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66|回复: 41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无量寿经玄义讲记18集


无量寿经玄义  (第一集)  1989/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02-014-0001

  今天我们利用这次的机会,跟诸位在一起研究净土宗里面最重要的第一经,就是《无量寿经》。这部经黄念祖老居士有一本批注,我想这个批注每位同修都有了。可是我们这次的研究并没有完全依照这个批注,他这个批注是在一个非常的状况之下写成的,所以与古德注经在体例上有一点不相同。他的方式都是引用前人的解释,就正如同一部《无量寿经》大辞典一样,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是有很大的贡献,也有很大的帮助。前面这段玄义非常重要,这个玄义是古着里头没有的,我们要想对于老居士在净宗修学上的认识,读他的玄义就能够看得出来。我们这几天重点就是在研究这部分。

  在去年,我们印了这个小册子,也是在此地跟诸位做十天的研究,不知道你们有几位同修没有参加过这个研究会?这个小册子就是根据黄老居士的批注编写出来的。因为他的批注内容非常的丰富,要详细来解释是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把它重要的摘录出来,摘录成一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讲起来也需要二十个小时,便于讲席当中能用编这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印得很多,如果要没有的话,跟达拉斯要,达拉斯那边应该还有这个书。

  这次的研究我们就用这个提纲,内容都在批注里面。不过这是事隔一年,一年前我们在此地也是用了十天的时间来讨论这个科目。今年我到此地来之后,最大的一个感触,这个感触不仅是在美国、在台湾、在东南亚、在香港,可以说普遍的存在,就是佛法已经乱了;这也正如同我们李老师在往生之前给学生们嘱咐,他说「天下大乱」。佛门也不例外,现在是大乱,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乱了。这个「乱」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乱从哪里乱起?从观念上乱起,从想法、看法上乱起,这个事情麻烦就大!

  在过去,可以说是一百年以前,或者说七十年以前,那个时候乱是刚刚开始,但是还有原则可循。在东方,大家的看法、想法总还是以孔孟、以佛法为一个基础,作为一个标准。虽然有偏差,距离这个标准不至于太远,这是七十年前中国人都还念过四书五经,都有这个观念。七十年前的西方人,绝大多数只相信上帝,所以西方人的想法、看法还有一部《圣经》做他的标准。但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固有的文化、教学已经背弃得干干净净。在西方,纵然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也不相信有上帝,人类登陆月球之后,可以说给一般人心目当中上帝已经打了许多问号。于是乎东西方的这些人们,思想上就造成了重大的混乱,思想一乱,就会影响到行为,行为一乱;换句话说,就是天下大乱。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劫难,最大的灾害,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都能够见得到,这是非常不幸的一桩事。我们正好生在这个时代,所以特别要提高警惕。

  人生最高的享受,也可以说是真正讲离苦得乐,这是佛法修学的标准。苦从哪里来?你要找那个苦的根源,可以说就是思想、见解错误,错了,那就是苦的根源。我们想法、看法就有了偏差,有了错误,这是苦本,是苦的根源。乐从哪里来?乐从你的看法、想法正确,没有错误,愈是正确就愈快乐。这就是佛经常讲的正知见与邪知见。正知见跟邪知见有什么标准?这个标准在中国无论是佛法,无论是世间法,在中国世间法就是讲孔孟、老庄,但是依然是以孔孟为主流;可以说儒跟佛是一个标准,都是讲本性。愈是与性相应、相接近的,这个思想境界就正确的,与真性相违背的,这是错误的,所以用这个来做标准。

  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曾经两次说到,讲到「性相近」,这个讲法正确。性相近就是讲一切众生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差不了好多的,这是孔老夫子说的。孟子是讲「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是孟子讲的。讲「性恶」是荀子讲的。孔老夫子没有说性善恶,只说这个性相近,大家都差不多。所以孔老夫子讲性是讲的本性,性相近;孟子与荀子讲的性是习性,我们讲「习惯成自然」是习性,不是讲本性。习性里面有善有恶,本性里面是相同的。所以他跟佛法非常非常的接近,都是以这个为标准。

  佛法修学其目的就是求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禅宗提出来的名词。其实不仅是禅宗,佛法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以见性为修学的目标;换句话说,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之所以有这么多宗派,有这么多法门,只是求见性的手段方法不相同,方向目标决定是相同的,所以佛法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门确实是平等的,但是虽然法门是平等,没有高下,但是这里面确实有难有易,这就讲难行道与易行道。难与易实在讲,还不是产生在法门上,我觉得法门里头没有什么难易,难易发生在哪里?发生在我们习性上,本性里头没有,习性里头有。习性里头无始劫以来我们这个习惯,这个东西麻烦事情,我们这个习惯,实在讲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所以佛经常讲「无始劫以来的习气」。

  这些习气我们怎么晓得?实在说如果你要是从作梦,梦境里面细细去体会会发现。我们作梦有时候做了胡里胡涂的梦,从来没想到这个事情会梦到,这些是什么事情?这是从哪里来的?决定是有原因的。在佛法说你阿赖耶识里头如果没有种子,决定不可能有这个事现前;那我们在一般社会里面讲意识。你这个意识里面决定有种子,因为在梦中的时候,你控制你自己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那个种子它就起现行,就现相,所以梦是这么来的。有许多事情我们这一生当中从来没有经验,会在梦中发生,那个必定是前世的,或者是再前生的,无始劫以前的。如果过去世没有这些习性,你怎么可能会去作梦?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验得出来,确确实实我们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生生世世这些善恶习气很重。

  这些习气在佛法里面讲就叫做业障,就有障碍!那个障碍多,你看哪个法门,他这个业障确实把这个法门障住了,这个法门对我们来讲就困难、就难学了。有些法门这些障碍障不住,障不住,这个法门对我们来说就容易。所以难易不是法门本身,法门本身的确还是平等的,他讲难与易是我们自己根性,否则的话,有些人学那个法门为什么很容易就成就,我们去学为什么就不行?可见得不是法门有难易,这的确是产生在我们自己本身上,也就是本身的习气障碍。这桩事情对我们修学成败关系非常大,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我们自己选择法门不能不慎重。法门选择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又如何来建立?这就是我们选择法门关键的所在。佛法既然那么样着重于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真心、本性、真如,名字不同,事实上是一桩事情,就是真心!所以禅宗讲明心见性,实际上就是恢复我们本来的真心。真心就是本性,你能够真心用事在佛教里头就叫做成佛;所以一切众生他不是用的真心,他用的妄心。你会用真心,那你就叫做佛。所以佛跟众生的差别就是一个会用真心,一个用妄心。

  什么叫真心?在净土宗里头最简单的讲法,真心就是清净心。你心清净就是真的,你的心不清净就是虚妄的。这句话净宗很重视,其实禅宗也不例外。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给五祖提出他悟的境界,第一句话就是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这个话要用现在话来说,怎么会想到,真如本性本来是清净的!这他见到的。他说了五句,这是第一句。你才晓得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心本来清净,所以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一切法门选择就有了门路。

  也就是说,这么多法门摆在我们面前,我选择这个法门,能够确确实实恢复我心地的清净,那这个法门就很对我的根性,这就契机。如果选择这个法门,我修来修去,心得不到清净;换句话说,这个法门我有业障,我有障碍,不适合我修学。所以契机就正对着我们根性的法门,必然会收到这样一个效果。就是你的心,你最初来勘验是一年比一年清净,再进步就是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能够到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我可以告诉诸位,你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拍拍胸膛我决定往生。为什么?这个感应非常显著。功夫再要进展,那就是一天比一天清净,那不得了,到这种那真是祖师大德,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普通一个人能够觉察到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这样的人决定是上品往生,纵然不是上品上生,他总是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决定是上三品,他会觉得月月清净,这样才有效果。这是我们选择法门,你要注意到的。

  不要去批评一个法门,你去学学看,试试看,有没有这个效果。妄念的确少了,烦恼少了,就是分别执着少了,贪瞋痴慢少了,心逐渐逐渐定下来,看到一切境界不计较了,不要在这个境界里面计较是非人我,不去计较了;也不会在境界里计较得失好恶,不计较这个;他心在境界里能够很清净、很平淡,这是非常好的现象,非常好的境界,这就是你功夫得力了。这是说明我们怎样去选择法门。

  其实,佛法传到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在大体上来分不外乎禅、净、密这三样,在今天世界上流行的最为普遍。现在对于教下研究的人已经不太多了,为什么?因为现在人的观念第一个要求新,第二个要求变,第三个要求快。要求新、要求变、要求快速,教下是要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教下在今天不容易振兴,正如同儒家、道家,只有极少数专门的人在大学哲学系里面去研究个几年,不能普及到这个社会。所以今天这个教里头无论是华严宗、天台宗、唯识三论研究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太少太少!

  在佛门里面,说老实话要符合这三个条件,要求新、求变、求快,还的确禅宗、密宗、净土宗很符合这三个条件,于是这三个宗派就普遍流传到全世界。但是这三个宗派里面,诸位要特别了解,这三个宗派里头,在现在的社会里头有正、有邪,我们要把这个辨别清楚。我们不能说禅宗不好,不能说密宗不好,禅与密都非常非常了不起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楞严》上所讲的「邪师说法」,禅里头如果邪师说法,禅就变成邪的,邪法不是正法。密里头如果是邪师说法,那个密也是邪法不是正法。这正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没错,那讲的人把它讲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我们能不能看得出来?能,只要你细心。如果你接受他的教导,真正能够得到清净心,得到觉不迷,正不邪,清净不染,那它就对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正确了。如果我们跟他学习得不到这三条,就是觉正净我们得不到,那么他教的那个就有问题。所以你如果很冷静从这些个地方体会,邪正不难辨别。

  但是今天修行人,实在讲很不容易,如果自己不是大善根、大福德,在这个时代很难成就。为什么原因?因为我们的大环境不好,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你免不了要跟这些环境接触,你会受这些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严重。所以我们修学环境比不上古人,古人的修学环境,说实在话非常单纯,的确环境上它能够帮助你六根清净。

  所以你到中国大陆去看一看,寺院丛林都是建在山上,高山上。在从前,交通工具根本没有,你要到寺院里面去参访,走路要走好几天!从山下要到那个寺庙上,走到寺庙还要走三天。像九华山就是如此,你走到九华山下,到地藏菩萨那个庙要走三天。它都是石阶,几千阶!很不容易走上去。所以在山上修行的人,那个时候没有报纸、没有杂志,也没有无线电广播,他对于这个山下的事情,他不知道,山下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必须有人上来,才带来消息来,才晓得这发生什么事情。

  在过去这个社会,除了修行道场建立在山上,一般住在乡下的,有很多乡下的乡下人,就是邻近一个村庄,老死不相往来,他活动的空间就那么一点点大,他心多清净。不像现在人,每天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芝麻大一点的事情,天下事情发生了,我们统统都晓得,这个头脑里头都印上。您说这个头脑里头一天印多多少少这些我们可以不必知道的这些问题,这是什么?思想上的染污。现在人知识要丰富,天下事样样都晓得。样样都晓得如果你心能够得清净,能够如如不动这好事情,那是智慧。如果你没有这个定功,你知道太多,就是烦恼太多了。所以古人讲「知事少时,烦恼就少」。你知道事情少,烦恼就少了。「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所以古时候修学的环境就是接触得少,你认识的人也少,你知道的事情也少,心当然就清净了。

  所以佛法修学首先要训练清净心。心到真正清净了,佛法里是要开放的,儒家也开放,叫什么?叫参学,就是到处去旅行去了。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时候叫你样样都知道,知道是什么?知道是智慧。你心地清净,你知道的事情多,你能够分析,你能够判断,决定不会有错误,所以那是无量的智慧。现在人没有这个定功,都是分别执着妄想,知道得愈多,真的烦恼愈多、妄想愈多,他心怎么能安静下来?

  这是说明我们现在的大环境不如古人,古人在那个环境里面,还讲求五年学戒。儒家的小学是训练什么?就是训练清净心,从小孩就培养起。现在我们晓得这个理论非常非常好,能做得到吗?没有人做,现在是做不到!这已经变成历史上的名词了。纵然说我们自己家里头的小孩,我们想这样做,不可能,为什么?他离开家出去跟别人混,人家不是这样教我的,你为什么这样教我?他不懂得,所以无法接受。换句话说,儒跟佛,说老实话都断了,在根本上就断除了。

  儒家小学从七岁开始,所以七岁就外傅,傅是师父。中国在过去的社会,每个家庭内外是有分的,通常再小的家庭住四合院,四合院就分内外,两面的厢房这是外面,所以老师叫西席、西宾,住在西面这个厢房,这是客房。东面就是主人,所以东道主,东面是主人住的,西面是客人住的,看老师为上宾。七岁的小孩就离开父母,完全跟老师。不仅是老师要教导他功课,生活都要跟老师在一起,所以他是接受生活教育。

  小学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教什么?教他洒扫应对,教他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也就是小学教育的教学宗旨,就是五伦八德,人与人的关系,教这个。从小培养他这个概念,所以他一生的想法看法有一个标准,他小时候培养的这个标准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所以小学着重在德行、言语。

  孔老夫子教学的四科(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就是道德教育。第二个就是言语,这两条是在小学完成。除此之外,小学教育着重于读诵,就是背经。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要的东西老师选择出来,让学生背诵、读诵。所以教童蒙,童蒙就是十二岁以前这小孩是不讲课文的,就是叫你背。能够背过之后,再背遍数。通常在我们中国过去教学的标准,天赋很高的(就是很聪明的人)背一百遍。你这个书会背了,会背了从头到尾背一百遍,为什么背这么多遍?你一生都不会忘记;中等天赋的人大概是一百五十遍到二百遍,根性最差的人要背三百遍到四百遍。这是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法,目的都是叫你一生不忘记。像我们台中李老师就受过这个教育,所以你看他写文章,八、九十岁的时候写文章,引经据典,他不要去查参考数据,不要去查原文,他小时候统统背过。他写出来的,你去找原书查对,一个字不会错。这就是你一生受用不尽,也是你一生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因为他读得遍数多,记得太清楚,起心动念他就想到:孔老夫子怎么说的,佛怎么说的。他这个印象立刻就能够现前。确确实实他就能够约束自己,规范自己,这是读诵的利益。

  到十三岁之后,进太学,太学里面就是研究讨论讲解。所以中国过去教学分两个阶段,小孩的时候不懂事,记忆力好就专门利用这个记忆力,叫他把所有应该记的东西统统在这个时候都记住。到了十三、四岁慢慢理解了,开解的时候,这再跟他开解,跟他研究讨论,他把教学分成这两个阶段。同时一天叫他念几百遍书,他就不胡思乱想了。所以这个方法实在讲是训练他的根本智,也就是训练他清净心。否则的话,小孩喜欢玩,他会想着点子去玩去了,一天叫他念几百遍书,他没有法子了,他没有法子胡思乱想。用这个方法从小就训练他清净心,就训练他定力。

  所以一般看起来,你拿中国在一百年前东西方的小孩一比较,你就能非常显著看出来,中国小孩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的,外国的小孩活活泼泼,比不上他的活泼;但是如果论智慧,外国人比不上中国。在活泼外表,中国人比不上外国,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优点。所以中国人能够深思远虑,眼光能看得很远。今天两种教学的得失后果,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两相一比较,我们能够肯定中国过去那种教学是成功的、是有价值的,西方民主自由放任,这个后果是不堪设想。这些地方实在是让我们很冷静的去思考、去观察,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在佛门里面无论在家出家,初学就五年学戒。五年学戒就是五年基本教育。基本教育里面也是着重于生活教育,跟儒家小学教育洒扫应对实在讲没什么两样。你到寺院里边去想学佛,一开始这五年当中,你就替寺庙做工,一切劳役的事情你统统都要做。因为佛教到中国来之后,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化了,不再是印度那种方式;印度是托钵的制度,到中国来没有托钵了。佛教一到中国来就接受帝王的供养,就没有托钵了。到丛林制度建立之后,百丈大师提倡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所以像种菜,这是非常之普遍,种这个杂粮,挑水、砍柴、洒扫当然就更不必说了。寺院有那么大的环境,清洁,实在讲寺院的确非常干净,你到里面去,的确是一尘不染。这些工作谁去做?绝对不是去雇人去做去,是这些初来学佛的人他们做。期限五年,五年以后那由新的来接替,接替你就可以不必做这些粗活了,你再可以研究经论。所以初五年是要替常住服劳役。

  这个服劳役实在讲是我们佛门讲的修福!修福当中又修慧,福慧双修。修慧怎么个修法?修慧是读经,所以中国过去寺院丛林跟现在道场完全不一样,的确它有道风、它有学风。这是寺院丛林的特色,所以学风就是他专门修学哪些经论,实在讲就像我们现在教育里头专科大学,这个科目好像在全国它是第一,它是专修专弘。比如讲五台山,贤首宗他们是华严专门大学,专学华严的。所以说在中国全国,你想学《华严》到哪里去?就到五台山去,到咱中国。你看我们邻近的国家,南面像越南,越南的佛法是中国传过去的。韩国、日本想学《华严》的都到五台山去,那一面是《华严》等于说是专门大学,这就是它的学风。你想学《法华经》,那就在天台山,在浙江温州那附近。浙江的天台山,智者大师在那里创办的,专门教《法华经》。所以就变成一种权威。

  唐朝的窥基大师就是玄奘的学生,在洛阳慈恩寺创办了法相唯识宗,他根据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就是六经十一论,这差不多是一些宗派里面经论最多、最丰富的。六经十一论,建立了法相唯识宗。可见得他的确有专门修学的经典,他不杂,他不乱。除这个之外,像戒律。道宣律师,唐朝时候在终南山,依据《四分律藏》,这部书的分量相当于《华严经》,建立了律宗,三论,禅宗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禅是达摩祖师传来的;密宗也是从唐朝时候传来的,三藏无畏、不空三藏;净土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的。中国人自己建立有四个宗派,在中国。律宗是道宣律师建立的,中国人建立的;净土宗是慧远大师,东晋时候在庐山办念佛堂,开宗从他建立的;华严跟天台,这四个宗派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的。所以它有独特的学风。

  除了学之外还要修,所以修我们就称为道,它有独特修行的方法,我们叫道风。比如华严宗里面,修学的方法是修法界观、修止观的方法。禅宗用的是观心,以后改用参话头。天台宗用的是止观,摩诃止观、小止观。净土宗用的是持名念佛,执持名号。这些就是我们讲的道风。这个道场它依据哪种经论,用什么方法来修行,这非常重要。如果说这个道场里面没有所宗的经论,没有一定修行的方法,那就不能称为道场。李老师常常讲的有庙无道不能兴教。虽然有庙,虽然信徒很多,香火鼎盛,但是他没有依靠的经典,没有修行的方法,这不能算为真正的道场。真正道场一定要有学、有道。

  根据他所学的,五年学戒就是要读诵他主修的经论,像华严宗那一定要念《华严经》。《华严》在中国有三次翻译,我们称为《六十华严》,这是第一次翻译,东晋时候翻译的,因为它六十卷,我们称它《六十华严》。第二次唐朝时候翻译的,就是武则天时代翻译的,我们叫它做《八十华严》。第三部是唐德宗时候翻译的,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四十卷我们称为《四十华严》。所以《华严》有三种译本。学华严宗的这三种都要念,不学华严宗的大概只念《八十华严》,这是流通最广的。如果是专学华严宗的,这三大部都要念。原因在什么地方?当年杜顺和尚建立华严宗的时候,杜顺、智俨、贤首,华严宗前面三个祖师统统都是依靠《六十华严》。因为唐朝那时八十卷没翻译出来,他们都依据这个,他们有很多着疏、有很多论述都是依据《六十》,所以你不读《六十华严》你没有办法了解他们思想体系。从清凉以后,清凉宗立这就是《八十》跟《四十》,所以这三部统统要读诵,时间五年。

  像天台,天台学《法华》,《法华经》虽然比《华严》少,但是他们的老师要求也很厉害,他要念老师的批注,这就是智者大师的批注。《法华经文句》,他批注的名字叫《文句》,就是你要念《法华经文句》,要念《法华经玄义》,玄义就是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的经题,他著作讲经题,这是我们中国佛教里头很有名的「九旬谈妙」。九旬是九十天,光是《妙法莲华经》这个题目讲了九十天。这部书现在是精装本,这么厚的三大本,从前线装本是二十本,二十册,二十册就是解释《妙法莲华经》这个题目,就是天台家的五重玄义,所以叫九旬谈妙。要念这个,要背这个。要背《文句》,要背批注,还要背他们修行的方法,修的止观,《摩诃止观》。这三部书称作天台三大部,那个分量要是从前线装本堆起来六十册,堆起来会这么高。五年当中要把它念完。只要念不求解义,着重于念经。

  他念经的用意非常非常的殊胜,这是我们要知道,你不知道你不肯去念。念有什么意思?天天念这个东西,枯燥无味,你不晓得。念经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念经的目的是修戒、修定、修慧,用这个方法。怎么知道他是学戒?戒律诸位要知道,虽然条文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精神就是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律的精神,戒律的宗旨。所谓比丘戒就是小乘戒,小乘戒着重在诸恶莫作,大乘菩萨戒着重在众善奉行;凡是对于一切众生有利益的,菩萨都要做。所以你读经的时候,你脑子里头自然不打妄想;脑子里头没有妄想就是诸恶莫作,身不作恶了,连恶事想都不想了,天天在念经!所以诸恶莫作有了,圆满具足。

  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所以读经就是众善奉行。虽然那个善你没做,那个善根都在了,一切善法都从这个根生的。你今天来培养这个善根,所以就是众善奉行;因此我们读经第一个修戒达到了,真是圆圆满满的达到。第二你读经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所以第二个目标达到了,修定的目的达到了,专心。第三个目标修慧,慧是什么?这个慧是讲根本的智慧,《般若经》所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要想无所不知先要修无知,无知然后才能够无所不知。无知是什么?就是清净心。所以读经是求根本智,修根本智,你对这个经文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没有念漏掉,这就是根本智,这就是般若智慧。到起作用的时候这是后得智、是权智。所以智慧给诸位说,对自己来讲是一念不生,外面一切境界了了分明,心里头一念不生,这是智慧,这是自受用。对别人你能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别人能够开悟,那就叫无所不知。无所不知不是自己受用的,这个诸位要知道,是他受用的,是对别人来讲的。对自己来讲要无知,对别人来讲我无所不知,这是般若。

  所以你看经上有个小故事。有一个人曾经问释迦牟尼佛,他说:你弟子当中,舍利弗尊者智慧为什么会那么大?他好像真的是无所不知。释迦牟尼佛就指着讲堂旁边那个鼓,敲的鼓,指着鼓,他说:你看到那个鼓没有?他说:我看到了。他说:鼓的里面有没有东西?没东西,空空的。他说:就是因为它空,它一敲才会响,舍利弗尊者心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就像鼓一样,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不扣就不鸣了。佛用这个来做比喻,所以你要真正有智慧,你心要清净,什么都没有,这是智慧。你看《般若心经》是《般若经》里面的精华,《般若经》里面的纲要,它最后的结论「无智亦无得」。如果我们要粗看这两句,那不吓坏了,《般若经》修到最后无智亦无得,什么都没有了,我学它干什么?殊不知他那个无智是圆满的真智慧,他那个无得是一切统统得到了,尽虚空遍法界他统统得到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要想成就,最高的境界一定要学无智亦无得。

  无知就是根本智,无得就是没有得失。我们这个世间凡夫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这就是烦恼,心理上很大的负担。如果得失的念头没有了,你看这个心多清净、多自在!真的没有得失,一切法当中世出世法里头统统没有得失。没有得失是给你讲真话,有得有失是你的错觉,你看错了,你想错了,实在没有得失。没有得失才是跟你说的真话!这是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

  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会欢喜念经,为什么?我才晓得原来我念经是修戒、修定、修慧,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我一天念一个钟点,我修一个钟点,我念两个钟点修两个钟点,你这叫真正在修行!可是念经决定不能想经里头的意思,你一想这个经里什么意思,这怎么讲法,你三学都没有了。你的戒学、定学、慧学统统没有了,那变成什么?变成把佛法当作世间书来研究、来读了,就是佛法变成世间法了。所以佛法它的目的是求戒定慧,世间法它的目的是求知识。这统统是念书,所求的不一样,因此它念的方法态度不相同,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

  所以读经你只要选一本就够了,你说我应该读什么经?那是你自己去选择的,选择适合于自己根性的,适合于自己根机的。当然最好你所念的与你所修的这个法门相应,这对于你将来修学成就帮助非常之大,帮助很大。比方说学《华严》的,他最好是选择《华严经》来读;他要学天台的,最好是读《法华经》;专修净土的人最好是读《无量寿经》,这就是与自己修学相应,对于将来自己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单单讲得戒定慧(得三学),那任何经典没有差别,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不但佛法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世间书籍也行,念四书五经都可以,只有不求解,我照这个去念,我念它干什么?我修戒定慧,都能达到,可见得一切法的确是平等法。但是你一解义这个法就不平等了,不解义的时候一切法是平等法。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帮助你达到戒定慧三学的基础。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古人为什么一定这样强调五年当中要打这个根基,但是那是一般训练初学的,或者说初出家,或者在家同修初学的人,用这种方法。在那个社会环境里,每家、每个寺院、每个老师都是这样教学,我们看到很自然,也不会觉得很奇怪,都是这个教学法。普遍都能够接受。现在不行了,现在开佛学院了。佛学院这一开,给诸位说,佛法的命就断掉了。为什么说佛法命断掉了,就是这五年学戒的精神没有了,方法废弃掉了。按照现在一般学校上课的方法,每天有几堂课,有几个老师来教,安排几种科目。第一个钟点讲《无量寿经》,第二个钟点讲唯识,第三个钟点讲般若,一个老师讲一样。这一个钟点听了还没有能消化,马上又换另外一个,这个又忘掉了。这样学个三年、四年,学了三、四十部经论,跟了十来个老师学习,三、四年之后只多懂得一点佛教常识皮毛,一样都不能深入。如果再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这四年满脑袋装上分别执着妄想,学的是这些东西,决定得不到清净心。

  所以佛学院是佛教重大的一个障碍,佛教怎么破坏的?就用这种方法破坏了。破坏佛法三个大因素:第一个是皈依,第二个是受戒,第三个是佛学院,这三样东西把佛教彻底破坏了,这也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所以今天佛学院训练不出高僧大德,从前老方法,你看哪个寺院丛林不出高手。由此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的方法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

  今天善知识难求。求不到善知识不是没有办法修学,有方法。我去年也曾经告诉诸位,学古人,私淑古人。这种方法是孟子开始的,孟子是第一个,他学孔老夫子。孔子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世了,过世了,过世了想跟孔老夫子学,那怎么个学法?孔老夫子的著作在世间,他就专门念孔老夫子的书,用这个方法。念了之后,有不明了的地方再去请教孔老夫子的弟子,请他讲解,用这个方法来修。他学成功了,学得很像孔子,所以称之为亚圣。孔子我们中国尊称为至圣,孟夫子是亚圣。私淑古人就是跟古人学,他是第一个。

  他开了这个风气之后,在我们中国历代有许许多多的高手,几乎统统用这个方法来成就的。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像司马迁,汉朝的大儒司马迁,写中国第一部历史的《史记》。司马迁就是学左丘明,左丘明的《左传》,这是在五经里面就有,五经、十三经里头都有《左传》,左丘明写的。《左传》可以说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纲是孔老夫子写的《春秋》,孔老夫子作的,《传》是批注。孔老夫子虽然写了一桩事情,但是没有详细书,左丘明就把这个事情详细记载了下来。这个文章写得好,司马迁他就专念《左传》,在我们想至少念了几千遍,所以他的文章写得跟《左传》一样,写得非常之好。司马迁是学左丘明的,他学成功了。

  唐朝,唐宋八大家第一位是韩愈,韩昌黎。韩昌黎学谁的?学《史记》,学司马迁。这个人是熟读《史记》,所以他学成功。他的文章是唐、宋两代第一人,也是把《史记》念得透熟!这是从前李老师教给我们,讲文言文的时候,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念《古文观止》,他说你要想看得懂文言文,你能够熟背五十篇古文,文言文你就没有障碍了。因为佛的经典最晚都是宋朝翻译的,所以一定要有文言文的基础。你念五十篇古文,文言文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你就能写文言文了。我们想韩愈(韩昌黎)决定不止念一百篇,他的功夫下得深,所以他的文字能写得那么好。这些人说实在话并非天才,努力成功的!这值得我们效法的。

  李老师给我们这样说法,所以我们今天是不是再要从《古文观止》下手?我们跟他做学生的人是从《古文观止》下手的。《古文观止》三百多篇,李老师统统给我们讲完。但是讲的时候并没有按顺序,选的讲,可是选的讲,到最后把这部书统统讲完,前后大概讲了八年。一个星期讲一篇,讲了差不多七、八年,我在台中十年,听了他这一部《古文观止》。

  现在,我们觉得《无量寿经》很好。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一共四十八篇,距离五十篇就差两篇,所以非常接近。如果我们能够把《无量寿经》念它个三千遍到五千遍,我相信,不但你的文言文读没有问题,你也会写得非常好,自然就能够写了。这个文章是标准的汉文。它最大的好处就是通常,不难,不生涩,不太深,这是非常非常的难得。这种就是佛经的翻译跟古文的确不一样。所以诸位展开经典看,你把那个《古文观止》比较,不相同,《古文观止》的确它用的点很多。它的确是文言,当年翻经的人所翻译的也就是那个时候的白话文。因为佛经希望能够普遍流传,希望每个程度很浅的人都能看得懂,所以翻经用的这个文字不用很深的东西,都是用很浅很浅的,就是当时的白话文。这是我们要晓得翻经大师他们的一番苦心。尤其是夏莲居会集的这五种,把艰难生涩他都淘汰掉了,取这个很容易懂的。意思都非常明显的,这非常非常难得。

  当我们自己或者心不清净的时候,心不平的时候,你最好经卷展开,好好念一遍;这一遍念下去,心平气和。所以日常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能感情冲动,感情冲动很容易做错事情。做错之后我们会后悔,明了之后会后悔。与其后悔那倒不如我们不要犯错,不要犯错时候怎么办?保持自己冷静。保持不住?读经,用这个方法。所以你修戒定慧的时间愈多愈好,愈长愈好,天天真正要在这上用功。

  我们明白上面这些原理原则,这都是非常非常根本的问题。你如果真正明白了,我们在初学的这个阶段,可能就会被人家说我们有一点像开倒车的,趋于保守了。这是真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诸位晓得度自己要紧!刚才说了,知道事情太多了,接触人太多了,你戒定慧三学决定有障碍。

  我们从今天起确实是要把一切境缘远离。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真的,我们要趋于保守。但是绝对不是叫你永远保守,至少要三年,你把心定下来,定三年。我三年不与外界接触,除了我们自己现在的工作,工作是要谋生活的,这是没有办法,必须要去做的。除此之外,能够避免的尽量去避免,用这个时间来读经,修戒定慧。你能够把心静上三年以后,你再去接触这个社会,会迥然不同。为什么?你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境界只要一接触,一看一听就明了,你就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清净心现前了,起作用了。所以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讲学佛有魔障,什么魔障?就是人与事的障碍。今天这个人来邀你,明天那个人来请你,你不能不去应酬,这叫做魔障。搞得心不能定、不能清净。我念这部书,还有几个电话打进来,这个东西多麻烦,这就叫魔障。所以要避免这个魔障,我在读经这一个钟点我把电话拔掉,我安静把这一部经念下来。念完之后,把电话再插上,再办事情,要这样做法,这样才行。换句话说,一定要保持身心清净,我们学东西才能上轨道。所以一定要晓得我学佛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今天修净土,我们终极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一生决定要成就,这个事情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

  在民国五十七年我在佛光山,星云法师那个时候正在那边开山,办东方佛教学院。那个山上只有一栋建筑物,就是那个佛学院一栋建筑物,其它的统统没有,一片荒山。下面有个小水塘,以后就做了个放生池,那个时候就是那个水塘,旁边都是草。我有一天晚上带了大概有十几、二十个学生,在那水塘旁边,月光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坐在那里讨论佛法。有个工人走到我们这个圈子里头,给我们说了一个多钟点的佛法,我们大家洗耳恭听。这个工人就是佛光山的长工,佛光山的工程可以说一直没有中断,所以他那个工人都是常年雇在那个地方,雇来做工的。他是台南将军乡的人,他给我们讲一个真实的事情,一个老太太念佛往生,是他家的邻居。所以他来劝我们念佛,他说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事情告诉我们,那个时候给我讲的时候只一年,他说去年,一年。他说:这个老太太人非常之好,忠厚,待人很好,她以前也是神佛不分,到处都拜,初一、十五到处去烧香拜拜,神佛不分。三年前,就是距离她往生的三年前,她娶了个媳妇,她媳妇懂得一点佛法,就劝她不要到外面去乱拜,家里供个佛堂,专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老太太很难得,她就听她媳妇的劝告,所以不到外面再走了,在家里老实念佛,念了三年。往生的那一天她并没有说她往生。她是晚上走的,只是告诉她儿子媳妇、家里人,她说:晚上你们吃晚饭不要等我,我要去洗个澡。可是儿子媳妇很孝顺,还是等她。她确确实实是洗了澡,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家里人等吃饭,等久了就去看她,确实看她洗了澡,但是人没有在那里,叫她也没有人答应。最后看到她站在佛堂上,面对着佛像,穿得整整齐齐的,手上拿着念珠,叫她也不答应。走到边上一看,她已经走了,她是站着往生的,念三年佛。所以那个工人跟我们讲,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事实,他劝我们要认真念佛。我们听他讲了一个钟点。

  这桩事情可以说是对我自己修学净土,印象最深刻的一桩事情。将军乡离佛光山很近,事情发生也不太远,那个时候只一年的时间。所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念佛三年站着走的,决定是预知时至。她预先不告诉家里人,告诉家里人怕障碍,怕家里人舍不得,又哭又闹那个麻烦事情就大!她不讲。所以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见证。

  以后我在台中,我在台中修学期间,李继华老居士往生,这是甘太太那一天在,甘太太是亲眼看到的,她参加这个法会,所以她清楚。我在台中,徐醒民居士第二天写了一封限时信,信里告诉我,他说求生净土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是李继华老居士。他说真的,老居士八十多岁,莲友念佛团是他创办的,李老居士也是皈依印光大师,所以他跟李炳南老居士是师兄弟。他那一天往生,根据他家里人告诉我们的,他是三个月之前就晓得的,预知时至。所以常常有亲戚朋友,好久没有见面都去拜访看看,就是辞行的意思。

  走的那一天,那个时候台北还没有出租车,坐三轮车。他跟他太太两个人坐三轮车到念佛团,在车上就告诉太太说:如果我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一个人会不会感觉得很寂寞?跟他太太商量。因为他的小孩都在美国,在台湾就夫妻俩住一起。他太太大概也不晓得他那天晚上要往生,所以也就很慷慨的答应,她说:你能往生好事情,你就不必管我了。一口就答应了。

  到念佛团,他们是例行法会,大概是一个星期有一次法会,在一块共修。共修当中有半个小时讲开示,这些老居士们轮流讲,那天是一个魏老居士,是福建人,魏老居士,轮到他讲,结果他就跟魏老居士两个商量,他说:今天我来讲,我们两个换一换,下一次我的时间给你,所以就换了李老居士讲。讲开示通常是半个小时,他那一天讲了一个半钟点,言辞非常恳切,勉励大家要认真念佛,发愿求生净土。讲完以后他告诉大家,向大家辞行,我要回家去了。他八十多岁了,讲了一个半钟点,大家认为是他太累了,要回家去了。哪里晓得,他下了台,他们念佛堂旁边就是个客堂,客堂的沙发,他在沙发上一坐就往生了。甘太太她那一天参加这个法会,她亲眼看到这个情形,而且她敲引磬,助念、敲引磬,她那个时候年岁还很轻,助念、敲引磬,管秩序,她跟我讲的管秩序,所以讲亲眼看到的。因为徐醒民那一天晚上也参加,所以第二天写一封限时信告诉我: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他叫我在台中要好好的跟李老师学。

  这两桩事情给我的影响非常非常之深。最近就我上一次跟诸位提到的,我们台北图书馆陈老居士也预知时至往生的,大概距离今天才一个多月。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说是不相信人家坐着走,站着走,不生病,走之前活活泼泼,还讲经说法,讲了一个半钟点,下来了人家就走了,这么样的自在。

  一切法门里面确实这一个法门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何况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将来佛法灭了,一切法门统统没有了,佛还要慈悲讲《无量寿经》,就是讲念佛法门还要继续在留一百年;换句话说,这个法门是彻底度众生的法门。将来这个世界乱了,人心乱了,其它一切法门都难成就,都不能成就了,这个法门还可以成就。所以我们今天虽然没有像佛讲的灭法,但是我现在观察这个世间,虽然佛法没有灭,已经差不多了;换句话说,就好像一口气还没断,已经到这种严重地步了。所以一切法门对我们来讲都有障碍,都不容易成就。唯独这个法门,佛既然说还要留到法灭尽之后再一百年,我们今天学这个法门决定稳当、决定成就。我们选择这个法门有事实、有理论的依据,决定不会错。问题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像人家修的一样,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坐着往生,不生病,没有病苦,这要靠我们自己努力。

  在前年,甘太太跟我说了一桩事情。她说她有个亲戚,这个亲戚念佛往生,这也很奇妙。大概是在外国,跟她的小孩住在一起,老人没有事情就做家事,早晨煮早饭都是她做。她在往生的这一天,她是晚上走的,晚上什么时候走的没有人晓得,她自己也没说。到第二天早晨,老太太没有起来做早饭,所以大家觉得很奇怪,再把她的房门一打开,她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盘着腿坐在床上已经走了,她说奇妙的,老太太妙,妙在哪里?她有遗嘱,她写得很详细,摆在她面前。而且儿子、孙子的孝服她也亲手做的,她统统做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一份都摆到面前。她说:这个老太太很厉害。她做这个东西决定是晚上,人家没有看到,偷偷摸摸做的,或者小孩们上班去的时候在家里做的。她一样一样,一切后事统统准备好,她老人家打坐走了,没有吭声,这是甘太太的亲戚,她告诉我的。她说:她这么自在,她那个念佛的功夫平常没有人晓得,没有人觉察到,她能够这么走。

  所以我也就勉励甘太太,我说你亲眼看到这么多,你要好好的念。但是她妄念很多,她的功夫恐怕还不如她的女儿。应当要把一切万缘统统放下,这每个地方常常去跑庙这个东西,对她影响太大了,这使她心不能清净。所以一定要把外缘断掉,这决定不是不慈悲,是我们自己功夫不到家。帮助别人没帮得好,自己还得搞六道轮回,这个亏吃太大了。不如用个三、五年时间把自己的事情办妥,然后再帮助别人。我们可以放心,虽然帮助你,我还是决定可以往生,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由此可知,学佛不一定真的要亲近一个老师天天听讲,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重要的在家里读经、念佛,这个重要。研究讨论限于自己志同道合的几个同修。譬如你们这些十来个人,每个星期聚会一次,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平常专读,读一部经;专念,念阿弥陀佛名号。所以一天至少《无量寿经》念一遍,佛号念一万声,一万声佛号大概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念的速度比较快,像我们一般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的速度,两个小时可以念一万句。如果速度慢一点,念六个字的「南无阿弥陀佛」,那就要三个小时了。所以真正念佛,念四个字就可以了。一天至少要念一万声佛号,念一部《无量寿经》,我们才有决定的把握。你念上三年决定会有成就,心的确念清净了,的确定了。

  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本着清净平等慈悲,我们修什么?就修这三样,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如果想研究经教,《无量寿经》这个批注可以做入门,就从这里下手;研究的时间最好一天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够了,每天看批注看一个钟点、半个钟点就行。读是非常重要的,以读为主,以研究为辅助、调剂。一天看个半个钟点、一个钟点。一个星期大家在一起做一个研究讨论。我虽然在台湾的时候,我们也非常方便,你们讨论结果,重点写出来,这个地方传真,我那边马上就可以收到了。我也能看看大家的成绩,所以这是确实相当方便。

  最大的问题如何不受环境的干扰?这是个大问题,关系我们成功失败。还有一点诸位一定要记住,佛法在今天这样的衰弱,如果你能够发愿专修专弘。佛在经上说,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阿弥陀佛会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你,你什么样的磨难都不会遇到。菩萨护持!这是说你发心,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再发愿能够弘扬这部经典,净土宗的经典,那我相信不止二十五位菩萨,必然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为什么?你跟这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同行,那怎么会不感应?自然感应道交。他一定要护持你,决定没有疑惑的,这是我们能够肯定的。

  唯有我们自己真正建立这样的清净心、坚固心,你才不会受外面一切境界的干扰。我心清净了,心定,一切诸佛必定护持,一切护法善神一定拥护,这毫无疑问的,只要心正、心清净。为什么?不但是代释迦牟尼佛弘扬这个法门,你是佛的替身;不但是代阿弥陀佛接引一切众生,也是代替十方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普度众生。因为劝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是所有一切诸佛第一个愿望。诸位要细读《无量寿经》,细心的研究黄老居士批注,你就会明了,这个功德无量无边,没法子说得尽的,真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我们要有这个坚定的信心,你说这个经不会没有关系,只要你心地清净,自然有三宝加持,你会一切通达。

  古人所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自然贯通。为什么自然贯通?心清净的,清净心就是佛心,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样,佛的语言你怎么会不懂?当然懂得,这就是我们俗话讲的开悟!定,定到一个相当程度就开悟了。所谓定就是心地清净,心清净到相当一个程度他就开悟了。悟了之后,你说这个经是释迦牟尼佛的,或者说你是自己的,都可以,都讲得通,为什么?悟了那个心是一心,自己的心跟佛心是一个心不是二心,所以你说这个经是佛说的,可以,说你自己说的也可以,自他不二,就能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勉强入,入不了的,是要从心地清净到极处了,自然就入了。

  所以大家修学,勘验自己的功夫,就从心地清净平等慈悲,从这三样来测验自己。我们这三个心是不是一天一天增长?是不是一年一年殊胜?我们功夫是不是得力?就知道了,所以这个事情不必问别人。我们问别人,往往被别人欺骗我们都不晓得,实在讲我们自己真正有修行,那我们的程度超过他了,所以不要心里老是有一个观念,一出家就比我们高,不见得,这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出家人不修行的话,没有在家人高。

  尤其黄念祖居士,在D.C所讲的几次讲演,他的录音带此地大概都有,D.C最初前面来美国的,他的四次讲演好像有八个带子,没有问他要?问达拉斯要就可以了。他有三个题目,一个是《无量寿经》大意,讲了一次两个小时,那就是两个带子,还有一次是《心经》,一次是《金刚经》,另外还有一个题目我记不清楚,一共是四个题目,他讲四次一次两小时一共八小时,你跟悟本要,叫他拷贝一套寄来。

  他另外还有一套带子就是《华严念佛三昧论》,那个有了?那是他从北京寄过来的。他那套带子里头,我听了听,他讲得很清楚,他讲末法所有一切都颠倒,这个讲法非常正确,一定要把我们观念纠正过来,他说这个颠倒什么?我们佛门也是颠倒的,现在修行在家女居士第一,在家男众第二,出家女众第三,出家男众第四。从前排的顺序是出家男众第一,出家女众第二,在家男众第三,在家女众第四,现在颠倒了,这说得很有道理。你要不相信你看,所有一切听经法会上,在家女众人数最多。你再看看最近一些往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女众的确人数最多。

  你看刚才我们讲的两个往生的,将军乡的这个老太太往生站着走的,李继华老居士往生坐着走的,那坐着就不如站着的,女的走的是站着走的,男的走的是坐着走的。而且这个老太太念佛三年,李继华老居士念佛不会少过三十年,这不能比。你看甘老居士说,她那个亲戚也是女众,她坐着走的,预知时至,都不得了。确确实实在家女众现在是第一,我们想一想有道理,为什么?她真的,她知事少,她识人少,她是非少,她心清净。现在出家男众为什么很糟糕?他有个道场,天天攀缘,天天去靠拉信徒,满脑袋的是非烦恼、贪瞋痴慢,他心怎么能定得下来?的确是如此!所以现在出家人不如在家人,你们在家人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不要看轻了自己。看清自己,错估了别人,这也是障碍。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要努力来学习。

  今天时间差不多了,今天没有讲到正题,但是今天所讲的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是我们一个基础上的一个概念,我们能够把这个概念奠定之后,我们再入佛法就不一样了。所以听经我们常讲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听,这决定你的成败关键。


无量寿经玄义  (第二集)  1989/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02-014-0002

  今天我们的讲义虽然不够,但是我们影印了几份。这个讲义的编写是根据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以及李炳南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提要,就是他的眉注。李老居士他这个批注虽然很简单,就是在这个经文旁边辅助的,这个本子将来诸位都可以看得到,虽然很简单,但是很重要。把这经的精华,他都用最简单的字句给我们提示出来。我们在前言,就是第二页第一条把依据说出来了,第二条就是:

  【确认净土法门为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出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

  这个意思,可以从梅光羲的序文以及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的跋文,乃至于批注里面他所引用唐宋中国、日本、韩国许多大德他们的看法,这可以综合他们的看法。这些人的看法,我们要问他会不会有偏见?像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会不会有先入为主,或者他自己修学这个法门特别赞叹这个法门?这种情形在晚近可以说是非常的普遍,也就是菩萨戒经里面所讲的「自赞毁他」。这在菩萨戒是一条重戒,尤其是《瑜伽菩萨戒本》,把这一条列在菩萨戒第一条,就是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如果自己赞叹自己,不毁谤别人,或者毁谤别人没有赞叹自己,这个罪比较轻;既自己赞叹自己又毁谤别人,这个罪很重。这是在晚近可以说相当普遍的听到、见到的事情。但是在唐宋的时代,决不是我们想象的。

  在那个时候无论在家出家可以说他都有相当高度的道德水平,他不会这么做法的,特别是我们看到窥基大师的《阿弥陀经》批注。今天正好带了几本,就是这个本子,这是窥基大师作的。窥基的出身是王孙公子,唐太宗的一员大将尉迟敬德是他的叔叔。尉迟敬德跟唐太宗的关系这是非常之深的,是唐太宗最得力的一员大将,帮他打天下的,以后是封侯的。所以他是王孙公子出身,跟着玄奘做了弟子。

  这个人聪明智慧非常之高。在传记里面传说的还有一段很动人的故事。玄奘大师到印度去的时候,在往西域的路上,见到一个老人在那里入定,在一个大树底下入定。这个老人是个得道的高僧,年岁很大,在这里入定。那个定功相当深,那个鸟雀在他手上做窝,你想想看这个人定功多深。他在入定时间多久?时间要是短暂,鸟不会在那做窝,这样入定至少也有几个月了。玄奘大师看到他,就拿着引磬在他耳朵旁敲,这个敲就是叫他出定,他就出定。玄奘大师就劝他:我到西天,要到印度去取经,你现在赶紧到中国去投胎,我回来的时候,你做我的弟子,我们一同来弘扬佛法。这个人证到什么果位?好像是初地菩萨的果位,大概是别教初地菩萨的果位。由此可知,玄奘大师决定是再来人,不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他怎么能找一个初地菩萨来做他的徒弟,这怎么可能的事情?所以这的确都是乘愿再来者,不是普通人。

  他就真的到东方来投胎了。所以玄奘大师到印度去了十九年,一去一回来,连路上三年路程一共十九年。回来之后,没多久就找到他了,就是窥基,就找到他要他出家。他享福享惯了,所以出家就提条件。我们佛门一个传说叫「三车法师」,他说:你让我出家可以,我有条件。玄奘大师问他什么条件?他说:第一个我需要花钱,如果没有钱,这个生活过得很苦,他说我要带一车黄金,一车黄金。第二个他喜欢念书,我要带一车书去,平常没有事情,读书、看书。还要带一车美女伺候他。这是传说,称之为三车法师。他修学的佛法非常之圆融自在,辩才无碍。传玄奘法师的法,所以法相唯识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并没有建立宗派,真正在中国建立宗派就是窥基大师。所以窥基大师是法相宗的第一代的祖师,玄奘不能算,在他手上建立的。

  《阿弥陀经》梵文的原本玄奘大师带回来了,从印度带到中国来,而且做了一次的翻译。玄奘大师的译本,现在我们收在《净土五经读本》里面。这个《五经读本》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将来每位同修可以得到一本。有玄奘大师的译本在里面。窥基大师要给《阿弥陀经》作批注,他不用他老师翻译的本子,他还用鸠摩罗什翻译的本子。这个用意非常之深。第一个真正遵守了佛陀的教诫「依法不依人」。玄奘虽然是他的老师,翻得也不错,但是罗什法师翻译的也很好,而且罗什法师这个译本已经流通天下了,已经流通了。所以他用鸠摩罗什的译本,就是这一个批注不用他老师的译本,给后人很大的启示。佛法不讲人情,佛法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这是给后人做了个模范。同时还有更深的意义,那就是证明鸠摩罗什大师翻得《弥陀经》决定没有错误。如果他翻译有错误,不对了,窥基大师批注何必用他的本子?应该用老师的本子!这就证明罗什翻得正确,翻得好,连他们师徒两个都赞叹。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

  现代人常常是喜新厌旧,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喜欢新花样。现在有很多人,就是连夏莲居老居士在序文里头也提倡到的:现在人学净土的只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只念秦译,就是罗什大师的译本,他说玄奘大师的译本都没见过。罗什译得虽然是好,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意思他给它省略掉了。玄奘大师是直译,文笔确实不像罗什大师那么样的通畅,我们念得很舒服,但是他保存了梵文原本的意义,他完全保存,可以说是一个意思都没有漏掉;罗什他是选择它的精义(精华的意义)译出来,有些地方他确实省掉了。这是他们师徒两个人对于这个本子赞叹,给我们后世人修净土的确是增加了信心。等于说他给我们做了个证明,这个本子流通对于现代修净土的人来说是有相当大的利益。

  『一乘了义』是真的。我们中文所翻译的经典,虽然翻译的那么多,自古以来,为大家所公认的一乘经,就是讲成佛的经典叫一乘,大乘是讲成菩萨的,二乘是讲成阿罗汉、辟支佛的,那就更低了。一乘是讲成佛的。一乘经典一共有多少部?跟诸位说,只有三部。你看一切经,那么多经典里面,一乘经典大家公认的只有三部经:第一部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部是《妙法莲华经》,这是大家公认圆教一乘。另外一部就是《梵网经》,《梵网菩萨戒经》,这是别教一乘。所以一乘经典只有三部。

  为什么唐宋这些净宗大德,乃至于不是净宗的,像窥基大师法相宗的,他这里面对于净土的赞叹都是圆顿至极,他都这样赞叹。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要是把一乘经典认真的去做一番研究,你就会明了古德讲这个话是有道理的。《华严》它最后怎么成佛的?《华严》到了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样才圆满成佛的。由此可知,如果要没有最后这一着,《华严》虽然是圆教还是不圆满,他这个成佛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

  另外,我们再看《法华经》。《法华经》在第二十三篇,「药王菩萨本事品」,释迦牟尼佛也是苦口婆心特别劝导大家,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法华经》也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指归。所以一乘经典、了义经典里面都是指归到净土。古德尤其是日本的净宗大德们他们说的:《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完全讲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法华经》跟《华严经》指归的就是归到《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就变成一乘里面的一乘,了义当中的了义,这是古大德们他们所公认的。

  我们在初学的时候,乍听到这些话都不太以为然,好像说得太过分了。到我们自己对这两部大经认真去研究一下,这才恍然大悟,才知道古人所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华严》实在说就是详细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简略的《华严经》。这个意思到我们有这个感触,实在讲前人已经说出来了,所以我们想超过前人很难,非常非常之难。哪一个说出来的?清朝乾隆年间的彭绍升居士,他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那个八十卷是大本的。《无量寿经》经文少,中本《华严》;有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小本是什么?《佛说阿弥陀经》—小本《华严》。他说这个东西内容跟《华严》没有两样,一个说得详细,一个说得简单而已。这个说法非常非常有道理。我自己实在讲是讲《华严》讲了十八年,才真正承认了这句话。彭绍升讲得不错,讲得很有道理。

  所以是『万善同归』。这个「万」不是数字,是表法的意思。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归到哪里?都归到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我们念到后面的时候大家就会晓得,这一句名号就是我们本觉理体。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真如法性,真如本性。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统统归阿弥陀佛,万善同归是这个意思。我们才晓得这个法门之伟大,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

  尤其难得的是底下这两句『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根是讲根性。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的根性分为三大类,上根、中根、下根;这就是把一切众生各种不同的根机统统收尽了。这个法门最不可思议的,它是以度凡夫成佛为主。要多少时间成佛?经上告诉我们,「若一日到若七日」。所以窥基大师就讲,这是「顿渐二法」。他说有顿法,为什么?他居然七天成功!哪一个法门能够七天成功的?找不到。佛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是七天可以学成佛的,没有这个法门,唯独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七天是说说而已还是真有这回事情?跟诸位说,真有。在《往生传》里面我们看到。《往生传》里面最著名的一个是宋朝的莹珂法师。在《往生传》,在《净土圣贤录》、《安士全书》最后那一部分叫《西归直指》里面都统统引用他,都有他往生的事迹。

  这个人在传记里面记载,他虽然出家了,他破戒,不守清规。他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他还相信因果,所以他自己反省,他说:我出家干的这些事情心行,将来必定堕地狱。他知道他要堕地狱,于是乎心里就恐怖,就问他的同参,有没有方法能够叫我不堕地狱?他同参就介绍他读《往生传》,劝他念佛。他看了《往生传》,心里面非常受感动,看到别人念佛往生了,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这个不得了!任何法门里头,你修行为什么时间要那么长?他会退转,进进退退,这个麻烦大,唯有西方极乐世界只有往前进是没有往后退的,所以那边是保证你不退转。但是进步?每个人的确有快慢不同,可是他不会退转。就好像念书一样,保证你不会降级,不会往后退的;但是你往上升的进度,你一精进就快一点,懈怠就慢一点,不会往下退。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没有这个情形的,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他不退转。

  所以他读了《往生传》非常感动。于是乎他自己发了一个狠心,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把自己的房间门关起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不吃饭,不睡觉,连水都不喝,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念了三天三夜,人实在支持不住了,这倒下去了。一倒下去之后,就见到阿弥陀佛来了。他是念了三天三夜,你看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他是中根,他不算是下根,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阿弥陀佛就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见到阿弥陀佛心里很欢喜,听了这个话他又忧愁,他跟阿弥陀佛说:我劣根性很重,我禁不起诱惑,外头一诱惑,我又不晓得要做多少罪业,这个十年不知道要做多少罪业,十年以后能不能往生那靠不住了。他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好不好?跟阿弥陀佛商量。阿弥陀佛就答应他:好!那这样,三天以后,我来接引你往生。他说:好。莹珂马上就答应了。

  他把这个房门一打开,欢欢喜喜告诉这庙里大众,三天之后,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个寺庙里面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以为他疯疯癫癫的说假话,他那样的人怎么能往生?所以都不相信。但是看他说话的语气好像不是假话,好像是真的。好在三天时间不长,大家就等三天之后,看你往生不往生。到了第三天,做早课的时候,他要求他的这些同参道友,今天早课改念《弥陀经》、改念佛号,别的功课都不做,送他往生。他这个请求大家立刻就同意了。好,我们今天就送你往生。他跟到大家一起念佛,《弥陀经》念完,佛号才念了几句,他就跟大家讲: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向大家告假,我走了。他就往生了。没有生病,只念了三天三夜。

  这就是给我们做了证明,《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决定不错,那个念七天七夜是什么?那是罪重极了,决定堕阿鼻地狱的人,你要是一下觉悟,真正回头,真正忏悔,念佛都能够往生。这是我们《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头有的,还有《观无量寿经》跟我们说的「五逆十恶」。这样人在一切经里面讲是没救的,一阐提没救的,临命终时忏悔念佛还能往生。所以真的三根普被,凡圣齐收!

  圣人像等觉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在《华严经》里面都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不但他自己发愿求生净土,而且他普遍劝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位不是四十一个人,是四十一个阶级;就是从初住、二住、三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的菩萨,每个阶级都是无量无边。劝这些菩萨大家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要很冷静想想这个境界,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计算的,统统是法身大士;如果在密宗里面讲统统都成佛的,禅家也常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些都是诸佛,诸佛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佛为什么还要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晓得,天台家讲有四教,藏通别圆!华严会上他们所成的佛是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换句话说,圆教佛他没有办法成就。所以我们想,文殊普贤这是圆教等觉菩萨,他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去干什么?圆教等觉菩萨他所求的就是成佛,就为这么一桩事情。从等觉位再证妙觉位,妙觉就是佛位,就是要证这个位次。证这个位次他不在华藏世界证,他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证。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乘当中的一乘,了义当中的了义,是究竟了义。我们从大经这个地方明了的。否则的话,像文殊普贤何必还要求生西方净土。这是讲圣人往生。凡夫造恶的,像刚才我们举莹珂法师。这是个破戒、造作恶业的凡夫,三天三夜人家能往生!这个事情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他是把一切根性的人统统收进去了。

  在近代,我们看到的谛闲法师的徒弟。谛闲法师以前在世,常常说他这个徒弟往生的事迹,勉励大众。所以他的学生倓虚法师,在香港常常在讲经道场当中也提出这一桩事实,勉励大家念佛。谛老法师这个徒弟是早年跟他出家的。这个人是他从小在农村里面长大的,在一起玩的朋友。从小的一个玩伴,所以感情就很深。长大之后,因为家庭环境不相同,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所以他念过书。他那个朋友家境不好就没有念过书,长大了就做苦工。谛闲法师曾经念过几年书,念过私塾,以后跟他舅舅做生意,然后才出家的,所以他有国学的根底。他这个朋友不认识字,学了个手艺,什么手艺?就是补锅。从前大陆上早年的时候锅破了,瓷器、碗破掉了,他能够再把它补起来,就做这个手艺。这个手艺是每天挑个担子在乡下到处走、到处喊,哪里有锅碗需要补的,赚这点钱非常的辛苦。

  这一年就遇到了谛闲法师。遇到之后,他在庙里住了几天,跟谛闲法师说:他要出家。谛闲法师问为什么?他说生活太苦了,还是出家好,出家至少衣食不愁,不要到外面去跑,去东走西奔,不要受这个劳苦。谛闲法师就劝他:你还是去做生意好了。为什么?年岁大了。在大陆上那个时候四十几岁就很老了,不像现在,现在在国外,我们六、七十岁还看不出老态,在大陆上四十岁人就是老人。他说:你年岁太老了,你要出家,实在讲出家人也有辛苦的一面。因为大陆寺院早晨三、四点钟就要起来做早课,早课所念的经、念的咒,你不认识字,你也不会念,你不会念,别人就瞧不起你。这个你在寺庙里头常住就很难受,人家歧视你!你要学讲经,那你不认识字,你现在学也来不及了。所以就劝他还是去做生意,不要打这个妄想。哪里晓得他这个念头非常坚定,他说我非出家不可,赖着他。赖着也没有办法,小时候在一块玩的,有什么法子?

  所以谛老以后就说了:你既然有这样的决心,他说:那我有条件,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他说:那没有问题,我既然认你做师父了,你说什么我都听。这很好。他说:好!那我再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就跟他讲:你不要受戒。因为大陆上从前受戒比台湾受戒要苦,五十三天!那都是新兵训练。他说:这个苦你吃不了,你不要去了,不要受戒。你也不要住在庙里,庙里大众在一块共修,人家这个冷言冷语,你也是听了很难过的,你也不要住在庙里。他说:我替你找一个小庙,没人住的。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没人住的地方,我给你找一个。再给你找几个护法,每个月给你送一点米,送一点钱,你的生活就不愁了。

  他很好,又在附近给他找了一个老太太,虔诚的佛教徒,给他做两餐饭,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晚上晚饭有人做,他还不要烧饭了。帮他找到这么一个环境,就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他说:你就给我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你就歇会,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你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他也不晓得有什么好处。他最大的一个好处实在讲就是老实听话。师父怎么教,他就怎么做,于是乎他这一句佛号就念了三年。他什么都不会,一样也没有学过,就是谛闲法师教给他这么一句六字洪名。

  三年他都没有出门,都没有出庙门,那个庙就他一个人住。这一天他吃了午饭,到宁波城里面去走了一趟,看看他的亲戚朋友,晚上就回来了,回来就告诉这个老太太讲: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这个老太太以为师父三年都没出去,今天出去看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了,所以明天不要给他烧饭了。但是到明天,就是第二天中午之后她再到庙里去看一看,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有没有吃饭。他那个庙是破庙,穷庙,没人去的,所以门也不关的。老太太进去叫师父也没人答应,找到他的寮房就是他住的房间,门也是开的,窗户也是开的。看到师父站在那个地方,面朝着窗户,手上拿着念珠。叫他,他也不答应,走到面前一看,他已经死了。

  他站着往生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三年,站着往生的。这老太太吓坏了,为什么?从来没有看到人死是站着死的,没见过。所以赶紧就给这几个护法的报信,护法有在附近,这就几个人都来了。来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样处理,一商量赶紧给谛闲法师报信去。谛闲法师在观宗寺,派人去。一个来往三天。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要走路去,走去再走回来,三天。他死了以后还站在那里站了三天。谛闲法师来了看到他,非常赞叹说:天下讲经弘法的法师、名山大寺庙的住持都比不上你!你三年念佛没有白念,真正念成功了。

  这是民国以来的事情,就是民国初年的事情。一个字不认识,可以说是下愚之人。他老实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念成功了。预知时至,站着走的。所以这是学佛的成就,他就是诚心诚意念这句佛号,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因为他自己活了四十多年,吃尽了苦头,他对这个人间实在没有一丝毫留念,虽然他不知道求生净土,他不懂得什么叫净土,师父叫他老实念这句佛号,他真正念到心清净。心净则土净,这样的感应道交。他心地清净了,他智慧就现前,所以他预知时至,他晓得他什么时候走,他要去看看亲戚朋友,去辞一下行。这个成就是真实的成就,谛闲法师赞叹那些话,那不是假的,千真万确的事实。

  以及我们在台湾,台湾这四十年来,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我们概略的估计总有四百人到五百人。这不得了,所以台湾真是宝岛福地,真正往生西方净土有这么多人。这四十年来,可以说是这个盛况在历史上来说都非常的希有。四十年有这么多人往生,所以这个地方称为福地不是偶然的。今天虽然好像台湾局势很乱,但是诸位晓得,真正念佛的人还是很多,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多。而且念佛有不少人真的很认真,这些人有福!这些都是要拿基督教的话来说,都是我们的见证,这是真正的证据,这不是假的。那别的可以能骗得了人,这个不能骗人的。

  『横出三界,径登四土』。超越六道轮回,一切法门它都是讲竖出的,没有横出的。这是讲我们修行。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你欲不断,你没办法超越欲界。欲是什么?最简单的讲五欲—财、色、名、食、睡。你真能断得了?不管你用什么功夫,你要真正把五欲断掉了,这个断掉是从心地里面断掉,真的没有了,你才能超越欲界。超越欲界到哪里去?到色界去,色界就是四禅,四禅天。如果你要想学禅,你就得想想这个问题,这个事实,要真正能把五欲断掉才能到初禅天,你的禅才能成就。这个成就不是究竟的成就,只是讲你能得禅定。

  倓虚老法师在《念佛论》,《念佛论》我们早期印的《无量寿经》后面附的就是《念佛论》。他讲得很清楚,他老人家很肯定的说:这一代的人学禅可以得禅定,也就是说,有能力生四禅天。他确实能够把财色名食睡五欲断掉,他能生四禅天,可是怎么样?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开悟。不能开悟在禅里面不能算是究竟成就,所以这个难,真正是难。如果还有五欲六尘存在;换句话说,你决定是欲界。你说你修行,无论你什么样的神通,什么样的本事,可以断言之你在欲界,你没有能力超越欲界。诸位要是仔细去看看经典上,色界以上的天人决定没有瞋恚。如果说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还不高兴,这个人决定在欲界。我们讲见思烦恼,欲界的众生是十个烦恼统统都有,见思烦恼统统都有;但是到色界,色界是十种烦恼他只有九种,他没有瞋恚。你才晓得这个瞋恚是障碍禅定的。有瞋恚心,你禅定不能成就,你就生不了色界、无色界天。

  然后再要能够把色界舍掉,色相不要了,这才能生到无色界。我们中国老子说过一句话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有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我有身体,身体是忧患。这是很高层的觉悟,那身体都不要了,他到哪里去?到无色界。所以色界天人只是舍一切欲望,一切欲望他没有了,他到四禅天。四空天是连这个色相都不要了,所以他那个定功就更深,讲四禅八定。虽然修到第八定,八定是无色界最高的这个天,我们讲非想非非想天,还没有出三界,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

  所以诸位你仔细去想想,你就晓得修行难,不容易。修行人一定要断瞋恚心,换句话说,一定要修慈悲心。因为色界天人他不仅要修禅定,他还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色界天。色界一共十八层天,都是修慈悲喜舍。什么人才能够出了三界?阿罗汉。你看《楞严经》上讲的阿罗汉所修的定叫第九定,这个功夫超越了第八定。八定以下的全是在三界之内,没有能够超越的,第九定超越了。所以到阿罗汉、辟支佛才真正超越三界,这个难,真不容易!你想想欲界,欲界有六层天,一层一层往上升,色界十八层,无色界四层,一共二十八层天。你要一层一层的超越,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够超出三界,叫竖出。

  念佛的人那不必经过这些,就在人道里就出去了,所以叫「横超」。他不是竖出,他从旁边遛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就跟他走了,这样子跑掉的。所以论起定功比禅不如,那禅有本事到初禅,念佛人没有这个本事。这样一比较,这个难与易马上就明了了,这个法门叫易行道。所谓叫「万修万人去」,为什么?他不要断烦恼,不必要得定;只要你相信,只要你发愿,你对西方净土决定没有怀疑,你有一颗真正的愿心,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能具足这两个条件,然后再具足一心念佛。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之外,所有一切念头统统舍掉。换句话说,无念则已,有念就马上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

  我们看自古至今这些往生,站着走,坐着走的,预知时至没有病苦的,说走就走了,他什么本事?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对于经教懂不懂没有关系,禅定有没有也没关系。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给我们讲,净宗三个条件叫三资粮—信愿行。行就是执持名号。一切时、一切处,不念出声音来,不要紧,没有关系,心里头要有阿弥陀佛就行了。这个法门最大的特色是不妨碍你工作,甚至于不妨碍你的家务,没有障碍的。别人讨厌我念这个佛号,我心里念,我不出声音。所以它的的确确是一个无障碍的法门,一切时、一切处统统可以修,不拘于形式,这是最大的方便,不拘形式。你家里供不供佛像都没有关系,都不要紧,只要你心里头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所以这叫「横出三界」,这很难得了!

  「径登四土」,这一句我们留在经文里面再说,这不可思议,为什么?一切大乘法门里面都说:佛有四种净土,不管哪一尊佛,任何一尊佛都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这四种净土是有差别的、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你见思烦恼没有断,你所居住这个佛净土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是什么?跟诸位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六道轮回,我们这个六道里头有佛、有菩萨、有阿罗汉在这个世间跟我们同住,所以这个土是凡圣同居土。断了见思烦恼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以上,他们真正得禅定,得九次第定,不是普通禅定;禅定的功夫到第九定以上,他们所居住的是方便有余土。如果真正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就是我们常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住的净土叫实报庄严土。我们娑婆世界的实报庄严土就是华藏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实报庄严土。换句话说,你没有这个程度,这个净土你见都见不到的,没法子见到的。西方极乐世界奇怪,这就是说,所有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没有这种事情,他这四土是在一起的,所以你生一土,四土统统都生了,一生一切生,这不可思议。

  好比我们念书,我举这个比喻来跟诸位说,大家容易懂。像我们世间的学校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小学是小学,中学是中学,不在一起的,都分开的。你念小学你所接触的是小学生,你见不到中学;你念中学的你所接触的都是中学生,你见不到大学生,他学校不在一起,班级也都是分开的。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在哪里?好比说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一个教室上课,这很奇怪,所以你等于一生一切生。我们虽然到那里去是凡夫,是凡圣同居土的,可能坐在我旁边是等觉菩萨,他是实报庄严土,是常寂光净土的,我们肩膀碰肩膀的,这不可思议。径登四土,他四土一生同时一切生,这是所有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没有的现象。

  西方极乐世界特别,所以这显示出阿弥陀佛无比的慈悲,所以这个法门是『极圆极顿』。圆是圆满,没有比这个更圆满的。无论在教义,或者修行的方法,或者讲我们所契入的境界,都是第一圆满。顿是快速,顿超!我们在过去《往生传》、《净土圣贤录》里面所看到的,一般念佛人往生净土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看几乎百分之七、八十,他们所用的工夫不过是三年到五年。所以过去有很多同修问我:这些人是不是他们这三、五年寿命刚刚好就到了,就往生的?这些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的答复是:不以为然,哪里会那么巧他寿命就三年到五年,我相信决定不是。决定不是,为什么他三、五年就成功了?他念佛念得时间到了,换句话说,他有能力去了他为什么不去?当然去了!绝对不是他的寿命到了。就像莹珂法师一样,阿弥陀佛告诉他,他的寿命还有十年。他不要了!他三天就走了。

  再给诸位说,真正念到心清净,西方极乐世界你会见到。像我们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开山的祖师,在传记里面记载的,他一生当中,见过三次西方极乐世界。在念佛当中见到的,他说:他所见到的那个境界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而那个时候他所见到的经典就是《无量寿经》。因为《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净土宗最早建立这一个法门的时候,只有一部经。他老人家一生虽然见到三次,他从来没有跟人家说过,他是在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的。他说:今天这个西方境界又现前了,应该是我去的时候。他说:这个境界过去我已经见过三次了。这时才说出来,说了他就走了,可见得他并不是炫耀。没走之前虽然见到瑞相,他不讲。所以见到那样好的相的时候,他怎么不想去,当然想去!

  那我们要问,远公大师为什么不早一点去?为什么要等到他见到三次、四次的时候,到八十三岁的时候才走?诸位要知道,他领导这个道场,他要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往生。所以东林念佛堂那个时候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个人,是个个往生,这无比的殊胜。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同时在一生当中成就这么多的,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东林念佛堂。一百多人个个往生,而且往生的时候,先往生的跟着佛一起来接引后往生的,这个传记上都有。像刘遗民,有好几个先往生的跟着阿弥陀佛一起来接慧远大师。而刘遗民还开玩笑说:我们是听你的劝告才念佛,我已经往生多时了,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随着阿弥陀佛一起来的。

  像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替你担心。吃长素,又怕你身体营养不够,都是爱心来关心你,你再不听话,说家里人吃肉,你们将来要受果报的。这人家家里听了多难过、多生气,是不是?这跟家里完全对立了!这不可以。

  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有智慧,一定要有定力、有耐心,跟家人和睦相处。要跟他们生活习惯完全相同,这一点一定要晓得。我们单独生活我们吃长素,我们跟他在一起,六祖还在猎人队里还吃了十五年的肉边菜,哪里有忌讳?没有忌讳。这绝对不是破戒,这在佛法叫开戒,叫开缘,绝对不是破戒。是你自己真正大慈大悲,你慢慢去影响他。这样子有一段时期了,或者是二年、三年了,你家里人觉得:你学的这个佛不怪!你这个佛法我们也可以学,你学佛为什么也可以吃肉?你就跟他说明白,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他听了会感动。

  这个肉食,你最好不要讲什么吃牠半斤,还牠八两,不要说这个,说这个他听不进去。佛教为什么素食?素食是健康,这个他很听得进去。现在连外国人吃素都很多,他不是学佛,他是为了身体健康,减少疾病。所以你讲素食,卫生,卫性,卫心。性是性情。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性情,温柔而不暴戾,素食可以养慈悲心。所以这个饮食的方式是卫生、卫性、卫心。像伊斯兰教(回教)他们注重到卫性,但是他不晓得慈悲心,虽然那个肉食类他选择性情好的。因为我过去这是在没有学佛之前,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民国三十五、六年,我在回教教堂里面有一年,我懂得他们东西懂得不少。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为什么不吃狗肉?有的人骂他:猪爹爹,狗奶奶。那都是骂他的,侮辱他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们这个教义里面不吃的肉很多,不仅是猪、狗肉,很多。凡是形状奇怪的,性情不好的他统统不吃;狗容易疯狂,猪懒惰。他说:人吃牠这个肉的时候会影响,会受牠的气氛,吸收牠的气氛。这讲得也很有道理。所以他选择牛羊性情柔顺温和,他选择这一些,目的是保卫自己一个善良的情绪。

  凡是让情绪冲动的他都不吃。所以我从这个教义就联想到佛法这个素食还保卫慈悲心,所以佛教这个饮食顾虑的确是圆满。卫生、卫性、卫心,保卫慈悲心,你这样讲他能够听得入耳,他容易接受。不要跟他讲这是因果报应,不讲这些东西。那个东西,他真正深深懂得因果的时候,他自然会明了。我们接引外头人不用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他会反抗,甚至于他要毁谤佛法,这样就不好了。

  底下讲『以弥陀一乘愿海』。这个「一乘愿海」就是四十八愿。这是在《无量寿经》里面,四十八愿完全是为一切凡夫,一生当中圆成佛道,这真正了不起。一切诸佛度众生,都是希望你快快成佛,但是想不出方法;阿弥陀佛想出这个方法,他这个方法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读了经你就晓得。他不是自己胡思乱想的,他是等于说周游列国,到处考察参观,一切诸佛剎土里面好的,他都取;那不好的,他都舍,这样来建造极乐世界。这是非常合乎科学观念上的,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闭门造车,不是的,他是去参学,每个佛剎他都到过。经上讲「二百一十亿佛剎」,这个二百一十亿不是数目字,是表法的。《华严》用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大智度论》里头也用二百一十亿代表圆满,所以这是代表圆满的意思。也就是说,十方一切诸佛剎土他统统到过,这里面善恶情形他统统了解。他是取人之善,是舍人之恶,造成这样一个圆满的世界。


无量寿经玄义  (第三集)  1989/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02-014-0003

  前面我们谈到念佛这个法门,所谓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通达的意思。这个方法,这个门径,它与其它的法门不相同,其它法门可以说是有次第的,也就是有层次的,一层一层向上提升,把这个境界往上提升。唯独这个法门特别。它一下手修因与果地就相应,所以这个法门就称为不可思议的法门。前面一段话告诉我们:

  【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

  这是这个法门最特殊的地方。这些话说得可不可靠?我们看了之后会不会怀疑?这是真正问题的所在。写这本书的黄念祖老居士,可以说是现代佛教界里面的泰斗,是一个真正有修有学的大德。至于他是不是有证我们不敢说,但是修学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而且他有师承,他绝对不是随便说话的人。他老师的成就,我们也略知大概,夏莲居老居士的成就。中国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老师的德学殊胜,他亲近老师二十年,不是短的时间,所以是夏老居士的传人,他的东西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你把这个批注全部念完了,我相信你的信心自然就建立了。他所说的话决不是胡造谣言,是引经据典,每句话都有根据,这是非常难得的。假如再有时间,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大乘经藏,那你的信心就更坚固,更没有问题。

  确确实实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果觉』的名号。阿弥陀佛四个字统统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如果把它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无量觉。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他不觉,觉而不迷!可见得这个名号确确实实是性德的名称。法藏菩萨成佛就用这个名号,就用这个作名号。而且他也教十方一切众生,就执持这个名号,一生就能够成佛。

  成佛,这有人要问什么叫成佛?所以这个「佛」的定义我们要搞清楚。有些人说我不愿意成佛。这个话说得就是很有问题了。他不愿意成佛,那佛是什么实在讲他没搞清楚,如果他搞清楚,那非成佛不可。我们从很平常容易理解的意义来说,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要不要成就?你的智慧不圆满,换句话说,你能力就不圆满,你有许许多多问题就不能解决。所以成佛,佛经里头有个术语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所求的就是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话也是梵语,完全是音译。当年在翻译的时候,五不翻例子这是尊重不翻:意思是可以翻的,为了尊重起见不翻。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不要求?学佛就是求的这个。

  所以大家把成佛的认识往往认错了,认为成佛决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好像那种身分的那个佛,不是,佛法里头不是这样说的,那是形相上的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同时两尊佛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形相上的佛,维摩居士示现在家居士,他也是佛。一个在家佛,一个出家佛,他们两个地位完全平等,智慧也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这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可以说的是我不愿意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的形相这个身分出现于世,那我用任何身分出现在世间都可以。像《普门品》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那个三十二相是三十二类,每一类里头数量就算不清了。就是说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身分出现在世间,但是他的的确确是佛,这一点我们要记住。

  所谓成佛就是恢复自己的性德,恢复自己的究竟圆满的智慧。还有一个浅显的意义,就是成佛也可以说成就平等心。平等心是佛,换句话说,我不愿意成佛,那我就不愿意平等,我对于一切法我要分高下的,这就是错误的。所以成佛就是成就平等心。你看《维摩经》上所说的平等心是道,清净心是道。成佛就是成就清净心,成就平等心。在唯识宗里面所讲的,成佛也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讲得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我们凡夫用的是妄心就是八识,佛菩萨不是用八识是用四智,也就是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所以佛菩萨不叫八识叫四智。其实四智就是八识,八识就是四智,为什么换两个名词?一个在迷,一个在觉悟,觉悟了就叫四智,迷了就叫八识。由此可知,所谓成佛就是破迷开悟而已!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这个成佛的定义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确确实实是成就我们清净心、平等心、无上正等正觉的妙法,最巧妙的一个方法。所以这个法门是因果同时。古人告诉我们,我们能念佛的这个心就是始觉,你肯念这句阿弥陀佛,你就开始觉悟了;你所念这句名号是果觉,你看因与果同时。我们起心念佛,起心念佛这个时候就是佛,所以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成佛。这个关键就在「相应」这两个字,可见得这个相应很重要,而不是把这句阿弥陀佛当作口号来喊,那就错了,那就不相应了。

  什么叫相应?就是真正要觉悟。那个名号意思是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我们能够觉而不迷。什么叫迷?诸位要记住我们刚才讲成佛这个定义,你心不清净就迷了,你心不平等就迷了。我们别的不要讲,不要讲得太多,太多了反而搞胡涂,我们就用这两个标准。我心不清净,我不平等,我这一句阿弥陀佛恢复我的清净心,恢复我的平等心,这叫相应。念佛功夫是这样做法的。譬如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境界,我心里起念头,起妄念了,有念就不清净,有念就不平等。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贪爱的念头,不顺自己意思就起瞋恚念头了,贪瞋是最容易起的,而且是最复杂的、最严重的。这个念头才一起来,马上我就觉悟我心不清净了,「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

  第一念起来了,那没有关系,第一念冒出来了,这是烦恼习气,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我第二念就转成「阿弥陀佛」,就把自己这个妄念压住,把它压下去,换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平等的念头,阿弥陀佛是清净的念头,这就叫做相应。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就成佛。怎么叫一念成佛?你这一念心清净了,一念心平静了。不管什么境界,佛境界也好,魔境界也好,善境界也好,恶境界也好,顺逆境界现前统统不管,都把它归到一句阿弥陀佛去,恢复我们的平常心。平就是平等,常是永远平等。但是我们对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你看这多自在,所以这叫一念佛相应。你念念都相应,你岂不是念念成佛!佛的心就是这个样子。

  当然佛那个心是永远保持这个样子,我们偶尔一念的时候能够也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我们保持不久,保持不久是我们的功夫没到家,努力去做的功夫。你只要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方法去做,在一般来讲,三、五年虽然不能做得很到家,相当的接近。也就是讲念佛功夫成就也有三等,我们讲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叫理一心不乱,那是真的成佛了。理一心不乱就是成佛。因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以天台六即佛来说,他是分证佛。他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因为他转识成智。中等的成绩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没有见性,但是已经得禅定了,他这个境界跟阿罗汉、辟支佛相等,也就是讲他得到九次第定,有这么深的定功,他见思烦恼真的断掉了,但是尘沙无明没破,所以没清净。这两种功夫的确都不是很容易能够达得到的,但是下等的功夫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净土宗最殊胜的就是这个下等的功夫,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做不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烦恼没断,烦恼一品都没断,他能带业往生。如果讲到事一心、理一心,那不必说,那跟其它的法门都差不多,其它的法门要到这个境界才算成就。所以净土宗不到这个境界也能成就,这是其它法门里头没有的,就是讲的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是烦恼习气统统没有断,它的方法就是石头压草,就是我刚才所讲的你个烦恼一起来,念头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就来了,很快就换过来了,绝对不叫妄念增长。一有妄念,阿弥陀佛压下去,再一有妄念,阿弥陀佛压下去,始终把你烦恼压住、伏住。这种功夫在其它法门里面不行,决定出不了三界,可以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出不了三界。也就是说,没有办法避免六道轮回。但是净土宗你有这个功夫就行了,有这个功夫就能够往生了。所以这样的功夫的确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而且是花个三、五年的功夫,你认真去念佛,决定会得到。这是说这个法门的殊胜,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个法门是:

  【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心作心是』是《观无量寿经》上的两句话,是净土宗修行证果理论的依据。这留在后面再向诸位报告,后面还要详细说到。第四:

  【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段话是蕅益大师说的。蕅益大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没法子知道。但是,我们可以从印光大师对《弥陀经要解》的评语能够推想到一些。印光大师的评语那一段,我们也选择在后面。我们知道印光大师确确实实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这是我们知道的。他对于《弥陀经要解》的赞叹,他这样说过:纵然是诸佛出世,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个批注,也不能超过其上。也没有办法超过,这真是赞叹到极处了,没有法子再赞叹了。从大势至菩萨亲口这样赞叹,我们想蕅益大师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也必定是观世音菩萨之流再来的,绝对不在观世音菩萨以下的。这种话就等于是佛亲自说的没有两样。虽然这示现是以菩萨身分、祖师的身分说的,可是他所说这个话还是有理论依据的,绝对不是随便说的。这个经论在哪里?实在讲就在《阿弥陀经》里面。

  所以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如果从理论上来讲,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是从原理上说。为什么?无量觉,必须到无量觉才能成佛!哪一尊佛他都证无量觉了,换句话讲,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绝对不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尊佛所独有的,是一切诸佛共同的名号。每尊佛都是无量觉,是共同的名号,而且在所有共同名号里面是第一名号。所以确确实实佛是因为念阿弥陀佛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他是这么成佛的。他现在教给我们,把他自己成佛的方法直接传授给我们。而我们是什么身分?凡夫身分,不但是凡夫身分,而且是五浊恶世的凡夫。

  『浊恶众生』。我们现在是五浊恶世的众生。可以说现在我们在这个世间,浊恶到了极处了。「浊」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染污。混浊就是染污。今天大家晓得,环境的染污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对我们地球上这些人生存有了威胁,大家注意到这一点,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思想、见解、心理上的染污,这个问题比自然生态的染污还要严重。最严重的一个问题,现在人还没有发现。美其名这个时代叫什么?知识爆炸!知识爆炸就是染污到极处了。

  要想世界和平,要想一切众生共存,第一个条件是什么?拿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共识,佛家的名词来讲就是见解要相同。我们大家见解都相同,彼此就没有争执也不会有战争了,天下就太平。要如何达到这一切众生大家的见解都能够相同?这要靠教育。所以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在《礼记?学记》,《礼记》,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本杂志,古代的这本杂志。这本杂志可以说是一切杂志里头的精华,代代相传传到现在。它里面一篇「学记」,这篇东西就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的可以说教育哲学,就是教学的理想。这里面有两句话非常重要,「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一个国家,统治老百姓,什么最重要?教育最重要。教育的目的何在?就是建立共识。所以中国自汉朝大一统之后,中国的教育就是以孔孟的理想来作为我们的共识。

  孔孟的理想是什么?最重要就是伦常道德。伦常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从最亲近、最亲密的讲起,夫妇。夫妇同一个室,最小的范围,从夫妇讲起。室之外就是家,家里面有父子、有兄弟,所以父子兄弟这就构成了一个家族。家再外面就是社会、就是国家,国家里面有君臣。这个君不一定是指皇帝,这诸位一定要搞清楚,君是什么?领导的,一个领导的人,臣是被领导的。我们在社会上,无论你在公司、行号、机关做事总有长官,现在讲有老板、有伙计,这就是君臣关系,就是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横的这方面就是朋友、同事,讲这个关系。所以五伦十义,各种不同身分的人,他要尽什么样的义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仁爱),臣子要尽忠。就是领导的人对于被领导的要慈爱,被领导的人对领导人一定要效忠,他讲这个关系。大家建立这样的共识,这个社会才祥和,天下才太平。

  「团结」这两个字是外国的名词,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的,为什么?五伦就是团结,而且是最基本的团结,最坚固的团结。中国所以在世界四个文明古国里面,唯一还没有灭亡的,靠什么?实在讲就是靠儒家这个传统,五伦十义,这是人与人关系建立的共识。

  道德的观念就是五常,「常」是什么?常是永远不能变的,叫常道。这五条就是仁、义、礼、智、信。什么叫仁,仁的意思是两个人,就是两个人。我跟大家相处,要推己及人,爱人如己,我希望别人怎么样对我,我就怎样对人,这就是仁的意思。我不想别人伤害我,我决定不能伤别人;我喜欢别人尊敬我,我一定先去尊敬别人。仁是这个意思。义是讲义务,讲道义。我们为一切众生尽义务,这个尽义务就是不需要报酬的。义比礼高,礼是礼尚往来,礼是有往有来,有报酬的;义没有,义务,不讲报酬的。所以仁义底下是礼,后头是智。礼是礼节,智是智慧,我们今天来讲的话就是理智。绝对不轻易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信是决定要守信,言而有信。这是五种基本的道德观念。

  中国人,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信守这五条。所以中国在过去,跟诸位说,可以讲五、六十年以前,我还记事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住乡下,抗战之前,我们这个乡下人,做生意买卖没有欺弱的,就是一句话就行,说怎么他就相信,不要写字据的。为什么?大家讲信用,都能够守信。买卖也是如此,我们去赊帐,买个东西没有付钱,现在没有钱,什么时候有钱再还给你,等到我们去还钱的时候,那个店铺的老板:你什么时候拿了我东西?他都忘掉了,可是我们买东西人没有忘掉,绝对没有写字据的。现在人不行,言而无信,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契约还定得很详细,还怕一句话、两句话有漏洞,怕后来要赖帐的。现在伦常没有了,这天下大乱。为什么?没有共识了。

  在佛法里面也讲求这个意思。佛家讲六和,六和里面第一条就是见和同解,就是见解要和,我们见解要相同。佛法里面这个见解那比儒家讲得就更妙了。儒家的确还有很具体的,五伦、五常、十义,它有很具体的标准。佛法讲的就非常之高明,佛法讲清净心,绝对不是要求你要认同我的见解,不是的,佛不是这样要求我们。佛给我们讲,所有一切见解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真实法是什么?真实法是平等法。所以佛教给我们把所有一切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舍掉,我们大家都一样了,这个很高明。佛也没有妄想,也没有执着,也没有分别,他也舍掉了,我们也舍掉了;我们的心跟他的心完全相同,所以佛法的标准就是以清净心、平等心为标准。禅家六祖讲的尤其是明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地清净,本来一物都没有!这就是真正平等,见解思想真正相同了,大家心里都干净,一念不生,佛法讲这个。

  这个比儒家讲的高,但是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的。所以儒家那个标准低,人人可以做得到。中国在过去教育虽然不普及,但是它用别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民谣、戏剧。所以中国过去这些戏剧、民谣它是教育的工具,它算是教学的。把教育放在娱乐里,娱乐跟教育能够合在一起,合而为一,收到教育的结果。所以乡下老百姓不认识字,他为什么能够守礼,为什么能够守分?有这些道德观念,他听戏听的。你看中国像平剧,平剧就已经水平讲得很低的。在平剧之前昆剧,它的内容,古德讲的把它结成四个字忠孝节义,它内容都是这个。而且这个戏剧里面决定给你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到最后还是有好收场的,恶人到最后还是没好下场的。教化老百姓知道因果报应,知道安分守己,它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标准在。

  今天思想见解混乱到了极处,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全世界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这个不得了!这的确是有大灾难要来临。我们稍稍有一点觉悟的人,一定要提高警觉。高度的警觉无过于学佛。就是在现前这个社会,他乱我不乱,他复杂我不复杂,这就行了;决定能够保全自己,而后才能够利益别人。自己思想见解一乱,想帮助别人,很难,不容易。纵然你心很慈悲,我们古人讲「以盲引盲」,自己这个瞎子,引导别人一群瞎子,掉到火坑里都不知道。这是虽然自己好心,但是做错了事情,一定要有智慧。

  所以佛实在是太慈悲了,诸位把《无量寿经》好好的去念几遍,真是能够觉察到。因为这个经真是普度一切众生的经典,一直到整个佛法统统灭尽了,这个经最后面,最后还留一百年。可见得这个经的效果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彻底的。我们今天得到这部经不容易,这确确实实如来以『果觉全体』传授给我们。是佛的境界,正所谓『唯佛与佛,方能究尽』,等觉菩萨都不能够彻底了解它,何况我们。所以我们只要对这个法门真正肯信,这个人就有福。你不肯相信是没有福报,你要真正肯相信,你就有大福报。所以『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九法界,这里头包括菩萨,六道上面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这叫九法界。九法界众生如果不靠佛力加持,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理解。如果得佛力加持,他能够理解多一些;不得佛力加持,菩萨都没有法子。下面:

  【又曰。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可见此经实是如来称性极谈。】

  这个『体』,体到后面会讨论到本经的经题。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阿弥陀佛的报身,以及阿弥陀佛的名号,全是真如法性变现出来的;不像我们今天讲这个世界,六尘。人家是法性土,我们这个土是六尘之土,他们那边是法性土,这不一样,这没法子理解。的确前面讲的「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这是真的。因为什么?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没有的,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很特别,它是法性土,所以它身土不二,名号亦复如是。所以才说出弥陀名号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众生本觉理性』。理是理体,性是法性,拿现代哲学上的名词来讲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是什么?本体就是阿弥陀佛。自古以来东西方的哲学家很多,讲宇宙本体发表了很多意见,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实在讲完全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找,都没有找到。这个东西找不到的!为什么找不到?不是你思想能够达得到的,也不是言语能够说得出来的。所以东西方的知识没有离开心意识。

  心意识能力虽然非常广大,差不多也可以能够接触到虚空法界,但是,就是不能够见到真性,缘不到真性。所以要想明心见性,一定要用禅定的功夫。我们念佛就是禅定,就是修禅。所以在原理上讲确实这个法门无二无别,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也可以说,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上的神咒,就是依这个咒语,就是甚深的禅定。这古德都说过,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无上深妙禅,用这个方法达到自己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理清净心。『可见此经正是如来称性极谈』。如来从自己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纯真无二的法门,在一切经里面实实在在是第一经。因为这个经里头没有一句委曲婉转,都是直接叫我们证无上菩提,直截了当。底下一段就第五:

  【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故言当下即佛。直截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

  《观经》这两句话是念佛法门的原理。念佛法门根据什么原理?就是出在这经上的两句话。『是心是佛』,这个「心」是真心。所以佛在《华严经》上说,《圆觉经》上也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说这个话是不常说,一切经里头很难看到,我们只在《华严》、《圆觉》上看到佛这样说法,「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千真万确的事实。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佛?佛的眼睛看我们统统是佛,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夫看佛也是凡夫,佛看众生都是佛。所以你要问几时你成佛?你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那你就成佛了。这是一点不假,为什么?你是佛眼,佛眼看一切众生统统是佛。实在讲这是事实,这个事实佛在《楞严经》上讲得最透彻。

  《楞严经》上有一段很长的经文,叫「十番显见」。释迦牟尼佛在我们的人这六根里头举出一条,眼根,讲见性。见性就是真如本性,一切众生都有真如本性,那怎么不是佛?从真如本性上讲那确实是佛!所以现在讲你迷惑颠倒了,虽然迷惑颠倒,你的见性起不起作用?当然起作用。如果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你怎么会见?你张开眼睛能见,说老实话是你见性起作用。你闭上眼睛还能见,可见得见性与明暗没有关系,张开眼睛见明,闭上眼睛见暗,可见得这个见性的确是没有障碍的。

  我们迷了见性,把见性变作眼识,所以把外面的境界都看走了样子。佛在经上有个比喻说,他比喻什么?「用琉璃碗扣着眼睛」。古时候没有眼镜,琉璃是透明的,而且颜色是绿色的,绿色透明像玻璃一样,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翡翠。绿色的玉但是很透叫翡翠,绿得像玻璃那样透,扣在眼睛还能看到外面。他用这个比喻,把我们正常的眼睛比喻见性,见外面境界,戴上这个琉璃碗扣在眼睛,这就好比是眼识,就变成眼识了。那看外面的东西还是看得见,但是全变绿了,加了一层颜色。我们现在用比喻,现在戴眼镜就很方便了,戴上太阳眼镜,戴上黑的看到外面光都暗了,戴上绿色的看到一片绿色的颜色,戴上红色的,看到外面统统是红色的,真正的那个色彩看不出来了。如果再戴上玻璃片上有角度的话,看外面形状都会变样子,不但颜色变了形状也变了。

  佛就举比喻,一切众生就比好眼睛上戴上好多副的眼镜,所以看东西看不出真相了。佛是怎么回事?佛是把眼镜统统拿掉了,那诸位想想看,纵然戴很多副眼镜,能够见得还是你见性见。如果你离开了见性,离开了眼镜,那个眼镜本身不能见。所以从这个地方证明,一切众生真的本来是佛,现在你不是佛,就是你不认识自己,你在一切境界里头起心动念,胡思乱想,毛病产生在这个地方。佛是什么?佛是永远保持真心,真心里面没有念头。这是佛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妄念,没有妄念那叫做正念,人人都有个真心,现在是佛法教学没有别的,恢复你自己的真心而已。

  所以你成佛了,是不是佛度你成佛?佛没有度你,《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得度者。佛没有度一个众生,为什么?佛性是你自己本来有的,你现在恢复了自性还是你自己恢复的,佛并没有帮助你恢复,佛没有,佛只是把这个事提醒你,是你自己恢复的。所以佛不度众生,众生是自己度自己。佛如果有能力度众生,何必要我们自己修行,我们自己不要修了,他来给我们拨一拨我们就成佛了,这多简单!佛说他没有这个能力,是你自己迷,还得要你自己开悟,这讲得很有道理。因为迷是我们自己迷,我们中国人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迷是我们自己迷的,今天把这个迷关解除,还是靠我们自己,佛不能帮助我们。佛只能教导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明了了,我们自己就有方法把这个结解开,恢复我们的自性,恢复我们清净心、平等心。

  佛讲无上正等正觉是我们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六祖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本来有的!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量无边的神通,无量无边的才艺,统统是自己本来有的,不是从外得来的。即使你恢复你的自性清净心,那时候一切智慧万德万能统统现前了。所以佛法里讲神通,佛法并不是劝大家就修神通,因为你修得的神通会丢掉、会失掉的,不是你本性的。佛的教学是恢复我们自性的神通,那个你一恢复之后,永远不会失掉,所以不是修得的。佛讲这个能力是我们本来统统具足的,现在你为什么这个能力不能现前?是因为你有障碍。只要把障碍排除,你这个能力就现前、就恢复了。

  这个障碍是什么?妄想执着。《华严经》上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下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妄想执着是我们不能恢复自性的障碍,这真正是根源!所以你要晓得他这个方法好,我们一起心一动念马上就用阿弥陀佛,就拉到阿弥陀佛这儿来。这就是用这一念,这个佛的念头止一切妄念,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到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条件你取得了,再更进一步就到事一心不乱,再往上一步就到理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给诸位说,这句阿弥陀佛念头也舍掉了,也没有了。因为你清净心中还有一个阿弥陀佛,那还是一个妄念,但是我们现在需要这个妄念,为什么?妄念太多了,用这一个妄念来断一切其它的妄念。

  我们中国古人说以楔出楔的方法,什么叫楔?从前的家具,像桌子它是榫头兜起来的。为了它的坚固,要切个薄薄的一片木头,再把它插进去,那个叫楔,它就非常坚固了,它没有钉子的。如果你要把它拆下来,必须把这一片木头打掉,用什么方法打?再用一块木头,从前面把它敲出来,它就松了,就可以挖出来。这叫以楔把这个打出来,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我们这个「楔」,就是妄想杂念太多了,现在用什么?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来把它敲掉,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用这一念来断一切妄念。它的确是方便,是好。比起其它法门用的方法巧妙太多、方便太多了,人人都能做得到。其它法门里面所用的方法虽然是好,但是不能普遍,可以说要中上根性的人才能够修,不像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因为它方法太简单了,一句阿弥陀佛谁不会念?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情愿,人人都会念。

  凡是会念的个个人都成就,而且是平等的成就,这不可思议。比如说菩萨,菩萨用这个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一个很愚、很笨的人,一个字也不认识,他也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地位是不是平等?给诸位说,当然是平等。为什么平等?菩萨用的是这个方法,愚人也是用这个方法,他们方法是一样的,方法一样到那个地方如果不平等,这讲不过去,我们方法用得是一样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分,统统用念佛名号这个方法去的。前面讲「径登四土」,他一生一切生,四土同时都得到,就是因为他这个方法巧妙。九界众生统统用一个方法的,所以这真正不可思议。不像其它的法门,其它法门每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他成就有高下。这个方法,他用的方法一样,所以成就平等,你看这多自在!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的世界。

  「是心是佛」,《华严》上也是这样说法的,你看《华严经》所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我们通常讲十法界,拿现在的话就是讲宇宙万有。宇宙万有是什么造的?现在外面宗教说上帝造的,当然现在怀疑这个问题的人愈来愈多了。佛没有说上帝造的,佛说心造的,「一切唯心造」。唯心所现,心有能力现这个相,现这个境界相,这个境界相里面有变化,它为什么会起变化?识起的作用它变化了。唯识所变,识是什么?识就是分别,识是分别的意思。因为你分别,你有执着,你有妄想,所以就千变万化。但是千变万化,你没有离开这个画面。好像我们看电视,不管那里头怎么变化,它没有离开电视屏幕。它怎么离不开那个?能现相的是心现的,里面动作变化是识变的,那个能现的跟诸位说是真心,起变化的就是妄心,妄心是什么?心之迷,心之迷就叫做识。心要是觉悟了,我们叫心,觉悟的时候叫心,迷了时候叫识。迷了它还是心,不能说迷了就不是心,迷了还是心。迷了它起作用就不一样了,胡作妄为,所以才变现十法界,变现无量无边的法界。

  法界本来就是一个,一真。所以佛住的法界叫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平等法界。我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念头就平等了,我跟佛住的是同样的平等法界;起心动念,那这就有变化了,这才有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唯识所变,真的法界是一真,一真法界。所以是心是佛。

  「是心是佛」是本来的,这就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心作佛』这一句是讲修行。前面一句是性德,本性本来如此!后面这是修德。所以说『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这是讲什么?能念阿弥陀佛的心,不管你对于净土宗教义了解不了解没有关系,只要你用真诚心去念,这个真诚心就是佛心,不是虚假的。我是真心想见阿弥陀佛,我真的想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个念头就是是心是佛,这就是真心,这就是如来的果觉,非常非常的难得。而不是念这个佛号半信半疑,又想去又不想去,这个心就不是真心,就不相应了。如果是真心,决定要见佛,决定求生净土,这一念纯真无妄!这跟一切如来果觉没有两样,所以这个念佛就相应了。所以『即是本来成佛』。

  『此心持名』,我们用这个真心,用这样真诚的心来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或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六个字、四个字都可以,你要肯念!念念相续不断,这就是是心作佛。你看看这十法界,有人想求生天,有人想作阿罗汉,有人想作菩萨,他了不起,他想作佛,念佛就作佛。只要你能作佛,九法界去度众生,就跟《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想要一个什么样身分你就会变一个什么样身分,随类化身,这才圆满。所以你想想看这不成佛行吗?不成佛我要度众生就不能圆满,就不得自在,就不能随心所欲。你真正要成了佛,你就得大自在,喜欢用什么身分就用什么身分。

  地藏菩萨变化的身也是无量无边。我们以前在台湾听说周邦道居士的夫人她就见过地藏菩萨。她有一篇文章《见地藏菩萨笔记》。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学佛,是抗战胜利之后,她住在南京。南京那时候的房子庭院很深,所以有大门、二门,好几进的门才能到房子里面。中国从前古时候的这种建筑。地藏菩萨化身一个出家人,是个普通的和尚,到她家去化缘,化香油,要化她五斤香油,她没有给他。她问:你这个师父,(我们大陆上看出家人都称师父),师父,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九华山来的。你来干什么?「我向你来化缘,要化五斤香油。她没给他,没给他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走了之后她忽然想起来,这和尚怎么来的?我们家这么多道门,没有开门,走得时候门也没有开,他怎么走的?这时才想起来了,几道门都关得好好的,他怎么进出的?这个事情一直她就怀疑。

  以后到了台湾,住在台中,见到李炳南老居士,就把这个事情告诉李老师。李老师说地藏菩萨化身。她才恍然大悟,就见到这么一桩怪事情。她说确确实实跟他讲了很多话,走了之后,忽然想起来,没有人给他开门,他怎么进来?怎么出去的?绝对不是看错眼睛,有这么一桩事情。这李老师告诉她,这地藏菩萨化身。所以她以后写了一篇文章,以后念《地藏经》回向,很后悔那时候没有给五斤香油。就是你有这种能力度化众生才方便!所以发大愿普度一切众生,这很难得,但是一定要求生净土。求生净土绝对不是小乘,本经上说得很好,求生净土是如来第一弟子,不是小乘,不要把这个看错了。

  所以一个真正发心念佛的人,你看他本来是佛,现在又念佛,念佛就是作佛,那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是故当下即佛,这就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直截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这是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可以说这个法门第一殊胜,非常奇妙。直接教你成佛的方法,教你这个修行的方法。再看第六段:

  【净土诸经中。】

  净土的经论很多,但是重要的是五经一论。这个经典,我们现在印的《净土五经读本》是非常的完备,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众生有福。虽然是世间浊恶至极,我们的福报决不亚于古大德,为什么?古大德净宗经论未必完全读过,这是真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典籍得到太不容易了。古时候的经书手抄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