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1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2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3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66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就是行悟最好的写实境界
行悟,这个就是过程微细的习气还在,所以,它是一个过程,叫做行悟。
意思就是说: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有好多次的情绪高低潮,会有种种的逆境、烦恼、习气现行、现前,行悟。
当一个人落实到真正的修行的时候,他会发现,妄念、烦恼、习气很难断:只有那些不修行的人,就认为修行很简单。
其实,修行可不简单!因为这个行悟,必须一点一滴的累积。
行悟,用一句恰到好处的语言,就是:修行是点滴的功夫,就是行悟最好的写实境界。
修行,你必须一步一步来,碰到烦恼,你一定要有能力去处理,不能说出家十年、二十年了,习气一来,跟着跑;或者我们在家居士,贪嗔痴一来了,跟着跑,这个就没有行悟的功夫了。
67 [明心]者,就是明心相;[见性]者,就是见自本性
行悟——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者,就是明心相,明心相。
心相者,就是如大乘五位百法中所示之心王、心所。
什么是心王?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可以说: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意识,这个总共有八。
心所法是五十一,五十一:心不相应行等法,二十四。
那么,什么叫心王?[王]就是可以主导的,我们这个身体,哪一些意识在主导呢?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身识、第六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这个叫做心王。
[王]就像国王,[所]就像大臣,心王,眼识,譬如说:看一件东西,眼识显现了,看一件东西,心起贪念,这个就是心所就跟在心王的旁边。就像国王出巡,旁边都一定有大臣,心所就是大臣,跟在国王的旁边。
一个善良的人,耳朵一听到人家可怜的人,他马上抱以同情心,发挥他的爱心,就是心所,善心所就跟着起现行了。所以,心王出现,心所犹如大臣,紧跟在旁边。
那么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也不是心王、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法,这是心王、心所跟色法分别,所产生的一个概念,叫做心不相应行法,也不是心王、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法。
譬如说:我得到一件东西,[得]就是一种观念。譬如说:时间,时间就是心不相应行法的一种观念,时间本来不存在,是人类从心王、心所、色法,所分位出来产生的一个观念,叫做心不相应行。
所以,听这个《楞严经》,要有唯识和《百法》、还有《大乘起信论》的基础,就是这样子。
心王、心所、心不相应行等法,包括心所的善,恶:[恶]就是烦恼,[恶]就是烦恼。等法的自相、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起、如何修灭。
生起就是动念,修灭就是让它熄灭,懂得离相,他就能息苦,就是走向修灭的正道。
至于[心王],则了八识之体,因为每一识都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这八识的自体的体,就是所谓的自体分,自体分:那么,见分跟相分就是它的用,就是相用。
则了八识的自体,诸识各自的体、相、用,像第八意识,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那么,第七意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就卡在一个我执跟法执,因此精神攀缘了物质,产生了执著,变成内心世界的负担和痛苦,
而我们不能了解,物质世界跟心灵世界,是来自一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什么世界?同一个如来藏性,同一个不生不灭的心体,
迷了,就会有物质跟精神的交叉,烦恼、贪着:悟了,就知道所有的物质跟精神,来自一颗清净心,没有任何的烦恼。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道理。
诸识各自的体、相、用如何,这以前我们在《百法明门论》、唯识学都讲过了。以及其间互动的条件以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称为真[明心]者,
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明心号菩萨]。明了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是菩萨。
[见性]者,就是见自本性,也就是见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就是三界,有时候我们称为九有:有时候称为二十五有,这个以前都讲过了。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为什么强调这样子呢?强调这样子,五蕴身就可以发挥你的如来藏性,即五蕴身就是如来藏性,你就可以好好的发挥,可以起作用啊:六入,在六入的地方,就可以起如来藏性的作用啊:在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都可以显现我们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
问题来了,众生因为没悟,所以,发挥不出来,本性起不了作用,每天都在恐惧:每天都在追求:每天都在伤害:每天都在互相批评,怎么能够体会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68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叫做大般涅槃
在六十位修证过程中,分分断无明,即得分分见。
诸位!他这里的註解,是用天台宗的思想,天台宗的思想,是故《大般涅槃经》中这么说。
所谓《大般涅槃经》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是在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叫做大般涅槃。
意思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有常、乐、我、净的涅槃妙心,这一部经最主要的,是承认包括蚊子、狗、猫、天,人、畜生、地狱、饿鬼,不管哪一道的众生,只要他肯修行,都能进入大般涅槃。
所以,加一个[大]就是绝对,就是所有的经典,没有人这样讲。
小乘的经典讲说,有的众生是不能成佛的,根器太差的。
到了佛入涅槃前,佛说:一切众生,皆可进入大般涅槃,只要他有因缘听到佛法肯修行,就有这个机会。
所以,《大般涅槃》讲什么?《大般涅槃》讲二个重要的思想:一、常乐我净,二、一切众生皆入涅槃,这个《大般涅槃》最重要的思想,有二个重点。
是故《大般涅槃经》中说:[十住菩萨犹见不了了。]中间加几个字:十住菩萨对佛甚深心境,很深的那种心境,犹见不了了:还不是看得很清楚。
十住菩萨对佛的甚深心境,犹见不了了,还是没办法完全清楚、看得很清楚,没有办法全部见到。
意思是说:十住菩萨虽有见性,但仍不能了了全见,是故,于此位中,尚非现量境界,而仍属比量智。
什么叫做现量境界?我们说:佛证悟了,破无明,见法身,万法惟心现量,只有如来的智慧叫做现量。
而仍属比量智,这个十住位。什么叫做比量呢?比量就是说:用类比的,方向对了,但是,境界还不够。
比量智,你这样讲不清楚,举个例子,你就很清楚了,譬如说:我们今天在高雄文殊讲堂,要去台北,到台北譬如说成佛,那么,台北,到台北,佛就是到台北了,叫做现量境界。
好!我们坐这个高铁、火车,坐到台中了,坐到台中,方向对不对呢?对了?是不是?方向坐对了,十住菩萨就是方向对了!可是,如果往台中的方向,再继续往北,会不会到达台北呢?会的,因为方向正确嘛!比量智就是这样子。知道吧!
就是说:你朝这个方向去,确实可以成佛:可是,你目前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这样的比喻就:喔!原来如此了!就很清楚了!
69 你要过得快乐吗?要保持一个能转的念头
证悟,[证悟]的旁边写四个字,叫做:究竟解脱,只有佛陀的智慧,能让我们究竟解脱,这个就是[究竟觉],也就是证道位,也就是现量智。
是故当知,所谓[悟]者,绝非[神秘]、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悟境、对象、以及内容。
而且悟前与悟后,其人的三业,必然转变,有所不同。
所以,修行嘛,诸位!就是要懂得转,要转迷成悟:要转识成智:要转烦恼成菩提。是不是?这个统统是个[转]字,
学佛,命运就是看这个字,看你会不会转?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不能转这个念头,卡死某一个观念,你每天会活得很痛苦,看这个也不顺,看那个也不顺。
所以,日本的或者美国的科学家,就告诉我们要懂得转。
我们的脑部,有几个脑波的频率,叫做α,α频率,就是脑波,α,还有β,还有γ,还有δ,四种脑波。
α的脑波是这样子的,所以,一个人保持理性的时候,他这个脑波是这样子的,叫做α的脑波。它的周期性非常的固定,心灵非常的稳定的时候,他的生命是一种享受,enjoy 他的生命是一种享受,它的波动是非常的稳定的。
如果是β波的话,它就是这样高一下,就嗡~~~震动,震动,烦恼起来,它就一直震动.......它会放出一种毒素,放出一种毒素。
NHK的电视节目里面的这些科学家也讲了:我们的脑部,可以制造好的脑波,会产生好的激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全身。
如果我们动念,起不好的念头,会激励出一种不好的激素,会伤害我们。譬如说:一个人常常嗔恨,或者是愤怒,或者是紧张,我们的胃就很不舒服,胃就会很不舒服。
一个人常常愤怒,就会高血压,不是先天性的高血压,后天自己气坏了,气得血压快炸掉了!是不是?
美国就更进一步、更了不起了,所以,佛法它是很科学的。美国有科学家是这么样测试的,怎么个测试法呢?他这个脑部,不用艰涩的名词,他用你听得懂的名词,测试,叫test,测试我们这个脑部,
分叫做快乐区,快乐区;再来就是烦恼区;再来叫做恐惧的区,恐惧;再来就嫉妒,就是烦恼跟快乐、恐惧。
脑部用那个侦测,然后,装那个电子的频率,扫,像扫描一样的,装着。
当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他的脑部——快乐区,快乐:可是,这个快乐有限,有限,这快乐区。
当一个人烦恼的时候,譬如说:这脑部里面,好!这个人在测试的时候,然后,跟她讲一些她老公让她很气愤的事,她很气,他讲到她就愤怒,愤怒的时候,她这个脑部里面,就~~快乐区统统没有,就是一直激怒、愤怒、不满,然后,那个脑波嗡~~~控制不住,所有的光统统消失,没有,快乐区全部都被取代。
后来,再去请一个印度的修瑜珈的,yoga修瑜珈的来,这个印度的瑜伽:当然不是学佛的啦,修瑜珈的。
这个修瑜珈,稍微与大自然有结合,然后,请那个印度的瑜伽修行人来,脑部安住,然后,就跟他谈,放影片给他看,那个修瑜珈的,心都如如不动。
然后,一侧试,他那个快乐区,全部......脑部都是快乐区,那个光,摄起来的时候,全部都是放光,顶部都是光、能量。
然后,侧试他的手指头,叫他手指头按下来,透过了特殊的仪器,手一照,连那个指头都放光,连那个指头都放光!
一个修瑜珈的人,就有这样子的能力,那我们修学佛道就更不用讲了!
因此,你要过得快乐吗?要保持一个能转的念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