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佛学钻研者

《楞严经》云: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9 17:41
一天到晚的瞎忽悠,还挺认真的。你信口开河,精神出问题了,理智不清了。找个疗养院修养好了,再来论坛, ...

师兄这巴掌大了

看他的帖子的人不少,总比看杀盗淫妄的东西好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9 17:41
一天到晚的瞎忽悠,还挺认真的。你信口开河,精神出问题了,理智不清了。找个疗养院修养好了,再来论坛, ...

师兄这巴掌大了

看他的帖子的人不少,总比看世俗的东西好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9 17:42
赞叹师兄,认真学佛。

师兄好,我随喜一切给我出难题的人,好让我精进。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无量8 发表于 2017-4-9 18:07
这些经书主要是告诉你,一切感受诸缘起皆是本性所示现,不能常断感受,不能爱懀感受。不能取舍感受。应视诸 ...

诸法因缘而生,无缘皆不立。
不能取舍感受。应视诸法如自己的本心看待,这样你就不会缠绕心。
是讲心不随境转,如如不动。

如何转这个境?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9 17:41
一天到晚的瞎忽悠,还挺认真的。你信口开河,精神出问题了,理智不清了。找个疗养院修养好了,再来论坛, ...

师兄,我昨晚做个梦,梦见个小婴儿坐在窗台上。动一动,掉下来,掉到下面的一个尿桶里。尿水漫过头顶。我赶紧过去,把小孩捞起来。妈妈和奶奶来了。妈妈给小孩洗澡。水很少,婆婆认为够了。做媳妇的想跟婆婆辩,我就赶紧多加了一瓢温水。小孩子洗干净了。
早上想了一会儿,感觉师兄像婆婆,无量像媳妇,小孩就是无量的帖子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无量8 发表于 2017-4-9 21:17
你还没有看到点子上

看来别人说的都是知识,自己悟的才是智慧。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10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4-1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钻研者 发表于 2017-4-10 06:48
师兄,我昨晚做个梦,梦见个小婴儿坐在窗台上。动一动,掉下来,掉到下面的一个尿桶里。尿水漫过头顶。我 ...

无量有些境界本来是好事情,可是他做圣解,即受群魔。
个人愚见,百分之九十五是对的,百分之五是错的也不行的。
楞严经五十阴魔指出,稍微动念,就被魔扰。不能离开佛经一点点。
师兄如此认真学佛,就应该主攻楞严经,楞严经是核心。明白之后基本就没有障碍了。
赞叹师兄。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10 10:23
无量有些境界本来是好事情,可是他做圣解,即受群魔。
个人愚见,百分之九十五是对的,百分之五是错的也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多少人能放下自己的知见,入到佛的知见中?
不要说知见,就连财色名食睡,相上是东西都少有人放下。
对错,佛魔,谁个能分得清?
分得清,你已经不是凡夫了。
我个人的看法是,只有境界的高低,哪里有什么对错。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不成佛,谁没有无明?
谁错了,就点出来。
师兄不要说我学佛认真,我有错就指出来,经得起辩就行。这才是真慈悲。
楞严经绝对好,必学。有个先后。
我自己知道我基础都没有打好,不敢好高务虚。自己几斤几两我自己还领的清。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无量8 发表于 2017-4-10 08:17
识者如金,不识如尘

识者尘是金,不识金为尘。
悟者尘赛金,不悟金亦尘。
发表于 2017-4-1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钻研者 发表于 2017-4-10 21:1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多少人能放下自己的知见,入到佛的知见中?
不要说知见,就连财色 ...

楞严经有一种容易的学法,先把论证放下。只学结论,论证的过程其实不重要,许多人都是因为论证给论糊涂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10 21:52
楞严经有一种容易的学法,先把论证放下。只学结论,论证的过程其实不重要,许多人都是因为论证给论糊涂了 ...

感恩师兄,是不是,


文殊菩萨就遵照佛的慈旨,起立说偈,作为结论说: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文殊菩萨首先指出妙觉灵明真心自性的本元,譬如澄静无波的大海水一样。圆融遍满,寂然无相。在圆澄的寂灭性中,又元自具足灵明妙觉的。所谓本觉之性,不假修证而得。)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自性本元的妙觉,是灵光独耀,朗然常照,了了明明,元无尘垢。照性至极,就产生相反的妄动功能。在理则上,就叫做有所动了。既有妄动功能的产生,朗然灵明常照的自性,就亡失它本觉圆澄的真相。等于平静无波的大海中,忽然起了波浪。波涛汹涌,反而遮障了大海平静的本来面目。)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自性本觉圆澄的功能既已亡失,就依迷于妄动功能的轮转,开始一变而发生心灵与物理上的虚空境界。虚空的形成,是宇宙世界成因的根本。所以世界宇宙,都是依于虚空而存也的。)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本觉自性,一经变动而产生妄能,迷妄就形成虚空世界。由于坚固妄想,就形成国土世间的存在。复由于灵明妙觉的转变,所以有一切具有知觉众生的生存。)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我们所看到的虚空虽然是无边无际,广大无垠。但是虚空还是自性本觉中所生起的第一现象。自性本觉,犹如一大海水。无边无尽的虚空,还只如大海中所发现的一个小浮沤。)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这些物理世界,凭无量数微尘构造所成的物质世间,都是依于虚空而生起。然后又存在于虚空之间。须知虚空在本觉自性中,犹如大海中的一小浮沤。如果觉性中的浮泡消灭了,自性就归还到本来清净的本位。若能把现象界中的虚空妄觉灭除了,无边无际的境界,也就复归于虚空。虚空都不存在,哪里还有三有的世间可得呢?所谓三有与有漏,都是佛法中指世间现象界的专有名词。三有是指欲有、无明有、烦恼有(或说是业有),这三种现象,都是有生有灭的,名为生灭法。有生灭就有缺漏。所以说精神世间与物理世间,都是有漏的成因。)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要灭除三有,还归于本元自性,却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为了要复还于自性的途径。)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在已证本觉自性的圣境中来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融会贯通,发明自性。无所谓哪一法是顺的,哪一法是逆的。其实都是为了修证的方便所设立。再说:在已证本觉自性圣境的人看来,环境与方法的顺逆,也都是助道的方便。并无一定的执著。)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但是最初发心修习佛法,要证悟自性,进入本觉真心楞严大定的境界。对于入门方法的选择,与成佛的难易,的确必须要审慎为之。因为方法的适合与否,关系成功的迟速至为深切,这又应当不得不知的。)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二十五位圆通法门,是根据六尘五根以及七大种性,与观音耳根圆通共成二十五位。但文殊菩萨的总评,却首先评述色尘入手修持的方法,是有深意的。须知圆澄元妙真心的本觉自性,既因迷妄而有虚空。复从妄想凝结而形成色尘的物质。色尘物质是自性功能所现的真精妙有。凡夫迷妄不悟,就认为是实有的。如果悟彻色尘妄想的本性真空,就可以证入尘销觉净的自性本觉。但从色尘入手,虽然可以精了,可是不能明彻。何以不能明彻呢?因为色尘虽然精了,但是容易著于妙有,所以不能明彻圆通。如果能够透彻色尘,也就可以真正获得圆通了。恰如本经佛的结论所说:“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是同一意义。所以二十五位圆通的结论评述,先从色尘开始,以观世音的因声证果为结。指出世间所有现象,自始至终,不外声色两种妄尘的缠缚和变化。虽然变出多门,主要还须向声色上了。
发表于 2017-4-1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钻研者 发表于 2017-4-11 06:40
感恩师兄,是不是,

师兄学的很深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11 11:19
师兄学的很深入了。

阿弥陀佛
师兄,这是南师所说。你莫误会了。
师兄才是《楞严经》的老手。
发表于 2017-4-1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钻研者 发表于 2017-4-11 19:35
阿弥陀佛
师兄,这是南师所说。你莫误会了。
师兄才是《楞严经》的老手。

南大师对于佛教贡献不小,活了96岁。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1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4-11 19:38
南大师对于佛教贡献不小,活了96岁。

是的,还是有人诽谤南师。
我只信一个道理,诽谤的人,你死后烧出几个舍利子给世人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