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78|回复: 42

[其它] 净公上人大智度论大意讲记三十四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大智度论大意讲记三十四集


大智度论大意  (第一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1

  诸位同修,今天是元旦,也是政府所倡导的自强年,同修们选择在这一天启讲《大智度论》,也正是以这部《大论》来迎接自强年,自强必须要依靠智慧。

  《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经》的批注,虽然我们没有读过大经,但是这部书有一个好处就是经文包括在其中。首先我们将这个书做一个简略的介绍,本书是龙树菩萨造的,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全书的内容,前面半卷是说明造论的缘起,以及解释世尊说摩诃般若的因缘,接着解释经文。本经一共有九十品,解释初品的文字就有三十四卷,这三十四卷是依照龙树菩萨本论里面完全的翻译。从三十五卷之后,诸位在目录里面能够看得到,就是从「奉钵品第二」一直到「嘱累品」,这八十九品是罗什大师节略的翻译,所谓是十倍略之,也就是从原文里面只翻十分之一,因此流传在中国的中文译本只有一百卷。虽然是略译,也足以解释大经的旨趣,这是为了中国人喜欢简略,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如果全经要是翻译过来,那总有千卷以上,确实不是我们中国的学者所欢迎的。这是这部经简单的介绍。

  这部书在佛教里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法相宗的《瑜伽师地论》,并称佛教的两部大论。一般我们讲《大论》都是指这部书,法相宗里面的《大论》是指《瑜伽师地论》,是以《大智度论》代表性宗,以《瑜伽师地论》代表相宗。这是两部重要的论典,两部的分量可以说都相当,《瑜伽师地论》也是一百卷,但是这两部论的性质却不相同。《大智度论》是属于释经论,就是解释经的,拿我们现在来讲就是批注,依照经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来解释。而《瑜伽师地论》是属于宗经论,它不是解释一部经的,而是阐扬一部分的教义,也就是离开经专门发扬经中旨趣的一部大论。将来诸位读到论藏,一定要知道论藏有这两大类。譬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都是属于宗经论。

  释经论,到后来这些大德们不称作论,称作注、称作疏,到现在称之为讲义,实在上都是属于释经论。为什么不称论而称注疏?这是批注的人谦虚客气话。在世法里面也有这个情形,譬如诸位读十三经,我们读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个「传」字就是批注,传是传的意思,流传于后世。跟佛家所讲的论是一个意思,与释经论是相通的。批注称之为传,那就是说这个批注决定不错。左丘明批注孔子的《春秋》,他所注的解释就是孔老夫子自己讲也是这样,也没有错误;换句话说,不必请后人来指教、来指正,没有这些客气话,决定不错。在佛门里面,释经论也是如此,他只要加上个论字,他这个批注就是决定不错的。后来批注的这些大师比较谦虚,没有自信,不是说他没有自信,是谦虚的话,就是我这个注是不是能够符合佛的意思,自己也不敢完全来承当,后贤或者时贤,同时代的或者后代的,如果有高明,可以给我修正修正,有这个意思在。如果用上论,就没有这个客气话,照我这个批注就行了,没有任何意见好参与。所以三传之后,所有的批注没有人再用这个传字。这些大菩萨所注的经称之为论,历代祖师都不用这个字样,一方面对古德是一种尊敬,一方面对自己的注疏是表示谦虚,有这个意思在。

  这次我们讲这部大论,讲席的方式在前一次给诸位报告了,就是我们这次不能采取逐句的来解释,我们采取讲大意的方法。而进度是每一次以一卷为标准,这个书是一百卷,也就是说我们一百次把它讲圆满。我们离开论文只讲大意,最好是在未听之前,同修们自己要把论文细细的去读过一遍,再来听那就有受用得多了。

  我们现在开始给诸位介绍这部大论,在第一卷里面,上半部是讲缘起。缘起的一开端有六首偈颂,这六首偈颂在此地我也不必说。偈颂的大意是造论的人要解释这部经,必须要求三宝加持。为什么?自己没有证到如来的果地,经是佛讲的,纵然自己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换句话说,如来的意思就不能尽知。所以要解释佛经必须要求佛加被,没有佛的神力加被,不是我们凡夫有能力来解释经义的。所以在一切注疏几乎都成了一个惯例,我们看古人的批注,一打开注子,前面一定是请求三宝加持的偈颂。偈颂长短不一定,有的人是二首,有三首,此地是六首。偈是偈颂的意思,都相当的明显,这一句话就带过去了。下面在长行里面就叙说说经的因缘,论的体裁是采取问答式,这是在本论以及《瑜伽师地论》,许多大论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就是一问一答,好像用讨论的方式。前面这一句我们念一下:

  【问曰。佛以何因缘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这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假设的,不一定有人这么问,这是论师,就是做批注的龙树菩萨,他假设有一个人提出这个问题:佛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来说《大般若经》?「摩诃」翻作大,这些法相名词,我们是一个长期讲经的道场,同修们多半是老同修,所以在法相名词我们可以略过的都略过去。好在这部大论里面讲到法相名词非常多,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佛学常识,因为历代许多的大德们,注释经论常常引用《大智度论》里面的文字来做批注,所以到时候我们一桩一桩的来给诸位做简单扼要的介绍。实在讲,佛讲《大般若经》是具有无量的因缘,无量因缘当然就难说了,所以龙树菩萨在此地把无量的因缘归纳为十五种,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前半卷所要说的。

  第一是为「广说菩萨行」。我们晓得《大般若经》是对菩萨讲的,而且是对相当深位的菩萨讲的。我们从佛一代时教,《华严》之后讲阿含,阿含是属于小乘教,有阿含的基础佛才说方等,方等就属于大乘,所以古德判方等有初中后三分。方等以后就是讲《般若经》,而且《般若经》在整个佛的教法里面,它实在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时间上来讲也特别长。佛说《般若经》在四十九年当中就占二十二年,几乎在他一生教学里占将近一半的时间。如果我们以经开三分来说,可以说般若才是真正的正宗分,这是一代时教里面的正宗分,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我们晓得佛法整个的内容旨趣就是在智慧,所谓是般若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戒定当中来。小乘圣者虽然讲修的三学戒定慧,那个慧是少分的慧,并不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小乘人没有。所以玄奘大师称小乘的罗汉跟辟支佛,直截了当称他作愚者,愚者就是没有般若智慧。但是般若智慧一定要以戒定做基础,般若智慧是大乘佛法独有的,也就是所谓不共法,不共小乘的。菩萨行就是智慧之行,我们可以说小乘行是属于戒行,着重在戒律威仪的是小乘行。而大乘行叫般若行,大乘行就是菩萨所修的三慧,而不是三学。三慧是以戒定慧那个慧做基础,有体有用,这是我们讲席里也常常讨论的,尤其是在《六祖坛经》跟《楞严经》里面我们说得很多,所以在此地就不需要多说了。

  第二个因缘,是为「倍复增益念佛三昧」而说。你看看这个味道多足,头一个是讲智慧行,第二个就是帮助我们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所以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桩事情,不但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佛是提倡念佛法门,我们从善财童子实际上表演给我们看,他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是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法门。而末后是更鲜明,第五十三参他是参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的。今天诸位从般若会上看到龙树菩萨给我们的讲演,第二个因缘就是如果我们没有般若智慧,我们这个念佛叫事念,得一心不乱是事一心不乱;如果我们有般若智慧,我们的念佛是理念,就是与般若智慧相应,与理相应,我们得到这个一心就是理一心不乱,这个地位就高。理一心不乱,是真正的菩萨行,是真实的菩萨行,可以说念佛法门是大乘法门。

  如果念到功夫成片,或者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能说是小乘,在功夫上讲等于小乘,实际上他不是小乘。断证的功夫上,譬如小乘的圣者阿罗汉跟辟支佛,他们在断证是讲断见思烦恼,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也是断见思烦恼。从断见思烦恼上来说,事一心不乱的学者与阿罗汉辟支佛这个地位是相等的,但是在愿力上是不相同的,愿力是属于大乘法门,并不是止于这个境界。我们在大乘法门里面说,这就是权教的菩萨,不是真实的菩萨,是权教的菩萨。功夫成一片了,我们生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都是属于权教菩萨;生到实报庄严土,这就是实教,这才是真实的菩萨,也是般若会里面所承认的菩萨。像《金刚经》里面讲的,破了四相的菩萨,破了四见的菩萨,这是达到这个标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误会,《金刚经》那个标准很高,「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们念到功夫成片的时候,四相都在,我们是不是菩萨?是菩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菩萨是实教菩萨,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别教登地以上的,它是这样的一个标准,这是般若会上的标准。因此第二个因缘就是倍复增益念佛三昧,是帮助我们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

  第三个因缘是「慈悲受请」,这是诸佛都有这个例子。说经的时节因缘成熟了,诸天以及四天王等一定会来启请,如来大慈大悲有求必应,所以这些诸天善人来启请,佛应当给他说甚深般若。第四个因缘是为了「断一切众生疑」,第五个因缘是为「断众生的结使」,第六个因缘是为「令一切众生隐邪信正」,这三个因缘我们合起来讲。

  我们看看现代的世道人心整个在大变,真正可以说无恶不作、众善不行,佛法里面从因果上来看,我们看今人他造的是什么因,当然有这个果报现前。要解决这问题,说实在的话,要靠真正的智慧,所以第四个因缘说断众生之疑。我们晓得一切的疑虑这是病根,有智慧的人他没有怀疑的事情,纵然是一切果报现前,我们学佛的都会记得像百丈大师所说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清清楚楚,因果报应这事情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迷惑。他为什么不迷不疑?他有智慧,有般若智慧观照的功夫,所以能够断疑。我们个人能够断疑,能够断除一切烦恼,这个结使就是烦恼,烦恼从哪里生?烦恼从疑上生的。因为我们有疑,所以才有烦恼,所以才生邪知邪见,相信邪法而不相信正法。智慧开了,疑虑断除,烦恼息灭,邪见不生。

  欧阳竟无大师在民国十二年,他提出来「佛法为今日之必需」,他很肯定的认为。那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二次大战的时候就是日本人跟我们打仗的时候,中日抗战是在民国二十七年。欧阳大师说这些话的时候,距离二次大战差不多还有二十年的时间,他就看出来了,就认为第二次大战是非常惨烈的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比,那真是天壤之别。我们要认清楚,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什么时局之下,我们自己开了智慧,套一句外教人说的,自己就得救。给诸位说,你相信上帝,上帝救不了你,唯有自己真正的智慧开了,自己才能够救自己。也就是说,真正做到不昧因果,对于一切的灾难没有恐惧,以般若智照的功夫度一切苦厄。大家都有般若智慧,大家都不遭难。我们在台湾的同胞们,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人开了智慧,第三次大战爆发,那个十分之九的人会沾十分之一的人的光,我们这里也不会遭难。由此可知,般若实在太重要。这是佛说般若的另外三种因缘,就是第四、第五、第六。

  第七是为了「令一切众生生起真正的信心,相信甚深的法门,契入中道」。前面三种因缘是讲因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因缘是令我们证入中道,以禅宗的话来讲,就是教我们达到明心见性。在这一段里面,佛说的甚深法,包括诸佛菩萨的依正庄严、无量的功德。我们相信诸佛菩萨确实是证得这个境界,也相信我们自己本具这种境界,与佛无二无别。只要我们自己有坚强的信心、冷静的头脑,相信佛法,尊重佛法,依照佛法来修学,我们一定可以契入中道。

  第八个因缘是为了「教给我们辨别邪正、因果不虚」。这在我们现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在现前,可以说是举世邪知邪见无量无边,自己没有定与慧,确实是无所适从,要想不堕落实在是太难。这也是佛讲《般若经》的因缘之一,使我们有能力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辨别因果真实不虚。

  第九个因缘是「佛为了说第一义悉檀」。悉檀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叫遍施,遍是普遍,施就是布施;换句话说,就是普遍的布施。悉檀通常讲有四种,第一是世界悉檀,第二是为人悉檀,第三是对治悉檀,第四是第一义悉檀。这可以说是佛在一切法布施当中的四个纲领,佛说的每一部经都具足这四个意思,这个布施才圆满。每一段经文,乃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具足四悉檀的意思。但是四悉檀的意思里面,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第一义悉檀就不能圆满;如果没有第一义,世界、为人、对治都是局部,而不是圆满的。怎样才能把第一义显示出来?一定要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具有摩诃般若智慧,才能够契入第一义,世界、为人、对治才是圆满而没有欠缺,这是佛必须要说《般若经》的。在这一段里面,后面有一首实相偈,诸位好好的把它记住:

  【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

  『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决定没有虚妄,这个境界是要开了智慧的人,也就是真正开了摩诃般若智慧,才能够见到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今天没有开智慧,我们也没有见到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念佛人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佛这四句偈是把实相透了个消息给我们,等于说把它描绘出来实相是什么样子。这四句很容易记,可是不好懂,诸位也不要去想,「一切实一切非实」,什么叫实、什么叫非实,不要去研究。为什么?你一研究就落到分别去,就落到意识里面去,绝对不是般若。般若是本性里面本具的觉照的作用,它是觉,它不是迷;思量分别是迷不是觉。我们如何去修?可以常常念,不要去想它,什么时候豁然大悟,这四句意思就通了。万万分别不得、研究不得,这才是真正学般若的方法。

  第十种因缘是「佛为了降伏外道」。当时印度外道有许多的学者,他们确实有相当的学问与功夫,因此他们也轻视佛教,不但不相信,有轻视的意思,也有毁谤的言谈。佛说摩诃般若,他们就尊重了,能够尽信,这种学问是他们所没有的。第十一种是「世尊为了要说明诸法实相」。第十二种是「世尊为了要令一切众生不争」。今天这个世界是斗争坚固,为什么大家斗争?没有智慧。有智慧就不争,为什么不争?不昧因果,决定不会争。在因缘里面,龙树菩萨给我们讲「欲明无诤处故」。怎样才真正能够达到不争?论中给我们说,「无诤法皆是无相,常寂灭不可说」。这就是本论里面所讲的空,一共讲十八种空,后面我们会读到,《大智度论》里面讲空有十八种,十八种里面的毕竟空。这留到我们后面再来讨论。

  第十三种因缘是为了「破除一切的执着」。第十四种因缘,「佛是将平常所讲的种种的法门,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念处、三十七道品这些法,而在般若会上从反面来说」,这个意思我们一看就很容易体会得到。向来小乘人学佛他是有法执的,佛说个四念处,他就执着四念处;佛说个八正道,他就执着在八正道。所以佛在般若会上用异方便来说四念处、八正道种种的法门,就是教菩萨在一切法门里面要离一切法门,要修离相法,不可以执着。法门要不要修?要修。譬如我们念佛,六字洪名二十四小时不能间断,虽然念佛,不能着相,不能着有一个我念佛的我相,不能执着所念佛的彼佛之相,也不可以执着当中这个名字相,所谓是三轮体空。第十五因缘是「以异法门说五众」,换句话说,十三、十四、十五这三种因缘合起来讲,就是教我们要破我执、法执,般若正智才能够现前。这是十五种因缘略说如是,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经【如是我闻。一时。】

  向下是入了后半卷,后半卷是解释初品当中的「如是我闻,一时」。一开端龙树菩萨给我们说: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这句话为后世的祖师大德们常常引用,我们在一切注疏里面也常常看到,我们要晓得这句话是出在《大智度论》上。这句话实在讲是太重要了,《华严》里面讲的「信为道元功德母」。『佛法』两个字怎么讲法?「法」是指一切法,整个人生宇宙的总代名词;「佛」是觉的意思,也就是明了通达的意思。我们要想对于宇宙人生一切法都能够通达,都能够明了,都能够觉而不迷,这就叫佛法。『大海』两个字是比喻一切法无量无边,浩如烟海。我们要想得到佛法,得到佛法就是对于整个宇宙人生一切都明了、一切都通达,能不能做到?能做到。首先要有信,信佛是个过来人,信自己能跟佛一样的通达、一样的圆满,也就是相信自己能成佛。成佛是什么意思?就是成就对于一切法都觉悟、都通达,所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所谓是信为能入,好像入学一样,取得了入学的资格。

  『度』是什么?「度」是毕业了,就是这个智慧真正成就了、圆满了,真正得到佛法。要以什么条件?要以智,这个智就是般若智慧,摩诃般若,必须有摩诃般若我们才能够度。可是说到摩诃般若,你不能够执着一个摩诃般若,如果你执着一个摩诃般若,那就糟了,那是摩诃般若的障碍。我们晓得一部《心经》,玄奘大师所翻译的二百六十个字,那是《般若经》的精华,也是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谈般若的总纲,就是这二百六十个字。在《心经》最后佛告诉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智亦无得」,那个智是什么?就是摩诃般若。是不是真的没有?真有,不能执着有。那个无是离相的意思,不执着才真正有般若。如果你执着有个能证之智、所证的佛法,那就完全错误了。

  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证之智了不可得,所证的菩提涅盘也是了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像《华严》里面,你入的是一真法界,这是真,真正的觉,觉是一不是二,二是不觉。你有能证之智、所证的菩提,你就是有能有所,你是二,二没有摩诃般若,摩诃般若是不二法门,诸位要体会到这个意思。宗门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教下虽然说出来,说出来决定不能着相,如果着相那就叫死在教下。所以宗门教下的目标是相同,方法不一样,但是原则是一样的,都是不执着。宗门不执着,教下也是不执着,这是一个能入、一个能度。等于说一个什么条件可以入学,就是入大乘的法门,什么条件可以成就,这是一语道破,我们应当要记住的。

  下面解释「如是我闻」、「一时」这几个字:

  【复次。如是义者。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听法。若无是相则不解。如所说。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议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这首偈很重要,我们也常常在一切经的批注里面看到,为注疏的人所引用,这首偈也是从《大论》里面看到的。这首偈是说听闻的态度,也就是讲佛说法真正的当机者。什么人是当机的人?具有这个态度,那就是当机的人。这首偈我们也不必细说,有两个字特别的重要,我给诸位指出来,第一句的「专」,第二句的「一」,不专不一就不能成就。成就什么?成就说听的利益,说听利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在专、在一,能有专一才能够消归自性,能够消归自性才能得到法喜充满,所以在这个时候诸佛菩萨是应当为说,而学人自己是应该要听佛法。一个是当说,一个是当听,感应道交。所以我们不要顾虑,我们肉眼凡夫到哪里去求善知识?问题在哪里?你是不是能做到专与一?做到专与一,自然有诸佛菩萨化身来给你说法,为什么?机感相应。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两个字,怎么样去求诸佛菩萨,他也不会来,没有感应道交,这是我们特别要记住的。

  【自法爱染故。呰毁他人法。虽持戒行人。不脱地狱苦。】

  这句话我特别给诸位同修提出来警告,这是说什么?就是自赞毁他。『自法爱染』,「染」是染着,一切自以为是、自以为高,毁谤别人。这地方是指修学佛法的人、弘扬佛法的人。第三句说虽然你持戒,你的戒律很精严,只要你前面有自赞毁他,你还脱不了地狱的苦报,这是我们千万要记住。持戒精严的人,对于别人更应该谦虚,要谦敬。我持戒很严,他不持戒,他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自赞毁他,你戒律再精严,你还要堕落。毁他得罪如是如是,诸位切切要记住。

  下面有两首偈,是说得道的方法,也就是说求学的法则,这是佛在般若会上讲的,是很高的境界,我们必须要记住的。

  【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

  这就是讲大觉、菩提涅盘,不是从『见闻觉知』上得到的,也不是在『持戒』上所得到的。这样一说,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见闻,也不要持戒?那又错了,下面说:

  【亦非不见闻,非不持戒得。】

  戒律要不要持?要持,持不可以执着。执着在戒律里面、死在戒条之下,戒律再清净不能开悟。有没有好处?有好处,人天福报。诸位要记住这个,着相持戒是人天福报,不着相持戒是菩提涅盘,这两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持戒、要读诵,读诵不能着相,着相的读诵也是人天福报,果报是来生的聪明智慧。戒律清净是来生得福,就是福报大,见闻广博是来生聪明。我们看到世间人有聪明、没有福报的,他是前生多闻,戒律不清净;有很多很有福报、很愚痴的,他并不聪明,他前生戒律清净,他不听经,不读诵大乘。两者兼修,他着相的话,那在世间是既聪明又富贵,所得的是人天福报,不是佛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要记住的。下面一首我就不要念了,这两首是很重要。它跟《金刚经》里面的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意思是相通的。

  【示人无诤法。闻他所说。说人无咎。以是故诸佛经初称如是。略说如是义境。】

  这句话就是佛指示我们『无诤法』,避免一切争论,这是我们应当学的。凡是在言谈当中不要自以为是,所以我们要读书,我们尽一切的力量去引用古人所说的、引用前人所说的,不要说这个话是我说的。为什么?我说「是我说的」,就有人争,「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学佛才几天,你凭什么说!」起争论。我说「这话是佛说的、这个话是祖师说的」,他不能跟我争。为什么?他要争跟佛争去、跟祖师争去,他不能跟我争。这是避免争论的方法,是我们应当学的。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引用别人的东西,不要自作主张,纵然自己主张,看接近于某个人的,也引用别人的,我们来发挥。是别人的意思,他要打官司打架的话,找那个人打去,与我们不相干。我们能身心清净,能够跟一切人保持在平等和睦这个状况之下,这样就好,这是佛教给我们离诤法。所以阿难结集经一开头讲「如是我闻」,大家都不争了;如果他要是不说,那是阿难你说的,你凭什么资格说经?在场听经的哪个资格都比他老,他是一个初证阿罗汉的人,他有什么资格说经?「如是我闻」,那是佛所说的,不是我讲的,大家说好,「你说吧,既然是佛说的,你重复说就是」,绝不是自己的意思,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尤其在今天斗争坚固的时代,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下面一个字说「我」。在此地论里面给我们解释,讲世界语言有三种根本:

  【世界语言有三根本。一者邪。二者慢。三者名字。是中二种不净。一种净。】

  就是名字是清净的,邪是不清净的,慢是不清净的。

  【一切凡人三种语。邪、慢、名字。见道学人二种语。慢、名字。】

  这个慢叫增上慢。

  【诸漏尽人用一种语,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内心虽不为实法。而随世界人共传是语故。除世邪见。顺俗无争。】

  这几句话也非常的重要,我们要记住。懂得佛菩萨称「我」,他是名字我,随顺世间而说,他自己绝不执着有一个我的观念。在学人的地位上,譬如阿罗汉说我,阿罗汉还有个慢我在,这是我们在经里面读到的,就是小乘的圣者虽然断了见思烦恼,他还有我慢的习气,他的习气还没有断。辟支佛以上的,习气断了,习气断了以后他只有名字我,他没有慢我。由此可知,阿罗汉还有慢我。我们要晓得这个境界,我们自己慢慢在世法里面去修学,就是一切的言语只有名字而无有实义,这才与般若智慧相应。

  再看底下的「闻」。闻这里面的解释,一开端他提出一个疑问,这也是假设的。我们用什么闻?用耳根闻、用耳识闻、用意识闻,底下一桩一桩给我们解释。唯识里面讲这个闻,就是耳识,是八种因缘生。而在了义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个闻是属于性,换句话说,就是真如本性里面本有的功能。而在菩萨三慧里面,这个闻是根境相接触,用这个字来代表。所以一看到这个闻,千万不要以为我听到了,听闻进去了,那就错了,那完全是落在意识里面。这个意思我们在《六祖坛经》跟《楞严经》里头也常常讲到,《华严经》也常常讲到,甚至《弥陀疏钞》里面称性而谈的时候,我们也都谈得很多,不必多说了。

  下面这两首偈很重要,偈的意思很深,也可以说这是诸法如义,觉者不昧。

  【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

  有业有果好懂,『无作业果者』这一句很难懂,这个意思非常之深。

  【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

  给诸位说,确实是如此。

  【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说。】

  『不断、不常、不失』,不但在众生界里面如此,在四圣法界亦然。圣者就是觉者不昧,而在六凡甚至权教小乘他还是昧因果,就是对因果理事还不能够彻底的看清楚,所以有时候还要做错事情。真正到不昧因果,他不会做错事情,他就是接受种种的报应,他自己清清楚楚,很明了,正所谓是欠债还钱、欠命还命。正像安世高大师在我们中国所示现的一样,他还了两次命债,那是还债,那叫不昧因果,所谓是『罪福亦不失』。由此可知,古德常说的「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是很有道理的。

  下面说到「一」,这个就是一时:

  【随世俗故有一时无有咎。】

  『咎』就是过失,没有过。

  【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积一行得佛。自然通圣道。】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一则得入,智行一,第二句是讲智,第三句是讲行,智跟行要是合一了,这就是契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所谓是顿悟顿超。善财童子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这首偈子也是提示我们,不但智要一,行也要一,所谓是专心一致,一门深入。无论是在行门、是在解门上都要专一,唯有专一的人才能够成就,这是很要紧的话。所以一时里头的一,这个意思很重,占的分量很重。

  下面说「时」:

  【时名有二种:一名迦罗,二名三摩耶。】

  时有两种,一个叫做迦罗,一个叫做三摩耶。迦罗是分段,像我们现在是一分一秒、一段一段的;三摩耶是定。

  时,佛说这个时着重在时节因缘,从哪里看到?下面两首偈颂就很明白:

  【时来众生熟。时至则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世界如车轮。时变如轮转。人亦如车轮。或上而或下。】

  俗话说六十年风水轮流转,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讲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不能够勉强,因此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不要汲汲着希望自己成就,为什么?你要是这样汲汲希望成就,是你的障碍。不要汲汲着希望我开悟,不要汲汲着希望证果,为什么?你有这个希求,这叫攀缘心。真心没有念,真心有愿没有念。譬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愿,心里面确实有这个愿,可是我一天到晚还忙着「我要度众生、我要度众生」,那是动心了,那是起了攀缘心。度得了、度不了?度不了。「我要断烦恼」,增长烦恼,不但断不了烦恼,烦恼里头再加烦恼,加了一重「我断不了烦恼,我很想断烦恼」,这都是烦恼。

  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时节因缘,一切境界里有愿,不能起心、不能动念。这个年头我们要提倡佛法,要普遍弘扬佛法,我们很想把经论讲好,如果存着一定要把经论讲好这个心,错了。讲得好、讲不好?讲不好。为什么?这一念攀缘心障碍住了。怎样才讲好?心清净就好了,清净就跟佛讲的一样好。为什么?佛是从清净心当中流出来的,不是从念头里面,有念皆妄,有念都是妄念。因此一切时、一切境界里,不可以起心动念。

  下面说明时不是真实法,这个时就是指我们现在时间的观念:

  【时非实法。汝不应难。】

  就是不应在此地问难。这个意思我们也讲了很多,但是给诸位说,上面加上一,一时是真实法,一时那就是三摩耶的意思,一时里面才不动心,才如如不动,一时里面才不生邪见。

  说到这地方我们把第一卷大意给诸位介绍出来了,虽然很简略的说这个大意,如果诸位同修要好好的记住,确实能开智慧。至于论里面的文字,希望同修要把它多念几遍,照这个进度我们一百次可以把这一部大论给诸位介绍圆满,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2

  请看第二卷第一页:

  在这一卷论文里面可以分作两段,前面有二十页的文字解释「如是我闻」。如是我闻,在前面一卷已经分别详细的解释过,到这地方来是总说,我们也把它重要的纲领提出来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要记住,佛法有五种人说,这都是诸位将来读一切经论或者看一切批注,所谓是五种人说经,也是出在《大智度论》,第一是佛自己说的,第二是佛弟子说的,第三是仙人说的,第四是诸天人说的,第五是变化人说的。佛法就是觉悟之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一切与法性相应的都叫做佛法,因此佛法的定义我们要了解它。

  第二页一共有八首颂,我们不必一句一句去讲解。但是这里面有一点要紧的意思:

  【诸世善语。皆出佛法。】

  一切与真如法性相应的,皆是『诸世善语』。因为《大般若经》是属于大乘经,所以它这个境界定义标准都有相当的深度,不是世间我们观念当中一切的善言善语,它是要与法性相应。凡称佛者,都是指已经证入不二法门的这些大觉之人,这才称之为佛。

  在长行里面有相当长的一段文字,叙说结集经藏的缘起,这一段后来许多注经的这些法师大德,在介绍如是我闻都引用它,而且也说得相当的详细。今天我们在《大智度论》里面看到比较更圆的文字,这是龙树菩萨给我们做的解释。这一段希望诸位能自己去读。

  这当中重要的是释迦牟尼佛答复阿难的四问,四问通常我们讲得很简单,但是也好懂。意思与这里是一样的,并没有出入,可能在文字上有一点不相同,这是希望诸位要注意到的。在一般说,佛涅盘的时候,阿难的爱见没有断,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所以佛涅盘他有悲恸之感。当时阿[少/兔]楼驮就告诉他:你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有承传释迦牟尼佛佛法的使命,这时候正是紧要关头,你怎么去悲伤?应该问问佛有没有什么遗嘱,有哪些事情要交代,这个很要紧。他就跟阿[少/兔]楼驮说:我的心非常乱,我什么话也问不出来,你替我想一想。阿[少/兔]楼驮就教他四桩事情去问:

  【汝当问佛:佛般涅盘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作何等语?】

  第一个,佛在的时候,我们都跟佛住在一起,依止于佛,佛灭度之后,我们要依止谁?依什么住?第二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以佛为老师,佛灭度之后,谁做我们老师?第三个问题,团体当中总不免良莠不齐,不但我们现在团体是如此,释迦牟尼佛在世就这样,就不例外。对于那些恶性的比丘,我们应该怎样对付他?佛在世的时候佛是老师,恶性的比丘佛有方法对治他,佛不在世了,他们那些人不听话,要在僧团里捣乱,我们怎么办?第四个问题,将来结集经藏的时候,前面应当用什么样的文字?教给阿难这四个问题去请教佛陀。第一个问题,佛陀告诉他:佛灭度之后,比丘依四念处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第二,「解脱戒经即是大师」,佛不在世了,我们应当以戒为师。第三,恶性比丘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待他?佛告诉我们用「默摈」的方法,就是大家都不要理他,用这个方法。也不必去责备他,也不必去找他,都不要理他就行了,用这个方法。到以后所谓是不共住。第四,结集经藏的时候,一切经的开端一定要加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个场所与哪些人」,加这些字样。凡是讲到如是我闻一定会提到的,诸位在此地可以细细看这一段。

  以下是叙说佛教最初结集三藏的因缘,这是可以把它当作佛教史来看,也是增长我们的见识。这一段故事相当长。负责结集经藏跟论藏的是阿难尊者,他来担任主席,把世尊过去所讲的重复讲一遍,经过同学们大家都认可了,这才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现在流通的经典。至于律藏,是当年戒律最严谨的一位大德,就是优波离尊者,他来负责律藏的结集。结集经藏的目的是令「正法久住,利乐人天」,诸位记住这八个字,这也就是佛法教学的宗旨,也是佛法流通的指归。这是叙说结集的因缘。总说「如是我闻」大意就介绍到此地,这在第二卷差不多是占了一半的文字。后半部,第二十一页:

  经【婆伽婆。】

  『婆伽婆』是梵语,就是佛的一个名称,我们在经上常看到的是用三种,婆伽婆、薄伽梵、佛。《弥陀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也有的经里面用薄伽梵,也有经里面用婆伽婆,这都是指佛。婆伽婆含义非常多,是含多义的。龙树菩萨在《大论》里面给我们说了二十一种解释,这二十一种并不就是把婆伽婆的含义介绍完了,介绍不尽的,只不过是略举而已。这个名称我们读起来有什么好处?诸位一定要晓得,佛菩萨没有名号,名以彰德,显明自己的德行,佛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因此佛的名号就无量无边。

  「婆伽婆」可以说是一个总说,它第一个意思可以解释为「有德」,德就是德能、道德,他是一个有德之人。第二种解释是他能够「巧别诸相」,就是能够善巧分别诸法的总相或是别相。第三个意思是「有名声」,就是说这个人名气很大,大家提起他都知道,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这些好懂,有德就比较难懂,为什么?究竟什么叫做德,是不是我们常讲的四维八德?当然四维八德他是具足的,不但具足,他是圆满的。实在讲四维八德也是众德的纲领,唯有佛能够做得圆满。

  第四个叫「能破恶」,跟阿罗汉的三个意思有相通之处。阿罗汉不能称为婆伽婆,什么原因?阿罗汉虽然能够断恶,习气没有断;而佛是连习气都断尽,没有余习,这才能称为婆伽婆。在论里面举了有两个公案,说了三个人,第一个是举舍利弗尊者瞋恚的习气,舍利弗是乘愿再来的人,是示现的,并不是真正阿罗汉,他是古佛再来。但是他在释迦牟尼会上是示现小乘阿罗汉的身分,因此他带着小乘阿罗汉的习气,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说明小乘四果没有断习气。难陀尊者贪欲的余习,必陵伽婆蹉傲慢的习气。经里面有一段文字写这一段的公案。由此可知,烦恼容易断,习气难除。在这地方,诸佛菩萨也就是教给我们,我们要用功、要修行,在什么地方修?一定要在断习气这方面来用功。修行人不怕境界,尤其是修大乘的菩萨,境界现前正是我们自己用功夫的时候;如果一切境界现前逃避、躲避开了,那是小乘人的修法。所以纵断烦恼,习气还是不断,那个习气还是很大的障碍。可是话虽然是这么说,境界现前,在境界里面用功夫不是容易事情,自己要有相当的觉悟、要有相当的定功,才能够做得到。如果没有相当的觉悟、没有定功,境界一现前就为境界所转,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境界所转免不了要造业受报,这是诸位特别要记住的。到你自己有相当的智慧,什么智慧?就是能看得破,能够真正体会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不是我们口里头念这一句,是实际上我们到了这个境界,晓得一切相都是虚妄相,心里面就不执着了,一切相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不构成障碍,心在万相当中才做得了主宰。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能够彷佛到了这个境界,这时候正是我们用功精进的时候。如果没有到这个程度,我们对于这个境界还要保持一个相当的距离,无论是顺境或者是逆境,都要保持相当距离,千万不要以为逆境界我们怕造罪业要远离它,顺境界也是一样找麻烦。所以顺逆境界都要保持一个距离,大小乘修行方法不同的所在就在这地方。这是佛在此地举出这三位圣者,都是阿罗汉的身分,示现有贪瞋痴的习气在。

  第五个意思是「如来」,这是常常讲的。如来有两种讲法,「今佛如古佛之再来」,就是说佛佛道同,我们见到今天的佛就等于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为每一尊佛他所说的法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每一尊佛他所证的理也是一样的,也没有两样。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就称作如来,这是从事相上讲。《金刚经》里面有一个解释,是从义理上说,是从境界上说,「如来者,诸法如义」,中国禅宗多半取这四个字来解释如来,这种解释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当然也是佛自己说的。讲诸法如义,是从理上讲的,是更深一层讲,就是我们如果见到一切法如,你自己就证得如来,你就成佛了。这两种讲法我们都要晓得。

  第六个意思是「杀贼」。有很多不了解佛法的同修,看到阿罗汉有三个解释,里面有一个杀贼,于是就起了疑心。佛教是大慈大悲,是戒杀的,无论大乘戒、小乘戒,第一条戒就是不杀生,他怎么杀贼?这地方的贼不是指人,而是指烦恼。杀贼的意思就是断烦恼,我们能够将烦恼断除,烦恼是个贼,烦恼将我们的智慧功德法财等于都偷去了,我们现在把这个贼抓到,我们的智慧功德法财等于都收回来了。所以杀贼是个比喻,并不是真正开了杀戒去杀个小偷,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要懂得的。下面有两首偈是解释「阿罗呵(阿罗汉)」的意思,就是「杀贼」这个意思。「佛以忍为铠。精进为钢甲。」忍辱之道,无论是在佛法或在世法里,一切的圣贤都教给我们要学忍;因为没有忍,一切事都不能成就。我们读《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六波罗蜜,而以布施、忍辱这两条说得最多。布施是种子,而忍辱能成种子,如果布施不能忍,布施不会成就的。布施能够忍,忍才能够积,积功累德,才能够积小善为大善,积少德为大德。不能忍就不能够积。此地这个比喻好比作战,古时候人作战军人披着铠甲,忍辱就好比是铠一样,它能够护身,能够保护自己。甲,身上披的是铠甲,有忍辱才能够精进。「持戒为大马。禅定为良弓。智慧为好箭。外破魔王军。内灭烦恼贼。是名阿罗呵。」阿罗呵就是杀贼的意思。六度里面只说了五条,我们没有看到布施,诸位要晓得,布施是基础,五度统统是依布施度为基础、为开始。换句话说,我们学佛顶要紧的就是要修布施。布施就是能舍,能舍才能持戒,能持戒才能够忍辱,能忍辱才能够精进,能精进才能够得到禅定,有禅定才能开智慧,这是一定的程序,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特别在此地要给诸位强调的。阿罗汉,还有「不生」的意思,还有「应供」的意思。

  第七个意思叫「正遍知」,正是正确,遍是普遍,就是对于一切法普遍的他都知道。不但普遍知道,而且正确的知道,绝对没有错误。佛有这种能力,有这样的德行,我们就称他为正遍知。

  第八个叫「明行足」,明是讲智慧学问,行是说功夫,是指定功。定怎么能说行?诸位要记住,大经里面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佛与大菩萨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才叫明行足。足是满足、圆满了,就是说他的功夫圆满、他的智慧圆满。他的学问到了家,他的道德修养也到了家,学问、修养两者都圆满,这是明行足的意思。

  第九个意思「好去、好说」,好去,是说自利;好说,是讲利他。好去,到哪里去?底下有两句偈:「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盘。」好去就是趣入菩提涅盘。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的去处很不好,我们的去处是六道轮回。诸佛的去处是菩提涅盘,这个去处太好了,所以叫好去,婆伽婆含这个意思在。也叫好说,说的话是最好的,最好的说法是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佛的一切言词都是教众生觉悟,破迷开悟才叫做好说。像这些虽然我们不常见,我们读到之后千万要记住,为什么?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如果我们希望前途能像佛一样,一样的光明、一样的清净,我们就应该要晓得怎样修法。知道好说的意思,我们就懂得如何流通佛法、怎样为人演说,诸佛的经义我们自然就能够看得懂、就能够理解。这个解释也是非常好。

  第十种解释叫「知世间」,佛的十号里头有一个「世间解」,知世间就是世间解。解跟知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知解一切世间法,这个世间什么是真妄、什么是是非善恶,这些因果没有不知道的,都晓得,由此可知,佛学问之渊博。第十一叫「无上」,至高无上。无论从学问、德行哪一方面来讲,佛是至高无上的。第十二种解释叫「无答」,这比较难懂。无答才是第一义,无答就是无有言说,凡是有言说都落在第二义。因此佛四十九年说法,到最后他老人家一口否认掉,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谁要是说佛说法,那就叫谤佛。为什么?真实法是不可说的,这是诸法实相,凡是说得出来的不是实相。佛说了四十九年,怎么说没有说?如果讲真实法,佛是一句没有说;如果讲方便法,佛说了四十九年,诸位要懂这个意思。

  禅宗祖师讲的,天天吃饭,吃了一辈子饭,没有咬着一粒米。你们想想,他这个饭怎么吃的?他是从诸法实相上说的,我们叫那个饭、叫那个米,米是假名,他现在吃饭不着米的相。我们吃饭着饭的相,吃米有米的相、吃面有面的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它本来不叫米、也不叫面,那些假名都是人给它安的,它自己没有名字,诸位要了解这个意思。他们干的是实在的,我们也不是一样吗?但是我们被一个假名遮盖住,盖覆住我们的心性,把我们的智慧光明遮蔽,所以我们的生活很可怜,我们生活在虚妄的境界里头。真实的境界是不是没有了?有,就在真实境界里面蒙上一层阴影,这个阴影不是外来的,是自己给自己蒙蔽上,这就是经里面常讲「可怜悯者」。我们无始劫以来被这些名相害死了,因此佛教给我们听经要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他说得多么亲切。如果你要能够离这一切相,那你终日听经、终日无听,你也没有听着一个字。他在那里终日讲经,也没有讲出一个字,你天天在听经也没听进一个字,高明,真正契入了。

  说听都是方便法,方便法有作用,这个作用是你只要一用马上要丢开,它有作用,可不能执着。一执着就妄上再加妄,一切众生在佛法里面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在此地,那就是死在章句之下、死在言说之下,他不晓得离相,这是不能开悟的原因。不知道婆伽婆含的是无答的意思,佛所讲的一切经是无说而说、说即无说,无说才是真说,无闻才是真闻,有说有闻统统是方便法。所以佛法里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是个门,这是教我们入门的,我们不能把门就当作堂室,登堂入室才有受用,守在门口不行,这是进不去的。我们往往错误在哪里?把方便当作真实,在这里面起分别、起执着,这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障碍。佛确实交代得很清楚,有时候提起来,我们猛然想想,对,佛是说过。可是我们习气太厚,展开经本还是迷惑、还是执着,在讲堂里面一样,依旧还是死在言语之下,不能开悟。由此也可以体验得到,我们自己的习气太深太重。习气深重不怕,只要我们有觉心,长时期去磨炼,所谓是锻炼。用什么方法?常听经、常讲经,常常读诵大乘经典,在这里面长时期去训练不分别、不执着,训练不取相,这叫善用功,这就是对治习气的办法。

  第十三是「调御丈夫」,第十四是「天人师」,这两个解释好懂。第十五是「佛」,这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佛是觉者。在三十三页长行文第三行,「佛」有一切智的意思,一切智确实很难叫人相信,这里说:

  【此不应一切智。何以故。瞋恚憍慢心着故。】

  这个话是对谁说的?摩酰首罗天这些外道,他们也常常自称自己是一切智,佛也是一切智,佛是真正的一切智,摩酰所罗天跟外道不是真正的一切智,从什么地方辨别?此地佛给我们讲,因为他们还有『瞋恚』,还有『憍慢』,『心着』,他还染着。我特别把这句提出来,「佛」这个字是大觉大智,瞋恚、骄慢、染着是大智大觉的障碍。我们要记住,如果我们自己要想证得大觉大智,瞋恚心要断掉,一定要修怨亲平等,去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是念念就行的,要在你最亲爱的人跟你最恨的人,这是两个极端,两个极端你这个心对待他真正平等、无二无别,你到这个时候就成佛了,你大智大觉就现前,这叫真正用功夫。所以凡是讲修到平等,一定加个怨亲平等,从这两极端里面去修行。第二,傲慢心,就是骄慢心一定要除掉。我们世间人他只要有一点点长处,就会觉得我这个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他值得骄傲,摩酰首罗天就常常说他值得骄傲,外道法里头常常「值得骄傲」。佛法里头没有,佛法是清净法、是平等法,决定没有骄慢。

  下面六首偈可以读一读,里面顶重要的意思是教我们「要皈依三宝,不要皈依诸天」,诸天是凡夫,诸天是不究竟的。佛为什么这样说法?因为当年佛陀在世,印度许多的宗教都是皈依诸天,基督教上帝、天主教天主都是诸天。诸天没有离开六道,他是凡夫,他还在轮回之中;换句话说,他自身都保不住,我们去依靠他,哪里能靠得住?所以佛劝我们要皈依三宝,三宝才是一切众生真正的皈依处,这是六首偈重要的意思在此地。再向下有二足尊的意思,二足尊通常我们是讲福慧满足,他在此地的解释:「一者大功德神通力,二者第一净心诸结使灭。」当然也是定慧的意思,就是定慧两种圆融。

  第十六种解释,婆伽婆有「无等」的意思,等是等于,没有人能够等于佛。第十七种解释叫「无等等」,与无等的意思大同小异。等觉虽然讲等,并不是真正的等,可见得说等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完全相同就不叫等,就不叫等觉。第十八种解释叫「世尊」。第十九种解释叫「度彼岸」。第二十种解释叫「大德」,所以称大德也是称佛。第二十一种解释叫「厚德」。这是龙树菩萨在大论里面解释婆伽婆的二十一种解释法。末后他给我们说出「随德立名」,这二十一种都是随德立名。由此可知,佛的德无量无边,因此名号也就无量无边。

  向下长行文,在三十五面倒数第三行最后四个字:

  【放牛譬喻经。】

  下面就是引用《放牛譬喻经》里面的一段公案,就是一段小故事。有放牛的人去试验佛,也就是考试佛,看看佛是不是真正的一切智。这个小故事很有趣,文字很浅显,不难懂,诸位看看就可以。

  这里面有一些重要的意思,特别提出来给诸位说说,在三十八页倒数第五行当中,我只给诸位讲大意。诸佛菩萨说法的旨趣是:

  【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

  这是诸佛说法的宗旨,我们应当要记住。凡是合这个宗旨、合这个方向,我们这个路就走得很正确,就没有错误,我们自己修学也要本着这个方向,与佛所说的才能够相应。换句话说,小乘佛法是以「无我」为宗旨,大乘佛法是以「实相」为宗旨。我们的修学究竟有没有到无我?有没有到证得实相?可见得佛法决定不是以名闻利养做宗旨,不是教我们修学得到名利,也不是要得到保佑我们平安,不是这个。他的主旨,第一个阶段是在无我。我们就拿念佛这个法门来说,我常常讲的,念佛最初的目标是在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把我所放下;中程的目标是事一心不乱,就是这地方讲的无我;终极的目标是理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实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我们学佛念佛为的是什么?果然正确的认清这个目标,没有达不到的,换句话说,没有不成就的。如果我们目标方向错了,当然不能成就。三十八页倒数第二行:

  【说佛法时得清净法喜。诸善根增盛。】

  这一句是讲说法的功德。说法的时候,这是讲一般场合之中,也是讲最浅显的一个利益,就是要叫大家得清净法喜、增长善根,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这种说法是成功的。这一页最末后一句:

  【说法者知前人心利钝。烦恼轻重。令人好济安隐得度。】

  这几句话是说的说法契机,这是我们在讲堂平素也跟诸位同修们说得很多,必须要观机说法。这些都是在这一章里相当重要的几点。第三十九面第五行:

  【居士白衣给施衣食。当知节量。不令罄竭。则檀越欢喜。信心不绝。受者无乏。】

  这几句话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出家人接受在家人供养应该知道的,就是自己一定要惜福。居士供养要看他的力量,绝对不可以多求,不要叫他把力量尽了,不要叫他布施感到痛苦,要能够爱护他。譬如他一个月能够赚一万块钱,你叫他布施一百块钱,他很欢喜,为什么?很少,他很轻易就拿出来。你说你赚一万块钱,你一个月要供养我一千块钱,人家就有难事,就困难了,为什么?他还要养家活口。我对于一切供养的人,有的时候我看到很清苦的人,他供养我,我不会接受他的,我会安慰他:你已经尽心,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供养的很少,你供养的比人家多得多。为什么?你力量太有限。也不能不接受他,譬如很贫穷困难的人,他供养两百块钱,你收他十块钱就可以,「十块钱够了,你的功德就圆满」,要用好言去安慰他。决定不可以有贪心,这样才能够叫施主生欢喜心、生信心,我们接受供养的人不会有缺乏,这是特别要提出来给诸位说的。出家人为什么要接受在家人供养?底下一段有说:

  【众僧中有威德大人。护益佛法摧伏外道。能令八众得种诸善根。随其所宜恭敬供养。】

  可见得接受供养的条件也很不简单。『众僧中』,这个「僧」是指僧团、团体,在团体当中。『威德大人』,这个「威德」是指戒律严谨,才叫有威有德,为大众的榜样、为大众的模范,才有接受供养的条件。『护益佛法』,「护」是保护,「益」是利益,「佛法」是人天眼目,能护自己的法,能利益自己的法,能护众生的法,能够利益众生之法,这样才可以。『摧伏外道』,外道是邪知邪见,以盲引盲,唯有佛法能够纠正这些邪知邪见,把他们领回到正道来。有这些条件,应该接受在家众的供养,这一点我们学佛的四众同修都要特别注意到。在第四十一面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问曰。十四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

  这是佛在经里面说的。向下这一段文字是辨别佛确实是一切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有人就提出来,佛在世的时候有人提十四个难题,这十四个难题佛都没有答,佛都没有答出来,当然不能算一切智;如果算一切智,应当一条一条答出来。这十四句我们就不必说,文都摆在此地,第一句就是「世界及我常」,第二句「世界及我无常」,一直到「身异神异」。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这十四难都不是事实,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可以不答,不答就是答。第四十二面倒数第三行:

  【此十四难。邪见非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

  属于邪见而不是真实法,不答是对的,不答就是答复他,叫他自己反省。下面说得更好:

  【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

  这就是佛当年说法是如此,教给我们也是如此。这四种我们要把它记住:

  【一、决定答。】

  答复得一点错误都没有。

  【如佛第一涅盘安稳。】

  世间最安稳、最快乐的是涅盘,这是绝对不会错误的,所以这个答复叫做决定答。

  【二、解义答。】

  譬如对经教理论或者是方法有不明白的,你来问,佛给你解释,一解释你就明了。这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许多问答属于这一类。

  【三、反问答。】

  这种方式在禅宗里面特别多,学人提出一个问题,那个老师反过来再用个问题问他,这一问他就悟了,他就明了,所以用反问答。

  【四、置答。】

  置答就是不答,不答就是答。因此,知道这四种答,就晓得佛对于十四难不是没有答复,有答复,是这四种答里第四种的答复,因此不应该问难。

  在四十三面第二行,这里给我们列出来如来在果地上的十种特殊的能力,我们通常讲「佛果十力」,这在《教乘法数》里面都查得到,《教乘法数》里面文字跟这地方有一点不一样,有出入,意思完全相同。「佛果十力」,这是佛学的专有名词,也是佛学常识,我们应当把它记住。十力:知处非处故、知因缘业报故、知诸禅定解脱故、知众生根善恶故、知种种欲解故、知种种世间无量性故、知一切至处道故、先世行处忆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尽故。如果我们承认佛果十力,当然你就承认佛是一切智。

  后面一共有十四首赞佛偈,第九首我们特别提出来,第四十四面第六行:

  【种种恶毁佛。佛亦无恶想。种种称誉佛。佛亦无喜想。】

  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八风吹不动,我们要学。我们跟佛比较起来就不一样,人家一毁谤我们,我们马上就生气,气好几天都消不掉;别人赞叹我们,我们就高兴。佛如如不动,你毁谤,他不动心,『无恶想』就是不动心。你赞叹他,他也不动心,他也没有欢喜的想法。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毁誉不动心,我们才能够破除许多的障碍。诸位要是读过《西游记》,你看看孙悟空在《西游记》里所表现的那是神通广大,他还遇到许多的障碍而没有办法克服。他的毛病在哪里?喜怒动心,他就喜欢戴高帽子,一赞叹几句他就得意忘形,所以猪八戒常常用激将法来激他。这就不行,那就是他的缺点,就是他有把柄会落在人手上,会被人利用。如果真正到毁誉不动心,一切障碍都破除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第十首:

  【大慈视一切。怨亲等无异。】

  这两句教我们修平等心。诸位要知道,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修成了,深心跟大悲心自然具足,可以说平等心是万德万能的基础,是万德万能的根本。我们要想有如来一样的智慧、一样的神通、一样的德能,从什么地方修?修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是佛心。成佛,心成佛;心成佛,身自然是佛,境界也是佛,这很重要。从哪里修起?从怨亲修起。怨亲是两个极端,到怨亲不二,完全是平等的看待。换句话说,一切法没有不平等的,怨亲都平等了,还有什么不平等的?都平等,这才叫『大慈视一切』。十一首:

  【忍辱慈悲力。故能胜一切。】

  这是我们要学的。唯有忍辱才有慈悲,有慈悲他才有一种力量能够克服一切的障碍、克服一切困难。第十二首:

  【其心常一定。为众作利益。】

  此地是赞佛,也就是教我们要学习,我们的心要常常定在一处。佛在经里也是常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无论什么事情你都能办得圆满,你的心要在一处。我们现在念佛,你就把心寄托在一句阿弥陀佛上,念念不忘这句阿弥陀佛;禅宗里面把这个心寄托在话头上,这样才能够『为众作利益』。不是这样,为什么就不能?不是这样,心是散乱的,心散乱就有爱憎,有爱憎处事就不公平,就不能为大众带来真实的利益。为众带来真实的利益要决定的公平,大家才没话说。你事情做得再好,你只要有私心、有偏心,必定会有障碍,会有一部分不平的人起来反抗。换句话说,你做的虽然是好事,它有副作用在,所以不是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利益要一心、要公平。这是在十四首偈颂里我只提出十句贡献给诸位,希望我们努力的修学。第四十五面第一行:

  【婆伽婆义无量。广说则废余事。以是故略说。】

  讲了这么多还是只略说,如果要细说,经文都不能讲了,那是专讲婆伽婆,所以只好略说。从二十一页到四十四页,一共二十四页这么大的篇幅说明「婆伽婆」的意思,第二卷到这里终了。     
   
   

大智度论大意  (第三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3

  请看《大智度论》第三卷第一页,这一卷是六种成就里面的处成就以及众成就。

  经【住王舍城。】

  在一般经典里面,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用「在」,用『住』很少。为什么佛在《般若经》里面他不说佛在王舍城,而说是「住王舍城」?这地方这个「住」字,龙树菩萨给我们解释的就有许多意思,首先他给我们讲的有三种,就是有天住、有梵住、有圣住,在文字里面诸位都能够看得到。什么叫做天住?「天住」通常是指欲界天,就是六欲天。「梵住」是指四禅四空。「圣住」是指阿罗汉以上的,称之圣住。可是要紧的是其次的三种住,我们应当学。我们看本卷第一页最后一行:

  【复次。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

  这三桩事情叫天住,可见得住是住在哪里?是住在这三桩事情。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名梵住。空、无相、无作。是三三昧。名圣住。】

  这三种住是我们应当学,我们必须要了解,因为这实在说就是取得天住与圣住的条件。『慈悲喜舍』,我们凡夫也有,凡夫的慈悲喜舍叫爱缘慈,我对喜欢的人就有慈悲,对不喜欢的人就没有慈悲。这种慈悲是不平等的,是随着个人的喜爱,完全凭着感情,而不是理智的选择。佛教给我们慈悲喜舍要平等,平等心才是真心,才是清净心,才是广大心,所以才能够取得天住、梵住、圣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这三种住实在讲就是生天或者是成凡成圣所具的条件而已,只要我们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我们一定能够得到这个果报。在第二面第三行,特别讲佛住:

  【佛住者。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略说住竟。】

  把住的意思说尽了。可见佛所住的确实不同于我们一般概念当中所讲的住,此地讲的「佛住王舍城」,实际上就是佛在王舍城里面弘法度生。佛是住在『首楞严』大定,佛是住在『八万四千法藏』,普度一切众生。这个住是这样的讲法,并不是说他住在哪个地方、他家在哪里,要是这个观念那就错了。字是相同的,意思是另外一桩事情。

  底下有一段很长的论文是讲王舍城的因缘,那是一段故事,诸位同修们自己可以去读,以后在佛经里面,佛在王舍城讲的经不少,这一段公案因缘也必须要晓得,这里我们把它省略掉。再看第六页

  经【耆阇崛山中。】

  『耆阇崛山』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灵山,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讲了许多的大乘经典,在这一段里面也将耆阇崛山这段因缘说得很详细。

  论里面说得很清楚,我们不必细说,把这里面重要的意思提出来供给诸位做参考。首先要说明,释迦牟尼佛当年弘化可以说遍及五印度,但是在王舍城、在舍卫国这两个地方他居留的时间最多,其它的地方虽然去弘法,但是时间都相当短暂,而不是长时期住在那里。论里头就假设有人问,为什么佛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这么长久?佛对于一切众生是平等慈悲,为什么偏偏在那个地方住得久,而别的地方是短暂的去讲经弘法。这一段论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佛菩萨教化众生所谓是应机说法,因此并不是他选择哪个地方适合于自己,哪个地方自己很欢喜就多住一下,不是这个道理,他没有欢喜心,他是平等心、清净心。在哪里住的时间久暂,是看那个地方的法缘,有缘就多住一个时期,缘要是少就少住一个时期。所以他住在什么地方、在哪里弘法,是那个地方众生机缘不相同,这一段论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佛有三种地方不住,就是不去弘法的:

  【边国故不住。恶人多。善根未熟。】

  第一个就是『边国不住』。什么叫边国?就是没有开化的地方,文化落后的地区,这个地区你要是给他讲佛法,他都不能够接受。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不能接受佛法的地方、排斥佛法的地方,在佛法里都叫做边地,你到那里去是没有用处的,所以佛不在这个地方弘法。第二种地方就是『恶人多』,邪知邪见多,这也是弘法的障碍之处,佛菩萨不住这个地方。第三种就是『善根未熟』,众生善根还没有成熟,佛不住这个地方。

  从佛住与不住,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自己得度也是有时节因缘,时候没有到,再高明的老师要想来度我们,我们不会接受,会排斥的。不知道什么因缘他这个思想会转变,到可以接受、能听得进去了,这时候佛菩萨就现前。知时,我们在《华严经》里面也读到,《四十华严》婆施罗尊者讲寻宝的时候,他讲的五种条件里面就包括知时。时节因缘非常的重要,纵然是一个大根性的人,也要等时节因缘成熟,佛菩萨才现在他的面前。因此我们晓得,佛所在处必定那个地方众生根性熟了,而且众生知道佛菩萨的恩德,就是要知恩,可以教化了,佛菩萨一定出现在那个地方。这是诸佛教化众生在机感因缘上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说到知恩,释迦牟尼佛的故乡迦毘罗卫,释迦牟尼佛很少去,那是他生长的地方,许多的亲戚朋友都在那地方,他要是为了报恩应当要回到家里去说法,去度他故乡的人,为什么他不去故乡?第八面倒数第二行说出这个道理:

  【复次。出家法应不近亲属。亲属心着。如火如蛇。居家婆罗门子为学问故。尚不应在生处。何况出家沙门。】

  『着』就是染着。这是为道、为学应当要懂得的,家亲眷属多了,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天天生活在一块,这些人缠在一起,你要想修道、你要想做学问都是障碍。因此佛不回到故乡去说法,他也是做一种示范、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所以我们要为学、要为道,甚至建功立业,在过去都是在他乡。从前做官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选县市长一定要选本地的人,我们中国古代不是如此,中国古代帝王时代他懂得这个道理,他要是派一个县市长,绝不派当地人。因为派当地人不好办事,里面人情太多,他要派别的地方人。你这个地方人到别的地方做县市长,别的地方人到你这个地方做县市长,为什么?没有人情、没有面子,处事才能大公无私。这跟佛法里面讲的修道修学也是相通的道理,这就是避免染着,在政务上也避免妨害政事。所以虽然恩很重,他不在故乡弘法,这是我们应该要晓得的。

  讲在一个地方久住,有久住的理由。在第九面倒数第四行:

  【若可度弟子善根未熟。则须久住。】

  确确实实是一个可造之才,看他是可以成就的,但是要长时期来培养他,他才能有成就。遇到这种情形,就是这样的一个机缘,佛就在那个地方久住。由此可知,舍卫国与王舍城这两个地方,一定是可度的弟子很多,而且善根没有成熟,所以佛在这两处住的时间最久。我们读了经论必须要记住,佛菩萨的教学就是给我们做示范、给我们做榜样,我们今后修学佛法当然要帮助佛弘法利生,将来也要在各地方去教化。我劝勉同修们要发大心、要学佛,不要自己去建道场,建道场实在讲那是死在一处。世间法是你成家立业,你建个道场,那个道场就是你的家,你就没有法子动了。应当发心弘法利生,哪个地方有缘到哪里去弘法,哪个地方有可度之人与你有缘而善根未熟,你就可以在那里长住一个时期。佛是榜样,不但他老人家这样教我们,他自己事实做给我们看。不能教化的那个地方与我无缘,就要舍弃,哪个地方有缘就要到哪个地方去,这样我们自己自行化他这个愿望才能成就,我们宝贵的时间一天也不能让它空过,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本来我是打算在今年过了年就不离开我们图书馆,在图书馆里面讲大经,别的地方我不想去了。可是我们展开大论,想想如果有可度之机,我们要不去实在是很辜负人。所以高雄佛教堂来找我,我在那边讲了大概是八个月,一共讲了八个月,每个月一个星期,那边听众几乎没有在四百人以下的,就是这八个月当中每次来听经的都是四百人以上,没有四百人以下的。我们看看《大智度论》里面所讲的这个情形,这是一种可化之机,有这个化机,所以他们来要求,我就答应了。过了旧历年之后我每个月去一次,时间是五天,五天我就想我们这边的星期六、星期天不停,就是星期六的《楞严经》、星期天的《六祖坛经》我们一直会讲下去。如果到那边去,我可能就是星期天下午去,星期五我就回来。这样对我们这边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南部学佛的同修也能够照顾到一些。这也是从《大论》里面给我的一点启示,我觉得我们应当要这样做。

  底下有好几段,每一段叙说一桩事情,在第十页一开端是讲「报恩德住」,这地方或者我们求法的地方,或者我们修学的地方,这些地方自己成就之后一定要到那里去弘法。释迦牟尼佛为了报答他生母之恩,所以在《法华经》讲完之后,他老人家升忉利天宫,上升忉利天,在忉利天宫讲《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是报答他母亲之恩的,就是在示现涅盘之前教给我们报本反始,报答亲恩。后半段是讲,修学人多处这个地方要住,学佛的人很多,都是发好心去学佛,可是没有人领导,这是菩萨有这个义务、有这个责任要去帮助他。

  在第十一页前一半长行文里面给我们讲的,为了降伏一切外道、冤家,他们不相信佛法,他们嫉妒佛法、破坏佛法,你是一个菩萨,有大威德、有大势力,你应当去度化他们。正像佛当年出现在世间一样,印度九十六种外道都被释迦牟尼佛感化了,释迦牟尼佛的常随弟子几乎都是外道转过来的,这是为了降伏这些外道,我们应该住。但是诸位晓得,外道里面有讲理的、有不讲理的,那个不讲理的是不可教化的,你要去度他没有用处,他要是个讲理的那行,这就是可度之人。那个不讲理的是迷信迷得太深,是没法子扭转过来的。这是要我们随时去观机。还有一种,就是在十一页倒数第二行,这是说:

  【以是大智多闻人皆在王舍城故。佛多住王舍城。】

  这几句话就是说明王舍城那个地方,在当时是学术文化的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智慧的人、有学问的人都聚集在这个所在,这些人都是佛陀度化的对象,所以佛在这地方常住。

  在第十二页,佛又给我们说「受请故住」,如果有人来请法,请你去讲法你应该要去住。受请而住,住的期限长短也是看法缘,如果那地方确实有可度之机而根性未熟,我们为了成就那些未熟的根性,势必要久住,久住才能够成就众生。所以短住多半是宣传的性质,宣传佛教,久住是成就人。这是把住的理由,以及住的长短因缘给我们说出来,教我们将来在一切处所弘法利生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住的时间长短不是在自己,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决定在可化之机上,在机缘上。第十四面第六行:

  【复次。长老摩诃迦叶。于耆阇崛山集三法藏。可度众生。】

  以下也有一段很长的论文,叙说大迦叶尊者入定等待弥勒菩萨成佛,将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呈现给弥勒佛。这段故事在佛门里面讲是公案,就在这一段里面,诸位可以细细看看。由此可知,迦叶尊者一直到今天他并没有涅盘,他没有死,他在耆阇崛山入定。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晓得有两个人是常住在世间,没有灭度的,一个是迦叶尊者,另外一个就是宾头卢尊者。宾头卢尊者是常常在人间,是为众生作福田,接受众生的供养,但是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就不晓得,这位尊者是千变万化,他不会把他的身分暴露出来的。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嘱咐他,叫他常住在人间,不准他灭度。由此可知,证得阿罗汉以上的境界,确实是生死自在,要自己住在世间一万年就是一万年,二万年就是二万年,他做得到!大迦叶尊者要等待弥勒菩萨出世,《弥勒下生经》里面给我们讲,他什么时候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换句话说,大迦叶尊者在我们人间岁数来算,他就要活五十六亿七千万岁。这地方说得很清楚,这是事实不是虚构,看起来好像是神话,但是确实的事情。第十五页有几句经文非常好,迦叶尊者赞说无常:

  【赞说无常。说一切有为法。因缘生故无常。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故无常。因缘生故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有智者不应着我我所。若着我我所。得无量忧愁苦恼。一切世间中。心应厌求离欲。如是种种说世界中苦。开导其心。令入涅盘。】

  这几句话非常好,这是真正智慧的言语,我们在这里不能一句一句给诸位讲解,但是这个意思我们常常在大乘经典里面讨论到,这里我只是提醒诸位同修。

  在十七页讲到耆阇崛山的历史因缘,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个圣地,因为过去一切古佛出现在我们世间,几乎都在这地方讲过经,所以这个道场是一个古道场。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是三世诸佛的道场,它有这么一段历史因缘。所以佛在耆阇崛山讲经是有因由的,不是随随便便挑到一个地方。到此地是把六种成就里面处成就介绍完了。下面请看第十八页,初品中:

  经【共摩诃比丘僧。】

  这以下是六种成就里面的众成就,就是讲到道场的听众。听众里面先介绍什么叫做『共』,共字里面含很深的意思,论里面讲一处,通常我们讲共就是指:

  【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

  『一处』,我们一般概念里面有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意思是凡夫大家相处在一起,像我们现在在讲堂里面讲经,我们有这么多同修,这也是共处在一块的意思,但是大乘佛法里面还不止这个意思。『一戒』就是大家都共同遵守佛的戒律,戒律都是佛所制定的,所以叫一戒。『一见』,见是见解。『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可见得共这一字,这地方是用「共」,我们在一般经里面看到是「聚」,说在某某处所与大比丘多少人聚,那个聚跟此地共是一个意思。以后我们读到经文一定要晓得,它里面不单单是包括一处一时,它里头有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它包含这么多的意思在里头。

  【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

  『摩诃比丘僧』,「摩诃」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大,而义理里面包括的有大的意思、多的意思、殊胜的意思。圆瑛法师在《楞严经讲义》里面介绍大阿罗汉,也是用大、多、胜这三个字来解释。『大』是指德行,所以说大德;『多』是指他的才能,多才多艺;『胜』是指殊胜,殊胜从学问上来说,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所以有大多胜这三个意思。

  【云何大?一切众中最上故,一切障碍断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为大。】

  在此地里面讲的『大』,论文里面说他是一切大众当中的上首,地位最高,『一切障碍断故』,断障碍,就是德行大,他能够断一切烦恼障碍,所以为『天王等大人之所恭敬』,我们称之为大。

  【云何多?数至五千,故名多。】

  『多』,在这个道场里面人数多,这也是多的意思。多才多艺与人数多也能够讲得通,大众当中各种人才都有。

  【云何胜。九十六种道论议能破。故名胜。】

  这个确实从学术上说的,他们的学术能够破除一切外道的议论知见。这是摩诃含的意思。

  【云何名比丘。】

  「比丘」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不必细说,论文里面相当的长,诸位自己可以做参考。此地的解释还是以一般讲法,第一个是讲「乞士」。「士」是读书人,是有道德、有学问人的称呼。但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乞食,在我们中国人讲就是乞丐,是讨饭吃的,虽然是讨饭吃,但是他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既然有道德、有学问,为什么要出去讨饭?你要想了解这个道理,你就去细细研究这一段的论文。比丘第二个意思叫「破恶」,就是能够破除一切烦恼。换句话说,比丘要是常常还生烦恼,这是大大的颠倒了。比丘没有烦恼,破烦恼了,怎么会常常生烦恼?这就是颠倒行事。第三个意思叫「怖魔」,魔王看到一个比丘登坛受戒,他心里恐怖,为什么?他发这样大的心,必定能够了生死出三界。魔王是三界的统治者,他看到他的魔子魔孙又少了一个,又一个成了正知正觉,照理说这是好事情,但是他很痛苦,他的情执很重,舍不得他这个魔子魔孙成佛。因此我们要晓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自己不是佛便是魔。我们要不作魔,必定就是佛,没有办法在佛与魔当中去生存,总是落在这二边。因此我们要深深的警惕自己,可不能站在魔这一边。无始劫以来我们就在魔这一边吃尽了苦头,生死流转,现在遇到佛菩萨、遇到善知识,我们晓得一条生路可以摆脱魔的掌握:修学正觉。

  【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在第二十面倒数五行是解释僧这个字的意思。僧是梵语,梵语具足称为『僧伽』,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做『众』,众就是四个人以上,这是团体,我们中国字是三个人以上称为众。印度是四个人称为僧,所以现在出家人一个人也称僧,这是不正确的。那是引申的意思,正确的意思是四个人才能称僧,才称之为僧团。但是一般四个人在一起还不能够称之僧,因为僧有个条件、有个定义,就是『一处和合』,他们是居住在一处,但是他的条件是和合,所以僧伽我们就翻作和合众。不能和合,虽然许多人居住在一起,可以称众,但是不能称僧,称僧一定是和合众。

  「和合」,佛法里面给我们说有六种,就是住在一起必须要守这六个条件。第一个就是「见和同解」,见解和合,这一条也是和合里面的根本法。见解和合了,那别的都不必说,都很容易,最难的就是见解。佛法究竟是以什么见解教我们来和合?诸位要晓得,佛法绝对不同其它的宗教,因为在宗教上要讲和合、见解相同,一定要遵从一个主宰的神,是以神的意志为意志,大家都同意在神的意志之下才能和合,这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佛法不如此,佛法叫和合,和合在正知正见的基础上。什么叫正知正见?在一切法中不起分别、不起执着、不起妄念,这个是和,你是正知正见。所以佛教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诸位想想那见解当然是相同的。为什么不相同?打妄想就不相同,有分别就不相同。一切法里头没有分别,对于佛所讲的一切法也不分别、也不执着,这是佛法里面讲的见和同解的真正意思。可见得这种见解的和合是决定不勉强的,哪一个也不跟哪一个走。所以佛并不是叫你们大家都跟我一个看法、跟我一个想法,佛不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正知正见,只要将正知正见现前,当然见解就相同,这是佛法僧团里面和合的基础,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学,他的宗旨就在此地,这个基础不但是僧团和合的基础,也是我们成佛作祖、了生死出三界的基础。不立在这个基础上,一切法都不能够成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彼此相处的时候也是以这个原则来做基础,这是一切佛法的基础,非常的重要。这一条是属于思想上的,其余五种是属于事相上的,那是很容易懂。

  第二个就是「戒和同修」,戒律要和合。戒律是什么?就是生活的规范,团体在一起总要有个团体的秩序,有个团体的规律,所以大家都要守住共同居住的规约,这就是戒律。戒律是我们生活的规范,绝不是约束人的,我们要懂得戒律的精神。戒律是清凉之法,小乘戒律是自律,是对自己的,不是对别人;大乘戒律是处众的,菩萨要接触大众,接触大众有接触大众的规矩,这些规矩就是菩萨戒。诸位这一点要明了,小乘戒是自律的,是管自己的,自己怎样管理自己,这是小乘戒;怎么处众,这是大乘戒。所以我们都要遵守佛陀的戒律,我们才能够和睦相处。第三条就是「身同住」,这个好懂。第四条是「口无诤」,没有争论、没有戏论,戏论就是开玩笑的话。诸位要晓得,佛法之戒戏论,就是因为从开玩笑往往产生很大的误会,所以佛法的清净大众居住在一起决定不能够开玩笑,玩笑是属于戏论。这就是教我们身心都要常在道上,心地要清净,言语要诚恳。第五条叫「意同悦」,心里面是法喜充满。第六条就是「利同均」,因为这是团体生活,十方的供养不能供养某一个人,是供养团体的。因此这个利养就是我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这些生活必须的物品是我们人人都有分的,要平均分配,不能够有所偏差。这六个条件才能构成一个僧团,少一种都不能叫做和合,这六个条件在佛法里也叫做「六和敬」,可以说六和敬是佛给弟子们大家相处在一块的基本戒律,人人都必须要遵守的。这是和合的意思,在此地附带给诸位说出来。

  在这一段论文里面讲有四种僧,这四种是:「有羞僧,无羞僧,哑羊僧,实僧」,这里面都有解释,不必多说。

  经【大数五千分。】

  『大数』就是大概、大约,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这个数字是『五千分』,「分」是指人,人为什么称分?意思是组成的成分,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分,在无量无边菩萨里面它是到五千个人,所以用分,分就是我们讲的分子,是这个意思。他们是些什么人?下面经里面讲:

  经【皆是阿罗汉。】

  『阿罗汉』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有三个意思:杀贼、应供、不生。「阿罗汉」是比丘的果地,比丘是阿罗汉的因地,所以在因地里面我们称比丘,在果地上称阿罗汉,因此因上三德跟果上三德是相应的。「杀贼」,这个名词往往在不学佛的人当中产生很大的误会,佛家讲慈悲不杀生,怎么阿罗汉还去杀贼?他不懂得这个贼是什么意思。贼是指烦恼,杀贼并不是真正拿刀叫你去杀贼,是断灭、断除自己的烦恼比喻作杀贼,是这个意思。在小乘阿罗汉里面是说他把见思烦恼断尽,而大乘阿罗汉连根本无明也破了,所以大乘阿罗汉比小乘阿罗汉断证的功夫要高得多。第二个意思叫「应供」,就是到这样的程度,确实他是人天当中大智慧、大福德的人,应该接受天人的供养,而为天人种福,所以说应供,应该接受大众的供养。第三个意思叫「不生」,他绝不再到欲界里面来受生。为什么?欲界的业因他断尽了。他什么时候来?他来,来叫乘愿再来。这个不生是讲绝不会再以业力来受生,乘愿再来那是另当别论。第二十二页:

  经【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

  这四句是叹德,赞叹五千大阿罗汉他们的德行。『诸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尽』就是断尽,所以说『无复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里头都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在此地需要给诸位略略提一提的就是这两种解脱。在大乘讲「解脱」,一定心地得清净,智慧得到了,这样才能叫解脱。假如心清净没有智慧,外面事情还是一塌糊涂,这不能算解脱;或者样样事情都是很明了、很通达,心不清净,这也不叫解脱。解脱一定是两个条件,就是有定、有慧,才能叫解脱。定是清净心,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了了分明,通达无碍,这才叫做解脱。这是在此地我特别给诸位说出来的。下面这个论有相当长来解释「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这两句,我给诸位说得简单扼要。二十三页:

  【无功德人不能渡。生老病死之大海。少功德人亦不渡。善行道法佛所说。】

  前两句是讲没有功德的人没有办法超出三界六道。这首偈也就是《弥陀经》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因此我们自己要想超越六道轮回、要想往生诸佛国土,记住要多功德,无功德不行,少功德也不行,一定要积功累德才能够办得到。积功累德要从哪里做起?我奉劝诸位,这也不是我提出来的,是历代祖师他们提出来的,从《感应篇》、从《安士全书》去做,这才真正脚踏实地去积功累德,我们才会有成就。

  向下这是介绍一位释迦牟尼佛最后所度的一个学生,名字叫须跋陀。

  【是中应说《须跋陀梵志经》】

  这段是叙说须跋陀尊者得度的因缘。

  在二十五面有两首偈颂是释迦牟尼佛自己叙说他的生平,文很简洁,说得也很清楚:

  【我年一十九。出家学佛道。】

  释迦牟尼佛是十九岁出家学佛的,三十岁成道说法利生。

  【我出家以来。已过五十岁。】

  这地方『出家』是指成道说法以来。『已过五十岁』,佛说法四十九年,所以这里讲的「五十岁」,连头带尾可以说五十年,实际上是四十九年,就是说法四十九年。因为这对须跋陀讲的,是最后释迦牟尼佛临涅盘的时候度这个学生,所以他是最后的一个学生。那时候须跋陀尊者已经一百二十岁,他是一位年岁很大的一个长老。

  【净戒禅智慧。外道无一分。】

  这两句很重要,确实是如此。净戒、禅定、智慧,确实外道没有分。我们读了欧阳竟无大师的「佛法非宗教非哲学」,只有他能说得出来,别的任何人虽然知道也不敢讲,讲了会被人骂死。他说这话就跟此地这两句偈是一样的,外道无一分。欧阳大师说,一切宗教是戒取见,一切哲学是见取见,诸位想想,见取见跟戒取见是什么?是我们佛法不要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不正确的见解,错误的见解,他怎么会有净戒?他怎么会有禅?怎么会有智慧?当然是无一分,这话是佛所说的。欧阳大师所说也是有所本,但是自己在学术地位上要不是一个权威的学者,这个话你要是说出来,会遭受许多人的攻击批评,人家不能够接受的,可这是实话。所以讲真实话,宗教能不能信?迷信!他不是觉悟、不是真智慧,唯有正觉、唯有智慧才能够解决问题,才能够离苦得乐,迷信决定不能解决问题。怎样破迷?必须弘扬正法。众生为什么迷信宗教,那么可怜?那是因为正法没有弘扬。他精神上需要,可是又没有正法,他怎么能不迷?所以迷信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在正法不能够普及这个环境里一定产生迷信、产生宗教,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欧阳竟无那两篇文章,以及「支那内学院院训」,我们要好好的去研究研究,从那里面能够体悟到一点佛法正确的意思,我们自己修学也有了一个方向。所以这两首偈是真实言。底下两句说得更好:

  【少分尚无有。何况一切智。】

  这是一切外道宗教哲学里统统没有的。

  在二十六页有几句话是修证很重要的基础,我们应当要学习:

  【佛言。染爱离。心得解脱。】

  【不说余烦恼。爱断余则断。】

  这两句话很重要。

  【复次。诸结使皆属爱见。属爱烦恼覆心。属见烦恼覆慧。】

  这是讲一个『爱』、一个『见』,这两桩对我们修学构成重大的障碍,一个是障碍清净心,一个是障碍智慧;一个是障涅盘,一个是障菩提。

  【如是爱离故。属爱结使亦离。得心解脱。如是无明离故。属见结使亦离。得慧解脱。】

  这是真正讲到心好解脱跟慧好解脱,这是说到最究竟、最彻底的话,这是我们修学重要的纲领,我们要好好的记住它。向下在二十七面是解释:

  经【心调柔软。】

  如是才能够入、才能够证、才能够不失。论里头有解释,这个解释好懂,不难懂。虽然好懂,可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做不到也必须要努力的去修学,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到。因为真正能做到这几句话,我们才能够证入法门,才能够不退失功德。

  经【摩诃那伽。】

  『那伽』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是龙象的意思。

  【那伽或名龙或名象。】

  在佛法里我们常常看到「法门龙象众」,这是对于出家大德一种赞叹、一种恭维的称呼,说他们有大力,大的力量。我们又常常在佛法里听到,「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也比喻龙象的大众,他的心永远在定中,有这个意思在。二十八页:

  【禅定智慧。大海水中出。起慈悲云。润及可度。现大光明。种种变化。说实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根。】

  这几句就是龙象的事业。龙象众我们为什么要赞叹他?他是以种种法门从定慧当中生出来的,所谓是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来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生善根、增长善根、成就善根,这就是菩萨事业。

  经【所作已办。】

  『所作已办』,我们在大小乘经典里面都看到非常之多,什么叫「所作」?所作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这地方一一都举例来给我们说明。第二十九面:

  经【弃担能担。】

  这两句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放得下、提得起。『弃担』是放得下,『能担』是提得起,这是大乘菩萨必须要懂的,所有烦恼业习要放得下,慈悲利济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要提得起。底下这一段的批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也是在此地。

  经【逮得己利。】

  『逮』是当及讲,以及得到自己的利益。

  底下这一段论文里面是教我们辨别利害,什么叫利、什么叫害,这里头有几句话是教给我们辨别的。

  【行诸善法。是名己利。诸余非法。是名非己利。】

  『非己利』就是害,可见得修善是利益于自己,造作一切的恶业决定是自己受害,这都是从纲领上来讲的。在第三十一面:

  经【尽诸有结。】

  这地方给我们解释什么叫『有』、什么叫『结』,有与结这两个名词在佛法上用得很多,这地方给我们讲三种「有」、九种「结」,诸位自己去看。第三十三面:

  经【以正智得解脱。】

  由此可知,得解脱必须要『正智』。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给诸位讲,像《楞严》里面所讲的「知见立知」,那个知是无明,就是知见所立的那个知是无明。知见无知就是「正智」,这是解释什么叫正智。知见无知,无什么知?就是无立知的那个知,并不是没有知见。这个事诸位一定要把它听懂,否则的话,你正智二字还是搞不清楚。什么叫正智,我是用《楞严经》这句话来给诸位解释,佛在楞严会上讲无明的根本,无明从哪里生起来的?无明是知见立知生起来的。知见要是不立知?不立知就是正智,立知是无明,不立知就是正智,知见无知这就是正智。知见无知并不是无知见,是无所立的那个知见,要懂这个道理。因为有正智才能够得解脱,没有正智决定不能得解脱,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们要证得真正的解脱,必须要懂得正智是什么,正智是诸佛菩萨们的智慧。正智正见,也就是我刚才给诸位讲六种和合的第一个见和同解,那个见是正智,是在一切法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正智,这是正见,它当然是和合的。所以这地方的正智跟前面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应当要学习。

  从末后这两行以下,这是解释阿罗汉为什么常常要亲近佛,常常不离开佛。我们在一切经里面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人都是大阿罗汉,是佛的常随弟子,他们为什么要常常亲近佛?这里头有很长一段文字来解释。在三十六面经里面:

  经【唯除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

  论文有好几页,一直到四十一面,这段论文就是讲阿难尊者的公案,是说阿难尊者一段故事,也很有趣味,诸位要想对阿难尊者多认识一些,可以读这一段论文。

  再请看四十一面,这是解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在般若会上有这三类的大众。这三类的大众人数不多,只有五百人。

  经【复有五百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见圣谛。】

  我们前面看到菩萨众有五千人,而比丘尼众只有五百人,优婆塞、优婆夷也只有五百人。为什么他们人这么少?下面论文里头也给我们解释这些道理,这是属于常识,我们应该要晓得。这是大经,是要具足大智慧的人才能够理解。

  在这一段论文当中,第四十三面有句很重要的话:

  【余经悉忘失。其罪少少。失般若波罗蜜一句。其罪大多。】

  这一句很重要。由此可知,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决定不可以「忘失般若一句」。这个意思给诸位说,并不是叫你把《大般若经》都要背会,一句都不能忘掉,忘掉你就很多罪,那我们都是有很多的罪。《大般若经》六百卷,你看看我们书架上排的,一排二十四本,那么厚的一本,二十四本。诸位要晓得,这地方所讲的不可忘失一句,这一句是什么?就是「观照」,换句话说,大般若不是在《大般若经》里头,要懂这个意思。佛的意思是在教我们依文字起观照,是讲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在哪里?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我们眼见色、耳闻声,处处要觉,觉就是般若,就是没有忘失般若一句,一念不觉就是忘失般若一句。为什么罪多?不觉就迷,要懂这个道理。觉是悟。所以,般若是完全讲观照的功夫。忘失就是失照,失掉了观照,失照一定烦恼无明就生了,所以就是『其罪大多』。不忘失就是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念念觉悟,所谓念念之中生八万四千智慧,就是这个道理。在此地这一句我特别给诸位点出来,大家不要死在文字里,并不是叫你文字不要忘失,是提醒你不可以忘失观照的功夫。因为观照般若是大乘菩萨法,所以凡是大心之人一定多闻,他能够信受、能够提得起来;小乘人以及凡夫他烦恼重、习气深,不容易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所以在此地显示出菩萨众有五千,二乘人天只有五百,意思也是在此地。这个地方的人数并不是真实确定的人数,这是表法的意思在里头。诸位懂得这意思就好,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佛说经、祖师讲解的义趣之所在,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好,到这里是一卷。     
   
   

大智度论大意  (第四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4

  请看《大智度论》第四卷,这一卷是解释大经六种成就里面的「众成就」。前一卷曾经讲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今天再接着解释的是:

  经【复有菩萨摩诃萨。】

  按照一般习惯上排列的次序,我们常以佛、菩萨、声闻、缘觉,按这个顺序来排列。但是我们在一切大乘经典看到排列的顺序不是如此,总是比丘在前面,比丘、比丘尼说完之后再说到菩萨,甚至还把人天大众都说在菩萨的前面。许多大乘经典里面都是这么排列法,我们常念的《弥陀经》,诸位最熟悉的,十六位尊者是小乘阿罗汉排在前面,四大菩萨排在后面,《大般若经》也不例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在这一卷里面龙树菩萨给我们解释,因为菩萨智慧虽然高,悲心也重,可是菩萨烦恼没断尽;阿罗汉的智慧虽然不如菩萨,悲心也不如菩萨,他们是烦恼断尽了。这是一种说法,实际上这里面所说的很多。小乘阿罗汉、比丘、比丘尼,他在佛法里代表的是师范;换句话说,是老师的身分,因此必须要叫一切众生对他能生恭敬心、生畏敬之心,如果烦恼习气不断,凡夫见到,恭敬心很难生得起来,不容易生起来。菩萨与一切众生是朋友的身分,菩萨为众生不请之友,虽然他证的果位很高,但是示现的迹象上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普通人没有两样,这是为了方便接引起见,也是大慈大悲的表现,视同凡夫。因此凡夫往往对于声闻、比丘很恭敬,对菩萨瞧不起,这是很平常的现象,不足以为奇怪的,就是各人示现的身分不相同。

  懂得佛法的人,他对于不要说是菩萨,对于一切众生也不敢轻慢,何况对于那些应化的菩萨。但是不懂得佛法的人他有分别心、他有执着,菩萨之所以示现,主要就是对于这些不明佛法的人,为了给他们做增上缘,将佛法介绍给他们,再让比丘做他们的老师。实在讲菩萨智慧有时候比比丘高得太多,但是皈依一定是比丘来代表三宝授受皈依。菩萨要示现一个在家居士身分,他不能给众生授受三皈依,纵然他是等觉菩萨也不行。为什么?身分不一样。初发心的,他出家剃头了,实在讲他是凡夫位,他是代表三宝可以授皈依;等觉菩萨如果示现是个在家居士身,他也不能给众生授皈依,这是就相上来说,我们要懂这个意思。所以在一切经里面,菩萨众列在后面,这一段里说得很详细,诸位可以好好的去研究。

  第五页,一共有十一首颂是赞叹大乘菩萨,我们应当要学习。如果能够把它写成一个小条幅,也可以做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不要把这段经文忘掉。这地方我们略略的介绍一下,第一首:

  【得此大乘人。能与一切乐。利益以实法。令得无上道。】

  『得此大乘人』就是指菩萨。这一首是总说,菩萨于众生恩德之大,在这首偈里面我们就可以体会得到。菩萨念念之中是要与一切众生之乐、拔一切众生之苦,这是菩萨的本愿本行。他对众生的利益是『以实法』,「实」是真实法,真实法也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究竟法,而不是方便法。方便是手段,目标一定是究竟真实。『令得无上道』,这是菩萨与乐最终极的目标,无上道是指佛道。换句话说,阿罗汉的道不是实法,阿罗汉不是真实,唯有成佛才是真实。缘觉也不是真实,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比喻作化城,好像我们去旅游的时候,这不是目的地,是中途休息的场所,不是究竟的目标,必须得无上道才是终极的目标。

  下面多分都是赞叹这些大乘菩萨们的行愿,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在第二首里面讲「布施」,喜舍,这是应当学的,对象是对一切众生,慈悲一切故。这个用心是平等的,没有厚此薄彼,没有偏在某一方面,他是用平等心。第三首是讲「护持净戒」,这是大乘菩萨把净戒看得很重。我们要问问:禅是不是大乘?禅是大乘佛法。如果学禅的人要把戒律疏忽了,可以叫他念念《大智度论》。学密,密宗是不是大乘佛法?他一定说,密是大乘佛法。学密要是不守戒律,也可以叫他念念这首偈。这是要记住的,大乘佛法里面无论学哪一宗、哪一派、哪个法门,没有不守戒律的,不守戒律决定不会有成就。在第四首里面教我们修「忍辱」波罗蜜。这是按照十波罗蜜来说的,第二首是讲布施,第三首是讲持戒,第四首是讲忍辱。第五首是讲「精进」:

  【得此大乘人。精进无厌倦。力行不休息。如抒大海者。】

  『抒』是流注的意思,就是注入,犹如江河流注大海。江河流注大海,你有没有看到它停止过?没有看它停止过。长江、黄河是江河之水,往大海里面流注,永远是这样子,从来没有看它休息过。佛菩萨以这个现象来比喻精进波罗蜜,勇猛直前而没有退转。第六首是讲禅定波罗蜜。第七首是讲般若波罗蜜,「得此大乘人。分别诸法相。无坏实智慧。是中已具足」。到这地方我们看得很清楚,这就是菩萨所修学的六度。再往下看:

  【不可思议智。无量悲心力。不入二法中。等观一切法。】

  这一首特别是强调在不二法门,所以说『不入二法中』。菩萨的境界里面,菩萨安住在一真法界,「二」的见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门,诸位要记住这句话。我们虽然达不到这个境界,必须心向往之,几时我们在一切法里面也像菩萨一样有不二的看法,那就是很好的境界。不二法是佛与大菩萨的境界,不二法就是《华严》里面讲的一真法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就是维摩所说的不二法门。僧肇大师所讲的「会万物为己者」,就是『等观一切法』;《金刚经》里面所讲「诸法如义者」,也是讲的等观一切法。

  下面一首是说明怎样等观。前面两句是说畜生里面的种类,虽然同是畜生,但是不同类;后面两句是讲佛及声闻,虽然同是佛弟子也是大乘小乘,也不同类。不同,怎么能够看出同?不同是相上不同,体性上没有不同的。如果真正见到性,再给诸位说,相上也没有两样,那是真正入到事事无碍,真正证得不二法门。

  末后这是总说,第一句是讲慈悲,第二句是讲智慧,第三句是讲精进,第四句是讲戒定,第五句讲忍辱,第六句是讲总持,这是用一个比喻来说。前面是法说,这地方是比喻说。大乘人对于六度万行没有不具足的,所以能度一切,一切众生之类他都有能力去教化。这十一首颂赞叹大乘菩萨,我们应当要熟记,应当学习。

  在第八页有一段论文给我们讲解「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不退菩萨。怎样才叫不退菩萨?不退有几种?如何修学?在这一段论文里面都有说明。本论里面说三种不退,在第九页:

  【复次。得三法。一者。若一心作愿欲成佛道。如金刚不可动不可破。】

  这就是成佛的心愿,在任何境界里面都不会动摇,都不会退失,一心一意要成佛。

  【二者。于一切众生。悲心彻入骨髓。】

  第二种不退,这是我们一般讲彻底的悲心,这是菩萨不退的一种。

  【三者。得般舟三昧。能见现在诸佛。是时名阿鞞跋致。】

  这是第三种不退,『般舟三昧』是讲定。般舟三昧与我们念佛法门关系很密切,念佛法门里面修般舟三昧的很多,这是加功用行精进的修学。得到这个三昧,『能见现在诸佛』,我们要想见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想见观音势至,都可以办得到。这种三昧的修法在《般舟三昧经》里面说得很详细,它的办法也是克期取证。但是严格讲起来,它也是属念佛三昧的一种,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三昧里面最简单、成就最快的,般舟三昧算是一种,在过去打佛七常常采取这个方法。现在的佛七纵然是讲到加香,一天念九支香,还不是般舟三昧的标准,般舟三昧是日夜没有休息、没有睡眠的。在过去人修,一般修的时间是一百天。诸位想想这相当不容易,我们不要说一百天,我们就说七天七夜,一个佛七七天要是不睡觉、不休息,大概就不太容易了。那我们要问问:人家为什么有这个力量?愿力坚强,他一定要成就!我们没有这么坚固的愿力,干了几天太苦了,不要紧,休息一下,我明年再来打,今年就算了,明年再来。明年再不行还有后年,这一生没有成功不要紧,还有来生,这样一耽误,无量劫当中还是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功夫不能成就,就是进得少、退得多。人家阿鞞跋致的菩萨是不退的菩萨,他只有进没有退,所以他成就快。这是此地给我们讲的三不退。

  在第十页里面有一段很长的论文,给我们讲解佛教里面一个常识,就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虽然是佛教的常识,大概是一切众生都非常欢喜知道的,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相好。在此地给我们指出来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种,这三十二种就是世出世间大家公认最好的相,所谓是贵相,贵人之相,福德之相。这三十二相怎样修成的、是在什么时候修的,都有说明。而且后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论文来做辩论,因为大乘菩萨法里面修相好不是在我们一学佛的时候就修,如果一学佛就修相好,会在菩萨道中招来许多麻烦,会带来很多困扰,这是要晓得的。什么时候修?通常是三大阿僧祇劫以后修。而佛在一般经典里面讲,第一个阿僧祇劫是三贤果满,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要一个阿僧祇劫才修得完,第二个阿僧祇劫只能修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可见得愈往上愈困难、愈不容易,所以第二个阿僧祇劫只能修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祇劫时间是一样长,也是要用一个阿僧祇劫,只能修三个位次,就是八地、九地、十地,这三个位次要一个阿僧祇劫才能够修得。这样说起来,三阿僧祇劫以后再修相好,那就是法云地菩萨以后才修相好。至于相好怎么修法、什么因缘要修,这里面都有。

  佛法实在是觉悟之法,因为在自己定慧没有圆满成就之前,人要是生得相好都会带来麻烦,无论是男子、是女人,都会招来许多麻烦,会招到许多障碍,这是我们要觉悟的。你去看看菩萨的相,一个个都非常之美,人人见到都欢喜;看看阿罗汉的相,古里古怪的,看到没有人生欢喜心。你看寺庙里面塑的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一个个都是奇奇怪怪的样子,人家看到害怕不愿意理他。不愿意理他好,他心清净没有障碍;如果生的相太好,这个也要来拜他、那个也要来看他,不胜其烦!三大阿僧祇劫定慧圆满了,在一切境界里做得了主宰,一切众生都来亲近他,他心里不染不着,心地清净不受外面的干扰,这时候应当要修相好,以庄严的相好来接引一切众生,道理就在此地。所以相好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我们在《楞严经》看到阿难尊者的发心,就是羡慕释迦牟尼佛的相好。由于羡慕佛菩萨相好光明而发心入道的非常多,所以这是大菩萨才专门来修,这是略说到此地。这段文很长,至于怎么修法、三业里用哪一种业去修,都有说明。

  在十三页也有一段很长的故事,是说释迦牟尼佛跟弥勒佛示现成佛先后的因缘。这段故事很有味道,是说释迦跟弥勒他们两个人以前都在当菩萨的时候,亲近弗沙佛。这两个菩萨,一个人自己心清净了,一个自己的心还没有清净。弥勒心清净了,而释迦牟尼佛心还没有清净,就是没有到完全清净。这样说起来,弥勒的成就比释迦牟尼佛高,但是他们两个成佛,释迦牟尼佛在先,弥勒菩萨还落后,什么原因?缘成熟了,释迦牟尼佛那些弟子缘成熟了,而弥勒菩萨那些弟子的缘没有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先成佛度化他的弟子,弥勒佛要迟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可见得自行化他两方面都要兼顾。这段故事也非常之好,在这段故事里面有叙说弗沙佛教给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方法,就是菩萨要成佛一定要修六度圆满。布施度圆满的相,这里面有一段故事,就是割肉与鹰,施鸽的缘,这是在第一十五面有这一段故事。十五面第二段,就是说明菩萨六度圆满之相。在布施圆满相这段里面,有几句话特别的重要,在第十八面:

  【汝当自坚。勿得迷闷。一切众生堕忧苦大海。汝一人立誓欲度一切。何以怠闷。此苦甚少。地狱苦多。以此相比。于十六分犹不及一。我今有智慧精进持戒禅定。犹患此苦。何况地狱中人无智慧者。是时菩萨一心欲上。复更攀称。语人扶我。是时菩萨心定无悔。】

  后面这几句必须把全文看完才懂。这故事是什么?是讲帝释天要来试验菩萨的布施,试验他这个心,所以就变了一只鸽子。鸽子遇到老鹰,实在说此地都说得很清楚,老鹰也不是真正的老鹰,也是天人变化的。这地方说明了,释提桓因自己变了个鹰,毘首羯磨自己变一个鸽子,这是两个人商量好了来考一考释迦牟尼佛。老鹰就要吃鸽子,鸽子害怕,飞到菩萨的怀里面去求菩萨救牠。菩萨答应了:我保护你。老鹰不服气,牠说:你救了牠,你也得救我。他说:我怎么救你?牠说:我饿了没得吃,我会饿死。老鹰就跟菩萨商量,牠说:这样好了,你要保护鸽子,你要自己在身上割一块肉跟鸽子相等,我就答应跟你交换。这不是真正的鸽子,毘首羯磨变的,所以拿来秤永远没有办法相等,全身的肉割尽了,还不能相等。释提桓因看到菩萨这样的情形,为一个鸽子舍自己的身命而在所不惜,绝无后悔,这是布施度圆满之相。这就是割肉喂鹰的一段故事,是布施鸽子。

  这段文就是教给我们,菩萨修布施心要坚固,一定要有智慧,在境界里面决定不迷惑,要晓得三界六道的苦少,地狱的苦多。我们一个人发愿要成佛、要行菩萨道,普度一切众生,什么样的苦都要忍受。别人受不了的,菩萨都要能够受得了。唯有为一切罪苦众生,才能够把精神提起来,不疲不厌。向下是持戒波罗蜜圆满之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六度里面,前面两度说得详细,后面四度略说,几句话带过去了。在持戒波罗蜜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也是教给我们学佛做人基本的条件,在第二十二页:

  【尔时须陀须摩王赞实语。】

  我讲的两句重要的就是底下这两句:

  【实语是为人。非实语非人。】

  这两句话就是教给我们做人要从不妄语做起。『实语』就是不妄语,一个不妄语的人他是人。『非实语』就是成天妄语,成天说假话,须陀须摩王他的看法这不是人道,人道是信实的。换句话说,他现在虽然是个人形,而一生当中常常造妄语的口业,这个报身舍了之后,他来生决定得不到人身。这两句话在持戒波罗蜜圆满相里面非常的重要。

  【如是种种赞实语。呵妄语。】

  呵斥妄语,这是我们特别要记住的。向下这是四度,在这十几行里头统统包括了。

  在二十三面第二段,是讲补处菩萨为什么一定要上升兜率陀天,这是将这桩事情的缘故也在此地给我们说明了,这也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常识。譬如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成佛,都是先要到兜率天弥勒内院去当后补佛,补处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的是弥勒菩萨,他是补处菩萨,将来要到这个世间成佛的。凡是补处菩萨都要住在兜率天,兜率天正如同从前帝王的东宫一样,是太子所居住的所在。他为什么要住在这个所在?这有很长的一篇,诸位可以细细的去看看。

  第二十六面到三十一面,有很长的一段文是说明三十二相,在此地说得很详细。这段文字也是为历代注疏讲演的这些大德们常常引用的,凡是讲到三十二相多半都是引用《大智度论》里面的讲法。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段佛学常识,我们应当把它笔记起来,以后看经凡是看到三十二相,就晓得三十二相是说些什么,才不至于陌生。

  在第三十三面,叙说佛在果地上所得到的法,大致上来讲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达、无碍、三意止」。其它的将来在大论里面都有介绍,这地方特别给诸位把「三意止」介绍出来,这只有三句,很重要,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佛无喜。】

  虽然是如来果地上,我们应当学。弟子们接受佛的教化,对佛生最敬重之心,佛没有欢喜心,绝不动念。『意』就是心,『止』就是像水一样很静,心静就如同止水一样,不动摇。我们凡夫,人家一恭维、一礼敬,几句好话一赞叹就得意忘形。我们看看佛怎样?佛如如不动。

  【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无忧。】

  这句我们在现前看到也有不少这个情形,看到众生业障太重,我们有这么好的法,为什么他不接受,愁眉苦脸的。佛不忧,我们则是忧虑不堪。他不接受、不敬重,缘没有成熟,有什么好忧虑的?虽然是如来果地上的,我们因地上就要学,现在就要学。尤其诸位要学讲经更要学,讲经听的人很多,没有欢喜心;听众都跑光了,一个都没有了,也不忧愁,要学着如如不动。听众之多与寡是因缘问题,因缘要讲求时节,所谓时节因缘。自己真正有成就了,那个因缘就是众生的福报是不是有成就。譬如前面所讲的,弥勒菩萨他早就成就了,他在释迦牟尼佛之先,但是他的弟子没有福,他的时节因缘没成熟,老师虽然成就了,度化不了他。为什么?那些学生不肯听他的。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弥勒菩萨那么样的成熟,但是他的学生成就了,学生已经可以教了,好了,弗沙佛就帮助释迦牟尼佛,你快快成佛,你的学生已经在那里等你。可见得自己成就了,与自己有缘的那些学生他们的福德因缘有没有成就,这才能断定度化众生的机缘,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面。

  【三者。敬重不敬重。心无异。】

  是平等心,决定没有差别。佛住在哪里?佛住在清净平等上,佛住在大慈大悲,这是佛之所安住。度化众生一定是在时节因缘,应机施教,所以他是如如不动,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一般我们所谓八风吹不动,这也就是八风吹不动的意思。

  从第三十四面以下,一直到这一卷末了,是龙树菩萨提出前面种种说法,来从正面、从反面辨别。像这样的辩论对我们来讲就是开智慧的,我们智慧闭塞,往往听了佛菩萨所说,自己认为是懂了、很明白了,其实不然。如果别人从反面提出一个问题来,我们自己感觉茫然不知所云,可见得我们本身确实有疑,不是没有疑。有疑自己没有发觉,经过别人一提起,想想他说的对、有道理。因此《大论》里面像这种反复的辩论,文字占的篇幅很大,它的大主意就是教我们破迷生信,主意在此地。因此我们读《大论》千万不可以有分别、有执着,一定要站在局外来看,才能看到问题的真相。绝对不可以站在某一边,站在某一边你就堕入到争论的漩涡里面去。不但读《大论》我们要用很客观的来观察,读一切佛经、一切佛书都要用这个态度。

  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们,于佛经论里面因为见解不一样,争论之处甚多。这些争论他们所说的都有道理,不能说哪个有理、哪个没有理,正像莲池大师所讲的瞎子摸象,他摸到所说的都对,不能说不对。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像个柱子,他形容的没错,是像个柱子;摸到牠的肚皮,大象像个墙壁,也是像个墙壁,你能说他错吗?不错。但是怎么样?明眼人看的就不错,他看的是圆的;那些瞎子他只摸了一部分,他就执着这一部分,于是就抬杠、就争论。古来这些大德们,在经论里面往往执着自己的见解,反驳别人的见解,莲池大师说:都像瞎子摸象一样。

  他写《楞严经》的批注,批注就是《楞严摸象记》。莲池大师有个《楞严摸象记》,那就说出自古以来批注《楞严经》的大德都是在摸象,但是都有道理,都真正摸到了。我们要想了解《楞严经》的全貌,绝不可以跟着一家之见走,不能跟着一个人走。我们跳出这个圈子之外,把各家的注疏都展开来看,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全貌。要以平等心去看,决定不可以分别执着,不可以说哪一家说得好、哪一家说得不好,不要起这个分别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读一切佛书都要用这个态度来读。这地方他就是用辩论的方法,一个站在正面,一个站在反面,实际上是不是有人辩论?不是的,是菩萨自己假设的,意思就是从各个方面来观察,教我们开智慧,教我们在里面体会到事实的真相。

  在第四十四面这里有一段,会叫我们产生一个疑问,我们看他的问:

  【问曰。若现在十方多有诸佛菩萨。今一切众生罪恶苦恼。何以不来度之。】

  这个问题龙树菩萨提出来了,我们今天看看现在这个世界多可怜,既然佛菩萨那么多,常常讲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我们现在众生苦难到极处,佛菩萨为什么不来?确实是个问题。下面答复的是:

  【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垢深厚。虽有种种余福。无见佛功德。故不见佛。】

  这个道理,要不是佛祖给我们说出来,我们想不出来,我们也没有法子能够想到这个道理。从这里看,福报里面分无量的种类,能够见到诸佛菩萨,是无量种类福报里面的一种,佛常常在大经里面讲善根、福德、因缘,三者具足才能够现前,三者要是不具足,就是时节因缘没有成熟。我们看到现在的众生,不能讲没有福报,现在在衣食住行物质生活方面确实是古人所比不上的。今天一个普通的人家,中等人家的生活,给诸位说,是过去王宫大臣都比不上的,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我们在物质上享受,中人以上的享受超过过去的帝王大臣,这是一种福报,比从前人大。现在你们年轻这一代,比你们父母的福报又大,你们的父母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你问问他,他穿的是什么、他吃的是什么?台湾刚刚光复的时候生活多贫苦,满街上走路的,我初到台北市的时候,台北市满街一般人穿木屐。现在你去找找看,一双木屐都找不到,穿的吃的都考究了,你们这一代就比你们父母那一代福报大。可是你们父母也有一份福报是你们所没有的,那是什么?他们的心地善良,做人忠厚老实,跟现在人不一样。善良、忠厚、老诚也是一种福报,那种福报在那个社会有,而在今天这个社会缺乏了,已经不多见。可见得个人有个人的福报,个人有个人的时节因缘。这段就是给我们讲,『虽有种种余福』,就是别的福报很大很多,但是他没有见佛的功德。下面有四首偈就是解释这个事情,我们将它念一遍,然后再把大意给诸位介绍出来。

  【好福报未近。衰罪未除却。现在不能见。大德有力人。】

  『大德有力人』是指诸佛菩萨、转轮圣王,都是大德有大力量的人。

  【大德诸圣人。心亦无分别。慈悲一切人。一时欲令度。】

  前面一首偈是从众生机感上来说,第二首是从诸佛菩萨能应方面来讲。诸佛菩萨的平等悲心永远没有变更,他的愿望里面总希望把一切众生统统都度圆满,很快的都度圆满。可见得佛度不度众生,问题是在众生这一面,绝不是在佛的这一面。

  【众生福德熟。智慧根亦利。若为现度缘。实时得解脱。】

  第三首讲众生机缘成熟,福德成熟,智慧也利了。那我们问一问,成熟之相是什么?我们必须要晓得,佛法里面常讲「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如果说今天世间一切罪苦众生,佛菩萨不在世间,这个话讲不通,愈是罪苦重的那个环境里面,佛菩萨特别照顾那些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悲心。但是佛菩萨在众生当中,众生不认识,他不是以菩萨的态度来出现,也不是以佛的态度来出现,给诸位说,他甚至不是以一个善人的态度来出现。大家都是恶人,你一个人在这里当好人,你能存在吗?不能生存,人家会把你赶出去。物以类聚,所以菩萨也要示现他同等的身分,在这里面以方便法做种子做增上缘,帮助他的福德智慧成熟。没有成熟帮助他成熟,真正成熟之后再以佛菩萨的身分示现,为什么?大家能接受。

  成熟之相,给诸位说,就在孝亲尊师,人人都晓得孝顺父母,都懂得行孝,都知道尽孝,都晓得尊重老师,给诸位说,那个大德有力人、诸佛菩萨就以他的本来面目降生到人间来,这时众生就是福德因缘成熟的相。我们今天要帮助众生福德智慧成熟,我们应当怎么做?要劝勉一切众生修孝道,要把孝亲尊师这个道理讲清楚,功德利益要说得明白,让大家心里能够了解、能够接受,能够照这样去做。做的人多了,众生机感就成熟,佛菩萨哪有不应的道理?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要记住,孝亲尊师,佛菩萨就出世;反过来说,众生不知道孝亲、不知道尊师,佛菩萨出现于世,那只有帮助众生造罪业,做逆增上缘而不是顺增上缘。所以佛菩萨不会以那样的身分出现于世间,这也是慈悲的示现。无论他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总而言之是大慈大悲,是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龙树菩萨在这里给我们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那些诸佛菩萨,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我们所看到的,他所示现的身分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顺行逆行统统都有。而于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悲心,普为众生做增上缘,大经可以给我们做证明。这些事理要真正明白,我们才确实做到断疑生信,自己也知道自己应当怎样来学佛,才破除菩萨道中种种障碍。菩萨道是非常的遥远,菩萨的发心是无量劫,绝不是三阿僧祇劫。要在无量劫当中这样久远的修学,才能够破除当中种种障碍,使我们在菩萨道上一帆风顺,圆满的成就。因此《大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有构想,这部《大智度论》讲完之后,我们决定讲《瑜伽师地论》。这部书我们预定一百次讲完,《瑜伽师地论》也是一百卷,照这个方式来研究也是一百次,两部大论合起来四年圆满。我们能够好好的来研究这两部大论,在大乘佛法上确实可以奠立相当好的基础。有这两部大论的基础,诸位将来读一切大乘经典都不会有困难。所以这段时间是值得的,也是我们应当要发愤、要努力的。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五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11-0005

  请看《大智度论》第五卷:

  经【摩诃萨埵。】

  这四个字都是梵语音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诃』翻作大,『萨埵』翻作菩萨,「摩诃萨埵」就是大菩萨。在这段论文里面,龙树菩萨给我们说明,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称大菩萨,大菩萨的形相究竟是怎样的,在这段里头也有很详细的说明。末后两首偈颂是说摩诃萨埵的形相,在第二面有几句话是相当的重要:

  【复次。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及己身大邪见、大爱慢、大我心等诸烦恼故。名摩诃萨埵。】

  其它的意思诸位自己可以看,这几句我特别给诸位提出来。大乘法跟小乘法不相同的所在,就是大乘称菩萨一定要说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不说法的摩诃萨埵,没有这个道理。有不说法的阿罗汉、有不说法的辟支佛,没有不说法的菩萨。菩萨说法的目的,这个地方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是破自他的邪见。那我们要想一想,我们说听有没有破自他邪见?有没有破自他的我慢?有没有减少自他的烦恼?如果没有,说法虽然说而没有效果,一定要能达到这个效果,才能算得上名符其实的说听。因此说法正像六祖无相颂里面所讲的,一定要做到听通说通。我们求学,学了要学通,要通达。经论的通达依然属于记诵之学,换句话说,还达不到此地所讲的目标,破邪见、断烦恼。一定要心通达,才能够达到这目标,才能称为一个大菩萨。心通一定要从经论上先通达起,经论是我们修学所依据的理论,但是修学还必须要在境界里面去磨炼,所以境界是我们炼心的增上缘。由此可知,六尘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在这里面才真正磨炼出心通。心通在教下讲大彻大悟、大开圆解,这样才能办事、才能够解决问题。什么问题?第一个就是邪知邪见,第二个就是烦恼,这二种通常我们叫二障,邪知邪见是属于所知障,爱慢烦恼是属于烦恼障,才能够解决二障的问题。我们也在说、也在听,何以不能够收到效果?就是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能与摩诃萨埵相应。

  【以是众生等。无边、无量、不可数、不可思议。尽能救济。令离苦恼。着于无为安稳乐中。有此大心欲度多众生故。名摩诃萨埵。】

  我们看看菩萨心量之大,菩萨心里面没有过不去的人,也没有过不去的事,所以他没有障碍。我们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心里面障碍重重,这个障碍是自生的,不是外面来的。我们在佛的大经大论里面去观察,境界没有障碍,人事也没有障碍,障碍是从我们内心生起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我们学佛学什么?就是在一切境界里面学平等心。我们通常讲十法界的因地心,佛是平等心。有平等,心地才真正的清净,才有真正的慈悲。所以我们要学大菩萨等视众生,这句话是我们常常在经文里面念到的怨亲平等。我们有没有做到怨亲平等?别人跟我不平等,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们自己一定要等视怨亲,在菩萨道的障碍才能够去掉。

  这地方讲众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这数字究竟有多大?在第三页、第四页都是说数目字,这些数目字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过,《华严经》大概有一百四十多个数字单位,这个地方还没有那么多。诸位如果要读,这是古印度数字单位,可以参看《华严经》。《华严经》在哪一段?《四十华严》根自在主那一章,根自在主说了一百四十多个单位,比这个地方还要多、还要详细。这是形容菩萨心量之大不可思议,小心量做不成菩萨,小心量也不能解如来甚深之义。所以大菩萨发心可以参看《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这地方讲菩萨发心是讲大菩萨发心,说了很多,在此地我们不能一句一句给诸位解释,我只简单的略略提一提。菩萨发心是为微尘众生发心,不为自己一个,也不为我一家人,也不为我一国人,也不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了不起,他的心量比这个还要大,这地方讲:

  【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众生故发心。】

  这里讲菩萨为了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现在精进心提不起来,懈怠懒惰,为什么懈怠懒惰?我们的心量太小了。如果你真正为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的幸福、一切众生的光明、一切众生的希望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你要果真下这样的心,你还敢懈怠吗?不敢懈怠,你才晓得自己肩膀上担子多重。古来大德劝勉一切众生发心,首先教你发大心,你只要能发大心,自然能够精进不懈,所以精进心是从大悲心里面生出来的。你们之所以不能够精进,说实在话我们没有悲心,口头上有悲心要救度一切众生,心里面没有。菩萨是发真心,心口是一如不是二如。心与口一定是相应的,因为他发心之大,他行的事也大,跟这个心量一样大。

  这里面给我们讲,第一个讲供养,也是供养一切众生,尽心尽力的供养。而一切供养当中,我们读过《金刚经》,佛在《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详细,是以法供养为最,尤其是大乘佛法、了义的佛法,确实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既然明了了,就应当以大乘、一乘佛法去供养一切众生,尽我们自己的心,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我有十分力量我尽九分,你的功德不圆满,全部力量都尽了这才叫圆满的功德。我能力很小,能力很小全部都尽了,我的功德圆满;那个人能力大,他做一点点,我们一生一世也做不过他,但是他的功德跟我们比较,他是小,这是佛法里面的平等法。那个人财产有一千万,拿一万块钱来做功德,千分之一;我们的财产只有二百块钱,二百块钱全部都做了,我们是百分之百,他只千分之一。我们将来的果报是百分之百,他将来得的果报是千分之一。佛法是平等法,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这一世贫穷,我不能做功德,我做不起,那就错了。往往贫穷人所修的福报比富贵人要圆满、要真实。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这个地方我只选几个例子来讲,除了供养、受持,尤其后面几句很好:

  【为令佛种不断故发心。】

  而不是为分别。经文希望同修们自己去看。后面有一段比较重要,也是这段的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1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