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68|回复: 8

盘陀鼻根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M2槃陀鼻根

周利槃特伽,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周利槃特伽:“周利、槃特伽”,这都是梵语;翻到中文,周利就叫“道生”,就是在道路上生的。在印度的风俗,女人结了婚,要生小孩子,一定要回到娘家去生。周利的母亲要生小孩子的时候,本来应该早一点回去,早一个月、两个月的,她却等要生这几天,才往回走,回她妈妈的家里。怎么样啊?这相离大约也不是很近的路,或者一百mile(英哩)、两百mile的样子,偏偏走到半路上,这个时候就等不了了,于是把小孩子就生出来了。因为生在半路上,所以叫“道生”,在道路上生的这个周利。
而“槃特伽”,中文就是“继生”;她第一个儿子在道路上生,等到第二个儿子的时候,她还不早一点回到妈妈家里去,还是等到要生了这个时候,才回她妈妈家里去,又是在道上生的。你看,这巧不巧?真奇怪!又是在道上生的,所以叫“继生”,继续在道上生,这是周利槃特伽。周利槃特伽,因为他哥哥叫“周利”,他叫“槃特伽”,这就是说“周利”的弟弟叫“槃特伽”。
这个槃特伽最愚痴、最愚痴,愚痴到什么程度呢?在出家人最初要出家的时候,都要学四句偈颂;这四句偈颂,以前我给你们讲过。就是:
身语意业不作恶 莫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欲境空 无益苦行当远离
“身语意业不作恶”,身和语和意,这三业都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不要令这世间一切有情的众生生烦恼。“正念观知欲境空”,要正念来观察这个欲境是空的。“无益苦行当远离”,那些个没有益处的、外道所修的苦行,应该远离。
可是要学这四句偈,有五百位罗汉教他;你说,教了一百天,也就是三个月的样子啰,他连一句也没有学会!连一句也没有学会,你说这愚痴得怎么样啊!第一句,“身语意业不作恶”,就这一句都没学会!记得“身语意业”,就忘了“不作恶”了;记得“不作恶”,这 “身语意业”又忘了。记前四个字,忘了后三个字;记住后边三个字,把前边那四个字又忘了。我相信在座没有一个有这么蠢,这么愚痴的!我教你们学〈楞严咒〉,大约都有几个人可以背得出了;虽然有很多不能背的,但是相信都会记住好几句了。这个周利槃特伽,哈,愚痴到这个样子!
他的哥哥周利一看,这个弟弟!五百位罗汉教了一百天,连一句偈都没学会,这还有什么用?“你赶快还俗去了!你回家里去讨个老婆好了!”于是就把他赶走,不要他在这儿做比丘了。他自己一想:“啊,人家这么多人都在这儿出家做和尚,我回去有什么意思呢?”于是自己拿一条绳子,就到后边花园的树上去吊颈了!广东叫“吊颈”,中国北方叫“上吊”,英文不知道叫什么?
他正想要上吊的时候,佛就现一个树神来了,问他说:“你干什么?”
“我不想活了!”
“你不想活了,你死了干什么?”
“那我不知道啊!死了干什么,我不知道啊!”
“你不要死!不要残害自己的生命!你这愚痴是有因缘的,你应该痛改前非;你改过,然后就可以了。”
“我以前有什么因果,使我现在这么愚痴啊?”
这个树神本来是释迦牟尼佛变化身来的,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又现出来本有的佛身,告诉他说:“因为你前生本来是一个三藏的法师,你有五百个弟子。可是五百弟子向你学法,你一天到晚也不教他们法,也不讲经,也不说法。有人向你求法,你也不说法,跪到你面前三日三夜,你都不讲一句法给他听。因为这样子,你不说法,所以你就变成愚痴了,愚痴得以后连一句法你都不懂了!一句法你也记不住了!”喔,他由此之后,就生大惭愧:“唉呀,我怎么这样子呢?人家五百个弟子跪到面前求法三天,都不讲一句法。我因为吝法,自己舍不得这个法,不肯讲法给一般人听!”
所以你们大家记清楚啊!以后我教你们佛法,你们要各处去,见着人家就给他讲佛法;切记不要说:“喔,我不给你讲!我讲,你明白了,我怎么办哪?”不要这样子!不要妒忌人明白佛法!你越妒忌人,你自己越不明白了。周利槃特伽就因为在过去生中吝法──吝,就是悭吝,就是舍不得──不布施法给众生,所以就得愚痴的果报。但是他因为还有善根,所以和佛生到同一个时候。
佛说完这个因缘,就指着一把笤扫说:“你认识这个是什么?”
“这是个笤扫。”
“喔,说这个,你会不会忘?”
“这我不会忘的。”
于是佛教他说:“你就天天念这个好了!你就念‘笤扫、笤扫、笤扫、笤扫’,一天到晚你念这‘笤扫’两个字就得了!”他就念。念了大约几个礼拜之后,佛说:“你这回还会不会忘?”
“不会忘!”
“不会忘?我再给你转一转名。笤扫,就干什么的呢?就除垢,除去尘垢。你现在念‘除垢’!”
所以他又念“除垢、除垢、除垢、除垢”,一天到晚就念这个“除垢”;念“除垢”,用这一把无相的笤扫,来把他的尘垢都扫除了,所以就恢复清净了。就是这“除垢”,除去他吝法的这一种尘垢;他吝法,不欢喜讲法给人家听,这也是尘垢,所以他得的果报就是愚痴。
我们每一个人,你若想聪明,就尽量去给人说法;见着谁,就给谁说法,你就聪明了。你们在我这儿学的《楞严经》,从头学到现在了,每一天你写的笔记,你把它记熟了,见着人就给他讲,随时随地都给人讲法。这样子,你来生就绝顶的聪明,就辩才无碍,你那种聪明智慧,就没有人能比得了了。为什么?你愿意做法布施,就不会愚痴了。这位周利槃特伽,就因为他不愿意做法布施,所以就愚痴得这么可怜。一百天学一句偈颂也记不住,你说可怜不可怜?我们现在谁都比他聪明!
这时,这位周利槃特伽尊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就从座上起来了,向佛叩头顶礼,对佛说了。这位继生,自己讲自己修道的经过,他说,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我缺少这诵持的这种智慧,没有多闻的性。阿难就是过目不忘,有诵持的这种智慧,又有多闻的性;而我继生,可是愚痴得不得了!最初值佛,闻法出家:我在最初遇着佛的时候,听见佛所说的法,我就出家了。可是出家是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忆持佛所说的一句偈颂,我想把它念熟了。这一句偈颂,就是“身语意业不作恶”这一句。可是怎么样?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在这一百天里边,我把前边四个字、或者三个字记住了,就把后边的四个字、或者三个字忘了。若把后边的三个字、或者四个字记住了,又把前面的又忘了。所以这一句偈颂始终不能成诵,不能把它背诵出来,就愚痴得这样子!
这个继生,他这愚痴,就因为他在宿生不肯说法教化众生。所以你学佛法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就要尽量去帮人家;讲经、说法,弘法教化众生,以这个事情做为自己的责任,不要吝法。周利槃特伽为什么愚痴呢?就因为他吝法,不肯行法布施。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现在我在给你们讲经说法,这就是“法施”。
为什么我要给你们法施呢?如果我懂得法,我不给你们讲的话,等到来生,我或者连周利槃特伽都不如了!他一百天记不住半句,我一年或者连一个字都记不住。因为这个,我也不求代价,也不论你们对我有什么报酬、没有什么报酬,我就给你们讲经说法,我就怕愚痴。如果你们哪一个不怕愚痴的话,只管试一试。你说:“我懂得佛法,我不讲给你听。”试一试!等到愚痴过周利槃特伽那时候,你就知道,这果然是真的,你做过实地的试验了:“难怪当初我听法师讲,不行法布施,要愚痴的!”那时候你就知道了!不过那要很长的时间的。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一个公案来,什么公案呢?在以前,有这么一个做官的,大约做省长这么大的官。这个做官的很奇怪,怎么呢?他对《法华经》很有兴趣,《法华经》有七卷,前三卷半,他就熟得不得了,很熟很熟,一读就能记得;后三卷半,他就读了也不记得,读一遍也不记得、读二遍也不记得,生得不得了,特别陌生。他是个信佛的,但对这个道理就不懂:“我怎么对前半部《法华经》这么熟,后半部就这样生呢?前半部我很容易就记得了,后半部就记不清楚。”
当时有一位高僧是明眼的善知识,佛眼、慧眼、天眼、肉眼、法眼都开了,这善知识有五眼六通的。他就去请问这位善知识,这善知识听说省长来了,也就很欢迎。省长就请问老和尚:“我对《法华经》是特别感觉兴趣,在佛教里,其他的经典我都不欢喜,只有《法华经》我很欢喜。可是这《法华经》前半部,我就记得清清楚楚的,我也很容易不要看经就背得出,也可以诵了;而后半部,我怎么样读,也不能成诵,记都记不住。这什么道理呢?”
“喔,你问这个道理吗?我说了,你不要生气,你也不要不相信哪!”
“好,你说,我相信的!”
“为什么你做省长呢?因为你前世有一点功。有什么功呢?你原来是一头牛来着,帮着一座寺院耕田,这是供养三宝,所以就有功,今生你就做省长了。你对《法华经》前半部非常熟,后半部你就非常生,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在寺院里头,在六月六日这天要晒经的,经典都要拿出来到外边用太阳晒;晒一晒经,佛经就不会被虫蛀了。在这个期间,你就到《法华经》的前边,你用鼻子闻前半部的《法华经》,后半部就没有闻到。所以你今生对前半部的《法华经》就非常的熟,后半部就不熟,非常的陌生,也就是这种的因果。”这省长一听,就向这位老和尚叩头顶礼,于是他又加功精进,研究这部《法华经》。这是一个公案的因缘。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一个公案来,什么公案呢?在以前,有这么一个做官的,大约做省长这么大的官。这个做官的很奇怪,怎么呢?他对《法华经》很有兴趣,《法华经》有七卷,前三卷半,他就熟得不得了,很熟很熟,一读就能记得;后三卷半,他就读了也不记得,读一遍也不记得、读二遍也不记得,生得不得了,特别陌生。他是个信佛的,但对这个道理就不懂:“我怎么对前半部《法华经》这么熟,后半部就这样生呢?前半部我很容易就记得了,后半部就记不清楚。”
当时有一位高僧是明眼的善知识,佛眼、慧眼、天眼、肉眼、法眼都开了,这善知识有五眼六通的。他就去请问这位善知识,这善知识听说省长来了,也就很欢迎。省长就请问老和尚:“我对《法华经》是特别感觉兴趣,在佛教里,其他的经典我都不欢喜,只有《法华经》我很欢喜。可是这《法华经》前半部,我就记得清清楚楚的,我也很容易不要看经就背得出,也可以诵了;而后半部,我怎么样读,也不能成诵,记都记不住。这什么道理呢?”
“喔,你问这个道理吗?我说了,你不要生气,你也不要不相信哪!”
“好,你说,我相信的!”
“为什么你做省长呢?因为你前世有一点功。有什么功呢?你原来是一头牛来着,帮着一座寺院耕田,这是供养三宝,所以就有功,今生你就做省长了。你对《法华经》前半部非常熟,后半部你就非常生,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在寺院里头,在六月六日这天要晒经的,经典都要拿出来到外边用太阳晒;晒一晒经,佛经就不会被虫蛀了。在这个期间,你就到《法华经》的前边,你用鼻子闻前半部的《法华经》,后半部就没有闻到。所以你今生对前半部的《法华经》就非常的熟,后半部就不熟,非常的陌生,也就是这种的因果。”这省长一听,就向这位老和尚叩头顶礼,于是他又加功精进,研究这部《法华经》。这是一个公案的因缘。
这牛闻一闻《法华经》,就这么聪明;周利槃特伽不愿意讲佛法,哈,就那么愚痴!这一相比较起来,我们每一个人千千万万切记:不要试验!我希望你不要试验。因为试验到周利槃特伽那种程度上,那是太苦恼了!不过我们又不要轻视周利槃特伽,他虽然那么蠢,可是念的“笤扫”两个字,然后念“除垢”,最终他没有好久就开悟了。我们比周利槃特伽聪明是聪明了,但是我们开悟可没有那么快,这一点,又是我们不如周利槃特伽的地方!
佛愍我愚:佛怜悯我非常愚痴,所以教我念“笤扫”,又念“除垢”。教我安居,调出入息:令我不要忧愁,在那儿好好地安居用功,调和我的出入息。这口气出去、回来,要数息,修“数息观”;数息,就由一念到十念,到十念上再回来。你再愚痴,大约数十个数都会数吧?呼吸气一出一入,就一呼一吸,这叫“一息”;数这个呼吸,数到第十上,然后再从第一上开始。你再愚痴,大约十个数都可以数得到了,所以教他调出入息。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我这个时候,就观察我的出入息,到那个微细微细的息上,把理追求尽了。生住异灭:呼吸气里边,也有生、住、异、灭。怎么叫“生”呢?这气初呼吸的时候,就最初想要吸起的时候,这生了。这个数息,在天台有“六妙门”,也就是“数息观”,就是从这儿来的。六妙门是:数、随、止、观、还、净,有六种修行调呼吸的法门;这现在不讲它。生、住、异、灭──在起初的时候,这是“生”;这个气来回不断的时候,这叫“住”;在呼吸气将要没有的时候,这叫“异”;没有了,就叫“灭”。在生、住、异、灭的呼吸气里边,诸行刹那:“刹那”,是很短的时间,在我们一念里头,就有九十个刹那;在一刹那里头,就有九百个生、灭。你看这个!所以你若往细了研究,那微细微细的,不是肉眼所能知道的,所以说“诸行刹那”。
周利槃特伽尊者说,我观出入息,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呼也不知呼,吸也不知吸;在这个时候,心打成一片、凝成一团,连分别心也没有了,攀缘心也没有了,什么心都停了!其心豁然:喔,在这个时候,就返本还原了!“豁然”,就是开悟了。豁然,就好像屋子门开了,把门开了,房子里边空气立刻就清净,没有浊气了。我们现在虽然有这么多人,但是我们堂里边空气是清净的。为什么?你要问我为什么,我很难说。总而言之,就是清净了!我们这儿是个道场,道场都是有一股清净妙不可言的这么一种气氛。
我们这儿是讲经的法会,每一个人在讲经、听经的时候,必须要存一种恭恭敬敬的心。为什么?诸佛菩萨都在我们这个道场里边,监护着我们,看着我们。看着哪一个人有真的诚心,就给哪一个人一点甘露的法水;哪一个人有真正想要学佛法的心,就默默中开你的智慧。本来你听经听不懂,因为你心真,他默默中把你的心窍给开了,你开智慧了!不过你看不见,你没有开五眼六通看不见的。如果你真开五眼、六通,那你的境界就更不可思议,更妙不可言了!但是你要守规矩,不要到道场里边尽逞人我的是非:“你看我,我什么都是第一!”不要争第一。一争第一,佛菩萨一看:“喔,你这个坏蛋!在佛的道场里边,都来这么样搞法!”所以要小心一点!
每一个人对任何人都要很谦恭、很和蔼的,不要生出贡高我慢心。不要说:“嘿,你看你多蠢!我比你聪明得多。”你生出这一念来,你就该愚痴了!所以不要看不起人。要看这个法会里边的人,都是我过去的父母;你不知道哪一个人或者是我过去生的父母到这个地方来了。要看作都是未来的诸佛,将来都成佛的;你如果轻慢这个人,那就等于轻慢佛一样了。所以学佛法,就要对人人都平等平等的,没有一种骄傲的心,这是最要紧的!因此在这个法会里边,一定要守规矩。听经的时候,没有必要的事情,切记不要走来走去,也不要往这儿躺着,往那儿歪着,要端然正坐。坐一定要坐正当一点,不要这么懈懈怠怠、懒懒惰惰的。你即便就是懒虫,也要不变懒虫,要变成一个不懒的;这回变成一个勤力的人。所以最要紧的,听经不要睡觉;听经若睡觉,那将来就像那位阿那律。
周利槃特伽尊者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什么叫“得大无碍”?就是一切都没有障碍了,就是开悟了;开悟,就无碍了。乃至漏尽,成阿罗汉:由开悟之后,一点一点的就无漏了!“漏尽”,就是无漏了。就成阿罗汉了,到四果阿罗汉的果位。住佛座下,印成无学:我常常随着佛的座下听法,佛给我印证,说我也是得到无学的果位,得到四果阿罗汉了。这么愚痴的人,也得四果阿罗汉;我们这么聪明,连一果都没有得,你说,惭愧不惭愧?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现在佛询问什么是最圆通的法门;像我所证的,数出入息,回来归于空境上了,这个法门是最为第一的。
我来这儿很多年,总也不敢讲规矩。为什么?这个国家,什么事情都讲自由的,父亲、母亲也不管小孩子,随他自由的发展。于是,我到美国来,收徒弟也不管了,也由他自由发展;他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去,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子,很自由的。可是在这个讲经法会里边,我看有几个太不像样子了!这自由得太厉害了,就太随便了!
所以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所谓规矩,圆的就是“规”,四方的就是“矩”。如果你不用规矩,方的也就变成一个长的、或者三角形的了;圆的也不圆了,变成一个三角形了,就没有一定了。所以在这个楞严法会,今天我告诉你们,不要懒惰!要恭恭敬敬地听经。听经,就好像佛在这儿说法一样的;你不要认为:“喔,这是这位法师在这儿讲,好像讲故事这么讲,好像讲笑话这么讲,好像胡哄小孩子,给我们这么讲一些个可笑的事情。”不是的!我所讲的,你们如果真能领会得到,当堂就会开悟的,也会当堂就证果的!当下就证果、当下就开悟,这只要你有一种真正求法的心,就可以了!现在讲这部经,大约快讲到一半了,所以我给你们一点好的消息:你们若是诚心听,在这二十五圣各诉圆通的时候,当下就会开悟的。为什么?这二十五圣都有这个愿力,说:“以后谁要是修这个法门,我都帮助他开悟的。”所以你们好好用心来研究这部经典!

发表于 2017-6-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6-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忘了,楞严经第六: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发表于 2018-12-10 20: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0 10: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6-1 21: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9 14: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2-3 08: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6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