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其实,手抄佛经自古就有。从六朝以后各朝代都有众多虔诚抄经者,从帝王到僧人、从官吏到平民,抄经文时常心念报恩,或为孝心祈福、或为布施、他们相信感恩、施恩比受惠更有福报。
而到了世事纷扰的现代社会,手抄佛经倒也是一种现代人静心修行的方式。
说起手抄佛经,最有名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皇帝都酷爱抄经。
康熙一生有两次抄写《金刚经》,而第二次则写得格外精心,因为每写一个字都是在为身染重病的祖母孝庄太后祈福。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还认为抄佛经练书法是一种养生之道,可涵养品德,陶冶性情,获得一种空灵虚静的心境。
他的儿子雍正皇帝继承了这种手抄佛经的传统,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夺嫡斗争中,只是用来表明自己超然物外,无意于皇位之争。他自称“破尘居士”并手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这部手抄经书所显示出来的超然淡泊的态度亦让康熙对他倍加青睐。
在这几位皇帝中我最佩服的是乾隆。他信奉佛教,在日理万机之余还经常手抄佛经以示诚笃。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手写的《心经》就不下七百册之多,《心经》260字,两千多笔划,笔笔入心。
大大小小的佛经他都会抄写,被称作“经中之王”长达七万余言的《妙法莲花经》,他就先后抄写过六部,如此毅力,世所罕见。
有人认为,抄经不仅让雍亲王顺利夺得皇位,还造就了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和最长寿的皇帝,更是打造了一个长达115年的“康乾盛世”。手抄佛经是否真的具有如此大的魔力?
僧侣的心经
古人相信由敬生静,以致心净。
三宝殿内沐手净面,佛前焚香,点上檀香木。高梁大柱的庙宇顿时云雾缭绕,然后在桌上铺一张玉扣纸,再从佛案请下佛经,僧侣们的抄经才算正式开始。
抄经对于僧侣们来说是一种修行。抄经不但弘扬佛法,而且也是一件神圣的、积功德的大事,自有一个庄严的仪式。
抄经之前,双手合掌,诵念一遍“开经偈”。抄经时字体要工整,忌错字,脱漏或重覆;要集中精神,心无旁骛;贵于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抄经完毕,再次双手合掌,念诵一遍“回向偈”,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其离苦得乐。
待抄经纸晾干,卷起置于经筒中,供养在佛堂或者高洁之处。
关于佛经的取用,也有诸多戒律:不能和刀、剪等利器放在一起、看佛经时不能进食、除了佛案和铺了玉扣纸的桌子,不能随便乱放,不然,是对佛的大不敬。
身心投入,能断除各种杂念,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讲究的是一笔一画清晰明了,逐渐深解义趣,才会日渐增智。
凡人的心经
抄写佛经并不止于帝王和僧侣,寻常百姓亦可执笔蘸墨。凡人的心经即使不像帝王的心经那般雍容华贵,僧侣的心经那般神圣庄严,但自有它的一番滋味。
对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来说,那是母子间的情感联系,也是他孝心的寄托。
他有一件挚爱之物,是他母亲生前抄写的《心经》。但由于母亲晚年病重,得用右手抬起左手,压到宣纸上,再执笔蘸墨书写。因为她的手颤得厉害,所以悬在纸上良久才写出一个笔画,用尽心力才完成一个字,十几分钟便颓然搁笔。即使有些日子她起不了床,手指也会从被褥伸出来,在空中抖颤划字。
虽然最后还是横轴留白,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但他还是将它裱框起来,日日端详,相信这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教诲。
抄写佛经不单单如林怀民的母亲那般,包含为善、感恩、坚持的意念;在现代人的眼中,它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静心修行方式。
外驭万物,更需观照内心。当今社会世事纷扰,人常被世事羁绊,心中烦恼丛生,难免心浮气躁,万千匆忙中,片刻的清闲与内心的宁静反倒显得弥足珍贵。正所谓一静百慧生,抄写佛经就是这么一颗“定心丸”。
夜深人静时,披衣而起,点一盏灯。沐手净面,佛前焚香,再点上一根檀香木。云雾缭绕之时于桌上铺一张玉扣纸,再从佛案请下佛经。一心压制着杂乱的思绪,一笔一划工整地抄,心里一字一句地默诵。
抄经就是一次反观内心的机会。刚抄时妄念纷飞,一字一停、几字一停,只能待心安静了再抄。等到心开始变得安定和清净时,意随笔走,慢慢地凝神于中,妄念渐消,混沌的心境一点一点清明起来,如水涤尘。
身之累可以歇息,唯心之累,才叫人惶然无计。
抄经就是老祖宗留下的“百忧解”,卸下烦忧,心才有无限可能。微信结缘miaoyong128华林禅寺开光手抄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