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16|回复: 1

[佛教经藏] 【慧宇解老】--第四十章(第二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释迦牟尼的弟子,又叫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子说,色与空看起来没有区别,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即非物质世界,是名物质世界。在圣人与佛的眼中看到的世界与社会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他们不屑一顾。只是因为他们是地球人,对人类有认同感,所以才会普度众生。而上帝是外星人,他也能理解色即是空,所以在它看来人类不过是一群蝼蚁,他只关心如何在地球上获取所需要的东西,对人类的福祸生死其实是漠不关心的。那些上帝的选民只不过是其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已。一旦完成了上帝赋予的任务,一样会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不信就等着瞧。不止色是空,受想行识亦是空。能够看到这一点,就是解除烦恼的开始。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的基础是语言文字,是建立在对具体事物的概括,约定和传承上面的。法的对象是有限的存在,是有局限性,相对性和特指性的。超出了这个范围,法就没有意义了。比如小学生群体中的法是不能适用在其它阶层人群的身上,同样通常的人类文明也不能适用在无为的境界里。这其中包括生灭,垢净,增减,要知道这可是在人的意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概念。
    不生不灭,是了脱了生死还是指看透生死还是指概念思想发生和消失的虚幻性,实在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个不垢不净让我想起一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看似没道理的话其实说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道理。很多人把干净理解为无菌,就有了洁癖。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细菌的环境中,与各种细菌病毒处于共生的状态。人之所以得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真气多,只要我们自己的真气归根,就不会得病。
    不增不减,这是一个违背常理的说法,从计数开始,人们就在绞尽脑汁的算计着多和少。在我们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即便是到现在也摆脱不掉这个阴影。“反者道之动”,是向着与世俗相反的方向回归。所谓远离世俗,就是放弃各种各样的名利欲。“损之又损”,却又不觉得怅然若失,反而是有所得。这样,得与失、增与减、多与少之间的区别就越来越模糊。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的【慧宇说佛】—我解《心经》第一段审批没有通过,第二段一发就成了。现把第一段附在后面。




【慧宇说佛】—我解《心经

【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慧宇解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
    行深,修行到非常高深的境界的时候。
    般若波罗蜜多,通过修行大智慧从而达到解脱的彼岸。也就是到了老子说的“圣人抱一而为天下牧”和“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照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见。
    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指的是意识在不同情况下的五种形态。
    这个色不是指色界,不是我们所面对的形形色色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而是这些东西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受,是我们对外界和自身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所引起的情绪和认知上的各种各样的变化。
    想,对自己所有经历及其感受的回忆,归纳,总结,提炼得到的具有指导性的思维。
    行,这包括身行与心行。身行,现实生活中的身体力行;心行,头脑中的愿望,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观察和修正。
    识,与想的区别是:一个是在过程中,一个是在结果里。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分析形成的系统的对外界以及自我的认知。
    这五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就是多变不确定的,与世俗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因此就具有转瞬即逝不可依靠的虚无性。《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五蕴之中,色和受属于非法,因为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而想、行、识属于法,是由语言构成的。在世俗生活中,五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东西,是灵魂,是决定我们行为的无法抗拒的力量,五蕴对应着生命与生活中一切物质层面的东西,想空也空不了。为什么只有到了菩萨的境界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空不是说你一想就能空了,即便是已经悟道也空不了。必须得证道,也就是真气完全的归根。
    度一切苦厄,人生即苦,这是因为有太多的不如意。生存的环境条件不如意是苦;自身的真气态不如意是苦,意识是君,真气是臣。但意识只能让真气出来,却不能让真气回去。于是意识与真气就处于无休止的战争状态中。这是一种更为难受,更为无可奈何的苦。
    五蕴皆空,我们所面对的客观外界空了,一切都是道外化出来的;我们对外的以及对内的感受空了,那些千变万化的感受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千变万化的真气态。真气归根了,真气空了,感受也就空了,因为真气是人的感觉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想和思想,就是自己的欲望,要求,期盼,梦幻以及把这些想法系统条理化以后的自以为是的东西。这都是一些偶然的片面的有限的甚至是荒谬的,只是依赖现实而暂时的存在。把思想无限的拔高到永恒的地步,只能是自欺欺人。“人间正道是无为”,当所有的人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的时候。所谓的思想早就无影无踪了。行,以人作为主体在位置上的移动,有行走,旅行,修行。人从生到死是一次最大的行,“死去元知万事空”,要是活着的时候就知道万事皆空,那得减少多少烦恼?《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那么如来有所行否?识,人的认识都是基于实践经验,所谓实践出真知,都属于有为法。如果认识真的能够上升到无为法的时候,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只有损到空的时候,才能进入无为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8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