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记二十二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况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能不能得到?不能得。所以《般若心经》末后说得很清楚,「无智亦无得」,真正决定不得一法,所以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望诸位能够体会这个意思。要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得不到,如果要得的到,你去追求一切法,诸佛菩萨一定称赞你。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得到。正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你在一切法里面去追求,希望得到,诸佛菩萨说你迷惑颠倒。你那个是虚妄的寻求,得不到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果然晓得一切法不可得,这个得的心,就是想在一切法里头得到一点的这个念头,把它舍掉了,心地清净了。像后面六祖偈子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决定不可得,这个就是菩提心现前。

  其次我们看这里,这就所谓是『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是从中国西方来的,从新强、甘肃这个地方来的。他到中国之后只遇到一个知音,那就是慧可大师。「只有可大师一人,谛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谛是谛实、审,就是审察,不是迷信,是把这个里面的事实真相完全都明了、都通达了,相信。信什么?信自心。自心是什么?菩提心。自心具足万法、自心能生万法,所以他相信。我们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大病就是没有自信心,不能够谛信自心,所以终年累月盲修瞎练,不能成佛。我们这个病在这个地方,要晓得。你看看人家怎么悟的,这个是关键的所在。

  禅家所谓「身心俱无,是名大道,本来平等,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心即性」。这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教我们了解为什么要去谛信自心。这个事实的真相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譬如一般人他执着,我身心都在,怎么可以说俱无?而不晓得一切法的真相乃是非有非无,就是有跟无是同时的。所以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这个话愈说愈难懂了,实在没法子,这得用比喻来说。譬如作梦,梦中有没有境界?说有;梦中有没有身?梦里有身;梦中有没有心?梦里头有心;梦里头的身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说梦境里面身心俱无,你信不信?相信。你为什么相信?因为你醒来之后,晓得梦中身心的确是无。我再问你,你没有醒,正在作梦的时候,你梦中身心是不是也是俱无?对,也是俱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正在作梦或者你是醒过来,总而言之一句话,身心俱无,这是绝对真实的。不过是醒了以后你觉察到了、觉悟了,正在作梦的时候你还在迷,你还没有晓得真相,你把这个俱无认为俱有。所以给你说,这个俱无跟俱有是同时存在。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非空非有,或者是非有非无,有无同时。晓得这个道理,这叫做大道。大道是什么?菩提大道。

  正因为身心俱无,所以才本来平等。为什么?无就平等了。自己的身心俱无,众生的身心也俱无,诸佛菩萨身心还是俱无,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圣贤、一切的圣凡身心俱无,他怎么不平等?平等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这个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是同一个真性,真如本性是一个,都是真如本性里面变现出来的幻相。所以一切凡圣心性不异,没有两样,这是平等的,本来平等。即心即性,心就是真如本性,这个心是什么?我们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个妄想心,这个妄想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妄想心。为什么是这样的?真如本性迷了就是妄心,妄心觉悟了就是真如本性,一桩事,只是迷悟而建立两个不同的名词。可是迷悟不二,本来平等,迷悟都同一真性。这个理很微细、很深,我们必须要细心的去揣摩、去体会,能够体会到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体会到十分那就有十分的受用,这是应当要注意到的。

  下面一段说,黄檗禅师有几句话说得很好,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帮助我们修清净心的。他讲的,说「百种多知」,这个诸位不要看呆板了,这个百种叫多种,无量无边种,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就是世间人讲博学多闻,「不如无求最为第一」。就像道家所说的,老子所讲的,「为学日益」,世间人讲求学、讲学问,那就天天怎么样?要增长,要百种多知;「为道日损」,如果你要修道,那就不如无求最为第一。禅宗不是讲学术,是讲的道,禅宗是修道,不是求学,这个一定要搞清楚,学道无求的确是第一。所以他勉励诸学道人,「若欲成佛」,你要想成佛,就是成就一切智,成就世出世间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这叫成佛。那你应当怎么办?「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这一段我们必须要加以说明,为什么?怕大家望文生义,那既然是这样说了,那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不把人害惨了?天天教你学。祖师为什么教我们无学?我在此地告诉诸位,祖师教我们无学,正是佛教我们学。这个话能懂吗?佛是因为众生不肯学,佛才教你学,教你要深入经藏,博学多闻,这是对治。祖师说这个话,大家每一个人都深入经藏,博学多闻,结果怎么样?死在经藏之中,分别言说,执着经文,死在言语文字之下。所以祖师才一句点破,把你救出来,教你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如果你要是望文生义,好了,从今天起一切佛法我都不学了,你能成得了佛吗?保证你要堕三恶道,那祖师又害惨人了。佛祖的真实义一定要明了。

  刚才讲了,无学就是学,学就是无学,要懂这个道理,这叫善学,这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学不学?天天学。我们不说别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天天教。不要说别人,他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天天在学吗?天天在听经,听决定不是白听,听了以后,同学们私下在一起一定还要互相讨论,还要深入去研究,这是必然的道理。彼此提出个人的心得、个人的见解,必要的时候请教学长、请教老师,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博学多闻。怎么叫无学?无学是不执着。正是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研经的原则,「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就是无学。

  有学跟无学是同时的,听不听经?天天听,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天天听,不执着言说,不分别文字,没有执着心、没有分别心、没有妄想心,离心缘相,没有妄想心,这个叫做无求、无着。无求是什么?没有希求。为什么?希求是妄想。希望我要开智慧,希望我断烦恼,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希望成佛作祖,希望弘法度生,全是妄想。真正一个道人决定没有这些妄想,他心才清净。如果有这些妄想,假如他自己障缘很深,妄想又不能实现,诸位想想,他生不生烦恼?他心怎么能清净?本来无一物,他心里头有那么多东西,那怎么能开悟?必得无一物才能够大彻大悟。所谓大彻大悟就是恢复他自己的菩提心,明心见性。

  黄檗祖师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误解了。我们在这里再看一遍,特别重要的就是一切佛法我们要学,学就是不用学,注意到这个意思。当你正在学佛法的时候,无求,也不执着。无求的这个心,无求是心不生,不生心,不执着。你看看所谓是心为什么不灭?因为你在学,你心不灭。假如你没有学,心不生,这不灭谈不上。不生是无,不灭是有,不生不灭就是有无同时;换句话说,学一切佛法跟总不用学是同时的。你要是懂得这个意思,真正会了,那你才有资格修学大乘佛法、一乘佛法。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原理原则,不会,你必定堕在二边,一个就是你不学了,一个就是你着相在那里求学,那就是走错路了。

  底下这几句,这是我常常在讲堂里面给同学们拣别的,就是佛与凡夫差别在什么地方?我用佛门里头常说的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将这两句话把它开成四句,展开为四句,来解释佛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佛是不变随缘,已经不变了,决定不变,能随九法界众生之缘,这是佛。不变是什么?就是真如本性,已经证得真如本性了,而后随缘,所谓是倒驾慈航,乘愿再来,这是佛,已经圆满的人。第二种是随缘不变,可见这两句它不是一个意思。如果说不变随缘就是随缘不变,那何必说两句,那不啰嗦吗?意思不一样。这是讲什么?还没有到不变。没有到不变什么?随缘,随缘里面去修不变,这是菩萨。菩萨在九法界当中修行,你要问他修什么行?佛在《金刚经》里面有两句话指导菩萨修行,叫「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菩萨要跟一切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这是随缘;修什么?修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不变。再说得浅显一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随缘,一切境界里了了分明是随缘。虽然了了分明,在一切境界里头不着相、不分别、不起妄念,这是不变,修这个心,这是菩萨。这个不变修成功了,修圆满了,就叫做佛。菩萨与佛差别在这个地方。

  再看看小乘,声闻、缘觉这两类人,他们怎么样?他们不变了。他不变的程度比这个(佛)那差得太远了。这个地方是真不变,真正不变了;这个地方是相似不变,好像是不变,不是真的,就是他有甚深的禅定,他能够把妄念控制住,叫妄念不起现行,所以也可以说他不变了。他怎样?他不随缘。为什么不随缘?他害怕,因为一随缘他又变了,他保不住。可见得他这个不变的境界程度不深,不像佛。佛是真正不变,随什么缘还是不变。他这个一随缘又怕变了。所以这个人叫做声闻、缘觉。凡夫又怎么样?凡夫在境界里面随缘,随缘随变,所以是心随境转,凡夫的心很容易被境界转。譬如说人家赞叹你几句,你就很高兴、很欢喜,变了,心变了,变成欢喜心了;人家骂你几句,你生气了,你看心又变成瞋恚心了。本来这个清净心什么都没有的,你看你这个心一会儿变成欢喜,一会儿变成瞋恚,一会儿变成疑虑。像神秀他心里就不安,这个就是什么?随缘随变。我们以这四条来看神秀大师,神秀大师是在这个境界,他是凡夫,因为他随缘随变。我们看六祖,最低限度,他像前面所讲的,他随缘不变,他心清净、他心自在。

  底下这经文刚才我们念过。五祖告诉他,那个见性的人是在『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要紧的就是要「念念自见」,这才是真正见性。不是说今天见了,明天又迷了,那不是见性。见性一定是念念自见,念念不迷。我们看这个地方,念念自见,要达到这个境界,「必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则能念念自见本性」。我想每一位学佛的同修,哪一个不想念念自见?谁都期望着念念自见。但是诸位要晓得,我刚才讲过了,你要有个希望我念念自见,有这一个心就是障碍了。为什么?你心里有求了。你心里有求,心就有染。心里面有求,你这个妄心生了,妄心就生了。有我有所,我能求,性是我所求的,你看你这个能所的心没灭,所以你不清净;换句话说,你不能见性。祖师开导我们,教我们必须要把能所舍掉。

  怎么个舍法?心不染,一切法都不染。不但是世间法不染着,在世间一切法里头无求无着。我们在讲席当中,我常常勉励同学们,学道之人必须要从「于世无求,于人无争」这个地方下手。于世间法还有希求,与别人还要一较短长,你有这个念头,你怎么能够入道?换句话说,入道就是得清净,你不能得清净。不但世法里面我们无求、无争,佛法里面也是无求、无争。以弘法利生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期望我们要怎样来做才能够弘法,譬如说我们把佛法传播给大众,我们发善心将一乘佛法、了义的佛法来供养一切众生,好事!我们用种种的方法,我们印经、建道场、请法师来讲经、办佛学院、培养人才、利用电视方式将录像带传播于全世界,好不好?好事。如果你有这个心去做,这是世间有漏的善法,那就是五祖讲神秀大师的话了,只到门外,没有入门,还是凡夫地。为什么?刚才四句料简里所说的,随缘随变,心不得清净。所以必须要做到无求。

  你想诸佛菩萨的慈悲心比我们如何?诸佛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福报,比我们又如何?你一定说,那我们怎么敢跟他相比!众生苦难,诸佛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有究竟圆满的福德,他为什么不来救度众生?他为什么不到处现身来讲经说法度这些众生?我们智慧能力福报都比不上佛菩萨,在这里干著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想着这么做、那么做,完全是凡夫心。诸佛菩萨心不是这样的。这个事情正如《楞严经》所说的,「感应道交,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是诸佛菩萨,这才是不变随缘。所以我们修行人一定要随缘,像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恒顺随喜里面一定是一念不生,这才是恒顺、才是随喜。如果里面有一点自己的意思,那怎么叫恒顺,那怎么叫随喜?那你在境界里头已经生心了、已经起念了,生心、起念是造业,那不叫修道。

  所以诸位必须要明白这一桩事实,真正认识清楚,在一切境界里面学一个不起心、不动念,学一个无争无求。众生有福,法缘自然成就,自己不要操一点点心,这样才叫不变。有一念心了,心在境界里就变了,就起变化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最注重的就是在境界里头修不变,不会起心动念,真正是做到了妄心不生,真正做到了自然清净。到自然清净了,则能念念自见本性,才见到『一真一切真』,才能够见到「万法无滞」。这个万法无滞就是清凉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万境自如如』,这个「如」就是说万物一如,在一切万法里面都不起心、都不动念,万法确实是一如,如如之心与如如之境是一不是二。在这个地方也能够证明佛在经里面所讲的寂光净土,身土不二,证实了《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祖师说『如如之心』就是真实、就是真性。『若如是见』,见解到这样的境界了,这就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他说,你啊,叫着神秀大师。

  【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你再去用两天工夫,然后再作一首偈送来给我看看。如果你能够入门,就是能够开悟、能够见性,我将衣钵传授给你。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

  神秀大师接受五祖开示,这又过了好几天,还是不悟,依旧是不得其门而入。

  【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我们从这个四句就清清楚楚的看出秀大师是心为境转,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心清净了,不为外境所转。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凡是被境界所转的都是凡夫地。秀大师在此地也给我们做一个样子,如果我们跟秀大师情形是一样的,自己一定要觉悟,自己没悟、没入门。如何才能入门?前面五祖已经有很好的开示。放不下,心还染着,这就是他所以不能入门的道理。向下经文这是第八段,「惠能作偈」。

  【复两日。】

  就是又过了两天。

  【有一童子于碓房过。】

  就是槽厂舂米的所在。『童子』是说未成年的人,就是还不到二十岁,是一个很年轻的。此地既然称「童子」,而不称沙弥,就是没有出家。未成年的童子在寺院里面也是服务,随众作务的这一个童子,他从碓房经过。

  【唱诵其偈。】

  口里头也念着这四句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在那里念着,一面走着一面念着,被惠能大师听到了。

  【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

  他一听就晓得了,这个偈子没见性。是教人用功的,但是功夫没熟,没成熟。

  【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

  虽然这八个多月来未曾承蒙五祖的教诲,可是佛法『大意』他早已经明白了,佛法「大意」,在禅宗里面讲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就问童子。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你念的什么偈子?童子就说了。

  【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

  这『大师』就是称五祖。

  【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

  这一段就是这个童子把前面这一段事向能大师叙说了一遍,寺院里头这几天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发生。能大师在寺院的后面天天在破柴舂米,所以禅堂里面许多事情他都不晓得。

  【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要晓得一桩事情,那就是说,悟了的人跟没悟的人不一样。凡夫的心有分别、有执着、不平等,所以这个童子对于六祖所说的这些话都很不客气。『尔这獦獠』,可见得语气当中带着轻慢、瞧不起,没瞧在眼里,对五祖、对秀大师很尊重。这是什么?有分别心、有执着心、有凡圣心、有不平心。再看看能大师,他是个觉悟了的人,他对这个童子,童子刚才说了,年轻,十几岁,也没出家,在庙里打杂、服务的,他称呼他『上人』。「上人」这两个字,称祖师也可以称上人,称神秀大师也可以称上人,他对那个童子也是上人,一律平等的称呼,尊敬之至。正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所以从这个地方一看,你就能看出这个心,一个清净、一个不清净。清净的相是什么样子,不清净的相是什么样子,字里行间如同我们见到这个境界,如同我们亲自听到这个音声,净与不净真是了了分明。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绝不可以轻易的就看过去了,学佛就是在这些地方学。他经童子引到南廊书写偈颂这个墙壁下面去礼拜。

  【能曰。】

  他对他说了,他说:

  【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

  这个『上人』就是童子,我不认识字,请你念给我听。他在那里礼拜。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个人,这个人很有身分、有地位,是『江州别驾』。「别驾」是官名,「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个郡,九江郡。别驾地位相当高,拿现在来做个比喻,好像比喻一个省,省的首长是省主席,别驾就相当于省政府的秘书长。可见得他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地方的副主官。这位先生姓张,名日用,他一听到这个人在那里礼拜,自己讲不认识字,也希望人把这个偈子念给他听听。他在旁边听他这么一说,他就自动的便高声读,把这个偈子念了一遍,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惠能在那里听。

  【能闻已。】

  他听了以后。

  【因自言。】

  他自己说了,他说:

  【亦有一偈。】

  他说我也有一首偈。

  【望别驾为书。】

  这个『望』就是希望,希望你代我写一写,我也有首偈子,希望你代我写一写。

  【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没想到你这个野蛮蛮子、蛮人,你也会作偈?这个事情太『希有』了。这个语气也有一点轻视,没想到你也会作偈子。

  【能启别驾言。】

  诸位看他用字,『启』都是敬称。张别驾是个凡夫,六祖大师在此地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人就像对佛菩萨一样,没有不尊敬的。凡夫就是凡夫,佛菩萨也没看在眼里。

  【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这就告诉张别驾,他是一个居士,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是奉劝他,如果你真正要想学无上菩提,对初学的人不可以轻慢。正如同能大师一样,对这个童子不敢轻慢,他对于童子的礼敬与对于五祖忍大师的礼敬,我们在这里看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的。不会说对于五祖忍大师特别的加以恭敬,对于别的人就会马虎随便一点,是两种心看人。这一点我在此地特别提示诸位,两种心看人,心就有染污,心就不清净,你就不能入门。所以前面一再跟诸位提出,学无上菩提,学的什么?就是学一心。一心就是没有两样,对佛是这样的,对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这才叫一心。一个心就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这是一心。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入门、不能见性、不能开智慧,就是他用的心是二心,不是一心。一心就是佛菩萨,二心就是凡夫。佛是一心成就了,得道了;菩萨是在学一心,念念都不忘修一心。所以这个一心怎么得,到哪里去得,前面讲了,无智亦无得?一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得,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用一个真诚之心,你就证得一心。前面讲的万法一如,一如是境界,一心所见的境界就是一如。如如就是真性,无有一法不如,无有一境不一心。学佛人不可以不晓得这一个原则。他说: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他给张别驾说出这几句话,张别驾也很佩服他,绝对不会怪他,我是地方首长,你是个乡下不识字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张别驾没有,毕竟是有相当的涵养,为什么?能大师说这个话有道理。这个地方是第八段,所说的就是「惠能作偈」。作偈的经过情形,实在讲就把一个学道人,他的一种超然的风范展示在我们面前。张别驾就说了:

  【汝但诵偈。吾为汝书。】

  好,你说,你说好了,你说偈子,我替你写。

  【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张别驾提出了个条件,你要得法,就是你要是开悟了,为第六代祖了,那你要先度我。我们今天在这里结这个缘,结的这个胜缘,你可不要忘记。张别驾与六祖大师的确是有深厚的因缘。

  【能偈曰。】

  惠能大师于是把他自己有一首偈子说出来了。实际上这首偈就是将神秀大师这个偈子做了一个修正,把他这个境界再往上提升一层。因为秀大师他是在修行位当中,没有证果,能大师就把他的修行位次往上再一拉就证果了。所以他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首偈完全是脱根脱尘,完全是心地清净,本来无一物。秀大师天天还在勤拂拭,所以这心境不安,六神无主;能大师的心清净,本来无一物,这个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书此偈已。】

  张别驾就把这首偈子也写在墙壁上,写好了。

  【徒众总惊。】

  当时在旁边看的人都吃了一惊。

  【无不嗟讶。】

  就是大家都吃了一惊。

  【各相谓言。】

  彼此在那里说,旁边在说话了。

  【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形容当时在场这些人惊讶。六祖相貌不扬,人也矮小,又生在边疆没有开化的地方,一般人都瞧不起他。所以大家今天一看到他说出这首偈来,彼此说,奇怪,没想到!『不得以貌取人』,他到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好久,怎么他肉身就成了菩萨,肉身得道?

  【祖见众人惊怪。】

  五祖一看到大众对于惠能是又吃惊、又见怪。

  【恐人损害。】

  怕别人心里头不平、嫉妒,必然就有障碍了。于是乎:

  【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人疑息。】

  这是不得已用一个办法,把鞋脱下来用鞋底把墙壁上的偈擦掉。你看神秀大师的偈他不擦,把能大师的偈子擦掉。擦掉,告诉大众,不行,他也没见性。那大家就算了,心就平下来了,就不再见怪了。可是有这一桩事情,大众总会议论纷纷,总会有议论。在这个地方我们想一想,儒家孟子他说过几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我们看看六祖大师一生的际遇,确实是如此。他受了许多的折磨,那是天将降大任于他,不经这一番锻炼,怎么能成就?也许有人说,他是佛菩萨再来,何必还要经这个锻炼?这个锻炼就是说法。说真实的,哪一个人不能够即身成佛?学佛真的要三大阿僧祇劫吗?不需要。佛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要无量阿僧祇劫,就是因为众生不肯遭受折磨,禁不起考验,所以才要那么长的时间。

  《金刚经》上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此经指《金刚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段开示也是许多人所熟悉的,我们更应当多想一想世出世间圣人对我们所说的教训,应当认真的记取,理解他的真实义,依教修行,才能成就。

  这首偈里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本来无一物』,这一句话是诸法实相。前面跟诸位说了,一切万法非有非无,就是无有。你要是悟无一物,就是佛。迷无一物怎么样?以为有,以为万法是真的,是有的,这是凡夫。迷了诸法实相是凡夫,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了诸法实相是佛,诸法实相是本来无一物。真正觉悟本来无一物了,你想想你在一切法里头,世出世间法,包括佛法在内,你还会有执着吗?还会分别吗?还会起心动念吗?还会在一切法里头有什么得失的念头吗?悟的人没有了,所以他的清净心现前了,清净心是佛心。迷本来无一物的,以为世出世间法一切都有,在一切法里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迷。心不清净,心里面有得失、有邪正、有迷悟,二心不是一心,这叫凡夫。这一点希望我们特别要留意。

  下一段这是讲能大师受法了,就是接受五祖的传法。我们看看他时间上非常的紧凑,为什么?既然到这个时候了,事不宜迟,迟了怕一些徒众当中生起恶心、嫉妒,对于能大师要加以伤害,所以这个事情不能够迟。

  【次日。】

  就是第二天。

  【祖潜至碓坊。】

  『潜』是不让人知道,到『碓坊』里面来看惠能大师。

  【见能腰石舂米。】

  因为他个子小,分量不够,舂米是要力气的,他就绑一块石头绑在腰间,增加自己的体重,在舂米。五祖就给他打暗语了,就给他说。

  【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这两句话意思非常之深长。黄梅八个月如是,将来以后还有十五年也是如是,要『为法忘躯』,要在一切顺逆境界当中禁得起考验,理当如是。于是乎就问他了:

  【即问曰。米熟也未。】

  你在舂米,舂熟了没有?实际上这个意思就是问他见性没有。如果问见性没有、悟法没有,别人一听,那大家对他就要注意了。他在舂米,问他米熟了没,大家不在意,旁边人听不懂,不知道五祖的意思。惠能晓得,懂得五祖的意思,所以回答说:

  【米熟久矣。】

  老早就熟了,可是还差一点。

  【犹欠筛在。】

  筛是把米糠筛除,米就可以用了,就差这一点。这意思就是说,我早已经开悟了,还没有印证。印证就好像筛米一样,要求五祖给他印证。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五祖听了这个话也没吭气,把他拄的拐杖向碓上敲了三下,他就走了。惠能懂得这个意思,敲三下是今天晚上三更去见他。

  【能即会祖意。】

  他能体会到他的意思。

  【三鼓入室。】

  到祖师的丈室去。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

  他来了,那个时候的窗户,外面人能看到,虽然是三更大家都睡觉了,怕有人看到,所以用袈裟遮住它,『袈裟遮围』。「袈裟遮围」,诸位想想,不是围着他的身体,而是把袈裟怎么样?把窗户遮盖住,像一个窗帘一样,外面的人没有法子看到,『不令人见』。

  【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

  悟了以后,他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就是他的心得,就是他开悟把悟了之后的境界说出来了。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是把悟的境界全都说出来了。

  【祖知悟本性。】

  五祖一听晓得,他完全明白了,真正彻悟了。

  【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心法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这是五祖嘱咐他的几句话。这一节经文里面就相当重要了,我们常讲学佛的人必须要明白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这个三者实在讲是一桩事情,是一而三,三而一。我们从此地来看,这个里头有几句话很重要,第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上的两句话,惠能大师从这两句话悟入的。实际上讲他在卖柴的时候,客人在念《金刚经》,也正好念到这两句他就开悟了,前面曾经给诸位说过。今天在五祖的丈室,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当然是讲大意,讲到这两句他是大彻大悟。底下这几句都很重要,都是这一段的精义。我们必须要晓得,「众生之心,本无所住」,这是实在的境界,绝不是虚妄的,我们要相信。当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只有慧可一个人相信,所以可大师得法了。有所住心就是妄念,无所住心就是智慧。凡夫的心,念念他有住,念念都有住,一会儿想东,心住在东;一会儿想西,心住在西,有念则有住,所以那是妄念。他有所住他又住不长,为什么说住不长?他心会变,如果是长的话,那叫常住真心。常住真心是无所住,住无所住那是常住真心。所以住本来无一物,那是智慧。住在时时勤拂拭,诸位想想,时时勤拂拭是妄念、是无常。这个理必须要明白,一定要谛信不疑,做为我们修行的根本。

  第二,这是悟了的境界,「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仅是佛法,世出世间法都包括在这里面。下面这五句不过是简单扼要的提示出来,何以不离自性。首先我们要晓得,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真正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这是本人。你的本人、你的本心,或者说你的本觉、你的本性,意思都一样。你要相信你『本自清净』。「本自清净」,试问问有没有染污?如果有染污还能叫本自清净吗?我们举一个比喻说,像一面镜子,镜子是本自清净。它现在上面有了灰尘了,灰尘障碍它了,灰尘染污了镜子了,我们问问,是不是真的染污了?如果真染污了,那这个灰尘一定擦不掉;这个灰尘轻轻一拂,灰尘就去掉了,可见得这个染污是假的,清净是真的,诸位细细想这个道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一切妄念染污了清净,妄念是假的,就跟灰尘一样,一拭它就没有了。所以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要相信这个话。

  『自性本不生灭』,生灭是假的,生灭是妄念。妄想心,一个心生、一个心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那是妄念在生灭,自性清净心何尝有生灭?这两句完全是从体性上来说的,是本体的真实相。这两句从体上讲的,体上确实是这个样子。『本自具足』,它什么都不欠缺。试问你要求什么,你还要得个什么?《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因为它「本自具足」。你今天有所希求,是你感觉得你有欠缺,你不具足。我没有财富,我要追求财富,财富具足了,你求什么?我没有地位,我要去求地位,地位要具足了你还求什么?你本性里头什么都具足,所以他无求了。『本无动摇』,哪里有来去,哪有往还?可见得经上所讲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个话讲的不假。如来就是自性,如来佛就是自性清净心,它起作用『能生万法』。这个两句是讲自性之相、自性之体,自性之相、自性之用。作用上讲,能生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清净心所生的。

  这就好比我们作梦。梦,诸位晓得,是我们的意识心变现出来的境界。意识心能变一切法,我们梦境当中觉察出来的。也许有人问,这个说的是有一点道理,不假。我们这个心能变一切的梦境,为什么我们不天天作好梦?这就是说你在迷位,你这个梦境自己不能控制,不能随心所欲,这是迷!梦境是什么动力在那里推动、变现出来的?那是业力,而不是愿力,所以不能够随心所欲。如果随心所欲的话,每天晚上作梦,去跟佛菩萨论道,那多自在!每天作梦去到诸天那里去享乐受,天天到天堂里面去观光,那不很好吗?这就是晓得,梦自己不能做主。同样的,今天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心变现出来的影像。大彻大悟的人在这个相里头做得了主,迷人做不了主。所以迷人作大梦是业力变现出来的,觉悟的佛菩萨是愿力变现出来的,这个是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因此他所变现的相也就不一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五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5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在上一次,我们经文里面有两句话没有解释,有同学来问,什么叫「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请看经文第五页倒数第六行,从当中看起。「下下人有上上智」,这个意思是说,在最下等之人,往往就是偶然之间,他会有很高的智慧现前。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个意思。「上上人有没意智」,意思就是讲,在居高上地位者,聪明智慧之人,有时候他的智慧会被埋没而不能够现前,正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我们在此地补出来。

  再看今天的经文,我们接着说。前面讲到能大师接受了五祖传给他的法与衣钵,五祖告诉他,悟了本性就是天人师、就是佛。禅家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这是将大乘顿教法门传授给能大师,告诉他,你是第六代祖师了。「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嘱咐他这几句话。嘱咐完了之后,这又说一首偈子,这首偈子是: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这个意思我们要给诸位介绍一下。这是接着前面讲的,「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这三句话是很重要的。前面一再给诸位说明,学佛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像《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什么?就是相信性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是法。换句话说,佛、法、僧三者原是自己的一心,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宝,一心具足体、相、用三大,一心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要相信这个,才叫真正相信。信心清净,决定没有疑惑了,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明心见性,实相就是净土法门里面的理一心不乱,所以说是见性成佛,诸位必须要记住这个意思。五祖教他要「善自护念」,这善自护念,外缘不能够侵犯我们,内心是常生智慧,这就是真正的护念。

  五祖给他说的这首偈子,就是『有情来下种』这首偈子,我们举《金刚经》上一段经文来说明这首偈子的大意。《金刚经》上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想这句经文诸位一定都很熟悉。五祖这首偈子,前面两句就是度生,「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就是度众生。有情是说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到诸佛如来的法会,到祖师大德的法会当中,到这个地方来下种子,下菩提涅盘之种。「因地果还生」,下种是下在因地,有因必定会结果;换句话说,佛种子种在我们八识田中,只要时节因缘成熟,必定是要圆成佛果的,这是讲度生。末后两句说,『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是讲要离相,就跟《金刚经》这两句话一个意思,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如果你要是着相了,自己能度,一切众生为我所度,能所不忘,我执没有破,法执也没有破,那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天天度众生,天天无所度,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离相,一切决定不执着,生心生什么心?就是生度众生的心。因为生度众生的心,他不住空;因为他离相,他又不住有,正是空有二边不住,大乘中道的精神。五祖又告诉他说: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谁相信他是传佛衣钵之人?所以衣就是信物。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这是信物,取信于大众的。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这两句话很重要,特别要注意的是『自悟自解』,别人不能帮你开悟,别人也没有法子帮你理解。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衣钵是大家争执的焦点,到你手上之后不要再传了。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这两句话我们看六祖这一生的际遇就明了了。

  【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虽然是盛唐,佛法的黄金时代,众生毕竟是众生,烦恼、恶习还是相当的深重。换句话说,嫉妒障碍、迷惑颠倒所做无量无边的罪业是普遍能够见到的。那个时候都如此,何况于现在?所以我们说学佛有许多的障碍,有许多的磨难,看看释迦牟尼佛、看看六祖,我们心也就平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今天受这一点小的挫折障碍算得了什么!可见得佛祖在当时已经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了。

  【能曰。向甚处去。祖云。】

  向什么地方去?五祖就说: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告诉他去处。这个『怀』就是怀集县,『会』就是四会县,前面我们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诸位都看过,我也特别叫大家留意,这个地理位置。这一段里面有几点重要的意思,诸位要把它听清楚,要记住。因为这是修行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很重要的处所。图也摆在此地,这是怀集、这是四会,现在这两个县都在广东省。四会再下来就是广州,可见它距离广州、南海不太远。五祖就教他在这个地区隐居。六祖在这个地方一共是隐居十五年,前面曾经说过,这两句在此地。再看底下,下面是第十段,说明惠能大师南隐,往南方去了。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

  这是接受了五祖的传法。

  【云。能本是南中人。】

  就是南方人。

  【久不知此山路。】

  他到黄梅来,这八个多月都没有出过寺院的山门,所以这外面路径当然不熟。

  【如何出得江口。】

  我们晓得,黄梅距离长江不远。五祖就说了:

  【汝不须忧。】

  这个事情你不要担忧。

  【吾自送汝。】

  我亲自送你去。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

  『驿』是码头,一直把他送到『九江』。

  【驿边有一只船子。】

  大概这是五祖预先安排好了渡江。

  【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

  叫他上了船,五祖摇橹。

  【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

  哪有老师去划船,学生在坐船?他说,老师您请坐,这个划船的事情应该是学生做的。

  【五祖云。合是吾渡汝。】

  我度你才对!当然是我划船,我来度你。

  【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我们看他师生的对话,这里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可见得佛法真正是最圆满、最美满的人情,合情合理合法,只有开悟的人才能做得到,生活里面表演的、表现的这种情趣,一个迷惑颠倒的人决定做不到。那他说了:

  【惠能生在边方。】

  这是中国当时的边疆。

  【语音不正。】

  当然他带着有浓厚的广东话,这是我们都能够想象得到的。

  【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你看看从生活上,他们坐一个船,两个人在划船,从这个事都能够会归自性。这个是佛法常常说的,听经最要紧的是消归自性,修行最重要的是转识成智,我们看看这个消归自性、转识成智完全在生活之中。无怪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没错。不仅仅是他跟五祖在一起坐船,这个境界完全会归自性,日常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穿衣吃饭,真正是法法圆融,头头是道。所以悟的人,他生活在哪里?他生活在法性里面,这跟我们一般凡夫俗子境界迥然不同。所以我们读经,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祖师给他印证。

  【祖云。】

  这五祖说。

  【如是如是。】

  一点都不错。这种境界悟了的人才明白,所以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两个都开悟的人,他们交谈,彼此的境界完全都能够理解。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这个地方讲的佛法,专指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的这一支,就是禅宗。禅宗到什么时候才发大?就是由你才发大。所谓是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

  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晓得,祖师真正是具足了先知。他送能大师南下了,告诉他,你去了三年之后,我就往生了。你看预知时至。一般人我们看人家往生,大概一个多月以前晓得,一、二个月以前,我们常见的;祖师三年前就晓得了,而且是真的,六祖大师离开黄梅之后第四年,五祖圆寂了。算实际的时间,真的是三年,他逝世了。可见得五祖跟能大师这一次的分别是永别,以后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你看看他们两个人谈话分手,这样的轻松、这样的潇洒。如果要是有个别人知道了,这是生离死别,那心里多难过。你看他们若无其事,谈笑风生,生死自在。所以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桩事情不明白、没有一桩事情不了解。这个是心地清净,神通的妙用。特别告诉他讲,你现在努力往南方去,『不宜速说』。为什么?弘法的机缘没成熟。因为佛法还有一些障难要发生了,所以前面叫他隐居,你要到怀集、四会这个地方去藏起来,不可以暴露身分,去隐藏起来,等待机缘成熟,而后才能够弘法利生。惠能拜别之后,就往南方走了。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走了两个多月,从江西走到了广东,到了广东大庾岭。大庾岭是江西、福建跟广东交界的地方,过了大庾岭就是广东的境地了。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

  五祖把惠能大师送走了之后,好几天都不上堂。终于学生们都疑惑了,老师怎么这么多天没上堂,没跟我们说法了?是不是害病了?所以到那里去问候。

  【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

  这个问词是佛陀在世教诫弟子们问候人的话,这几天没病、没烦恼,『少病少恼』?五祖就说了,病是没有。

  【衣法已南矣。】

  衣钵传法往南边去了!大家就奇怪了,就问了:

  【问谁人传授。】

  老师你传给哪个去了?五祖说:

  【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这个话是双关的意思。『能』是什么?有能力的人他得去了。惠能大师正好名字上有一个「能」字,于是乎大家一想,那个作偈的獦獠,一定是他得去了。他得去了,诸位想想看,这庙里头这些徒众,当然就有一些不服气的。平常根本就瞧不起他,怎么他可以得衣钵?是不是老和尚胡涂了,怎么可以把衣钵传给他?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诸位看此地记载,当然是事实,寺庙里有一千多人,里面就有几百个人分头去追,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把这个衣钵夺回来。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

  这个里面去追六祖夺回衣钵,我想发起人大概就是他。因为什么?他是『为众人先』,他带头的。他一发起,我们去追去,把衣钵抢回来。于是乎大家都响应,好。这一下就有几百个人参加,分头去追赶。这个人到后来也是了不起的人,我们在这里要跟诸位介绍一下。在《传灯录》里面,就是惠明这一段,我们要讲惠明悟法,开悟了,这是六祖大师最初度的就是惠明禅师,最初度的。在《传灯录》里面,也就是禅宗史里头所记载的,「袁州蒙山」,这是他以后的道场,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江西。「道明禅师」,就是惠明,因为六祖度了他之后,他就拜六祖为师,自己不敢称惠,六祖称惠能,他叫惠明,所以就改了一个名字,改作道明,避六祖的讳,所以以后称之为道明禅师。

  他是鄱阳人,江西鄱阳县的人。这个人世家也相当了不起,他是陈宣帝的裔孙,就是后人,宋、齐、梁、陈,陈宣帝的后人。「少于永昌寺出家」,年轻的时候他就发心出了家了,因为他的国亡了,真是国破家亡,所以他发心出家。以后他就是依止黄梅五祖,也非常用功,「极意研寻,初无解悟」,但是没有开悟。在五祖会下多年没有开悟,用功倒是满用功的,他有障碍。他在追寻六祖时,「言下悟入」,所以才以六祖为老师。这一段公案就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是有缘,佛法里面常讲是有缘人,他大概是追到六祖了。

  【趁及于能。】

  『趁』就是追到了,从后面追赶,追到了。

  【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

  惠能大师看到后头有人来追赶,一发现是惠明,心里就晓得,他来无非是来夺取衣钵的。衣钵是『表信』的,是信物,怎么可以以力来争?他是一个武夫,是一个粗人,力气当然很大,曾经做过四品将军。看他来了,这时无可奈何,把衣钵放在路旁边的石头上,自己躲在荒草里面,想躲过这个劫难。惠明赶上了,看到能大师已经躲藏起来了,衣钵在石头上,那他也很开心,目的总算是达到了。可是怎么样?

  【提掇不动。】

  诸位想想,这个衣钵,钵也只这么一点大,那个衣绝对不到一公斤。我们想象当中,三、四岁的小孩都可以拿得起来,一个四品将军居然拿不起来。当然有护法神在那边守护住,所以这个衣钵他居然提不起来。这个时候他觉悟了,就在这个时候觉悟了,知道自己什么?错了。衣钵该是他的,他拿很轻松,拿了就走了;我想拿,拿不动。这个是一个大觉悟。

  【乃唤云。行者行者。】

  『行者』是修行人,是个带发修行人。他在黄梅的时候没有出家,也没有剃发,在那里做工。他说:

  【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他本来是为衣来不是为法来,就是一念觉悟,正是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念头一转,这两句话真的,千真万确的,他这个时候念头转了。我现在到这里来求法,我不争衣了,来求法的。

  【能遂出。】

  惠能从草堆里头出来了。

  【坐盘石上。】

  盘腿坐在石头上,求法来的。

  【惠明作礼。云。】

  真正给他礼拜了,这个时候具足了虔诚恭敬心,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一心一意来求法。

  【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

  惠能大师告诉他,你既然为法而来的。

  【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这是求法的先决条件。你既然为法了,那好,先告诉你,你把万缘放下,先把心定下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平素一般人所以不能够悟法、不能开悟,原因在哪里?六根攀缘外面六尘,眼根攀缘色尘、耳根攀缘声尘,所以总是向外头攀缘而不能够放下。这个放下,诸位要晓得,不是放下六根,也不是放下六尘,放下什么?放下这个攀缘心,这是个妄心。『屏息诸缘』,「息」这个东西,诸位要清楚、要明了。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外息攀缘六尘这个心,「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个是比喻,墙壁是无知,比喻什么?比喻这个心定,心在境界里不动,这个才有资格入道。如果你的心还为外境所动,这个外境六尘里头,五种属于外,色、声、香、味、触这是外五尘;内里面有法尘,法尘就是打妄想,想过去、想未来,过去、未来都不在眼前,这叫内攀缘法尘。内外统统把这个缘息掉,「屏息诸缘」。

  慧海禅师说,「万缘具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这一句话说得很好,不但世间一切法我们要觉,不攀缘了,把这个攀缘心息掉,出世间的一切佛法也不攀缘。这个万缘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在里面,要具绝,这就叫一切法性空。「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什么心?妄心、攀缘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都不能用攀缘心,这个叫屏息诸缘。你看净土念佛堂里打佛七,常常讲「放下万缘」,这个放下万缘跟此地屏息诸缘是一个意思。

  『勿生一念』,慧海禅师说,「对诸境色,永无起动,即是无念」。境是境界,色是色相。这个色在此地它是六尘之首,举一个其余的五种都包括在其中了,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外境。永无起心动念,这叫无念,就是无妄念。无妄念就是正念现前,也就是我们讲正智,正智现前,这是用功修行不可以不知道的。黄檗禅师说,「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十八界是什么?诸缘,一念不起就是屏息,屏息诸缘。「即身便是菩提华果」,花是菩萨,果是佛,只要你在境界里面能够做到一念不生,你这个身就是菩萨、就是佛。「即心便是灵知」,灵知是般若智慧。这一个名词里面包括了三种般若,实相般若是体,观照般若是自受用,方便般若是他受用,这都叫灵知。

  又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三界是讲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六道轮回。一切凡夫无量劫来,在三界六道随业流转,苦不堪言,如何能够出去?只要你真正能做到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想想,不说别人,反省反省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念念当中不是思善,就是思恶。思善的将来感三善道的果报,思恶的将来感三恶道的果报,有因必有果。如果善恶都不思量了,三善道的因断了,三恶道的因也断了,岂不是当处便出三界?这一点希望我们要特别的留意到。我们如果是真正要想求了生死出三界,真正要想求往生,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这个是前方便,叫他把妄念息掉,把心定下来,「勿生一念」。必须具足这样的条件才能说法,所说之法他能够接受;不具足这个条件,说了也是枉然。在这个时候,惠明真听话,他能够顿息万缘,一念不生。

  【良久。】

  这样静下来很久一段时间,这是必要的,为什么?没有一段时间,心静不下来,收摄不住。整个心定下来了,六祖是一句话把他点醒。

  【谓明曰。】

  告诉惠明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

  正在这个时候。

  【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我们想一想,这样的话,在禅宗来讲是一个很普通的一句话,而且是个口头禅。我相信惠明大师在五祖会下,像这样的口头禅不晓得听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不开悟?开悟的关键就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就在此地。可见得惠明在五祖会下那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屏息诸缘过;换句话说,一天到晚总是妄念纷飞。所以祖师每一次上堂说法都跟耳边风一样,不悟!我们在这里继续跟诸位介绍这个意思。

  『本来面目』,在《修心诀》里头有几句话说,「诸法如梦」,希望诸位要细心的体会,不要以为眼前境界是真的,的确像《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讲的话千真万确。「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你要问,什么是本来面目?我们不要去管别人,要紧的是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像六祖说,『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我们读了这句话,就像六祖问我们,哪个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要晓得,本来面目就是空寂灵知之心。我们现在本来面目丧失掉了,就是空寂灵知的心丧失掉了。现在你的心不空,你心里头乱七八糟的妄念太多,你的心不寂,寂是清净、寂是定,你现在这个心里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是一个浑浊之相。所以虽有知,不灵,不是灵明觉知。这就叫失去本来面目,失去空寂灵知的心,我们着诸法之相、着尘境之相,在这个里面生起无量无边的妄念,不知道这全是妄想。

  再看底下,「若悟此心」,此心就是空寂灵知的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只要你真正觉悟,悟什么?空寂灵知的心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佛性,那你就不必要经过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成佛,立刻就成佛了。正像《楞严》所说「歇即菩提」。经上所讲的句句都是实话。

  在此地惠明禅师的缘成熟了,「只经能大师一点便大悟」。像画龙点睛一样,他已经画成了,睛一点龙就飞走了,大彻大悟。什么叫缘熟?所谓缘熟就是「顿息诸缘,于一切境不生一念也」,这就叫缘熟。我们要问我们自己,我的缘熟了没有?我的缘要到哪一天才熟?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我就告诉你,缘成熟与否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所在,问题你如果现在能够顿息诸缘,于一切境不生一念,你的缘今天就熟了,就是现在就熟了。如果你现在不能够息诸缘,于一切境界上还是起心动念,那你的缘今天没熟。所以你要问缘哪一天成熟,你问别人就错了,这个事情要问自己。换句话说,你今天肯不肯放下。今天肯放下,今天就熟了;明天放下,明天就熟了;后天放下,后天就熟了。惠明禅师在这个时候真放下了,于一切境界里头不生一念了,所以六祖这么一点他言下大悟。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这是我们修学的榜样。这个事实、这个道理我们真正明白了,试问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你说可能不可能?还有疑惑吗?惠明悟了以后又问: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他问什么叫『密语密意』?这样的话,刚才我说过,五祖在黄梅不晓得说了多少遍,他都不懂,他都不开悟,这就叫迷。缘成熟了,一点就破了。所以对于缘未成熟之人,这个话就是「密语密意」。像我们读《坛经》,你们诸位在此地听讲,你这一听能不能言下大悟?如果不能言下大悟,这个话对你来说就是「密语密意」。如果言下大悟了,那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不密了。所以惠能大师说了: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

  给你讲得这么明白,这密什么?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你要自己回光一返照,无量无边法门一时通达,密在哪里?密在你自己那一边,不在我这里,不在外境上。

  【明曰。】

  惠明禅师就说了:

  【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

  这他承认了,老老实实说了,虽然在黄梅这么多年,实在没开悟,不晓得自己本来面目。

  【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今天在这个地方,承蒙你这一指点,我大彻大悟了。这个境界说不出来,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喝一杯水,你说这水冷,究竟冷到什么程度?不晓得,说不出来的。我说这水很热,热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怎么给人说,别人能体会吗?不能体会,只有那个人亲自去喝一口,他才晓得,他才能够体会。他要不亲自去喝一口,怎么说也体会不到,何况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惠能大师说:

  【能曰。汝若如是。】

  你要是这样讲,这是应当的,他是在能大师手下开悟的。所以刚才说了,这是第一个得度的,六祖一生度了四十三个开悟的,这是第一个。

  【吾与汝同师黄梅。】

  我们两个同学,都是五祖的学生,你何必这么客气,要拜我为师?

  【善自护持。】

  你要好好的保护你自己,不可以再迷失了本性。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

  这惠明问,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后往什么地方去?惠能大师就告诉他:

  【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前面跟诸位说过,『袁』就是袁州,袁州的蒙山。由此可知,惠能大师似乎也有神通,能够指点惠明禅师在某一个地方有缘,他将来在那个地区度很多的众生,指点他的去路。所以悟了的人都有先知。

  【明礼辞。】

  惠明拜谢六祖,辞别六祖,让六祖再往南边去避难。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

  他从『岭下』,这个小山坡下来之后,又碰到后面追的人来了,来追赶、来找六祖的人来了。看到这些人来,就告诉他说:

  【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

  他在这里打了个妄语,这个山岗我刚才去过了,没有。而且这个山路又不好走,我没有找到,恐怕从别的路上走了,咱们分头再去找,这个我已找过了,不必去了。打个妄语。大家一听这个话,他是个带头的人,大家都信了他的话了,不从这一条路追了,六祖从这个路平平安安的避难去了。这个『崔嵬』是山路、土山,这是带石者,土山是石头路,不好走的小路。

  向下这一段经文,我这里标了个小标题,叫「密参真印」,参是参学,密是讲密行,真正的来求一心,这一段讲的历事炼心。我们先读经文,经文读了之后,我把大意给诸位来说明。

  【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就是这一段。这十五年当中,就是祖师真正的参学。所以我们要了解参学在哪些地方参,不是像我们一般以为参学一定去寻师访友,哪个地方有高明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跟他学这叫参学。固然那也是学,那是初级的参学,高级的参学则不然,是历事炼心。历是经历,事是一切事物,统统要去经历,在这个事物当中经历去炼心。心就是一,要炼这个。所以修行首先要明了这两个字的意思。修行乃是修正行为,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它的范围非常广大,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行为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就统统包尽了,就是身、口、意,总不外乎这三类。身是一切的动作,一切造作,口是一切言语,意是念头,包括了所有的行为。

  怎么个修法?身与口要修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都是大乘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懂得顺,要懂得随喜。在恒顺随喜里面修什么?刚才讲了,炼心。恒顺随喜就是历事,身口历事。炼心?炼清净心,炼明了心。恒顺随喜里面样样明了,这是智慧;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才清净,起了一个念头就不清净了。是非善恶都莫思量,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心才清净。又明了,明了是智慧,清净是禅定,定慧等持。这叫真正修行,这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六祖在怀集、四会县一十五年修的什么?就是修的这个。这叫真修行,真正在炼心!

  大经里面像《华严》,清凉大师教我们的《华严》的四分,与此地所讲的大意都相当。《华严》四分里头第一个是「举果劝乐生信」,果是讲果报,如来的果报清净庄严。咱们不要讲《华严经》,《华严经》太复杂了,境界太广大了,不可思议,我们就讲六祖。六祖开悟的时候,他讲过,「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好不好,这清净好不好?「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好不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说好不好?如果你要晓得自性清净心里面有这样殊胜的果报,你喜不喜欢、你信不信?如果你真正喜欢,真正信了,这是学佛第一个基础奠定了。信了以后要理解,怎么解?要修因,因与果要相契,这才能生解。所以解不是我多听听、多看看,那个解是靠不住的,那种理解不是真正的解,而是什么?是一种记问之学。换句话说,你所理解的是听别人说的,道听涂说,是这种理解,这个理解不是自己的,全是别人的,靠不住。所以自己真正要解,要修因,这个因一定与果相契合,这个解是真的。

  讲到修行,「托法进修」,像刚才跟诸位所说的,法,你懂得方法,必须依托这个方法来进修。可是你要证,得依人,就是要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炼自己的心、智慧、光明,一切明了,炼自己的心清净、如如不动,这是真正修行。特别要记住这个四条,《华严》里面提出,《华严》所谓是经中之王,根本珐輪,信解行证这个程序,这个里面所讲的真实的境界,不可不知。违背这个原则那就是盲修瞎练,不会有成就的。

  在饮食方面,你看祖师讲了,他吃肉边菜,这从饮食上说的。我们晓得,佛法里面在饮食起居里,它讲求的是卫生、卫性、卫心,讲求这三种。我们世间人所重视的只是卫生,卫生是讲保卫生理,我们讲生理卫生、生理健康,只晓得这个,还有两个重要的他疏忽了,所以世间人有许多疾病。保卫是保卫三方面,他只一方面,缺少两方面。世间宗教像伊斯兰教,回教,他懂得卫性,不但晓得卫生,他还晓得卫性。性是什么?性情。凡是性情不好的那些动物他们都不吃。为什么?因为这些动物,那个不良的性情,你要是多吃了,会吸收了牠的气分,他懂这个道理。所以他的饮食除了在卫生上有选择,卫性上,保卫善良的性情上,他有多一重的选择。

  讲到佛法里面生活才算是最圆满的,除了懂得卫性之外,他懂得卫心,那就是保卫自己的清净心,保卫自己的慈悲心,所以讲的「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佛法里面虽然有讲三净肉,所谓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完全是为了保卫慈悲心,保卫自己的清净心。佛门里面戒律禁止五荤,所谓五荤,在我们来看都是蔬菜,葱、蒜、韭菜、荞头、洋葱,这不都是蔬菜类的吗?为什么要禁止?因为卫性。这五类的蔬菜它的性情不好,熟吃,煮熟了吃,吃多了增长荷尔蒙;换句话说,容易引起性欲的冲动。特别是对于出家人,那就是多生许多无谓的烦恼,所以这个不吃。生吃容易增肝火,就是容易发脾气,使性情暴躁、粗暴。所以说生吃也不好,熟吃也不好。佛法里头,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蔬菜里头把这五种挑出来完全是卫性,保卫一个温柔善良的性情,所以不吃它。可是如果用在治病上,那是有开缘、有例外的。你譬如以蒜来讲,大蒜,大蒜是以生吃而不是熟吃,它能够抗许多的疾病。我们晓得最著名的就是肺结核,今天肺结核所用的医药,几乎完全是从大蒜里面提炼的。所以为了治病,佛法有开缘,那就是统统都可以用,没有任何的拘束。

  这一段经文里面就是说明了六祖大师在怀集、四会这一带,这一地区,随着猎人,诸位知道,猎人他行踪不定的,总在这一个山区,范围相当之大,在这一带打猎,行踪不定。换句话说,六祖被他们雇用,担任看守猎物这一个职务。这些猎人打了一些猎物,叫他来看守。他是一个修行得道之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这是逆缘。这修行人大慈大悲,诸位想想,他这个环境里天天看到那么多人去打猎、去杀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的逆境。就像《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的甘露火王,他是在逆境里头炼自己的慈悲心,炼自己的清净心,在这个里面去修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看守猎物,如果这个野兽受的是轻伤,伤势不重,被猎人抓来了,这个野兽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他就偷偷的把牠放掉;伤得很重了,放牠,牠也死了,那就不必放了,替他看守。

  同时方便说法,看到猎人有兴趣的时候,兴高采烈的时候,他随便给他说几句话,这些话里面都有启示,都有规劝的意思在。由此可知,这些猎人虽然造作重罪、造重业,他与六祖在往昔生中必定有很深厚的因缘。六祖将来示现出家,在曹溪弘法利生,这些猎人,我想他到晚年一定回头,从前替我们看猎物的那个小孩,现在他是佛门祖师!诸位想想,他必定会来跟六祖学佛,一定会改过自新,回头是岸。六祖把这批恶人统统都度了,真是自度度他,无量功德。所以我们往深远处看,才晓得菩萨他的操行不可思议。下面一段讲祖师的弘法护法的因缘,「弘护因缘」。

  【一日思惟。】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

  【时当弘法。】

  时节因缘成熟了,应当出来弘法利生。

  【不可终遯。】

  『遯』就是隐居,不让人知道。这是自己警觉因缘成熟了。缘成熟不成熟,自己晓得。因缘成熟了,真正成熟了,就是没有障碍了,所有的灾难都已经过去了。

  【遂出。】

  这是离开猎人队,他出来了。从怀集、四会,从这个地方走出这个范围。

  【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

  这个机缘非常殊胜。他一出来到广州,广州法性寺这个地方,有一位印宗法师正在那边讲经说法,讲的是《涅盘经》。这个人也是个关键的人物,在此地要特别跟诸位介绍一下。这一段是讲「弘护因缘」。法性寺在广州城内西北方。印宗法师,在禅宗史里面记载的,是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吴郡人,吴郡是现在的江苏。他的俗家就姓印,出家叫印宗,俗家姓印。出家之后,精涅盘大部,专攻《大涅盘经》。他也亲近过五祖忍大师,「往谒忍大师」,在五祖会下也有一段时期,有这样殊胜的因缘。五祖圆寂之后,他就到广州住在法性寺,在法性寺讲《涅盘经》。遇到六祖「始悟法理」,他开悟,真正示现开悟是在六祖的会下。

  【时有风吹幡动。】

  寺院讲经,从前寺院有旗杆,这个旗杆不是悬挂国旗的,是悬幡幢的。诸位晓得,佛法是教学,教学最讲求的是尊师重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这是一桩很庄严、很隆重的大事,绝不会到外面去拉信徒,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做宣传,我某法师经讲得很好,你们大家应该要来听。这个话说不出口的,不可以的。何况在那个时候又没有报纸,你也不能登广告;又没有邮政,也不能发通知。所以在从前讲经说法,就是寺院前面这个旗杆悬幡幢,幡幢悬挂了,外面都能看得很清楚。一看到寺庙今天挂着有幡,晓得了,幡就是一个表示,表示今天寺院讲经。有兴趣的人一看到挂幡,就到寺院里面来听经,这是一种信号。幡是个扁型的,长长的,也是属于旗帜一类的,旗大概是方型的、是三角型的,长扁型的这是幡。有风的时候,幡就被风吹动,这个时候正好是有风吹动旗杆上悬的幡。

  【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

  有一个出家人就说『风动』,你看风动了。另外一个出家人就不同意,他说是『幡动』。一个人讲「风动」,一个人讲「幡动」,彼此争论不休,『议论不已』。正在这个时候惠能大师也到这个地方,看到他们在争论不休,彼此都不服气,都在争论,于是乎他在当中就插了一句话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你们两个人不要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仁者』是尊称他们两位,是你们两个人心在动。这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

  【一众骇然。】

  大家一听都吃了一惊,彼此都不争论了。这一句话破了两方面的争执,一句话平息了争执。这个地方,法性寺这个地方,现在那个场地就叫风幡堂,纪念六祖大师当年到法性寺平息这个争论。这是讲到「仁者心动」,生一念心就叫心动。你看这两个出家人,一个人是讲风动,实在讲他生一念心,他心动了,他以为外头有风动;一个生一念心,说是幡动。一个着了风的相,一个是着了幡的相。实际上来说,真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他着相的那个心在动,所以「仁者心动」。六祖这句话的目的,打破他们的偏见,打破他们的执着,令入此宗也,心静下来了。此宗是什么?禅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教他入这个境界,非常的高明,一语道破偏见、执着的所在。所以当时在座的大众真是吃了一惊。印宗是了不起的人,看到这个人有这样高的智慧,这样简洁的言词,他马上就向他来请教,「征诘」。我们请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印宗延至上席。】

  印宗法师听了他这一番议论之后,立刻就请他上座,把他当作贵宾来接待。

  【征诘奥义。】

  『征诘』就是请教,『奥义』是经典里面深奥的义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向他请教。

  【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惠能大师对答如流,而且言语简洁,说理清楚。

  【宗云。】

  印宗就说了。

  【行者定非常人。】

  『行者』是像我们现在称在家居士一样,你一定不是平常人。

  【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这个事情十几年了,十五、六年了,十五、六年以前听说五祖传法传给能大师是一个行者,到南方来隐居了,他说是不是你?他怀疑了。

  【能曰。不敢。】

  惠能他很谦虚,说『不敢』。「不敢」就是承认了,的确就是我,这就承认了。

  【宗于是执弟子礼。】

  这是传法的人,这是祖师,第六代的祖师。印宗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马上就行弟子礼。

  【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告』也就是报告,请求六祖将五祖所传的衣钵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这个衣钵是信物,让大家明了第六代的祖师今天到我们法性寺来了,这是法性寺的一桩大事情。

  【宗复问曰。】

  印宗又问:

  【黄梅付嘱。】

  五祖大师传授嘱咐你的。

  【如何指授。】

  五祖怎么传法给你的?向他领教。

  【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禅定解脱』这在佛法里面讲是大事,为什么连这个都不说?

  【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这几句话里面说出了禅宗的宗旨,一语点醒我们什么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要记住这一句话。这个意思我们在此地跟诸位做个介绍。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第一点,「得意者越于浮言」,越是超越,「悟理者超于文字」。意是什么?佛心,佛法的宗旨。所以禅宗是以心传心,得意就是悟明心性,所以它超越言语文字。第二点,「发菩提心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这一点希望诸位要特别注意。菩提心是大心,真正发大心,明心见性。有文字、有言语,但是绝不执着在言语文字上,这就叫忘言,教这是讲文字;换句话说,决定不执着言语文字,是一个真正得意、真正悟理之人。发菩提心者是菩萨。

  『唯论见性』,这是达摩祖师传来的禅宗宗旨,禅宗修学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血脉论》里头,这是禅宗的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这叫真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有益」。这个话要记清楚,这个无有益就是讲与见性不相干,与成佛不相干。你要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是人天有漏福报,只是如此而已。此地讲亦无有益,亦无有益于明心见性,要晓得这个道理。其次讲,「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外别有禅定」。由此可知,禅定的宗旨是在见性,是在顿悟自性。顿悟自性就是见性、就是成佛,就是圆满的禅定。这一点意思我们必须要明了,一点都不可以错会。这个地方就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了,自心就是佛,自心就是自性,真心,莫污染自性,就是解脱,解脱就得大自在!怎么叫不染污?分别、执着、妄想就是污染,如果我们自己清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解脱大自在就现前了。

  再讲「佛法是不二法」,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什么叫佛法,你得要搞清楚。「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不二之法」。这个不二法,诸位记住,这是举一个例子去说,为什么?见性就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见性,可见得是一不是二。「顿除妄念,悟无所得」,《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世出世间法里头,凡是有修有证、有得有失,全属于妄念。所以教你顿除,顿除妄念,恍然大悟,悟什么?悟无所得。悟,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就是污染,没有污染。有所得就有污染。「妄念不生为禅」,这是讲什么叫禅定,妄念不生就叫禅,「坐见本性为定」,这是禅定最简单的一个解释。我们再看经文,印宗法师又问: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刚才我们曾经说明过,法师又提出这个问题。

  【能曰。法师讲涅盘经。】

  这个太好了,就现前的例子来说,你不是在这讲《涅盘经》吗?

  【经明见佛性。】

  经中就说明见佛性。

  【是佛法不二之法。】

  见佛性就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涅盘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这就举《涅盘经》上一段经文来说,『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这是「高贵德王菩萨」在涅盘会上向释迦牟尼佛提出这个问题。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

  『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五蕴和十八界。

  【凡夫见二。】

  二是差别相。

  【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这一段的意思我们在此地简单跟诸位提示。先说高贵德王菩萨,这是在《大涅盘经》二十一卷到二十六卷,这有六卷经文都是讲「高贵德王菩萨品」,他这里头所引用的经文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的。『四重禁』就是出家人四条最重的戒律,第一个是淫戒,第二个是盗戒,第三个是杀戒,第四个是妄语戒,平常我们讲杀盗淫妄。这「四重戒」,出家戒是把淫摆在第一,为什么?因为出家人目的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所以最重的要把这一条戒要能守好。在家戒是以杀戒为第一,因为在家人他并不想出三界。诸位要晓得,三界六道是以淫欲为根本,断了淫心就超越三界了。所以说在三界之内要培养大慈悲心。所以在家戒是以杀戒摆在第一条,出家戒是以淫戒摆在第一条,他们的目的不相同,这是讲犯四重罪的。

  五逆罪这是讲地狱罪业,这是最重的。父母与我们恩德最大,这是大逆不孝,杀父亲、杀母亲;阿罗汉是天人的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功德于社会,他要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合僧是真正依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行的这一个团体,他想破坏它;第五条叫出佛身血,佛现在不在世了,如果是以恶意来毁坏佛像,等于出佛身血。这个五种罪在经里面讲都是堕阿鼻地狱,就是地狱里头最重的罪业,要受最苦的果报。这是说的学佛,就是佛门出家弟子破了四重戒,在家的有五种五逆罪。一阐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华语叫「不信」,就是不相信佛法,对于佛所说的理论方法,佛所讲的因缘果报,他都不相信,这样的人叫一阐提。一阐提,佛来了也度不了他。

  在这个地方,高贵德王菩萨就问了,这样的人,犯四重禁、造五逆罪、一阐提,这样的人还断不断善根佛性?佛在经上就解释了,说『善根有二』,这个「二」实际上经里面举例好几种,一个是内、一个是外,佛性非内非外,所以不断。那又说二,一个是有漏、一个是无漏,而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所以佛性不断。说到这个地方,善根有常、有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佛性不断。下面这个善不善,意思就很容易懂了。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佛性当然不断。二边才有断,不是二边它怎么会有断?

  再讲到五蕴与十八界,一样的道理。『凡夫见二』,有种种差别;智者是开悟的人、大彻大悟的人,他通达,五蕴之性、十八界之性也是无二,无二之性就是佛性。这个地方我们举出《心经》里面所谓「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里面讲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传心法要》里头说,「一念不受」,那就没有受身;「一念不想」,就没有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就没有行身;「不思量卜度分别」,就没有识身,五蕴皆空。「据此即知,无念则五蕴空」,十八界是五蕴的扩展,五蕴空了,「十八界空」。所以五蕴性空,十八界也是性空。所以说「蕴之与界,无二无别」,意思你懂了吗?意思懂不懂?五蕴空,十八界也空,空与空不是无二无别吗?道理是在此地。

  印宗法师一听这个解释就明白了,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乎就『欢喜合掌』,自己说了,『某甲讲经』,「某甲」是自称,我讲经算什么?像砖头瓦块一样,『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这两句话对于祖师赞叹备至。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六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上一次我们讲到六祖在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师。而印宗法师,实在讲是非常人物,在历史上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在我们中国,世间法里面,大家都晓得管仲之于鲍叔牙,管仲要没有鲍叔牙,他就没有办法在历史上建下丰功伟业,管仲的成就可以说就是鲍叔牙的成就。在佛门里面,六祖之于印宗法师,跟管子这个际遇可以说是很相同。

  明朝莲池大师有这么一段话说,这一段话跟我的意思完全相吻合,我们先把这几句话来念一念。「莲池大师云: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黄梅是五祖,接受了五祖给他证明,这以心印心,这就得法。「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这几个字希望诸位要看清楚。六祖这个时候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他隐藏在猎人队里,被这些猎人雇来看守猎物;换句话说,是这个猎人队里面打杂的佣人,这样贱的地位。时间有十六年之久,这是连头带尾十六年,如果实际上算是整整十五年。以后遇到印宗法师的讲席,「出风幡语」,前面刚刚讲过。印宗听了以后就把他请进去,「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给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后,「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大家看到这桩事情,「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对于印宗法师五体投地,称赞不已,确实是非常人。

  「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这是经上我们读到的。印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久谈经论,已居然先辈大法师矣」,他不是一个平常人,他在广州佛教界里面是先辈大法师,是诸山长老之一,是佛教领袖之一。假如他「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还在的话,「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于是乎」。这是非常了不起,他能够牺牲自己,成就六祖,舍自己的法缘,促成六祖大师殊胜的法缘,自己倒过头来拜六祖为师。诸位想,他是一方的大法师,为佛门四众所瞻仰的佛门的长老,他一礼六祖为师,他门下的这些弟子,以及当时广东一代的佛门的四众,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随印宗法师来礼拜六祖。换句话说,六祖虽然隐居十六年,到这个时候才出来,印宗法师在这个十六年就已经把六祖大师弘法利生这个道路已经铺好了。所以他一出来,完全就赠送给六祖了,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基础全部交给六祖。我们想如果没有印宗这样的人,或者是有一个嫉妒的、有一个自私自利这个心没有忘掉的,他必然要毁谤、要障碍、要排斥。六祖大师在大众心目当中要建立信心,我想至少他需要十年,大家对他才会信赖,这个道法才能够弘扬。

  六祖大师可以说他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十六年当中,前面跟诸位说过,猎人队里历事炼心,他在那个地方是修甚深禅定,是修甚深般若波罗蜜。一离开猎人队,印宗法师早已经准备好了,把他弘法利生的道路全都铺好了,基础都奠定好了,六祖一来立刻呈献供养。所以六祖一出来,大众对他就生景仰之心,这些都是印宗法师的无量功德,我们对于印宗法师感激不尽。所以莲池大师最后这几句话说,这是一个非常人物,「六祖固然是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我们古人常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唯有英雄才认识英雄,唯有菩萨才识得菩萨。「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这几句话希望我们要牢牢的把它记住。

  底下这一段经文,我们就看他剃发了。第十五段,「薙发弘宗」,这弘是弘扬,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是禅宗的宗旨。我们先看经文:

  【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

  这个愿真正是了不起。

  【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诸位先看表解里面,我跟大家来介绍这一段的大意。这一年是唐朝高宗仪凤元年,公元六百七十六年,这日期很确定,正月十五日,「印宗法师会诸名德,为六祖剃发」。这是一桩大事,六祖示现出家,为他剃度的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认识六祖之后,邀集当时诸山的长老、佛门里面的大德,一同来参加这个盛会,为六祖剃发。在广州有六祖发塔,现在还在,地点是广州光孝寺。光孝寺就是法性寺,法性寺也叫做光孝寺,就是印宗法师住持的道场。佛殿后面有六祖的发塔,这是六祖初剃发的时候,他的学生、徒弟把六祖的头发收起来藏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塔做个纪念,所以叫做发塔。

  示现出家之后,六祖大师弘法度生的生涯就从此开始了。印宗这一批人都拜六祖为师,所以他说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这个「菩提树」也在光孝寺,这是说剃度道场一种祥瑞的纪念,与过去祖师的预言完全相吻合了。「开东山法门」,这个里头有一个典故,为什么叫东山法门?一直到今天,曹溪山门有一幅对联,对联上依然还有东山法门这个字样。这个因缘是因为四祖、五祖都住在东山,东山法门,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这是两代居住黄梅东山,因此后代就把这一支称作为东山法门。六祖是从这个地方得法的,得法之后,虽然没有再到黄梅去住过,他在广东法性寺讲经、大梵寺讲经,以后定居在宝林禅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三十七年,因为是东山的法脉,所以也称之为「东山法门」。所以六祖自己说了,他是于东山得法。

  得法之后,十六年的确受尽了辛苦。古人常讲「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圣贤豪杰,在他功名没有成就之前,无不历尽艰辛,而后才有大成就。世间法如是,何况于佛法里面的一乘佛法!所谓是了生死、出三界,禅德所谓「大死一番」,也就是这个道理。六祖示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命似悬丝』,意思就是讲随时可以断绝的。他也没有畏惧、没有烦恼,在一切境界里面将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磨治得干干净净,于是才显现出来一片光明利益人天。今天这一次的法会与史君官僚以及大众聚会在一堂,诸位要晓得,这种因缘皆不可思议。六祖说得好,过去生中我们有这个缘分,今天才能够欢欢喜喜聚集一堂,『同种善根』。要讲到顿教法门,祖师非常的客气,大家能够闻到像前面所说的顿教,以及得法的因缘,得法的因缘,换句话说,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留意,万万不可以疏忽了。如果我们在《坛经》里面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又能够吸取六祖大师的经验,哪有不开悟的、哪有不证果的?

  「得法端在净心除疑」,这一句话非常要紧。法是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授的,『先圣所传』,不是自己造出来的。在此地我们要特别提醒诸位,纵然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老师给你印证了,那就是老师所传授的。佛法如是,世间法也如是,这是现在一般做学生的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古代无不如是。譬如说我们自己读这个经,在经典里豁然开悟了,发明这些道理,这些道理过去没听人说过,老师也没给我们讲过。但是我们所悟出来的不知道究竟正不正确,我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听了之后点点头,对,你所悟的这个理很正确,你悟的这个理就是老师传授给你的。不能说这是我自己悟的,与老师有什么相干?那你就错了。老师给你印证的,就是老师传授的,诸位特别要记住这一句话。一方面显示出尊师重道,一方面自己谦虚,真正修的谦敬。如果你说这明明是我悟的,哪里是老师传授给我的?诸位想想,你悟了没有?决定没有悟。为什么?你有人我、你有贡高我慢、你有自是他非,你还有这个心,你连这一点还放不下,你怎么会悟入?能大师悟入了,给我们做的示范、给我们做的榜样,这种榜样与示范不是他一个人,世出世间圣贤传道的授受无不如是。

  你要是『愿闻先圣教者』,那就得净心,听了之后,要断疑生信,这是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能够以这种态度来修学,那你就跟古人没有两样,与古圣先贤求学的态度就相同了。这个地方有几点意思,在这个地方给诸位简要的说明。「圣教,教者效也」,效法,效法圣人,「效之则革凡成圣也」,这是圣教。所以诸位从这个意思里面去看,佛教,佛是圣人,佛教是佛陀的教学、圣人的教学,其目的是要我们见贤思齐,效法圣者,革凡成圣,转凡成圣。

  得法端在净心除疑,刚才我讲了,这一句话很重要。《宗镜录》里头有几句话说,「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这个妄我,就是分别执着的这个我,如果要是不断,真我决定不显。情心,就是情识,如果你要不离开,「斥情心而归净心」,你这个净心之道也不能现前。净心是什么?清净心。诸位要记住,《金刚经》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就是净心,「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真我,真我就现前了。由此可知,信心不净,实相不能现前。所以你要想得法,这个得法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证果,或者是证道,或者是得一心,或者是大彻大悟,意思都一样,首先要在清净心上用功夫,断除一切的疑惑。疑是根本烦恼里面的无明,贪瞋痴,疑是属于痴。这个烦恼断掉了,贪瞋自然就没有了。所以这叫破根本无明,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四个字很重要。请看经文:

  【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这一段经文是指示我们见性的方法,换句话说,这是到了重要的开示了。首先我们自己要具足清净信心,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指什么说的?就是六祖给我们讲的『菩提般若之智』我们自己圆满具足,自己要有这个信心,前面说过了,这是净心除疑。我们虽然有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为什么不现前?祖师说了,是我们自家迷了,不是没有般若智慧,自己迷了,这一迷就把般若智慧变成烦恼了。头一个我们相信,「菩提自性本自有之」。

  我们这里再举出《华严经》善财童子所讲的几句话,「我今所证」,这是善财童子可以说他证得无上菩提了。这一段话是在见到弥勒菩萨以后所说的,他参观了弥勒楼阁,大彻大悟,很感叹的说这么几句话。「我今所证」,证得无上菩提,「不因文殊指教,怎得到此境界」。文殊是他初学教导他的老师,所以他想想,如果不是初学的时候指路的这个老师,指我这一条正路,我怎么会到这个境界?这一句里面,对于老师的感恩、怀念充满了真诚的人情味。六祖在此地说,众生因为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示」是指示我们,「导」是诱导我们。善财遇到的是文殊菩萨,来指示、来诱导他。也许诸位要问了,善财的运气好,他遇到文殊菩萨,我的运气不好,一个善知识都没有遇到。你要这样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文殊、普贤没有离开你的身边,就是你自己业障太重,你不认识。几时你认识、你觉悟了,你才晓得,十方诸佛菩萨原来没有离开我一步。

  下面开示般若波罗蜜法。我们把这个经文念下去,然后我们再在表解里面来介绍。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这是中国的意思。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这两句话在此地是比喻完全是空的。如果: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我们信不信?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这是大师一段最精辟的开示,我们在此地一条一条来给诸位说这个意思。菩萨了悟,了是明了,悟是彻底的了解了,彻悟,人我是空的,法我也是空的。人就是指自己身心,了不可得;法是指我们环境、外境、一切诸法,也是了不可得。真正证到二空了,无所分别。为什么?人我,就是自己,空的,万法也是空的,空与空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无分别。如果我法不空,诸位想想,佛要教我们无所分别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因为二法本空,你要在这里面分别,岂不是自找烦恼?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无所分别,故一切法平等,既然平等,哪有高下?没有高下了,这是真平等,你的心就清净了,你所有的疑惑统统拔除了。

  所以迷则佛是众生,悟了众生是佛。你们想想,到底有没有佛、有没有众生?这两句话要明白了,你才晓得,无佛无众生。为什么?只是迷悟而已。悟了就叫佛,迷了就叫众生。所以迷人他向文字中求,这是迷人学佛的毛病。文字里头有没有佛?没有。悟人他晓得,他向心性中去觉,这个就对的了。文字它的作用无非是示导而已,所以要紧的是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这个觉就是观照般若。迷人怎么样?迷在文字般若里面,那文字就不叫般若了,迷人是死在字里行间。所以前面跟诸位讲过,佛法自始至终它是重在行上,要重在实行。迷人的病根,执着一切万物,这就是法执;守住我,为自己,这是我执,这是病根。悟的人不执着法,也不执着我,晓得我法二空。所以悟人般若应用现前。就像六祖在黄梅初见五祖时候所说,「弟子心中常生智能,即是福田」,这就是应用现前,这是个悟人。

  愚人执着空、执着有,起了麻烦了。这个执就是障碍了,生起障碍了。所谓是「触处成障」,触,他所接触的地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起了障碍。那不执着,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什么都不执着,连不执着也不执着,这是智人,这见性了。一切万法的理体是性,了相,性体的作用就是一切现象,他见到体又见到相,又明了相。灵通,灵明通达,没有障碍,就是清凉在《华严》里面跟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灵通。

  所以菩萨,这是觉悟的人,他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触物起的是观照,起观照那就是常生智慧。声闻,讲小乘人,他害怕境界,五欲六尘境界现前了,他害怕了,他怕被境界所转,怕境昧心,就是心迷,心没开悟。这讲二乘人,比不上菩萨,所以二乘人没有智慧,有定没有慧。菩萨定慧等用。悟者日用无生,不是没有作用,有作用,大用无方。虽有作用,有即是无,这多自在,这个多圆满、多么幸福。迷人怎么样?现前隔佛,隔就障碍了,佛是觉;换句话说,他现前就不觉,就迷了。

  《楞严经》里面所谓的,「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行就是观照,闻就是见闻觉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如果提不起观照功夫,虽然天天在听经,听得再多,与没有听的人没有两样。为什么?天天在听经,依然天天在生烦恼。好比人说食,终不能饱,你有饥饿之苦。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它重视修行,这是佛教的特色。

  龙树菩萨讲,「佛法以心为本」,禅宗常常提倡的,修行从哪里修?从根本修,从根本修就是修心,心为本。「以身口为末」,心正了,身口哪有不正?如果在身口上修,心迷惑,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口终难得其正,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的。所以要晓得本末。孔老夫子也说,你能够明白本末,这就近乎大道了。达摩祖师说,「一切时中」,注意这个时,「一切处所」,再注意这个处,一切时一切处,时间、空间,时空之内,「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这几句话把我们的法身全体都说出来了。前面讲净心除疑,《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你对这个要相信。但是这个难信,我们在此地再跟诸位来解释。像《楞伽经》上说的,「心外见法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盘」,为什么?「离生死故」。经文跟祖师说的境界完全是一样的。

  我怕诸位不容易理解这个意思,我举了个比喻,像梦,如梦,在梦境里面,一切时、一切处所皆是本心,你承不承认?承认。皆是本佛,你不承认了,为什么?因为你把这个佛看作什么?是你外面一个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不是你自己。你只晓得别佛,不晓得你的本佛。本佛就是本觉,佛者觉也。本觉迷了,变成梦境,整个梦境就是本觉,本觉就是本心。本心从体上说,本觉从作用上说。这个比喻,用梦境来比喻,容易理解。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们真心、本心、本佛的梦境,要晓得这个道理。又如金与器,金,把金比作本心、本佛,把器比作时空当中所含的一切万法。古人所说,「以金作器」,我们到银楼里面去看金器,千千万万种、无量无边种,但是它的体都是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与器不二。从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够体会得到心性是什么,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心是什么、性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才见到?怎样才能够体会到?诸位细细揣摩这个意思。

  六祖说,心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讲这个心量广大。马鸣菩萨《起信论》里头有这么几句说,「心体离念」,本来没有念,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它本来没有念。「离念者,等虚空界」,你这个心多大?心里头才有一念,就有界限了,就有差别了,就不遍了。所以当你心里头清净,一念不生的时候,像前面六祖大师度惠明,他告诉惠明,教他放下万缘、教他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就是心体离念。心体离念的时候这个心量就「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所以他果然能够到这个境界,祖师轻轻的点一点,他就开悟了。惠明是这个样子,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所以你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开悟,我们如何能开悟?你能够把这几句话做到了,就是你开悟的本钱了;你把这几句话做到了,必定有佛菩萨来点醒你,教你恍然大悟、教你言下悟入。

  下面说,『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这一句话很重要,《心经》里面也讲「无智亦无得」。所以你说悟了,悟什么?就是悟「无有一法可得」,这就是真正悟了。你要认为这个世间,或者是出世间,还有一法可得,你就迷了。的确无有一法可得。「但悟,即是真佛」。这里举个比喻说,「若」,假若,你要是「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你要是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对佛对众生有二种的见解,「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什么?你在根本上就错了,一错到底,你着了相,你心不清净了。这个心里头本来无一物,你这个心里头还有佛,还有众生,佛的相不是众生的相,众生的相不是佛的相,你怎么能够悟入?所以末后这个地方两句话非常重要,就六祖说的,「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正因为如此,六祖才教惠明「屏息诸缘,不生一念」,这个话是非常的真实,我们不能够轻轻的看过。

  所以我们常常要提一个正念,什么正念?无有一法可得。或者用六祖大师这首偈子,偈子上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起烦恼了,顺境里面起了欢喜心了,逆境里头起了瞋恨心了。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妄念生起了,妄念不要紧,无始劫的习气,哪有不起妄念,不起妄念你不成佛了?妄念起来不要紧,要觉得快。怎么个觉法?立刻就提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你这个妄念立刻化成智慧了,妄念没有了;或者提起此地这一句经文,「无有一法可得」,你的心也平息下来了;或者提起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无量觉,觉则不迷。这都是真实的观照。念起,可以说乃是方便般若,我们要以方便般若提起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试问问境界于我是有功还是有过?这不是很显然的道理吗?所以要相信祖师所说的话,心量里面本来无一物,所以瞋恚、欢喜、是非、善恶都是虚妄的,没有一桩是真实的。

  再看底下这一段,第十七段「遣执显体」,执是执着,执着要排除掉,把理显示出来,遣执显体。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

  这个地方特别要记住,怕发生误会。

  【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

  那就着了无记相。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我们在这个地方把这个意思跟诸位介绍出来。特别要记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若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认为这是究竟的话,实际上怎么样?他着了空相了,着了断灭相,这是错误的。在佛法里面讲,这个境界叫无想定,纵然修成功了,将来生在无想天。无想天在佛法里面讲,属于外道天,他有寿命,寿命终了的时候必堕恶道,这是诸位特别要注意到的。

  经里面常讲『性空』,什么叫「性空」?「诸法性常空」,性是性体,一切万法体性是空寂的。这个空不是无,前面说过很多了,真空跟妙有是同时、同处所的。「若我我所法尚不着」,不执着我、不执着我所有,这个就是我与我所都不执着,「何况余法」,其它的当然你不会执着了。「空者自性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那就不叫性空。《中观》里头「八不中观」说得很详细,我们在这个经里头也跟诸位说到,诸位看看底下的经文就晓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叫真空。经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绝不是真正因缘生的,这个理很深很深,所以要晓得性空的道理。

  下面一段是讲「心空用周」,用是作用。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就是心性之中。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

  看到人是恶或者看到人善。

  【尽皆不取不舍。】

  这一句要听清楚,不取相也不舍。如果你要舍,你也着了相,你着了舍相。你取是着相,你舍也是着相。

  【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梵语叫『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

  这是很简单扼要的把般若这个意思、摩诃的意思给我们指示出来。庄子有一句话说,「至人用心若镜」,至人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用心像镜子一样;「不将不迎」,将是准备,迎是攀缘,没有预先想到我要怎样,也不攀缘一切法;「应而不藏」,佛门里面讲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心有应,感圆满,应也圆满,绝没有含藏的。又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环中是什么?就是中空。得其中,环是圆,心就像一个圆心一样,圆心非有非无,所以中空也。

  《传心法要》里说,「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这个你就没有罣碍了,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了。「一即一切」,这个地方的几句话都非常重要,「一切即一」,一是讲什么?是心,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一切呢?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我们说,这个一是我们的心,一切就是我们的梦境,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佛在《华严》、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错。《华严经》上说,「一切中知一」,这是讲见性,一切是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里面见到性了,本性里面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说得再圆满、再究竟不过了。往年方东美先生对于《华严经》这个意思赞叹备至。他说,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所有哲学里头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华严经》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道理就在此地。

  「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这个万有就是一切,真如法界就是一,「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这个本体就是一,「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镕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所以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道理,实在说讲得很深,意思也非常圆,讲得很圆。毕竟我们如何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每一个初学的同修,我想都非常关切的问题,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当然古德对于这桩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因此也给我们指出来;换句话说,教我们初学的人怎样去用功夫,如何把我们现前的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终极教我们入佛知见,与诸佛同一个见解,同一个智慧。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一句是纲领,下面举出几个例子。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一念。所谓一念,心心念念不断,亦是最虔诚的心,这个心念念不断。怎么做法?这里头提出几条具体的修行法。第一个是「自忏前愆」,以前的过失要真正的忏悔。第二要「自悔后过」,所谓后过是什么?晓得这个过失了,后不再做。第三要「去假归真」,晓得这一切法是假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一切是假的,一是真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离假离真」,为什么?怕你说了一个假与真,你又着相了,你着假是错误,你着真的还是着了相。所以假与真二边都要离开,无假亦无真,二边不立,中道不存,你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所以说「本来无一物」,如果有一个真,那你心里头还有一物;有个假,也有一物,二边都没有。

  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内心谦下,外行礼敬」。像六祖示现的一样,他对于每一个人都那么谦虚、都那么恭敬。他自己是已经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了,对于一个很年轻的童子他都那么谦虚,都那么样的礼敬,称人家作上人,我们想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敬上念下」,上是长辈的人,敬重;晚一辈的人、下人,怀念、护念他。「矜恤孤贫」,孤苦、贫寒之人要存心去照顾,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们、成就他们。「和光接物」,和是柔和,光是智慧,柔和谦虚又有无量的智慧来接引一切的人物。「通达无碍」,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事事无碍。我们心心念念要这样做法。

  「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这一句请诸位特别记住。什么叫真空?如果是与「有」有了障碍的,这不叫真空,即有之空叫真空。可见得并不是离开有为法。有为跟无为不二是真空,就是说空有不二这才叫真空。世间人对于这一点往往有很深的疑虑,空,空就不是有,有就不是空,他不晓得空有不二才是佛法里讲的真空。

  下面两段,第二十一段解释波罗蜜,二十二段讲「般若悟修」,请看经文。「真性自用」这一段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刚才没念。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就是不要错用了心,这就叫真性自用。换句话说,违背了真性自用,那就是错用了心。错用了心是什么?你不是用的一心,不是用的心心念念。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这一段是讲真性自用。可见得祖师开示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要我们心口相应,要认真的去修行。修什么?修本来无一物、修一切法不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空。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刚才我们在字幕里头讲的这一段。

  【一念愚。】

  『愚』是愚痴。

  【即般若绝。】

  般若就断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

  这个『智』就是悟,般若智慧就现前了,就生了。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这一段文字很浅显,一看就明白。由此可知,『般若行』是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念念不愚』,「念念」提得起观照功夫。底下解释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

  就是印度话。

  【唐言到彼岸。】

  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解』是理解,『义』是义理。诸法义理明了,明白了,就离生灭的妄念。

  【着境生灭起。】

  『着』是着了境界相,只要一着相,生灭心它就起作用了。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就是平静不生波浪,那叫彼岸。这是用这一个比喻来解释波罗蜜。波罗蜜前面我们说过,要是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最圆满、最究竟、最彻底、最正确的智慧。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这一段是讲「般若悟修」。最重要的是要晓得,悟了就是修行,悟与修是一不是二。王阳明先生在禅宗里面悟出一个道理,「知行合一」。实际上,这是佛门里面所讲的「行解相应」,他把它换了换字样,叫知行合一,才叫做真知真行,那就是『般若行』。所以你要修,就是佛菩萨;你要是不修,既不是真行,当然也不是真知,那是凡夫,不是圣人。

  底下一段是讲「迷、悟、正行」。这一段我们说到了实际上用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初学的人修学密切的关系。我们先把经文念一段。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这一段说的是迷、悟、正行,对我们这个关系来讲太密切了,特别是对初学之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意思认识清楚,决定不能够含糊。首先要信得过祖师讲的,凡夫就是佛,这句话跟佛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位想想这个意思有差别吗?他老人家说这句话,就是证得这个境界了。佛在《华严》、《圆觉》里说的这个真实语,他入了这个境界。正所谓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说「烦恼即菩提」?我们前面曾经说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就叫菩提;迷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叫烦恼。换句话说,烦恼与菩提只是迷悟的假名。与诸法实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是诸法实相,有什么交涉?不相干,只是迷悟不同建立两个假名而已。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可见得成佛不难,只怕你自己不悟。悟什么?就是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本来无一物,悟无有一法可得,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悟。

  『前念着境』,「着」是着相了,着就是迷,迷就叫烦恼;『后念离境』,你看不执着了,放下了。我在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学了几年之后,我把他老人家这两句话后头又加了两句,变成四句,做为我自己修学的纲领,那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我加了一个自在、随缘。在最近,我在香港讲经,看到了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它前面有一张照片,照片两旁边有一幅对联,上联就是「看破放下自在」,与我自己所走的路子是不谋而合。这是修学的一条正道,一条光明的大道。

  祖师在此地特别赞叹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这是把般若智慧赞叹到无以复加了。下面则是教我们怎么样修智慧,修圆满究竟的「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要起作用,那就是要断烦恼,智慧就现前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像大经里面所说「本觉本有」,并不是诸佛如来专利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

  我们现在要说说什么是烦恼,如何用般若打破烦恼,这是我们当前的课题了。烦恼,我们从根本烦恼来着眼,那就是贪、瞋、痴,这叫三毒烦恼。所谓贪,这是用迷心,不觉,迷心对顺境,什么叫顺境?你很中意的境界,你很喜欢的境界,你这个心被它引去了,被这个顺境引诱去了,你贪取不厌,这叫贪。诸位晓得这是大烦恼,这是根本烦恼,要记住绝不是一桩好事情。第二,瞋恚,迷心对逆境,逆境是你不中意的,是你不喜欢的,你生起了忿怒、起了瞋恚,心里不高兴了。第三种是愚痴。什么叫愚痴?愚痴就是迷信,愚痴迷于事理,不明实相。事理真实的样子、真实的状况,真实相,你不能够了解、不能够明白,所以就叫做痴,愚痴。这一桩事情又名无明,也叫做无明,像经论里面所说的,无明烦恼就是痴。在佛法里面说明,贪心是三恶道里面饿鬼道的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三毒烦恼重的人他所感的果报就是三恶道。由此可知,这个事情是可怕的。

  佛法的教学,针对这三毒烦恼它用了三个方法,那就是戒、定、慧。戒律「防非止恶」,这个叫戒,这一句把这个戒就解释得清清楚楚了。非是妄念、妄想、邪知邪见,恶是一切恶意,迷于事理的造作是恶,迷于事理的知见是非。防非止恶,这是戒律。因戒生定,定是什么?「息虑静缘」。虑是对内,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内里面的一切妄想、妄念把它息掉,一念不生,六祖所说的,六祖教惠明的,一念不生。缘是外缘、五欲六尘,在这个里面心要清净,所谓是屏息诸缘。缘有没有、在不在?在。你的心不要去攀缘,不攀缘外境叫做禅,一念不生叫做定,这就是禅定的意思。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戒得定。定还是手段,必须要因定开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此地讲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作用,破恶,恶就是指的邪知邪见、指的迷惑颠倒,破迷,破迷开悟,证真,真就是真如、就是实相。所以必须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

  戒、定、慧三者它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一定是由戒得定,由定开慧。戒律在佛法里面有许多种,戒学在佛法里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三藏当中它占其一,称之为律藏,定学称之为经藏,慧学称之为论藏。三藏是佛法教学的内容,教科书,所诠述的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我们依戒定慧三学来修行,祖师说『定成佛道』,「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这一点希望我们特别要留意。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一般若』就是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生无量无边智慧,这个「一般若」就是根本智,『八万四千智慧』是后得智。

  【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这一段是讲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正是《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念』是无妄念,无妄念就是正念。「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可见得四相俱不可得,这是「无念」。「非思虑计度所知」,必须要自己去亲证。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着相,也不舍,如果你要舍了,你也着相了。凡夫在一切法里取相,小乘人在一切法里舍,都是病。大乘菩萨知道诸法实相,所以他不取,也不舍,「自性清净,无诸垢污」,这叫真正的无念!真正的『无念无忆无着』,这才叫「用自真如性」,以般若智慧观照一切法。这是每一个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一定要会用这个方法。特别要记住,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舍』,就像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随喜是「不舍」,功德是「不取」,诸位要记住。

  六祖在底下一章解释功德里面说得清清楚楚,你要是取相,那是世间人天有漏的福德,功德是不取。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实际上这个「不取于相」里面也就包括了「不舍于相」,一切相里头「不舍不取」,如如不动,这就是『见性成佛道』。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七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7

  《六祖坛经》第五讲。

  经文第九页第九行末句,「善知识」起: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今天我们从这个地方继续给诸位介绍《坛经》。前面说到无念,诸位要记住,那是非常重要的修学纲领,特别要把无念这个意思要搞得很清楚,很正确的去理解它、去运用它。而运用里面,大师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说在一切法上我们要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道,这一句话是相当的重要。实在说这句话还是从《金刚经》上来的,因为佛在《金刚经》上告诉须菩提尊者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跟六祖此地所说的几句是一个意思,是一样的。

  今天这个经文一开端,大师又叫着『善知识』,叫着大众们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假如你要想入「甚深法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里面给我们形容一真法界的相状,他有几句话说,「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该括万有,即是一心」,这一句希望诸位特别要注意到。我在讲《华严》与《弥陀经疏钞》的时候,曾经有很多次提示大众,一真法界是所入、是所证,一心不乱是能入、是能证;换句话说,一心不乱是修因,一真法界是证果。所以《弥陀经》与《华严经》是一部经而不是两部经。因此我也常说,《弥陀经》就是简略的《华严经》,《华严经》就是详细的《弥陀经》。所以我们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诸位读《华严》就明了了。

  在中国佛法里面华严宗的修学,大家晓得,它是修法界观,才能够证入一真法界。我们现在教同学们,不用那个麻烦的办法,我们修一心不乱,我们用净土的方法,用念佛的功夫修得一心不乱了,就证到一真法界。与从前华严宗修法界观的,实在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欲入甚深法界」,《华严》里面「入法界品」,这是《四十经》里面讲「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个地方也是一个入,甚深就是不思议境界,甚深就是一真法界。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佛法里又是一个法门,但是这个法门也是非常重要。说起来法门虽然无量无边,在原理原则上都是有相通之处。『及般若三昧者』,在《大乘义章》里面说,「心与法相应」,这个就叫做三昧。三昧梵语称之为三摩地,翻成中国意思叫等持,实在上说就是以平等心对一切境界,一切境界无不平等,这个就叫做等持、这个就叫做三昧。我们要想成就般若三昧,这是诸三昧当中最为殊胜者,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必须要修般若行。

  这个般若行怎么个修法?这就讲到要读诵大乘经论。大乘经论数量相当之多,真正是浩如烟海,是不是都要读诵?在原则上说是的,所谓是博学多闻。我们看看古来的这些大德们,无论在家、出家,都希望在一生之中有这么一个机缘去闭关阅藏,就是把整个《大藏经》浏览个一遍、二遍,这是博学多闻。可是诸位必须要晓得,阅藏这一桩事情可不是初学人的事情,不但不是初学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老参也不一定有资格。那我们要问了,到什么时候才有资格阅藏,博学多闻?我们就以此地祖师的话来说,你要没有入一真法界,你要没有得般若三昧,换句话说,没有资格,这一点请大家特别注意到。

  昨天我在中国医学院讲演,学生们也提出一个问题,学佛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当然他是指的读诵经论,我们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今日之下,学佛谈成就,的确相当困难,我们比不上古人。为什么比不上古人?那就是我们在观念上、我们在方法上错误了。古大德个个人都有师承,我们今天这个病就是缺乏师承。尤其是现在年轻人,一涉及佛法,自然把它当作世间一种学问来看,这一接触,看很多人的著作、听许多人的讲演。诸位要晓得,不要说是今天的人,即使古人也不例外,历来祖师大德也不例外,总是一个人有一个人说法,一个人有一个修行的门路。诸位要明了一个事实,假如我们一开头听了十个人讲演,换句话就是十条路,十种讲法;我们读十本着作,也是各说各话,这样我们究竟依从哪一个本、依从哪一个人是对?换句话说,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今天费尽了精力,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结果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在此地。

  古人的修学,他一定是依一个老师,所谓是依一家之言,才能成就。那这一个老师是不是专制?决定不专制。老师教学必定要把你诱导到开悟,悟了以后,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可以接触,都可以看、都可以听。到这个时候为什么?你已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所以你尽量去接触,在接触里面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训练你的定力,成就你的三昧;你多看多听,一切明了,成就你的智慧。换句话,到那个时候不是一无所从了,而是如如不动,智能增长。你看看这是大大的不一样!古人的起步正确,我们现在的起步错误了。

  说到这个地方,我自己学佛的确沾了一点师承的边缘,所以我有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我学佛指导的老师只有一个人,没有第二个人。初学佛的时候,我接受章嘉大师三年的指导,跟他一个人学。大师圆寂之后,我跟李炳南教授,我跟他学,学了十年,这十年当中也是一个老师。所以我这个佛法得来的有前后两个老师。如果章嘉大师要在世的话,那我始终就是一个老师,诸位要了解这个情形。我所读的经论都是经过老师指点的,或者我自己选择也必须要禀报老师,经过老师同意的,所以这就叫做师承。

  到你在一切境界里面有把握,所谓是不取于相,像此地所讲的无取无舍,就是如如不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博学多闻。在《华严》善财童子是一个榜样。善财的老师是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座下成就了般若三昧,这个时候他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出去参学就是博学多闻,阅藏也是博学多闻。这一个观念我们一定要具有,这是我们学佛的起步,也是佛学成功与否关键的所在。

  在这个地方,大师在一切经里面提示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金刚般若经》。「金刚般若」这个经题是略称,它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纵然是不学佛的人,提到佛教经典,他一定知道有一部《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词也许他不知道,他只晓得有个《金刚经》,《金刚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为什么这一部经在我们中国佛教界名气这么大?这就是五祖与六祖大力提倡的。这部经它的好处是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自古以来就怕麻烦、就怕啰嗦;换句话是,什么叫好文章?字数愈少就是好文章。所以我们中国文章讲求简,要简单、要扼要。虽然简单扼要,但是对于事理又要说得很清楚、要说得很明白,这才是第一流的文章。文章如此,言语也是如此。《金刚经》的翻译的确符合了这个标准,简单扼要、详细明白,全经只有五千多字。这个是六百卷《大般若》当中的一卷,古大德把这一卷抽出来单独流通。而这一部经的确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之所在,所以五祖跟六祖就以这一部经来给我们做印证。就是你已经见性之后,拿这部经来做印证。没有见性的时候,我们读诵这一部经,求明心见性。这个意思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那就是读诵经论的目的是为了见性。换句话说,这个读诵是见性的读诵,而与记忆的读诵是不相干的。世间人读诵其目的是为了记忆,把它念熟、念背,不要忘记,将来以后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世间读书的目的。

  佛法则不然,前面跟诸位说过,在此地不妨再提一提。佛法之读诵就是修戒、定、慧,是三学一次完成。我们读经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妄念,这个就是诸恶莫作。经,尤其是大乘经典,是由佛心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翻译亦然,也不例外,这是善中之善,所以你念经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戒律就圆满了,这个就是修戒律。你要念,念到能够背,诸位要晓得,诵这一字是背诵,看着经本叫读,离开经本叫诵,诵是背诵。如果要一部经能够背诵的话,必须要专心,散乱心决定不能成诵。成诵心一定要专,专心就是修定。可见得持诵的时候,这定有了,戒有了、定有了。这一部经打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一个字也没念错,一句也没念掉,这就是慧。可见得佛法这个持诵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种方式真正是妙极了,有戒、有定、有慧。

  那我们每天来读诵,我们的戒定慧是不是就成就了?诸位要晓得,没成就。但是你天天在修学,修学到相当的程度,『即得见性』。什么时候才叫做相当程度?诸位要知道,所谓相当程度,你要晓得,你修学三学的目标在哪里?修学三学的目标是断贪瞋痴;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你贪瞋痴这三毒烦恼被你读诵经典念断了,就是你三学成就了。三学一成就就见性了。这个法子实在是妙极了。

  从前我们念书,做学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背书,不知道背书的功德利益。刚刚学佛,老师叫我们背诵经典,我们也是最烦,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当你觉悟到这背诵目的,这种修行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