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染心不净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随大安法师学净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22: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是八难顿超同 。八难是佛教的一个常识, 是指八种让我们不能见佛修圣道的障难,首先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由于三恶道剧苦,没有办法让我们闻法修行,这是障碍。在人道有三种:盲、聋、喑哑,瞎子、聋子和哑巴,是障碍我们修行的违缘、障碍,这是第四。第五是世智聪辨,就是非常聪明,反应很快,就是逻辑思维很发达,世间的东西他很利害,然而分别心很重,把他那个自性纯朴的这个东西失去了,所以这是一个障碍。在世间法可能很推崇这种人,在修行当中它可是个障碍,你看一般的知识分子一修行一念佛为什么昏沉很重,普遍是昏沉重,它有一个特点,分别识太发达了,他就容易昏沉。所以在庄子里面就讲,不能随便用机械,有机械就有机心,有机心则纯白不备,你有这个机心,那个纯净洁白的心你就失去了,失去了你的天机就很浅了,跟道就违得很远,这是个障碍。再就是佛前佛后,没有生在佛世或者佛出生之前出生,或者佛涅槃之后出生,佛前佛后。北俱卢洲,太享受了,没有出离心。无想天,就是长寿天,他沉在无想的状态当中,不想闻法。这些都是八种障难,但是可以顿然超越,这个两经是相通的。谈到八难顿超同,这里可以来融汇比较一下:在华严经里面,毗卢遮那如来在兜率内院,就是释迦牟尼佛了,作为护明菩萨,他要降诞到这个阎浮提示现八相成道的时候,首先要放光,他的放光部位,针对不同道的众生来放,那么他的脚板放出的光就是照到地狱里边去,当时有一个地狱的众生接受到这束光,就蒙这束光,因为光里边有音声,有说法,如果宿世他曾经有过这个善根,这束光就能令他开发宿世的善根,那么这个地狱众生就随着这束光就升到了兜率天,到了兜率天的时候,实际上这时候这个护明菩萨已经到地面上来了,到阎浮提来了,所以他没有见到,但佛是非常慈悲,他就有一面天鼓,这个天鼓呢,就是在为这个刚刚从地狱升到兜率天的天人讲经,这个天人听到这个法音,马上证到了十地,证到十地就很感恩,这时他就能观察到佛到哪儿去啦,观察他到了阎浮提,马上他从兜率天下来,在法会上散花供养种种赞叹,你看这个华严经讲,佛的光明,竟然有这种超胜的妙用,八难顿超到十地,这都是圆顿的,如果不是我们看华严经,怎么都不敢去相信它啦,总是想的吭吭哧哧修行吧修行吧,就很少去想佛的功德力有多么神奇、多么慈悲,这方面我们常常是比较隔膜的,那么在无量寿经里边对这一点也是常常强调的。蜎飞蠕动的动物,都能往生,往生就能得阿鞞跋致。得阿鞞跋致可以快速地成佛,度尽阿鼻苦众生,阿弥陀佛的那个炎王光也可以直接地照射到阿鼻地狱的最底层,阿鼻地狱的苦难众生蒙这束光的照射,光中也有法界众生可以随着这束光冉冉地上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就看到,这个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救度苦难众生,用五劫的思维,无量劫的积功累德成就的,威力是很巨大的,阿鼻地狱的众生都能救度,而且阿弥陀佛因地就是对阿鼻苦难的众生发出的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一个誓愿,要度尽阿鼻苦众生,所以他的大愿一定要达到这个程度,他才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一个至诚念佛的众生,无论他是在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当中,他都能够仰靠弥陀名号光明愿力,顿超八难。那么顿超八难,它的圆顿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这束光,它不在烦恼层面去谈,直接穿透到它的自性里边去了,因为这个自性跟佛是平等的,是不二的,是具足一切功德的,所以在这一点当中把它透显出来,它就顿超了,不需要一个一个台阶来上,但是要达到这一点,是需要这种慈悲愿力、威力是要到无以伦比的程度才能出现这种殊胜的情况。那么这一点在观经的下品中生章、下品下生章是诠释得更明显了,那个五逆十恶的众生,临命终时是地狱猛火现在前面,当时他看到地狱猛火时候,实际上来说这个人当下就是个地狱众生,然而这时候他被这个地狱苦所逼迫非常恐惧的时候,得到善知识,一个善知识以大悲心跟他来讲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这个时候他已经别无选择了,你再为这个众生去介绍其它的法门,那基本上是来不及的,也是没有办法可下手的,所以直接就跟他介绍阿弥陀佛的威力,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解决你当下地狱的苦难。善知识这时候他不能是拖泥带水讲其他的,就直接的要和盘托出对地狱众生的救度,唯有靠阿弥陀佛,那么这个地狱众生,他还能够相信,还能够全身心靠到,他能念十声乃至一声,这时候马上地狱的境界转化,地狱猛火变成清凉风,风吹来朵朵莲花,莲花上有化佛接引这个地狱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不是顿超了吗?那么净土圣贤录有很多介绍古往今来,那些八哥、鹦鹉、老鼠、鸡、狗往生的,大有例子啊,鱼,包括一些鱼往生。所以为了实现八难顿超,佛菩萨也随形六道示现他种种的身份。我们看到最近发生的事情,好象是我们江西新余市,它有一个养殖珍珠的一个地方,他就卖那个珍珠,就是蚌壳,结果他就去卖的时候就留了一只很大的就带回家,就准备炒着吃,结果一掰开那个壳,因为这是硬壳软体生物嘛,他就把这个肉拨出来,将近有两斤,里边还非常雪白,他来炒着吃,然后他一打开壳啊,蚌壳的背面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那是看得很清楚 ,非常庄严包括她的线条都很流畅,那么这也许就是菩萨示现啊,这个蚌壳就在它那个生命群体当中,以它这种随形示现,来给它讲经说法 。印祖文钞也讲那个薄荷,一头猪,这头猪也是很爱干净,它不吃其它的,就吃荷叶,所以大家就叫它薄荷,那个屠夫不杀它,就留着它,为什么留着它,它有作用,什么作用呢?一般的被宰的猪都很恐惧,都挣扎,那些屠宰夫都觉得非常累,非常艰苦搏斗,但是这个被宰的猪如果转到薄荷的旁边,转上几圈之后都乖乖的被宰,不吭一声,所以这个屠夫觉得这个薄荷还挺有作用,就一直留着它。那么为什么知道这是一个菩萨示现呢,当时五台山有一位比丘,他在一个寺院住了一段时间,就准备再离开这个寺院,这时候有个老和尚告诉他,他说你要走的话你给我带封信,带给谁?就是薄荷收,这比丘就接受他这封信就上路了,上路以后才发现,是啊,这个薄荷我没问清楚薄荷的地址在什么地方,你让我投给谁啊,他又不好回去就往前走,他就想着这个事,那个信并没有封口他就好奇,把那个打开看一下,就是几行字,叫薄荷度生已竟赶快回来,不然呆得太久会迷失。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这时候,就走到一个村镇的时候,一群小孩正在那里跑来跑去叫薄荷薄荷,这一听,这个薄荷,他赶紧问小孩,薄荷是谁啊?那小孩就把他领过去,就把他领到墙边指着那头猪说这就是薄荷,这个比丘一看心里就吃惊了一下,但是想一想,毕竟比丘还是有善根的,有点慧根,这时他就说:“薄荷,有封信给你。”就把那个纸条抛过去。这个薄荷就两条腿站起来就接到这个纸条,就象人一样站在那里,就把这个纸条展开看,看完了就把它揉碎了卷成团吞进肚子里去了,吞进肚子就站在那里,走了。你说这薄荷是一般的人吗?一般的猪吗?哪里有众生苦难的地方哪里就有佛菩萨的拯救,因为佛菩萨的悲心不舍任一众生,尤其对苦难的众生更加了一分悲愍的救度,所以他要把这个八难顿超的特点体现出来。两部经都具足。
第六,重重无尽同。重重无尽同,就是象十玄门的因陀罗网,这个无有穷尽,一即一切,所以华严经表示,诸佛如来有微尘数的头,每一一头有多少多少舌头,百千亿个舌头,一一舌头又能够有多少多少音声,百千亿的音声,每一音声又有百千亿个文字句义,每一个文字句义又能充满法界,它就重重无尽。比如说十地菩萨有一朵大莲花,大莲花它里边的莲花叶子,各方面它也是重重无尽的,这个在无量寿经也讲,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的宝莲花,每一个宝莲花有无量的叶子,每个叶子能够放出三十六亿百千那由他的光,每一束光又能放出三十六百千亿尊佛,每一尊佛又能放出百千的光明,一一光明又能为十方众生讲经说法,他是重重无尽的。包括他在救度众生也用重重无尽的方法、这个原理来实施,这个西方三圣每天都在讨论、观察他方世界众生,哪个世界众生根机成熟,赶紧救度,用什么方式救度?什么身份去?然后应化过去以后,就把他方世界的众生就接引到了西方净土,这些来到西方净土的众生马上成佛,成佛以后他又分身到他方世界,分身他方世界又令众生往生到西方净土,这些往生到西方净土的众生又很快成佛,成佛以后他又到他方世界去度众生,这就叫辗转教授,辗转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这也是重重无尽,这个因陀罗网它是一个甚深的法界的一个秘密,我们现在的一些前卫科学也在逐步地探讨这个问题,象那个分型数学,它就从那种重重无尽的原理来建立一个概率的观念,包括我们天文学它也是重重无尽的,我们这个太阳系,太阳系是属于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河外星系的一员,河外星系又是银河星云的一员,它那个天体也是重重无尽的,没有边际,这是重重无尽。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22: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我们看第七,双垂两相同。双垂两相这是指报身和化身,在华严经里面的法身是毗卢遮那,报身是卢舍那,应化身是百千万亿的释迦牟尼,这个双垂两相就是华藏世界的卢舍那,他显现他的应化身,这就是两相。那么这一点在无量寿经也是体现出来,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他是报身相,你看他的菩提树都有四百万里,那个树根都有五千里那样的范围,枝叶分布有二十万里。那么你想佛坐在那里身形也就是非常高大的,如果还是几米高的话那就不成比例了,就好象喜马拉雅山跟一个蚂蚁一样的,那就不成比例了。那么西方净土阿弥陀佛报身,同时他又显现种种的应化身以及临终接引像,临终接引像是随我们众生心来应化的,绝对不能太高大,如果他一高大,我们只看到他一个毛孔,那也看不清,看不清他的全貌。这是双垂两相同。
第八,教主法身同。对这个问题就有点神秘色彩了,就是华藏世界的教主和极乐世界的教主他的法身是相同的,华严经是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这两土的教主是什么关系?那么我们来介绍一下,华严宗的祖师和净土宗的祖师惊人相似的一个看法,清凉国师曾经说过,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也都是持这个观点。那么我们来看清凉国师注华严疏钞的,这是唐代七帝之国师,他活了101岁,牙齿有四十颗,有很多殊胜的相,我们来看华严疏鈔,它是博大精深,他是个大通家,他圆寂之后,先是把他供奉起来,并没有荼毗,当时西域国有一个三藏法师来到中国去拜见皇帝,说了一桩事情,说我从葱岭过来的时候,天上飞了两个人,飞行过来,这个三藏法师也很有点本事,就用咒语把他停下来了,你不要飞来飞去,你到哪儿去?那两个使者说,我是印度文殊堂的使者,来东土,请一颗华严菩萨的牙齿回去供养,那说谁是华严菩萨?就是清凉国师,他问清之后就放行了,就让他走。三藏法师就把这桩事情说出来,皇帝一听就很惊讶,他就把那个供奉的地方打开,一看,果然少了一颗牙齿,这清凉国师是40颗牙齿的人,现在只剩下39颗,因为都已经打开了嘛 ,那就决定荼毗,荼毗之后,全身都是舍利子,舍利光明,这个清凉国师是这么一个身份的人,那么他说出阿弥陀佛就是本师卢舍那,那么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的应化身,如果卢舍那和阿弥陀佛是等同是同一个教主的话,那么换句话来说,释迦牟尼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那么卢舍那和阿弥陀佛共同的法身就是毗卢遮那,是传达这两土教主的法身是相同的。这个在有些修华严教观的这些修行人当中也有些个案来印证,宋代有个道因法师,他是修华严的,华严的圆顿教观呐,他临终的时候就跟大家说,“华严世界洞彻湛明,甚适我怀,今将行矣”,就是他看到华严世界是这样的明亮、洞彻,我看得很舒畅,我现在要走了,然而他留下一个偈子,留下偈子却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偈子,这个偈子比较长,我们来挑几句来看看他修华严教观他看到什么了,他这样表述的:“无边刹海海含空,海空全是莲花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你看,他看到华藏世界是无边的微尘数的刹海,微尘数的刹,就象大海一样的多,这个海,是含融在空里面的。在虚空里面象大海般那个无有边界的虚空里面,他看到的都是莲花宫,那么这个莲花宫周边也都是遍在空性之海,虚空之海,特别第四句很有意思,空海独露弥陀容,在这空海当中,露出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容貌,尽管这个境界他最后几句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理上的证,并不废弃事相上的老实修,所以他告诉我们“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要修净业三福,要先修六念,六念也是观经讲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这叫六念,身口意业要持戒,这样来念阿弥陀佛,不见弥陀终不厌,一定要有志向见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看到这位道因法师,他修华严的教观,却看到的是阿弥陀佛,就佐证了阿弥陀佛就是本师卢舍那佛的这样的一个情况。
好,请看下面,第九,主伴具德同。当以一法为主的时候 ,所有的法为伴,那么,主伴都具足各自的功德,这个主伴就象北斗星为主,众星拱之。所以华严经讲,佛跟菩萨的主伴关系。佛眉间放光和其它光明的关系。法,以一法界修多罗经卷为主,那么所有微尘数的经卷为眷属,这样的主伴。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三圣首先就体现主伴的关系,以弥陀为主,观音势至为伴。然而讲这部无量寿经的时候,以阿弥陀佛为主,十方诸佛为伴来伸出广长舌相来赞叹阿弥陀佛,当把阿弥陀佛度化众生放在第一线的时候 ,十方诸佛就退到第二线,来辅助。乃至于释迦牟尼佛到这世间来示现八相成道,他方世界的佛就示现菩萨的弟子的身份来助佛弘化。他一定要主伴具德的,就象一个国家不能出现两个国王,一个刹土不能出现两尊佛同时示现一样。
好,下面就是第十,顿齐佛境同,就是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一点也是这两部经典非常不共的特点,华严经作为全圆之教,它这一点李通玄居士在注华严合论的时候,他非常重视这个圆顿的,就是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你这一念的发心就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了,就在这一念发心当中,也不要经过十住十信十回向多少阶梯了,李通玄居士在这个顿齐佛境方面他是着墨最多的,所以华严经特别强调初发心菩萨这一念,一念发心的功德,深广无有边界,诸佛如来要分别宣说,那是多少劫都没办法说尽,这就表明这一念发心的心体,它是契入到法界甚深的缘起,就象海印三昧这样的力量所致,所以华严经作为圆顿之教,即凡夫心成就诸佛不动的智慧,他这一点是圆顿的。那么这个义理在无量寿经里面也是有很好的表现的,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你这个信愿持名一念契入到弥陀大悲愿海,你就得到了阿弥陀佛果地上全体的功德,他的资生用具、神通相好等同一佛,也是顿齐佛境的。你设想一只老鼠往生到西方净土,莲花一出来就是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一个女人去也是这个状态啊,顿齐佛境啊,所以无量寿经后面也谈到,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唯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里它没有谈修行,就是你听到弥陀的名号,欢喜踊跃,这种欢喜踊跃心不是很容易出来的,那是法性的实相的心,那只要一念,他这个人就能得到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就是佛的功德他能接纳,顿齐佛境,所以观经也讲的圆发三心即得往生,他这个也不是虚幻的,绝对是真实的。所以这些都是事事无碍的大不可思议境界所致,一方面是我们众生这一念心体的不可思议,一方面是两土世尊所证的法性,威神功德这样的加持的不可思议,这样我们就能够从这个简单的讨论,我们没有办法展开了,就通过这简单讨论也可以了解无量寿经具足着华严的十玄门,有很多事理境界性相相通、融合之点,类同于华严经,也就可以说他真正是圆顿之教,我们建立这个理念,对自古以来对无量寿经对念佛法门看不起的人,它有一个很大的矫枉过正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念佛法门毕竟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门,你把它上升到跟华严等量齐观,这就是穿凿附会,他会这么批评,实际上它是完整具足,尤其莲池大师他在弥陀疏钞把这个阿弥陀经上升到圆教的范围,这是大有功于净土法门的这种流传,当然,莲池大师在那个时代一旦出来之后,受到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指责批评了,觉得他不对,抬高了净土法门,所以莲池大师你看《竹窗随笔》曾经谈到几个问题,对这些反对意见,喟然长叹,佛说难信之法可不然乎。好,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4)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翻开科表,请看科表,十门总启的第四,教所被机,上次谈到无量寿经义理深广,在五教当中正属顿教,同时通终教和圆教。那么既然知道这部经典这样的深邃,下面就得要讨论这部经典所被的根机。圣人说法必定是有所为之机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对象,他面对什么对象去说,净土法门一个总的特点是被机极为广泛,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属于普门法门,体现阿弥陀佛大平等心,普度九法界众生的胸怀,这是总的特点。那么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对净土法门来说哪些是堪能修持净土法门的根器,就是是这块材料,是修行念佛法门的这样的素质,这里面,我们还是从信愿行的三资粮来建立,只要具足信愿行就是净土法门所被的根机,信愿行具体体现在无量寿经一句带有纲领性的话,这是三辈往生里面总的条件,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那么这个信愿行的内涵也是甚广,信,净土法门要从信开始,信有事相上的信,要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这就是二有,相信二有。那么理上的信,他当然跟我们的自性、唯心这方面相连,这就是澫益大师探讨六信当中在理和事层面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概述,这个我们以后会谈到;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就是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所以这个信愿行称为是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有一个比喻,就好像我们对五谷,粮食,首先要相信这个种子,种下去是能收获稻谷的,如果没有信心的人,不信这个种子栽下去,秋天会有收获,他就无信了,无信他就不会去做这个事,这无信者。还有一种是信而无愿者,他也相信这个种子种下去能收获,但是他没有求这个稻谷的心,所以他也不会去做,就好像一个修行人他不愿意往生净土,不愿意快速成佛,他也不会去念佛。还有一种是有愿而无行者,虽然他也很希望得稻谷、也相信,但是他懒惰,他不去播种,不去耕耘。所以这三者,缺了一者,都不能成就,这就是破漏之器。还有一种,虽然有些人,他也广种福田,修行种种的善根,但对于西方净土没有信愿行,没有信愿行,虽然他是一个善人,甚至是个大修行人,然而在净土法门他也称为非器,不是这个根器。反过来说虽然这个人根机很陋劣,甚至造做了种种的罪过,但是他对西方净土有坚定的信心,也愿意去,就好像下辈往生者,五逆十恶的罪人,这样的,只要他以忏悔心愿意去,他也是净土法门所被的根机。所以这样你看我们分析,有的是一种无信者,无信者我们在无 量寿经看到有这个偈颂,他对于根机啊,其原始要宗,阐述的甚为充分:[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这段偈子很重要,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多生多劫以来曾经没有种植过这样的净土的善根,他在今生就难以闻信这部无量寿经,曾经清净持戒,清净梵行者,他就能有这种机会和福报遇到这个法门,相信这个正法,所以我们说净土法门不是说不讲持戒的,他持戒是种植了福德,这个福德能转化为智慧,这个智慧就会让他相信这个法门,因为相信念佛法门属于智慧的范畴,所以净业行人要持戒,他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产生信心的一个事情。在多生多劫也曾经见过世尊,跟佛有法缘,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跟我们众生随形六道,跟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法缘,曾经跟我们接触过,所以我们对阿弥陀佛有种很强的亲和力,有缘哪,今生闻到这个事,他马上相信,真能信此事,那么对一个念佛行人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谦卑,一个是恭敬,谦卑的人他容易相信这个法门,他会知道自己业障深重,自己长没长流转,靠自己力量解决不了问题,唯有靠佛,他有这种谦卑,然后有种敬畏,有种恭敬,他闻到这个法门马上他就会依教奉行,所以为什么那些,我们看那愚夫愚妇,那些老居士们,他们往往还能往生,就在于他能够谦敬,他知道自己不行,不行就把自己放下,就靠阿弥陀佛,这一念的投靠,他反而能往生。还有一种人,觉得自己,特别有点文化的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靠外力,靠佛力,那说明自己水平,很不好意思,所以他就…,这就是属于骄慢,你看有些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人,他一开始就是靠自力,认为自己,我也接触过一些比丘师父,都出家受了戒,我要到哪里闭关三年,闭关三年,想得到什么,想得个分证即佛吧,想得个分证即佛,就是他一下子把自己标得很高,我说你分证即佛,你知道智者大师是什么,临走的时候,圆寂是什么水平?智者大师都是属于圆五品,观行位,相似位都没有达到,你忽然搞一个分证位,比智者大师高出两个层次,可能吗?他就是把自己看得很高,所以这种人容易目空一切。我们也看到有些人,不仅是出家人,还有在家居士,学起佛来傲慢得很,老子天下第一,谁都看不上眼,他不行,他不行,就他第一,这种骄慢高山不留法水,最终吃亏的是他自己,这种骄慢者他难以信这个法,这是第一种。第二是弊,这个弊,就是暗弊、愚痴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人,在无量寿经说,听闻到念佛法门,心中产生狐疑,没有一点相信的人,这是从三恶道里面来的,愚蒙不解,是他宿世的这个三恶道的恶殃还没有尽,所以他闻到这法门他不相信,反之那些闻到这个佛号慈心欢喜,衣毛为起,流出眼泪者,这都是宿世跟净土法门有深厚善根的,所以这个弊就是愚痴。他既然弊愚痴,必然会身口意就比较造恶了,所以又没有这个智慧,又没有福德,当然他对这个法门难以契入,这是弊。第三种是懈怠。那么他也学佛,他为什么会懈怠,还是生死心不切,生死心不切对往生一法他就难以产生那种如救头燃的渴望,甚至认为,哎呀,念佛马上就要死啊,是念死的法门,我生活还没有过够啊。这是一种。还有一种这种懈怠,他精进心发不出来,但懈怠人往往他又有虚荣心,这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外现精进之相,内怀虚假,外面他表现得很精进的样子,实际上他平时他不怎么念佛,但一看人过来了他赶紧拿个珠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那里正而八经的,看到人一走,他就放逸了,睡觉了,这种懈怠者对这个法门也契入不进去,所以这都是非器啊,我们要注意这三个毛病。所以我们要谦卑,善导大师讲两种深信,第一个深信就是把骄慢心降下来,深信自己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量劫以来,长没长流转,无有出离之缘,那你说我们现身,就是现在这个业报身,是个罪恶生死凡夫啊,什么叫罪恶,我们的举心动念都是罪恶,都是染着,然而这样的心念就会导至生死轮回的结果,长没长流转,在六道的轮回当中,三恶道的机会多,三善道的机会少,没的时间长,生出来的时间短。这样他就会对自己有一个很严峻的这种解剖,是无量劫以来想出离生死,然而找不到一个缘,佛种从缘生,这个缘就是佛的帮助,没有佛的帮助,自己没有办法,在沼泽地带你越挣扎,陷得越深,就好像善导大师在水火二河比喻当中,这个人从东岸向西岸走的时候,一到中路,马上毒虫,恶兽都三面包抄,对他来说,南面北面后面都被堵死,停下来也停不下来,将被杀死,在这时候他就知道绝望了,自己孤单一人,就在知道绝望的时候,在寻找一种外力帮助的时候,这是他一念的善根,原来他从来不会想到外力的帮助,认为自己很可以,认为自己能够征服各种魔障,当他知道自己不行的时候,傲慢心下来的时候,他的谦卑的这种心一起来,马上就能听闻到一种声音,告诉他你寻着一个白道过去,对岸声音告诉他:我能保护你不会掉到水火二河。这时候他听闻到两土世尊的声音是由于他谦敬了,谦卑恭敬的善根出来以后,就听闻到了,他相信了,就走在这白道上,也就走在信心的白道上了,他的行持有两土世尊的护念加持,就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骄慢心把它降下来,它不是很简单的,这个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根本烦恼之一啊,贪嗔痴慢疑啊,所以我们对这个本能性的常常起现行的骄慢,一定要加以高度的警觉,这个时代骄慢的人太多了,说自己不行的人太少了,实际上佛法修行首先就是有没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是两种白法,就能够把我们的骄慢心对治下去,有惭愧心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唯有自己是凡夫,那么骄慢心的人看自已是第一,什么人都不如他,他就这样,所以这种骄慢的人最后结果是道业不能成就,连做人都很难做成。所以这要高度的警觉了,这种骄慢的烦恼、弊的烦恼、懈怠的烦恼、不真诚的烦恼,我们都要把它对治下去。那么这样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这部无量寿经正当机的,正当机的是不分他的种族,烦恼的程度,这个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他只要是具有信愿行,然而这样的信愿行却是具有大乘的种性了,这个净土法门属于大乘的佛法,所以有大乘种性的人能够比较好的契入,所以这样只是深信切愿持名,都是这部经所正为之机。那么这部经也兼带摄其它宗派的修行人,宗门教下他也修他的宗派的法门,但把他修行的功德,能够一念回向求往生西方净土,也是可以往生的,所以他所兼带的根机也是非常广泛的。然后还注意到,他有一个引导之机,无量寿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面向法界开放的一个刹土,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所以他的发愿是面对九法界众生发愿,当然我们所看到四十八大愿更多的是针对我们这些凡夫而言,但是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弥陀大悲愿海当中,选择了一些跟我们相关的做了介绍,我们可不要理解阿弥陀佛只是发了四十八大愿,他思惟五大劫啊,他是面对九法界众生去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他方世界这些自求佛道,快速成佛的菩萨众,也都纷纷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他方世界的诸佛,也劝告他座下的菩萨弟子都到极乐世界去供养阿弥陀佛,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得阿弥陀佛授记。那么为什么他方世界众生要到,菩萨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有一个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大愿的一个特点,能够快速成佛。所以我们看到他方世界菩萨到那去,他有个偈子反映:就是[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即得清净处],即就是这些菩萨他能够快速地得到清净之处,这个清净之处那是最低限度是八地菩萨的水平了,那七地菩萨都不是很清净,因为他还要作意,没有离开心意识,唯有离开心意识才叫清静,快速的得到清净处,[至彼严净土,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授记成等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庄严的清净的刹土,就能够快速得到种种神通,就能在阿弥陀佛那里得到成佛之记。那我们也注意到后面,当西方极乐世界现在空中的时候,佛跟弥勒菩萨有一段对话,讨论胎生和化生的情况,有一种化生这个佛告诉是他方世界的菩萨发心想见阿弥陀佛,命终就生到了无量寿国,他就在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这是他方菩萨过去,那么为什么他会化生?是由于这些菩萨智慧胜故,这个莲花就是正觉的莲花,他一去马上开放。那么其它的刹土的凡夫众生去,他可能就会或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或四十九天或半劫、一劫乃至十二大劫了,他不能马上开放,这是因地当中智慧浅薄所至。所以我们就看到这部无量寿经也对于他方世界菩萨有个引导。那么再看这个当机众,就是这部讲经法会上的当机众,也是非常繁多的,盛大的法会,前面在六种正信里面谈到声闻一万二,那么大乘众菩萨以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慈氏菩萨为代表,他是包含着贤劫一切菩萨,贤劫一切菩萨那就很多啊!也就是说在贤劫,贤劫有一千尊佛要在这个世界上示现,释迦牟尼佛第四尊佛,那么贤劫的未来的九百九十六尊佛都在这个法会上,还有在家的贤护十六正士,这是标显在前面的,那么实际上还不止这些,从经末来看,闻到这部无量寿经得到利益的原来就更多的人数了,这个法会不仅是地球的这些声闻菩萨与会了,而且他方世界的菩萨也来了,还有天人、八部、善神也都过来了,所以你看在这个法会上,无量众生听闻无量寿经发了无上正觉之心,这无量众生就不可数了,有一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那由他也是亿的意思,一万二千亿的人数,清净法眼就是破见惑的初果,得到初果是有一万二千亿;还有二十二亿诸天人民,诸天人民包括地球上的人也包括外太空人就是天人,二十二亿得到了三果阿那含;八十万比丘,八十万比丘啊,这个数量很大啊,八十万得到了阿罗汉果;四十亿菩萨,四十亿菩萨,这个在灵山法会上怎么能容纳这么多人啊,四十亿啊,得到了不退转,就是阿鞞跋致,这些菩萨都是以宏誓功德而庄严自己,于将来世都能成佛的。所以你看无量寿经所被的根机,那是全方位立体的,不可思议啊。那么在这部无量寿经我们再看,尤其他被了一类未来的苦难众生的机,这部无量寿经是五时宣说,佛为佛在世的弟子去说,同时更关顾着佛灭度之后的众生,福德智慧日益浅薄,罪障日益深厚的时候,要预先说好这部经,令未来虽然见不到佛,象我们在座的,我们学佛但是没有见到佛,没有生在佛世,这就是佛灭度之后但这个遗教,法还存在,那么使这个净土法门存在,只要有信心者都能够超越生死轮回。30:49这是指佛灭度之后的。而且更进一步的想到非常遥远的未来,就是经道灭尽,到了佛经在这个地方全部灭掉了,那么佛还用大慈悲心加持令这部经住世百年。刀兵劫的时代的众生,人寿平均十岁,烦恼非常炽盛,见人就是杀心的这个时代的众生,来作最后的救度。一百岁之后,这部经灭掉了,也就等于佛法在这个地球上、这个阎浮提就打上句号了,十六位大阿罗汉把所有的经卷储存在一个铜塔里面,沉到了金刚际,感慨释迦法灭,所以这个法灭的最后标志是这部经典消失。那从中也看到这个无量寿经所传达的念佛往生一法,是最被末法众生的根机,时代越往后走,众生的根机越陋劣,更需要靠他力的救度,更需要靠诸佛的悲心,这个时候也正是阿弥陀佛代表十方三世诸佛悲悯众生,表达的心情最切的时候。这种愍伤众生的心,在这个时候,众生本来是等同一子的,他看到是他的子女嘛,看到子女受这个冤枉苦,做父母的他当然就悲心最切了,所以这个法门,是我们末法众生的救度的机会。所以只要相信就能解决问题,怀疑就是障碍,疑为罪本。那么我们看到佛是这样的慈悲,所以就想到,我们作为四众弟子也开始念佛了,如何报答佛恩?就是要把这个法门传扬出去,尽管是难信之法,总有一部份相信,既便他不相信,但六字洪名听到他心里去了,也是播下了一颗种子,他为什么会产生怀疑,是由于他听闻了,听闻之后他产生怀疑,怀疑也最终能够往生,怀疑他也是个种子啊。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他一生就是修一个法门,顶礼四众弟子,顶礼的时候说句话: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成佛。他说这句话时候,四众弟子都怀疑啊,都不相信,所以就嘲笑他,甚至打骂他,说你有什么资格给我们授记啊?打骂他,常不轻菩萨就在他打不到,开始就用拳打脚踢,他在脚踢不到的地方来顶礼,说这句话,而这些人就用棍子来打,他就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来顶礼说这句话,然后这些人就用石头来抛掷他,来砸他,他就在你石头砸不到的地方顶礼,来说这句话,但是这些,这些打骂了常不轻菩萨的人,当然是犯了很大的恶业了,下了地狱,但地狱的罪受完之后,他跟常不轻菩萨结上法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他成了常不轻菩萨的弟子了,这个常不轻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因地了,他就成为释迦牟尼佛了,那么打骂他的弟子就是法华会上的这些声闻众了,在这个法华会上都受记成佛了,这不是怀疑也成了他作佛的一个因缘吗?所以这个念佛法门,你让他听闻,这就是很好的事情,我们那个电视剧,那个济公传,尽管他用调侃的口气:“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最后几句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这一念大家男女老少都念,这也很好啊,这个创做歌词的人,我们要对他要赞叹啊!要恭敬。
我们来看第五,教体浅深。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内容很深刻的,古来的注经家,尤其是华严宗的祖师对这一科很详细地去谈,现在也看到我们这个时代众生,可能都不大适合于看得那么细了,像清凉国师把这个教体浅深分为十大科来讨论,我看了一两遍,都觉得内容太丰富了,到了华严五祖圭峰大师,就把这个十门浓缩为四门,我们从这四门来讨论一下,就是从这个经能诠的体性、文本来加以讨论,他有些义理知识对我们还是很有作用的。
这个四门第一是随相门。就是从相上去谈,就是这部经,这个相上有两大类:一个是声名句文,这是能诠的语言文字,声就是声音,这个语言我们要念出声音来啊,那这个名是名相概念,名相概念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句子,句子就排布起来,句子再有次第地联合就形成一段文章,这样就形成这个一偈一偈的这样过来,这是声名句文。那么“声”在百法当中属于实法,“名句文”属于假法,以声为体,以名句文为用,这就是我们现在一般在解释学要讨论的文本语境,这一点在我们佛经里面,他是讨论得很深刻的。那么这个声名句文属于能诠了, 他所诠的是什么?是义理。如果说你只有音声,语言音声,那么这个名句文,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是一个假法,所以这两者必须整合在一起,所以声名句文先是一个系统,构成一个文本系统,文本系统如果它仅仅是一些这个文字语言,没有所诠的义理,就好像一个字典一样的,它形成不了一个意义,所以它也不行。所以它用声名句文要诠,诠释什么?阿弥陀佛因地如何发愿,如何构建净土,西方净土庄严怎么富丽堂皇以及往生净土的方法,他要把这些义理通过这个语言文字展开,所以这样的文句必然伴随着他的义理,义理一定要借助语言文字来显发,这就叫文义相资,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形成这部经的教体,这是第一个层面,因为这些声名句文都是属于相,在百法当中属于名相,属于世间法的范畴,语言文字都属于世间法。为什么诠释真谛用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诠释,是世间法难以对这个出世间法进行一个描述,所以真谛层面是离开语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次就是唯识门,进一步讨论这些文句、这些义理他是不是客观的呢?是不是孤立的呢?他不是这个样子,他是跟我们每一个众生的阿赖耶识,八识是互动的,是由八识所变现出来的,要了解这一点,这样就跟我们联系起来了这部经,那么这一点在唯识学方面它有四句,分藏、通、别、圆的这个来理解,他有几个概念:本质境和影像境。比如说我们的心像一面镜子,如果外面有一个形像,有一个实物,他投到这个镜子就有一个影子,我们用这个来比较一下,那么外面的那个人就是一个本质境了,本质境投到,这个镜子里面是一个影子,这个影子就叫影像境,我们先了解这个概念。那么小乘法他说唯本无影,唯有本质境没有影像境,他实实在在认为有一个如来,实实在在地讲经说法,他不了解这个教法是众生唯识所现的,所以就叫唯本无影,这是一个。那么大乘始教是讲亦本亦影, 亦本亦影是什么呢?这就谈到八识了,八识在这个前五识和第七识第八识他一转的话,转八识成四智,那么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他以后在相上表现,能够显现种种的化身,那么第六识它能转为妙观察智,这个妙观察智能够在这个报身和化身当中讲经说法,雨大法雨,那么这样大乘始教就认为这个佛宣说这个经典,若文句若义理都是从妙观察智所现出来的,这就叫本质教。那么这个本质教不是孤立的,他要跟这个众生听闻的八识互动,这个本质教在他八识里面所变现的文义,这就叫影像教,这影像教就是诸佛和众生有个互动关系,互相增上,就好像水和月亮,如果只有水没有月亮他显现不出来,或者只有月亮没有水他也显现不出来,一定是有佛的本质教和众生的心水,他水和月才能够互动起来,这叫亦本亦影,这是大乘始教。大乘终教进一步谈:唯影无本,只有影像教没有本质教,这就更深邃一点了,这就大乘终教。这就是从心性上来说,离众生心就不会有佛,佛是什么,佛是众生显现出来的,没有一个佛、真实的佛在说一个真实的法,佛只是如如和如如智,诸法空才为佛嘛!那么佛又不是说他一概没有,空, 所以他是由他的大悲大智作为增上缘,令这个根机成熟的众生,在他自己的心中显现佛来说法,那么这样就能推断,佛的教法完全都是众生心中的影像,影像境,没有本质境,都是众生心里变现出来的。但这里要知道增上缘,这很重要,大悲是缘苦难的众生,只要众生有苦难,这种大悲啊,叫做同体大悲,就会给予帮助;大智是法缘,他的智慧之光就像阳光普照,无作妙用,这叫无缘大智。那么这里面,在涅槃经有几个公案,就反映这个唯影无本的这个现象,比如这个有一个波罗奈城的有位优婆夷,她是很有信心的,她知道一个比丘生病了,这个病呢需要一个药方,就是要人肉啊作为药引子才能治疗,她听说之后呢,她就自己割下了自己的臀部上的肉啊,来调这个作为药引子,来供养,那么这个比丘的病也就好了,但是她割的自己肉的这个地方呢,就生了疮了,生了疮就很疼痛,很痛苦,她就在那里痛得难忍就称南无佛,南无佛,就在她这种呼喊南无佛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正在摩竭陀国,那很远的地方了,另外一个国度,佛是六种神通具足的了,又有他的同体的悲心,所以他就以悲悯众生故,起了一念的悲心,起了一念悲心,然后这个优婆夷她就在波罗奈城自己看到佛来了,佛拿着药,用药涂在她的疮上,她的这个病就霍然就好了,但佛这时候说,我那时候并没有去波罗奈城,也没有拿着药去做什么,是这个优婆夷她自己变现出来的,从这里理解唯影无本。那么这样在净土法门,你看我们根熟众生,如果我们有一念的厌离之心,厌离娑婆之心,求往生西方净土之心,那,他就会自然变现出这个佛来给我们讲净土法门,这叫唯影无本。第四是非本非影,这是顿教,前面谈到不仅是心外无佛,现在进一步是你众生的心中的影像也是空的,影像也空,这一空到底了,那么在自性层面,是离开一切言说相的,这就叫不教之教,不教之教在这个般若系经典是阐述得很多了,比如金刚经,开始展示的就是佛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次第乞食,回来敷座而坐,这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认为这是佛的日常生活了,然而须菩提却是看到了佛在讲经说法了,非常感动啊,说佛是怎样的慈悲,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的这个过程都在讲经说法,不教之教。就像维摩诘大士谈不二法门,说到最后就是默然,默然就更有说服力了,更能把不二的这种深邃说出来,所以文殊菩萨赞叹这叫真说不二法门。这个不教之教是需要一点我们的悟性理解的,比如这个须菩提在山洞正在宴坐,打坐的时候,感得天帝释啊,忉利天王过来散花供养,那须菩提说散花者是谁?这个帝释他就自报是帝释。那为什么散花?由于尊者善说般若,善于说般若我得散花,须菩提说,我并没有说,那帝释回答,尊者无说,我乃无闻,就是真说般若啊!那你说在这个性体层面,说者听者都没有,说者听者都没有那就是唯识而已了,这里的唯识,在这个唯识宗他分两种唯识,一种是世俗唯识,一种是胜义唯识,那这个顿教所谈的非本质,非影像就是胜义唯识了,所以这就是谈到以识为教体。那么这部无量寿经,他通终教,通顿教,我们众生一念的厌离心出来,就在我们的心中自然显现佛为说净土法门,净土庄严,信愿持名,横超三界,那么这样的就是唯影无本,终教之说,我们根熟众生就显现出这样的影像;那么顿教进一步说,实际上来说也没有说者也没有听者,唯识而已,万法唯识,包括我们现在,现在在这里讨论无量寿经,也没有说者也没有听者,唯识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第三就是归性门,前面从唯识讨论,从第一随相门是所变的一个境界了,这个所变的境界就摄归到能变的八识,这就是第二唯识,那么现在进一步的,这个所现的八识再摄归到能现的一心,一心就是自性本体,所以这部经典所诠释的净土依正庄严,信愿往生之法无论是他的文句还是他的义理,他的最终的归宿是归到一心真如,所以这就以性为教体。第四是无碍门,这里讲的心境事理,本质交错,心土互融为教体。这个心就是指前面的唯识,八识的心,唯识门,这个境界和事相是前面的第一随相门,这个理啊就是第三门的归性门,那么现在我们讨论的这些心境理事,是相即相入,互相渗透,圆融无碍,这就是圆教的义理了,谈圆教的义理了。那么圆教本质交织,这从一心二门来看,心真如门,这就是他的性,心生灭门是缘起就是他的事,这个真如就是生灭,所以这个理跟事相,境界和八识的心没有妨碍,可以圆融互渗,那你生灭的缘起,当下也是真如的空性,所以事相境界也不碍这个理体。他是谈到这个,这样的关系,这样关系在净土法门当中他就是心土互融,心土不二。比如说这部无量寿经,我们看到这些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怎么出来的,我们透过这个讨论经文才知道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心流现出来的,既然是他愿心流现出来的,那么心就是土了,阿弥陀佛也是契证到诸法的空性,由他的悲愿产生出来的净土,这样的一念的空性的契入,自然他的七宝池啊,楼阁啊,百鸟啊,这个莲花啊,等等,就称性而起,这就心即是土,那么在这个事相上,众生也就有净土可依,作为他依存的地方,他信愿也能就能往生到一个净土去,净土又随众生念佛的功夫的浅深分为四土,从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这个西方净土常常谈四土,这里面也要从唯识的角度来理解才能够把他把握得精确一点,我们不要说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划了四个区域,就好像我们城里这是贫民区,这是富人区,他没有这种分别心,因为阿弥陀佛是平等,那都是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他感受四土是众生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在平等的土里面他变现了差别相。那么同时这个心土互融嘛,土就是心,当我们观照七宝庄严的时候,种种的微妙、华丽的时候,当体也就是他的空寂的心性,如果从这个空寂的心性上来说,十方无量众生往生但实无一个众生生彼国者,所以这就是圆融无碍,以这个作为教体,这样我们看,讨论过来这四门,从浅到深能够普摄一切众生,从这个教体的浅深也能够佐证这部无量寿经的圆教的特点,并且是以一乘的实相做为教体,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圆教实相的,这样的一个本迹啊,所以才能得到诸佛护念,这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称佛本怀,所以这里面他不是很简单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们往下讨论第六:宗趣旨归。前面知道这个经典的教体的情况,那么进一步要了解这部无量寿经所崇尚的是什么,所崇尚的叫宗,宗就是纲宗要领,是修行的要津,这个宗最终的归宿,目标在什么地方,这就是趣,就是趣向,指向哪个目标。那么我们来看这部无量寿经的宗趣,这里我们看总举,总的来看他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通过这部经典讨论,让我们发起深信切愿之心,一向专念弥陀名号,这是我们修行净土法门的纲宗,那么我一向专念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径登安养,就是横超三界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径登就包含一种带业往生,不是靠自己的功夫、禅定、断见思惑去往生,我们也许是业障深重,也许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是信愿持名,仰蒙佛力就能够横超,这叫径登安养。到那里就得到安心了,那是个安乐净土,那里能够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是殊胜的道场,叫安养。所以我们的安养堂一看这是死人的地方,他那个西方净土也叫安养国啊,那很殊胜。径登安养的目的,还不是为了仅仅去西方极乐世界,他目的是要快速成佛,快速成佛的目的进一步是要普度一切众生,所以我们把念佛法门的菩提心用一句话概述就是念佛往生成佛度众生,这不是无上菩提心吗?直截了当,明明白白,这就是我们的归趣、目标,也是称弥陀大愿本怀,他让九法界众生,尤其是苦难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是令我们得到大乘正定聚,指向大乘的涅槃,所以我们根据四十八大愿,这样的特点来归结这部经典的总的宗趣。
那么了解这个总的宗趣之后,我们还要更深入一点的来探究一下这部无量寿经更深邃,更具体的一些宗趣。在这里我们列了五点。第一、教义一对:以教为宗,达义为趣。这个教就是言教,这部经典是佛说的,佛的金口之言,他说出的不是简单的音声符号,是要让听者,这个转法轮那,转法轮就是把佛的知见转到众生的心里去,是令众生通达这部经所要诠释的义理,那么这个信愿往生的言教,我们可以概述信愿往生的言教,他的目标就是要开示、显发西方净土的无尽的庄严,这个无尽的庄严不仅是事相上的表达了,他是阿弥陀佛的性德的彰显,也是一切众生如来藏里面本有的东西,那么这样我们通过对阿弥陀佛因地,如何发愿,这个发愿是在八地菩萨的身份所发的,所以这个愿是称性大愿,称合实相的大愿,然后又积功累德,圆成大愿,体现安养净土的种种庄严,我们了解这些义理,归根到底要落实在相信他,相信极乐世界成立的原理,相信阿弥陀佛这种大慈悲心,生起我们神往,愿往生心,这样就随着这个文句,了解这个义理,产生信根,生起信力,仰靠弥陀,获得横超三界的离苦得乐之大利,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他的语言文字,当然佛经也是世间一切好的语言,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比喻,佛经里面好话说尽了,好话说尽我们不仅仅读佛经是欣赏他的语言优美和华藻,去训练自己的写作水平,或者仅仅是炫耀自己阅读量很大,博学广闻,能够在沙龙里面讨论的时候谈很多公案,很多例子,人家说你很有学问,天天吭吭哧哧看佛经,寻行数墨啊,如果你不是去修行的话,不能自性上去建立的话,这就是数他人的财宝啊,自己没有一分钱的份啊。所以我们这教义是对通过这个言教回归到我们的内心,通达义理,产生信愿,这是教义一对。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是事理一对:以事为宗,显理为趣。这都体现了念佛法门,净土法门的特点,净土法门他是从事相上建立的,不是从空门进入的,所以他是从妙有开始,既然是妙有,他就要指方立向了,指示有一个西方,立西方庄严之相,包括那个六字洪名也是一个音声之相,这样他是契合所有众生根机的,你说很多众生让他从无念无住无相契入,他可能就很难,那么你建立一个相,因为他本身就是心要攀缘,攀缘就是攀缘一个相,原来攀缘的是五欲六尘的相,现在善巧方便转换一个对象攀缘清净之相,庄严之相,慈悲之相,空性之相,所以他是以指方立向做为他的这个法门的特点,所以以这个事相为宗。但是不仅仅停留在这事相,是要借托这个事相显发真如理体的,显理为趣。那么我们透过这部无量寿经,崇尚这部经所诠释的弥陀大愿、极乐依正、信愿往生、执持名号的事相,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显发这些事相当中所具有的真如的理体,法性嘛,这叫托事显法嘛,使我们去理解,使我们去悟入嘛,这就是念佛法门的第二个,第二句话把他补充起来,指方立向,住相证果,住在这个相上就能证到佛果,这是念佛法门的特质,这样就不仅仅是谈事相而已啊,有很多人他觉得对净土法门有点瞧不起啊,可能很多的是从这里建立,哎呀你看,这净土法门又是黄金为地啊,又是七宝为池啊,又是楼阁应念而至啊,这个众生就是贪欲,他还是搞这么贪心,这个太着相了,他不知道这个相里面,黄金为地这是代表我们心性的中道的这种理体啊,他一一庄严都是他的法性的表现那,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欣赏描述一下自然风光多么美丽而已,这是事理一对。
第三是境行一对:以境为宗,启行为趣。这里面这个境就是境界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庄严就是妙境界相,从第一义谛空性里面显现出来的,这个境又称为法界境,这法界境比如他可以种种庄严可以浓缩到一清净句,一清净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那么这个一法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直接可以标显,是以六字洪名为境,以六字洪名为宗,那么为宗是为什么呢?是令众生生起持名观行为趣,建立这个洪名的法界境,就是让他去系缘这个法界,去念佛,这就是文殊菩萨那个般若经讲的系缘法界,专称名字这就是一行三昧。那么建立这个名号的这种清净的,这个清净的摩尼宝珠的境界,他目的是什么?这里面有一个含义在里面,大家都喜欢禅,禅就是佛心,那么净土法门非常巧妙的把禅的这种义理、境界揉合在这种境行里面,这个名号就是佛心那,就是实相啊!离开这个心性就不会有这个名号之境,这个名号,六字洪名,无量光寿是建立在众生的心性基础上的,没有众生本具的无量光寿的心性,就不会有无量光寿名号的建立,这是第一。第二呢,离开无量光寿的名号,也就没有办法把众生的无量光寿的性德显发出来,所以这是弥陀自性,净土唯心那,以法界心来念法界境,这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就是下手修行的一个很妙的地方。这样从境行一对当中,进一步对第二个事理向前进了一步,不仅仅是通过事相了解他的理体而已,还要开始去修行,要系缘这个清净之境,来修观行。念佛也是修大乘的止观那,当我在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就不会念其它的,这不是在止吗?那么念这句名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孤明历历,这不就是观吗?那么有这个止观就会有定慧了,因为有止就会有定,有观就会有慧,那么有这个定慧,定慧等持啊,就会契入到,这个定就契入到无量寿了,慧就契入到无量光了,所以这个阿弥陀佛名号当中,他是由于有无量寿的止、定,又有无量光的观、慧,所以念佛他是很巧妙的止观并运,定慧等持,光寿一如,所以这是境行一对。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8: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是行寂一对:以行为宗,至寂为趣。这个行就是刚才讲的一行三昧,忆佛念佛为他的宗旨,忆佛念佛呢,这个行要得到他的结果的,这个结果就是契入寂光为趣,寂就是无量寿嘛,你有无量寿这就清净到极点了,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有无量光必然会有无量寿,所以契入到寂光也就是等于契入到实相,无为法身,真实智慧。那么本来一切众生的心是本来寂灭的,本具如如和如如智的,但是由于一念无明妄动,无量劫以来这种烦恼习气的染着,所以使得我们现在是见闻觉知五欲六尘,都生起染污的心、分别的心,虽然本具寂光,但现在不借助一个修行那,修德、止观,是没办法去显发出来的。那么念佛法门这个行,很适合于我们凡夫众生的一个特点,我们第一是凡夫众生散乱,这个妄想杂念纷飞,念一句名号就摄众多的念头为一念,以一摄多。那么凡夫众生的念还有一个就是混浊,污染,念念五欲六尘,这句名号是清净的宝珠,使我们这个染念可以澄浊还清,我们的念头都是背觉合尘,所以弥陀名号的无量光寿的这样的智慧能使我们背尘合觉,就路还家。所以执持名号,开始是以众生的生灭心去执持名号,然后念,念到一定程度他能念之心所念佛号,消融一体就是一心了,这样的一心不乱就回归到了空寂的心体,所以他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有为造作的层面。这个寂,寂就是无生法忍嘛,在无生法忍,慧心忍可在不生不灭的法忍上,他就离开了一切造作,一切有为,那么在那种世间现象上用这种凡夫的心,他被那些虚妄的相所蒙蔽啊,他都认为真实,一真实他就会分别它,他就会染着它,他就会执着它,如果契入到寂静的心体,他就离开了这些虚妄的执着,这就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这是第四。
第五是寂用一对:以常寂为宗,令发度生妙用为趣。那么我们透过无量寿经劝导我们捐志若虚空,信愿念佛,往生净土,是得无生法忍了,契入到寂静的体性,这时候还要有一个还向回向,要以象阿弥陀佛那样的大慈悲心回入生死园林,烦恼里面,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做度化众生的佛事,这种恒沙妙用,他才是大乘佛法的真谛,不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哎呀这个世间太苦了,好不容易往生,那地方念头一动什么都有,在那享福去了,享福就不想回来了,也不是在那里沉空滞寂,那么这就是寂用一对。这寂用一对表达着净土法门最终的那种大乘菩萨的特色。
通过这个宗趣旨归的五点,我们来看一下这种讨论对现代的一些,对净土法门的误解,还是有一种摧破的力量。比如教义一对,有很多人他本能的就觉得净土法门没有理论,教理很粗浅,现在很多人这个看法,原来说各级佛学院开净土宗课,就有人说,哎呀净土宗有什么开的,这半天就讲完啦,他认为没有教理,包括那个学者啊,我们前两年开一个学术讨论会,很多学者也认为这个净土法门没有教理,所以他们很多的喜欢研究禅宗、法相、天台,也确实研究成果当中净土法门的特少,他觉得没有教理,那么通过这个教义一对,我们就发现,这种说这个净土法门义理浅薄是没有根据的,他的义理是非常深邃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二乘智慧都不可测,二乘菩萨都不可测,我们这些凡夫就说他没有教理?很浅薄?我们敢说这个话吗?有很多人是没有这种认知的慧眼那,他就…,比如原来有的比丘来打电话问我,怎么学净土法门?我就劝他去看印光大师文钞,他会这样回答,印光大师文钞没有什么学术价值,他会这么认为,他认为一篇一篇书信没有学术价值,实际上印祖文钞里面包含的学问非常广大,印祖是读了很多书。所以这个教义一对我们要有一个至信,净土法门的义理非常深邃。事理一对呢?有些愚痴的人,愚夫愚妇,大多是执着事相而迷理,叫执事迷理,对这些愚者呢,通过这个讨论知道,原来净土法门不仅仅是事相啊,原来这个事相包含着深刻的法性理体在里面那,而且这种法性理体是在佛的境界当中展示出来的,所以说对那种执事迷理的人是有一个知见上的矫正。那么境行一对呢?是对那些狂者,狂慧之流,他大多是执理废事,谈玄说妙,而这告诉他虽然有玄妙之境,但是他要落实到你的行持上,尤其是念佛法门他是一个很具有深邃的宗教情怀,去老实念佛的法门,如果一个无论在家出家众,他要说我要去讲念佛法门,做净土法门的研究者,他不去念佛的话,一般他都是门外汉,最终就在外面,就象看一间房子,从外面看这个房子,他入不到里面来看,所以这是对狂者执理废事都有个冲击。净土法门的理论可以满足一切人寻求智慧认知的人的要求,但是他最根本的要由解起行,行起解绝,知行合一,老实念佛,就像印祖生前对那些很有学问的从国外学过来的什么博士教授都不跟他谈玄妙的道理,叫他老实念佛,这境行一对。行寂一对,是对有些人怀疑,他就说你念佛往生一天到晚就想到这个,这个事相,净业三福,都是有为的东西,那么在这里告诉这个行寂一对,一切有为的行是归向寂静的无为的。这个念佛法门的中道啊,这个为什么他要有为?由悲心故,他在有为当下具有无为的智慧,具有无为的境界,也不能住在无为,这两者就是根本智和方便智,要辩证统一的。所以对这些怀疑,念佛正是对有为的人一个矫正,念佛法门趋向的是无为的,寂静至极。那么最后寂用一对,就是有些人怀疑你念佛求往生是自了汉,光顾自己,众生苦难这么多你怎么不去救度,应该要发大乘心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度众生,不求往生,现在很多人讲大话,我现在受了菩萨戒,我要发菩提心,我不求往生,我要度众生,他就这样。念佛法门就是为了更好的成就度众生的目的,赶紧求往生,因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得无生法忍,才有资格去救度众生,没有得无生法忍想在这个浊恶的世间度众生,是自他都要沉沦堕落的,无有是处的,所以在对那些说念佛法门是自了汉、缺大悲心,是一个矫正,念佛法门是大乘的法门,能够念佛求往生的净业行人是大乘的第一弟子,所以这样我们就通过宗趣旨归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好,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20: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5)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20: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科表,十门总启的第七:部类差别。前面我们讨论到《无量寿经》的纲宗和它的归趣,那么第七科要了解无量寿经哪些是同部的经典,哪些是同类的经典,还有非部非类的一些带说净土的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20: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看同部,大本就是指《无量寿经》,小本是指《阿弥陀经》,这两种是同说净土法门,义理境界完全相同,只是开合详略的不同。大本《无量寿经》现存有五种,我们在翻译的这一科会介绍到;小本有两种,《佛说阿弥陀经》是我们丛林每天晚课必读的一部经典,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姚秦是区别于战国时候的嬴秦,就是秦始皇的嬴秦;也区别于苻秦,就是苻坚他也建立秦国,这是姚兴做国主,叫姚秦。鸠摩罗什是七佛以来的大翻译师,他翻译的经典在我们中国备受欢迎,他在公元402年翻译的这部《佛说无量寿经》。第二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是唐代玄奘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也是大翻译家,到西域天竺国取经,周游求学18年。今年我们政府还有一个活动,纪念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意志,这被我们中国的有识之士称为是民族的脊梁,他翻译这部经典也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玄奘大师主要以法相唯识,求生弥勒内院为他的修行宗旨的,然而他却翻译了这部净土的经典,这就与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遥相呼应,给我们很大的信心;他的高足弟子窥基大师对《无量寿经》有个注解,选择的却是鸠摩罗什的《佛说阿弥陀经通赞疏》,那也说明这些祖师的胸怀都是佛法,都是为了众生。鸠摩罗什翻译的非常简练,在翻译风格里称为“义译”;玄奘大师翻译的忠实于原本,在翻译风格里称为“直译”,一句一句把它翻译过来,这两种可以互相参照去看。那么这是同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7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