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32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况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能不能得到?不能得。所以《般若心经》末后说得很清楚,「无智亦无得」,真正决定不得一法,所以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望诸位能够体会这个意思。要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得不到,如果要得的到,你去追求一切法,诸佛菩萨一定称赞你。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得到。正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你在一切法里面去追求,希望得到,诸佛菩萨说你迷惑颠倒。你那个是虚妄的寻求,得不到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果然晓得一切法不可得,这个得的心,就是想在一切法里头得到一点的这个念头,把它舍掉了,心地清净了。像后面六祖偈子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决定不可得,这个就是菩提心现前。
其次我们看这里,这就所谓是『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是从中国西方来的,从新强、甘肃这个地方来的。他到中国之后只遇到一个知音,那就是慧可大师。「只有可大师一人,谛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谛是谛实、审,就是审察,不是迷信,是把这个里面的事实真相完全都明了、都通达了,相信。信什么?信自心。自心是什么?菩提心。自心具足万法、自心能生万法,所以他相信。我们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大病就是没有自信心,不能够谛信自心,所以终年累月盲修瞎练,不能成佛。我们这个病在这个地方,要晓得。你看看人家怎么悟的,这个是关键的所在。
禅家所谓「身心俱无,是名大道,本来平等,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心即性」。这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教我们了解为什么要去谛信自心。这个事实的真相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譬如一般人他执着,我身心都在,怎么可以说俱无?而不晓得一切法的真相乃是非有非无,就是有跟无是同时的。所以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这个话愈说愈难懂了,实在没法子,这得用比喻来说。譬如作梦,梦中有没有境界?说有;梦中有没有身?梦里有身;梦中有没有心?梦里头有心;梦里头的身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说梦境里面身心俱无,你信不信?相信。你为什么相信?因为你醒来之后,晓得梦中身心的确是无。我再问你,你没有醒,正在作梦的时候,你梦中身心是不是也是俱无?对,也是俱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正在作梦或者你是醒过来,总而言之一句话,身心俱无,这是绝对真实的。不过是醒了以后你觉察到了、觉悟了,正在作梦的时候你还在迷,你还没有晓得真相,你把这个俱无认为俱有。所以给你说,这个俱无跟俱有是同时存在。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非空非有,或者是非有非无,有无同时。晓得这个道理,这叫做大道。大道是什么?菩提大道。
正因为身心俱无,所以才本来平等。为什么?无就平等了。自己的身心俱无,众生的身心也俱无,诸佛菩萨身心还是俱无,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圣贤、一切的圣凡身心俱无,他怎么不平等?平等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这个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是同一个真性,真如本性是一个,都是真如本性里面变现出来的幻相。所以一切凡圣心性不异,没有两样,这是平等的,本来平等。即心即性,心就是真如本性,这个心是什么?我们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个妄想心,这个妄想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妄想心。为什么是这样的?真如本性迷了就是妄心,妄心觉悟了就是真如本性,一桩事,只是迷悟而建立两个不同的名词。可是迷悟不二,本来平等,迷悟都同一真性。这个理很微细、很深,我们必须要细心的去揣摩、去体会,能够体会到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体会到十分那就有十分的受用,这是应当要注意到的。
下面一段说,黄檗禅师有几句话说得很好,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帮助我们修清净心的。他讲的,说「百种多知」,这个诸位不要看呆板了,这个百种叫多种,无量无边种,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就是世间人讲博学多闻,「不如无求最为第一」。就像道家所说的,老子所讲的,「为学日益」,世间人讲求学、讲学问,那就天天怎么样?要增长,要百种多知;「为道日损」,如果你要修道,那就不如无求最为第一。禅宗不是讲学术,是讲的道,禅宗是修道,不是求学,这个一定要搞清楚,学道无求的确是第一。所以他勉励诸学道人,「若欲成佛」,你要想成佛,就是成就一切智,成就世出世间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这叫成佛。那你应当怎么办?「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这一段我们必须要加以说明,为什么?怕大家望文生义,那既然是这样说了,那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不把人害惨了?天天教你学。祖师为什么教我们无学?我在此地告诉诸位,祖师教我们无学,正是佛教我们学。这个话能懂吗?佛是因为众生不肯学,佛才教你学,教你要深入经藏,博学多闻,这是对治。祖师说这个话,大家每一个人都深入经藏,博学多闻,结果怎么样?死在经藏之中,分别言说,执着经文,死在言语文字之下。所以祖师才一句点破,把你救出来,教你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如果你要是望文生义,好了,从今天起一切佛法我都不学了,你能成得了佛吗?保证你要堕三恶道,那祖师又害惨人了。佛祖的真实义一定要明了。
刚才讲了,无学就是学,学就是无学,要懂这个道理,这叫善学,这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学不学?天天学。我们不说别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天天教。不要说别人,他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天天在学吗?天天在听经,听决定不是白听,听了以后,同学们私下在一起一定还要互相讨论,还要深入去研究,这是必然的道理。彼此提出个人的心得、个人的见解,必要的时候请教学长、请教老师,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博学多闻。怎么叫无学?无学是不执着。正是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研经的原则,「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就是无学。
有学跟无学是同时的,听不听经?天天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