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1套—【重点提示】/【大纲(目次解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E) 总结三界:迷本积妄而生】

经文:【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诸位!这一句就是重点:妄有三界,我们今天就是生活在虚妄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不知道是妄。我们今天活得很辛苦、很累,做人还好,可以听经闻法,可以学佛出三界,做畜生怎么办?没有福报的,像我这几天,看到那个田小妹妹才六岁,夫妻离婚,弟弟由爸爸带,姐姐由妈妈带,带了以后,又去跟另外一个男人,她的妈妈又跟另外一个男人住在一起。结果,不是自己生的,那个跟她妈妈住在一起的同居人,就抓起来打,然后,吊起来,吊起来。表兄弟二个大人,合起来打那个小女孩,这样活活打。他怕邻居听到,双手把她绑起来、吊起来以后,用那个抹布还有胶带,把她的嘴巴捂起来,这样活活打死!活活打死!死了以后,那个灵位也没人拜。因为是被打死的,尸体要解剖,也没人来看,你看这个小女孩的福报有多糟糕,如果在隔壁,我就去看她一下,好可怜喔!六岁而已喔,活活被打死,是一个健康的小女孩,很漂亮呢!讲到这个,所以,这个世间人,只要没有听到佛法,不知道因果很可怕的,这个也是这个小女孩的业,逃不掉的。是不是?妄有三界;但是,对众生来讲,这个果报却是很苦,虽然三界是虚妄;但是,果报却是很苦!【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翻译成中文叫做数取趣,“数”就是数学那个数,念破音字,叫做数shuò,一次又一次叫做数;“取”就是取舍的取;“趣”就是七趣的趣。数取趣——补特伽罗,意思就是:六道轮回、七道轮回改头换面,一次又一次的转世,叫做补特伽罗。用现在你听得懂的语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一次又一次的改头换面;一次又一次的投胎;一次又一次的转世,苦不堪言,而自己不知道,叫做补特伽罗,好可怜喔、好累喔!【各从其类。】

【义贯】

【“此”三界一切众生“皆”以“不了”自己本“妙觉”性、本“明”真“心”,于一念妄动之后复“积”聚诸“妄”业】变成【(业】相【、转】相【、现】相,于一念妄动之后复“积”聚诸“妄”业变成业相、转相、现相,业相就是无明业相,就是相分;转相就是见分。这个见分一攀缘到相分,境界就现出来,现就是现出境界来,就是现相,现出种种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山河大地的相,统统现出来了。【三细六粗等)】等,我们讲过了。【而“发生”诸苦报之依正身,爰】就是于是乎【虚“妄”而“有三界”之相,且于三界“中间”虚“妄”境地中“随”着“七趣沉溺”,】着,这个字就是重点,你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着。诸位!经典有这样比喻,诸位!看这里的比喻,(师右手拟鸟飞貌)一只鸟这样飞,这鸟,如果你把这个左腿跟右腿各绑一块石头,跟它的体重相当的,跟这只鸟的体重相当的,这个鸟这样飞,还可以一点点起来;如果稍微重一点,这个鸟振翅欲飞,可是,飞不起来。左脚,鸟的左脚绑一块石头,鸟的右脚也绑一块石头,让这只鸟飞,飞得起来吗?飞不起来。这个就是比喻:我执和法执,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我执,所谓的执着这个四大假合为自身相;法执,认为四大、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乃至于听到正法,也认为有一个实体的东西,这个就是法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正法统统要舍,何况那一些邪法呢?是不是?所以说:我执和法执,是所有修行人二大块的石头;鸟就是比喻我们这一颗心,每一个人都想解脱,每一个人都想解脱;可是,一碰到境界那种执着,有时候,比没有学佛的人更糟糕、更执着、更强烈。说他懂,他根本就不懂;说不懂,还懂一点,还懂一点,就执着这么一点,就认为是无上的大法,就认为自己是大彻大悟的圣人,所以,不再前进了,不再前进了。因此,你想要这只鸟飞起来,就是我们这一颗心灵想要解脱,想要解脱,就是要把那只鸟的脚的二颗石头,怎么样?剪掉,剪掉啊,就是放下。修行是怎么修行呢?就是要做放下的功夫,现在就看谁比较厉害了,简单一句话就是:先放下的人先见佛;彻底放下,现在就见佛,就这么简单!每天放下,每天跟佛住在一起,因为每天都清净心嘛!不是佛吗?是不是?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万法就是这样子,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就是说一说而已,曾经叱吒风云的这一些英雄好汉,而今安在哉?考试,秦始皇活1.五十岁,2.五十五岁,3.六十岁,4.七十岁,五十、五十五、六十、七十,秦始皇活几岁?1234?嗯?秦始皇活几岁?你不知道啊?答:1.五十岁,秦始皇活五十岁。并吞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对不对?五十!如果我像他的年龄,五年前就Out!就不在人间了,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每次我看到厚片土司,那个土司很厚,就想到了慈禧。有人拿供养给师父,那个土司拿这么大一块,我就说:哎呀!这个就是慈禧嘛!他说:啊?什么是慈禧?就是太厚(后)嘛,太厚啊!这样听不懂吗?慈禧,意思就是太厚(后),太厚,此厚非彼后。供养师父,拿一块这么大,也没有切。是不是?我们法师吃面包,在戒律学里面,是要很有气质的。我们戒师说:我们吃馒头,去戒坛,撕起来,馒头用撕的,一块一块。我们法师、比丘吃馒头,是不可以拿起来……(师示范咬馒头状)这样有犯威仪的。是不是?可是,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很快,又不失威仪的办法,我就馒头拿起来,把门窗统统关起来,接下去你就知道下一个动作要做什么,很多事情要做啊,吃一个馒头,慢慢的吃……是不是?所以,记得以后要供养师父那个面包,不要供养慈禧……接着就是太厚(后),这么厚!好了,底下,爰虚“妄”而“有三界”之相,且于三界“中间”虚“妄”境地中,“随”着“七趣沉溺”,【各种“补特伽罗”(数取趣)皆“各从其”同“类”而造相同之业、受同样的果报。

好!把上册拿出来,翻开目次, <46>页,

C.无色界天,

(A)无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罗汉,

(B)四空天,

(1)空无边处天,(2)识无边处天,(3)无所有处天,(4)非想非非想处天,

(C)无色界中不回心钝阿罗汉,以及外道天。

(D)结语

结语一:通于凡圣,结语二:不出无色界。

(E)总结三界:迷本积妄而生。

【第十节  四种阿修罗趣】

讲到阿修罗,我就被一个女居士笑得半死,她写信来,说:最近情绪很不好,常常发脾气,唉!她说:师父!我怎么办?我已经快变成“阿罗汉”了!怎么办呢?我常常发脾气。她这个“阿修罗”搞成“阿罗汉”了,(笑)你看看,这个多严重啊!你看看!她说:常常发脾气,说她现在已经快变成“阿罗汉”了。我跟她回信说:很好,很好!发脾气可以证阿罗汉,就赶快继续发脾气啰!因为她搞不清楚阿罗汉跟阿修罗的分别。

阿修罗,这有二种,一、男众,就是二种解释;女众也是二种解释。男众,翻译成无端,“端”就是端正的端,这个脸不端正,阿修罗男就是很丑陋。是不是?再来就是斗争心坚固,很强的,翻译成无端、斗争,就是阿修罗男。女的就是善嫉,善于嫉妒、嗔恨、占有,这个就是阿修罗女。

有一次,逢甲大学的同学说:师父啊!我们要听您的《楞严经》。我说:那个台语的呢!他说:台语的听得懂啊,同学都听得懂。结果拿回去听;这是同寝室的人告诉我,这个女孩子听了,有一个女同学、学妹长得很丑,可是,她很会搞笑,她听到师父讲到这个,喔!女的长得很漂亮,然后,嫉妒心很强、占有欲很强的,叫做阿修罗,因为她长得很丑,然后,她就跟同寝室的说:啊!我一定是慧律法师讲的阿修罗来转世的!她自己认为很漂亮,旁边那个就说:喔!你少恶心了!然后,她自己把那个脸拍一拍:唉!自古红颜多薄命!(师笑)旁边的人说:喔!我们快要受不了了!她说:哎呀!我连谦虚的空间都没有!全部都倒,整个寝室统统倒,我连谦虚的空间都没有,受不了!所以,长得丑的人,要稍微认命一点。

男众就是无端、斗争心强;女众就是美、善于嫉妒。好!

【① 鬼趣摄修罗(卵生)】

阿修罗,鬼趣摄修罗(卵生),是卵生。

【② 人趣摄修罗(胎生)】

【③ 天趣摄修罗(化生)】那是跟帝释天王常常打仗的,天趣阿修罗。

【④ 畜生摄修罗(湿生)】

好!问你一个严肃的问题,看看你答得出来答不出来?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人是什么生?(师问众)胎生?嗯?Are you sure?Really? 再问一遍:人类是什么生?胎生?零分,zero零分!

人类四生具足,一、神识入母胎叫做化生,一刹那间进母胎,叫做化生。二、所有的生命,都是母亲的卵,排卵结合而成的,称为卵生。精血和合,父精母血和合,有湿气,继续移入母亲的子宫着床,叫做湿生,没有湿气不能活。最后,人形成长,投胎从母亲产门出来,叫做胎生。知道吗?(日语:wakari masuka?明白了吗?)(日语:hayi,wakari masu.是的,明白了。)好!就是这样子,人类具足四生。知道吗?

【第十一节  总结七趣】

【⒈总结一:七趣虚妄因果】为什么呢?因本空,缘本空,果还是空。是不是啊?因空、缘空、果空。

【⒉总结二:随顺妄恶为因】虚妄的恶业为因,我们前面所讲的十习因、六交报。

【⒊总结三:正定能除三妄惑】把笔拿起来,三妄惑就是杀、盗、淫,杀、盗、淫,如果你有定,就可以除杀、盗、淫三种恶业。

【⒋总结四:同业别业俱妄】同业就是共业,共业所感的世间,和别业所感的、受的果报,统统是虚妄的,不实在的;但是,对众生来讲,苦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定、没有慧,就什么都看不开。就像鸟绑了二颗石头,飞不起来,心灵有了种种的痛,却放不下那种回忆,这个就是很糟糕的!

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做一种功夫,早上起来,要用珠算那一句,早上起来,三个字,怎么讲?请归零,珠算……放下,请归零。而且每天都要做这种工作,早上睡醒,昨天所有的恩怨,哪一个人对不起你;哪一个人怎么样伤害你;哪一个人不愉快的,记得!一定要统统放下,要观想,感谢他、感恩他,要有这样子的胸怀,要有这样的胸怀。

但是,诸位!很难做到,很难!当他杀死你家人,你恨不恨呢?很难喔!你不要认为很简单,没有怨恨是很不容易的。是不是啊?他意见跟你相左,又咄咄逼人,你宽不宽恕他呢?不简单喔,诸位!请归零很好讲,但是,归不了。但是,请归零不要一直加零,一万、二万、十万、二十万、一百万一直加,本来恨的只有一,后面再一个零,就变成十了,再一直加了,这样是不对的。

所以,同业、别业都是妄,简单讲:三界是虚妄,唯心所现,才是佛陀的正确的语言。是不是啊?

【⒌总结五:正修须除三惑】就是杀、盗、淫,也是一样。

【⒍总结六:邪正之判】什么是邪正之判呢?正说就是:劝人欲得菩提,要先除杀盗淫三妄惑,如是说,名如来说,名为正说;不如是说,名为波旬说,就是魔说。所以,邪说就是杀、盗、淫;正说就是一定要断杀、盗、淫,这个是依如来正说,就是要除杀、盗、淫三惑,三惑。

好!我们下一堂课就很精彩了,五十种阴魔,这个非常精彩!《楞严经》最精彩的部分就来了:五十种阴魔。它就像照妖镜一样,末法时期,你可以看到,统统在佛陀的预言之下,跑不掉!什么男佛、女佛,自称自己什么佛,这个统统跑不掉!五十种阴魔是《楞严经》的特色,其他经典找不到,叫做破魔证通。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48>页。

【第三篇  五十阴魔(破魔证通)】

这个就是禅定当中、禅修当中,有五十种现象,色有十种阴魔;受有十种阴魔;想有十种阴魔;行有十种阴魔;识有十种阴魔,也就是说:禅中、禅定中,有五十种境界,总归一句话:千万执着不得。执着就坏,所有的末法时期,所发生的乱象,统统在佛陀的预言当中。

这五十种阴魔,是修学佛道必经的过程,如果有发生种种的状况,底下所指出来的状况,千千万万不能迷惑、不能贪着,以为自己是证圣,这样子就会堕地狱,因为会狂妄、会无知,总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所以,这五十种阴魔是照妖镜,使魔无所遁形,也是一切修行人所必须注意的事项,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好!翻开2177页,下册,因为这一段特别的重要,我们要用一点点的时间;但是,也不能太长,因为现在是在讲大纲。第三篇,五十阴魔(破魔证通)

【第一章  习禅须知魔事】

你要知道什么是魔,要很清楚,免得被干扰、被迷惑。

经文:【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好!翻过来,我们时间有限,看2181页。

【义贯】

【“即”于此“时”】就是这个时候,【正当“如来将”欲“罢法座”,离席而起时,乃“于师子床”上“揽”按“七宝几”】就是【(讲经桌),“回”其如“紫金山”之身,“再来凭倚”法席(又再坐下),】离席又再坐下来。【而“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尚未证圣道的“有学缘觉”及“声闻”众,“今日”已经“回”小乘“心趣”向“大菩提无上妙觉”之道,而“我今”虽“已”为你们阐“说”了“真修行法”,然而“汝”等“犹未”能“识”别“修”习自性定慧之“奢摩他”】自性定慧就是要见性,那一种见性的自然的定跟慧。奢摩他,所谓【(无止而止)】就是不要刻意的去止它,自然就止,烦恼自然就止。【及“毗婆舍那”(非观而观)】清净自性自然能观,观无所观,也无所能观,也无所观。除非你见性,否则这个很难体会。止而无止,非观而观,【中之“微细”难觉之“魔事”,故当“魔境现前”之时,恐“汝”等仍“不能识”知。若光欲以禅定水“洗”涤“心”垢,灭除心相而入于灰心泯智之定中,此“非”有“正”知见,极易为魔所趁而“落于邪见”,且认邪为正。一切魔事,“或”是由“汝”自五“阴魔”所生,非为外魔,“或复天魔”所作、“或”是“著鬼神”之境,“或遭魑魅”精怪所弄,然行者若“心中不明”识究竟是谁造成的境界,便会“认贼为子”】所谓认贼为子,就是【(把有害的人当作可爱的人)。】

【“又复于”世间禅“中”,以“得少为”满“足”,例如过去已得“第四禅”之名为“无闻比丘”者,便于得四禅后“妄言”他已“证”得“圣”道】说自己证【(阿罗汉道),并谓入第四禅即是入涅槃。】认为第四禅天就是涅槃。【后来在他四禅天的“天报已毕”,五种“衰相现前”时,方知自己将死,便反而“谤”佛为妄语,言“阿罗汉”不受后有,】因为阿罗汉叫做无生嘛,不受后有,不再转世了。【而他今既已得四果之无生,且已入于涅槃,为何却再从涅槃出,而“身遭后有”将复受轮回?可见实在并无涅槃,而阿罗汉亦非证无生;这位比丘以此谤佛、谤法、谤僧之罪,即“堕阿鼻”地“狱”受苦报。】所以,我还是再一次的劝大家:不可谤佛、谤法、谤僧,这个罪是很可怕的!

【阿难,“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解说禅定中五十种魔事。】

经文:【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阿罗汉是无学;初果、二果、三果以前,统统叫做有学。【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阿难】即【起立,并其会中,同】是【有学者,】因为都还没证阿罗汉果。【欢喜顶礼,伏听】如来【慈诲。】

这个诠论很重要,2183页,中间这个诠论非常重要!

【诠论】

【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因为自】(从)【阿难示堕】淫室【、文殊将咒解救(此即是破魔之始)至阿难请示修定(因为光持戒,定力不足,境界现前,便把持不住,因而堕落,成就魔事);佛方便示导,历七处破妄(七处徵心)、】七次问阿难:你的心在哪里?“征”就是问、询问。佛问,阿难要答,可是,都答错。【十番显见、】显出见性,十番,“番”就是十次,十次显出不生不灭的见性。同时开【示】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皆本】来就是【如来藏、】无所执着,也无所分别,那是众生因为妄想、颠倒、执着,才变成内四大跟外四大的分别、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一切昏扰相,从之妄想、无明而生。然后,【二十五圣自证境界、】再来,【重说大咒、开示建坛、结界、修楞严大定之法、详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四种】清净【明诲、】经历【大乘六十位修证之真菩提路、细述三界十习因、六交报,及四生、七趣种种众生(种种地狱、十种鬼趣、十种畜生趣、十类人趣、十类仙趣、诸天趣——欲界六欲天、色界四禅诸天、无色界四空诸天,以及四种修罗趣),至此,圣凡种种境界,以及信、解、悟、修、证、果之真菩提路亦皆开示明白;接下来的“五十阴魔”,详论五十种禅定中的魔境,及破除之法,可说是达到本经的最高潮处,对修行人或习禅者来讲,也是最最重要、最为实用的地方。】

【因为本经始自以神咒破魔,中间七处破妄,及四种清净明诲、四加行、乃至详论六道诸趣时,其实也皆是在破斥:或破魔、或破邪、或破妄;而种种邪妄,亦正是魔因。故《大智度论》论云:“除诸法实相外,皆是魔事。”以不出魔数故。然而以上所破斥之邪妄境界,并未像最后这一节“五十阴魔”中所说的,那么详尽、实际。修行菩提或习禅者,对于此部分,不可不知,不可不深入解了、奉行,否则习禅必然魔事重重,而菩提必定难成。】

【又,释尊坐菩提树下,破四魔军,成等正觉;故知成菩提是必然要破除魔事的;虽然依理上而言,魔事与魔境皆是依自心妄现,然而佛若不开示,世间无人能觉知其为魔事,因而被内外种种妄境所惑乱,而魔事成矣。由于得闻佛之开示,事先知道,心理有准备,且依自善根力、及佛力加持、法力护持,诸天护法拥护,一旦境界现前,即能立刻觉知、识破,而得持心不动,不为所惑、不随】它去【、】也【不信】它【、】也【不】跟【从】它【,如是则魔之恶图即不得逞,魔意一旦受挫,魔事即破。故知,破魔之事无他,即】(也就是)【:

【一、】要【多闻、】要【研求、】所以,师父一再开示:不能说一句佛号念到死、一部《无量寿经》诵到死,其他都不听经、不闻法,这样子没有办法成就,应当理解佛陀的大般若智慧;应当理解佛陀的涅槃妙心,从一实相,然后,好好的来念佛,虽生而无所生,无所生,如是求生。所以,我们应当要多闻、要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及所现境界。】

【二、持心不贪世间一切,尤其是财、色、名、利、权、位等。】这些都是电视新闻常常报导的,首富跟什么名人一起啦,什么政治人物啦,这个在电视上常常看得到。有的人很羡慕,但是,我们修行人看起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命就像一场戏一样。

【三、任何时候,境界现前时,立即“觉知”。】

【四、“持心不动”、不信】它【、不随】它【、】也【不喜】欢它【、】也【不悲】泣它【(不以所见境界为喜、为悲、乃至自以为尊、为胜等。)】就是不能起骄傲的念头,要牢牢记住这一句话,五十种魔事,奈何不了你。所见一切境界,也不能欢喜得不得了,忘记继续念佛、继续求生极乐世界。所以,老实告诉诸位一句,就是说:你今天念佛念到见到南无阿弥陀佛、西方三圣,也不可动一念说:喔!我已经是圣人了,我很有修行了!不可以,这个很容易堕入魔的。见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如是见,如是无所见,一心念佛,还是求生极乐世界,不理它、不管它,临命终,自然转化这个清净念,为极乐世界莲池里面的莲花化生。

【总而言之,修行者要完全不遇障难,可说是不可能的;要完全没有境界现前(不论善境界或恶境界),也不太可能。但我们不能期求完全没有障难或魔事,而应】当【希望我们有能力克服障难及破除魔事。又,境界不在善恶,只要自心不贪爱取着,便都不成问题;】“只要自心不贪爱取着”,这个要画双红线,这个就是破魔的秘笈。你什么统统要放下,你管它放光、见佛、见光、见花、闻香,你统统放下,这个就不成问题;要是动一个贪着,就麻烦大!【若自心贪著,即使是善境界也会变成魔事。这一点就是佛在本节经文中一再强调的:于每一重阴魔之末,佛都会说:“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意即:这种修行境界,只是定力所引起的暂时的作用,不久它就会消失的;因此这些现象并非表示你已达到圣人所证的境界,所以你心中也不要以为你已得圣人的证境。这样不妄想贪著,这个境界也还可称为善境界,但你若把它当作你已“证圣”之解,便马上受诸邪群魔所趁、所用、所缠,而胡里胡涂入于魔数,亦不自知。】

【又,所谓“魔事”之魔者,其实不只是天魔;依通教所说有四魔:】通教就是藏、通、别、圆中的通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依通教所说的四魔:【天魔、死魔、烦恼魔、五阴魔。若依本经,则还包括种种鬼、神、魑魅、精怪等等。因为这些众生,或者自怀恶心,喜欢坏人修行;或者为魔所使、为魔所用,故皆能成就魔事,破坏修行。因此本经前面所述之种种鬼趣、旁生趣等,让我们于众生界有全面的了解,因而在专修三昧时,对觉知魔事、防范魔事、乃至对治或破除魔事,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了解整个习禅过程、方法、果报,及众生界的状况故,非对于“敌人”一无所知,亦非“敌暗我明”,而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一旦魔事发生,也不会胡里糊涂、一无所知,而惊慌失措;也才能沉着稳定地对付。】

【最后,愚意】这是成观法师自谦。【以为本经这“五十阴魔”章,可说是本经最为稀有、最为宝贵的部分,因为其他经典都没有如是之法;或也有涉及魔事的,但也没有这么详尽、这么完备的“破魔大全”。因此诸修菩提者及习禅人,皆应深入精研、信解、讽诵再三,为他人说。】

【附及,这“五十阴魔”章,实是习禅的“破除魔事品”。若以世间法来比喻,有如:我们买一部机器或汽车等,机器的说明书中,最后大都会有一节“故障排除法”,详列这机器在操作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故障现象,及其排除之法。这“五十阴魔”章,等于操作驾驶“禅定三昧”这条“法船”的故障排除法,依于此法,舟中之人方能安抵涅槃正觉彼岸。】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由妄生空,迷生世界】

经文:【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就是因为我们迷了;就是因为我们妄想。【痴爱发生,】就是拼命的爱、拼命的执。【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义贯】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三界“有漏”依报之“世界”中之正报“十二类生”有情,其“本觉妙明,觉圆心体”本“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然而“由”于“汝妄想”,而“迷”本有之“理”体,以此“为咎”,而令无明之迷“痴”更起“爱”念,致令清净本心化成真妄和合,因而“发生”阿赖耶识,接着更“生发”能见之见分,进而“遍迷”于外,欲有所见,而发生顽空之相分;是“故有”所见之相分“空性”产生;能所既立,相因相成,展转变“化”与痴“迷”相续“不息”,因而“有世界生”起。“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之世界“者,皆是迷”于本觉真心“顽”因而起“妄想”之所“安立”。】

换句话说:科学家再怎么研究,就是迷惑、颠倒,不知道万法唯心。就是把你送到外太空去生活,从这里坐太空船,一直送到外太空,仍然离不开佛陀所讲的真理,一切法不净、苦、空、无常、无我,缘起缘灭,尽法界是一大缘起,跑到哪里,都是生灭无常,跑到哪里,都是缘起无自性,宇宙跑遍了、坐太空船跑遍了,也是这样。就像你去出国旅游,跑遍了整个地球,全世界的国家你都去,答案还是一样:缘起缘灭,妄想生、妄想执,都是这样子,走到哪里,处处都可以见到佛陀所讲的真理,只要你心中有智慧。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处,即得菩提,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当知”此无边之“虚空”,实“生”于“汝”本觉真“心”之“内”,此心内虚空之大小与本心相比,“犹如”一小“片云点”缀于茫无际涯的“太清里”(太空中),何其渺小,且不久住。而“况”依空而立之“诸世界”、及身心、更“在”本已渺小的“虚空”中“耶”?岂非更是微不足道?】

【第二节  发心归元,震裂空界】

为什么?因为你回光返照,要入三摩地,见到圆满的清净自性的时候,为什么魔宫震动?虚空是魔住的地方,你要转识成智的时候,会影响他所居住的宫殿,他当然会怕了!

经文:【“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脗,当处湛然。”】

2192页。

【义贯】

【假使“汝等”之中果有“一人”心光内照,“发”明本觉“真”心,返本“归”于“元”有之佛性,如是由迷返觉,则“此十方”由晦昧所成的顽“空”,应时“皆悉销”灭“殒”亡;连虚空本身都会因而销殒了,“云何”虚“空中所有”结暗成色、依空所立之“国土,而不振裂”?】

【“汝辈修禅”,严“饰三摩地”,亡尘照理、心住三昧,心光一发,即能与“十方菩萨及诸”证“无漏”之“大阿罗汉”之“心精”相“通脗”合,故能破愚除暗,因此不离“当处”即得以“湛然”一心,】你看,还是要回归当下。是不是?回归当下,佛法不能等到死才受用,念佛要念到现在就除烦恼;现在就能够享受清凉、安乐、自在、解脱,这个才是佛法。如果现在念佛,只期待在临命终,你有把握吗?那你现在过得这么辛苦,怎么办呢?佛法现在派不上用场,还期待临命终做什么呢?是不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就是在当处;就是在当下;就是现在就要受益,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你知道吗?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把个性改一改。【与诸圣泯同无二。(此即修首楞严三昧行者所历的境界之一:当他内伏烦恼不起现行,而将破我法二执之际,如瓶不塞孔,故内空与外空自然相通,即是此时之境界。)】

【第三节    魔怖而来扰】

经文:【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慴(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惟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2194页,倒数第三行。

【义贯】

【“一切”欲界天之“魔王”、魔民、“及与”一切“鬼神、诸凡夫天”,忽然“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于“水”中及“陆”上居住、以及于空中“飞腾”之众生,“无不”因而“惊慴”,然而一般人道之“凡夫”未具五通,则因“昏”迷“暗”钝,而不知“不觉”此一切异相之真因,反而“迁”转“讹”误,以为是天地阴阳失度等因所造成。“彼等”天魔鬼神“咸得五种”报得之“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惟除漏尽”通】漏尽就是烦恼断尽,叫做漏尽。【(未得漏尽通),故皆知其住处之所以振裂之因;然彼等皆十分贪“恋此”有为“尘劳”之世间,“如何”能任“令汝”更修成三昧,而由你的三昧定力之光“摧裂其”结暗所成、】因为他们是住在暗,心无明结暗,你现在要发挥这个如来藏性的光,震动虚空,刚好破除他住的地方,等于把他的建筑物打掉,他无处可住,因为他贪恋嘛!【深心所爱之住“处?是故”,一切“鬼神】会来恼害你修三昧【、及诸天魔】也会来恼害你【、魍魉】也会【、妖精】也会【,于”你修“三昧时,佥来恼汝”,】就是“皆”,统统来恼害你。【不令汝三昧顺利成就。】
【第四节  不迷魔即殒,迷则魔得便】

经文:【“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风吹光,风吹这个阳光,不损阳光普照。刀割水,断不了水,刀子在水上画字,切,水又缝合了。就是说:你修三昧的人,只要你有定,这些都不伤大雅,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取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祇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2200页.

【义贯】

【“然彼诸魔”见其宫殿无故崩坏,“虽”心中“有大怒”,但是“彼”犹在“尘劳内”之生灭法中,而“汝”所修的楞严大定则是在“妙觉”真常之“中”,非生灭法;】就是生灭法拼不过非生灭法。【故他若欲害你,则犹“如”欲以“风吹”散日月之“光”,毫无着力处,亦“如”欲以“刀断水,了不相触”。又“汝”习定之观智炽然犹“如沸汤”,而“彼”瞋恼之邪执虽“如坚冰”,但汝之定慧炽然之“暖气渐邻”于彼坚冰,彼冰“不日”即告“消殒”,】“不日”就是不久。【彼魔“徒”然仗“恃”五通“神力,但”终“为其客”,】“客”意即不是主人,我们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才是主人,他只是来作客的。【不得久住,亦不能成害。】譬如说:我们出国,我们是客人,到酒店或者饭店去住,今天一住,明天就走,再换饭店,我们是客。是不是?客就是生灭、来去不定,叫做客;如来藏性不生不灭,就是主。所以,我们要掌握得主,修学佛法就是能够掌握自己的生命,作得了主。

【诸魔鬼神及外道之所以能“成就破”汝戒行“乱”汝定心之魔事,其咎端“由汝心中”之“五阴主人,主人”自身“若”自生“迷”惑,则“客”乃“得其便”。】

【“当”行人“处”于此“禅那”正定之中,能常自“觉悟”而“无”所“惑,则彼魔事”之力虽强,以技无所施(没有破绽可趁),亦“无”能“奈汝何”。待你五“阴”之境“消”除(五阴尽)之后,“入”于本觉大光“明”藏中,“则彼群”魔妖“邪”本来“咸”秉“受幽”暗之“气”以成之形,汝定慧之光“明”便“能破”彼愚迷阴“暗”,因此他若接“近”你,则其暗性但“自”取“销消”,自身难保,因此他“如何取”再停“留”下来“扰乱”你的“禅定”?】

【反之,“若不明”其是魔,不能“悟”知其所现者并非善境,而“被阴”相,“所迷”,以致误以为是证得了圣证,“则汝阿难必”落魔道,沦“为魔子,成就魔人”之事业。】

【又“如摩登伽”母,其身份及法力实俱“殊为眇”小下“劣”,且“彼惟”以邪“咒”欲令“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欲“毁”汝之“一戒”(不淫戒),但你以“心”本来是“清净故”,并非你自己主动起淫念,故“尚未沦溺”。】

【而“此”阴魔与摩登伽母相比,“乃”欲“隳”坏“汝”能成就无上“宝觉”的“全”体法“身”(亦即要将你的法身整个】都【毁灭,并非只要破你一戒一定就好了);这譬“如宰”相大“臣”之“家”,一向得势,“忽”然触犯了大律,便“逢籍没”家私,】就像皇上一下令,连诛九族,财产全部没收。便“逢籍没”家私,【全家大小“宛转”飘“零”、】流落他方,【沦“落”四方,“无可哀救”。】意思就是:【(习禅之人,若迷五阴相,而为魔所趁,为魔所坏,亦复如是,即】(就是)【丧失宝觉全身,不但道果之位被除,一切功德法财亦当尽失,且从而沦落六道恶趣,无可救拔。)】

好!因为它这是白话文,我们今天也是讲大纲,这几天,明天也是讲大纲,我们简单念一念,把这个白话点到为止,否则我们要用很长的时间,我们已经讲了第四个礼拜了,你看,这个大纲还没讲完,这个《楞严经》有多辛苦、多难啊!是不是?这个还不是一般法师说你要讲就讲的,没办法!如果没有贯通三藏,或者是精通经教,或者心性不明,那没有办法!所以,因缘具足了,我们就来团结、来合作。

所以,明天我们就从下册的五十种阴魔,2203页开始。好!

回向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