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27|回复: 48

[其他法师居士] 《弥陀要解》精华导读  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

  【1】学习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的重要性!

         《弥陀要解》精华导读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学人这次在佛七当中,有两个课程要跟大家共同的学习,第一个就是《弥陀要解》,第二个是《菩提心》。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我们看整个净土宗的传承,是很受到历代祖师的重视,可以说从明末以后,因为蕅益大师是九祖,我们看历代的这个净土宗的祖师,从十祖、十一祖、十二祖、十三祖,后面这四个祖师,他整个修行的开示,都没有离开《弥陀要解》。尤其是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他对《弥陀要解》更是赞叹有加了,他说:“纵令古佛出世,为《阿弥陀经》重做注解,亦不高出此矣了!”所以如果照印光大师这个说法的话,那《弥陀要解》它的地位等于是佛陀所宣说的一样。

  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缘,在这么多祖师的著作当中,在净土宗有这么多的著作,《弥陀要解》却受到这么样的重视呢?这个地方我们得从净土宗的传承说起。

  如果我们看一看净土宗的十三代祖师的整个修行的演变,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朝的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我不用多说了,大家知道,他对净土宗的贡献,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持名法门。净土宗强调感应道交,但是感应道交的方法是很多的:比方说观想、比方说观像、比方说持名。在善导大师之前,其实在慧远大师的提倡之下,是偏重在观想念佛的多。善导大师他认为说,我们以音声为所观境,它有两个好处:第一个至简易;第二个至稳当。尤其是约着临命终来说,我们要提起、创造一个音声,然后再听自己的声音,相对简单,而且也比较稳定,因为音声是稳定的,这个相状是变化的。

  善导大师提出持名以后,当然带动一股很强大的风气。不过善导大师的贡献不是持名而已,他在心地法门当中强调一种很重要的观念,叫做:顺从本愿。他说:你修净土宗的人,要带一点危机感——就是相信我是生死罪障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我自身没有出离的力量。就是我从现在开始,我每天不睡觉,我每天拜佛、念佛,我每天用其它的方法持咒、修止观,我还是不能了生死,要相信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这是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相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善导大师他认为在念佛当中,你的心态,你必须把自己定位作我们是一个被救拔的众生,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这个时候对阿弥陀佛产生一种不共的皈依。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在我们生命当中是不能取代的!我们可以兼修地藏王菩萨、我们可以兼念观世音菩萨,都可以,但是,阿弥陀佛在我们生命当中,他是本尊,也就是说他是不能取代的,这叫不共的皈依,没有一个人可以取代他。这种思想顺从本愿,那带动佛号,当然这个就相对容易了——“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因为念佛法门——持名一法,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各得其所。

  善导大师这个风气,一直到了宋朝,净土宗的思考,又产生了变化,是谁呢?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一种禅观的思想,禅净双修的思想,他认为:念佛法门只是事相的持名,某种程度已经有所不足了,因为时代演变,众生的烦恼慢慢的转深,所以他把禅观的思想带动出来,叫做“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他说我们除了顺从本愿以外——向外顺从本愿,向内正念真如。正念真如,就是破妄显真嘛;顺从本愿,就是达到一种一心归命。所以“内观真如,外顺弥陀”,这个是永明延寿大师提出的一种禅净双修的思考。但是我们看永明大师的著作:比方说《宗镜录》、比方说《万善同归集》,它的修学是偏重理观的成分多,也就是说其实永明延寿大师是偏重在理观这块,善导大师是偏重在事修这块。

  一直到了伟大的蕅益大师出世,他作了《弥陀要解》。那么《弥陀要解》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重视?因为它成功的把整个净土宗的传承,可以说是集大成。他把善导大师的顺从本愿的事修,他也把永明大师的理观,所谓的正念真如成功的结合起来,就是理观、事修两个相互配合,叫做“如目足双运”。

  所以《弥陀要解》之所以受到赞叹,不是蕅益大师有很多的论述,而是他成功的把历代祖师的东西,把它做一个总结,他的地位就等同孔夫子的地位。我们知道孔夫子没有很多个人的著作,但是他为什么称为至圣先师呢?第一圣人呢?因为他成功的把中国的历代的文化: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历代的文化,他做了一个总结。所以,你看《论语》,等于看所有的中国思想文化,因为它是集大成。《弥陀要解》亦复如是了,它的地位就等同中国文化的《论语》一书,你把《弥陀要解》读完了,你等于是把整个净土宗的所有传承,全部都了解了,它不是一种单方面的论述,它是全面的论述。所以,我觉得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哪,我们真的有需要静下心来,看一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到底说了什么观念、到底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

  所以我们利用三天,我们只能够抓其精华,有关修行的、了生死的这块!教理的部分,我们都不谈了,谈实修的这部分,来跟大家做一个研究、讨论,叫导读。

  好,那么这个是进入弥陀要解之前,跟大家做一个总说。



补充内容 (2019-5-20 22:07):
观音行者归向净土主群 262283094,  印祖大师净土学习群 76518259, 每晚共修,并且学习印光大师文钞和净土十要,欢迎加入。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2】《弥陀要解》导读的脉络

  我们看这个讲义:将述此义,大科分五。我们分五大科。

  第一个:甲一﹑思想传承。蕅益大师的这个理观、事修的这个结合,他的整个思想是怎么演变的?禅净双修的思想,这个传承是怎么演变的,我们应该要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二个:甲二、缘起甚深。这个地方讲:为什么要禅净双修?从凡夫的生死流转的角度来说,这个禅净双修,它有它的一个必然性、有它的一个必须性。第二个从一个生死缘起的甚深的角度,来发明这个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个:我们讲到修学心要。禅净双修的理论很复杂,有没有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偈颂,来做一个总持。我们先简单的把禅净双修的基本概念,先说明出来。

  第四个:我们就正式的扣着《弥陀要解》的这个经文,来发挥禅净双修的这个个别的思想。

  最后:我们以两个古德的偈颂,把这个禅净双修的观念做一个总结。这是我们这次的五大科目。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3】观察佛陀的依正庄严,应该是向内去观照!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思想传承。

  思想传承我们分成三部分:第一个约心观佛;第二个禅净双修;第三个事理二持。

  约心观佛,是智者大师提出来的,因为智者大师他在《观经》注解的时候,他在修十六观之前,他提出来一个“约心观佛”的概念。这个概念,对后世产生很重大的影响:就是我们应该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观察佛陀的依正庄严,应该是向内去观照,而不是向外去攀缘。我们看智者大师是怎么说的,我们先把智者大师的开示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好,我们把智者大师的开示,把它做一个说明。我们看左边的脉络: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那么这个“经”指的是《观经》,《观经》它有十六观,当然依正庄严,主要是前面的十三观,后面的三观,是讲这个九品往生的问题了。十三观它讲到,比方依报:宝树、楼阁、池水;正报:有莲花、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些都属于事相了。但是智者大师认为说:这些事相,你必须把这个借事来显理——必须把它会归到一念心性,这才是佛陀的本意了。也就是说你不能“约相观佛”,你要去找到佛陀的功德、你要相应于佛陀的功德,不能从相状去找,要从内心中求——约心观佛!这是提出的这个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4】为什么要达到实相的理体一定要向内去观呢?

  第二段就解释为什么要约心观佛?因为大乘佛法的功德,一定是以中道的实相为体——你一定是空、假、中三观要具足了,偏空、偏有都不是实相。既然要达到实相的目标,当然就必须以一念心性来当做真实的安住——“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达到实相的理体,一定要向内去观呢?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楞严经》它把我们一念心分成两个门:一个是外门,一个是内门。我们一般人当然都走外门,走内门的很少。走外门的情况,我们会得到一个相状:当然可能是凡夫的杂染相、也可能是佛陀的清净相,但是,不管你是杂染相、不管你是清净相,都不圆满。因为相状,你得到了桌子,你就失去了椅子,它不可能圆满,凡有相的东西,它一定有极限的,你的因地是有极限,你不可能成就圆满的功德。正如《楞严经》说的:你的因地是依止生灭的相,你在果地,你不可能成就圆满的佛果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莲花本身,不是看到莲花,应该看到莲花表示一种清净心、菩提心,要从莲花当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们必须从莲花的相状,去会归到我们内心的一种功能,就是借相修心,就是约心观佛,这样子,你才能够成就圆满的功德。如果我们一辈子只注意莲花本身,那你的功德就不可能圆满了,因为相状是不圆满的。

  在这个地方,智者大师他自己解释了——“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说:假设我们一个修行者,不能够法法消归心性,我们只向外攀缘一种相状,即便你攀缘到的是一种佛陀的相状——万德庄严的相状,从相状当中再去推演我空的真理,这样子也只是偏空的真理了,不能跟空、假、中三观具足的中道实相相应。比方说善吉,这个善吉就是须菩提尊者,他在般若会上,他也能够对一切的外相,从无常无我的真理,来开演佛陀一部分的法身,但是只证得小乘的偏空之理,因为有偏空就有对立嘛,你证得空,你就失去了有。

  也就是说,其实佛教里面,空性跟假相,某种程度是有点冲突的。当你执着空的时候,你就失去了有;一个着相的人,相对他就比较放不下,就失去了空。所以,一个人只要你向外攀缘,你就永远不可能圆满!因为外在的东西是互相对立的,它是一个二分法的对立世界。所以你只要不向内安住,就算你修得百千万亿的阿僧祇劫,你永远要么就是一个生死凡夫的着有,要么你就是一个阿罗汉的偏空,你不可能成就佛陀的即空、即假、即中,你不可能像佛陀一样——“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你不可能做到这点,因为你方向错误了。

  佛教是重视因地,当我们没有掌握到圆满的因地,你不可能有圆满的佛果。就像《楞严经》说的:你要成就饭,你要找到米,如果我们用沙去煮东西呀,你煮了一辈子——你很用功的加行,每天持咒、念佛,产生很大的能量,但是它是一个沙,它只是一个热沙而已。我们要煮饭,一定要先找到米,也就是说你的因跟果要随顺。所以当我们向外攀缘的人,我们不可能成就佛道,这不可能成佛了,你一个人喜欢向外攀缘,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佛了!就好像说:当你拿到沙的时候,你永远煮不出饭来,因为沙非饭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的修行者,都必须法法消归心性的道理。因为你不从内心中去求,你就永远不可能圆满,那就永远不可能成佛——你要么你就是生死凡夫,顶多你就是福报大的生死凡夫;要么你就是偏空的阿罗汉,你永远活在对立。

  所以“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道实相之体”,中道必须空、有双照,而且是三谛具足——真谛、俗谛、中谛的具足,所以说“以心观为宗,以实相为体。” 心观为宗,这个“宗”,是指的修行的因地,“体”是它最后的目标,因为你法法消归心性,所以才能够契合中道实相。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5】什么是善念跟善根的思想呢?

  智者大师他提出了一种观心法门,其实它不是约心观佛,它所有的法门都是要会归到心性的。我们看智者大师的思想啊,他认为人不能只是修善念,你要把善念提升到善根。比方说:我今天拿财物去布施,这个叫善念,因为这是一种善的行为嘛,但是善念是一种向外攀缘的、是一种情感性的作用;但是当我们是假借布施,去启发我们一种布施的一种概念,我们养成一种布施的观念——借相修心,养成一种布施的观念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善根了。善念是生灭法,善根是不生灭法,布施如此,一切法都是如此。

  比方说念佛,念佛也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以善念来念佛,一种人是以善根来念佛。什么叫做以善念来念佛呢?这个善念,它是情绪化的、生灭心的,因为他攀缘外相嘛。你看有些人他遇到痛苦的时候,他才想到佛号,所以佛号在他的生命当中的角色呢,只是他因为痛苦的刺激,他才知道要皈依阿弥陀佛——善念!当他顺境的时候,他享受在快乐的感受当中,他不需要佛号,因为他这个佛号是生灭性的。当然,佛陀的功德是圆满的,当你要求糖果的时候,佛陀会给你糖果;当你要求宝石的时候,佛陀会给你宝石;当你要求是摩尼宝珠的时候,佛陀就会把摩尼宝珠拿出来,佛陀的心情是所求如愿!

  所以,同样一句佛号,每一个人的心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你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你是有坚定的观照力、誓愿力,你是恒常存在,不管顺境、逆境,你往生的心、成佛的心是不会改变的!因为你的心,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受外境的感受的刺激。你记得一个观念:只要你做的一件情,你是由内而外的——从道理的理解而发出来的,这个叫做善根;你做一件事情,只要是从外面刺激你的,你才去做的,这个叫做善念。善念的力量,只能够给你人天的福报;善根才能够达到出世的解脱!

  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智者大师,他提出的一种善念跟善根的思想。当然这个地方影响后世,也是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蕅益大师是深受智者大师的影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净土宗的理观,放进来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宋朝永明延寿大师,他作出《四料简》,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再来解释。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永明大师他把这个修行人分成四种:第一种人是有禅无净土。

  这种人都是走圣道门的,他可能修禅宗的、或者修止观的,他完全是仰仗自力了——完全凭自己的内心的智慧的观照,那么试图要冲过生死的轮回,但是这个什么问题呢?十人九蹉路!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是失败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失败?他解释他的理由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就是我们临命终时候的你这个业力,它会现出一种境出来,这个境往往是我们平常特别执着的:比方说男女的境、比方说财宝的境,有各式各样的所缘境。我们在临命终的时候,只要动一个念头,就“瞥尔随他去”,就前功尽弃了。因为你在临终的时候,你没有弥陀本愿的摄受。

  我们这样讲好了,一个人不仰仗佛陀的加持呀,这表示什么意思,诸位知道吗?表示说他要面对一个强大的阿赖耶识。如果我们学过唯识学,你会知道阿赖耶识的可怕。假设今天我们完全不靠四十八愿,凭自己的本事,冲过生死轮回,这就意味着说:我们要把无量劫来生死轮回所留下的问题,你在短短的几十年来处理。就是说你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处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所留下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十人九蹉路了。

  很多人忽略了生死业力的可怕,也就是说你平常的时候,因为你平常的时候,你感觉不出业力,因为平常有些人福报大了,福报还在了。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啊,是一种算总帐——“腊月三十算总帐”,所以临命终跟平常是不同的道理。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中阴身现前,十个人有九个人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念的,因为那个业力太强了,这个是有禅无净土的过失了。就是说他平常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的时候,打开泠气在佛堂,他也可以用得上功;但是临终的时候——内忧外患:内心的烦躁扰动,外在业力的干扰,他这个时候就很难过关了,因为为什么?他缺乏佛陀的帮助。这是第一个,这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无禅有净土”。他没有这种止观的力量,但是他对阿弥陀佛强烈的皈依——万修万人去,还是可以成功。“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他到了净土,再来修其它的法门,也是可以。这种人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皈依,顺从本愿,最后还是可以成功。

  第三种人,应该是永明大师最为赞叹的,他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他能够在事相上顺从本愿,在道理上又能够正念真如,破妄显真,这就是一只很厉害的老虎,再加上有角——现世福慧具足,做为人师,来生快速的成佛。因为他品位增上,理观事修,上品往生,很快的能够成就佛道。

  最后一种:“无禅无净土”。这个人,他也不修空观,也没有好好的念佛,当然这种人可能多分都修人天福报了。修人天福报有个问题了:就是说有些人他就是发心——做慈善事业了,但是对人生的真理,这个道理他完全不懂,他也不想学习了,他完全活在感觉。一个人没有学习道理呀,他只有一种情况:就跟着感觉走!因为你内心当中不是智慧就是感觉而已嘛,《楞严经》说:你要么就随顺感觉,要么就随顺于真理的判断。那你不研究教理,你的智慧就只有从你的生命经验中得来,因为你没有传承历代祖师的智慧嘛。换句话说:你所有的生活的智慧,完全从你短短的几十年的经验而来,那你只好根据你的经验去判断,大部分都是错的。你从经典来看,我们凡夫产生的判断力,绝大部分都是错的,都颠倒了。

  但是他造了善业,为什么铁床与铜柱呢?这个是约第三生。所以,假设一个人完全不学智慧、也不培养善根、也不好好的念佛,那你要注意你的第三世,你第二世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你的第三世要注意了。因为你第三生——“三世冤”嘛,福报现前的时候,因为福报会刺激烦恼,产生放逸。所以到了第三生的时候,就很难逃避,第二世因为在福报享受当中所创造的罪业,而产生铁床、铜柱的果报。这个人没有智慧的加持之下,再万劫千生就很难再跑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7】什么是净土的善根?什么是大乘的善根?

  这个地方,《四料简》它说明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净土的善根;第二个是大乘的善根。这个净土的善根,在十八愿讲得比较清楚,什么叫做成就净土宗的善根呢?我把十八愿念一遍。阿弥陀佛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其实善导大师,他在顺从本愿的这个思想当中,他的主要的思想依据,就是来自于十八愿里面的八个字,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他老人家是把他解释成说:决定深信我是生死罪障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的因缘;第二个: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四十八愿,他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这种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概念,善导大师说,我们必须把他观想成一个:我是业障凡夫,我求出无门,阿弥陀佛他可以救拔我,所以我对阿弥陀佛产生通身靠倒,这个是净土的善根。在极度的危机意识之下,建立一种强烈的不共皈依,这是第一个。

  大乘的善根来自于第十九愿,这个蕅益大师跟永明大师,比较强调第十九愿,所谓圆修的思想。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个第十九愿的根本思想来自于:“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他从发菩提心跟空正见的修学当中,而发愿求生净土,这个就是偏重在大乘的善根。

  当然十八愿、十九愿,各有各的特点。那我们现在是谈什么事情呢?谈众生的需要。我想佛陀留下很多的法,因为佛教徒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你要是信基督教很简单,它就一本圣经;佛教徒就是说,佛陀其实说了很多很多的法,藏经有一百多本,现在就是说我们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法?也就是说,佛陀说法,他是普遍针对所有众生的,他是一种普遍性的,但是,我们怎样把佛法转成一种个人化的需求,我怎么知道我需要那些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我们都知道我们生命是有限的了,“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一种理想、抱负了,但是,如果你要成功的话,你必须要在你的生命当中,选择出一个你适合的法门,在这么多复杂的法当中,选择一个你适合的法门。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一种通途性的佛法,你要成功的把它转成一种你个人化的佛法,这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比方说你读《楞严经》,其实《楞严经》佛陀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他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二十五圆通,你把每一圆通都修一次,你大概时间就不够了,你只要修两个圆通时间就不够了。因为佛陀说法他是针对所有人说的,他不是针对现世的人,他还要考虑后世的众生,因为他知道这个经典迟早要被结集的。那现在佛陀不在了,也没有人可以知道说我的善根是怎么回事了,那我怎么知道这个《楞严经》这么多东西当中,哪些法适合我、哪些法不适合我?我怎么能够把这个通途性的《楞严经》,转成我个人化的《楞严经》;或者说,诸位你修净土法门,你不就是为了了生死吗?求生净土吗?那你怎么知道历代的祖师,从慧远大师到印光大师,说了那么多开示,哪些法是适合我的,哪些法对我来说是暂时不需要的,你怎么知道?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了,就是“个人化”的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契机就是妙法嘛,治病是良药嘛。

  你有这个概念以后,你知道契机是很重要的,法没有高下。你是胃病,胃药对你是最好了;如果你肝有毛病,肝病的药对你就最好了,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8】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

  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探讨十八愿跟十九愿之间的相互关系了,我先讲一个公案,再来解释这其中的道理。

  这公案是实际发生的一件事。就是在上海有一个姓林的居士,他以前是一个企业家,他当然赚了不少钱,他晚年以后,他布施了钱财盖了一个念佛堂,从这个书籍的记载,他不是捐钱而已,他带动大家一起念佛。到临终的时候,当然很多莲友感他的恩,也为他来助念。那这个人,我们也相信他的确有净土的善根——信愿具足,所以一个有善根的人,佛号一进入他的心中,启动他的善根,他马上跟弥陀功德相应——脸色安祥红润,我们合理的推论:他跟弥陀的本愿已经接上线了。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因为他有两个老婆,他平常跟他的第二个老婆感情特别好,这个小老婆一来的时候,小老婆看样子是没有学佛的,就哭哇,说:“你这样一走我怎么办哪?”我们凡夫的善根,怎么经得起这么大的烦恼的冲击呢?我们善根都比较浅薄的,有善根,但是也有烦恼嘛。所以,当这个老婆的因缘现前的时候,糟糕了!他的脸色马上变化:从安祥转成一种苦恼相、恐怖相、不安稳相,后来……不要多说了,反正后来这个人到最后就变成一只小狗了。后来它托梦给他儿子,把它领回来,到寺庙放生。

  我们看到林居士修行的失败,当然给我们一些警惕了,就是说:他念佛这样的虔诚,他有净土的善根,但是他没有往生,从净土宗你修行就失败了!你说:诶,他差一点往生,差一点往生,就是没有往生。当然你也可以说:那是他老婆来闹的,你不能这样讲,你把修行都回归到外境,那你一辈子修,修不好,你只能怪你功力不够哦。因为你怎么知道你阿赖耶识要释放什么东西呢?就算她来闹,就像印光大师说:也是表示你阿赖耶识有这种障碍别人的业嘛。所以,我们不知道我们阿赖耶识到底过去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因缘,但是做好准备,永远是对的!

  那么这个公案带给什么启示呢?就是说: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药。如果你这个人天生烦恼淡薄,天生的,你的情执非常淡薄,对任何事情都没什么太多感觉,你不需要太多的大乘善根,我相信你只要达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法对你就够了,因为你的病轻啊,病轻就不要吃这么多的药。

  你看,这个思想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唐朝嘛,唐朝距离现在多久,诸位知道吗?两千年。古时候的社会,跟现在能比吗!古时候的社会,你这个村庄,隔壁发生什么事,你都不知道——生活单纯,烦恼轻薄。所以,如果你真的有把握说:你本身是属于那种烦恼淡薄型的——天生没有太多的欲望,所以你不需要太多的对治,那你的净土善根,足足有余了;如果我们务实的面对自己,我们执着比较重,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忽略了对大乘善根的守护,尤其是菩提心跟空正见的对治。所以十八愿跟十九愿,既然弥陀会发这个愿,就表示这两个愿都有它的需要,如果说十八愿可以取代十九愿,那佛陀发一个愿就好了。所以,修行人你要先了解自己很重要。

  你要把通途性的佛法,转成个人化的佛法,第一个条件:你要很务实的去面对你的过去,我们过去是怎么活的?因为现在的你,是由很多的过去累积而成的,因为你有很多的过去过去过去……所以才有现在的你,就好像说你有昨天,所以你才有今天。今天的你是从昨天而来,这叫做等流性嘛,你昨天有什么想法,你今天早上睡醒了,你还有这个想法嘛,这个水流,它是说生命就是一个水流嘛。所以,到底我们过去是怎么样?你只要静下心来,你好好的向内观照,你很快会了解你自己是怎么回事了,除非你整天向外攀缘,你只知道别人,不知道自己。

  所以如果你到现在你还不了解自己,你就很难修行了!因为你不晓得自己,你就不知道这么多药,哪些适合你呀?你要浪费很多时间。如果我们现在运气很好,我们生长在正法时代,你拜一位文殊菩萨做师父、拜一位普贤菩萨做师父,诶,你不用了解自己了,因为你有什么事,请教你师父就好,他一入定:噢,你这个人啊,没事,你八十八佛拜三个月、然后呢持个什么咒、然后念佛……你就照他方法就对了。因为他有神通,他一看到你过去,他知道怎么帮你破障、怎么启发你的善根,因为善知识有方便力嘛。你也不用花太多心思去了解自己,去找适当的法,因为你找到一个好老师,你有福报。但是问题是:我们不是生长在正法、像法时代呀,我们不知道谁是圣人啊,所以只好自己为自己开药了,因为你别无选择了,你有其它方法吗?

  所以,我们必须务实的了解自己,然后知道:我到底是需要净土善根就好,还是我可能要多一些破妄显真的对治。“诸法因缘生”,当我们有这种毛病的时候,你不对治它,它永远就存在了,好像说这个地方有一些垃圾,你不去看它,它也存在的,那哪一天它产生细菌了,你就来不及了。

  所以,到底我们应该是“无禅有净土”,还是“有禅有净土”,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了。就是说如果你有那个需要,你就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法来对治。

  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休息十分钟再往下讲。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9】如果你要往生,两个善根缺一不可!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

  乙三、事理二持。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因为净土宗,虽然我们念佛也的确会在生命当中产生消灾免难的这种所谓的功德:你可能身体有病痛,念佛病痛好了;你可能有些什么灾难,你念佛,灾难消失了。但是这个不能当做净土宗的目标,这只是个过程而已,因为你这个是人天福报嘛,我们的志向应该不仅于此吧。所以净土宗最终的目标是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跟弥陀感应道交,而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这个是真正的目标。所以,净土宗真正的验收,是在“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是净土宗真正的结果的验收了。

  这个地方,当我们验收的时候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人,他平常只是依止善念在念佛——情感性的念佛,他这个佛号没有一种观照力、没有一种誓愿力。也就是说他没有产生一种决定性的,就像印光大师说:他没有发起一种决定性的信愿,他念佛完全是凭感觉的,痛苦的时候,把佛号拿起来念一念;有灾难的时候,念一念,因为他有灾难,危机意识嘛,但是灾难过去了,他不念了。所以佛号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在生命当中一个破障的法门而已了,这叫做善念,这个人临命终肯定经不起考验的。因为你这个善念是攀缘性的、是轮回性的,你因地种下的就是一个因,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这个结果了,怨不得别人,因为你种的是葡萄,你最后的结果长出来的一定是葡萄。不是阿弥陀佛不救你,因为你用这种心态来忆念佛号,阿弥陀佛就给你这个东西嘛。

  假设我们平常是透过一种智慧的观照,我们知道生死轮回的痛苦、我们知道极乐世界的功德,甚至知道佛道的圆满,你用一种智慧对整个生命的全体进行观照,产生坚定的信愿。坚定的信愿绝对不是宗教情操而已,要有胜解——胜解力,你对人生、对智慧有坚定的胜解,你才能够产生坚定的信愿,这个不是一时的情感作用。你说我念佛的时候我会哭,会哭只是表示说你有善念如此而已。所以佛法不能从情感上的修学,而要提升到理智上的修学,因为你要透过人生的观察,你才产生了皈依,那么这叫善根。善根是向内安住的、是随顺于涅槃性的,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如果依止善根来念佛,那正如《弥陀经》说的,临命终的时候,绝对功不唐捐——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肯定现在其前,因为你准备好了嘛。

  所以同样一句佛号,不同人去念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个就叫诸法因缘生。如果每一个人念佛,答案结果是一个,那这个佛号就有自性,有自性就违背了佛法的因缘观。这个佛法的功德是绝对的,你不管什么心态来念它,它给你的答案是一样,那这个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有自性的,那你就把佛法的缘起观全都否定了,那净土宗就不是佛法,就是外道思想了。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圆满的,但是当你准备到什么程度,阿弥陀佛就给你什么样的东西,这才是佛法的理论。

  所以,感应道交有两种力量:第一个我们心灵的力量;第二个佛陀的力量。佛陀的力量这一块,我们就不用操心了,佛陀早就准备好了,关键是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佛陀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他把他该准备的部分都准备好了。所以佛力不可思议这块,你只要相信就够了。但问题是心力不可思议这块,就是我们要去努力的。我们有一分的准备,佛陀给我们一分的礼物;我们有三分的准备,佛陀给我们三分的礼物;我们有十分的准备,佛陀给我们十分的礼物,这个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念佛,临终的结果会不一样。佛陀没有锁定任何目标,佛陀的心是平等的,因为每一个人准备不一样嘛,所以得到的礼物就不一样,这个就是所谓的诸法因缘生。

  我们到底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呢?佛法的善根太多了:布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忍辱的善根……你看《华严经》有各式各样的波罗蜜的善根,这些可能都不是很着急。但是如果你要往生,两个善根缺一不可:净土的善根、大乘的善根!你可能没有很多的行动,你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布施、也没有时间去持戒、也没有时间去修种种的波罗蜜,但是如果你净土的善根、大乘的善根没有,你就很难感应道交了。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在经典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执持名号有事持跟理持两种!

  前面我们看到两个传承:一个智者大师,一个永明大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蕅益大师,他是怎么样把前面的思想做一个总结,我们看蕅祖的要解的内容。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好,这段其实蕅益大师在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他说什么是执持名号呢?就是念念忆佛名号。所以它是一种思慧,它已经不是所谓的闻慧,因为它有一种相续的力量。在这个思慧当中,有事持跟理持两种,什么叫事持呢?就是你真的相信有西方阿弥陀佛,但是,这个人他没有正念真如,他不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是心作佛是因地,在因地当中,正念真如,成就佛种;在果地上出现佛的功德庄严,是心是佛是约果地。所以整个妙因妙果,不离开一念心性,你一念心性具足了,它本身是因,它最后也是果。所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但是这个人没有大乘善根,但是他有强烈的净土善根,而且烦恼轻薄,他也可能往生净土,这是事持。

  那么理持,不过理持一定要包含事持,净土善根是必要性的,你有大乘的善根,你也一定要有净土的善根。他不但是相信极乐世界,而且他能够向内正念真如——知道这一切的法是我心具,也是我忆佛、念佛,念念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一切法不离开一念心性,以“自心所具所造的洪名为所缘境,而念念的相续,不暂忘也。”

  蕅益大师等于是把前面的善导大师的这种“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的这种皈依的心,再把永明大师这种正念真如的思想,做一个结合。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杂染的缘起——轮回的真实相!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们看后面的一段说明。

  佛教讲因缘观,这个因缘观包括了杂染的因缘,杂染的缘起,也包括清净的缘起。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会产生杂染的果报,一定有它的道理,在生命当中,会产生清净庄严的功德,也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先把这个道理找出来。

  首先我们看杂染的缘起,就是轮回的真实相。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的世界,这个“色”不是色身,包括你的财富、你的房子、车子……只要是物质的世界都属于色蕴。

  受蕴,就是感受,感受就跟你的业力有关系了,你看我们打佛七,我们两百多个人,吃同样一道饭菜,但是感受不一样,有些人吃得很快乐,有些人吃得很痛苦,同样的饭菜,就是循业发现——你这个人善业强,你善业强的人,你那个业力的支持,你很自然就产生快乐的感受。所以你一个人如果说你生命当中,经常保持快乐,那你这个人善业强;那你如果经常保持痛苦,那就是你过去生有罪业。这个受,是完全取自于过去的业力,但是感受只是一瞬间的了,这个重点在下一个想蕴,受是没有相状的,它只是一种直觉性的感受,苦乐的感受。

  但是,我们的内心有一些生命的经验,会产生相状——于境取相,所以产生想象。这个想象力很厉害,因为感受是短暂的,其实支配我们快乐、痛苦,你的思考——你的想是很重要,你做正面的思考、做负面的思考,这个影响就很大了。

  你看我们喝咖啡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在喝咖啡,因为你喝咖啡只有第一瞬间,你的舌头跟咖啡接触,大概十秒钟,你真的喝到咖啡了,真的!十秒钟以后你就开始想:这个咖啡味道不错,我在哪里买的,我下次再多买一点……所以你现在你已经不是在注意那个受,你已经开始在打妄想了,你的生命由妄想引导你了,所以受是很短的。

  所以你看,你心里的痛苦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心里的痛苦,你挥之不去啊!那个想象,辗转相续——心有千千结,这个就是想蕴嘛,你想出来的。

  所以,我们一个人都是自己伤害自己,说实在的,真的!你读《楞严经》你会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你的内心世界来真实的伤害你,他顶多是个助缘,他扮演一个相状,让你看了以后,你自己打妄想,你自己伤害你自己,包括佛陀都不能够进入到你的心中,佛陀都只是当助缘。表示说其实生命我们是有选择的,因为你伤不伤害是你的事,但是我受不受、我要怎么想是我的事情,其实人生是有选择的。

  这个想蕴还不是可怕哦,注意看行蕴——非常微细而一种坚固的执取。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为什么生死轮回?在这里了——执取!很多人修行,他错用心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量劫来到现在我们还在轮回,其实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在修行,但是我们方向搞错了,因为我们一直在对治妄想。其实妄想不是很可怕,重点是那个支持妄想的那个执着。我们回顾我们过去的生命,你所有打的妄想都会实践吗?没有。我们打过很多的妄想,只有少数的妄想,我们付出了行动,对不对?极少数的妄想,对不对?那么为什么这些妄想会出现呢?因为你产生了坚固的执着:你从我想要干什么,提升到我一定要干什么。所以这个意乐,这个行蕴在凡夫叫做执着,转成圣道就是发愿,一种愿力,一种意志力。

  其实我们的生命是受行蕴的执取的主导,你看啊,这个行蕴有多厉害,这个行蕴,你不读唯识,你根本不懂什么叫行蕴?什么叫执着?不知道!你知道妄想而已了。其实妄想如果没有执着的加持,这个妄想没有力量,没有力量。你看,某甲跟某乙两个人修了大福报,对不对?但是某甲的福报,他表现在房子,他有很多房地产,他没什么钱,他流动资产不多了;某乙他喜欢钱,他钱很多,他房子住的小小的,因为他们两个执着不一样。所以这个行蕴的主导性很强,这个行蕴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生命的盲点啊。就是说凡夫位叫盲点,因为你要是修行过以后,这个行蕴转识成智,它不是盲目的追求,它变成一种智慧引导的一种愿力,那力量就大了,所以这个行蕴是很重要的。我们生命其实不是受感受引导,也不是受你的想象引导,而是受你的执取——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你的生命就会往那个方向跑。你今生会出现这些东西,这跟你过去生的执着有关系的。

  那么这个行蕴的执取在唯识学上说,它有三个不同:第一个以色蕴为住。就是说这个色蕴跟行蕴结合的时候,一般来说以色蕴为住的人,执着色蕴的人,就是比较年轻的人,因为年轻人他一出社会,他面对的生活问题,所以他对物质相对会比较重视;第二个到了中年,他就比较执着感受了,因为他的生活无缺了,他提升到一种感受的情况了;到了晚年,他的六根已经暗钝了,他没什么感受,他吃什么东西也没什么感觉了,他吃好东西、吃坏东西,都没有太多感受了,他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回忆过去了,以想蕴为住了。

  总而言之,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你看一个人的生命,经常是历史重演:他过去生喜欢什么,他今生还喜欢什么,就是行蕴嘛,因为想蕴是生灭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生命,贯穿到今生呢?那就是一种第七意识的“恒转如暴流”,那个“恒审思量”,一种相续的力量在主导我们,就是我们的盲目的执着嘛。你看有些人执着小孩,这个小孩他不听话,他照样对他好,没办法。因为既然是盲目,就是没有理由了,他整天叛逆你、抗拒你,但是他跟你要钱的时候,你乖乖还是给他钱,你没办法了。因为既然是盲目的执着,就是它已经没有任何理由了。

  那么这个地方,正是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行蕴——执取!不是妄想。所以诸位要知道,如果你有志于了生死,你不是对治妄想,说实在妄想你也对治不了,你要拔掉你的执着了。你看阿罗汉,他妄想全部消灭了吗?他不可能嘛!你无量劫来生命的经验,留下那么多生命的经验:痛苦的经验、快乐的经验,打那么多妄想,阿罗汉短短的一生当中,就把所有妄想都消灭了吗?不可能!他是把行蕴拔掉了,他证得我空的真如。正如《楞严经》上说的,它说:“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六根动来动去,它一定有一个能量在支持它,就是执着嘛,我执嘛。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2】一念妄动产生了生命的色心诸法!

  所以我们来看第二个。既然我们知道轮回的根本,我们也知道临终最大的盲点,那应该要了解怎么办——真妄之別。

  在《楞严经》当中,它先安一个真如——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当真如是向外攀缘的时候,叫做一念妄动,产生了生命的色心诸法,所谓的根、尘、识;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这个生命的力量就结束了,所以向外攀缘是轮回性的,即便你攀缘的是善法、即便你攀缘的是佛陀的功德庄严,它的本质还是轮回性的,回光返照才是涅槃性的。所以,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脱死,那应该除了念佛以外,要加强一种涅槃寂灭的力量,叫回光返照,正念真如。

  这个一念妄动我们解释一下。从大乘经典的佛陀的解释,我们本来是没有生死的,本来没有,生死是自己捏造出来的,或者说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生死只能够自己了了,因为你自己创造的,只有你自己把它收回去了,没有人可以取代了,因为这个梦是你自己做的嘛,你要自己醒过来。

  这个生死轮回,有些人的生死业力比较重,就是他要了生死相对困难。比方说:如果你这个人感情比较重,情感比较重,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快乐会比一般人快乐,痛苦的时候,你也会比一般人痛苦,那你要跨越生死,你会比较困难,因为绑住你的绳子力量很强。

  也就是说,同样在修行净土法门,有些人他一下子“啪”就跳过去了;有些人跳不过去了,因为你自己创造出来的生死力量太强。如果你的心是很习惯性的去攀缘外境,你的心是有很强烈的情执的人,你的情绪的变化是很强烈的,你了生死会比一般人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跟代价。那么相反的,有些人他本身他的情执淡薄,他的行蕴淡薄。

  当然,世间上好坏都是一体的,这种情感重的人,他如果转过来呀,大菩萨!真的,他如果转得过来,他如果智慧强了。有些人烦恼重,叫根利遮重——他的善根强、他情感重,他用智慧把它转过来,这个人的愿力也特别强,这个人也特别发心,大好大坏。你看先天没有执着的人,他学佛以后,他也比较不容易发心,但是这个人从自己了生死的角度来说,他相对容易,因为绑住他的生死业力相对的淡薄。

  所以我们读《楞严经》,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情:生死轮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是你的行蕴创造出来的。所以解决问题也只能够靠自己去解决,既然你自己创造,“既从心起”,蕅益大师说:“既从心起,还从心灭。”我们当然不可能回到过去,我们对过去要概括承受,我无量劫来的轮回,养成我这种个性,怎么办呢?我这人情感重那怎么办呢?没关系!佛陀有的是方法,我们看怎么办——“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我们只要逆向操作,因为过去就是一念妄动,向外攀缘,你只要反过来思考就好了,你开始正念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3】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那么怎么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个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二个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破除内心的执取。第一个破外境的执取,有两种执取:一个是外境,一个内心,当然次第上先破粗的。

  我们应该怎么去观,才能够随顺于真如呢?观察“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我们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在《楞严经》花很多时间去探讨:到底生命有没有根,就像树有没有根。有些人说我的生命从前生而来,其实从因缘的角度来说不对呀,你前生不是长这个样子,你前生的色蕴,可能我们前生是一个天人,天人很快乐,把福报享尽了,后来变成一只蚂蚁,福报享尽了嘛,蚂蚁的时候起惭愧心,又启发你的善根,今生变成一个人。所以假设我们前生是一个蚂蚁的话,你前生长的相状,跟你今生相状不一样,身为蚂蚁它有它的感受跟想法;你身为一个人,你有你的受想行识、你有你的感受和想法。所以你不能够说:我前生创造了今生,因为A创造B,怎么A跟B不一样呢?这不合乎逻辑呀。所以你不是从前生而来,你只是假借前生的业力,去熏习你的清净的本性,而创造出来。所以人生是没有开始的,你的生命没有开始,只能够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那个业力成熟了,就“啪”蹦出来。

  当我死了以后,我的五蕴身心世界,我将往哪里而去呢?我们看看我们的未来,你说:哦,我到来生去了,也不对,你来生也不是长这个样子了。每一个人换了不同的角色,他就换了不同的心态,你看你是个男人,你就有男人的心态;你变成一个女人,你就变成女人的心态,我们肯定是心随境转的嘛。所以我们也不是往来生而去了,所以人生是什么样?没头没尾,人生只有过程。

  生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没有结果!

  我们没有一个人有结果。你说你做国王,做得很快乐,然后结果呢?结果没有了。你看我们做梦,佛陀很喜欢用做梦来比喻人生,你看你第一个梦是做一个大国王,然后福报享尽了以后,第二个梦变成一只蚂蚁,你说为什么第一个梦是国王,怎么就变成蚂蚁?因为第一个梦结束的时候,变成没有结果了。他只是在酬偿业力,他业力释放,释放完就没有了,哪有什么结果呢!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楞严经》就这么说的,人生只是因为你“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就如此而已了。所以人生只有过程了,你早点觉悟对你会有很多好处的。

  所以人生是在还债,当然在还债当中,又在创造来世。人生有一半是在偿还过去,有一半是在创造未来。如果你知道人生是没有结果的,可能你的心态会改变,没有结果,不管你今生多么的叱咤风云,最后是没有结果,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是全部破坏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14】站在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

  那么第二个也很重要: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这个是一种大乘善根的一种想法,就是说达妄本空,这个“妄”就是我们一念妄想所捏造出来的烦恼相、业力相跟生死相——惑业苦。

  在《楞严经》的角度,它说你一个人要快速成就,你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要很快的超越生死,你除了知道人生是没头没尾以外,你还要建立一个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心态。也就是说你要站在真如本性的角度,来面对人生。这句话可能大家还没有听懂,你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什么叫站在真如的角度呢?

  就是站在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站在没有业力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个思考模式太重要了,这句话你们听懂吗?听不懂,听不懂那我怎么办?因为我认为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再跟你讲一次:

  站在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当然你也不能执理废事,你该怎么对治烦恼,还是怎么去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站在本来没有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个就是正念真如。你要先把心带回家,再来思考这一切的事情,否则你只要活在妄想,你就迷失掉了。站在虚妄的角度是得不到真实的,你的因地,就说你的因地就必须找到真如,你才能够从真如重新出发,去思考事情、去修学的。

  所以“云何应住”,比“云何降伏其心”更重要,因为这是根本,你住了,你住错了,那你就事倍功半了。你们两个人烦恼一样重,他用了一个正好的方法,叫“乘”,所以佛法为什么它要判教,为什么判圆教、别教,真的是有差别了。你看你今天去downtown,你开车去跟你用跑步去,速度会一样吗?不一样!所以你掌握一个好的思考模式,你们两个烦恼一样重,有些人烦恼就超越过去了,为什么?因为他得到一个好的方法,他得到一个快速解决烦恼的思考模式。所以佛陀出世就是为什么呢?佛陀当然不能取代我们修行了,但是佛陀干什么呢?佛陀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嘛——佛陀遇到事情是怎么思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5】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如果你今天你有志于了生死、你有志于追求临终的正念,你现在一定要养成“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试着做什么事情之前,先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我本来什么都没有。比方说你很执着你的儿子,对不对?你要告诉你:我本来没有这个儿子。对呀,难道你本来就有吗?你是后来的因缘和合才有的嘛,你本来没有嘛。

  所以很多事情你把生命回归到原点的时候再来看,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你的盲点就消失掉了——你本来就有儿子吗?不可能有嘛!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楞严经》这种思考模式是最圆满的,临命终的时候谁都不能障碍你呀。

  当然我不相信说我讲几句话,你们就可以做到了,我的意思是说:你要去研究《楞严经》,我抛砖引玉了。因为很多概念的成就,你听了以后你可能觉得很好,但是你不是真懂,过程是很重要,你要一句一句的慢慢读、慢慢读、慢慢读,从佛陀的开示当中去体会,那个得到的胜解,那才是产生强大的力量。但是我抛出一个观念,就是说:我们因为观念错误,弄得我们生命很被动。就是说,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的正念。他临终的时候真的没有烦恼,真的没有妄想,这是第一种,他的阿赖耶识得到适当地调伏,这一般人做不到了;第二种是凡夫的正念。我们临终的时候肯定是错综复杂,平常打的妄想执着都会现前,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随妄转,这个很重要——无住!就是说:我没办法一时调整我的烦恼跟执着,但是我有办法不受它干扰,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们做不到祖师的正念,不可能!这个修到“万里晴空一轮明月,虚空都没有这个妄想,不可能;但是你可以做到:虽然我有妄想,但是我不随妄转,那这个是智慧的层次。你怎么做到不随妄转呢?你平常就要训练你自己不随妄那转。怎么做到呢?就是根据佛陀的教授:“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平常训练自己:你本来没有这些东西的,那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如此而已了,不管是好是坏,你要概括承受,但是承受的过程当中,你的心不能住上去了,轻轻的走过去就好了,这样子保证你临终,你很容易解脱了,再配合佛号——“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内观真如,外顺弥陀。内观真如的目的是息灭我们生死的业力,把生死的业力降低;外顺弥陀呢,跟弥陀感应道交。

  总而言之,从《楞严经》的角度,就是不迷、不取、不动,以无住为住。它的不迷、不取、不动,重点在不取,那不取当然是智慧了,不是勉强的,它是达到无住。《楞严经》它的思想是这样,它是一个沉淀式的修学。

  佛陀跟阿难尊者说:这个杯子本来是很干净的,你丢了很多泥土,再把它搅拌,这个水变脏水了,但是也不决定啊,怎么办呢?佛陀说:你不要搅拌它——你断相续心,它自已会自己沉淀下来,即使烦恼没有断,但是你会让它沉淀下来。就是说你把行蕴拔掉以后——“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你把你的执着拔掉以后,当然你还有你的习气,你照样打妄想,然而那个妄想,影响不到你了,因为它那个电源被拔掉了——妄想没有得到执着的加持,这个妄想就没有力量了,它对你的生命没有主导性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建立一个新的观念:修行不是对治妄想,是对治执着。如果你认为修行是对治妄想,你今生你就糟糕了,你糟糕了!你事倍功半了,因为你方向错了,你不能从枝末下手。修行如果是对治妄想,那你无量劫来留下的妄想你对治得了吗?修行是抓到把那个妄想的根,那个根——执着,先拔掉,妄想自然枯萎。

  所以我们看第三个解脱之道。我们现在从禅净双修的角度,是称性起修,第一个安住心性,然后再思维生命的缘起,思维娑婆世界是苦,思维极乐世界是乐,产生强烈的皈依,再开始修学皈依。所以,照讲我们在皈依之前,先把生命归零,先从无相的真如,再重新出发,所以,我们现在不能马上的去皈依佛陀,因为你带有情感、也带有执着。你如果说你没有把生命归零,你临终的时候会出现两种力量,第一个:无量劫来产生对生命的执着,这是一种生死的业力;第二个:你对阿弥陀佛的功德,产生欣求好乐、产生皈依的心,这个时候两个都会现前,诸位你们猜猜看,哪一个力量会比较大?当然生死业力大,因为它很熟悉嘛,无量劫来都是这样子弄的嘛,学佛是今生才修,时间短。所以,为什么要先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必须要把过去的问题先砍掉——你要跟阿赖耶识脱离,你要先做到不随妄转,你才能够提起佛号,否则你的生命会产生两种力量:一个生死的力量,一个念佛的力量,临终的时候两个都现前,这个是熟境界,这个是生境界,那你的佛号就被妄想吃掉了。

  所以,从《楞严经》的角度:要先把心带回家,然后再重新出发,这个是比较好的方式了。这样子就是一种涅槃性、坚固性、圆满性,因为这样随顺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6】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好,我们看最后的“修学心要。”那么我们把前面的思想做总结,幽溪大师他对禅净双修有一个非常好的偈颂,他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他说修行人,尤其是修净土宗的,我们应该有念佛的心,但是在念佛之前,先有一个动作不可避免,就是整个十法界的因缘当中,先“作我一念心”——先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先从假入空,把生命先归零,然后再重新出发,故我当下这一个念佛的心,全体进入弥陀的功德法界当中,先从假入空,再从空出假。你这个偈颂懂了,我们明天开始的《弥陀要解》,你就全部懂了。

  这个是这样子,我们的生命有过去、现在、末来,是吧?诸法因缘生嘛,佛教因缘是过去、现在、末来,它是三世的因缘,其实当我们讲现在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离开过去嘛,对不对?因为你今天一定跟昨天有关系,昨天一定影响到今天嘛。从净土宗的角度,其实我们要处理两块问题,第一个:我们的过去;第二个:是我们的末来。因为我们的过去呀,留下很多负面的能量,就这个执着——盲点很厉害,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我就不管它,我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就好了,但是你不管它,它还是存在呀,问题在这儿,它不会放过你的。过去的你不会放过你的,过去生命当中所留下的痕迹、所留下的习惯,它永远在你的心中,它只是暂时的潜伏——它种子嘛,它睡觉嘛。临终的时候,就有因缘碰撞它,它就起现行,你不处理它,它还是在嘛,那这个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了。

  所以正念真如,是处理过去的问题,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心归零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跟过去切割了——不随妄转。其实,我们不能摆脱过去,但是,我们可以不受它影响嘛。我们不可能消灭过去的,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就是说:我的业力没有消,但是我可以做到不随妄转。

  所以《楞严经》是在处理过去的问题,但是你来生怎么办——我将往哪里而去呢?《楞严经》是告诉我们:我从什么地方来,找到自己的家,那这块不够,我们还要面对来生。所以,净土宗刚好告诉我们来生——我将往哪里而去。所以,你把《楞严经》跟《阿弥陀经》,两个结合在一起那就齐了,第一个:处理你从什么地方来——《楞严经》;《阿弥陀经》——你将往哪里而去,规划来生,这个就是所谓的禅净双修了。就是我们说的:“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一定是先把生命归零,然后再重新出发——“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这个就是把整个大乘的善根,跟净土的善根做一个圆满的结合。

  我们后面几天,就会把这个观念落实到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落实到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今天只是做一个总说。如果你听得懂这堂课,这不是我的功劳,你一定有善根,我只是一个闹钟,我唤醒你的善根而已了,真的是这样;那如果今天的话你听不懂,那你要真的去读《楞严经》。如果你读懂了,那你这个人宿世善根深厚,我只扮演一个启发性的作用而已,我是唤醒你的善根而已。好,没有问题,我们这堂课先到这里。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
  【17】心理素质提升了,你的佛号力量才能够提升!

  《弥陀要解》精华导读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甲四、经文要义。

  我们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一期的生命当中,会造很多很多的业力,那这当中,有些是属于善业,比方说我们会去持戒、会去念佛,这是一种善业的力量,当然,另外一方面也会造很多很多的罪业,比方说杀盗淫妄。一个生死凡夫所造的业,是善恶参杂的,很少人说完全造善,或者说完全造恶的,一般的凡夫都是善恶参杂。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个问题了:当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到底是善业起现行?还是罪业起现行呢?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的神识,是善业来引导我们,还是罪业来引导我们呢?

  答案是:强者先牵!

  就是这个善业跟罪业,看哪一个势力强大。

  所以一个人他往生净土,不表示说他就全部造善,不表示;一个人堕地狱,也不表示说这个人什么好事都没有做,也不表示。只是说他造的罪业比较强,所以他到三恶道去了;他造的善业比较强,他到人天、到净土去了。

  所以,我必须要把我到净土的业,变成是一个强大的业。所以净土宗的往生啊,它就是一个原则:我们必须把我们一生当中所造的业,要想办法让净土的业力是最强大的业,让它临终的时候“啪”——现前,你就成功了。

  这个业力的强弱是怎么看的呢?唯识学它提出来的一个分析,它说业有两种:一种叫做增长业,一个叫做不增长业。不增长业,就是这个业力它本身,它没有一个强大的意乐,他造这个罪业,他是偶一为之,一时的失念。比方说有些人,他在某一个场合,突然间失去正念了,他可能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的罪业,造了以后,他回去立马忏悔,断相续心,永不再造作。这种业不会太强,只要他没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相续,这种业,来生要得果报困难,因为它没有一种辗转相续的力量。

  那么另外一种业呢,叫做增长业。就是你做这件事情,它是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数数现行,都无惭愧。你这个业是经常性的造作;第二个:见是功德,深深好乐。你造这个业的时候,是满心的欢喜,没有一个人强迫你,也没有人勉强你,你是主动积极、充满了欢喜去造的。也就是说:当你去造一个业力的时候,你是经常性的造作、你是欢喜性的造作,这个业就是重大的业了,不一定是善是恶,就是重大的业力了。

  这样讲的话,变成我们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我们要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透过忏悔,断除恶念的相续,这是第一件事情,想办法把已经造的罪业的势力降低;第二个:要加强你净土的愿力的业力。那么加强净土业力,这个就是数数现行,那么这个就是次数问题。但是第二段“见是功德,深深好乐”,那这个就是智慧的问题了——你的见地。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净土的功德、对名号的功德,你是不是充满一种主动的欣求、强烈的皈依,这个是重点了。

  所以净土宗你的心态准备很重要,因为你念佛的时候,有些人念佛是没有感觉的,完全没有感觉的,他是念佛就念佛呗,他没有一种救拔跟被救拔的一种心情,那这样子你造的净土业是很薄弱的,因为你没有好乐心。一个重大的业力,它的条件要次数多,而且要充满了欢喜,两个条件都要具足。所以你要让净土宗的业,变成强大的业,除了你经常念佛以外,你必须对你所念的佛号,要有一定的欢喜心——胜解力,这个就必须靠学习而来了。你要读经典,了解什么是万德洪名,你对名号功德的了解越多,你才能够产生发自内心的欢喜、发自内心的皈依了,所以这个就是智慧的层次了。

  所以我们在净土宗是强调胜解的,你不能够只是停留在信仰。你刚开始念佛是靠信仰是可以,但是你那个信仰要提升到一种决定性的信仰,那就是智慧的问题了。所以我们为了能够让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产生那种坚定的力量,让这个力量产生强大的业力在临终表现出来,我们好好的了解净土的经论,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你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质,你心理素质提升了,你的佛号力量才能够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