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戒律]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说,梵网是约如来的言教说。梵是清净的意思,以示佛从清净大觉海中所流露出来的言教,都是指导人们向上,向善,向光明而获得身心清净的,为世间最极清净的言教,不论哪类有情接受这个言教,都能远离一切垢秽。网是捞漉的意思,以显示如来的清净言教,有似世间捞鱼的渔网,能够捞漉生死苦海中的一切众生,置于究竟安稳的涅槃之地,不再随生死的漂沉。这在华严经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张大教网,亘生死海漉天人龙,置涅槃岸’,是为最好的教证。还有本经上卷说的“犹如网孔。。。。。。佛教门亦复如是”,同是此一意义的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再约戒来说明梵网二字:佛法向说持戒名为梵行,是则戒就是梵,因能防非止恶的戒,是与梵的清净意思是一致的。不过话得分开来说,就是在家二众所守持的五戒,不得名为梵行,因为他们还未绝对的远离男女关系,正常的夫妇结合,是不在禁止之内的。至于出家五众各个所守的戒条,则被认为梵行,因为他们是守沙弥的十戒,比丘的具足戒,男女关系都不容有所沾染的,是绝对禁止淫欲的,而且认为这是生死的根本。行者果能严持净戒,是即为修梵行。增一阿含经说:“若有戒律具足而无所犯,此名清净得修梵行”。可见持清净戒,名修梵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就在家出家的持戒分别,现再进一步的就声闻与菩萨的持戒以明。声闻人所受持的律仪戒,是重在身口的莫犯,只要身口做到如法如律,就算戒行清净。至于心意怎样起不正当的念头,是不在防范之列。如以身体实际去杀人,口头实际去妄语,这当然是犯戒的行为。但若内心动了一个杀人的念头,想要说句骗人的话,因为事实没有杀到人,骗到人,是不得说为犯戒的。由于声闻行者,“不防意恶,不破诸见”所以虽严格的守持净戒,但从深一层的方面去看,仍不得称为梵行。至于菩萨所遵守的三聚净戒,不但身语二业不能违犯,就是自心意业亦不得犯。换句话说,在起心动念中亦不得有违如来的禁戒。如杀生,亲以自身去解决这个众生的生命,固然是犯了杀生的根本戒,就是心里动了一个要杀某一众生的念头,亦被认为是犯了一个根本戒。有以为菩萨戒贵在大体,不拘小节,这实在是错误的。殊不知菩萨戒谨严到起心动念间,比声闻律仪戒更难持得清净。大宝积经优波离会说:“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足以证明大乘菩萨是怎样的重视内心清净。由于菩萨戒依心论犯,所以行者应防护于起心动念之间。果能做到“具防三业,破见入理”,是即名为真实梵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梵行不是梵行已如上加以分别,但网的意义由戒来说明,不妨作这样的分别:网如前所说是捞漉的意思,但那是就教网说,而戒网同样有捞漉的功能。如菩萨的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就能捞漉自他出离生死的苦海。饶益有情戒,是以救济众生为本的,菩萨之所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就在如何利济有情而将众生从生死中捞漉出来。一个发心的菩萨,如不严格的守持这条戒,放弃在生死海中捞漉众生,不但违犯了菩萨的净戒,亦复失了菩萨之所以为菩萨的资格,所以,捞漉众生的饶益有情戒如网。摄善法戒,是以广修无量善法为主的,亦即从修诸善法中,把自己从生死海中捞漉出来为目的。如菩萨行者不能广修无量善法那就始终在生死中沉浮,又怎能去利济众生?所以捞漉自己的摄善法戒如网。至于摄律仪戒,有遮止防范众生不令作恶的特殊功能,如网罩住鸟雀,使之不得任意的活动。吾人之所以常常做出越轨的行为,病在缺乏像律仪戒那样的戒网,把我们牢牢地网住,让我们行为活动,有个适度的范围。还有一说,就是菩萨戒的戒相,如尘若沙那么多,“微细差别,交杂出没,屈曲难知”,所以喻为网孔。这样说来,可知菩萨净戒,实如罗网一样。不过戒网的功用,在于促进解脱,而非束缚自他。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梵网四字,是本经的别题,别题中的别题只有梵网两字。至于佛说两字可说是别题中的通题,因为很多经题的上面,都有佛说两字。如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八大人觉经等。现在进而要讲的是最后的经字。经这一字是通题,通于大小显密所有一切经典的,亦即世尊所说一大藏教,都名为经。经在印度叫做修多罗,亦名修妒路,亦名素怛缆。译来中国名为契经。一般解说为“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机宜”。通常说为经,是减去契字。实则经是线的意思,具有贯穿的作用。如一朵朵的花,本是散开着的,不能套在颈上,但若以一根线,将花一朵一朵的贯穿起来,就成为花鬘而做装饰品了。佛的言教也是如此,原来是从大觉海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说了也就算了,可是经过佛弟子的编集,将佛所说的言教,做为有系统有条理的组织起来,成为一部一部的经,就可为人受持读诵。而佛所说的言教,也就不致人去法灭,所以说名为经。如以本经来说:十重,四十八轻的心地戒法,原是轻重各别的,现在由一佛戒将之贯串摄持起来,而成菩萨戒经。如梵网珠像,本是差异的,它之所以成为梵网,是由一线贯串以成。其他还有涌泉,绳墨等的种种意思,现在从略,不再多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题如前已说,品题现在当明。所要明的品题,叫做菩萨心地品。依于向来所说,本品是广律六十一品中属第十品。什公译出此品,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明菩萨理智观行修证阶级,就是三十心和十地;下卷是明菩萨心地戒法,就是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中先略解释菩萨。菩萨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应该叫做菩提萨埵,译成中国话名为觉有情,或名大道心众生或名开士,或名大勇心。大品般若说:“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坏,犹如金刚。从初发心,终至等觉,皆名菩萨”。是以菩萨的经历是很长的,在这悠长的过程中,其为菩萨的程度,自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我们向来有低级菩萨与高级菩萨的不同,经中亦将菩萨分为很多差别的阶位,如三十心及十圣等。总说一句: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自利利他,以成佛为目的的,即名菩萨。菩萨在佛法的行者中是很尊贵的,为二乘人所不及的。经说“初发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与缘觉”,就是此意。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地,乃是直指众生的本源心地。诸佛所证的证此心地,菩萨所修的修此心地,众生所迷的迷此心地。如来往来三界八千余返无非是为发明一切众生本源心地,令诸众生依次心地,秉受佛性宝戒为本修因,直向最高佛果前进,所以名为心地,而此本源心地的众生心,非耳目所能到,非情识所能思,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廊然虚凝,湛然常住,绝名绝相,至灵至明,一切法界,一切众生,情与无情,同依此心。众生这一清净心性,本来是清清净净的,但为烦恼之所污染,所以现为杂染现象,但这现象的杂染,不过是属于客尘,只要依此心地戒,从初发心到等觉大士,一个阶位一个阶位的修习,逐渐除去客尘的污染,使心地戒得坚固成就,一旦入于妙觉果位,戒体得到圆寂,诸恶得到永净,万善得到美满,是就名为卢舍那佛。如本经上卷说:“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卢舍那之所以得为卢舍那,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修此心地所得的。在因中修此心地的菩萨,万德交修,即以本源心地戒为唯一的妙用,胜果因之发生,犹地长养一切,所以名为心地。分开来说:有以三十心解释心,十地解释地。殊不知三十心皆是菩萨所游履的,没有不能出生殊胜妙果,所以一一可称为地。至地体性十地,一一皆能统摄万法,没有不是菩萨妙心,所以一一皆可称为心。总之,欲想修习善法,增长菩提,唯有本此心地所具光明金刚宝戒而修,方得殊胜妙果。品是类的意思,即将一类一类的意义集合在一个地方来说明,名之为品。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释经文
**甲一叙说戒缘
**乙一十处说法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台藏世界,东方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
**从此开始,正式解释经文。如上所说,本经有上下两卷。现在所讲的是下卷经文。下卷经文究从什么地方开始,从现存藏经中所有古德注疏看,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如唐胜庄所撰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宋慧因所撰梵网经菩萨戒注、明寂光所撰梵网经直解,清德玉所撰佛说梵网经顺殊等,是从“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开始;
**明智旭所撰佛说梵网经合注第二卷,明弘赞所述佛说梵网经菩萨戒略疏第二卷是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开始;
**隋智者说,灌顶记的梵网菩萨戒义疏,唐明旷所撰梵网菩萨戒经疏删补,唐法藏所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唐义寂所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等,是从“我今卢舍那”等颂文开始。应以何说为标准,这是难得断定的。不过一般流通本梵网经卷下,是从“尔时释迦牟尼佛”等这段经文开始的,所以现在也就从此开始讲起。
**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经典都有序,正,流通三分,本经因是全经的下卷,似不具有三分的形式。但我现在仍然分为三大段落,就是叙说戒缘,正说戒相,结劝流通。于叙说戒缘这科文中,复分四大段落,现在先讲十处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上卷,主要说明千释迦,千百亿释迦,于十方千百亿世界,宣说菩萨心地法门。至于下卷则是说明一释迦,在此一娑婆世界,为诸大众讲说菩萨心地法门。因此‘尔时’两字,是指千百亿释迦于千百亿世界说完心地法门之时,古德亦有将这解说为从体起用之时。即千百亿释迦,从卢舍那佛那儿,听了菩萨心地法门后,再来示现于娑婆世界,为此世界众生宣说菩萨心地法门,是即从体所起的妙用。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大家都知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亦即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是佛的德号。本来佛有种种不同的功德,是有种种不同的德号的。现在称为释迦牟尼,是约佛在娑婆世界出现诞生国土中的种姓及父母为之安立的名号而说。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为种族名,中国译为能仁,或者译为能儒,还有译为直林的。仁是忍的意思,能仁即能忍义。如人赞叹佛的善行功德,佛绝不因此而沾沾自喜;设或有人批评佛的种种不是,佛亦绝对不会而感不悦。对此可喜可怒之事,皆能无动于衷,所以称为能仁。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牟尼为圣者德中国译为寂寞,是父王为他所安立的名字。经中告诉我们:当释迦为太子时,有次去参加释迦族举行的盛大种族会议。于会议前,由于与会人多,声音异常嘈杂,可是释迦太子一到,参加大会所有的人,立刻就肃静起来。默然不发一语。父王见到这情形,内心非常的高兴,乃为太子立牟尼名。

释迦是种族之名,牟尼为圣者之德,合之名为释迦牟尼,这在通常都是这样解释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有人站在宗教的立场解说:释迦名能仁是代表佛的大悲,显示佛虽证得究竟涅槃,但为大悲心之所驱使,不忍众生在生死中沉沦,无法安住于大波涅槃中,所以从涅槃中出来生死中度化众生。牟尼为寂寞,是代表佛的大智,显示佛虽在生死中度生,但由大智慧的之所洞彻,了达生死如幻如化,不为生死之所动乱,仍寂然默然的安住,所以虽在生死而不住于生死。本此可知:释迦牟尼四字,是形容佛为一悲智双运的大觉者。正因佛是悲智双运的人间大觉者,所以尊为释迦牟尼。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初现莲花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莲花台藏世界是华严经中所常讲到的华藏世界,亦有称为华严海藏世界的。据华严经说:华藏世界在大香水海中,而此香水海中有一华台,世界形状犹如莲花那样,所以叫做莲华台藏世界。就称莲华台藏世界中,所以加了“藏”字而称莲华台藏世界。华严经说:华藏世界,一重又一重的,一共有二十重华藏世界海,我们现在所住的这个娑婆世界,是属于二十重华藏世界海的第十三重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娑婆世界是在莲华台藏世界之东,所以称为东方。释迦牟尼本在莲华台藏世界听卢舍那佛讲菩萨心地法门的。听了以后,辞别卢舍那佛,转向东方来入天王宫中。是则莲华台藏世界是释迦的来处,而此天王宫是释迦所要到达之处。开始告别卢舍那所以说初;出现娑婆世界所以说现。来入天王宫中的天王宫,有的说是摩醯首罗天宫,有的说是兜率天宫,因为经说每尊佛要到人间来成佛前,都是住在兜率天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天,分有外院与内院的两部分。外院是凡夫天所住的,与一般天人同样的享受欲乐。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及其他菩萨所住的。如释迦佛未下生人间前,固然是居于兜率内院。依佛经的介绍,不但释迦菩萨与弥勒菩萨是住在兜率内院而后下生成佛,凡是要下生成佛的最后身菩萨,都是住在兜率内院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常说三界有二十八天,色无色界的诸天姑且不去谈它,单是欲界就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六天。最后身的补处菩萨,为什么不住其他五天而独住于兜摔陀天?对这问题,经中曾有交待说: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的诸天,终日沉醉于五欲快乐的享受中,根本不知道亦不曾想到如何要求出离;至于化乐天及他化自在天的诸天,则尽量的放逸于五欲境界上,同样不知道亦不曾想到如何要求出离。因为如此,所以最后身的菩萨不住于此天。兜摔陀天,译为知足天,对于五欲的享受,很有节制的知足,既不沉醉于五欲,亦不放逸于五欲。凡夫天尚且如此,圣者所住的内院,当更不为五欲所惑。所以最后身菩萨,皆住于兜率天宫。还有一说:欲界的下三天是极其放逸的,至于上二天,则根机又是极钝的,而兜摔陀天,刚好离此两大过失。由于菩萨既怖畏于放逸,又厌患于钝根,所以就唯住在兜率内院而不住于其余的诸天。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身菩萨安住兜率内院天王宫中,不是在那里坐等下生人间,而是在那里为诸菩萨及诸上生内院的众生宣说佛法。所以佛法向有兜率净土之说,劝人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亲近当来下生的弥勒菩萨,我国古德上生兜率内院的很多。释迦佛辞别卢舍那佛,先来东方娑婆世界的天王宫中,说法度化魔众,使魔众受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