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钰花源

禅宗见性成佛的果位分析 ◎慧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10 10:27
关于见道位:

这个在圆瑛大师、海仁法师、净空法师、印祖的开示里,大都认为大乘见道位是明心见性、大彻 ...

某种邪知邪见势力太强大了,法师讲法也迫不得已的屈从的。太虚大师搞佛教改革遭到许多人围攻。末法时期,魔强法弱。

补充内容 (2017-3-10 11:35):
抛开楞严经,所谓的开悟,明心见性没有一个铁的标准。糊涂庙,糊涂神。依楞严经为标准,有些人为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的。你东找西找也无济于事的。为何你被禁言,就是知见不正。你一直在扯是非。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围攻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的理由是什么? 不会无缘无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3:37
发表于 2017-3-10 11: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论证, 因为明心开悟是知见成就, 其在解脱的功德上只相当于初果, 在大乘的修证上位于七住位。这给判断个人认为合理, 跟净空法师等的判断接近。

点评

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但另有一种疑惑之处,明心,就是从根本上破了无明,按道理应该是属于初住了!净空法师也这么说过,但是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5:54
依据楞严经明心就是明白了三如来藏,也就是开悟。与果位一点关系也没有。依据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修得淫欲断了,淫心也没了。叫干慧地。未与如来法水相接。在家居士,出家僧人这样的也是稀有难得,发菩提心进入初信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1:58
发表于 2017-3-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7-3-10 11:40
有个论证, 因为明心开悟是知见成就, 其在解脱的功德上只相当于初果, 在大乘的修证上位于七住位。这给判断个 ...

依据楞严经明心就是明白了三如来藏,也就是开悟。与果位一点关系也没有。依据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修得淫欲断了,淫心也没了。叫干慧地。未与如来法水相接。在家居士,出家僧人这样的也是稀有难得,发菩提心进入初信位。十信修圆满要一万大劫,一万大劫这一句是梦参老和尚说的。谁淫心断了,发菩提心没有。一万大劫后进入初住菩萨位。因此,对那些不肯念佛,扯果位的口水汉失去了耐心了。

点评

师兄言:发菩提心进入初信位... 我于此语二眼放光。且不说此语全句。只只发菩提心四字就让我心花怒发,如闻妙香了。.... 大师兄,快说何谓菩提心,何谓发菩提心。可愿为我等作法布施?:xianh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1 19:34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 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2:13
发表于 2017-3-1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3-10 11:58
依据楞严经明心就是明白了三如来藏,也就是开悟。与果位一点关系也没有。依据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修得淫欲断 ...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
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
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
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
七、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
八、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
九、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不计实我,名不瞋恚。
十、于自性灵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见,名不谤三宝
发表于 2017-3-10 13: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3-10 11:28
某种邪知邪见势力太强大了,法师讲法也迫不得已的屈从的。太虚大师搞佛教改革遭到许多人围攻。末法时期, ...

围攻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的理由是什么? 不会无缘无故。

点评

动了别人蛋糕,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5:08
发表于 2017-3-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7-3-10 13:37
围攻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的理由是什么? 不会无缘无故。

动了别人蛋糕,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了。
发表于 2017-3-1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7-3-10 11:40
有个论证, 因为明心开悟是知见成就, 其在解脱的功德上只相当于初果, 在大乘的修证上位于七住位。这给判断个 ...

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但另有一种疑惑之处,明心,就是从根本上破了无明,按道理应该是属于初住了!净空法师也这么说过,但是从定力来讲,又没有断烦恼,所以还是凡夫位;这个还是很难去分的。
但如果从见道位讲,圆教明心,肯定远远超过小乘见道,那么最少应该是小乘初果以上的功德了吧。
但看《法华经》,佛对“信”的功德称赞都不可思议;对“解”的功德称赞就更不可思议!这时候还没说到证。

等等等等,是我比较纠结的地方,个人读的大德的注疏种类比较少,只能存疑慢慢来了!

点评

明心可不是明白了修行方法,而是明白了能生万法的常住真心,知道三界万法如何出生。所以说,明心是见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2:39
师兄说: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若明心是明修行方法。则明修行方法者即是明心者。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我闻心生法生,心灭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1:46
明心就是见道, 肯定不是凡夫。但烦恼如凡夫, 所以说解脱功德而言, 只是初果位, 只是薄贪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1:46
发表于 2017-3-1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3-10 11:25
邪知邪见自古有之。法华会还没开始,5000退席。他们认为,没必要听了。早就是阿罗汉了,不需要修了。都是 ...

这个贴子里,暗藏谤僧谤法种!
师兄说烧佛、呵佛骂祖、干屎橛等,应该指的是禅宗公案里的事吧?如果不是,算我的疑问帮你澄清,如果是,算我提醒!

点评

这些问题楞严经里说的很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16:38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6: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9楼,师兄说的是!我们应远离为好!同时谢谢有缘师兄们的参与!出门在外,手机上网更费劲。
发表于 2017-3-10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10 15:59
这个贴子里,暗藏谤僧谤法种!
师兄说烧佛、呵佛骂祖、干屎橛等,应该指的是禅宗公案里的事吧?如果不是 ...

这些问题楞严经里说的很清楚。
发表于 2017-3-1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诸位师兄请教何为第一义?

补充内容 (2017-3-10 21:17):
见师兄们善说法义,故而请益....

点评

从般若的角度,空有皆两边,中道是第一义。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1:28
发表于 2017-3-1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10 21:15
向诸位师兄请教何为第一义?

补充内容 (2017-3-10 21:17):

从般若的角度,空有皆两边,中道是第一义。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您认为般若究竟了义吗?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1:35
发表于 2017-3-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3-10 21:28
从般若的角度,空有皆两边,中道是第一义。南无阿弥陀佛

您认为般若究竟了义吗?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按古代大德判教,般若是通教,通小通大。太虚大师判为不了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1:42
发表于 2017-3-1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10 21:35
您认为般若究竟了义吗?

南无阿弥陀佛

按古代大德判教,般若是通教,通小通大。太虚大师判为不了义。

点评

若般若不了义。请问第一义了不了义呢?若第一义是了义,如何以不了义的般若来说第一义呢? 如您所言:从般若的角度,空有皆两边,中道是第一义。您从般若出发说第一义,我如何能于第一义得解? 师兄慈悲,更为施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0 21:51
发表于 2017-3-10 21: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10 15:54
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

明心就是见道, 肯定不是凡夫。但烦恼如凡夫, 所以说解脱功德而言, 只是初果位, 只是薄贪嗔。
发表于 2017-3-1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10 15:54
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

师兄说: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若明心是明修行方法。则明修行方法者即是明心者。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我闻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可知,法有生灭,请问,明心所明之心有生灭没有呢?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明心是明白修行方法,是从用上说,有点跳跃了; 明心彻见本来面目,可以自己指导自己修行,也可以指导别人修行,这个在印祖开示的四料简里有说,可能没那么明显;《坛经》里五祖说,见性即是人天导师,也应该是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1 09:43
发表于 2017-3-1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3-10 21:42
按古代大德判教,般若是通教,通小通大。太虚大师判为不了义。

若般若不了义。请问第一义了不了义呢?若第一义是了义,如何以不了义的般若来说第一义呢?
如您所言:从般若的角度,空有皆两边,中道是第一义。您从般若出发说第一义,我如何能于第一义得解?
师兄慈悲,更为施法。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3-1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10 15:54
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不上果位


明心可不是明白了修行方法,而是明白了能生万法的常住真心,知道三界万法如何出生。所以说,明心是见道。

补充内容 (2017-3-11 01:25):
也是明白了修行方法,但首先是知道三界万法如何出生,所以,知道如何修行。

点评

见道,按印祖在文钞里说,也可以说是亲见到了回家的路,所以也算是知道了修行的方法。 明心还有一点,看经文、祖师疏钞,都如自家人说话,别无异语!祖师大德虽各有偏倚,无非当时众生根性不同而已,非所说有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1 09:49
发表于 2017-3-1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10 21:46
师兄说:我自己的一点疑惑或者见解:
一种知见:明心因为只是刚明白了修行方法,还谈不上修行,所以还谈 ...

明心是明白修行方法,是从用上说,有点跳跃了;
明心彻见本来面目,可以自己指导自己修行,也可以指导别人修行,这个在印祖开示的四料简里有说,可能没那么明显;《坛经》里五祖说,见性即是人天导师,也应该是这个意思的。

发表于 2017-3-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7-3-10 22:39
明心可不是明白了修行方法,而是明白了能生万法的常住真心,知道三界万法如何出生。所以说,明心是见 ...

见道,按印祖在文钞里说,也可以说是亲见到了回家的路,所以也算是知道了修行的方法。
明心还有一点,看经文、祖师疏钞,都如自家人说话,别无异语!祖师大德虽各有偏倚,无非当时众生根性不同而已,非所说有差!
所以真明心之人,说的都是成语,一个看不起祖师大德的人,还整天以明心自居,开始是狂心作怪,实埋着魔祸胎,久后必定着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