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19|回复: 51

[戒律]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历二五一四年三月起讲于星洲菩提兰若
题前概说
诸位法师,诸位尼师,诸位居士,诸位善信。
佛历二五一二年一月起,在此为诸位宣讲的金刚经,前后讲了差不多整整两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完,本拟续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但因有人要听梵网经,以便对菩萨戒有所了解,所以普贤行愿品就在般若讲堂每星期六晚上开讲。这儿就来和诸位宣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以满各位的心愿,并以此激发诸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迈向最高无上菩提。
同时这次讲梵网经,还有一点特别深意,就是前所讲的金刚经,其思想理论属于空方面。如果不善解空,那是很危险的。龙树大士说,“信戒无基,妄想忆取一空,是为邪空”。现在来讲梵网经菩萨戒,使诸位知道,虽万法皆空,但因果不坏,个人的戒行,仍不可忽视。正好以济妄想忆取一空之弊。所以诸位听过金刚经,再来听梵网经菩萨戒,相信对诸位是有很大受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戒学为佛法的根本佛教的戒律学,在南北传的佛教中,有着显著的不同。南传佛教,只有声闻的戒学;北传佛教既有声闻的戒学,又有菩萨的戒学。声闻解脱戒,是七众个别而受的。菩萨三聚戒,是七众共受的通戒。南北传佛教对戒律学虽有这样的不同,但认戒学是佛法的根本,彼此并没有二致。所以,不论做个南传佛教徒,不论做个被传佛教徒,对于自己所受的戒学,是都不容有所忽视的。因为学佛是以戒为始基。一个志求佛法的行者,如不能保持佛戒的完整性,那就处于门外而不得升堂入室。在小乘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在大乘说,“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当然,真正得解脱和证菩提的,尚有赖于无漏智慧,但最初的基础,不能不说是戒学。由于戒学的种种限制,使你心念不得向外奔驰,而逐渐的获得内心安定。于是便从安定的心境中,获得无漏智慧的开发,然后再运用般若慧剑,割断无始来的无明绳索,始得坐上解脱床,始得安坐菩提座。所谓“由戒生定,从定发慧”,确是不易的次第,谁也不能踏等的。可见高层的慧固然重要基层的戒尤为重要。如果基层的戒没有打的巩固,中层的定,高层的慧都不可能在行者身上出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要请问一下:诸位学佛是不是要得解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对于戒学就的严格守持。然后容你得到你所求的解脱。诸位学佛是不是要证菩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对于戒学就得严格守持,然后容你证到你所求的菩提。假定不是如此,戒学有所亏损,不特出世胜利你不可能得到。就是人天功德亦复与你无分。所以三世诸佛出现世间,无不慎重的推尊戒法。西天东土的历代祖师无不以戒法殷重教诫。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是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脱的起点,不容有点忽视。在此不免或有人问:戒为什么具有这样的重要性?且因大涅槃经说:“戒是一切善法阶梯,亦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戒是诸善根之最导者,如彼商主导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摧结恶贼铠杖;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经文是很明白的,不必多加解说。由这可以肯定地知道,就是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不论断惑证真,戒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这一切都谈不上,怎么能说戒不重要?又怎么能忽视于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涅槃经还这样说:“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对大乘经典的受持读诵,是有大功德的。且所得的功德,胜过七宝财施,是诸大乘经典所一致强调的。所以一般的佛弟子,大都受持读诵经典。可是照涅槃经说,受持经典固是好的,但要以清净身心来受持,亦即要以修持净戒来读诵。如果只是受持经典而不重视净戒,甚至毁犯净戒,佛陀认为这个受持经典的人,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是属于魔王的眷属,不特不因他受持是经而欢喜,且根本的不让他受持是经。我们试想想,受持净戒是多么的重要?怎么可以不严格的遵守?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灯三昧经中这样显示戒的重要说:“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如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一个人在世间,其地位的高下,不在他的种族尊贵,不在他的色相端严,不在他的博学多闻,而在他有无崇高的德行。一般所说的德行,就是佛法所说的净戒。做人,不论是做个普通的人,不论是做个学佛的人,戒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假定没有戒行及智慧,纵然有着高贵的种族,端严的色相,广博的学问,在佛看来,真是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反之,假定能够持净戒,做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尽管他的地位处在极为卑下,尽管他的见闻极为孤寡缺少,但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的恭敬尊重,所以戒行为做人之本。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学佛法的行者,特别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出家行者,要能使令三宝不断于世,正法得以久住世间。如佛最初制律,以法摄僧,就是希望和乐清净的僧团,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但这重责大任,能不能够负起,关键不在别的,而在佛法行者能否修持净戒。如果每个佛弟子持戒清净,行六和敬,就可使三宝不断,正法久住。华严经说:“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大乘行者以求佛果为最高的目的,而成佛一定会得大人相报的。所谓大人相报就是佛所具足的三十二相。而三十二相的所以获得,不是由于其他什么差别因缘,乃是由于修持净戒所得。假定不能如法修持净戒,不特不能得到三十二相的大人相报,就是下贱人身亦不能得。智度论中亦曾这样说道:“若求大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戒是一切善法住处”。论中所说的大利,当然是无上菩提。所以戒法,不唯是声闻行者所应严格遵守,亦是大乘菩萨所当严格遵守。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戒是出生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亦是完成涅槃菩提的根本,所以这是五乘行人之所共尊的。吾人不走上佛法的道路便罢,如走上佛法的道路,就得如法的严格的守持净戒。所以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不容任何学佛行人有所违犯的。戒学述要说:“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于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仰三宝起,一直到完成无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所以具足净戒,实是佛教诸乘学人必须具有的行道项目,否则即不能达到诸乘所预期的目的。可见戒学虽有种种差别,而实彻上彻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大乘菩萨戒,实以发菩提心为本,亦即以菩提心为其戒体。如不能发菩提心,纵能严持净戒,亦不过是俗戒。弘一律师说:“五戒,八戒,当分属于小乘,然欲禀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一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侣,幸其自勉”。这是弘一律师希望每个佛子都做大乘菩萨的勉励语,实是值得每个学佛者的重视。大乘志在利他,如不发菩提心,怎能利益众生?所以为利益众生愿成佛的菩萨,果能不舍菩提愿就可说具足净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声闻戒与菩萨戒异同
佛法行者,经中向来分为两类,就是发厌离心的声闻与发菩提心的菩萨,不论他们的发心有着怎样的不同,但同有他们各自所修的戒行,可是他们的戒行差别何在?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论题。一般以为七众别解脱戒为声闻所修的戒行,三聚净戒为菩萨所修的戒行。大体说来,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异同,还得从多方面加以论说。

一、通戒与别戒:声闻戒是别戒,就是七众弟子各别而受的,如在家者受五戒,出家者的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佛弟子的所以分为七众,可说是约所受戒法不同而来。照这各别所受的戒法看来,不但有它们的浅深层次,且是男女别别而受的,亦是佛陀最初制戒如此的。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环境,为了适应当时人群的心理,佛陀制戒不得不如此。菩萨戒是通戒,任何一个信佛的的弟子都可以受,不过其中有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不论在家出家,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发了菩提心的,就可受菩萨戒。如先受五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优婆塞,或名菩萨优婆夷;如先受十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沙弥,或菩萨沙弥尼;如先受具足戒的,发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比丘,或菩萨比丘尼。由于每个发菩提心的佛法行者,都可受菩萨戒,所以说为通戒。

二、摄律仪戒与三聚净戒:优婆塞等七众各别所受的声闻戒,就是一般所说的摄律仪戒,它的唯一功用,在于防非止恶,所以总是告诉我们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行者果能如法遵守,那就可得别别的解脱,所以这又称为别解脱戒。除此而外,声闻行者还有定共戒与道共戒,前者又名静虑律仪,后者又名无漏律仪。别解脱戒,定是要从受的;定共与道共戒,则不是由受得,是为它们的差别,别解脱戒,虽有这样的差别,但同属三界的有漏业;道共戒,是无漏尸罗,非三界业所属。定共戒与道共戒,虽各有其特点,但还著重于离恶的。因这二者,总名随心转戒,即心在定中与定相应时,或心与无漏圣道相应时,其时行者的身语二业,任运而自然的发生防非止恶的作用。在定中及无漏道生起时,虽有这样的功效,设若一旦出定,或者心缘别境,则那防非止恶的作用,也就立即失去。所以定共戒及道共戒,与从受所得到别解脱律仪的戒体毕生所转,还是有着相当不同的。大乘菩萨戒,除摄律仪外,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显示菩萨行者,不唯消极的不作一切恶,且要积极的修一切善。印顺论师说;“学菩萨而成佛,不是离染不作就算了,如园地中,不但是拔掉莠草,还要种植有用的植物。所以,菩萨应广学一切佛法,圆成一切功德,非常的积极”。虽说受律仪戒的声闻行者,不是完全没有所应修的各种善法,但决不像菩萨行者的广学一切佛法。饶益有情戒,显示菩萨行者,以度众生为主;因为菩萨发心,就是为度众生。如不实行度生,怎可称为菩萨?菩萨既以摄化众生为本,当然就要做众生的模范,设若本身的戒行不修,怎可获得众生的信任?所以以摄化众生为愿行,就得严格的持戒不犯。一般以为声闻戒法严谨,动辄就会违犯,不大容易守持;而菩萨戒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于是,大家都愿修学大乘,都以菩萨行者自居,或有指为律仪不整,则以我是菩萨答之,殊不知这是绝对错误的!真正说来,菩萨为了要做人天师表,首应受持的就是摄律仪戒,因这不但是摄善法戒的根本,亦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石。菩萨如不善护摄律仪戒,不特摄善法戒不可能生起,饶益有情戒亦不可能做到。所以菩萨行者,对于三聚净戒,应平等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显出大乘菩萨戒的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从师受戒与不从师受戒:受戒而得戒,是有一定法式的,但声闻戒与菩萨戒,同样有着不同。声闻七众受戒,在体说来,是要从师受的。如在家众受五戒,必须从一出家大德而受。这在很多论典及俱舍中,都是这样说的。但若一定没有师尊可受,亦可特别的许以自誓受,这在四分律及智度论中,都曾这样说的。不过这是不得已的额外方便,如是有师可受的,那就绝对不容开许!至在家众受八戒,亦同样的要在出家五众边受,而且要寻求一位毕生不非时食者为师。设若这样的师尊无法求到,亦可于佛菩萨的像前自誓受戒。而出家者受沙弥、沙弥尼戒,要从二师受;特别是受具足戒,是约佛法盛行僧众众多地方说的;若边国僧少无法集合十僧传授戒法,亦可减为五人,即以四人为僧众,一人为羯磨师,作法授戒。这是婆沙、正理论等的正说,道宣律师也据此说。总之,声闻戒法,决定要从师受,而且有一定的仪式。菩萨戒法,对于仪式,不怎么重视,如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有三品受戒:上品从佛受,这是顶难得的。经说:“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中品从佛弟子受。经说:“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下品,如佛不出世,或佛过去了,千里内无佛弟子可师,即在佛像前受。经说:“三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印顺论师说:“甚而没有佛像,依普贤观经说,可观想释迦佛为和尚,文殊为阿奢黎,弥勒为教授,即可受戒的”。在本经中,则说有二种受法:一、自誓受,这亦是约千里内没有授戒师说的。如四十八轻戒中第二十三条戒内,明白的有这样宣说:“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二、从师受,这是约可请得授戒师说的。如前戒条中继续说:“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印顺论师对这郑重交代说:“无佛无佛弟子时,虽可在佛像前或观想佛受戒,但如有佛弟子时,仍应从佛弟子受戒为宜”。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闻戒是新得与菩萨戒是熏发:声闻的七众戒,不论在家出家,定要经过受戒仪式,然后始能得其戒体,所以这是原来没有而是现在新得的。正因戒体是新得的,在两种不同情况下,所得的还可能再失去:一是犯了根本重戒的,不论外表怎样还像个佛弟子,但因其戒体的失去,已失去为佛子的特质。二是一期生命结束时,因为声音闻戒是尽形寿戒,当受戒者生命存在时,其戒体固然随着生命而转,一旦生命发生崩溃,戒体自然也就随之消逝。有得也就有失,这是必然之理。印顺论师说:“声闻学者,或以戒体为无表色,或以为不相应行。接近大乘的经部师,以为是心相续中的思功能,也还是新熏的”。可是大乘菩萨戒,是自心本具的,亦即是本有的,不是受戒后才得。如菩萨本业璎赂经说:“一切菩萨同凡圣戒,尽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本经开头的长行亦说:“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菩萨戒既是众生心地之所本具,不但不须待缘而制,而且“本有了防非止恶的功能,有慈悲益物的功能,有定慧等无边净功德法的功能”。所以现在还要受戒,不过是使本具戒德,予以熏发加以长养。佛性常住戒,以心为戒体,发心受戒以后,不特于现生中,不致再会失去,就是是结束,戒体亦还存在。因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戒,若不失戒,直到菩提,是都相随军的。即使转生再来人间,不复记忆过去曾所受戒,现在发心更受,那亦只可说是增上,绝对不得说为新得。至于在现生中犯了重戒,虽也可说失戒,但能如法忏悔,是还可以重受。所以说:“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印顺论师说:“菩萨初发心以来,自心的戒德,日渐熏长。现在再受戒,也不过以外缘熏发,使他熏长成熟面已”。所以菩萨戒,诚如本经所说:“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不论是怎样形态的众生,只要能了解法师所说的话,都可受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声闻戒不可闻读与菩萨戒可以闻读:声闻戒中的比丘戒法,依是佛制,有关五篇七聚的条文,未受具足戒的白衣,是绝对不许阅读和听闻的。律中有偷听说戒而为护法神逐走的教诫。可是大乘菩萨戒,未受菩萨戒前,参预布萨说戒虽不许可,但听闻讲戒,阅读戒本,研究戒的意义,是许可而不加以禁止的。所以在我宣布讲梵网经后,有人问我未受菩萨戒可不可听?我答当然可以。如讲比丘、比丘尼戒,诸位要听亦不得让诸位听;但讲大乘梵网菩萨戒,则望诸位多多来听,不但不会违犯戒律,且可从戒法的听闻中,激发诸位的菩提心,熏发本具的佛性戒。
六、声闻的戒条与菩萨的戒条:声闻七众各别有其不同的戒条,如在家男女的五戒,出家沙弥等的十戒,而戒条最为严谨周密的,当然是属比丘、比丘尼戒。比丘戒,通常说有二百五十戒,但僧祗律则只有二百十八戒,旧传有部律复说为二百六十戒,条文的数目,虽略有出入,可说大体相近。还有这样说的:比丘戒,略则二百五十戒,中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比丘尼戒,略则三百四十八戒,中则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如广来说,比丘、比丘尼戒,都是无量的。因比丘、比丘尼于受戒时,是都得到无量无边的戒法,量等虚空,境遍法界,没有不圆足的,所以名具足戒。至于菩萨戒,梵网经说为十重、四十八轻戒;优婆塞戒经说为六重、二十八轻戒;瑜伽菩萨戒本说为四重、五十一轻戒;还有菩萨善戒经,受。菩萨地持以等的说法:彼此出入是很大的。但是根本重戒,仍不差不多的。印顺论师说:“一般受戒,以为一条条的受。其实,受戒而引发内心中的防非止恶等的功能,决不限于条文。决非戒律中没有说到的,就一定可做。如酒戒,佛弟子从居士到比丘,都是要受持的;可是没有说到烟,也没有禁止鸦片,海洛因等在毒品。有人就以为:佛没有制烟戒,即不妨吸烟。不知佛在世时,还没有吸烟及鸦片等毒品的恶习,所以未制。如从佛制饮酒——麻醉剂,有害身心来说,这当然也应禁止,不可以吃。戒律的明文规定,不过应机而择要的举例而已,菩萨戒,经论所说多少不同,也应作如此理解”。所以我们对于如来所制戒律,应活泼的运用,不应刻板的执著:“佛所未制,今不必制;佛所已制,不可更改”。宜适应时地,认为不可做的即不应做,以免影响社会对于佛教的观感!社会人士所重视的,是佛教徒应有德行,所经佛弟子,特别是出家众,应严格的守持戒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声闻戒待缘制与菩萨戒不待缘制:教化众生的言教,不唯佛一人说,可以通五人说。制成轻重的制教,唯佛一人可制,余人无能得制。所以,不论声闻戒,不论菩萨戒,都是佛所亲制的。虽同样是佛所制,而制法有所不同。即声闻戒是待缘而制的,亦即有了犯戒的事实,佛始随所犯的如何制戒,告诫弟子们以后不得再犯。如果犯了就有不可饶恕的过失,必须给予严格的制裁!可是菩萨戒不然,根本不须要待犯戒的事实,然后才制定戒律,而是如来一时顿制的。如本经开经偈颂后的长行说,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既一成正,就结菩萨戒,岂不是顿制的最好证明?为什么一时顿制而不待犯戒因缘?就理论上讲,当然有关众生的机宜。菩萨是大根机的人,不需要琐碎的这样那样,所以顿制。声闻是小根机的人,如不个別的待缘而制,他们则难以接受,所以別制。就事相上说,古德提出三个理由。
一,菩萨具有深刻的信心,顿闻如来创制大乘戒律,能不违逆的当下接受,而不感到任何惊奇,声闻人的信心浅薄,假定如来一时为之顿制,那他就会不能承受得了,而感到学佛的困难,甚至退夫为道的勇气!
二,菩萨是要到各地去度化众生的,不能时刻的随侍在佛的左右,没有可能遇到不如法的事情,立刻就去禀白佛陀,讲佛决断是否合法,所以一时顿制。声闻人是佛的常随众,经常随侍在佛左右的,一旦发生有违德行的事件,立刻可以去禀白佛,由佛如何加以决断,所以待犯方制。
三,本经所制的菩萨戒,源起于卢舍那为妙海王子受菩萨戒。当时在座的诸大士,法须说此十重,四十八轻,所以一时顿制。声闻戒起于各个犯戒的因缘,随犯随制,所以待缘方制。总说一句,菩萨戒法,是就理善而制,名佛性常住戒。声闻戒法,则多就事而制,名护世讥嫌戒。前者以复其本性为主,后者以避世讥嫌为主,是为大小乘成的制意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声闻律仪戒,不但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受的,特别是出家者的受戒,其资质更受严格的限制:如身有白癞,痈疽,癫狂等病的人,或是六根不全,残疾陋劣的人,或是黄门二性的人,或是为人奴仆的人,或是非人及畜生等,不但没有资格受比丘戒,就连受沙弥戒的资格也没有。菩萨戒的求受可就没有这样的严格。璎珞经说:‘六道众生得受戒,但解语得戒不失’,本经颂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长行更清楚的说:‘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照大乘戒经中说,六道中的任何一类众生,不管他是怎样的一种资质,只要理解得法师所说的语言,都可有资格受佛戒,不拣别任何机宜的。这与声闻者受比丘戒的规定,的确是宽容得多。受声闻的律仪戒,不但南洲人中的黄门及二形人,不可能成就律仪,就是北俱卢州的正常人,由于他们的环境美满,亦不能受别解脱戒。受菩萨戒的资格,虽说是放宽很多,但解法师语的各类众生,要是菩萨种姓,发菩提愿,有胜行心,方能感到菩萨净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梵王戒经的传来我国  






大乘佛教流行的区域,佛弟子们受戒,除各所应受的律仪戒外,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一定还要受菩萨戒。其他的五众行者,如发心受菩萨戒的,同样的可受此戒。而且一向以来,都本梵网经以受菩萨戒的。直到最近,太虚大师提倡讲解优婆塞戒经,受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众仍依梵网经受十重,四十八轻戒。所以,梵网经在中国流行甚广,历代大德极为重视。但因梵网经的传译文字以及它的事迹,在传译史上不怎么详细,所以,后来有不少学者疑这是伪经。致对梵网经的弘通,不免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现来谈谈本经是怎样的传来我国。在未说明本经的传译前,不妨先明菩萨律藏的传译。据古诸德相传:梁真谛三藏将来我国弘法时,曾拟携带菩萨律藏同来。可是刚刚将菩萨律藏放到船上,船就要沉没海中。不论取出什么东西,船总不肯浮起,及后取出律本,船就鼓浪前进,再无沉没现象。真谛亲见这个样子,不禁慨叹的说:菩萨戒律,原来是这样的与汉土无缘。如这传说是事实,非特真谛三藏感到深为可悲。就是我们今日,亦觉无限悲痛,从而亦知菩萨戒的流传不易。
其次所传说的,就是昙无懺三藏来中国,在西凉州弘法时,有沙门法进等,曾求昙无忏传受菩萨戒,并祈翻译菩萨戒本以供遵守。可是昙无忏三藏,不但不接受法进等的请求,反而语含轻蔑地说:“此国人等,性多狡猾,又无刚节岂有堪为菩萨道器”?所以,不论法进等怎样苦苦相求,始终不允为他们传授。法进等没有办法,乃以最极至诚恳切的心,在佛像前立誓邀期苦节求戒。由于他们精诚所至,刚刚满了七日,就梦见弥勒菩萨亲为他们受戒,并传授给他们戒本,而他们也清楚的记得诵出。到了醒来后,特去见昙无懺。昙无懺看到他们的相貌,迥与过去不同,知是大乘法器,乃欢欣的说:“汉土亦有人矣”。到这时候,不待法进等的请求,自动译出戒本一卷。说来不可思议,昙无忏所译戒本,竟与法进等在梦中所诵出的文义相同。这就是现在别行的地持戒本。藏经中名为菩萨地持经。实际这是瑜伽论菩萨地的异译。只是戒相与奘公所译的瑜伽菩萨戒本,详略少有差别。
不过一向所说,有关大乘戒本,在印度原有菩萨广律,但因没有传来我国,所以我国大乘菩萨律仪不如小乘声闻律仪那样完备。因声闻的五律四部,老早就传来我国。关于这些不想多谈。现来说明梵网经的译来东土。
梵网经菩萨戒本,向说什公所译。这在诸家经录,同有这个记载,似乎无可疑惑,大有深信必要。可是,隋朝开皇十四年【五九四】法经所编撰的众经目录,却将梵网经列入“众律疑惑”中,且说,“诸家旧录多入疑品”。正因法经有此一说,于是后来有些学者,就疑梵网经不是什公所译。因疑译者没有译这经,进而疑梵网经是伪经。对于这个问题,说来实在话多。究竟怎么回事,有待学者考证。不想在此多说,以免问题愈为复杂。
由于历代大德依梵网经传授菩萨戒,所以我们本于一向所说,仍暂认此是什公所译。什公译梵网经的经过是这样的:相传本经在印度有十万颂,如果依文全译过来,有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什公译此经时,只译出经中专明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译出以后,且专写八十一部流通于世。
如署名后秦长安释僧肇述而实非僧肇述的梵网经序中说:“故弘始三年,淳风东扇。于是诏天竺法师鸠摩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及义学沙门三千余僧,手执梵文,口翻解释,五十余部。唯梵网经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萨心地品第十,专明菩萨心地。是时道融,道影三百人等,即受菩萨戒。人各诵此品,以为心首。师徒义合,敬写一品八十一部,流通于世。






补充内容 (2017-10-15 08:50):
更正。梵网戒非梵王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照这段序文叙述来看,梵网经是什公所译,可以说是铁证如山,没有哪个推翻得了。殊不知经序不是僧肇述的,致更令人对什公译梵网经的怀疑。不过现在的梵网经有上下两卷。有人以为,上卷梵网经不是什公所译,是无容争论的。而下卷梵网经是什公所译应该予以确信。这不过是调和的一种说法,亦是维持戒法的一种用心。但是历史的考察,此种说法是否恰当?吾人不能不取保留的态度,待有更可靠的资料再为定夺。传为什公所译的梵网经,向来称为“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亦有略去戒字而名“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即此菩萨心地品,分为上下两半品。从经文看:上半品为释迦世尊于第四禅天普接大众,使归连华藏世界之紫金刚光明宫中。台上卢舍那佛先后对百千之释迦及华光王大智明菩萨,广说十住等三十心及十地之法门。因为说者与受者都是圣人,于凡夫之机当然是难以契合的。下半品为世尊受持上说心地法门竟,由莲华藏世界没,于十处示现成佛说法后,在娑婆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转出卢舍那佛所结示的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现在我们所讲的,就是下品的经文。古名“梵网经卢舍那佛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其意也就在此。

本经是什公译的,向来即是这样传说,对译者的历史,在此应略作介绍。从中国佛教史上去看,什公是于姚秦弘始三年【四0一】冬来到我国长安,而于弘始十五年【四一三】四月迁化。在中国弘化只有十余年。在这短短的十余年中,“敷扬圣教,广出妙典”,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实在是很大的。僧肇的什公誄文中说:“法鼓重振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天北”。当时什公的法筵隆盛,敢说古今少有可与相比的。因什公一来到关中,时国内的佛教俊秀,都云集在他的座下,从事翻译经论及弘化工作。什公所译的,以性空般若学为主。经如大品,小品,法华,维摩,思益等;论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什公及受其久沐熏陶的门人,宗龙树,提婆论以阐扬般若性空的中道妙理,大乘佛法的真义,始得闻于中国,再也不为三玄【庄,老,周易】所蒙混。中观论讲记中说:“他的译述,影响中国大乘佛教很深,几乎都直接间接的受了他的影响。假使不是什公的传译,中国佛教绝不会是现在这样。。。。。我们对于他的译绩,应该时刻不忘”。
什公父名鸠摩罗炎,是天竺国人。母名耆婆,是龟兹王妹。父因来龟兹,得与王妹结合,诞生什公。公七岁出家,而游学于印度等地。这如常说,不再赘述。

四本经经题品题的略释本经名为“佛说梵网经”。因这是属于心地戒法,以规范行者的身心为主,所以不是诸余天,仙,化人及菩萨所能宣说,唯有大觉圣者方可亲自敷扬,所以题上标为佛说。菩萨戒经,不唯今释迦佛说,过去佛亦有说。如拘留孙佛时所说的戒经叫做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时所说的戒经叫法镜,迦叶佛时所说的戒经叫做分别空,而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戒经叫做梵网。这么说来,此菩萨戒,乃是七佛所共奉为仪轨的。我们凡流岂可予以忽视?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说本经是释迦佛说,这本是最简单不过的,但因七佛以来传持此戒,所以有说释迦不是本源佛,不过是为我们诵戒的人;有说本经上卷是卢舍那佛说,下卷是释迦佛说;有说本经是三身佛同说,因为法,报,化佛皆能说法的。三身佛说的情形是这样的:首依法身的根本智而起后得智,现报身以为说法之主,人,天,凡,圣等为听众。如是三身佛,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随顺各种不同的机宜,说此百千法门,五十八戒的梵网戒法,是以三身应机,虽然有所差异,其体原本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照三身佛说此心地戒法来看,明显的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舍那传法,千释迦承受;第二层次是千释迦传法,百千亿释迦承受;第三层次是千百亿释迦传法,一切众生承受。
如是推演下去,现在众生辗转传法,后世众生次第承受,是永远不尽的,所以称为无尽戒法。然约本经流传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说,无疑是由释迦佛复述而来,因而经题称为佛说。我们得肯定的指为释迦世尊,假定不是世尊的复述,在这世界是不会有梵网经流传的。果然如此,我们今日不但不能听到这诸佛本源的心地戒法,更无因缘依此心地戒法而受菩萨大戒。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是指能说的人。梵网是显所诠的义,亦即举喻明戒。诸佛所共宣扬,千圣所共游履的心地戒法,是众生的本源,为诸佛的慧命。本源自性清净,所以,名之为梵;慧命遍传尘刹,所以称之为网,这是梵网两字的简单解说。实际是佛当时举梵天宫中严饰圣殿的罗网幢,以喻这心地法门的戒经。如简单地说,是举梵王之网,以喻所诠之义。佛之所以举此喻,如经中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个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即此梵网一喻,含摄多种意义,所以,从喻立题。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上卷梵网经看,佛说此经不是在这现实人间,而是在梵王天宫的内庭,因佛认为这次所要说的甚深秘密清净心地戒法,是最独尊无上的,不是在这人间可说的,所以特在大梵天王宫中内庭而说。正因如此,乃举梵网为喻。梵天宫中的网罗幢名为因陀罗网,中国译为天赤珠。此大梵天王的赤珠罗网,一重一重的有千重,每重各有十道红光,其光互射,宝色交辉,重重无尽,不相障碍。为什么会如此?自是因果关系。谓梵天王,于因地中修诸众德,所以果感梵网庄严佛陀见这罗网幢上,重重光色互相交辉,有似法门理事互摄的形象,所以特以无量网孔,以喻十方世界无量世界的安立也是如此,以喻十方诸佛菩萨依教修证而有无量差别阶级也是如此,以喻十方诸佛受用无量境界也是如此,以喻十方世界众生有无量心行也是如此。虽有这多种譬喻,而实是显众生心。因无量差别的教门,施设无量差别的贤圣阶级,无不是随终生的心垢轻重而方便安立的,如果没有一切心,何劳佛说一切法?虽佛种种说皆本众生心,但不出梵网一喻。吾人闻佛此说,能秉金刚光明宝戒,耀定慧锋,裂诸见网,当下就可戒光独露,为自持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6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