終不犯小戒。雖得微妙七珍之物。心不生貪不為報恩。以善加人為憐湣故。受持禁戒。既受持已善發大願。願諸眾生悉得淨戒。當知是人則能具足屍波羅蜜。 为做善事,不惜身命;帮助他人做事,对方不领情,又打又骂也能忍;生活中,为保护他人,不惜自己身命财;是人虽得微妙七宝,也不生贪心,也不为报恩,以善待人,就是无私帮助不相干的人。这才是受清净戒,发大悲心,是人具足持戒无极限。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具屍波羅蜜是不為難。在傢俱足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出家菩萨具足持戒无极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具足持戒无极限,实是为难,有多恶因缘缠绕。 優婆塞戒經業品第二十四之一 善生言。世尊。諸佛如來未出世時。菩薩摩訶薩以何為戒。 善生向佛请法说,佛未出世时,行菩萨道的人以什么为戒呢? 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時無有三歸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無能分別說者。過去佛說流轉至今。無有漏失智者受行。善男子。眾生不能受持修集十善法者。皆由過去不能親近咨承佛故。 佛说,佛未出世时,没有三皈依和戒律。一些菩萨行人,以辟支佛的形象出现,修十善法。十善法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那时就以十善法为戒。菩萨行人修十善法以后,这个世界才能成为佛的诞生地和发源地,出现佛法,承传佛法。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有雜心。雜心因緣有雜煩惱。雜煩惱故造作雜業。雜業因緣受於雜有。雜有因緣受於雜身。善男子。一切眾生得雜身已見於雜色。見雜色已生惡思惟。是惡思惟名為無明。無明因緣生於求心。名之為愛。因愛所作名之為業。是業因緣獲得果報。有智之人能破析之由內煩惱。外有因緣則能系縛。修十善已則能解之。是故如來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分別演說十善之法。因十善故世間則有善行惡行善有惡有乃至解脫。是故眾生應當至心分別體解十善之道。若有風雲為持大水阿修羅宮大地大山餓鬼畜生地獄四天王處。乃至他化自在天處。悉因眾生十業道故。轉輪聖王所有四輪金銀銅鐵。七眾受戒求三菩提。亦因十善業因緣故。是十善業道因緣故。一切眾生內外之物色之與命。皆有增減。是故智者應當具足修十善道。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杂心,即心里都有很多念头。杂因缘感召杂心,然后又有烦恼。烦恼感召杂业,杂业产生杂有,即八苦;然后受于杂身。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杂因、杂业感召的杂身。一切杂身,见于杂色,产生善恶思维。因为,我们见到不同境界的时候就分别,就是杂见、杂思维。人人皆有佛性,可惜被无明烦恼所遮盖,杂恶果感召于杂身。有智慧的人,这些都能破解。内有烦恼,外有因缘,修十善法以后就可解脱。只有修十善法为基础,才能破除我们身体这些恶因缘和无明烦恼。所以,佛初证菩提之后,分别说十善法,用十善法教化世间,也易于被世间接受。若直接说修道成佛,没人会听、会信。凡是修行证道的人,都具足十善法业道因缘,再修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凡是堕三恶道的众生,都具足十不善法业道因缘。 若諸眾生少壯老時。春秋冬夏所起煩惱各各別異。小中大劫所起煩惱亦複如是各各別異。眾生初修十善業時。得無量命色香味具。因貪嗔癡一切皆失。是十惡業道因緣故。時節年歲星辰日月四大變異。若人能觀如是事者。當知是人能得解脫。眾生皆由苦因緣故則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觀善惡。如是觀已修十善法意行。十處故名十道。身三道者。謂殺盜淫。口四道者。惡口妄語兩舌無義語。心三道者妒嗔邪見。是十惡業。悉是一切眾罪根本。若諸眾生異界異有異生異色異命異名以是因緣應名無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為業不名為道身口七事亦業亦道。是故名十。是十業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從是而得善惡二果。亦是眾生善惡因緣。是故智者尚不應念。況身故作。 因为,众生少青壮老时,结合春夏秋冬所起烦恼各不一样;小中大劫也都不一样;杂身、杂果不一样,所受因缘果报也不一样。所以,解脱也有多种。众生有苦因缘,才对十善法生信心;既生信心,才能观察善恶;观察善恶以后,知因知缘,应修十善法。众生的思维念处,行十善法,才产生十道;从地狱到佛,有四圣道加上天人以下的六道。因为恶因缘,才有三途六道。十善业与六道轮回有直接关系。 若人令業煩惱諸結得自在者。當知即是行十惡道。若有能壞煩惱諸結不令自在。是人即是行十善道。若人始設方便。若先不思惟當時卒作是人不得業所攝罪。是故智者應當勤修十善業道證四真諦亦複如是。作期為惡若失期者亦不得罪。是故智者應修十善。因是十善眾生修已。增長壽命及內外物。煩惱因緣故十惡業增。無煩惱因緣故十善業增。 如果人烦恼不得解脱,当知是行十不善法。对于行十不善法的人,诸佛菩萨都设方便,慢慢引导,逐渐转化。古德有句话,众生迷时佛是魔,众生悟时魔是佛。就是说魔、佛受各自心境所转。事实上,魔王多是菩萨示现,各自任务不同。 善男子。是十業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根本者。若有他想有眾生想。若以疑心斷其命根。若動身作相或口說殺。是名根本。求刀磨利置毒作索。是名方便。殺已手觸稱量提持。若自食啖若與人食。得物用度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心不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是他財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心移置異處。是名根本。若壞垣牆咨問計數。置梯緣牆入舍求覓。乃至手觸是名方便。若得物已負擔藏隱。任意施與賣用賜遺。歡喜受樂無有慚愧。心不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是婦女系屬他人起於他想。若以疑心作非梵行。是名根本。若遣使往若自眼見。若與信物。若以手觸。若濡細語。是名方便。若事已竟遺以瓔珞。共坐飲食歡喜受樂。無有慚愧。心不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于大眾舍離本相。若于三時若二時中虛妄說之。是名根本。若于先時次第莊嚴構言語端。或受他語起往彼說。是名方便。若事成已受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於憍慢。是名成已。是妄語中雜有兩舌能壞和合。是名根本。若說他過及餘惡事。言和合者必有不可。若離壞者則有好事。是名方便。和合既離受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變容色惡口罵詈。是名根本。若聞他罪莊嚴辭章。起去到彼欲說是惡。是名方便。若罵詈已還受他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說欲事非時之言。是名根本。若歌若頌無義章句。隨人所憙造作百端。是名方便。若教他已還受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於他財物生貪欲得。是名根本。發煩惱心是名方便。作已得財任意施與。歡喜受樂複向餘說。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打罵人是名根本。若捉杖石問其過罪。是名方便。打已生喜受取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誹謗業因果真諦賢聖之人。是名根本。若讀誦書寫信受邪書讚歎稱譽。是名方便。受已向他分別演說。增其邪見受邪財物。任意施與歡喜受樂。無有慚愧不生悔恨。自贊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或複有人於十業道。一時作二。妄語兩舌。或一時三。所謂妄語兩舌惡口。又複有三。所謂邪見惡口妄語。如是說者即是無義。是名為四。嗔之與貪不得一時。其餘八事可得一時。雲何一時。六處遣使。自作二事。一者淫他妻婦。二者謂無業果。先作期要一時得業。是十惡業。或得作色無無作色。或有作色及無作色。若無方便及成已者。則得作色無無作色。若有莊嚴及成已者。則得作色及無作色。是十業道有輕有重。若殺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寶物。于所生母及羅漢尼作非梵行。妄說壞僧是名為重。 佛说,要修十善法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根本;二是方便;三是成已。根本是做善事或做恶事,心里是怎么想的。方便是做事前做没做准备,比如要杀人,得准备刀枪等工具。如果成功作案,是成已;否则是未遂。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小偷,本来没预计作案,只是经过商店或车站,顺手就偷了,也为方便。即只有根本,没做准备,也成已。有的人本没想偷,但有这个方便,顺手就拿走了,也是成已。不管做没做准备,这种不应该做的事,都不能去做。否则,就不能修十善法。 在十善业中,还有同时作几业的人,即一时为三。比如在妄语中两舌,说着说着绮语和恶口也犯了。这些都是无义语,开玩笑就愿意带脏字,让人听了污耳朵。说话一定要谨慎,不要贪图一时之快随意妄说。不但自己不做,也劝他人不做。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身处什么境地,什么社会地位等,都不能见他人妻子好,欲据为己有。如果以为没有因果报应,轻贱女性,恣意妄为,属十不善业。这种情况,有色心就属成已。八识田里种下不善的种子,迟早要成熟受报。所以,一定注意。 另外,在家人挑拨出家人之间关系,破僧团六和,业报极重。在家人到庙上去,对师父和其他师父一定平等。若自己的师父与其他师父有什么摩擦,不要参与帮着出主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