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79|回复: 41

净公上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记二十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记二十二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一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首先我们要把中国的禅宗给诸位做一个简略的介绍,请看字幕。中国的禅宗又叫做心宗,它是从菩提达摩祖师传到我们中国来的。达摩祖师在我们中国名气很大,他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的祖师,在我们中国,「此土」是讲中国,禅宗他算初祖。禅宗的特性是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的宗旨,它的特色。历代相传都称之为禅宗。虽然称禅宗,诸位要晓得,其实它不是五度里面的禅波罗蜜,六度里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中国这个禅宗并不是禅定波罗蜜,它是什么?乃是第六般若波罗蜜,这是大家必须要晓得。从《坛经》六祖大师的开示,我们了解这一宗所修的是般若法门。

  自从释迦牟尼佛所谓拈花微笑,将涅盘妙心付嘱于大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为我们禅宗的第一代,释迦传于迦叶尊者,由迦叶传给阿难,代代相传,到第二十八代传到达摩。达摩到中国来之后,他在中国算是第一代祖师,初祖;达摩传于慧可,这就是中国禅宗第二代的祖师;慧可传于僧璨,这是三祖;僧璨传于道信,道信是四祖;道信大师传给弘忍,忍大师是五祖;弘忍传于惠能,所以惠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也正好符合释迦牟尼佛的预言,就是衣钵传到第六代,在中国传六代,衣从此以后不传了,衣钵不传了,到这为止。从此以后只传法,「法周法界之记」,确实在六祖大师门下开悟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有四十三位之多,这四十三个人各人度化一方,确实有法周法界这种景象显示出来。这能大师为第六代祖。

  「六祖以后又分为五宗」,这就是五个派别,「各立纲要」。这五个派别在我们中国、在日本、韩国、越南都非常的著名,所以称之为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他们各立的宗旨,此地只能够简单的把名词说一说。临济宗建立的是三玄三要,曹洞宗从比喻上说的有五位君臣,沩仰有九十六种圆相,云门则有三句,法眼有所谓六相。「五家门径虽殊」,各人手法不一样,也可以说手段不相同,但是它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剿绝情识」,这都是用比喻上说。换句话说,我们在《金刚经》里面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情识要转变,一定要把它转变为般若智慧,这才能成就。这个地方所谓剿绝情识也就是转识成智,所谓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个剿绝意思是这个。「彻证心源」,彻是彻底证得真心本体,也就是我们讲的真如本性,这是彻证真如本性。「则无有异也」,换句话说,手段尽管不同,功夫、目的是相同的,是没有两样的。

  不但禅家这个五家门庭设施不一样,那我们从这里也就能够联想到,中国大乘佛法的八个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二宗,我们称之为十宗,乃至于我们讲到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说的手段。换句话说,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手段,其目的都是明心见性,其功夫也都是转识成智,这一点希望诸位要了解。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在《楞严》、《圆觉》、《华严》里面去看,哪一个法门不是第一?从来没有看到说某一个法门排列在第二,没有这桩事情。为什么说门门都第一?因为门门皆是剿绝情识,彻证心源,所以门门都是第一。因此我们在法门的选择就不必要用他人的标准。要晓得,一个法门,如果能够适合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的修学环境、适合自己的程度,那我们使用这个法门就会感觉得特别的方便,没有带一丝毫勉强,入道那就容易得多了。

  我们看看自古以来,修学总像有难易的差别,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也必须要把它搞清楚。所以说诸祖言下大悟,这是讲好像他们修学容易,几句话之下他就大彻大悟了。这些都是叫大心凡夫之榜样,他来给我们做样子的,大心凡夫就是菩萨根性的人。那我们要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菩萨根性?这个话不要去请教别人,问问自己心量大不大?如果我们不起心、不动念则已,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绝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来着想,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做破迷开悟的增上缘,这样的人就是大心凡夫,这样的人就叫做菩萨种性。历代祖师所示现的这个样子,我们就可以依照这个榜样来修学。心量小的人要吃亏了,为什么?我们在历史上也看到,所谓尽毕生的智慧能力穷参力究,经年累月,甚至于不顾生命,这样才能够开悟、彻悟,这算是根机比较上要小一些。这特别是从宋元以后,我们在禅宗里面所看到的现象,这个现象非常的普遍。虽然说是根性差一点,但是人家还是悟入了,他根器小,他还是悟入了,诸位要注意这个。

  由此可知,顿教大乘不是不能修、不是不能成就,而成就与否那在个人,这个地方说得很明白。「此宗虽不立阶级」,这是讲禅宗确实没有阶级,「的是顿门,然浅深属人」,有人证得深,有人证得浅,与法没有关系,法是讲的理论方法。换句话说,应用这个理论与方法,那真是各人巧妙不同,所以成就就不一样。或者有人提出疑问,禅宗一直超入,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无生死可断,无涅盘可证,哪有什么深浅差别?这句话把这个疑问给我们解答了。所以它确实是属于顿教法门。一般讲,由于每个人宿根不相同,所以证入就有浅深的差别了。这个话听起来好像也满有道理的,其实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勉励同修们,如果我们宿根是定性的,是一成不能改变的,那么诸位想想,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几时才能成就?所以这个说法虽然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是不尽然的。

  我觉得一个人在这一生修学当中,证入浅深,开悟与否,实在是决定在他的信心。他必须要信如来之诚言,佛的话句句真实没有虚妄,佛不会欺骗我们的;要相信佛所说的法,理论、方法、境界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更要相信指导我们自己修学的老师。这个话归结起来说就是信三宝,佛是佛宝,法是法宝,指导我们的老师是僧宝。所以佛法的修学,所谓宿世善根深厚与否,就在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仰三宝而没有怀疑,这叫做善根。除此之外,还要具足一个条件,那就是精进。果然能够深信三宝,又精进而不懈怠,这一生必定悟入。这个悟入的早晚、悟入的浅深,与你的信心、与你的精进、与你的心量成正比例。诸位果然能够相信我这几句话,那你就是善根深厚的大心凡夫,你就是乘愿再来人。不可以妄自菲薄,必须要依照这个理论方法精进不懈怠的去修学。这是我个人三十多年修学的一点心得,也是经验的看法,我相信对大家是有一点帮助的。再看古人修学,确实可以说真参实悟,到今日之下修学就没有古人那样的精纯。

  可是其它宗,这个他宗特别是讲教下的,像天台依《法华经》建立的教义,建立的修行理论方法与境界;贤首宗依《华严经》而建立的;法相宗有六经十一论做依据,建立它的教学理论方法境界。所以「规矩准绳,不容假借」,换句话说,不容易离开轨道,它本身有一个轨道,循着这个轨道去走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本宗它的情形比较上特殊了,「绝迹空行,莫可捉摸」,特别是讲顿教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它的宗旨是建立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古人说「绝迹空行」,迹是讲迹相,本宗的宗旨就是离相,正如同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我们要明了的。于是到了晚近,一些聪明人怕学教,教的经论太多了,浩如烟海,怕麻烦。好,怕麻烦来参禅,学他的模样,学外表,装模作样。这是聪明的人学它的语录、学它的言语,所谓是口头禅;笨一点的人就学它的模样,装模作样,这是宗门的病态,我们也要晓得。「黠者」,是聪明人,「窃言句而转换之」,口头禅一类的;粗鲁的人装模作样,「仿其规模」,勉强的来效法。这两种都脱离了原理原则,都是盲修瞎练,不会有成就的。真正发大心修菩萨道普度众生的再来菩萨,我在此地殷切的期望,将来有一天能够将宗门的风气再振兴、再光大,普遍的弘扬,利益一切众生。禅宗简单就介绍到此地。

  讲经,依照规矩总得先介绍经题,或者是先谈经中的玄义,我们今天把这些都省略掉了,可是经题一定要给诸位说明的。本经的经题是《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而我们所采用的本子是选择《普慧大藏经》所编印的曹溪原本。这个本子是相当珍贵的版本,我们依照这个版本来研究。这个本子流通不太广泛,所以有许多的佛门同修都未曾见到过这个版本。我们有这样殊胜的因缘看到这么好的经本,在华藏图书馆成立的时候,我们特别将这个本子在此地翻印流通,供养大众,初版很快的就赠送完了。同时在图书馆,我们也很详细的讲过一遍,一共费了一百多个小时,总共是讲了九十四次,每一次是一个半小时,将这部经讲圆满,这也是很难得的机缘。录像我们受时间的限制,当然不能够像那样详细的跟诸位介绍,但是经中的要义、精华是一定不会缺少的。

  我们现在看经题。「六祖」这个「六」是第六代,前面说过,这在中国算起,从达摩祖师是初祖,六传到惠能大师,我们称之为六祖。现在我们先要问,「祖」,他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称祖?宗门里头的解释,就是禅宗解释,「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为祖」。实在讲「祖」这一字,在我们中国实在是很普遍,佛门里面每个宗派,凡是创立宗派的人都称祖师。像华严宗,也就是贤首宗,杜顺和尚建立的,所以他是华严宗的初祖。杜顺传给云华,云华传贤首,贤首实在是华严宗的第三代祖师,而我们称之为贤首宗,是对他特别尊敬,因为华严教义的确在贤首大师的会下才真正建立。贤首传于清凉,清凉传于宗密。这是讲的华严宗的历代祖师,其它各宗莫不如是。

  佛法里面祖师的承传,唯一例外的就是净土宗。净土宗祖师的来源,他不是代代相传的,而是什么?是大家公认的,好像是一种推选,推举出来的,大家公认的,不是一代一代相传的。譬如我们称近代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师,他可不是上面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是所谓一般人公认的。他在这个时代对于净土宗,无论在个人的修学、在弘扬宣传上,足够当得起一代祖师的称呼,这是唯一不相同的。佛教之外,像道家、儒家也称祖师的。不过在儒家多半称为宗师,而俗称之为祖师。这是称祖师这个定义,它是非常的广泛。可是在佛门里面,刚才我们引用这句话,是达摩祖师说的,这就是禅宗称祖师的标准。也可以引申用于中国的大乘各个宗派,真正称祖师一定要具备这个条件。明佛心宗是大彻大悟,而行解相应这是契入,我们所讲的有修有证。不仅是大彻大悟,而且是有修有证,才当得起祖师的称呼。

  其次再讲「大师」,大师的确不是普通人随便可以称的。到后世,佛门里面有所谓尊敬的称呼,对于某一些有道德、有声望的出家人,我们称他作大师,这是对他一种敬称,实际上是不可以的。因为大师是如来的称号,是佛的十号之一,凡夫称大师未免过分了。大师,「天人之师,佛十号之一」,一般人怎么能当得起?菩萨称大士,不称大师。中国人习惯都晓得,观世音大士,观音大士,不称观音大师。观音是等觉菩萨都不敢称大师,一个凡夫人称大师,那他见了观世音菩萨怎么办,他自己好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这一个称号不是随便称的。还有一个意思是,「大师者,群生之楷范也」,楷模、模范。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这个群生是六道众生,人道之外有天道,天有二十八层天,你能不能做他的模范,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为群生之表率?所以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这个地方我们称六祖为大师,这过不过分?给诸位说,不过分。为什么?根据这个定义,六祖可以称大师。

  此地我们必须要多说几句。因为成佛,你看经论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我们一般讲成佛,在圆教里面说,初住以上的菩萨就可以称佛。在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给我们所讲的,佛有四十一位,那就是从圆教初住到等觉,叫分证佛,可以称大师。禅宗里面大彻大悟当然是分证佛位,所以可以称大师。在净土宗里面,凡是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也是分证位了,跟禅宗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一样的地位。所以证得事一心不乱,可以称菩萨,不能称大师,证到理一心不乱则可以称为大师。但是在中国,习惯上这些净土宗的祖师都称大师,这是一种习惯的称呼。可是我们要晓得,真正的标准是要明心见性,是要证得理一心不乱。这是讲到大师两个字。

  下面我们再看「法宝」,简单的说,「至理可尊,名曰法宝」。理到了极处了,再没有比这个高的了,为九法界一切众生为尊的,可尊可贵,这个才称之为法宝。不但是天人尊重,连等觉菩萨也同样的尊重它,尊重这个理论、方法,这种理论与方法这就称之为法宝。第四讲「坛」。坛,原本是一个坛场,所以坛在古时候是筑土为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土台,把土垫高,垫成一个台阶,但这个台上并没有什么建筑物,把它垫高就是了,所以称之为坛。这个是讲的处所。在此地是引申为「菩提道场」的意思,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菩提道场就是大觉彻悟的道场。

  「经」这个字是通题,与前面七个字,「六祖大师法宝坛」,这七个字那是别题,专门这部经上才用得上的。「经」这一字是通题,通于一切经,凡是佛所说的都叫它做经。本经并不是佛说,严格的来讲是六祖大师的语录,我们讲禅宗语录,它是语录的一种。而后世人尊之称经,也有它的道理,因为它是中国禅宗最高的指导原则。前面我们讲,在中国禅宗六祖之后,分成五个大的派别,五个大的派别都以六祖大师的语录为修学的依据。虽然他们的手法不一样,所依据的原理原则是相同的。因此称六祖大师的语录尊之为经典也不为过,这是属于尊称。在中国世间法里面,像儒家有十三经之称,有五经、六经、九经、十三经之称。道教里面,有将《老子》称之为《道德经》,《庄子》称之为《南华经》,像这一类的也非常之多。所以六祖大师的语录称之为经当然不足为怪,也是正常的现象。

  这个字要是在梵语里面称之为修多罗,里面的含义很多,通常则以「贯、摄、常、法」这四个字来解释。因为这四个字的意思,的确可以诠释一切经的通题。这四个字我们简单的写在此地给诸位做一个参考。所谓「贯」,「贯穿所应说义」,这个义就是义理,就是它应该所说的这些道理。讲解的时候用言语贯穿,就是把它说得很清楚,有条理、有层次、有程序,所谓是有条不紊,在文字上就是有章法结构,将这个理论方法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让我们一听就能够明了,这是贯的意思。所谓「摄」,是说它的作用,它能够「摄持所化众生」;换句话说,众生听了这个道理之后,明白这个方法之后,能够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以这种理论方法来印证自己所修行的境界,这就是摄的意思。

  所谓「常」,我们世间一般讲真理,真理怎么样?不变的,就是「三世不易」,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永远不会改变的,它这个理论方法境界超越时间,这叫常。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才是真正可尊可贵。「法」,特别指方法,这一种方法、这一种轨则是「十界同遵」。这个十界也可以讲为十方,如果讲十法界也能够讲得通。十法界也许诸位怀疑,十法界有佛法界,佛还要遵?佛要遵,正所谓是佛佛道同,所以是十界同遵。可见得这个法不是一个普通的方法,这个法就是经典。这是通题里面所含的四个意思。

  再说本经称之为《法宝坛经》,这四个字是六祖大师自己立的题,并不是后人将这些语录集结起来,给它题的这个名称,而是六祖大师在世的时候,自己将他这个语录称之为《法宝坛经》,这在《坛经》里面将来我们会读到。六祖大师二十四岁传衣,就是接受五祖的衣钵,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出家,将来在经文里面我们可以能看到他这一段的历史叙述,他是三十九岁才出家。传衣之后一直就是避难,在猎人队里面十五年。这里头用意非常之深,我们在经文里头都给诸位提出来讨论。一直到三十九岁机缘成熟了,示现出家相,以后一直在曹溪说法三十七年。这部《坛经》就是他老人家三十七年所说的精义、所讲的义趣,由他的学生弟子们节录下来,分门别类编缉成为这部经典。「《坛经》开顿教法门」,这是在中国禅宗里头有顿、渐两大派,渐教是由神秀大师做代表,顿教则是由六祖为代表。而六祖的指导原则就是这部《坛经》,所以是后来「五宗所自出」,像临济、曹洞,这个五家都是从《坛经》里面开出来的。故祖之心髓也,这是佛祖,是诸佛祖师之心髓,因此我们要特别的重视它,决定不能够疏忽。

  在讲到经文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将这部经的大意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使大家在没有听讲经之前,先对于本经的内容有一个概略的认识,这也能够提起听经研修的兴趣,在讲席来说也是不可少的一个科目。下面我们就跟诸位简介内容。本经的内容可以从品目当中来看。本经一共分为十章,这十章与一般流通本里面品目不太相同。刚才说过,祖师二十四岁接受五祖的衣钵,三十九岁出家受戒,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学生们记录下来。《坛经》经文本身有明文记载,六祖圆寂之前,指示学生法海等说,「我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这些语录在当时就已经抄录流通了,流通的这些语录应当给它题一个名称,就叫做《法宝坛经》,你们大家要守护,要把它代代流传出去,利益大众。所以我们晓得这个经题确实是六祖大师自己所建立的。曹溪原本章目几乎与正统本完全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统本分全经为九章,曹溪本多了一章,就是多了最后这个付嘱流通第十,多了这么一章。

  这个品目我们写在此地。这个「内容简介」,「本经共分十章,目次如下。悟法传衣第一,释功德净土第二」,释是解释,「定慧一体第三,教授坐禅第四,传香忏悔第五,参请机缘第六,南顿北渐第七,唐朝征诏第八,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我们现在按照这个顺序,将内容简单介绍给诸位。先说第一「悟法传衣」。悟是开悟,法是什么?我们就本经所讲的,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正因为悟入实相般若,本经在前面跟诸位介绍了,实在它是讲六度里头般若波罗蜜多。在《般若经》里面常说,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由此可知,悟法就是悟入实相般若。正因为悟入实相般若,所以他才具足了祖师的资格了,也就是前面讲的具足了祖的条件了,五祖弘忍大师才将衣钵传授给他,告诉他,你可以做禅宗第六代的祖师了。将来我们在经本里面可以看到,当时五祖会下有一千多人,为什么五祖不把衣钵传给别人?那是别的人没有悟入实相般若,也就是说没有证实相般若,在他会下证实相般若的只有惠能大师一个人,这才将衣钵在没有选择之下传授给他。

  流通本第一品是行由品第一,第二品则是般若品第二,其实一般流通本将这一章经文把它割裂为两品是错误的。我们读曹溪原本才能看到,前后经文确实是一气呵成,因为这一章正是大师最初于大梵寺一天所讲开示完整的记录,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这一次的开示,说明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证得实相般若,是他自己亲身来给我们作证。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无上法门,以及六祖大师他自己修学得法的经过。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一章里面,就是第一章,在这一章里面,看出他老人家三转珐輪。这里面有做证转,就是自己现身说法,他是怎样修学、怎么样证得的。他既然能够证得,当然我们也能够证得。所以这一章是一次说法最完整的记录,非常珍贵、非常难得。我们读了如见六祖大师的本人,就好像参加了六祖大师这一次的讲席。

  在这一章的末后有无相颂十五首,这个十五首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顿教修学法门的心传,我们应当记取,也就是说它特别重要。对修学人来讲,如果不能够背诵全经,这十五首偈颂一共六十句,每首四句,是一定要背过才好。为什么?《般若经》不是常讲,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我们要是不记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又怎么能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所以必须要能够记诵,要记住,要能够背得。日常生活当中,或是顺境、或是逆境,自己在迷的时候,一念这个偈子,马上就把境界转过来了,这叫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观照功深,就有力量了;换句话说,就有力量证入实相般若。

  第二章是解释功德净土,这第二章。这一章「释功德净土第二」,这第二章,在一般流通本里面把它改作「疑问品第三」。这一章的内容很重要,尤其是对现在佛门四众同修来说。由于我们社会繁荣,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本省各地大小寺庙林立,而且都建筑得富丽堂皇,好像都在比赛,自己都以为功德很大,盖庙的功德大了,大家都在比赛。我这个寺庙比你盖得庄严、比你盖得大、比你盖得富丽,那么我的功德就比你大了,自以为功德很大。六祖大师在这一章里面给我们开示功德的定义,而且指导我们要舍有为的功德,修自性功德,这个开示实在是稀有。

  如果说建庙有功德,诸位想想,也是本经所引用的,梁武帝在当年他做皇帝执政的时候,以他的权力为佛门里面建了许多的寺庙。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任何一座建筑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比的。梁武帝当年问达摩祖师,我的功德有多大?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梁武帝一生盖了四百八十所大的寺院,都没有功德,你今天盖这个小庙那又有什么功德?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那所作所为的是人天有漏福报,不是功德。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定慧。诸位想想看,你建再多的寺庙,与你自己的定、与你自己的慧,的确没有交涉。这是我们对功德福德、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六祖大师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破除我们的疑惑,破除我们错误的见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净土的问答,读了《坛经》的人免不了产生疑惑。莲池大师跟我们解释得很明白,六祖所接引的都是上上根人,所以他的教学对象是以上上根人为主。故说上上,一乘大法,直接教人取寂光净土、取实报净土,而舍方便土、同居土,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绝不是破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读这一章经,千万不可以错会了祖师的意思。本经从这一章以下,都是门人总集祖师三十七年教学法语,分类攒积而成的,不是一次所说的。第一章是一次所说的,这以后就是三十七年编辑而成的了。

  第三是「定慧一体」,这个排列在第三章。这一章在流通本里面改作「定慧品第四」,文字也有一点出入。这一章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心传根本。经文上有一句话说,「大师示众云」,开示大众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有这么一句经文。一体正是不二法门,此地的题目是定慧一体,这才是真正不二法门,是本性顿教。所以在禅学,禅的修学来说,这一章非常重要。

  下面一章是「教授坐禅第四」,可见得前面这一章是讲理论,后面这一章是讲方法,教我们怎样去坐禅,教授坐禅,前一章是讲理,这是讲方法。理论最高指导原则着重在一体,方法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这两章是理论与方法最重要的,决定不能够轻易的看过。所以这一章是宗门修行方法的总纲领,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不但参禅的人要明了、要遵守,就是念佛人也不能例外,也应该记取。为什么?因为它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应当遵守这一个原理原则。念佛人要能够把握了这个原理原则,才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才能够往生实报庄严土,这就是上上禅。华严要想入一真法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得要以这个为修行的总纲领。这都是从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上说,定慧一体是原理,教授坐禅是原则、是方法。

  下面这一章,这就是次第了。我们初学,好,我们遵守这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从哪里下手?大师非常慈悲,教我们初学人下手的方法。换句话说,这样我们初学人那才能沾到光,有了入手之处了。这一章流通本里面改作「忏悔品第六」,这一章就是讲见性成佛,这是禅宗。如果要以贤首宗的看法,那就是讲的证入一真法界;要以念佛人来看,这一章就是讲如何念得理一心不乱,与我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这里面,就是这一章,分为五个大段。第一段里面是传香,传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以及无相忏悔,灭三世罪,得三业清净;第二段里面教我们发四弘誓愿;第三段是教我们无相三皈;第四段开示一体三身自性佛,目的是要我们悟入;末后是说无相颂,有五首,目的在灭除我们多生多劫所造的罪障,罪障消除就是见性成佛。将来在经文里面,我们在这一章用比喻来给诸位说明,从初发心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修学的层次、方法。如果我们懂得这个层次与方法,确实人人可行、人人可修、人人得悟、人人得证;换句话说,修行成佛,人人都有希望。

  实在说,重要的开示到这一章都讲完了,下面这一章,这是举出那些明心见性的人来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示范,就像《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表演一番给我们看。所以《坛经》这一章就是表演,等于《华严经》里面五十三参,等于《楞严经》里面的二十五圆通章,都是示现做榜样给我们看,教我们如何修行证入。这是参请机缘章,顺序排在第六,「参请机缘第六」。在一般流通本,这一章把它改作「机缘品第七」。这一章一共是列举十三位门人,就是六祖大师的学生,举了十三个人,他们请益的机缘来给我们做教学修行的榜样。这些人都是具足修学的示范作用,《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也是如此,凡是大乘了义完整的经典几乎都有这样的经文。像《圆觉经》里面二十五轮的修学法,十二位菩萨,《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章,都是同样的意思。从这些地方我们真正能够看出,佛法的教学,止于至善的教学,慈悲到了极处。

  在这一章里面我们看到祖师教学、点化、说法、利生之大。像法达禅师在《法华经》里面开悟,智通禅师在《楞伽经》开悟,志道、志彻、无尽藏比丘尼,他们在《大涅盘经》中开悟。在这些地方,我们见到六祖大师善巧微妙的指导,使学生在几句话的当中,真是所谓「言下大悟」。这是依教读诵的榜样。像青原的「不落阶级」,南岳的「修证不无,染污不得」,永嘉大师的「一宿觉」,在这些地方我们见到祖师指点其悟入不二、亲证无生的善巧方便,这一些是真修行的典型。我们从这一章里面可以见到古大德,无论是解门或者是行门,无不是以悟入为宗,这点我们应当要注意。

  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常常说我们学佛有两个目标,有的时候我说三个目标。说两个目标,第一个就是近目标,是要开悟;第二个是远目标,是要证果,这是学佛应当要认识的两个目标。说三个目标,第一个是要建立信心,正如同大经大论所说,「信为道元功德母」,第一就是要建立我们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与诸佛、与一切众生共一个体性,相信自己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换句话说,相信自己般若本有,无明本无,相信自己这一生依照佛陀的理论与方法来修学,决定可以断烦恼、可以了生死、可以证大菩提涅盘。如果我们把这个信心建立了,这是学佛的本钱具足了,所以这是最初的一个目标。我们讲经说法为什么?就是帮助大家建立这种自信心。后面两个目标那要靠自己努力了,一半是老师的教导,一半要靠自己的努力,你才能够开悟、才能够证果。除这三桩事情,建立信心、开悟、证果,其它的都不是修学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下面这几章可以把它当作佛教史来看了,读史重要的是要长见识,对我们修学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南顿北渐第七」,就是禅宗里头分顿、渐,从这时候分起的,所以可以把它当作禅宗史来看。南宗是以惠能大师为代表,所传的教,宗旨是以顿悟、顿修、顿证,以这个为宗旨;北宗是以神秀大师为代表,他所接引的是大乘人,是渐修、渐悟、渐证。在前面这两首偈子里头,也就是把宗旨确定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北宗的宗旨;南宗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南北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唐朝征诏第八」,这一章祖师现身说法,给修行人建立一个榜样,那就是远离名闻利养。世间人求取名利,功名富贵,情有可原。出家人如果还要交结这些贵官豪富,求名逐利,那就大大的错了,这是障道的因缘。在过去帝王的时代,如果一个人被皇帝召见,诸位想想那是多么的光荣。没有办法蒙帝王召见,也得动动脑筋想想方法,如何疏通疏通叫皇帝知道我,能召见我,封我做个国师,这是一等的荣耀。世间法如是,佛法呢?佛法,你这个起心动念了,你已经迷失了你的本性了,你没有法子超越生死轮回,就大错特错了。祖师在这个地方表演给我们看的,朝廷,皇帝派了使节来宣召,六祖什么态度?不去,不奉召。他不奉召又违抗圣旨,这个罪名又担不起,于是怎么样?假装病,身体不好,道路这么远,实在是没有办法,受不了这个辛苦,说是老弱多病。皇帝晓不晓得?晓得。皇帝多聪明,知道他不愿意奉召,于是皇帝对他更尊敬。

  所以这一章经文能够发人深省,祖师做了一个出家人,出家人就应该远离名闻利养,守出家人的本分,他老人家做一个模范的出家人,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所以这一章史实是他老人家身教,就是现身说法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流通本里头也把这一章改成为叫「护法品」,这护法两个字很有道理。因为六祖大师这个示现就是护法,护自己的清净心,护自己的平等心,护自己的大慈悲心,不染世间名闻利养,所以特别值得我们反省。如果我们今天在这里弘扬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要想世间人都知道自己,都来礼请、都来供养,那就坏了。你从此以后就堕落了,必然是愈迷愈深,愈堕愈苦。所以你要是不能够提高警觉,那就害自己了。

  底下两章,「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在流通本是把这两章合成一章,改作「付嘱流通」,这两章合成一章,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因为法门对示这一章是六祖大师教授学生们说法的原则,这样说法才不失本宗宗旨的典范。我们在这一章经文里面,的确会叫我们开悟,觉悟诸佛菩萨说法实在是不寻常,实在是了不起。因为三科对十八界,以十八正除十八邪,三十六对天然佛法。但是大法不可以轻慢心求,必须要至诚感通,因为此经不属于文字,而是佛心祖意,我们要体会到这一层。将来到经文里面我再细细跟诸位来分析、来说明。这一章义趣无穷,明白了以后才可以说有资格读佛经。如果这一章的旨趣不明,换句话说,虽然认识字,没有资格读佛经。正如同大经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个道理就是在这一章里面。付嘱流通记载祖师付嘱传法的事迹,很详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将内容概要简单介绍到此地,下一次我们就讲到本经的经文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二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请看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这是这一章里面的第一段。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将这一章,既然是在大梵寺一日完整的开示,也是最完整的一次记录,我们把它分成三十三段,这也是便利来介绍这一次开示的大意。请看字幕上,第一段,这三十三段我们是这样子标示的,这是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我刚才所念的这一段文,我把它定一个小题目,一个小标题,叫「法会因由」。

  这里面的『时』,亦同一般经典里面所讲的时成就,一般经我们一展开,「如是我闻,一时」,这是时成就。这个「时」是确定的时间,这是六祖大师自广州法性寺到宝林寺这个时候。这是什么时候?这是唐高宗仪凤,仪凤是年号,仪凤二年,公元六百七十七年,六祖四十岁。诸位这个地方要记住,六祖出家是三十九岁出家的,出家就是在法性寺。法性寺这个地方就是印宗法师弘法的道场,他在这里剃度受戒出家。到第二年他就到宝林了,到宝林之后一直就没有离开宝林,所以说归宝林。这个时候六祖四十岁,二月八日归宝林,在大梵寺讲经就在这个时候。宝林寺就是现在广东曲江曹溪南华寺,现在这个寺庙还是很完整的保存在。『韶州』,唐朝的「韶州」,我们习惯也称之为韶关,就是现在的广东曲江县。大梵寺是唐朝开元二年建造的,当时就称开元寺。诸位要是熟悉历史就会知道这个事情,就是开元年间朝廷里面有一个命令,凡是在各个地区,朝廷命令来建寺院,所建的寺院统统叫开元寺,开元年间所造的叫开元寺。以后又改名叫大梵寺,也有称作报恩光孝寺,这一座寺院现在还存在。

  『开缘』说法,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开启众生闻法得度的因缘,就叫做「开缘」说法。这一次『韦刺史』这一些大众们,请六祖大师开示的主题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请六祖大师主要是讲解这个法门。这句话是印度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摩诃」翻作大,「般若」翻作智慧,「波罗蜜」翻作到彼岸,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个翻法我们听起来不太习惯,怎么叫大智慧到彼岸?换成我们中国一般习惯的讲法,就是最极圆满究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所谓是到家了,智慧到家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圆满了、更究竟了,最极圆满究竟的智慧,我们这个说法大家就很容易懂得了。

  『儒宗』是讲儒家的宗师。所谓宗师跟我们佛门里面所讲的祖师有同样的地位,儒家很少称祖师,他们称宗师,等于佛教里面的祖师,在儒家这地位非常高的。『学士』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学者,有学问、有道德,但是他没有主持教化一方,如果是主持教化一方就称之为宗师了。『道』,这是讲道士,道教的,犹今之宗教界人士,这一点请诸位特别要留意。我们在这一次法会当中,所看到这个阵容,就是参加与会的大众,并不是完全都是佛教徒,这一点请诸位要特别注意,里面有儒家的宗师学者、有道教的道士、有许多宗教界的人士来参加。

  讲佛法、讲佛家的经典,为什么其它宗教、世间这些学者也来参加?这一点在今日我们必须要向诸位声明,那就是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了一篇讲演,题目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一篇讲演曾经轰动一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憾。许多人就来讨论,佛教究竟是不是宗教、是不是哲学?我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对于这一层也有相当程度的体认。我在学佛出家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我是在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去讲经,在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有一个小册子,这一本小册子里面包含了两篇文章,就是欧阳大师的著作,他的讲演。第一篇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第二篇就是「以俗说真之佛法」。我觉得这两篇讲演非常之好,也非常的重要。这个东西我看到得很晚,读了之后,感觉得欧阳先生跟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我自己非常的安慰。

  我在民国五十六年,到台北来讲经。那个时候辅仁大学大千学社刚刚成立不久,有一些同学来请我到他们学校里面去做一次讲演。去之前同学们告诉我,他说,法师,今天的讲演有十几位神父参加,希望讲完之后能够留半个小时,他们有一些问题要发问。我就同意了。当我走进讲堂,果然不错,大概总有十几二十位神父,里面还有两位外国神父,我相信他的国语一定讲得很标准。我看到这些人在座,正好就像六祖大师这种状况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讲席里面有佛教徒,也有几位出家人跟着我一道去听,有在家信徒、有学生,也有外教的宗教徒,我非常欢喜。我在讲演的时候特别提出来,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我提出这个名词,是在我一出家的时候,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来,这是民国四十八年的事情。我四十八年出家,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一篇报告,希望佛教会能够将佛教证明为佛陀教育。当时佛教会对于我这个提案也非常的热烈,曾经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讨论这个事情,也邀请我参加,但是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因为一般的世间人提到佛教总认为是迷信,或者认为这是宗教。如果我们把佛教看成了宗教,那你这是一开头就错了,那真是一错到底了。佛教确实跟我们孔子公一样,孔子的教育是儒家的教育,或者是孔子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说宗教,我们可以说,信不信都没有关系。信仰宗教,有的人说很好,有点精神安慰;不信宗教,人家也觉得你很清高。但是如果说是教育,那就不能不接受了。如果一个人说,我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说不出口;我不信宗教,这个话可以说得出口。由此可知,如果要佛法普遍的弘扬,决定不能把佛法看作是宗教。所以我一出家的时候就抱着这样一个宗旨,为佛法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于是我就告诉那些神父们,我劝他们皈依三宝,劝他们认真的来学佛。我举一个比喻说,我说你们皈依三宝认真来学佛,与你们信教没有冲突。为什么没有冲突?像辅仁大学,这是他们教会办的,这些学生在家里面,我们问问他有没有父母?他有父母,他不是孤儿,他家庭里有父母。送到学校里来念书,学校有老师,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你们诸位信仰天主教,我对你们非常尊敬,你们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的儿女,我问一问,要不要受教育?如果他要不受教育,那上帝说,我这个小孩都没有受过教育,上帝这个话也说不出口,说出来也难为情!受教育,世出世间智慧学问道德最高的,释迦牟尼佛,如果你要皈依三宝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一定很欢喜,我的儿女了不起,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也高兴、也欢喜,哪里有冲突?

  绝对不会说,你皈依三宝学佛了,你是背叛了你们的宗教,如果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看错了。你信仰这个宗教,如果舍弃了再信仰别的宗教,那你是叛教。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所以你来接受这个教育,皈依三宝是拜老师,你既然上学了,当然要拜老师,所以说是绝无冲突。这是为上帝争光,是光大门楣。我这么一说一解释,这些神父们听了都笑起来了。我讲完之后留了半个小时,请他们来提出问题,结果没有人发问。既然没有人发问,我就多说一点。最后我离开学校,同学们说的,他们听了都很欢喜。我说怎么没有问题了?好像不知道怎么的他不问了,问题他不问了。

  所以这是我们在今日之下,最重要的无过于为佛教正名。佛教本身称宗教,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佛门里头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教的意思与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宗教,这个意义不相同,定义不相同。佛门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是指宗门,专门是指禅宗的;讲教是指禅宗以外,像大乘佛法一共有八个宗派,禅宗之外,其余的七个宗派称之为教下。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跟诸位提到过。教下就是依据某一部,或者是某几部经论,理论方法来修持,这叫教下;宗门就是专指达摩祖师传过来的,这个代代相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之为顿教,所以这个称之为宗门。换句话说,单提宗旨,直截了当。佛教里头讲宗门教下,把「门」与「下」舍掉,简称为宗教。所以不同于我们世间一般的宗教,这个在定义上统统不相符合。诸位如果要详细的辨别,请看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写得很详细,不必我在此地再啰嗦了。特别要紧的,他这个题目里头,是「而为今时所必需」。我们读了他这一篇讲演词,深深觉得欧阳先生所说这个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看六祖大师这个法会里面,可见得这个里面没有宗教的色彩,完全是一种学术的讲座。正因为它是学术讲座,而且是最高等的学术讲座,儒家的宗师、道教里面的这些道士、宗教界的人士,大家都欢喜来参加,来向大师请教。所以一共有僧俗一千多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这个法会是多么的殊胜、多么的庄严,这个能够看到佛法的正法道场,应当是如是的。所以学佛的人,自己一定是一个觉悟的人。觉悟的人是以平等心、以恭敬心来看一切众生。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怎么能够不加以礼敬?世出世间,真正平等在佛法,也就是说真正的平等是在觉悟。不觉悟,口里面有平等,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平等。这一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这是本经的序分,也就是发起。

  下面第二段,第二段非常重要了,可以说不但是这一次讲演开示的总纲领,「总示法要」,因为大家是「愿闻法要」,祖师(六祖)就先把这个法要提纲挈领给我们表示出来,整个的经典就是讲的这几句。不但整个经典,我们也可以说千经万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众生所讲的一切经论,都出不了这个纲要;换句话说,都出不了这个题目,都在这个题目里面做文章。我们把这一段经文念一念,经文不多: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到这个地方就是一段,这是第二段,文字很少。刚才讲了这是全经的纲要,也是这一次讲演的题目,所以这一段我们要特别的重视。不但《坛经》里面,整部《坛经》就是解释这几句话,刚才说过了,千经万论、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典都超不出这四句。我们在此地来跟诸位解释。

  第一,『菩提自性』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佛。像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要把它搞清楚。这个说法,诸位从经本里面也能够看到祖师说法的善巧。他叫着大众,称『善知识』,这句话是对听众的敬称,很尊敬的称词。佛在世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讲经法会当中都常用这种字样,我们在经本常常看到,佛称为的善男子、善女人。称「善知识」那就是更尊敬了。这个「善」是善知善觉,善是一种善巧。换句话说,必须要用一心,要用清净心,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够善知善了。如果我们还用分别心,虽然有知,这不善了。这个意思我留在底下给诸位来说明,那就是觉与迷的辨别了。善知是觉,不善则是迷,虽然是知也不是觉。觉就是佛,不觉是凡夫。大众虽然还在凡夫位,祖师这样称呼,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希望与会大众能够直下承当;第二个意思是鼓励的意思,祖师都称我们作善知识了,善知识一般是菩萨了,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在菩萨道里面万万不可以退转,我们要努力,不辜负大师对我的期望。所以这一句善知识里头有两重意思在里面。

  说法的技巧,你看一开头题目标出来了,叫你『总净心念』。这个「总」,总而言之,这个事情要「净心」;换句话说,一定要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什么?就是一心,要用这个。「念」什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最极圆满究竟的大智慧。学佛就是学这个,开悟也是悟这个,成佛亦是成这个。诸位想想,这是宗教吗?凡是宗教都是要信赖神,信赖有外界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主宰宇宙、主宰自己,我们要依靠他,这是宗教里头唯一的要素。这种现象在佛法里头看不到。佛法里面求的是什么?求的是自己要信赖自己的智慧,最极究竟圆满的智慧是自家的智慧,不是别人的,佛法是信自己不是信别人。佛菩萨是先知先觉,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在佛门里面这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初学的人依靠他,他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开悟。真正开悟是自己。真正开悟,说老实话,他帮不上忙的,他只能说把他开悟的情形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一个样子。我们也可以模仿,也可以依照他这个样子自己开悟,自己成就了最极圆满的智慧,那就叫成佛。

  说了这个题目之后,你看『大师良久』,「良久」就是静默下来,不是接着就说,静下来,静下来很久的时间,这就是说法。为什么?前面不是讲「总净心念」,统统静下来这就是总净心念。如果没有这一段静下来的功夫,大家心都定了,听了祖师前面这句话,聚精会神,把一切妄念都舍掉。祖师现在没有说话,静静坐在那个地方,大家期望着他,等待着他,底下说些什么。于是乎他静了,大家心这个时候也都静下来了。静下来之后,下面这个开示是句句具足启发的妙用。像这种说法的方式,从前教学当中是常见的,今日之下就很少见到了。

  我记得我在初学的时候,也就是初初接触佛法,经过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接触佛法才一个月的光景。我第一次去拜访他老人家,我向他请教,我说我发现佛法的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太好了,我说我很喜欢,大师,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就能够入门、入进去?章嘉大师听了我这个发问之后,他就是静坐在那里。因为那天我们一共只有三个人,另外就是介绍我、陪我去的一个人,小会客室里头跟章嘉大师我们三个人。大师仔细的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他老人家一句话都不说。这样看着的时候大概有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就是良久!这是我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他那个样子,坐在那个地方非常的安详,就像是入定了,整个人都入定了,但是就是眼睛没有闭下来,眼睛看着我。我坐在那里也端端正正的眼睛也看着他,也好像整个定下来了。那么长久时间之后,大师就说了,「有」,慢吞吞的说了一个有。有,说了一个有之后,又不是接着马上就说,又停了一小会儿,「看得破,放得下」。

  所以这个良久发生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教学仪式。我毕竟年轻沉不住气,他老人家这六个字说出来之后,「看得破,放得下」,我也听懂了,我于是乎接着就请教他,从什么地方下手?大师大概又静止了有十几分钟,没有前一次那么长,但是也相当长的时间;换句话说,整个气氛就像在禅定之中。然后告诉我,布施。所以这第一次见面印象非常的深刻。从此之后,我每一个星期见他老人家一次,时间大概都是两个小时,都是在很安静的安详静坐的场合之中。纵然大师一句话不说,我们自己感觉得得的利益很多,整个身心都被他的静、定以及他的眼神(那眼神是充满了智慧)所摄受,一句话不说,我们就得很多的受用。

  我们今天在此地看到六祖大师教导也是这个意思,良久这才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自性」就是真性、就是真心,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妄心是剎那生灭。我们现在讲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这种生灭念头是妄心。如果是真心,真心是没有生灭这个现象,这是真心。所以经典里面常说,「常住真心、真如本性」,都是一个意思。常住真心、真如本性是本来清净的。现在有没有染污?没有染污,本来清净。换句话说,你要会用这个心那你就成佛了,就是佛了。像佛在《华严》、《圆觉》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信不信?你不信。你为什么不信?因为你虽然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常住真心,你从来没有用过。你要是一用,立刻就觉悟了,自己原本是个佛。一切众生原本成佛,『直了成佛』,直截了当成佛。这个地方我们要细细的来研究了,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在此地跟诸位说明,菩提自性就是一心。我特别用这个名词,因为我们现在道场修净土的人多,净土也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菩提自性,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成佛之道。可见这个法门的殊胜。

  前面在大意里面跟诸位也提到过,禅与净是一不是二。六祖大师非常慈悲,希望人直接修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直了成佛」。绝不是有门户之见,那要有门户之见,那他是迷不是悟。为什么?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佛与众生都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了,如果说净土宗与禅宗有差别,不一样,诸位想想,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哪里是一心?一心里面不但是禅与净更无别异,佛法与天主教更无别异,佛法与基督教也更无别异,这才是佛,这才是一心所现。凡夫的病,病在哪里?着相外求,麻烦在这个地方。这一着相,向外面去求,不晓得向内去证,他去外求了,迷之转深。外求叫分别执着,这个就所谓是愈迷愈深,大错特错了。不但佛法里面讲一心,儒家也不例外。所以儒者亦云,「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诸位念过四书《中庸》里面所讲的。什么是诚?曾国藩先生在他《求阙斋笔记》里面,将这个诚字下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下得非常恰当,诚,无念。有念头就不诚了。

  所以说诚则灵,世俗常讲的。像画符、念咒,因为画符、念咒多半是与鬼神打交道的,与鬼神通消息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诚。所以画符,你平常这个符要练习得很熟悉,当你在画的时候,这个笔一点下去之后,到一道符画成功,时间虽然短,在这极短的时间当中,一念不生,这个符就灵了。如果你画这道符心里还想别的事情,这个符就不灵了。念咒也是如此,所以诸位晓得这个道理,那个咒为什么要选愈短愈好,为什么?求诚容易。你说念个楞严咒那么长,如果这个咒又不太熟,念的时候又怕忘掉了,还要想,这个怎么会灵?这就不灵了。这个道理诸位要懂。愈是简单的,它时间短,容易做到无念,它才有效果,才会有感应道交。符咒需要诚才有感应,你念经、念佛号统统要诚,不诚就全不灵了。

  在佛法里面我再加上两个字,「无住」,无念、无住就是诚,诚则明矣。可见得这个诚是什么?是定,心在定中,这是诚。定起的作用就放光明。所以这个明是无无明,无明是障碍,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则一切明了。这是定、这是慧,定慧等学。儒家也讲这个基本的原理,佛法比它讲得更透彻,功夫做得比它更深。实在讲,儒家功夫做到极处与佛法有什么两样?这个将来在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会提出来跟诸位来做研究。因此起心动念皆是妄想,即是着相,即是迷失一心本性,换句话就是迷失了菩提自性。这个地方请大家特别注意到,自己常常要勘验自己,我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现在迷失了。怎么迷失?着相了。何以知道我着相?我现在有妄想,我现在起心动念,这个事情就坏了。

  此地还有一桩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必须要跟诸位来做一个研究,就是佛、凡夫、觉、迷,我们如何来辨别,使我们自己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这一点很重要。这个四句我在讲堂里常常跟诸位讲解,我教大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晓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要记住这个。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果然是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得要一切明了,一切通达,这就是觉,这就叫做佛。这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可是如果你确实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可是效果怎么样?是一切不明了,不甚明了,是一切不明了、一切不通达,这是什么?这叫无明。这不是觉、不是佛,无明就是不觉,这是诸位要记住的,你就堕在无明里。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堕在无明里面?人家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是个佛,我也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我为什么是无明?为什么人家一切明了、通达,我为什么一切不明了、不通达?诸位必须要晓得,你这四样都做到了,外境不明了,实际上你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我没有起心动念、我没有分别执着。实在讲是微细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是连你自己也不晓得。我举个比喻说,我不起心了,你起心没有?你起心了,你起了个不起心;我不动念了,你已经动念了,你动了个不动念;我无分别,你已经分别了,你分别无分别;我不执着了,你执着,执着个无执着,对不对?所以你一切不明了,你堕在无明里头。

  跟诸位说,小乘阿罗汉内守幽闲就是说这个。他起心,起了一个不起心;他动念,动了一个不动念;他分别,分别一个无分别;他执着,执着一个无执着。所以这个境界,佛在《楞严》里面说,叫「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极微细的分别,连他自己本人都不晓得,所以他一切不明了。阿罗汉堕在无明坑里头,为什么?不能见性。这个意思诸位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不但不起心,连不起心也不可以;不但不动念,动念要不得,不动念也要不得,动念、不动念都不要,才叫真不动念;分别不可有,无分别也不可有。所谓「二边不立,中道不存」,那就一切明了通达了,这才叫觉,才叫佛,这叫修行人。

  我们再看世间人,世间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好像一切明了,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但是怎么样?邪见,不是正知正见。所以凡夫总是迷,不是堕在无明里头,就堕在邪见里。大概总是小乘人堕在无明,六道凡夫堕在邪见。六道里面高级的六道凡夫,像四禅天的、四空天的,他堕在无明里头。这一点意思很重要,跟诸位辨别什么是觉、什么是迷,什么样子叫佛,什么样子叫凡夫,希望诸位在这个简单表解里面得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把这桩事情把它认识清楚,而后我们的修学就不会迷失方向了,不会把目标给搞错了。这几句话很重要。

  六祖讲「但用此心」,你晓得了,用什么心?用的是「二边不着,中道不存」,这就是用真心,用真心是样样明了。正如同佛在《金刚经》给我们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禅,如如不动是定,这叫真正的修禅定;不取于相是慧,如如不动是福,福慧双修,定慧等运,那怎么不成佛?就是佛。所以叫直了成佛,成佛不难!你不用这个心,你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落在邪见;或者不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落在无明,这就是不善用心,你所用的是妄想心,你没有用本来清净的真心,没有用。本来清净的真心,跟诸位说,是本有的,而分别的妄心是本来无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尤其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六祖告诉我们要用本有的本觉,就是直了成佛,直截了当,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佛;如果你要用本来没有的不觉,妄心,那就叫生死凡夫,佛经里面常称之为「可怜悯者」,就是指这些人。

  我们再看这下面,底下这一段是讲六祖自己叙说他「得法经过」,就是这一段可以说他老人家现身说法。前面讲的这个原理真正是成佛的原理,开悟的原理原则,明心见性,净土人讲修理一心不乱的原理原则。如果诸位在这几句话当中,我们套一句古人说的话,「言下大悟」,那你就成佛作祖了,也用不着六祖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了。得悟,前面是法说,这个做证明,说明他自己怎么开悟的。他自己就是会用这个心,叙说他自己得法的经过,提供我们做一个参考,做个样子给我们看看,这是第三段。我们把这一段的文先念一念: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行』就是行状,『由』是根由。换句话说,他修行得法,也就是证得一心、证得菩提自性,这些事、这些意。这一句话就说明,他要把他自己修行证果这个样子示现出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

  【能严父。】

  『严父』是称父亲,母亲称为慈母。一般总是父亲比较严,母亲比较慈。

  【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

  到这边是一段,这是第三段。这一段里面讲的有很多地方,也就是地理,这一些地理的位置在此地我用个略图把它表示出来,我们先了解这个位置。我们先来解释『范阳』,这是他的祖籍。我们晓得在唐朝,藩镇里面有范阳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只有十个。这个地区范围很大,这是唐朝的郡名,它这个地方包括了现在的北平、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宝坻等县之地,这个范围是相当之大。在唐朝这个时候就叫做范阳郡,节度使所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北平。从前好像是袁了凡曾经做过宝坻县的知县。这是在中国的北方,六祖叙说他的祖籍在「范阳」。『左降』是降级,大概总是得罪了朝庭的这些大官,得罪他们,于是乎他们把他贬,就是把他流放,把他放到岭南去,做一个小小的边方的百姓。

  这个岭南是没有开化的地方,现在的广州东北方,一共有十余县之地,在那个时候称之为岭南,就是五岭之南。新州是现在的广东新兴县,南海是现在的广东的南海县。这个地理地置,我们在这个图里面跟诸位标示出来,大家请看这个图,这是我们将来会讲到的。这个地方这是曲江,南华寺,就是曹溪宝林寺,就在曲江附近大概有五、六十里的地方,曲江下来这里是广州。岭南就是这一块地方,这一块地方有十几个县,这称之为岭南,五岭之南,称为岭南是在这个地方。这个新兴就是新州,他的一家人是从北方,也就是范阳郡流放到岭南新州,流放到这个地方。

  根据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他自己很不幸,父亲当然是贬放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唐朝这个时候,几乎都没有开化,是边疆文化落后的地区。在那个时候大概都是一些罪犯,朝廷里头把他流放到这个地方。凡是得罪朝廷的、得罪朝廷当权派的这些人,几乎都要遭这个难,流放到这个地方。当然是心情也不好,水土也不服,所以没有多久,他父亲死了。死了之后,他家里生活就非常困苦了,由新兴就迁到南海。南海这个地方离广州很近,这是迁移到南海来。在南海这个地方靠卖柴过日子。卖柴是相当辛苦的一个工作,相当辛苦。在现在都市里面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不但在都市里看不到,大概在台湾乡村里面也看不到了,也看不到卖柴的了。我在童年念小学、初中的时候,在大陆上城市里面还看有卖柴的。大概是乡下人,清早起来上山去砍柴火,砍好之后挑到城市里面来卖。柴卖掉了,拿了这个钱,再买一点米、买一点粮食回家过日子,非常的清苦。现在经济繁荣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用瓦斯、用电,不再烧柴了。

  说这个时候有一个客人买了他的柴,买了他的一担柴,就告诉他,叫他送到客店里面去。客人把这个柴收去了,付了他的钱了,他出了这个店家的门。他在出门的时候,就见到有一个客人在念经。惠能大师平素心地就清净,正因为心地清净,所以前面讲「但用此心」,他用清净心。所以他一听,这个客人念《金刚经》,他听的是什么?刚听的就是客人在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这一听就开悟了。《金刚经》我们天天念,常常外面有讲的,你也常听、常念,你为什么不开悟?他是很偶然的听人家这么一念,就开悟了。记住,前面讲「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天天念、天天听,我们用心跟六祖用的不是一个心,所以开不了悟。如果我们也会用常住真心,哪有不开悟的道理?这一点希望我们要好好的记住。

  这个图里面的位置,希望大家要仔细的看看,得有个印象。为什么?到后来,六祖大师逃难的时候,得法之后逃难,隐居在怀、四之间,怀集在什么地方,四会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位置都给诸位标出来了。四会在这个地方,离广州不远,怀集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广东、广西的交界线,此地过去一点点,这边就是广西了,这是广东。香港的位置在这个地方。广九铁路是这样一个弧形,到广州。粤汉铁路从广州到汉口,这一条铁路通过曲江。曲江再过去就是湖南了。所以曲江是广东跟湖南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相当重要,形势很重要,自古以来所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个关口。这一边是岭南,岭南过去这边是江西,这一边是福建,这是香港,诸位晓得,这一边就是中国的南海,东海、南海。这是概略的地理位置图,我们把它记清楚,到后面讲经,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有一个概略的印象了。

  他一听就开悟了,这是非常难得。于是乎祖师就问这个客人,请教你念的是什么经?这时候他是很年轻的,才二十一岁。客人就说,我念的是《金刚经》。《金刚经》在我们中国很出名,佛教的经典很多,但是《金刚经》的知名度最高,没有人不晓得《金刚经》的,一切经里头,《金刚经》知名度摆在第一。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名气,家喻户晓?实在说这是五祖跟六祖提倡的。这部经实在好,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就怕麻烦,最好是很简单。简单怎么样?义理,就是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又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文字又少,我们中国人就欢迎这一类的经典。所以念的人非常多,不但学佛,无论你学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不读《金刚经》的。诸位读了《六祖坛经》,再来读《金刚经》,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程序,以《坛经》做基础,进入到《金刚经》,不难理解经中的义趣。

  祖师又问他了,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这客人好像不是此地人,从哪里来,你每一天在这里受持这经典?客人就说了,我是从蕲州黄梅东禅寺来的。蕲州是现在湖北的地方,诸位请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湖北,现在还叫蕲州。我把这个图也简单的画在这个地方。蕲州,今湖北省蕲州县,在这个地方,靠在长江边上。这是湖北,这个地区是湖北,这边是安徽,这边是江西,三省交界的处所。这个太湖就是安徽的了,这个界线就在此地,九江则是江西了,这个地方这是湖北,所以是三省交界之处。黄梅县在此地。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太湖、蕲州、九江,这是个三角形,它在三角形的当中,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龙湖,大概这边还有一条水路通长江。

  我们就不晓得他离开黄梅的时候,是从这个路线还是从这个路线?我想可能从这个路线,这里因为有一条水,有一条溪。因为他是坐那个小船,五祖送他的时候,可能由这个地方到广济,由广济到九江。因为这个路都不远,所以祖师送他到九江,就是五祖送他,这是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个地理位置图我们也把它记清楚,这是湖北这个地方。他是从东禅寺来的。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方一里。所以我这个图画在这里。江西底下这是庐山,在这个地方。这是黄梅,上面是北方,这是东方,这是南方,这是西方。这西南方一里,就是城外一里,距离城很近,不太远,这个地方有个寺庙,就是东禅寺。弘忍大师,就是五祖,他俗家姓周,他就是黄梅人。『主化』就是主持教化的意思。

  地理位置我们了解之后,我把经文跟诸位消一消。这一座寺院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主持教学的道场。「主化」,这个化的意思很深,教是教学、是教育,教学教育的目的都是在变化气质。我们中国古人常说,读书志在变化气质,这是读圣贤书的目的。读佛书更是如此,接受佛法的教育、接受佛法的教学,目的是要化凡为圣,化愚为智,化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盘,那我们学佛的目标就达到了。所以通常我们讲教化,不说教育。因为教育只是手段,没有目的;说教化,连手段到目的都包括了。五祖大师在那边化导一方,做为这一方的亲教师。『门人一千有余』,诸位要晓得,「门人」就是学生,大师会下的学生有一千多人,这些学生都是常随大师修学的。就像我们佛经里面,六种成就里头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个「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佛的常随众。来来往往来请教的那个人数不定,所以不能够列入。如果说包括每一天都有客人来拜访、都有人来请教,人数不等,这个道场总有二、三千人,所以这流水众,那个人数不少。

  『我到彼中礼拜』,他也有这个因缘,曾经到过黄梅,听过五祖讲经说法,参与过法会,所以到这个地方礼拜。这个「礼拜」就是有皈依的意思,他在那里曾经皈依过五祖,就是拜五祖为老师,在那边学过。『听受此经』,「听」是听讲,「受」是什么?受是接受了。听讲是明理,接受是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行,所以受有受持的意思、有依教奉行的意思在。大师常常劝僧俗,你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如果你要是认真的学佛,要想认真的修行,祖师告诉人,『但持金刚经』,不必麻烦。佛教经论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往往叫人望洋兴叹,这么多的经典,我从哪里入门?

  过去世俗间,人常说,看到《二十五史》,这一部《二十五史》,都不晓得从哪里读起。《二十五史》也不过是两千多卷。佛教的经典差不多是十倍的《二十五史》,我们今天在台湾看到的《中华大藏经》,十倍的《二十五史》,你从哪里下手?祖师给我们指出一条快捷方式,『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这个话说起来是太简单了,不必再搞别的了,只要在这一部经上下功夫,真正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的道理透彻了、明白了,依照这个原理原则来修行。《金刚经》虽然五千言,有如来果地里面的境界,真是理论、方法、境界全都说得明明白白。所以这一部经典只要你能够,这个「持」就是依教奉行,就能够达到见性成佛的效果。见性成佛,教学或者教育的功效达到了究竟圆满,所以说「即自见性,直了成佛」。由此可知这一部经典的重要性,五祖、六祖在世的时候极力提倡,也真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佛法,再好的经论,最契合时人的这些经典,如果没有人提倡、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弘扬,对众生还是没有实际的功德利益。所以古人常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两句话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的今天,又遇到整个世界动乱不安,物质繁荣进步,反显示道德坠落,人心糜烂,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正是像欧阳大师所说的,佛法是今时之必需!挽救这个社会,充实众生的精神生活,解除他们的忧悲苦闷,带给他们真正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除了佛法之外,可以说已经没有东西能够代替了。所以我在此地普遍的劝勉诸位同修,你们今天得到这个影带,看过这个节目,都是佛法有缘之人。不管我们是有没有见过面,没有见过面,我们在电视屏幕画面上也见了面了。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坛经》是六祖大师的开示,依照这个经典来修行、来弘扬、来光大,自利利他,是今日佛门弟子最大的责任。无论什么障碍,只要自己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什么样的魔障也障碍不了。最怕自己着相,着相、心动,那就上了魔的当了,自己心就乱了。

  刚才在表解里头告诉诸位的,我们修的是觉,修的是佛,不要把这个目标失去了。一切的顺逆境界就是我们修行的场所。所以我在讲《华严》的时候,讲清凉大师的开示,这八个字特别提出来,我们前一次也曾经给诸位提到过,「托法进修」,托也就是依的意思,依靠、遵守理论与方法来进修;「依人证入」,世间人,各种性情都不一样,有善有恶、有良有莠,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事环境里面去磨炼,炼什么?炼如如不动,炼不取于相。炼不取于相就是修禅,炼如如不动就是修定。所以禅定是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修的,而不是盘腿面壁,这一点六祖大师在本经「教授坐禅」这一章说得非常详细,这一点我们要晓得,我们要特别记住。

  惠能大师听了客人这一番话之后,诸位要晓得,这个经典里面所记载的都是最简单的、最扼要的,当时谈话哪有那么简单?哪有这么容易那些客人就动了心了,哪有那么简单?必定是他听客人念这个经,念了之后他听了很有味道,他一定把这个经里面的意思讲解给大家听。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这种情形?这些大众听了他讲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必定都吃了一惊,都佩服到五体投地。所以这才与这些客人有缘,当中就有一个客人马上很慷慨的拿了十两银子。你们诸位想,十两银子,他去卖柴,他要卖多少年的柴才能够卖出十两银子?一担柴值几个钱而已,几个铜钱。做小本生意,有个四、五两银子就可以开个小店了,做小本生意。十两银子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你想想看,当时这个客人这么慷慨,拿出这么多钱给他做安家费,劝他到黄梅去礼祖;换句话说,一定是听了他的议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备极赞叹。

  古人对于人才的发掘,对人才的培植、爱护,可以说我们今时之人是比不上的,一经发现马上就大力的支持,劝他去。他一定说,我很困难,我一天不卖柴我的老母生活就成问题。母亲年岁大了,单单有钱养活不行,还要照顾。所以像这些,都不必写在这里,一提到,我们都联想到了。这些人一定答应,你的母亲由我们照顾,由我们来供养,你放心前去就好了,这才叫『宿昔有缘』,这个才叫有缘。他把这钱也就接受了,给母亲安家的费用都预备妥当了,也接受这些人的善意,叫他到黄梅去礼拜五祖。底下一段就是「黄梅礼祖」,第四个大段,第四段,不要说大段小段,本经的第四段,黄梅礼祖。请看经文:

  【能安置母毕。】

  他一定回去之后,把今天所遇到这个事情都告诉他母亲。母亲当然也非常欢喜,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因缘,这么多好人,出钱出力来帮助他、来成全他。所以他把这个事情办妥了,安置妥当了。

  【即便辞亲。】

  向他老母拜别。

  【不经三十余日。】

  这个『不经』就是不到三十几天。诸位晓得,刚才我们从地图里头看到这个情形,从南海,南海离广州很近,在广州的西南方,从这个地方要经过湖南再到湖北,这是一条路;另外一条路就是从五岭走江西,由江西再到黄梅,但是这个路相当之长。唐朝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交通这样方便,六祖又是一个贫穷出身,纵然身上带了几个钱的路费,想必很有限,他也绝对不会骑马、坐轿或者坐船,不会的,一定都是步行,一天走几十里、一百里,像行军一样。所以从南海走到黄梅,走了多少天?三十多天,这三十多天我们就能想象得到,他年轻力壮,脚程很快,同时沿途没休息。这个没休息,像我们从前的行军,走三天休息一天,或者走五天休息两天,当中会休息个一、二天,他这个没有,天天走,这当中没有休息,三十余日到达了。

  【便至黄梅。】

  到了东禅寺,见到五祖了。

  【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

  五祖看到这么一个人来了,就问他,你哪里人,你来干什么?

  【欲求何物。】

  就是你来想求什么,你来找我想求什么,目的何在?

  【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答复他的来处,这真是远道而来,表示自己的虔诚、恭敬心,远道而来的。

  【远来礼师。】

  真是千里而来,一千多里!通常我们走路,一天走六十里,这是常走路的,每天走六十里。他年轻体力壮,一天可以走八十里,三十多天。我来这里做什么?

  【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这个真正是了不起!诸位来看这个地方。『作佛』就是成佛,也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成就究竟圆满真实的智慧。诸位从这里去看,这个口气好大!大家知道他没念过书,他不认识字。所以我们今天想想,这个地方得认真的反省反省、检点检点,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这个念头,而这些年我们到处参学看到,也没有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口气过。我这个道场里头也常常有人来,来拜访,当然我们会照例问他,你从哪里来,你来想做些什么?他说我从某个地方来,我到这来想听听经,我到这来看看,或者说我到这里来学讲经。我从来没有听到一个人说,我要到这儿来作佛的,没有听说过。我们自己学道,我也算是不太容易了。我第一次见章嘉大师,我说佛法这样好,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入进去,比六祖还差了一大截。六祖直截了当『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而我当年所求的是了解甚深教义。这就是看什么?初发心。六祖大师这句话就是说明了,他发的这个心是无上菩提心,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之前一定先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知道菩萨道、菩萨行应当如何的修学,都是这个意思。六祖在此地直截了当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换句话说,他来的意图、目的,直截了当一句话就道破了。这一种发心,这样的气概,我们应当要注意。若非如是发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是的气概,他怎么能够绍隆祖位?在我想,五祖接引的门人,前面说过了,有那么多。如果说包括在家、出家,常随以及日常来拜访的,那是多少人!大概有这样的口气、这样的发心,恐怕他也是生平第一个遇到的。你想想看,他怎么不欢喜、怎么不赞叹?听了这个,那真是开心极了,为什么?太难得了,真正的稀有。底下这些话,这个问答,就是考试,这是他一入门来,五祖就考试了,就来试验试验他,你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你够不够资格?就来考试。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岭南』,没有开化的地方,文化落后,这是野蛮人。这个『獦獠』就是说野蛮人,没有知识,没有接受过教育,野蛮人,那怎么能作佛?佛是有最极圆满智慧德行,这个边区,没有开化,文化落后,没有教育,别说作佛了,想学佛、想闻法都不容易,你怎么能作佛?

  【能曰。】

  这是五祖提出试题,口试出了这个题目,惠能大师答复说: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这一答复就及格了,就圆满了。所以五祖一出题,六祖这一答复就得了一个满分,真正是难得。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下一次我们再将这个意思跟诸位细细的叙说。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三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今天我们讲到第一章里面的第四段,「黄梅礼祖」。请看经文:

  【能安置母毕。】

  他把他母亲安置好了。

  【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问对的第一句,也可以说将整个佛法修学要领给我们提示出来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能大师实在是了不起。古人我们且不论,以我们亲身经历而言,诸位曾经见过几个人这一发心就求作佛,不求余事?这一种气象的确是不可多得的。通常我们见到,譬如说一个老和尚问你,你到这儿来干什么?我到这儿来学佛法,我到这儿来学经、来学教。都没有听说过,我到这儿来是作佛的,别的我都不求。你们诸位想想看这种气概。有不少人到佛门里面来求什么?求佛菩萨保佑我家里老少平安,求佛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几个人想到作佛这个事情要紧?诸位再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本身又如何?我们发心的时候,想想我们第一次进佛门,我们第一句话问的是什么,答复的是什么?然后就晓得我们的成就为什么比不上能大师。

  能大师只有一个愿望,作佛。而且对于作佛具足了信心,毫无怀疑,所以他一生成佛了。成佛,这个作佛就是成佛,诸位请看这个地方,作佛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所谓究竟圆满真实的智慧,梵语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看六祖对于这桩事情,他是一点都不谦虚。而我们对这桩事情太客气了,无上正等正觉,我怎么敢?太客气了,自己不敢,要推给别人,别人成佛,我自己业障太重了,这一生怎么能成佛?有个下品下生我就很满意了。这怎么能跟人家相比?人家就是上品上生还不满足,他一定要成佛才满足。这样的志向,这样的气魄,我们应当要效法,应当要记取。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而知,五祖非常中听。在我们想象当中,他大概在黄梅一生的教学也没有碰到过这么一个学生,是来作佛的。别人来怎么说?我来参禅的、我来想求个悟处的,总是说的这些。大概从来没有听说来作佛的,所以这个必然是很中意、很欢喜。于是乎下面这就是考试的话,这就是口试了。五祖就说:

  【汝是岭南人。】

  『岭南』是中国的边区,边地,没有开化的地区、文化落后的地区。

  【又是獦獠。】

  『獦獠』就是夷蛮民族。

  【若为堪作佛。】

  这怎么能作佛?诸位要晓得,这几句话绝不是五祖轻视他,不是五祖讽刺他,是考试他,考一考他,看他的见地如何。

  【能曰。人虽有南北。】

  五祖住在黄梅,六祖生长在岭南,地区上讲有南北,『人虽有南北』。

  【佛性本无南北。】

  佛性平等,哪有南北之分?

  【獦獠身。】

  野蛮地方长的这个身体。

  【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和尚』是我们的亲教师。这就是一个是在导师的地位,一个是没有读书、没有受过教育的边方人,佛性又有什么差别?这一回答,就得了一个满分。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当作佛。所以佛在《华严》、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是基于这个理由而说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什么叫「佛性」?在此地是一个很重要的佛学名词。佛性在佛经里面有许多的名词,名字所说的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性就是本性,佛是觉,所以经上也讲真心,区别不是妄心,有讲本觉,有说真如,有说本性,或者说第一义谛,或者是说实相般若,全都是说的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是众生与佛本有的,不是说只有佛有,众生没有,众生与佛本来有的,这个要记住,本有,本来有的。不灭不易,不易是决定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不管他成佛也好,他做众生也好,佛性人人本有,佛性永远是不生不灭,永远没有变改,这是诸位要记住的。所以人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人有獦獠与和尚,佛性没有獦獠与和尚。佛法里面讲平等,就是基于这一个事实而说的。

  下面一个名词,诸位也必须要晓得,这是佛学常识,就是「和尚」。和尚是印度话,印度梵语,「华语亲教师」,中国话的亲教师。亲教师,亲自指导我们的老师。譬如在学校里面,诸位要晓得,学校里面,亲教师是谁?是校长。诸位一定要了解这一桩事情。谁教导我们?校长教导我们。可能你在学校里念书,校长根本就没有给你上过课,但是他是亲教师。什么原因?诸位必须要晓得,整个教育的构想、课程的安排、进度的排定,统统都是校长规划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员不过是执行他的计划而已。所以教学的成败,这个责任是校长负的,不是教员负的,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所以一个学校里面,校长是亲教师。寺院就是学校,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亲教师,是我们根本的亲教师。寺院就是学校,就是修学的场所,寺院的住持就是亲教师,就好像一个学校的校长一样。它里面还有首座和尚,那就类似学校里面的教授、教员,在佛法里面称之为轨范师,就是阿阇黎,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模范,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我们称之为阇黎,称之为阿阇黎。所以和尚在佛法教学里面是最尊贵的称呼,那与我们自己的关系就太密切了,这是一点常识,我们应当要懂得。

  除这个之外,在佛门里面还有一些称呼我们都必须要晓得。譬如称法师,法师也是一个通称,凡是修学佛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师,以佛法教导别人的也可以称法师。因此和尚跟法师是一般的通称,可以说是不分在家、出家。也许诸位听到奇怪了,那在家人也能称和尚?对的。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说,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居士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他是这个学院的负责人,是这个学院教学规划的人、设计的人、主持人;换句话说,欧阳大师就是支那内学院的亲教师,所以他就称和尚。他是在家人,他称和尚,他的学生称他和尚。在我们现前这个地区,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在莲社教学三十年,学生最保守的估计也有二、三十万人,他是这一方的亲教师、和尚,他也没有出家。

  这就说明了,和尚、法师,出家、在家都可以称,但不是随便称的。如果我是一个出家人,我没有教化一方,我称法师可以,称和尚不行。为什么?我没有主持这一方的教学,没有负起这个责任,不能称和尚,可以称法师。所以法师是一个通称,在家、出家,男子、女人,都可以称。唯独比丘跟比丘尼,这个名称在家人不能称,那是一定要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女人才能称为比丘跟比丘尼。这也是平常的佛学常识,希望诸位能够注意到,比丘、比丘尼,这是在家人不能称的。这从称谓上来看,诸位也就了解佛法不同于宗教,也能够看出它确实是教育。

  六祖大师经过五祖这么一口试,就真正是圆满通过了,而且得的是满分。五祖想再跟他谈谈,可是旁边他的学生、弟子们太多了,怕大家引起嫉妒、障碍,对于能大师有所不利,所以就不谈了,考试一及格之后就不谈了。于是乎就派他去担任一个工作,做工。诸位想想这一个寺院,常住的就有一千多人,平常流水单人数也不在少数。所以在我们想象当中,他们每一天吃饭,讲堂里听讲,总有二、三千人。这么大的一个寺院,工作、琐碎的事情当然很多。所以经上就说了:

  【祖更欲与语。】

  就是想跟他再说话。

  【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就分配他一个工作,既然来了,叫他在这里服务。五祖心里明白了。六祖惠能,于是再把他的见解又提了一提。

  【予曰。】

  就是惠能自己说了。

  【惠能启和尚。】

  『启』是下对上叫「启」,就是启白的意思。学生对老师,自己要称名,不能说「我告诉你」,这个话是很没有礼貌的,「我给你说」,这不行,一定自己要称名。惠能启白和尚,启白亲教师。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这把他自己的见解真是和盘托出。我们想想,大凡一般人自心都是常生烦恼,几个人自心能常生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了解,智慧是从根本智里面生的,没有根本智哪来的智慧?根本智从什么地方生的?根本智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清净心必须要真正离开一切分别执着,根本智才能现前。有了根本智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了了分明,那就是观照智慧。所以能大师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境界完全是明心见性诸佛与大菩萨的境界。『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换句话说,意思就是讲他的福慧都圆满了、福慧都具足了,你还叫我做什么?寺院里面作务,就是做工,分配粗重的工作叫你去做,大主意就是修福,福慧双修。我福慧都圆满了,还修个什么?五祖听了这几句话,说:

  【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

  你不要说了,去吧!去吧!赶快给他分配了个工作。

  【着槽厂去。】

  原来还没有提到『槽厂』,根性大利了,不要讲了、不要讲了,到槽厂去。「槽厂」是什么?是最粗重的工作,不是一个舒服的工作,就是到厨房里面去帮忙。厨房干什么?舂米、砍柴、挑水,做这种粗重的工作。这是五祖,就是亲教师,叫他去干的。这六祖就退到后院。

  【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

  『行者』是没有出家,就是在家居士。但是他是常住在寺院,在寺院也是帮忙工作的,等于各个粗重工作的领班的这种性质。就派给他一个差事。

  【差能破柴踏碓。】

  这是最粗重的工作,派他到槽房去做破柴的工作。我们晓得,一、二千人吃饭,每一天烧的柴火是相当可观的数量;米要舂熟,就是要去掉糠皮,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工作,完全靠人力。这样:

  【经八月余。】

  经过八个多月。下面是第五段,「五祖传法」。这是能大师在那里经过八个多月了,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做了八个多月了。他这八个多月,诸位要晓得,就是在那里修甚深禅定,在那个地方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忍大师给他指出这个修行的路,他是认真的在那里做,别的人不晓得,他心里面很清楚。五祖有一天见惠能。

  【祖一日见能曰。】

  八个多月以后有这么一天,祖师大概巡视到槽厂这个地方,看到惠能就告诉他。

  【吾思汝之见可用。】

  我想想你的见解可用,可用什么?可以成佛作祖。

  【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否。】

  我故意的疏远你,不跟你接近、不跟你说话,为的是怕有恶人,就是有嫉妒、障碍的人来害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晓不晓得我的意思?

  【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能大师说,我晓得。我因为晓得,所以我就在槽厂老实的工作,就守住我这个范围,我也不敢到堂前去,讲堂那个地方我都不敢去。为什么?避免别人起疑心。他在黄梅这个地方能够说是平平安安,在这个地方福慧双修,亲近五祖。所以他不敢多事,循规蹈矩。可见得他们两个人心里头的默契太圆满了,真正是所谓心心相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

  佛门传法,虽然这接班的人,就是底下这位祖师,他已经选定了,可是在形式上还是绝对要公开,决定不可以有私相授受,我喜欢这个人,我看重这个人,我就传给他,这个不可以的。即使看重这个人,还是一样要参加大众来选举、来选拔。祖师年纪老了,要传祖位了,他自己也晓得他住世不久了,所以有一天就把他所有的学生统统召集来,『总来』。

  【吾向汝说。】

  告诉大家,我告诉你们大家。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这首先开示,说这些学生跟他这么多年,每一天悠悠度日不肯真正用功,这样下去必定是虚度一生。学佛的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觉悟生死事大,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第一须觉悟生死事大,这不仅是五祖对我们的开示,可以说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无不是以这一句做为我们共同的开示。第二修道之人要记住,不求福报。如果修道之人心心念念在求福,他就很容易堕落。古德告诉我们,人生在世纵然活上一百岁,也是剎那之间就过去了,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一天我们劳碌奔波,处处攀缘,不知道人生乃是大梦一场,患得患失,哪有真实?这是必须要觉悟的。

  明朝莲池大师他老人家有一本着作叫《竹窗随笔》,里面有一段故事,这一段故事是大师亲自见到的,他的笔记。这一段是这么说法,他说,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在我们看起来是很不错了。他老人家如果心地未明,就是说没有大彻大悟,他的愿力不强,愿力要是不坚固,会随业识迁流的,这样的人他又不愿意求生净土,这样的人来生多感富贵的果报。像我们世间这些富贵人,都是前生修这些因,可是一享受富贵就被富贵迷惑了。佛门里面讲的三世怨,第一生持戒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时候他又不持戒修福了,他又迷惑颠倒了,福报享完了,好了,业报现前了,来生要堕落,所以叫三世怨。

  莲池大师说这些话,有一个老和尚摇头不相信。莲池大师很幽默,他说,你别不相信,不要说来世,今世我曾经亲自看到有一个法师,曾经在山上建一个茅蓬,在那里苦修,修了十几年,苦修了十几年,心地很清净也很有道德。被人发现了,被市区这些信徒们发现了,于是大家都到那里去供养,同时给他盖了一个寺院,盖得富丽堂皇,请他来住。他原来在山上住茅蓬,穷得不得了,穷和尚,现在盖个大庙富丽堂皇请他去住,于是乎就怎么样?结果被富贵、五欲六尘所转了,道心就退了。现在世就退道心,来世不必说了。这个老和尚就问了,谁?莲池大师说,老兄就是!这个法师一听,脸色都变青了,确实是如此。所以莲池大师相当的幽默。

  可见得富贵能够转移人。诸位晓得,贫困淘汰人倒不容易,真正有志气的人他不怕苦,愈是困苦、愈艰难,他的志愈坚决、愈勇猛。可是一落到富贵里面去,完了。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富贵里面能够站得住脚,不随境界迁流,那是真正了不起。所以小乘法里面是在头陀行、在苦行里面修,大乘佛法里断烦恼是在富贵里面断,所以大乘境界比小乘高,就高在这个地方。我们再看看世间这一些成功立业的这些伟人,诸位留意他的出身,古今中外英雄豪杰十之八九都是出于清寒之家,有几个人是富贵家里出来的?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道理。可见得富贵家里头容易沉迷于五欲六尘,难以自拔。所以小乘在苦行里头去磨炼自己的志节,大乘在五欲六尘、在红尘当中去锻炼。而修学佛法的过程必定是先小乘,后大乘,先在逆境里面锻炼,然后在顺境里面锻炼。逆顺都不动心了,就成佛了。这是两重的锻炼,历事炼心,才能锻炼成一个佛菩萨。

  所以五祖责备大众,你们心目当中,天天只晓得修福,把出离生死苦海这一桩大事情把它忘掉了,这是学佛真正的目标,修学正确的方向,你迷失了;换句话说,这是自己把路走错了,那怎么会有成就?这是我们学佛基本的一个目标,我们是为了想从今而后免除六道生死轮回,为什么?生死轮回太苦了。一般人求富贵、求人间富贵,我不求了。你要问我为什么不求?我看看现在这个世间做人,我害怕了。纵然生到富贵人家,你们想一想,从五、六岁念幼儿园,就背上个书包,天天在学校里考试,考得焦头烂额,考到二十几岁都出不了头,太苦了,这个我不敢干。所以你叫我来生做人,我都不愿意。为什么?我看到现在学校太可怕了,小学、中学、大学,竞争这样的激烈,二十多年学生的生活,已经就苦不堪言了。毕了业,到社会上再跟这些众生勾心斗角,人海里面患得患失。纵然得意,也是古人所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想到这个地方,还敢来吗?不敢来,不愿意来,你又不能不来,这个才是苦事。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不想再来了,在为这个。真正要解决生死大事,是为这个学的,古德告诉我们的。

  底下这几段都相当重要。六祖《金刚经》批注里面有这么几句话,诸位果然真正想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记住。祖师说,「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换句话说,生死苦海是果报。为什么会有果报?你有妄念,善念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所以你要把妄念离开了,一切妄念,就是善的妄念、恶的妄念统统不生了,心清净了,因清净,果就清净,没有这个果报了。这是六祖说的。《传心法要》里头也有几句话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跟前面的意思是相同的。善,善的妄念,三善道的果报;恶,恶的妄念,感的果报是三恶道的果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在三界之内。所以你要是把善恶妄念统统断了,都莫思量,都没有了,你的心清净了。所以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记住,我一切的恶念都没有了,我的心清净了,那错了!你还有善念,善念也不清净。必须善恶统统离开了,才叫真清净。因里面没有善恶了,果里面就没有三界,这是出三界,超越三界生死轮回最重要的关键所在。真正想出三界的人,你要不懂得这个原理原则,那你就无法跳出三界。

  底下跟诸位讲般若。因为五祖说了,自性迷了,福是没有法子救的,福是在三界之内,没法子救你。所以叫大家要:

  【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般若』是圆常大觉,圆是圆满,常是恒常,永远就是这个样子,它是真正的觉,决定不迷。《般若经》里面跟我们讲般若有三种。第一种叫实相般若,这是体、本体,不但是般若智慧的本体,也是一切万法的本体,这叫实相般若。第二种叫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从体起用,谁用?自受用。第三叫文字般若,也叫做方便般若,亦是从体起用的,谁受用?他受用。诸位必须要记住,决定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观照般若。所以说一体两个作用,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体是不变的,实相般若,圆常大觉,不变的。我们现在是把这个体迷了,迷了体,我们的观照失掉了;换句话说,自受用没有了。自受用没有了,哪有他受用?所以他受用也失掉了,体并没有失去。

  学佛无非叫我们恢复观照,证得理体。恢复观照就要依靠文字。这个文字狭义的来说就是指佛教的经论,它是开导我们观照的,帮助我们提起观照般若的,我们依这个得自受用。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必须证实相般若,观照才有了效用,才有了功夫了。然后再从实相、观照当中,变现出文字或者是方便般若,度化一切众生,为他受用。此地特别提出「方便」这两个字,那就是说明,不仅是文字,六尘的境界、人事的环境,全是方便般若,只要你时刻在境界里面提得起观照功夫,一切境界、一切人事,哪一法不是般若?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方便般若。在这里面最要紧的是提起观照,你自己的心才得清净,清净心就是实相般若。这个道理必须要明了,就是一而三,三而一。般若智慧,圆常大觉,就在我们的眼前,可惜的是我们自己不能够证得,不认识。

  达摩祖师有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话是给二祖慧可大师讲的,「达摩语慧可」,他说到我灭度后两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实际上这是预言,意思就是传到第六代,他是第一代,慧可是第二代,到两百年的时候,传到第六代了,衣止了,不再传衣了,传佛法,佛法周遍沙界。这个时候,这里有几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明道者多,行道者少」,明是什么?是悟,大彻大悟,就是悟的人不少,可是修的人就不多了。悟了以后怎么样?不修。换句话说,悟了不修,是不是真悟?不见得,这个诸位要晓得。「说理者多,通理者少」,这是等而下之。前面两句是讲什么?讲禅宗的,这两句是讲教下的,教下说理者多,所谓是照本宣科,通达教理的人少。这是讲的以后这个现象,特别是末法时期,这个现象我们现在都看出来了。

  可是「潜行密证,千万有余」,这也是事实,就是真正修行人还是很多。但是他这个真正修行,外面的人不晓得,甚至于往往还瞧不起他。世间人对于一些装模作样的修行人,处处求表现的修行人,都是恭敬得不得了;真正修行人,这人好像没什么了不起,没有看在眼睛里头,反而轻慢他、鄙视他,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这种人很多很多是真正修行人,就是在历事炼心。我要问了,众生这样苦,迷执这么深重,这许多真正修行人,他为什么不出来弘法利生,来救度这些众生?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诸位,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的机缘没成熟,你给他说真实话,听不入耳,听不进去;给他说假的,欺骗众生,他反而欢欢喜喜的来上勾,那有什么法子?可见得我们这个世间,就是我们现前,住在这个世间的,不是没有佛菩萨,真正佛菩萨、真正的善知识,在这边潜修、密证的太多太多了。这些人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绝不会出什么花样,搞什么奇怪东西来骗人,那都是假的。如果这种人被人发现了,发现之后,他还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

  像印光大师,诸位都晓得,是我们的当代大善知识。他在普陀山潜修三十多年,谁知道他?到七十岁的时候,几个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见到这个法师,这个法师很老实、很朴素,于是乎跟他谈谈,一听,谈吐不凡。这些人回去之后,就在报纸里面写文章,赞叹这个法师。或者有疑问,写信请教老法师,老法师回的有信,他们把这个信公开了,在报纸上公开了。于是乎大家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大师很了不起,大家到他那里去求法,他出名了。所以印光大师七十岁才被人发现,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换句话说,他弘法利生的时间只有十年。有十年影响,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可以说近百年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这个可以做潜行密证的一个例子。

  我们晓得,真正修行人,他是绝不要名闻利养。弘法利生是随缘,绝不是想尽方法勉强去做,不是的。缘没有成熟,做了也是没有用,一定要等因缘成熟才能够收到弘法利生的效果。老法师被人发现之后,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从来没有改变在普陀山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不是像莲池大师看到的那一位老和尚,那个老和尚是被境界所转了,我们印光大师没有被境界转。印光大师晚年的时候,被人请到苏州灵岩山报国寺。他老人家有一个原则,第一个他不做住持,所以他请别人来做住持;第二个他不收徒弟,所以他没有出家弟子;第三,他不传戒。他就守住他这三个原则,生活跟普陀山那个时候完全一样。穿的衣服,一件衣服要穿几十年,别人供养他新的衣服,他马上供养别人,他还是穿他的旧衣服。没有一点贪心,没有一点贡高我慢心。换句话说,完全没有为境界所转。

  他被人发现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他的人何止几百万人,信徒供养他的钱财太多太多了,他自己没有受用。换句话说,没有吃一点好东西,没有去做几件好衣服来穿,没有。而把这些钱财都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在苏州办了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经过他老人家鉴定、选择,选一些好书、好的经论,由弘化社负责出版,赠送给全国、全世界,流通佛法。除此之外,只要是哪个地方有了灾难,或者有旱灾、或者有水灾,天然的灾害,老法师总是把供养的这些钱财拿去救济,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老和尚一分钱没有自己享受,所以他老人家不被外境所转。这是我们当代的表率,是我们修学的榜样。像他老人家没有被人发现的,我们相信还有很多很多,不要以为现在这个世间,末法时期,没有修行人了,那你就错了。祖师这个说法,可见得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

  再看底下一段。《传心法要》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了,「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一法是什么?就是证得一心的方法。「法则不可说之法」,说即无说,无说即说,要懂这个意思,「佛即不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不可说之法,不可取之佛,这两句话非常要紧,这两句话与《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意思、一个境界。

  底下这一段我们再看看。佛性,佛性是万法实相,众生之心性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之心性就是佛性,就是万法实相,万法就是一切众生,心性就是实相。见性就不是凡夫了,顿悟上乘。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迷与悟,这是从境界上来说,什么样的境界是迷,什么样的境界是悟?我们把这个看清楚,然后来检点检点自己,自己究竟是迷还是悟?迷的境界,论凡论圣,诸位想想是不是落在分别执着上?你分别凡、分别圣,执着凡、执着圣,说事说理,求得求证,诸位想想,全都落在六、七识里头,这是迷,不是悟。悟的人怎么样?超越生死涅盘。生死是凡,涅盘是圣,凡圣情忘,凡与圣这个情见他忘掉了、离开了,超越生死涅盘、超越凡圣,无凡亦无圣、无佛无众生,是这个境界。悟的人大用无方,事理不二,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所以才显示出自在无碍。大用无方实际上就是清凉在《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因为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它无碍。迷人求得求证,悟的人无得无求。《般若心经》里面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所以希求的心、得失之心全都没有了,这是悟。如果这些念头还有,还有求得求证,还说事说理,还论凡论圣,自己一定要觉悟是在迷位,不是在悟位。

  这些意思明了之后,底下这经文一看就明了了。五祖大师是交代他们自己去看智慧。『汝等各去自看智慧』,这个看就是观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刚才给诸位说了,三种般若,圆常大觉,然后你们作一首偈来给我看,如果你们真正要开悟了,那我就把衣法传授给你们。

  【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传正法,再把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袈裟,就是佛用过的衣与钵,做为一个信物传授给你。禅宗里面所谓「内传法印」,这是以心印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意思在这个地方,你就可以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了。这个话交代完了之后,叫大家赶快去。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为什么?

  【思量即不中用。】

  思量落在分别执着里面,所以就不能够明心见性了,这句话在此地很重要。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这是比喻,见性一定要顿悟、顿见。怎么个顿法?这部经里面的例子很多,一开头我们看到六祖就是一个榜样。向下像惠明,我们在这一章就看到的,「参请机缘」一章、「南顿北渐」这一章,我们都看到许多的榜样。底下是第六段,叙说神秀大师他来应试了。请看经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

  这话的意思,就是五祖大师把他传法的意思向大家宣布了,并且勉励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提起观照的功夫,果然证得实相般若,作一首偈子来给我看,我就把衣钵传给你,你就是第六代祖师了。大家听了这一番吩咐之后,回头来彼此商量一下,算了,我们不要干这个事情了。为什么不要干?因为有神秀上座,他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这个必定是他,我们何必还操这个心。诸位要晓得,这就是我刚才说了,这些人彼此都太谦虚了、太客气了,把明心见性这个事情都推给神秀了,自己不敢当,确实没有惠能大师那个气象,当仁不让。

  在这里我们把神秀大师的阅历简单的介绍给各位。神秀大师,「神秀书偈」,这就是应试。神秀禅师,俗家姓李,他是东都,唐朝东都就是现在的洛阳,他是东都人,就是现在的洛阳人。「出家后遇五祖忍大师,决心苦节而求其道。忍卒,住江陵当阳山。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于内道场时时闻道。中宗即位,尤加宠重。见《宋高僧传》卷八」。这个地方我是简单的将秀大师他的事迹给诸位介绍一下。神秀大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对于世间的学术就有很深的根柢,传记里面讲得很多,我们在此地只是略略的提了一点、介绍一下。他对于世间的经史、百家无不通达,真正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才子。他出家之后,立志就是要开悟,要做一个高僧。所以他自从遇到五祖忍大师之后,对于五祖非常的敬佩,常常跟人说,这个人真正是我的老师。

  决心苦节,就是刚刚到黄梅参学的时候,他跟六祖一样做苦工。我们想想,六祖到黄梅做苦工,大家不奇怪,为什么?他本来就是个砍柴的,到了黄梅去,还叫他天天砍柴,那有什么奇怪?不奇怪。六祖是贫穷、清寒出身,到黄梅去做劳役,一般人看到,这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神秀大师做苦工,那就不平常了,他是书生。换句话,没有出家之前,他是学者;一出家之后,每一天也去砍柴、也去挑水,干这些事情,在黄梅求法。以后由于他这个学识、辩才,也为大众所尊敬,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祖也很喜欢他,把他提升为上座,上座就是首座和尚。因为他通达经论,世出世间的学问他都通达,常常代替五祖说法,就是教诫大众,为五祖所器重的这么一个人。他在五祖会下,他没开悟。五祖过世之后,他就到江陵,江陵就是现在武汉这个地方,在当阳山那个地方修道。附近这几个县市的学佛的人,无论是在家、出家都去亲近他,对他非常的尊敬。

  这个事情没有多久,被太后,就是武则天,被她晓得了。我们晓得唐朝这些帝王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武则天也不例外,对于佛法非常的护持。所以听到有这么一位有学问、有道德的高僧,于是乎就下了圣旨,把他请到京城,到宫庭里面来给皇帝讲经。这就是请他来做国师,皇帝的老师。而且皇室对他非常的尊敬,像刚才这里所说的「肩舆上殿」,这是太隆重了。舆是轿子,肩舆是什么?抬轿的人抬在肩膀上的,上殿。这种情形只有皇帝才如是,你看她对待他多隆重。而且怎么样?武则天「亲加跪礼」。武则天那个时候当权,实际上政命是出自于她手,皇帝等于是傀儡,没有权。她亲加跪礼,她跪过什么人?对于法师亲加跪礼。可见得当时的皇帝、王公大臣对于秀大师哪有不尊敬的?「内道场」是宫廷,皇宫里面设的道场、讲堂,请秀大师皇宫里面说法,听众诸位就可想而知了,帝王、这些王宫大臣,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够随便进到皇宫里面去的,「时时闻道」。武则天死了以后,中宗继位,中宗对于秀大师的恭敬更是隆重。由此可知神秀大师在北方确实是法缘殊胜,对于佛法的弘传有很深、很广泛的影响力。

  秀大师本人对于惠能大师非常的尊敬,我们在《坛经》里也能够看得到。他当时是东山禅寺的教授师,在寺院是首座和尚,论地位来讲,仅次于亲教师。所以大家讲了,心里想了,五祖要传位,传给六祖,六祖一定是神秀了,我们还要作什么偈?不要打这个妄想了。

  【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

  我们不要干这傻事,冤枉去操这个心。大家听到有人这么一倡议。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

  别的人一听,有道理,将来六祖是神秀,我们跟他好了,我们自己也不要操心了。

  【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大家就不作了。

  【神秀思惟。】

  神秀大师一看,别的人都不呈偈子,都不作,他自己想,这些人不干。

  【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

  他们这些人都依赖我,我要不作个偈子送给和尚看看,和尚怎么晓得我的见地?

  【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

  换句话说,逼着他非作偈子呈给和尚不可。神秀也是好法师,真正的高僧。他自己想了。

  【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

  我来作首偈子呈给老和尚,呈给他老人家看,意思是求法,求法这是善。如果我要贪图继承祖位,那这个念头就错了。换句话说,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提起了警觉心,作偈的用意是求法,目的不在祖位。如果说觅祖,那就完全是凡夫。

  【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

  那我不就是争夺祖位?争夺权位是凡夫的事情,不是佛菩萨。诸佛菩萨绝不著名闻利养,怎么会去争位子?但是:

  【若不呈偈。终不得法。】

  神秀大师目的是求法。这个时候呈这个偈子,一个是法,一个是祖位,两桩事情同时来的。秀大师的意思是在法不在位,但是现在法、位同时来。

  【大难。大难。】

  怕别人误会他在那里求取祖位。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

  这个『供奉』是唐朝的官名。凡是有所专长的人,皇帝都召见他,在这个朝廷里面承事,就是采用他的专长。这一位「供奉」名字叫卢珍,五祖特地请他。他的专长,他是一个画家,画画得很好。像我们最近,过去的张大千先生,这是一代的名画家。卢供奉也是当代的名画家,请他来,请他来干什么?

  【画楞伽经变相图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

  这《楞伽》是《楞伽经》,是佛经的名字。这个经在中国有四种翻译,但是现在流传下来只有三种译本。第一种就是宋,这个宋是刘宋,宋、齐、梁、陈的宋,宋译有四卷,我们叫《四卷楞伽》。元魏译本是十卷,我们叫它做《十卷楞伽》。这个《棱伽经》就是《楞伽》,一样的,这个棱跟这个楞它音相同,它是音译的。唐译的就是唐朝实叉难陀,《八十卷华严》就是实叉难陀译的,实叉难陀也将《楞伽经》重新翻译,他译的是七卷,我们称为《七卷楞伽》。所以《楞伽》现在在中文的版本有三种译本。楞伽是山名,据说是这个山很高,没有神通的人那是上不去的。这部经用楞伽是比喻佛的境界之高,所谓是以处所来表法。佛的境界唯有大菩萨才能够理解个彷佛,不是凡夫二乘所能够理解的,取这个意思。

  楞伽变相就是《楞伽经》里面所讲的这些事理用图画把它画出来。这步廊三间画的是壁画,画《楞伽经》里面这些事情,以及『五祖血脉图』。这个「五祖」就是从达摩祖师一直传到第五代弘忍大师,每一代代代相传的这些故事,也把它画在这个地方。可见得三间步廊(走廊)上墙壁面积相当大,所以五祖有意请卢供奉来画这个图。这个图画出来之后,流传给后世,供养大众,叫大众一看这个楞伽变相图就晓得《楞伽经》里面的大意,它的理论、它的修学方法以及诸佛如来的境界,可以激发我们自己的道心。五祖代代相传的这些故事,也能够教人见贤思齐,也取鼓励我们向道,像历代祖师一样的成就,有这个意思在。

  【神秀作偈成已。】

  他把这个偈子作好了,作好之后,想送给五祖,可是自己又想想,恐怕不太妥当。

  【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

  这种情形就是自己信心不坚固、不踏实。偈子作好了,没有把握,想送又害怕,又退回来了,这样前前后后好多次。

  【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作好经过四天,这四天的时间,有十三次想把这个偈子送给老和尚,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勇气。诸位想想,这是为什么?就是自己没有信心。换句话说,还是见地不踏实,才会有这个现象,自己对于自己所作的东西信不过。最后他没办法,实在是没有勇气了。

  【秀乃思惟。】

  自己想了想。

  【不如向廊下书着。】

  这样好了,我就在走廊,准备画图的、画壁画的,还没有画,我就把偈子写在走廊上面。

  【从他和尚看见。】

  这个走廊就在五祖方丈室门口不远的地方,他一定会看见。

  【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

  老和尚看了要称赞,我就出来向他礼拜,就承认这个偈子是我作的。

  【若道不堪。】

  如果老和尚看不中意。

  【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那我在这山上住这么多年,实在是惭愧,我担任教授和尚,天天受人恭敬礼拜供养,自己没有明心见性,实在是非常的惭愧。

  【是夜三更。】

  就是在第四天晚上三更时分,半夜,别人都睡觉了。

  【不使人知。自执灯。】

  自己拿了灯。

  【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把他自己的见地说出来,以偈颂的方式说出来。实在说,我们在大经里面时时看到,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秀大师非常人也。我们看他后来受到朝廷的尊重,帝王的老师,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这种做法,我们所见到的是迹相,迹相里面所藏的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实在讲,我们看到后面印宗法师,印宗法师把六祖推出来了,神秀在黄梅也把六祖提高了,俗话所谓是「水涨船高」。特别是显示祖师比国师还要可贵,祖师比国师还要值得尊重,里面含着有这个意思在。这一段的记载,秀大师也是在此地示现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跟能大师等于是两个榜样,一个示现的,如何不能入门;一个示现的,如何才入门。两种方式都是我们初学人必须深深的理解,然后反过身来检点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能入门,或者我们要怎样入门,自己心里就有数了。秀大师的偈子: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这个四句。这个四句偈,前面两句是比喻,秀师之偈,比喻的本体,后面两句是讲修行的功夫。我在前一个月,在香港那边的同参道友也是请我讲《坛经》,讲到这首偈子之后,讲完以后,同修们要求把这首偈子细细的来说明。所以我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实际上我并没有将能、秀二位法师的偈子完全详细的来讲解。实际上我只讲了一句,就是秀大师这首偈子里第三句『时时勤拂拭』,这一句对我们初学来讲太重要了。换句话说,我们中下根性的人,秀师这首偈颂是我们最好的指导。能大师的偈子,上上根人才能够得益处,中下根人没有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自己应当如何来修学。

  这句话是比喻上说的,我们的身心本来是清净的,现在为什么不清净了?大家晓得,有了染污了。如何将这个染污给它除掉、拔除,这就是「拂拭」。拂拭怎么样?要勤,时时勤拂拭。譬如说,众生的心大多数贪瞋痴慢,这四种烦恼特别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念随念升起来,一天到晚眼见色、耳闻声,乃至于意对法尘,都起贪心。贪心就是『尘埃』,是心性里面的尘埃。拂拭什么?不起贪心了,把这个尘埃拂掉了。得要时时勤拂拭,否则的话,今天不贪了,明天这个贪心又现前了。历事炼心,炼什么心?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顺境里面,把贪的烦恼拂掉;逆境里面,把瞋的烦恼拂掉;人与人接触的时候,把贡高我慢的烦恼拂掉,这叫时时勤拂拭,这叫真正修行。用什么方式来拂?观照、观想、诵经、念佛、持咒都行,那都是方法,就是拂拭尘劳的方法。

  譬如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要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假如我们接触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起了贪心了,生了贪爱了,自己晓得错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无量觉,我要觉。贪心起来是迷,不是觉,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觉心提起来了,把那个贪烦恼拂掉了,时时勤拂拭。遇到逆境,冤家债主碰到了,心里面起了瞋恨心,这个心地里又落尘埃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要觉悟,我不能迷惑。瞋恚心是迷,离开了瞋恚是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拂拭尘劳的工具。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四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前面我们讲到了所说的这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神秀大师所呈的这首偈子。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

  秀大师将这首偈子写在墙壁上以后,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去了。

  【人总不知。】

  这个事情因为是在夜晚做的,没有人知道。经文里面说:

  【秀复思惟。】

  神秀大师又是这样想着。

  【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

  心里头这样想着,五祖要看到这个偈子,心里面要欢喜赞叹,自己与佛法就有缘分。经上常说诸佛世尊出现于世间,乃是接引有缘之人。如果五祖要认为这一首偈子不堪:

  【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

  这个意思是讲,假如这首偈子五祖看了不中意,那我自己是迷惑,业障深重,没有办法得法。

  【圣意难测。】

  这个『圣意』就是称祖师的意思。凡是明心见性之人都可以称之为圣人,前面我们曾经说过。

  【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我们从经文这一段的叙说就了解秀大师没有开悟。为什么?开悟的人心是清净的,没悟的人那是思前想后,心里面没有办法安宁,悟不悟这是非常明显的一种状态。前面曾经跟诸位介绍过,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他们的示现其目的都是启发后学的。无论他现的是一个顺境,开悟的样子,或者示现的是一个逆境,迷惑颠倒的样子,无不是给后人做启示。这种情形我们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中,可以得到非常具体的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用不着疑惑的。所以古德说得好,「听经要在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两句话是千古定论。如果我们遵守这两句话的开导,我们不但在经教里面不会迷着,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也不至于被外境所迷着了。这一点是初学人应当特别留意的。下面经文是第七段,就是五祖对于秀大师的评断、评定。请看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

  这个意思就是说还没有入门。

  【不见自性。】

  这句话是平素日常接触当中就已经看出来,秀大师没有开悟。

  【天明。】

  到第二天,天亮了。

  【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

  忽然看到墙壁上有人提了一首偈。

  【报言。供奉却不用画。】

  这个『报言』就是告诉卢供奉,说供奉,不必画了。本来预备画壁画的,不必画了。

  【劳尔远来。】

  劳苦你这么远到这寺院里来。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两句话是佛在《金刚经》上说的。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请看字幕上,这是第七段,五祖对秀大师的评断。这一段经文很容易了解。可见得五祖对于神秀大师还是非常的赞叹。看到神秀大师这个偈子,原来预定的壁画临时取消了。祖师说,把这个偈子保留在这边让大家来看,如果能够依照这个偈子修,可以『免堕恶道』,这句话是真的,『有大利益』也是真的,这个话都是真实说。『令门人』,就是他的这些弟子们、学生,『炷香』就是焚香,『礼敬』,叫大家都念这首偈子,依照这个偈子来修行。这首偈可以接引中下根性的人,是初学的学生最好的开示。说读这个偈子就能够见性,依照这个修行就能够见性,这一句话是权说,这不是真实说,这一句话的意思是鼓励大家。如果祖师说,依这个偈子修可以免堕恶道,可以得大利益,但是不能见性,诸位想想还有谁去念这个偈子,还有谁肯照这个去修?所以末后这一句话是权说,方便说。

  虽是方便说,但是也是实话,也不是完全欺骗人的,为什么?譬如我们世间人常讲「福至心灵」,心灵就是智慧开了。智慧怎么开?他福报来了。福报来了,他那个头脑也清爽了,智慧就开了,祖师这个评语里头含着有这个意思。因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确是偏重在修福。佛法讲福慧双修,学佛人先要修福,没有福报你想修慧也困难,为什么?无论在哪一方面你都有障碍。没有福报的人障碍多,生活上障碍,三餐不济,还有什么心思去办道?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来安身,这些都是要福报,没有人来照顾,这些都是障碍。虽然我们不必要丰衣足食,但是最低限度,清淡的生活要能够维持得了,而后所谓是「身安而后道隆」。秀大师这个偈子就是说,对于真正修道的预备的基础能够奠定得很好,所以说是从这个地方来修学,以后再将境界提升一步就可以见性。所以这个话说得也是有道理。学生们听到老师这样一吩咐,哪一个人不欢喜?于是乎都赞叹,善哉善哉,不知道是什么人提的这首偈子,这么好。

  【祖三更唤秀入堂。】

  就是当天的晚上,也是在三更,五祖把神秀大师叫到他的丈室。

  【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这是秀大师的回答。这个回答,句句话都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不是客气话,不是谦虚话。真诚的言语,人家一听、一看就明了,装是装不来的。那个假装的,人家一眼就看穿了。师资之道绝非偶然。所以秀大师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决定没有虚伪,所以他讲这个话是真话,我『不敢妄求祖位』,只希望老师大慈大悲,看看我有没有智慧。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在这个地方诸位要特别注意到有一桩事情,那就是五祖公开的时候对他赞叹,把他找到房间对他一个人说的时候就责备,这是做人的道理。我们一般人大众之下的时候要给他留面子,他是大众的教授师,如果在大众说这些话,那以后这些学生谁还听秀大师的教导?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就是规过劝善,我们是好心,这种事情不能让第三者听到,这是规过劝善的态度。他纵然不接受,他也不会怪你。如果有第三者在的时候,那你叫他面子过不去,不但收不到规过劝善的效果,恐怕这个仇恨从此结下来,生生世世这个结都解不开。诸位想想,师生、父子都如是,何况朋友一般这个泛泛之交,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所以有许多人,我好心,我劝勉他,好心,他反而当作恶意。不晓得自己有过失,反而去怪别人怪罪于他。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学习。这个是多年的师生关系,还是在半夜三更,没有第三者在场,规过劝善。

  这个地方是真正说出来了,秀大师所示现的是没入门,这样的见解,求『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我们来看,那无上菩提应该怎么个求法?无上菩提,「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这是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里面两句很重要的话。有人请教禅师说,何处是菩提?禅师讲,菩提无有是处,佛也不得菩提,众生也不失菩提,菩提不可以以身得、不可以将心求,一切众生就是菩提相。这一句话非常非常的重要。那么要问了,如何发菩提心?禅师讲,菩提无所得。所以只要你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这就是菩提心。所以我把这一句特别写在这个地方供养诸位。我们这个菩提心所以发不起来,得不到,那就是什么?你有一个得的心,我要想得到菩提心。哪里晓得无所得?我们决定要得,这就糟了。这是决定不得一法,这才是菩提心。

  正如同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法尚应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