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6|回复: 0

[学佛文档] 红楼梦与禅:从唯识学觑破宝黛钗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参禅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景象发生,这些景象,也许不同于一般幻觉,在一个用功的禅者来说,那可能会和真实的一样。但它终究是幻象,都是由“八识田”中显现,一般人名之为潜意识。
  人生在世,离不开声色货利的欲求,富贵荣华的追逐,当禅者一旦进入定境,念头是最灵敏的,那些潜伏在八识田中的影子,稍一有隙可乘,就会大肆活跃起来,以致会应念而成为清晰的形象。行者若稍有错认,无论是悲是喜,是厌恶是恐怖,都有着魔甚至发疯的危险。
  这种情形将发而未发生之际,唯有明眼宗匠,才能及时觑破,适时指点。《红楼梦》的各种情节,就是循着此一路向布局,我们现在来看,由通灵宝玉引出来的第一主人翁贾宝玉,到底是何许人,他代表着什么?
所谓第八识,在佛学上有很多异名,如含藏识,一切种识等等。梵音则名阿赖耶识,是一个人的根本识,所谓“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翁”、“驴胎马腹由它去,成佛作祖也是它”就是指的这个识。
  依据唯识学的解释,这个识的特性是:恒而非审,它能收藏一切法的种子,就和一座广大无边的仓库一样,不论是非善恶,美丑净秽,来者不拒,一概收藏着,而且永远不失不坏。这些种子,透过第七识的传导,一旦遇上机缘,就会再起现行作用,变成相应的新结果,所以又名异熟识。是善是恶,或邪或正,完全以际遇、环境等等因缘来决定。
  参禅就是要清除这座藏污纳垢的仓库,使它返本还元,变成清净光明,一尘不染;这在佛家叫做转识成智,直到第八识彻底清净了,就叫做成佛。
  在凡夫地的众生,第八识是藏污纳垢之所,一念迷则成邪,一念觉又成正,所以说‘成则为王,败则为贼’了。这就是贾宝玉的真面目,也是本书的唯一主人翁,其余一切人物,皆是因他而创造,一切情节语言,皆为他而安排。
  本书的第二个主要人物,当然要数林黛玉了,贾宝玉即是第八识的化身,林黛玉又是根据什么而创造的呢?先看作者的暗示: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又借她自己的口说:
  我没有玉……今儿才来了,就惹出你们哥儿的病来......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和尚,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但只怕是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后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而宝玉初见她时,就狠命的摔那通灵宝玉——命根子,我们从这些去玩味,这黛玉不就是唯识学上的所谓第七识吗?这第七识的特性,是亦恒亦审,故又名思量识,梵音则名末那识。它内执八识为自我,外执六识为我所有,照一般的说法,它的根生在第八识上,除了直接和八、六两识联系外,不和任何一识发生直接的关联。所以黛玉的身世,不但是寄人篱下,而且总是孤零零的,但它却是第六识的根本。
  一般的心理学家,只知有六识(即意识),不知道还有七识八识的存在,其实第六识只管分别计较,思量测度;而人之所以自私自利,有我见我执,则全是第七识在作祟。
六识是一切听命于七识的,这第七识,本来有十八个心所,包括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受、不正知、散乱等大随烦恼八个,和触、作意、受、想、思等遍行五个,别境的慧一个,加上最贴身的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个根本烦恼,共计十八,这些心所,除了慧心所有有漏无漏的分别外,其余在唯识学上说起来,无一不是病。遍行五,在一般人看来,也许义不甚明,大随烦恼八,以及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应是任何人都可从字面上去了解的。所以说‘娇袭一身之病’。
  以上不过大略提示,黛玉到底是不是根据七识的特性而刻画,在《红楼梦与禅》里,还要详细论及的,说她是七识的形象化,证据尚多,为了避免重复,本篇只是命题式的简介,藉以大致明白书中人物的来龙去脉,以作下文的张本。前面写第八识是如此,后面要写的第六识也是如此,这是要声明的,否则也难免有牵强附会的嫌疑。现在再来看第三个主要人物薛宝钗,作者在五回上说: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深得下人心,就是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
由此看来,宝钗已似六识的象征。这第六识的特性是审而不恒,在升起的次第上说,它来在七识之后,依对外的作用说,它却在七识之前,所以它是姐姐,黛玉曾责备宝玉说:‘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其中道理,下文再说。
  这第六识虽内受第七识的驱使,外却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的总指挥,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它俨然君临天下,臣属最多,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全和它有牵连,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也完全具备,是善是恶,或邪或正,且都能够临时各别由其分配的。不像第七识,只是个幕后的皇帝,孤零零的,像是毫无作用,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更是只知有第六识的存在,故说深得下人之心,就是丫头人们,亦和它亲近。
  在佛学上,把各识的主从关系,往往以君臣主仆作比喻,如是对照分析起来,宝钗不是象征第六识吗?她出生后,颈上就佩挂一金锁片,更是明显象征,因佛门早就有情关识锁的比喻。若以上的前提能成立,则本书的三位主要人物,实在是三而一,一而三。其他如贾母是代表肉身,王熙凤是假我的总代表,妄心的化现。
 此外紫鹃、晴雯、袭人等等,也是各有所本,暂不一一列论;因为由贾、林、薛三人的关系,已可证明本书是叙述一个行者由迷到悟的过程,其余都是枝末,根本问题解决了,枝末问题自亦随之解决。(文/圆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