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82|回复: 54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2套—【总论(义贯绪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1 感谢这样鼎力的相助,助师妈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个可以证明净土法门的殊胜。

  各位尊敬的法师,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2007年4月20日,星期五,我们要上这个<楞严经>的课。

  在农历年,也就是在二月二十四,我的妈妈,师妈往生了,往生,八点多断气,我们助念到第二天的下午二点入木(入殓),总共助念了三十个钟头,有种种的瑞相,

  一,她的头顶,十二个钟头都是热的,顶部都是热的。

  第二、全身柔软,换衣服的时候。

  第三、面貌如生。

  第四、有的人闻到香味,这个可以证明净土法门的殊胜。

  在这里再一次感谢诸位法师尽心尽力,领众念佛、诵经:也特别感谢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这样鼎力的相助,助师妈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因为师妈的往生,所以,这个课程就延到了今天才来上课。在农历年前,我们已经把<楞严经>的重点提示讲过了。接着我们已经讲了<楞严经>的大纲,就是目次,也讲过了。

  再来我们就可以放松心情,慢慢一步一步来探讨<楞严经>深奥的道理。

    2 生命活对了,一次就够;生命活错了,就会百千万劫

    生命活对了,一次就够;生命活错了,就会百千万劫。

  什么叫做生命活对了?

  所谓生命活对了,就是觉悟的生命,了悟整个生命彻底究竟的实相,叫生命活对了,一次就够!

  为什么一次就够?就直接跳出轮回

  生命活错了,百千万劫,

  因为我们不知道人生宇宙的真理,所以,每天都在活重复的烦恼、重复的行为、重复的习气。

  所谓轮回就是重复,执著放不下,每天重复的过烦恼的生命,这个就是轮回。

  轮回有长距离的,贯通三世的,过去、现在、未来,有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个是比较广、比较长的来讨论轮回的这个定义。

  但是,轮回的定义,可以回归现在,只要你的生命重复的执著、重复的分别、重复的烦恼,这个就是轮回。

  不须要经过转世,我们现在每天都是过轮回、无趣的日子,是非恩怨从来没有放下过,一天都没有,这个就是轮回。

    3 超度的动作,这个一定要做出来,再来就是看他

  我们今天在没有讲这个<楞严经>的总纲以前,我们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出自<阿含经>,也跟《楞严经》有很重要的息息相关的观念。

  有一次,佛陀的圣弟子就问佛陀,说:世尊!人死后,念经、念佛、超度有没有效?有用吗?

  世尊是大智慧的人:大解脱、大自在的人:善于说法的人。

  世尊二话不说,他说:圣弟子!要注意看!佛陀就右手抓起了一颗偌大的石头,就往这个······刚好在池的、池塘的旁边说法,就捡了一块石头,就往池的中间一丢,咚!这石头就沉下去,

  世尊说:来!所有圣弟子,学佛道的圣弟子,跟着我走,同时跟着我念。

  世尊就站起来,所有的比丘也站起来,世尊就绕着这个池、水池,这个池塘,绕,然后,一边绕,一边念,世尊说:我念,你们就跟着念。

  世尊就念:石头浮上来......就绕······转了好几圈,像在绕佛经行一样的,绕了几圈。

  那么,佛陀停下来说:圣弟子们!你有看到石头浮上来吗?弟子就说:没有!沉下去!

  世尊就说:根本业很重的人,杀盗淫妄、烦恼、执著、欲望太浓的人,他的根本业太重,沉下去,念佛、诵经、超度是没有用的!

  如果每一个人念佛、诵经、超度一定有效,那么,美国维吉尼亚州理工大学,南韩的这个学生叫做赵承熙,拿起枪来打死了三十二个,教授和学生加起来,总共三十二个!

  好。我们就用这个例子来解释、来讲说,如果我们今天法会其间,也这样子:愿以此功德,消灾或者是回向赵承熙,你认为这样的人,能往生极乐世界吗?这个绝对不可能!

  如果这样杀人、放火,可以藉由诵经、念佛得以超度,那么,佛门就是坏人的包庇所。

  那么,有的人就更质疑了,说:那么,师父!我们每年的水陆、梁皇、早课晚课,都这样消灾回向,有用吗?

  有用!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要在这里立一个牌位超度,这个因缘不简单:但是,要看它的根本业,所造的这个根本业是强是重,还是轻?超度的动作,这个一定要做出来,再来就是看他。

  好!这用石头就讲到这儿。

  好!世尊就随手又捡起一颗干果,[乾]就是乾燥的乾:[果]就是水果的果,嗮干的水果,就像干燥以后......类似乒乓球那么大。

  世尊就说:好!注意看!他就抓起来,就丢到这个池中,然后说:众比丘!圣弟子!跟着我走,一起跟着我念。

  然后就念:干果沉下去......绕着念,绕了老半天,就问圣弟子说:圣弟子!干果沉下去否?大家都说:没有!

  世尊就开示:一个人清净心修持,与佛的心相应,用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修行,他的业是完全清净的,临命终不须要念佛、诵经、超度,自然就浮,自然就会浮起来。

  这个就论到一个人的根本业,所谓的亲因缘和增上缘。所谓亲因缘,就是看自己了;所谓增上缘,就是佛力加被。

   4 往生极乐,我们自己心性的功夫非常重要

  如果你想往生极乐世界,底下讲的二种因缘,要非常清楚这个观念,一叫做亲因缘,二叫做增上缘。

  所谓亲因缘,就是看自己了;所谓增上缘,就是佛力加被。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来念佛、来拜佛,没有错,佛菩萨加被我们,给了我们强大的增上缘。

  这问题来了,还有一个亲因缘,这个亲因缘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性的功夫,佛法是心法,你这个亲因缘没有掌握到,那么,要浮(像干果浮在水面)就会很困难!

  所以,这个亲因缘就是深信净土,切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同时要深信,同时要去行。

  行有正行和助行,正行就是念佛,助性就是行十善。

  这个正行,一般人都忽略了,大乘佛教特别忽略了这二个要件,一般都不了解,同时也误会佛陀的用意和用心。

  我们修大乘佛教,大家都祈求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念佛少了二种功夫:一、三昧,二、一心不乱,都没有这种功夫。

  忽略了这二种功夫,所以,生死不得自在,念佛不得力。

  经教不通,心性也不明,也不听经,也不闻法,关起门来,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我要了生死,我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也要往生极乐世界,何况你呢!是不是?

  他们认为:我这样叫做专修!我说:没有妄念叫做专修,不是诵一本经叫做专修;也不是念一句佛叫做专修。

  这一句佛,要念到有三昧的功夫:这一句佛,要念到一心不乱的功夫。

  很多的大乘法师在弘扬净土,缺少了这个正确的观念,所以,看起来很多人都在念佛,了生死自在的,没有几个人,问题就出在这个三昧和一心不乱,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

  我们总认为,念二、三句佛,拜几拜佛、拜个八十八佛,就叫做修行:我告诉你:用一句国语的话:差远了!这个离道十万八千里。

  修学佛道十几年,个性不改,一样绷着那个脸,脾气也不改,你想想看,碰到一点少许的境界,就这样子不自在,你如何在临命终能够拿捏的自主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亲因缘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真的一个修学佛道的人,是要时时刻刻,每天都要提升心灵的功夫,

  心灵的功夫,一定要定位在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这种功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无论这个世间怎么变化,你都了悟它是虚幻的东西。

  所以,禅宗里面讲:知之不为过,你今天你迷茫,我请示师父:我以前迷茫,怎么办?我说:你知道了你以前迷茫,知之不为过,知道它是迷茫,就放下!

  放下是通往幸福唯一的一条道路,我们一定要很清楚这个理念。

  今天人我是非不断、善恶取舍不断、是非长短不断,诸位!苦了谁呢?苦了自己,不知道万法都是唯心现量,都是唯心所造的东西,万法本来不增,万法本来也是不减,是唯心增,唯心减,只有你心性在增,只有我们心性在减。

  所以,你情绪不好,其实是苦了自己:放不下也是痛苦自己,这个道理竟然不懂!

  因此我们修行要掌握到重点,就是你要时时刻刻:如果有逆境来,正好修行,正好修行。

    5 放下是通往幸福唯一的一条道路

    真的一个修学佛道的人,是要时时刻刻,每天都要提升心灵的功夫,

    心灵的功夫,一定要定位在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这种功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无论这个世间怎么变化,你都了悟它是虚幻的东西。

    所以,禅宗里面讲:知之不为过,你今天你迷茫,我请示师父:我以前迷茫,怎么办?

    我说:你知道了你以前迷茫,知之不为过,知道它是迷茫,就放下!

    放下是通往幸福唯一的一条道路。

    我们一定要很清楚这个理念,今天人我是非不断、善恶取舍不断、是非长短不断,诸位!苦了谁呢?苦了自己,

    不知道万法都是唯心现量,都是唯心所造的东西,万法本来不增,万法本来也是不减,是唯心增,唯心减,只有你心性在增,只有我们心性在减。

    所以,你情绪不好,其实是苦了自己:放不下也是痛苦自己,这个道理竟然不懂!

    因此我们修行要掌握到重点,就是你要时时刻刻:如果有逆境来,正好修行,正好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6 《楞严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

    自序。这个是成观法师自己写的序文,这序文最重要的,是诠释他为什么要写这一本<楞严经义贯>,理由何在?为何要著作这一本<义贯>?

  以前的人,註解那么多了,为什么还要加这一本<义贯>呢?他在这里就交代得很清楚!

  看自序,本书为註者就是註解经文的。继十八年前所註<楞伽经义观>之后,这一本书,<楞伽经义观>,师父也从头看到尾,写得相当好!大和尚慈悲,很用心的在写这个著作,看得出来,写得相当好!<楞伽经义观>之后,在法上的又一重要努力。

    <楞严经>,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

    为什么呢?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就是显教:密就是咒语,那么,就是密教了。显说,或者是密教,性宗或者是相宗,[性]是讲体:[相]就是讲用。

    那么,[显]就是显说:[密]就是咒语,诸佛如来的咒语、密语、密意:那么,[性]呢?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相]就是作用。[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

    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在宗派上,禅宗叫你明心见性。在<楞严经>里面,讲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就是破妄显真,破除妄想,显这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这个就是禅。

    那么,净呢?里面有教你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密呢?五会的楞严神咒。

    律呢?就是四种清净明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均恒发挥,各得其所。

  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祥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佛陀的慈悲,用一定的规则,然后用耐性,循循的善诱,来破这个妄惑,见真(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怎么解释呢?就是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这叫做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全修是性。什么叫依性起修呢?依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来下手。

    那么,依性起修怎么修呢?不坏事相,就是(设坛然后结界、我们结夏安居都有结界。与实际上起正修行),

    并详细开示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为什么讲圣圆通呢?这二十五个圣人,自内证圆满证得如来藏性,通达如来藏性的过程,叫做二十五圣圆通。这二十五圣,就是由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三六一十八加七,就是二十五,前面我们已经简单的提列过,所以,二十五圣圆通。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七趣就是: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加一个仙道,在<楞严经>是讲七趣,就是加一个仙道。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就是仰慕。

    又详述六十位修证我们在前面已经简单讲过了,(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诸位!数目字写一下,三渐次就是3:乾慧地就是1:十信就是10:十住是10:十行是10:十回向是10: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就是4,四加行就是4。十地是10:等觉是1:妙觉是1,诸位!加起来,3 1 10 10 10 10 4 10 1 1心算得到60,60,刚好六十位修证。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趋向:这个次第讲得特别的清楚。

    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就是令,令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其实,也没有魔怨,也没有留难,你只要有着,你只要着相,魔怨就现前:你只要有着,就有人留难你。

  由于本经有这些稀有的特点,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圭臬]就是标准。

    7 什么叫依性起修呢?依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来下手

依性起修,全修是性。

什么叫依性起修呢?依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来下手,起修就是:从这个地方下手修行。

见一切相,了悟一切相都不可得,都是如梦幻泡影的,不要做太多的情绪变化。

也不须要起这个贪嗔痴的念头,不要嫉妒,清净自性没有嫉妒;

清净自性没有贪、没有嗔、没有痴;也没有攻击、没有伤害,清净自性,本来就无一物,清净本然。

这个就是依性起修,就是依于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下手去修行,起修:在这个地方好好修行。

全修在性,全修是性,所有的修行,都是本性显露出来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这一句:依性起修。见一切相,了知相不可得,究竟本体,也不可得。

    那么,依性起修怎么修呢?不坏事相,就是(设坛然后结界、我们结夏安居都有结界。与实际上起正修行。

   8 我们为什么要出家修行?就为了成佛

(楞严经)详细开示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为什么讲圣圆通呢?这二十五个圣人,自内证圆满证得如来藏性,通达如来藏性的过程,叫做二十五圣圆通。

这二十五圣,就是由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三六一十八加七,就是二十五,前面我们已经简单的提列过,所以,二十五圣圆通。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七趣就是: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加一个仙道,在<楞严经>是讲七趣,就是加一个仙道。三界七趣众生),

令于圣境起企慕、就是仰慕。

我们为什么要出家修行?就为了成佛。

在家居士为什么要修行?想要了生死,往生极乐世界,对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清净国土起这个企慕心。

而与凡外得知解,这个凡夫、外道,也给他一个机会。

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这个[岔]就是分歧的道路,这个念( cha  )不入岔道。

    9 这一辈子听完<楞严经>,可不是一般的根器、一般的因缘

 你想要修行不入这个岔道,这个跟什么有关系?跟宿世还有福报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在座诸位坐在底下,听<楞严经>有什么好处?下了这个<楞严经>的种子,在座诸位必定成佛,没有一个不成佛,一定会成佛!

    能坐在底下,这一辈子听完<楞严经>,可不是一般的根器、一般的因缘,这个是正法啊!

    所以,这个跟宿世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就是福报,

    福报就是上一辈子没有破佛的知见;上一辈子修了很大的福德因缘,上一辈子都推广正法,推广正法。  

 上一辈子都推广正法的人,这一辈子无论你怎么转,碰到什么因缘,他就会转回来,真的!因缘就是这样。

    你上一辈子有下过功夫护持正法,鼎力的推广正法,这一辈子你怎么样······就算你碰到邪魔外道、恶知见的,转······他就会一下子去听到正法的VCD、DVD,或者是看到正法的书,一下子,因为宿世的善根,就转回来!  

 可是,上一辈子断众生的慧命的就难了!人家要来听经闻法,哎呀!不用去啦,不用听啦!是不是?人家要来听经闻法,拼命的阻止人家。

    人家要出家,也拼命的阻止人家不要出家。叫人家不要出家,叫人家不要听闻正法,这个就会种下这个恶因,来世如果没有了生死,他就会走入岔道,因为你阻止人家信佛、阻止人家出家、阻止人家听闻正法。

    因此不走入岔道,还得要有宿世的善根。所以,在座可不是普通人,是有来历的人。

    10 这个无所住,就掌握了生命的修行关键

(楞严经)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就是令,令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

其实,也没有魔怨,也没有留难,你只要有着,你只要着相,魔怨就现前:你只要有着,就有人留难你。

黄檗断际禅师讲了一句很了不起的话,说:学道人万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所住。哎呀!真是一针见血啊!

学道人,你一个真正修行人,万法总不用学,学来学去,没什么好学,学什么?但学无所住。真了不起!一针见血,就是学这一句无所住。

正因为众生着相着的太严重,所以、须要佛、祖师大德,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个无所住,就掌握了生命的修行关键。

这一句无所住就是放下,放下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你想要过着幸福的日子吗?就是放下。你说简单吗?

大悟的人很简单,就放下了。没有悟就很难,这个放下,像要他的命一样的!

所以,当我们今天......我告诉你:你今天听经闻法,听到了放下,这观念这么好,我告诉你一句良心话:十年后,你还是放不下,十年!再加二十年都不一定:三十年,很难说,这个就是功夫,这个就是功夫。

所以,我们能碰到正法,是大福德、大因缘,要好好的克服我们的习气,能克服魔怨、克服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我重新再用国语讲一遍,能够利益全世界的华人

因为在台湾的法师,都用台语的讲<楞严经>。

我在电视上佛教的节目,看到几位长老,都用台语的。

那么,师傅以前也讲过台语,在雷音寺讲过一次国语,可是,当时候的录音技术不怎么好,也没有录影,只有录音,所以,变成了缺了很多。

因此每次要讲经,我都跟庄居士小哥再三的警惕:这个<楞严经>是没有办法再讲第二次的,你要重视这个录音跟录影,生命没有第二次的,我今年五十五了,是因为被逼得没有办法,每天电话来,吵到实在是没办法!

当然,我们也有发这个心,想要利益众生,因为这一本<楞严经>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我就是要重新的再用国语的讲一遍,能够利益全世界的华人,尤其是中国大陆,都是讲国语的嘛!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

    12 这个楞严咒的威德力是不可思议的!

汉传佛寺中,汉传是对藏传来讲的。

我们在中国有三大语系,一是藏语系,二是汉语系,第三是巴利语。

巴利语大部分在中国的南边,靠近像缅甸这个地方,就是中南半岛,泰国、缅甸,接近这个地方,都是巴利语文的,巴利文的。

所以,我们分三大语系:一、汉语系,二、藏语系,三、巴利语系,三大语系,

我们是汉语的,所以叫汉传佛寺当中,僧众每日早课都必诵楞严咒,像我们讲堂也是,每天必诵楞严咒。

而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传统上都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楞严会],将来我们也可以找因缘,来开个[楞严会]。是不是?以除魔障。

这个楞严咒的威德力是不可思议的!有一个信徒特别来感谢师父,说:慧律法师啊!您这个讲经说法的威德力太大了!

他的一个家属,去外面写那个拔度,回去擲不到允杯。

结果,师父讲<楞严经>,他就写了拔度牌位,每次我们讲<楞严经>完就回向,结果回去,就擲了好几个筊,功德收到,Over!收到,Over!

你看这个<楞严经>的功德这么大,你看,就这样子讲经完这样回向,威力有这么大,连亡灵都受益!是不是?

所以说:超度有没有效?有效!但是,不一定,要看他的根本业,这个动作还是要做。是不是?[楞严会],以除魔障。

   13 本经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无上大法宝

本经中,显密性相上的道理均发挥无遗,故是一部在法门上十分均衡,没有宗派偏倚的圆满法门。因此本经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无上大法宝。

也因为本经具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历来註解<楞严经>的著作非常丰富。不下二十种:还没有全部统计呢!如果把所有的人註解过的<楞严经>集合起来,那个可是几十种!

尽管如是,但很令人遗憾的是,就连在历代大德的註本中,也常[抱怨]诸註本都有许多地方並未交代清楚,我也有这种感慨。

甚至有些地方变成有如解经的[死角],[死角]就是无解,解不开。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历代大德註到这些地方,有时是一笔带过,有时则含混言之,为什么一笔带过?说不清楚啊!

为什么会含混言之呢?因为自己也不懂。是不是?有时就将原经文复述一遍,乃至乾脆略而不提就是(跳过去)的也有。因此问题总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本经之难解,当然跟本经在义理上本来就很深奥有关,不过本经的译文特别古雅且简练(有时也可说是简略),更重增学者在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告诉诸位:这个<楞严经>,义理深、文字深,这一本经说实在话,没有大悟,说不上来,而且註解写得对错,没有办法分辨。

我有一个至亲的人,妈妈往生的时候来讲堂,说:哎呀!师父!您现在在讲<楞严经>?我说:是的!您这个註解用哪一本?我就跟他讲:我註解用这一本,用这一本,我讲经说法,从清净自性流露出来,不受任何语言影响,所以,我跟他讲:我讲经说法,不受语言、文字的影响。

本[义贯]作者昔在关中研读本经及历代註本时,发现有此一问题存在,即发心要理清这些问题,俾令大家对这部稀有的宝典,于每一字、每一句、乃至每一行,都能得到较清楚、及确定、满意的理解:

也就是作者发心志在廓清[廓清]就是肃清,理清所有的死角、盲点、与疑惑不清之处,普令[皆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作者的发心。

   14 这本<楞严经义贯>,写得相当好,也适合现代人看

这一本<楞严经义贯>,我觉得写得相当好,也适合现代的人看,因为它是白话的註解。

我们取他的这个白话的註解,一个范畴,就要改成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

用这一本白话为辅助,圆瑛法师的为主导,是因为圆瑛法师那边所著作的<楞严经>的註解,保有传统丛林古来讲经大德的风范。

所以,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了解,古时候丛林的讲经说法是什么形式,多么的重视註解一部经典。所以,我们采用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作为主要的讲本。

那么,用这个<义贯>,最主要是白话文可以辅助我们难以理解的地方,师父讲起经来,有文言文,有白话文作辅助,就比较容易让大家理解。

普令[皆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作者的发心,至于此目标究竟达成多少,则有赖各界大德慈悲明鉴指正。当然,他是讲谦虚的话,我觉得他写得挺好的!

   15 <楞严经>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宝典

大家都知道,<楞严经>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宝典。

尤其我们末法时期种种法上的乱相,佛在本经中,几乎全都说到了!

我们现在的乱象,多得不得了,假借佛教的名义,搞神通、敛财骗色,让人家迷惑颠倒,堕无间地狱!

但是,因为没有碰上<楞严经>这个好的因缘,所以,也分辨不出正邪,所以,责任还是我们出家人责任重大!

唯有弘扬正法,可以破邪显正,所以,这是我们出家人的责任。

在家居士也尽一点心力,推广vCD或者DVD,或者是印经典,出钱出力,这个都是一种推广正法的方式。

    底下说:而且讲得十分透彻、明白:这个末法的乱象,在<楞严经>讲得十分透彻,特别的明白,佛并且也指出其各各对治之方。

    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宝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宝典

末法的乱象,在<楞严经>讲得十分透彻,特别的明白,佛并且也指出其各各对治之方。

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宝典。

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望于如来正法得正信、正,统统要加一个[正]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

为什么统统要加一个[正]呢?这个正信如果改成邪的话,修学佛道不但不能成就,而且会堕落魔道!

譬如说:你把[正]改成[邪],邪信、邪知见、邪解、邪修行,那你想想看,这怎么得了?

所以,这个末法众生,依照<楞严经>这一部宝典,可望在如来的正法得到正信、正知见。

这个正知见非常的重要,正知见就像指南针,以前讲的指南针,譬如说: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你就需要指南针。

以前是,现在叫做卫星定位,这一架飞机飞上虚空,用卫星定位法。是不是?自动的,现在全部都自动的。

要不然,没有正确的知见,愈飞就离得愈远:愈久就愈着魔:愈修行就愈执著!

因此我们这个正知见,让我们破除所有的妄执、妄想、妄见,破除种种的无明。所以,这个正知见就像指南针,特别的重要!

跟着法师修行,也是这样子,你要有因缘,要能够碰到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的法师,也不容易!

话讲回来,还是刚刚那一句话:就是要有福报的人才碰得到:没有福报,根本就门儿都没有!

所以,这个正信、正知见、正解,什么叫正解呢?解如来的真实义:正修行就是一定会成佛的,方向正确,一定会成佛的!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转、所诳惑、破坏。

    17 末法将尽、法将灭时,<楞严经>最先灭

佛在经中说,末法将尽、法将灭时,<楞严经>最先灭。

因为<楞严经>是众魔的克星,破魔的大法宝,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恃,[恃]就是依靠。邪魔即不能得逞。

因为我们有慧眼、有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怎么会着魔呢?是不是?那就依靠<楞严经>了,这一部经典了,这邪魔就不能得逞。

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即无有能制者,魔事猖獗,所谓猖獗就是强暴、狂肆的样子,叫做猖獗,暴就是暴恶的暴:狂:肆,肆就是壹貮參肆那个肆。

强暴、狂肆的样子叫做猖獗,就是猖狂了,魔事就猖狂了,控制不了他了。众生修行即罕能不堕魔数者。

因此,为佛弟子,应善护正法,勿谤此经,共同宣扬此法门,则自他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兹为序。就是因为这样子。

后面这一段,这几句话,可以说是至诚恳切的呼吁:为佛弟子,应善护正法,勿谤此<楞严经>说是伪经,要好好的共同宣扬这个楞严大法,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是不是?

我们继续收,你放心!说:师父!我想发心一点儿,可是,日期已经过了!没有,没有!日期从来没有过的,什么时候拿来都行,没有过的,日期还正是好的,天天是好天,时时都是好。共同宣扬这个楞严大法,则自他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

为什么要写这个序呢?就是因为这样子。释成观,识就是记载,识,这个[识]不是认识的识,这个[识]就是记载,记录的记。于台北大毗卢寺。

    台湾有这样的大和尚,值得安慰了,台湾的高学历的法师,都有受过一段相当建全的教育,所以,因此台湾的佛教,才有今天的水平,佛教的素质、组织都相当的高,这个是安慰的地方。

    那么,我们讲这个<楞严经>,也希望救有缘的众生,提高有缘众生的素质,和拉高佛弟子的水平,希望他们对这个楞严大法也能够有所认识,

    所以,我们也是苦口婆心的在这里演讲,就是也是为法、为众生、为佛教,当然也是为自己。

   18 这一部经是了义经,了义就是究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义贯》   

    这二行分成七段,[大佛顶]上面,右上角写:一;

    [如来密因]:第二段;[修证了义]:第三段;[诸菩萨万行]:第四段;

    [首楞严]:第五段;[经],这个字特别解释,叫做贯、摄、常、法,第六段;[义贯]就是七。

    [大佛顶],就是这一部经典的威德力像佛的顶,至高无上,[大佛顶]。

    [如来密因],这个如来,[密]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这个[密]不是秘密,是不为一般人所了解,就是菩萨都没有办法去理解,也很难去体会,所以叫做如来的密因。

    这密因就是不生不灭,微妙的如来藏性,[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修是因,证是果,修行就能证。

    而且这一部经:这了义是对不了义讲的,了义就是究竟。

    所以,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法,究竟一实相,解脱的成佛之道。为什么?这是了义的经典。

    这了义当然是对不了义,不了义就是权巧、方便,譬如说:讲讲因果啦、讲讲行善啦,这个方便法:究竟了义就是不生不灭、毕竟空。这第三段。

    第四段:[诸菩萨万行],为什么诸菩萨?诸菩萨所有的万行,都必须依这个如来密因去修行,你一切的法门修行,都不能离开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修行。

    [首楞严],修行以后,产生了......[首楞严]就是大定,佛的定,佛的定。

    [经],翻译成中文,叫做贯、摄、常、法,这后面会讲到。

    [义贯]就是成观法师特别的著作。

    所以,单单这二行,就分七个段落,慢慢来解释,后面就会讲到。

    19 翻译一本佛经,有这么大、这么多的繁琐,可不是一般!

  这个经文,看左边,这个经文是谁翻译的呢?

    唐中天竺沙门  中天竺就是中印度。在唐朝的中印度,有一个出家人、沙门,叫做般刺密谛,译,这后面也会讲到。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这个般刺密谛译的,不是直接译中文,这个要特别弄清楚,他只是把它翻译成音声,音声,就是从梵音翻译成中文的音,一摸一样。

    譬如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他没有翻译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他就把梵文的音翻译成中文,也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譬如说:[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迦耶],他也没有翻,后来人家讲,这个般刺密谛只有翻译成音声,把梵文的音声,译成中文的音声,音声而已喔,知道吧!好!就这样子。这个音声。

    底下看,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譬如说:刚刚所举的例子,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我们如果没有学佛,哪知道什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呢?

    这个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就把它译成中文,就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我只是举个例子,这梵音译成真的中文,叫做[大智慧到彼岸]:[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迦耶]翻译成中文叫做[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真的.......译语就是真正的译成中文了,这个要有正确的理念。

    译成中文以后,旁边要有三藏法师证文、证明,说你译得对还是不对。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旁边还要一个三藏法师,证明你所译的中文对还是不对。

    译对了,还要交给一个文笔很好的人,这个文笔很好的人是谁呢?是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这个都是官、头衔,后面也会解释到。清河是地方名,住在清河这个地方,有一个居士,叫做房融居士,笔受,就是下笔确实把它记录起来。

    你看,要翻译成一本经文、佛经,有这么大的、这么多的繁琐,可不是一般!因为这会影响后代千秋万世,会影响无量无边的众生的法身慧命,你可以知道,这个翻译的谨慎和隆重。

    好!再念一遍: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就把梵音译成中文的音,意义是什么还不知道。这个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就把梵音译成中文的音,译成中文。

    再来,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就证明这个翻译是对的。最后,房融,清河的房融居士,再执笔记录起来,确实是如此,才成为一本<楞严经>。

    沙门释成观撰註  [撰]就是参考别人。末法时期,其实很多的经典,大部分都是互相参考来参考去,没有一个人敢讲是註解。是不是?所以,撰註就表示不敢居功,意思是:综合其他人的註解,然后参考,用现代大家看得懂的语言,把它写下来。

    这一本<义贯>的特色,就是每讲一段,就把它义理贯摄起来。所以,这个[撰註]就是不敢居功,但以前人的註解,以前人的註解参考,然后,把它综合起来,自己再做一本,再加上自己一些超特、独特的看法。它是很用心的,成观法师写这一本,我可以理解,真的他很用心的在写,写得很好!

   20 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

   绪论。什么叫做绪论呢?光绪皇帝的绪。

    这个[绪]就是总括全书要旨的文字,多置于书前,一般都放在写书、书本的前面。就是总括全书要旨的文字,写在书的前面,叫做绪论。

    所以,这个绪论,类似我们所讲的总论,<楞严经>总论,没有分章节,一起讨论,叫做总论。

    一、本经梗概。  [梗概]就是大概。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

    也就是说,一开始时,佛以阿难示堕因缘,因为受到外道蛊惑、迷惑,所以,堕入淫室,叫示堕因缘。自说神咒破魔:从神咒破魔,到末了,最后,佛又自说五十重阴魔,教示首楞严行者     

    如何觉知魔事、知道它是魔事,就不会被伤害。能破魔,作为结束:与其中间,种种破或者是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

    这个 [立]就是建立: [破]就是扫除。 [破]是站在空性的角度说: [立]是站在缘起的方便说。

    为什么要破?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要立一切法呢?因为不方便说,你不知道。

    如果说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就是把<楞严经>盖起来,把它盖起来,最高境界就是把<楞严经>盖起来,大家眼睛闭起来,最高境界,参!你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是不是?

    最高境界还不须要把课本盖起来呢,今天要上<楞严经>,究竟的地方就是:一上台,啪!讲完了!这样是在做什么?对不对?你也不知道说......众生没有那种祖师大德的功夫啦,还是要按部就班,来解如来的真实义。是不是?

    所以,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21 略说楞严经之结构

  略说本经之结构,即时:自阿难示堕、示现堕入淫室。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 [将]就是带。佛陀宣说这个咒,文殊师利菩萨带着这个神咒。

    楞严神咒,前往救度阿难,此即是破魔之始。

    然后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怎么样修这个定,才不会被魔所蛊惑呢?

    因为诚如阿难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闻慧,意思就是说:只有听经闻法,定力不足,境界现前时,便把持不住,戒体不保,因而堕落,成就魔事。

    基于阿难之请,于是佛方便示导,历经七处征心 [征]就是问,心在哪里?

    阿难回答心在内,被佛所破:心在外,被佛所破:心在中间,被佛所破:心潜在眼根里面,也被佛所破,讲了七个地方,老是不对劲,统统被佛所破!阿难到最后没办法了,只有请佛开示了。是不是啊?

    所以,这个七处征心就是:七个地方,佛都问他,[征]就是问,心在哪里呢?内不对、外不对,中间也不对,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

    (实即七处破妄),七处问心,就是你用的统统是妄心。破妄之后这个[妄],底下加一个字:就是妄[识]。

    破了这个虚妄的意识,[显见],[见]就是见性,显出不生不灭的见性。即十番显见(显示能见之性):能见之性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也可以见。

    好![见性]显示之后,再开示五蕴、六入、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六入就是眼入、耳入、鼻舌身意入:七大、就是地、水、火、风、空、根、识: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

    其实,这些五蕴、六入、七大、十二处、十八界,其实,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万法惟心现量,本来就是你的清净自性显露出来。

    为什么你会活得这么烦恼?因为不知道念念消归自性,归无所得,没有悟到万法不可得的真理,在缘起缘灭里面,完全迷失如来藏性。就是有摩尼宝珠不会用,有清净自性,没有开采出来。

    信解契入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起信、起正解,当契入这个不生不灭如来藏性,妙真如性之后,怎么样?

    如来再教敕与会圣众、开示大众此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用,真如是体,用就是真如的妙用。

    佛弟子一定要把佛法用在生命,你听法不会用,等同没有听,有时候比没有听更糟糕!

    每天都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碰到一点境界,烦恼又来了,就是真如自性没有用啊,不会用啊!是不是?

    我们的烦恼冲动,始终比如来藏性快,一下子就被转走了!因为我们作不了主,所以,我们就继续来轮回,再做凡夫。

    亦即令知依体起用,这就是[二十五圣自证境界],令众生闻如来藏之妙果,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讲:应当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令众生知有涅槃,兴起欣慕心:欣欣向荣的欣。

    欣慕心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仰慕佛陀的境界。知有涅槃,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让一切众生知道,修行有好的结果。令众生闻如来藏之妙果,而欢喜发心依此修行。

    要不然,我们这么辛苦在这里做什么?当然就是趋向于涅槃了,要不然,我们在这里忙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不去外面唱歌、跳舞呢?去饮酒作乐呢?为什么坐在这里这么辛苦?

    当然我们要求更高一层的精神的生活,同时要得大解脱、大自在嘛!是不是?我们这样辛苦是值得的嘛!

    开示依如来藏修行,当得种种妙果后,即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详细陈示从初发心直至菩提的真修之路。

   22 我们的生命,都被名、利、色三关赚走了!

  由于如来说法,常是由果朔因,为什么由果?溯就是追溯。为什么由果溯因呢?先讲果,果就是众生看得到。

    底下例子举得最好,如四圣谛:为什么[四谛]中间还加一个[圣]呢?因为这是佛讲的,同时举世无双。为什么要加一个[圣]呢?意思是:佛陀所讲的,是不可改变的真理,四圣谛。

    这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好!

    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谛之因,诸位!这个特别重要,先讲这个[苦],世间这个[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个种种的苦:其实,这个苦,还只是佛简单的呢!

    师父常常说:像我的体会就很深。贫穷的苦、病的苦,给师父的感受特别深!

    因此当大学一年级,在学校,逢甲大学,听到人家来演讲佛法的时候,说:人生是苦的!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我还不须要经过像六祖这样翻山越岭,跑到五祖弘忍大师那边,我一听到:人生是苦,一下子就大悟,原来如此,人生真的是苦!好!

    所以,世尊善于说法,说:人有生、老、病、死苦,我切身的体悟,事实就是如此,真的!苦不堪言。

    所以;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那我这个色身怎么来的呢?集,就是集合一些......[集]的旁边写,集什么?贪嗔痴。

    你这个色身怎么来的?就是集合贪嗔痴来的,你贪心、贪淫、贪名、贪利、贪色、贪钱财,名、利、色三关,赚的凡夫团团转!

    哎呀!古来高僧大德讲得可真好!凡夫是什么?名、利、色三关,贪名、贪利、好色,赚的凡夫团团转!讲得真是好啊![赚]就是赚钱的赚。我们的生命,都被名、利、色三关赚走了!

    所以,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谛之因,因为我们集合了贪嗔痴。所以,在[苦]的旁边写:世间果:在[集]的旁边写:世间因。

    世间因就是生灭的因,你造了这个贪嗔痴,贪着名、利、色,财、色、名、食、睡,你造这个生灭的因,你就得到了生灭的苦果。

    次由[灭]谛之果这个[灭]在旁边写:出世果,[灭]就是息灭苦,把这个苦息灭。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就是息灭这个痛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底下,次由灭谛之果,回溯[道]谛之因。在[灭谛]的旁边写:出世果,不生不灭的果。

    道谛,[道]就是不生不灭的因,就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灭]就是涅槃,得涅槃。[道]就是涅槃的因,[道]就是因,[灭]就是息灭痛苦,这个就是果。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想得到息灭种种的痛苦嘛!我们去极乐世界,生、老、病、死统统没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也没有:五蕴炽盛也没有,何乐不为呢!

    为什么要在这个娑婆世界混呢?为什么不赶快了生脱死呢?就知道,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要积极的求生极乐世界:要诸恶莫作,要众善奉行,要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所教导我们的。

    所以,学佛的三大纲领:诸恶莫作:一点恶都不可以去造: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教导我们要这么做的。

    所以,次由[灭]谛之果回溯[道]谛之因。所以,这个不生不灭的果,就是灭、灭谛:不生不灭的因就是道因,所以,我们要修道,要好好的修行。

    但是,修行,你一定要碰到大善知识:没有碰到大善知识,要走二十年的冤枉路,不一定会转的回来!碰到了大善知识,一下子就切入正法:

    碰不到大善知识就等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的等到临命终,才听到师父的法,等到生命快结束了,来不及了!是不是?所以,赞叹在座诸位,法师和护法居士。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23 极度贫穷的苦、病的苦,给师父的感受特别深!

   世间这个[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个种种的苦:其实,这个苦,还只是佛简单的呢!

    师父常常说:像我的体会就很深,我今生今世二种苦:一、贫穷苦,我们以前那种穷啊,穷到朝不保夕,家徒四壁。

    所以,对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这么孝顺她?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母亲!对不对?三十几岁,先生不在了,就这样把五个孩子慢慢的吃尽一切苦、受尽一切委屈,没有钱也是这样,不离不弃的把我们带大,要不然,你们哪里有一个师父可以讲经给你听呢?

    就是这样,因为很辛苦的把我们带大,所以,我对自己的母亲,都一直很孝顺她,一直很顺从她,因为她实在是很苦!

    第二个就是病苦,病苦,是不是上苍要成就我的,我不知道,我最大的痛,就是这个痉挛,痉挛。

    印象深刻到什么程度呢?我告诉你:小学,我们房子要建国宅,拆掉,全部的人,一百多户都搬到大同国小操场的旁边,  搭建起来。母亲赚钱去,爸爸不在,兄弟上学、姐姐上学,剩下一个。

    那个操场在那边唱国歌,唱国歌,那个肠子痛到快昏倒了:以前笨笨的,老师说:听到国歌就要站起来,要敬礼!然后就这样子啰,就敬礼了。

    痛到实在没有办法,唱国歌:老师说:再痛也要站起来,就是站起来,因为听到国歌嘛!就站起来,站得很好,一边痛,冒冷汗,一直冒冷汗,因为老师没有在旁边,也没有讲要坐下啊、休息啊!是不是?就这样子,那个痛到没有办法!

    从小到大,肠子的痉挛,是我一辈子的痛,到现在都是这样子了,没得救了,有改善,没有办法!

    读到大学,有一天,大二的时候,哇!为了省钱,你知道吗?为了省钱,去外面买了几颗馒头,馒头来了,然后,用人家那个罐头,就是那个奶粉的罐头,底下打洞把它蒸,蒸,罐头的罐子,这奶粉,像克宁奶粉那样的罐头,底下打一个洞,因为没有钱啊,本来应该去买一个清洁的去蒸馒头。

    结果就随便打几个洞,结果一蒸,因为那个鐡屑沾到这个面包,就吃下去了!吃下去以后,当晚就不得了,这个肠子整个是塞到右边来,我这个人又很有骨气、很有志气,半夜也不敢去麻烦陈中兴、陈文琮,就痛,一直痛......一直发抖。

    痛到多严重?像我们这样上个厕所,这么简单啊:在极端的疼痛的时候,连上厕所都没有办法,叫做寸步难行!一直冒冷汗,凌晨二点,开始一直冒冷汗,一直发抖......没有办法,因为凌晨二点!

    师妈一个月给我一千块,这一千块不是吃饭喔,是买原文的书喔!是不是?是买原文的书,那个英文的书一本又很贵,大学统统......我们念工程系的,engineering全部都是英文,一打开,openbook全部都是英文,那一本书都多少钱啊!

    然后,省吃俭用,我成绩也很好,又去半工半读,去水文观测室服侍那个系主任,一个月多了七百五,可是,还是不够用啊!

    为了省钱,就这样吃馒头,一个便当没有几块钱,饭都多一点,菜一点点,去买一瓶酱瓜,反正饭就是配着酱瓜吃......就是这样子熬下来。

    结果这个肠炎,严重到快昏了,到凌晨六点多了,没办法了,我说:喂!陈中兴,陈中兴!赶快载我去急诊,否则你这个室友会死掉!

    这陈中兴人很好,他身高185,我身高158,刚好!他就骑着脚踏车,到那个逢甲大学校门口,刚好,新开的医院,因为看校医没有用的啦,校医开的那个药都不会好的!就赶快去,去的时候,已经半昏迷状态了,躺下去的时候,人都不能动。

    然后,那个医生拿起听筒来,然后,听一听,然后,他说:弟弟!我读到大二了,人家都还叫我弟弟呢,多好啊,你看我多年轻啊,读到大二,都叫我弟弟:弟弟!我问,你就答。

    他压下去的时候,他说:压下去的时候会不会痛?我说:不会!放开来?我说:放开会,很痛!他说:你这个是急性肠炎!

    多久了?我说:凌晨二点开始病发。他说:哎呀!你真糟糕!跟那个同学说:你这个慢四十五分来,这个同学就要死了!慢四十五分来,这个同学就没有命了!那个痛到极点,完全没有办法,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那个极度的贫穷,家徒四壁,朝不保夕,父母的仳离,让我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我根本就没有童年,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生日,祝你生日快乐~~~那对我来讲,根本就是一条遥远的路,是一种奢求,生命对我来讲,就是一种惩罚,我为何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后来慢慢的学佛,修正了观念: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慢慢的......<孟子>那一段就背起来,慢慢的背起来。现在还会痛呢,真的!我这是7-11的呢!twenty-four hours二十四个小时的。

    所以,贫穷的苦、病的苦,给师父的感受特别深!因此当大学一年级,在学校,逢甲大学,听到人家来演讲佛法的时候,说:人生是苦的!

    我一下子就恍然大悟,我还不须要经过像六祖这样翻山越岭,跑到五祖弘忍大师那边,我一听到:人生是苦,一下子就大悟,原来如此,人生真的是苦!

   24 你想让人生痛苦减少吗?那就要开智慧,要学佛

  从小我就很纳闷:生命是怎么来的?活着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每天都过着这么烦恼、这么痛苦的日子?喔!一切痛苦来自于无知,原来我们对生命的真理不了解。

    所以,在这里,佛经有一个比喻,比喻得很好,诸位看,叫做釜底抽薪,

    一般众生叫做扬汤止沸,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一个提手旁,再一个易,扬汤,三点水,[汤]就是烫的水:止,要停止:[沸]就三点水再一个弗。

    扬汤止沸,意思就是说:众生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没有办法停止痛苦,因为他的方法错误!

    譬如说:这个杯子:譬如说:这是一个锅子,扬汤止沸就是:众生知道苦,他知道苦,想要停止这个痛苦:可是,他方法错误,底下的火在烧,这个锅子底下的火在烧,火才是让水沸腾的因。对不对?水已经沸腾了,你在这里扬汤有什么用?没有用,没有用的!

    意思就是:我们今生今世遭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你一直在苦的果斤斤计较,没有用的,这个不能解决痛苦,要认命的,知道吗?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要认命、要接受,开始运用智慧。

    要学佛,那么,就要注意这个因,这个因。扬汤,如果要止这个沸腾,应该怎么做?要从底下的柴、木柴,怎么样?抽掉,抽掉。抽掉这个木柴,这个苦的因没有了,水就会慢慢怎么样?冷却......

    意思就是说:你要息苦,可以,但是,你的方法要对,而不是说:我今天遭受到痛苦,一直牢骚,一直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这个不能解决问题的。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要比较的话,比较不来。因此我常常看到电视,像我看到DNA这个影片,美国一个弟弟,十一岁得到癌症,这个癌症叫做皮肤癌,他不能晒到阳光,他整个脸,你知道吗?他整个脸完全都是斑,整个脸完全都是斑,叫做黑色素,因为皮肤会自杀,为了抗癌,皮肤会自杀。

    然后,紫外线一照射,哇!他整个脸全部都是黑的,他本来是白人,整个脸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我看到那个影片,赶快去照一下镜子,虽然有胃肠痉挛,也不错了,还没有芝麻开门,还不错!所以说:这个果报,还是不能说站在自己的角度。

    那么,这个痛苦就会息,观知足,然后,要开智慧,然后,能认命。是不是?

    这个鼎上面的水,如果一直沸腾,要使它冷却,应该怎么样?要釜底抽薪,把这个木柴抽掉,这个沸腾就会慢慢停止。

    你想让人生痛苦减少吗?那就开智慧,开智慧。不可以造恶因,要造善因:要开智慧,不能一直过烦恼的日子,就是要学佛。

    所以,学佛有什么好处?学佛就是要息灭痛苦,要不然,我也不必这么忙啊!是不是?这么辛苦干什么呢?

   25 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

为了实践真修行路,阿难即请佛重说大咒、就是楞严五会神咒。

开示如何建坛、结界、像我们水陆就建这个坛:结界、像我们结夏安居就结界。

严道场、就是事相不可免,虽然说:万法本空不可得:但是,庄严道场,事相一定要。所以,我们有花、香、灯、烛等等来供佛、来严净道场。及修楞严大定之法。

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就是你们身上,每一个人戴着这个咒轮,师父都有加持过,里面都有楞严、十小咒。

因为如来救度阿难免于堕落,乃至十方一切如来破魔、证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于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楞严咒威神之力,可见楞严咒的威力有多大!

这是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据楞严咒威神之力。这是佛在经中所开示的。

关于楞严咒其他种种功德之力,请详见本经经文,兹不赘述。这个念赘(zhui)[赘述]就是多说的话。在这里不多说。

又,佛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若不持楞严咒,能远离魔事者,无有是处!

所以,因此我们在讲经后,为了能够解行並重,所以,我们加念楞严神咒。

修行不能离魔事,而能有所修证、有所成就者,亦无有是处。这表示每一个想成就,都必须持楞严神咒。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如来详述整个修行过程

如来开示首楞严法门的基本作法之后,即详述整个修行过程:

亦即[四种清净明诲]四种清净明诲,这个叫做根本大戒,是作佛弟子基本上要警惕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叫做四种清净明诲。(此为前方便),

以及大乘菩萨[六十位修证]的真菩提路,[六十位]为:1.三渐次位——(1)除其助因、就是不吃葱、蒜、韭菜等等:那么,兴渠,我们东方没有,印度才有。

(2)刳其正性、这个正性就是杀性、盗性、淫性,会滋长,增长生死的。[刳]就是挖掉,把这个杀、盗、淫恶性挖掉:那么,在家居士就稍微看淡泊一点。

(3)违其现业。这个[违]就是逆,现在的众生:现业就是众生都在造贪嗔痴的业,顺着贪嗔痴就是轮回,就是顺着生死流。

违其现业就是你要逆转过来,务必不要让这个心灵起贪念,不贪财、色、名、食、睡,都不贪,这个叫做逆回来。

如果顺着贪嗔痴,就是轮回:逆着贪嗔痴,就是涅槃。

那么,这个嗔恨,包括了嫉妒、攻击、排斥,起这个坏心眼,统统属于嗔恚的一种,就是跟脾气有关系的,常常不满啦、哭、闹、感觉委屈、自尊心太强,这个都跟嗔恨心有关系。

讲贪、嗔、痴是三大根本,就是离不开这个范畴:微细分析,包括攻击、排斥,伤害、嫉妒、毁谤、傲慢,统统属于嗔恨心的一种,所以,要好好的降伏。

那么,愚痴就是没智慧,一切痛苦,来自于无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人,生命本来是喜悦的:但是,我们把它搞得一团糟!一个修行人,内心没有喜悦感,就表示这个佛弟子法不入心,他始终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这个不满、那个不满。

底下,2.乾慧地(1).乾慧地表示智慧肤浅,像干枯的水,所以,.乾慧地,顾名思义,就是这个智慧还很干燥,还不是很深厚,叫做乾。

3.十信位,有(10)个。4.十住位(10),5.十行位(10),6.十回向位(10),这个4、5、6: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贤位,三贤位。

7.四加行位___煖、顶、忍、世第一。(4)

8.十地(10)就是十圣位,十圣位,有十地。9.等觉、妙觉(2)

所以,加起来3 1 10 10 10 10 4 10 2总共六十个阶位。

一般通教大乘为五十二阶位,通教是藏、通、别、圆,这个天台宗判教藏、通、别、圆,有一个通教:藏教属小乘教,通教就是大乘教。

所谓这个藏、通、别、圆,说:一般通教大乘为五十二阶位,

本经为令易于实修,与开始时加上[三渐次]就是不管你的根器,所以,按部就班来。及.[乾慧地],俾入菩萨正位(信位)。

其次于十回向后、入地之前,加[四加行位],密宗的四加行,跟显教的四加行完全不同,完全不同。

因为[地前]为贤位,[十地]为圣位,是为摩诃萨埵之位,[摩诃萨埵]就是大菩萨。为令速入菩萨圣位,即精修加行,易得成就。

以上为如来开示的出世间无上菩提道的因缘业果。

    27 要好好的降伏嗔恨心

    如果顺着贪嗔痴,就是轮回:逆着贪嗔痴,就是涅槃。

    那么,这个嗔恨,包括了嫉妒、攻击、排斥,起这个坏心眼,统统属于嗔恚的一种,

    就是跟脾气有关系的,常常不满啦、哭、闹、感觉委屈、自尊心太强,这个都跟嗔恨心有关系。

    讲贪、嗔、痴是三大根本,就是离不开这个范畴:微细分析,包括攻击、排斥,伤害、嫉妒、毁谤、傲慢,统统属于嗔恨心的一种,

    所以,要好好的降伏。

     28 生命本来是喜悦的,但是,我们把它搞得一团糟!

    愚痴就是没智慧,一切痛苦,来自于无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人,生命本来是喜悦的:但是,我们把它搞得一团糟!

    一个修行人,内心没有喜悦感,就表示这个佛弟子法不入心,他始终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这个不满、那个不满。

    所以,我都教导我的这些比丘:你们今天住在讲堂,要能理解和体会主持和当家的辛苦,你将来去外面挂单别的道场,不要一直老是建议那个道场:要这样做、要那样做.....

    .你才刚刚来挂单,说:这个道场这个不如法、那个不如法!那么,这个也不对。

    我告诉诸位:这个就是比丘所应当注意的,每一个道场有它的时空性、有它的背景,当你看到某一个道场不如法,有心想要去改变:可是,你要掌握时空性啊!

    譬如说:我到雷音寺,以前这些老一辈的法师,或者是居士,就是比丘尼或居士,因为是客家人,有烧冥纸的习惯。

    我明明知道,佛教没有在烧这个冥纸的,也没有烧这个往生钱的:可是,我知道,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我们男众比丘住上面,留下那八、九十岁,婆婆级才剃度出家的比丘尼,那年纪很大了,快往生了,没关系,再烧也没几年。

    虽然我知道要如法,可是,这个时空性没有办法。因此我就静下来,静下来,正法在心中,因为时空不允许。

    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到哪一个道场,我们一定要体会、理解主持和当家的辛苦。

    所以,你想修行吗?我告诉你:有一句话,如果你悟了,就开悟!如果这一句话不悟,就会很辛苦!

哪一句话呢?就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因为,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29 修学佛道,重点在降伏自我

    你想修行吗?我告诉你:有一句话,如果你悟了,就开悟!如果这一句话不悟,就会很辛苦!

    哪一句话呢?就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因为,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所以,有的人说:出去外面,说:哎呀!师父!您住哪里啊?我说:我无所住。

    师父!您家在哪里啊?我说:虚空都是我的家,处处家,处处无家,出家,处处家,处处无家,处处无家,处处是家。

    为什么?哪一个动点上,时空的交会点就是空,时空还是妄想的产物呢!设立一个定点,立一个时空,这个本来就是妄想。

    所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所以,修学佛道,重点在降伏自我,清净自性,本自其然,了无一物。我们能够这样如是体悟,走到哪里都可以挂单。

    如果我慧律法师走到哪一个道场,大家都会欢迎!为什么?我到埔里去挂单,没意见啊!

    来道场,比丘里面闹、有意见,我都没意见,我念我的佛,道场在心性嘛!是不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违其现业的重要性,这个贪嗔痴,统统因为来自于有意见。

    如果我们想提出意见,可以,用诚恳的心,为了这个团体,诚恳可以感动人。

    我们为了这个团体好,用很虔诚的态度,提供你最好的意见,不要用暴力,不要用嗔恨,一开会就拍桌子,大骂,须要这样吗?

    所以,真正会修行的人,在现前当下这一念,立刻降伏自我。

    简单讲:用最短的时间,调伏自己的情绪,是真正修行人:让这个情绪一直起伏,一天、三天、一个礼拜。

    众生恨一个人,一年、二年、十年,甚至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众生是很可怕的!

    所以,修学佛道,应当知道佛的心是什么,道场在现前当下这一念解脱、寂灭之心。

    所以说:对境寂然,常不离佛,佛不在西天,佛在心性当中,你要去极乐世界,也要深信切愿:也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这一念心性去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30 我们从来就没有在外面化缘过,没有的!

    这个世间:什么叫宇宙?宇宙者,业力之网,叫做宇宙。我们统统被这个宇宙......这个网就是交叉,交叉。

    我们这个世间,叫做共业所感,虽然是共业所感,住在这个地球,可是,每一个人的相貌、福报不一样,所以,共业里面有别业。

    因此,从次第性生灭的因果法则来讲,因、缘、业、果,统统逃不掉,造如是因,得如是果。

    因此,因,发心要正。记得!修行佛道的人,菩提心、慈悲心不能改变,但是,方法有善巧方便。所以,这个因地心要正,你今天听经闻法是发什么心?

    以前有一个居士来:这样很不好,我也不清楚他,他来就说:我要跟师父看病!师父就说:哎呀!既然这个居士这么虔诚,那么,就把个脉吧!然后,他就看看我的脸色、气色,二话也没说什么。

    离开以后,经过了半年、一年,在北部很轰动!为什么轰动呢?他去外面都宣传,说:慧律法师的病是我治好的!然后,印名片儿到处发。

    所以,诸位!你看看,现在很糟糕、很麻烦!来,要一起照相的,不跟他合个影,说不过去:要合个影,有很多人来跟师父合个影,然后,去外面就宣称:我到台湾给慧律法师印证了,说我开悟了!唉!那就没办法了!相片儿又洗得特别大张。这个就是知名度高的人有一点困扰,非常困扰!

    所以,你碰到这种发心不正的人,假借宗教敛财骗色:或者假借宗教知名人士,来突显自己,这样很不好!

    可是,众生名利心作祟,他远在天边,对不对?你一问,他说:我没有啊!又否定:可是,那些居士就说:有啊!他明明就是假借慧律法师您的名义啊!唉!那没有办法了!是不是?

    以前也是,来讲堂,居士来讲堂,拿了很多的书回去,抱了一堆,然后i,拿到很遥远的地方,北部、宜兰或者花莲,然后,就拿一本起来给居士说:居士,居士!慧律法师正在印这一本书!一看,是讲堂没有错啊,写得很清楚啊!

    他说:你想不想助印?这些佛弟子都很虔诚:真的,真的!因为他很赞叹师父啰,也认同师父的法:好!我就出五千了!这五千拿过去,就没有回来了!

    所以,我常常讲:我是一颗摇钱树,摇一摇,钱就掉下来......不知道怎么办!就假借师父的名义,在外面招摇撞骗,这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们在这里拼了老命,是为了佛教、为了正法:他在外面假借师父的名义,招摇撞骗,也是拼了老命敛财!

    他偶发的事件,在某一个时空,你哪里有办法一个一个去询问呢?对不对?所以,打电话来:有一个比较聪明,打电话来,刚好我接的,说:哎呀!师父啊!您在外面说要印什么经典,我要拿这一万块,可是,我要拿出去,我要亲自听慧律法师您讲有没有这回事情?我说:没有!

    他说;喔!幸好!省一万,你看看,打一通电话省一万!这一万块本来要拿出来的,打一通电话求证一下,

    我说:我们从来就没有在外面化缘过,没有的!因此佛弟子还是要有一点智慧。是不是?

    有的很苦恼,这居士骑着摩托车,到高速公路底下,碰到有和尚或者比丘、比丘尼,在那边站了老半天要化缘,他说:到底我的摩托车......我是佛弟子,要供养吗?要供养,又怕是假的:不供养,怕不恭敬三宝,这下麻烦了!

    这个事情就来问我,我说:哎呀!这个问题简单嘛!你就把钱拿来给我,因为我是真的嘛!这个就没有什么好困扰的了。是不是?他说;嗯!有道理喔!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不会处理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关于众生的生死因缘业果,如来在本经开示得最详细

    关于众生的生死因缘业果,如来在诸经中皆有所开示,然而,开示得如此详细而完全的,则非本经莫属:

    如来首先详细开示众生轮回生死的总因及总果,亦即三界众生之[十习因]及[六交报],这是总的因与果,

    然后再分开,然后再分别开示四生(卵、胎、湿、化)这个卵生、湿生、胎生、化生,是以他出生的状况来判断。

    如果以人类的真正的究竟情况,我们一般说人是胎生,这是方便说:如果没有前面的一念不觉,倒识托胎,名为化生。没有母亲的卵与雄性的精结合,不能成胚胎。没有在母亲的子宫一定的湿度,那没有办法成长,名为湿生。在子宫成形,然后从产门出,名为胎生。

    所以,胎生是指最后的阶段,如果没有化生、卵生、湿生,那么就没有胎生。知道吧!

    所以,我们应当理解佛的深奥的义理,因此说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就他某一定的特定程序,不论他的过程,才这样论断的。

    以及[七趣]众生。[七趣]即在一般所说的六趣,再加上[仙趣](因为仙趣众生,非天非人、注意!仙趣是直接由人成仙,没有死亡,就是一直执著这个色大,想要活长一点,叫做仙。天不一样,天人是已经死亡,再转世投胎成天人,知道吧!

    可是,说他人,他又神通自在。所以,这个仙趣的众生非天非人,但是,也不是圣,因为毕竟是三界六道的凡夫:也不是凡,有神通。且修之者众,尤其是中国人,多爱求仙,成仙。)

    如来在此详述七趣之因、果、相状,于修多罗教中,[修多罗]就是经,[修多罗]就是经。在经教中,亦无出其右者:

    这七趣,亦皆各有多种:种种地狱趣、十种鬼趣、十种畜生趣、十种人趣、十种仙趣、欲界色界诸天趣、四种修罗趣。这个前面我们都简单讲过了,在楞严经的大纲,就是目次,有简单的点过。如来详示七趣众生之意,在令真修菩提者了解诸趣皆是生死流转,无有止时。

    以前我看这个电影,小时候,看到这个[七仙女],这个七仙女,其中有一个仙女下凡,来跟一个书生恋爱,然后,这个书生就纺织,就纺织。

    然后,因为纺织这个老板很苛刻,这个丝都很凌乱,这个仙女就拿一支香,一支香,在上空画一画,这个香自然点着,这个香冲到天上去,上面天上的六个仙女,看到妹妹受苦受难,求救了,这七仙女就下凡。

    下凡来以后,看这个丝线凌乱不堪,怎么织得完呢?因为要织得完,这个老板才要给他赎身:织得完,我就让你自由身!没办法了,就有请六个姐姐下来,这七个仙女有神通,只要这个鼻子动一动,咚~~~它这个线自然就直了!那时候,小时候看到这一幕:当这个仙女真是好耶,升天真的不错耶!

    然后,用那个乾冰效果,那个仙女都穿得很漂亮,以前小时候也没学佛,就很想要去天上看仙女,还有吃仙桃,因为没学佛。

    后来看到佛教里面讲:喔!这个也是轮回,去那边做什么呢?要成天、要成仙,三天不洗澡,就全是''仙''(污垢)了,不用跑到那边去!长大了学佛了,就知道这个不究竟,什么成天人啊、仙女啊、成仙,哎呀!这个都是六道轮回,还是往生极乐世界去好!所以,这个修学佛道真好,有正知正见。

    在令增修菩提者了解诸趣皆是生死流转,无有止时。诸位!这一句是很可怕的,停止不了啊!

    诸位感觉看看,人生苦不苦?就我的感觉,人生真的苦,人生实在是苦,如果再不修行,就继续六道轮回,再重新再来!是不是?

    令发心不贪着一切世间,速得离妄修真。离开这个妄心,修这个真如自性,[真]就是真心。

   32 解脱自在心就是佛嘛!魔长什么样?就是住相嘛!

    为令真修免于魔事之留难与破坏,如来于是开示[五十重阴魔]。

    所谓五十重阴魔,其实也就是修定时会碰到的五十种难关,所以五十重阴魔可说是[禅定五十关]:

    或者更确切及中性地说,即是禅中[五十境],也就是在禅定中会现起的五十种境界:也就是说:在禅定当中,会现起五十种种种境界,

    但这五十种境界並不一定会成为难关,更不一定会成为魔境,因人而异。

    诸位!问题在[着],所以,师傅在这个[顿悟偈颂]里面就讲: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

    这个就是师傅学佛三十年来的心得,全在一念之间:喔!原来如此,魔也是唯心现量,大悟的人,哪里有佛呢?哪里有魔?

    佛长什么样?智慧心就是佛嘛:解脱自在心就是佛嘛!

    魔长什么样?就是住相嘛!看那个也不顺、看这个也不成:这个也怀疑、那个也愤怒,当然就是魔了,魔也是唯心所现啊!

    所以,真正悟道是佛魔一如。所以,禅宗里面讲: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什么?本来无一物,哪有什么佛跟魔呢?这究竟实相说,本来就无一物,没有佛!

    要不然,佛在哪里呢?佛在这一念现前当下清净心当中。是不是?这个叫做自性三宝。

    如果是事相三宝,就确实有佛,确实有阿弥陀佛、确实有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国土确实有,极乐净土,这是事相说:在理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所以,讲经说法,不能离开体、相、用、因、缘、果、事跟理,八个角度去分析。体、相、用、因、缘、果、事跟理,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去诠释佛法。

   33 愉快也好、不愉快也好,你就是放下!

    如果修定者,对于这些定中所显的境界,心不贪着、不缘、不取、不住、不忆、不念,

    诸位!这个要画双红线,这个就是抓到了修行的关键,你只要一切境界不贪着,心不缘、心决定不取、心决定无所住、心不忆、

    不忆念就是说:愉快也好、不愉快也好,你就是放下!

    所以,昨天的事情,一定要一脚踩熄它,谈都不要谈,提都不能提,这样过清爽、快乐、幸福的日子。

    不能像忧郁症一样,重复一直念......这个广钦老和尚讲:这一直念一直念,有什么不好呢?好事都会变坏事!

    广钦老和尚是用台语讲:不要这样碎碎念......这样好事也会变坏事!就是碎碎念......就是一直念一直念,.这样一直重复......是不是?这样不好!

    真的会过生活的人,要懂得升华,不能一直卡在过去的影像里面。万法都是影像,没有实体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人不是圣人,当然会有不愉快、冲突的地方、观念不相谋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有那种功夫:放下!不忆。

    [不念]就是不要再念着。则不但不会构成难关或魔境,而且还是[善境界]。

    所以,修行抓到了关键,多快乐啊!还不必等到临命终,现在就是极乐世界了!

    一个心不贪着、不缘、不取、不住、不忆、不念,你看这种心有多快乐啊!那一种快乐,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

    夫妻就不再吵架了:男女朋友也不再怀疑了:所有的出家人,有不愉快的事情就放下了:同参道友,有缺点就互相包容一下了。是不是?日子多好过啊!

    所以,这个学佛,不是说等待临命终佛来接引,现在就是极乐世界了,一定要把自己训练成一颗会浮的球,不能等到临命终:等到临命终,来不及了!一个平常不训练放下的人,临命终怎么来得及?

    然而行者心中若生贪爱、住着、自以为大,即立刻为魔所趁,而转此境界为魔境。

    34 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使灵魂成长

    魔、佛在一念之间,就在这个地方!对不对?你心中若生贪爱,这个境界,譬如说:你闻香、见佛、见光,阿比陀佛现前,哎呀!就骄傲得不得了,你起贪爱,就堕入陷阱,堕入陷阱,住着!

    所以,不要夸大其词,不要骄傲、狂妄、目空一切,千万使不得!为什么?自以为大,立刻为魔所趁,就是有机会了,而转此境界为魔境。

    所以佛于经中说:斯但功用,这只是你用功暂时性的。暂得如是,非为圣证,这不是佛的境界,佛境是究竟空,不生不灭的。不作圣心,你着一个圣境、作一个圣心,就糟糕!只要不着,是不是?那么,就名善境界。

    所以,重点在:万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所住。

    你要念,就记得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要念你家的爷爷、念奶奶、你儿子多么不孝顺、你的亲戚朋友多么对不起你,这个不要念!

    要念什么?统统念南无阿弥陀佛,只有阿弥陀佛能救我们啊,当然就念他了,你念这些有的没有的,有什么用?是不是?

    所以,我看众生在烦恼那个不必要的苦恼,师父都很同情他,对圣人来讲、大修行人来讲,放下是这么简单,放下,ok了!

    他却重复的说:喔!师父!好难喔!好难才会像今天这样,活不下去,很辛苦:放下就这样子了。

    当这个师妈的骨灰拖出来的时候,看:唉!放不下又如何呢?就一堆骨灰啊!顿时候觉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有威神力: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真的!剩下一堆骨灰!

    你就慢慢体会,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什么统统没有!

    意思就是:我们今天所有的贪嗔痴,都是心灵的负担,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使灵魂成长,才要修行,叫做法身慧命嘛,叫做长养圣胎嘛!

    所以,修行,它不是一辈子的,要生生世世的,如果你没有了生死,就是这样子了,今生今世的灵魂,增进一点点智慧:下辈子再增进一点点智慧。

    所以,你今天在这里结的缘,就是功不唐捐,不会消失的,你的法身慧命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你今天拥有正知正见,正法的这个种子种下去,不得了,将来你一定成佛!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所以千万骄傲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35 本经为有破有立,破立均等

    从本经的方法论(methodology)来讲,则本经为有破有立,有破就是破一切法:有立就是立一切法,有立就是即一切法。

    [破]就是离,就是叫你离一切相:[立]就是即一切法,破跟立是同时的。

    所以,什么是佛法?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叫做佛法。

    面对一切相,同时离一切相,过着现实的生活,同时,心灵统统超越,着他不得。

    所以,禅宗里面讲:动念即乖,动到一个执著的念、妄想,清净自性就被污染,就离了佛道。

    破立均等。佛经中有些经是以[破]为主的,有些则是以[立]为主的:而破立均等的,並不很多。

    例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这叫做三论宗:如果再加上《大智度论》,又叫做四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叫做三论宗。是以破为主的。

    中论就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叫做八不中道,这个叫做中论。

    而《华严》、《法华》、《涅槃》、净土诸经、《药师经》、《圆觉经》等,是以立为主的。

    而本经则破立均摄、都含摄在内,破立均等。所谓[破],就是破凡夫的知见、破外道的邪见、破魔道、破小乘不发大心、乃至大乘权教。

    所谓[权]就是不了义教,善巧方便,停留在某一种层次:真正究竟是没有层次的,直下就是毕竟空。

    这个权教是对实教来讲的,所以,权教叫做方便说,实教叫做究竟说。所以,权教叫做不了义教:实教就是了义教。

    所谓[立],即是确立、建立大乘、无上乘心地法门、无上乘就是最上乘了。

    如来藏、真菩提路:一言以蔽之,即是建立[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就是建立这个。

    36 从教相上来看,本经圆摄[显、密、性、相]

    从教相上来看,则本经系圆摄[显、密、性、相]。[显说]叫做显教;[密]就是咒语;[性]就是性宗,专门讲空的;[相]就是唯识宗。

    所以,研究《楞严经》,没有唯识的基础,《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唯识简介》的基础,加上《百法明门论》《大乘起信论》的基础,听起来会格外的吃力,会相当的吃力,因为基础性不够,唯识的基础不够,听起来就会很累、很辛苦!

    [禅、净、密、律]诸法,而以禅密为主修。禅叫你明心见性,密叫你好好持咒。

    至于禅与密的配合,则取[先禅后密]、[由禅入密]、及[外禅内密]的方式。[外]就是显现。密咒是不可解,除了诸佛能够理解以外,菩萨也没办法!

    [先禅后密]的意思是:先明心见性,后持咒语:[由禅入密]就是:了解佛的心,再持咒语:以及[外禅内密],先明心见性,然后,再持五会楞严神咒的方式。

    所言[密]者,秘密也,广而言之,即诸佛如来自行的秘密、不可思议境界,以非九界凡圣(六凡三圣)所知,我们称十法界,十法界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加上六道。

    所以,这个三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叫做三圣:六凡就是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所以,非九法界的凡圣,就是六凡三圣所知,故称为秘密。

    详言之,即如来的身、语、意三业,皆是秘密不可思议。如来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我们现在呢,身体要做好事,嘴巴要讲好话,意要发好心,这样就算不错的人了,没有办法像如来,身、语、意三业都是清净。皆是秘密不可思议,故称为如来之[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

    如来以自住[自住]就是自内证。如来以自内证,自住的境界之身语意三密,教授菩萨来教导,因为没有内证,你怎么教导菩萨呢?

    我今天如果没悟,能讲《楞严经》吗?这个可以随随便便,你就上台照本宣科吗?註解註错了,你知道吗?是不是?所以,要讲这个《楞严经》,还得先有相当的心性的体悟才有办法,否则你说不上来!

    教授菩萨,以及大根众生,在座诸位坐下来,就是大根的众生,要不然,怎么会坐得下来呢?是不是?早就什么恒春春天呐喊啦、摇头*啦!

    所以,今天讲到这个,这几天一直在报告新闻,大家要小心一点,为了美,但是,健康还是很重要,健康一定很重要,不能只有搞外表。是不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身心要平衡,身要健康,心灵更要健康,所以,自己要衡量。

    37 修行是看自己的,不是看佛菩萨的

    如来身、语、意三业都是清净。皆是秘密不可思议,故称为如来之[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

    教授菩萨及大根的众生,菩萨及众生依教熏修此三密,即得自于八识中熏得三密之气分,就是身密、语密、意密的气分。

    于外则能感得如来依本愿威神之力,三密加持行者:内外皆胜,内胜外胜,

    诸位!内就是亲因缘:外就是增上缘。是不是?

    自己肯修行,外有佛菩萨加被,那力道就大了!如果自己不肯修行,只有佛菩萨外面一直加被,有用吗?行不通的!叫做内外胜因胜缘和合,

    所以,修行是看自己的,不是看佛菩萨的,没有一个人说懒惰躺在床铺上,一天到晚休息、睡觉,好吃懒做,就可以大彻大悟的,不可能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是不是?一定要吃尽苦头,才恍然大悟: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没有下过一番死功夫,你根本就不知道佛性是什么?所以,要吃苦。

    内外胜因胜缘和合,是故速得生起菩提道种、你们现在就是,速起菩提道种。

    所以,下冰雹、下大雪都要来(听经),都要来!

    除非你有特殊的日子,譬如说:嫁女儿啦、儿子讨媳妇儿啦。或者是你家有人死掉啦,那个就请假。或者是公司行号有紧急状况。是不是?那没办法来!是不是?要不然的话,最好不要缺席。

    38 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就是转执著心、分别心为智慧心

    熏转八识、断恶生善,这个熏转八识就是转识成智。诸位!转识成智是什么意思?就是转执著心、分别心为智慧心。

    好!你现在讲,师父问你:转识成智,那么,大悟的人,有没有眼识?有没有耳识?有没有鼻识?有没有身识?

    转识成智嘛,这个识已经转掉了,已经成为智慧了,那么,大彻大悟的人有没有眼识呢?有!

    大彻大悟的人,一样有眼识,重点不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重点在后面。

    重点在哪里呢?大悟的人转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中性的名词,大悟的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成佛以后,转前面五识叫做成所作智。

    现在问题来了:那么,既然有眼识,为什么叫做转识成智?到底眼识是识还是智呢?嗯?我现在问这个问题,是所有法师,和比丘、比丘尼、三百个在家居士,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的,一个都没有!

    好!那如果转识成智以后,没有眼识,那佛怎么看东西呢?眼识存在。那佛陀耳朵能听吗?绝对能闻!大悟以后,佛陀的鼻子能够嗅香、臭吗?当然可以,否则怎么能够分辨香、臭呢?是不是?佛陀也吃饭啊,也尝这个味道啊,有舌识啊!

    所以,我们要了解,识是工具,问题不在识,问题在心迷跟悟。心迷了,迷了,所有的问题都出来。

    迷了,第八意识变成阿赖耶识:第七意识变成末那识,叫做染有我,强力的执著一个我,我法二执。

    第六意识叫做分别事识,分别心的分别,事相的事,意识的识,分别事识。它对外分别,或者叫做五俱起识,跟着五识同时起来的,现在讲染污的,现在讲染污的。

    好!前五识看,其实本来没有什么,它就是分别,可是,加上染污就不得了了,看什么就执著什么,看什么就分别什么,

    所以问题在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问题不是在前五识,问题在这个后面。

    现在讲迷了,迷了以后,看什么就是分别,第六意识分别:看什么、听到什么就是执著。

    晚上睡觉做梦,前六识不起作用,八识的种子影现起来,记忆影现起来,就开始做梦,捡到钱、跑给人家追、去爬山、跟人家大声,有的人梦到佛、礼佛,那个我相没办法破。

    相也不必破,是破那个见,知见的见,但破于执,不是要你破这个相,相本来就空,不须要破,花就是花,桌子就是桌子,电灯就是电灯,但破其见,不破其相,缘起是事实,同时不加注见,那么,就入佛的清净心。

   39 他这个磁场完全能够控制,身心能大放光明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后面支配的是第六意识,染污的时候就分别事识:那么,末那识、阿赖耶识。

    好!现在转过来说,大悟的时候呢?大悟的时候,前五识后面支持的第六意识,就是妙观察,佛陀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性。

    第七意识转成平等性智,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陀对待每一个众生,都是如此的慈悲,如此的喜舍。

    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佛陀圆满,圆满。所以,佛陀每一个细胞,DNA都会放光,每一个细胞。

    我们细胞里面有DNA,DNA里面,有少许的部分叫做基因,叫做基因。不是所有的DNA统统叫做基因,不是这样子,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的基因,是一点点微少、微小的,这个DNA它的排列组合。

    所以,佛因为能够降伏,能够降伏这个身、心,这个身不杀盗淫,完全清净,不起贪嗔痴,他这个磁场完全能够控制,身心能大放光明:凡夫没办法,凡夫没办法!

    好!那么,现在就来理解一下了,现在开始了解,为什么讲:性识周遍法界?为什么这样讲:性识周遍法界?为什么这样讲?

    意思就是说:随你投胎之处,转识之处,其实,清净自性本来就存在,他方世界只要业力相应,你就会去投胎转世,清净自性就跟在那边显现。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40 眼见相,眼识是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同时作用

    大悟的人,这个识存在,那么,它的功能、它的关系是什么?要注意听!这个就是关键,

    大悟的人,眼见一切相,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就显现,了悟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见一切相,同时不执著,识就是性,方便说有二,其实是一,眼识同时就是见性;耳闻一切声,心如如不动,耳识显现,清净自性就显现。

    所以,禅宗里面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这个道理。

    你现在不要卡在一个观念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清净心和染污心,清净心统统转,记得!

    也没有东西可以转,转识成智不是说转染污成清净,诸位!这个是方便说,染污,自性本空,叫做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没有东西转来转去的;

    东西转来转去不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没有转东转西的、转南转北的,清净自性,本自不生,本自不灭,本来不出也不入,哪里有转东转西的?哪里有转识成智?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意思就是说:了解:达妄本空:了解这个妄识本来就空,刹那生灭的分别和执著,其实不存在,而我们妄动,以为它是真实,拼命的追求,所以,我们清净自性没有办法显现。

    讲转染污为清净是方便说,讲转识成智也是方便说,应该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达,通达这个妄心本来就是空,知道这个真心本来就存在,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放下。

    所以,一直六道轮回,不懂得放下,不懂得即心就是佛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了解,眼见一切相,眼识是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同时作用,同时作用,回归现前当下第一念。

    41 眼见一切相,清净自性就显现

    我们要了解,眼见一切相,眼识是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同时作用,同时作用,回归现前当下第一念。

    记得!第一念是识,眼识看,第二念就变成执著;而见性的人不是。

    众生是第一念自性分别,第二念就意识开始分别了;佛菩萨不一样,见就是性,无性不能见,见一切相,就知道它不可得,同时放下。

    这一句也是多的,没有东西,放什么东西呢?为什么叫做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为什么?

    就是说:自性本来就空,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眼见一切相,清净自性就显现;耳闻一切声,清净自性就显现;舌尝一切味,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就显现,不离当下。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处,即得菩提。知道吗?嗯嗯嗯!好像知道。好了!那就这样。

    所以,佛法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要有相当的基础。

    42 摆平自己,叫做转大法轮;没有摆平自己,法轮转不动

    但转其名,不转其体,这个是唯识学一个重要的观念。

    但转其名,不转其体,体本来就不生灭的,但转其名就是转染污变成清净,转识变成智,但转其名。

    不转其体,体本来就不生灭,转什么东东呢?没有东西可以让你转的,清净自性本自其然,转什么呢?是不是?没有东西可以转的。

    转大法轮,那就是无所转。是不是?歇即是菩提嘛,转什么呢?

    但是,方便说:就是要转,说:慧律法师转大法轮!是不是?

    摆平自己,叫做转大法轮啦:没有摆平自己,法轮转不动。是不是?

    万法惟心现量,一切相,佛、魔都是由心所作,当然心外无佛,心外也没有魔啊,佛魔本来就一如,佛空,魔当然也是空。是不是?

    因为你住相,就显现魔;

    你对一个人很愤怒,你为什么不说,是我的忍辱心不够呢?

    与其说,人家让你痛苦,不如说,我们的修养不够;不如说,我们的涵养、忍辱不够!是不是?万法回归当下。

    所以,你只要能够体悟到一点,一点就是说:万法都是自己的问题,万法都是心所显现的相,你只要掌握到这个,你修行关键就找到了!

    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别人没有问题。如果你体会到这一点,我告诉你:OK了!既然什么统统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放下啰!对不对?是不是?

    43 佛的心都是一样,但为了解救众生,有各种善巧方便

    万法都是自己的问题,万法都是心所显现的相,你只要掌握到这个,你修行关键就找到了!

    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别人没有问题。

    如果你体会到这一点,我告诉你:OK了!既然什么统统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放下啰!对不对?是不是?

    嫁个不好的老公:唉!就是我做的不好,所以,我先生对我不好!什么统统回光返照。

    但是,but不见得可以用在每一个众生。对不对?

    我是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对不对?我知道万法都是回归自性:可是,众生他不知道啊,

    他要使这个团体动乱、使这个团体分化,一天到晚“如”,不是如如不动的如,“如”,“如”就是不讲道理。

    那你想想看,慈悲不能解决问题,智慧也不能解决问题,对不对?再来就是什么?再来就是ㄎ一ㄢ用打的了,没办法的办法了,这个就这样子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心都是一样,但是,为了解救众生,有各种善巧方便,善巧方便。百劝不听,那就没办法了,就要处理了!是不是?

    所以,我们讲到这个转识成智,给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无可转,即心就是佛,识就是性,所以,性识周遍法界。所以,佛大悟,有什么了不得?

    44 用一颗宇宙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

    佛的大悟是什么心境呢?师父!佛大彻大悟,能不能形容一个稍微具体一点呢?

    很简单!现在用你听得懂的名词,你要注意听,什么是佛的心境?大悟人的心境是什么?

    用一颗.......怀着一颗宇宙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大彻大悟人的心境。用一颗宇宙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大彻大悟人的心境。

    大悟的人,心没有恨,有恨不能成佛,天底下都毁谤我,我也当他是未来佛。对不对?

    伤害是你负因果,我不须要受苦;你赞叹我,你得到功德,因为你随喜嘛!是不是?

    我不会毁谤人家,你的因果、生死,跟我没有关系,我不可以染污自己的。

    所以,在我的心中看出去的,统统是佛,你们统统是未来佛,我在你们身上,看不到任何的缺点,没有!

    哎呀!师父啊!您说说我的缺点。我说:没有!看不到!我看不到,因为你们是未来佛。

    所以,诸位!要转识成智,要断恶,要生善,转身为菩提萨埵。

    45 楞严经在大藏经中,列于密教部,是有原因的

    兹将禅密修行的配合之方式,简述如下:(1)先禅后密——本经就是《楞严经》。

    在如来重说首楞严神咒之前,其教相主要是以禅为主,因为如来要以[显说]的方式,来引摄阿难等,先行破妄,而与真实之道得信解,並发心修行,故这一部分非以显说不可。

    于无上法得信解发心之后,再说密咒,及其修法,方便引摄,渐次入于如来甚深三密不可思议境界。

    是故,即是以禅入[信、解、行]之门,而以密入于深密修证之门。

    因此之故,本经在大藏经中,列于密教部,良有以也,是有原因的,良有以也就是:是有原因的,可见楞严咒之重要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46 世间人书读的再怎么多,仍然无法理解如来的境界

    兹将禅密修行的配合之方式,简述如下:(1)先禅后密——本经就是《楞严经》。

    (2)由禅入密——由对无上禅之闻、思,[闻]就是闻慧,[思]就是思慧。而得于如来藏不思议性心得开悟。

    所以,这个听经闻法,就是非常重要,这个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世间最聪明的人,仍然没有办法解这个佛经,就是大学教授来,拿到全世界的最高级的博士,都没有办法,

    因为那是不可思议的心性的东西,是不可思议的境界,除非大悟的人,才有办法宣说。

    所以,世间人书读的再怎么多,仍然无法理解如来的境界,而得于如来藏不思议性心得开悟。

   47 怎么样能够顿入呢?坚持放下

    复有如来三密威神之力加持,令行者顿得三密相应,顿入、顿证。

    怎么样能够顿入呢?怎么样能够顿悟呢?

    诸位!你只要写几个字,按照这样去做,就能够顿入。

    哪几个字呢?坚持放下,这个人就立刻入如来地!坚持放下,就是顿入。

    怎么样能够顿证呢?坚持无所住,就顿入如来的境界。

    简单讲:你以前发生什么事情,愉快、不愉快的事情,恩恩怨怨一扫而光,统统放下,就立刻顿入,就立刻顿悟、顿证。

    但是,是真正的放下,不是嘴巴说一说,安慰自己,说:我放下了!真的放下,烦恼就不再起来,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

    放下几天,再过几天、一个礼拜,烦恼又起来,那个不是真的放下,那个是暂时性的,不叫做顿入,还没入,还在门外。

   48 如来藏性到底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呢?要理得非常清楚

    顿入、顿悟此不思议之本体。为什么讲本体呢?体就是不生不灭,究竟如虚空,本不可得。

    在这个体,有很重要的一个:无自性和自性,这个要很注意听!

    我们常常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又常常讲:如来藏性有其自性,这到底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呢?这个在这里就要理清得非常清楚!

    所谓:缘起无自性,是站在缘起的角度,追求、分析,不可得,求其本体不可得,站在这个角度,叫做无自性,站在万法不可得的角度,叫做无自性。

    可是,站在智慧心,存在的智慧心,是有其自性。这有其自性,如来藏性有其自性,就是作得了主,有时候用这个名词。

    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有其自性,是说:我们的清净自性自己作得了主,可以在生命当中,自己情绪控制得住。

    但是,问题就来了,它是一颗智慧的心,智慧的心,遍寻不着,要用就清清楚楚!

    所以,它说有其自性,是说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有一种超越的般若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它无形相,看不到。

    摸不到、闻不到、嗅不到、可是,不离看、不离嗅、不离闻,要用就用的出来:但是,要拿,拿不出来。遍寻,把全身都解剖,拿不出般若智慧出来,拿不出来!

    所以,当我们讲缘起无自性的时候,是站在相上说。

    也可以站在本体上说,破除你对自性见。

    譬如说:体无自性:相无自性:用无自性:因无自性:缘无自性:果无自性:事无自性:理无自性:

    这个在在处处都告诉你:体、相、用、因、缘、果、事跟理,任何一种法都不可以着,万法总着不得,是站在这个角度。

    如果说:站在万法有其自性,是说它确实有缘起,这就是花嘛!有其自性,它可以支持一阵子,姑且说它有自性,有其自性。知道吧!

    好!如果说:以人的最究竟的佛性来讲,佛性说无自性,是站在佛性不可得,智慧心,遍寻、觅心了不可得。

    说有其自性,是说他存在这个智慧,要用,他就有。所以说:站在有其自性,意思就是说:他作得了主。

    所以,有时候一下子讲空无自性,有时候讲自性,这个摸不着门!太多......有的人学佛学到一阵子,有其自性、无自性,统统摸不着门,就是看不懂,不知道佛意是什么。

    所以,现在师父来告诉你,深奥的这个关键,讲无自性,是在彻底的破除。

    讲有其自性,二个角度:有自性,站在相上,是短暂、它存在的,方便说它有自性。

    站在体、站在智慧来讲,它是有智慧心,可以起作用,它存在。但是看不到、摸不到,要用就清清楚楚,这一颗心,般若的智慧心,所以叫做有自性。

    知道吧!佛法难,难!搞不懂啦,搞不懂啦!到最后,很多人:唉!念佛啦,念佛啦!

    所以,要了解一下佛的用心良苦。所以,列于密教部就是这样子,要顿入、要顿证,所以,大家要显说、要密咒,都是不能离开。所以,顿入、顿证此不思议之本体。此即本经由禅入密处。

   49 [律]就是佛身,[密]就是佛语,[禅]就是佛心

    外禅内密——亦即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禅密一体、禅就是密,密就是禅,持咒就是本体的显现,咒就是用。

    什么叫密?就是佛语嘛!什么叫律?就是佛身。什么叫禅?就是佛心。知道吗?

    [律]就是佛身:[密]就是佛语:[禅]就是佛心,统统跟佛有关系。

    外禅内密,也就是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禅密一体。外禅内密。

    因此可知,本经之法门、殊胜无比。

   50 为什么大悟的人,加持力那么大?

    以本经之教法而言,可说是:[非禅不得密、非密不证禅]。

    诸位!写一下,非禅不得密就是靠自力,靠自己的力量顿悟。

    非密不证禅,没有靠佛力,没办法证到究竟,就是佛一定要加持你才有办法,十方诸佛一定要加持我们。

    所以,非禅不得密、非密不得禅,第一段,这个就靠自力了。

    非禅不得密就是说:如果你不能了解佛的心,就是你没有明心见性,没有禅的这一颗心、佛的心,那么,你念这个密咒,力量不大,你加持别人也没力量,也没有力量,因为你没有禅的心。

    为什么大彻大悟的人,加持一下就那么感应?你在那边念了老半天,都没什么动静呢?就是没悟啊!

    为什么大悟的人,加持力那么大?因为他一即一切啰,宇宙就是这一颗心:这一颗心、就全力集中在开悟人的身上。是不是?

    所以,我在木屋也发生这件事情,一个小弟弟,他阿公带他去什么?去扫墓。去扫墓以后,哇!回来晚上睡觉就大吼大叫,是不是?大吼大叫,一直叫,惊吓不已!

    刚好来木屋,他奶奶、爷爷就说:麻烦师父!告诉他:弟弟!你叫大师父跟你加持啊!好!我就跟你加持!是不是?一加持,整个手都凉的,就知道:哎呀!这个频率不一样,确实有卡到阴了!是不是?

    人家去扫墓,那到处都是死人,带一个几岁的小朋友,五、六岁的小朋友去,我认为不适合。就卡到阴了,哇!晚上睡觉大吼大叫!

    他爷爷、奶奶就:来!叫大师父跟你加持!我说:好!来来来!简单啦,哎呀!这个简单啦!简单摩个顶、念个咒,大悲咒水拿去喝,一次,回去就OK了!

    你们可别介绍人家来喔,我讲实在的,这样就好,听到这里就好,我不是收惊的师父,是碰到那个因缘,顺手这样加持。

    就告诉你:修行就在这个地方。是不是?你有所悟,力道就大,加持力就大:那么,你如果不悟,也会感应:但是,力道小,力道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51 经教要通,心性要明,念佛才能够念出味道出来

    [非禅不得密、非密不证禅],密当然就是靠佛的念力来加持我们,所以,我们要持咒,也难以证到究竟的禅的佛心。

    因为若光修密,而毫不习禅,什么是禅呢?佛的心叫做禅。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光修密,就是光持咒,而且不知道什么叫做明心见性,也不知道佛的那一颗心是什么,则于无上理,无从信解、悟入,没有办法悟入。

    如是迳修三密,则不知所云,也就是身、语、意,因为你显教不通啊,哪来的密呢?是不是?

    以前有徒弟要出去参,参,泰国参、西藏参,参上师、喇嘛。我这个人很有一个雅量,尊重徒弟的选择,好好的去参,

    出去以前,我告诉你:参到你不能再参,参到你发现:喔!你就是上师,上师就是你,喔!原处就是佛!你就找到了,就不用找。

    你现在还在找,就表示你没开悟。你拼命找,没有关系,希望找一个大善知识,没有错,很好:但是,大善知识对无明的众生没辙,重点还是要开启自己的悟性。

    所以,你要遍寻大善知识,说实在话:你的心性自己就是善知识,要把它开发出来、开展出来。

    如是迳修三密,则不知所云,即使遍学、遍修种种密法,也不知在修什么,这个确实如此:我们教授讲的:的的确确!的的确确就是这样,不听经、不闻法、念佛、持咒,不知所云。

    所以,师父劝你:就是要这样子,信解要同时,信、解、行、证,是少一样都不行,不能说:只光念佛、诵一部经,就可以解决,没办法的!

    经教要通,心性要明,念佛才能够念出味道出来,不可以妄修瞎练。

    52 讲经说法不一定有功德,看你怎么讲?

    不知所云,遍修种种密法,也不知在修什么,因为无信、无解、无悟,

    什么叫无信、无解呢?四个字:经教不通,他就没有信心,无解。那么,无悟呢?就是心性不明,就无悟。

    现在的人,碰到的是邪师就是这样,经教不通,心性不明,乱说法义,坏佛正法,而且也都是披比丘衣。

    上台讲经说法,有时候,不一定在做功德。讲经说法,一定在造功德吗?那可不一定,看你怎么讲?

    你是引导众生入佛的知见,那你功德无量。

    如果你引道众生入与无明坑道,或者是自己的知见,把佛摆在一边,叫大家信你,而你本身也没有佛的知见,雕塑自己就是无上师。

    雕塑自己比佛更伟大,叫大家信你,不要信佛语,你罪过无量,下十八层地狱,求出无期!

    所以,讲经说法,你是要把众生引导到解脱的路线?还是束缚的路线?还是堕入坑洞,继续六道轮回 ?这个就看讲经说法的人了!

    讲得好,令众生起信、解、悟,那么,你功德无量!摧毁了众生的信心,无解、不悟,罪过无量!

    所以,讲经说法不一定有功德,看你怎么讲?

   53 修密须先有十年的显教基础者

    所谓[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悟而后修,就是先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而后所修皆是性,皆是不生不灭的体。

    那么,不悟复何修?悟就是重点,你没抓到重点,你怎么修呢?

    所以,太多人念佛念得没有味道,念了十年,诵经诵了十年,没味道!为什么?他没悟嘛,没有悟嘛,他当然念佛没味道啊,念不出那一种禅味、佛味,都念不出来!

    大悟以后,就不一样了,念佛,念佛有味道;诵经,诵经有味道;参禅,参禅有味道。为什么?就在本处嘛!

    不悟复何修?你不开悟,怎么能够修呢?如何修呢?而欲悟,则须先信解。

    因此古德说修密须先有十年的显教基础者,以此。就是如此。

   54 把佛法拿来做学术研究,只能造就学者,不能成就祖师

    [非密不证禅],如果没有密咒、佛力的加持、靠佛力,想要证得究竟禅,也没有办法。

    以无上禅乃是如来不可思议的秘密秘意,秘语秘意。以无上禅乃如来不可思议的[秘语秘意]境界,故非言思可得:不是讨论....[.言]就是讨论:[思]就是想。

    所以,故非言思可得,不是你用拼命讨论能够获得的,要亲证、亲悟那种境界的。

    是故不能以[思议法]而求与[不思议法],因为思议法是生灭心,所有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硕士、博士,统统叫做思议法。

    因此,把佛法拿来做学术的研究,只能造就几个学者,不能成就祖师,因为统统是把佛法拿来讨论,当作学问来研讨,那个不能解脱生死,那个叫做学问、叫做学者,因为以思议法嘛!

    要进入不思议法,必须要大悟的禅师,就入与不思议法。像六祖,众所皆知,是金刚不坏,我们以他为榜样。

    所以,是故不能以[思议法]生灭心,而求与[不思议法],这个是涅槃的妙心,不可思议的涅槃妙心,讨论不来,理解不来,因为它不是用理解来的,它是悟入的。

    须得迳以必须以直接[不思议法]而证入[不思议法]。就是以不生不灭的因,才能证入不生不灭的果,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悟必须要顿,直接单刀契入,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

    是故,于禅得悟之后,即顿舍一切凡夫言说思议之法,而迳以如来所开示之不思议之[三密]法门为所依,以此而顿入如来三密不思议、万德庄严之境。

    55 听了一次《楞严经》,等于看过一遍大藏经

    与经教中,像本经这样圆摄禅净密律、显密性相诸法者,实不多见,其中以《华严经》最为明显。

    《华严经》我们讲了四十卷,用国语讲的,还没有整理出来,这个将来,师傅讲了《华严经》,讲了四十卷,要整理出来流通。

    不过《华严经》虽圆摄显密性相诸法,但较偏于理。《华严经》有十玄门嘛!

    至于本经,则不但圆摄显密一切诸法,且理事均等。

    所以,这一本《楞严经》是无上大法,听了一次《楞严经》,等同一部小部的大藏经,等于看过一遍大藏经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56 对佛没信心,你会解佛、解如来意吗?

    又,本经圆摄显密性相诸法,含有两层深义(即所谓[如来密意]):一、成就众生之具足信、决定信。

    何谓[具足信]?即具足信受如来所说一切显密性相诸法,等心修学。

    为什么要具足信呢?具足信,用现在的语言叫做全盘接受,没有疑问,

    佛是个大圣人,讲的法,我们就绝对的信赖!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连信都信不来,那后面修行免谈,

    对佛没信心,你会解佛、解如来意吗?会行吗?会证吗?那不可能啊!

    所以,这个具足信,就是信受如来所说的一切显密性相诸法。

   57 八大宗派都不能离开佛的心

    等心修学,这[等心]就是平等,没有分别,

    也不会说,我弘扬显教,攻击密宗:我弘扬密宗,攻击显教。对不对?我讲性空,攻击唯识相宗:我弘扬唯识,批评性宗。叫做等心修学。

    所以,一个修学佛道的人,八大宗派都不能离开佛的心,

    那么,八大宗派不能离开佛的心,就不应当互相攻击,不要斗得你死我活,这个不是佛陀的作为,不是佛陀所教导弟子应该这样如此做的。

    我们修我们的,然后,尊重其他的宗派,这个是最基本的涵养。

    对于其他的宗派,我们就说:我们不能理解,我们不敢下断言,不敢批评。

    念我们的佛:参我们的禅:修我们的密,是不是?对于其他的宗派,一律尊重。

    不以自妄想心而妄生分别、计著。这个是重点,这是一种修养,

    现在的人,有的人赞叹净土,赞叹到贬低了其他的七大宗派,我认为这个不应该,

    念我们的佛,我们讲堂,从头到尾都是坚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从头至始至终,这个宗旨没有改变!对不对?

    但是,我们对于其他的宗派、喇嘛、上师都尊重,哪个上师,我们都是赞叹:哪个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护法居士,你修什么法,师父都赞叹,因为都是佛弟子嘛!

    曹植那个七步诗要背一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八大宗派都不能离开佛的心,为什么要互相攻击呢?自己显现自己没有修养。是不是?

    所以,明天有仁波切来,我们也欢迎!是不是?不以自妄想心而妄生分别、计著。

    58 修学佛道,贵在具足信、决定信

    何谓[具足信]?即具足信受如来所说一切显密性相诸法,等心修学,为什么要具足信呢?具足信,用现在的语言叫做全盘接受,没有疑问,佛是个大圣人,讲的法,我们就绝对的信赖!

    等心修学,这[等心]就是平等,没有分别,也不会说,我弘扬显教,攻击密宗:我弘扬密宗,攻击显教。对不对?我讲性空,攻击唯识相宗:我弘扬唯识,批评性宗。叫做等心修学。

    何谓[决定信]?即决定谛信一切佛语:佛语谛实、实实在在,决定不虚:不是像世间人撒谎,佛语决定不虚!不为一切凡外邪小所动。凡夫、外道、邪见,或者小乘所动。

    行者以得[具足信]以及[决定信]故,满足信根,速入菩萨正位,而得十信满心,于佛法中住。

    所以,修学佛道,贵在具足信、决定信,没有任何的疑问,就是信佛!

    59 死缠烂缠,打死不退转,这种功夫一定成佛!

    本经圆摄显密性相诸法,含有两层深义(即所谓[如来密意]):一、成就众生之具足信、决定信。

    二、速断法执————以如法,等心修行一切法故,于诸法门,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

    了解佛法其实是不二法门,没有取舍,禅到最究竟,心净就国土净:净土念到最后就是禅:禅修到最后就是心净,它是不二的东西。

    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与初发心时,即顿断法执、法爱。

    法执是什么意思?对自己所拥有的修持,觉得很殊胜,叫做法执。

    法爱:自己修的法门爱取不舍,同时贬低别人,

    有法执、有法爱,就会排斥别人,对法上的执著、对法上的爱。

    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因为没有自己的知见,站在尊重的角度、站在平等的角度,都应该包容。哪怕哪一个人,知见、看法跟我们一样、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包容、我们都宽恕。

    所以,徒弟如果意见跟师父不一样,我都告诉自己:你有权利看法跟师父不一样,我尊重你,因为我解脱。

    所以,我见、我慢、我执亦断,我执断、法执,二执都断,顿了本具清净法体(所谓[不历僧祇获法身]),顿与如来蕯婆若一切智海相应,蕯婆若海翻译成中文叫做一切种智,这个[蕯婆若]就是一切智海,所以,它这个重复。

    蕯婆若就是一切智海,一切智海就是蕯婆若海,相应:翻译成中文叫做一切种智。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

    所以,在座诸位都是大根器的,坐在这里不走的,都不得了了!我以前上课的时候说:我上第一个礼拜,会一、二、三楼:上一个月以后,会剩下一楼:上了二个月以后,会剩下一半。

    结果刚好相反,从第一堂课,一、二、三楼都满:第二堂课,一、二、三楼都满:到今天上了三个月,还是满!可见诸位的功力不得了!对不对?

    你有这种听经闻法的功夫,不得了!死缠烂缠,打死不退转,这种功夫一定成佛!

    师父讲经,哎呀!再远都赶回来,这个精神可嘉,下冰雹都来、下大雪也来、下大雨也来!

    所以,要保持这样长年累月:一个法师讲经说法,要保持长年累月,这样三百多个人听经闻法,非常难,非常非常困难!这种场面,实在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师父赞叹诸位!

    下次要来,来随喜,就给我一点面子,师父都在讲了,不来不好意思!是不是?最好是发那个:哎呀!我来这里法喜充满!是不是?哎呀!值得,值得,非常值得!要发这种心,那功德更大!

    60 首楞严,一下子就悟入如来藏性,直接就取得如来宝所

    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

    因为没有自己的知见,站在尊重的角度、站在平等的角度,都应该包容。

    哪怕哪一个人,知见、看法跟我们一样、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包容、我们都宽恕。

    所以,徒弟如果意见跟师父不一样,我都告诉自己:你有权利看法跟师父不一样,我尊重你,因为我解脱。

    所以,我见、我慢、我执亦断,我执断、法执,二执都断,顿了本具清净法体(所谓[不历僧祇获法身]),顿与如来蕯婆若一切智海相应,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入普贤行:我们说:大行普贤菩萨嘛!

    是故当知,此法门者,即是熏习、长养、成熟、把笔拿起来,这个要做一下笔记,熏习是什么?熏习如来藏性。长养什么?长养清净圣胎。成熟什么?成熟一切种智。

    他这个熏习、长养、成熟,都站在不同的角度讲的,叫你做笔记,一定有它的原因。

    熏习什么?熏习如来藏性。长养什么?长养清净圣胎。成熟什么?成熟一切种智。这是站在各个角度,讲不一样的。

    成就[菩萨种性]、[如来种性]。令佛种不断。是为[如来真实意]也:何以故?为什么?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一切法究竟空,就是一佛乘。

    非若二、没有二:二乘。若三。没有三乘,何况哪来的五乘呢?就加一个乘。非若二乘、若三乘,何况若五乘?没有的!没有所谓三乘、二乘、五乘,统统没有!是皆化城,[化城]就是不究竟,只是方便让你了解一下,方便说。

    小乘断见思惑,世尊说:那就是化城,暂时停留在一个阶段,而非宝所。[宝所]的前面加二个字:j就是[如来],而非如来宝所,这个不是如来的究竟处。

    所以,一切法皆为一佛乘,就是见一切相,都是毕竟空,清净自性自然显现,不堕入、不落入是非善恶。对不对?

    世间的是非长短,统统放下,一佛乘,清净自性就显现,这个就是涅槃妙心。

    非若二:二乘,写一下:二乘是指大乘跟小乘:若三,三乘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小乘就是声闻乘:中乘就是缘觉乘:大乘就是菩萨乘,所以,若三。

    如果是二乘,就是指大乘跟小乘:如果是讲三乘,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如果是讲五乘,那么就加一个人乘和天乘、声闻、缘觉、菩萨,叫做五乘。人乘、天乘、小乘、中乘、大乘:或者是讲: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

    所以,讲二乘是大、小:讲三乘是小、中、大:讲五乘是加一个人跟天。

    这些统统是化城,就是不究竟,只是方便说,不是像首楞严,一下子就悟入,明心见性,悟入如来藏性,这个直接就取得如来宝所。

    因此诸位福报够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61 我们有一个真心,如如不动,本不生灭的清净自性

    楞严法门三大主旨,哪三大主旨呢?这楞严法门三大主旨,就是宗旨,它最主要的是讲些什么呢?

    1.悟本性,要体悟我们每一个人,深层意识里面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因为悟了这个本性,才能朝着这个佛道究竟菩提。

    如果不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修行,我们会用生灭意识心,那么,百千万劫不能成佛,也难以成就。

    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如来藏性。

    为什么讲[真]呢?[真]就是不是假的;[如]就是悟到万法毕竟空。

    我们有一个真心,如如不动,本不生灭的清净自性,叫做真如本性。

    即如来藏性,这个藏性就是含藏佛性,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念,就是:藏如来性,

    喔!我们每一个人,都孕育、隐藏着一个如来的清净自性,这样解释也行。

    那么,如果说:解释如来藏性,这个是后起的大乘佛教思想发展以后的一个名词,叫做如来藏。

所以,后来人有写如来藏思想,诸位有因缘可以看一看。

    62 [悟]有三种。到了功夫与佛相等,那就是证悟了

   悟本性,要体悟我们每一个人,深层意识里面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因为悟了这个本性,才能朝着这个佛道究竟菩提。

     如果不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修行,我们会用生灭意识心,那么,百千万劫不能成佛,也难以成就。

    那么,这个[悟]有三种:

    一就是解悟,解悟就是了解我们本来具足,不生灭的清净自性,了解。

    二、行悟,行就是要落实去修行,见一切相,心如如不动,即见本性。

    但是,因为我们习气太强烈了,难以降伏,所以,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证悟,所以,需要时间。

    到了功夫与佛相等,那就是证悟了。说:唯佛究竟,所以,证悟就是彻底解脱的意思。

   63 这个了妄达真很重要!

    解悟,解悟——就是始觉智,这个[觉]后面加一个:智,这样解释起来比较明显,叫做始觉智。

    我们来听经闻法,来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清净自性,从现在起,发菩提心,开发我们深层的般若智慧,这个起动点叫做始觉。

    与此觉中,了妄达真。这个[妄]要加一个:心:这个[真],底下也要加一个:心:。

    什么叫做了妄达真呢?了妄,[妄]就是我们所讲的妄心,就是所谓的意识心;[达真]就是通达真如的自性清净心。

    所以,这一句跟转识成智,有相通之处,意思就是说:达妄本空,了妄本空,[达真]就是通达真如自性本有。所以,这个转识成智已经非常明显了,

    就是这个识......所谓的识,是指执著的意识、分别的意识,在我们的如来藏性刹那之间闪动,而我们误认为那个就是我们的心。

    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其实,所有的造作,眼见一切色:耳闻一切声:鼻嗅一切香:舌尝一切味,其实,都是如来藏性。

    我们因为不知道,所以,心就一直起波浪,我们受无明的风一吹,不知道境界是假相,境界一现前,我们内心里面高低潮一直起来,烦恼一直不断,可是,所有的烦恼都不能离开如来藏性。

    用这样讲,你听不懂,我用一个比喻,譬如说:大海,大海,大海所有的浪,统统不能离开这个大海:太平洋不管起多大的浪,都不能离开太平洋。

    我们也是一样,眼见一切色,无论你多么的执著,不能离开如来藏性;

    那么,你的执著变成一个负担,把所有的如来藏性全部都掩盖了,所以,这个无明在作用。

    那么,这个无明在作用,我们的生活就会苦不堪言,我们每天都要惩罚自己。

    所以,了这个妄,达这个真,是非常重要的,要懂得歇即是菩提,歇即是菩提。

    换一句话说:所有的浪这样打来打去,其实,都是海水;

    你今天所有的执着、分别,在圣人的角度,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它都是你的心在作用。

    我们以为有实实在在的外境,而佛陀告诉我们:所有的相,你所显现在你的外境的,其实,本来就空;你所恨的对象,其实不存在;你所贪爱的对象,也不存在,因为他是生灭,他一定会毁灭的!是不是?他是缘起,缘起就是无自性的东西。

    所以,科学家是往外拼命的去探索:当然不能说他不对,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对不对?

    所以,科学家是往外去探讨、去追寻,望远镜可以看得很远很远,可以看到仙女座,像我们这个仙女银河,看到我们这个银河,我们这个银河,有二千忆颗恒星,二千忆。一直往外看......

    那么,能不能解决内在里面的烦恼呢?不行!科学家(烦恼)来了,照样情绪.....科学家死了,这个神识照样脱不了轮回。

    所以,往外看是不究竟,不是说他不好,而是不能根本解决我们痛苦、烦恼和轮回的问题。

    科学家的存在,有人类某一个层次上的功劳:但是,不能究竟解脱。

    所以,这个了妄达真很重要!

   64 不管你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就是一堆臭骨头!

    这个了妄达真很重要!

    [了妄]者,如了七处皆妄,七个地方都是妄心,阿难讲内、讲外、讲中间,都被佛所破,所以叫做七处皆妄。

    一切世间幻化虚妄。为什么讲幻化的呢?因为众生没有透视和分析的力量,老是认为相是实在的,

    唯有大智慧的人,一眼就贯穿、透视了,人就是一堆骨头,不管你穿着西装、多么漂亮的衣服,他就是一堆骨头,一堆臭骨头!

    所以,六祖讲:元是臭骨头,何必立功课。

    就是幻化、是虚妄的不实在的世间。

    问题出来了,我们误认为它是真的,我们误认为它是真的,就拼命的求,为了好吃的东西,就拼命的求;为了好睡的东西,就拼命的找;为了漂亮,就拼命地抹。是不是?化妆品!

    为了瘦身,我们就拼命的买运动器材,反正就是一直在忙,然后,到最后撒手西归的时候,咦?发现我们不知道在忙什么?

    所以,好莱坞那些影星,有的大影星要往生前,就讲了一句话说:我忙了一辈子,好像找到了什么东西:但实实在在也不觉得怎么样呢!我拥有它:[大明星],也没什么感觉呢!可是,又能如何呢?

    所以,众生就是重复的矛盾,因为他没有碰到佛法。是不是?

    喔!碰到了佛法就知道,原来世间是幻化、是虚妄不实在的、假相的东西。

    65 我们自己不知道,原来我们也是佛!

    这个了妄达真很重要!

    [了妄]者,如了七处皆妄,七个地方都是妄心,阿难讲内、讲外、讲中间,都被佛所破,所以叫做七处皆妄。一切世间幻化虚妄。

     [达真]者,就是如十番显见,[番]就是次,十次来显出这个见性,佛指示出来。

    通达本有,[本有]就是本来就存在的,[真见之性],真见就是不是妄见了。

    这个就是[始觉智],名叫做见道位,就是见道,这是真正的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了。

    于是悟中,行者的观念,就是所谓的(知见),改变了,行为也转变了,而且此等转变皆是决定的,决定什么?

    决定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以不生不灭的心,来作为我们本修的因,下决心了!换句话说:就不会受到外境的影响。

    我们生命当中,每天多少都会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可是,对一个下定决心的人来讲,无碍,这个是前进的阶梯,并不是.......非如突然心血来潮,昙花一现的,

    这个就像《圆觉经》所说的:[既已成金,不复为矿]。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成佛了,就不会再回复做众生。意思是说:既然已经见性的人,就绝对不会再变成众生。

    那么,诸位现在就是进入了矿、矿区,要开采什么?开采出来这个矿,然后,我们好好的磨练,成为金。

    我们的清净自性就是金,无量劫来,这个矿里面埋有金,我们自己不知道,原来我们也是佛!

    是故非如一般之文字知解,乍现即逝。这文字知解就是说:凭意识的观念,就这样子,叫做文字知解。

    所以,你就是念中文系、念到博士,这些文字很通达;乃至于念英文,或者法文、西班牙文,念到博士,仍然与生死不相干,了生死与文字、语言无关,无关!

    那么,这个文字知解是乍现即逝,乍现即逝就是生灭意识心,是显现一下,它又变化了,不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无关于语言、无关于文字。

    即如小乘的见道位,一切的邪见、恶知见悉断:见了不生不灭的本体的人,邪见影响不了他,恶知见.......恶知见就是没有正见。

    所以,在座诸位在这里熏习,以后你到任何一个时间、空间去听经闻法,乃至于打开电视,那法师讲什么,一打开,你就有这个能力,判断这个法师讲的知见正还是不正,很清楚的,你就自己有这个能力了。

    亦如大乘见道位,决定一佛乘,没有二乘、没有三乘、没有五乘,只有一佛乘。不再履于凡外权小之径,就绝对不再走凡夫、外道、权:权乘菩萨,还有小乘之路。

    并于一切法,闻即信受、谛解。为什么听了就信受、就谛解呢?因为他有解悟的功夫。

    所以,听经闻法,这是一生一世最重要的功课,而一般人却忽略了,却忽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66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就是行悟最好的写实境界

  行悟,这个就是过程微细的习气还在,所以,它是一个过程,叫做行悟。

    意思就是说: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有好多次的情绪高低潮,会有种种的逆境、烦恼、习气现行、现前,行悟。

    当一个人落实到真正的修行的时候,他会发现,妄念、烦恼、习气很难断:只有那些不修行的人,就认为修行很简单。

    其实,修行可不简单!因为这个行悟,必须一点一滴的累积。

    行悟,用一句恰到好处的语言,就是:修行是点滴的功夫,就是行悟最好的写实境界。

    修行,你必须一步一步来,碰到烦恼,你一定要有能力去处理,不能说出家十年、二十年了,习气一来,跟着跑;或者我们在家居士,贪嗔痴一来了,跟着跑,这个就没有行悟的功夫了。

   67 [明心]者,就是明心相;[见性]者,就是见自本性

  行悟——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者,就是明心相,明心相。

    心相者,就是如大乘五位百法中所示之心王、心所。

    什么是心王?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可以说: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意识,这个总共有八。

    心所法是五十一,五十一:心不相应行等法,二十四。

    那么,什么叫心王?[王]就是可以主导的,我们这个身体,哪一些意识在主导呢?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身识、第六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这个叫做心王。

    [王]就像国王,[所]就像大臣,心王,眼识,譬如说:看一件东西,眼识显现了,看一件东西,心起贪念,这个就是心所就跟在心王的旁边。就像国王出巡,旁边都一定有大臣,心所就是大臣,跟在国王的旁边。

    一个善良的人,耳朵一听到人家可怜的人,他马上抱以同情心,发挥他的爱心,就是心所,善心所就跟着起现行了。所以,心王出现,心所犹如大臣,紧跟在旁边。

    那么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也不是心王、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法,这是心王、心所跟色法分别,所产生的一个概念,叫做心不相应行法,也不是心王、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法。

    譬如说:我得到一件东西,[得]就是一种观念。譬如说:时间,时间就是心不相应行法的一种观念,时间本来不存在,是人类从心王、心所、色法,所分位出来产生的一个观念,叫做心不相应行。

    所以,听这个《楞严经》,要有唯识和《百法》、还有《大乘起信论》的基础,就是这样子。

    心王、心所、心不相应行等法,包括心所的善,恶:[恶]就是烦恼,[恶]就是烦恼。等法的自相、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起、如何修灭。

    生起就是动念,修灭就是让它熄灭,懂得离相,他就能息苦,就是走向修灭的正道。

    至于[心王],则了八识之体,因为每一识都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这八识的自体的体,就是所谓的自体分,自体分:那么,见分跟相分就是它的用,就是相用。

    则了八识的自体,诸识各自的体、相、用,像第八意识,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那么,第七意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就卡在一个我执跟法执,因此精神攀缘了物质,产生了执著,变成内心世界的负担和痛苦,

    而我们不能了解,物质世界跟心灵世界,是来自一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什么世界?同一个如来藏性,同一个不生不灭的心体,

    迷了,就会有物质跟精神的交叉,烦恼、贪着:悟了,就知道所有的物质跟精神,来自一颗清净心,没有任何的烦恼。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道理。

    诸识各自的体、相、用如何,这以前我们在《百法明门论》、唯识学都讲过了。以及其间互动的条件以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称为真[明心]者,

    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明心号菩萨]。明了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是菩萨。

    [见性]者,就是见自本性,也就是见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就是三界,有时候我们称为九有:有时候称为二十五有,这个以前都讲过了。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为什么强调这样子呢?强调这样子,五蕴身就可以发挥你的如来藏性,即五蕴身就是如来藏性,你就可以好好的发挥,可以起作用啊:六入,在六入的地方,就可以起如来藏性的作用啊:在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都可以显现我们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

    问题来了,众生因为没悟,所以,发挥不出来,本性起不了作用,每天都在恐惧:每天都在追求:每天都在伤害:每天都在互相批评,怎么能够体会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68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叫做大般涅槃

   在六十位修证过程中,分分断无明,即得分分见。

    诸位!他这里的註解,是用天台宗的思想,天台宗的思想,是故《大般涅槃经》中这么说。

    所谓《大般涅槃经》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是在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叫做大般涅槃。

    意思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有常、乐、我、净的涅槃妙心,这一部经最主要的,是承认包括蚊子、狗、猫、天,人、畜生、地狱、饿鬼,不管哪一道的众生,只要他肯修行,都能进入大般涅槃。

    所以,加一个[大]就是绝对,就是所有的经典,没有人这样讲。

    小乘的经典讲说,有的众生是不能成佛的,根器太差的。

    到了佛入涅槃前,佛说:一切众生,皆可进入大般涅槃,只要他有因缘听到佛法肯修行,就有这个机会。

    所以,《大般涅槃》讲什么?《大般涅槃》讲二个重要的思想:一、常乐我净,二、一切众生皆入涅槃,这个《大般涅槃》最重要的思想,有二个重点。

    是故《大般涅槃经》中说:[十住菩萨犹见不了了。]中间加几个字:十住菩萨对佛甚深心境,很深的那种心境,犹见不了了:还不是看得很清楚。

    十住菩萨对佛的甚深心境,犹见不了了,还是没办法完全清楚、看得很清楚,没有办法全部见到。

    意思是说:十住菩萨虽有见性,但仍不能了了全见,是故,于此位中,尚非现量境界,而仍属比量智。

    什么叫做现量境界?我们说:佛证悟了,破无明,见法身,万法惟心现量,只有如来的智慧叫做现量。

    而仍属比量智,这个十住位。什么叫做比量呢?比量就是说:用类比的,方向对了,但是,境界还不够。

    比量智,你这样讲不清楚,举个例子,你就很清楚了,譬如说:我们今天在高雄文殊讲堂,要去台北,到台北譬如说成佛,那么,台北,到台北,佛就是到台北了,叫做现量境界。

    好!我们坐这个高铁、火车,坐到台中了,坐到台中,方向对不对呢?对了?是不是?方向坐对了,十住菩萨就是方向对了!可是,如果往台中的方向,再继续往北,会不会到达台北呢?会的,因为方向正确嘛!比量智就是这样子。知道吧!

    就是说:你朝这个方向去,确实可以成佛:可是,你目前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这样的比喻就:喔!原来如此了!就很清楚了!

    69 你要过得快乐吗?要保持一个能转的念头

  证悟,[证悟]的旁边写四个字,叫做:究竟解脱,只有佛陀的智慧,能让我们究竟解脱,这个就是[究竟觉],也就是证道位,也就是现量智。

    是故当知,所谓[悟]者,绝非[神秘]、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悟境、对象、以及内容。

    而且悟前与悟后,其人的三业,必然转变,有所不同。

    所以,修行嘛,诸位!就是要懂得转,要转迷成悟:要转识成智:要转烦恼成菩提。是不是?这个统统是个[转]字,

    学佛,命运就是看这个字,看你会不会转?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不能转这个念头,卡死某一个观念,你每天会活得很痛苦,看这个也不顺,看那个也不顺。

    所以,日本的或者美国的科学家,就告诉我们要懂得转。

    我们的脑部,有几个脑波的频率,叫做α,α频率,就是脑波,α,还有β,还有γ,还有δ,四种脑波。

    α的脑波是这样子的,所以,一个人保持理性的时候,他这个脑波是这样子的,叫做α的脑波。它的周期性非常的固定,心灵非常的稳定的时候,他的生命是一种享受,enjoy  他的生命是一种享受,它的波动是非常的稳定的。

    如果是β波的话,它就是这样高一下,就嗡~~~震动,震动,烦恼起来,它就一直震动.......它会放出一种毒素,放出一种毒素。

    NHK的电视节目里面的这些科学家也讲了:我们的脑部,可以制造好的脑波,会产生好的激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全身。

    如果我们动念,起不好的念头,会激励出一种不好的激素,会伤害我们。譬如说:一个人常常嗔恨,或者是愤怒,或者是紧张,我们的胃就很不舒服,胃就会很不舒服。

    一个人常常愤怒,就会高血压,不是先天性的高血压,后天自己气坏了,气得血压快炸掉了!是不是?

    美国就更进一步、更了不起了,所以,佛法它是很科学的。美国有科学家是这么样测试的,怎么个测试法呢?他这个脑部,不用艰涩的名词,他用你听得懂的名词,测试,叫test,测试我们这个脑部,

    分叫做快乐区,快乐区;再来就是烦恼区;再来叫做恐惧的区,恐惧;再来就嫉妒,就是烦恼跟快乐、恐惧。

    脑部用那个侦测,然后,装那个电子的频率,扫,像扫描一样的,装着。

    当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他的脑部——快乐区,快乐:可是,这个快乐有限,有限,这快乐区。

    当一个人烦恼的时候,譬如说:这脑部里面,好!这个人在测试的时候,然后,跟她讲一些她老公让她很气愤的事,她很气,他讲到她就愤怒,愤怒的时候,她这个脑部里面,就~~快乐区统统没有,就是一直激怒、愤怒、不满,然后,那个脑波嗡~~~控制不住,所有的光统统消失,没有,快乐区全部都被取代。

    后来,再去请一个印度的修瑜珈的,yoga修瑜珈的来,这个印度的瑜伽:当然不是学佛的啦,修瑜珈的。

    这个修瑜珈,稍微与大自然有结合,然后,请那个印度的瑜伽修行人来,脑部安住,然后,就跟他谈,放影片给他看,那个修瑜珈的,心都如如不动。

    然后,一侧试,他那个快乐区,全部......脑部都是快乐区,那个光,摄起来的时候,全部都是放光,顶部都是光、能量。

    然后,侧试他的手指头,叫他手指头按下来,透过了特殊的仪器,手一照,连那个指头都放光,连那个指头都放光!

    一个修瑜珈的人,就有这样子的能力,那我们修学佛道就更不用讲了!

    因此,你要过得快乐吗?要保持一个能转的念头。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70 我们的想法,会改变这个物质世界的

    我们的脑部,可以制造好的脑波,会产生好的激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全身。如果我们动念,起不好的念头,会激励出一种不好的激素,会伤害我们。

    美国有科学家是这么样测试的,测试我们这个脑部,分叫做快乐区,快乐区:再来就是烦恼区:再来叫做恐惧的区,恐惧:再来就嫉妒,就是烦恼跟快乐、恐惧。

    日本NHK这个电视节目,我最近在看,他说,譬如说:我们身上有二千块,没有智慧的人,口袋里面抽出来,他就说:唉!只有二千!哼!这不快乐区马上就扩散,快乐区马上被隐藏起来。

    然后,一个有智慧的人,口袋里面抽出二千:哇!我还有两千呢!快乐区马上就扩散,快乐区马上就扩散!

    你看,万法惟心现量。

    所以,日本的科学家说:思想是可以物质化的,就是我们的想法,会改变这个物质世界的:我们的想法,会改变这个脑波的。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过快乐的日子,就要改变这个想法,就要有正确的想法,叫做正知正见。

    正确的想法,引导我们脑部发射出α波(它的波动是非常的稳定的),α波,就是这样,α波,知道吧!

    β波(它就是这样高一下,就嗡~~~震动,震动,烦恼起来,它就一直震动.......它会放出一种毒素,放出一种毒素。)。γ波。δ波。

    所以,学佛的人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找到生命的智慧泉源,就像挖到宝,中了第一特奖!

    在座底下每一个,统统中第一特奖,有学佛啊,知道怎么样来解决我们的生老病死,解决我们内心里面的烦恼,你找到了!是不是?

    所以,记得!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记得懂得转念头,转过来。

    所以,有人对不起你,不要烦恼,你就告诉自己:该还的早一点还,临命终也少欠他,赶快来讨一讨,才不会痛苦。

    转变一下这个念头。其转变即:越加清净、庄严、心不贪染、内心充满了智慧。

    而且当然不会因为悟了,而言行乖异,乖异就是很奇怪,吃饭不吃饭、睡觉不睡觉,行为反常,而且内心充满着狂妄。

    大悟的人不会,大悟的人,永远用谦虚来表达,不狂妄,一点都不狂妄。也不再贪爱这个世间,贪爱这个世间,有什么可怕呢?就是继续轮回。是不是啊?继续轮回。

    71 什么叫做真正持戒的呢?有四句话

    楞严法门三大主旨,就是宗旨,它最主要的是讲些什么呢?1.悟本性。   

    2.叫做持心戒(初行)持心戒者,即是持佛戒。不只是身不能去犯,动念都不行。

    如佛在本经中说:[我毘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毘奈耶]就是律藏,就是律学。

    我在戒律学里面,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就是注意你的起心动念,这个才是真正持戒的人,注意你的起心动念。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讲:你这个要做一下笔记,什么叫做真正持戒的呢?持佛的心戒呢?有四句话,你要很小心听,

    一、不敬持戒,二、不轻毁戒,三、持犯一如,四、是名持戒。

    喔!原来持戒是这么一回事,我们一句一句话来剖析它,

    不敬持戒,不会特别恭敬那一些所谓持戒的人,不会特别去恭敬他,因为四大本空,五蕴无我。

    意思就是说:心要保持如如不动,持戒好,我们随喜赞叹:但是,不会特别,平常心就好,叫做不敬持戒,不会特别恭敬持戒的人,你所谓持戒的人。

    不轻毁戒,[轻]就是轻视,绝对不轻视那一些毁犯佛陀戒律的人,因为那些人是值得我们同情,不是我们要恨他,绝对不可以轻视。

    所以,不敬持戒就是心如如不动:不轻毁戒也是心怎么样?也是如如不动。

    持犯一如,为什么叫一如呢?持戒不可得,犯戒不可得,[一如]就是毕竟空。是名持戒,这样子的心保持如如不动的人,才是真正持佛的戒律。

    72 注意你的起心动念,才叫做真正持戒清净的人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漏]就是烦恼,戒定慧具足,就没有烦恼了,就是无学位了,就是无漏了。

    这一杯水端起来,如果底下打一个洞,这水就会漏掉:这一杯水,底下没有洞,它就不会漏,叫做无漏。

    意思就是:具足戒定慧的人,对这个世间不再贪染,就没有烦恼。

    一般的戒,都是指身口戒,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是故:[摄心为戒]。

    摄心为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注意你的起心动念,才叫做真正持戒清净的人。

    如果我的身体不杀、不盗、不淫:我这个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但是,我的内心充满着嫉妒、充满着恨、充满着怀疑,攻击、排斥,心,虽然嘴巴没有讲,是不是?

    身体没有杀、盗、淫:但是,那个动念控制不住,前面的身、口持得很清净,看到不如意的事情、不喜欢的就愤怒,那么这个人能说他是一个持戒的人吗?

    心又是最难找的,最难明了,最难明了的,因为它是内心的深处里面。是不是?稍微不注意,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所以,以摄心、摄念,令恶心、恶念不起,名为心戒。   

    所以,注意看喔,这个是很重要的喔,连动念都不行!譬如说:这个东西就不是我的,记得!一针、一草、一木、一钱,都不要去动,这不是我应该得到的钱,一毛一分、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统统不要去动:包括你晚上作梦的时候,都不会去偷拿人家的东西。

    因为既要修[佛定],所以,不能光持凡夫、小乘[身、口]之戒——持此戒者,于其持犯,就是持戒和犯戒,就不能说具多少缘。

    所以,持此戒者,于其持戒和犯戒,就不能具多少缘,且其事成就,就不论这个了。具多少缘,[缘]就是条件,具足多少个条件,

    那么,这里举戒律的例子,譬如说:杀生,杀生,要把前人的命砍掉,而且他的气断了,真的死了,这个才叫做犯杀戒。

    而持楞严大定的人不行,动杀念都不行,不要讲说具足几种因缘。是不是?不须要,动念都不行,因为要成佛嘛!

    73 举离本处,叫做盗戒

    [离本处],[离本处]上面少一个字,叫做[举]离本处,

    举:举重那个举,举离本处,叫做盗戒。

    就是那个是别人的东西,你明明知道,那是别人的东西,刻意的把它移动位置,叫做离本处,举离本来的位置。

    诸位!这个戒律很微细的,诸位看!诸位!这如果是一块黄金,黄金,放在这里,我手中的抚尺当作一块黄金:钻石好了,钻石比较高贵,钻石钻石我爱你~~~大家都喜欢这钻石。

    钻石放这里,好了!你知道这颗钻石是怎么样?不是我的,别人的:

    第二点,你明明知道不是我们的:第三点,叫举离本处,诸位!

    这样子,我手这样子,还沾到一点点地面,算不算犯戒?算不算?不算!因为[本处]还一点点黏着!

    这个戒律很微细的,佛制的这个戒律,没有研究过比丘戒的,这个不容易了解。

    这样一点点,剩下一点点,这个钻石还剩下一点点接触。

    如果这样子举离0.1公分呢?犯不犯?犯!这样就算犯盗戒,举离本处,举离本处。

    如果后悔了,再放回去,犯不犯?啊?犯!已经举离本处了。

    可不可以忏悔?可以!你们都比我聪明,比佛还厉害,我都还没讲,你们就:可以!好厉害!好![离本处]。

   74 犯邪淫,一点点就算。前人不领解,不算妄语

    第三个叫做淫,就是[入胡麻许],就是一点点叫做胡麻许,这个叫做犯邪淫,一点点就算。

    再来,[前人领解](妄语),前人领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方要听的懂。

    在座诸位!我问你一个问题:我今天如果到非洲,非洲去,对那个黑坳坳的黑人讲:黑人,黑人!我慧律法师证阿罗汉果!

    然后,黑人怎么样?二个眼睛这样看我,诸位!我讲我证阿罗汉果,黑人二个眼睛一直看,听不懂,有没有算犯妄语戒呢?没有!好!确实是!是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嘛!

    所以,这个犯妄语......所以,你要讲自己成佛,可以到阿拉伯去讲。对不对?到阿拉伯,你讲:我成佛,我成佛啊!阿拉伯人二个眼睛看着你!是不是?然后,到美国讲:我成佛!美国人@$#%&,不犯妄语的喔!

    到非洲去讲给别人听,因为前人不领解,你知道吗?[前人]就是对象,你讲的那个对象,不能理会、领会说你到底在讲什么呢?

    如果你讲给台湾人,或者中国大陆的人说:我证阿罗汉果!你没有证阿罗汉果,对方听得懂,你犯不犯呢?犯!

    他对方听得懂你在讲什么,你就明明没有证阿罗汉果,你就讲你证阿罗汉果!对不对?

    所以,你记得!对外省人讲,你就讲台语:喂喂!我证阿罗汉果了!我证阿罗汉果了!啊?啥?在讲啥?他听不懂!

    所以,对外省人讲,你就讲台语:那么,对台湾人就讲国语的,跟师妈讲:师妈,师妈!我证阿罗汉果!师妈:.....喔!阿罗汉果不是可以喝吗?是不是?她听不懂。

    所以,前人不领解,不算妄语,不算妄语。前人,对象叫做前人。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75 这个喝酒是喝下一口酒就算犯酒戒

    [咽咽得罪],这个叫做饮酒罪,饮酒得罪。

    [咽咽]就是一口一口,一口一口。

    诸位!喝酒不是你想象的这样子,诸位!这一杯如果是酒的话,酒的话,不是这样子,这样叫做犯戒喔!

    酒不是这样子的,酒是这样计算的,犯一次:再喝,犯第二次:再不赶快放下来,再喝,犯第三次,

    这个酒,不是一瓶酒喝完,叫做犯酒戒喔;这个喝酒是喝下一口酒就算犯!对不对?就算犯了!这个很微细的。

    咽咽得罪,就是喝一口酒得一个罪,所以,最好......

    诸位!这个饮酒,你可以知道,这个饮酒是害了多少家庭破碎:多少喝酒的人去撞死人,撞到变成植物人,真的!

    喝酒这个罪很重,我觉得说:国家这个法令,对这个喝酒的人要严厉的惩处!

    好了!因为你喝酒,结果一撞,对方没有死,下半身全部都是残障!你看,这个孩子才二十几岁,他的父母亲要照顾他一辈子啊,要花多少的钱啊?

    喝酒撞死人,也不能判死刑。真的!有的当然不是故意的啦,有的开车,不是故意撞人的。

    所以,这个饮酒开车,这个罪很重的,一个家庭,会完全的毁在你这个开车人的身上的。

    像上次,一个国小,对不对?是去年嘛,一个国小去游览,这游览车掉下山谷,对不对?死多少人呢?二十几个,二十四个!

    一个司机开车,掉到山谷底下,死二十四个,二十四条人命,因为你那个开车,你看这罪过有多重啊!

   76 在《楞严经》里,只要有恶念、恶心生起,就是犯戒

    底下,说:不是像要种种的因缘,杀生要具足几种因缘;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得要种种的条件、因缘具足方结罪,才结罪。

    在《楞严经》里面,只要起心动念有恶念、恶心生起,就是有犯,是故名为心戒。很重要的!

    在座诸位!你们将一定会成佛,听到楞严大法的人,一定会成佛,因为他是用心戒在修行。

    故欲修佛定者,须持佛的心戒,持心令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妄语心,才有资格,才有资格修习佛定。

    77 本能是没有办法掌控住的,所以,要保持一个距离

    持佛心戒,与本经中则包含两大单元:

    一、四种清净明诲(详见经文卷六)

    a.其心不杀——就是不起杀心,b.其心不盗——就是不起盗心,

    c.其心不淫——就是不起淫心。佛教教导我们,这个淫心要在这里稍微讨论一下,跟科学配合一下,科学家或者生理学家告诉我们说:

    淫欲这种东西,它叫做非理性,因为我们无量劫来,在佛教讲叫做习气。

    那么,在生物的角度,这几天,我一直在看这个DNA时代,它里面就是说:生物的选择死亡,生物之所以选择死亡,是为了把这个DNA传到下一代。

    所以,我们这个色身一定会坏,但是,我们雄性的精虫、母体的卵会结合,把这个DNA传递下去,这个DNA有二十三对的染色体,二十三对的染色体会传下去。

    所以,在生物的角度来讲,这种东西是不能克制的,叫做非理性行为。就是不是说你停,就可以停得下来的,因为它每一分,每一秒,它都会分泌的,雄性的叫做睾酮素:女性,女性的荷尔蒙,他这个一定要发泄。

    也就是说:一定会自然的推移,准备要繁衍下一代,在生物学家来讲,这个是很正常的。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性本能的冲动,他要繁衍下一代。

    所以,佛教导我们就是说:因为它是本能、是业力,所以,不用克制的。不可以说:我接近这个境界,用克制的!佛不允许这样子的。

    佛说:欲来须避,如避火坑,要用避开来的方式,就是说:尽量不去接触,是用这种方式,而不是说:常常去接触,有这种环境,然后说:我要去克制它!佛说:一个都没有办法!

    可以统领百万大军,绝对抑制不了这种欲望的冲力,因为它是无量劫来的习性:从我们的生理来讲是必然性,也就是说:它的力道像排山倒海,一下子要档它,挡不住的!

    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用意,就是说:我们要保持一个距离,一个距离,一个距离。

    我们讲到这个淫欲心,就讲到这个科学上的东西。意思就是说:这种DNA的传递,是无始劫以来,没有办法克制的,叫做非理性行为。

    所以,尤其我们现在,网路、电话、手机方便,所以,上班也太接近,因此,很多都会发生婚外情,她也不是说你要不要爱她:或者是你爱不爱他,她就是欲望,她就是本能,太接近了!

    有时候,跟她老公吵架了,她有时候要报复一下,对不对?反正我老公也不知道,我在公司上班,统统不知道,我也早出,也是照样下班啊,可是,老公不知道:老婆也不知道啊!为什么?欲望,

    然后,这个DNA要传递,但是,又不能生,因此他就会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家庭没有温暖,又是欲望的需要,然后,又违反道德,又不敢讲,然后,变成一种内心的痛苦、煎熬,又没办法疏导,一直矛盾。

    所以,人类虽然看起来,活得物质世界愈来愈发达:但是,愈来愈空虚。

    这个就是佛的角度叫做业力,业力,叫做本能,无量劫来的业力:在这个生物学家来讲,叫做本能,这是没有办法掌控住的,所以,保持一个距离。这个是佛法跟DNA科学来讲,都可以讲得通,为什么佛这样制这个戒律。

    d.其心不妄语——叫做不起妄语心。

    78 如是持佛戒,身语意三业清净,资粮具足,堪修大定

    持佛心戒,与本经中则包含两大单元:

    一、四种清净明诲(详见经文卷六)a.其心不杀——就是不起杀心,b.其心不盗——就是不起盗心,c.其心不淫——就是不起淫心。 d.其心不妄语——叫做不起妄语心。

    二、三种渐次(详见经文卷七)

    a.叫做除其助因——就是除五辛:葱、蒜、韭菜.......除其助因:生吃生恚,熟食发淫,这些东西,生吃起嗔恨心:熟吃就会发这个淫欲心。

    b.刳其正性——就是断除酒肉、淫欲,底下这个,(包括正淫),你要入佛的楞严大定,包括正淫都不行;

    但是,因为我们今天来听课的,不是丛林,我们比丘佔的比列不大,我们这里,90%都是居士,这一点,自己要好好的处理。

    如果你听了《楞严经》以后,是不是?回去就坚持要实施包括正淫:好!统统断!明天啊,你先生不学佛,明天就会满头包,满头包!

    说:哎呀!师父啊!修这个《楞严经》,唉![一心大乱]啊!因为被揍到瘀青!

    所以,要修这个楞严大定,要二个人配合,他能理解、体会你的立场,你才可以实施。知道吧!

    c.违其现业——不缘六尘,旋元自归,我们这个心不攀缘这个六尘,旋元自归,就恢复到我们的清净自性,叫做回光返照,不往外追逐,往内。

    如是持佛戒,身语意三业清净,资粮具足,堪修大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79 修大定,即全体起修,依不生不灭的体性起修行

    这楞严法门三大主旨,就是宗旨,它最主要的是讲些什么呢?

    1.悟本性,要体悟我们每一个人,深层意识里面的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因为悟了这个本性,才能朝着这个佛道究竟菩提。

    2.叫做持心戒(初行)持心戒者,即是持佛戒。不只是身不能去犯,动念都不行。

    3.修大定,叫做(正行)此即所谓[全体起修]。什么叫做全体起修呢?依不生不灭的体性起修行,虽然修行,却念念消归自性,无所修,虽无所修,如是修,所以叫做全体起修。

    所言[体]者,真如本体也,真如本体也。以悟得本体故,故得依此本体为[本修因],(也叫做[如来密因]),而进修首楞严大定。

    其次第为:

    ①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所说。诸位!这个真如法,悟到了真如法,就无所不如。

    ②持净戒——除了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者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尚须依循四种清净明诲、三种渐次,此则僧俗共遵者,如前所说。

    五戒,大家都知道:八戒就是八关斋戒:出家的沙弥戒就是十戒: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那么,这个是持净戒。

    第③叫做严道场,就是严净道场,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灯、花、香、烛?就是依佛所说,要严净道场。

    这个③严道场——包括择地,选择区域:掘地,诸位,这个掘地是佛在《楞严经》讲的,现在这里不是印度,这个掘地,在台湾没有必要了。

    这个掘地是肮脏的地全部都除掉,在台湾都是铺这个水泥地板,就是水泥的,铺这个水泥的。所以,这个掘地,是在印度把那个肮脏的一层地皮挖掉,再铺上最干净的土地:那么,在台湾的坛就没有这样子了。掘地、净地、建坛、洒净,洒净,大家都知道。

    还有结界,结界就是范畴,就是范围有多大。庄严道场(含如法安奉佛菩萨像、法器、供具、庄严具,如幢、如幡等等)。所以,你看,我们要讲《楞严经》,幢啊、幡啊,是不是?都有!

    第④个,要持心咒——先持大咒以为结界,再持咒心,以为摄心入定。持这个心咒。所以,我们每次讲《楞严经》,都一定持楞严神咒。

    第⑤修大定——以持佛的心咒,得与佛心相应,入佛总持,三密与佛相应,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所以,一定要佛加持。

    第⑥破五阴——入大定之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重阴魔:阴魔破故。

    即破五阴,(五十阴魔就是五阴各各有十境界,五乘以十就是五十,所以,五阴总共有五十境):五阴破故,得度[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简单解释一下,这个五浊,每一本的经典解释都不太一样,简单、统筹、综合来解释,劫浊就是见浊、加烦恼浊、加众生浊、加命浊,就是劫浊,劫浊没有一定的相,就是后面四浊加起来叫做劫浊。

    劫浊就是时空交汇点,叫做劫,就是这个时代叫做劫。意思就是:它没有固定,没有固定就是:后面四个劫加起来叫做劫浊。

    那么,见浊就是知见、看法,在这个生灭强烈的执著意识,就是见浊。所以,夫妻,夫妻吵架,为什么?看法不同。种族,种族战争,为什么?看法不同,大欺负小嘛!国家,国家战争,为什么?见浊嘛!看不顺眼就打,想尽办法打你,不管有理没有理。反正就是要打你!是不是?叫做见浊。

    二个人吵架,为什么?就是看法不同,比比皆是。佛弟子应当降伏这个知见,记得!

    有人看法跟你不同,你要感觉: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的,在娑婆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圣人就没有了,圣人就破了知见了,降伏了自我了:没看法!我对生灭的无常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就是没有见浊,没有见浊就是彻底摆平自己。

    烦恼浊是什么意思呢?这烦恼就是:我执、我见、我爱、我慢,不能离开这个,所有的执著就是烦恼,贪爱世间的一切就烦恼:我见就是:我看到的就是最强的:我慢就是我最了不起,哪一个时间、空间,都把这个假相妄执为[我],烦恼就生。

    众生浊就是众生相,所谓众生浊,详细分就是:色、受、想、行、识所引发的烦恼,叫做众生浊,因为所有的众生,都不能离开色受想行识。

    那么,命浊就是说:命太短了,我们的生命太短促了!生命的一个阶段叫做命。

    所以,为什么讲一个[浊]呢?就是肮脏,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个肮脏、不清净、混浊的恶世,叫做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第⑦叫证三昧——五阴魔破,就是身证得三昧,心究竟解脱,身心坚固,如如不动。所以,身证得三昧,究竟、坚固、不动。第⑦证三昧。

    第⑧证圆通——证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六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尘:复归一精明,就是同一个如来藏性。

    80 相的当下,就是真如自性显现出来,叫做如是相

    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所说。诸位!这个真如法,悟到了真如法,就无所不如。

    因为它特别重要,要看这里,现在要认识《法华经》,那个叫做十如是,十种如是是什么意思呢?要注意一下!

    如是相,相:外相的相,如是相,也可以讲:相是如,相不可得,就是如。

    《法华经》十如是,在解释真如特别的详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力量的力:如是作,造作的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报的报:如是本末究竟。

    好!这个学问很大了,为什么统统讲:如是.......师父以前没有悟,完全看不懂,看《法华经》就真的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三十三岁的时候,看到《六祖坛经》恍然大悟的时候:喔!原来如此,原来世尊的用意是如此。

    现在我开始简单来解释一下, 什么叫做相如是?如是相,这个把它颠倒过来就是相是如,喔!相是毕竟空,

    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真如,若见诸相非相,非相就是:你了解一切相都是缘起自性,本来就空,那么,就不可得,不可得就不须要再执著,清净真如自性立刻就显现。

    所以,虽见一切相,相的当下,就是真如自性显现出来,叫做如是相,相是如,也可以讲,相如是。是不是?叫做如是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81 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性,亘古以来就存在的

    《法华经》十如是,在解释真如特别的详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力量的力:如是作,造作的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报的报:如是本末究竟。

    如是性、这个[性]分二种,物质世间叫做法性:有情世间叫做佛性,这个[性]有二个角度来说。

    所谓法性本空,也就是所谓的依报,包括我们的正报,就是这个五蕴身。

    法性本来就空,这个如果你体会不出来,我教你做。跟着我如是的观想,现在观想一下,我们的生命,这个色身,其实,都是元素所构成的,

    把我们身上的元素,彻底的分解开来......包括你看到的相:树木、大象、土地、星球、海水,现在统统把它扩散开来,你只会看到整个虚空都是颗粒微尘而已。

    好!业感缘起,这个业力会感应缘起法,这个业力一缩来,这个就是我的业报,一缩来就紧缩,各个相就出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地球、星球、火星、月球,因为我们业感,业力会感应依报显现出来:业力会感应正报,业感缘起就是这个样子嘛!是不是?好了!业感缘起就这样子。

    那么,这个[性],现在一下子还听得不是很清楚,再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姜,我们炒菜那个姜,姜是热性是冷性呢?是热性,我们就会说:姜是热性,它就有性了:有的药草是叫做冷性,对不对?我们会加一个[性]。

    好!在有情来讲的话,狗有狗的性,是不是?老虎有老虎的性:连植物都有它的性喔!是不是?有的香花就香性:有的那个植物是很臭,叫做臭性,这个[性]就挂在后面了。

    好!那么,用法界的角度来讲,就是遍法界统统法性不可得,叫做空无自性。

    刚刚师父教你讲,把你看到的相碎为微尘,你就会发现,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元素,只要因缘具足,它就会有生命,就会有生命,我们业力感应,我们就这个色身。

    但是,里面有一个性,叫做佛性,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性,亘古以来就存在的,悟道的人,不新也不旧,它就是一直存在,无量劫来,大悟,没有所谓的新,也没有所谓的旧,它就是存在,叫做性。

    无情讲法性:有情就讲佛性,佛性、法性是没有二性,因为统统叫做毕竟空,佛性、法性叫做不二性,叫做毕竟空。因此我们了解,物质不能离开精神:精神也不能离开物质。

    所以,毕竟空、不可得。好了!性有二种:法性,还有佛性。

   82 生物、植物、一切的动物,一句话:息息相关

    这个生命怎么来的呢?生命怎么来的?我告诉你: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用四种元素,一、就是碳,二、氧,三、就是氢,四就是氨,这四种元素,因为外太空都是零下几百度的,他要找那个生命的起源,到底怎么来的?

    他用这个紫外线照射,用这个紫外线照射,在零下二百五十度,保持这个低温,零下二百五十度,用这个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结果发现什么?发现这四个元素会变成胺基酸,胺基酸就霉菌,霉菌,就是产生霉菌,产生微生物。

    这在地球来讲,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产生霉菌,有什么好讨论的?

    诸位!这个就是单细胞开始,单细胞,再来就多细胞......再来就是有脊椎。这无脊椎动物,再来就有脊椎:有脊椎再来就是爬虫类:爬虫类再来就是两栖:两栖再来变成人的直立,直立的。

    好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在因缘具足的时候,用这个紫外线照射,竟然会产生生命,细菌也是一种生命。是不是?

    那么,换句话说:我们了解,生命从那里来?从外太空来的,在佛经里面讲,叫做光音天;

    在科学里面讲,叫做外太空带这个元素来到这个地球,地球因为有空气、水,水是生命的根本:阳光,然后就照射,就产生单细胞,生命就显现。

    生命显现,自己会分裂,就变成多细胞,多细胞,慢慢慢慢的无脊椎动物:再来就是有脊椎动物:再来就是两栖类动物:再来就是直立,像人这个动物,慢慢慢慢一直演化,这个演化都要经过几十亿年,经过几十亿年!

    那么,我以前一直有个纳闷,说:人既然是猿类所演化出来的,猿类、猿,还有猩猩,猩猩,猩猩演化而来的。

    我一直纳闷:既然这个猩猩,人类是猩猩所演化而来的,为什么把猩猩、猴子关在笼子里面,不会变人?我以前就是这个疑问。

    后来,我在Discvery里面找到答案,原来如此,原来,才真正的找到答案。

    这个科学家就是这样分析的:猿人、猩猩为什么会演化变成人类呢?

    他说:大概在六百万年前,六百万年前,地球气候起了大的变化,大的变化,下了很大的雨,南方下了很大的雨,北方没有下雨。

    所以,南方的这一群猿人,猿,这个猿,还有猩猩,牠要......这个树之间,这一颗树的水果吃完了,要到另外一棵树,牠要背这个儿子涉水,涉水,否则过不去,过不去,六百万年前!

    慢慢经过这样,因为南方这边的猿人和猩猩,因为要站起来觅寻食物,背孩子,慢慢站起来,站起来,牠要逃给那个猛兽追,站起来!所以南方这一群猿人跟猩猩,经过六百万年的演化,所以,人类慢慢的成立,是这样子的。到二十万年前,才从非洲分支出来。

    所以,这个演化,喔!原来这个猿人、猩猩演化,变成人的过程,是这么样子的缓慢,要经过六百万年:原来这一只猴子关进去没有几年,牠怎么能够变人呢?因为这基因DNA没有办法改造,没有办法重新再变嘛,所以,当然没有办法变人啊!

    所以,这个演化的过程,要经过好几百万年:人的寿命才几年而已啊!是不是?

    那么,北方这一支,现在还是猴子,因为北方这一支是干燥的气候,牠们还在树上过牠们的生活,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下,生物、植物、一切的动物,一句话:息息相关,息息相关。所以,毕竟空、不可得。

   83 见性的人,修行为什么一日千里呢?

    《法华经》十如是,在解释真如特别的详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力量的力:如是作,造作的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报的报:如是本末究竟。

    (其中如是)体,什么叫体呢?追究相的究竟处,叫做体:穷究相的究竟处,叫做体。体怎么样?不可得!体,我们体跟性,一般都是连接在讨论,体性,体性:在《法华经》分开来,什么叫体?体就是追究相的究竟处,没有,空无一物。

    再来就是(如是)力,[力]就是作用,力。虽然这个作用,可是,在虚空,所有的作用,都归于沉寂,叫做寂灭,它是刹那生灭,当体即空,所以,它是寂灭的,只要你不起心、不动念、不着,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换句话说:真的有功夫的修行人,是不受假相的影响,彻底的脱离。就像太空舱彻底的摆脱大气层,那个修行就一日千里。

    见性的人,修行为什么一日千里呢?就摆脱了执著跟分别,进入绝对的真空心性,所以,他修行一日千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没有见性的人,他每天都在烦恼这个,烦恼东、烦恼西、烦恼儿子、烦恼金钱、烦恼这个,心也想要往生极乐世界:

    可是,没有办法,提不起正念,现在听经闻法,好高兴,好高兴,回到家,跟老公又吵架:看到那二个不成材的儿子:唉!养了这二个!是不是?内心里面感触!真的啊!

    所以说:要修行真的不容易!力。

   84 如如不动的心性可以作用啊

    《法华经》十如是,在解释真如特别的详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力量的力:如是作,造作的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报的报:如是本末究竟。

    (其中如是)作,就是造作,身口意的造作,皆属无常,因为它是缘起法的,所以,造作就是如,凡所有造作,统统不能离开清净自性。所以,清净自性可以作用,他清净心可以作用啊!

    如果不生不灭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种不生不灭的东西,那么,就少了作用了。

    所以,这个不生不灭,不是指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不灭:是除掉烦恼,内心如如不动,叫做不生不灭。

    可是,用如如不动的心性可以作用啊,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起不生不灭的作用:嘴巴可以讲经说法:鼻子可以嗅一切香:分辩一切相,心还是如如不动。

    如果这个如来藏性,不能运用在眼、耳、鼻、舌、身、意,那么,这个如来藏性有什么用呢?不能依体起用啊,不能依体起般若的作用啊,那没什么意思!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意思就是,相是如、性是如、体是如、力是如、作还是如,万法一如。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